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308B -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308B
CN111328308B CN201880042429.3A CN201880042429A CN111328308B CN 111328308 B CN111328308 B CN 111328308B CN 201880042429 A CN201880042429 A CN 201880042429A CN 111328308 B CN111328308 B CN 111328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die
fixed
movable
plunger
pu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24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8308A (zh
Inventor
反本正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cra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cra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crats Corp filed Critical Technocra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28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8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4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o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ticles, e.g. of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29C45/4435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using inclined, tiltable or flexible undercut forming elements driven by the ejecto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容易装配于模具且通用性优异的保持单元。并提供可紧凑地装配于模具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具备:可自由移动的推杆(10);固定使用的环状部件(11);以及球塞(12),其直接安装于所述推杆(10)或固定于固定部件(22),该固定部件(22)安装于所述推杆(10),且球塞(12)推压所述环状部件(11),使所述推杆(10)相对于所述环状部件(11)卡定,当在所述推杆(10)的移动方向上施加规定程度以上的力时,会解除所述推杆(10)与所述环状部件(11)的卡定,所述推杆(10)能够移动,所述球塞(12)装配于所述推杆(10)或所述固定部件(22)并单元化。

Description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
背景技术
在注射成型模具中有一种具备两级顶出机构的类型。现有的一种两级顶出机构具有如下的结构,即:在两个推板上分别安装两根推杆,利用第一推杆顶出成型品,之后利用第一推板推起第二推板,并利用第二推杆顶出成型品,由于使用了两个推板,因而难以小型化。
为了解决使用了两个推板的两级顶出机构的技术问题,开发出了一种如下的两级顶出机构,其使用了一个推板和推杆,该推杆可自由装卸地安装于推板并被限制了移动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两级顶出机构而言,其特征在于,使推杆与推板利用磁力可装卸地连结。由此能够使推杆和推板一体地移动,并能够限制推杆的移动且仅使推板移动。该推杆与推板的装卸机构可以认为是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前保持推杆与推板的连结状态的保持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4-97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将保持机构安装于模具进行使用的情况下,易装配性是很重要的,但是包含专利文献1在内,至今没有发现特别考虑了易装配性的保持机构。除此之外,如果考虑到向模具等的装配,则也可以认为:能够实现紧凑化的结构、通用性也是保持机构应该具备的特性。例如,使用了磁力的保持机构由于结构简便、可使模具紧凑化而优选,但是由于不能变更磁力,因而需要针对各模具准备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磁力的保持机构,包括通用性在内而在使用性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装配于模具且通用性优异的保持单元。另外,提供一种可紧凑地装配于模具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保持单元,其具备:可自由移动的第一部件;固定使用的第二部件;以及,推压单元,其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或者固定于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且推压单元推压所述第二部件,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卡定,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能够移动且当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移动方向上施加规定程度以上的力时会解除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卡定,所述推压单元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并单元化。
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供所述推压单元的前端部嵌合的凹部,所述推压单元在至少所述推压单元的前端部嵌入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推压所述第二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单元可装卸地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固定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单元构成为,在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推压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单元经由固定单元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单元也作为对所述推压单元的推压力进行调节的单元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外径比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径大。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是以包围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的推压部的方式配置的环状部件,所述推压单元在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装配有一个以上,所述各推压单元的前端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或者固定部件的外周面自由地突出或没入。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单元是球塞、或者板簧、或者在前端部具备卡定工具的弹性体,所述卡定工具与所述第二部件进行卡定。
另外,本发明的保持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使用,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移动。
本发明是一种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单元,并通过固定侧模具和可动侧模具使成型品成型,且具有推板,所述第二部件固定于所述推板,所述第一部件作为推杆发挥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一个或多个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朝向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进行卡定的位置对所述第一部件施力,所述推板具有供所述第二部件嵌入的凹部,所述第二部件嵌入并固定于所述凹部。
另外,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收纳所述施力单元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安装于所述可动侧模具或所述推板的外支架、以及相对于所述外支架可自由滑动地进行卡定的内支架,关于所述支架,限制所述内支架相对于所述外支架的滑动量,并将收纳的所述施力单元的伸长量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在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中,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当所述推板移动到规定位置时与可动侧模板连结并保持该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中,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是具备底切处理机构的成型模具,所述第一部件是将所述底切处理机构推出的推杆。
另外,本发明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固定于所述推板的一个以上的推杆,或者具备装配于所述推板的多个所述保持单元,所述顶出机构能够进行多级顶出。
本发明是一种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具备上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成型模具,其具备上述的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成型品,其利用上述的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或者上述的成型用模具成型。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保持机构进行了单元化,因而容易装配于模具且使用性优异。另外,就本发明的保持单元而言,使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卡定的推压单元构成为能够装卸,并且能够在装配于第一部件的状态下调节推压力,因此能够装配于各种模具等进行使用,通用性优异。另外,在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中,通过在推板设置凹部并在此安装保持单元的第二部件,从而能够使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成型模具紧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容易装配于模具且通用性优异的保持单元、可紧凑地装配于模具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以及成型模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5是向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附加了保持单元1用的止动件13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6是具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2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7是图6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8是图6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9是图6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0是具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的注射成型模具3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4是具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17是图1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2是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3是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4是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5的(a)、(b)是向图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附加了保持单元1用的止动件13的主要部位剖视图。此外,在图3、图4中省略了固定侧模具101。
注射成型模具100由固定侧模具101和可动侧模具111构成并使成型品P成型,其中,所述固定侧模具101具有作为成型面的型腔102;所述可动侧模具111具有作为成型面的型芯112。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装配于注射成型模具100的可动侧模具111,并能够在对成型品P进行顶出动作时实现两级顶出。
保持单元1具备:可自由移动的第一部件即推杆10、固定使用的第二部件即环状部件11、使推杆10相对于环状部件11卡定的推压单元即球塞12、以及安装于推杆10下端(底部)的推压单元固定部件即球塞固定部件22(以下记为固定部件22),且构成为,固定于固定部件22的球塞12推压环状部件11,推杆10可经由固定于固定部件22的球塞12而相对于环状部件11自由地装卸。
可动侧模具111具有:可动侧模板113,其形成有型芯112;可动侧安装板114,其用于将可动侧模具111安装于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机构侧冲模板(省略图示);以及可动区域的垫块115,其配设于可动侧模板113与可动侧安装板114之间,并用于确保顶出机构140。
可动侧模具111还具有底切处理机构120。在此,底切P1是内侧底切。底切处理机构120具有:成型块121,其使底切P1成型;底切成型单元123,其具有倾斜栓122并使成型块121在与顶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以及由磁体构成的固定板124,其将底切成型单元123固定于可动侧模板113,保持单元1的第一部件即推杆10的前端与底切成型单元123的基端连结并固定。
可动侧模具111还具备用于将成型品P及成型块121顶出的顶出机构140。顶出机构140具有推板141、以及固定于推板141的将成型品P顶出的推杆142,在推板141上螺栓固定有推杆143,该推杆143将经由注射成型机的顶出机构(省略图示)施加的顶出用动力向推板141传递。另外,在推板141上固定有复位销145,该复位销145插通有压缩螺旋弹簧144,可使推板141返回到顶出前的位置。
推板141包括上推板141a和下推板141b并进行螺栓固定而构成一个推板。该推板141具有沉孔式的板状结构,并夹入将成型品P顶出的推杆142及复位销145的底部的凸缘来对它们进行固定,并且将保持单元1的环状部件11以嵌入设置于上推板141a的凹部147的状态夹入并固定。另外,在下推板141b上设置有插通孔148,该插通孔148供固定部件22可插通地贯通,所述固定部件22安装于后述的推杆10的下端。
推杆10是保持单元1的可自由移动的第一部件并用于顶出成型块121,推杆10与直接顶出成型品P的推杆142不同,在安装于推杆10下端的固定部件22固定有球塞12,该球塞12与环状部件11卡定,并与推板141可装卸地连结,所述环状部件11不可移动地固定于推板141。对推杆10与推板141经由该球塞12进行装卸的装卸机构进行说明。
推杆10是笔直的阶梯销,且形成为前端部21比中央的主体部20细,并在下端固定有与主体部20相比而言较大的固定部件22。推杆10构成为,以能够顶出或者能够拉回底切处理机构120的成型块121的方式在底切成型单元123的基端固定前端部21,并经由固定于固定部件22的球塞12而与环状部件11可自由装卸地连结。
固定部件22是用于将作为推压单元的球塞12固定的圆柱状的部件,且具有比环状部件11的内径小的外径。固定部件22利用省略了图示的螺栓可装卸地固定于推杆10的下端。在固定部件22,沿着在圆周方向以90度的间隔以前端可自由地朝向环状部件11侧从外周面突出或没入的方式装配有四个球塞12,该球塞12是使推杆10相对于环状部件11卡定的推压单元。
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长度设定为推杆10的移动量(行程量)使成型块121移动并使底切脱出所需的距离L1。
环状部件11的外径比安装于推杆10下端的固定部件22的外径大,在环状部件11内周面整周地设置有槽状的凹部23,该凹部23供后述的在球塞12前端设置的滚珠33嵌合。通过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与球塞12的作用,使推杆10经由球塞12可自由装卸地与环状部件11连结,也就是与推板141连结。并且凹部23不限于整周地设置的槽,例如在推杆10绕中心轴线的旋转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与各球塞12对应的位置设置的凹陷。
球塞12构成为包括:有底筒状的主体32、以不会从主体32的前端脱出的方式配置在主体32内的滚珠33、以及配置在主体32内并对滚珠33向前端方向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35,通过滚珠33嵌入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而使推杆10相对于环状部件11卡定。
球塞12构成为,在主体32的外周面37形成有作为固定单元的螺纹牙,以与在固定部件22上沿半径方向形成的内螺纹部螺合,并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22进行装卸。固定部件22的内螺纹部形成于以面向固定部件22外周面的方式设置的凹陷。
球塞12相对于内螺纹部的螺合以及螺纹旋合量的调节能够通过以适当的工具对球塞12的前端侧(滚珠33侧)进行操作来进行。由此,能够通过螺纹旋合量来调节球塞12从固定部件22外周面的突出量,并能够通过该调节来调节球塞12的推压力。球塞12优选在调节推压力之后利用固定螺钉、粘接剂等来实施防松处理。
固定部件22及环状部件11的形状、球塞12的数量及配置并无特别限定,可以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固定部件22及环状部件11可以是多边形剖面形状。另外,也可以在固定部件22上装配一至三个、或者五个以上的球塞12。
就按照以上述要点安装于推板141的推杆10而言,当使推杆10向图1的上方相对于推板141进行抵接时,球塞12的滚珠33与设置于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嵌合,固定部件22相对于环状部件11卡定并连结,使推杆10与推板141连结。另一方面,当以一定程度以上的力向图1的下方按压推杆10时,则球塞12的滚珠33从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分离,从而解除了固定部件22相对于环状部件11的卡定,使推杆10可相对于推板141自由地进行移动。
解除经由球塞12进行连结的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之间的连结的力需要比推杆10在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连结的状态下顶出推板141而使成型块121移动时的反作用力大。当解除经由球塞12进行连结的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之间的连结时的力低于使成型块121移动时的反作用力时,则会导致在顶出推板141时推杆10(固定部件22)从环状部件11中脱离,仅推板141进行移动,因而不能顶出成型块121。
并且,解除经由球塞12进行连结的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之间的连结时的力需要比经由注射成型机的顶出装置(省略图示)施加的顶出用动力小。由此使得,在推杆10(固定部件22)与推板141(环状部件11)连结的状态下顶出推板141并使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前端侧的阶梯部24抵靠于固定板124时,能够解除推杆10(固定部件22)与推板141(环状部件11)的连结。
另外,从固定部件22和环状部件11分离的状态起使球塞12的滚珠33嵌入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而重新连结所需要的力设定为比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与固定板124之间的由磁力产生的吸附力小。由此使得,在合模时,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从固定板124分离之前推杆10(固定部件22)连结于环状部件11,因而防止推杆10处于无约束状态,并防止推杆10的不必要的动作。
另外,如图5的(a)、(b)所示,也可以是,向可动侧安装板114附加对固定部件22的底面进行推压的止动件13,以使得当推板141返回到合模位置时推杆10(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可靠地连结。此外,也可以在止动件13上安装对推杆10(固定部件22)向前端方向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14(参照图5的(a))。
接着,对注射成型模具100的顶出成型品时的动作、顶出机构140以及保持单元1的作用进行说明。注射成型模具100在经过了注射工序、冷却工序(参照图1)之后,转入开模(参照图2)、成型品P的顶出工序(参照图3、图4)。经由合模装置(省略图示)使可动侧模具111后退来进行开模,可在固定侧模具101与可动侧模具111之间确保用于取出成型品P的空间。该状态是图2所示的状态,安装于推杆10下端的固定部件22经由球塞12而与固定于推板141的环状部件11卡定。也就是说,推杆10与推板141经由固定部件22、环状部件11以及球塞12连结。
当转至顶出工序时,推杆143获得注射成型机的顶出装置(省略图示)的动力而前进,与推杆143连结的推板141向成型品P的顶出方向(图3的上方)进行顶出。由此使得,固定的推杆142、以及与推板141连结的推杆10都向顶出方向移动,推杆142顶出成型品P,推杆10顶出成型块121。
当推板141顶出了距离L1时,则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抵靠于固定板124并阻止推杆10的移动。图3表示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抵靠于固定板124的状态。此时成为成型块121向图的左侧移动且底切分离的状态。当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抵靠于固定板124时,则推杆10通过磁力而吸附于固定板124。
当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抵靠于固定板124时,则推杆10停止移动,但是推板141会继续前进。此时注射成型机的顶出装置向推板141施加的顶出力比推杆10(固定部件22)从环状部件11(球塞12)分离所需的力大,因此可使推杆10与推板141(环状部件11)的连结分开,推板141一边沿着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外周面滑动一边继续前进。虽然解除了推杆10与推板141的连结,但是推杆10由于吸附于固定板124并与可动侧模板113连结,因而停止于该位置。
推板141的最大顶出量是从最初的位置起为L1+L2的距离,固定于推板141的推杆142也从最初的位置起移动L1+L2的距离,并顶出成型品P。图4是推杆142的最大顶出状态。
当成型品P的顶出结束时则转入合模工序。转入合模工序后,注射成型机的顶出装置(省略图示)从可动侧模板113侧向可动侧安装板114侧后退。另外,失去了注射成型机的顶出装置的顶出动力的推板141因压缩螺旋弹簧144的弹性力而从可动侧模板113侧向可动侧安装板114侧后退。此时,推板141一边沿着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外周面滑动一边继续后退。在推板141从最大顶出位置后退即将达到距离L2之前,固定于固定部件22的球塞12的滚珠33与环状部件11的缘部接触,在该状态下推板141进一步后退。
此时,从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分离的状态起使球塞12的滚珠33嵌入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所需的力设定为比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与固定板124之间的由磁力产生的吸附力小,因此当推板141从最大顶出位置后退了距离L2时,推杆10(固定部件22)与推板141(环状部件11)连结之后,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与固定板124的连结解除。
之后,在推杆10(固定部件22)与推板141(环状部件11)连结的状态下推板141进一步后退,最终复位销145的前端与固定侧模具101接触,推板141被推回到最初的顶出前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设置用于增大与固定板124的接触面积并增加吸附力的凸缘(省略图示),提高与固定板124的吸附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也可以使用橡胶磁体、塑料磁体、电磁体等。这一点对于后述的实施方式也是相同的。橡胶磁体、塑料磁体虽然吸附力比较小,但是具有耐冲击性较强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取代利用磁力进行吸附的固定板124而使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是,取代固定板124而将环状部件11或者与其同等的部件固定于可动侧模板113,并在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前端侧的外周面设置球塞12,该球塞12嵌入取代固定板124设置的环状部件11等的凹部23。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由于保持机构进行了单元化而容易装配于注射成型模具100等模具,使用性优异。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构成为使得,使作为第一部件的推杆10(固定部件22)相对于作为第二部件的环状部件11卡定的推压单元即球塞12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22进行装卸,并且能够在装配于固定部件22的状态下调节推压力,因此能够装配于各种模具等进行使用,通用性优异。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100这样,在顶出机构中,在推板141设置凹部147,并在此安装保持单元1的第二部件即环状部件11,从而能够使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成型模具变得紧凑。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100而言,通过使行程量以机械方式(物理方式)进行了限制的推杆10与推板141经由装配于固定部件22的球塞12进行连结,从而能够使该推杆10的移动与推板141的移动分开,能够使推杆10与推板141的移动独立进行。
另外,就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100而言,由于推杆10与推板141的连结使用了球塞12,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推杆10与推板141的连结、分离。因此,顶出机构140不需要复杂的部件、部件数也较少、结构简单、组装也容易,能够廉价地制作。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利用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阶梯部24来限制推杆10的行程量,但是对推杆10的行程量进行限制的限制方式并不限于上述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100中,固定于推板141的推杆142以及可装卸地固定的推杆10分别是一个,但是由上述结构可知,也可以分别安装两个以上,各推杆10的行程量也可以不同。即使可装卸地固定的推杆10的个数是两个以上,推板141也可以仅为一个,因此即使是进行多级顶出的注射成型模具,也不需要使模具大型化。
在上述保持单元1中,作为第一部件的推杆10与固定作为推压单元的球塞12的固定部件22是独立个体,且固定部件22安装于推杆10的下端(底部),但是推杆10与固定部件22也可以一体地形成。这一点对于其它实施方式也是相同的。这样的推杆可以实现在主体部20的底部具备扩大部的推杆。
而且,作为上述保持单元1的变形例,也可以在作为第一部件的推杆10的主体部20上直接安装作为推压单元的球塞12。另外,环状部件11也可以在嵌入以贯通方式设置于下推板141b的安装孔中的状态下固定。这些方面对于其它实施方式也是相同的。
图6是具备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2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7是图6的注射成型模具1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8是图6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9是图6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此外,在图8、图9中省略了固定侧模具101。对于和具备图1至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2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相同,但是具备对推杆50向上方(图6的上方)施力的单元。推杆50是通过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推杆10的主体部20的前端外周设置弹簧支架52而构成的。压缩螺旋弹簧51在弹簧支架52与上推板141a之间以插通于推杆50的状态进行安装,并对推杆50向上方施力。
压缩螺旋弹簧51具有如下的功能:防止推板141移动时的推杆50的振动,并且与止动件13(参照图5)同样地,当推板141返回到合模状态时,将安装于推杆50下端的固定部件22向上推板141a侧推入,使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可靠地卡定并连结。
由于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推杆50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51,因此,作用于推杆50的力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推杆10不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经由球塞12进行连结的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之间的连结力、卡定、分离等方面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是相同的。
关于上述以外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成型品顶出时的基本动作、顶出机构140及保持单元2的基本作用,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向可动侧安装板114附加止动件13,以使得当推板141返回到合模时的位置时,安装于推杆50下端的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可靠地连结。此外,也可以在止动件13上安装压缩螺旋弹簧14,该压缩螺旋弹簧14对安装于推杆50下端的固定部件22向上推板141a侧施力(参照图5的(a))。
通过设置止动件13而使得,当推板141返回到合模时的位置时,安装于推杆50下端的固定部件22被推入止动件13的前端或者压缩螺旋弹簧14中,球塞12的滚珠33可靠地嵌入环状部件11的凹部23。
另外,通过使用安装于推杆50的主体部20的压缩螺旋弹簧51和安装于止动件13的压缩螺旋弹簧14(参照图5的(a))这两个压缩螺旋弹簧14、51,能够从顶出工序的初始到结束都稳定地维持推杆50的顶出力。在顶出工序的初期,能够有效地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止动件13侧的压缩螺旋弹簧14的弹簧反作用力,随着顶出工序的进行,止动件13侧的压缩螺旋弹簧14会伸长而使弹簧反作用力降低,但是此时主体部20侧的压缩螺旋弹簧51收缩而增加了弹簧反作用力,因此即使在顶出工序结束时,也能够维持较高的顶出力。
图10是具备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的注射成型模具300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0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13是图10的注射成型模具3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此外,在图12、图13中省略了固定侧模具101。对于和具备图6至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2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除了在推杆60上不具有阶梯部24的这一点之外,其他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2相同。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利用弹簧支架52来进行向固定板124的抵接及吸附。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300在可动侧安装板114上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14。但是,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注射成型模具300中,取代止动件13而具有压缩螺旋弹簧14用的导销401,导销401不直接推压推杆60。
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3的注射成型模具300的顶出成型品时的动作、顶出机构140及保持单元3的作用进行说明。以下为了方便,将推杆60的主体部20侧的压缩螺旋弹簧51称为上弹簧51,将可动侧安装板114侧的压缩螺旋弹簧14称为下弹簧14。上弹簧51及下弹簧14一起对在保持单元3的推杆60下端安装的固定部件22向上推板141a侧(图10的上方)施力。
处于合模状态时(从注射工序到冷却工序),上弹簧51为从注射工序到顶出工序的全部工序中的最大程度伸长的状态,下弹簧14为全部工序中的最大程度收缩的状态(参照图10)。因此,上弹簧51以比较小的力对安装于推杆60下端的固定部件22施力,下弹簧14以比较大的力对安装于推杆60下端的固定部件22施力。开模后也是同样的(参照图11)。
当转入顶出工序后,随着推板141的前进,下弹簧14会伸长而使弹簧反作用力降低。当推板141顶出了距离L1时,推杆60的弹簧支架52抵靠于固定板124而阻止推杆60的移动(参照图12)。此时,下弹簧14从安装于推杆60下端的固定部件22分离,下弹簧14的弹簧反作用力变为零,但是维持了上弹簧51的弹簧反作用力。
这以后,推杆60的移动停止,推板141继续前进,因此上弹簧51被压缩而弹簧反作用力增大。当推杆142成为最大顶出的状态时,上弹簧51成为在全部工序中最大程度收缩的状态,上弹簧51的弹簧反作用力达到最大(参照图13)。
这样,在顶出工序的初期,能够有效地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下弹簧14的弹簧反作用力,随着顶出工序的进行,下弹簧14会伸长而使弹簧反作用力降低,但是此时上弹簧51收缩而增加了弹簧反作用力,因此能够从顶出工序的初始到结束都使推杆60维持较高的顶出力。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推杆60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51,而且在可动侧安装板114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14,因此,作用于推杆60的力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推杆10不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经由球塞12进行连结的固定部件22与环状部件11之间的连结力、卡定、分离等方面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是相同的。
关于上述以外的注射成型模具300的成型品顶出时的基本的动作、顶出机构140及保持单元3的基本作用,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省略说明。
图14是具备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合模时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15是图1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开模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16是图1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一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图17是图1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第二级的顶出动作后的主要部位剖视图。此外,在图16、图17中省略了固定侧模具101。对于和具备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相同的部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相同,但是具备将压缩螺旋弹簧可自由伸缩地收纳的支架70。支架70由圆筒状的外支架71、和有底圆筒状的内支架72构成,所述外支架71固定于推板141;所述内支架72位于外支架71内并相对于外支架71可滑动自如地卡定。
支架70以中心轴线与保持单元4的推杆10的中心轴线一致的方式安装于推板141。在上推板141a设置有供外支架71的凸缘74嵌入的凹部149,在下推板141b设置有供外支架71插通的贯通孔150,外支架71的凸缘74被上推板141a和下推板141b夹入并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中,外支架71取代环状部件11而作为第二部件即环状部件发挥功能。安装于推杆10下端的固定部件22构成为能够在外支架71内上下移动。在外支架71的上部内表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的环状部件11同样地,设置有供球塞12嵌入的凹部23,推杆10经由固定于在推杆10下端安装的固定部件22的球塞12可自由装卸地与外支架71连结。
在内支架72中收纳有压缩螺旋弹簧75,该压缩螺旋弹簧75发挥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上弹簧51及下弹簧14双方的功能。在推杆10上,压缩螺旋弹簧75用的导销76从固定部件22的底面立起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构成为:通过使在内支架72的底面及推杆10的下端安装的固定部件22的底面为压缩螺旋弹簧75的受压面,并且压缩螺旋弹簧75对固定部件22向上方施力,从而能够维持推杆10的顶出力,并且通过对应于压缩螺旋弹簧75的伸缩而使内支架72相对于外支架71沿着中心轴线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使支架70整体进行伸缩。
由于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推杆10作用有压缩螺旋弹簧75的力,因此,作用于第四实施方式的推杆10的力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推杆10不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经由球塞12进行连结的固定部件22与作为环状部件发挥功能的外支架71之间的连结力、卡定、分离等方面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是相同的。
接着,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的注射成型模具100的顶出成型品时的动作、顶出机构140及保持单元4的作用进行说明。处于合模状态时(从注射工序到冷却工序),内支架72的底面与可动侧安装板114抵接,并且内支架72的前端面与安装于推杆10下端的固定部件22的底面抵接(参照图14)。由此使得,固定部件22经由球塞12可靠地与外支架71连结。
如图15至图16所示,开模后,当转入顶出工序时,随着推板141的前进,内支架72会因压缩螺旋弹簧75的弹簧反作用力而相对于外支架71滑动,压缩螺旋弹簧75及支架70的整体伸长,压缩螺旋弹簧75的弹簧反作用力逐渐地减弱。当推板141顶出了距离L1时,推杆10的阶梯部24抵靠于固定板124(参照图16)。
当由此进一步使推板141前进时,安装于推杆10下端的固定部件22从外支架71的凹部23分离,使推杆10停留并使推板141前进(参照图17)。当在推杆10静止的状态下使推板141进一步前进时,压缩螺旋弹簧75的受压面即固定部件22的底面与内支架72的底面的距离缩小,因此压缩螺旋弹簧75的弹簧反作用力又逐渐地增强。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4,在顶出工序的初期,能够有效地利用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螺旋弹簧75的弹簧反作用力,随着顶出工序的进行,压缩螺旋弹簧75会暂时伸长而使弹簧反作用力下降,但是压缩螺旋弹簧75会再次收缩而使弹簧反作用力增加,因此能够从顶出工序的初始到结束都使推杆10维持较高的顶出力。
以上使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保持单元1~4对本发明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成型模具、以及成型品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改变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形使用。例如,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不限于作为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的一部分进行装配的用途,例如也能够作为简单的锁定机构等的用途使用,只要根据用途对结构、形状进行适当变更即可。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使第一部件卡定于第二部件的推压单元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球塞12。除了球塞12以外,还可以是板簧、在前端部具备卡定于环状部件11或者外支架71的凹部23的卡定工具的弹性体等。此时弹性体是弹簧以外的部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中,也可以成是,具备推压单元的第一部件固定为不能移动,第二部件可自由移动。另外,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以及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以及成型模具中,也可以是,对各结构部件的角及侧棱实施了R倒角、C倒角等。
另外,针对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以及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以及成型模具的各结构部件使用的材质并不限于特定的材质,可以适宜地使用与公知的底切处理机构以及成型用模具所使用的部件的材质同样的材质。但是,各结构部件中的滑动面优选使用滑动性良好的材质或者实施了滑动性良好的表面处理的材料。此外,各滑动面不限于面接触的结构,也可以是线接触、点接触。
另外,具备本发明的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能够适用于沿着水平、垂直或者其它方向开闭的成型模具。
并且,在本发明的保持单元以及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固定侧模具、可动侧模具以及成型模具在注射成型模具之外,也能够适当地用于压铸模具等塑形模具、塑形冲压成型模具等。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阅读本说明书而容易地想到在显而易见的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变更及修正。因此,这样的变更及修正包含在权利要求确定的发明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2、3、4-保持单元;10、50、60-推杆;11-环状部件;12-球塞;14、51、75-压缩螺旋弹簧;20-主体部;22-固定部件;23-凹部;33-滚珠;37-外周面;70-支架;71-外支架;72-内支架;100、300-注射成型模具;101-固定侧模具;111-可动侧模具;113-可动侧模板;120-底切处理机构;140-顶出机构;141-推板;142-推杆;147-凹部;P-成型品。

Claims (17)

1.一种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装配有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具备:
可自由移动的第一部件;
固定使用的第二部件;以及
推压单元,其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或者固定于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部件,且推压单元推压所述第二部件,使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卡定,
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能够移动且当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移动方向上施加规定程度以上的力时会解除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卡定,
所述推压单元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并单元化,
所述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通过固定侧模具和可动侧模具使成型品成型,且具有推板,
所述第二部件固定于所述推板,所述第一部件作为推杆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供所述推压单元的前端部嵌合的凹部,
所述推压单元在至少所述推压单元的前端部嵌入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推压所述第二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单元可装卸地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者所述固定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单元构成为,在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调节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推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单元经由固定单元装配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单元也作为对所述推压单元的推压力进行调节的单元发挥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的外径比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是以包围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的推压部的方式配置的环状部件,
所述推压单元在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固定部件装配有一个以上,
所述各推压单元的前端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或者固定部件的外周面自由地突出或没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压单元是球塞、或者板簧、或者在前端部具备卡定工具的弹性体,所述卡定工具与所述第二部件进行卡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取代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能够移动,
取代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固定使用,
所述第二部件构成为能够移动且当在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方向上施加规定程度以上的力时会解除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卡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一个或多个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朝向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进行卡定的位置对所述第一部件施力,
所述推板具有供所述第二部件嵌入的凹部,
所述第二部件嵌入并固定于所述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收纳所述施力单元的支架,
所述支架具有安装于所述可动侧模具或所述推板的外支架、以及相对于所述外支架可自由滑动地进行卡定的内支架,
关于所述支架,限制所述内支架相对于所述外支架的滑动量,并将收纳的所述施力单元的伸长量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构成为,当所述推板移动到规定位置时与可动侧模板连结并保持该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模具是具备底切处理机构的成型模具,
所述第一部件是将所述底切处理机构推出的推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固定于所述推板的一个以上的推杆,或者具备装配于所述推板的多个所述保持单元,
所述顶出机构能够进行多级顶出。
15.一种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
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16.一种成型模具,具备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
17.一种成型品,利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侧模具和/或可动侧模具、或者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型用模具成型。
CN201880042429.3A 2018-10-15 2018-10-15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Active CN111328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8369 WO2019211922A1 (ja) 2018-10-15 2018-10-15 保持ユニット、該保持ユニットを備える成形金型の突き出し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308A CN111328308A (zh) 2020-06-23
CN111328308B true CN111328308B (zh) 2022-01-25

Family

ID=6838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2429.3A Active CN111328308B (zh) 2018-10-15 2018-10-15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8650B2 (zh)
EP (1) EP3628462B1 (zh)
JP (1) JP7089714B2 (zh)
KR (1) KR102315985B1 (zh)
CN (1) CN111328308B (zh)
ES (1) ES2878331T3 (zh)
WO (1) WO20192119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8178B (zh) * 2020-09-04 2022-08-2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自动退模式压药模具
WO2023042281A1 (ja) * 2021-09-15 2023-03-23 株式会社テクノクラーツ スライド機構、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及び成形用金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8735A (ja) * 1981-11-05 1983-05-12 Kojima Press Co Ltd アンダ−カツト部を有する製品の成形装置
KR20000056095A (ko) * 1999-02-12 2000-09-15 황한규 블로워 휠 성형용 금형
CN202029334U (zh) * 2011-03-17 2011-11-09 北京力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薄壁超长塑料件成型斜孔的连杆机构
CN204471759U (zh) * 2015-01-13 2015-07-15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腔体管件的注塑模具芯子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8625A (en) * 1952-12-05 1956-08-14 Illinois Tool Works Fastener comprising a threaded receptacle, co-operating threaded stud and spring detent locking means thereon
JPS5822346B2 (ja) * 1979-08-09 1983-05-09 株式会社 山下金型 射出成形機における製品自動落下装置
US4573902A (en) * 1983-06-24 1986-03-04 Interblock Partners, Ltd.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foam building blocks
JPS63197620A (ja) * 1987-02-12 1988-08-16 Alps Electric Co Ltd 成形用金型装置
EP0399432B1 (en) 1989-05-25 1994-06-22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composition
JPH0372416U (zh) * 1989-11-21 1991-07-22
US5511269A (en) * 1994-12-05 1996-04-30 Watson; Kay F. Battery powered tile cleaning apparatus
JPH1016014A (ja) * 1996-07-01 1998-01-20 Mazda Motor Corp 射出成形装置
US6491513B1 (en) * 2000-07-20 2002-12-10 Omni Mold Systems Internal core lifter and a mold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E20217617U1 (de) * 2002-11-13 2003-02-13 Carl Lueling Fa Konfektionsträgeradapteranordnung
US20120070525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ould with replaceable mould core
DE112013003469B4 (de) * 2012-07-12 2017-08-03 Otto Männer Innovation GmbH Heißkanal-Spritzgießvorrichtung mit aktiver Ventilnadelentkoppl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s Betriebs einer Heißkanal-Spritzgießvorrichtung
JP6008114B2 (ja) 2012-11-15 2016-10-19 株式会社テクノクラーツ 成形金型の突出し機構、該突出し機構を備える可動側金型及び成形金型
JP6865926B2 (ja) 2016-11-28 2021-04-28 株式会社テクノクラーツ 成形金型の突出し機構、該突出し機構を備える成形金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8735A (ja) * 1981-11-05 1983-05-12 Kojima Press Co Ltd アンダ−カツト部を有する製品の成形装置
KR20000056095A (ko) * 1999-02-12 2000-09-15 황한규 블로워 휠 성형용 금형
CN202029334U (zh) * 2011-03-17 2011-11-09 北京力标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薄壁超长塑料件成型斜孔的连杆机构
CN204471759U (zh) * 2015-01-13 2015-07-15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形腔体管件的注塑模具芯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15985B1 (ko) 2021-10-20
CN111328308A (zh) 2020-06-23
EP3628462B1 (en) 2021-05-12
EP3628462A1 (en) 2020-04-01
WO2019211922A1 (ja) 2019-11-07
JPWO2019211922A1 (ja) 2021-09-02
US11318650B2 (en) 2022-05-03
US20200122375A1 (en) 2020-04-23
KR20200042880A (ko) 2020-04-24
JP7089714B2 (ja) 2022-06-23
ES2878331T3 (es) 2021-11-18
EP3628462A4 (en)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4846B (zh)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CN108115902B (zh) 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具备该顶出机构的成型模具
CN111328308B (zh) 保持单元、具备该保持单元的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
US20120082752A1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US11273586B2 (en) Undercut processing mechanism, mold for molding, and molded article
KR20070002294A (ko) 금형장치
WO2018096692A1 (ja) 成形金型の突出し機構、該突出し機構を備える成形金型
CN108556265B (zh) 模具组件
US20110256258A1 (en) Lens molding die and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having same
JP7128558B2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
JP2006027229A (ja) 成形装置
WO2018180824A1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CN108724626B (zh) 用于制造模制制品的模具及将模制制品从模具顶出的方法
JPH04226714A (ja) 成形用金型
JP2658558B2 (ja) 射出成形金型のエジェクタプレ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CN111300771B (zh) 模具及顶出机构
CN111716654B (zh) 模具设备
CN114147929B (zh) 汽车车灯壳体的注塑模具
JP2001198923A (ja) イジェクト機構
CN117382105A (zh) 注塑模具
CN113103527A (zh) 顶出器和包括顶出器的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