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0423A -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0423A
CN111350423A CN202010231788.2A CN202010231788A CN111350423A CN 111350423 A CN111350423 A CN 111350423A CN 202010231788 A CN202010231788 A CN 202010231788A CN 111350423 A CN111350423 A CN 111350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latch
pawl
lever
stri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7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万·多林·伊莱亚
詹姆斯·J·费里
斯里尼瓦斯·拉奥
约翰·迪斯泰法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Closur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Closur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Closures Inc filed Critical Magna Closur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50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0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0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s for roof parts or for collapsible flexible tops
    • B60J7/201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s for roof parts or for collapsible flexible tops being outside of vehicle, e.g. onto boot lid, or into a storage compartment to be closed by one of the roof panels itsel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0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s for roof parts or for collapsible flexible tops
    • B60J7/206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s for roof parts or for collapsible flexible tops being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8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of pedestri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05B83/243Hood clamps, i.e. individually actuated, usually yielding hoo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E05B83/24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for car bonnets
    • E05B83/247Simultaneously actuated fasteners at separated pos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14Hood la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23Vehicle door lat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44Multiple head
    • Y10T292/104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47Clo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82M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83Rigid
    • Y10T292/1092Swinging ca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描述了一种闩锁,其包括棘轮,该棘轮能够在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棘轮被朝向打开位置偏置以有助于碰销在闩锁的鱼嘴形部中向第二关闭位置的行进。该闩锁包括掣爪,该掣爪能够在第一锁定位置、第二锁定位置以及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掣爪被朝向第一锁定表面偏置并且具有用于将棘轮保持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的掣爪锁定表面。该闩锁包括提升杆,该提升杆被朝向打开位置偏置以在掣爪处于解锁位置时使碰销在鱼嘴形部中离开第二关闭位置并朝向打开位置移动。碰销在处于打开位置时与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相比距第一位置更远。

Description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9月15日、国家申请号为201510586775.6、名称为“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闭合板的闩锁,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车辆发动机罩的闩锁。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发动机罩等的闩锁通常分两个阶段致动。在第一阶段期间,在车辆内致动把手,这使闩锁从第一关闭位置移动至第二关闭位置。为了完全释放闩锁,车辆乘员通常必须离开车辆并致动位于发动机罩下面的杆。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不方便。
发动机罩的闩锁的当前现有技术涉及两次操作来实现发动机罩的打开,首先为从车辆内的一次操作,紧跟其后的是在车辆的前部处的附加的发动机罩致动以便完成闩锁的释放。所期望的是一种设置用于从车辆内侧多个阶段释放的机构。还期望获得的是如下视觉信号:机罩已通过所述多个阶段被释放。此外,可能还期望的是具有与多个阶段释放相容的主动行人保护闩锁。
就提升一般的并且具体地用于主动行人保护系统的发动机罩而言,闩锁需要提供比用于正常打开的行程更大的行程。由于弹簧的机械限制以及对于集聚和封装的目标,因而发动机罩的正常打开提升不会像利用主动行人保护系统所提供的打开提升那样高。
汽车工业正试图更好地保护行人免于与车辆迎面碰撞。当汽车在正面碰撞中撞击行人时,行人可能会被抛起并落在车辆的前发动机罩和/或挡风玻璃上。正试图改善撞击的严重程度并且特别是防止人的头部撞击发动机缸体或者直接位于前发动机罩下面的其他坚硬位置,期望的是在无论何时检测到前端碰撞时都使前发动机罩与发动机缸体主动地间隔开。
发明内容
一方面,一种用于与碰销配合的闩锁,该闩锁包括:棘轮,该棘轮能够在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棘轮被朝向打开位置偏置以有助于碰销在闩锁的鱼嘴形部中向第二关闭位置的行进;掣爪,该掣爪能够在第一锁定位置、第二锁定位置以及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掣爪被朝向第一锁定位置偏置,在第一关闭位置中,掣爪以掣爪锁定表面接合棘轮上的第一锁定表面并使棘轮保持在第一关闭位置中,并且在第二关闭位置中,掣爪以该掣爪锁定表面接合棘轮上的第二锁定表面从而使棘轮保持在第二关闭位置中;提升杆,该提升杆被朝向打开位置偏置并且具有提升表面,该提升表面用于在掣爪处于解锁位置时使碰销在鱼嘴形部中离开第二关闭位置并朝向打开位置移动;其中,碰销处于打开位置时比碰销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距第一位置远。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碰销配合的闩锁,该闩锁包括:棘轮,该棘轮能够在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关闭位置以及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棘轮被朝向致动位置偏置以有助于碰销在闩锁的鱼嘴形部中向第二关闭位置的行进;掣爪,该掣爪能够在第一锁定位置与第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掣爪被朝向第一锁定位置偏置,在第一关闭位置中,掣爪以掣爪锁定表面接合棘轮上的第一锁定表面并使棘轮保持在第一关闭位置中,并且在第二关闭位置中,掣爪以该掣爪锁定表面接合棘轮上的第二锁定表面以使棘轮保持在第二关闭位置中;提升杆,该提升杆被朝向致动位置偏置并且具有用于在掣爪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使碰销在鱼嘴形部中离开第二位置并朝向致动位置移动的提升表面;其中,碰销处于致动位置时比碰销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距第一位置远。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前述及其他方面,在附图中:
图1为车辆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车辆中的闩锁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示出的处于第一关闭位置的闩锁的平面图;
图4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释放杆的致动;
图5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棘轮向第二关闭位置的运动;
图6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在棘轮处于第二关闭位置的情况下释放杆的释放;
图7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在释放杆的第二第二致动期间该释放杆的初始行程量;
图8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释放杆的第二次致动的完成;
图9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棘轮向打开位置的运动;
图10为图2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在棘轮向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释放杆的释放;
图11为图2中示出的并且包括可选的掣爪锁止构件的、处于第一关闭位置的闩锁的平面图;
图12为图11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处于第二锁定位置的掣爪以及棘轮朝向第二关闭位置的运动;
图13为图11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掣爪朝向已解锁位置的运动;
图14为图11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掣爪锁止构件向锁止位置的运动;
图15为图11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棘轮向打开位置的运动;以及
图16为图11中示出的闩锁的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了掣爪向复位位置的运动;
图17为图1中示出的闩锁的替代性构型的平面图;
图18为图4的闩锁和释放系统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处于关闭位置的平面图;
图19为图18的闩锁和释放系统处于第二关闭位置的平面图;
图20为图18的闩锁和释放系统处于打开位置的平面图;
图21为图18的闩锁和释放系统的平面图,其中,碰销从闩锁的鱼嘴形部移除;
图22为图18的闩锁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处于关闭位置的平面图;
图23为图22的闩锁在关闭位置与第二关闭位置之间的平面图;
图24为图22的闩锁暂时处于第二关闭位置的平面图;
图25为图22的闩锁的处于致动关闭位置的平面图;以及
图26为图22的闩锁的处于保持关闭位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示出了具有发动机罩13的车辆11,发动机罩13上设置有碰销22。碰销22能够由安装在车辆11的本体(以15示出)上的闩锁10捕获。参照图2,该闩锁10包括棘轮12、掣爪14、释放杆16、双拉杆18和壳体20(为清楚起见,壳体20的一部分被省去)。图2中示出的视图为分解图,并且相应地,闩锁的元件在图2中并非被示出为处于其安装位置。如图3中所示,棘轮12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壳体20并且能够在图3中示出的第一关闭位置、图6中示出的第二关闭位置以及图9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棘轮12的枢转运动可以绕安装至壳体20的销25(图3)进行。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中,棘轮12禁止碰销22从鱼嘴形部23退出,使得碰销22通过闩锁10安装在车辆发动机罩13或其他封闭板上。当处于第一关闭位置时,与处于第二关闭位置相比,棘轮12将碰销22相对更深地保持在壳体20的鱼嘴形部(以23示出)中。因此,在第一关闭位置中,棘轮12将碰销22以第一深度保持在壳体20的鱼嘴形部23中,而在第二关闭位置,棘轮12将碰销22以第二深度保持在壳体20的鱼嘴形部23中。
在一个示例中,棘轮12的本体可以具有钩部8(参见图6),该钩部8用于在掣爪14和棘轮12处于第二位置——由于操作释放机构17(参见图2)使掣爪14未对准而免于使得该掣爪14与棘轮12上的第一锁定表面30接合并且使掣爪14对准成随后与棘轮12上的第二锁定表面32接合而出现该第二位置——时禁止碰销22从鱼嘴形部23释放。替代性地,该钩部8可以与棘轮12的本体分开并连接至车辆11的本体(或车辆11的其他部分)、发动机罩13以及/或者闩锁10的壳体20。棘轮12的第二位置被限定为碰销22在鱼嘴形部23中离开初级或已锁定位置但同时使碰销22被钩部8限制以免离开鱼嘴形部23(即,将闩锁1置于打开状态)的位置。
棘轮12通过棘轮偏置构件24(图2)被朝向打开位置偏置。该棘轮偏置构件24例如可以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可以绕销25延伸并且可以具有第一端部24a(图2)和第二端部24b,第一端部24a锚定在销25中的槽25a(图3)中,第二端部24b抵靠棘轮12上的接合构件12a作用。
掣爪14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壳体20并且能够在第一锁定位置(图3)、第二锁定位置(图6)以及解锁位置(图9)之间移动。掣爪14的枢转运动可以围绕限定了轴线A(在图4中示出)的销27(图3)进行,该轴线A可以被称为掣爪轴线。在第一锁定位置(图3)中,掣爪14上的掣爪锁定表面31接合棘轮12上的第一锁定表面30并将棘轮12保持在第一关闭位置中。在第二锁定位置(图6)中,掣爪锁定表面31可以接合棘轮12上的第二锁定表面32以将棘轮12保持在第二关闭位置中。在解锁位置(图9)中,掣爪14使棘轮12在不被掣爪14阻挡时移动至打开位置。掣爪14通过掣爪偏置构件26(图2)被朝向第一锁定位置偏置。该掣爪偏置构件26例如可以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可以绕销27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部26a和第二端部26b,其中,第一端部26a锚定穿过板20b上的耳状部20a中的孔口,板20b为壳体20的一部分,第二端部26b与接合凸部14a接合。该接合凸部14a从自掣爪14的大致平面向外延伸的释放臂部14b向内延伸,以便能够由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释放杆16和双拉杆18)接合,操作释放机构17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杆,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杆用以接合掣爪14并使棘轮12从第一/原始位置(参见图3)移动至第二位置(参见图6)以及从第二位置移动至打开/已解锁位置(参见图9),如下文所进一步详细说明的。
作为操作释放机构17的一个示例,释放杆16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壳体20并且能够在图3中示出的原始位置与图4中示出的致动位置之间移动。释放杆16的枢转运动可以绕相同的销27(图3)和轴线A(图4)——掣爪14绕销27和轴线A枢转——进行。因此,轴线A可以被称为释放杆轴线A。释放杆16的致动(即,释放杆16从原始位置至致动位置的移动)驱动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至第二锁定位置或从第二锁定位置至已解锁位置的运动,如下文所进一步描述的。释放杆16可以通过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另一部件——该另一部件为以28示出的释放杆偏置构件——被朝向原始位置偏置。该释放杆偏置构件28例如可以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可以绕销27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部28a和第二端部28b,第一端部28a锚定穿过壳体20的板20b上的耳状部20a中的孔口,第二端部28b延伸穿过释放杆16中的孔口。线缆33(图1和图3)可以将释放杆16连接至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另一部件——该另一部件为车辆的乘客厢(以37示出)中的致动把手35(图1)等。致动把手35使释放杆16到达致动位置。
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另一部件可以为双拉杆18,该双拉杆18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释放杆16并且能够在图3中示出的非操作位置与图7中示出的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在非操作位置中,双拉杆18在释放杆16被致动时没有驱动掣爪14的运动。在操作位置中,双拉杆18在释放杆16被致动时驱动掣爪14的运动,如下文所进一步描述的。双拉杆18通过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另一部件——该另一部件为双拉杆偏置构件39(图2和图3)——被朝向操作位置偏置。该双拉杆偏置构件39例如可以为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可以绕销27延伸并且具有第一端部39a和第二端部39b,第一端部39a锚定在释放杆16中的槽口16a中,第二端部39b延伸穿过双拉杆18中的孔口。
当闩锁10定位在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关闭位置时,通过两个特征部来防止双拉杆18离开非操作位置。一个特征为壳体20上的双拉杆接合表面29,该双拉杆接合表面29在释放杆16处于原始位置时接合双拉杆18并且将双拉杆18保持在非操作位置中。将指出的是,该双拉接合表面29还用作用于限定释放杆16的原始位置的止动表面。替代性地,可以使用壳体20上的其他位置处的另一表面来限制释放杆16在释放杆偏置构件28的迫压下的行进。防止双拉杆18离开非操作位置的第二特征部为掣爪14本身上的释放臂部14b。当掣爪1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时,掣爪14上的释放臂部14b禁止双拉杆18旋转到进入掣爪14与释放杆16之间以便能够将力从释放杆16传递至掣爪14的位置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闩锁10以及所联接的操作释放机构17的操作如下。闩锁10在图3中被示出为处于第一关闭位置。在该位置中,掣爪14接合棘轮12上的第一锁定表面30并将棘轮12保持在第一关闭位置中。乘客厢37(图1)内的车辆乘员通过拉动把手35(例如手动地)第一次致动操作释放机构17,这驱使释放杆16顺时针(在图3中示出的视图中)旋转至图4中示出的致动位置。在图3中示出的位置中,双拉杆18处于非操作位置。然而,由于掣爪1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因而掣爪14能够在释放杆16被致动时由释放杆16碰触并且直接接合。操作释放机构17的释放杆16的致动将掣爪14驱动至图5中示出的第二锁定位置。这使得棘轮12根据棘轮偏置构件24的偏置从第一关闭位置移动至如图6中所示的第二关闭位置。
如可以在图4和图5中观察到的,操作释放机构17针对释放杆16的致动位置可以由壳体20上的释放杆限制表面41设定。换句话说,该释放杆限制表面41可以确定释放杆16的致动位置并且禁止释放杆16越过该致动位置的移动。因此,释放杆16在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例如,通过把手35的手动操作)时不会直接驱动掣爪14越过第二锁定位置。还应认识到,除了把手35的使用以外,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和/或随后的)致动可以通过向车辆11的乘员提供的用于操作释放机构17的操作的按钮或其他的用户界面机构来起作用。
在致动释放杆16之后,车辆乘员可以释放把手35,从而允许释放杆16返回至如图6中所示的原始位置。图6中示出的位置为闩锁10的第二关闭位置。在该位置中,通过掣爪14与棘轮12上的第二锁定表面32的接合而将棘轮12保持在第二锁定位置中。如上所述,在掣爪14通过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通过释放杆16的致动)而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至第二锁定位置期间,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双拉杆18被禁止移动至操作位置,原因在于这种运动被掣爪14本身上的释放臂部14b阻碍。然而,双拉杆18向操作位置的这种运动可以替代性地被其他装置阻碍。
当释放杆16处于原始位置时,无论掣爪14的位置如何,双拉杆18都通过双拉杆接合表面29被禁止离开非操作位置。更具体地,随着释放杆16旋转(在示出的视图中为逆时针方向)至原始位置,释放杆16使双拉杆18与表面29接合。释放杆偏置构件28逆时针方向地驱动释放杆16的力克服了来自双拉杆偏置构件39的任何阻力,从而使得双拉杆18反抗偏置构件39的偏置而顺时针旋转至非操作位置。
为了使闩锁到达完全打开位置以将碰销22从闩锁10完全释放,车辆乘员可以利用把手35来致动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释放杆16)。将指出的是,处于图6中的第二锁定位置的掣爪14不再阻碍双拉杆18向操作位置的运动。因此,一旦在释放杆16从图6中示出的原始位置移动至图8中示出的致动位置期间双拉杆18与双拉杆接合表面29断开接合(如图7中所示),双拉杆18就根据偏置构件39的偏置移动至(在图6和图7中示出的视图中为逆时针方向)操作位置。在该操作位置中,双拉杆18使释放杆16的有效碰触延长,使得释放杆16向致动位置(图8)的运动(经由双拉杆18)驱使掣爪14从第二锁定位置(图6和图7)移动至已解锁位置(图8)。掣爪14向已解锁位置的运动允许棘轮12根据棘轮偏置构件24(图2)的偏置移动至图9中示出的打开位置,从而允许碰销22离开棘轮12并且允许发动机罩13(图1)打开。以该示例的方式,操作释放机构17导致了棘轮12的操作以及碰销22在鱼嘴形部23中的从闩锁10的第一位置(参见图3)移动至第二位置(参见图6)以及随后从第二位置移动至打开或已解锁位置(参见图9)的运动。
根据把手35的释放,操作释放机构17的释放杆16被允许返回至图10中示出的原始位置。图10与闩锁10的打开位置对应。如可以在图10中观察到的,释放杆16回到原始位置的运动使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双拉杆18向回以与接合表面29的接合,这使双拉杆18进入非操作位置并离开掣爪14的路径。此外,掣爪14被允许通过掣爪偏置构件26(图3)偏置成与棘轮12的滑动表面43(图10)接合。
在图10中示出的位置,闩锁10预备根据碰销22进入鱼嘴形部23中而再次关闭。当这种进入发生时(例如当车辆乘员或驾驶员关闭发动机罩13(图1)时),碰销22驱动棘轮12回到图6中示出的第二关闭位置并最终回到图3中示出的第一关闭位置。在棘轮12的这种运动期间,掣爪14能够根据掣爪偏置构件26(图2)的偏置从图10中示出的已解锁位置移动至图6中示出的第二锁定位置并最终移动至图3中示出的第一锁定位置。由于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双拉杆18通过接合表面29被保持在非操作位置中,因而双拉杆18允许掣爪14返回至图3中示出的第一锁定位置。
将指出的是,当闩锁10处于图6中示出的第二关闭位置时,车辆乘员可以决定其不想完全打开发动机罩13并且可以按下发动机罩13以完全闭合发动机罩13。在这种情况下,掣爪14从第二锁定位置至第一锁定位置的运动通过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双拉杆18而被允许,原因在于该双拉杆18通过接合表面29被保持在非操作位置中。
关于掣爪14已公开的是禁止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双拉杆18在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至第二锁定位置期间(以及在棘轮12从第一关闭位置移动至第二关闭位置期间)移动至操作位置。棘轮12本身可以替代性地禁止双拉杆18在掣爪14的移动期间于棘轮12从第一关闭位置移动至第二关闭位置期间的运动期间移动至操作位置。例如,棘轮12可以设置有能够与双拉杆18接合以阻碍双拉杆18向操作位置的运动的臂部。该臂部将在棘轮12行进至第二关闭位置期间接合并阻挡双拉杆18,在该第二关闭位置处,臂部将离开双拉杆18以允许双拉杆18根据偏置构件39的迫压落到掣爪14上的释放臂部14b的后面。
闩锁10的使用能够减少对乘员拉动车辆11内的杆或把手(或者按压按钮或其他用户界面元件)并且随后离开车辆11到发动机罩13或其他的闭合板并且通过手动地找到第二杆并用其手致动第二杆来释放发动机罩13或其他的闭合板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会弄脏乘员的手并且另一方面会是不方便的。
此外,该闩锁10禁止了乘员在仅单次致动把手35之后意外地完全打开发动机罩13的情形,这受益于棘轮12被掣爪14接合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相应的锁定表面30、32,锁定表面30、32分别被操作释放机构对准以实现接合或未对准以实现断开接合。
尽管操作释放机构17的元件18已被描述为双拉杆,但是该元件18也可以被称为延伸构件并且可以一方面被描述为如下地起作用。当掣爪14处于第一锁定位置(图3)时,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具有释放杆16)具有用于在释放杆16从原始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期间将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图3)驱动至第二锁定位置(图6)的选定碰触量。当掣爪14处于第二锁定位置(图6)时,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具有延伸构件18)能够移动至用以使操作释放机构17的(例如释放杆16的)碰触延长成在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经由释放杆16)从原始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期间将掣爪14从第二锁定位置(图6)驱动至已解锁位置(图9)的位置。在元件18被称为延长构件时,偏置构件39可以被称为延长构件偏置构件39。
将指出的是,释放杆16在将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释放至第二锁定位置时行进了与在将掣爪14从第二锁定位置释放至已解锁位置时所行进的相同的角距离。还将指出的是,在释放杆16与掣爪14上的释放臂部14b直接接合以使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移动至第二锁定位置时与在释放杆16通过双拉杆18与释放臂部14b接合以使掣爪14从第二锁定位置移动至已解锁位置时相比,围绕释放杆轴线A的力臂(在图4中以MA示出)近似相同。这两个特征中的每个特征均有助于在第一次拉动把手35(以使闩锁10移动至第二关闭位置)时为车辆乘员提供与在第二次拉动把手35(以使闩锁10移动至打开位置)时相比的对于闩锁10的类似的感觉。通过提供对闩锁10的一致的感觉,相对于对闩锁10的感觉在把手35的第一次拉动与第二次拉动之间非常不同的情况相比,车辆乘员的用户体验得到改善。
参照图11,其示出了具有操作释放机构17的可选的掣爪锁止杆50的闩锁10,该掣爪锁止杆50能够在非锁止位置(图11)与锁止位置(图14)之间移动,在非锁止位置中,锁止杆50不妨碍掣爪14的运动,在锁止位置中,锁止杆50妨碍掣爪14的运动。闩锁10还包括锁止杆偏置构件51,该锁止杆偏置构件51定位成使锁止杆50朝向锁止位置偏置。图11至图16中示出的闩锁10的部件中的一些部件可以具有与其在图2至图10中的对应部件不同的外观,然而,这些部件执行相同的功能,并且外观上的差异除了如下文中所指出的以外并不重要。
在具有施于发动机罩13(图1)上的例如来自发动机罩13上的雪载荷的重量的情况下,棘轮12上的棘轮偏置构件24(图2)的力以及发动机罩13上的(以及因此碰销22上的)发动机罩弹簧的力可能足以将棘轮12驱动至第二关闭位置,但可能没有强到足以将棘轮12从第二关闭位置驱动至打开位置。对此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在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施加在棘轮12上的力更小。例如,来自棘轮偏置构件24的弹簧力随着该偏置构件24朝向其静置位置(也被称为其中间位置)旋转而逐渐减小。因此,在棘轮12处于第二关闭位置并且把手35被第二次拉动以使掣爪14移动至已解锁位置时,棘轮12由于发动机罩13(图1)上的雪载荷而可能不会明显移动。因此,棘轮12可能会保持在第二关闭位置中。在棘轮12确定保持在第二关闭位置中的情况下,掣爪锁止杆50构造成于车辆乘员松开车辆11内的把手35时禁止掣爪14与棘轮12上的第二锁定表面32重新接合。因此,即使发动机罩13并没有根据把手35的致动时而被向上提升,乘员仍然可以离开车辆11并手动地提升发动机罩13。在没有用于禁止掣爪14在乘员释放把手35时重新接合第二锁定表面32的装置的情况下,掣爪14可能会在棘轮12还未离开第二锁定位置的情况下返回至第二锁定位置并接合棘轮12上的第二锁定表面32。
当闩锁10处于如图11中所示的第一关闭位置时,掣爪锁定表面31接合棘轮12上的第一锁定表面30,从而禁止棘轮12的打开(即禁止碰销22从鱼嘴形部23移除)。如可以观察到的,掣爪锁止杆50可以处于非锁止位置并且不接合掣爪14上的锁止表面52,并且因此允许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以及向第一锁定位置的运动。当车辆11中的操作释放机构17的把手35(图1)被拉动时,掣爪14从第一锁定位置定位至图12中示出的第二锁定位置。棘轮12旋转(在图12中示出的视图中为逆时针方向)直到掣爪14接合棘轮12上的第二锁定表面32为止。应当指出的是,在从棘轮12的旋转轴线6测量时,第一锁定表面30的半径R1小于锁定表面32的半径R2。半径R1、R2的差异使得掣爪锁定表面31根据偏置构件25、26的作用从第一锁定表面30定位至第二锁定表面32。当一旦掣爪14被去除与第一锁定表面30的接合时(即未对准第一锁定表面30),掣爪锁定表面31就从距轴线6的距离R1被移动至距轴线6的距离R2并且因此将沿着棘轮12的外表面滑动(在其根据偏置构件25的作用旋转时),从而使第二锁定表面32在对准时也处于半径R2处并使该第二锁定表面32与掣爪锁定表面31接合。
在图12中,棘轮12被示出为朝向第二关闭位置旋转。当掣爪14处于第二锁定位置时,掣爪锁止杆50保持处于非锁止位置并且不接合锁止表面52,并且因此仍然允许掣爪14向第一锁定位置以及从第一锁定位置的运动。将指出的是,掣爪14本身(借助于掣爪14上的止挡表面57,该止挡表面57阻挡掣爪锁止表面50在示出的视图中顺时针转动到用以锁止掣爪14的位置中)防止掣爪锁止构件50离开非锁止位置。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其他适合的构件来阻挡掣爪锁止杆50的运动。
当操作释放机构17的把手35(图1)被第二次拉动时,掣爪14移动至图13中示出的解锁位置。在掣爪14处于已解锁位置并且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锁止杆50移动至锁止位置(图14),从而禁止掣爪14在乘员松开把手35时离开已解锁位置并禁止该掣爪14返回至第二锁定位置。因此,乘员可以根据需要离开车辆11并且手动地提升发动机罩13。图15中示出了棘轮12向打开位置的移动。棘轮12上具有掣爪锁止杆失效表面54,该掣爪锁止杆失效表面54能够与掣爪锁止杆50上的接纳表面56接合。当棘轮12从第二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移动时,掣爪锁止杆失效表面54接合并驱动掣爪锁止杆50(在图15示出的视图中为顺时针方向),使得掣爪锁止杆50与掣爪14上的锁止表面52断开接合,以便使掣爪锁止构件50移动至非锁止位置,从而允许掣爪14朝向第一锁定位置移动。如图16中所示,此时从掣爪锁止构件50脱开的掣爪14移动至复位位置,在该复位位置中,掣爪14搁靠在棘轮12上的滑动表面58上。一旦碰销22被重新引入到壳体20的鱼嘴形部23中,碰销22就将棘轮12驱动至第一关闭位置,这允许掣爪14移动至第一锁定位置以将棘轮12锁定在第一关闭位置中以便保持碰销22(图11)。
已经在闩锁10的特定构型上示出了掣爪锁止杆的用途,然而,掣爪锁止杆可以应用于存在来自雪、冰的载荷或者来自一些其他重量源的载荷的风险的车辆中的用于发动机罩或用于其他闭合板的双拉闩锁的其他构型。
如可以观察到的,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将释放杆16连接至致动把手35(图1)的线缆33在释放杆16的与定位双拉杆18的一端相反的一端处作用在释放杆16上。参照图17,其示出了线缆33连接释放杆16的与安装双拉杆18的一端相同的一端的实施方式。尽管图17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些部件可以具有与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类似部件相比略微不同的形状或构型,但是所执行的功能可以基本相同并且可以以基本相同的方式执行。
参照图18,所示出的是联接至闩锁10的掣爪14和棘轮12的操作释放机构17的替代性实施方式。该操作释放机构17具有下述杆16、18:所述杆16、18用于使掣爪14根据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例如经由把手35的手动操作——参见图1)与第一锁定表面30断开接合并且根据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二次致动(例如经由把手35的手动操作——参见图1)与第二锁定表面30断开接合。如以上所讨论的,掣爪14从与第一锁定表面30对准接合至与第二锁定表面30对准接合的定位借助于在掣爪锁定表面31被去除与第一锁定表面30(参见图6)接合(即未对准第一锁定表面30)时通过偏置构件25使棘轮12旋转。操作释放机构17还具有提升杆60,该提升杆60定位成用于根据提升偏置构件64(例如扭转弹簧)的作用绕销62旋转。提升偏置构件64使提升杆60的提升表面66朝向碰销22偏置并且因此使碰销22本身离开第一/已锁定位置并朝向鱼嘴形部23的开口偏置(参见图19)。
操作释放机构17还具有提升锁杆68,该提升锁杆68绕销70旋转并被偏置成与提升杆60接合(例如通过偏置构件64)。该提升锁杆68具有用于与提升杆60的相应的止动件74接合的锁表面72,如下文所进一步描述的。操作释放机构17的提升杆60及相关联的偏置构件64构造成使碰销22从第二位置朝向鱼嘴形部23的开口升高(通过棘轮12在被释放与掣爪14的接合即与掣爪14未对准时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而推动碰销22的结果)至第三位置(参见图20)。在第三位置中碰销22于鱼嘴形部23中的布置使发动机罩13升高(参见图1),以使车辆乘员在视觉上识别棘轮12已从第二位置释放(例如掣爪14与第二锁定表面32脱离接合或者与第二锁定表面32以其他方式未对准),并且因此,发动机罩13由于闩锁此时处于打开位置而可以自由地打开。对于当前实施方式而言,该打开位置可以被限定为碰销22未被钩部8限制而从鱼嘴形部23离开的位置。
图18示出了(其中,壳体20被省去)处于闩锁10的第一或已锁定位置的碰销22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掣爪锁定表面31与第一锁定表面30对准接合,并且锁表面72与提升杆60的止动件74对准但不接合。此外,碰销22被夹在提升表面66与棘轮12的棘轮表面76之间。应当认识到,在受棘轮12的位置限制时,碰销22的存在还也对提升杆60进行加载以反抗偏置构件64的偏置,并且因此使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之间断开接合(或分开)但同时对准。以此,在第一或关闭位置中,提升杆60被解锁(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断开接合),并且因此,棘轮12处于(在通过锁定表面31与第一锁定表面30的对准接合而由掣爪14锁定时)禁止碰销22反抗偏置构件25(参见图2)和偏置构件64的偏置而向上并离开鱼嘴形部23行进的位置。
图19示出了图18的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的结果,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通过使锁定表面31脱离与半径R1处的锁定表面30的对准而使掣爪14脱离与第一锁定表面30的接合并且进入与半径R2处的锁定表面32的对准并且因此进入与第二锁定表面32的对准接合。以此,图19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闩锁10的位置——其中,碰销的原始第一位置以虚线示出——使得钩部8被保持在用以阻止碰销22离开鱼嘴形部23的任何可能的释放(与图6中示出的第二位置类似)的位置中。此外,当闩锁10处于第二位置时,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彼此接合,并且因此,提升杆60的进一步行进从而被限制。在操作释放机构17的该实施方式中,碰销22在鱼嘴形部23中的行进由于通过掣爪与第二锁定表面32的接合以及提升锁杆68与提升杆60的接合(例如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的接合)引起的对棘轮12的锁定而定位在第二位置处。
以此,在第二位置中,操作释放机构17既通过提升锁杆68锁定提升杆60又通过掣爪14锁定棘轮12,从而禁止碰销22向上并离开鱼嘴形部23的进一步行进。因此,如所示出的,在通过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释放(从第一位置开始)之后,棘轮12的旋转停在第二位置处(或者根据提升杆60停止的高度对碰销22在鱼嘴形部23中的位置的影响停在第二位置之前),并且提升杆60的旋转通过提升锁杆68而停止。在使提升杆60停在该第二位置之后,掣爪14处于用以经由与第二锁定表面32的接合来形成用于棘轮12的第二位置的位置中。
一旦操作者第二次致动操作释放机构17(例如拉动释放把手35),杆16、18就与掣爪14接合以增大操作释放机构17的行程(以通过将锁定表面31定位在锁定表面32的比半径R2更大的半径处所实现的未对准来与第二锁定表面32断开接合),并且允许棘轮12根据棘轮偏置构件25的作用转动超过第二位置。结合掣爪14的释放,提升锁杆68还移位成(例如通过掣爪14的行进以接触提升锁杆68并且经由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的未对准而使提升锁杆68从提升杆60移动)使得提升杆60此时自由旋转并且驱使碰销22离开第二位置并朝向第三或打开位置。该旋转此时将发动机罩13(联接至碰销22)提升至更高的高度,从而在发动机罩13处于第二位置时与处于此时的打开位置或第三位置之间相比向乘员提供了视觉差异。碰销的原始第二位置在图20中以虚线示出。
参照图20,处于第三位置的发动机罩13的布置向乘员提供了关于闩锁10的锁定状态经由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和第二次致动而从关闭位置改变至完全打开位置的视觉信号(即连接至碰销22的发动机罩13的升高)。在第三位置中,碰销22定位在鱼嘴形部23中,使得钩部8不再禁止碰销22行进离开鱼嘴形部23的入口,并且因此提供了闩锁10的打开位置。同样地,在第三位置中,棘轮12的旋转不受掣爪14限制,原因在于掣爪14已变得与第二锁定表面32未对准并且因此断开接合。同样地,在第三位置中,提升锁杆68与提升杆60断开接合,使得提升杆60自由旋转。由于棘轮12和提升杆60均不受其相应的限制(即相应的掣爪14和提升锁杆60的限制),因而发动机罩13能够被提升以从闩锁10的鱼嘴形部23移除所附接的碰销22,从而允许乘员完全通往车辆11的发动机室(参见图1)。
在上文中应当认识到,掣爪14与第二锁定表面32的断开接合还可以使掣爪14进一步旋转以接触提升锁杆68并且使提升锁杆68与提升杆60断开接合(即,通过使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之间未对准),因此允许提升杆60旋转并将碰销22提升到第三位置中。替代性地,操作释放机构17可以构造成使得杆16、18通过释放把手35的第二次拉动而被致动,操作释放机构17既可以作用在掣爪14上(以提供与第二锁定表面32的未对准并且因此的断开接合)又可以作用在提升锁杆68上(以提供与提升杆60的未对准以及因此的断开接合),因此允许碰销22经由提升杆60的旋转和/或棘轮12的旋转而提升到第三位置中。
如以上所指出的,操作释放机构17将闩锁10从关闭位置(参见图18)操作至打开或第三位置(参见图20)的操作过程如下:
1)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例如经由释放把手35的拉动),以使掣爪14未对准而免于与第一锁定表面30接合,从而使棘轮12旋转以实现掣爪14与第二锁定表面32的对准以及因此的接合,并且使提升杆60旋转以实现提升锁杆68与提升杆60的接合,以使碰销22在鱼嘴形部23中从关闭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及
2)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二次致动(例如经由释放把手35的第二次拉动),以使掣爪14未对准而免于与第二锁定表面32接合并且使提升锁杆68与提升杆60的接合未对准,从而使碰销22在鱼嘴形部23中根据偏置构件25、64的作用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或打开位置。如以上所指出的,钩部8在碰销22处于第三位置时不再限制碰销22完全退出离开鱼嘴形部23(参见图21和图9,其中,碰销的原始第三或打开位置在图21中以虚线示出)。
参照图22,示出了最初被示出为处于第一或关闭位置的闩锁10的替代性实施方式(即,如图18中所描绘的那样,掣爪与棘轮12的第一锁定表面30接合,并且碰销22在棘轮12与提升杆60之间被限制在鱼嘴形部23中)。此外,在第一或关闭位置中提供了提升锁杆68与提升杆60之间的止件动74与锁表面72之间的对准,从而有助于在闩锁10的部件以及操作释放机构17的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的上述部件之间的随后接合(与图18中所示出的类似)。操作释放机构17还可以包括致动器78,该致动器78联接至致动机构80(例如一个或更多个诸如杆之类的构件),致动机构80构造成通过控制掣爪14相对于棘轮12的定位以及提升锁杆68相对于提升杆60的定位来影响棘轮12和提升杆60的操作(由于感测到车辆的碰撞状况)。该致动系统80(例如经由销86)联结至闩锁10的壳体20。该致动器78安装在闩锁10的壳体20上。
图22示出了处于未激活状态的致动器78,该致动器78处于静置位置并且等待碰撞系统79(例如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的指示碰撞条件已经实现(例如由于确定的车辆制动器的应用、确定的速度的改变、物理撞击传感器的触发、车辆漂移的确定等而产生的预撞击状态)的信号77。致动机构80可以具有复位构件(例如弹簧),该复位构件连接至壳体20以在致动器78的设置之后使致动机构80靠着致动器78偏置并且使致动机构80返回至静置位置。致动机构80具有用于与提升杆的60的部分85接合以辅助偏置构件64使提升杆6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参见图25)。图22的闩锁10及联接的操作释放机构17的实施方式可以为主动行人保护系统的一部分。
参照图23,致动器78已经接收到来自碰撞系统79的信号77并且通过使致动机构80从静置位置移位而激活了致动器78。例如,致动器78可以具有延伸构件83(例如推杆),该延伸构件83靠着致动系统80(例如,致动杆)的致动表面84作用,这将使致动系统80移位(例如绕销86旋转)并且既接合提升锁杆68以使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之间未对准又接合掣爪14以使锁定表面31与第一锁定表面30之间未对准。锁定表面31与第一锁定表面30之间的未对准允许棘轮1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参见图24)。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之间的未对准允许提升杆60绕过第二位置并且允许提升杆60通过致动系统80被致动并且经由提升表面66朝向鱼嘴形部23的开口推动碰销22。由此,提升杆60由于在提升杆60从关闭位置至致动位置的行进中提升杆60在处于第二位置处时不受提升锁杆68限制而暂时经过并越过第二位置。
应当指出的是,图23示出了棘轮12的处于第一位置(锁定表面30、31接合时)与第二位置(锁定表面30、32接合时)之间的过渡中的位置,使得处于第一位置的碰销22的位置以虚线示出。致动机构80在被致动时可以使致动表面81与提升杆的部分85接合以辅助偏置构件64使提升杆60离开第一位置并朝向致动位置(参见图25)移动,从而经由提升表面66使碰销22移动。应再次指出的是,在提升锁杆68的操作受致动机构80作用时,提升杆60在于第一关闭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行进时保持不受提升锁杆68限制(即,提升锁杆68在提升杆60处于第二关闭位置的区域中(之前和之后)并且暂时处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定位为与提升杆60不对准(即表面72、74不对准))。
参照图24,所示出的是处于第二位置的碰销22,其中,第一位置以虚线示出。在该第二位置中,棘轮12由于通过掣爪14的操作释放机构17与棘轮12的第二锁定表面32的对准已变得被限制进一步行进(即旋转)。此外,在掣爪14与第二锁定表面32接合时,操作释放机构17促使止动件74与锁表面72之间的未对准,从而由于提升锁杆68根据致动机构80的作用和/或提升杆60的位置保持与提升杆60断开接合而使得提升杆60穿过第二位置并进入图25的致动位置上的行进进一步不受限制。应当指出的是,钩部8被保持在用以禁止碰销22从鱼嘴形部23不受限制的离开的位置中。因此,与图19的实施方式类似,第二位置被限定为如下第二关闭位置:钩部8横过鱼嘴形部23定位在第二关闭位置中并且因此限制碰销从鱼嘴形部23的不受限制的离开。
参照图25,提升杆60根据通过致动器78被致动的致动机构80的作用将碰销22从第二位置(以虚线示出)提升至致动位置。应当指出的是,图25中示出的致动位置与图20中示出的第三或打开位置相比距第一位置(参见图22)更远。应当认识到,图20中示出的碰销22的提升位置是出于向乘员在视觉上指示闩锁10处于打开状态的目的(例如,操作释放机构17的第一次致动和第二次致动使得将闩锁10从第一位置置于打开或第三位置)。比图20中的碰销的升高位置更高的图25中的碰销22的升高位置是出于在发动机罩13(参见图1)与发动机室的发动机之间提供更大间隔从而在处于致动位置的发动机罩与处于第一位置的发动机罩13之间提供限定的间隔的目的(例如碰销22的位置在第一位置与升高位置之间有差异)。
还应认识到,在致动位置中,碰销22仍然保持通过钩部8被限制离开鱼嘴形部23。这种限制的优势在于在通过感测系统79感测到的碰撞状况期间,发动机罩13在行人撞击发动机罩13的情况下保持部分关闭并且保持处于相对于第一位置的有限的升高位置。
参照图26,所示出的是在通过致动器78的致动完成之后处于保持位置的碰销22。在该保持位置中(与碰销22的以虚线示出的致动位置相比),致动机构80的凸部90支承在连接至壳体20的弹性构件92上。该弹性构件92(例如偏置构件64的腿部延伸部)构造成锁定并支承发动机罩30的重量以及(在行人与发动机罩13撞击的情况下)来自行人的预定最大载荷。例如,该弹性构件92通过保持提升杆60的部分85与致动机构80的致动表面81之间的接合而将致动机构80保持在致动位置处或致动位置附近。
鉴于上文,应当认识到,致动机构80通过示例被示出为杆,然而,可以使用其他构型(例如多个杆、弹簧、齿轮以及其他机械元件)以便在将致动器78的力传递至提升杆60的同时,在使得提升杆60避开在第二位置中的锁定接合的同时使得棘轮12锁定在第二位置中。此外,应当认识到,制造公差和/或定位公差可以改变在处于第二位置时棘轮12的锁定表面32与掣爪14的锁定表面31之间的实际接触(或未接触)的程度。
通常,致动器78能够为致动机构80的致动提供机械势能的来源,机械势能可以被限定为系统中的物体(或多个物体)的由于物体(多个物体)在系统内的位置而引起的势能。如以上所讨论的,闩锁10为利用储存在致动器78中的机械势能将闩锁10操作至处于第一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位置的一个示例构型(一个示例为使用机械势能来帮助将闩锁部件(例如碰销)从第一位置推动至第二位置)。
致动器78的机械势能的示例为与诸如偏置元件(例如弹簧)或重力之类的力场的恢复力相关联的能量。以此,拉伸/压缩物体(例如使元件偏置)或提升物体(例如重物)的动作通过反抗相应势的力场做功的外力来执行,并且从而使物体的所述部分在力场内从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这种功储存在力场中,该力场被认为是作为致动器78的能量而被储存的机械势能。在该外力移除(例如系统的将物体保持在第二位置的元件的移除)的情况下,力场在使该物体移动至初始位置时作用在物体上以完成做功,例如从而减小了物体(例如弹簧)的拉伸/压缩或者使该物体(例如重物)下降。因此,机械势能可以被定义为处于给定位置(例如第二位置)的物体的势能与其位于参考位置(例如第一位置)的能量之间的能量差,使得储存的机械势能的释放是物体从第二位置返回至第一位置的结果。用于致动器78中的物体的一个示例释放机构为传感器信号77。
如以上所讨论的,重力能为与重力相关联的机械势能的示例,原因在于需要功来反抗地球的引力(即力场)以使物体(多个物体)(例如重物)升高。由于升高的位置而引起的机械势能被称为重力势能。机械势能的另一示例为弹性能,弹性能可以被定义为根据张力或压缩(或应力)变形的弹性物体(例如能够从第一位置压缩或拉伸至第二位置的诸如弹簧、松紧带等之类的偏置元件)的机械势能。弹性能由于弹性物体的试图使该物体恢复到其原始形状的力而增大。例如,在弹性物体的拉伸/压缩位置(例如第二位置)被释放的情况下,该能量可以在弹性物体返回至其在也被称为参考位置的未拉伸/未压缩位置(第一位置)的原始形状时转变为动能。偏置元件(例如也被称为弹性物体)的示例可以为弹簧,使得当该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其施加的力与其长度的变化成比例。弹簧的刚度或弹簧常数是其施加的力方面的变化除以弹簧的挠度方面的变化。弹簧可以根据如何将载荷力施加至其而被分成例如但不限于:张/拉簧,该张簧/拉簧设计成提供张力载荷来操作以使得在将载荷施加至弹簧时使弹簧伸长;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设计成提供压缩载荷来操作以使得在将载荷施加至弹簧时使弹簧变短;扭转弹簧,在该扭转弹簧中,与作为轴向力的载荷不同,载荷作为扭矩或扭转力被施加,并且该弹簧的端部在载荷被施加时旋转经过过一定角度;恒力弹簧,该恒力弹簧使得支承的载荷在整个偏转周期内保持相同;可变弹簧,在该可变弹簧中,弹簧线圈对载荷的阻力在压缩期间变化;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由扭转弹簧类型的线材的线圈螺线制成,原因在于弹簧丝本身在弹簧被压缩或拉伸时扭转;片簧,该片簧由平坦的或锥形的金属片或者能够弹性变形的其他材料制成;机制弹簧,该机制弹簧通过用车床加工棒料以及/或者铣削操作而非使线材盘卷来制造;以及悬臂弹簧,该悬臂弹簧仅在一个端部处固定;扭簧,该扭簧设计成被扭转而非被压缩或伸长。
还应指出的是,致动器78可以包含储存的化学势能而非机械势能。化学势能可以被定义为存储在化学键中的一类势能,使得化学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作为示例,在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被转变成热能和光能。以此,致动器78的势能一旦被传感器信号77释放就能够用于使致动机构80致动,并且因此使碰销2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致动位置。
尽管以上描述构成了多个实施方式,但是将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真实意义的情况下做出进一步修改和改变。

Claims (16)

1.一种用于与碰销配合的闩锁,所述闩锁包括:
棘轮,所述棘轮具有用于限制所述碰销的棘轮表面,所述棘轮能够在用于保持碰销的关闭位置与用于从所述棘轮表面释放碰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棘轮被朝向所述棘轮的打开位置偏置;
掣爪,所述掣爪能够在掣爪锁定位置与掣爪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掣爪被朝向所述掣爪锁定位置偏置,在所述掣爪锁定位置中,所述掣爪接合所述棘轮以将所述棘轮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
提升杆,所述提升杆具有提升表面,所述提升表面用于在所述碰销已经从所述棘轮表面释放后将所述碰销移动离开所述棘轮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棘轮和所述提升杆为彼此独立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棘轮具有棘轮第一关闭位置、棘轮第二关闭位置以及棘轮打开位置,所述棘轮被朝向所述棘轮打开位置偏置;
其中,所述掣爪具有掣爪第一锁定位置和掣爪第二锁定位置,其中,所述掣爪被朝向所述掣爪第一锁定位置偏置,其中,在所述掣爪第一锁定位置,所述掣爪以掣爪锁定表面接合所述棘轮上的第一锁定表面并使所述棘轮保持在所述棘轮第一关闭位置中并且碰销处于第一位置,并且在所述掣爪第二锁定位置中,所述掣爪以所述掣爪锁定表面接合所述棘轮上的第二锁定表面从而使所述棘轮保持在所述棘轮第二关闭位置中并且所述碰销处于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提升杆能够在提升杆第一位置、提升杆第二位置以及提升杆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提升杆被朝向所述提升杆致动位置偏置并且具有提升表面,所述提升表面用于在所述棘轮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碰销与所述棘轮表面脱离接合时使所述碰销离开所述第二位置并朝向碰销致动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棘轮还包括钩部,所述钩部定位成使得在所述棘轮处于棘轮第二关闭位置并且所述碰销被从所述棘轮表面释放时阻止所述碰销从鱼嘴形部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钩部定位成使得在所述棘轮处于棘轮第二关闭位置并且所述提升杆已将所述碰销移动至所述碰销致动位置时阻止所述碰销从所述闩锁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其中,当所述棘轮处于所述棘轮打开位置时,所述钩部能够移动至允许所述碰销从所述闩锁不受限制地释放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闩锁包括鱼嘴形部,并且其中,当所述棘轮处于所述棘轮打开位置时,所述钩部能够移动至允许所述碰销从所述鱼嘴形部不受限制地释放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钩部是所述棘轮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还包括提升锁杆,所述提升锁杆用于与所述提升杆接合以将所述提升杆保持在所述提升杆第二位置,并且用于与所述提升杆脱离接合以提供所述碰销从所述碰销第二关闭位置朝向碰销打开位置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还包括用于操作所述提升杆的致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闩锁,所述致动器包括未激活状态,在所述未激活状态,所述致动器处于静置位置并且等待来自碰撞系统的指示碰撞条件已经实现的信号,其中,所述碰撞系统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碰撞条件是预撞击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闩锁,还包括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联接至所述提升杆以由所述致动器致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致动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掣爪与所述棘轮之间的未对准以允许所述棘轮从所述棘轮第一关闭位置移动至所述棘轮第二关闭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闩锁,还包括复位构件,所述复位构件在所述致动器的设置之后使所述致动机构靠着所述致动器偏置并且使所述致动机构返回至静置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其中,所述碰销附接至发动机罩,其中,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碰销相比,处于所述致动位置的所述碰销位于更高的升高位置,以提供处于致动位置的所述发动机罩与处于第一位置的所述发动机罩之间的更大的间隔。
CN202010231788.2A 2014-09-17 2015-09-15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Pending CN1113504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51580P 2014-09-17 2014-09-17
US62/051,580 2014-09-17
CN201510586775.6A CN105421909B (zh) 2014-09-17 2015-09-15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6775.6A Division CN105421909B (zh) 2014-09-17 2015-09-15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0423A true CN111350423A (zh) 2020-06-30

Family

ID=5540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788.2A Pending CN111350423A (zh) 2014-09-17 2015-09-15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CN201510586775.6A Active CN105421909B (zh) 2014-09-17 2015-09-15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6775.6A Active CN105421909B (zh) 2014-09-17 2015-09-15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1388B2 (zh)
CN (2) CN111350423A (zh)
DE (1) DE1020151138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2358A (zh) * 2020-10-02 2022-04-2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应用的车罩和前行李箱的双拉闭合闩锁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39518A (ko) 2012-03-01 2014-12-05 마그나 클로져 인크. 후드와 같은 마감 패널을 위한 이중 풀 래치
KR101560979B1 (ko) * 2014-05-30 2015-10-15 평화정공 주식회사 2단 해제용 후드래치
US10731388B2 (en) * 2014-09-17 2020-08-04 Magna Closures Inc. Latch with double pull for closure panel
US10941592B2 (en) * 2015-05-21 2021-03-09 Magna Closures Inc. Latch with double actu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US10590683B2 (en) * 2015-06-15 2020-03-17 Magna Closures Inc. Vehicle hood latch and method of unlatching a vehicle hood
US10890018B2 (en) * 2016-07-26 2021-01-12 Magna Closures Inc. Double pull hood latch with interlock device
DE102016117280A1 (de) * 2016-09-14 2018-03-15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DE102016117279A1 (de) 2016-09-14 2018-03-15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US10895095B2 (en) * 2016-10-06 2021-01-19 Magna Closures S.P.A. Power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cinch mechanism having ratchet retention function
US11168498B2 (en) * 2017-09-01 2021-11-09 Magna Closures Inc. Active pedestrian hood latch with dual function cam lever
US11512504B2 (en) 2017-11-15 2022-11-29 Magna BÖCO GmbH Latch assembly with power release and dual stage cinch function
US10717407B2 (en) 2017-11-21 2020-07-21 Magna Closures Inc. Dual catch mechanism for active pedestrian safety latch
US10941593B2 (en) * 2017-12-06 2021-03-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ront trunk latch exterior release system
JP6891384B2 (ja) * 2017-12-27 2021-06-1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ボンネットラッチ装置
US11066854B2 (en) 2018-01-29 2021-07-20 Magna Closures Inc. Actuated mechanism for active pedestrian safety latch with meshed gears
DE102019101992A1 (de) 2018-01-29 2019-08-01 Magna Closures Inc. Betätigter Mechanismus für aktive Fußgänger-Sicherheitsverriegelung
DE102019111337A1 (de) 2018-05-04 2019-11-07 Magna BOCO GmbH Doppelzug-Verschlussverriegelung für vorderen Kofferraum mit Notfall-Lösen
CN110439393A (zh) 2018-05-04 2019-11-1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主动式行人安全闩锁的致动机构
US11180934B2 (en) 2018-07-23 2021-11-23 Inteva Products, Llc Cinch override mechanism for latch assembly
DE102018124122A1 (de) * 2018-09-28 2020-04-02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Fronthaubenverriegelung von Kraftfahrzeugen
US11885158B2 (en) 2018-12-19 2024-01-30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Deployable handle system using remote actuator
US11572721B2 (en) 2019-01-17 2023-02-07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Latch assembly
US11339591B2 (en) * 2019-02-12 2022-05-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tch assembly having self re-latching feature
CN111794611B (zh) * 2019-04-02 2022-04-05 麦格纳博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与车辆闭合闩锁组件一起使用的具有凸轮驱动式双线缆致动机构的动力致动器
CN113710864B (zh) * 2019-04-17 2023-03-31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具有电力复位电路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和用于复位的方法
CN112302440B (zh) * 2019-07-26 2022-06-07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闭合面板的双拉闭合闩锁组件
US11933082B2 (en) 2020-03-23 2024-03-19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Cinching latch assembly
DE102021109734A1 (de) * 2020-05-18 2021-11-18 Magna Closures Inc. Verschlussverriegelungsanordnung mit kraftentriegelungsmechanismus mit optimierter öffnungsfunktionalität und reduziertem rückstellgeräusc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0933A (en) * 1991-10-29 1992-09-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Latch having torsion spring leg and leaf spring leg
US5738393A (en) * 1996-11-08 1998-04-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otive hood latch having remote actuator
CN1782313A (zh) * 2004-06-30 2006-06-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锁组件
CA2619389A1 (en) * 2007-02-02 2008-08-02 Magna Closures Inc. Global side door latch
CN102356207A (zh) * 2008-12-10 2012-02-15 约翰·菲利普·薛瓦利埃 闩锁
CN102416983A (zh) * 2010-09-28 2012-04-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主动发动机罩锁扣系统
WO2013127002A1 (en) * 2012-03-01 2013-09-06 Magna Closures Inc. Double pull latch for closure panel such as hood
EP2711242A1 (en) * 2012-09-21 2014-03-26 Magna Closures S.p.A. Latch for a seat of a mot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7930A (en) 1960-03-10 1962-10-10 Wilmot Breeden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atching devices
US4961601A (en) * 1988-08-29 1990-10-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closure latch and pop-up device
US5853060A (en) * 1996-10-04 1998-12-29 Chao; Yi Jen Automotive vehicle hood latch release system
CA2192527A1 (en) * 1996-12-10 1998-06-10 Trevor Hunt Hood latch for an engine compartment
US6106033A (en) * 1997-08-26 2000-08-22 Ewald Witte Gmbh & Co. Kg Catch-hook arrangement for a front hood or the like on motor vehicles
WO1999011892A1 (en) * 1997-09-04 1999-03-11 Atoma International Corp. Vehicle hood latch with retracting secondary release arm
SE514763C2 (sv) * 1998-05-12 2001-04-23 Volvo Ab Låsanordning och motorhuvlås för motorfordon innefattande en sådan låsanordning
US6213235B1 (en) * 1998-10-08 2001-04-10 Case Corporation Hood lift mechanism
US6422616B1 (en) * 1999-03-01 2002-07-23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djustable hood latch assembly
US6666483B2 (en) * 2000-01-14 2003-12-23 Atoma International Corp Hood latch with self-retracting secondary latch release arm
US6581987B1 (en) * 2000-11-15 2003-06-24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ood latch mechanism with in-line striker spring
US6547291B1 (en) * 2001-01-26 2003-04-15 Midway Products Group, Inc. Latch assembly for vehicle hood
CN1751164A (zh) 2003-02-21 2006-03-2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发动机罩闩锁组件
DE102007008700B4 (de) 2007-02-20 2016-07-21 BÖCO Böddecker & Co. GmbH & Co. K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DE102009037037B4 (de) 2009-08-13 2018-10-18 BÖCO Böddecker & Co. GmbH & Co. K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DE102010062700A1 (de) 2010-12-09 2012-06-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loss mit einer Schlossfalle und einem Fangelement für eine Frontklappe eines Kraftfahrzeugs
US9145716B2 (en) * 2012-05-09 2015-09-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hood latch for pedestrian head protection
US9512650B2 (en) * 2012-12-10 2016-12-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ood latch release system
KR101495643B1 (ko) * 2013-04-04 2015-02-25 평화정공 주식회사 이중 해제기능이 구비된 후드래치
KR101491298B1 (ko) * 2013-08-20 2015-02-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액티브 후드 래치 장치
US9382735B2 (en) * 2013-09-18 2016-07-05 Brose Schliesssysteme Gmbh & Co. Kg Motor vehicle lock
KR101449334B1 (ko) * 2013-10-10 2014-10-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후드래치 장치
KR101526958B1 (ko) * 2013-10-31 2015-06-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드래치 구조
EP3071768B1 (en) * 2013-11-22 2019-01-09 Gecom Corporation Vehicle hood latches
US10731388B2 (en) * 2014-09-17 2020-08-04 Magna Closures Inc. Latch with double pull for closure pane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0933A (en) * 1991-10-29 1992-09-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Latch having torsion spring leg and leaf spring leg
US5738393A (en) * 1996-11-08 1998-04-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utomotive hood latch having remote actuator
CN1782313A (zh) * 2004-06-30 2006-06-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锁组件
CA2619389A1 (en) * 2007-02-02 2008-08-02 Magna Closures Inc. Global side door latch
CN102356207A (zh) * 2008-12-10 2012-02-15 约翰·菲利普·薛瓦利埃 闩锁
CN102416983A (zh) * 2010-09-28 2012-04-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主动发动机罩锁扣系统
WO2013127002A1 (en) * 2012-03-01 2013-09-06 Magna Closures Inc. Double pull latch for closure panel such as hood
EP2711242A1 (en) * 2012-09-21 2014-03-26 Magna Closures S.p.A. Latch for a seat of a motor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2358A (zh) * 2020-10-02 2022-04-22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应用的车罩和前行李箱的双拉闭合闩锁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1909A (zh) 2016-03-23
DE102015113851A1 (de) 2016-03-17
CN105421909B (zh) 2020-04-24
US20160076279A1 (en) 2016-03-17
US10731388B2 (en)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1909B (zh) 具有双拉件的用于闭合板的闩锁
CN106168089B (zh) 具有双致动的闩锁及其构造方法
EP2820214B1 (en) Double pull latch for closure panel such as hood
JP5832725B2 (ja) 慣性部材付きクロージャラッチ
US11168498B2 (en) Active pedestrian hood latch with dual function cam lever
US10590683B2 (en) Vehicle hood latch and method of unlatching a vehicle hood
JP581118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10337214B2 (en) Activat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lock
US9810005B2 (en) Vehicle door handle comprising an inertial mass
KR101878521B1 (ko) 차량 도어 록킹 장치
US9062477B2 (en)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inertial secondary catch position
EP1371799A2 (en) A latch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US8840156B2 (en) Handle for a door leaf of an automobile
CN107795206B (zh) 用于车门的锁定装置及方法
CN102472059A (zh) 用于车辆的可打开车体部分的包括安全设备的把手
EP3268245B1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particularly a backrest lock on a motor vehicle seat
US10458155B2 (en) Latch with overslam stop feature
CN111794614B (zh) 具有安全装置的手柄系统
US11781349B2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for front trunk with pedestrian protection features
WO2017085631A1 (en) An acceleration sensor assembly for an automob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