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6529A - 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16529A CN111316529A CN201880071750.4A CN201880071750A CN111316529A CN 111316529 A CN111316529 A CN 111316529A CN 201880071750 A CN201880071750 A CN 201880071750A CN 111316529 A CN111316529 A CN 1113165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member
- wall surface
- protection plate
- posture
- axis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6—Accumulator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charging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电装置(1)具备:连接器(40),其从载置台(211)的载置面突出;保护板(220);壁面,其与载置面交叉;支承构件(230),其能够向将保护板支承在第一位置的第一姿态与不支承保护板的第二姿态移动;以及锁定机构(240),其将支承构件锁定在第一姿态,锁定机构具有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通过在锁定的状态下从自壁面突出的第一突出位置受到按压而解除对支承构件的锁定,支承构件以如下方式配置:(i)支承构件具有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配置于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突出部不同的位置,且第二突出部的突出量小于从壁面至第二突出位置的距离,(ii)在解除了锁定的状态下,第二突出部向壁面侧受到按压,从而支承构件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移动,在支承构件移动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保护板能够向载置台上的第二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在载置台载置的充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池站(Battery Station),其装填有多个蓄电池,且具备对多个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多个充电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保护用于充电的连接器的充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对在载置台载置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具备:连接器,其从所述载置台的载置面向第一方向突出,并与在所述载置台载置的所述蓄电池的端子电连接;保护板,其配置在比所述连接器靠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第一位置;壁面,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设置;支承构件,其能够向将所述保护板支承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姿态与不支承所述保护板的第二姿态运动;以及锁定机构,其锁定所述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状态,所述锁定机构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在锁定的状态下配置在从所述壁面突出的第一突出位置,且通过从所述第一突出位置向所述壁面侧的第二突出位置受到按压而解除对所述支承构件的锁定,所述支承构件以如下方式配置:(i)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配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不同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量小于从所述壁面至所述第二突出位置的距离;(ii)在解除了基于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突出部向所述壁面侧受到按压,从而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运动,在所述支承构件运动到所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护板能够向比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靠所述载置台侧的第二位置移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充电装置能够有效地保护用于充电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载置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的立体图。
图3是移除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4是载置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5是在沿着XZ平面将移除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剖切的情况下的载置台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XZ平面将载置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剖切的情况下的载置台的剖视图。
图7是将用于说明保护板、支承构件以及锁定机构的状态的图5以及图6放大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从Z轴方向观察到载置台的情况下的锁定机构的第一构件以及支承构件的突出部的动作的概要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从Z轴方向观察到载置台的情况下的锁定机构的第一构件以及支承构件的突出部的动作的概要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在解除了基于锁定机构的锁定、并且解除了支承构件对保护板的支承的情况下的各构件的动作的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在解除了基于锁定机构的锁定、并且解除了支承构件对保护板的支承的情况下的各构件的动作的图。
图11A是用于说明在移除了蓄电池的情况下,保护板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复原时的各构件的动作的图。
图11B是用于说明在移除了蓄电池的情况下,保护板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复原时的各构件的动作的图。
图12是用于对支承构件的姿态与挡板的位置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有时省略了超出需要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了对已经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不必要地冗长,从而易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人(等)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了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但无意通过上述来限定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12说明实施方式。
[1.结构]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的外观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移除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载置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充电装置的外观的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上侧设为Z轴方向正侧,将下侧设为Z轴方向负侧。另外,将前后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前侧设为X轴方向正侧,将后侧设为X轴方向负侧。另外,将左右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右侧设为Y轴方向正侧,将左侧设为Y轴方向负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将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的箭头的尖端所表示的一侧设为正侧,将其相反侧设为负侧。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为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充电装置1具备载置台21。在载置台21中收容有用于对充电装置1的蓄电池30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等各种构成要素。
蓄电池30为在内部具有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蓄电池30通过充放电以向内部储存电力、或者将储存于内部的电力输出。蓄电池30例如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利用电力来进行驱动或驱动的辅助的车辆等。蓄电池30也可以用于其他电力设备。
充电装置1为这样的装置:当由于被利用等而进行了放电的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时,蓄电池30的端子与在载置台21配置的后述连接器电连接,从而经由该连接器对蓄电池30进行充电。
接下来,对载置台上的充电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移除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4是载置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5是在沿着XZ平面将移除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剖切的情况下的载置台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XZ平面将载置了蓄电池的状态下的载置台剖切的情况下的载置台的剖视图。
充电装置1在载置台21上具备连接器40、保护板220、第一壁面212、支承构件230以及一对锁定机构240。充电装置1还可以具备第二壁面213、第三壁面214、第一凸部215以及挡板250。
载置台21形成有由载置面211、第一壁面212、第二壁面213以及第三壁面围起的收纳空间S1。载置面211为位于收纳空间S1的底部的底面。具体而言,载置面211为XY平面,并且是Z轴方向正侧开放的面、即Z轴方向正侧为收纳空间S1的面。
第一壁面212为与在载置台21载置的蓄电池30的后侧的侧面对置的面。第一壁面212为沿着Z轴方向与Y轴方向设置的面。具体而言,第一壁面212为YZ平面,并且是X轴方向正侧开放的面、即X轴方向正侧为收纳空间S1的面。
第二壁面213为与在载置台21载置的蓄电池30的右侧的侧面对置的面。第二壁面213为沿着Z轴方向与X轴方向设置的面。具体而言,第二壁面213为XZ平面,并且是Y轴方向负侧开放的面、即Y轴方向负侧为收纳空间S1的面。
第三壁面214为与在载置台21载置的蓄电池30的左侧的侧面对置的面。第三壁面214为沿着Z轴方向与X轴方向设置的面。具体而言,第三壁面214为XZ平面,并且是Y轴方向正侧开放的面、即Y轴方向正侧为收纳空间S1的面。
连接器40通过与在载置台21载置的蓄电池30的端子电连接,以向该蓄电池30供给用于充电的电力。
保护板220为板状构件,该板状构件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配置在连接器40的上方以保护连接器40。保护板220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使连接器40露出。
支承构件230为矩形板状的构件,将保护板220支承在第一位置。支承构件230通过旋转而能够切换为支承保护板220的第一姿态的状态与不支承保护板220的第二姿态的状态。
锁定机构240锁定支承构件230处于第一姿态的状态。锁定机构240具有限制支承构件230而使之不向第二姿态旋转的部位。
第一凸部215配置于载置面211,且配置为从第一壁面212向X轴方向正侧隔开蓄电池30的X轴方向上的宽度。换句话说,当以标准朝向载置蓄电池30时,第一凸部215通过与蓄电池30的X轴方向正侧的侧面抵接,以限制朝向X轴方向正侧的移动。由此,第一凸部215能够使蓄电池30的X轴方向负侧的侧面位于距第一壁面212的规定距离以内的位置。因此,用户在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时,通过将蓄电池30载置在比第一凸部215靠第一壁面212侧,能够容易地使蓄电池30的侧面接近第一壁面212。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的标准位置。
以下,对各构成要素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5以及图6所示,连接器40从载置台21的载置面211向Z轴方向正侧突出,且与在载置台21载置的蓄电池30的端子(未图示)电连接。连接器40配置为以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位于比Z轴方向负侧的部位靠X轴方向正侧的朝向倾斜的状态。连接器40被载置台21支承为能够从倾斜的状态向Z轴方向的朝向旋转。连接器40在倾斜的状态下被施力,从而通过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而进入蓄电池30的设置有端子的凹部(未图示),并通过载置的蓄电池30的凹部而沿着Z轴方向的朝向立起。
用户在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由于蓄电池30的重量例如具有10kg等的重量,因此,经常为了载置而进行使蓄电池30的下方接近载置台21的动作。因此,蓄电池30经常以下端比上端接近X轴方向负侧的倾斜姿态的状态载置。由此,连接器40由于与配置蓄电池30的情况下的倾斜姿态相匹配而在倾斜的状态下被施力,因此能够在减轻了施加于连接器40的负载的状态下容易地与蓄电池30的端子接触。
另外,连接器40还在能够沿Z轴方向移动、且Z轴方向正侧被施力的状态下由载置台21支承。另外,在蓄电池30未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连接器40的上端配置在比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的端子的位置高的位置。由此,在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连接器40被蓄电池30的端子向Z轴方向负侧按压。由此,连接器40向Z轴方向正侧按压蓄电池30的端子。因此,在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使连接器40与蓄电池30的端子连接。
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在载置台21未载置有蓄电池30的状态下,保护板220配置在比连接器40靠Z轴方向正侧的第一位置。保护板220通过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被后述支承构件230支承而配置在第一位置。保护板220在位于第一位置时,其距载置面211的Z轴方向上的高度越朝向第一壁面212侧越高,换句话说,越朝向X轴方向负侧越高。由此,保护板220在位于第一位置时,配置为以跨越载置面211以及第一壁面212的方式相对于载置面211以及第一壁面212倾斜的状态。
另外,通过解除来自支承构件230的支承,保护板220能够从第一位置向比连接器40的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靠Z轴方向负侧、即载置台侧的第二位置移动。在解除了来自支承构件230的支承的状态下,保护板220被蓄电池30向Z轴方向负侧按压而移动,并配置在第二位置。具体而言,保护板220在位于第二位置时,配置在沿着载置面211并与载置面211相接的位置。因此,在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时,能够容易地将蓄电池30的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设为向与第一壁面212侧相反的一侧、即远离X轴方向正侧的朝向倾斜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蓄电池30向载置台21的载置。
保护板220无论在第一位置时还是在第二位置时都为与Y轴方向平行的状态。保护板220通过从第一位置一边向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左旋转方向旋转一边向X轴方向正侧移动,从而向第二位置移动。相反地,保护板220通过从第二位置一边向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旋转一边向X轴方向负侧移动,从而向第一位置移动。
使用图7对保护板2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将用于说明保护板、支承构件以及锁定机构的状态的图5以及图6放大的图。图7的(a)示出了保护板2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的图,换句话说,图7的(b)与图6对应而示出了保护板22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的图。
保护板220的从Y轴方向观察到的剖面具有大致L字形的形状。具体而言,保护板220在Y轴方向的两侧的位置具有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朝向Z轴方向正侧折弯的一对弯曲部222。一对弯曲部222的前端分别具有向与另一个弯曲部22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突起243。换句话说,保护板220在一对弯曲部222的前端具有一对突起243。一对突起243嵌入引导槽213b,引导槽213b形成于在保护板220的Y轴方向的两侧配置的第二壁面213以及第三壁面214。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的(b)所示,引导槽213b为设置于第二壁面213的槽,而在与第二壁面213对置的第三壁面214也形成有同样形状的槽。
另外,保护板220在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具有向Y轴方向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突起223。一对突起223嵌入在第二壁面213以及第三壁面214形成的引导槽213a。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的(a)所示,引导槽213a为设置于第二壁面213的槽,而在与第二壁面213对置的第三壁面也形成有同样形状的槽。
像这样,保护板220由于在X轴方向两端分别具有一对突起223、243,并分别嵌入引导槽,因此能够以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进行移动。
如图1、图3的(a)所示,保护板220具有开口221。在保护板220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开口221为用于供连接器40贯穿的开口。换句话说,保护板220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参照图5)配置为覆盖连接器40,而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在开口221处被连接器40贯穿(例如参照图6)。因此,在保护板2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保护连接器40,另外在保护板220位于第二位置情况下,能够容易地使连接器40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通过拉簧(未图示)朝向Z轴方向正侧连接,该拉簧连接于比第一壁面212的上述端部靠Z轴方向正侧。换句话说,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通过向Z轴方向正侧受到施力,从而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受到施力。
支承构件230能够向通过对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进行支承而将保护板220支承在第一位置的第一姿态与不支承保护板220的第二姿态运动。支承构件230例如为矩形板状的构件。支承构件230为在旋转轴233(参照图7)上旋转自如地连接的构件,旋转轴233配置在载置面211与第一壁面212交叉的位置附近,并且在Y轴方向上延伸。支承构件230通过位于向远离第一壁面212的方向、即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旋转的第一旋转位置而成为第一姿态,且通过位于沿着第一壁面212的第二旋转位置而成为第二姿态。
需要说明的是,支承构件230在旋转轴233上具有向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施力的弹簧(例如扭簧)(未图示)。换句话说,支承构件230从第二姿态朝向第一姿态受到施力。
换句话说,支承构件230在第一姿态下,位于支承构件230的上端远离第一壁面212的方向,因此通过支承构件230的上端对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的下表面进行支承。另一方面,支承构件230在第二姿态下沿着第一壁面212配置,因此位于比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更靠第一壁面212侧的位置,并成为从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脱落而不支承保护板220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壁面212具有对第二姿态的支承构件230进行收容的凹部212a。因此,在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时,能够抑制支承构件230成为蓄电池30的阻碍。另外,能够确保蓄电池30的收容空间。
支承构件230具有突出部231。突出部231配置在与后述锁定机构240不同的位置并从第一壁面212突出,其突出量小于锁定机构240的第一构件241从第一壁面212突出的突出量。具体而言,在支承构件230的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突出部231配置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即一对锁定机构240之间。突出部231从第一壁面212突出,例如为板簧。
在解除了锁定机构240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的状态下,突出部231向第一壁面212侧受到按压,从而支承构件230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运动。另外,支承构件230具有向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的Y轴方向上的两外侧突出的一对突起232。
支承构件230具有在第一姿态下对保护板220的开口221进行封堵的板状的挡板250。挡板250通过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而与支承构件230的支承保护板220的一侧的端部、即Z轴方向正侧的端部旋转自如地连接。该旋转轴设置在与一对突起232对应的位置。挡板250朝向从支承构件230的与第一壁面212侧相反的一侧向第一壁面212侧旋转的方向受到施力。换句话说,挡板250朝向从旋转轴处的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左旋转方向受到施力。在支承构件230运动到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挡板250封堵保护板220的开口221。
像这样,即使在保护板220上存在开口221的情况下,在保护板220由支承构件230支承在第一位置时,由于开口221被挡板250封堵,因此也能够有效地保护连接器40。
一对锁定机构240锁定支承构件230处于第一姿态的状态。一对锁定机构240分别设置在保护板220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并在该两端锁定支承构件230处于第一姿态的状态。一对锁定机构240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一个锁定机构240进行说明。
锁定机构240具有第一构件241与第二构件242。第一构件241为矩形板状的构件,并以长度方向上的边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宽度方向上的边大致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在第一构件2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第一构件2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保护板220的弯曲部222的前端连接。第一构件241以能够将弯曲部222的前端的一对突起243的位置作为旋转轴而旋转的方式与弯曲部222连接。在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该旋转轴上,第一构件241被弹簧(例如扭簧)向左旋转方向施力。
第一构件241为由于倾斜配置而从第一壁面212突出的第一突出部的一例。换句话说,在锁定机构240将支承构件230锁定的状态下,第一构件241配置在从第一壁面212突出的第一突出位置,并且通过被从第一突出位置向第一壁面212侧的第二突出位置按压而解除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
第二构件2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保护板220的Y轴方向外侧的边部的旋转轴244上。第二构件242具有钩245,钩245通过在前端钩挂于支承构件230的一对突起232而锁定支承构件230处于第一姿态的状态。第二构件242在旋转轴244上被弹簧(例如扭簧)朝向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施力。
具体而言,在第一构件241通过被向第一壁面侧212按压而朝向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二构件242的隔着旋转轴244而与钩24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被第一构件241按压而向左旋转方向旋转。由此,钩245从一对突起232脱落,从而解除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
[2.原理]
在此,在图5~图7的基础上,使用图8以及图9对在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解除锁定机构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8以及图9是用于说明从Z轴方向观察到载置台的情况下的锁定机构的第一构件以及支承构件的突出部的动作的概要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8是用于说明在蓄电池30以标准朝向载置的情况下的第一构件241以及突出部231的动作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蓄电池30以与标准朝向不同的朝向载置的情况下的第一构件241以及突出部231的动作的图。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图8以及图9重点表现了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以及图9所示,对于蓄电池30,在标准朝向下,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与第一壁面212对置的后侧面31具有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比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向X轴方向后侧鼓出的曲面形状。并且对于蓄电池30,在标准朝向下,在从Z轴方向观察时,在与第一壁面212相反的一侧配置的前侧面32具有平面形状。
在锁定机构240锁定支承构件230的状态下,第一构件241配置在从第一壁面212的位置p0突出第一距离d1的第一突出位置p1,并且通过从第一突出位置p1向第一壁面212侧的第二突出位置p2受到按压,从而解除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第二突出位置p2为从第一壁面212的位置p0离开第二距离d2的位置。例如,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构件241被蓄电池30的X轴方向后侧的侧面中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向第一壁面212侧按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构件241即使被蓄电池30向第一壁面212侧按压也不会向比第二突出位置p2靠第一壁面212侧的位置移动。
接下来,在图8的情况下,蓄电池30的后侧面31具有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鼓出的曲面形状。因此,对于蓄电池30,即使后侧面31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触碰位于第二突出位置p2的第一构件241,也能够向第一壁面212侧按压突出部231,突出部231比第二突出位置p2进一步突出至第一壁面212的第三突出位置p3。由此,能够解除支承构件230对保护板220的支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突出位置p3为从第一壁面212的位置p0离开第三距离d3的位置。另外,第一距离d1大于第二距离d2,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三距离d3。
另一方面,在图9的情况下,蓄电池30的前侧面32为平面形状,因此对于蓄电池30,当前侧面32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触碰位于第二突出位置p2的第一构件241时,就无法进一步向第一壁面212侧移动。换句话说,前侧面32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由于触及不到突出部231而无法向第一壁面212侧按压突出部231,从而无法解除支承构件230对保护板22的支承。因此,在用户欲以与标准朝向不同的朝向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保护板220仍然被支承在第一位置,因此无法使蓄电池30的底面移动至载置面211的位置。换句话说,对于保护板220,在欲以与标准朝向不同的朝向而使不同于端子的底面与连接器40对置的方式载置蓄电池30的情况下,不会解除基于支承构件230的支承,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器40由于与蓄电池30的端子不同的底面而发生破损的情况。
[3.保护板的动作]
接下来,使用图10A~图11B对保护板220、支承构件230以及锁定机构24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0A以及图10B是用于说明在解除基于锁定机构的锁定、并且解除支承构件对保护板的支承的情况下的各构件的动作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A以及图10B中,(x-1)为从Y轴方向观察到的保护板220、支承构件230以及锁定机构240的侧视图,(x-2)为与(x-1)相同的状态下的保护板220、支承构件230以及锁定机构240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x为a~h。
(a-1)以及(a-2)是示出保护板220由支承构件230支承在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另外,在该情况下,支承构件230处于被锁定机构240锁定在第一姿态的状态。
(b-1)以及(b-2)是示出仅Y轴方向负侧的锁定机构240的第一构件241向X轴方向负侧受到按压的情况的图。像这样,即使仅一方的锁定机构240的第一构件241受到按压,由于另一方的锁定机构240的第一构件241没有受到按压,因此无法解除锁定机构240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
(c-1)以及(c-2)是示出一对锁定机构240的一对第一构件241向X轴方向负侧受到按压的情况的图。由此,一对第一构件241在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突起243的位置处的旋转轴上向右旋转方向旋转,且第二构件242在旋转轴244上向左旋转方向旋转。而且,钩245通过第二构件242的旋转而向从一对突起232脱落的方向移动。
(d-1)以及(d-2)是示出在解除了锁定机构240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的状态下,突出部231向X轴方向负侧受到按压的情况的图。在解除了基于锁定机构240的锁定的状态下,突出部231向X轴方向负侧受到按压,因此,支承构件230以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旋转轴233向左旋转方向旋转。由此,支承构件230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移动。
(e-1)以及(e-2)是示出支承构件230处于第二姿态的状态的情况的图。由此,支承构件230收容于在第一壁面212形成的凹部212a。
(f-1)、(f-2)、(g-1)、(g-2)、(h-1)以及(h-2)是示出保护板22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形的图。在该情况下,保护板220受到了来自未图示的蓄电池30的载荷,因此移动至下方的第二位置。由此,蓄电池30的端子与从保护板220露出的连接器4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f-1)以及(f-2)中,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向低于挡板250的旋转轴(突起232的位置)的位置移动,因此挡板250使开口221从封堵的状态移至开放的状态。由此,开口221开放。
图11A以及图11B是用于说明在移除了蓄电池的情况下,保护板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复原时的各构件的动作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A以及图11B中,(y-1)是从Y轴方向观察到的保护板220、支承构件230以及锁定机构240的侧视图,(y-2)是与(y-1)相同的状态下的保护板220、支承构件230以及锁定机构240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y为a~g。
(a-1)、(a-2)、(b-1)、(b-2)、(c-1)以及(c-2)是示出保护板2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情形的图。在该情况下,来自蓄电池30的载荷由于蓄电池30被移除而消失,因此保护板220被与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连接的拉簧向Z轴方向正侧拉起。由此,保护板220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b-1)以及(b-2)中,第二构件242通过扭簧而向右旋转方向旋转并触碰第一构件241。另外,在(c-1)以及(c-2)中,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向高于挡板250的旋转轴(突起232的位置)的位置移动。挡板250由于向从Y轴方向负侧观察到的左旋转方向受到施力,因此向左旋转方向旋转并封堵开口221。
(d-1)以及(d-2)是示出保护板22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的图。通过保护板220的第一壁面212侧的端部向支承构件230的上方移动,从而支承构件230能够向第一姿态移动。
(e-1)、(e-2)、(f-1)、(f-2)、(g-1)以及(g-2)是示出支承构件230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移动的情形的图。支承构件230被扭簧向从Y轴方向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施力,因此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移动。另外,此时,第一构件241被扭簧向左旋转方向施力,因此向左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从第二突出位置向第一突出位置复原。支承构件230在向第一姿态移动的同时,支承构件230的突起232钩挂于第二构件242的钩245,从而被锁定机构240锁定在第一姿态。
接下来,对支承构件230的姿态与挡板250的位置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12是用于对支承构件的姿态与挡板的位置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2的(a)所示,在支承构件230为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挡板250在从Z轴方向侧观察下位于与连接器40重叠的位置。另一方面,如图12的(b)所示,在支承构件230为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挡板250移动至第一壁面212侧。
换句话说,在保护板220被支承构件230支承的状态下,挡板250即使被从上方按压也会触碰连接器40,因此不会使开口221开放,从而不会使连接器40露出。另一方面,在保护板220没有被支承构件230支承的状态下,保护板220向第二位置移动,并且挡板250被保护板220按压从而向从Y轴方向观察到的右旋转方向旋转。此时,挡板250由于向第一壁面212侧移动,因此能够不触碰连接器40而向右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使开口221开放。
因此,在通过挡板250封堵保护板220的开口221的状态下,即使是例如误将手指放入开口221的情况,挡板250也会与连接器40抵接。由此,能够有效地保护连接器40。
[4.效果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电装置1,在使锁定机构240的第一构件241从第一突出位置p1移动到第二突出位置p2而解除对支承构件230的锁定的状态下,当突出部231被按压至第一壁面212侧时,解除支承构件230对保护板220的支承,从而保护板220能够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因此,只要第一构件241以及突出部231的任一个不向第一壁面212侧受到按压,就能够限制保护板220而使之不向第二位置移动,从而能够通过保护板220有效地保护连接器40。
例如,当蓄电池30在与第一壁面212侧对置的侧面不具有能够将第一构件241以及突出部231这两方向第一壁面212侧按压的形状即规定的形状(例如曲面形状)的情况下,保护板220不会向第二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抑制与蓄电池30的端子的位置不一致而使连接器40发生破损。另一方面,当蓄电池30的与第一壁面212侧对置的侧面的形状具有规定的形状的情况下,保护板220向第二位置移动。因此,在载置蓄电池的标准朝向、即在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时连接器40与蓄电池30的端子的位置一致的朝向下,只要将与载置台21上的第一壁面212侧对置的蓄电池30的侧面设为规定的形状、并且将与第一壁面212侧对置的蓄电池30的侧面以外的侧面设置为与规定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即可。由此,仅在以标准朝向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时,才能够使保护板220向第二位置移动,从而能够将蓄电池30的端子与连接器40连接。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以标准朝向将蓄电池30载置于载置台21上,并且即使在以与标准朝向不同的朝向载置于载置台2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连接器40由于蓄电池30而发生破损。
[5.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蓄电池30的标准朝向下与第一壁面212对置的后侧面31的形状设为Y轴方向上的中央比两端鼓出的曲面,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考虑将充电装置的第一壁面的形状设为凹曲面、并将作为第一突出部的第一构件设置在Y轴方向上的中央、并将第二突出部配置在Y轴方向的端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蓄电池的标准朝向下与第一壁面对置的侧面的形状设为平面,并将与第一壁面对置的侧面以外的侧面设为与第一壁面的凹曲面对应形状的凸曲面。这样的话,即使是平面,但由于第一壁面为凹曲面,在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配置有第一突出部,且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配置有第二突出部,因此即使将第一突出部按压至第二突出位置,也能够在蓄电池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将第二突出部向第一壁面侧按压。另一方面,如果凸曲面与第一壁面对置,则在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将第一突出部按压至第二突出位置时,就无法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按压第二突出部。因此,即使是与实施方式不同形状的结构,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突出部231配置在两个锁定机构240之间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不像上述那样设置两个锁定机构,第二突出部只要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与锁定机构不同的位置即可。
如以上所述,作为本发明的技术的例示,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因此,提供了附图以及详细的说明。
因此,为了例示上述技术,在附图及详细的说明所记载的构成要素之中,不仅包含为了解决课题所必需的构成要素,还包含不是为了解决课题所必需的构成要素。因此,不应当根据在附图、详细的说明中记载了上述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就直接认定上述并非必需的构成要素是必需的。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例示本发明的技术,因此能够在技术方案的范围或者与其等同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替换、添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能够有效地保护用于充电的连接器的充电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充电装置;21载置台;30蓄电池;31后侧面;32前侧面;40连接器;211载置面;212第一壁面;212a凹部;213第二壁面;213a引导槽;213b引导槽;214第三壁面;215第一凸部;220保护板;221开口;222弯曲部;223突起;230支承构件;231突出部;232突起;233旋转轴;240锁定机构;241第一构件;242第二构件;243突起;244旋转轴;245钩;250挡板;S1收纳空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对在载置台载置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具备:
连接器,其从所述载置台的载置面向第一方向突出,并与在所述载置台载置的所述蓄电池的端子电连接;
保护板,其配置在比所述连接器靠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第一位置;
壁面,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设置;
支承构件,其能够向将所述保护板支承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姿态与不支承所述保护板的第二姿态运动;以及
锁定机构,其锁定所述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在锁定的状态下配置在从所述壁面突出的第一突出位置,且通过从所述第一突出位置向所述壁面侧的第二突出位置受到按压而解除对所述支承构件的锁定,
所述支承构件以如下方式配置:
(i)所述支承构件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配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突出部不同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突出量小于从所述壁面至所述第二突出位置的距离;
(ii)在解除了基于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突出部向所述壁面侧受到按压,从而所述支承构件从所述第一姿态向所述第二姿态运动,
在所述支承构件运动到所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所述保护板能够向比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靠所述载置台侧的第二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且在所述两端锁定所述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状态,
所述第二突出部配置于分别在所述两端设置的两个所述锁定机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向所述壁面侧的所述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外侧突出,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钩,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突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钩挂于所述一对突起而将所述支承构件锁定,并且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突出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钩从所述一对突起脱落而解除对所述支承构件的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为在第一旋转轴上旋转自如地连接的板状的构件,所述第一旋转轴配置在所述载置台的载置面与所述壁面交叉的位置附近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支承构件通过位于向远离所述壁面的方向旋转后的第一旋转位置而成为所述第一姿态,所述支承构件通过位于沿着所述壁面的第二旋转位置而成为所述第二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壁面具有凹部,所述凹部收容所述第二姿态的所述支承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保护板以如下方式配置:
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保护板的自所述载置面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越朝向所述壁面侧越高,
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保护板配置在沿着所述载置面并与所述载置面相接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保护板以如下方式配置:
(i)所述保护板具有开口;
(ii)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保护板覆盖所述连接器;
(iii)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保护板在所述开口处被所述连接器贯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具有板状的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封堵所述保护板的所述开口,
所述挡板以如下方式配置:
(i)在所述支承构件的支承所述保护板的一侧的端部,所述挡板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上旋转自如地连接;
(ii)所述挡板朝向从所述支承构件的与所述壁面侧相反的一侧向所述壁面侧旋转的方向受到施力;
(iii)在所述支承构件运动到所述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封堵所述保护板的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从所述第一方向侧观察时位于与所述连接器重叠的位置,而在所述支承构件处于所述第二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挡板移动至所述壁面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还具备第一凸部,
所述第一凸部配置于所述载置面,且配置在从所述壁面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三方向侧隔开所述蓄电池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17253 | 2017-11-10 | ||
JP2017-217253 | 2017-11-10 | ||
PCT/JP2018/038551 WO2019093082A1 (ja) | 2017-11-10 | 2018-10-16 | 充電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16529A true CN111316529A (zh) | 2020-06-19 |
CN111316529B CN111316529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66437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71750.4A Active CN111316529B (zh) | 2017-11-10 | 2018-10-16 | 充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14872B2 (zh) |
EP (1) | EP3694076B1 (zh) |
JP (1) | JP6745493B2 (zh) |
CN (1) | CN111316529B (zh) |
WO (1) | WO201909308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88711A (zh) * | 2018-03-12 | 2020-10-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20837B2 (en) | 2019-06-27 | 2024-10-15 | Honda Motor Co., Ltd. | Holding device |
US11743589B2 (en) * | 2021-02-10 | 2023-08-29 | AuTurn | Device for autonomous tracking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35371A (ja) * | 2003-05-09 | 2004-11-25 | Sharp Corp | 充電台 |
US20050083639A1 (en) * | 2001-11-09 | 2005-04-21 | Zick Jonathan A. | Electrical component, such as a radio, MP3 player, audio component, battery charger, radio/charger, MP3 player/radio, MP3 player/charger or MP3 player/radio/charger, having a selectively connectable battery charger |
JP2012231655A (ja) * | 2011-04-27 | 2012-11-22 | Gs Yuasa Corp | 充電装置 |
CN104411575A (zh) * | 2012-06-14 | 2015-03-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的安装构造及电动自行车 |
CN204236259U (zh) * | 2013-10-31 | 2015-04-01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盖锁定装置以及盖锁定机构 |
CN105958558A (zh) * | 2015-03-09 | 2016-09-2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收纳装置 |
US20160320801A1 (en) * | 2015-04-30 | 2016-11-03 | Scott Anthony Buss | Apparatus with Twistable Electronics Dock and Rotatable Connecting Port Having a Plurality of Heads |
US20170117729A1 (en) * | 2015-10-27 | 2017-04-27 | Nintendo Co., Ltd. | Charger and charging system |
US20170324259A1 (en) * | 2016-05-03 | 2017-11-09 | Lg Electronics Inc. | Charg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625125U1 (de) * | 1986-09-19 | 1986-11-20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Elektrische Kontaktiervorrichtung mit Kontaktschutzeinrichtung |
JP3434611B2 (ja) * | 1995-04-03 | 2003-08-1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充電台装置 |
JP3174056U (ja) * | 2011-12-22 | 2012-03-01 | 株式会社ナカヨ通信機 | 電子機器を充電する充電器の構造 |
JP5362930B1 (ja) | 2013-07-04 | 2013-12-11 | レスク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交換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10063088B2 (en) * | 2014-06-29 | 2018-08-28 | William J. Warren | Computing device inductive charging cases and methods of use |
CN110224454B (zh) * | 2018-03-02 | 2024-05-10 | 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站的电池交换系统 |
-
2018
- 2018-10-16 JP JP2019520763A patent/JP674549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0-16 WO PCT/JP2018/038551 patent/WO2019093082A1/ja unknown
- 2018-10-16 CN CN201880071750.4A patent/CN111316529B/zh active Active
- 2018-10-16 EP EP18875478.2A patent/EP3694076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04 US US16/865,782 patent/US1111487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83639A1 (en) * | 2001-11-09 | 2005-04-21 | Zick Jonathan A. | Electrical component, such as a radio, MP3 player, audio component, battery charger, radio/charger, MP3 player/radio, MP3 player/charger or MP3 player/radio/charger, having a selectively connectable battery charger |
JP2004335371A (ja) * | 2003-05-09 | 2004-11-25 | Sharp Corp | 充電台 |
JP2012231655A (ja) * | 2011-04-27 | 2012-11-22 | Gs Yuasa Corp | 充電装置 |
CN104411575A (zh) * | 2012-06-14 | 2015-03-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的安装构造及电动自行车 |
CN204236259U (zh) * | 2013-10-31 | 2015-04-01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盖锁定装置以及盖锁定机构 |
CN105958558A (zh) * | 2015-03-09 | 2016-09-2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蓄电池收纳装置 |
US20160320801A1 (en) * | 2015-04-30 | 2016-11-03 | Scott Anthony Buss | Apparatus with Twistable Electronics Dock and Rotatable Connecting Port Having a Plurality of Heads |
US20170117729A1 (en) * | 2015-10-27 | 2017-04-27 | Nintendo Co., Ltd. | Charger and charging system |
US20170324259A1 (en) * | 2016-05-03 | 2017-11-09 | Lg Electronics Inc. | Charging device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88711A (zh) * | 2018-03-12 | 2020-10-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
CN111788711B (zh) * | 2018-03-12 | 2023-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266641A1 (en) | 2020-08-20 |
JPWO2019093082A1 (ja) | 2019-11-14 |
CN111316529B (zh) | 2023-02-28 |
EP3694076B1 (en) | 2021-10-13 |
EP3694076A1 (en) | 2020-08-12 |
WO2019093082A1 (ja) | 2019-05-16 |
EP3694076A4 (en) | 2020-08-26 |
US11114872B2 (en) | 2021-09-07 |
JP6745493B2 (ja) | 2020-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16529B (zh) | 充电装置 | |
JP3809843B2 (ja) | バッテリパック充電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 | |
US8794988B2 (en) | Detachment prevention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2014179965A (ja) | 携帯端末 | |
JP5895509B2 (ja) | 電子機器 | |
US20110176283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pack mounting method | |
JP5218799B2 (ja) | カバー及び筐体 | |
CN113994293B (zh) | 信息处理装置 | |
WO2015097939A1 (ja) | 電子機器の筐体、電子機器 | |
US10976780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2021051771A (ja) | 電子機器 | |
US20150016037A1 (en) |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 |
US8481200B2 (en) | Battery cover | |
WO2021215102A1 (ja) | 携帯端末 | |
US8817488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etachable battery module | |
JP2007048085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10205608A (ja) | 蓋開閉装置 | |
JP2015088528A (ja) | モータ制御装置 | |
JP4703493B2 (ja)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
US907092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JP6682255B2 (ja) | マガジン、電源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 |
JP5205764B2 (ja) | 携帯端末装置 | |
JP2013187825A (ja) | 電子機器用の保護カバー | |
JP2008178203A (ja) | 充電器 | |
JP2012182305A (ja) | 操作面付き機器の収容ケー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