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0916B -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0916B
CN111300916B CN202010121507.8A CN202010121507A CN111300916B CN 111300916 B CN111300916 B CN 111300916B CN 202010121507 A CN202010121507 A CN 202010121507A CN 111300916 B CN111300916 B CN 111300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
pearlescent
solid color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15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0916A (zh
Inventor
朱杰
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15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0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0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0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0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32B27/3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comprising poly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3/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properties or particular surface features, e.g. particular surface coatings; Layered products design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other single 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8Electrical discharge treatment, e.g. corona, plasma treatment;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4Printing or colouring
    • B32B38/145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6Drying; Softening; Cleaning
    • B32B38/164Dr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B32B9/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9/04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comprising such particular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该终端外壳包括基材;包括多个子珠光层的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多个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颜色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和第二子珠光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渐变区域中,第一子珠光层和第二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包括多个子实色层的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多个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颜色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和第二子实色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渐变区域中,第一子实色层和第二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该终端外壳表面可产生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渐变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一方面,终端外壳的颜色较为单调,并且不具有层次感,视觉效果单一;另一方面,终端外壳在使用过程中掉漆的风险较大,在其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极易出现掉漆,影响外观。
因而,现有的终端外壳的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外壳。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终端外壳划分为多个颜色区域;和相邻的两个颜色区域之间的渐变区域,所述终端外壳包括:基材;至少一层珠光层,所述珠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内侧,每层所述珠光层包括多个子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其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和第二子珠光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且在所述第一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实色层,所述实色层设置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所述实色层包括多个子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其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和第二子实色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且在所述第一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发明人发现,该终端外壳表面可产生较为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极具层次感的渐变视觉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作终端外壳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终端外壳划分为多个颜色区域;和相邻的两个颜色区域之间的渐变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喷涂工艺,在基材的内侧形成至少一层珠光层,得到预制件,其中,每层所述珠光层包括多个子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和第二子珠光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利用喷涂工艺,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形成所述实色层,以便得到所述终端外壳,其中,所述实色层包括多个子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和第二子实色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发明人发现,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现,易于工业化生产,且可以有效制作得到前面所述的终端外壳。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理解的是,该终端包括:前面所述的终端外壳,所述终端外壳限定出容纳空间;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发明人发现,该终端表面可产生较为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极具层次感的渐变视觉外观效果,且具有前面所述的终端外壳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本申请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终端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终端外壳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图9b显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终端外壳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终端外壳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显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终端100:终端外壳101:预制件110:基材1201:第一子珠光层1202:第二子珠光层1301:第一子实色层1302:第二子实色层140:增亮膜150:丝印光油层160:透明底漆层170a:UV硬化层170b:LOGO层170c:UV转印纹理层180:丝印油墨层181a:第一丝印白色油墨层181b:第二丝印白色油墨层182a:第一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b:第二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99:容纳空间200:终端本体A:第一颜色区域B:第二颜色区域C:渐变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外壳。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1,所述终端外壳100划分为多个颜色区域(例如附图1中的第一颜色区域A和第二颜色区域B);和相邻的两个颜色区域之间的渐变区域C,所述终端外壳100包括:基材110;至少一层珠光层,所述珠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材110的内侧,每层所述珠光层包括多个子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例如附图1中的第一子珠光层1201设置在所述第一颜色区域A中;第二子珠光层1202设置在所述第二颜色区域B中),其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1201和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C中,且在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靠近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靠近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厚度逐渐减薄;实色层,所述实色层设置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所述实色层包括多个子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例如附图1中的第一子实色层1301设置在所述第一颜色区域A中;第二子实色层1302设置在所述第二颜色区域B中),其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1301和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C中,且在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靠近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靠近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厚度逐渐减薄。发明人发现,该终端外壳100表面可产生较为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极具层次感的渐变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颜色区域、所述渐变区域的形状和数量不受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图案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材110可以是包括PC层(聚碳酸酯层)和PMMA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的复合板材,所述基材110的厚度可以具体是0.5mm、0.64mm或者0.8mm,其中,PC层的厚度可以是0.45mm~0.6mm,具体可以是0.45mm、0.5mm、0.55mm或者0.6mm等;PMMA层的厚度可以是0.04mm~0.05mm,具体可以是0.04mm、0.045mm或者0.05mm等。由此,材料来源广泛、易得,成本较低,且强度较高。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珠光层是由珠光漆形成的,珠光漆是采用珠光粉为填料制作而成的油漆,该珠光粉由多种金属氧化物包覆云母形成,其具有特殊的表面结构,高折光指数和良好的透明度,因而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具有与珍珠光泽相同,也即珠光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珠光粉可以选用不同的颜色,进而实现不同颜色的珠光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2,所述珠光层的层数可以为两层。通过设置两层前面所述的珠光层,该终端外壳100表面可产生更为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更加生动、表面质感更强、表现力更强,可实现层次感更佳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层次感更佳的渐变视觉效果;同时,珠光层的层数也不会过多,而导致终端外壳100过厚或者颜色表现力不佳。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每层所述珠光层的厚度为5μm~10μm,具体而言,每层所述珠光层的厚度可以是5μm、6μm、7μm、8μm、9μm或者10μm等。由此,每层所述珠光层的厚度较为合适,既不会过厚而导致颜色过于单薄;也不会过薄而导致珠光的视觉效果不佳。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子珠光层的形状和数量不受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图案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实色层是由实色漆形成的,实色漆是具有遮盖力的有色漆(包括白色及各种调色漆等),即可以选用相关技术中的各种有机颜料或者无机颜料,比如钛白、联苯胺黄、酞箐蓝、永固红、利索尔红或者碳黑等。由此,所述实色漆也可以选用不同的颜色,进而实现不同颜色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实色层的厚度为5μm~10μm,具体而言,每层所述实色层的厚度可以是5μm、6μm、7μm、8μm、9μm或者10μm等。由此,每层所述实色层的厚度较为合适,既不会过薄而导致颜色过于单薄;也不会过厚而导致视觉效果不佳。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前面所述的珠光层和实色层还可以更换不同的颜色搭配,从而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3,该终端外壳100还可以包括:增亮膜140,所述增亮膜140设置在所述基材110和最靠近所述基材110的所述珠光层之间;丝印光油层150,所述丝印光油层150设置在所述增亮膜140的内表面上;和透明底漆层160,形成所述透明底漆层160的材料包括聚酯,且所述透明底漆层160设置在所述丝印光油层150的内表面上。通过在所述增亮膜140的内表面上设置前面所述的丝印光油层150,使得其内侧的层结构能够较好地附着在前面所述的增亮膜140的内表面上;通过设置了前面所述的透明底漆层160,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终端外壳,使得位于其内侧的前面所述的珠光层和实色层能够较好地附着在前面所述的丝印光油层150的内侧,较好地解决了丝印光油层150直接与珠光层、实色层相贴合的附着力较弱导致终端外壳结构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进而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可靠性强,施工窗口宽,各个层结构之间的附着力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形成所述增亮膜140的材料可以包括ZrO2和Nb2O5,由此,材料来源广泛、易得,成本较低,且可以较好地增加亮度。
又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增亮膜140的厚度可以是30nm~200nm,具体而言,所述增亮膜140的厚度可以是30nm、50nm、80nm、100nm、150nm或者200nm等。由此,增亮膜140的厚度既不会过厚也不会过薄,可以较好地增加亮度。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丝印光油层150可以采用聚酯型透明油墨形成,其厚度可以为3μm~8μm,具体而言,所述丝印光油层150的厚度可以是3μm、4μm、5μm、6μm、7μm或者8μm等。由此,丝印光油层150可以较好地使得其内侧的层结构能够较好地附着在前面所述的增亮膜140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透明底漆层160采用的聚酯的具体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各种常用的聚酯形成,其厚度可以是3μm~8μm,具体而言,所述透明底漆层160的厚度可以是3μm、4μm、5μm、6μm、7μm或者8μm等。由此,透明底漆层160可以更好地使得位于其内侧的前面所述的珠光层和实色层能够较好地附着在前面所述的丝印光油层150的内侧,更好地解决了丝印光油层150直接与珠光层、实色层相贴合的附着力较弱导致终端外壳结构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进而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可靠性更强,施工窗口更宽,各个层结构之间的附着力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4,所述终端外壳100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4中,以终端外壳100仅包括UV硬化层170a为例进行说明):UV硬化层170a,所述UV硬化层170a设置在所述基材110的外表面上;LOGO层,所述LOGO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内表面上;UV转印纹理层,所述UV转印纹理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和最靠近所述基材的所述珠光层之间。由此,当所述终端外壳100包括UV硬化层时,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抗粘连性能和硬度较佳;当所述终端外壳100包括LOGO层时,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较为美观,商业前景好;当所述终端外壳100包括UV转印纹理层时,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表面具有一定的纹理效果,进而提升其外观效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UV硬化层的厚度可以是3μm~8μm,具体而言,所述UV硬化层的厚度可以是3μm、4μm、5μm、6μm、7μm或者8μm等。由此,所述UV硬化层的厚度较为合适,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具有较佳的抗粘连性能和硬度。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LOGO层可以选用镜面银或者镜面金,其厚度可以是1μm~2μm,具体而言,所述LOGO层的厚度可以是1μm、1.2μm、1.4μm、1.6μm、1.8μm或者2μm等。由此,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更加美观,商业前景更好,同时其厚度也较为合适,不会造成整个终端外壳100的厚度过厚。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UV转印纹理层的厚度9μm~14μm,具体而言,所述UV转印纹理层的厚度可以是9μm、10μm、11μm、12μm、13μm或者14μm等。由此,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表面具有更好的纹理效果,进而进一步提升其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5,所述终端外壳100还可以包括:丝印油墨层180,所述丝印油墨层180设置在所述实色层的内表面上。由此,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遮盖性较好或者在高压处理时不粘性较好。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7,具体地,所述丝印油墨层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丝印白色油墨层181a、第二丝印白色油墨层181b、第一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a和第二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b。由此,所述第一丝印白色油墨层181a、第二丝印白色油墨层181b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遮盖性较好;所述第一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a和第二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b,可以采用哑光油墨形成,其表面达因值在32以上,可以使得其在高压处理时不粘性较好;同时,其颜色为灰色可以使得其耐脏性更好。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前面所述的第一丝印白色油墨层181a、第二丝印白色油墨层181b、第一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a和第二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b的厚度可以各自独立地为3μm~8μm,具体而言,可以是3μm、4μm、5μm、6μm、7μm或者8μm等。由此,前面所述的各个层结构的厚度均较为合适,可以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遮盖性更好或者在高压处理时不粘性更好。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6,该终端外壳100可以包括:UV硬化层170a;所述基材110,所述基材110设置在所述UV硬化层170a的内表面上;LOGO层170b,所述LOGO层170b设置在所述基材110的内表面上;UV转印纹理层170c,所述UV转印纹理层170c设置在所述LOGO层170b的内表面上;增亮膜140,所述增亮膜140设置在所述UV转印纹理层170c的内表面上;丝印光油层150,所述丝印光油层150设置在所述增亮膜140的内表面上;透明底漆层160,形成所述透明底漆层160的材料包括聚酯,且所述透明底漆层160设置在所述丝印光油层150的内表面上;所述珠光层,所述珠光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底漆层160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的颜色为白色,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颜色为金色;所述实色层,所述实色层设置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的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颜色为蓝色,且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在所述基材1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301在所述基材1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在所述基材1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302在所述基材1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丝印油墨层180,所述丝印油墨层180设置在所述实色层的内表面上。由此,第一颜色区域A显示出浅绿色,并且具有白色的珠光视觉效果,质感强;第二颜色区域B显示出浅蓝色,并且具有白色和金色的珠光视觉效果,层次感强;渐变区域C具有从浅绿色到浅蓝色的颜色渐变视觉效果,以及白色珠光效果到金色珠光效果的珠光渐变视觉效果,颜色渐变效果和珠光渐变效果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感,进而该终端外壳100表面可产生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渐变视觉效果。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7,所述丝印油墨层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丝印白色油墨层181a、第二丝印白色油墨层181b、第一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a和第二丝印灰色脱模油墨层182b,并且具有附图6中所示出的所有层结构,进而使得该终端外壳100的遮盖性较好或者在高压处理时不粘性较好,同时该终端外壳100表面可产生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渐变视觉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作终端外壳的方法。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8和附图9a、附图9b,所述终端外壳100划分为多个颜色区域(例如附图9a、附图9b中的第一颜色区域A和第二颜色区域B);和相邻的两个颜色区域之间的渐变区域C,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利用喷涂工艺,在基材110的内侧形成至少一层珠光层,得到预制件101,其中,每层所述珠光层包括多个子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例如附图9a中的第一子珠光层1201设置在所述第一颜色区域A中;第二子珠光层1202设置在所述第二颜色区域B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1201和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C中,在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靠近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靠近所述第一子珠光层120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珠光层1202的厚度逐渐减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9a)。
S200:利用喷涂工艺,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形成所述实色层,以便得到所述终端外壳100,其中,所述实色层包括多个子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例如附图9b中的第一子实色层1301设置在所述第一颜色区域A中;第二子实色层1302设置在所述第二颜色区域B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1301和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C中,在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靠近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靠近所述第一子实色层130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实色层1302的厚度逐渐减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9b)。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形成所述实色层之前,结合附图10,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0:对所述预制件进行第一烘烤处理,所述第一烘烤处理的时间为2min~3min。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烘烤处理的时间为2min、2.2min、2.4min、2.6min、2.8min或者3min等。由此,经过上述时间范围内的烘烤处理,可以使得珠光层形成的更加稳定和牢固,同时也可以使得珠光视觉效果较佳。
更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基材裁切成所需要的尺寸;然后撕去基材表面的保护膜并进行静电除尘处理,并采用250目或350目的丝印网板,把所需的logo效果和后制程的定位点、定位框线,按照图档丝印在基材的PC层的表面,其中,使得油墨的厚度为3μm~5um,并在80℃的条件下,烘烤1小时,并覆膜保护;利用UV转印设备在PC层的表面转印透明的UV涂层,转印同时进行固化处理,覆膜保护,形成UV转印纹理层;通过磁控连续线或者电子枪镀膜设备,在UV转印纹理层上镀增亮膜;使用网板丝印设备,丝印一层光油,并在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60min,形成丝印光油层;使用喷涂设备,喷涂一层透明聚酯,在60℃~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5min~10min;使用喷涂设备,通过调整喷枪位置,分别在产品不同区域,喷涂珠光漆,在60℃~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2min~3min,形成珠光层;使用喷涂设备,通过调整喷枪位置,分别在产品不同区域,喷涂实色漆,在60℃~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10min~15min,形成实色层;使用网板丝印设备,分别印刷两层白色油墨,在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20min~30min;使用网板丝印设备,分别印刷两层灰色脱模油墨,在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20min~30min;在8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烘烤时间为60min;将板材置入高压成型机进行3D成型,获得所需要弧度的3D工件;撕去基材的PMMA层的表面的保护膜并进行静电除尘处理,在表面淋涂硬化液(UV漆),形成UV硬化层;最后进行CNC加工处理,将3D热弯后的工件进行CNC加工,铣去多余的边角料,获得最终所需组装配合尺寸的终端外壳。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理解的是,结合附图11,该终端10包括:前面所述的终端外壳100,所述终端外壳100限定出容纳空间199;终端本体200,所述终端本体20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99中。发明人发现,该终端10表面可产生较为强烈的光线折射效果,颜色生动、表面质感强、表现力强,可实现极具层次感的实色、珠光视觉效果和极具层次感的渐变视觉外观效果,且具有前面所述的终端外壳100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除前面所述的结构以外,该终端10还可以包括其他常规终端的结构和部件,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该终端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智能手表等,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在本说明书中,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壳划分为多个颜色区域;和相邻的两个颜色区域之间的渐变区域,所述终端外壳包括:
基材;
至少一层珠光层,所述珠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内侧,
每层所述珠光层包括多个子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其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和第二子珠光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且在所述第一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
实色层,所述实色层设置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
所述实色层包括多个子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其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和第二子实色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且在所述第一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珠光层的厚度为5μm~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色层的厚度为5μm~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层的层数为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增亮膜,所述增亮膜设置在所述基材和最靠近所述基材的所述珠光层之间;
丝印光油层,所述丝印光油层设置在所述增亮膜的内表面上;和
透明底漆层,形成所述透明底漆层的材料包括聚酯,且所述透明底漆层设置在所述丝印光油层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底漆层的厚度为3μm~8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UV硬化层,所述UV硬化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外表面上;
LOGO层,所述LOGO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内表面上;
UV转印纹理层,所述UV转印纹理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和最靠近所述基材的所述珠光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丝印油墨层,所述丝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实色层的内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UV硬化层;
所述基材,所述基材设置在所述UV硬化层的内表面上;
LOGO层,所述LOGO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内表面上;
UV转印纹理层,所述UV转印纹理层设置在所述LOGO层的内表面上;
增亮膜,所述增亮膜设置在所述UV转印纹理层的内表面上;
丝印光油层,所述丝印光油层设置在所述增亮膜的内表面上;
透明底漆层,形成所述透明底漆层的材料包括聚酯,且所述透明底漆层设置在所述丝印光油层的内表面上;
所述珠光层,所述珠光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底漆层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颜色为白色,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颜色为金色;
所述实色层,所述实色层设置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颜色为蓝色,且所述第一子实色层在所述基材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珠光层在所述基材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子实色层在所述基材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珠光层在所述基材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
丝印油墨层,所述丝印油墨层设置在所述实色层的内表面上。
10.一种制作终端外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外壳划分为多个颜色区域;和相邻的两个颜色区域之间的渐变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喷涂工艺,在基材的内侧形成至少一层珠光层,得到预制件,其中,每层所述珠光层包括多个子珠光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珠光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珠光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子珠光层和第二子珠光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珠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子珠光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珠光层的厚度逐渐减薄;
利用喷涂工艺,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形成实色层,以便得到所述终端外壳,其中,所述实色层包括多个子实色层,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子实色层的颜色不同,且多个所述子实色层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多个所述颜色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子实色层和第二子实色层的边缘相互重叠并位于所述渐变区域中,在所述第一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在所述第二子实色层靠近所述第一子实色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实色层的厚度逐渐减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珠光层的内表面上形成所述实色层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预制件进行第一烘烤处理,所述第一烘烤处理的时间为2min~3min。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外壳,所述终端外壳限定出容纳空间;
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CN202010121507.8A 2020-02-26 2020-02-26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11300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1507.8A CN111300916B (zh) 2020-02-26 2020-02-26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1507.8A CN111300916B (zh) 2020-02-26 2020-02-26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916A CN111300916A (zh) 2020-06-19
CN111300916B true CN111300916B (zh) 2022-05-20

Family

ID=7115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1507.8A Active CN111300916B (zh) 2020-02-26 2020-02-26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09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3070A (zh) * 2020-06-09 2021-1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结构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4002872A (zh) * 2020-07-27 2022-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4180961B (zh) * 2020-09-15 2023-04-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269094A (zh) * 2020-09-16 2022-04-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9915A (zh) * 2017-10-30 2018-04-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8966548A (zh) * 2018-07-05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8973487B (zh) * 2018-08-17 2020-07-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413234B (zh) * 2018-10-31 2021-01-26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喷涂渐变复合板手机背壳
CN110744942A (zh) * 2019-11-15 2020-02-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渐变色壳体的制作方法、渐变色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0916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0916B (zh) 终端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
CN111049959B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01973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CN110744942A (zh) 渐变色壳体的制作方法、渐变色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207897243U (zh) 一种后盖、壳体及电子设备
EP1818153B1 (en) Decorated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2123899B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109550A (zh) 壳体组件的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588196B (zh) 一种塑胶外壳uv印刷工艺
CN111615274B (zh) 壳体、终端设备和壳体的制作方法
US20080248290A1 (en) Method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shells
CN109788693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盖板的制备方法、电池盖板及电子设备
JP5189854B2 (ja) 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成形体
CN210781615U (zh) 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终端设备
CN107148187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塑料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78873A (zh)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JP2020506095A (ja) 装飾面を有する成形プラスチック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装飾面を有する成形プラスチック部品
CN106274216A (zh) 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3498281B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361686B (zh) 一种手机模型产品的外表面的镀铬效果的加工方法
CN101930861A (zh) 按键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按键面板
CN101930862A (zh) 按键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按键面板
CN112700738A (zh) 一种三维立体的发光logo产品及其制作工艺
CN113510987A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4315350U (zh) 一种表面转印纹理手机后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