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8122B -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8122B
CN111318122B CN202010174141.0A CN202010174141A CN111318122B CN 111318122 B CN111318122 B CN 111318122B CN 202010174141 A CN202010174141 A CN 202010174141A CN 111318122 B CN111318122 B CN 111318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ust
waste gas
temperatu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741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8122A (zh
Inventor
周兆兵
丁涛
赵佳锋
王鹏
郭晓磊
徐朝阳
王毓彤
朱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741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8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8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8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8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8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4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废气冷却、粉尘分离、甲醛等有机物分离,高效分离含尘废气中的粉尘与有害气体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将高温含尘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在一级离心风机作用下利用旋风除尘装置使得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由旋风除尘装置底部排出;旋风除尘装置排出的高温含尘气体降温后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进行粒径100μm以下粉尘及有机废气的冲洗吸附分离处理,粉尘在塔底部沉淀后排出;含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气固吸附分离塔底部上方进入到外部的缓冲水箱中,通过二次沉淀净化及稀释后得到的循环溶液再由喷淋泵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内的喷管中进行喷淋;经过气固分离的气体,在二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排放到大气中。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业生产时产生的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时产生的高温含尘废气的排放净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木材加工行业,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工业的生产工艺涉及到木质材料的单元粉碎、施胶、干燥、热压、砂光、裁板等一系列工序,会同时产生一定的包括粉尘和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其中的粉尘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001-500μm。除了粉尘外,由于木材抽提物分解、胶粘剂及石蜡等助剂添加等原因,废气中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等其它有害气体。干燥、热压等设备产生的废气内还携带大量余热。如果这些高温含尘废气不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对生活环境、人体健康、生产设备、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等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企业生产线上采用的废气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配备系列除尘装置来进行处理,如布袋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喷淋水洗除尘装置等,目的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粉尘颗粒从气体中分离并集中收集处理,去除或降低含尘气流中粉尘含量。但是,单纯的某一种技术,对于人造板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含尘废气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布袋除尘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物,但无法处理VOCs等气体,且在运行过程中微小颗粒易黏附在布袋上造成堵塞,气流阻力较大常使生产无法进行,设备运行费用较高,而且大多数布袋材质易燃烧、磨擦易产生积聚静电,在处理高温气体时存在着燃烧、爆炸等事故隐患。旋风除尘装置采用粉尘惯性作用、重力作用而设计的除尘设备,对于大颗粒粉尘除尘效果较好,对于微细粉尘的除尘效果比较差。静电除尘装置主要采用强电场使颗粒物在电场力作用下与气流分离、吸附,以达到净化的目的,但静电除尘技术对粉尘比电阻有一定要求,不能使所有粉尘都获得很高的净化效率,容易形成电压梯度而产生局部击穿和放电现象,存在耗能高、故障率高等不足,一次投资较大,设备比较复杂,调运和安装以及维护管理成本高。喷淋水洗除尘装置主要采用喷淋塔使含尘气体与水密切接触,依靠水力亲润来分离、捕集气体中粉尘颗粒及有害水溶性气体,且能够降低废气的温度,但是现有喷淋水洗除尘技术中存在喷淋水不能完全与含尘废气有效接触,无法实现对粉尘或气体的回收利用,会造成粉尘及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洗涤液二次污染,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对于人造板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包括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高温含尘废气,尤其是干燥尾气、热压尾气等,通过单一理机或装置很难进行有效处理,必须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时进行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的方法,目的是能通过对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处理,实现废气冷却、粉尘分离、甲醛等有机物分离等多个环节,高效分离含尘废气中的粉尘与有害气体,并进行独立回收利用,避免二次排放污染,具有工艺简单、除尘净化效率高、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废气收集、粉尘机械预处理、管道降温、气固吸附分离、废液净化与循环、净化气体排放;将高温含尘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在一级离心风机作用下利用旋风除尘装置进行粉尘机械预处理,使得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在惯性及重力的作用下由旋风除尘装置底部的卸料阀排出;由旋风除尘装置排出的高温含尘气体在一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送气管道,利用送气管道上缠绕的螺旋冷却管对高温含尘废气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后的含尘废气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进行粒径100μm以下粉尘及有机废气的冲洗吸附分离处理,粉尘在气固吸附分离塔的底部沉淀后由卸料阀排出;含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气固吸附分离塔底部上方进入到外部的缓冲水箱中,通过二次沉淀净化及稀释后得到的循环溶液再由喷淋泵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内的喷管中进行喷淋,以实现循环溶液的循环使用;在气固吸附分离塔中经过气固分离的气体,在二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排放到大气中。
上述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所述的管道降温工序,是指在送气管道外侧周围缠绕有螺旋冷却管,在缓冲水箱中通过二次沉淀净化及稀释后得到的循环溶液送入螺旋冷却管中,经螺旋冷却管排出的循环溶液返回缓冲水箱中;控制螺旋冷却管内循环溶液的流动速度,冷却送气管道内的高温含尘废气使温度降至35℃以下。
上述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工序,是指将降温后的含尘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进行处理;气固吸附分离塔中上部设有干字形喷管,通过循环进水口与外部的喷淋泵连接实现喷淋;中部设有两个用于填装吸附球的填充腔,分别用上隔网、中隔网和下隔网间隔;含尘废气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由下而上流动,在喷淋液湿润冲洗及吸附球碰撞吸附的作用下,实现粉尘与有机废气的吸附分离;含有粉尘与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通过上隔网、中隔网、下隔网的孔隙流入下部的沉淀箱,粉尘沉淀后,由底部的螺旋卸料阀排出,含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沉淀箱上侧伸出塔外的循环出水口,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排出进入外面的缓冲水箱;去除粉尘与有机废气的纯净气体,经过除雾器去除水分后,在二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由出气口进入后续的排气管道。
上述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缓冲水箱分为沉淀室和稀释室两部分,通过隔板分开,并在上侧连通;含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在抽水泵的作用下由远离稀释室的沉淀室一侧底部进入沉淀室中;沉淀室中部内设有倾斜栅板,倾斜栅板的倾斜方向是其上部远离稀释室,下部靠近稀释室,以使混合溶液从沉淀室一侧底部进入沉淀室后,沿倾斜栅板远离稀释室的背面反向上升后流入倾斜栅板的正面,使混合溶液较长时间驻留,确保残余粉尘有足够时间沉淀;沉淀室底部设有排污履带,可定期将沉淀下的污泥清除出来;稀释室配有补水口,当再次沉淀后的混合溶液由沉淀室上部经隔板上部流进稀释室时,打开补水口添加自来水进行稀释。
上述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沉淀室侧面上部有分流口,通过过滤器、截止阀连接饱和溶液分流箱,当沉淀室中的混合溶液的浓度达到设定值后,经分流口进入饱和溶液分流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时进行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的装置,它能够高效分离含尘废气中的粉尘与有害气体,并进行独立回收利用,避免二次排放污染,除尘净化效率高、节能环保。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集气罩、吸气管道、旋风除尘装置、一级离心风机、送气管道、气固吸附分离塔、排气管道、二级离心风机、净气外排管;送气管道上缠绕有螺旋冷却管,螺旋冷却管通入冷媒,以对经旋风除尘装置除尘后的高温含尘废气进行降温;它还包括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分为沉淀室和稀释室两部分,通过隔板分开,并在上侧连通;气固吸附分离塔底部上方通过设置有抽水泵的管路与远离稀释室的沉淀室一侧底部相通;稀释室配有补水口,稀释室通过设置喷淋泵的管道与伸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上部的喷管相通。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沉淀室中部内设有倾斜栅板,倾斜栅板的倾斜方向是其上部远离稀释室,下部靠近稀释室;沉淀室底部设有排污履带。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稀释室通过设置循环泵的管道与螺旋冷却管的进水端相通,螺旋冷却管的出水端位于稀释室上方。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在送气管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气固吸附分离塔中部设有两个用于填装吸附球的填充腔,分别用上隔网、中隔网和下隔网间隔;与送气管道相通的气固吸附分离塔进气管位于下隔网下方,在气固吸附分离塔下部是沉淀箱,在沉淀箱上侧具有伸出塔外的循环出水口;循环出水口与设置有抽水泵的管路相通。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气固吸附分离塔内设置引导气体向塔内的上方流动的倾斜的导流板,导流板与气固吸附分离塔进气管的出口相对。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吸附球为轻质中空的塑料球,直径为35mm-45mm,吸附球的堆放量为填充腔的三分之一高度。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它还包括用于测试两个填充腔内的气压差的压差计。
上述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沉淀室侧面上部有分流口,通过过滤器、截止阀连接饱和溶液分流箱。
该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工作时,打开电气控制系统开关,先按顺序启动喷淋泵、循环泵。观察气固吸附分离塔下部的液位控制计,待沉淀箱中的液面高出循环出水口时,启动抽水泵,使气固吸附分离塔内溶液与缓冲水箱内溶液开始循环使用。然后,再按顺序启动二级离心风机、一级离心风机,车间内的高温含尘废气由集气罩收集后,在一级离心风机的吸力作用下,通过吸气管道进入旋风除尘装置,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在惯性及重力的作用下,由底部的卸料阀排出,其它高温含尘气体在一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送气管道。经过送气管道时,根据高温传感器、低温传感器的读数来控制循环泵来调节缠绕在送气管道上的螺旋冷却管中冷水流动速度,使送气管道内的废气温度降低到35℃以下。降温后的含尘废气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在导流板及二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上升。干字形喷管中的喷淋水自上而下,冲洗不断上升的废气,同时粘湿填充腔中的吸附球。湿润的吸附球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浮动,与含尘及甲醛等的废气充分接触而吸附,实现粉尘及甲醛等有机气体的分离。粉尘随液体下流至下部的沉淀箱,沉淀后由底部的螺旋卸料阀排出,含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沉淀箱上部伸出塔外的循环出水口,通过抽水泵输送到外部的缓冲水箱中。含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从缓冲水箱底部进入后,在沉淀室中的倾斜栅板的干涉下,残余粉尘再次沉淀在沉淀室底部,定期由排污履带清除出来。当混合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打开沉淀室侧面的截止阀,使溶液流入饱和溶液分流箱,用以吸取装桶后二次重复利用。另一部分混合溶液则由沉淀室上部流进稀释室,同时打开补水口用自来水进行稀释,再通过侧边的出水口由喷淋泵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内的干字形喷管中进行喷淋,以实现整个装置水循环使用。最后,由气固吸附分离塔上部经除雾器除湿后的净化气体,通过排气管道在二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由净气排放管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完成高温含尘废气的净化排放全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可系统地实现废气冷却、粉尘分离、甲醛等有机物分离等多个环节,高效将含尘废气中粉尘与气体分离,并进行独立回收利用,避免了二次排放污染,工艺简单、可靠。所配套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组装和操作方便,运行中无需人工拆洗,具有除尘净化效率高、能耗小、生产成本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周期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固吸附分离塔下隔网、中隔网、上隔网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固吸附分离塔干字形喷管组件顶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水箱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为集气罩,2为吸气管道,3为旋风除尘装置,301为旋风除尘装置进风口,302为旋风除尘装置出风口,303为旋风除尘装置卸料阀,304为旋风除尘装置固定支架,4为一级离心风机,401为一级离心风机吸风口,402为一级离心风机出风口,5 为高温传感器,6为送气管道,7为低温传感器,8为螺旋冷却管,801为螺旋冷却管进水端,802为螺旋冷却管出水端,9为Y型过滤器,10为单向阀,11为循环泵,12为喷淋泵,13为气固吸附分离塔,1301为气固吸附分离塔进气管,1302为气固吸附分离塔导流板,1303为气固吸附分离塔下隔网,1304为气固吸附分离塔中隔网,1305为气固吸附分离塔上隔网,1306为气固吸附分离塔填充腔,1307为吸附球,1308为干字形喷管,1309为循环进水口,1310为伞状喷头,1311为除雾器,1312为气固吸附分离塔出气口,1313为压差计,1314为气固吸附分离塔沉淀箱,1315为液位控制计,1316为循环出水口,1317为气固吸附分离塔螺旋卸料阀,1318为气固吸附分离塔固定支架,14为抽水泵,15为截止阀,16为缓冲水箱,1601为缓冲水箱沉淀室,1602为缓冲水箱稀释室,1603为缓冲水箱隔板,1604为缓冲水箱倾斜栅板,1605为缓冲水箱进水口,1606为缓冲水箱排污履带,1607为缓冲水箱补水口,1608为缓冲水箱冷却水出口,1609为缓冲水箱喷淋水出口,1610为缓冲水箱饱和溶液分流口,17为饱和溶液分流箱,18为排气管道,19为二级离心风机、1901为二级离心风机进风口,1902为二级离心风机出风口,20为净气外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附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废气收集、粉尘机械预处理、管道降温、气固吸附分离、废液净化与循环、净化气体排放。具体地说,是将车间内设备产生的高温含尘废气采用集气罩1收集;在一级离心风机4作用下利用旋风除尘装置3进行预处理,使得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在惯性及重力的作用下由底部的卸料阀303排出;其它高温含尘气体在一级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利用送气管道6上缠绕的螺旋冷却管8对高温含尘废气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后的含尘废气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中进行粒径100μm以下粉尘及甲醛等有机废气的冲洗吸附分离处理。粉尘在塔的底部沉淀后由螺旋卸料阀1317排出,含有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底部的沉淀箱1314通过抽水泵14进入到外部的缓冲水箱16中,通过二次沉淀净化及稀释后再由喷淋泵12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13内的干字形喷管1308中进行喷淋,以实现整个装置处理液的循环使用;经过气固分离的气体达标后,通过排气管道18在二级离心风机19的作用下由净气外排管20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完成高温含尘废气的净化排放过程。
所述的废气收集工序,是指将车间内设备产生的高温含尘废气采用集气罩1进行收集,并通过吸气管道2,由后面设置的一级离心风机4产生的负压气流吸送至下一工序;
所述的粉尘机械预处理工序,是指吸气管道2内的高温含尘废气进入旋风除尘装置3进行粉尘机械预处理,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由于惯性与重力作用,由旋风除尘装置3下端的卸料阀303排出,含粒径100μm以下粉尘的高温废气由旋风除尘装置3上端的排气口302,通过一级离心风4机产生的风压进入送气管道6输送至下一工序;
所述的管道降温工序,是指在一级离心风机4出口402处的送气管道6外侧周围缠绕有螺旋冷却管8,螺旋冷却管8进水端801与缓冲水箱16的稀释室1602连接,中间接有Y型过滤器9、单位向阀10及循环泵11,由循环泵11驱使溶液单向流动,最后由出水端802返回缓冲水箱16中。控制循环水溶液的流动速度,可冷却送气管道6内的高温含尘废气使温度降至35℃以下。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工序,是指将降温后的含尘废气通过进气管1301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中进行处理。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中上部设有干字形喷管1308,通过循环进水口1309与外部的喷淋泵12连接实现喷淋;中部设有两个用于填装吸附球1307的填充腔1306,分别用上隔网1303、中隔网1304和下隔网1305间隔。通过进气管1301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中含尘废气经导流板1302的导流由下而上流动。在喷淋液湿润冲洗及吸附球1307碰撞吸附的作用下,实现粉尘与甲醛等有机废气的吸附分离。含有粉尘与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通过上隔网1303、中隔网1304、下隔网1305的孔隙流入下部的沉淀箱1314。粉尘沉淀后,由底部的螺旋卸料阀1317排出。含有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沉淀箱1314上侧伸出塔外的循环出水口1316,在抽水泵14的作用下排出进入外面的缓冲水箱16。去除粉尘与甲醛等有机废气的纯净气体,经过除雾器1311去除水分后,在二级离心风机19的作用下由出气口1312进入后续的排气管道18。
所述的废液净化与循环工序,是指含有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通过沉淀箱1314上侧的循环出水口1316,在抽水泵14的作用下由远离稀释室一侧底部的缓冲水箱进水口1605进入缓冲水箱16中。缓冲水箱16分为沉淀室1601和稀释室1602两部分,通过隔板1603分开,并在上侧连通。沉淀室1601中部内设有多块倾斜栅板1604,可使混合溶液从底部进入后,再沿最靠近缓冲水箱进水口1605的第一块倾斜栅板1604反向上升后流入下一块倾斜栅板1604,通过反向往复流动可使混合溶液较长时间驻留,确保残余粉尘有足够时间沉淀。沉淀室1601底部设有排污履带1606,可定期将沉淀下的污泥等清除出来。沉淀室1601侧面上设置分流口1610,通过单向阀9、截止阀15连接饱和溶液分流箱17,当整个系统中的溶液达到可利用的浓度后,便可从饱和溶液分流箱17中吸取装桶后进行二次重复利用。稀释室1602配有补水口1607,当再次沉淀后的混合溶液由沉淀室1601上部流进稀释室1602时,打开补水口1607添加自来水进行稀释,再通过侧边的缓冲水箱喷淋水出口1609,由喷淋泵12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13内的干字形喷管1308中进行喷淋,实现循环使用。
所述的净化气体排放工序,是指经过气固分离后的气体达标后,通过排气管道18,在二级离心风机19的作用下由净气排放管20排放到大气中。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时进行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的装置,如附图2、附图5所示。所述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包括集气罩1、吸气管道2、旋风除尘装置3、一级离心风机4、高温传感器5、送气管道6、低温传感器7、螺旋冷却管8、Y型过滤器9、单向阀10、循环泵11、喷淋泵12、气固吸附分离塔13、抽水泵14、截止阀15、缓冲水箱16、饱和溶液分流箱17、排气管道18、二级离心风机19、净气外排管20。
所述的集气罩1,采用1-2mm的铁皮,根据车间设备的占地面积进行制作的半封闭的罩壳,下面开口部分面向设备,上部与吸气管道2相连接。
所述的吸气管道2,采用不锈钢根据作业现场尺寸要求进行制作,可承受负压作用,分段设计,每段两端采用法兰结构可进行现场快速连接安装。
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3,采用能分离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即可。进气管301、出气口302连接部采用法兰结构,可与相应管道进行现场快速连接安装,底部配有卸料阀303,可选用市场成熟旋风除尘器产品,并现场焊接固定支架304进行安装固定。
所述的一级离心风机4,为轴向进气的离心风机,其进风口401、出风口402与相应的管道,采用法兰结构现场快速连接安装。为保证正常工作,风机的功率选择要确保管道内气流速度为20m/s-30 m/s,负压应控制在0.9MPa以上,可选用市场成熟离心风机产品。
所述的高温传感器5、低温传感器7,为市场上成熟的热电偶型温度计,与电气控制系统电连接,数据可直接输出到外部电脑中。优选高温传感器5测温范围为0-120℃,低温传感器7测温范围为0-80℃。
所述的送气管道6,采用不锈钢根据作业现场尺寸要求进行制作,可承受正压作用,分段设计,每段两端采用法兰结构可进行现场快速连接安装。
所述的螺旋冷却管8,为不锈钢管进行螺旋弯曲成型,螺旋内径与送气管道6外壁相匹配,管内径为20-30mm,管壁厚度约为1-3mm。螺旋冷却管8的进水端801与缓冲水箱16的稀释室1602连接,中间接有Y型过滤器9、单向阀10及循环泵11,螺旋冷却管8的出水端802返回缓冲水箱16中,冷却水通过循环泵11实现单向流动。螺旋冷却管8长度根据施工条件进行现场确定。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13,采用分段竖直装配结构,设有进气管1301、导流板1302、下隔网1303、中隔网1304、上隔网1305、填充腔1306、吸附球1307、干字形喷管1308、循环进水口1309、伞状喷头1310、除雾器1311、出气口1312、压差计1313、沉淀箱1314、液位控制计1315、循环出水口1316、螺旋卸料阀1317、固定支架1318等。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进气管1301外侧设有法兰结构,直接与送气管道6快速连接。内侧倾斜出口,伸至塔内中部,倾斜出口与导流板1302平行。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导流板1302为厚度2mm的挡板,面积大于进气管1301内侧倾斜出口,并与之平行,引导气体向塔内的上方流动。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下隔网1303、中隔网1304、上隔网1305为厚度5mm的不锈板圆板,四周与塔壁通过法兰连接,中部为均匀排列的方孔,边长尺寸为25-35mm,方孔间距为8-12mm,优选的边长尺寸30mm*30mm,方孔间距为10mm,如附图3所示。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填充腔1306是由下隔网1303、中隔网1304、上隔网1305与塔壁形成的两个空腔,中部一侧开有方孔,安装有有机玻璃,用于填装及观察吸附球1307。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吸附球1307为轻质中空的塑料球,直径为35mm-45mm,优选的直径为40mm。吸附球1307的堆放量为填充腔1306的三分之一高度,如附图2所示。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干字形喷管1308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四个支管端部及中部装有伞状喷头1310,主干处为进水口1309,伸出塔外,采用法兰结构与喷淋泵12的管路相连接,如附4所示。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除雾器1311为成熟的旋流板结构,下侧采用法兰结构与塔体连接,上侧连接出气口1312。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压差计1313为智能型压差变送器,用于测试两个填充腔1306内的气压差,根据气压差能够及时发现吸附球1307堆积堵塞情况,以及时排除,以免影响处理效果。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沉淀箱1314位于塔内的下部,用于存储含尘及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沉淀箱1314外侧设有液位控制计1315,用于观察与控制混合溶液的液面高度;外侧上部设有循环出水口1316,伸出塔外与抽水泵14连接。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螺旋卸料阀1317位于塔的底部,可手动或通过电机驱动,使沉淀的粉尘沿螺旋槽向下排出,并保证沉淀箱1314中的液体不泄漏出来。
所述的气固吸附分离塔中的吸附球1307、伞状喷头1310、除雾器1311、压差计1313、液位控制计1315等其它部件,均可选配市场上成熟成品,或根据设计需要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制作。
所述的缓冲水箱16,主要用于存储抽水泵14输送来的混合溶液。如附图2、附图5所示,缓冲水箱16设有沉淀室1601和稀释室1602两部分,纵向排列,通过隔板1603分开,并在上侧连通。沉淀室1601中部内设有一系列的平行的倾斜栅板1604,各倾斜栅板1604之间的间隔相等,距离缓冲水箱进水口1605越远的倾斜栅板的顶端高度越高,也就是说,从缓冲水箱进水口1605到隔板上部,各倾斜栅板的顶端高度是递增的。混合溶液从一侧底部缓冲水箱进水口进入后,沿最靠近缓冲水箱进水口1605的第一块倾斜栅板1604反向上升后流入下一块倾斜栅板1604,通过反向往复流动使混合溶液较长时间驻留,确保残余粉尘有足够时间沉淀。沉淀室1601底部设有排污履带1606,可定期将沉淀下的粉尘污泥等清除出来。倾斜栅板的宽度与沉淀室宽度相等,即倾斜栅板的两侧与沉淀室内壁两侧接触,排污履带的宽度小于沉淀室宽度。
沉淀室1601侧面留有分流口1610,通过Y型过滤器9、截止阀15连接饱和溶液分流箱17。当整个系统中的溶液达到可利用的浓度后,便可从饱和溶液分流箱17中吸取装桶后进行二次重复利用。稀释室1602设有补水口1607,当再次沉淀后的混合溶液由沉淀室1601上部经隔板上方流进稀释室1602时,打开补水口1607添加自来水进行稀释,再通过侧边的出水口1609,由喷淋泵12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13内的干字形喷管1308中进行喷淋,实现循环使用。
所述的饱和溶液分流箱17,为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正方形封闭水箱,通过Y型过滤器9、截止阀15与缓冲水箱16的沉淀室分流口1610连接,用于定期提取浓度较高的溶液进行二次重复利用。
所述的排气管道18,采用不锈钢根据作业现场尺寸要求进行制作,可承受负压作用,分段设计,每段两端采用法兰结构可进行现场快速连接安装。
所述的二级离心风机19,为轴向进气的离心风机,风机进风口1901、出风口1902,采用法兰结构与所连接管道现场快速连接安装。为保证正常工作,风机的功率选择要确保管道内气流速度为20m/s-30 m/s。可选用市场成熟离心风机产品。
高温传感器5、低温传感器7、Y型过滤器9、单向阀10、循环泵11、喷淋泵12、抽水泵14、截止阀15等其它的零部件,均可选配市场上成熟成品,或根据施工现场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制作。
该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实际工作时,先按顺序启动喷淋泵12、循环泵11,观察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下部的液位控制计1315,待沉淀箱1314中的液面高出循环出水口1316时,启动抽水泵14,使气固吸附分离塔13内溶液与缓冲水箱16内溶液开始循环使用。然后,再按顺序启动二级离心风机19、一级离心风机4,车间内的高温含尘废气由集气罩1收集后,在一级离心风机4的吸力作用下,通过吸气管道2进入旋风除尘装置3,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在惯性及重力的作用下,由底部的卸料阀303排出,其它高温含尘气体在一级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进入送气管道6。经过送气管道6时,根据高温传感器5、低温传感器7的读数来控制循环泵11来调节缠绕在送气管道6上的螺旋冷却管8中冷水流动速度,使送气管道6内的废气温度降低到35℃以下。降温后的含尘废气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中,在导流板1302及二级离心风机19的作用下上升。干字形喷管1308中的喷淋水自上而下,冲洗不断上升的废气,同时粘湿填充腔1306中的吸附球1307。湿润的吸附球1307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浮动,与含尘及甲醛等的废气充分接触而吸附,实现粉尘及甲醛等有机气体的分离。粉尘随液体下流至下部的沉淀箱1314,沉淀后由底部的螺旋卸料阀1317排出,含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沉淀箱1314上部伸出塔外的循环出水口1316,通过抽水泵14输送到外部的缓冲水箱16中。含甲醛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从缓冲水箱16底部进入后,在沉淀室1601中的倾斜栅板1604的干涉下,残余粉尘再次沉淀在沉淀室1601底部,定期由排污履带1606清除出来。当混合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打开沉淀室1601侧面的截止阀15,使溶液流入饱和溶液分流箱17,用以吸取装桶后二次重复利用。另一部分混合溶液则由沉淀室1601上部流进稀释室1602,同时打开补水口1607用自来水进行稀释,再通过侧边的出水口1609由喷淋泵12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13内的干字形喷管1308中进行喷淋,以实现整个装置水循环使用。最后,由气固吸附分离塔13上部经除雾器1311除湿后的净化气体,通过排气管道18在二级离心风机19的作用下,由净气排放管20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完成高温含尘废气的净化排放全过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它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艺步骤:废气收集、粉尘机械预处理、管道降温、气固吸附分离、废液净化与循环、净化气体排放;
所述废气收集是指将高温含尘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
所述粉尘机械预处理是指在一级离心风机作用下利用旋风除尘装置进行粉尘机械预处理,使得粒径在100μm以上的粉尘颗粒在惯性及重力的作用下由旋风除尘装置底部的卸料阀排出;
所述气固吸附分离是指降温后的含尘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进行粒径100μm以下粉尘及有机废气的冲洗吸附分离处理;气固吸附分离塔中上部设有干字形喷管,通过循环进水口与外部的喷淋泵连接实现喷淋;中部设有两个用于填装吸附球的填充腔,分别用上隔网、中隔网和下隔网间隔;含尘废气进入气固吸附分离塔中由下而上流动,在喷淋液湿润冲洗及吸附球碰撞吸附的作用下,实现粉尘与有机废气的吸附分离;含有粉尘与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通过上隔网、中隔网、下隔网的孔隙流入下部的沉淀箱,粉尘沉淀后,由气固吸附分离塔底部的螺旋卸料阀排出;
所述废液净化与循环是指含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则由沉淀箱上侧伸出塔外的循环出水口,在抽水泵的作用下排出进入外面的缓冲水箱,通过二次沉淀净化及稀释后得到的循环溶液再由喷淋泵输送至气固吸附分离塔内的喷管中进行喷淋,以实现循环溶液的循环使用;
所述净化气体排放是指去除粉尘与有机废气的纯净气体,经过除雾器去除水分后,在二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由气固吸附分离塔出气口进入后续的排气管道;
所述管道降温是指由旋风除尘装置排出的高温含尘气体在一级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送气管道,利用送气管道上缠绕的螺旋冷却管对高温含尘废气进行降温处理,在缓冲水箱中通过二次沉淀净化及稀释后得到的循环溶液送入螺旋冷却管中,经螺旋冷却管排出的循环溶液返回缓冲水箱中;控制螺旋冷却管内循环溶液的流动速度,冷却送气管道内的高温含尘废气使温度降至3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其特征是:缓冲水箱分为沉淀室和稀释室两部分,通过隔板分开,并在上侧连通;含有有机废气的混合溶液,在抽水泵的作用下由远离稀释室的沉淀室一侧底部进入沉淀室中;沉淀室中部内设有倾斜栅板,倾斜栅板的倾斜方向是其上部远离稀释室,下部靠近稀释室,以使混合溶液从沉淀室一侧底部进入沉淀室后,沿倾斜栅板远离稀释室的背面反向上升后流入倾斜栅板的正面,使混合溶液较长时间驻留,确保残余粉尘有足够时间沉淀;沉淀室底部设有排污履带,可定期将沉淀下的污泥清除出来;稀释室配有补水口,当再次沉淀后的混合溶液由沉淀室上部经隔板上部流进稀释室时,打开补水口添加自来水进行稀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其特征是:沉淀室侧面上部有分流口,通过过滤器、截止阀连接饱和溶液分流箱,当沉淀室中的混合溶液的浓度达到设定值后,经分流口进入饱和溶液分流箱。
CN202010174141.0A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11318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141.0A CN111318122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74141.0A CN111318122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8122A CN111318122A (zh) 2020-06-23
CN111318122B true CN111318122B (zh) 2021-08-13

Family

ID=71163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74141.0A Active CN111318122B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81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0215A (zh) * 2020-09-17 2020-12-18 郑州格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粉体表面吸附物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3578540B (zh) * 2021-07-31 2022-03-22 江苏新动力沭北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式旋风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2455A1 (en) * 1999-05-12 2000-11-15 MORELLO FORNI S.a.S. Filter for the elimination of particulate in exhaust fumes
CN1597059A (zh) * 2003-09-19 2005-03-23 李勇 双塔循环电厂锅炉废水洗吸烟气脱硫方法
CN103252158A (zh) * 2013-04-27 2013-08-21 高翀 脱硫系统及其脱硫工艺
CN205340439U (zh) * 2015-12-07 2016-06-29 重庆拓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喷漆车间的除尘装置
CN209576143U (zh) * 2018-12-28 2019-11-05 山东英科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Pvc手套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3434B2 (en) * 2015-03-17 2020-01-28 Arkansas State University—Jonesboro Method and system of increasing water and acid condensation from flue ga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2455A1 (en) * 1999-05-12 2000-11-15 MORELLO FORNI S.a.S. Filter for the elimination of particulate in exhaust fumes
CN1597059A (zh) * 2003-09-19 2005-03-23 李勇 双塔循环电厂锅炉废水洗吸烟气脱硫方法
CN103252158A (zh) * 2013-04-27 2013-08-21 高翀 脱硫系统及其脱硫工艺
CN205340439U (zh) * 2015-12-07 2016-06-29 重庆拓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喷漆车间的除尘装置
CN209576143U (zh) * 2018-12-28 2019-11-05 山东英科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Pvc手套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8122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8165U (zh) 一种水帘式喷漆工作室
CN111318122B (zh)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74481A (zh) 一种用于半干法(cfb)废水零排放湿式静电除尘器
CN104437046B (zh)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和除尘工艺及其装置
CN205627476U (zh) 一种纺织印染设备专用的尾气余热回收处理装置
CN107875846A (zh) 一种复合机有机废气组合式净化系统
CN101543711A (zh) 炼钢全三脱冶炼工艺的烟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83571U (zh) 一种干法除尘节能系统
CN116808758B (zh) 一种锅炉系统
CN211753495U (zh) 一种含尘废气吸附分离装置
CN209407054U (zh) 一种粉尘、废气密闭循环通风提浓系统
CN211837053U (zh) 一种高温含尘废气排放净化装置
CN107126818A (zh) 一种纳米粉尘吸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3577543U (zh) 可降低pm2.5排放的燃煤电厂烟气冷却除尘装置
CN111594956A (zh) 一种复混肥生产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5995619U (zh) 复合式管束电除雾器
CN103480228A (zh) 可降低pm2.5排放的燃煤电厂烟气冷却除尘装置及方法
CN213222678U (zh) 风力干选机的抑尘装置
CN205095589U (zh) 湿式除尘器
CN204866188U (zh) 一种用于半干法(cfb)废水零排放湿式静电除尘器
CN201036783Y (zh) 刮板沉降箱式除尘系统
CN204522617U (zh) 无泵水幕净化装置
CN207734771U (zh) 一种处理含油含尘硫化氢气体的装置
CN211813765U (zh) 一种含尘废液循环处理装置
CN202146894U (zh) 车间无组织废烟收集和净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Assignee: Shuyang Yasen Tonghui Industrial Co.,Ltd.

Assigno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766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rifying high-temperature dusty exhaust gas emission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22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