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1953A -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1953A
CN111361953A CN202010277752.8A CN202010277752A CN111361953A CN 111361953 A CN111361953 A CN 111361953A CN 202010277752 A CN202010277752 A CN 202010277752A CN 111361953 A CN111361953 A CN 111361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detection
optical fiber
conveying
fiber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77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平
雷禹
郑俊杰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nyik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unyik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unyik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unyiko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77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1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1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1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2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ng units
    • B65G15/24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ng units in tand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5Contro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5G2203/0233Position of the art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通过传送机构可以将待检测手机输送至各个检测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可以对手机全方位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不但作为人们通讯工具,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帮手,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手机的制造过程中,为控制手机的品质,手机产品在各阶段的制造、组装完成后,都需要对手机进行检测来判断其是否为OK品。然而在目前的手机流水线生产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对手机进行质量检测。
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检测精度低、工作效率低,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生产成本高。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取代了人工检测,不仅减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提高了检测精度。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传送机构的输送端,通过定位机构精确的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输送端的摆放位置,以便于将待检测手机准确的输送到各个待检测位置;驱动电机启动,带动滚轴转动,皮带张紧于滚轴,同时,皮带传动使其上的待检测手机匀速的运动,当待检测手机到达检测位置时,检测机构启动,且对手机进行检测,从而取代了人工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三个所述传送机构依次沿着手机的传送方向设置,前部传送机构、中部传送机构以及后部传送机构,所述皮带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所述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传送机构各自独立传送,传送机构上皮带处于同一高度,且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从而可以保证待检测手机从前一个传送机构均匀、稳定的过度到下一个传送机构上;通过定位机构将待检测手机准确的定位到前部传送机构上的输送端,然后通过前部传送机构传送到中部传送机构上,在通过中部传送机构传送到第一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此时中部传送机构停止,第一检测机构对待检测手机进行检测,检测完毕之后,中部传送机构启动,继续运输待检测手机,当待检测手机运输至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之间的缝隙处时,第二检测机构启动,可以对待检测手机进行快速扫描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待检测手机完全运输至后部传送机构上,通过后部传送机构将其运输至输出端。三个独立的传送机构相互独立工作,从而保证了待检测手机可以进行多重检测。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六轴机器人以及2D视觉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配置在所述六轴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同轴光源和线扫相机,所述线扫相机配置在所述同轴光源的一侧,其对处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和所述后部传送机构的缝隙处的手机进行拍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检测手机运输至第一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时,六轴机器人启动,可以使2D视觉检测相机转动至待检测相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对待检测相机进行检测;经过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之后,手机流入线扫相机工位,通过线扫相机对手机底部进行拍照扫描。通过上述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可以对手机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照射灯,所述照射灯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上方;所述定位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设置有急停按钮和启动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射灯可以在输送端照射处矩形的形状,以便于将手机准确的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手机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之后,可以通过启动按钮运行本发明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可以通过急停按钮停止本装置的运行,从而避免重大损失。
优选的,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在靠近所述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正下方,所述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分别对应的配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的两侧,所述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靠近所述机座箱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放置在照射灯照射的区域中,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手机是否放置到位,此时,可以按下启动按钮,通过前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中部传送机构上,再通过中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位时,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手机,此时六轴机器人启动,从而带动2D视觉检测相机转动至待检测相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对待检测相机进行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再通过中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经过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线扫相机启动拍照,当手机经过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后,线扫相机停止拍摄,检测完毕。再通过后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输出端,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信号,从而可以拿出手机。
优选的,所述机座箱内部配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以及对射光纤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本发明装置的自动化过程,可以接收和发送给本装置。
优选的,所述机座箱上端面配置有显示器和若干光源,所述显示器靠近输出端。所述机座箱上罩设有上端面开口的卡罩,所述卡罩上靠近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配置有输送口。所述机座箱上设置有风机,其下端面配置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器可以显示本装置的参数,供工作人员观察,机座箱上的光源起到照明作用,使检测机构更精准的对手机进行拍照扫描。机座箱上的风机可以使机座箱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出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三个独立的传送机构,可以将待检测手机输送至各个检测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可以对手机全方位检测;皮带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可以使手机在传送机构间的运输稳定、安全的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四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中第一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中第二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箱;2、传送机构;21、驱动电机;22、轴承;23、滚轴; 24、皮带;2a、前部传送机构;2b、中部传送机构;2c、后部传送机构;3、定位机构;31、照射灯;4、检测机构;41、第一检测机构;411、六轴机器人;412、2D视觉检测相机;42、第二检测机构;421、同轴光源;422、线扫相机;5、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6、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7、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8、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9、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10、显示器;11、光源;12、风机;13、卡罩;131、输送口;14、急停按钮; 15、启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优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机座箱1、用于传送手机从机座箱1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2、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3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4。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输送端,再通过传送机构2将手机传送至各个检测工位,通过检测机构4 对手机进行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再通过传送机构2输送至输出端。
沿着手机运输方向设置有三个独立工作的传送机构2,分别为前部传送机构2a、中部传送机构2b以及后部传送机构2c,前部传送机构2a、中部传送机构2b以及后部传送机构2c结构相同仅安装位置不同。传送机构2 包括驱动电机21、轴承22、滚轴23以及皮带24。皮带24通过滚轴23张紧于机座箱1的上端面,滚轴23通过轴承22可转动的配置在机座箱1上,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于滚轴23。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于滚轴23 从而使皮带24转动,运输皮带24上的手机。所述皮带24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所述皮带24之间的间距≤10mm,可以使手机在传送机构2间的运输稳定、安全的进行。
检测机构4包括第一检测机构41和第二检测机构42;第一检测机构 41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2b的上方,手机通过中部传送机构2b运输至第一检测机构41的下方时,此时,第一检测机构41对其下方的手机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机构42设置在中部传送机构2b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2c之间的缝隙处,当手机经过中部传送机构2b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2c之间的缝隙处时,第二检测机构42对手机进行检测。
第一检测机构41包括六轴机器人411以及2D视觉检测相机412,六轴机器人41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六轴机器人411设置在中部传送机构2b一侧的机座箱上,2D视觉检测相机412配置在所述六轴机器人411上,通过六轴机器人411可以将2D视觉检测相机412转动至手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进行检测。经过第一检测机构41检测完成之后,通过中部传送机构2b传送至第二检测机构42的检测工位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机构42包括同轴光源421和线扫相机422,线扫相机422配置在同轴光源421的一侧,当手机处在中部传送机构2b和后部传送机构2c的缝隙处时,线扫描相机 422对其进行拍照扫描。
定位机构3包括照射灯31,照射灯31为镭射灯设置在所述皮带24的上方,可以在传送机机构2的输送端照射处矩形区域,待检测的手机可以放入这个矩形区域中。定位机构3一侧的所述机座箱1上设置有急停按钮 14和启动按钮15,当按下启动按钮15可以启动本发明装置,装置中各个功能部件处于运行状态中,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按下急停按钮14,使本发明装置停止工作。
机座箱1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5、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6、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7、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8以及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9。所述第一对射光纤传感 5器在靠近所述定位机构3,当手机放置在照射灯形成的矩形区域中时,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5检测到手机放置位置准确,此时,可以按下启动按钮 15,本发明装置启动。所述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412正下方,将手机运输至2D视觉检测相机412正下方时,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6接受到信号,六轴机器人411启动,转动2D视觉检测相机412,从多个方位进行拍照。所述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7和所述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8分别对应的配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2b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2c之间的缝隙处的两侧,当手机经过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7时,线扫描相机422启动可以对经过的手机拍照,当手机经过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8时,线扫描相机422关闭。所述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9靠近所述机座箱1的输出端,当手机经过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9时,表明手机已经到达输出端。
机座箱1内部配置有PLC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PLC控制系统是一种程序控制的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传送机构2、检测机构4 以及对射光纤传感器,从而使传送机构2、检测机构4以及对射光纤传感器按照程序运行,当对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手机到达相应的位置时,给PLC 控制系统发出信号,然后,PLC控制系统给传送机构2或检测机构4发出信号。
机座箱1上端面配置有显示器10和若干光源11,所述显示器10靠近输出端。所述机座箱1上罩设有上端面开口的卡罩13,所述卡罩13上靠近所述定位机构3的一端配置有输送口131。所述机座箱1上设置有风机12,其下端面配置有万向轮。显示器10可以显示本装置的参数,供工作人员观察,机座箱1上的光源11起到照明作用,使检测机构4更精准的对手机进行拍照扫描。机座箱1上的风机12可以使机座箱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出去。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定位机构3在传送机构2上留下的矩形区域内,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5接受到信号,此时可以按下启动按钮15,本发明装置启动,在前部传送机构2a的带动下,将手机按照固定线路输送至中部传送机构2b,再通过中部传送机构2b输送至第一检测机构41的下方,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6接受到信号,六轴机器人411启动,将2D视觉检测相机 412转动至手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进行检测。经过第一检测机构41检测完成之后,通过中部传送机构2b传送至第二检测机构42的检测工位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机构42包括同轴光源421和线扫相机422,线扫相机422配置在同轴光源421的一侧,当手机处在中部传送机构2b和后部传送机构2c的缝隙处时,线扫描相机422对其进行拍照扫描,检测完毕之后,再通过后部传送机构2c输送至输出端,当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9到手机时,可以从输出端取走手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传送机构依次沿着手机的传送方向设置,分别为前部传送机构、中部传送机构以及后部传送机构,所述皮带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所述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六轴机器人以及2D视觉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配置在所述六轴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同轴光源和线扫相机,所述线扫相机配置在所述同轴光源的一侧,其对处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和所述后部传送机构的缝隙处的手机进行拍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照射灯,所述照射灯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上方;所述定位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设置有急停按钮和启动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在靠近所述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正下方,所述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分别对应的配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的两侧,所述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靠近所述机座箱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箱内部配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以及对射光纤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箱上端面配置有显示器和若干光源,所述显示器靠近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箱上罩设有上端面开口的卡罩,所述卡罩上靠近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配置有输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箱上设置有风机,其下端面配置有万向轮。
CN202010277752.8A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1361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752.8A CN111361953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752.8A CN111361953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1953A true CN111361953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3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7752.8A Pending CN111361953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19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5024B1 (ko) 유리기판 에지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리기판 에지검사방법
KR101507117B1 (ko) 리니어 샤프트 모터를 이용한 광학렌즈모듈 조립장치
KR102646278B1 (ko) 다품종 소량생산에 적용가능한 무인검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전검사 방법
CN116735602A (zh) 一种电池检测装置
KR20210148027A (ko) 카메라 모듈 검사용 핸들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검사 장치
CN209858453U (zh) 一种液晶面板检查机
CN211318231U (zh) 拍摄检测机构
CN110027735B (zh) 一种自动化激光模组检测包装设备
CN111065903B (zh) 检查装置
JP2016191620A (ja) 画像検査装置
CN212245078U (zh)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CN111361953A (zh)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TW201710670A (zh) 單側式及雙側式點燈檢查設備
KR101794181B1 (ko) 렌즈 검사 장치
CN111960025A (zh) 电子模块扫码检测机
CN116300166A (zh) 一种用于lcd屏的多工位检测机构及检测装置
KR100676071B1 (ko) 백라이트유닛의 이송용 트레이 자동 이송시스템
KR20200031814A (ko) 콘택트렌즈 자동화 비젼 검사장치
CN209946036U (zh) 一种全自动lcd点灯检查机
JP2832673B2 (ja) 露光装置およびワークの露光方法
CN111479001A (zh) 一种手机检测设备底部检测机构
CN107285030A (zh) 传送装置
CN220322310U (zh) 安装对位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检测系统
CN211509118U (zh) 一种手机检测设备的多方位检测系统
CN217688605U (zh) 产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