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531A - 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531A
CN111328531A CN201911298991.5A CN201911298991A CN111328531A CN 111328531 A CN111328531 A CN 111328531A CN 201911298991 A CN201911298991 A CN 201911298991A CN 111328531 A CN111328531 A CN 111328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ing
chain
conveying
guide member
combine harv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8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林竜司
池田太
铃木祥宏
永田哲治
光原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363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905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457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859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457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0103164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28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5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0Fee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252Anti-dus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01D41/14Mowing 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5/00Accessorie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5/00Accessorie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75/18Safety devices for parts of the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5/00Accessories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75/18Safety devices for parts of the machines
    • A01D75/187Removing foreign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46Mechanical grain convey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54Arrangements for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u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2Harves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在脱粒装置中,下唇板(28)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28B)延伸到脱粒喂入链(32)的下方以在俯视时与脱粒喂入链(32)重叠,并且以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高的倾斜状态延伸,下唇板(28)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28B)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缓。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尘埃从下唇板与脱粒喂入链之间散落。

Description

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粒装置。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其具备:收割部,其收割植立茎秆;谷秆输送部,其向后方输送收割茎秆;脱粒装置,其具有对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室;脱粒输送装置,其接收由所述谷秆输送部输送过来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并以使收割谷秆的穗尖侧部分插入到所述脱粒室的状态将收割谷秆向所述脱粒装置的后方输送。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其具备:脱粒装置,其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喂入链,其设于脱粒装置的横向外侧,将收割谷秆夹持输送并向脱粒装置供给;罩,其相对于喂入链位于横向外侧,从横向外侧覆盖脱粒装置的横侧壁。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1>
作为脱粒装置,有如下脱粒装置,其具备:脱粒室,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被插入到该脱粒室;脱粒筒,该脱粒筒设于脱粒室,对插入到脱粒室的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脱粒口,在脱粒室的横向侧方利用下唇板与上唇板形成该脱粒口;脱粒喂入链,该脱粒喂入链在脱粒室的横向侧方沿脱粒口延伸,将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
在这种脱粒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如下脱粒装置: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延伸到脱粒喂入链的下方以在俯视时与脱粒喂入链重叠,并且以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高的倾斜状态延伸,做到难以出现从下唇板与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散落尘埃的情况。
<背景技术2>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一般来说,具备设于脱粒室的入口的前方并向入口引导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的引导部件。作为这种联合收割机,例如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联合收割机。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联合收割机中,具备作为引导部件的入口底板。
<背景技术3>
作为上述联合收割机,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具备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在文献中为“脱穀装置〔5〕(译文:脱粒装置〔5〕)”)、设于脱粒装置的横向外侧并将收割谷秆夹持输送而向脱粒装置供给的喂入链(在文献中为“脱穀フィードチェーン〔13〕(译文:脱粒喂入链〔13〕)”)以及相对于喂入链位于横向外侧并从横向外侧覆盖脱粒装置的横侧壁的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56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19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102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1>
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以下,称为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的倾斜角越为大角度,则位于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之上的尘埃越容易流下到脱粒室。但是,在采用了以往的技术的情况下,若使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的倾斜角为大角度,则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会以大角度延伸到脱粒喂入链的下方,因此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与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变宽。即,尘埃容易进入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与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将下唇板的喂入链侧端部延伸至脱粒喂入链的下方以防止尘埃从下唇板与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散落的效果会减弱。
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尘埃从下唇板与脱粒喂入链之间散落的脱粒装置。
<技术问题2>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由于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沿引导部件向脱粒室的入口移动,因此在引导部件处,容易从收割茎秆产生叶屑、土等尘埃,因此若产生的尘埃从引导部件散落,则容易堆积或是堵塞于位于引导部件、脱粒输送装置的下方的机体部分、装置。若尘埃附着于操作开关,则容易导致操作开关难以操作,或操作开关难以工作。
本发明提供容易避免在引导部件处产生的尘埃所引发的问题的产生的联合收割机。
<技术问题3>
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存在草屑等尘埃从喂入链向下方下落而堆积于罩的内部这一问题。
鉴于上述状况,迫切期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尘埃向罩的外部排出的联合收割机。
<解决手段1>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1,本发明的脱粒装置具备:脱粒室,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被插入到该脱粒室;脱粒筒,其设于所述脱粒室,对插入到所述脱粒室的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脱粒口,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利用下唇板与上唇板形成该脱粒口;脱粒喂入链,其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沿所述脱粒口延伸,将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所述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延伸到所述脱粒喂入链的下方以在俯视时与所述脱粒喂入链重叠,并且以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高的倾斜状态延伸,所述下唇板的所述端部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缓。
根据本结构,由于使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中的脱粒喂入链侧的部分的倾斜角比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中的脱粒室侧的部分的倾斜角缓,因此能够易于使位于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中的脱粒室侧的部分的尘埃向脱粒室流下,并且能够缩窄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与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而使尘埃难以进入下唇板与脱粒喂入链之间。即,能够有效地防止尘埃从下唇板与脱粒喂入链之间散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脱粒装置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从所述下唇板朝上突出地设置,通过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脱粒室侧的侧部接触而限制所述脱粒喂入链的倾动。
若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进入脱粒喂入链的下方,则由于被脱粒喂入链夹持的茎秆为了进行脱粒筒的脱粒被而向脱粒室的方向牵拉,所以会产生使脱粒喂入链向脱粒室的方向倾动的操作力,导致脱粒喂入链容易向脱粒室的方向倾斜。但是,根据本结构,若脱粒喂入链要倾动,则限制部接触脱粒喂入链的脱粒室侧的端部而利用限制部限制脱粒喂入链的倾动,因此脱粒喂入链不倾动或不过度倾动,从而牢固地夹持收割茎秆。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脱粒喂入链中的销接触。
根据本结构,由于限制部与相当于脱粒喂入链的芯部分的销接触,因此可利用限制部可靠地承接并支承脱粒喂入链,可有效地利用限制部限制脱粒喂入链的倾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限制部设于与所述脱粒口的前部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的着粒量多,由于在因穗尖侧部分的脱粒而产生使脱粒喂入链倾动的方向的较强操作力的部位,限制部作用于脱粒喂入链,因此尽管夹持输送的收割茎秆被向脱粒室的方向强力牵拉,脱粒喂入链也不会倾动或不过度倾动,从而牢固地夹持并输送收割茎秆。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限制部沿所述脱粒口处的收割茎秆输送方向分散存在。
根据本结构,对穗尖侧部分正被脱粒处理的收割茎秆进行夹持输送的脱粒喂入链在受到使脱粒喂入链倾动的操作力的同时夹持输送收割茎秆,而由于在沿收割茎秆的输送方向分散存在的位置利用限制部限制脱粒喂入链的倾动,因此尽管夹持输送的收割茎秆被向脱粒室的方向牵拉,脱粒喂入链也不会倾动或不过度倾动,从而牢固地夹持并输送收割茎秆。
<解决手段2>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2,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具备:收割部,其收割植立茎秆;谷秆输送部,其向后方输送收割茎秆;脱粒装置,其具有对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室;脱粒输送装置,其接收由所述谷秆输送部输送过来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并以使收割谷秆的穗尖侧部分插入到所述脱粒室的状态将收割谷秆向所述脱粒装置的后方输送;引导部件,其设于所述脱粒室的入口的前方,将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向所述入口引导;间隙填充部件,其填充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间隙填充部件防止尘埃从引导部件与脱粒输送装置之间的间隙散落,因此容易避免尘埃散落到引导部件、脱粒输送装置的下方而堵塞在引导部件、脱粒输送装置的下方的装置这一情况。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脱粒输送装置具备脱粒喂入链和设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输送侧部分的下方并支承所述脱粒喂入链的支承框架,所述间隙填充部件填充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支承框架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结构,间隙填充部件进入脱粒喂入链的下方,因此难以产生尘埃进入间隙填充部件与脱粒输送装置之间这一情况,容易避免尘埃散落到引导部件、脱粒输送装置的下方。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脱粒输送装置具备脱粒喂入链和设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输送侧部分的下方并支承所述脱粒喂入链的支承框架,所述间隙填充部件填充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结构,难以产生尘埃进入间隙填充部件与脱粒喂入链之间这一情况,因此容易避免尘埃散落到引导部件、脱粒输送装置下方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脱粒输送装置具备脱粒喂入链和设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输送侧部分的下方并支承所述脱粒喂入链的支承框架,所述间隙填充部件具备跨越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支承框架的框架侧间隙填充部以及从所述框架侧间隙填充部的上表面部立设至所述输送侧部分的横向侧方的链侧间隙填充部。
根据本结构,难以产生尘埃进入链侧间隙填充部与脱粒喂入链之间这一情况。另外,难以产生尘埃进入框架侧间隙填充部与支承框架之间这一情况,因此更容易避免尘埃散落到引导部件、脱粒输送装置的下方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辅助输送装置,该辅助输送装置相对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设于输送方向上游侧,将来自所述谷秆输送部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输送,所述辅助输送装置被设为所述辅助输送装置的终止端部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重叠,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填充所述辅助输送装置的终止端部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的第二间隙填充部件。
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第二间隙填充部件防止尘埃从辅助输送装置与脱粒输送装置的间隙散落,因此容易避免尘埃散落到引导部件的下方的情况。
<解决手段3>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3,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联合收割机具备:脱粒装置,其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喂入链,其设于所述脱粒装置的横向外侧,将收割谷秆夹持输送并向所述脱粒装置供给;罩,其相对于所述喂入链位于横向外侧,从横向外侧覆盖所述脱粒装置的横侧壁;其中,所述罩构成为被上下分割成上罩部件与下罩部件,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以在主视时位于所述横侧壁与所述罩之间的状态设于所述喂入链的下方,将尘埃从所述上罩部件的下端与所述下罩部件的上端的间隙向所述罩的外部引导,所述引导部件以在所述上罩部件的横向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通过所述间隙延伸到所述罩的外部。
根据本特征结构,从喂入链下落到下方的草屑等尘埃由引导部件通过上罩部件的下端与下罩部件的上端的间隙引导到罩的外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尘埃向罩的外部排出。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延伸到比所述下罩部件的上端更靠下侧的高度位置。
根据本特征结构,尘埃由引导部件的下端部在罩的外部引导到比罩部件的上端更靠下侧的高度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尘埃向罩的外部排出。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件中的位于所述罩的外部的部分沿着所述下罩部件的外表面。
根据本特征结构,排出到罩的外部的尘埃容易沿下罩部件的外表面流下。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罩部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横侧壁进行装卸,所述引导部件的下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
根据本特征结构,在拆卸下罩部件时,若下罩部件接触引导部件的下部,则引导部件的下部将会变形。由此,在拆卸下罩部件时,引导部件的下部难以成为障碍。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上罩部件的横向内侧设有动力传递用的旋转体,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上罩部件与所述旋转体之间通过。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够利用引导部件保护旋转体以避免来自罩的外部的异物通过上罩部件的下端与下罩部件的上端的间隙而接触旋转体。
而且,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人为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该人为操作式的操作部件以从所述上罩部件向横向外侧露出的状态设置,并经由支承部件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所述引导部件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根据本特征结构,能够将操作部件用的支承部件用作支承引导部件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脱粒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脱粒部的纵剖主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脱粒喂入链、引导部件以及输送导轨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下唇板的支承构造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面向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收割部以及谷秆输送部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脱粒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脱粒装置的纵剖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脱粒输送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辅助输送装置、间隙填充部件以及第二间隙填充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VII-VII剖面向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拆卸状态下的间隙填充部件、引导部件以及辅助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具备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隙填充部件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X-X剖面向视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脱粒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脱粒装置的后视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使脱粒筒上升的状态的脱粒装置的后视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引导部件的左侧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引导部件的主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实施方式1>
20 脱粒室
28 下唇板
28S 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链侧端部)
29 上唇板
30 脱粒口
32 脱粒喂入链
44 限制部
<实施方式2>
5A 收割部
5B 谷秆输送部
8 脱粒装置
25 脱粒输送装置
26 辅助输送装置
31 脱粒室
36 入口
37 引导部件
41 支承框架
43 脱粒喂入链
55 间隙填充部件
55a 框架侧间隙填充部
55b 链侧间隙填充部
57 第二间隙填充部件
75 间隙填充部件
<实施方式3>
8 脱粒装置
8A 左侧壁(横侧壁)
9 喂入链
13 罩
14 上罩部件
15 下罩部件
37 操作开关(操作部件)
38 托架(支承部件)
45 引导部件
52 输出带轮(旋转体)
G 间隙
P1 前上罩体的下端(上罩部件的下端)
P2 前下罩体的上端(下罩部件的上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将图1、图2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方”,将图1所示的箭头U的方向设为“机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机体下方”,将图2所示的箭头L的方向设为“机体左方”,将箭头R的方向设为“机体右方”。
〔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
如图1、图2所示,联合收割机具备行驶机体,该行驶机体具有将方管材等多个钢材连结而构成的机体框架1,并且具有装备于机体框架1的下部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2。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右侧部分,形成有具有驾驶舱3的驾驶部4。在行驶机体的前部设有收割输送部5。收割输送部5具备设于收割输送部5的前部的收割部5A和设于收割输送部5的后部的输送部5B。收割输送部5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左侧部分,在收割部5A下降到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业状态和收割部5A从田地面较高地上升的上升非作业状态之间进行升降操作。收割部5A一边利用扶起装置6扶起植立于多垄种植垄的水稻、小麦等的植立茎秆,一边利用推子型的收割装置7收割植立茎秆的株根。输送部5B利用株根侧夹持输送装置10a和穗尖侧卡止输送装置10b向后方输送由收割部5A收割到的收割茎秆。穗尖侧卡止输送装置10b在输送终止端部将穗尖侧相对于株根侧夹持输送装置10a向机体横向内侧进行拉入操作,输送部5B在输送终止端部将收割茎秆的姿态从竖立姿态变更为横倒姿态。在行驶机体的后部设有脱粒装置8、谷粒箱9,脱粒装置8执行接收来自输送部5B的收割茎秆并对其进行脱粒的脱粒处理,并且执行将脱落谷粒与尘埃分选开的分选处理,通过脱粒装置8获得的脱粒粒被扬谷装置14供给并存储于该谷粒箱9。脱粒装置8与谷粒箱9以横向并排的状态设置。在脱粒装置8的后部连接有对脱粒装置8所排出的脱粒排秆进行切碎处理的切碎装置11。在脱粒装置8的横向左侧方与切碎装置11的横向左侧方跨设有将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传递到脱粒装置8的分选部8B(参照图3)及切碎装置11的动力传递装置13、和从横向外侧覆盖动力传递装置13等的横罩12。横罩12由多个分割横罩构成。取出存储于谷粒箱9的脱粒粒的谷粒排出装置15从谷粒箱9的后部延伸出。
〔关于脱粒装置的结构〕
如图3所示,脱粒装置8具备设于脱粒装置8的上部的脱粒部8A和从脱粒部8A的脱粒室20的下方跨设到后方的分选部8B。
如图3、图4所示,脱粒部8A具备脱粒室20和能够旋转地设于脱粒室20的脱粒筒21。脱粒筒21能够以沿着脱粒室20的前后方向的旋转支轴21a的轴芯为旋转中心而旋转驱动。脱粒室20由前壁22、后壁23、顶板24以及沿着脱粒筒21的圆弧状的筛网25形成。在脱粒室20的前部,形成有使收割茎秆的穗尖侧插入脱粒室20的入口26。在脱粒室20的后部,形成有将脱粒禾秆以及碎禾秆等尘埃排出的排出口27。如图4所示,在脱粒室20的横向左侧方,利用下唇板28与上唇板29以沿脱粒室2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形成有脱粒口30。
上唇板29如图4所示,具备从上唇板29的下部朝下延伸的脱粒口引导部29a。如图4、图6所示,在下唇板28的脱粒口前后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在下唇板28的外表面侧和脱粒装置8的左侧壁31连结有连结部件31a。下唇板28与连结部件31a的连结是通过焊接进行的。左侧壁31与连结部件31a的连结是通过连结螺栓进行的。下唇板28经由多个连结部件31a固定于左侧壁31。
如图3、图4所示,在脱粒室20的横向左侧方,具备脱粒喂入链32和沿着脱粒喂入链32的输送收割茎秆的输送侧部分的输送导轨33。
如图5所示,脱粒喂入链32由带突起的环状转动链构成。如图4、图5所示,脱粒喂入链32卷绕于引导部件34、下引导部件35、空转轮36、驱动链轮37以及张紧轮38,引导部件34以沿脱粒口3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设于脱粒口30的横向外侧,下引导部件35设于引导部件34的下方,空转轮36以能够空转的方式支承于引导部件34的前端部,驱动链轮37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驱动的方式设于引导部件34的后方,张紧轮38设于空转轮36与下引导部件35之间。脱粒喂入链32由驱动链轮37驱动,脱粒喂入链32中的输送收割茎秆的输送侧部分被从下方承接并支承于引导部件34,并且被引导部件34引导而向后方移动,脱粒喂入链32中的沿着返回路径的返回侧部分被从下方承接并支承于下引导部件35,并且被下引导部件35引导而向前方移动。
如图4、图5所示,输送导轨33由在茎秆的输送方向上并列的多个分割导轨33a构成。相邻的分割导轨33a以能够进行相对的上下摆动的状态连结。各分割导轨33a经由支承杆39支承于支承框架40,该支承杆39的下端部连结于分割导轨33a。各支承杆39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架40所具有的支承部40a。在各支承杆39上安装有弹簧41,该弹簧41通过对支承杆39下降施力而对分割导轨33a向脱粒喂入链32卡合施力。输送导轨33经由多个支承杆39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架40,并且被多个弹簧41施力而卡合于脱粒喂入链32的输送侧部分。输送导轨33使脱粒喂入链32的输送侧部分能够夹持输送收割茎秆的株根侧。
如图4、图7所示,引导部件34具备从下方承接脱粒喂入链32的链辊32a的辊支撑部34a和上部连结于辊支撑部34a的下表面侧并支承辊支撑部34a的框架部34b。框架部34b的横向宽度W1设定为比辊支撑部34a的横向宽度W2小,辊支撑部34a与框架部34b以辊支撑部34a的一端部从框架部34b向脱粒口30的方向突出的状态连结。辊支撑部34a与框架部34b通过焊接而连结。如图4、图5所示,引导部件34被支承臂42支承,该支承臂42从多个连结部件31a分别延伸出,且该支承臂42的延伸突出端部连结于框架部34b。引导部件34经由支承臂42以及连结部件31a支承于左侧壁31。如图4、图5所示,下引导部件35经由支承杆43支承于引导部件34。支承杆43从框架部34b的与下唇板28对置的一侧的侧部朝下延伸,在延伸突出端部连结于下引导部件35的下表面侧部分。
如图7所示,下唇板28具备以沿着脱粒筒21的外周部的状态与脱粒筒21对置的下部28A和从下部28A的上端部朝向脱粒喂入链32延伸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28B(以下,简称为链侧端部28B)。如图4、图7所示,链侧端部28B延伸到脱粒喂入链32的下方以在俯视时与脱粒喂入链32重叠,并且以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高的倾斜状态延伸。
链侧端部28B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缓。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将链侧端部28B的在前后方向上观察的形状设为在链侧端部28B的横向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C弯折的一级弯折形状,在将链侧端部28B中的相对于中间部C位于脱粒喂入链32所在的一侧的延伸突出端侧部分28S的相对于铅垂方向(箭头H所示的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K1,将链侧端部28B中的相对于中间部C位于脱粒筒21所在的一侧的脱粒筒侧部分28K的相对于铅垂方向(箭头H所示的方向)的倾斜角度设为K2时,延伸突出端侧部分28S的倾斜角度K1设定为比脱粒筒侧部分28K的倾斜角度K2缓。在脱粒筒侧部分28K,通过使脱粒筒侧部分28K的倾斜角度K2为比延伸突出端侧部分28S的倾斜角度K1大的角度,使得尘埃易于向脱粒室20流下,并且能够缩窄延伸突出端侧部分28S与脱粒喂入链32之间的间隙Z。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链侧端部28B的在前后方向上观察的形状设为一级弯折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多级弯折形状的链侧端部,该多级弯折形状的链侧端部以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以上的位置弯折的状态形成,并且以越是靠近脱粒喂入链32的台阶部则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倾斜角度越缓的状态形成。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链侧端部:其以在前后方向上观察时从下部28A的上部到脱粒喂入链32的下方不是弯折而是平滑地延伸的状态、且以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高的状态形成为圆弧形状。
如图7所示,链侧端部28B中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部分28t沿框架部34b上升到辊支撑部34a的下侧,形成为承接要从延伸突出端侧部分28S散落的尘埃的止挡件。
如图4、图7所示,下唇板28具备从链侧端部28B立起的限制部44。如图6所示,限制部44以分散存在于下唇板28中的与脱粒口30的前端侧部分对应的前侧部位和相对于该前侧部位向茎秆输送方向下游侧离开的部位的状态配备。为了进行脱粒筒21的脱粒处理而对脱粒喂入链32所夹持的收割茎秆向脱粒室侧进行牵拉操作,由此产生的操作力,该操作力导致脱粒喂入链32要脱粒室20的方向倾动。即,脱粒喂入链32的与脱粒口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要从辊支撑部34a上浮。但是,若脱粒喂入链32要倾动,则限制部44与脱粒喂入链32中的销32b的脱粒室侧的端部接触而从脱粒室20的方向承接支承脱粒喂入链32,利用限制部44限制脱粒喂入链32的倾动。前侧的限制部44位于脱粒喂入链32的输送侧部分中的与空转轮36以及驱动链轮37分离的前部的在输送方向上靠中央的部位,可靠地防止脱粒喂入链32的容易倾动的前部的倾动。后侧的限制部44位于脱粒喂入链32的输送侧部分中的与空转轮36以及驱动链轮37分离的后部的在输送方向上靠中央的部位,可靠地防止脱粒喂入链32的容易倾动的后部的倾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44由限制部形成部件形成,该限制部形成部件被制作为与下唇板28分体的部件,利用安装螺丝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下唇板28。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采用通过压制成型等一体地形成于下唇板28的限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44配备于茎秆输送方向上的三个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配备于脱粒口30的前端侧部分所对应的位置。另外,也可以配备于两个位置以下或者四个位置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44构成为与脱粒喂入链32的销32b接触,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采用与脱粒喂入链32的板接触的结构。
在脱粒装置8中,脱粒喂入链32的起始端部接收姿态被输送部5B变更为横倒姿态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接收到的株根侧被脱粒喂入链32向后方夹持输送,收割茎秆的穗尖侧被入口底板45(参照图3)向入口26引导并插入脱粒室20的起始端部。穗尖侧插入到脱粒室20的起始端部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被脱粒喂入链32沿脱粒口30向脱粒室20的后方夹持输送,穗尖侧被脱粒筒21脱粒并且在脱粒室20中被向后方移送。
在下唇板28中的脱粒筒侧部分28K,尘埃容易向脱粒室20流下,并且下唇板28中的延伸突出端侧部分28S与脱粒喂入链32之间的间隙Z较窄,而且,下唇板28的端部28t对于要从下唇板28向与脱粒室侧相反的一侧散落的尘埃成为止挡件,从而可防止在脱粒口30的附近由收割茎秆产生的禾秆屑等尘埃从下唇板28与脱粒喂入链32之间的间隙散落。即,可在防止尘埃附着于位于脱粒喂入链32的下方的动力传递装置13等的同时将株根侧部分向脱粒室20的后方夹持输送。脱粒筒21为了对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而向脱粒室20侧牵拉操作收割茎秆,由此产生操作力,即使该操作力导致脱粒喂入链32要向脱粒室20的方向倾动,也会在与脱粒喂入链32的脱粒室侧的端部接触的各限制部44的作用下使脱粒喂入链32不倾动或不过度倾动,从而利用脱粒喂入链32牢固地夹持并输送收割茎秆。通过脱粒喂入链32的夹持输送从脱粒室20的排出口27向脱粒室20的后方排出脱粒排秆。
经脱粒处理而得的脱落谷粒通过筛网25的漏下孔而下落到分选部8B。摆动分选装置46(参照图3)接收下落的脱落谷粒,接收到的脱落谷粒通过摆动分选装置46的摆动分选和利用来自风选机47(参照图3)的分选风进行的风选而被与禾秆屑等尘埃分选开。分选后的脱落谷粒中的精粒被一次绞龙48(参照图3)向脱粒装置8的外部输送而供给到扬谷装置14。分选后的脱落谷粒中的未处理谷粒被二次绞龙49(参照图3)向脱粒装置8的外部输送,并从外部由回送装置50(参照图3)向摆动分选装置46的起始端部回送。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下唇板28的链侧端部28B的倾斜角度越向脱粒喂入链侧越缓,采用了一级弯折的链侧端部28B,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采用两级以上的多级弯折、在前后方向上观察时为圆弧形状的链侧端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采用与脱粒喂入链32的销32b接触的限制部44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也能够采用在销32b的下侧、上侧与板32c接触的限制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限制部44配备于作物输送方向上的两个位置的例子,但也可以仅设于脱粒口30的前部所对应的一个位置。另外,也可以设于收割茎秆输送方向上的三个位置以上。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备履带行驶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也能够应用于具备行驶车轮的联合收割机所具备的脱粒装置。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将图8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方”,将箭头U的方向设为“机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机体下方”,将图8的纸面表侧的方向设为“机体左方”,将纸面里侧的方向设为“机体右方”。
〔关于联合收割机的结构〕
如图8所示,联合收割机具备行驶机体,该行驶机体具有将方管材等多个钢材连结而构成的机体框架1,并且具有装备于机体框架1的下部的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2。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右侧部分,形成有具有驾驶舱3的驾驶部4。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左侧部分设有收割输送部5,该收割输送部5收割位于行驶机体的前方的水稻、小麦等的植立茎秆并向后方输送收割茎秆。在行驶机体的后部设有脱粒装置8和谷粒箱9,脱粒装置8接收来自收割输送部5的收割茎秆,对接收到的收割茎秆进行脱粒处理,并进行将脱落谷粒与尘埃分选开的分选处理,谷粒箱9被扬谷装置14供给通过脱粒装置8获得的脱落谷粒,并将被供给的脱落谷粒储存起来。脱粒装置8与谷粒箱9以脱粒装置8位于收割输送部5的后方且谷粒箱9位于驾驶部4的后方的横向并排状态设置。在脱粒装置8的后方设有对脱粒排秆进行切碎处理的切碎装置11。从谷粒箱9取出脱落谷粒的谷粒排出装置15从谷粒箱9的后部延伸出。跨越脱粒装置8的横向侧方与切碎装置11的横向侧方而设有将发动机(未图示)的动力传递到脱粒装置8的分选部32(参照图10)、切碎装置11的动力传递装置(未图示)。在动力传递装置的横向侧方设有从横向外侧覆盖动力传递装置的侧部罩12。侧部罩12由多个分割横罩构成。
〔关于收割输送部的结构〕
如图8所示,收割输送部5具备设于收割输送部5的前部的收割部5A和设于收割输送部5的后部的谷秆输送部5B。
如图9所示,收割部5A构成为能够收割六垄种植垄的植立茎秆。
即,如图9所示,收割部5A具备六个扶起路径R,这六个扶起路径R沿行驶机体的横向宽度方向并列地形成并由分禾器18导入植立茎秆。在六个扶起路径R上分别设有对导入扶起路径R中的植立茎秆进行扶起的扶起装置6。在扶起装置6的后方设有对被扶起的植立茎秆的株根进行切断的推子型的收割装置7。在各扶起路径R上设有将被扶起的植立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收割装置7耙拢的耙拢带16。在收割装置7的上方设有将来自耙拢带16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收割装置7耙拢的耙拢轮体17。
如图9所示,谷秆输送部5B具备:第一输送装置21,其将在六个扶起路径R中的从右端起的第一个扶起路径R与第二个扶起路径R中扶起并被收割的两垄收割茎秆以竖立状态向合流位置20输送;第二输送装置22,其将在六个扶起路径R中的从右端起的第三个扶起路径R与第四个扶起路径R中扶起并被收割的两垄收割茎秆以竖立状态向合流位置20输送;第三输送装置23,其将在六个扶起路径R中的从右端起的第五个扶起路径R与第六个扶起路径R中扶起并被收割的两垄收割茎秆以竖立状态向合流位置20输送;合流后输送装置24,其将输送到合流位置20的收割茎秆从合流位置20向脱粒装置8的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输送。合流后输送装置24将收割茎秆以竖立状态从合流位置20输送至输送终止端部的跟前位置。构成合流后输送装置24的穗尖侧卡止输送部24a相对于构成合流后输送装置24的输送终止端部的株根侧夹持输送部24b向机体横向宽度方向的内侧拉入穗尖侧,从而合流后输送装置24在输送终止端部将收割茎秆的状态变更为穗尖侧相对于株根侧位于机体横向内侧的横倒状态。状态变更为横倒状态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从合流后输送装置24供给到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
〔关于脱粒装置的结构〕
如图10所示,脱粒装置8具备脱粒机体30。如图10、图11所示,在脱粒机体30的上部内侧,形成有脱粒室31。从脱粒室31的下方到后方形成有分选部32。
在脱粒室31中,以能够以旋转支轴33a的轴芯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设有具有沿着脱粒装置8的前后方向的旋转支轴33a的脱粒筒33。脱粒室31由前壁30a、后壁30b、顶板34以及沿着脱粒筒33的圆弧状的筛网35形成。在前壁30a形成有脱粒室31的入口36。如图9、图10所示,在入口36的前方设有将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向入口36引导的引导部件37。引导部件37从前壁30a向前方延伸。如图11所示,在脱粒室31的横向侧方,利用下唇板38与上唇板39以在脱粒室31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状态形成脱粒口40。
如图10所示,跨越引导部件37的横向侧方和脱粒机体30的横向侧方而设有将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沿脱粒口40向脱粒装置8的后方夹持输送的脱粒输送装置25。如图11、图12所示,脱粒输送装置25具备设于脱粒室40的横向侧方的支承框架41、设于支承框架41的下方的引导导轨42、支承于支承框架41以及引导导轨42的脱粒喂入链43和与脱粒喂入链43中的沿着茎秆输送路径的输送侧部分对应地设置的输送导轨44。
如图12所示,脱粒喂入链43由带突起的环状转动链构成,卷绕于空转轮45、链轮46、张紧轮47,空转轮45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空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架41的前端部,链轮46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驱动的方式设于支承框架41的后方,张紧轮47设于空转轮45与引导导轨42之间。脱粒喂入链43由链轮46驱动,脱粒喂入链43的输送侧部分被支承框架41从下方承接支承,并且沿支承框架41向后方移动,脱粒喂入链43中的沿着返回路径的返回侧部分沿引导导轨42向前方移动。
如图11、图12所示,支承框架41具备辊支撑部41a和框架部41b,辊支撑部41a从下方对脱粒喂入链43的链辊43a进行承接支承,框架部41b连结于辊支撑部41a的下表面侧而从下方支承辊支撑部41a。框架部41b的形状被设定为框架部41b的横向宽度比辊支撑部41a的横向宽度小的形状,辊支撑部41a与框架部41b以辊支撑部41a从框架部41b向脱粒口侧突出的状态连结。辊支撑部41a与框架部41b通过焊接进行连结。
如图12所示,支承框架41基于设于支承框架41的前后方向上的多个位置的支承构造48支承于左侧壁30c。如图11、图12所示,各支承构造48具备连结于下唇板38与左侧壁30c而使下唇板38支承于左侧壁30c的连结部件49以及从连结部件49延伸且延伸突出端部连结于框架部41b的支承臂50。支承臂50通过连结螺栓能够拆装地连结于连结部件49。支承臂50与框架部41b通过焊接而连结。如图11、图12所示,引导导轨42被从框架部41b的前后方向上的多个位置朝下延伸的支承杆51支承。
如图11、图12所示,输送导轨44经由多个支承棒52支承于支承框架53。支承框架53支承于脱粒机体30的上部。多个支承棒52分别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架53的支承部53a。多个支承棒52各自的下端部与构成输送导轨44的分割导轨连结。在各支承棒52上安装有弹簧54,该弹簧54通过对支承棒52进行下降施力而将分割导轨向脱粒喂入链43卡合施力。即,输送导轨44能够被弹簧54施力而卡合于脱粒喂入链43,利用脱粒喂入链43夹持输送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
如图9所示,相对于脱粒输送装置25在脱粒输送装置25的输送方向上游侧设有辅助输送装置26。如图13、图15所示,辅助输送装置26具备引导导轨26a、设于引导导轨26a的前方的空转轮26b、设于引导导轨26a的后方的驱动链轮26c,并且具备卷绕于引导导轨26a、空转轮26b以及驱动链轮26c的茎秆输送链26d。如图9所示,辅助输送装置26的起始端部配置于合流后输送装置24的后方。如图9、图13所示,辅助输送装置26的终止端部以在前后方向上与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重叠的状态相对于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配置于引导部件37所在的一侧。
在辅助输送装置26中,在茎秆输送链26d的起始端部接收来自合流后输送装置24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利用茎秆输送链26d向脱粒输送装置25的脱粒喂入链43的起始端部输送接收到的株根侧部分。
如图9、图15所示,在引导部件37的前方设有辅助引导部件27。辅助输送装置26的终止端部与引导部件37之间的间隙被辅助间隙填充部件28填充。如图15所示,辅助引导部件27以及辅助间隙填充部件28支承于辅助输送装置26。
如图13所示,引导部件37与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的间隙被间隙填充部件55填充。图13、图14中示出了组装状态下的间隙填充部件55,图15中示出了拆卸状态下的间隙填充部件55。
即,如图13、图14所示,间隙填充部件55具备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跨越引导部件37与辊支撑部41a的下方而填充引导部件37与辊支撑部41a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在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上配备有链侧间隙填充部55b,链侧间隙填充部55b从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的上表面部朝上立设至脱粒喂入链43的输送侧部分的横向侧方而填充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与脱粒喂入链43之间的间隙。引导部件37与脱粒喂入链43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被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与链侧间隙填充部55b填充。
间隙填充部件55由于具备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因此填充了引导部件37和作为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的支承框架41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间隙填充部件55由于具备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以及链侧间隙填充部55b,因此填充了引导部件37和作为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的脱粒喂入链43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
框架侧间隙填充部55a的引导部件侧部分利用连结螺丝56连结于引导部件37的下表面侧,间隙填充部件55从引导部件37朝向脱粒输送装置25以悬臂状态延伸。
如图13、图15所示,在间隙填充部件55上一体形成有从间隙填充部件55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的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如图13所示,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以支承于间隙填充部件55的状态填充辅助输送装置26的终止端部与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填充部件55与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被制作为一体的部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间隙填充部件55与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制作为分体的部件。
在脱粒装置8中,由合流后输送装置24输送过来的横倒状态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被辅助输送装置26输送到作为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的脱粒喂入链43的起始端部,脱粒喂入链43的起始端部接收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由合流后输送装置24输送过来的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被辅助引导部件27引导到引导部件37。利用脱粒输送装置25的脱粒喂入链43与输送导轨44向后方夹持输送脱粒喂入链43的起始端部所接收到的株根侧部分,穗尖侧部分被引导部件37引导到脱粒室31的入口36而从入口36插入到脱粒室31的起始端部。此时,在利用辅助间隙填充部件28防止由收割茎秆产生的切叶、土等尘埃从引导部件37与辅助输送装置26之间的间隙散落,并且利用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防止尘埃从辅助输送装置26与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散落,而且利用间隙填充部件55防止尘埃从引导部件37与脱粒输送装置25之间的间隙散落的同时,进行收割茎秆的输送。即,在避免尘埃落到设于脱粒输送装置25的起始端部的下方的操作开关58(参照图8)、位于脱粒输送装置25以及引导部件37的下方的机体部分和装置等的同时,进行收割茎秆的输送。若穗尖侧部分被插入脱粒室31,则在该插入状态下利用脱粒喂入链43与输送导轨44将株根侧部分向后方夹持输送,利用脱粒筒33对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通过由脱粒喂入链43与输送导轨44进行的夹持输送,从脱粒室31向后方排出脱粒排秆。
经脱粒处理而得的脱落谷粒通过筛网35的漏下孔而下落到分选部32。摆动分选装置60(参照图10)接收下落的脱落谷粒,接收到的脱落谷粒通过摆动分选装置60的摆动分选和利用来自风选机61(参照图10)的分选风进行的风选而被与禾秆屑等尘埃分选开。分选后的脱落谷粒中的精粒被一次绞龙62(参照图10)向脱粒机体30的外部输送而供给到扬谷装置14。分选后的脱落谷粒中的未处理谷粒被二次绞龙63(参照图10)向脱粒机体30的外部输送,并从外部由回送装置64(参照图10)向摆动分选装置60的起始端部送。
〔关于操作开关〕
如图11所示,支承脱粒机体30中的脱粒筒33的上部构造体65经由支轴65a以能够上下摆动开闭的方式支承于下部构造体66。操作开关58通过控制对上部构造体65进行摆动操作的促动器(未图示),进行上部构造体65的开闭操作。如图12、图14、图15所示,操作开关58支承于从连结于脱粒机体30的支承部件30e通过脱粒喂入链43的环内侧向脱粒输送装置25的横向左外侧方延伸的支承部件67的延伸突出端部。支承部件30e连结于脱粒机体30与框架部41b而使支承框架41支承于脱粒机体30。
如图12、图14、图15所示,支承部件67具备从支承部件30e延伸的臂部68和从臂部68的前端部朝下延伸的操作盘部69。在操作盘部69的下部的背面侧,设有支承操作开关58的支承板70以及覆盖操作开关58的开关罩71。开关罩71构成为从上方以及前方覆盖操作开关58。支承板70经由开关罩71支承于操作盘部69。在操作盘部69形成有使操作开关58的操作部58a露出的开口72。
〔其他实施方式〕
(1)图16是表示具备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隙填充部件75的俯视图。如图16、17所示,具备另一实施方式的间隙填充部件75具备从引导部件37向脱粒输送装置25延伸的引导部件侧填充部75a和从引导部件侧填充部75a延伸至支承框架41的辊支撑部41a的下方的输送装置侧填充部75b。引导部件侧填充部75a由金属板部件构成,利用连结螺丝76连结于引导部件37。输送装置侧填充部75b由具有弹性的板部件构成,利用连结螺丝77连结于引导部件侧填充部75a。在与抵靠于引导部件侧填充部75a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输送装置侧填充部75b的侧面,安装有带状的金属板部件78。金属板部件78构成为通过连结螺丝77的紧固力将输送装置侧填充部75b按压于引导部件侧填充部75a。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备将引导部件37与支承框架41的间隙填充的机构以及将引导部件37与脱粒喂入链43的间隙填充的机构的间隙填充部件55,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仅具备将引导部件37与支承框架41的间隙填充的机构的间隙填充部件,也可以是仅具备将引导部件37与脱粒喂入链43的间隙填充的机构的间隙填充部件。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一体成形于间隙填充部件55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第二间隙填充部件57与间隙填充部件55构成为分体的部件。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备辅助输送装置26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具备辅助输送装置26。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可收割五垄以下的种植垄或七垄以上的种植垄的植立茎秆的联合收割机。另外,能够应用于具备行驶车轮的联合收割机。
<实施方式3>
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18中,将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侧”,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侧”,朝向箭头F的方向将水平方向的左侧设为“机体左侧”,朝向箭头F的方向将水平方向的右侧设为“机体右侧”。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
图18示出了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本联合收割机具备行驶机体1。行驶机体1具备机体框架2和履带行驶装置3。在机体的前部设有收割田地的植立谷秆的收割部4。在机体中的右侧的位置,在收割部4的后方设有驾驶室5。驾驶室5具备驾驶部6和覆盖驾驶部6的驾驶舱7。在驾驶部6的下方设有发动机(省略图示)。
在收割部4的后方,设有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8。在脱粒装置8的横向外侧(左方),设有将收割谷秆夹持输送并向脱粒装置8供给的喂入链9。喂入链9被引导框架10引导支承。在脱粒装置8的右侧相邻位置,设有存储通过脱粒装置8的脱粒处理而获得的谷粒的谷粒存储箱11。设有排出谷粒存储箱11内的谷粒的谷粒排出装置12。
设有相对于喂入链9位于横向外侧(左侧)并从横向外侧覆盖脱粒装置8的横侧壁(左侧壁)8A(参照图23)的罩13。罩13构成为被上下分割成上罩部件14与下罩部件15。上罩部件14构成为被前后分割成前上罩体16与后上罩体17。前上罩体16以及后上罩体17分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左侧壁8A装卸。在引导框架10的前部设有能够拆卸地安装前上罩体16的前部的安装框架18。下罩部件15构成为被前后分割成前下罩体19与后下罩体20。前下罩体19以及后下罩体20分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左侧壁8A装卸。
〔脱粒装置〕
如图19所示,在脱粒装置8的上部形成有脱粒室21。在脱粒室21设有脱粒筒22。脱粒筒22以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心Y1旋转的方式经由脱粒筒轴22a支承于前后两侧的第一侧板23。在脱粒筒22的下方设有筛网24。在脱粒筒22的后方设有向外部排出尘埃的排尘风扇25。
在脱粒装置8的下部设有对分选对象物进行摆动分选的摆动分选装置26、向摆动分选装置26送入分选风的风选机27、回收一次处理物的谷粒(单粒化谷粒等)的一次回收部28、回收二次处理物的谷粒(带枝梗的谷粒等)的二次回收部29。一次回收部28具备朝向右方输送一次处理物的谷粒的一次绞龙30。设有将来自一次绞龙30的一次处理物的谷粒朝向谷粒存储箱11扬谷输送的扬谷装置31。二次回收部29具备朝向右方输送二次处理物的谷粒的二次绞龙32。设有将来自二次绞龙32的二次处理物的谷粒向摆动分选装置26回送的二次回送装置33。
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各第一侧板23以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心Y2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各第二侧板34。跨越后侧的第一侧板23与后侧的第二侧板34而设有缸体35。通过缸体35的伸长动作,脱粒筒22与前后两侧的第一侧板23一同上升,通过缸体35的缩短动作,脱粒筒22与前后两侧的第一侧板23一同下降。设有将脱粒筒22的位置保持在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处理位置(参照图20)的脱粒筒锁定机构36。
〔操作开关〕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设有人为操作式的操作开关37(相当于本发明的“操作部件”),该人为操作式的操作开关37进行通过缸体35的伸长动作使脱粒筒22上升的指令(上升指令)以及通过缸体35的缩短动作使脱粒筒22下降的指令(下降指令)。操作开关37以从前上罩体16的前端部向横向外侧(左方)露出的状态设置。
操作开关37经由托架38(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部件”)支承于脱粒装置8的前壁8B。托架38绕过安装框架18(换言之是以边缘与安装框架18割裂开的状态)而设置。托架38具备安装操作开关37的安装部39、跨越安装部39与前壁8B的臂部40和用于加强臂部40的加强部41。臂部40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部分40a、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左右部分40b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部分40c。
安装部39构成为其横向宽度尽可能薄。在安装部39与前上罩体16的开口缘部之间设有装饰板(省略图示)以避免雨水等浸入。左右部分40b在引导框架10的下方在喂入链9中的上侧路径部分与下侧路径部分之间通过。前后部分40c的后端部通过螺栓43固定于从前壁8B向前方突出的支承部42。加强部41以跨越上下部分40a、左右部分40b以及前后部分40c的状态设置,并且固定(例如焊接固定)于这些部分。加强部41形成为向后下方倾斜的形状,以使草屑等尘埃容易沿其上表面滑落。操作开关37用的线束44沿上下部分40a、左右部分40b以及前后部分40c走线。
〔引导部件〕
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设有将草屑等尘埃从前上罩体16的下端P1与前下罩体19的上端P2的间隙G向罩13的外部引导的引导部件45。引导部件45以在主视时位于左侧壁8A与前上罩体16之间的状态设于喂入链9的前部(输送起始端部)的下方。引导部件45以在前上罩体16的横向内侧(右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通过间隙G而延伸到罩13的外部。引导部件45通过螺栓46固定于安装部39的下端部。即,引导部件45支承于托架38。引导部件45具备构成引导部件45的上部的上引导体47和构成引导部件45的下部的下引导体48。
上引导体47形成为从安装部39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出的形状。上引导体47具备向右下方倾斜的倾斜部分47a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部分47b。倾斜部分47a的上端部通过螺栓46固定于安装部39的下端部。安装部39的下端部形成为沿倾斜部分47a倾斜的形状。上下部分47b从倾斜部分47a的下端部延伸到前上罩体16的下端P1与前下罩体19的上端P2之间的高度位置(具体而言是前上罩体16的下端P1与前下罩体19的上端P2之间的大致上下中央部所对应的高度位置)。
下引导体48以从上下部分47b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状态通过间隙G而延伸到罩13的外部。下引导体48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引导体48由橡胶等树脂制的片材部件构成。下引导体48跨越与前上罩体16的前端部对应的前后位置和与前壁8B对应的前后位置而沿前后方向延伸。下引导体48位于前下罩体19的横向宽度内,并且位于喂入链9的横向宽度内。下引导体48以从右方抵靠于上下部分47b的下端部并且被按压板49从右方按压的状态利用螺栓55固定。
在前下罩体19的上部形成有向右上方倾斜的倾斜部19a。下引导体48相对于将前下罩体19中的倾斜部19a的下端部(弯曲部19b)与前上罩体16的横向外表面的下端部连结的线L位于横向内侧(右侧)。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延伸到比前下罩体19的上端P2更靠下侧的高度位置。具体而言,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延伸到前下罩体19中的倾斜部19a的大致上下中央部所对应的高度位置。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沿着前下罩体19的外表面(横向外表面)。
这里,在脱粒装置8的前部与收割部4的后部之间,设有将来自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变速并传递到收割部4的变速装置50。变速装置50例如由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构成。跨越变速装置50的输出轴50a与收割部4的输入轴4a而设有将输出轴50a的动力传递到输入轴4a的带传动机构51。带传动机构51具备设于输出轴50a的输出带轮52(相当于本发明的“旋转体”)、设于输入轴4a的输入带轮53和卷绕于输出带轮52以及输入带轮53的带54。输出带轮52设于前上罩体16的横向内侧(右方)。引导部件45在前上罩体16与输出带轮52之间通过。上引导体47以及下引导体48在侧视时与输出带轮52以及带54重叠。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延伸到比前下罩体19的上端P2更靠下侧的高度位置。但是,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也可以延伸到比上述实施方式的高度位置更靠下侧的高度位置。或者,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也可以仅延伸到前上罩体16的下端P1与前下罩体19的上端P2之间的高度位置。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沿着前下罩体19的外表面。但是,下引导体48的下端部也可以不沿着前下罩体19的外表面。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引导体48由橡胶等树脂制的部件构成。但是,下引导体48只要是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即可,也可以由树脂制以外的部件构成。或者,下引导体48也可以由不能弹性变形的部件(例如金属板部件)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45在前上罩体16与输出带轮52之间通过。但是,引导部件45也可以不在前上罩体16与输出带轮52之间通过。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开关37经由托架38支承于脱粒装置8的前壁8B。但是,操作开关37也可以经由托架38支承于脱粒装置8的左侧壁8A。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除了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之外,还能够利用于全秆喂入型联合收割机。

Claims (16)

1.一种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脱粒室,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被插入到该脱粒室;
脱粒筒,其设于所述脱粒室,对插入到所述脱粒室的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
脱粒口,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利用下唇板与上唇板形成该脱粒口;
脱粒喂入链,其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沿所述脱粒口延伸,将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
所述下唇板的脱粒喂入链侧的端部延伸到所述脱粒喂入链的下方以在俯视时与所述脱粒喂入链重叠,并且以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高的倾斜状态延伸,
所述下唇板的所述端部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越靠脱粒喂入链侧越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装置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从所述下唇板朝上突出地设置,通过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脱粒室侧的侧部接触而限制所述脱粒喂入链的倾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与所述脱粒喂入链中的销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设于与所述脱粒口的前部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沿所述脱粒口处的收割茎秆输送方向分散存在。
6.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割部,其收割植立茎秆;
谷秆输送部,其向后方输送收割茎秆;
脱粒装置,其具有对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室;
脱粒输送装置,其接收由所述谷秆输送部输送过来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并以使收割谷秆的穗尖侧部分插入到所述脱粒室的状态将收割谷秆向所述脱粒装置的后方输送;
引导部件,其设于所述脱粒室的入口的前方,将收割茎秆的穗尖侧部分向所述入口引导;
间隙填充部件,其填充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输送装置具备脱粒喂入链和设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输送侧部分的下方并支承所述脱粒喂入链的支承框架,
所述间隙填充部件填充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支承框架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输送装置具备脱粒喂入链和设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输送侧部分的下方并支承所述脱粒喂入链的支承框架,
所述间隙填充部件填充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脱粒喂入链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粒输送装置具备脱粒喂入链和设于所述脱粒喂入链的输送侧部分的下方并支承所述脱粒喂入链的支承框架,
所述间隙填充部件具备跨越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支承框架的框架侧间隙填充部和从所述框架侧间隙填充部的上表面部立设至所述输送侧部分的横向侧方的链侧间隙填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辅助输送装置,该辅助输送装置相对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设于输送方向上游侧,将来自所述谷秆输送部的收割茎秆的株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输送,
所述辅助输送装置被设为所述辅助输送装置的终止端部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填充所述辅助输送装置的终止端部与所述脱粒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部之间的间隙的第二间隙填充部件。
11.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
脱粒装置,其对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
喂入链,其设于所述脱粒装置的横向外侧,将收割谷秆夹持输送并向所述脱粒装置供给;
罩,其相对于所述喂入链位于横向外侧,从横向外侧覆盖所述脱粒装置的横侧壁;
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罩构成为被上下分割成上罩部件与下罩部件,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以在主视时位于所述横侧壁与所述罩之间的状态设于所述喂入链的下方,将尘埃从所述上罩部件的下端与所述下罩部件的上端的间隙向所述罩的外部引导,
所述引导部件以在所述上罩部件的横向内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通过所述间隙延伸到所述罩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延伸到比所述下罩部件的上端更靠下侧的高度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中的位于所述罩的外部的部分沿着所述下罩部件的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罩部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横侧壁进行装卸,
所述引导部件的下部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罩部件的横向内侧设有动力传递用的旋转体,
所述引导部件在所述上罩部件与所述旋转体之间通过。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收割机具备人为操作式的操作部件,该人为操作式的操作部件以从所述上罩部件向横向外侧露出的状态设置,并经由支承部件支承于所述脱粒装置,
所述引导部件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CN201911298991.5A 2018-12-18 2019-12-17 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Pending CN1113285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36329A JP7090536B2 (ja) 2018-12-18 2018-12-18 コンバイン
JP2018-236329 2018-12-18
JP2018-245775 2018-12-27
JP2018245772A JP7085981B2 (ja) 2018-12-27 2018-12-27 コンバイン
JP2018245775A JP2020103164A (ja) 2018-12-27 2018-12-27 脱穀装置
JP2018-245772 2018-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531A true CN111328531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3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8991.5A Pending CN111328531A (zh) 2018-12-18 2019-12-17 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075743A (zh)
CN (1) CN11132853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1148U (zh) * 1988-12-08 1990-06-22
CN101133696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脱粒装置
JP2013039041A (ja) * 2011-08-11 2013-02-28 Yanmar Co Ltd 脱穀装置
CN105103772A (zh) * 2015-09-02 2015-12-02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及其系统
JP2017212967A (ja) * 2016-06-02 2017-12-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N108207285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及脱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4024B2 (ja) 2010-03-31 2013-12-11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6300862B2 (ja) 2016-07-15 2018-03-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脱穀機
JP6717738B2 (ja) 2016-12-22 2020-07-01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1148U (zh) * 1988-12-08 1990-06-22
CN101133696A (zh) * 2006-08-31 2008-03-05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脱粒装置
JP2013039041A (ja) * 2011-08-11 2013-02-28 Yanmar Co Ltd 脱穀装置
CN105103772A (zh) * 2015-09-02 2015-12-02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及其系统
JP2017212967A (ja) * 2016-06-02 2017-12-07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N108207285A (zh) * 2016-12-22 2018-06-29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及脱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75743A (ko)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1126B2 (en) Combine harvester with elevator
WO2010050443A1 (ja) コンバイン
JP5139900B2 (ja) 刈取収穫機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CN111328531A (zh) 脱粒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WO2010021318A1 (ja) 自脱型のコンバイン
JP5503135B2 (ja) コンバインの車体構造
WO2005036948A1 (ja) コンバイン
JP5572302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6246170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709053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H06253652A (ja) 全稈投入型コンバインの刈取収穫構造
JP7085981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10678064A (zh) 收割机
JP5341475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7343346B2 (ja) 汎用コンバイン
JP5324845B2 (ja)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CN109863889B (zh) 联合收割机
JP581318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4702884B2 (ja) フィードパン
JP4218419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搬送装置
JP5231945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分草構造
JP2020178688A (ja) 収穫機
JP5341476B2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り取り搬送構造
JP4743694B2 (ja) 排藁搬送装置
JP2023047044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