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9552B -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9552B
CN111359552B CN202010134113.6A CN202010134113A CN111359552B CN 111359552 B CN111359552 B CN 111359552B CN 202010134113 A CN202010134113 A CN 202010134113A CN 111359552 B CN111359552 B CN 111359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sential oil
self
crosslinking
microcapsule
dispers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41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9552A (zh
Inventor
刘国金
周岚
张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20101341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59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5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9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9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9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14Polymerisation; cross-link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1ANIMAL OR VEGETABLE OILS, FATS, FATTY SUBSTANCES OR WAXES; FATTY ACIDS THEREFROM; DETERGENTS; CANDLES
    • C11BPRODUCING, e.g. BY PRESSING RAW MATERIALS OR BY EXTRACTION FROM WASTE MATERIALS, REFINING OR PRESERVING FATS,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FATTY OILS OR WAXES; ESSENTIAL OILS; PERFUMES
    • C11B9/00Essential oils; Perfum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精油微胶囊包括精油囊芯、内层囊壁和外层囊壁,所述内层囊壁位于所述精油囊芯与外层囊壁之间,其中,所述内层囊壁的壁材包括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所述外层囊壁的壁材包括主单体和自交联性单体。本申请通过形成精油囊芯‑内层囊壁‑外层囊壁的三层结构,使所制备的精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缓释性,并且通过在外层囊壁中使用自交联性单体使得所制备的精油微胶囊能够与基材发生交联接枝等化学反应,赋予精油微胶囊良好的自粘接性。进一步通过采用基于氧化还原的低温聚合体系,有效减少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精油的挥发和易氧化问题,提高了精油微胶囊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微胶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油是一种从香料植物或泌香动物中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具有气味芬芳、杀菌、抗炎、除臭、镇静、驱虫和止痉等作用,在护肤品、保健品、护发素等产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精油具有挥发性强、耐候性差、易变质等问题,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和被氧化,使其在部分应用场合受到很大的局限。为此,人们通过微胶囊化的方式将精油包裹于囊材中,制备得到了精油微胶囊。精油微胶囊可以抑制精油的挥发,保障其使用时效,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用于制备精油微胶囊的方法有原位聚合法、复凝聚法、挤压法和喷雾干燥法等,其中原位聚合法可制备得到粒径小、分散均匀的微胶囊,且制备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倍受研究者们的青睐。然而,当前在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精油微胶囊时却仍存较多难题,例如:制备过程中因为反应温度高而使得精油气味溢散,对制备环境造成了污染;制备的精油微胶囊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精油的挥发,但仍有待改善,即精油的缓释性较差;并且目前制得的大多数精油微胶囊都没有粘附性,在应用时需添加大量粘合剂来提高其在目标基材上的粘附性。由此,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制备过程污染较低的原位聚合法研制缓释性良好、粘附性较强精油微胶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以及对微胶囊技术的深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缓释效果和自粘接性的精油微胶囊。
作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
作为优选,所述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包括精油囊芯、内层囊壁和外层囊壁,所述内层囊壁位于所述精油囊芯与外层囊壁之间,其中,所述内层囊壁的壁材包括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所述外层囊壁的壁材包括主单体和自交联性单体。
作为优选,所述自交联性单体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为壳聚糖。
作为优选,所述主单体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囊壁的壁材还包括硅溶胶,所述硅溶胶的粒径为10~20nm。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作为优选,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精油加入乳化剂A的溶液中,高速均质乳化40~5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溶液加入分散液Ⅰ中,在50~60℃下以500~700r/min转速搅拌10~20min,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硅溶胶和氧化性引发剂,经高速均质乳化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转移至四口烧瓶内,在40~45℃条件下以及氮气保护氛围中反应2h后,将还原性引发剂溶液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然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12h后,即得所述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卵磷脂组成,卵磷脂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其中,乳化剂A占精油质量的3%。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为壳聚糖;其中,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壳聚糖溶液的添加量为分散液Ⅰ质量的20%。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乳化B剂由吐温80和司班80组成,司班80占吐温80质量的10%;所述氧化性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主单体量为精油质量的3倍,自交联性单体占主单体量的20%,乳化剂B占精油质量的5%,氧化性引发剂占单体量的1.5%,硅溶胶的添加量为分散液Ⅰ质量的5%。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还原性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雕白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还原性引发剂占单体量的1.5%。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高速均质乳化的速率为8000~10000r/min。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形成精油囊芯-内层囊壁-外层囊壁的三层结构,使所制备的精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缓释性,具备芳香、提神、抗菌、抗炎、镇静等作用;
2)本申请通过在外层囊壁中使用自交联性单体使得所制备的精油微胶囊能够与基材发生交联接枝等化学反应,赋予精油微胶囊良好的自粘接性,可用于纺织、涂料、化妆品和空气过滤等领域;
3)本申请通过采用基于氧化还原的低温聚合体系,不仅有效减少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精油的挥发和易氧化问题,提高了精油微胶囊的质量,而且减轻了对制备环境的污染;并且,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工序简便、对设备要求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制备所得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内”、“外”、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内”、“外”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的试剂、材料和设备均可从商业途径购得,或者常规方法制得,或者本行业常用的。如无特别说明,所有的百分比均为质量单位。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包括精油囊芯a、内层囊壁b和外层囊壁c,内层囊壁b位于所述精油囊芯a与外层囊壁之间c,其中,所述内层囊壁b的壁材包括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所述外层囊壁c的壁材包括主单体和自交联性单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囊芯、内层囊壁和外层囊壁形成三层结构,使得所形成的微胶囊结构密封性增强,有效地防止了精油芯材的挥发,增强了对精油的缓释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层囊壁包裹在囊芯的表面,对囊芯发挥第一层次的密封和包裹;外层囊壁包裹在内层囊壁的外表面,对囊芯发挥第二层次的密封和包裹,并提供自粘接性。其中,外层囊壁的自粘接性是基于自交联性单体的反应性基团,或外层囊壁的自粘接性是得益于自交联性单体的反应性基团而被增强,通过反应性基团与例如纺织基材的化学反应实现高附着力。在本申请中,自交联性单体一方面能够与主单体发生共聚形成聚合物,从而使得外层囊壁的结构更加致密,增强包封率,另一方面,其反应性基团能够与纺织基材发生交联接枝等反应,从而使得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自粘接性,不仅避免了在应用微胶囊进行功能性纺织品制备时需要额外使用粘接剂,节约了成本及人力,而且通过自交联性单体与纺织基材的化学反应使得微胶囊具有优良的粘附性,增强微胶囊与纺织基材的结合劳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交联性单体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是一种反应型多功能单体,可以和丙烯酸、丙烯酸酯和苯乙烯等多种不饱和主单体共聚,其富含的酮羰基可以进行交联接枝等反应。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具有与羰基共轭的双键和反应性羟甲基,亦可进行交联接枝等反应。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为壳聚糖。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粘附性,是制备缓释微胶囊的良好壁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单体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囊壁的壁材还包括硅溶胶,所述硅溶胶的粒径为10~20nm。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引入硅溶胶,使得微胶囊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够更好地渗透于纺织基材内部。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精油加入乳化剂A溶液中,高速均质乳化40~5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溶液加入分散液Ⅰ中,在50~60℃下以500~700r/min转速搅拌10~20min,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硅溶胶和氧化性引发剂,经高速均质乳化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转移至四口烧瓶内,在40~45℃条件下以及氮气保护氛围中反应2h后,将还原性引发剂溶液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然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12h后,即得所述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
在本实施方式中,乳化后的分散液Ⅰ带负电荷,通过使用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与囊芯正负相吸,从而在囊芯表面形成稳定的内层囊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先分散于水中形成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水溶液再加入分散液Ⅰ中,其中,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被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的5%,壳聚糖溶液的添加量为分散液Ⅰ质量的2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卵磷脂组成,卵磷脂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其中,乳化剂A占精油质量的3%。
在本实施方式中,乳化剂A加入水中形成乳化剂A溶液,再加入精油。其中,乳化剂A溶液中乳化剂A占总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用于溶解乳化剂A。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乳化B剂由吐温80和司班80组成,司班80占吐温80质量的10%;所述氧化性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主单体量为精油质量的3倍,自交联性单体占主单体量的20%,乳化剂B占精油质量的5%,氧化性引发剂占主单体量的1.5%,硅溶胶的添加量为分散液Ⅰ质量的5%。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还原性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雕白粉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还原性引发剂占主单体量的1.5%。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原性引发剂加水形成溶液,再被施加于反应液中,其中,还原性引发剂溶解于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高速均质乳化的速率为8000~10000r/min。
在本申请中,构成囊芯的精油包括但不限于为茉莉精油、薰衣草精油、桂花精油和丁香精油。
本申请通过采用低温氧化还原聚合体系,有效杜绝了传统的原位聚合法中高温对精油的破坏,减弱了制备过程中精油的挥发和易氧化问题,提高了精油微胶囊的质量,并减轻了对制备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
一种自交联型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制备步骤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总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薰衣草精油,再置于10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Ⅰ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其中,壳聚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的5%,壳聚糖溶液的添加量为分散液Ⅰ质量的20%),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乳化剂B占精油质量的5%)、苯乙烯(添加量为精油质量的3倍)、N-羟甲基丙烯酰胺(占苯乙烯质量的20%)、10nm硅溶胶(分散液Ⅰ质量的5%)和过氧化苯甲酰(占单体量的1.5%),再经12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亚硫酸氢钠(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其添加量为单体的1.5%)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6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
制备所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散发薰衣草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5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薰衣草精油微胶囊以浸轧焙烘方式整理到棉织物上,经10次水洗后,仍具有明显的薰衣草香味。将整理后的薰衣草芳香织物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仍具有明显的香味。
实施例2
一种自交联型茉莉精油微胶囊,制备步骤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茉莉精油,再置于12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Ⅰ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双丙酮丙烯酰胺、15nm硅溶胶和过硫酸钾,再经12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雕白粉(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6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茉莉精油微胶囊。
在本实施例中,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壳聚糖溶液、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和还原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
制备所得茉莉精油微胶囊散发茉莉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4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茉莉精油微胶囊以浸轧焙烘方式整理到涤纶织物上,经10次水洗后,仍具有明显的茉莉香味。将整理后的茉莉芳香织物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仍具有明显的香味。
实施例3
一种自交联型桂花精油微胶囊,制备步骤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桂花精油,再置于10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Ⅰ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双丙酮丙烯酰胺、20nm硅溶胶和过硫酸铵,再经10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亚硫酸氢钠(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6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茉莉精油微胶囊。
在本实施例中,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壳聚糖溶液、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和还原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
制备所得桂花精油微胶囊散发桂花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6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桂花精油微胶囊喷到真丝围巾上,经10次水洗后,仍具有明显的桂花香味。将整理后的桂花芳香真丝围巾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仍具有明显的香味。
实施例4
一种自交联型丁香精油微胶囊,制备步骤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丁香精油,再置于11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Ⅰ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20nm硅溶胶和过硫酸钾,再经11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亚硫酸氢钠(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6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茉莉精油微胶囊。
在本实施例中,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壳聚糖溶液、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和还原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
制备所得桂花精油微胶囊散发桂花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5.5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丁香精油微胶囊喷到空气过滤用无纺布上,经10次折叠和摩擦后,仍具有明显的丁香香味。将整理后的丁香芳香无纺布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仍具有明显的香味。
实施例5
一种自交联型丁香精油微胶囊,制备步骤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丁香精油,再置于11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5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Ⅰ取出,置于5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7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2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16nm硅溶胶和过硫酸钾,再经11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0℃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亚硫酸氢钠(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5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茉莉精油微胶囊。
在本实施例中,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双丙酮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壳聚糖溶液、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和还原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
制备所得桂花精油微胶囊散发桂花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5.7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丁香精油微胶囊喷到空气过滤用无纺布上,经10次折叠和摩擦后,仍具有明显的丁香香味。将整理后的丁香芳香无纺布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仍具有明显的香味。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制备精油微胶囊的步骤(2)中不添加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其他同实施例1,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薰衣草精油,再置于8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Ⅰ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占总水量2/10的水(,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10nm硅溶胶和过氧化苯甲酰,再经10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亚硫酸氢钠(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6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
在本对比例中,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和还原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
制备所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散发薰衣草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4.8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薰衣草精油微胶囊以浸轧焙烘方式整理到棉织物上,经10次水洗后,仍具有明显的薰衣草香味。但是将整理后的薰衣草芳香织物置于通风厨内,放置两个月后,薰衣草香味明显较弱,这说明不添加壳聚糖制备的精油微胶囊的缓释性较差,精油易挥发。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制备精油微胶囊的步骤(3)中不添加自交联性单体,其他同实施例1,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薰衣草精油,再置于8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1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苯乙烯、10nm硅溶胶和过氧化苯甲酰,再经10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4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待反应2h后,将亚硫酸氢钠(溶解于占总水量1/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1份)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随后将水浴升温至60℃,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
在对比例中,主单体、壳聚糖溶液、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和还原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
制备所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散发薰衣草香味,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4.7μm,表面光滑,球形度良好。将制备的薰衣草精油微胶囊以浸轧焙烘方式整理到棉织物上,经10次水洗后,薰衣草香味明显减弱,这说明不添加自交联性单体制备的精油微胶囊在目标基材上的粘附性较差,在洗涤过程中容易从基材上脱落。而将整理后的薰衣草芳香织物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仍具有明显的香味,这说明不添加自交联性单体主要影响的是精油微胶囊在基材上的粘附性。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传统原位聚合法制备精油微胶囊,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的占精油质量3%的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的卵磷脂组成)溶于水(占水量的7/10,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7份)搅拌混合,然后加入薰衣草精油,再置于8000r/min的高速均质机中乳化4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分散液1取出,置于60℃水浴下,然后倒入带正电荷的壳聚糖溶液(分散于占总水量2/10的水中,即:若合成所需要的水总共需10份,则当前要用到2份),在500r/min的速率下均匀搅拌10min后,得到分散液Ⅱ;
(3)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占吐温80质量10%的司班80组成)、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10nm硅溶胶和过氧化苯甲酰,再经10000r/min高速乳化后得到反应液;
(4)将反应液倒进四口烧瓶内,然后将烧杯置于75℃的水浴中,同时通入氮气保护,反应12h后,取出即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
在本实施例中,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壳聚糖溶液、乳化剂B、硅溶胶、氧化性引发剂的添加量同实施例1,不添加还原性引发剂。
制备所得薰衣草精油微胶囊散的平均粒径为7.9μm,表面较为光滑,球形度良好。但精油微胶囊仅发出淡淡的薰衣草香味,相比实施例1制得的微胶囊味道较淡,这可能是由于制备过程中的高温使得一部分精油发生了挥发。将经微胶囊整理后的薰衣草芳香织物置于通风厨内,放置6个月后已基本失去香味。
实施例1、对比例1~3精油微胶囊含油率测定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精油微胶囊的含油率,具体如下:准确称量5.0g精油微胶囊分别平铺于洁净表面皿中,放置于60℃的电热鼓风箱中进行恒温储存,并打开烘箱的鼓风装置热处理5天后取出,再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并加入100mL蒸馏水和少量沸石,采用挥发油测定器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油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微胶囊的含油率,每个样品重复3次。含油率=油相计算所得含油量/包封于微胶囊中的油量×100%,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微胶囊含油率
实施例1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含油率 94% 65% 89% 76%
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方法能够获得较佳的缓释效果,含油量降低最少,而对比例1的微胶囊对精油的缓释效果最差,说明密封性不强;对比例3的含油量也显著降低,可能是由于微胶囊制备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精油大量挥发,导致初始获得的微胶囊中的精油含量降低。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3)

1.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精油囊芯、内层囊壁和外层囊壁,所述内层囊壁位于所述精油囊芯与外层囊壁之间,其中,所述内层囊壁的壁材为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所述外层囊壁的壁材由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和硅溶胶组成;
所述自交联性单体为双丙酮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为壳聚糖;
所述主单体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溶胶的粒径为10~20nm。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精油加入乳化剂A的溶液中,高速均质乳化40~50min,得到分散液Ⅰ;
2)将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大分子物质溶液加入分散液Ⅰ中,在50~60℃下以500~700r/min转速搅拌10~20min,得到分散液Ⅱ;向分散液Ⅱ中依次加入乳化剂B、主单体、自交联性单体、硅溶胶和氧化性引发剂,经高速均质乳化得到反应液;
3)将反应液转移至四口烧瓶内,在40~45℃条件下以及氮气保护氛围中反应2h后,将还原性引发剂溶液在60min内逐滴滴入烧瓶内,然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12h后,即得所述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
其中,所述乳化剂A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卵磷脂组成,卵磷脂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的10%;所述乳化剂A占精油质量的3%;所述乳化剂B由吐温80和司班80组成,司班80占吐温80质量的10%;所述氧化性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还原性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雕白粉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高速均质乳化的速率均为8000~10000r/min。
CN202010134113.6A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359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4113.6A CN111359552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4113.6A CN111359552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9552A CN111359552A (zh) 2020-07-03
CN111359552B true CN111359552B (zh) 2022-06-24

Family

ID=71200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4113.6A Active CN111359552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595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1284A (zh) * 2022-06-06 2022-08-12 安徽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香味丁腈手套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5729A1 (de) * 2004-11-18 2006-05-24 Cellmed Ag Herstellung von zwei-oder mehrschichtig aufgebauten Mikrokapseln
JP6007113B2 (ja) * 2013-01-10 2016-10-12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CN103230766B (zh) * 2013-05-08 2014-12-10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自粘接双壁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
JP5802821B2 (ja) * 2013-12-06 2015-11-04 花王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3999854B (zh) * 2014-04-30 2015-05-2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恒温双层天然精油抑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5754A (zh) * 2015-08-04 2015-11-25 东华大学 一种以聚二甲基丙烯酸二醇酯为壁材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94673B (zh) * 2018-07-02 2020-09-25 清华大学 一种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5983B (zh) * 2019-03-08 2021-12-28 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乳木果油的双层微胶囊及其整理到纺织面料中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9552A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3205B2 (ja) 繊維、布地および衣服への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処理のためのバインダー系
DE19581591C1 (de) Textillaminate
CN111359552B (zh) 一种自交联型精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250409A1 (en) Multifunctional, responsive functional layers on solid surface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Golja et al. Fragrant finishing of cotton with microcapsules: comparison between printing and impregnation
US20120121674A1 (en) Nonwoven fabric products with enhanced transfer properties
CN104841343B (zh) 一种芳香微胶囊及其载银多层微胶囊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423661A (zh) 包括有气味组分的聚合纳米粒子
WO2006007753A1 (de) Wiederbeladbare ausrüstungen auf textilen fasern und flächengebilden
DE2406794A1 (de) Mittel, verfahren und polymerisat zum haarlegen
CN104878607A (zh) 一种采用驱蚊微胶囊整理织物的方法
JP2015089975A (ja) 消臭加工剤及びこの消臭加工剤の布帛又は糸への加工方法
CN105544230A (zh) 一种应用茶树精油微胶囊在纺织品上加香的方法
Silva et al. Functionalized textiles with PUU/limonene microcapsules: effect of finishing methods on fragrance release
CN109260029A (zh) 一种水溶性纳米精油胶束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EP1651279B1 (de) Gelartige masse in flächiger form zur behandlung von umgebungsluft
CN1177030A (zh) 织物功能性浸轧整理方法
CN107599532A (zh) 一种用于过滤的黏胶活性炭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EP0977809B1 (de) Druckfähige einkomponentenquellpaste und deren verwendung
JP2015034366A (ja) 消臭性繊維布帛
CN108130742A (zh) 一种护理组合物、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2182980A (ja) 芳香性合成皮革
JPH0310728B2 (zh)
JP5952664B2 (ja) 繊維用残香性保持増強剤
KR910006105B1 (ko) 방향성(芳香性) 섬유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