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5394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5394A
CN111385394A CN202010144455.6A CN202010144455A CN111385394A CN 111385394 A CN111385394 A CN 111385394A CN 202010144455 A CN202010144455 A CN 202010144455A CN 111385394 A CN111385394 A CN 111385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harging
fixing part
adapter pla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44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学志
单鑫
赵永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44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85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85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5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支架、充电组件、压块及主板。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支架容置在容纳腔中,并凸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上,而充电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支架上,充电柱穿设于通孔中,因此,充电转接板和充电柱均收容于壳体内,避免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外,且受到壳体的外层保护,并提高抗跌性能,从而提高可靠性,其中,压块设置在容纳腔中,压块压接在充电转接板上,以使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支架的表面相抵接,使得充电转接板和壳体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被使用在各种场景中,能够对接充电设备以获得电力。移动终端上设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对接外部的充电设备。
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组件由FPC二次注塑而成,充电组件由外向内卡合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通过胶水直接胶接于后壳的外表面上,使得充电组件大面积地暴露于后壳外,导致充电组件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支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凸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所述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压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块压接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以使所述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表面相抵接;及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转接板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柱的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凸台部,该凸台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充电转接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充电转接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贴合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所述充电柱;及连接部,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压块抵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以使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容置槽。
可选的,所述本体部上凸设有两竖板,两所述竖板分列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两所述竖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压块的两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的卡板。
可选的,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卡板中对应的侧面相配合的导向面,使得所述卡板能够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移动。
可选的,所述压块背向所述连接部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取的夹取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本体部的表面胶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并凸设有插接于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泡棉胶,该泡棉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泡棉胶密封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面向所述充电柱的端面和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所述泡棉胶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柱穿设的过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背向所述本体部的侧面上设有导电层;所述主板上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导电层布置的导电片,该导电片由所述主板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抵接所述导电层,使得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转接板电连接;所述主板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抵压于所述压块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背向所述充电柱的端面连接有补强块;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扣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内侧壁凸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端面抵接所述补强块,该支撑板面向所述压块的侧面抵压所述压块。
可选的,所述后壳包括硬质骨架和一体成型于所述硬质骨架外表面的硅胶层;所述充电转接板固设于所述硬质骨架的内侧壁;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硬质骨架和所述硅胶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中,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支架容置在容纳腔中,并凸设在壳体的内侧壁上,而充电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支架上,充电柱穿设于通孔中,因此,充电转接板和充电柱均收容于壳体内,避免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外,且受到壳体的外层保护,并提高抗跌性能,从而提高可靠性,其中,压块设置在容纳腔中,压块压接在充电转接板上,以使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支架的表面相抵接,使得充电转接板和壳体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压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压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移动终端;
1、壳体;1a、容纳腔;1b、通孔;11、前壳;111、支撑板;12、后壳; 121、硬质骨架;122、硅胶层;
2、显示屏;
3、支架;31、本体部;311、竖板;3111、卡合部;3112、卡槽;312、定位柱;32、凸台部;321、容置槽;
4、充电组件;41、充电转接板;411、第一固定部;4111、定位孔;4112、导电层;412、第二固定部;4121、补强块;413、连接部;42、充电柱;
5、压块;51、卡板;52、夹取槽;53、导向箭头;54、凹槽;
6、主板;61、导电片;
7、泡棉胶;71、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移动终端被使用在各种场景中,能够对接充电设备以获得电力。移动终端上设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处对接外部的充电设备。
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组件由FPC二次注塑而成,充电组件由外向内卡合于移动终端的底部,并通过胶水直接胶接于后壳的外表面上,使得充电组件大面积地暴露于后壳外,导致充电组件的可靠性较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100,主要包括壳体1、显示屏2、支架3、充电组件4、压块5、主板6和泡棉胶7。
壳体1作为移动终端100的外壳,壳体1为具有一定壁厚的中空腔体,壳体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a,该容纳腔1a容纳有支架3、充电组件4、压块 5和主板6,通过容纳腔1a实现充电组件4由外向内安装于壳体1内,使得充电组件4受到壳体1的外层保护,而充电组件4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可选的,壳体1包括相连接前壳11和后壳12,该后壳12与前壳11相扣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1a。
前壳11的内侧壁凸设有支撑板111,该支撑板111在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上朝向后壳12延伸,且处于容纳腔1a内。
后壳12设置于前壳11的后侧,包括硬质骨架121和硅胶层122。
硬质骨架121作为后壳12的支撑部分,用于连接支架3、充电组件4,具有一定硬度。
硅胶层122一体成型于硬质骨架121外表面,能够在后壳12跌落的过程中吸收冲击力,降低硬质骨架121所承受的冲击力,从而提高移动终端100 的内部部件的稳定性。
其中,壳体1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1a连通的通孔1b,该通孔1b用于供充电组件4穿设。具体的,通孔1b开设于后壳12的底部。
可选的,通孔1b呈圆形,具有两组,各组通孔1b均为两个。
显示屏2设置于壳体1的一侧,作为移动终端100的显示部分,可选的,显示屏2安装于前壳11的前侧,以供用户观看。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压块5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压块5的连接示意图。
结合图5至图7所示,支架3容置在容纳腔1a中,并凸设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可选的,支架3设置于后壳12朝向前壳11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于后壳12上。
支架3包括相连接的本体部31和凸台部32。
本体部31安装于后壳12的内侧壁上,朝向前壳11。本体部31可选的呈平板状。
本体部31上凸设有两竖板311,两竖板311沿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地布置。
两竖板31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3112,该卡槽3112可选的呈楔形。
可选的,两竖板311的相对面也可以凸设有卡合部3111,该卡合部3111 上开设有卡槽3112。
本体部31凸设有定位柱312,该定位柱312由本体部31朝向前壳11的表面沿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延伸。可选的,定位柱312具有两个,两定位柱312间隔布置。
凸台部32设置于本体部31朝向后壳12底部的端面上,凸台部32可选的呈平板状。凸台部32上开设有容置槽321,该容置槽321朝向前壳11,容置槽321可选的呈矩形。
充电组件4设置在容纳腔1a中,对接外部的供电设备以向移动终端100 实现充电功能。充电组件4包括充电转接板41和设置在充电转接板41上的充电柱42。
充电转接板41支撑在支架3,贴合于后壳12底部的内侧壁。充电转接板41包括第一固定部411、第二固定部412和连接部413,该连接部4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部411和第二固定部412。
第一固定部411安装于本体部31上,朝向前壳11。第一固定部411可选的呈片状,平行地贴合本体部31朝向前壳11的侧面。具体的,第一固定部411的侧面与本体部31的表面相胶接。
第一固定部411上开设有定位孔4111,该定位孔4111适配于定位柱312,供定位柱312插接,从而实现第一固定部411与本体部31的定位连接。
第一固定部411背向本体部31的侧面上设有导电层4112,该导电层4112 可选的为铜层。可选的,导电层4112呈矩形,具有两个,两导电层4112沿第一固定部411的宽度方向布置。
第二固定部412与第一固定部411在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二固定部412可选的呈片状。可选的,第二固定部412与第一固定部 411相垂直。
第二固定部412平行地贴合于容纳腔1a的内侧壁上,具体的,第二固定部412贴合于后壳12的硬质骨架121。而第一固定部411的一端在移动终端 100的厚度方向上处于第二固定部412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固定部411的一端处于第二固定部412的下侧。
连接部413由第二固定部412的一端沿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连接第一固定部411的一端,具体的,连接部413沿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向上延伸。通过连接部413的弯折提高充电转接板41的刚性。
其中,连接部413与第二固定部412的连接处呈圆弧设置,连接部413 与第一固定部411的连接处呈圆弧设置。连接部413安装于凸台部32上,贴合于容置槽321的内侧壁。另外,连接部413的两侧分布有两竖板311。
充电柱42作为充电组件4外接供电设备的外接端,连接在第二固定部 412面向后壳12底部的端面上,穿设于通孔1b。
其中,充电柱42穿设于硬质骨架121和硅胶层122,通过硬质骨架121 和硅胶层122对充电柱42实现双重保护,并且有效提高抗冲击力。充电柱 42和充电转接板41均收容于壳体1内,避免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1外,且受到壳体1的外层保护,并提高抗跌性能,从而提高可靠性。
可选的,充电柱42适配于通孔1b,且对应通孔1b布置。充电柱42具有两组,各组充电柱42具有两个,连接第二固定部412上。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压块5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压块5的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压块5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5至图8所示,压块5抵接在所述连接部413上,以使所述连接部413卡接于所述容置槽321,使得连接部413使得充电转接板41和壳体1 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41的可靠性。
压块5的两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槽3112过盈配合的卡板51,通过卡板 51与所述卡槽3112过盈配合实现卡板51卡合于卡槽3112中,避免连接部 413因冲击力而脱离容置槽321外,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41的可靠性。可选的,该卡板51适配于卡槽3112,可选的呈楔形。
卡板51沿卡槽3112的内壁移动,并且在卡槽3112的内壁的导向下安装于对应的卡合部3111,其中,卡槽3112的内壁作为卡槽3112的导向面,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卡板51能够在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可选的,卡板51中两侧面与卡槽3112的导向面相配合。
压块5面向第二固定部412的端面接触第二固定部412,以增强第二固定部412与容纳腔1a的内壁的连接强度。其中,第二固定部412背向充电柱 42的端面连接有补强块4121,该补强块4121加固第二固定部412的强度,以提高第二固定部412的使用寿命,降低压块5对第二固定部412的磨损。
另外,前壳11的支撑板111面向第二固定部412的一侧表面抵接补强块4121,该支撑板111面向压块5的侧面抵压压块5,使得压块5在支撑板111 的抵压下进一步地贴合连接部413,保证连接部413的稳定性。
压块5背向连接部413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取的夹取槽52,该夹取槽52 朝向前壳11,从而便于压块5安装或脱离卡合部3111。
夹取槽52具有两个,两夹取槽52沿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间隔地布置,以便于镊子夹取。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压块5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7所示,压块5背向连接部413的侧面上设有导向箭头53,通过导向箭头53便于安装。压块5背向补强块4121的端面设有凹槽54,该凹槽54 的一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超出第一固定部411的外表面,以便于压块5脱离。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100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至图5所示,主板6设置在容纳腔1a中,呈平板状。主板6与充电转接板41连接,以使主板6与充电柱42的电连接。具体的,主板6上连接有对应于导电层4112布置的导电片61,该导电片61由主板6面向第一固定部411的侧面沿移动终端100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抵接导电层4112,使得主板6与充电转接板41电连接。可选的,导电片61呈圆弧状。
主板6面向第一固定部411的侧面抵压于压块5上,进一步提高压块5 与连接部413的连接强度,提高充电转接板41的稳定性。具体的,主板6 面向第一固定部411的侧面贴合于压块5背向连接部413的侧面。
另外,主板6上可以连接两充电转接板41,而后壳12和支架3需要做对应的布置,以满足两充电转接板41的固定。
泡棉胶7设置在容纳腔1a中,泡棉胶7的双面均具有附着性。泡棉胶7 密封地连接第二固定部412面向充电柱42的端面和容纳腔1a的内侧壁,从而提高第二固定部412与容纳腔1a的内侧壁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水分沿通孔1b进入至容纳腔1a。
泡棉胶7上开设有供充电柱42穿设的过孔71,该过孔71的内轮廓与充电柱42的外轮廓一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壳体1内部设有容纳腔1a,壳体1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1a连通的通孔1b,支架3容置在容纳腔1a中,并凸设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而充电组件4设置在容纳腔1a中,充电组件4包括充电转接板41和设置在充电转接板41上的充电柱42,充电转接板41支撑在支架3上,充电柱42穿设于通孔1b中,因此,充电转接板41和充电柱42均收容于壳体1内,避免大面积地暴露于壳体1外,且受到壳体1的外层保护,并提高抗跌性能,从而提高可靠性,其中,压块5设置在容纳腔1a中,压块5压接在充电转接板41 上,以使充电转接板41的表面与支架3的表面相抵接,使得充电转接板41 和壳体1的连接强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地提高充电转接板41的可靠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该容纳腔连通的通孔;
支架,容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凸设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充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转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的充电柱;所述充电转接板支撑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压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块压接在所述充电转接板上,以使所述充电转接板的表面与所述支架的表面相抵接;及
主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充电转接板与所述主板连接,以使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柱的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凸台部,该凸台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充电转接板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
所述充电转接板包括:
第一固定部,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
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处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贴合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连接有所述充电柱;及
连接部,由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
所述压块抵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以使所述连接部卡接于所述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上凸设有两竖板,两所述竖板分列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两所述竖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卡槽;
所述压块的两侧面凸设有与所述卡槽过盈配合的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卡板中对应的侧面相配合的导向面,使得所述卡板能够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背向所述连接部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夹取的夹取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本体部的表面胶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并凸设有插接于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泡棉胶,该泡棉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泡棉胶密封地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面向所述充电柱的端面和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
所述泡棉胶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柱穿设的过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背向所述本体部的侧面上设有导电层;
所述主板上连接有对应于所述导电层布置的导电片,该导电片由所述主板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沿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以抵接所述导电层,使得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转接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面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抵压于所述压块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背向所述充电柱的端面连接有补强块;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相扣合,以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前壳的内侧壁凸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端面抵接所述补强块,该支撑板面向所述压块的侧面抵压所述压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硬质骨架和一体成型于所述硬质骨架外表面的硅胶层;
所述充电转接板固设于所述硬质骨架的内侧壁;所述充电柱穿设于所述硬质骨架和所述硅胶层。
CN202010144455.6A 2020-03-04 2020-03-04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1385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4455.6A CN111385394A (zh) 2020-03-04 2020-03-04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4455.6A CN111385394A (zh) 2020-03-04 2020-03-04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5394A true CN111385394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2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4455.6A Pending CN111385394A (zh) 2020-03-04 2020-03-04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8539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2506Y (zh) * 2007-10-12 2008-09-10 肖忠诚 通用移动型手机充电器
US20120229079A1 (en) * 2011-03-10 2012-09-13 Kien Hoe Daniel Chin Universal purpose power adapter
CN106208201A (zh) * 2016-07-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电池组件
CN110493395A (zh) * 2019-08-07 2019-11-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10006934U (zh) * 2019-06-20 2020-01-31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111111U (zh) * 2019-07-15 2020-02-21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外露充电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2506Y (zh) * 2007-10-12 2008-09-10 肖忠诚 通用移动型手机充电器
US20120229079A1 (en) * 2011-03-10 2012-09-13 Kien Hoe Daniel Chin Universal purpose power adapter
CN106208201A (zh) * 2016-07-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电池组件
CN210006934U (zh) * 2019-06-20 2020-01-31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111111U (zh) * 2019-07-15 2020-02-21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外露充电结构
CN110493395A (zh) * 2019-08-07 2019-11-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6163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7410590U (zh) 电路连接结构及终端
CN200941495Y (zh) 电连接器
JP201113471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0001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function
KR20100061105A (ko) 전자 기기용 접촉 단자
CN110401050B (zh) 卡托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9428185B (zh) 背板连接器组件及背板连接器用密封组件
US20230420899A1 (en) Charging adapter device and insta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1385394A (zh) 移动终端
CN103165991A (zh) 接地装置及具有该接地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218783940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5266027U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设备
CN110493395B (zh) 移动终端
JP2000134021A (ja) 携帯無線機
CN113889357A (zh) 按键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514106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11343309A (zh) 移动终端
CN220672758U (zh) 电池安装结构、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433228U (zh) 一种电能表
CN219436285U (zh) 电连接器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CN218352696U (zh) 耳机
CN215344654U (zh) 安装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16122840U (zh) 一种采用折弯导电件的蓝牙耳机
JP2015103869A (ja) 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