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5081A -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5081A
CN112995081A CN201911275616.9A CN201911275616A CN112995081A CN 112995081 A CN112995081 A CN 112995081A CN 201911275616 A CN201911275616 A CN 201911275616A CN 112995081 A CN112995081 A CN 112995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ignal
information
ranging
ranging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56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辰辰
周保建
韩霄
杜瑞
张美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56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50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4185 priority patent/WO20211152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5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5081A/zh
Priority to US17/836,659 priority patent/US2022029962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5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 H04L27/20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 H04L27/206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04L27/2075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in which the data are represented by the change in carrier pha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8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discriminating between different kinds of targets, e.g. IFF-radar, i.e. identification of friend or foe
    • G01S13/781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SR]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03Bistatic radar systems; Multistatic rada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01S13/32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 G01S13/36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continuous waves, whether amplitude-, frequency-, or phase-modulated, or unmodulated with phas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ceived signal and the contemporaneously transmitted sign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82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continuous-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8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continuous-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for distance determination by phase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8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transponder or a reflec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03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 G01S7/006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radar, sonar or lidar systems and remote stations using shared front-end circuitry, e.g.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81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aints
    • H04L27/2688Resistance to perturbation, e.g. noise, interference or f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该第一设备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是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测距的精度和效率。此外,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不同的信道上收发信号可以避免收发信号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一种测距方法是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交互,计算出信号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的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再依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从而计算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然而,由于系统带宽和室内多径环境的限制,很小的时间误差对应的测距误差非常大,因此该方法测量的精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可以提高测距效率和测距精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该第一设备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是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通过测量第二设备主动反射的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设备之间的距离的高精度测量。即使在有多径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高的测量精度。此外,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测距时,两个用户设备之间无需来回多次交互,提高了测距的效率。在不同的信道传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还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保证高的测距精度。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上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该第一设备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是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无源目标到该第一设备的距离与到该第二设备的距离的距离之和;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信号的发送方向和该距离之和确定该无源目标的位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有源设备之间的合作之下,第一设备根据计算第二设备主动反射的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得到的距离,以及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方向可以确定无源目标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发送测距请求帧,该测距请求帧包括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和该第二信道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接收来自该第二设备的测距请求响应帧,该测距请求响应帧是该第二设备根据测距请求帧发送的,该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该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该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包括:在该第一时段,该第一设备在该第一信道上发送该第一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测距方法信息、该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一信道的带宽、该第一信道的频点、该第一信道的信道号,该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二信道的带宽、该第二信道的频点、该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该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通过发送不包括保护间隔的OFDM符号测距,可以避免OFDM符号的相邻载波之间出现相位不连续以及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问题,从而可以保证高的测距精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在该第一信道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该第一设备在该第一信道接收该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该第一设备根据该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第一设备与该无源目标之间的距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只有一个有源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计算第一设备与该无源目标之间距离。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在第一信道上接收第一信号;该第二设备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以得到第二信号;该第二设备在第二信道上发送该第二信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通过测量第二设备主动反射的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设备之间的距离的高精度测量。即使在有多径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高的测量精度。此外,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测距时,两个用户设备之间无需来回多次交互,提高了测距的效率。在不同的信道传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还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保证高的测距精度。
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测距请求帧,该测距请求帧包括指示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和该第二信道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二设备根据该测距请求帧发送测距请求响应帧,该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该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该第二设备在第一信道上接收第一信号,包括:在该第一时段,该第二设备在该第一信道上接收该第一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测距方法信息、该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一信道的带宽、该第一信道的频点、该第一信道的信道号,该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二信道的带宽、该第二信道的频点、该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结合第四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OFDM符号,该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设备通过发送不包括保护间隔的OFDM符号测距,可以避免OFDM符号的相邻载波之间出现相位不连续以及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问题,从而可以保证高的测距精度。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是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装置与该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是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无源目标到该装置的距离与到该第二设备的距离的距离之和;该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信号的发送方向和该距离之和确定该无源目标的位置。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测距请求帧,该测距请求帧包括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和该第二信道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第二设备的测距请求响应帧,该测距请求响应帧是该第二设备根据该测距请求帧发送的,该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该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该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在该第一时段,在该第一信道上发送该第一信号。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测距方法信息、该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一信道的带宽、该第一信道的频点、该第一信道的信道号,该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二信道的带宽、该第二信道的频点、该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OFDM符号,该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在该第一信道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在该第一信道接收该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该装置与该无源目标之间的距离。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信道上接收第一信号;该处理单元用于: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变频,以得到第二信号;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道上发送该第二信号。
结合第八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测距请求帧,该测距请求帧包括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和该第二信道的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测距请求帧发送测距请求响应帧,该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该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该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在该第一时段,在该第一信道上接收该第一信号。
结合第八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测距方法信息、该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一信道的带宽、该第一信道的频点、该第一信道的信道号,该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该第二信道的带宽、该第二信道的频点、该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结合第八方面,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OFDM符号,该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测距的设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测距的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测距的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测距的设备为通信设备,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当该测距的设备为通信设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测距的设备为配置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如配置于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中的芯片。当该测距的设备为配置于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时,所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十一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TB模式下的FTM方法示意图。
图3是TB模式下的FTM方法示意图。
图4是Non-TB模式下的FTM方法示意图。
图5是TB模式下的FTM方法的原理图。
图6是Non-TB模式下的FTM方法的原理图。
图7是雷达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测距信号的处理流程。
图10是没有多径条件下的CSI的振幅和相位与子载波频率之间的关系图。
图11是多径条件下的CSI的振幅和相位与子载波频率之间的关系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的方法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并且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WLAN当前采用的国际电子工程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协议中的任一种协议,例如,可以适用于WLAN当前支持的IEEE 802.11az协议的通信系统中,或,适用于支持802.11az的下一代协议的通信系统中,或应用于支持802.11be的通信系统中,或应用于无线保真感知(wireless fidelity sensing)通信系统中,或其他需要进行定位或测距的场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定位有源目标以及定位无源目标的场景。例如,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定位有源目标的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都支持多连接特性,即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都可以同时在不同信道上工作。在第一设备110有测距需求的情况下,即需要定位第二设备120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测距请求帧,通过测距请求帧来协商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测距时所使用的测距方法、信号传输的信道的信息、信道的带宽和信号时长等信息。相对应地,第二设备120还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回复同意协助第一设备110进行测距的信息。同样地,在第二设备有测距需求的情况下,即需要定位第一设备110的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向第一设备110发送测距请求帧,通过测距请求帧来协商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测距时所使用的测距方法、信号传输的信道的信息、信道的带宽和信号时长等信息。相对应地,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回复同意协助第二设备120进行测距的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设备、路由器、终端设备、用户站点(station,STA)。第二设备也可以是WiFi设备、路由器、终端设备、STA。例如,以WLAN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以是STA,第二设备也可以是STA。具体地,若是第一设备发起测距请求,则第一设备可以是发起站点(initiator station,ISTA),第二设备可以是响应站点(responder station,RSTA);若是第二设备发起测距请求,则第二设备可以是ISTA,第一设备可以是RSTA。
目前,WiFi标准中定义了一种位置测量方法,叫做精确时间测量(fine timemeasurement,FTM)法,最新的对应标准是IEEE 801.11az。FTM方法是通过ISTA与RSTA之间的交互,计算出信号在两个设备间传输的RTT,再依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从而计算出ISTA与RAST之间信号传播的距离。当发起ISTA与RATA之间存在直视径(line of sight,LOS)时,信号传播距离即为ISTA与RSTA之间的距离,而在ISTA与RSTA之间是非直视径(none lineof sight,NLOS)的情况下,FTM的方法就无法奏效。
如图2所示,FTM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流程,分别是协商流程,测量流程和结果反馈流程。当ISTA有FTM测量需求时,就可以向RSTA发送FTM请求帧,RSTA收到FTM请求帧之后,会向ISTA发送可用时间段的信息。同时,在协商过程中ISTA与RSTA也会交互双方的能力,RSTA还可以给ISTA分配一个测距标识(ranging identifier,ranging ID)。在ISTA与RSTA是已关联的情况下,RSTA无需向ISTA分配测距标识,ISTA可以直接利用RSTA与ISTA之间的关联标识(associated identifier,associated ID)。协商流程完成后,ISTA和RSTA之间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流程和结果反馈流程,而无需再进行协商流程。如图2所示,在协商流程中,ISTA可以获得RSTA的可用时间段信息,在可用时间段N,ISTA与RSTA可以进行一次测量流程和结果反馈流程,在可用时间段N+1,ISTA与RSTA可以进行再一次测量流程和结果反馈流程,每个可用时间段的时长是相等的。
FTM协议在调度(trigger-based,TB)模式下的测量和结果反馈的详细交互流程如图3所示,在非调度(non-trigger-based,Non-TB)模式下的测量和结果反馈流程如图4所示。如图3所示,在TB模式下,RSTA在其空闲的时间窗向ISTA发送轮询帧,该轮询帧的作用是通知ISTA可以开始测量了;ISTA收到轮询帧之后通过向ISTA发送同意接收数据(clear tosend,CTS)帧占据信道;RSTA收到CTS帧之后向ISTA发送用于距离测量的调度帧;ISTA收到调度帧后向RSTA回复一个空数据包(null data packet,NDP)帧;RSTA收到NDP之后再向ISTA发送一个用于测距的空数据包预告(null data packet announcement,NDPA)帧;经过最小的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e,SIFS)时间之后,RSTA再向ISTA发送一个NDP帧;再经过SIFS时间之后,RSTA向ISTA反馈位置测量报告(location measurement report,LMR)。其中,ISTA与RSTA的每一次交互的时间间隔都是SIFS时间。如图4所示,在Non-TB模式下,在测量流程中,ISTA会先向RSTA发送一个NDPA帧,过SIFS时间后ISTA再向RSTA发送上行(uplink,UL)NDP帧;RSTA收到NDP帧后过SIFS时间,向ISTA回复一个下行(downlink,DL)NDP帧;再过SIFS时间,RSTA向ISTA发送LMR。
FTM方法测距的基本原理如图5和图6所示,无论在TB模式还是Non-TB模式下,FTM测距的原理基本一样,故这里仅以TB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在进行FTM测距时,ISTA和RSTA都需要记录测量期间所有的NDP帧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如图5所示,ISTA发送UL NDP帧时,ISTA记录该帧的发送时间t1,RSTA收到该帧后记录其收到该帧的接收时间t2;RSTA发送DLNDP时需要记录相应的发送时间t3,ISTA收到DL NDP帧后记录相应的接收时间t4,则ISTA和RSTA之间信号传播的往返时间RTT为:
RTT=[(t4-t1)-(t3-t2)] (1)
再结合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得到ISTA与RSTA之间的距离D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71
其中,c为光速。
ISTA综合其与多个RSTA之间的FTM测量结果,ISTA还可以推断出其位置信息。
目前已知的测距方法还有雷达技术。如图7所示,雷达的基本技术原理是,雷达发射系统710发出一个特定的电磁波信号,该电磁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障碍物720会发生反射,雷达系统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发射信号对比处理后计算出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等信息,甚至可以成像。
如上文所述,FTM方法是通过测量信号在ISTA和RSTA之间的传播时间来测量距离的,然而,由于系统带宽和室内多径环境的限制,信号传播时间的测量的精度有限,而很小的时间误差对应的测距误差就非常大,例如,10ns的时间误差,对应的距离误差就是3m。因此,FTM方法测量距离的精度不太高。此外,FTM方法需要ISTA和RSTA之间多次交互来完成测量,因此,测量过程繁琐,测量效率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提高两个设备之间测量距离的精度和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是STA为例进行说明,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限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还可以是WiFi设备、路由器、终端设备,并且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是同一种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设备。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8所示的方法800可以由图1所示的第一设备110以及第二设备120执行。如图8所示,方法800包括S810-S850,下面详细描述每个步骤。
S810,STA#1(所述第一设备的一例)向STA#2(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例)发送第一信号。
STA#1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
应理解,由于STA#1不知道STA#2的位置,因此,STA#1可采用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该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第一信道可以包括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也可以理解为,该第一载波的频率和第二载波的频率是根据第一信道的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一信道为用于传输第一信号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信号的形式不做限定,例如,该第一信号可以是不包括保护间隔的OFDM符号,或者,该第一信号还可以是其它的多载波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信号是第一OFDM信号为例进行说明。
STA#1通过第一信道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一OFDM信号,该第一OFDM信号是由不包括保护间隔的长训练字段(long training field,LTF)符号重复多次直接相连得到的。因此在该第一OFDM信号的发送时间内,第一OFDM信号的每个子载波都是一个连续的单音信号。该第一OFDM信号ST(t)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81
其中,X(k)为LTF序列,N为LTF序列的个数,T为第一OFDM信号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若该方法800执行了S850,则STA#1在第一时间段,通过第一信道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一OFDM信号。
可选地,STA#1发送的第一OFDM信号可以只使用部分子载波。例如,每四个子载波中只有一个子载波被使用(例如,采用1×LTF序列);或者每两个子载波中有一个子载波被使用(例如,采用2×LTF序列)。
S820,STA#2发送第二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STA#2收到来自STA#1的第一信号之后,通过混频器改变该第一信号的中心频率,生成第二信号。其中,对应于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该第二信号可以包括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第二信道可以包括该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STA#2改变第一信号的中心频率也可以理解为STA#2改变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频率,生成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可以理解为,第三载波的频率和第四载波的频率是根据第二信道的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道用于传输第二信号。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STA#2收到来自STA#1的第一信号之后,通过混频器改变该第一信号的中心频率以及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该第一信号的功率,生成第二信号。其中,对应于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该第二信号可以包括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第二信道可以包括该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STA#2改变第一信号的中心频率也可以理解为STA#2改变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频率,生成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可以理解为,第三载波的频率和第四载波的频率是根据第二信道的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信道用于传输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的功率相对于第一信号的功率的变化量同样是根据第二信道的信息决定的。
然后,STA#2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第二信号。
应理解,由于STA#2不知道STA#1的位置,因此,STA#2可采用广播的方式发送第二信号。
以STA#1发送的第一信号是第一OFDM信号为例,STA#2对第一OFDM信号变频后生的第二OFDM信号SR(t)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1
其中,d为STA#1和STA#2之间的距离,c为光速,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2
是由于多次变频引入的相位偏移。
如图9所示,初始采样信号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3
STA#1根据第一信道的信息对采样信号进行变频之后得到的第一信号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4
然后,STA#2根据第二信道的信息对第一信息进行变频之后得到的第二信号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5
然后,STA#1根据基带的处理能力对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进行变频之后得到的信号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6
因此可知,在测距过程中,引入的相位偏移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7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8
S830,STA#1计算与STA#2之间的距离。
STA#1根据第二信号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STA#1与STA#2之间的距离。例如,STA#1可以根据第二信号中的第三载波和第四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STA#1与STA#2之间的距离。
以第一信号为第一OFDM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对应地,STA#1接收到的第二信号为第二OFDM信号。
根据式(4)可知,STA#1收到的第二OFDM信号中的第k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相位P(k)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9
由此,相邻两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10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11
由此,STA#1与STA#2之间的距离d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0912
其中,Δf为相邻两个子载波之间的频率间隔。
可选地,在S810之前,STA#1与STA#2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以协商后续测距所使用的第一信道的信息和第二信道的信息;或者,STA#1可以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后续测距所使用的第一信道的信息和第二信道的信息;又或者,STA#2可以以广播的方式发送后续测距所使用的第一信道的信息和第二信道的信息。
以STA#1与STA#2之间进行交互,以协商第一信道的信息和第二信道的信息为例,该方法800还可以包括S840-S850。
S840,STA#1发送测距请求帧。
应理解,由于STA#1不知道STA#2的位置,因此,STA#1可采用广播的方式发送测距请求帧。
其中,该测距请求帧可以包括第一信道的信息和第二信道的信息。第一信道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第一信道的带宽、第一信道的频点、第一信道的信道号,第二信道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第二信道的带宽、第二信道的频点、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可选地,该测距请求帧还可以携带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测距方法信息、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S850,STA#2发送测距请求响应帧。
在STA#2接收来自STA#1的测距请求帧之后,STA#2可以向STA#1回复一个测距请求响应帧。
应理解,由于STA#2不知道STA#1的位置,因此,STA#2可采用广播的方式发送测距请求响应帧。
即,若STA#2能够支持STA#1的测距请求,则向STA#1回复一个测距请求响应帧。该测距请求响应帧可以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该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
可选地,STA#2在收到STA#1的测距请求帧之后,经过SIFS时间,可以先向STA#1发送一个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帧。然后,STA#2对测距请求帧中携带的信息进行解析,若STA#2能够支持STA#1的测距请求,则向STA#1回复一个测距请求响应帧。
可选地,STA#1收到来自STA#2的测距请求响应帧之后,经过SIFS时间,也可以向STA#2发送一个ACK帧。
S840-S850仅以STA#1与STA#2之间交互为例示出了协商第一信道的信息和第二信道的信息的过程,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限定。
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了在没有多径和有多径条件下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振幅和相位与频率之间的仿真结果。如图10的(b)和图11的(b)所示,不论是在没有多径还是在有多径的条件下,CSI的相位与载波的频率都是近似呈线性关系,该线性关系的斜率决定测距结果。由此可知,根据不同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不会受室内多径环境的限制。如图10的(a)所示,在没有多径条件下,CSI的振幅基本不会随着载波的频率变化而变化,如图11的(a)所示,在有多径的条件下,CSI的振幅随着载波频率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因此可知,在有多径的条件下,通过测量信号的传输时间来计算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由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TA#1通过测量STA#2主动反射的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与STA#2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设备之间的距离的高精度测量。即使在有多径的条件下,也可以保证高的测量精度。此外,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测距时,两个用户设备之间无需来回多次交互,提高了测距的效率。在不同的信道传输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还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保证高的测距精度。
此外,由于STA#1发送的第一信号可以只使用部分载波,因此可以在保持总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所使用的的载波的发射功率,从而可以延长最大测距范围。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测距方法示意性流程图。图12所示的方法1200可以由图1所示的第一设备110以及第二设备120执行。该方法1200包括S1210-S1250,其中,S1240-S1250、S1220与方法800中的S840-S850、S820相同,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S1210,STA#1(所述第一设备的一例)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然后,无源目标将第一信号反射至STA#2(所述第二设备的一例)。
应理解,STA#1不知道无源目标的具体方向,因此,STA#1依次朝着不同的方向发送第一信号。
以第一信号为第一OFDM信号为例,如前文所述,STA#1在第一信道上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OFDM信号,该第一OFDM信号ST(t)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111
S1230,STA#1确定无源目标的位置。
如前文所述,STA#1依次朝着不同的方向发送第一信号。若STA#1朝着某一方向发送了第一信号之后,收到了无源目标反射至STA#2,又经STA#2处理后发送回来的第二信号,则STA#1可以确定无源目标相对于STA#1的方向。
进一步地,STA#根据第二信号的两个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无源目标到STA#1的距离与到STA#2的距离的距离之和
以第一信号为第一OFDM信号为例,如前文所述,STA#2对第一OFDM信号变频后生的第二OFDM信号SR(t)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15483380000112
其中,D为信号传播的距离。可知,在测距的过程中,信号传播的距离为无源目标到STA#1的距离、无源目标到STA#2的距离以及STA#1到STA#2的距离的和。其中,STA#1到STA#2的距离d可以采用方法800测量。
因此,可以计算出无源目标到STA#1的距离与无源目标到STA#2的距离的距离之和为:D-d。
如图13所示,假设,STA#1的位置表示为(x1,y1),STA#2的位置表示为(x2,y2),则可以知道无源目标在以(x1,y1)和(x2,y2)为焦点,D-d为长轴直径的椭圆上。再以STA#1的位置(x1,y1)为端点、以STA#1发送第一OFDM信号的方向为方向画一条射线,该射线与椭圆的交点即无源目标的具体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两个有源设备之间的合作之下,STA#1根据计算STA#2主动反射的第二信号的两个载波之间的相位差得到的距离,以及STA#1发送第一信号的方向可以确定无源目标的位置。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测距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4所示的方法1400可以由图1所示的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执行。该方法1400包括S1410-S1430,下面详细描述各个步骤。
S1410,STA#1在第一信道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该第一信号可以包括两个载波,并且该两个载波对应第一信道。也可以理解为,该两个载波的频率是根据第一信道的信息确定的。
应理解,STA#1不知道无源目标的具体方向,因此,STA#1依次朝着不同的方向发送第一信号。
S1420,STA#1在第一信道上接收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
S1430,STA#1计算无源目标与STA#1之间的距离。
STA#1收到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之后,可以先利用全双工技术手段消除其自身反射的第一信号的影响,从而获得纯净的反射信号。
然后,STA#1根据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STA#1与无源目标之间的距离。再结合之前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方向,可以确定无源目标的具体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没有其他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合作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也可以根据无源目标反射的第一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确定无源目标的位置。
以上,结合图8至图14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5至图16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5所示,该测距装置20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2100和收发单元220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测距装置2000可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例如,可以为第一设备,或者配置于第一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应理解,该测距装置20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800、方法1200、方法1400中的第一设备,该测距装置20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8中的方法800、图12中的方法1200、图14中的方法1400中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测距装置20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8中的方法800、图12中的方法1200、图14中的方法1400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测距装置2000用于执行图8中的方法800时,处理单元21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步骤S830,收发单元22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S810-S820以及S840-S850。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当该测距装置2000用于执行图12中的方法1200时,处理单元21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步骤S1230,收发单元2200可用于执行方法1200中的S1210-S1220以及S1240-S1250。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当该测距装置2000用于执行图14中的方法1400时,处理单元21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步骤S1430,收发单元2200可用于执行方法1400中的S1410至S1420。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2000为配置于第一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该测距装置2000中的收发单元220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实现,该测距装置2000中的处理单元2100可以通过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集成的处理器、微处理器或集成电路等实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测距装置2000可对应于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例如,可以为第二设备,或者配置于第二设备中的部件(如芯片或芯片系统)。
应理解,该测距装置20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800、方法1200的第二设备,该测距装置20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8中的方法800、图12中的方法1200中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测距装置20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8中的方法800、图12中的方法1200的相应流程。
其中,当该测距装置2000用于执行图8中的方法800时,处理单元21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步骤S820,收发单元22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S810-S820以及S840-S850。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当该测距装置2000用于执行图12中的方法1200时,处理单元21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步骤S1220,收发单元2200可用于执行方法800中的S1210-S1220以及S1240-S1250。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2000为配置于第二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时,该测距装置2000中的收发单元220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实现,该测距装置2000中的处理单元2100可以通过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集成的处理器、微处理器或集成电路等实现。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装置3000的示意性框图,该测距装置300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如图16所示,测距装置3000包括处理器3100和收发器3200,处理器3100和收发器3200相连,可选地,该测距装置3000还包括存储器3300,存储器3300与处理器3100相连。其中,处理器3100、存储器3300和收发器3200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
上述处理器310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第一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如计算距离等。收发器320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设备发送或接收的动作,如发送第一信号,接收第二信号等。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图16所示的测距装置3000能够实现图8、图12、图1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一设备的各个过程。测距装置3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上述处理器310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第二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如对第一信号变频等。收发器320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设备发送或接收的动作,如发送第二信号,接收第一信号等。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图16所示的测距装置3000能够实现图8、图1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二设备的各个过程。测距装置3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8、图12以及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执行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8、图12以及图1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执行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收发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单元(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26)

1.一种测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2.一种测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信道上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无源目标到所述装置的距离与到所述第二设备的距离的距离之和;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方向和所述距离之和确定所述无源目标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发送测距请求帧,所述测距请求帧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测距请求响应帧,所述测距请求响应帧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测距请求帧发送的,所述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所述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测距方法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一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号,
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二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8.一种测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信道上接收第一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变频,以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测距请求帧,所述测距请求帧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测距请求帧发送测距请求响应帧,所述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所述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时段,在所述第一信道上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测距方法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一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号,
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二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14.一种测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
15.一种测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上向无源目标发送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二信道上接收来自第二设备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变频后的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载波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无源目标到所述第一设备的距离与到所述第二设备的距离的距离之和;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方向和所述距离之和确定所述无源目标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测距请求帧,所述测距请求帧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测距请求响应帧,所述测距请求响应帧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测距请求帧发送的,所述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所述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
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信道发送第一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信道上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测距方法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一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号,
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二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21.一种测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在第一信道上接收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变频,以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二信道上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测距请求帧,所述测距请求帧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和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测距请求帧发送测距请求响应帧,所述测距请求响应帧包括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所述可用测距时间段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段;以及
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信道上接收第一信号,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信道上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请求帧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测距方法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的时长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一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号,
所述第二信道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所述第二信道的带宽、所述第二信道的频点、所述第二信道的信道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不包括保护间隔。
CN201911275616.9A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29950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5616.9A CN112995081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0/134185 WO2021115217A1 (zh) 2019-12-12 2020-12-07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US17/836,659 US20220299629A1 (en) 2019-12-12 2022-06-09 Ra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5616.9A CN112995081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5081A true CN112995081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2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5616.9A Pending CN112995081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99629A1 (zh)
CN (1) CN112995081A (zh)
WO (1) WO2021115217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2521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距离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79290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01179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感知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134473A1 (zh) * 2022-01-15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Uwb中的测距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93204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5518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及装置
WO2024011644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能力交换方法、测距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65711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77615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0835A (zh) * 2021-07-01 2021-10-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丢失报警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0699A1 (en) * 2005-03-09 2008-06-26 Hideyuki Ohara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Reflecto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9231A (zh) * 2007-02-14 2008-11-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频率切换器、rfid系统以及集成该频率切换器的距离测量设备
US20100220012A1 (en) * 2006-10-05 2010-09-02 Ivan Reede System and method to range using multi-carrier phasing synchronization
CN108537305A (zh) * 2018-03-30 2018-09-14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车牌读写器及车辆的定位方法
WO2019093791A1 (ko) * 2017-11-08 2019-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10088644A (zh) * 2016-11-17 2019-08-02 莱恩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位置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1818A (en) * 1997-05-12 1998-09-01 Actiflex Corporation Active reflex optical range finder
CN105572662B (zh) * 2015-05-14 2017-11-14 周颖平 一种测距定位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174644A (zh) * 2019-05-14 2019-08-27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多无线传感信号进行测距的方法和装置及智能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0699A1 (en) * 2005-03-09 2008-06-26 Hideyuki Ohara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Distance Measuring Method, Reflecto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220012A1 (en) * 2006-10-05 2010-09-02 Ivan Reede System and method to range using multi-carrier phasing synchronization
CN101299231A (zh) * 2007-02-14 2008-11-05 欧姆龙株式会社 频率切换器、rfid系统以及集成该频率切换器的距离测量设备
CN110088644A (zh) * 2016-11-17 2019-08-02 莱恩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位置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
WO2019093791A1 (ko) * 2017-11-08 2019-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거리 측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CN108537305A (zh) * 2018-03-30 2018-09-14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车牌读写器及车辆的定位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2521A1 (zh) * 2021-06-29 2023-0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距离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79290A1 (zh) * 2021-07-07 2023-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001179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感知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134473A1 (zh) * 2022-01-15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Uwb中的测距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93204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5518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及装置
WO2024011644A1 (zh) * 2022-07-15 2024-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能力交换方法、测距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4065711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77615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5217A1 (zh) 2021-06-17
US20220299629A1 (en)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5081A (zh) 一种测距的方法和装置
US103271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po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65777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定位的通信节点及其中的方法
US2021034528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US1147775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staggering configuration
EP3420742B1 (en) Unicast and broadcast protocol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anging and direction finding
US2022023636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US116171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 group reporting for new radio positioning
CN111432479A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55822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CN113728692A (zh) 用于新无线电定位的波束组报告的系统和方法
CN112825568A (zh) 对目标物进行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29586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08943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ports for range esti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for
CN113225287B (zh) 探测目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2999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aperiodic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061011A1 (zh) 一种测距方法和装置
WO2023000196A1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7413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1074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58760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p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2303383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n anti-multipath function to calibrate an antenna array
WO202303383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beam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line-of-sight determination
WO2023134913A1 (en) Method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arrier phase integer ambiguity confirmation
CN115842706A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