CN111393300A -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3300A
CN111393300A CN202010287179.9A CN202010287179A CN111393300A CN 111393300 A CN111393300 A CN 111393300A CN 202010287179 A CN202010287179 A CN 202010287179A CN 111393300 A CN111393300 A CN 111393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ide
dinitrobenzyl
solvent
synthesis
dinitrobenzo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71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洪忠
左杭冬
马鸿飞
李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2871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3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3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3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1/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nitric or nitrous acid or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1/06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 C07C201/12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nitro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包括步骤:a、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与还原剂在第一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b、3,5‑二硝基苯甲醇与氯代试剂和催化剂在第二溶剂中发生氯代反应得到3,5‑二硝基氯化苄。本发明对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还原过程做出了显著的改进,使用了简单的还原剂,利用Lewis酸和Lewis碱的辅助,使其不发生硝基还原,提高了反应选择性及产品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类农药及医药中间体制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3,5-二硝基氯化苄是一种可用于制造医药、功能材料的中间体。比如,用于抗结核的四氮唑、恶二唑、噻二唑类药物;抗分枝杆菌及抗原生动物活性物质、治疗动脉血管硬化药物、抗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环肽类似物、可极化胺类线型光学液晶材料光驱动分子制动器。
氯化苄的一般用甲苯为原料通过氯代后精馏进行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并不能采用此法获得,因为所需的原料3,5-二硝基甲苯不易制备。文献报道可通过两种路线制备关键中间体3,5-二硝基苯甲醇,然后再进行氯代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路线I使用容易合成的3,5-二硝基苯甲酸(可通过苯甲酸二硝化反应获得)进行还原,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再对其进行氯代可得到3,5-二硝基氯化苄。例如:专利(WO 2016141736,2016)报道用硼氢化钠在BF3的辅助下,将3,5-二硝基苯甲酸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再用氯化亚砜对3,5-二硝基苯甲醇进行氯代得到3,5-二硝基氯化苄。此路线使用三氟化硼试剂使其受到成本及工艺安全性的局限。我们曾尝试用硼氢化钠对3,5-二硝基苯甲酸及其甲酯进行还原以制备3,5-二硝基苯甲醇,考察了很多金属盐及Lewis酸的催化作用(如氯化锂、氯化锌及硫酸、碘等)以及溶剂的辅助作用,均未能获得3,5-二硝基苯甲醇,仅在使用碘催化时,得到单硝基还原物:3-氨基-5-硝基苯甲酸甲酯(精细化工中间体,2011,41(5),29-31)。
路线II是将3,5-二硝基苯甲酰氯还原为3,5-二硝基苯甲醇,再进行氯代3,5-二硝基氯化苄。有文献指出用[Zr(BH4)2Cl2(dabco)2]作为还原剂,在四氢呋喃中将3,5-二硝基苯甲酰氯还原为3,5-二硝基苯甲醇(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2004,(12),814-815)。另有报道用负载于聚合乙烯吡啶的Zn(BH4)2对3,5-二硝基苯甲酰氯可同时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3,5-二硝基苯甲醛的混合物。该两种方法使用的还原试剂昂贵,且存在使用量大,回收利用需要复杂处理,给环境带来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反映选择性好、收率高、后处理容易等优点的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
a、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与还原剂在第一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
b、3,5-二硝基苯甲醇与氯代试剂和催化剂在第二溶剂中发生氯代反应得到3,5-二硝基氯化苄。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还原剂在Lewis酸及Lewis碱的催化下,于第一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所述还原剂与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2:1。
进一步地,所述Lewis酸为锌盐;所述锌盐的用量为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的20~50%;所述Lewis碱为三乙胺;所述Lewis碱的用量为Lewis酸的物质的量的1~5倍。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第一溶剂为四氢呋喃或四氢呋喃/甲苯的混合液;所述四氢呋喃与甲苯的体积比为10:1~10:10。
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中氯代试剂为氯化亚砜或光气;所述第二溶剂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苯、甲苯或氯化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b步骤中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还原剂与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1。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锌盐为氯化锌;所述氯化锌的用量为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的25%~35%。
进一步地,所述四氢呋喃与甲苯的体积比为10:5~10:7。
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还原过程做出了显著的改进,使用了简单的还原剂,利用Lewis酸和Lewis碱的辅助,使其不发生硝基还原,提高了反应选择性及产品收率,而具有以下优点(1)工艺具有安全性(2)降低了制造成本(3)不使用稀土金属,并减少了金属的使用量,使产品的后处理得到简化,同时也降低了大量使用金属引起的环境风险;(4)反应选择性好,产品收率良好,易于提纯,3,5-二硝基苯甲酰氯转化率接近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3,5-二硝基苯甲醇的制备
向四口烧瓶中加入200mL的四氢呋喃中加入52.0g 3,5-二硝基苯甲酰氯及10.0g无水氯化锌并搅拌,冷水浴降至10℃。向其中缓慢滴加15g三乙胺,再分批加入12g硼氢化钠,室温搅拌1h后升温,回流5h。冷却至室温,加入50mL甲醇,析出固体。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合并滤液,脱去溶剂,剩余物用50mL乙酸乙酯和30mL水分散,加入20%的硫酸溶液中和至pH=3~4,分出油层,水层用25mL乙酸乙酯×2提取。合并油层,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粘稠状黑色液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进行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产物31.3g 3,5-二硝基苯甲醇。
实施例2:3,5-二硝基苯甲醇的制备
向四口烧瓶中加入160mL的四氢呋喃中加入52.0g 3,5-二硝基酰氯及12g硫酸锌并搅拌,冷水浴降至10℃。向其中缓慢滴加20g三乙胺,再分批加入8.5g硼氢化钠,室温搅拌1h后升温,回流5h。冷却至室温,加入50mL甲醇,析出固体,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合并滤液,脱去溶剂,剩余物用50mL乙酸乙酯和30mL水分散,加入20%的硫酸溶液中和至pH=3~4,分出油层,水层用25mL乙酸乙酯×2提取。合并油层,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粘稠状黑色液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干燥后得到产物32.5g 3,5-二硝基苯甲醇。
实施例3:3,5-二硝基苯甲醇的制备
向四口烧瓶中加入60mL的四氢呋喃及100mL甲苯的混合液中加入52.0g 3,5-二硝基酰氯及16g硫酸锌并搅拌,冷水浴降至10℃。向其中缓慢滴加25g三乙胺,再分批加入10g硼氢化钠,室温搅拌1h后升温,回流5h。冷却至室温,加入50mL甲醇,析出固体,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合并滤液,脱去低沸物甲醇、四氢呋喃等,剩余物用20%的硫酸溶液中和至pH=3~4,分出油层,水层用25mL乙酸乙酯×2提取。合并油层,旋蒸除去溶剂,剩余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重结晶,干燥后得到产物34.1g 3,5-二硝基苯甲醇。
实施例4:3,5-二硝基氯化苄的制备
向5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0g氯化亚砜,常温下加入25g 3,5-二硝基苯甲醇,加热至回流,反应5h,脱去溶剂和过量氯化亚砜,得到黄褐色固体,以石油醚重结晶,抽滤,真空干燥得到13.8g浅黄色固体3,5-二硝基氯化苄。熔点:79~82℃。
实施例5:3,5-二硝基氯化苄的制备
向5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0g氯化亚砜,常温下加入25g 3,5-二硝基苯甲醇,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2mL,加热至回流,反应5h,脱去溶剂和过量氯化亚砜,得到黄褐色固体,以石油醚重结晶,抽滤,真空干燥得到15.5g浅黄色固体3,5-二硝基氯化苄。
实施例6:3,5-二硝基氯化苄的制备
向50mL二氯乙烷中加入25g 3,5-二硝基苯甲醇及15mLN,N-二甲基甲酰胺,常温下通入光气,控制内温不超过30℃,薄层色谱跟踪至原料消失。通入氮气赶走剩余光气后,脱去溶剂,得到黄褐色固体,以石油醚重结晶,抽滤,真空干燥得到12.5g浅黄色固体3,5-二硝基氯化苄。
实施例7:3,5-二硝基氯化苄的制备
向5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0g氯化亚砜和16mLN,N-二甲基甲酰胺,升温回流3h,降至常温,加入25g 3,5-二硝基苯甲醇,加热至回流,反应5h,脱去溶剂和过量氯化亚砜,得到褐色固体,以石油醚重结晶,抽滤,真空干燥得到17.3g浅黄色固体3,5-二硝基氯化苄。

Claims (10)

1.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
a、3,5-二硝基苯甲酰氯与还原剂在第一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
b、3,5-二硝基苯甲醇与氯代试剂和催化剂在第二溶剂中发生氯代反应得到3,5-二硝基氯化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还原剂在Lewis酸及Lewis碱的催化下,于第一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得到3,5-二硝基苯甲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所述还原剂与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ewis酸为锌盐;所述锌盐的用量为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的20~50%;所述Lewis碱为三乙胺;所述Lewis碱的用量为Lewis酸物质的量的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第一溶剂为四氢呋喃或四氢呋喃/甲苯的混合液;所述四氢呋喃与甲苯的体积比为10:1~10: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氯代试剂为氯化亚砜或光气;所述第二溶剂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苯、甲苯或氯化苯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中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还原剂与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锌盐为氯化锌;所述氯化锌的用量为3,5-二硝基苯甲酰氯的物质的量的25%~3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氢呋喃与甲苯的体积比为10:5~10:7。
CN202010287179.9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Pending CN111393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179.9A CN111393300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179.9A CN111393300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3300A true CN111393300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7179.9A Pending CN111393300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330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037A (zh) * 2006-07-09 2007-01-24 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 2,3,5,6-四氟苯甲醇的制备方法
CN103553900A (zh) * 2013-10-28 2014-02-05 浙江中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
CN106692138A (zh) * 2015-12-29 2017-05-24 广州英赛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苄基咪酰胺衍生物作为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协同增效剂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037A (zh) * 2006-07-09 2007-01-24 常州康美化工有限公司 2,3,5,6-四氟苯甲醇的制备方法
CN103553900A (zh) * 2013-10-28 2014-02-05 浙江中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合成方法
CN106692138A (zh) * 2015-12-29 2017-05-24 广州英赛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N-苄基咪酰胺衍生物作为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协同增效剂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IYOSHIZO KOTSUKI ET AL.: "Efficient reduction of acyl chlorides with zinc borohydride/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TETRAHEDRON LETTERS》 *
JYE-SHANEYANG 等: "A Pentiptycene-Derived Light-Driven Molecular Brake", 《ORG.LETT.》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33350B (zh) 一种抗新冠药物Paxlovid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1466663B (zh) 将甘油转变成氨基醇的方法
CN113429295A (zh) 基于固定床微反应器连续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胺的方法
CN101531596A (zh) 一种二硝基甲苯的制备方法
CN1911907A (zh) 一种染料中间体h酸的制备方法
CN101130524A (zh) 糖精的制造方法
TWI714964B (zh) 用於烷磺酸之合成的催化劑
CN101265271A (zh) 培南类药物中间体4aa的合成方法
CN111393300A (zh) 一种合成3,5-二硝基氯化苄的新方法
CN111848443A (zh) 一种水杨腈的制备方法
CN102295577A (zh) 沙坦联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1763149B (zh) 一种苯二胺及苯二胺无机盐的制备方法
CN113816874A (zh) 一种合成4-氰基-2-氟苄醇的工艺方法
CN111269195B (zh) 一种制备糖精的合成方法
CN114315753B (zh) 一种化合物、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JPH04149160A (ja) 1―アミノ―4―アルコキシベンゼン類の製造方法
CN102249950B (zh) 一种对羟基苯甲腈的合成方法
CN101104600A (zh) 4-溴-1-氧代五氟代硫基苯的制备方法
CN104945347A (zh) 表面活性剂胶束催化制备苯并氧化呋咱的方法
CN111943875B (zh) 一种pde-4抑制剂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4315866B (zh) 一种盐酸左旋咪唑的合成方法
CN103992238A (zh) 3-氨基水杨酸的制备方法
CN109096117B (zh) 1-苯基-2-硝基乙醇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2010364A (zh) 萜马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CN106905264B (zh) 一种合成阿扎拉韦中间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