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6740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6740A
CN111386740A CN201880076244.4A CN201880076244A CN111386740A CN 111386740 A CN111386740 A CN 111386740A CN 201880076244 A CN201880076244 A CN 201880076244A CN 111386740 A CN111386740 A CN 111386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formation
distance measurement
transmission
r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2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6740B (zh
Inventor
李承旻
徐翰瞥
蔡赫秦
李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86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6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 G01S13/751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wherein the responder or reflector radiates a coded signal
    • G01S13/75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wherein the responder or reflector radiates a coded signal using a signal generator for modifying the reflectivity of the refl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6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wi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interrogator and respo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82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continuous-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8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continuous-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for distance determination by phase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6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ponders or reflecto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receiv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04Details
    • G01S3/043Receiv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72Transmiss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e.g. anti-collis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220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2205/01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持距离测量的第一车联网(V2X)用户设备(UE)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二V2X 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以及基于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二V2X UE发送作为对所述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关于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信息,并且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CP长度与要用于V2X数据信道传输的CP长度不同。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 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测量距离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背景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正在进行作为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移动电信(IMT)-Advanced的标准化。IMT-Advanced旨在在终端处于固定位置或低速移动时以1Gbps的数据速率并且在终端高速移动时以100Mbps的数据速率支持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多媒体服务。
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正在开发作为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传输方案的长期演进(LTE)的高级版本的LTE-A,作为满足IMT-Advanced的要求的系统标准。LTE-A是IMT-Advanced的强有力的候选之一。
近来,对用于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的D2D(装置到装置)技术的兴趣日益增长。特别地,D2D作为用于公共安全网络的通信技术正备受关注。商业通信网络正迅速向LTE改变,但是就与现有通信标准和成本的冲突而言,当前的公共安全网络主要基于2G技术。这些技术差距和对改进服务的需求导致要努力改善公共安全网络。
在V2X通信中,需要提供终端(例如,V2X终端)测量与另一终端(例如,V2X终端)的距离的方法。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在无线通信装置之间高效地执行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基于感测的)(发送)资源选择/操作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公开提供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测量距离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距离测量的第一车联网(V2X)用户设备(UE)执行的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二V2X 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以及基于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二V2XUE发送作为对所述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关于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信息,并且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CP长度与用于V2X数据信道传输的CP长度不同。
当执行距离测量时,可以使用基于所述测距请求信号和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相位。
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可以包括感测操作相关信息、发送功率相关信息、资源池相关信息和基于拥塞控制的链路自适应相关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可以是通过预定义的信令从基站发送的。
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可以是由所述第一UE基于预定义的规则来确定的。
所述第一V2X UE可以确定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相关的发送资源,并且基于所确定的发送资源向第二V2X UE发送所述测距响应信号。
所述第一V2X UE可以在除了所述测距请求信号被发送到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当中确定所述发送资源。
所述第一V2X UE可以基于感测来选择干扰相对较少的资源作为所述发送资源。
关于所述测距请求信号可以被发送到的资源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测距请求信号中。
所述第一V2X UE可以基于是否满足发送资源重新选择条件来重新选择发送资源。
所述测距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关于所述第二V2X UE的ID的信息、应用ID信息或所述第二V2X UE的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距离测量的第一车联网(V2X)用户设备(UE)。该第一V2X UE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第二V2X 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并且基于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二V2X UE发送作为对所述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关于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信息,并且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CP长度与用于V2X数据信道传输的CP长度不同。
有益效果
根据本文件,能够尽可能快地准确执行测距请求信号和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能够在最短可能时间内准确地执行测距请求信号和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接收,由此使相位差准确。因此,(已发送了测距请求信号的)终端能够基于正确的相位差来测量距离,并且终端能够针对其它终端执行准确的距离测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被称作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图2是示出了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
图3是示出了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
图4例示了应用NR的新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的系统结构。
图5例示了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图6例示了V2X通信的场景。
图7例示了根据与V2X/D2D相关的发送模式(TM)的UE操作。
图8是例示了发送器和接收器中的操作的示图。
图9例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的示例的情形。
图10例示了首先发送天线组和波束信息,然后通过距离测量信号来测量车辆之间的距离的示例。
图11示出了图10的修改例。
图12示出了图10的修改例。
图13例示了基于从接收车辆发送的回归信号来测量两个车辆之间的往返时间的示例。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DOA估计问题的示例。
图15是根据可以在本公开中应用的双向测距的距离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7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一UE的角度看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8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一UE的角度看的距离测量信号发送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二UE的角度看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0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二UE的角度看的距离测量信号发送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1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eNB的角度看的发送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参数信息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2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eNB的角度看的发送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参数信息的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3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5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6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7示出了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例。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收发器的示例。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收发器的另一示例。
图30示出了与侧链路通信相关的无线装置的操作的示例。
图31示出了与侧链路相关的网络节点的操作的示例。
图32是例示了无线装置710和网络节点720之间的通信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可以在3GPP TS 36系列或TS 38系列中限定未单独限定的术语或缩写。
图1示出本发明所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被称作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向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至少一个基站(BS)20。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被称作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装置等的另一术语。BS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被称作诸如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的另一术语。
BS 20通过X2接口互连。BS 20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EPC)30,更具体地讲,通过S1-MME连接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并通过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这种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S-GW是以E-UTRAN作为终点的网关。P-GW是以PDN作为终点的网关。
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基于通信系统中熟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面三层而被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当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利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于控制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与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照图2和图3,PHY层通过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作为PHY层的上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PHY层之间传送数据。传输信道根据如何通过无线电接口传送数据及其特性来分类。
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送器的PHY层和接收器的PHY层)之间通过物理信道来移动。物理信道可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来调制,并且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以及通过物理信道提供的传输块在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传输信道上的复用和解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向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提供服务。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为了确保无线电承载(RB)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服务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未确认模式(UM)和确认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传请求(ARQ)来提供纠错。
RRC层仅被定义于控制平面上。RRC层与无线电承载的配置、重新配置和释放关联,并且负责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PHY信道的控制。RB表示由第一层(PHY层)和第二层(MAC层、RLC层和PDCP层)提供以便在UE与网络之间传送数据的逻辑路线。
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以及头压缩和加密。用户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还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RB被配置为什么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便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各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过程。RB可被分为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两种类型。SRB用作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的通道,DRB用作在用户平面上发送用户数据的通道。
如果在UE的RRC层与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则UE处于RRC连接状态。如果不是,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
用于从网络向UE发送数据的下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下行链路多播或广播服务的业务或控制消息可通过下行链路SCH来发送,或者可通过另外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来发送。此外,用于从UE向网络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信道包括用于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以及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CH)。
位于传输信道上方并被映射至传输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和多播业务信道(MTCH)。
物理信道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一个子帧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RB是资源分配单位,包括多个OFDM符号和多个子载波。另外,各个子帧可将对应子帧的特定OFDM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的特定子载波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传输时间间隔(TTI)是子帧传输的单位时间。
下文中,将描述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新RAT)。新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被缩写为新无线电(NR)。
随着更多的通信装置需要更大的通信能力,开始需要与现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进一步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此外,其中多个装置与物体相连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也是下一代通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讨论了其中考虑对可靠性和时延敏感的服务/终端的通信系统设计。讨论了引入考虑增强的移动宽带通信、大规模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下一代无线接入技术。在本文献中,为了方便的缘故,对应的技术被称为新RAT或NR。
图4例示应用了NR的新一代无线电接入网络(NG-RAN)的系统结构。
参照图4,NG-RAN可以包括向终端提供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终止的gNB和/或BS。图4例示了仅包括gNB的情况。gNB和eNB通过Xn接口彼此连接。gNB和eNB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核心网络(5GC)。更具体地,gNB和eNB通过NG-C接口连接到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并且通过NG-U接口连接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图5例示NG-RAN与5GC之间的功能划分。
参照图5,gNB可以提供诸如小区间无线电资源管理(小区间RRM)、无线电承载管理(RB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测量配置和设置、动态资源分配这样的功能。AMF可以提供诸如NAS安全性和空闲状态移动性处理这样的功能。UPF可以提供诸如移动性锚定和PDU处理这样的功能。会话管理功能(SMF)可以提供诸如终端IP地址分配和PDU会话控制这样的功能。
图6例示了V2X通信的场景。
参考图6中的(a),V2X通信能支持基于PC5的(在UE之间的)信息交换操作,PC5是UE之间的接口,并且如图6中的(b)中所例示的,V2X通信能支持基于Uu的(在UE之间的)信息交换操作,Uu是eNodeB与UE之间的接口。另外,如图6中的(c)中例示的,V2X通信能支持使用PC5和Uu二者进行的(在UE之间的)信息交换操作。
图7例示了根据与V2X/D2D相关的发送模式(TM)的UE操作。
图7中的(a)是针对发送模式1和3的,并且图7中的(b)是针对发送模式2和4的。在发送模式1/3下,eNB针对UE 1通过PDCCH(更具体地,DCI)执行资源调度,并且UE 1根据资源调度执行与UE 2的D2D/V2X通信。在通过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向UE 2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SCI)之后,UE 1可以基于SCI通过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发送数据。发送模式1可以被应用于D2D,并且发送模式3可以被应用于V2X。
发送模式2/4可以是UE本身调度的模式。更具体地,发送模式2被应用于D2D,并且UE可以在预设的资源池中选择资源本身以执行D2D操作。发送模式4被应用于V2X,并且UE可以经由感测/SA解码处理在选择窗口中选择资源,然后执行V2X操作。在通过PSCCH向UE 2发送SCI之后,UE 1可以通过PSSCH发送基于SCI的数据。下文中,发送模式可以被简称为模式。
eNB通过PDCCH发送到UE的控制信息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而UE通过PSCCH发送到另一UE的控制信息可以被称为SCI。SCI可以传送侧链路调度信息。SCI可以具有各种格式,例如,SCI格式0和SCI格式1。
SCI格式0可以被用于PSSCH的调度。SCI格式0可以包括跳频标志(1位)、资源块分配和跳变资源分配字段(位的数目可以根据侧链路的资源块的数目而变化)、时间资源模式(7位)、调制和编码方案(MCS,5位)、时间提前指示(11位)、组目的地ID(8位)等。
SCI格式1可以被用于PSSCH的调度。SCI格式1可以包括优先级(3位)、资源保留(4位)、初始传输和重传的频率资源位置(位的数目可以根据侧链路的子信道的数目而变化)、初始传输与重传之间的时间间隙(4位)、MCS(5位)、重传索引(1位)、保留信息位。保留信息位可以被缩写为保留位。可以添加保留位,直到SCI格式1的位大小变为32位为止。即,SCI格式1包括包含不同信息的多个字段,并且在SCI格式1的固定的总位数(32位)中,除了所述多个字段的总位数之外的其余数目的位可以被称为保留位。
SCI格式0可以被用于发送模式1和2,并且SCI格式1可以被用于发送模式3和4。
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本公开。
<距离测量技术>
在使用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距离、方向和位置时,可以利用按照以下距离测量技术的方法/设备。以下方法/设备可以被应用于上述V2X,或者可以被用于一般无线通信中。例如,它可以用于测量V2X系统中的特定实体(例如,车辆)与另一实体之间的距离,或者用于测量3GPP网络上的特定实体的坐标。
在常规3GPP LTE系统中,基于观测到的到达时间差(OTDOA)来测量位置。OTDOA是通过3GPP Rel-9等实施的技术,并且使用包括服务基站的至少三个基站。具体地,为了测量UE的位置,基于基站下行链路信号的参考信号时间差(RSTD)信息来生成两个双曲型方程式,并且执行用于获得方程式的解的操作。然而,对于基于OTDOA的距离测量,应该确保发送用于距离测量的信号的实体之间的时间同步。
如下所述,根据本说明书的距离测量技术不需要确保发送器与接收器的时间同步,并且提供比常规技术高的精度。结果,它可以被应用于需要精确的距离测量的V2X系统,并且可以被应用于需要精确距离测量的各种系统。
根据本说明书的距离测量技术可以包括测量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例如,经历距离测量的设备(即,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通过使用彼此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相位信息来测量距离。在下面的示例中,已经描述了使用两个频率w1和w2来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情形,但是可以以各种方式确定用于发送和接收的频率的数目。另外,以下描述的示例假定同时发送多个频率的情形,但是也能够考虑到在不同预定时间点的发送来应用本说明书的原理。
下文中,将基于方程式来描述根据本说明书的距离测量技术的具体示例,然后将通过广义术语来描述根据本说明书的特定技术。
当观察在特定点以角频率w在距发送点达x的点的时刻t发送的无线电信号时,通过下式来表达观察到的信号。
[式1]
E(w,t,x)=A(x)*exp(j*t-k*x+φ))
在该式中,A意指在该位置处的无线电信号的幅度(幅值),k意指满足条件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091
的变量,并且c意指光速。
图8是例示了发送器和接收器中的操作的示图。发送器是用于发送用于距离测量的发送信号的装置,并且接收器是接收对应的发送信号,处理接收到的发送信号,然后将由接收器生成的接收信号发送到发送器的装置。图8的示例涉及发送器经由接收信号测量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的技术。
在下述的示例中,假定对发送器和接收器执行信号发送和接收操作的时间点被量化。例如,当基于OFDM发送和接收信号时,各个OFDM符号的边界点是用于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量化时间点。为方便起见,假定发送器的发送操作和接收器的接收操作的开始时间分别从ts,TX和ts,RX开始,并且假定它们是针对各个tsymb而重复出现的。在OFDM的情况下,tsymb可以是OFDM符号的长度。
发送器位于x=0,并且在t=ts,TX时通过两个频率w1和w2发送距离测量信号(即,发送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发送信号的这两个频率分量的初始相位可以被设置为相同或可以被设置为彼此相差预设量。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描述初始相位相同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接着下面示出了在发送器的位置处观察到的发送信号。
[式2]
E(w1,t,x=0)=A(0)*exp(j*(w1*(t-ts,TX)+φ)),
E(w2,t,x=0)=A(0)*exp(j*(w2*(t-ts,TX)+φ))
假定接收器距发送器达d。发送器在t=ts,TX时发送的信号在t=ta,RX=ts,TX+d/c时到达接收器。以下示出了接收器观察到的信号。
[式3]
E(w1t,x=d)=A(d)*exp(j*(w1*t-w1*ts,TX-k1*d+φ)),
E(w2,t,x=d)=A(d)*exp(j*(w2*t-w2*ts,TX-k2*d+φ))
如先前假定的,假定接收器可以实际开始处理发送信号的时间点(例如,接收器中的OFDM处理点)被量化,并且在t=ts,RX时处理以上信号。在图8的示例中,假定执行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OFDM处理。示出了表现为t=ts,RX时的初始相位=0的基本频率的倍数的各种频率的正弦信号相乘并且将结果值相加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FFT的特性,只有当频率与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同的正弦信号相乘时才保留它,并且在它与其它频率相乘的情况下,它在求和处理中变为0。根据如上所述的FFT运算/处理的属性,用下式表示接收器针对频率w1分量获得的作为FFT结果的值XRX(w1)。
[式4]
XRX(w1)=E(w1,t,x=d)*exp(-j*w1(t-ts,RX))
=A(d)*exp(j*(w1*t-w1*ts,TX-k1*d-w1*t+w1*ts,RX+φ))
=A(d)*exp(j*(w1*ts,RX-w1*ts,TX-k1*d+φ))=A(d)*exp(j*(w1(ts,RX-ta,RX)+φ))
上述FFT运算/处理被同等地应用于频率w2分量,并且如下地表示所得的值XRX(w2)。
[式5]
XRX(w2)=A(d)*exp(j*(w2(ts,RX-ta,RX)+φ))
接收器可以如下地对通过上式获得的两个值(XRX(w1),XRX(w2))进行比较。
[式6]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111
由于发送器和接收器已知发送信号的频率w1和w2,因此接收器可以通过式6来计算ts,RX-ta,RX。这里,ts,RX指示接收器实际接收到距离测量信号的时间点,并且ta,RX指示由接收器进行OFDM处理的时间点。结果,接收器可以计算开始OFDM处理的时间点与实际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时间点之间的差值。
这样,即使接收器仅在特定量化时间点执行OFDM处理,接收器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相位计算来计算由特定发送器发送的信号实际到达的时间。具体地,当多个装置使用不同的频率发送信号时,该部分是有用的。即使接收器仅对其中所有信号在特定的量化时间点交叠的信号执行单一FFT运算,接收器也可以通过后续的简单相位计算来识别接收到个体信号的时间点。为了使接收器在不使用这种改进技术的情况下识别接收到个体信号的时间点,需要非常复杂的计算和信号处理,这是因为有必要确定特定信号是否已在时间维度上的各个时间点到达(例如,将预期信号与实际信号关联的值是否在一定水平以上)。
以下,将参照图8来描述上述技术特征。
图8的示例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距离测量,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以符号为单位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在图8的示例中,符号是包括常规OFDM、OFDMA和SC-FDMA符号的单元,并且意指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时间单元。在图8中,如上所述,发送器810是用于发送用于距离测量的发送信号830的装置,并且接收器820是接收并处理由发送器810发送的信号(即,发送信号)的装置。
如上所述,发送器810可以通过预设的第一频率和预设的第二频率(例如,w1、w2)来发送发送信号830。即,发送信号830可以包括第一频率w1下的第一发送分量,并且可以包括第二频率w2下的第二发送分量。可以用以上的式2和/或式3来表示包括第二发送分量的发送信号830。
发送信号830在上述示例中由ta,RX表示的“接收时间点840”到达接收器820。由于接收器820以符号为单位处理发送信号830(例如,处理OFDM),因此对对应信号的实际处理在处理点850开始。在上述示例中,由t=ts,RX表示处理时间点850。
接收器820可以通过针对第一发送分量的FFT运算860来计算如式4中所示的XRX(w1),并且可以通过针对第二发送分量的FFT运算860来计算如式5中所示的XRX(w2)。结果,接收器820可以比较两个不同的FFT计算值(例如,通过应用式6),由此计算接收器820中的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
此外,可以考虑各种情形来确定第一频率w1和第二频率w2。如式6中所述,由于第一频率w1与第二频率w2之间的差值可以通过将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相乘来计算,因此当第一频率w1与第二频率w2之间的差值被设置为大时,可以在接收器820中容易地获得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即,在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之间的差值大的条件下,即使当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小时,式6的最终结果值也变大,使得能够容易地发现小的差值。然而,当频率之间的差值增大时,由于信道的频率选择特性而导致在计算中可能出现错误。因此,预设的频率之间的差值可以是固定的,但是可以考虑信道特性来自适应性地确定。例如,在发送器810、接收器820和/或第三实体处,可以预先发信号通知一组可能的频率,然后可以发信号通知关于要实际使用的频率的指示信息或者可以发信号通知关于信道特性的信息,由此指示要实际使用的频率。
另一方面,如式6中所示,以相位的形式计算接收器820中的运算值。因此,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w2-w1)(ts,RX-ta,RX)的值超过360度范围的情况与(w2-w1)(ts,RX-ta,RX)的值未超过360度范围的情况没有被区分开。然而,由于实际信道环境中的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可能比符号长度短,因此上述问题在实际系统实现方式中将不是大问题。
通过上述操作,接收器820可以获得关于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的信息。下文中,提出了使用计算出的信息来测量与发送器810的距离的两个详细示例。
<测量方案1>
接收器820能够单独地发信号通知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即,ts,RX-ta,RX)。例如,可以适当地量化信息(即,关于视点差的信息),然后可以将量化后的结果形成为一系列位串,并且将所生成的位串作为信息的数据可以被发送到发送器810。另外,接收器820发送其距离测量信号(在发送器的部分被作为接收信号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与发送器使用的频率相同的频率可以被用作接收器发送的距离测量信号,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
作为特定示例,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820可以通过在时间点t=ts,RX+n×tsymb使用第一频率w1和第二频率w2来发送形式与发送器810相同的信号。这意味着,它在第n量化时间点(例如,第n OFDM符号)发送,并且该n值可以是预定值。该信号(即,从接收器发送到发送器的接收信号)在时刻t=ta,TX=ts,RX+n×tsymb+d/c到达发送器。由于以上假定了ts,TX<ts,RX,因此发送器810在时间点t=ts,TX+(n+1)×tsymb对接收信号执行OFDM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器810可以在第一频率/第二频率下执行FFT运算,以计算与以上的式5和6对应的值。即,可以计算发送器810中的处理时间(ts,TX+(n+1)×tsymb)与接收时间ta,TX之间的差值。即,发送器810可以获取信息ts,TX+(n+1)×tsymb-ta,TX。如果获得了对应的值,则能够根据下式7获得与发送器810的距离d。这是因为tsymb是发送器和接收器二者已经知道的值。通过将发送器获得的信息ts,TX+(n+1)×tsymb-ta,TX与接收器单独发信号通知的ts,RX-ta,RX相加来获得式7。
[式7]
ts,RX-ta,RX+ts,TX+(n+1)*tsymb-ta,TX=ts,RX-ts,TX-d/cts,TX+tsymb-ts,RX-d/c=tsymb-2d/c
<测量方案2>
测量方案1是在接收器820中通过单独的信令发送处理时间点850和接收时间点840的示例。相比之下,以下示例是通过对距离测量信号(例如,从接收器820向发送器810发送的接收信号)应用相位差而不单独发信号通知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来产生与单独信令相同的效果的示例。即,能够反映接收器820针对用于其距离测量信号(即,接收信号)的两个频率分量(即,w1和w2)之间的相位差获得的信息ts,RX-ta,RX
详细地,接收器820将由接收器820本身发送的距离测量信号(即,接收信号)中的两个频率分量(即,w1和w2)的相位设置成按以下的值变为不同。
[式8]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131
在这种情况下,当接收器820的位置被视为x=0时,信号可以如下所示。
[式9]
R(w1,t,x=0)=A(0)*exp(j*(w1*(t-ts,RX-n*ts,ymb)+φ))
R(w2,t,x=0)=A(0)*exp(j*(w2*(t-ts,RX-n*tsymb)+B+φ))
到达距接收器820的距离为d的发送器810的信号如下。该信号到达该发送器的时间点是t=ta,TX=ts,RX+n×tsymb+d/c。
[式10]
R(w1,t,x=d)=A(d)*exp(j*(w1*t-w1*ts,RX-w1*n*tsymb-k1*d+φ)),
R(w2,t,x=d)=A(d)*exp(j*(w2*t-w2*ts,RX-w2*n*tsymb-k2*d+B+φ))
发送器810通过将也作为量化处理时间点的t=ts,TX+(n+1)×tsymb时的初始相位0的正弦信号相乘来执行FFT运算。此时获得的分量w1如下。
[式11]
XTX(w1)=R(w1,t,x=d)*exp(-j*w1(t-ts,TX-(n+1)*tsymb))
=A(d)*exp(j*(w1(ts,TX-ts,RX+tsymb-d/c)+φ))
以相同的方式,可以如下地计算w2分量。
[式12]
XTX(w2)=A(d)*exp(j*(w2(ts,TX-ts,RX+tsymb-d/c)+B+φ))
当如下比较通过式11/12计算出的FFT结果值时,可以测量发送器810与接收器820之间的距离d。
[式13]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141
上述的式仅仅是在特定环境中应用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的示例,并且本说明书的内容不限于上述的式。可以以如下的另一种格式描述本说明书的示例(例如,测量方案2)。
发送器810从接收器820接收接收信号。接收信号包括第一频率(即,w1)下的第一接收分量和第二频率(即,w2)下的第二接收分量。另外,可以在第一接收分量的相位和第二接收分量的相位之间应用由接收器设置的相位差。基于接收器820通过发送信号830计算出的处理时间点850与接收时间点840之间的差值(例如,ts,RX-ta,RX)来设置相位差。还基于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之间的差值(即,w2-w1)来设置相位差。可以由上式8表示这种相位差的示例。
发送器810相对于应用了相位差的接收信号在量化时间点对信号处理(例如,OFDM处理)进行处理。即,可以在ta,TX接收并且在ts,TX处理接收信号。当对接收信号的第一频率分量和第二频率分量执行FFT运算时,可以计算对应的FFT值,并且这些FFT值的示例如式11和式12中所示。发送器810可以通过比较计算出的FFT值来计算最终距离d。
上述测量方法1和测量方法2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缺点。首先,测量方案1不限于由接收器820发送的距离测量信号(即,接收信号)所指定的发送器810中的使用,因为在信号本身中,接收器820不受任何限制地生成具有相同相位的两个频率分量。因此,该信号可以由各种发送器接收并用于距离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820应该将针对各个发送器的距离测量信号获得的信息ts,RX-ta,RX发送到各个发送器。
测量方案2的优点在于接收器820可以在没有单独信息发送的情况下发送距离测量信号(即,接收信号)的同时在其中包括必要的信息,但是由于需要发送与个体发送器对应的距离测量信号,因此距离测量信号的发送次数可以增加。
说明上述原理时应用的假定可以根据特定信号设计(例如,是否在OFDM信号使用循环前缀以及其长度)或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同步方案而变化,但是也能够应用相同的原理来测量距离。
以上提到的距离测量方案可以用于测量不同的实体(例如,车辆和/或UE)之间的距离。即,可以以不同的实体交换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方式测量彼此之间的距离。另外,上述方案还可以用于测量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方向、位置等。例如,网络上的特定实体(例如,车辆和/或UE)可以测量与其位置已知的另一实体(例如,基站)的距离,并且还能够知道其自己的确切的绝对位置。
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启动上述距离测量技术。例如,当根据诸如GPS这样的另一种定位技术的信息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可以启动测量方案。此外,即使当满足根据诸如3GPP这样的通信标准的前提时,也可以启动上述测量方案。另外,上述距离测量方案可以与下述的附加示例结合使用。下面进一步描述可能的示例。
下文中,提出了使用多个天线组和波束成形方案来测量实体(例如,车辆)之间的距离的方法。能够在测量相应实体之间的距离的过程中使用图8的示例,并且能够通过所提出的“天线组和波束信息”进一步修正距离测量。
具体地,以下示例能解决当诸如汽车这样的大型装置通过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测量彼此之间的距离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但是本公开不限于该示例。另外,以下示例提出了当使用多根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来发送和接收用于距离测量的无线电信号时使用天线或波束成形的一部分的情形下的有效方法。
图9例示了可以应用本说明书的示例的情形。图9的示例是与车辆相关的示例,但是如上所述,本说明书的示例不限于车辆。
如所示出的,可以在车辆中安装两个天线组。通过在一个车辆中分布多个天线组,能够解决无线电信号在车身中被阻挡的问题。即,一个天线组不需要在所有方向上都接收信号并且在所有方向上都发送信号。
如所例示的,假定各个天线组由多个天线元件构成,并且可以执行波束成形以放大特定方向上的发送/接收信号。图9示出了车辆A使用安装在后侧的天线组(例如,第一天线组)来发送距离测量信号并且分别使用波束1和波束2的情况。车辆B和C通过使用安装在前方的天线组并且分别使用波束3和波束4来接收车辆A的信号。尽管在图9中未具体例示,但是安装在车辆A前方的天线组(例如,第二天线组)也可以配置多个发送波束。也能够经由该第二天线组的发送波束与车辆B或车辆C进行通信。
下文中,提出了“天线组和波束信息”的具体示例。天线组和波束信息意指另外对于测量实体(车辆)之间距离的情形而言必需的各条信息。天线组和波束信息可以被预先发信号通知,或者可以在车辆之间的距离测量过程中发信号通知,如在以下示例中一样。
天线组和波束信息可以包括各种信息。例如,它可以包括1)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2)关于用于发送波束(例如,用于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波束)的无线电资源(例如,时间/频率/码资源)、3)关于用于发送波束(例如,用于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波束)的序列(例如,位序列)的信息、4)关于与发送波束相关的特性(例如,天线增益、方向、功率)的信息以及5)用于生成接收车辆中的信号的参考信息(发送车辆中的发送波束与接收车辆中的接收波束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当接收车辆接收到多个信号时选择要处理的信号的阈值功率值)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可以包括与天线和/或车身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所有示例。例如,该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天线相对于车辆的特定参考点的相对位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参考点可以是例如车辆的最左前方点。另外,该信息可以包括关于车辆的大小(长度、宽度和/或高度)的信息作为关于车辆的信息的示例。另外,该信息可以包括参与实际发送的天线组的索引和/或位置信息。
信息中所包括的信息元素和天线组可以彼此具有映射关系。另外,关于这种映射关系的信息也可以由天线组中的信息元素和波束信息来指示。例如,特定的天线-车身距离可以被映射到特定的无线电资源和/或序列等。因此,预先已获得天线组和信息的接收实体(车辆)可以确定当通过特定资源/序列等接收到距离特定信号时,应该使用什么天线-车身距离信息。
考虑到大量的特定实体(车辆)在大的区域内行驶的事实,不期望专门分配诸如特定资源/序列这样的信息以用于相应实体之间的距离测量,并且不期望固定地确定上述映射关系。即,优选的是,实体按照通过较高的实体(例如,基站)调度并且动态地确定相应信息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方式来自己决定或动态地确定特定资源/序列等。然而,实体之间的距离测量需要在非常短的时段内重复,而根据天线组的信息和波束信息不需要在短的时段内重复。考虑到这一点,提出以下示例。
下面,将描述天线组和包括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的波束信息的示例。
在测量车辆之间的距离时,真正重要的信息可以是车身之间的距离。然而,通过天线进行信号发送所获得的距离是与车身之间的距离不对应的天线之间的距离,并且尤其是当需要车辆之间的位置测量精度为1m或更小时,该问题会严重。另外,如图9中所示,如果多个天线组被安装在车辆中的不同位置并且所使用的波束根据情形而变化,则天线与车身之间的距离也根据波束而变化。具体地,在图9中,当车辆A通过波束1发送距离测量信号时,天线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大致为X1,但是当车辆A通过波束2发送距离测量信号时,天线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大致为X2,并且条件X1>X2成立。
在以上情形下,为了更精确的距离测量,优选的是,发信号通知包括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的天线组和波束信息。
首先,各个车辆可以进行操作,以使得通过不同天线组和/或不同波束发送的距离测量信号可以使用不同的时间/频率资源来发送,或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序列,从而使得能够相互区分。在该过程中,关于时间/频率/序列等的信息被映射到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并且关于映射关系的信息被优选地包括在上述天线组和波束信息中。
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可以在所使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或序列中划分在第一天线组中通过波束1发送的距离测量信号和通过波束2发送的距离测量信号。每个车辆可以以上述天线组和波束信息的形式,将关于天线与车辆之间的在被限义为特定时间/频率资源或序列的距离测量发送信号的行进方向上的距离的信息告知邻近车辆。
可以动态地改变关于天线组和波束信息的信息(例如,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使得可以通过相对长的时段的车辆间消息预先将其传送到周围的车辆。当每个邻近车辆通过特定的时间/频率/序列接收距离测量信号时,每个相邻车辆可以基于对应信息来确定发送车辆的天线与车身之间的在对应方向上的距离。
图10例示了首先发送天线组和波束信息,然后通过距离测量信号来测量车辆之间的距离的示例。如所示出的,首先发送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和关于距离测量信号之间的映射的信息。此后,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的车辆可以通过使用距离测量信号的时间/频率/序列来获得关于对应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图10例示了与以下情形相关的示例: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被映射到关于映射的信息,但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波束信息中所包括的个体信息元素与天线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图11示出了图10的修改例。根据图11,车辆可以在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同时考虑用于发送的天线组和发送波束来发送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在图11的示例中,可以不应用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与时间/频率/序列之间的映射。换句话说,不必使用关联的时间/频率/序列来使用特定天线组和波束发送距离测量信号,并且能够动态地改变时间/频率/序列。
图12示出了图10的修改例。根据图12,能够将预先指定的索引链接到天线组和波束信息中所包括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并且在每次发送距离测量信号时将索引一起发送。
作为另一示例,当发送车辆使用特定波束时,可以根据天线和与其对应的车身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距离测量信号的发送定时。例如,参照图9,当车辆A发送波束1时,在信号基于预定时间点行进达距离X1所需的时间之前的时间点发送距离测量信号,但是在发送波束2的情况下,可以在信号行进达距离X2所需的时间之前的时间点发送距离测量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车辆似乎总是在预定时间点在车身边缘处开始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由此解决了在没有附加信令的情况下对于各个天线组和/或波束而言天线与车身之间的距离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关于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天线相对于车辆的特定参考点的相对位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参考点来确定距离测量信号(第一距离测量信号)的发送时间点的调整。即,可以调整发送时间点,使得车辆中设置的每根天线中的发送看起来是从参考点发送的。详细地,可以通过延迟从参考点发送的信号到达对应天线所花费的时间来执行发送。
已从发送车辆接收到距离测量信号的接收车辆还考虑到接收到该信号的天线组和用于接收的波束来确定天线与车身之间的距离。可以最终通过使用通过以上过程获得的天线之间的距离和发送车辆的天线-车身距离信息来测量车身之间的距离。
即使在一旦接收到由发送车辆发送的信号就能够进行天线之间的距离测量的情形下,也可以应用参照图9至图12描述的操作。即,当发送/接收车辆连接到卫星并且很好地建立了相互同步时,可以应用图9至图12的示例,并且相应地,基于在接收到在预定时刻接收到的信号之前花费的时间来测量天线之间的距离。然而,如果未保持相互同步,则接收车辆不知道何时发送距离测量信号,因此接收车辆可以在其接收时间或从其导出的预定特定时间点重新发送回归信号,并且发送车辆可以通过基于回归信号的到达时刻计算两个车辆之间的往返时间来测量距离。
图13例示了基于从接收车辆发送的回归信号来测量两个车辆之间的往返时间的示例。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车辆(接收第一距离测量信号并发送其回归信号的车辆)不需要知道关于距发送车辆(发送第一距离测量信号的车辆)的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这是因为车身之间的最终距离是由发送车辆计算的。
然而,为了使发送车辆计算最终距离,需要关于接收车辆发送回归信号时的天线组以及与波束对应的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为此目的,可以应用关于天线组和波束信息中的时间/频率/序列的映射和天线-车身距离的信息。当预先共享此映射信息时,接收车辆可以在通过天线组和接收到初始信号的波束发送回归信号的同时使用映射到天线组/波束的时间/频率/序列。该示例可以被理解为类似于上述图10的示例。
另选地,可以报告与用于各个回归信号发送的天线组和波束对应的天线-车身距离信息。该示例可以被理解为类似于上述图11的示例。
另选地,如上所述,可以向每个天线组和波束组合指派索引,并且可以预先告知针对每个组合的天线-车身距离信息,然后可以在每次回归信号发送时告知对应的索引。该示例可以被理解为类似于上述图12的示例。
另选地,当发送回归信号时,其基于从接收到第一距离测量信号的时刻确定的特定时间点,并且可以在行进达与用于发送的天线组和波束对应的天线与车身之间的距离的时间点发送回归信号,由此表现出好像在车身的端部处发送了回归信号(不是天线的端部)一样的效果。
下文中,将描述针对以上回归信号选择天线组和波束的方法。
当接收车辆接收到初始距离测量信号并且向其发送回归信号时,应该确定要用于回归信号发送的天线组和波束。基本上,当接收车辆通过特定天线组的特定波束接收到特定初始距离测量信号时,接收车辆可以进行操作以使用相同的天线组和波束来发送对应的回归信号。这允许发送车辆与接收车辆之间的双向链路以使用相同的天线组和波束,使得能够准确地计算往返时间。
即使当发送车辆以一个天线组和波束组合发送特定的初始距离测量信号时,接收车辆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波束或天线组接收同一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车辆可以通过选择信号最强的天线组和波束来发送回归信号,使得单个回归信号发送可以测量最主要的发送车辆与接收车辆之间的路径上的距离。另选地,接收车辆使用多个天线组和波束,所述多个天线组和波束接收预定电平或更大电平的信号,或者以相对于最强大小的信号的预定比率或更大比率被接收,或者按接收信号大小顺序被包括在预定数目内,由此发送回归信号。以这种方式,发送车辆可以测量能够在特定接收车辆之间形成的多条路径中的每一条的距离,并且通过适当地组合它们,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最终车辆间距离,或者还可以通过使用发送/接收车辆的速度/方向信息来估计未来的车辆间距离。此时,接收车辆将回归信号与关于用于发送回归信号的天线组的信息以及从波束接收到的初始距离测量信号的接收强度一起发送,因此,可以向在发送车辆基于各个回归信号将往返时间组合时信号接收最强的天线组和波束中的计算出的值应用较大的权重。该接收强度信息可以通过单独信令来得知(例如,可以通过上述的天线组和波束信息发信号通知),或者可以通过将接收车辆用于发送回归信号的功率设置成与对应的初始距离测量信号(从发送车辆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率成比例来直接测量。
如果接收车辆接收初始距离测量信号的天线组和波束与用于对应地发送的回归信号的天线组和波束不同,则有关信息也应该被发送到发送车辆。这可以通过将关于如上所述使用的天线组和波束的组合的信息扩展为用于在接收车辆侧接收第一距离测量信号的信息与用于发送回归信号的信息的组合来进行。例如,如上所述,当基于索引发送关于天线组和波束组合的信息时,它可以被用来表示在传送两个索引的同时将一个索引用于接收第一距离测量信号而将另一个索引用于回归信号发送。具体地,可以当在车辆天线实现方式中发送能力与接收能力不匹配时利用这种情况,并且当例如在特定天线组中只可能进行接收而不能进行发送,或者可以同时用于特定天线组中的接收的天线元件的数目与可以同时用于发送的数目不同时,才可以利用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当发送车辆使用多个天线组和波束来自身发送第一距离测量信号时,接收车辆还通过多个天线和波束从同一发送车辆接收第一距离测量信号。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上述方案来发送回归信号。例如,可以按照接收到的最强大小的波束和天线组发送一次回归信号。另选地,可以按照满足以上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条件的多个天线组和波束多次发送回归信号,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关于第一距离测量信号的接收功率的信息。
此外,根据天线的实现方式,对于不同天线组或同一天线组中形成的不同波束,天线增益可能不同。例如,在一个天线组内,对于主瓣和筛瓣,增益可能不同。另外,对于不同的天线组,增益可能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接收车辆试图根据接收功率的幅度进行距离测量,或者决定用于发送回归信号的天线组和波束,则实际上,这可能导致测量在信道路径(例如,信号在没有反射或衍射的情况下行进通过视线的路径)上的除了最强路径之外的方向上的距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预先共享的或者用距离测量信号发送的信息(例如,上述的天线组和波束信息)可以包括通过特定天线组和波束发送时的天线增益。接收车辆可以基于校正后的接收功率来执行上述操作。另选地,可以考虑发送期间天线增益的差异来调整初始距离测量信号和回归信号的发送功率。例如,该发送功率调整能够被进行操作以使得总是在通过任何天线组和波束进行发送时引导发送的方向上能够发送相同功率(即,如果特定天线组/波束的天线增益低,则发送功率增加达该量,而如果天线增益高,则发送功率减小达该量)。
可以通过各种装置来实现上述特定示例。例如,这可以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
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PDOA。
<到达相位差(PDOA)>
1.距离与信号相位之间的关系
范围是主要受硬件组件影响并且较少受到到达相位差(PDOA)影响的因素,这是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定位原理。当以PDOA为单位进行定位时,该距离主要取决于从天线发射的信号的波长和起始相位,并且在一个阶段发生溢出。这使得不能清楚地识别这些模糊区域内的对象。对于单根天线,用于计算相位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9
时的d的公式如下。
[式14]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1
其中,d是阅读器天线与标签之间的距离,λ是波长,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10
是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且n是正数。式1示出了与相位变化无关的从读取器侧到应答器侧的距离是λ/2的倍数。相位根据该距离而变化,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通过式15计算距离。
[式15]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2
其中,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3
是信号的相位,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4
是标签中的内部相位,并且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5
是信号传播相位。不能计算参数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6
然而,当使用标签的两个不同频率时,将去除值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7
2.基于PDOA的范围估计
基于PDOA的方法共享与应用于雷达系统的范围估计的双频技术的概念相同的概念。即,使用具有两个基本频率的信号,并且在这两个频率下观察到的相位差用于估计反射物体的范围。考虑RFID阅读器以频率f1和f2发送两个连续波信号(CW信号)的情形。当不考虑在RFID标签中执行的调制和接收器噪声时,可以由式3表示频率fi下的上行链路信号的相位。
[式16]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28
其中,i=1、2,c是RF信号传播速度3×108m/s,d是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根据在与两个频率对应的返回信号中观察到的相位差来估计范围d。实际上,相位观察是缠绕(wrapping)目标。即,仅在式4的范围内可以观察到各个频率下的相位。
[式17]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31
因此,如同式18一样估计标签范围。
[式18]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32
[式19]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33
其中,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34
是缠绕相位差观察并且具有式6的范围。m是未知整数。式5中的第二项表示由于相位缠绕而导致的范围模糊。因为反向散射调制以相同方式改变两个载波频率下的信号相位,所以当应用反向散射调制时,式5是有效的。最大的明确范围如式20中所例示。
[式20]
dmax=c/2|f2-f1|
3.基于多频率的范围估计
在其它情形下,基于双频信令的PDOA方法的范围估计可能是困难的。重要的限制之一是在最大的明确范围和范围估计对噪声的敏感性之间的折衷。即,两个频率之间的大间隔会降低范围估计对附加噪声的敏感性,但是通过这样做,计算出对于RFID系统和所关注应用而言可能并不充分大的小明确范围。另一个问题是,当在两个载波频率中的任一者或二者下信号严重模糊时,获得不可靠的相位,然后在估计接收信号的范围时出现该相位。使用三个或更多个载波频率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并且通过在不同的频率对下进行适当数据融合来提高相位差的精度。结果,能够改进标签范围的估计。因为不同的频率对可以具有各种范围估计质量,所以优选的是具有范围估计的加权平均值,而非简单的平均值。通常,存在与基于多频率的范围估计有关的三个重要问题:多频率信令系统中的范围估计、频率的选择以及从不同频率对获得的范围估计的加权融合。
4.到达方向(DOA)估计
在信号方向与关联的接收到的导向向量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应该能够颠倒以上关系并且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估计信号的方向。因此,天线阵列应该能够提供到达方向估计。另外,波束图案与阵列处的激发之间存在傅里叶关系。这使得DOA估计问题等同于频谱估计。
下文中,将参照图14来描述DOA估计的问题。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DOA估计的问题的示例。
在图14中例示了预设的问题。多个(M个)信号具有N个元素,并且各个信号在线性且等间隔的阵列中冲突并具有方向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41
DOA估计的目标是使用在阵列中接收到的数据来估计
Figure BDA0002508409750000242
这里,i=1,...M。通常,M<N,但是假定存在一种没有该限制的方法(例如,最大似然估计)。实际上,难以通过以下事实来估计:未知方向上的未知数目的信号和未知振幅同时与阵列冲突。另外,接收信号总是因噪声受损。相关性、最大似然、MUSIC、ESPRIT和矩阵束可以用于DOA估计。
下文中,将描述本文件。
如上所述,在V2X通信中,需要提供UE(例如,V2X UE)测量与另一UE(例如,V2X UE)的距离的方法,因此,需要提供高效地执行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基于感测的)(发送)资源选择/操作的方法。
以下提出的方法提议高效地执行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基于感测的)(发送)资源选择/操作的方法。
作为一个示例,本公开所提议的方法假定了以下情形:要用作测量距离的目标的装置使用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相位信息来测量距离。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公开中,假定通过特征性地使用两个频率(或音调)来发送/接收信号,但是即使当用于发送和接收的频率(或音调)的数目被一般化时,也可以以扩展方式应用本公开的原理。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假定了同时发送多个频率(或音调)的情形,但是也能够考虑不同预定时间点的发送来扩展并应用本公开的原理。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假定双向测距(例如,已成功接收到发送器的信号的接收器返回并且发送器使用相位差来估计距离的方法)情形,但是本公开的原理可以以扩展方式应用于应用各种测距技术的情况。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术语“设置(或定义)”可以以扩展方式被解释为“通过预定义(物理层/高层)信令(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系统信息块(SIB))”和/或“根据预定义的规则(隐式地)指定/确定”。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术语“发送器”(和/或“接收器”)可以以扩展方式被解释为“(无移动性)eNB(或路边单元(RSU)或中继节点)”和/或“(移动)车辆(或UE)(例如,车辆、行人UE)”。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术语“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以扩展方式被解释为“接收器(或发送器)”。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术语“频率(或音调)”(与测距信号发送相关)可以以扩展方式被解释为预定数目的“子载波”和/或“资源块(RB)”等。
另外,作为示例,本公开中的术语“感测”可以以扩展方式被解释为(成功接收到的)距离测量信号的“序列”和用于解调/解码(一起发送的)数据(或有效载荷)的“参考信号(序列)”的RSRP测量操作或者基于预设资源单元(例如,子信道)的RSSI测量操作。
另外,作为示例,为了描述方便,假定以下缩写(或术语)。
这里,作为示例,可以以(例如,可以通过预设大小的连续频率资源发送的)“参考信号(或序列)和数据(或有效载荷)”的组合形式和/或以“序列”的形式定义REQ_SIG和/或REP_SIG。
这里,作为示例,电子格式的参考信号(或序列)可以除了收发器之间的距离估计之外,还用于(一起发送的)数据(或有效载荷)的解调/解码目的(例如,信道估计)。
另外,作为示例,在本公开中,术语“接收成功”可以被解释为(REQ_SIG/REP_SIG相关的)“序列(或参考信号)检测成功”和/或“(一起发送的)数据(或有效载荷)解调/解码成功”。
-发送器发送的信号(用于距离测量):REQ_SIG(测距请求信号)
-接收器发送的响应(/返回)信号(成功接收到REQ_SIG):REP_SIG(测距响应信号)
对于UE测量与另一UE的距离的方法,可以提供两种方法。作为其中一种方法,可以提供单向测距方法,并且作为另一种方法,可以提供双向测距方法。
其中,当UE向另一UE发送特定信号(例如,测距请求信号)并且响应于该特定信号从另一UE接收对该特定信号的响应信号(例如,测距响应信号)时,双向测距方法可以意指其中UE使用相位来测量该UE与另一UE之间的距离的方法。为了方便对此进行理解,将参考附图来描述UE测量与另一UE的距离的方法。
图15是可以在本公开中应用的根据双向测距进行的距离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5,第一UE(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第一UE”和“第一V2X UE”可以被一起使用)可以从第二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可以一起使用“第二UE”和“第二V2X UE”(S1510)。
此后,第一UE可以向第二UE发送作为对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S1520)。在这种情况下,第二UE可以基于从第一UE接收到的测距响应信号使用相位差来估计距离。
当UE通过侧链路通信测量与另一UE的距离时,UE可以基于拥塞控制和/或感测(而非基于专用分配资源测量与另一UE的距离)通过所选择的资源来测量与另一UE的距离。
这里,当已接收到测距响应信号的UE使用相位差来测量与另一UE的距离时,就距离测量精度而言,一旦有可能,就执行/完成测距请求信号和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接收,并且这是因为上述相位差能够降低由于时域的信道变化而导致的影响。
在以上方面中,作为示例,当选择与REQ_SIG和/或REP_SIG相关的发送资源时,要考虑的(最小)因素(/方面)如下,并且当不考虑以下要考虑的因素时,可能出现如下示例描述的问题中的每一种。
-(因素#1)半双工问题(例如,无线通信装置不能在同一时间点同时发送/接收(出于硬件限制/磁干扰等原因))
示例)在接收器已成功接收到(特定)发送器的REQ_SIG之后,当接收器接接收REQ_SIG的REP_SIG时,发送器不应该在发送器执行发送操作的时间点选择(至少)资源。否则,可能出现发送器不能接收到REP_SIG并且不能(最终)估计收发器之间的距离的问题。
-(因素#2)接收器的REP_SIG(或发送器的REQ_SIG)发送开销问题(或REP_SIG(或REQ_SIG)发送相关的拥塞控制问题)
示例)当接收器针对(成功接收到的)所有REQ_SIG发送REP_SIG时,可能出现接收REQ_SIG的机会(由于半双工问题)的机会相对减少或者拥塞水平增加(由于过量REP_SIG发送)的问题。
-(因素#3)(REQ_SIG或REP_SIG)发送资源之间的冲突/干扰问题
示例)当不同的发送器之间的REQ_SIG发送资源(或不同的接收器之间的REP_SIG发送资源)不交叠(至最大程度)时,能保证对应信号的可靠性。即,当不同的发送器的REQ_SIG发送资源之间(或不同的接收器的REP_SIG发送资源之间)交叠时,可能出现由于相互交换干扰而不能保证对应信号的可靠性的问题。
-(因素#4)(成功接收到的)REQ_SIG和(链接的)REP_SIG(发送)之间的时延
示例)考虑(发送器/接收器)移动性(和/或时域上的信道改变),尽可能(最)快地发送(成功接收到的)针对REQ_SIG的REP_SIG对于提高距离测量可靠性(或性能)而言是有帮助的。即,考虑到发送器/接收器可以各自移动或者信道可以随时间变化,如果不能尽可能(最)快地发送针对REQ_SIG的REP_SIG,则发送UE/接收UE之间的在发送REQ_SIG的时间点的距离以及接收UE之间的距离和发送UE/接收UE之间的距离在接收到REP_SIG的时间点改变,或者(B)导出的相位差值包括由于发送UE/接收UE之间的信道改变而导致的误差,因此,距离测量可靠性(或性能)可能出现问题。
考虑到上述(一些)因素(/方面),可以根据以下(一些)方法来执行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基于感测的)(发送)资源选择/操作。这里,作为示例,只有当基于感测来选择(发送)资源时,才可以受限制地应用(一些)方法。这里,作为示例,可以(根据目标(距离)分辨率(或精度需要))(从网络)设置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音调(或频率)间隔距离。
下文中,考虑到一些因素(/方面),将描述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基于感测的)(发送)资源的选择/操作的特定方法。
[所建议的方法#1]作为示例,与距离测量信号(发送)相关的以下(一些)参数可以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的参数不同地(或独立地)设置。
例如,当距离测量信号发送(/接收)和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在资源上)交叠时,如果设置为优先进行距离测量信号发送(/接收)(例如,省略了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或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接收)与距离测量信号发送(在资源上)交叠),则可以被设置(例如,可以省略距离测量信号发送)为优先进行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接收)。
从包括所有第一UE(如上所述,“第一UE”和“第一V2X UE”可以被一起使用)和第二UE(如上所述,“第二UE”和“第二V2X UE”可以被一起使用)以及eNB的整体观点来看,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应用[所提议的方法#1]的实施方式。
图16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16,第一UE可以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S1610)。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一起使用。
这里,如上所述,距离测量信号可以包括测距请求信号和/或测距响应信号。因此,第一UE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意指与测距响应信号(和/或测距请求信号)相关的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
这里,第一UE可以通过预定义的(物理层或较高层)信令(例如,RRC消息或SIB)从eNB接收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参数信息。
另外,在图16中,尽管例示了第一UE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但是这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第一UE并不总是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即,第一UE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来(隐式地)确定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
第二UE可以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S1620)。
类似地,如上所述,距离测量信号可以包括测距请求信号和/或测距响应信号。因此,第二UE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意指与测距请求信号(和/或测距响应信号)相关的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
此外,类似地,第二UE可以通过预定义的(物理层或较高层)信令(例如,RRC消息或SIB)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
另外,在图16中,尽管例示了第二UE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但是这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第二UE并不总是从eNB接收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即,第二UE可以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来(隐式地)确定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
第一UE可以从第二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S1630)。
这里,第二UE可以基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作为示例,第二UE可以基于与测距请求信号相关的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
这里,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和(常规)V2X数据信道传输相关信息可以不同。
这里,从第二UE的观点来看,当测距请求信号的发送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接收)(在特定资源上)交叠时,第二UE可以执行测距请求信号的发送,而非(在特定资源上)执行V2X信道/信号发送(/接收)(即,可以优先进行距离测量信号的发送)。
类似地,从第一UE的观点来看,当测距请求信号的接收和(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接收(/发送)(在特定资源上)交叠时,第一UE可以执行测距请求信号的接收,而非(在特定资源上)执行V2X信道/信号接收(/发送)(即,可以优先进行距离测量信号的接收)。
此后,第一UE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测距请求信号)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S1640)。
这里,第一UE可以基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例如,第一UE可以基于与测距响应信号相关的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响应于测距请求信号而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
这里,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和(常规)V2X数据信道传输相关信息可以不同。
这里,从第一UE的观点来看,当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发送(/接收)(在特定资源上)交叠时,第一UE可以执行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而非(在特定资源上)执行V2X信道/信号发送(/接收)(即,可以优先进行距离测量信号的发送)。
类似地,从第二UE的观点来看,当测距响应信号的接收和(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接收(/发送)(在特定资源上)交叠时,第二UE可以执行测距响应信号的接收,而非(在特定资源上)执行V2X信道/信号接收(/发送)(即,可以优先进行距离测量信号的接收)。
在图16中,作为示例,当执行距离测量时,可以使用基于测距请求信号和测距响应信号的相位差。对其的详细描述与上述的相同。
作为示例,另外,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可以包括感测操作相关信息、发送功率相关信息、资源池相关信息、基于拥塞控制的链路自适应相关信息或循环前缀(CP)相关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随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这里,例如,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关于用于测距响应(和/或请求)信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信息,并且用于测距响应(和/或请求)信号的CP长度可以与用于V2X数据信道发送(/接收)的CP长度不同。随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另外,作为示例,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令从eNB发送距离测量参数信息。随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另外,作为示例,可以由第一UE或第二UE基于预定义的规则来(隐式地)确定距离测量参数信息。随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另外,作为示例,第一V2X UE可以确定与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相关的发送资源,并且基于所确定的发送资源向第二V2X 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这里,第一V2X UE可以在除了测距请求信号被发送到的资源之外的(其余)资源当中确定所述发送资源。这里,第一V2XUE可以基于感测来选择干扰相对较少的资源作为所述发送资源。这里,关于测距请求信号被发送到的资源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测距请求信号中。这里,第一V2X UE可以基于是否满足发送资源重新选择条件来重新选择发送资源。随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另外,作为示例,测距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关于第二V2X UE的ID的信息、应用ID信息或第二V2X UE的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随后,将描述其具体示例。
下文中,在(常规)V2X数据信道传输相关信息(或参数)和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或参数)之间可能不同的信息(或参数)的详细描述可以如下。
-(实例#1-1)感测操作相关参数(例如,优先级(或PPPP)、资源排除阈值、资源保留时段、保留资源保持相关计数器(候选)值、感测区间长度等。)
-(实例#1-2)(最大)发送功率(或发送周期)
-(实例#1-3)资源池
-(实例#1-4)基于拥塞(或负载)控制(或根据CBR测量值)(允许)链路自适应参数(例如,最大(允许)发送功率、重传次数(允许)、发送资源(允许)数量、MCS(允许)范围、最大(允许)最大占用(CR)比率等。)
-(实例#1-5)CP长度(例如,当距离测量信号的目标范围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的目标范围不同时):作为示例,当在距离测量信号和(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之间不同地设置CP长度时,(资源)池可以被设置为不交叠。
在此,与距离测量信号的传输相关的CP的长度和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CP的长度可以被不同地设置,并且将在下面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作为示例,(为了使其在距离测量信号的情况下对传播延迟更鲁棒),扩展CP被用作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CP,而正常CP可以被用作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相关的CP(本公开不否认正常CP被用作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CP并且扩展CP被用作与(常规)V2X(数据)通道/信号相关的CP)。
在以上情形下(即,当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CP和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相关的CP不同时),当不同的CP在单个池中共存时,接收器应该执行两次盲解码或者可能出现干扰问题。因此,当考虑到接收器的复杂度和干扰问题,CP不同时,可能优选的是设置不同的池(在时域上分开)。
因此,当对于距离测量信号和(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不同地设置CP长度时,有利的是可以通过将(资源)池设置为不交叠来防止上述问题。
从第一UE的角度看将重复地描述图16中描述的描述。
图17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一UE的角度看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17,第一UE可以从第二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S1710)。这里,因为第一UE从第二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此后,第一UE可以基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S1720)。这里,与(常规)V2X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并且因为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18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一UE的角度看的距离测量信号发送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18,处理器1800可以包括信号接收器1810和信号发送器1820。
在这种情况下,信号接收器1810可以从第二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这里,因为第一UE从第二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此后,信号发送器1820可以基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这里,与(常规)V2X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并且因为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下从第二UE的角度看将重复地描述图16中描述的描述。
图19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二UE的角度看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19,第二UE可以基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S1910)。这里,与(常规)V2X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并且因为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第二UE可以从第一UE接收测距响应信号(S1920)。这里,因为第二UE从第一UE接收测距响应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20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第二UE的角度看的距离测量信号发送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20,处理器2000可以包括信号发送器2010和信号接收器2020。
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发送器2010可以基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这里,与(常规)V2X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并且因为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此后,信号接收器2020可以从第一UE接收测距响应信号。这里,因为第二UE从第一UE接收测距响应信号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如下从eNB的角度看将重复地描述图16中描述的描述。
图21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eNB的角度看的发送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参数信息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21,eNB可以确定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S2110)。这里,与(常规)V2X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并且因为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eNB可以向第一UE和/或第二UE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S2120)。这里,因为eNB向第一UE和/或第二UE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22是示意性地例示了从eNB的角度看的发送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参数信息的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22,处理器2200可以包括信息确定单元2210和信息发送器2220。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确定单元2210可以确定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这里,与(常规)V2X信道(/信号)传输相关的信息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并且因为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信息发送器2220可以向第一UE和/或第二UE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这里,因为eNB向第一UE和/或第二UE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描述的所提议的方法可以与上述[所提议的方法#1]分开地操作,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没有相互设置的范围内结合[所提议的方法#1]操作所提议的方法。
当选择与REQ_SIG和/或REP_SIG相关的发送资源时,如要考虑的(最小)因素(/方面)所描述的,如果发送和接收距离测量信号,则应当考虑半双工问题。下文中,在[所提议的方法#2]中,将更详细地描述防止半双工问题的方法。
[所提议的方法#2]作为示例,当选择接收成功的REQ_SIG相关REP_SIG发送资源时,接收器可以使得能够遵循以下(一些)规则。这里,作为示例,为了方便描述,假定发送器#X已发送了对应的(成功接收到的)REQ_SIG。
将参照附图描述应用了[所提议的方法#2]的实施方式。
图23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23,第一UE(即,接收器)可以从第二UE(即,发送器#X)接收测距请求信号(S2310)。
此后,第一UE可以确定与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相关的发送资源(S2320)。这里,第一UE确定发送资源的具体示例如下。
(实例#2-1)发送器#X可以使得能够排除(时间)资源以执行(未来)发送操作(例如,REQ_SIG),并且能够从其余(时间)资源中进行选择(例如,基于感测来选择干扰相对较少的资源)。
这里,作为示例,当应用对应规则时,可以减轻半双工问题(例如,在发送器#X执行发送操作的时间点接收REP_SIG,但是无法接收到REP_SIG的问题)。
作为示例,通过REQ_SIG(或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发送发送器#X的(未来)发送资源信息(例如,(发送)时段、子帧偏移、频率资源位置/索引等),或者接收器可以通过预定义的规则(例如,将(发送器)ID或REQ_SIG发送资源参数(例如,频率/时间资源位置/索引)等作为输入参数的REQ_SIG发送资源跳变函数)进行(隐式地)检查。
(实例#2-2)可以在发送器#X的REQ_SIG(或者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上发信号通知要用于REP_SIG发送的(时间)资源信息或者可以通过预定义的规则(例如,将(发送器)ID或REQ_SIG发送资源参数(例如,频率/时间资源位置/索引)作为输入参数的REP_SIG发送资源导出函数)(隐式地)检查REP_SIG发送(时间)资源信息)。
作为示例,当应用这种规则时,接收器可以(最终)仅在对应的(时间)资源(其中允许/指定REP_SIG发送)内选择REP_SIG发送(频率)资源。
此后,第一UE可以在所确定的发送资源上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S2330)。
这里,当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时,可以使用上述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即,第一UE可以基于关于所确定的发送资源的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向第二UE发送测距响应信号。此外,如上所述,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参数信息可以不同于与(常规)V2X(数据)信道/信号相关的信息,并且因为对其的详细描述与上述的详细描述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以下信息可以被附加地包括在由接收器(例如,第一UE)从发送器(例如,第二UE)接收到的测距请求信号(即,REQ_SIG)中。
[所提议的方法#3]作为示例,(当应用本公开的所提议的方法(例如,[所提议的方法#1]和/或[所提议的方法#2])时,发送器可以(附加地)发送关于REQ_SIG的以下(一些)信息(例如,距离测量信号有效载荷)(或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
这里,作为示例,接收器(反向地)在REP_SIG(例如,距离测量信号有效载荷)(或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上发送以下(一些)信息。
可以被包括在测距请求信号中的信息可以是以下信息。然而,在本公开中,这并不意指应该将以下所有信息包括在测距请求信号中。即,仅以下信息中的一些可以被包括在测距请求信号中,或者所有以下信息都可以被包括在测距请求信号中。
(实例#3-1)(其)(组)ID信息(或距离测量(或响应)目标(组)ID信息)
例如,当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测距请求信号时,需要将哪个发送器向接收器发送测距请求信号通知给接收器。因此,测距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发送器的)(组)ID信息。
(实例#3-2)应用ID信息(或服务ID信息)
例如,根据应用(或服务),与距离测量精度相关的要求可以彼此不同。因此,测距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应用(或服务)的ID信息。
(实例#3-3)距离测量信号(例如,REP_SIG(或REQ_SIG)发送相关(资源)参数信息(例如,导出序列索引、序列/加扰/跳变模式等的种(ID)值))。
(实例#3-4)(其)位置信息(或所估计的距离信息或所估计的相位(/时间)差信息)
例如,在单向距离测量方法中,当发送器将其位置发送到接收器时,接收器可以知道发送器的位置。在这种情形下,当接收器也可以知道其位置时,可以具有接收器可以立即知道与发送器的距离的优点。因此,测距请求信号可以包括关于发送器的位置的信息。
作为另一示例,这(一些)信息可以被包括在各个距离测量信号(例如,REQ_SIG或REP_SIG)中,但是可以通过有时要发送的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与诸如距离测量信号的资源位置、时段和序列这样的信息一起发送的,并且只有序列可以在各个(距离测量信号发送)时间点发送。
[所提议的方法#4]作为示例,当能够区分REQ_SIG与REP_SIG(例如,不同的序列(/资源)集合分配)时,如果发送器(这里,发送器可以意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的发送器或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器)(或接收器(类似地,这里,接收器可以意指接收测距请求信号的接收器或接收测距响应信号的接收器))执行基于感测(具有高干扰或高冲突可能性)资源排除操作,则发送器(或接收器)可以应用(预设的)不同的(资源排除)阈值和/或优先级。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资源排除)阈值可以是用于资源排除的RSSI阈值或RSRP阈值。
例如,尽管第二UE向第一UE发送测距请求信号,然而当第二UE没有从第一UE接收到测距响应信号时,可能发生第二UE重复地重新发送测距请求信号的情形。这里,当重复地重新发送测距请求信号时,可能出现无线电资源的效率降低或系统上的负荷增加的问题,因此,优选的是,更优先地保护测距响应信号,而不是测距请求信号。
因此,作为示例,在REP_SIG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与REQ_SIG相比的(相对)高的优先级和/或(相对)低的资源排除阈值。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优先地保护REP_SIG,可以降低REQ_SIG(和/或REP_SIG)重传概率,或者可以相对快速地(或在短的时延内)完成距离测量操作(测距过程)。
与以上描述相反,作为另一示例,在REQ_SIG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与REP_SIG相比的(相对)高的优先级和/或(相对)低的资源排除阈值。
下文中,将通过各种示例描述UE重新发送距离测量信号(或提升发送功率)的特定方法。
[所提议的方法#5]作为示例,当未在预设时间(或时延)内(成功地)接收到针对由发送器发送的REQ_SIG的REP_SIG时,发送器可以以预设偏移单位执行REQ_SIG重传操作或者执行REQ_SIG发送功率的提升。
发送器未在预设时间(或时延)内(成功地)接收到针对其自身发送的REQ_SIG的REP_SIG的原因是接收器没有存在于附近,因此没有将发送针对由发送器发送的REQ_SIG的REP_SIG的对象。
如上所述,即使当没有接收器在发送器周围发送REP_SIG时,也可能发生诸如无线电资源效率降低、功率效率降低和发送器过度地重复发送REQ_SIG或增加发送功率的系统负荷的增加这样的问题。
因此,作为示例,为了防止发送器的过度的REQ_SIG重传(或发送功率增加),该规则可以使得仅当确定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时才能够通过预定义的信道(或消息)(例如,CAM、DISCOVERY等)(受限制地)应用发送器。
这里,作为附加示例,该规则可以使得发送器仅当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时才能够(受限制地)执行REQ_SIG发送。
为了方便理解,在[所提议的方法#5]中,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基于以(侧链路)发现为基础确定是否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来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示例。
图2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24,第一UE(这里,第一UE可以意指“发送器”)可以基于(侧链路)发现来确定是否在附近存在第二UE(对应于接收器)(S2410)。这可以意指发送器通过预定义的信道(或消息)(例如,CAM、DISCOVERY等)确定是否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
此后,如果在附近存在第二UE(对应于接收器),则第一UE可以确定是否在预设时间内从第二UE接收到作为对(由第一UE发送的)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S2420)。因为其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此后,如果未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测距响应信号,则第一UE可以重新发送测距请求信号或者以预设偏移单位提升发送功率(S2430)。因为其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所以为了方便描述,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下文中,将通过各种示例描述UE重新选择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资源的特定方法。
[所提议的方法#6]作为示例,当满足以下(一些)条件时,可以触发(或执行)距离测量信号(例如,REQ_SIG、REP_SIG)的发送资源的重选操作。
这里,作为示例,仅当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无线通信装置时,才可以(受限制地)执行发送资源(重新)选择/保留操作。
(实例#6-1)当未在预设时间(或时延)内(成功地)接收到针对由发送器发送的REQ_SIG的REP_SIG时
(实例#6-2)当接收器(或发送器)(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向发送器(或接收器)请求重新选择发送资源时
作为示例,当(连续地)出现预定阈值数目(或阈值时间)或更多的距离测量信号相关序列检测失败和/或(一起发送)数据(或有效载荷)解调/解码失败时,可以执行请求。
(实例#6-3)当各个(预设)地理区域(或位置)的距离测量信号发送资源(/池)被分开(例如,TDM类型)时,如果地理区域(或位置)被改变为所述资源所属于的那个地理区域(或位置)。
作为另一示例,当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不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例如,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道(或消息)(例如,CAM、DISCOVERY等)来检查这个)时,发送器可以释放(和/或可以不执行距离测量信号发送)(先前选择/保留的)发送资源。
为了方便理解,在[所提议的方法#6]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基于以(侧链路)发现为基础确定是否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来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尤其是,重新选择资源的方法)的示例。
图25是示意性地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送距离测量信号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参照图25,第一UE(对应于发送器(这里,发送器可以意指发送测距请求信号的发送器或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器))可以确定是否满足发送资源重新选择条件(S2510)。
这里,可以基于以(侧链路)发现为基础是否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来确定发送资源的重新选择。
作为示例,仅当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无线通信装置时,才可以(受限制地)执行发送资源(重新)选择/保留操作。
当在附近(或在(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不存在(一定或更大的数目(或密度))的接收器(例如,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道(或消息)(例如,CAM、DISCOVERY等)来检查这个)时,发送器可以释放(和/或可以不执行距离测量信号发送)(先前选择/保留的)发送资源。
此后,如果满足发送资源重新选择条件,则第一UE可以执行发送资源的重新选择(S2520)。这里,在上述示例中详细描述了发送资源重新选择条件,因此省略对其的重复描述。
此后,第一UE可以基于重新选择的发送资源来执行距离测量信号的发送(S2530)。这里,UE执行距离测量信号发送的具体示例与上述的具体示例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重复描述。
[所提议的方法#7]作为示例,链接到一个(或多个)REQ_SIG(资源)的REP_SIG(例如,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反馈信道)资源可以被设置(允许)为是复数个。
这里,作为示例,规则考虑已接收到由发送器发送的(一个)REQ_SIG的数个接收器回复(/响应)的情形。
这里,作为示例,可以以FDM形式设置链接到一个REQ_SIG(资源)的多个REP_SIG资源,以便减少各种接收器相关距离测量操作(完成)的时延。
这里,作为示例,当通过预定义的信道(或消息)(例如,CAM、DISCOVERY等)(大致地)确定目标接收器(或者附近或(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的数目(或密度)时,REP_SIG资源的量(或数目)可以使得(发送器)能够基于此进行调整(例如,如果目标接收器密度高,则可以分配相对大量的REP_SIG资源(或数目))。
这里,作为示例,根据设置REP_SIG资源量(或数目)的方法,使发送器允许(/旨在)接收REP_SIG的接收器的数目有所不同。
这里,作为另一示例,当预定义的特定(类型)无线通信装置(例如,RSU、eNB)执行调整(或重置)REP_SIG资源的量(或数目)时,UE(或发送器/接收器)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报告(附近或(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的)所估计的数目的目标接收器(或密度)信息。
这里,作为示例,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从发送器或特定(类型)无线通信装置)向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外围)接收器)(和/或(发送器))(广播)发信号通知更新后的REP_SIG资源信息。
这里,作为示例,(在附近或(距离测量)有效距离内的)其它无线通信装置(例如,UE、RSU等)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道(为此目的)通知需要以增大或减小(至发送器的)REP_SIG资源的量(或数目)。
作为另一示例,当已发送了REQ_SIG的发送器使得仅一些接收器(例如,指定的(一个)接收器)能够对REP_SIG做出回复(/响应)时,(至少)(距离测量或响应)目标接收器(组)ID信息可以被包括在REQ_SIG(或(该目的的)预定义的信道)上(如[所提议的方法#3]中描述的])。
作为另一示例,不同时间点的(多个)REQ_SIG(或REP_SIG)资源可以被链接(/连接)到特定时间点(或相对少的时间点)的REP_SIG(或REQ_SIG)资源(例如,对于REP_SIG的FDM(或TDM)发送)。
之前,描述了与距离测量信号相关的各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上述提出的方法的示例也可以被包括作为本公开的实现方法方法中的一种,所以显而易见,这些示例可以被认为所提议的方法中的一种。
另外,上述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被独立地实现,但是可以以一些所提出的方法的组合(或合并)形式来实现。
作为示例,为了方便描述,本公开已基于3GPP LTE系统描述了所提出的方法,但是除了3GPP LTE系统之外,还可以将应用所提出方法的系统的范围扩展到其它系统。
作为示例,可以以扩展方式应用本公开的(一些)所提出的方法,以便进行D2D通信。
这里,作为示例,D2D通信意指UE使用直接无线电信道与另一UE通信,这里,作为示例,UE意指用户的UE,但是诸如eNB这样的网络设备可以被视为当根据UE之间的通信方法发送/接收信号时的一种UE。
作为示例,本公开的(一些)所提议的方法不限于UE之间的直接通信,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使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eNB或中继节点可以使用所提议的方法。
作为示例,可以定义关于是否应用本公开所提议的方法的信息(或关于所提议的方法的规则的信息),以通过预定义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较高层信号)使得eNB能够通知UE或者使得发送UE能够通知接收UE。
例如,本公开的(一些)所提议的方法可以被受限制地仅应用于模式#3操作(例如,eNB发信号通知(/控制)与V2X消息发送(/接收)相关的调度信息的模式)和/或MODE#4操作(例如,UE(独立地)确定(/控制)V2X消息发送(/接收)的模式)相关的调度信息。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
图26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26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eNB 110和UE 120。UE 120可以位于eNB110的区域内。在一些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UE。在图26的示例中,例示了eNB 110和UE 12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eNB 110可以被另一网络节点、UE、无线装置等替换。
eNB和UE可以各自由无线通信装置或无线装置表示。图26中的eNB可以被网络节点、无线装置或UE替换。
eNB 110包括诸如处理器111这样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诸如存储器112这样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诸如收发器113这样的至少一个收发器。处理器111执行上述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处理器111可以执行一个或更多个协议。例如,处理器111可以执行无线电接口协议的一个或更多个层(例如,功能层)。存储器112连接到处理器111,并且存储各种类型的信息和/或命令。收发器113可以连接到处理器111,并且被控制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UE 120包括诸如处理器121这样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诸如存储器122这样的至少一个存储装置和诸如收发器123这样的至少一个收发器。
处理器121执行上述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处理器121可以实现一个或更多个协议。例如,处理器121可以实现无线电接口协议的一个或更多个层(例如,功能层)。存储器122连接到处理器121,并且存储各种类型的信息和/或命令。收发器123可以连接到处理器121,并且被控制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存储器112和/或存储器122可以分别连接到处理器111和/或处理器121的内部或外部,或者通过诸如有线或无线连接这样的各种技术连接到其它处理器。
eNB 110和/或UE 120可以具有一根或更多根天线。例如,天线114和/或天线124可以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图27示出了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例。
特别地,图27是更详细地例示了图26的UE 100的示例的示图。UE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现方式的诸如车辆通信系统或装置、可穿戴装置、便携式计算机、智能电话等这样的任何适当的移动计算机装置。
参照图27的示例,UE可以包括诸如处理器210、收发器235、电力管理模块205、天线240、电池255、显示器215、键盘220、卫星导航装置(GPS)芯片260、传感器265、存储器230、用户识别模块(SIM)卡225(其可以是可选的)、扬声器245和麦克风250这样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DSP或微处理器)。UE可以包括一根或更多根天线。
处理器2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根据实现方式示例,处理器210可以执行诸如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例如,功能层)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协议。
存储器230连接到处理器210并且存储与处理器的操作相关的信息。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通过诸如有线和无线连接这样的各种技术连接到处理器。
用户可以通过按下键盘220的按钮或者使用诸如使用麦克风250进行的语音激活这样的各种技术来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诸如电话号码这样的命令信息)。处理器接收并处理用户的信息,并且执行诸如拨打电话号码这样的适宜功能。例如,为了执行功能,可以从SIM卡225或存储器230检索数据(例如,操作数据)。作为另一示例,为了执行诸如车辆导航装置和地图服务这样的与装置的位置相关的功能,处理器可以从GPS芯片260接收GPS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作为另一示例,为了用户的偏好或方便,处理器可以在显示器215上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和数据。
收发器235连接到处理器,并且发送和接收诸如射频(RF)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处理器可以控制收发器,以启动通信并且发送包括诸如语音通信数据这样的各种类型的信息或数据的无线信号。收发器包括一个接收器和一个发送器,以便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天线240促成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根据一个实现方式示例,在接收到无线信号时,收发器可以转发并转换具有基带频率的信号,以便使用处理器来处理信号。可以根据诸如被转换成能够被听到或读出以通过扬声器245进行输出这样的各种技术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
根据实现方式示例,传感器265可以连接到处理器。传感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发现包括速度、加速度、光、振动、接近度、位置、图像等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一个或更多个感测装置,但是不限于此。处理器可以接收并处理从传感器获得的传感器信息,并且执行诸如防撞和自动行驶这样的各种类型的功能。
在图27的示例中,UE中还可以包括各种组件(例如,相机、USB端口等)。例如,相机可以连接到处理器并且被用于诸如自动行驶、车辆安全服务等这样的各种服务。
以这种方式,图27是UE的示例,并且实现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实现一些组件(例如,键盘220、GPS芯片260、传感器265、扬声器245和/或麦克风250)。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收发器的示例。
具体地,图28示出了可以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实现的收发器的示例。
在发送路径中,诸如图26和图27中描述的处理器这样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处理要发送的数据,并且将诸如模拟输出信号这样的信号发送到发送器310。
在以上示例中,发送器310处的模拟输出信号被低通滤波器(LPF)311滤波,例如,以便去除由于先前的数模转换(ADC)而导致的噪声,被上变频器(例如,混频器)312从基带上变频为RF,并由被诸如可变增益放大器(VGA)313这样的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被滤波器314过滤,被功率放大器(PA)315放大,被通过双工器350/天线开关360路由,并且通过天线370发送。
在接收路径中,天线370在无线环境中接收信号,并且接收到的信号在天线开关360/双工器350处被路由并且被发送到接收器320。
在以上示例中,在接收器320处接收到的信号被诸如低噪声放大器(LNA)323这样的放大器放大,被带通滤波器324滤波,并且被下变频器325(例如,混频器)从RF下变频为基带。
下变频后的信号被低通滤波器(LPF)326滤波,并且被诸如VGA 327这样的放大器放大,以便获得模拟输入信号,并且模拟输入信号被提供到诸如图26和图27中的处理器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
此外,本地振荡器(LO)340生成LO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且将LO信号发送到上变频器312和下变频器325中的每一个。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锁相环(PLL)330可以从处理器接收控制信息并且向LO 340发送控制信号,以便生成适当频率下的LO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实现方式不限于图28中例示的特定布置,并且各种组件和电路可以与图27中例示的示例不同地布置。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收发器的另一示例。
具体地,图29示出了可以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实现的收发器的示例。
根据实现方式示例,TDD系统的收发器的发送器410和接收器420可以具有与FDD系统的收发器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的特性近似的一个或更多个特性。
下文中,将描述TDD系统的收发器的结构。
在发送路径中,由发送器的功率放大器(PA)415放大的信号通过频带选择开关450、带通滤波器(BPF)460和天线开关470路由,并且被发送到天线480。
在接收路径中,天线480从无线环境接收信号,并且接收到的信号被通过天线开关470、BPF 460和频带选择开关450路由并且被提供到接收器420。
图30示出了与侧链路通信相关的无线装置的操作的示例。与图30中描述的侧链路相关的无线装置的操作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在无线装置中执行使用各种技术进行的侧链路操作。侧链路是用于侧链路通信和/或侧链路发现的UE对UE接口。侧链路可以对应于PC5接口。从广义上讲,侧链路操作可以是UE之间的信息发送和接收。侧链路可以承载各种类型的信息。
在以上示例中,无线装置获得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S510)。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可以是一种或更多种资源配置。可以从其它无线装置或网络节点获得侧链路相关信息。
在获得信息之后,无线装置对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进行解码(S520)。
在对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进行解码之后,无线装置基于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执行一个或更多个侧链路操作(S530)。这里,由无线装置执行的侧链路操作可以是本公开中描述的一个或更多个操作。
图31示出了与侧链路相关的网络节点的操作的示例。与图31中描述的侧链路相关的网络节点操作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在网络节点处执行使用各种技术进行的侧链路操作。
网络节点从无线装置接收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S610)。例如,与侧链路相关的信息可以是用于将侧链路信息通知给网络节点的“idelinkUEInformation”。
在接收到信息之后,网络节点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是否发送与侧链路相关的一条或更多条命令(S620)。
根据要发送命令的网络节点的确定,网络节点向无线装置发送与侧链路相关的命令(S630)。根据实现方式示例,在接收到由网络节点发送的命令之后,无线装置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命令来执行一个或更多个侧链路操作。
图32是例示了无线装置710和网络节点720之间的通信的示例的框图。网络节点720可以被上述无线装置或UE替换。
在以上示例中,为了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无线装置、网络节点和/或网络中的其它元件进行通信,无线装置710包括通信接口711。通信接口711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发送器、一个或更多个接收器和/或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无线装置710包括处理电路712。处理电路712可以包括诸如处理器713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和诸如存储器714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
处理电路712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和/或过程中的任一个,和/或例如使得无线装置710能够执行此方法和/或过程。处理器713对应于用于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无线装置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无线装置710包括存储器714,存储器714被配置为在本公开中描述的数据、程序软件代码和/或其它信息。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现方式中,当执行诸如处理器713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时,存储器714被配置为存储软件代码715,软件代码715包括使得处理器713能够执行结合本公开中讨论的实现方式示例而详细讨论的处理中的一些或全部。
例如,为了发送和接收信息,如在处理器713中一样,控制诸如图26中的收发器123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与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相关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
网络节点720包括通信接口721,以便与网络上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网络节点、无线装置和/或其它元件通信。这里,通信接口721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发送器、一个或更多个接收器和/或一个或更多个通信接口。网络节点720包括处理电路722。这里,处理电路包括处理器723和存储器724。
在各种实现方式中,当由诸如处理器723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存储器724被配置为存储软件代码725,软件代码725包括使得处理器723能够执行结合本公开中讨论的实现方式示例而详细讨论的处理中的一些或全部。
例如,为了发送和接收信息,如在处理器723中一样,控制诸如图26中的收发器113这样的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与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相关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

Claims (12)

1.一种由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距离测量的第一车联网用户设备V2X UE执行的发送测距响应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二V2X 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以及
基于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二V2X UE发送作为对所述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关于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信息,并且
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CP长度与用于V2X数据信道传输的CP长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执行距离测量时,使用基于所述测距请求信号和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感测操作相关信息、发送功率相关信息、资源池相关信息和基于拥塞控制的链路自适应相关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是通过预定义的信令从基站发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是由所述第一V2X UE基于预定义的规则来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V2X UE确定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发送相关的发送资源,并且基于所确定的发送资源向所述第二V2X UE发送所述测距响应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V2X UE在除了所述测距请求信号被发送到的资源之外的资源当中确定所述发送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V2X UE基于感测来选择干扰相对较少的资源作为所述发送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测距请求信号被发送到的资源的信息被包括在所述测距请求信号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V2X UE基于是否满足发送资源重新选择条件来重新选择所述发送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请求信号包括关于所述第二V2X UE的ID的信息、应用ID信息和所述第二V2X UE的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2.一种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距离测量的第一车联网用户设备V2X UE,该第一V2X UE包括:
收发器,该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收发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从第二V2X UE接收测距请求信号;并且
基于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向所述第二V2X UE发送作为对所述测距请求信号的响应的测距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距离测量参数信息包括关于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循环前缀CP长度的信息,并且
用于所述测距响应信号的CP长度与用于V2X数据信道传输的CP长度不同。
CN201880076244.4A 2017-11-08 2018-11-08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Active CN111386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3419P 2017-11-08 2017-11-08
US62/583,419 2017-11-08
PCT/KR2018/013554 WO2019093791A1 (ko) 2017-11-08 2018-11-08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740A true CN111386740A (zh) 2020-07-07
CN111386740B CN111386740B (zh) 2023-04-11

Family

ID=6643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244.4A Active CN111386740B (zh) 2017-11-08 2018-11-08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40098B2 (zh)
EP (1) EP3694275B1 (zh)
CN (1) CN111386740B (zh)
WO (1) WO2019093791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9585A (zh) * 2020-07-14 2020-1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相对定位的方法、终端、基站、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55982A (zh) * 2020-08-06 2020-1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5008A (zh) * 2020-09-03 2021-0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9437A (zh) * 2020-09-04 2021-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40559A (zh) * 2020-11-27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4880A (zh) * 2020-09-18 202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WO2022027298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round-trip time measurements
CN114598350A (zh) * 2021-09-30 2022-06-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机电路
WO2022117087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sl上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2160256A1 (en) * 2021-01-29 2022-08-0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ssistance in rang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3184333A1 (en) * 2022-03-31 2023-10-05 Zte Corporation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iority and zero power signals in sidelin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0886B1 (ko) * 2016-08-22 2022-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측정을 통한 자원 선택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832447B2 (ja) 2017-03-24 2021-02-24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Nr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チャネル送信
US11157002B2 (en) * 2017-12-28 2021-10-2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autonomous machine capabilities
US11342959B2 (en) * 2018-11-30 2022-05-24 Arm Limited Positioning transmission of a packet
FR3091124A1 (fr) * 2018-12-20 2020-06-26 Orange Procédé d’émission d’un message comprenant une information relative à la réception de données par un équipement récepteur appartenant à un groupe de diffusion, dispositifs et programmes d’ordinateurs correspondants.
KR102611775B1 (ko) * 2019-01-30 2023-12-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그룹 메시지의 전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00374067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1456823B2 (en) * 2019-06-28 2022-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ance and angle based sidelink HARQ
CN110764049B (zh) * 2019-10-30 2023-05-23 北京小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995081A (zh) * 2019-12-12 2021-06-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US11082809B1 (en) * 2020-06-18 2021-08-03 Apple Inc. Many-to-many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for mobile devices
US20220105866A1 (en) * 2020-10-07 2022-04-0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 lead time of external audible signals of a vehicle to road users
WO2022218515A1 (en) * 2021-04-14 2022-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KR20220143352A (ko) * 2021-04-16 2022-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wb 통신을 이용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4337970B (zh) * 2021-12-31 2023-10-1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边链路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8769A2 (en) * 2009-05-07 2010-11-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ing a frame of a predetermined cyclic prefix leng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044833A1 (en) * 2009-01-05 2012-02-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g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of
CN106797265A (zh) * 2014-09-02 2017-05-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设备对设备终端的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70245245A1 (en) * 2016-02-18 2017-08-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3867B2 (en) 2005-12-15 2017-11-07 Polte Corporation Angle of arrival (AOA)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sitional find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using reduced attenuation RF technology
WO2009136732A2 (ko) * 2008-05-06 2009-11-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레인징 채널 구성 방법
US8462765B2 (en) * 2008-08-20 2013-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erform ranging operations for wireless stations
US8345659B2 (en) * 2008-12-12 2013-01-01 Mediatek Inc. Unified synchronous ranging channel structure and ranging code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in wireless OFDMA systems
CN103517398B (zh) * 2012-06-20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到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KR102008458B1 (ko) * 2013-08-30 2019-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무선 기기 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US10075516B2 (en) * 2015-08-06 2018-09-11 Intel IP Corporation Responding to a ranging request from a peer de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7105154A1 (ko) * 2015-12-17 2017-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an 단말이 레인징 오퍼레이션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117161B2 (en) * 2016-01-25 2018-10-30 Intel IP Corporation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ranging in neighborhood awareness network (NAN) communication
US20190036739A1 (en) * 2017-07-31 2019-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ection of ranging sounding from prefix replay attacks
US11474197B2 (en) * 2020-03-13 2022-10-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operating in half-duplex mod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44833A1 (en) * 2009-01-05 2012-02-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g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of
WO2010128769A2 (en) * 2009-05-07 2010-11-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ing a frame of a predetermined cyclic prefix leng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97265A (zh) * 2014-09-02 2017-05-31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设备对设备终端的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70245245A1 (en) * 2016-02-18 2017-08-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METHOD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9585A (zh) * 2020-07-14 2020-1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相对定位的方法、终端、基站、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11565A1 (zh) * 2020-07-14 2022-01-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相对定位的方法、终端、基站、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7298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round-trip time measurements
CN112055982A (zh) * 2020-08-06 2020-1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55982B (zh) * 2020-08-06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5008B (zh) * 2020-09-03 2023-06-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05008A (zh) * 2020-09-03 2021-01-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9437A (zh) * 2020-09-04 2021-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47752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4880A (zh) * 2020-09-18 2021-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WO2022056812A1 (zh) * 2020-09-18 2022-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CN112640559A (zh) * 2020-11-27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10057A1 (zh) * 2020-11-27 2022-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17087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副链路sl上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2160256A1 (en) * 2021-01-29 2022-08-0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ssistance in rang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4598350A (zh) * 2021-09-30 2022-06-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机电路
CN114598350B (zh) * 2021-09-30 2023-10-3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机电路
WO2023184333A1 (en) * 2022-03-31 2023-10-05 Zte Corporation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priority and zero power signals in side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75244A1 (en) 2020-08-27
EP3694275A1 (en) 2020-08-12
EP3694275B1 (en) 2021-11-03
EP3694275A4 (en) 2020-12-23
CN111386740B (zh) 2023-04-11
US11540098B2 (en) 2022-12-27
WO2019093791A1 (ko)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674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CN11121342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发送侧链路消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JP7023353B2 (ja) サイドリンク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ポジショニング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KR10227909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수신 전력 측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15280860A (zh) 覆盖外侧链路辅助协同定位中定位参考信号资源的确定
CN111727658A (zh) 非地面网络中的随机接入
US11516692B2 (en) Distance measurement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KR2019011014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다이버시티 기법에 의하여 전송된 v2x 신호의 디코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1284370B2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transmits ranging respons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method
US11950200B2 (en) Enabling user equipment (UE) positioning anchors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vehicle-to-vehicle (V2V), and vehicle-to-pedestrian (V2P) positioning
CN112970214B (zh) 用于侧链路的反馈信令
CN113574924A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波形配置和指示
CN110709726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11049B (zh) 定位信令中的波束管理
US20220271982A1 (en) Ambiguity/aliasing cancellation or reduction for staggered reference signals
CN114946262A (zh) 随机接入过程的设备和方法
EP4255057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26951B2 (en) Pilot signals
KR2023006994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에 대한 장치
WO2022123460A1 (en) Radio-based sens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139524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CN117836651A (zh) 可重新配置智能表面辅助侧链路测距
US10660047B2 (en) Transmit power of pilot signals
WO2018226129A1 (en) Handl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202349974A (zh) 用於側鏈路定位參考信號的發送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