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5008A -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5008A
CN112205008A CN202080002145.9A CN202080002145A CN112205008A CN 112205008 A CN112205008 A CN 112205008A CN 202080002145 A CN202080002145 A CN 202080002145A CN 112205008 A CN112205008 A CN 112205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ging
communication node
application layer
connection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1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5008B (zh
Inventor
江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05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5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84Relative pos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72Transmiss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e.g. anti-coll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7Managing security policies for mobile devices or for controlling mobile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220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2205/01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Description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距的方法、第一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终端定位技术的发展,终端之间的相对定位在诸多场合带给用户好的体验。例如,在大型停车场,手机与车辆之间的定位,方便了车主通过手机快速确定车辆所在位置。为了支持终端与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引入了直连链路(sidelink)的无线通信方式。在直连链路(sidelink)的无线通信方式中,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接口为PC-5。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层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送的测距请求,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携带所述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层为测距业务的PC5-S协议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所述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所述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所述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所述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响应于所述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所述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和/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所述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所述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其中,所述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所述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测距的范围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测距的范围之内,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测距的范围之外,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所述应用层身份标识有效,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所述应用层身份标识无效,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测距的对象的指示信息;所述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距的对象包含角度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支持角度测量,测量所述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距的对象包含所述角度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不支持角度测量,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不支持角度测量的响应消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通信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如此,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后,就可以基于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所述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参数的指示进行测距,相较于第二通信节点按照固定设置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的方式,能够更加适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对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通信节点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通信节点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出于简洁和便于理解的目的,本文在表征大小关系时,所使用的术语为“大于”或“小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理解:术语“大于”也涵盖了“大于等于”的含义,“小于”也涵盖了“小于等于”的含义。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用户设备110以及若干个基站120。
其中,用户设备110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用户设备1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110可以是物联网用户设备,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用户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用户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用户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设备110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基站12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系统或5G 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可以称为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新一代无线接入网)。
其中,基站120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基站(eNB)。或者,基站120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基站(gNB)。当基站120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基站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基站120和用户设备110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10之间还可以建立E2E(End to End,端到端)连接。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
这里,上述用户设备可认为是下面实施例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0。
若干个基站1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0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0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0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为了方便对本公开任一实施例的理解,首先,对终端之间的测距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测距的业务可以是基于确定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提供服务的业务。这里,确定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相对定位实现。相对定位可以是确定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角度。这里,相对距离可以是终端之间的绝对距离。相对角度可以是到达角(AOA,Angel Of Arrival)或离开角(AOD,Angel Of Depature)。这里,通过测距可以实现相对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到达角(AOA)可以为终端的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离开角(AOD)为终端的发射器发送信号的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方向为根据天线的位置和/或形状确定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终端指向的方向为终端天线阵列的法线方向,参考方向可以是与该法线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相对距离和/或相对角度可以确定两个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共同确定两个终端之间的相对位置。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A通过获取终端A相对终端B的相对距离d,以及终端B发送的信号到达终端A的到达角(AOA)α便可以确定终端B相对终端A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终端A通过获取终端A相对终端B的相对距离,以及终端A发送的信号离开终端A的离开角(AOD)α便可以确定终端B相对终端A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终端之间的相对定位时,启动终端发送初始测距信号。反馈终端在接收到初始测距信号后向启动终端发送用于反馈的反馈测距信号。启动终端在接收到该反馈测距信号后,根据发送初始测距信号和接收反馈测距信号之间的时差来计算两个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同时,终端可以通过测量测距信号方向与终端的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相对角度。通过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来进行终端之间的相对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方式包括:单边测距的方式和双边测距的方式。其中,单边测距的方式为仅一方终端参与飞行时间(TOF,Time Of Flight)计算的测距方式。双边测距的方式为两方终端都参与飞行时间(TOF)计算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之间的距离=飞行时间×光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用于单边测距的飞行时间TOF的计算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a1、终端A测量时长Tround;
步骤a2、终端B计算时长Treply;
步骤a3、终端B将时长Treply发送给终端A;
步骤a4、计算飞行时间:TOF=Tprop=(Tround-Treply)/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双边测距的飞行时间TOF的计算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b1、终端A发起第一轮测距,计算第一轮的测距信号往返时长Tround1和Treply1;
步骤b2、终端B发起第二轮测距,计算第二轮的测距信号往返时长Tround2和Treply2;
步骤b3、计算飞行时间:TOF=Tprop=(Tround1×Tround2-Treply1×Treply2)/(Tround1+Tround2+Treply1+Treply2)。
终端之间的直连链路(sidelink)接口称作PC5接口。直连链路(sidelink)控制面支持两种协议:PC5信号协议(PC5-Signalling Protocol)和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协议。请参见图8,为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栈,该协议栈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协议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Control)协议层和物理层协议层(PHY,Physical Layer)。请参见图9,为PC5信号协议栈,该协议栈包括:PC5-S协议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层、无线链路层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协议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层和物理层协议层(PHY,Physical Layer)。这里,PC5信号协议栈(PC5-S)可以作为测距层(ranging layer)。
在一个实施例中,PC5接口支持广播、组播和单播模式。这里,单播模式需要建立PC5单播连接。请参见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PC5单播连接建立流程包括:
步骤c1、终端A给终端B发送直连链路通信请求。
步骤c2、终端B给终端A发送安全建立信息。
步骤c3、终端B给终端A发送直连链路通信接受响应消息。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该方法,包括:
步骤111、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终端。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智能家居终端、工业用传感设备和/或医疗设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终端接入网络的接口设备。基站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的基站、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的基站、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的基站或其它演进型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网络侧的通信节点。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Access Control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实体和策略控制功能(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实体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可以是利用测距参数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是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方位角。例如,请参见图12,第一通信节点为手机A,第二通信节点为手机B。测量手机A与手机B之间相对位置可以是测量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距离d和手机B相对手机A的方位角α。这里,方位角α可以是到达角(AOA,Angel Of Arrival)或离开角(AOD,Angel Of Depature)。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2,手机A通过获取手机A相对手机B的相对距离d,以及手机B发送的信号到达手机A的到达角(AOA)α便可以确定手机B相对手机A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手机A通过获取手机A相对手机B的相对距离,以及手机A发送信号的离开角(AOD)α确定手机B相对手机A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采用直连链路(sidelink)的无线通信方式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2,第一通信节点为终端A,第二通信节点为终端B,在进行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相对定位时,基于直连链路(sidelink)的无线通信方式,终端A发送一个初始测距信号。终端B在接收到该初始测距信号后反馈一个反馈测距信号。终端A根据发送初始测距信号和接收反馈测距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相对距离d。终端A通过测量反馈测距信号的到达角(AOA)来计算相对角度α。通过相对距离d和相对角度α来进行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相对定位。确定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需要发起测距,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测距请求消息后,就可以基于测距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终端中的用于测距的应用启动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测距请求消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终端接收到用户的用于触发测距的指令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征分为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需要安全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和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这里,安全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不被泄露或者篡改的保护。隐私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身份信息不被泄露的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例如,业务为需要安全保护的业务类型,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采用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进行业务的测距。如此,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能够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确保隐私信息泄露。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为不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隐私保护时,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采用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可以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或者在连接建立后引入了加密机制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的连接为PC5安全单播连接。在PC5安全单播连接建立的过程中,请再次参见图10中的步骤c2,在终端B给终端A发送安全建立信息后,终端A和终端B都会激活加密机制。这样,当PC5安全单播连接建立成功后,终端A和终端B利用建立的PC5安全单播连接进行测距的无线通信时,终端A和终端B之间传输的用于测距的数据会被加密,这样,可以确保传输的用于测距的数据不被泄露或者被篡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的连接为PC5安全单播连接。在PC5安全单播连接建立成功后,终端A和终端B激活加密机制。这样,终端A和终端B利用建立的PC5安全单播连接进行测距的无线通信时,终端A和终端B之间传输的测距的数据会被加密,这样,可以确保传输的测距的数据不被泄露或者被篡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全部数据都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也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部分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例如,加密机制可以是只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涉及身份隐私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精度可以包含精度等级。采用不同的精度等级进行测距可以获得不同精度的测距的数据。这里,采用的精度等级越高,获得的数据的精度越高。例如,采用第一精度等级进行测距获得的测距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小于a;采用第二精度等级进行测距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误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小于b。这里,a<b。这里,第一精度等级高于第二精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测距业务要求的精度大于设置精度阈值时,采用大于等级阈值的精度等级。当测距业务要求的精度小于设置精度阈值时,采用小于等级阈值的精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精度范围内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不同。这里,采用的精度范围对应的精度越高,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越高。例如,第一精度范围为[c,d],第二精度范围为[e,f],其中,c>f。则在第一精度范围内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大于在第二精度范围内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距离关系时,测距的对象为距离。当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时,测距的对象为角度。当既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距离关系又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时,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可以为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向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起测距。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不能够向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起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可以为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不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和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可以包括生效的时间点和失效的时间点。例如,生效的时间点为12点30分;失效的时间点为14点30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和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可以包括生效的时间点和生效的时长。例如,生效的时间点为12点30分;生效的时长为2个小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业务要求的时延小于时延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单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当终端的测距业务要求的时延可以大于时延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双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业务要求的误差小于误差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双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当终端的测距业务要求的误差可以大于误差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单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后,就可以基于测距请求消息携带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基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参数的指示进行测距,相较于第二通信节点按照固定设置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的方式,能够更加适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需求。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31、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层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送的测距请求,其中,测距请求携带测距参数;测距层为测距业务的PC5-S协议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中测距的应用程序有测距需求,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层接收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送的测距请求。这里,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中测距的应用程序启动,第一通信节点中测距的应用程序有测距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请求携带的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41、根据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其中,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征分为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需要安全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和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这里,安全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不被泄露或者篡改的保护。隐私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身份信息不被泄露的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如此,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能够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确保隐私信息泄露。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时,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当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时,确定不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可以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或者在连接建立后引入了加密机制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全部数据都进行加密的机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也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部分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例如,加密机制可以是只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涉及身份隐私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可以是引入了加密机制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也可以是引入了加密机制的PC5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0,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可以是引入了加密机制的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单播连接。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步骤131中,根据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步骤151、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为第一指示,其中,第一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在接收到第一指示后,第一通信节点会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不需要安全保护和不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为第二指示,其中,第二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在接收到第二指示后,第一通信节点会确定基于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连接为可以实现一个源通信节点同时向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发送相同数据的连接。组播连接为可以实现一个源通信节点同时向同一个组内的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发送相同数据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可以是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基于PC5接口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采用加密机制可以是不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可以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或者在连接建立后引入了加密机制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全部数据都进行加密。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部分数据进行加密。例如,加密机制可以是只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涉及身份隐私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请求消息还携带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和/或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携带有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测距请求消息后,会确认该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是否是能够向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如果是,会响应该测距请求消息。如果不是,会直接忽略该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携带有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测距请求消息后,会确认该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是否是能够向该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如果是,会响应该测距请求消息。如果不是,会直接忽略该测距请求消息。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该方法,包括:
步骤161、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终端。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智能家居终端、工业用传感设备和/或医疗设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终端接入网络的接口设备。基站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的基站、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的基站、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的基站或其它演进型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是网络侧的通信节点。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Access Control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实体和策略控制功能(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实体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可以是利用测距参数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是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和/或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方位角。例如,请参见图12,第一通信节点为手机A,第二通信节点为手机B。测量手机A与手机B之间相对位置可以是测量手机A与手机B之间的距离d和手机B相对手机A的方位角α。这里,方位角α可以是到达角(AOA,Angel Of Arrival)或离开角(AOD,Angel Of Depature)。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2,手机A通过获取手机A相对手机B的相对距离d,以及手机B发送的信号到达手机A的到达角(AOA)α便可以确定手机B相对手机A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手机A通过获取手机A相对手机B的相对距离,以及手机A发送信号的离开角(AOD)α确定手机B相对手机A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采用直连链路(sidelink)的无线通信方式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2,第一通信节点为终端A,第二通信节点为终端B,在进行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相对定位时,基于直连链路(sidelink)的无线通信方式,终端A发送一个初始测距信号。终端B在接收到该初始测距信号后反馈一个反馈测距信号。终端A根据发送初始测距信号和接收反馈测距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相对距离d。终端A通过测量反馈测距信号的到达角(AOA)来计算相对角度α。通过相对距离d和相对角度α来进行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相对定位。确定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需要发起测距,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测距请求消息后,就可以基于测距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终端中的用于测距的应用启动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测距请求消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终端接收到用户的用于触发测距的指令时,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征分为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需要安全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和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这里,安全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不被泄露或者篡改的保护。隐私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身份信息不被泄露的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例如,业务为需要安全保护的业务类型,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采用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进行业务的测距。如此,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能够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确保隐私信息泄露。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为不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隐私保护时,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采用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可以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或者在连接建立后引入了加密机制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的连接为PC5安全单播连接。在PC5安全单播连接建立的过程中,请再次参见图10中的步骤c2,在终端B给终端A发送安全建立信息后,终端A和终端B都会激活加密机制。这样,当PC5安全单播连接建立成功后,终端A和终端B利用建立的PC5安全单播连接进行测距的无线通信时,终端A和终端B之间传输的用于测距的数据会被加密,这样,可以确保传输的用于测距的数据不被泄露或者被篡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的连接为PC5安全单播连接。在PC5安全单播连接建立成功后,终端A和终端B激活加密机制。这样,终端A和终端B利用建立的PC5安全单播连接进行测距的无线通信时,终端A和终端B之间传输的测距的数据会被加密,这样,可以确保传输的测距的数据不被泄露或者被篡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全部数据都进行加密的机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也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部分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例如,加密机制可以是只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涉及身份隐私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精度可以包含精度等级。采用不同的精度等级进行测距可以获得不同精度的测距的数据。这里,采用的精度等级越高,获得的数据的精度越高。例如,采用第一精度等级进行测距获得的测距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小于a;采用第二精度等级进行测距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误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小于b。这里,a<b。这里,第一精度等级高于第二精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测距业务要求的精度大于设置精度阈值时,采用大于等级阈值的精度等级。当测距业务要求的精度小于设置精度阈值时,采用小于等级阈值的精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精度范围内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不同。这里,采用的精度范围对应的精度越高,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越高。例如,第一精度范围为[c,d],第二精度范围为[e,f],其中,c>f。则在第一精度范围内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大于在第二精度范围内获得的测距的数据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距离关系时,测距的对象为距离。当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时,测距的对象为角度。当既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距离关系又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时,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可以为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向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起测距。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不能够向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起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可以为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响应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二通信节点不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和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可以包括生效的时间点和失效的时间点。例如,生效的时间点为12点30分;失效的时间点为14点30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和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可以包括生效的时间点和生效的时长。例如,生效的时间点为12点30分;生效的时长为2个小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业务要求的时延小于时延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单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当终端的测距业务要求的时延可以大于时延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双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业务要求的误差小于误差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双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当终端的测距业务要求的误差可以大于误差阈值时,测距方式的指示可以指示采用单边测距方式进行测距。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后,就可以基于测距请求消息携带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第二通信节点能够基于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测距参数的指示进行测距,相较于第二通信节点按照固定设置的测距参数进行测距的方式,能够更加适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需求。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71、根据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其中,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业务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征分为不同的业务类型。例如,需要安全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和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特征的业务类型。这里,安全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不被泄露或者篡改的保护。隐私保护可以是指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身份信息不被泄露的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会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如此,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能够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确保隐私信息泄露。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时,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当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时,确定不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可以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或者在连接建立后引入了加密机制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全部数据都进行加密的机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也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部分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例如,加密机制可以是只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涉及身份隐私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可以是引入了加密机制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也可以是引入了加密机制的PC5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0,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可以是引入了加密机制的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单播连接。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步骤161中,根据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步骤181,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其中,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需要安全保护和/或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为第一指示,其中,第一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该业务的测距。在接收到第一指示后,第一通信节点会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当业务的业务类型为不需要安全保护和不需要隐私保护的业务类型时,安全要求指示为第二指示,其中,第二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在接收到第二指示后,第一通信节点会确定基于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广播连接为可以实现一个源通信节点同时向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发送相同数据的连接。组播连接为可以实现一个源通信节点同时向同一个组内的多个目标通信节点发送相同数据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可以是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基于PC5接口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不采用加密机制可以是不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可以是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或者在连接建立后引入了加密机制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全部数据都进行加密的机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密机制也可以是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部分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例如,机密机制是只对测距过程中用于测距的涉及身份隐私信息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机制。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测距的范围的指示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9、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测距的范围之内,响应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测距的范围之外,不响应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距的范围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节点和/或第二通信节点的信号的发射功率确定。发射功率越大,信号传播的距离越远,测距的范围可以设置得越大。发射功率越小,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近,测距的范围可以设置得越小。这样,测距范围与发射功率相适应,使得测距会越准确。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大于信号阈值,设置测距的范围为[a,b]。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号的发射功率小于信号阈值,设置测距的范围为[c,d]。这里,a>d。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测距的范围之内可以是第二通信节点检测到第一通信节点的信号的接收强度大于信号强度。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测距的范围之外可以是第二通信节点检测到第一通信节点的信号的接收强度小于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可以是根据测距参数进行测距。不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可以是不执行测距的操作。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响应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不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其中,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中存储有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的列表。该列表中包括多个能够向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例如,列表中包括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第三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和第四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测距请求消息后,会将测距请求消息携带的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与列表中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做比对,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不响应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可以是根据测距参数进行测距。不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可以是不执行测距的操作。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和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的指示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11、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应用层身份标识有效,响应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应用层身份标识无效,不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其中,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层身份标识有效,可以是应用层身份标识的生成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在设置时间范围内。这里,应用层身份标识失效,可以是应用层身份标识的生成时间域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在设置时间范围外。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的对象的指示信息;响应测距请求消息,包括:
步骤221、响应于测距的对象包含角度且第二通信节点支持角度测量,测量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距离关系时,测距的对象为距离。当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时,测距的对象为角度。当既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距离关系又需要获知第二通信节点相对第一通信节点的相对角度关系时,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可以是到达角(AOA)或离开角(AOD)的角度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响应测距请求消息,还包括:
步骤231、响应于测距的对象包含角度且第二通信节点不支持角度测量,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不支持角度测量的响应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终止测距。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在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测距时只会测量距离。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节点,其中,通信节点包括发送模块241,其中,
发送模块241,被配置为: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节点,其中,通信节点包括接收模块251,其中,
接收模块251,被配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运行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应用于本公开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测距参数,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测距参数,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响应于所述安全要求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所述安全要求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所述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其中,所述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所述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层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送的测距请求,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携带所述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层为测距业务的PC5-S协议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用于请求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确定的用于测距的连接的指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携带有所述测距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和/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于测距参数确定的连接上进行测距;
其中,所述连接包括:安全连接或安全连接以外的连接;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请求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测距参数;
根据所述测距参数,确定是否基于所述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距参数,包括安全要求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测距参数,确定是否基于所述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响应于安全要求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安全要求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测距的范围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测距的范围之内,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测距的范围之外,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所述应用层身份标识有效,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所述应用层身份标识无效,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测距的对象的指示信息;所述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距的对象包含角度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支持角度测量,测量所述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距的对象包含所述角度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不支持角度测量,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不支持角度测量的响应消息。
如图26所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一种基站的结构。例如,基站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网络侧设备。参照图26,基站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应用在所述基站的任意方法,例如,如图2-6所示方法。
基站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基站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基站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基站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 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3)

1.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测距层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发送的测距请求,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携带所述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层为测距业务的PC5-S协议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所述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所述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所述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所述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响应于所述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所述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携带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和/或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9.一种测距的方法,其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安全要求指示,用于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或者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测距的精度;
测距的范围;
测距的对象,包括:距离和/或角度;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一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所述应用层授权的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作为目标通信节点支持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所述第二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
测距方式的指示,其中,所述测距方式,包括:单边测距方式和双边测距方式,其中,所述单边测距方式为:基于测距双方中一个通信节点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所述双边测距为:测距双方分别发送测距信号进行测距的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参数包含安全要求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安全要求信息,确定是否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包括:
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安全连接进行测距;
或者,
响应于安全要求信息指示不要求采用安全连接进行测距,确定基于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进行测距;其中,所述安全连接,包括:基于PC5接口建立的安全单播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连接之外的连接,包括:
广播连接;
组播连接;
不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单播连接,包括:
采用加密机制进行测距传输的单播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测距的范围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测距的范围之内,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测距的范围之外,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不为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的有效期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二通信节点的应用层授权的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所述应用层身份标识有效,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为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且所述应用层身份标识无效,不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应用层身份标识,用于指示能够向所述应用层发起测距的通信节点的应用层身份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所述测距的对象的指示信息;所述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距的对象包含角度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支持角度测量,测量所述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所述测距请求消息,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测距的对象包含所述角度且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不支持角度测量,向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不支持角度测量的响应消息。
20.一种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通信节点包括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21.一种通信节点,其中,所述通信节点包括接收模块,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用于测距的测距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测距请求消息携带测距参数;所述测距参数,用于测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22.一种通信设备,其中,包括:
天线;
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天线及存储器连接,被配置为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控制所述天线的收发,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8或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9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至8或权利要求9至权利要求19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CN202080002145.9A 2020-09-03 2020-09-03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05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13310 WO2022047708A1 (zh) 2020-09-03 2020-09-03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5008A true CN112205008A (zh) 2021-01-08
CN112205008B CN112205008B (zh) 2023-06-20

Family

ID=7403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145.9A Active CN112205008B (zh) 2020-09-03 2020-09-03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6194A1 (zh)
EP (1) EP4210356A1 (zh)
CN (1) CN112205008B (zh)
WO (1) WO2022047708A1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256A1 (en) * 2021-01-29 2022-08-0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ssistance in rang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2180599A1 (en) * 2021-02-25 2022-09-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idelink ranging for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types
WO2022178789A1 (zh) * 2021-02-25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78788A1 (zh) * 2021-02-25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78866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2005A1 (zh) * 2021-04-19 2022-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68104A1 (zh) * 2021-06-22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感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016466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节点选择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87329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协作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42093A1 (zh) * 2022-01-29 2023-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Ue发现消息保护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2089A1 (zh) * 2022-01-29 2023-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50990A1 (zh) * 2022-02-10 2023-08-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60195A1 (zh) * 2022-02-22 2023-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和装置及测距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3179556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12965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侧行链路定位方法、装置
WO2023212951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00131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26695A1 (en) * 2022-08-02 2024-02-08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uracy improvement for rtt-based positioning
WO2024031565A1 (zh) * 2022-08-11 2024-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7324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204476D0 (en) * 2022-03-29 2022-05-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anging service exposure framework for 5g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2303A1 (en) * 2007-05-31 2010-08-12 Ning Gu Ranging method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a central node and an equipment node in a beaco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N110730413A (zh) * 2018-06-29 2020-01-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和装置
US2020010687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Apple Inc. Ranging between mobile devices
CN111386740A (zh) * 2017-11-08 2020-07-07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4914A (en) * 1994-09-06 1997-03-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time and space diversity transmission for determining receiver location
US9572189B2 (en) * 2005-04-20 2017-02-14 Contact At Onc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messages and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CN108023682B (zh) * 2016-10-3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DE112018006098T5 (de) * 2017-12-30 2020-08-13 Intel Corporation Übergabebezogene technologie, 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US20220124646A1 (en) * 2018-11-02 2022-04-2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2303A1 (en) * 2007-05-31 2010-08-12 Ning Gu Ranging method for measuring distance between a central node and an equipment node in a beaco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N111386740A (zh) * 2017-11-08 2020-07-07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距离测量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CN110730413A (zh) * 2018-06-29 2020-01-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和装置
US2020010687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Apple Inc. Ranging between mobile devices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256A1 (en) * 2021-01-29 2022-08-0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ssistance in rang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2180599A1 (en) * 2021-02-25 2022-09-0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idelink ranging for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types
WO2022178789A1 (zh) * 2021-02-25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78788A1 (zh) * 2021-02-25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300125A4 (en) * 2021-02-25 2024-01-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ELEMETR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78866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2005A1 (zh) * 2021-04-19 2022-10-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268104A1 (zh) * 2021-06-22 2022-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感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016466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节点选择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087329A1 (zh) * 2021-11-22 2023-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协作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42089A1 (zh) * 2022-01-29 2023-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42093A1 (zh) * 2022-01-29 2023-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Ue发现消息保护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50990A1 (zh) * 2022-02-10 2023-08-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60195A1 (zh) * 2022-02-22 2023-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和装置及测距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3179556A1 (zh) * 2022-03-24 2023-09-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12965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侧行链路定位方法、装置
WO2023212951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00131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测距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26695A1 (en) * 2022-08-02 2024-02-08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uracy improvement for rtt-based positioning
WO2024031565A1 (zh) * 2022-08-11 2024-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7324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76194A1 (en) 2023-08-31
WO2022047708A1 (zh) 2022-03-10
CN112205008B (zh) 2023-06-20
EP4210356A1 (en) 2023-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05008B (zh) 测距的方法、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47752A1 (zh)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602468B (zh) Terminal through the relay node to determine the use of methods and devices
WO2022011565A1 (zh) 相对定位的方法、终端、基站、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9667B (zh) 非3gpp接入上的终端接入5g网络的注册管理方法
CN108886685B (zh) 一种终端匹配方法、装置
CN115460650A (zh) 基站、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及其方法
WO2011134394A1 (zh) 触发一组mtc设备与mtc服务器通信的方法及mtc设备
US2022035394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S20160262019A1 (en) Secur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ximity based service termina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nvironment
CN107683596B (zh) 用于末端装置发现另一个末端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US102921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device discovery
WO2015139184A1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EP3761751A1 (en) Relay selection in cellular sliced networks
EP322812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 access point discovery
CN108141810A (zh) 车联网系统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EP30449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st initial link setup security optimizations for psk and sae security modes
EP3725131B1 (en) Reducing latency in wireless networks
Xu et al. Internet Access in Vehicular Networks
EP42283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prs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04591A1 (zh) 位置获得方法、装置、设备、介质、芯片、产品及程序
Xu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rive-thru Internet Access
Chaves-Dieguez et al. Improving effective contact duration in vehicular delay-tolerant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