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3183A - 滑阀 - Google Patents

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3183A
CN111373183A CN201880076779.1A CN201880076779A CN111373183A CN 111373183 A CN111373183 A CN 111373183A CN 201880076779 A CN201880076779 A CN 201880076779A CN 111373183 A CN111373183 A CN 111373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spring
valve
axial direction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7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3183B (zh
Inventor
成田慎治
田中英纪
穴田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Ju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11373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3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3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22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 F16K3/24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sealing faces shaped as surfaces of solids of revolution with cylindrical 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7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0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screw-spindle or internally threaded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08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screw-spindle or internally threaded actuating means the actuating element being rotatable, non-rising, and driving a non-rotatable axially-slid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滑阀(1A)具备:形成有阀芯孔(11a)的罩体(11);能在轴线方向移动地插通罩体(11)的阀芯孔(11a)的阀芯(12);与阀芯(12)同轴配置的丝杠轴(31);使丝杠轴(31)旋转的电动马达(14);与丝杠轴(31)螺合,且借助丝杠轴(31)旋转而在轴线方向移动的螺母(32);连结螺母(32)和阀芯(12)的连结构件(40);以及向阀芯(12)施加用于将阀芯(12)维持在中立位置的施力的螺旋弹簧(51),该螺旋弹簧(51)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配置。

Description

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电动执行器移动阀芯的滑阀。
背景技术
作为液压回路上使用的控制阀之一已知有滑阀,滑阀能根据阀芯的位置来控制工作油的流动方向和工作油的流量。又,滑阀已知有将先导压施加阀芯从而改变位置的先导驱动方式和利用直动电动执行器改变阀芯的位置的执行器驱动方式。作为后者的执行器驱动方式的滑阀,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的多连方向切换阀。
专利文献1的多连方向切换阀中,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经由滚珠丝杠减速机与阀芯连结。滚珠丝杠减速机具备安装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丝杠轴和通过滚珠与该丝杠轴螺合的螺母,对固定于螺母的动力传递构件实施制止旋转的处置从而防止螺母的旋转,由此将丝杠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螺母的直动运动。螺母经由动力传递构件与阀芯连结,通过旋转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使得阀芯在其轴线方向移动,阀芯的位置变化。又,该多连方向切换阀中例如具备用于在电动马达的电力系统被切断时等使阀芯返回中立位置的中立复位机构。中立复位机构具有配置于滚珠丝杠减速机的螺母与阀芯之间的螺旋弹簧,阀芯从中立位置移动时,利用螺旋弹簧使阀芯返回中立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6617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多连方向切换阀中,阀芯、螺旋弹簧及滚珠丝杠减速机的螺母在阀芯的轴线方向上排列配置,因而滑阀的全长较长。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轴线方向的长度的滑阀。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滑阀具备:形成有阀芯孔的罩体;能在轴线方向移动地插通所述罩体的阀芯孔的阀芯;与所述阀芯同轴配置的丝杠轴;使所述丝杠轴旋转的电动马达;与所述丝杠轴螺合,且借助所述丝杠轴旋转而在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螺母;连结所述螺母与所述阀芯的连结构件;以及向所述阀芯施加用于将所述阀芯维持在中立位置的施力的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从所述丝杠轴的径向观察与所述螺母重叠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螺旋弹簧从丝杠轴的径向观察与螺母重叠地配置,因而相比于螺旋弹簧和螺母在轴线方向上排列的以往的滑阀,能缩短滑阀的轴线方向的长度。
上述的滑阀也可以是,具备容纳所述螺旋弹簧及所述螺母的壳体;所述连结构件具有从所述壳体突出并与所述阀芯连接的突出部。根据该结构,容纳螺旋弹簧及螺母的壳体和电动马达为组装品(assembly),从而能将阀芯安装于连结构件。
上述的滑阀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呈一体化,构成为在其内方保持所述螺旋弹簧。根据该结构,壳体呈一体化,构成为保持螺旋弹簧,因而例如在将阀芯更换为新的阀芯时等,滑阀的装配变容易。
上述的滑阀中也可以是,所述螺旋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片及第二弹簧片;所述第一弹簧片在所述阀芯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移动的情况下压缩,所述第二弹簧片在所述阀芯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移动的情况下压缩。根据该结构,在阀芯从中立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弹簧片及第二弹簧片的某一方压缩,因而能提高各弹簧片的耐用性。
或者上述的滑阀中也可以是,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阀芯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及另一方侧任一方移动的情况下均压缩。根据该结构,相比于螺旋弹簧具备上述的第一弹簧片及第二弹簧片的情况,能缩短滑阀的轴线方向的长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缩短轴线方向的长度的滑阀。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滑阀的剖视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滑阀的中立复位机构放大后的剖视图,是示出阀芯向轴线方向一方侧移动时的状态的图;
图2B是图1所示的滑阀的中立复位机构放大后的剖视图,是示出阀芯向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移动时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变形例的滑阀的剖视图;
图4A是图3所示的滑阀的中立复位机构扩大后的剖视图,是示出阀芯向轴线方向一方侧移动时的状态的图;
图4B是图3所示的滑阀的中立复位机构扩大后的剖视图,是示出阀芯向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移动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1及图2A、2B对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滑阀1A进行说明。
包括建筑机械等的工业机械为了向执行器供给工作油而具备油压供给装置。执行器以与供给的流量相应的速度驱动,油压供给装置为了控制向执行器供给的工作油的流量,具有如图1所示的滑阀1A。滑阀1A为直动电动式的滑阀,具备罩体11、阀芯12、直动转换单元13和电动马达14。阀芯12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其轴线方向延伸。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从阀芯12向电动马达14的方向即阀芯12的轴线方向一方(即图1的右方)称为“右方”,将从电动马达14向阀芯12的方向即阀芯12的左方(即图1的左方)称为“左方”。又,仅称为“轴线方向”时,表示阀芯12的轴线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又,后述变形例的滑阀1B的说明也同样。
罩体11例如为阀体,形成有阀芯孔11a和多条油通路(本实施形态中为三条油通路)11b~11d。阀芯孔11a以贯通罩体的形式在规定方向延伸,三条油通路11b~11d在不同位置上分别与阀芯孔11a连接。又,三条油通路11b~11d与未图示的油压泵、执行器等相连,三条油通路11b~11d中流通有工作油。如此构成的罩体11的阀芯孔11a中插通有阀芯12。
阀芯12具有阀芯主体部12a和从该阀芯主体部12a的一端部突出的平板部12b。阀芯主体部12a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其轴线方向延伸。阀芯主体部12a的外径与阀芯孔11a的孔径大致一致。又,在阀芯主体部12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周槽(本实施形态中为两个周槽12c、12d)。各周槽12c、12d在阀芯主体部12a的外周面绕周向全周地延伸。又,各周槽12c、12d在阀芯12插通于阀芯孔11a的状态下与三条油通路11b~11d对应配置。
例如在如图1那样阀芯12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两个周槽12c、12d与在沿轴线方向互相隔开的位置上形成的第一及第三油通路11b、11d分别连接。另一方面,若阀芯12向右方移动则位于左方侧的第一周槽12c连接第一油通路11b和第二油通路11c,若阀芯12向左方移动则位于右方侧的第二周槽12d连接第三油通路11d和第二油通路11c。
像这样阀芯12通过改变位置来切换三条油通路11b~11d的连接状态,还能调节所连接的油通路11b~11d之间的开度。即,阀芯12能使工作油以与其位置相应的流量及方向流动。
平板部12b形成为大致平板状,从阀芯主体部12a的右端部向右方突出。平板部12b形成为可与后述的连结构件40连接。具体而言,在平板部12b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嵌合孔12e。嵌合孔12e将平板部12b沿其厚度方向(图1的纸面上下方向)贯通,嵌合孔12e中嵌入大致球状的滚珠44。阀芯12通过该滚珠44与连结构件40连接。平板部12b上与连结构件40的连接详情见后述。
在罩体11及阀芯12的右方侧配置有直动转换单元13,此外在直动转换单元13的右方侧配置有电动马达14。直动转换单元13具有壳体20、直动转换机构30、连结构件40和中立复位机构50。
壳体20呈大致圆筒状,在其右方侧端部和左方侧端部分别具有开口部。壳体20包括由与阀芯12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在该轴线方向分割而成的第一壳体片21和第二壳体片22。
第一壳体片21和第二壳体片22从靠近阀芯12侧依次在阀芯12的轴线方向上排列并相互连结。第一壳体片21为大致圆筒状,从靠近阀芯12侧依次具有与阀芯孔11a同程度直径的内周面20a和直径大于该内周面20a的内周面20b(“内周面”及后述的“阶梯部”也参照图2A及图2B。)。又,第二壳体片22为大致圆筒状,从靠近阀芯12侧依次具有直径比第一壳体片21的内周面20b大的内周面20c、与第一壳体片21的内周面20b相同直径的内周面20d和直径小于阀芯孔11a的内周面20e。又,第一壳体片21上的内周面20a与内周面20b之间形成有阶梯部20f。又,第二壳体片22上的内周面20c与内周面20d之间形成有阶梯部20g,内周面20d与内周面20e之间形成有阶梯部20h。
壳体20使该第一壳体片21的右方侧的开口端部和第二壳体片22的左方侧的开口端部相互对接并通过例如机械性紧固、焊接、黏着等接合,从而一体化。即,直动转换单元13以壳体20在其内方保持直动转换机构30及中立复位机构50分别具有的构成要素的形式一体化,由此构成为一个单元。另,第一壳体片21与第二壳体片22接合,由此在壳体20上的第一壳体片21的内周面20b与第二壳体片22的内周面20c之间形成有阶梯部20i。
壳体20以其内周面20a~20e的中心轴与罩体11的阀芯孔11a的中心轴对齐的形式使其左方侧的端面与罩体11的右方侧的端面抵接,以该状态紧固于罩体11。在壳体20的右方侧端面安装有电动马达14。
电动马达14即所谓的伺服马达,具有定子部14a和转子部(包括输出轴)14b。定子部14a连接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转子部14b根据从该控制装置提供的电压旋转。又,转子部14b与阀芯12同轴配置,以从定子部14a朝壳体20内插通壳体20的右方侧端部开口部的形式在轴线方向突出。在转子部14b的梢端(即图1的转子部14b的左端)设置有直动转换机构30。
直动转换机构30是将电动马达14的转子部14b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本实施形态中,直动转换机构30为滚珠丝杠机构,具有丝杠轴31和螺母32。丝杠轴31是在轴线方向延伸的棒状的构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雄螺纹。丝杠轴31与阀芯12同轴配置。又,丝杠轴31安装于转子部14b,与转子部14b一体地绕轴线旋转。丝杠轴31通过图示省略的多个滚珠与螺母32螺合。螺母32固定于连结构件40。该连结构件40如后所述通过在连结构件40的引导槽46嵌入壳体20的突起部23,由此防止相对于壳体20绕阀芯12的轴线旋转。即,也防止固定于连结构件40的螺母32相对于壳体20绕阀芯12的轴线旋转。因此在旋转丝杠轴31时,螺母32不绕丝杠轴31的轴线旋转而沿丝杠轴31左右移动。
连结构件40是连结螺母32和阀芯12的构件。连结构件40形成为大致有底筒状,在其轴线方向延伸。连结构件40的外径与壳体20的内周面20a及阀芯孔11a的直径大致一致。连结构件40具有构成其右方侧部分的筒状部41和构成其左方侧部分的柱状部42。筒状部41在其右方侧开口,该筒状部41的左侧被柱状部42堵塞。筒状部41配置为其中心轴与阀芯12的轴线一致。丝杠轴31从右方侧插通筒状部41的开口部,与该丝杠轴31螺合的螺母32嵌合并黏着于筒状部41的内周面41a。如此构成的连结构件40能与螺母32一同左右移动。从左端侧堵塞筒状部41的面(即柱状部42的右方侧端面)42a和丝杠轴31的左端部以在螺母32相对于丝杠轴31向右方侧移动时不相互接触的形式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又,连结构件40具有至少在阀芯12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从壳体20向左方侧突出的突出部43。本实施形态中,突出部43为连结构件的柱状部42的一部分,但也可以形成为包括柱状部42整体和筒状部的一部分。突出部43插通罩体11的阀芯孔11a。又,突出部43形成为能与阀芯12连接。本实施形态中,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和阀芯12的平板部12b为了允许阀芯12相对于螺母32偏芯而以阀芯12能相对于螺母32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全方向倾倒且滑动的形式连接。进一步详细说明,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通过嵌入平板部12b的嵌合孔12e的滚珠44与平板部12b连接。即,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阀芯12的平板部12b及滚珠44构成球窝接头(ball joint)。
在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的梢端形成有呈大致平板状的平板部12b所插入的插入槽45。插入槽45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贯通。即,突出部43在被与正交方向垂直的剖面剖切时形成为大致U字状。
插入槽45形成为使与嵌合孔12e对应之处配合滚珠44的形状地向插入槽45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凹陷),在该部分嵌入滚珠44。即,能在向嵌合孔12e嵌入滚珠44的状态下向插入槽45插入平板部12b,利用滚珠44来卡止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和阀芯12的平板部12b。由此,螺母32和阀芯12被连结构件40连结,当螺母32在轴线方向移动时能使阀芯12与螺母32连动地左右移动。如此,直动转换单元13及电动马达14构成如下直动式电动执行器:通过向该电动马达14供给电力来使阀芯12在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
本实施形态中,如上所述般,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和阀芯12的平板部12b通过滚珠44相互连接,因而在阀芯12的轴线相对于转子部14b的轴线倾倒那样的偏芯发生的情况下,能使阀芯12的平板部12b配合倾倒的状态向任何方向相对于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倾倒。由此能允许阀芯12的轴线相对于转子部14b的轴线倾倒。
又,在壳体20的内周面20a设置有在周向上的规定位置朝径向内方突出的突起部23。又,在连结构件40的外周面形成有从与该突起部23在径向上相向的位置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引导槽46。突起部23嵌入引导槽46,当连结构件40在轴线方向移动时在引导槽46中被沿着轴线方向引导。又,突起部23嵌入引导槽46,由此防止连结构件40相对于壳体20绕阀芯12的轴线旋转。
中立复位机构50是对阀芯12施加用于将阀芯12维持在中立位置的施力,从而在例如电动马达14的电力系统被切断时等使阀芯12返回中立位置的机构。中立复位机构50具有螺旋弹簧51、第一弹簧座构件52、第二弹簧座构件53、第一推压部54、第二推压部55、第一限制部56和第二限制部57。第一弹簧座构件52、第二弹簧座构件53和螺旋弹簧51外装于连结构件40。
图2A是示出阀芯12向右方侧移动时的中立复位机构50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2B是示出阀芯12向左方侧移动时的中立复位机构50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以下,适当参照图2A及图2B对中立复位机构50进行说明。
螺旋弹簧51以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的形式配置于连结构件40(更详细而言,筒状部41)的周围。并且,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及第二弹簧座构件53配置为在轴线方向夹着该螺旋弹簧51。即,本实施形态中,在比连结构件40的筒状部41靠近径向内方侧处配置有直动转换机构30,在比连结构件40的筒状部41靠近径向外方侧处配置有中立复位机构50。螺旋弹簧51即所谓的压缩螺旋弹簧,以被压缩的状态介设于两个弹簧座构件52、53之间。
第一弹簧座构件52如图2A及图2B所示,具有:具有被连结构件40在轴线方向上插通的插通孔52a的筒状部52b;以及形成于该筒状部52b的左方侧的凸缘部52c。筒状部52b处于螺旋弹簧51的径向内方,凸缘部52c支承螺旋弹簧51的左侧端部。连结构件40插通插通孔52a,由此第一弹簧座构件52相对于连结构件40在轴线方向上自由移动(滑动)。
第一弹簧座构件52如图1所示,在阀芯12位于中立位置时处于与壳体20内的阶梯部20i抵接的位置即第一位置P1。在比第一弹簧座构件52靠近左方侧处设置有第一推压部54。第一弹簧座构件52从左方侧被第一推压部54推压,从而由第一位置P1向右方侧移动(参照图2A)。
本实施形态中,第一推压部54设置为从连结构件4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伸出。第一推压部54与连结构件40独立,相对于连结构件40固定,与连结构件40一体地在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推压部54在阀芯12处于中立位置时,位于相对于处于第一位置P1的第一弹簧座构件52从螺旋弹簧51相反侧抵接的位置。并且,第一推压部54在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右方侧移动时,与阀芯12一同向右方侧移动,推压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参照图2A)。
第二弹簧座构件53如图2A及图2B所示,具有:具有被连结构件40在轴线方向上插通的插通孔53a的筒状部53b;以及形成于该筒状部53b的右方侧的凸缘部53c。筒状部53b处于螺旋弹簧51的径向内方,凸缘部53c支承螺旋弹簧51的右侧端部。连结构件40插通插通孔53a,由此第二弹簧座构件53相对于连结构件40在轴线方向自由移动(滑动)。
第二弹簧座构件53如图1所示,在阀芯12位于中立位置时处于与壳体20内的阶梯部20g抵接的位置即第二位置P2。在比第二弹簧座构件53靠近右方侧设置有第二推压部55。第二弹簧座构件53从右方侧被第二推压部55推压,从而由第二位置P2向左方侧移动(参照图2B)。
本实施形态中,连结构件40(更详细而言,筒状部41)的开口端部以从连结构件4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形式形成为凸缘状,该凸缘部分构成第二推压部55。即,第二推压部55为连结构件40的一部分。第二推压部55在阀芯12处于中立位置时,位于相对于处于第二位置P2的第二弹簧座构件53从螺旋弹簧51的相反侧抵接的位置。并且,第二推压部55在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左方侧移动时,与阀芯12一同向左方侧移动,推压第二弹簧座构件53(参照图2B)。
又,第一弹簧座构件52由第一限制部56限制从第一位置P1向左方侧的移动(参照图1及图2B)。又,第二弹簧座构件53由第二限制部57限制从第二位置P2向右方侧的移动(参照图1及图2A)。本实施形态中,第一弹簧座构件52(更详细而言,凸缘部52c)的径向外侧端缘位于径向上的内周面20c与直径小于该内周面20c的内周面20b之间。又,第二弹簧座构件53(更详细而言,凸缘部53c)的径向外侧端缘位于径向上的内周面20c与直径小于该内周面20c的内周面20d之间。因此,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及第二弹簧座构件53均仅能在轴线方向上的内周面20c所延伸的范围内移动。
即,内周面20b与内周面20c之间的阶梯部20i作为限制第一弹簧座构件52从第一位置P1向左方侧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56发挥功能,内周面20c与内周面20d之间的阶梯部20g作为限制第二弹簧座构件53从第二位置P2向右方侧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57发挥功能。换言之,在第一弹簧座构件52处于第一位置P1时,该第一弹簧座构件52与第一限制部56抵接而被支持,在第二弹簧座构件53处于第二位置P2时,该第二弹簧座构件53与第二限制部57抵接而被支持。
如此构成的中立复位机构50中,若通过驱动电动马达14来使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右方移动,则如图2A所示,第一弹簧座构件52被与阀芯12一同移动的第一推压部54推压,从第一位置P1向右方移动。另一方面,第二弹簧座构件53由作为第二限制部57的阶梯部20g限制向右方侧的移动,维持在第二位置P2。由此,两个弹簧座构件52、53之间变窄,螺旋弹簧51被压缩,螺旋弹簧51通过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及连结构件40对阀芯12施加返回中立位置的方向的施力。即,螺旋弹簧51对阀芯12施加与由驱动电动马达14带来的推压力相抗衡的向左方的施力。
又,若通过驱动电动马达14来使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左方移动,则如图2B所示,第二弹簧座构件53被与阀芯12一同移动的第二推压部55推压,从第二位置P2向左方移动。另一方面,第一弹簧座构件52由作为第一限制部56的阶梯部20i限制向左方侧的移动,维持在第一位置P1。由此,两个弹簧座构件52、53之间变窄,螺旋弹簧51被压缩,螺旋弹簧51通过第二弹簧座构件52及连结构件40对阀芯12施加返回中立位置的方向的施力。即,螺旋弹簧51对阀芯12施加与由驱动电动马达14带来的推压力相抗衡的向右方的施力。
又,阀芯12位于中立位置时,第一弹簧座构件52由作为第一限制部56的阶梯部20i支持,且第二弹簧座构件53由作为第二限制部57的阶梯部20g支持。因而螺旋弹簧51的施力不作用于阀芯12。从而能通过使从电动马达14向阀芯12施加的推压力为零,来使阀芯12返回中立位置。
又,本实施形态的中立复位机构50具有限制阀芯12的行程范围的结构。本实施形态中,第二推压部55的径向外侧端缘位于径向上的内周面20d与直径小于该内周面20d的内周面20e之间。因此若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右方侧移动规定距离,则随之一起向右方侧移动的第二推压部55抵接于内周面20d与内周面20e之间的阶梯部20h,向右方的移动被限制(参照图2A)。又,第一推压部54的径向外侧端缘位于径向上的内周面20b与直径小于该内周面20b的内周面20a之间。因此若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左方侧移动规定距离,则随之一起向左方侧移动的第一推压部54抵接于内周面20a与内周面20b之间的阶梯部20f,向左方的移动被限制(参照图2B)。如此,阀芯12被限制为无法向左右移动规定距离以上。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滑阀1A配置为中立复位机构50的螺旋弹簧51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因而相比于螺旋弹簧51与螺母32在轴线方向排列的以往的滑阀,能缩短滑阀1A的轴线方向的长度。
又,本实施形态中,与阀芯12连接的连结构件40的突出部43从壳体20突出,因而使容纳螺旋弹簧51及螺母32的壳体20和电动马达14为组装品,从而能将阀芯12安装于连结构件40。
又,本实施形态中,壳体20被一体化,形成为在其内方保持螺旋弹簧51的结构,因而例如将阀芯12更换为新的阀芯时等的滑阀1A的装配变得容易。
[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中,示出了螺旋弹簧51由一个弹簧片构成的例子,本发明的滑阀所具备的螺旋弹簧也可以是包含多个弹簧片的结构。以下,作为螺旋弹簧包含多个弹簧片的例子,参照图3和图4A及图4B说明上述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滑阀1B,。另,变形例的滑阀1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滑阀1A的结构类似,因而在以下说明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滑阀1A不同的点进行说明,对相同结构标以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3所示的滑阀1B取代具备第一实施形态的滑阀1A所具备的直动转换单元13及电动马达14而具备包括电动马达14的马达单元15。即,第一实施形态的直动转换单元13是不包括电动马达14的单元,与此相对地马达单元15构成为包括电动马达14的单元。
马达单元15具有电动马达14、壳体60、直动转换机构30、连结构件40和中立复位机构70。
壳体60呈大致圆筒状,在其右方侧端部和左方侧端部分别具有开口部。壳体60包括由与阀芯12的轴线方向垂直的剖面在该轴线方向分割而成的第一壳体片61、第二壳体片62和第三壳体片63。第一壳体片61、第二壳体片62和第三壳体片63从靠近阀芯12侧依次在阀芯12的轴线方向上排列连结。第一壳体片61为大致圆筒状,形成有与阀芯孔11a相同直径的内周面60a。第二壳体片62为大致圆筒状,形成有比第一壳体片61的内周面60a直径大的内周面60b。在该内周面60b的轴线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从该内周面60b绕全周向径向内方伸出的伸出部60c。第三壳体片63是覆盖电动马达14的定子部14a的壳体片,至少在左方侧具有端面60d。端面60d上形成有插通转子部14b的开口部。
第一壳体片61和第二壳体片62通过将第一壳体片61的右方侧的开口端部和第二壳体片62的左方侧的开口端部相互对接并通过机械性紧固、焊接、黏着等接合,从而一体化。又,第二壳体片62和第三壳体片63通过将第二壳体片62的右方侧的开口端部和第三壳体片63的端面60d相互对接并通过机械性紧固、焊接、黏着等接合,从而一体化。如此,壳体60通过使第一壳体片61、第二壳体片62和第三壳体片63的相邻的壳体片彼此接合,从而一体化。即,马达单元15以壳体60在其内方保持直动转换机构30及中立复位机构70各自所具有的构成要素的形式一体化,由此构成为一个单元。另,第一壳体片61和第二壳体片62接合,由此在壳体60中的内周面60a与内周面60b之间形成有阶梯部60e。
中立复位机构70构成为向阀芯12施加施力的螺旋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是在阀芯12的轴线方向上排列配置的相同线径及匝数的弹簧片,均为压缩螺旋弹簧。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的直径大于内周面60a的直径,小于内周面60b的直径。第一弹簧片71配置在比壳体60的伸出部60c靠近左方侧处,第二弹簧片72配置在比壳体60的伸出部60c靠近右方侧处。
又,中立复位机构70还具有第一弹簧座构件73、第二弹簧座构件74、推压部75和限制部76。第一弹簧片71、第二弹簧片72、第一弹簧座构件73和第二弹簧座构件74外装于连结构件40。
图4A是示出阀芯12向右方侧移动时的中立复位机构70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4B是示出阀芯12向左方侧移动时的中立复位机构70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以下适当参照图4A及图4B对中立复位机构70进行说明。
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以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的形式配置在连结构件40(更详细而言,筒状部41)周围。即,本实施形态中也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在比连结构件40的筒状部41靠近径向内方侧处配置有直动转换机构30,在比连结构件40的筒状部41靠近径向外方侧处配置有中立复位机构70。
第一弹簧座构件73及第二弹簧座构件74分别形成为大致圆板状,为了在其轴线方向上插通连结构件40而形成有插通孔73a、74a。第一弹簧座构件73及第二弹簧座构件74被连结构件40分别插通插通孔73a、74a,由此相对于连结构件40在轴线方向自由移动(滑动)。第一弹簧片71以被压缩的状态介设于第一弹簧座构件73与第一壳体片61的阶梯部60e之间。又,第二弹簧片72以被压缩的状态介设于第二弹簧座构件74与第三壳体片63的端面60d之间。如图3所示,阀芯12位于中立位置时,第一弹簧座构件73处于壳体60内的第一位置P1,第二弹簧座构件74处于壳体60内的第二位置P2。
推压部75设置为从连结构件40的供弹簧座构件73、74滑动的面向径向外方伸出。推压部75为连结构件40的一部分,与连结构件40一体地在轴线方向移动。又,限制部76为上述的伸出部60c,限制第一弹簧座构件73向右方侧的移动,并限制第二弹簧座构件74向左方侧的移动。
推压部75和限制部76的轴线方向的厚度相同,在阀芯12处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在径向上互为相向。又,推压部75的径向外侧端缘和限制部76的径向内侧端缘均位于径向上的内周面60b与比该内周面60b直径小的内周面60a之间。在阀芯12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弹簧座构件73在右方侧与推压部75和限制部76抵接而被支持,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二弹簧座构件74在左方侧与推压部75和限制部76抵接而被支持。
如此构成的中立复位机构70中,若通过驱动电动马达14来使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右方移动,则如图4A所示,与第一弹簧座构件73维持在第一位置P1上相对地,第二弹簧座构件74被与阀芯12一同移动的推压部75推压而从第二位置P2向右方移动。由此,第二弹簧座构件74与第三壳体片63的端面60d之间变窄,第二弹簧片72被压缩,第二弹簧片72通过第二弹簧座构件74及连结构件40对阀芯12施加返回中立位置的方向的施力。即,第二弹簧片72对阀芯12施加与由驱动电动马达14带来的推压力相抗衡的向左方的施力。
又,若通过驱动电动马达14来使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左方移动,则如图4B所示,与第二弹簧座构件74维持在第二位置P2上相对地,第一弹簧座构件73被与阀芯12一同移动的推压部75推压而从第一位置P1向左方移动。由此,第一弹簧座构件73与第一壳体片61的阶梯部60e之间变窄,第一弹簧片71被压缩,第一弹簧片71通过第一弹簧座构件73及连结构件40对阀芯12施加返回中立位置的方向的施力。即,第一弹簧片71对阀芯12施加与由驱动电动马达14带来的推压力相抗衡的向右方的施力。
本变形例中,在阀芯12从中立位置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的任一方压缩,因而能提高各弹簧片的耐用性。
又,在本变形例的滑阀1B中也是,中立复位机构70的螺旋弹簧51配置为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因而与螺旋弹簧51和螺母32在轴线方向排列的以往的滑阀相比,能缩短阀芯12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但上述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滑阀1A由于无需将两个弹簧片在轴线方向排列配置,因而比本变形例更能缩短轴线方向的长度。另,本变形例中,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双方配置为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中的至少一方配置为从丝杠轴31的径向观察与螺母32重叠即可。
[其它形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及变形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形态及变形例中,连结构件40具有从壳体20、60突出的突出部43,该突出部43插通罩体11的阀芯孔11a,但连结构件40也可以不从壳体20、60突出。例如也可以是阀芯12具有从罩体11突出的突出部,还可以是该突出部进入壳体20、60内。但在如上述实施形态及变形例那样连结构件40具有突出部43的情况下,容纳螺旋弹簧51及螺母的壳体和电动马达为组装品,从而能将阀芯12安装于连结构件40,因而在更换阀芯12单品时等尤其有用。
又,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限制阀芯12的行程范围,在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右方侧移动规定距离时第二推压部55与阶梯部20h抵接,在阀芯12从中立位置向左方侧移动规定距离时第一推压部54与阶梯部20f抵接,但限制阀芯12的行程范围的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加长筒状部52b及筒状部53b的一方或双方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由此,第一弹簧座构件52或第二弹簧座构件53移动时,筒状部52b与筒状部53b之间的间隙消失(筒状部52b与筒状部53b互相接触),以此能限制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及第二弹簧座构件53的移动量。如此,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及第二弹簧座构件53的移动量被限制,由此就结果而言能限制阀芯12的行程范围。
或者例如也可以在筒状部52b与筒状部53b之间设置外装于连结构件40的筒状体。将该筒状体的轴线方向的长度调节为适当长度,由此该筒状体在第一弹簧座构件52或第二弹簧座构件53移动时,在轴线方向上被筒状部52b和筒状部53b夹持。由此能限制第一弹簧座构件52及第二弹簧座构件53的移动量从而限制阀芯12的行程范围。
另,设置外装于连结构件40的筒状体从而限制阀芯12的行程范围的上述结构由于可以不变更其它构件的尺寸等而仅通过变更筒状体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来适用于具有不同行程区域的滑阀,因而尤其有用。
又,上述实施形态中,连结构件40与阀芯12通过滚珠44连接,但连结构件40与阀芯12的连接形态不限于此。例如作为连结构件40与阀芯12的连接形态也可以采用万向接头。又,例如也可以是,在连结构件40的一端部形成在轴线方向延伸的螺纹部,将该螺纹部插入形成于阀芯12的一端部的螺纹孔,由此连接连结构件40和阀芯12。
又,上述实施形态中,阀芯主体部12a和从该阀芯主体部12a的一端部突出的平板部12b一体形成,但也可以独立形成。又,连结构件40中嵌合螺母32的筒状部41和形成为可与阀芯12连接的突出部43一体形成,但连结构件40也可以通过结合多个构件来构成。例如也可以是筒状部41和突出部43独立形成。又,第一推压部54与连结构件40独立形成,但也可以与连结构件40一体形成。又,第二推压部55及推压部75与连结构件40一体形成,但也可以独立形成。第一限制部56、第二限制部57及限制部76与壳体20一体形成,但也可以独立形成。
又,上述的说明中,具备由一个弹簧片构成的螺旋弹簧51的滑阀1A具备不包括电动马达14的直动转换单元13,具备第一弹簧片71及第二弹簧片72作为螺旋弹簧的滑阀1B具备包括电动马达14的马达单元1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具备一个弹簧片作为中立复位机构的螺旋弹簧的滑阀构成为具备马达单元,还可以是具备多个弹簧片作为中立复位机构的螺旋弹簧的滑阀构成为具备直动转换单元。
此外,第一实施形态及变形例的滑阀1A、1B中,直动转换机构30与转子部14b直接连结,但也可以通过变速机构等连接转子部14b和直动转换机构30。这种情况下,电动马达14也可以不与直动转换机构30配置在同轴上,而是将电动马达14与直动转换机构30并行配置。此外,直动转换机构30也可以不为滚珠丝杠机构,例如直动转换机构30也可以为滑动丝杠机构及梯形丝杠机构等。
符号说明:
1A、1B 滑阀;
11 罩体;
12 阀芯;
14 电动马达;
20、60 壳体;
31 丝杠轴;
32 螺母;
40 连结构件;
51 螺旋弹簧;
71 第一弹簧片;
72 第二弹簧片。

Claims (5)

1.一种滑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有阀芯孔的罩体;
能在轴线方向移动地插通所述罩体的阀芯孔的阀芯;
与所述阀芯同轴配置的丝杠轴;
使所述丝杠轴旋转的电动马达;
与所述丝杠轴螺合,且借助所述丝杠轴旋转而在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螺母;
连结所述螺母与所述阀芯的连结构件;以及
向所述阀芯施加用于将所述阀芯维持在中立位置的施力的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从所述丝杠轴的径向观察与所述螺母重叠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容纳所述螺旋弹簧及所述螺母的壳体;
所述连结构件具有从所述壳体突出并与所述阀芯连接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呈一体化,构成为在其内方保持所述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片及第二弹簧片;
所述第一弹簧片在所述阀芯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移动的情况下压缩,所述第二弹簧片在所述阀芯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轴线方向另一方侧移动的情况下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在所述阀芯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轴线方向一方侧及另一方侧任一方移动的情况下均压缩。
CN201880076779.1A 2018-01-12 2018-12-28 滑阀 Active CN111373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3734A JP7037370B2 (ja) 2018-01-12 2018-01-12 スプール弁
JP2018-003734 2018-01-12
PCT/JP2018/048549 WO2019138945A1 (ja) 2018-01-12 2018-12-28 スプール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3183A true CN111373183A (zh) 2020-07-03
CN111373183B CN111373183B (zh) 2022-04-01

Family

ID=67218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779.1A Active CN111373183B (zh) 2018-01-12 2018-12-28 滑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9275B2 (zh)
EP (1) EP3739251A4 (zh)
JP (1) JP7037370B2 (zh)
CN (1) CN111373183B (zh)
WO (1) WO20191389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7395A (zh) * 2019-05-03 2022-03-01 伊威斯发动机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带有两个控制滑动件部分的用于纵向能调的连杆的控制滑动件
JP2021143710A (ja) * 2020-03-12 2021-09-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スプール弁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5867A (en) * 1994-02-04 1998-02-10 Automobiles Peugeot Mechanically-controlle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40238051A1 (en) * 2003-01-03 2004-12-02 Tranovich Stephen J. Fail safe apparatus for a direct-drive servovalve
US20050000580A1 (en) * 2002-12-20 2005-01-06 Tranovich Stephen J. Predictive maintenance and initialization system for a digital servovalve
CN2895835Y (zh) * 2006-04-21 2007-05-02 孙勇 适用于数字油缸或数字油马达的四边控制阀
JP2011190920A (ja) * 2010-03-17 2011-09-29 Fuji Koki Corp 三方電動弁及び該弁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2278516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使方向切换阀进行动作的电动致动器及具备该电动致动器的多联方向切换阀
JP2014173711A (ja) * 2013-03-13 2014-09-22 Shimadzu Emit Co Ltd 電動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7040294A (ja) * 2015-08-19 2017-02-23 アドバンス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モータ弁
US20170211699A1 (en) * 2014-07-31 2017-07-27 Ntn Corporation Spool valve
JP2017133641A (ja) * 2016-01-29 2017-08-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I23058A (sl) * 2009-05-04 2010-11-30 Peter@Sever Naprava za pozicioniranje z integrirano varnostnofunkcijo
CN105358886B (zh) * 2013-07-02 2017-08-01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阀和具备流量控制阀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5867A (en) * 1994-02-04 1998-02-10 Automobiles Peugeot Mechanically-controlle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050000580A1 (en) * 2002-12-20 2005-01-06 Tranovich Stephen J. Predictive maintenance and initialization system for a digital servovalve
US20040238051A1 (en) * 2003-01-03 2004-12-02 Tranovich Stephen J. Fail safe apparatus for a direct-drive servovalve
CN2895835Y (zh) * 2006-04-21 2007-05-02 孙勇 适用于数字油缸或数字油马达的四边控制阀
JP2011190920A (ja) * 2010-03-17 2011-09-29 Fuji Koki Corp 三方電動弁及び該弁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2278516A (zh) * 2010-06-11 2011-12-14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使方向切换阀进行动作的电动致动器及具备该电动致动器的多联方向切换阀
JP2014173711A (ja) * 2013-03-13 2014-09-22 Shimadzu Emit Co Ltd 電動バルブ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70211699A1 (en) * 2014-07-31 2017-07-27 Ntn Corporation Spool valve
JP2017040294A (ja) * 2015-08-19 2017-02-23 アドバンス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電動モータ弁
JP2017133641A (ja) * 2016-01-29 2017-08-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9251A1 (en) 2020-11-18
WO2019138945A1 (ja) 2019-07-18
JP2019124252A (ja) 2019-07-25
EP3739251A4 (en) 2021-10-06
US11199275B2 (en) 2021-12-14
CN111373183B (zh) 2022-04-01
JP7037370B2 (ja) 2022-03-16
US20200347953A1 (en)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8531B2 (en) Spool valve
JP6937563B2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CN111373183B (zh) 滑阀
US8585014B2 (en) Linear solenoid and valve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2770956B (zh) 具有支撑在压力件上的联接杆的线控转向式转向传动装置
EP2891828A2 (en) Ball screw device
CN101317317B (zh) 锁定装置,包含该锁定装置的传动-驱动单元以及制造该传动-驱动单元的方法
US5899293A (en)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09969253A (zh) 具有调节组件的转向系统
JP6877175B2 (ja) スプール弁
CN112081846B (zh) 车辆制动器的主缸
CN110094519B (zh) 电动阀
CN110094520B (zh) 电动阀
KR20200142289A (ko) 차량용 브레이크의 마스터실린더
US20240140388A1 (en) Vehicle brake apparatus
CN220535630U (zh) 用于车辆的制动设备
KR20160044771A (ko) 전동식 파워 스티어링
WO2023195386A1 (ja) 弁および弁の組み立て方法
JP3205595B2 (ja) 電気油圧サーボ弁
US20230415719A1 (en)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
CN111801265B (zh) 转向装置
WO2018168883A1 (ja) サーボレギュレータ
CN111379890A (zh) 电磁驱动装置及具有该电磁驱动装置的燃气比例阀
CN116472421A (zh) 具有步进电机的开关阀
JP2018135961A (ja) スプール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