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88711B -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88711B
CN111788711B CN201980015845.9A CN201980015845A CN111788711B CN 111788711 B CN111788711 B CN 111788711B CN 201980015845 A CN201980015845 A CN 201980015845A CN 111788711 B CN111788711 B CN 111788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tage
charger
dispos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58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88711A (zh
Inventor
仓持亮
大久保克幸
伊藤和广
三川诚
半田悦美
沼田威男
林祐治
玉木健二
曾田奈津子
池上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788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8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88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88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2Casings or frames around the primary casing of a single cell or a singl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该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其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其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与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载台(8)与所述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所述蓄电池(45)与所述端子部(9)嵌合,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缓冲机构(1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缓冲机构(10)抑制所述蓄电池(45)向所述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

Description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本发明基于在2018年3月12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8-044465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用于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中,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这是对于从电动辅助自行车卸下的状态的蓄电池而机械连接以及电连接和连接解除自如地构成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0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用于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蓄电池重量大。因此,在这种蓄电池的充电器中,在将蓄电池向充电器的端子部嵌合时,希望尽可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的负载。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在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在将蓄电池向充电器的端子部嵌合时,尽可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的负载。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方式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式涉及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载台(8),其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端子部(9),其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予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载台(8)与所述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所述蓄电池(45)与所述端子部(9)嵌合,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缓冲机构(1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缓冲机构(10)抑制所述蓄电池(45)向所述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
(2)在上述(1)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所述载台(8)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所述端子部(9)配置在所述载台(8)的下方。
(3)在上述(1)或(2)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在从所述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载台(8)呈矩形形状,在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缓冲机构(10)在所述载台(8)的对边以所述载台(8)的中心位置(P1)为对称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有多个。
(4)在上述(1)~(3)的任一项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引导机构(11),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引导机构(11)引导所述载台(8),在从所述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引导机构(11)以包围所述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5)在上述(4)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从所述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载台(8)呈矩形形状,多个所述引导机构(11)在所述载台(8)的三边各配置有一个。
(6)在上述(4)或(5)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在从所述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载台(8)呈矩形形状,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缓冲机构(10)在所述载台(8)的至少一边以夹着所述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有多个。
(7)在上述(1)~(6)的任一项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充电器(1)设置有能够插入且能够取出所述蓄电池(45)地开口的开口部(39),所述载台(8)配置在所述开口部(39)的内侧。
(8)在上述(1)~(7)的任一项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中,也可以为,在所述充电器(1)设置有能够插入且能够取出所述蓄电池(45)地开口的开口部(39),所述端子部(9)配置在比所述蓄电池(45)倾斜地插入到所述开口部(39)时朝向所述端子部(9)最突出的部分(47)低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具备在将蓄电池载置于载台时抑制蓄电池向端子部的嵌合速度的缓冲机构,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在将蓄电池向端子部嵌合时,通过缓冲机构抑制蓄电池向端子部的嵌合速度,因此能够避免在端子部产生冲击。因此,在将蓄电池向充电器的端子部嵌合时,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的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载台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未将蓄电池载置于载台的状态下,端子部配置在载台的下方,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即使在从上方将蓄电池载置于载台的情况下,在将蓄电池向端子部嵌合时,通过缓冲机构也能够抑制蓄电池向端子部的嵌合速度,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的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在从载台的移动方向观察下,载台呈矩形形状,在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在载台的对边以台的中心位置为对称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有多个,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多个缓冲机构相对于蓄电池的重心位置沿着周向平衡性良好地配置,因此在将蓄电池向端子部嵌合时,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的负载。此外,与仅具备一个缓冲机构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缓冲机构的负载,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机构的耐久性,并充分确保功能(缓冲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4)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在蓄电池载置于台时引导载台的引导机构,在从载台的移动方向观察下,引导机构以包围蓄电池的重心位置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多个引导机构包围蓄电池的重心位置而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因此在蓄电池载置于载台时,能够使载台朝向端子部顺畅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5)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在从载台的移动方向观察下,载台呈矩形形状,多个引导机构在台的三边各配置有一个,从而能够将引导机构的个数抑制成最小限度,并使载台顺畅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6)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在从载台的移动方向观察下,载台呈矩形形状,在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在载台的至少一边以夹着引导机构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与在载台的一边仅配置有一个缓冲机构的结构相比,多个缓冲机构相对于引导机构的位置平衡性良好地配置,因此能够使蓄电池与端子部顺畅地嵌合。此外,与仅配置有一个缓冲机构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缓冲机构的负载,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机构的耐久性并充分确保功能(缓冲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7)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在充电器设置有能够插入且能够取出蓄电池地开口的开口部,载台配置在开口部的内侧,从而能够使充电器中的开口部的形成部分具有蓄电池的引导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8)记载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在充电器设置有能够插入且能够取出蓄电池地开口的开口部,端子部配置在比蓄电池倾斜地插入到开口部时朝向端子部最突出的部分低的位置,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即使在将蓄电池以错误的角度插入开口部的情况下,蓄电池也不会抵碰到端子部,因此能够充分保护端子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仰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主视图。
图5是包含图2的V-V剖面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充电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7是在图6中卸下了盖以及连结柱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排放管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9是将实施方式的充电器与蓄电池一起表示的俯视图。
图10是将实施方式的充电器与蓄电池一起表示的后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端子部的配置位置的说明图。
图12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充电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载台位于最上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载台移动到最下方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的一例,列举电动式的机动二轮车(跨骑型电动车辆)所使用的移动型蓄电池(移动蓄电池)的充电器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设置移动型蓄电池(以下也简称为“蓄电池”。)的充电器(以下也简称为“充电器”。)的设置面设为屋内的平坦的地板面。
<充电器1>
如图1所示,充电器1具备:构成充电器1的底部的基台2;构成充电器1的侧壁的外包装体3;形成有能够插入且能够取出蓄电池45(参照图10)地开口的开口部39(以下也称为“蓄电池开口39”。)的罩构件4;构成充电器1的骨架的框架5(参照图6);载置蓄电池45的蓄电池室6(参照图5);收纳进行蓄电池45的充电控制的基板的基板室7(参照图5);能够载置蓄电池45的载台8;能够嵌合于蓄电池45的端子部9(参照图5);抑制蓄电池45向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的缓冲机构10(参照图6);以及引导载台8的引导机构11(参照图6)。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充电器1设置于地板面FL时的进深方向(与图4所示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地板面FL的法线方向(铅垂方向)设为“上下方向”,与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在图中,用箭头FR表示前方,用箭头UP表示上方,用箭头LH表示左方。
<基台2>
在图3的仰视观察下,基台2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的矩形状。基台2的四个角部呈向外侧凸出的弧状。如图5所示,基台2具备从下方支承充电器1的构成要素的基台主体20、从基台主体20的四个角朝向地板面伸出的腿部21、以及从基台主体20的四边向上方伸出的基台凸缘22。在图3中,符号27表示电源插头,符号28表示冷却风扇。
如图5所示,基台2具备在与地板面FL之间形成间隙的凹部23。在图5的剖视观察下,凹部23由基台主体20的下表面和一对腿部21的外表面形成。在凹部23设置有与排放管65(参照图8)连通的排水口24(参照图3)。
<外包装体3>
在图4的主视观察下,外包装体3呈下边比上边短的梯形形状。外包装体3呈以越靠上侧则开口面积越大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筒状。外包装体3的下端与基台2结合。
如图3所示,外包装体3的左右宽度比外包装体3的前后宽度大。外包装体3具备前壁31、后壁32、左壁33以及右壁34。前壁31以及后壁32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左壁33以及右壁34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前壁31、后壁32、左壁33以及右壁34与邻接的壁相互连结。前壁31、后壁32、左壁33以及右壁34由同一构件一体地形成。在图3的俯视观察下,前后壁31、32与左右壁33、34的连结部呈向外侧凸出的弧状。
如图4所示,在外包装体3的下部设置有向上方凹陷的梯形形状的凹部35(以下也称为“梯形凹部35”。)。梯形凹部35设置在前壁31、后壁32、左壁33以及右壁34的各自的下部中央。基台2的一部分通过梯形凹部35向外侧露出。
<罩构件4>
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罩构件4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的矩形框状。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罩构件4的外形比基台2(参照图3)的外形大。罩构件4的四个角部呈向外侧凸出的弧状。
如图4所示,罩构件4安装于外包装体3的上端部。罩构件4从上方覆盖外包装体3。在外包装体3的上端与罩构件4之间设置有能够导入冷却风地开口的导入口38。
如图5所示,罩构件4具备形成蓄电池开口39的罩主体40、以及从罩主体40向下方伸出的罩侧凸缘41。在图9的俯视观察下,蓄电池开口39具有与蓄电池45的外形实质上相同的轮廓。
如图10所示,蓄电池45呈长方体状。例如,蓄电池45是锂离子蓄电池45。
在图9的俯视观察下,蓄电池45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边45a、呈向后方凸出的弯曲形状的后边45b、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左边45c以及右边45d。在图9、图10中,符号46表示用于把持蓄电池45的把持部(把手)。
在图9的俯视观察下,通过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缘39a、呈向后方凸出的弯曲形状的后缘39b、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左缘39c以及右缘39d划分出蓄电池开口39。
由此,即使在将蓄电池45前后颠倒的状态下想要将蓄电池45向蓄电池开口39插入,蓄电池45的后边45b的凸部也会抵碰到蓄电池开口39的前缘39a,因此无法将蓄电池45插入蓄电池开口39。
<框架5>
如图6所示,框架5具备:在充电器1的上部配置的框状的框体50;配置在框体50与基台2的上下之间的板状的第一板51;配置在第一板51与基台2的上下之间的板状的第二板52;将框体50、第一板51以及第二板52连结的多个连结柱53。
框体50以及第一板51划分出蓄电池室6。
第一板51以及第二板52划分出基板室7。第二板52连结于基台2。在图6中,符号54表示从第二板52的外周端向下方呈L字状地伸出并将第二板52与基台2连结的第二板连结腿。
连结柱53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连结柱53的上端部比框体50向上方伸出。连结柱53的下端连结于基台2(基台主体20)。在实施方式中,连结柱53在充电器1的前部、左部以及右部分别各配置一根,合计配置三根。连结柱53的上半部构成引导载台8的引导机构11。
框体50从外侧连结于连结柱53的上部。
在连结柱53的上下中间部连结有第一板51。在图6中,符号55表示从第一板51的外周端向外侧伸出而形成连结柱53的插通部(连结部)的第一板连结片。
<蓄电池室6>
如图5所示,蓄电池室6具备载置蓄电池45的蓄电池室底壁60以及与蓄电池室底壁60连接的蓄电池室侧壁61。
蓄电池室底壁60呈矩形板状。蓄电池室底壁60固定于第一板51的上表面。台8与蓄电池45(参照图10)一起收纳于蓄电池室底壁60的上方空间。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形比蓄电池45以及载台8的外形大。
蓄电池室侧壁61从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周向上方立起。
在蓄电池室侧壁61的外侧设置有从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周向上方延伸的凸缘部62(以下也称为“蓄电池室凸缘62”。)。如图6所示,蓄电池室凸缘62遍以及蓄电池室底壁60的整周以均匀的高度设置。
如图8所示,在蓄电池室6的前部设置有将蓄电池室底壁60与基台2连接的排放管65。排放管65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配管。在图8中,符号66表示从蓄电池室底壁60的前端向前方伸出并与排放管65的上端连接的排放连接部。
<基板室7>
如图5所示,基板室7配置在蓄电池室6的下方。在俯视观察下,基板室7配置在比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周缘靠内侧的位置。换言之,在俯视观察下,基板室7的外形比蓄电池室底壁60的外形小。
基板室7具备进行蓄电池45(参照图10)的充电控制的多个基板71、72(以下也称为“控制基板71、72”。)、以及收纳多个控制基板71、72的基板室底壁70。
多个控制基板71、72是搭载于基板室底壁70的中央部的多个第一控制基板71和从基板室底壁70的外周向上方立起的多个第二控制基板72。
多个第一控制基板71由多个第二控制基板72包围。
多个第二控制基板72将进行蓄电池45的充电控制的控制电路朝向内侧(基板室7中央)配置。第二控制基板72作为蓄电池室6的侧壁发挥功能。第二控制基板72的外表面与外包装体3的内表面对置。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二控制基板72的外表面设置散热片或散热器。
在俯视观察下,基板室底壁70呈比蓄电池室底壁60小的矩形板状。基板室底壁70配置在第二板52的上方。基板室底壁70经由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间隔件73而固定于第二板52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板室底壁70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或散热器。
<载台8>
如图5所示,载台8配置在蓄电池开口39的内侧。载台8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未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图5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载台8的位置)下,端子部9配置于载台8的下方。在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载台8通过向下方移动而使蓄电池45与端子部9嵌合。在图5中,通过实线表示载台8移动到最下方的状态。
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载台8呈矩形形状。在俯视观察下,载台8具有与蓄电池45(参照图9)的外形实质上相同的外形。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载台8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边8a、呈向后方凸出的弯曲形状的后边8b、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左边8c以及右边8d。
在载台8设置有在与端子部9对应的部位开口的端子开口80以及与充电器1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开口81。
端子开口80配置在载台8的后部。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端子开口80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连通开口81配置在载台8的前部(端子开口80的前方)。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连通开口81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的矩形形状。
在载台8的上表面设置有覆盖连通开口81的盖85。盖85能够拆装地安装于载台8。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盖85具备呈比连通开口81(参照图7)大的矩形状的盖主体86、以及从盖主体86的左右外端向外侧伸出的左右一对盖伸出片87。在图2中,符号88表示供用于将盖伸出片87固定于载台8的螺栓等紧固构件插通的插通孔。在图7中,示出从载台8卸下了盖85的状态。
在载台8的四个角设置有向下方凹陷的排水凹部82。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排水凹部82呈圆形。排水凹部82以越靠中心侧则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地凹陷。盖85前部的角部与载台8一起形成排水凹部82。在排水凹部82的中心设置有沿着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载台8的排水孔83。
如图7所示,在载台8的下表面安装有从下方支承载台8的载台支承体90。载台支承体90具备:比载台8的左右侧部向左右外侧伸出的前后一对左右外侧伸出部91;比载台8的前部向下方伸出的第一下方伸出部92;比载台8的左右侧部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第二下方伸出部93;以及从第二下方伸出部93向前外侧伸出的前下方伸出部94。
如图6所示,在载台8的左右侧部设置有对载台8始终向上方施力的载台施力构件95。载台施力构件95在充电器1的左右侧部设置各一个的左右一对。在实施方式中,载台施力构件95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螺旋弹簧。
载台施力构件95的上端安装在框体50的左右侧部。载台施力构件95的下端安装在载台支承体90的前下方伸出部94的下端。
载台施力构件95使将蓄电池45(参照图10)载置于载台8时移动到下方的载台8向上方移动。具体而言,载台施力构件95在未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使收纳于蓄电池室6的载台8向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之前的位置复位。即,在从端子部9卸下蓄电池45并将蓄电池45向蓄电池开口39的外侧取出时,载台施力构件95使收纳于蓄电池室6的载台8返回到原本的位置。
在图5中,通过实线表示移动至最下方的载台8,用双点划线表示向下方移动之前(原本的位置)的载台8。
<端子部9>
如图5所示,在未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下,端子部9配置在相对于载台8而与载置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上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下侧的位置)。端子部9固定于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端子支承板96。端子支承板96的左右两端部经由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柱构件(未图示)而固定于蓄电池室底壁60的上表面。
端子部9中的比端子支承板96的上表面靠上侧的部分通过与蓄电池45的底部嵌合而与设置在蓄电池45的底部的蓄电池侧端子(未图示)电连接。
端子部9中的比端子支承板96的下表面靠下侧的部分经由各种配线(未图示)与控制基板71、72等电连接。
端子部9配置在比蓄电池室凸缘62的伸出端高的位置。换言之,端子部9的下端配置在比蓄电池室凸缘62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11所示,端子部9配置在比蓄电池45倾斜地插入到蓄电池开口39时朝向端子部9最突出的部分47(以下也称为“下方最大突出端47”。)低的位置。
此处,蓄电池45的下方最大突出端47是指,在将长方体状的蓄电池45倾斜地插入到蓄电池开口39时蓄电池开口39的中心轴线CL对长方体状的蓄电池45的角部进行二等分的位置处的下端。即,蓄电池45的下方最大突出端47是蓄电池开口39的中心轴线CL成为蓄电池45的角部的二等分线时的下端。
<缓冲机构10>
在将蓄电池45(参照图10)载置于载台8时,缓冲机构10(参照图6)抑制蓄电池45向端子部9(参照图5)的嵌合速度。此处,嵌合速度是指端子部9与蓄电池45的底部嵌合时的速度。嵌合速度是嵌合时的蓄电池45与端子部9的相对速度。在实施方式中,端子部9相对于蓄电池室底壁60固定于固定位置,因此嵌合速度成为蓄电池45向下方的移动速度(落下速度)。根据实施方式,与不具有缓冲机构10的结构相比,蓄电池45向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变慢,因此能够避免端子部9产生冲击的情况。
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对边,以载台8的中心位置P1为对称中心而呈点对称地配置多个。在实施方式中,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左边8c和右边8d,呈二次对称(以左右轴线为对称轴而呈线对称)地各配置两个。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两个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两边(左边8c以及右边8d)中,以从前后方向外侧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
如图6所示,缓冲机构10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杆100;滑动自如地收纳活塞杆100的筒状的缸体101;以及对活塞杆100向上方施力的弹簧等未图示的施力构件(以下也称为“复位弹簧”。)。例如,作为缓冲机构10,使用量产品的减振器。
如图7所示,活塞杆100的上端安装于载台支承体90中的左右外侧伸出部91。缸体101的下端固定于基台2。复位弹簧(未图示)抑制端子部9(参照图5)与蓄电池45的底部嵌合时的冲击力。
<引导机构11>
在将蓄电池45(参照图10)载置于载台8时,引导机构11(参照图6)引导载台8。
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引导机构11以包围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参照图9)的方式配置多个。此处,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是与蓄电池45的中心位置实质上相同的位置。在实施方式中,引导机构11以形成将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包围的三角形的区域(在图2的俯视观察下呈倒三角形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方式配置三个。
三个引导机构11在载台8的三边各配置一个。在实施方式中,三个引导机构11在载台8的前边8a、左边8c以及右边8d分别各配置一个。
以下,将配置于载台8的前边8a的引导机构11也称为“前引导机构11”,将配置于载台8的左边8c的引导机构11也称为“左引导机构11”,将配置于载台8的右边8d的引导机构11也称为“右引导机构11”。
前引导机构11配置在载台8的左右方向中心位置。
左引导机构11以及右引导机构11配置在比载台8的前后方向中心位置向后方偏移的位置。
如图6所示,引导机构11具备滑块110(参照图7)、以及将滑块110支承为滑动自如的轨道111。
如图7所示,滑块110固定于载台支承体90中的第一下方伸出部92以及第二下方伸出部93。
如图6所示,轨道111固定于连结柱53的上半部的内侧部分。
<LED基板130>
如图9所示,也可以在罩主体40设置LED基板130。LED基板130配置在罩主体40与引导机构11的上下方向之间。LED基板130呈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的长方形板状。在LED基板130沿着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有多个LED元件131。LED基板130的左右端部在避开引导机构11的位置安装于罩主体40。例如,LED基板130的左右端部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构件132固定于罩主体40。在俯视观察下,引导机构11配置在与LED基板130的左右中央部重叠的位置。在俯视观察下,引导机构11位于比LED基板130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罩主体40中的设置LED基板130的部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边部)至少需要LED基板130那么大的宽度(前后长度)。在实施方式中,利用LED基板130那么大的宽度来配置引导机构11。具体而言,在罩主体40中的设置LED基板130的部分配置引导机构11,在不设置LED基板130的部分(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后边部)不配置引导机构11。由此,能够尽可能地缩窄不设置LED基板130的部分的宽度,能够减小充电器1的设置面积。
<作用>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充电器1的作用。
在实施方式中,在未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以下也称为“初始状态”。)下,载台8配置在蓄电池开口39的内侧(参照图5)。在初始状态下,端子部9配置于载台8的下方。在图5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初始状态的位置的载台8。
在初始状态下,当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载台8与蓄电池45一起向下方移动,接近蓄电池室底壁60。在图5中,用实线表示处于接近蓄电池室底壁60的位置的载台8。
在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载台施力构件95(在图6中仅图示左侧的载台施力构件95)对载台8始终向上方施力,因此载台8与蓄电池45一起克服载台施力构件95的作用力而向下方移动。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三个引导机构11(参照图6)在载台8的三边各配置一个,因此能够使载台8与蓄电池45一起向下方顺畅地移动。随着载台8向下方移动,端子部9从端子开口80向上方逐渐突出。
在载台8与蓄电池45一起下降而接近蓄电池室底壁60的状态(以下也称为“载台下降状态”。)下,端子部9通过端子开口80与蓄电池45的底部嵌合。
在实施方式中,两个缓冲机构10(参照图6)在载台8的两边以从前后方向外侧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因此在蓄电池45向端子部9嵌合时,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9的负载。
在载台下降状态下,从端子部9卸下蓄电池45,并将蓄电池45向蓄电池开口39的外侧取出时,载台8返回原本的位置(初始状态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载台施力构件95(参照图6)对载台8始终向上方施力,因此能够使未载置蓄电池45的载台8向原本的位置顺畅地移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的充电器1具备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的载台8、以及在未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于相对于载台8而与载置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的端子部9,在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载台8与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蓄电池45与端子部9嵌合,充电器1还具备在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抑制蓄电池45向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的缓冲机构10。
根据该结构,通过具备在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抑制蓄电池45向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的缓冲机构10,在将蓄电池45向端子部9嵌合之际,通过缓冲机构10能够抑制蓄电池45向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因此能够避免在端子部9产生冲击的情况。因此,在将蓄电池45向充电器1的端子部9嵌合时,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9的负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载台8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在未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的状态下,端子部9配置在载台8的下方,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即使在将蓄电池45从上方载置于载台8的情况下,在将蓄电池45向端子部9嵌合时,通过缓冲机构10也能够抑制蓄电池45向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9的负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载台8呈矩形形状,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对边以载台8的中心位置P1为对称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多个,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多个缓冲机构10相对于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沿着周向平衡性良好地配置,因此在将蓄电池45向端子部9嵌合时,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抑制作用于端子部9的负载。此外,与仅具备一个缓冲机构10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缓冲机构10的负载,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机构10的耐久性,并充分确保功能(缓冲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在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引导载台8的引导机构11,在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引导机构11以包围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的方式配置多个,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多个引导机构11包围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而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因此在将蓄电池45载置于载台8时,能够使载台8朝向端子部9顺畅地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引导机构11在载台8的三边各配置一个,从而能够将引导机构11的个数抑制成最小限度,并使载台8顺畅地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两边以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多个,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与在载台8的一边仅配置有一个缓冲机构10的结构相比,由于多个缓冲机构10相对于引导机构11的位置平衡性良好地配置,因此能够使蓄电池45与端子部9顺畅地嵌合。此外,与仅配置有一个缓冲机构10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缓冲机构10的负载,因此能够提高缓冲机构10的耐久性,并充分确保功能(缓冲功能)。
然而,作为缓冲机构10的配置,可考虑在载台8的前边8a仅配置一个缓冲机构10的情况。然而,当在载台8的前边8a仅配置一个缓冲机构10时,仅在载台8的前部朝抑制载台8向下方移动的方向作用力,因此蓄电池45以及端子部9无法顺畅地嵌合的可能性高。与此相对,根据实施方式,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左边8c以及右边8d,以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两个,从而朝抑制载台8整体向下方移动的方向作用力,因此能够进行蓄电池45以及端子部9的顺畅的嵌合。此外,缓冲机构10仅设置于载台8的左边8c以及右边8d,从而能够缩窄罩构件4的前部以及后部的前后宽度,因此与缓冲机构10设置于载台8的前边8a或后边8b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充电器1的设置面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充电器1设置有能够插入并取出蓄电池45地开口的开口部39,载台8配置在开口部39的内侧,从而能够使充电器1中的开口部39的形成部分具有蓄电池45的引导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部9配置在比蓄电池45倾斜地插入到开口部39时朝向端子部9最突出的部分47低的位置,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即使将蓄电池45以错误的角度插入到开口部39的情况下,蓄电池45也不会抵碰到端子部9,因此能够充分地保护端子部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缓冲机构10以及引导机构11分开独立设置,能够使用量产品的减振器作为缓冲机构10,因此与使用专用品的减振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设置充电器1的设置面为屋内的平坦的地板面FL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充电器1的设置面可以是屋外的地面,也可以是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载台8呈矩形形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载台8可以呈矩形以外的多边形形状,也可以呈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对边以载台8的中心位置P1为对称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多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10可以随机地配置多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缓冲机构10配置多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缓冲机构10可以仅配置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引导机构11以包围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的方式配置多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引导机构11可以以不包围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的方式配置多个。或者,也可以配置两个引导机构11,并将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与两个引导机构11以呈一直线状排列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引导机构11配置多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引导机构11可以仅配置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10在载台8的两边以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多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缓冲机构10可以在载台8的一边或三边以上的边,以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多个。即,从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缓冲机构10可以在载台8的至少一边,以夹着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多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载台8配置在开口部39的内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载台8可以配置在开口部39的外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缓冲机构10以及引导机构11分开独立地设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缓冲机构10以及引导机构11可以一体地设置。例如,缓冲机构10可以分别具有蓄电池45的缓冲功能以及载台8的引导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滑块110固定于载台支承体90中的第一下方伸出部92以及第二下方伸出部9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一体成形包括滑块210在内的载台周边部件209。例如,载台周边部件209的形成材料使用树脂材料。在图12中,符号210表示滑块,符号211表示对活塞杆100的上端进行支承的杆上支承部,符号212表示呈沿着载台8(参照图13)的外形的矩形框状的框壁。
在本变形例中,载台8(参照图13)、滑块210、杆上支承部211以及框壁212由同一构件一体地形成。即,载台8以及台周边部件209由同一构件一体地形成。由此,包括载台8在内的周边结构简化,充电器的组装变得容易。
在图12中,符号220表示从罩主体40的四个角部向下方伸出的下方伸出壁。下方伸出壁220配置在框壁212的内侧。下方伸出壁220作为经由框壁212引导载台8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引导壁发挥功能。在图12中,用实线表示处于初始状态的位置的载台周边部件209,用双点划线表示处于接近蓄电池室底壁(基板室上壁250)的位置的载台周边部件209。
在图13中,示出处于初始状态的位置的载台8(位于最上方的状态)。在图14中,示出载台8移动到最下方的状态。
然而,在罩主体40设置有下方伸出壁220的情况下,当载台8向下方移动时,会在载台8与罩构件4的上下方向之间产生间隙。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框体212的上下高度设定为堵塞所述间隙的大小,即使在载台8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载台8与罩构件4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防止物品掉落到载台8与罩构件4之间等的情况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基板室7具备多个控制基板71、72以及收纳多个控制基板71、72的基板室底壁7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基板室7A可以具备收纳多个控制基板(未图示)的基板室上壁250和从基板室上壁250的外周向下方延伸的凸缘壁251。即,本变形例的基板室7A具有将实施方式中的基板室7在上下方向上反转的结构。例如,多个控制基板(未图示)通过浇灌等而固定于基板室上壁250。在本变形例中,基板室上壁250也作为蓄电池室底壁发挥功能。
多个控制基板(未图示)是搭载于基板室上壁250的中央部的多个第一控制基板和从基板室上壁250的外周向下方立起的多个第二控制基板。在本变形例中,第二控制基板的高度比第一控制基板的高度低。冷却风扇28在俯视观察下配置于与基板室上壁250的中央部重叠的位置。换言之,冷却风扇28配置在避开多个第一控制基板的位置(在俯视观察下与多个第二控制基板重叠的位置)。即,冷却风扇28配置在基板的高度低的部分。由此,能够缩短充电器的整体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所述跨骑型电动车辆包括驾驶者跨越车身而上车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括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以及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而且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的车辆。而且,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机动二轮车,而且也能够适用于机动车等四轮的车辆。
例如,充电器并不限定于机动二轮车的移动蓄电池的充电器,也可以适用于电动车辆以外的电气设备的充电器。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等。
符号说明:
1:充电器;8:台;9:端子部;10:缓冲机构;11:引导机构;39:蓄电池开口(开口部);45:蓄电池;47:下方最大突出端(朝向端子部最突出的部分);P1:载台的中心位置;P2:蓄电池的重心位置。

Claims (7)

1.一种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载台(8),其能够载置用于电动车辆的移动型的蓄电池(45);以及
端子部(9),其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载台(8)而与载置所述蓄电池(45)一侧的位置相反侧的位置,
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载台(8)与所述蓄电池(45)一起移动,由此使所述蓄电池(45)与所述端子部(9)嵌合,
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缓冲机构(10),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缓冲机构(10)抑制所述蓄电池(45)向所述端子部(9)的嵌合速度,
在所述充电器(1)设置有能够插入且能够取出所述蓄电池(45)地开口的开口部(39),
所述载台(8)沿着所述蓄电池(45)的插入方向移动,
在从所述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所述载台(8)呈矩形形状,
在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在所述载台(8)的对边以所述载台(8)的中心位置(P1)为对称中心呈点对称地配置有多个所述缓冲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台(8)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在未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的状态下,所述端子部(9)配置在所述载台(8)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还具备引导机构(11),在将所述蓄电池(45)载置于所述载台(8)时,所述引导机构(11)引导所述载台(8),
在从所述载台(8)的移动方向观察下,以包围所述蓄电池(45)的重心位置(P2)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所述引导机构(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引导机构(11)在所述载台(8)的三边各配置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移动方向观察下,在所述载台(8)的至少一边以夹着所述引导机构(11)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所述缓冲机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台(8)配置在所述开口部(39)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9)配置在比所述蓄电池(45)倾斜地插入到所述开口部(39)时朝向所述端子部(9)最突出的部分(47)低的位置。
CN201980015845.9A 2018-03-12 2019-01-08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Active CN111788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4465 2018-03-12
JP2018044465 2018-03-12
PCT/JP2019/000175 WO2019176242A1 (ja) 2018-03-12 2019-01-08 可搬型バッテリの充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88711A CN111788711A (zh) 2020-10-16
CN111788711B true CN111788711B (zh) 2023-06-16

Family

ID=6790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5845.9A Active CN111788711B (zh) 2018-03-12 2019-01-08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3767701A4 (zh)
JP (2) JP6945720B2 (zh)
CN (1) CN111788711B (zh)
TW (1) TWI699942B (zh)
WO (1) WO20191762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69706A1 (en) 2020-09-17 2023-11-16 Honda Motor Co., Ltd. Battery housing device
NO20210376A1 (no) * 2021-03-23 2022-09-26 Hilkka Maria Pelkonen Batteridreven elbil
WO2023095894A1 (ja) * 2021-11-25 2023-06-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装置、機械電気変換装置、蓄電装置、電力システム、電力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2590A (zh) * 2008-12-19 2010-06-23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电池组
CN205791580U (zh) * 2016-04-05 2016-12-07 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插片座防触碰安全保护功能的电池包充电器
CN106785680A (zh) * 2017-01-11 2017-05-31 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座活动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浮动连接器
JP6286084B1 (ja) * 2017-03-24 2018-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収容装置
CN111316529A (zh) * 2017-11-10 2020-06-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6483A1 (de) * 2001-05-31 2002-12-05 Scharfenbergkupplung Gmbh & Co Energieverzehreinrichtung für die Stirnseite von Schienenfahrzeugen
TWM401601U (en) * 2010-11-12 2011-04-11 Joy Industrial Co Ltd Battery box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 vehicle
US8413947B2 (en) * 2010-11-12 2013-04-09 Joy Industrial Co., Ltd. Positioning device for battery box
CN102267437B (zh) * 2011-04-28 2013-04-03 北京邮电大学 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快速换电站及其电池箱更换方法
CN102442277B (zh) * 2011-06-20 2013-10-16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交换站的电池交换方法及其布置
CN102457079B (zh) * 2011-06-20 2013-11-06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交换站的充电装置
CN108270271A (zh) 2011-06-30 2018-07-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
JP2013179754A (ja) * 2012-02-28 2013-09-09 Harumitsu Tateishi コードレス給電装置
TWM452464U (zh) * 2012-08-10 2013-05-01 Isuda Recreation & Sports Co Ltd 電池充放電插頭結構
CN104828028B (zh) * 2014-02-12 2019-02-26 韩磊 计算机互联网多个机器人组成的电动汽车电池组更换系统
WO2017191959A1 (ko) * 2016-05-03 201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충전장치
JP2018044465A (ja) 2016-09-13 2018-03-2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ターボポンプ
JP6910802B2 (ja) * 2017-01-16 2021-07-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パック保護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2590A (zh) * 2008-12-19 2010-06-23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电池组
CN205791580U (zh) * 2016-04-05 2016-12-07 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插片座防触碰安全保护功能的电池包充电器
CN106785680A (zh) * 2017-01-11 2017-05-31 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座活动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浮动连接器
JP6286084B1 (ja) * 2017-03-24 2018-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収容装置
CN111316529A (zh) * 2017-11-10 2020-06-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充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67701A1 (en) 2021-01-20
JP7143390B2 (ja) 2022-09-28
EP3829022A1 (en) 2021-06-02
WO2019176242A1 (ja) 2019-09-19
TW201939846A (zh) 2019-10-01
TWI699942B (zh) 2020-07-21
JP2021052011A (ja) 2021-04-01
CN111788711A (zh) 2020-10-16
JP6945720B2 (ja) 2021-10-06
EP3767701A4 (en) 2021-04-07
JPWO2019176242A1 (ja)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8711B (zh)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JP2018065513A (ja) 電動車両
JP5498623B1 (ja) 作業機械用バッテリケース、作業機械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バッテリ式作業機械及びバッテリ式フォークリフト
EP2933859B1 (en) Battery pack and industrial vehicle
JP4394782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の搭載構造
EP3748711A1 (en) Vehicle battery pack
CN111758203B (zh)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US9162858B2 (en) Battery-powered forklift
JP2022043094A (ja) 可搬型バッテリの充電器
CN111819757B (zh)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JP6724518B2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の重量調整方法
JP2014146461A (ja) 電池パック
CN217672182U (zh)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CN217508298U (zh) 移动型蓄电池的充电器
WO2021059685A1 (ja) 可搬型バッテリの充電器
JP2023002995A (ja) バッテリ支持構造
JP202113819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バッテリ搭載車両
CN115513582A (zh) 电源供应装置与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