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2639A -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2639A
CN111392639A CN202010346367.4A CN202010346367A CN111392639A CN 111392639 A CN111392639 A CN 111392639A CN 202010346367 A CN202010346367 A CN 202010346367A CN 111392639 A CN111392639 A CN 111392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otating shaft
gear
platform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3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yun Journey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yun Journey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yun Journey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yun Journey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3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2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2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26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5Scissor linkages, i.e. X-configuration
    • B66F7/0666Multiple scissor linkages vertically arran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B66D3/26Other details, e.g.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625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with wheels for moving around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2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tiltable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运输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包括机体,旋转平台以及所述旋转平台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旋转平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轮相啮合并被所述齿轮带动转动,所述齿轮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所述旋转平台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置有凹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升降设备,能够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同时设备能够将升降平台的部分改装成滑坡,供大件物品搬运上平台,同时平台在升起后能够360度的转动,使得在高空的工作面积增加,也提高了平台的灵活性,平台上还安装了起重机,使得平台升起后仍能快速获取地面物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运输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升降设备功能单一,需要手动将物品搬运上具有一定高度的升降平台,当搬运较重货物至升降平台时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同时传统的升降设备在平台升起后,想要平台移动较小位置仍需要底座小车有人配合,为考虑安全往往还需将平台下降到安全高度才能移动,并且传统的升降设备没有起重设备,在平台升起来后接收底面物品时仍需再次下降平台,综上所述传统的升降设备在操作时效率很低,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身以及位于所述车身上方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所述车身顶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及其底壁内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升降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上方可转动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顶壁内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旋转平台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旋转平台左侧可转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坡平台,所述第二转轴前后两侧伸出所述旋转平台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右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左侧末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末端与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的U型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接轴内上下贯穿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车身顶壁上前后对称固定设置的斜固定块配合的斜孔,所述旋转平台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凹槽以及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弧形槽,所述旋转平台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靠近所述旋转平台一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与所述旋转平台端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上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以及下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内所述第二滑槽下表面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车身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车轮支架,前后两个所述第三转轴之间设置有可带动所述车轮支架摆动的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带动所述车轮支架摆动移动角度,从而带动所述车轮支架底部转动设置的轮胎偏转一定角度,四个所述轮胎呈角度排列后可防止所述车身滑动,所述车身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内设置的吊装钢丝绕过所述旋转平台右侧固定设置的支架末端转动设置的定滑轮且所述吊装钢丝末端固定设置有挂钩,所述绕线装置绕动所述吊装钢丝可带动所述挂钩升降,所述车身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左上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空腔内右上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三齿条中间设置的第十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条下方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提升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平台上下移动时可推动所述第一电机上下移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分别驱动所述绕线装置与所述摆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所述第一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的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前后两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前后端壁内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空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涡轮以及位于所述涡轮后侧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条啮合,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内固定设置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车身之间由四个铰接连接的升降支架连接,右下侧的所述升降支架底部末端与所述第四齿条铰接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连接轴,右上方的所述升降支架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所述升降平台顶壁内固定设置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的的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升降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五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的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转轴右侧末端伸出所述车身外且末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绕线轮,所述吊装钢丝靠近所述绕线轮一侧卷绕在所述绕线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设置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外表面自右向左固定设置有第七齿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车身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同轴的设置有第二蜗杆以及右端设置有第三蜗杆,所述车身设置有前后左右对称的四个第四空腔,左侧的所述第四空腔内竖直放置的所述第七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涡轮,右侧的所述第四空腔内竖直放置的所述第七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蜗杆啮合的第三涡轮,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之间由设置在第六空腔的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之间由设置在第七空腔的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能够实现工作平台的升降,同时设备能够将升降平台的部分改装成滑坡,供大件物品搬运上平台,同时平台在升起后能够360度的转动,使得在高空的工作面积增加,也提高了平台的灵活性,平台上还安装了起重机,使得平台升起后仍能快速获取地面物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D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包括车身34以及位于所述车身34上方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53,所述车身34顶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89,所述第一空腔89及其底壁内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升降平台53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90,所述升降平台53上方可转动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平台10,所述升降平台53顶壁内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旋转平台10转动的转动装置91,所述旋转平台10左侧可转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45,所述第二转轴45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坡平台4,所述第二转轴45前后两侧伸出所述旋转平台10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88,所述第一连接轴88与所述旋转平台10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45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连接轴88右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设置有第一空腔87,所述第一空腔87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弹簧2,所述第一弹簧2左侧末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88,所述第一弹簧2的右侧末端与所述凹槽52内滑动设置的U型连接轴46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接轴46内上下贯穿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车身34顶壁上前后对称固定设置的斜固定块42配合的斜孔54,所述旋转平台10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凹槽52以及与所述凹槽52连通的弧形槽8,所述旋转平台10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5啮合的第一齿条6,所述第一齿条6靠近所述旋转平台10一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滑槽1,所述第二滑槽1内滑动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与所述旋转平台10端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7,所述第二滑槽1内设置有上端与所述固定块7连接以及下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内所述第二滑槽1下表面连接的第二弹簧66,所述车身34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转轴60,所述第三转轴60底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四转轴39,所述第四转轴39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车轮支架37,前后两个所述第三转轴60之间设置有可带动所述车轮支架37摆动的摆动装置92,所述摆动装置92带动所述车轮支架37摆动移动角度,从而带动所述车轮支架37底部转动设置的轮胎36偏转一定角度,四个所述轮胎36呈角度排列后可防止所述车身34滑动,所述车身34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绕线装置93,所述绕线装置93内设置的吊装钢丝18绕过所述旋转平台10右侧固定设置的支架16末端转动设置的定滑轮17且所述吊装钢丝18末端固定设置有挂钩84,所述绕线装置93绕动所述吊装钢丝18可带动所述挂钩84升降,所述车身34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28,所述第二空腔28内左上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齿条21,所述第二空腔28内右上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齿条83,所述第二齿条21与所述第三齿条83和所述第二齿条21和所述第三齿条83中间设置的第十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齿条83下方固定连接底板24,所述底板24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机29,所述提升装置90带动所述旋转平台10上下移动时可推动所述第一电机29上下移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分别驱动所述绕线装置93与所述摆动装置92。
有益地,所述提升装置90包括所述第一空腔89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的第四齿条41,所述第四齿条41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9,所述第二连接轴19前后两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89前后端壁内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三滑槽43内,所述第一空腔89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空腔85,所述第三空腔8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轴86,所述第四转轴86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30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涡轮30后侧的第二齿轮31,所述第二齿轮31与所述第四齿条41啮合,所述第三空腔8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涡轮30啮合的第一蜗杆32,所述第一蜗杆32与所述第三空腔85左侧端壁内固定设置的第二电机33动力连接,所述升降平台53与所述车身34之间由四个铰接连接的升降支架44连接,右下侧的所述升降支架44底部末端与所述第四齿条41铰接连接,所述升降平台53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四滑槽15,所述第四滑槽1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连接轴9,右上方的所述升降支架44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轴9转动连接。
有益地,所述转动装置91包括所述升降平台53顶壁内固定设置的第三电机13,所述第三电机13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12外表面固定设置的的第三齿轮11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14,所述第三电机13带动所述第四齿轮14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三齿轮11带动所述升降平台53。
有益地,所述绕线装置93包括所述第四空腔25右侧端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转轴63,所述第四空腔25内的所述第五转轴63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29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的第五齿轮35啮合的第六齿轮27,所述转轴右侧末端伸出所述车身34外且末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绕线轮26,所述吊装钢丝18靠近所述绕线轮26一侧卷绕在所述绕线轮26上。
有益地,所述摆动装置92包括所述第二空腔25内转动设置的第六转轴58,所述第六转轴58外表面自右向左固定设置有第七齿轮55、第一链轮57和第二链轮56,所述车身34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五空腔62,所述第五空腔6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60,所述第三转轴60左端同轴的设置有第二蜗杆47以及右端设置有第三蜗杆49,所述车身34设置有前后左右对称的四个第四空腔40,左侧的所述第四空腔40内竖直放置的所述第七转轴39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蜗杆47啮合的第二涡轮38,右侧的所述第四空腔40内竖直放置的所述第七转轴39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蜗杆49啮合的第三涡轮64,所述第四空腔25与所述第五空腔62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61,所述第六空腔61内的所述第三转轴60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链轮48,所述第四空腔25与所述第五空腔62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七空腔63,所述第七空腔63内的所述第三转轴60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四链轮50,所述第三链轮48与所述第一链轮57之间由设置在第六空腔61的链条5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56与所述第四链轮50之间由设置在第七空腔63的另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固定、焊接等方法。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初始状态,所述第五齿轮35与所述第七齿轮55啮合;当本发明的设备工作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29带动所述第五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六转轴58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链轮57和第二链轮5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链条51和对称分布在所述第六空腔61内的链条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链轮48和所述第四链轮50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车身34内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三转轴60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车身34内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二蜗杆47和所述第三蜗杆49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车身34内前后对称的所述第二涡轮38转动,从而带动设置在车身34外侧前后对称的所述车轮支架37摆动移动角度,从而带动所述车轮支架37底部转动设置的轮胎36偏转一定角度,四个所述轮胎36呈角度排列后可防止所述车身34滑动;其次,启动所述第二电机33带动所述第一蜗杆3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涡轮3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3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四齿条41沿着所述第三滑槽43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连接轴9沿着所述第四滑槽15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升降支架44打开,从而带动所述升降平台53和所述旋转平台10上升;所述第四齿条41向左移动的同时,所述第四连接轴20首先与所述第二齿条21发生挤压,使所述第二齿条21沿着所述第五滑槽22竖直下移,所述第十三齿轮23顺时针绕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齿条83竖直上移,随着所述第四连接轴20向左移动,所述第四连接轴20与所述第三齿条83发生挤压,使所述第三齿条83和固定在所述第三齿条83的所述底板24与所述第一电机29在所述第二空腔28内下移,所述第十三齿轮23逆时针绕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条21竖直上移。此时所述第五齿轮35和所述第六齿轮27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9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绕线轮26转动,所述绕线轮26正反转能够带动所述吊装钢丝18绕过固定在支架16上的所述定滑轮17拉伸和收回,从而带动所述挂钩84升降,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3带动所述第四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旋转平台旋转平台10转动,使得升降设备在高空作业时的工作面积增加;此后,当所述第三电机33反转使得所述旋转平台旋转平台10下降,所述第四连接轴20在所述第三滑槽43向右移动,所述第四连接轴20与所述第二齿条21挤压,使得所述第二齿条21下移,从而带动所述第十三齿轮23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齿条83向上移动,从而所述底板24与所述第一电机29上移,从而所述第五齿轮35与所述第六齿轮27相离,从而所述第五齿轮35与所述第七齿轮55啮合,此时所述第一电机29能够驱动摆动装置92;所述旋转平台10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所述斜固定块42上斜端与所述斜凸台54发生挤压,使得所述第一弹簧2被拉伸,从而所述U型连接轴46能沿着所述第七空腔87内壁向右移至所述凹槽52,当所述旋转平台10再下降一定高度后,所述第一齿条6与所述车身34上表面发生碰撞,从而使得第二弹簧66被压缩,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齿条6沿着第二滑槽1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U型连接轴46在所述弧形槽8在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滑坡平台4逆时针转动且左端与地面接触,此时所述滑坡平台4能够用来搬运货物,当所述旋转平台10上升,所述第一齿条6与所述车身34上表面不再挤压,所述第二弹簧66因恢复形变使得所述第一齿条6相对所述固定块7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顺时针运动,从而带动与所述第一齿轮5固定连接的所述滑坡平台4恢复水平位置。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车身以及位于所述车身上方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所述车身顶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及其底壁内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升降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上方可转动的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顶壁内设置有可带动所述旋转平台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旋转平台左侧可转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坡平台,所述第二转轴前后两侧伸出所述旋转平台且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旋转平台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右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左侧末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末端与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的U型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接轴内上下贯穿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车身顶壁上前后对称固定设置的斜固定块配合的斜孔,所述旋转平台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凹槽以及与所述凹槽连通的弧形槽,所述旋转平台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靠近所述旋转平台一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与所述旋转平台端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上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以及下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内所述第二滑槽下表面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车身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车轮支架,前后两个所述第三转轴之间设置有可带动所述车轮支架摆动的摆动装置,所述摆动装置带动所述车轮支架摆动移动角度,从而带动所述车轮支架底部转动设置的轮胎偏转一定角度,四个所述轮胎呈角度排列后可防止所述车身滑动,所述车身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内设置的吊装钢丝绕过所述旋转平台右侧固定设置的支架末端转动设置的定滑轮且所述吊装钢丝末端固定设置有挂钩,所述绕线装置绕动所述吊装钢丝可带动所述挂钩升降,所述车身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左上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空腔内右上侧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三齿条中间设置的第十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条下方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提升装置带动所述旋转平台上下移动时可推动所述第一电机上下移动,从而在不同时刻分别驱动所述绕线装置与所述摆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所述第一空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的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前后两侧末端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前后端壁内开口相对设置的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一空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涡轮以及位于所述涡轮后侧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条啮合,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三空腔左侧端壁内固定设置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车身之间由四个铰接连接的升降支架连接,右下侧的所述升降支架底部末端与所述第四齿条铰接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内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连接轴,右上方的所述升降支架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所述升降平台顶壁内固定设置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的的第三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电机带动所述第四齿轮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升降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五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的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转轴右侧末端伸出所述车身外且末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绕线轮,所述吊装钢丝靠近所述绕线轮一侧卷绕在所述绕线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设置的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外表面自右向左固定设置有第七齿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车身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左端同轴的设置有第二蜗杆以及右端设置有第三蜗杆,所述车身设置有前后左右对称的四个第四空腔,左侧的所述第四空腔内竖直放置的所述第七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涡轮,右侧的所述第四空腔内竖直放置的所述第七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蜗杆啮合的第三涡轮,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链轮,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之间由设置在第六空腔的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四链轮之间由设置在第七空腔的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CN202010346367.4A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Withdrawn CN111392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367.4A CN111392639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367.4A CN111392639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2639A true CN111392639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28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367.4A Withdrawn CN111392639A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263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331A (zh) * 2020-07-31 2020-10-30 顾瑞升 一种高效率的电力设备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48939A (zh) * 2021-11-18 2022-03-08 江苏建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自生成降温型无源式消防管道安装用升降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331A (zh) * 2020-07-31 2020-10-30 顾瑞升 一种高效率的电力设备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47331B (zh) * 2020-07-31 2022-04-29 云南量坤售电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电力设备检修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48939A (zh) * 2021-11-18 2022-03-08 江苏建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自生成降温型无源式消防管道安装用升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1641U (zh) 玻璃自动上片和下片一体机
CN111392639A (zh) 一种多功能升降设备
CN215859952U (zh) 一种平稳高效的云梯
CN110435402A (zh) 一种车厢尾部的门中门
CN210971178U (zh) 一种工地上便于装卸建筑材料的推车
CN21094467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07943829U (zh) 一种移动式货物升降机
CN111776386B (zh) 生物质材料开袋设备
CN110921526B (zh) 一种可调支撑点的起重机
CN110803382B (zh) 一种快递运输业无人机配套运输箱
CN110203695B (zh) 一种能防止变形的薄板搬运设备
CN10573130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动助力拖车
CN110626967A (zh) 一种具有过载锁定装置的起重机
CN113716475B (zh) 一种建筑用转臂吊机稳固系统
CN112158497A (zh) 一种带有起重功能的垃圾环卫车
CN109334535B (zh) 一种农用三轮平板车
CN111891981A (zh) 一种起重搬运平板车
CN111250502A (zh) 一种建筑垃圾覆膜装置
CN216042937U (zh) 简易升降式停车装置
CN219669601U (zh) 倒料机
CN112550387A (zh) 一种机械卸料工程手推车
CN216095955U (zh) 一种空调电机端盖冲压模具
CN110282560B (zh) 一种曲面屋面覆盖层吊装装置
CN110980514A (zh) 一种龙门结构的可移动式起重车
CN111302253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