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8061B -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8061B
CN111298061B CN201911327764.0A CN201911327764A CN111298061B CN 111298061 B CN111298061 B CN 111298061B CN 201911327764 A CN201911327764 A CN 201911327764A CN 111298061 B CN111298061 B CN 111298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liver
hepatit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77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8061A (zh
Inventor
谢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3277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8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8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8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8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8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906Zingiberaceae (Ginger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3Arthropods
    • A61K35/64Insects, e.g. bees, wasps or fle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4Ebenaceae (Ebony family), e.g. persimm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4Lauraceae (Laurel family), e.g. cinnamon or sassafr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5Rutaceae (Rue family)
    • A61K36/752Citrus, e.g. lime, orange or lem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9Complex extraction schemes, e.g. fractionation or repeated extraction ste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药:土田七、一把伞、橘米、蜂子、榆根白皮以及柿叶;该组合物可以提高机体适应性、提高消化器官功能、改善脾虚、促进组织代谢,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功效,动物实验中,高、低剂量组对肝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小鼠生理状况良好,45天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0%;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强化营养、抑制肝肿瘤,修复肝细胞功能,逆转肝硬化,减少重型肝炎死亡率。对肝肿瘤并发症具有同步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制备的抗肝肿瘤及其并发症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肝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阐明,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一种迁移演变三部曲。发热、乏力、呕吐、咯血、肝区疼痛、腹胀、腹泻等典型症状出现时往往提示已经晚期,且有严重并发症。治疗肝相关疾病一般通过以下途径:
肝切除手术可以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但是要求必须没有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肝移植术只是适宜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
肝癌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只适于较小的单发肝癌,并远离重要血管,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或肝功能储备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患者。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只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以控制疾病延长生存期,但是常常达不到治疗效果。
其它的治疗方法如高强度聚焦超声、酒精注射、冷冻治疗、放疗、免疫治疗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索拉非尼是价格昂贵的分子靶向药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生存期2~3个月,伴有腹泻、皮疹、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较严重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以及吉西他滨等等,多数治疗效果不佳。
中成药如华蟾素胶囊、金龙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等等,效果都很一般,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肝癌患者往往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生命,更增加用药困难。
目前对于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根治仍然是薄弱环节,缺乏有效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手段,研制一种安全有效、治标治本的新药,以适应临床救治肝相关疾病的需求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强化营养、治疗肝肿瘤,特别是治疗肝癌及其并发症的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其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药:
土田七 45~75份;
一把伞 5~60份;
橘米 15~45份;
蜂子 35~75份;
榆根白皮 25~75份;
柿叶 15~45份;
所述肝肿瘤及其并发症为肝炎、肝硬化或者肝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药:
土田七 52~64份;
一把伞 25~35份;
橘米 27~35份;
蜂子 50~59份;
榆根白皮 42~56份;
柿叶 25~33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包括以下配比的原料药:
土田七 60份;
一把伞 32份;
橘米 30份;
蜂子 55份;
榆根白皮 50份;
柿叶30份。
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土田七、一把伞、橘米、蜂子、榆根白皮、柿叶分别进行粉碎;
(2)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药混合,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浸泡时间3-5h;
(3)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清水煎煮,过滤除去滤渣,将滤液制得汤剂,然后浓缩制成浸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粉碎至粒径50-8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清水煎煮为煎煮2~3次,每次30~60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清水煎煮为煎煮3次,第一次煎煮时间60min,第二次煎煮时间45min;第三次煎煮时间30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将所述浸膏制备成片剂、粉剂、胶囊剂或者颗粒剂。在制备成品制剂过程中可加入常规辅料(淀粉、植物油等),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粉剂、胶囊剂或者颗粒剂。
用于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的原料如下:
土田七植物拉丁文学名Anthriscus sylvestris(L.)Hoffm.[(Chaerophyllumsyluestre L.)]含峨参内酯(anthricin),异峨参内酯(isoan-thricin),2-(3,4,5,-trimethoxybenzyl)-3-(3,4-methylene-dioxybenzyl)butyro lactone],深黄水芹酮(crocatone),(Z)-2-当归酰氧基甲基-2-丁烯酸[(Z)-2-angeloyolxymethyl-2-butenoicacid],O-[(Z)-2-当归酰氧基甲基-2-丁烯酰基]-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肉桂醇,{O-[(Z-)-2-angeloyoxymethyl-2-butenoyl]-3-methoxy-4,5-methylenedioxycinnamylalcohol}.紫花前胡甙(nodakenin),工莨菪甙(scopolin),尿嘧啶(uracil),芹菜素(api-genin),槲皮素(quercetin),靶香甙(rutin)及α-蒎烯(α-pinene),β-月桂烯(β-myrcene),d-柠檬烯(d-limo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等,具有益气健脾,活血止痛等功效。
一把伞植物拉丁文学名D.pleian-tha(Hance)Woods{D.hispida(Hao)Chun}含4ˊ-去甲鬼臼毒酮(4ˊ-demethylpodophyllotoxone)、异鬼臼苦酮(isopicropodophyllone)、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鬼臼苦酮(picropodophyllone)、山荷叶素(di-phyll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山柰酚、槲皮素、紫云英甙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功效。
橘米植物拉丁文学名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含脂肪油、蛋白质,其苦味成分为黄柏内酯(Limonin,Obaculactone)和闹米林(Nomilin)等,具有理气止痛,活血散结等功效。
蜂子动物拉丁文学名Apis cerana Fabr含总氮量>8%,蛋白质约15.4%(约占干物质的48%),脂肪约3.17%(约占干物质的15%),总糖约0.41%,灰分约3.02%,18种氨基酸(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等,具有祛风解毒,杀虫,通乳等功效。
榆根白皮植物拉丁文学名Ulmus pumila L.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等多种甾醇类;及鞣质、树胶、脂肪油等,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等功效。
柿叶植物拉丁文学名Diospyros kaki Thunb,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叶绿素等,具有止咳定喘,生津止渴,活血止血等功效。
给药途径:
根据本发明,用于系统给药的药物配方可以按照肠道用药、非肠道用药和局部用药进行配制。实际上,所有三种类型的配方可以同时使用,以达到该有效成分的系统给药。给药途径包括胃肠道外途径,如皮下、静脉、肌肉注射,腹腔内给药;胃肠道给药包括口服及灌肠等途径。
给药剂量:
给药的剂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疗程、个体差异及急性和给药途径的不同而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个体需要,决定每一组份有效用量的最佳范围。
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可以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药物或诊断剂联合使用。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共同服用,这些其他化合物,根据常规治疗实践,常用于治疗这些疾病。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提高机体适应性、提高消化器官功能、改善脾虚、促进组织代谢,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功效,可以抑制肝肿瘤细胞,修复肝细胞功能,逆转肝硬化,减少重型肝炎死亡率。同时,本发明的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中含有特殊的蛋白质成分,可以强化机体营养,弥补天然蛋白质不足,扶正固本,进一步促进了有效成分对肝细胞的修复作用,双管齐下,疗效显著。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选用天然动植物为原料,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对肝肿瘤及其并发症用药,具有同步治疗作用;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具有作用快速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荷瘤两周,肿瘤长至5mm×5mm照片;
图2为实验动物体重曲线;
图3为实验动物肿瘤体积曲线;
图4为实验动物生存曲线;
图5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中药A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肿瘤解剖照片;
图6为实验动物荷瘤45天照片,A高剂量组,B低剂量组;C生理盐水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质量份计。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可从普通中医药商店购买或常规种植、养殖,其规格符合行业标准。
实施例1-4,本发明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组合物的配方如下:
实施例1-4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土田七、一把伞、橘米、蜂子、榆根白皮、柿叶分别进行粉碎,粉碎至粒径50-80目;
(2)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药混合,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浸泡时间3-5h;
(3)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清水煎煮,煎煮3次,第一次煎煮时间60min,第二次煎煮时间45min;第三次煎煮时间30min。所述步骤(3)中清水煎煮为煎煮3次,第一次煎煮时间60min,第二次煎煮时间45min;第三次煎煮时间30min。过滤除去滤渣,将滤液制得汤剂,然后浓缩制成浸膏。
(4)可以将浸膏按照不同的方法制备如下剂型:
a)将浸膏中加入常规颗粒剂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颗粒剂;
b)将浸膏中加入常规片剂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
c)将浸膏制粒,过筛,低温烘干,粉碎,装胶囊,每粒装0.55g;
d)将浸膏中加入常规口服液辅料,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液。
上述制备各种剂型所需要的辅料以及制备各种剂型所使用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试验例一:动物实验
一、实验材料和试剂:
1、材料:小鼠选用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的BALB/c裸鼠。合格证编号:20088001635707
细胞系采用上海生物所提供的SMMC-7721肝癌细胞系。
清热解毒,祛瘀散结中药组合物(简称中药A)胶囊剂,有效组合物0.55g/颗。
2、试剂:1640培养液由Gbico公司提供干粉,按照要求配制。
二、实验方法:
1、肿瘤模型建立:将小鼠随机分笼饲养,每笼5只。皮下注射SMMC-7721肝癌细胞到小鼠腹部,每只5×106个细胞,共计40只裸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中药A高剂量组、中药A低剂量组、阿霉素组、生理盐水组。皮下注射后继续饲养,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至肿瘤长至约5mm×5mm大小开始给药。见图1所示。
2、给药方式和剂量:
中药A高剂量组:将0.55g的中药A用10ml水溶解,制成悬浊液,每组口服200微升,每日给药两次。
中药A低剂量组:将0.55g的中药A用10ml水溶解,制成悬浊液,每组灌胃100微升,每日给药两次。
阿霉素组:在肿瘤部位注射阿霉素溶液(1mg/ml)200ul,100ul和50ul,间隔3天注射1次,连续给药2周。
生理盐水组:每只口服200ul的生理盐水,每日口服2次。
3、实验周期:每间隔3天测量实验小鼠的体重和肿瘤大小,实验周期为喂药开始,45天。
三、实验结论:
1、中药A高、低剂量组对肿瘤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两组小鼠生理状况良好,45天存活率100%和80%。
2、阿霉素阳性对照组虽然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实验小鼠毒性大,出现体重降低,瘦弱,食欲不振等现象,实验第5天起出现死亡,15至25天高、中浓度组全部死亡,低浓度组45天的生存率不到20%。
3、生理盐水组肿瘤显著增大及破溃化脓,生理状况较差,45天死亡过半。
本实施例中药组合物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有下列优点:高、低剂量组对肿瘤有一定的肿瘤抑制作用,实验组小鼠生理状况良好,45天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0%,对小鼠进行高剂量饲喂,对小鼠的生长状况影响不大,证明本实施例中药组合物毒副作用不大。
为了验证实施例2-3的中药组合物的效果,对实施例2-3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同样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实施例2-3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同样具有治疗作用,但是效果较实施例1稍差。
为了验证不同的剂型的治疗效果,发明人对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的片剂、颗粒剂以及口服液三种剂型的中药组合物进行了同样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剂型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胶囊剂与片剂要稍优于颗粒剂与口服液。
试验例二:临床应用
服用方法:颗粒剂(简称中药A);剂量:5g/次,日服2次,孕妇禁用,对本中药组合物不适应者忌用。
例1.男,40岁,精神不佳,行动不便,脸肿,巩膜黄染、眼底潜血,时常衄血,肝区、脾区疼痛。乙肝发现途径:体检。乙肝感染途径:主诉不明。病史:患乙肝约10年,肝硬化史主诉不明。1999年3月查出肝硬化。家族病史及遗传性、功能性遗传倾向:其父母均患有肝病。
免疫学检查:2002年12月12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
HBV-DNA检查:2002年12月12日,9.34×106copies/ml。
血液生化检查:2002年12月12日,谷丙转氨酶62IU/L,谷草转氨酶82IU/L,总胆红素25.3umol/L。
B超检查:2002年11月25日,肝包膜增厚,实质光点粗分布欠均,门脉14cm,右斜径129cm。
曾治疗:多种中药方剂、西药(主诉不明),长期服用。主诉病情加重,导致胃溃疡史、泌乳史多年。
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现服用中药A:2002年12月13日开始。口服第3天后肝、脾区疼痛自觉缓解,精神状态改善。
免疫学检查:2003年6月26日,HBsAg阴性,HBeAg阴性,HBcAb阳性。
B超检查:2006年6月16日提示:肝未见异常。2006年12月23日提示:肝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有效,治愈。
例2.男,27岁,乏力,易感冒,眼底潜血,口苦口干,手脚心热。乙肝发现途径:婚检。乙肝感染途径:主诉不明。病史:乙肝病史约2年。胃溃疡病史多年。家族病史及遗传性、功能性遗传倾向:无或本人父亲患有乙肝(主诉保密)。
免疫学检查:2002年12月18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体(HBcAg)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
HBV-DNA检查:2002年12月18日,1.0×105copies/ml。
曾治疗:主诉未治疗。
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
现服用中药A:2002年12月23日开始,口服第15天手脚心灼热感消失。治疗期间发生车祸,对身心有一定损伤。
HBV-DNA检查:2003年1月20日,8.51×104copies/ml。2003年4月18日,<4.0×103copies/ml。
免疫学检查:2003年5月15日,HBsAg阴性,HBsAb阳性,HBeAg阴性,HBcAb阴性。
结论:有效,治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
例3.男,16岁,低热,起立时眩晕,乏力,焦虑,盗汗,耳鸣,自觉端坐呼吸舒适,下腹坠胀,大便时有隐血,夜尿1次/d,遗精。关节酸痛。乙肝发现途径:体检。乙肝感染途径:主诉不明。病史:患有乙肝5年。肝硬化史约半年。2005年3月昏厥1次。家族病史及遗传性、功能性遗传倾向:无。
免疫学检查:2006年5月14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
HBV-DNA检查:2006年5月14日,4.82×103copies/ml。
血液生化检查:2006年7月3日,直接胆红素8.80umol/L,总蛋白83.70g/L。
B超检查:2006年3月15日肝内实质回声光点增粗、增强。2006年7月3日肝包膜欠光滑,实质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
曾治疗:乌鲁木齐市某医院住院治疗。曾用药:肝得乐胶囊,各种中药针剂(主诉不明)配合使用,主诉病情加重。
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乙肝-肝硬化代偿期。
现服用中药A:2006年7月4日开始,主诉各种不适症状均有改善的感觉。
B超检查:2006.8.4.肝脏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血管行走自然。
HBV-DNA检查:低于检测下限。
结论:有效,肝硬化治愈。
例4.男,55岁,失眠,乏力,易怒,焦虑,夜尿2次/d。乙肝发现途径:主诉不明。乙肝感染途径:主诉不明。病史:乙肝病史约15年,肝肿瘤史主诉不明。家族病史及遗传性、功能性遗传倾向:无。
免疫学检查:2012年4月24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
放射学检查:2012年4月27日,平扫时肝内可见多发团块、结节状稍低密度影,边界模糊,注入对比剂后病灶呈现不均匀强化,最大病灶位于左叶,长径为6.5cm,肝内另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诊断为肝脏多发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2012年5月4日,住院期间,DAS示:肝内左、右叶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灶。最大位于肝左叶大小约8cm。
曾治疗:2012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移植术1次。
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乙肝-肝内多发性肿瘤。
现服用中药A:2012年5月29日开始。口服约6h后矢气,恶臭,轻微腹泻状。失眠,乏力,易怒,焦虑明显改善。
B超检查:2012年8月24日肝脏右叶斜径150mm,包膜不平整,肝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团块,大者约36mm×49mm,界限清,右肝后叶见一约32mm×22mm囊性团块界限清。
结论:有效,肿瘤缩小。
例5.男,59岁,乏力,焦虑,胃胀,消化不良,夜尿2~3次/d。乙肝发现途径:2004年部队体检。乙肝感染途径:主诉不明。病史:乙肝病史约15年,肝硬化史主诉不明。家族病史及遗传性、功能性遗传倾向:无。
尿常规检查:2019年6月18日,尿蛋白PRO 1+,尿胆红素BIL 1+,隐血BLD 2+,红细胞RBC 546.60个/ul。
免疫学检查:2019年6月18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68.385IU/mL,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14.457PEI U/mL。
血液生化检查:2019年6月18日,谷草转氨酶AST 52U/L,总蛋白TP62.5 g/L,白蛋白ALB37.5 g/L,总胆红素TBIL110.0 umol/L,直接胆红素38.8umol/L,间接胆红素IBIL71.2umol/L,总胆汁酸TBA96.5 umol/L,甘胆酸CG31.97 mg/L,腺苷脱氨酶ADA 20.9U/L,葡萄糖GLU6.8.mmol/L。
B超检查:2019年6月18日,肝脏体积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宽约1.3cm。脾脏增大,肋间厚6.7cm,脾门处脾静脉走行迂曲扩张,呈蜂窝状,最宽约1.9cm。
曾治疗:患病以后,某部队医院治疗,2015年8月,烟台市某医院,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套扎手术1次,并综合治疗。2015年9月,烟台市某医院,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套扎手术1次,并综合治疗。曾用药如恩替卡韦分散片、六味五灵片、复方氨基酸胶囊(8-11)等。
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现服用中药A:2019年7月1日开始,失眠,乏力,易怒,焦虑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B超检查:2019年8月27日,肝脏体积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宽约1.2cm。脾脏增大,肋间厚6.2cm。2019年10月29日,脾脏增大,肋间厚5.6cm。
尿常规检查:2019年9月27日,尿蛋白PRO-,尿胆红素BIL-,隐血BLD-,红细胞RBC28.40个/ul。
结论:有效,尿常规基本恢复。继续服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抑制肝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土田七、一把伞、橘米、蜂子、榆根白皮、柿叶分别粉碎至粒径为50-80目;
(2)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药混合,加入乙醇水溶液浸泡,浸泡时间3-5h;
(3)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清水煎煮,过滤除去滤渣,将滤液制得汤剂,然后浓缩制成浸膏;
所述步骤(3)中清水煎煮为煎煮3次,第一次煎煮时间60min,第二次煎煮时间45min;第三次煎煮时间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肝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制肝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浸膏制备成片剂、粉剂、胶囊剂或者颗粒剂。
CN201911327764.0A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298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764.0A CN111298061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7764.0A CN111298061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8061A CN111298061A (zh) 2020-06-19
CN111298061B true CN111298061B (zh) 2023-09-01

Family

ID=7115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7764.0A Active CN111298061B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806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106A (zh) * 1999-12-30 2001-01-10 谢昌杰 一种解毒化瘀消炎止痛提神益气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172A (zh) * 2015-09-06 2015-11-25 卡世全 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20292A (zh) * 2016-06-25 2016-09-07 丁常燕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9106A (zh) * 1999-12-30 2001-01-10 谢昌杰 一种解毒化瘀消炎止痛提神益气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172A (zh) * 2015-09-06 2015-11-25 卡世全 一种治疗急、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CN105920292A (zh) * 2016-06-25 2016-09-07 丁常燕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土田七的简介;网络投稿;《https://www.xuexila.com/jiankang/yongyao/3016003.html》;20170405;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8061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107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4814A (zh)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81A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8569B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0689A (zh) 欣力康复方制剂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04906465A (zh) 一种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化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713A (zh) 治疗自体免疫性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中成药、医疗食品及制备方法
CN110772564A (zh) 一种具有调节抑郁情绪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
CN111298061B (zh) 一种清热解毒、祛瘀散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8261B (zh) 一种治疗老年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670A (zh) 一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902A (zh) 中药制剂用于制备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药物中的用途
CN108498568A (zh) 用羊胎盘或胚胎治疗自体免疫性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中成药、医用食品及制备方法
CN111084878A (zh) 一种用于肺及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物医药、医用全营养食品及制备方法
CN112494614A (zh) 一种木瓜百药组合防治癌病的中药配方
CN105287921A (zh) 治疗胃癌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508A (zh) 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35906A (zh) 一种治疗干性支气管扩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1567A (zh) 一种中草药扶正化瘀排毒化肿瘤的配方
CN109394885A (zh)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制剂
CN106619870A (zh) 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8028B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药
CN104784509A (zh) 用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
CN110575499A (zh) 一种防治乳房增生、肿块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263A (zh) 食道癌活血化瘀药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