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610B -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6610B
CN111306610B CN202010136717.4A CN202010136717A CN111306610B CN 111306610 B CN111306610 B CN 111306610B CN 202010136717 A CN202010136717 A CN 202010136717A CN 111306610 B CN111306610 B CN 111306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ear
rotate
wa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67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6610A (zh
Inventor
石伟胜
孙希成
裴国栋
夏杜娟
钟黄慷
周英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 Pengfei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wei Chaoda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wei Chaoda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wei Chaoda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671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6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6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6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02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e.g. by pump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旋转筒,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壳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升降链条传动连接,升降链条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支撑架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导水通道与立柱相连通,进水管的底端与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减少了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有效节约了能源,让导流管处于恒温状态,从而确保了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工作效率高,保证对导流管内气体的温度补偿,快速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气候补偿装置的设计理念是将与天气有关的工艺过程自动化补偿相应调节量,达到节能或者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进而应用到一切和天气有关的工艺过程中,控制量可以是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等,传统的结构较为复杂,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大,能源损坏大,传统气候补偿装置中导流管与水体接触面积小,而且无法处于恒温中,无法确保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补偿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不便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经过旋转筒的水体可以通过出水管进入到集水腔内,然后进入输送通道中,通过升降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输送通道内的水输送到立柱中,通过升降链条带动各个集水斗转动,将水运输至高处,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集水斗内的水被甩到导水通道中,并最终回到加热仓中,水体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动循环利用,解决了传统气候补偿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大,能源损坏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在固定筒和旋转筒内安装螺旋管状结构的导流管,可以与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可以快速提高对导流管内部气体的温度补偿,通过在旋转筒的外侧安装与其配合的传动皮带,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在转动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对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搅拌,让导流管处于恒温状态,解决了传统气候补偿装置无法确保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补偿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在导入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加热仓上安装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外进入空气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水泵来控制进入固定筒水体的流速,从而保证对导流管内气体的温度补偿,快速方便,解决了传统气候补偿装置不便于控制,补偿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旋转筒,所述固定筒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与旋转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壳体靠近固定筒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入管,所述壳体靠近旋转筒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出管,所述固定筒、旋转筒的内侧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旋转筒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水腔位于固定筒、旋转筒的下方,所述壳体安装有导出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旋转筒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腔的上方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顶部与集水腔底部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立柱,所述输送通道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输送通道的一侧,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立柱并与立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立柱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立柱的内侧上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升降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所述立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撑架,所述电机撑架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立柱并延伸至立柱的外侧,且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第六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所述立柱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水通道,所述导水通道与立柱相连通,所述导水通道的底端与加热仓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口贯穿壳体上壁并延伸至壳体内侧,且水泵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集水斗在升降链条的外周侧呈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三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三个传动辊上套设有一个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外表面与旋转筒的外周面相配合,所述传动辊与旋转筒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且该传动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皮带上设置有若干个凸棱,若干个所述凸棱呈间距并列分布,旋转筒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凸棱相配合的条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为螺旋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加热仓的内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仓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筒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流叶片,若干个所述导流叶片呈等间距环形分布在旋转筒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管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仓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加热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该气候补偿装置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水通过进水口添加到加热仓内,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打开加热仓底部的控制阀,热水进入导水管,并通过导水管进入水泵,通过水泵控制热水的流速,热水通过水泵进入到进水管中,然后进入到固定筒中,并进入到旋转筒中,直至热水填满固定筒、旋转筒,室外空气从导入管的一端进入,并通过导入管进入导流管内;
步骤二、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辊转动,并带动传动皮带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在转动的同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也随之转动,导流叶片对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搅拌,确保导流管附近的热水温度不变,处于恒温补偿状态,补偿后的气体通过导出管进入到室内;
步骤三、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通过出水管导向集水腔上方,并落入集水腔中,并通过漏斗形的集水腔集中落入下方的输送通道中,此时,升降电机开启,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通过链条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带动转轴转动,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升降链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并推动输送通道内的水流向立柱内侧底部,升降链条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各个集水斗依次经过立柱内侧底部,集水斗转动时将水载入斗中,并运输到立柱内侧上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被甩落到导水通道中,并通过导水通道重新回到加热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经过旋转筒的水体可以通过出水管进入到集水腔内,然后进入输送通道中,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升降链条转动,并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输送通道内的水输送到立柱中,通过升降链条带动各个集水斗转动,将水运输至高处,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集水斗内的水被甩到导水通道中,并最终回到加热仓中,本发明的水体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动循环利用,壳体和立柱设计为一体结构,结构紧凑,减少了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有效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通过在壳体的内侧设置固定筒和旋转筒,在固定筒和旋转筒内安装螺旋管状结构的导流管,使得进入导流管的气流与旋转筒内部有着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与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可以快速提高对导流管内部气体的温度补偿,通过在旋转筒的外侧安装与其配合的传动皮带,通过转动电机带动传动辊转动,来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在转动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对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搅拌,使得导流管附近的水体始终温度不变,让导流管处于恒温状态,从而确保了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通过在导入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加热仓上安装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外进入空气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水泵来控制进入固定筒水体的流速,从而保证对导流管内气体的温度补偿,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立柱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传动皮带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中加热仓的结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中旋转筒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壳体;2、固定筒;3、旋转筒;4、集水腔;5、输送通道;6、导入管;7、导出管;8、立柱;9、加热仓;10、转动电机;11、电机撑架;12、升降电机;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升降链条;16、集水斗;17、导水通道;18、支撑架;19、导水管;20、水泵;21、进水管;22、传动辊;23、传动皮带;24、第三齿轮;25、第四齿轮;26、转动杆;27、螺旋叶片;28、第五齿轮;29、第六齿轮;30、出水管;31、进水口;32、导流叶片;33、导流管;34、凸棱;35、转轴;36、加热板;37、温度传感器;38、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2、旋转筒3,所述固定筒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固定筒2的另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壳体1靠近固定筒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入管6,所述壳体1靠近旋转筒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出管7,所述固定筒2、旋转筒3的内侧安装有导流管33,所述导流管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2、旋转筒3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4,所述集水腔4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水腔4位于固定筒2、旋转筒3的下方,所述壳体1安装有导出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0,所述出水管30的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0的另一端与集水腔4的上方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5,所述输送通道5的顶部与集水腔4底部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立柱8,所述输送通道5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输送通道5的一侧,所述转动杆26的另一端贯穿立柱8并与立柱8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6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27;
所述转动杆26延伸至立柱8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4,所述立柱8的内侧上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通过升降链条15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16,所述立柱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撑架11,所述电机撑架11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2,所述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28,所述转轴35的一端贯穿立柱8并延伸至立柱8的外侧,且所述转轴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29,所述第五齿轮28、第六齿轮29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9,所述立柱8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水通道17,所述导水通道17与立柱8相连通,所述导水通道17的底端与加热仓9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9,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20,所述导水管19的一端与水泵20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泵20的输出口贯穿壳体1上壁并延伸至壳体1内侧,且水泵20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底端与固定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
若干个所述集水斗16在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呈等间距分布。
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三个传动辊22,所述传动辊2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内壁上,三个传动辊22上套设有一个传动皮带23,所述传动皮带23的外表面与旋转筒3的外周面相配合,所述传动辊22与旋转筒3通过传动皮带23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24,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22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且该传动辊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25,所述第四齿轮25与第三齿轮24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皮带23上设置有若干个凸棱34,若干个所述凸棱34呈间距并列分布,旋转筒3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凸棱34相配合的条形凹槽。
所述导流管33为螺旋管状结构。
所述加热仓9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加热仓9的内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36,所述加热仓9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阀。
所述旋转筒3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流叶片32,若干个所述导流叶片32呈等间距环形分布在旋转筒3的内壁上。
所述导入管6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7,所述加热仓9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38,所述温度传感器37与温度控制器38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8与加热板36电性连接。
该气候补偿装置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水通过进水口31添加到加热仓9内,通过温度控制器38控制加热板36对加热仓9内的水进行加热,打开加热仓9底部的控制阀,热水进入导水管19,并通过导水管19进入水泵20,通过水泵20控制热水的流速,热水通过水泵20进入到进水管21中,然后进入到固定筒2中,并进入到旋转筒3中,直至热水填满固定筒2、旋转筒3,室外空气从导入管6的一端进入,并通过导入管6进入导流管33内;
步骤二、启动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24转动,第三齿轮24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四齿轮25转动,第四齿轮25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辊22转动,并带动传动皮带23转动,通过传动皮带23带动旋转筒3转动,旋转筒3在转动的同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32也随之转动,导流叶片32对旋转筒3内的热水进行搅拌,确保导流管33附近的热水温度不变,处于恒温补偿状态,补偿后的气体通过导出管7进入到室内;
步骤三、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30流出,通过出水管30导向集水腔4上方,并落入集水腔4中,并通过漏斗形的集水腔4集中落入下方的输送通道5中,此时,升降电机12开启,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五齿轮28转动,第五齿轮28通过链条带动第六齿轮29转动,第六齿轮29带动转轴35转动,并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通过升降链条15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第二齿轮14带动转动杆26转动,转动杆26带动螺旋叶片27转动,并推动输送通道5内的水流向立柱8内侧底部,升降链条1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各个集水斗16依次经过立柱8内侧底部,集水斗16转动时将水载入斗中,并运输到立柱8内侧上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被甩落到导水通道17中,并通过导水通道17重新回到加热仓9内。
本发明中经过旋转筒3的水体可以通过出水管30进入到集水腔4内,然后进入输送通道5中,通过升降电机12带动升降链条15转动,并带动转动杆26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27转动,将输送通道5内的水输送到立柱8中,通过升降链条15带动各个集水斗16转动,将水运输至高处,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集水斗16内的水被甩到导水通道17中,并最终回到加热仓9中,本发明的水体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动循环利用,壳体1和立柱8设计为一体结构,结构紧凑,减少了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有效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通过在壳体1的内侧设置固定筒2和旋转筒3,在固定筒2和旋转筒3内安装螺旋管状结构的导流管33,使得进入导流管33的气流与旋转筒3内部有着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与旋转筒3内的热水进行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可以快速提高对导流管33内部气体的温度补偿,通过在旋转筒3的外侧安装与其配合的传动皮带23,通过转动电机10带动传动辊22转动,来带动传动皮带23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筒3转动,旋转筒3在转动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32对旋转筒3内的热水进行搅拌,使得导流管33附近的水体始终温度不变,让导流管33处于恒温状态,从而确保了对导流管33气体的稳定补偿,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通过在导入管6上安装温度传感器37,在加热仓9上安装温度控制器38,通过温度传感器37测量室外进入空气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38,通过温度控制器38控制加热板36对加热仓9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水泵20来控制进入固定筒2水体的流速,从而保证对导流管33内气体的温度补偿,快速方便。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2)、旋转筒(3),所述固定筒(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固定筒(2)的另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壳体(1)靠近固定筒(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入管(6),所述壳体(1)靠近旋转筒(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出管(7),所述固定筒(2)、旋转筒(3)的内侧安装有导流管(33),所述导流管(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2)、旋转筒(3)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4),所述集水腔(4)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水腔(4)位于固定筒(2)、旋转筒(3)的下方,所述壳体(1)安装有导出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0),所述出水管(30)的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0)的另一端与集水腔(4)的上方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5),所述输送通道(5)的顶部与集水腔(4)底部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立柱(8),所述输送通道(5)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输送通道(5)的一侧,所述转动杆(26)的另一端贯穿立柱(8)并与立柱(8)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6)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27);
所述转动杆(26)延伸至立柱(8)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4),所述立柱(8)的内侧上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通过升降链条(15)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16),所述立柱(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撑架(11),所述电机撑架(11)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2),所述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28),所述转轴(35)的一端贯穿立柱(8)并延伸至立柱(8)的外侧,且所述转轴(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29),所述第五齿轮(28)、第六齿轮(29)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9),所述立柱(8)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水通道(17),所述导水通道(17)与立柱(8)相连通,所述导水通道(17)的底端与加热仓(9)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9),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20),所述导水管(19)的一端与水泵(20)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泵(20)的输出口贯穿壳体(1)上壁并延伸至壳体(1)内侧,且水泵(20)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底端与固定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集水斗(16)在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三个传动辊(22),所述传动辊(2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内壁上,三个传动辊(22)上套设有一个传动皮带(23),所述传动皮带(23)的外表面与旋转筒(3)的外周面相配合,所述传动辊(22)与旋转筒(3)通过传动皮带(23)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24),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22)的一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且该传动辊(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25),所述第四齿轮(25)与第三齿轮(24)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皮带(23)上设置有若干个凸棱(34),若干个所述凸棱(34)呈间距并列分布,旋转筒(3)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凸棱(34)相配合的条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33)为螺旋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9)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加热仓(9)的内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36),所述加热仓(9)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3)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流叶片(32),若干个所述导流叶片(32)呈等间距环形分布在旋转筒(3)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管(6)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7),所述加热仓(9)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38),所述温度传感器(37)与温度控制器(38)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8)与加热板(36)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候补偿装置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步骤一、将水通过进水口(31)添加到加热仓(9)内,通过温度控制器(38)控制加热板(36)对加热仓(9)内的水进行加热,打开加热仓(9)底部的控制阀,热水进入导水管(19),并通过导水管(19)进入水泵(20),通过水泵(20)控制热水的流速,热水通过水泵(20)进入到进水管(21)中,然后进入到固定筒(2)中,并进入到旋转筒(3)中,直至热水填满固定筒(2)、旋转筒(3),室外空气从导入管(6)的一端进入,并通过导入管(6)进入导流管(33)内;
步骤二、启动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24)转动,第三齿轮(24)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四齿轮(25)转动,第四齿轮(25)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辊(22)转动,并带动传动皮带(23)转动,通过传动皮带(23)带动旋转筒(3)转动,旋转筒(3)在转动的同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32)也随之转动,导流叶片(32)对旋转筒(3)内的热水进行搅拌,确保导流管(33)附近的热水温度不变,处于恒温补偿状态,补偿后的气体通过导出管(7)进入到室内;
步骤三、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30)流出,通过出水管(30)导向集水腔(4)上方,并落入集水腔(4)中,并通过漏斗形的集水腔(4)集中落入下方的输送通道(5)中,此时,升降电机(12)开启,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五齿轮(28)转动,第五齿轮(28)通过链条带动第六齿轮(29)转动,第六齿轮(29)带动转轴(35)转动,并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通过升降链条(15)带动第二齿轮(14)转动,第二齿轮(14)带动转动杆(26)转动,转动杆(26)带动螺旋叶片(27)转动,并推动输送通道(5)内的水流向立柱(8)内侧底部,升降链条(1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各个集水斗(16)依次经过立柱(8)内侧底部,集水斗(16)转动时将水载入斗中,并运输到立柱(8)内侧上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被甩落到导水通道(17)中,并通过导水通道(17)重新回到加热仓(9)内。
CN202010136717.4A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Active CN111306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6717.4A CN111306610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6717.4A CN111306610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610A CN111306610A (zh) 2020-06-19
CN111306610B true CN111306610B (zh) 2020-10-30

Family

ID=71154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6717.4A Active CN111306610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6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2227B (zh) * 2023-04-21 2023-07-14 汕头恒建热力有限公司 闭环式热传导效率损失与补偿协调的供热装置及供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49404A (ja) * 1999-03-01 2000-09-14 Zenimaru Shoji Kk 熱交換装置
JP2008215795A (ja) * 2007-03-07 2008-09-18 Shinichiro Kojima 可動式熱交換方式とそれを応用した、エア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ー、貯湯器、扇風機、その他熱交換器、熱の交換方式
CN201917002U (zh) * 2010-11-22 2011-08-03 天津大学 用于公共建筑供热节能的环境温度自动补偿装置
CN202993578U (zh) * 2012-11-29 2013-06-12 张勇 一种多孔板腔式太阳能空气集热供风系统
CN204153760U (zh) * 2014-09-17 2015-02-11 河北玉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废热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06885000U (zh) * 2017-05-10 2018-01-16 广东晟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工地渣土车的清洗装置
CN207907332U (zh) * 2018-01-15 2018-09-25 邱国云 一种移动式电水暖炉
CN108317592A (zh) * 2018-02-14 2018-07-24 卢渭彬 一种改进的一体化高层建筑集中供热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610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3992U (zh) 滚筒式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
CN111306610B (zh)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CN205784425U (zh) 一种螺旋烘干机
CN108444247A (zh) 一种卧式滚筒粮食烘干机
CN207335370U (zh) 一种石墨烘干设备
CN2052520U (zh) 一种组合式多用谷物干燥机
CN206354394U (zh) 筒式提升喂料澳洲坚果风干机组
CN213974526U (zh) 一种有机肥的分包装置
CN213543088U (zh) 一种新型烘干结构
CN212081885U (zh) 一种烘干炉
CN112430722B (zh) 一种适用于风电法兰的循环风冷设备
CN213408439U (zh) 一种用于防尘圈生产的搅拌装置
CN114812151A (zh) 一种高效的木屑烘干装置
CN209371751U (zh) 一种接料机构
CN207468514U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设备
CN113003110A (zh) 一种木单板连续回转烘干机设备
CN219511143U (zh) 烘干机智能湿度控制装置
CN213949826U (zh) 一种冶金设备用物料输送装置
CN218551174U (zh) 一种基于pid自动控制下的智能化杀青装置
CN212081897U (zh) 热风循环连续式环保烘干机
CN212842646U (zh) 一种小麦茶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2179392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干燥装置
CN205260381U (zh) 一种自降温砖瓦窑风机
CN216803935U (zh) 一种带有通风机构的无水炮泥生产用原料仓
CN109825433A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制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ang Chun

Inventor after: Shi Weisheng

Inventor after: Mao Yajing

Inventor before: Shi Weisheng

Inventor before: Sun Xicheng

Inventor before: Pei Guodong

Inventor before: Xia Dujuan

Inventor before: Zhong Huangk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Ying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6

Address after: No. 366 Jinan Tun Village, Wharf Town, Anci District,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065000

Patentee after: Gao Pengfei

Address before: Room 802, Building 8, Yard 6, Hengbei 8th Street, Yongl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10114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ONGWEI CHAODA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