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5519A -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5519A
CN111295519A CN201880072491.7A CN201880072491A CN111295519A CN 111295519 A CN111295519 A CN 111295519A CN 201880072491 A CN201880072491 A CN 201880072491A CN 111295519 A CN111295519 A CN 111295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emperature
oil supply
additiona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24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5519B (zh
Inventor
五十岚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ang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filed Critical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Publication of CN111295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5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5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 F04C18/1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toothed rotary pistons with helical teeth, e.g. chevron-shaped, scre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具备:压缩机主体(100);油箱(12),贮留油;配管(6a~6d),从油箱(12)向追加供油口(121d)输送油;追加供油阀(34),容许或遮断配管(6d)内的油的流动;油温传感器(41),用来测量油箱(12)内的油温(To);以及控制装置(50),具有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变得比规定的第1油温(To1)低时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的油温闭阀控制部。这里,第1油温(To1)是比压缩机主体(100)为额定状态时的油温高且比转子壳体(121)内的水分冷凝温度高的温度。

Description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螺旋压缩机在转子壳体内收容有螺旋转子而构成。通过螺旋转子在转子壳体内旋转,将气体压缩。特别是,在螺旋压缩机之中,为了螺旋转子的润滑、冷却及密封等而向转子壳体内供油的种类的装置被称作供油式螺旋压缩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在专利文献1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中,测量向驱动螺旋转子的马达的输入电力、螺旋转子的高压侧的温度及油箱等的油的温度,基于这些测量值检测作用于供油式螺旋压缩机的负荷,根据该负荷对供油量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8705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对于螺旋压缩机,设定了被称作额定状态的螺旋压缩机主体的设计点。所谓额定状态,与将马达额定驱动的状态对应,即是螺旋压缩机主体以规格压力输出规定风量的状态。如果在没有达到该额定状态的状态下进行较多的供油,则成为将过剩量的油搅拌,有发生动力损失的情况。
专利文献1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如上述那样根据负荷对供油量进行控制,但关于与额定状态的关联没有做任何研究,可以想到有在没有达到额定状态的状态下将追加供油用的阀(control valve;控制阀)打开而增加供油量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发生上述动力损失,供油式螺旋压缩机的动力效率下降。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水分冷凝没有特别研究。如果在供油温度比水分冷凝温度低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用的阀打开而增加供油量,则水分在转子壳体内冷凝,有给压缩过程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
如上述那样,专利文献1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从没有达到额定状态的状态下的追加供油带来的动力损失和有给压缩过程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的水分冷凝这两个观点,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供油式螺旋压缩机中、通过考虑到额定状态的供油降低动力损失、并且通过考虑到水分冷凝的供油抑制水分冷凝。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具备:压缩机主体,具有螺旋转子、驱动前述螺旋转子的电动机、收容前述螺旋转子的转子壳体、设置于前述转子壳体的主体供油口、以及设置于前述转子壳体的追加供油口;油箱,贮留油;供油线路,从前述油箱向前述追加供油口输送油;追加供油阀,容许或遮断前述供油线路内的油的流动;油温传感器,用来测量前述油箱内的油温;以及控制装置,具有当由前述油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油温变得比规定的第1油温低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油温闭阀控制部;前述第1油温是比前述压缩机主体为额定状态时的油温高且比前述转子壳体内的水分冷凝温度高的温度。
根据该结构,由油温传感器测量油箱内的油温,由油温闭阀控制部判定该油温是否比第1油温低。假如在油箱内的油温为第1油温以上的情况下,压缩机主体达到额定状态。由于在达到额定状态的状态下即使进行追加供油也难以成为油的过剩供给,所以能够降低由追加供油带来的动力损失。换言之,如果在没有达到额定状态的状态下进行追加供油,则有成为油的过剩供给的可能,由追加供油带来的动力损失增大。此外,在油箱内的油温比第1油温高的情况下,成为以比水分冷凝温度高的温度供油。因此,能够抑制由追加供油带来的水分冷凝,能够抑制对压缩过程的不良影响。所以,通过油温闭阀控制部,在油箱内的油温比第1油温低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关闭而不进行从追加供油口的追加供油,由此能够降低动力损失,能够抑制过度冷却而抑制水分冷凝。
也可以是,前述供油式螺旋压缩机还具备用来测量外部气体的温度的气温传感器,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气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气温变得比规定的气温低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气温闭阀控制部。
根据该结构,由气温传感器测量外部气体的温度,由气温闭阀控制部判定该气温是否比规定的气温低。这里,所谓规定的气温,基于转子壳体内的冷却的必要性来设定。具体而言,作为在不到该规定的气温时也可以不通过供油将转子壳体内主动地冷却的温度,能够设定该规定的气温。通过气温闭阀控制部,在该气温比规定的气温低、缺乏冷却的必要性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关闭而不进行从追加供油口的追加供油,由此能够抑制过剩的供油,能够降低动力损失。
也可以是,前述供油式螺旋压缩机还具备用来测量外部气体的温度的气温传感器,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气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气温变得比规定的气温低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气温闭阀控制部,构成为,当前述油温闭阀控制部和前述气温闭阀控制部的两者满足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条件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追加供油阀的振荡现象。具体而言,当外部气体的温度较高时,即使是低负荷状态,油温也容易变高。因此,即使在油箱内的油温比第1油温低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关闭,也有然后将追加供油阀打开的条件立即成立的可能。相对于此,通过在油温闭阀控制部和气温闭阀控制部的两者满足将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条件时将追加供油阀关闭,能够将追加供油阀是闭状态的时间确保一定以上。
也可以是,前述供油式螺旋压缩机还具备:变频器,用来变更前述电动机的转速;转速传感器,测量前述电动机的转速;喷出口,设置于前述转子壳体,用来将含有油的压缩气体喷出;以及排油线路,从前述喷出口向前述油箱输送油;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转速传感器测量出的转速不到规定的转速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的转速开阀控制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由变频器大范围地调整电动机的转速,能够由转速传感器测量该转速。供油线路将油箱与追加供油口流体性地连接,排油线路将喷出口与油箱流体性地连接。即,在上述结构中,成为油在压缩机主体与油箱之间循环的结构。特别是,在供油线路,利用油箱内的压力与追加供油口的压力的差压使油流动,由此能够供油。如果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而从喷出口的喷出压下降,则油箱内的压力下降,所以如果转速过度下降,则有不能充分确保上述差压而不能充分地供油的可能。如果在有可能没有被充分供油的状态下再将追加供油阀关闭,不进行从追加供油口的追加供油,则有油不足而给压缩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因而,通过转速闭阀控制部,在电动机的转速不到不能充分地确保喷出压的规定的转速时,将追加供油阀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继续从追加供油口的追加供油,由此能够防止转子壳体内的油不足。
也可以是,前述供油式螺旋压缩机还具备用来测量前述油箱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压力传感器测量出的压力为规定的压力以下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的压力开阀控制部。
根据该结构,由压力传感器测量油箱内的压力,由压力闭阀控制部判定该压力是否为规定的压力以下。这里,规定的压力是能够稳定地进行利用前述的差压的供油的最低的压力。当油箱内的压力不到该压力时,如前述那样有可能不能确保充分的供油量。如果在有可能不能确保充分的供油量的状态下再将追加供油阀关闭,不进行追加供油,则有油不足而给压缩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因而,通过压力闭阀控制部,将追加供油阀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继续从追加供油口的追加,由此防止转子壳体内的油不足。
也可以是,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油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油温变得比第2油温高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打开的油温开阀控制部,前述第2油温是比前述第1油温高且前述油劣化的温度。
根据该结构,由油温传感器测量油箱内的油温,由油温开阀控制部判定该油温是否比第2油温低。假如在该油温为第2油温以上的情况下,有油劣化的可能。所以,通过油温开阀控制部,在油箱内的油温比第2油温高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打开而进行从追加供油口的追加供油,使油流动,使油的温度下降。由此,能够抑制油的劣化。
也可以是,前述螺旋转子由阳转子和齿数比阳转子多的阴转子构成,前述转子壳体具备收容前述阳转子的阳转子室和收容前述阴转子的阴转子室,前述主体供油口向前述阴转子室的压缩空间开口,前述追加供油口向比前述主体供油口开口的位置靠下游侧的前述阳转子室或前述阴转子室的压缩空间开口。
根据该结构,主体供油口以向阴转子室的喷出侧空间开口的方式设置,所以成为主要对阴转子供油。阴转子与阳转子相比齿数较多,所以转速较小。因此,与主要对阳转子供油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将油搅拌的动力。此外,由于将追加供油口设置在比主体供油口靠下游侧(喷出口侧),所以与向比主体供油口靠吸入侧供油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与冷却效果对应的搅拌动力,并且能够实现特别是在高压侧(即,更靠喷出口侧)被要求的气体的漏出的防止(即向低压侧的压缩泄漏的防止)。此外,设置主体供油口和追加供油口这两种供油口,由控制装置如上述那样控制追加供油阀,当不需要追加供油时将追加供油停止,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动力损失。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供油式螺旋压缩机中,通过考虑到压缩机主体的额定状态的供油能够降低动力损失,并且通过考虑到水分冷凝的供油能够抑制水分冷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的系统图。
图2是图1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追加供油阀的开闭状态与油温的关系的图表。
图4是表示追加供油阀的开闭状态与气温的关系的图表。
图5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的系统图。
图7是图6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有关第2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包括有关第1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的系统图。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被配置在封装件2内,具备压缩机主体100,由压缩机主体100将空气从外部吸入,在内部压缩并喷出。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主体100具备吸气调整阀110、压缩部120和将压缩部120驱动的马达(电动机)130。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主体100是未搭载变频器等变更转速的设备的固定输出机。
吸气调整阀110被安装在压缩部120的吸入口121a。吸气调整阀110调整从吸入口121a吸入的空气量。在吸气调整阀110的入口侧设有过滤器110a。该过滤器110a起到将尘垢等不需要物除去的作用。吸气调整阀110是一般的活塞阀型,是公知的,所以这里的详细的说明省略。
压缩部120是具有压缩功能的部分。压缩部120的外装件由转子壳体121构成。在转子壳体121,设有吸入口121a和喷出口121b。在转子壳体121内收容着螺旋转子122。没有图示详细情况,但螺旋转子122由阳转子122a和阴转子(未图示)构成,所述阴转子与阳转子122a啮合,齿数比阳转子122a多。在转子壳体121内的空间中,将收容阳转子122a的部分称作阳转子室,将收容阴转子的部分称作阴转子室。
从阳转子122a的一端延伸出成为阳转子122a的旋转轴的轴部件123。轴部件123将转子壳体121贯通而延伸到马达130,与马达130机械地连接。同样,从阳转子122a的另一端也延伸出成为阳转子122a的旋转轴的轴部件124。轴部件124在转子壳体121内截止。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主体100是螺旋转子122被水平配置的横置型。但是,螺旋转子122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采用任意的配置。例如,该配置既可以是螺旋转子122被铅直配置的纵置型,也可以是螺旋转子122的旋转轴从水平面倾斜而配置的倾斜型。
此外,在转子壳体121内收容有轴承125、126。轴承125、126将轴部件123、124分别轴支承。
马达130具备马达壳体131、被固定在马达壳体131内的固定件132、被配置在固定件132的内侧的旋转件133、和成为旋转件133的旋转轴的轴部件134。在轴部件134延伸的方向上,在旋转件133的两侧,配置有轴承135、136。轴承135、136将轴部件134轴支承。轴部件134将马达壳体131贯通并朝向压缩部120延伸。
在转子壳体121与马达壳体131之间配置有齿轮壳体140。在齿轮壳体140内收容有连结齿轮141。连结齿轮141将轴部件123与轴部件134连结。由此,来自马达130的旋转动力被传递给螺旋转子122。此外,齿轮壳体140内和马达壳体131内被密封装置142在流体上遮断。因此,防止了齿轮壳体140内与马达壳体131内之间的油的流动。
通过以上的结构,如果马达130动作,则经由轴部件134向螺旋转子122传递旋转动力,通过螺旋转子122的旋转,经由吸气调整阀110将空气吸入,将吸入的空气压缩,将压缩后的空气从喷出口121b喷出。被喷出的空气经由配管5a被向油分离回收器10输送。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具备包括压缩机主体100和油分离回收器10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在压缩空气供给系统中,除了油分离回收器10以外,还设有保压止回阀21、气体冷却器22和干燥器23。
油分离回收器10经由配管5b而与保压止回阀21连接,详细情况后述,但由油分离回收器10分离了油的压缩空气经由配管5b被向保压止回阀21输送。
保压止回阀21具有将后述的油箱12内的压力保持为一定的值的功能。保压止回阀21经由配管5c而与气体冷却器22连接,被保压止回阀21压力调整后的压缩空气经由配管5c被向气体冷却器22输送。在配管5b,安装有作为安全阀的压力释放阀24和消音器25,在保压止回阀21的上游,能够由压力释放阀24和消音器25进行压力释放和静音化。
气体冷却器22是空冷热交换器。这里,通过从周围空气得到冷热,从配管5c流入的空气被冷却。但是,气体冷却器22的形态并不限于这样的空冷热交换器,可以是任意的形态。气体冷却器22经由配管5d而与干燥器23连接,被干燥器23冷却的压缩空气经由配管5e被向供给目的地输送。
此外,在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中,在由压缩部120的压缩时,从螺旋转子122的润滑、压缩空气的冷却、伴随着压缩的密封性等的观点,向转子壳体121内供给油。为了供油,在转子壳体121设有主体供油口121c和追加供油口121d。详细地讲,主体供油口121c以向阴转子室的喷出侧空间开口的方式设置。追加供油口121d以向比主体供油口121c开口的位置靠下游侧的阴转子室的压缩空间开口的方式设置。但是,追加供油口121d也可以以向比主体供油口121c开口的位置靠下游侧的阳转子室的压缩空间开口的方式设置。经由主体供油口121c和追加供油口121d被供给的油与压缩空气一起被从喷出口121b喷出,经由配管(排油线路)5a被向油分离回收器10输送。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具备包括压缩机主体100和油分离回收器10的油循环系统。在油循环系统中,除了油分离回收器10以外,还设有油冷却器31、油过滤器32、三通阀33和追加供油阀34。
油分离回收器10具备分离器11、油箱12和离心分离部13。分离器11是从由离心分离部13将油分一次分离后的压缩空气将油分二次分离的部件。被离心分离部13分离后的油被积存于油箱12。在油箱12安装有油温传感器41,能够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油箱12内的油温。此外,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还具备测量被吸入到封装件2内的外部气体的温度(以下称作气温)的气温传感器42。油箱12经由配管6a而与油冷却器31连接,积存于油箱12的油经由配管6a被向油冷却器31输送。
油冷却器31是空冷热交换器。这里,通过从空气得到冷热而油被冷却。但是,油冷却器31的形态并不限于这样的空冷热交换器,可以是任意的形态。油冷却器31经由配管6b而与油过滤器32连接,被油冷却器31冷却后的油经由配管6b被向油过滤器32输送。
此外,在配管6a、6b安装着三通阀33,配管6a与配管6b经由三通阀33连接。因此,积存于油箱12的油能够借助三通阀33将油冷却器31旁通而向油过滤器32输送。
油过滤器32是从油将尘垢等不需要物过滤的过滤器。油过滤器32与主体供油口121c及追加供油口121d经由配管6c、6d分别连接,由油过滤器32除去不需要物后的油经由配管6c、6d被向转子壳体121内输送。特别是,在将油过滤器32与追加供油口121d连接的配管6d夹设有作为电磁阀的追加供油阀34。在配管6a~6d(供油线路)内,借助油箱12的内压与供油口121c、121d的压力的差压,油从油箱12朝向供油口121c、121d流动。因此,通过将追加供油阀34开闭,能够容许或遮断从追加供油口121d向转子壳体121内的供油。另外,当压缩机主体100为额定状态时,常时进行从主体供油口121c的供油。
此外,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具备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由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那样的存储装置的硬件和安装于其中的软件构建。
控制装置50对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的各构成要素进行控制,但特别是接收关于来自油温传感器41的油温和来自气温传感器42的气温的信号,基于这些信号对追加供油阀34的开闭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50具备:油温闭阀控制部51,基于上述油温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油温开阀控制部52,基于上述油温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气温闭阀控制部53,基于上述气温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以及气温开阀控制部54,基于上述气温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
图3是表示追加供油阀34的开闭状态与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的关系的图表。
在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的状况下,油温闭阀控制部51判定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是否比第1油温To1低,当油温To比第1油温To1低时,要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这里,第1油温To1是比压缩机主体100为额定状态时的油温(额定油温ToR)高且比转子壳体121内的水分冷凝的温度(水分冷凝温度ToW)高的温度。例如,当额定油温ToR为95℃、水分冷凝温度ToW为90℃时,也可以将第1油温To1设定为100℃。优选的是,第1油温To1是从额定油温ToR和水分冷凝温度ToW的较高者的温度加5℃以内。
在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的状况下,油温开阀控制部52判定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是否为第2油温To2以上,当油温To变得比第2油温To2高时,要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这里,第2油温To2是比第1油温To1高且油不劣化的温度。该温度可以根据油的种类而变化,但例如只要将第2油温To2设定为油的耐热温度以下就可以,优选的是较低地设定为从油的耐热温度减10℃以上。
图4是表示追加供油阀34的开闭状态与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的关系的图表。
在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的状况下,气温闭阀控制部53判定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是否比第1气温(规定的气温)Ta1低,当气温Ta为第1气温Ta1以下(Ta≤Ta1)时,要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这里,第1气温Ta1基于转子壳体121内的冷却的必要性而设定。具体而言,在气温Ta为第1气温Ta1以下时也可以不通过追加供油将转子壳体121内主动地冷却的情况下,作为相当于该气温Ta的温度能够设定第1气温Ta1。例如,也可以将第1气温Ta1设定为35℃。
在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的状况下,气温开阀控制部54判定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是否为第2气温Ta2以上,当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时,要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这里,第2气温Ta也还基于转子壳体121内的冷却的必要性而设定。具体而言,在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时需要通过追加供油将转子壳体121内主动地冷却的情况下,作为相当于该气温Ta的温度能够设定第2气温Ta2。例如,也可以将第2气温Ta2设定为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油温闭阀控制部51和气温闭阀控制部53都要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时,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不到第1油温To1、并且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1气温Ta1以下时,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
此外,当油温开阀控制部52或气温开阀控制部54要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时,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为第1油温To2以上或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时,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
图5是表示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果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开始运转(步骤S5-1),则首先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5-2)。在此状态下,确保30秒的起动时的追加供油时间(步骤S5-3)。另外,在运转刚开始后,由于用于供油的差压较低,所以容易成为供油不足,但通过从运转开始起增加规定时间的供油量,能够消除供油不足。接着,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步骤S5-4)。在不满足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的条件的情况下,继续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步骤S5-4)。在满足了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开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关闭(步骤S5-5)。在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的状态下,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5-6)。在不满足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的条件的情况下,继续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5-6)。在满足了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的条件的情况下,将闭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5-7)。然后,为了防止振荡(hunting)现象而待机180秒(步骤S5-8),再次回到步骤S5-4,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
追加供油阀34的闭条件(步骤S5-4)是前述那样的。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不到第1油温To1并且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1气温Ta1以下时,开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
追加供油阀34的开条件(步骤S5-6)也是前述那样的。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为第1油温To2以上或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时,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有以下这样的优点。
(1)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油箱12内的油温To,由油温闭阀控制部51判定油温To是否比第1油温To1低。假如在油箱12内的油温To为第1油温To1以上的情况下,压缩机主体100达到额定状态。由于在达到额定状态的状态下即使进行追加供油也难以成为油的过剩供给,所以能够降低由追加供油带来的动力损失。换言之,如果在没有达到额定状态的状态下进行追加供油,则有成为油的过剩供给的可能,由追加供油带来的动力损失增大。此外,在油箱12内的油温To比第1油温To1高的情况下,成为以比水分冷凝温度ToW高的温度供油,油温To能够维持比水分冷凝温度ToW高的温度。因此,能够抑制由追加供油带来的水分冷凝,能够抑制向压缩过程的不良影响。所以,通过油温闭阀控制部51,在油箱12内的油温To比第1油温To1低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而不进行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由此能够抑制动力损失,能够抑制过度冷却而抑制水分冷凝。
(2)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气温Ta,由气温闭阀控制部53判定气温Ta是否比第1气温Ta1低。通过气温闭阀控制部53,在气温Ta为第1气温Ta1以下(Ta≤Ta1)、缺乏冷却的必要性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而不进行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由此能够抑制过剩的供油,能够降低动力损失。进而,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防止追加供油阀34的振荡现象。具体而言,当气温Ta较高时,在低负荷状态下油温To也容易变高。因此,即使在油箱12内的油温To比第1油温To1低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也有然后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的条件立即成立的可能。相对于此,通过当油温闭阀控制部51和气温闭阀控制部53的两者满足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的条件时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能够将追加供油阀34是闭状态的时间确保一定以上。此外,由气温开阀控制部54判定气温Ta是否为第2气温Ta2以上。通过气温闭阀控制部53,在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需要冷却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而进行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由此能够适时地进行冷却。
(3)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油箱12内的油温To,由油温开阀控制部52判定油温To是否比第2油温To2低。假如在油温To2为第2油温To2以上的情况下,有油劣化的可能。所以,通过油温开阀控制部52,在油箱12内的油温To比第2油温To2高的情况下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而进行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使油流动,使油的温度下降。由此,能够抑制油的劣化。
(4)主体供油口121c以向阴转子室的喷出侧空间开口的方式设置,所以主要对阴转子供油。阴转子与阳转子122a相比齿数较多,所以转速较小。因此,与主要对阳转子122a供油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将油搅拌的动力。此外,由于将追加供油口121d设置在比主体供油口121c靠下游侧(喷出口侧),所以与向比主体供油口121c靠吸入侧供油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与冷却效果对应的搅拌动力,并且能够实现特别是在高压侧(即,更靠喷出口侧)被要求的空气的漏出的防止(即向低压侧的压缩泄漏的防止)。此外,设置主体供油口121c和追加供油口121d这两种供油口,由控制装置50将追加供油阀34如上述那样控制,当不需要追加供油时将追加供油停止,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动力损失。
(第2实施方式)
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是可变输出机。与此有关的结构以外与图1的第1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于与图1所示的结构同样的部分赋予同样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马达130安装有变频器137。由于能够由变频器137变更马达130的旋转速度,所以能够变更压缩空气的喷出量。随之,在马达安装有用来测量马达130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43。此外,由于随着压缩空气的喷出量或消耗量的变化而油箱12的内压也可能变化,所以在油箱12安装有用来测量油箱12的内压的压力传感器44。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50除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各控制部51~54以外,还具备转速闭阀控制部55和压力闭阀控制部56。
在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的状况下,转速闭阀控制部55判定由转速传感器43测量出的转速N是否不到规定的转速N1,当转速N不到规定的转速N1时,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换言之,转速闭阀控制部55当转速N为规定的转速N1以上时,要将开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关闭。这里,规定的转速N1是如果不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就有成为油不足的可能的最高的转速。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那样利用油箱12与追加供油口121d的差压进行追加供油,但是需要有规定的转速N1是能够充分确保该差压之程度的转速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将规定的转速N1设定为马达130的额定状态的转速的60%。
此外,在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的状况下,压力闭阀控制部56判定由压力传感器44测量出的压力P是否超过规定的值(P1<P),当压力P为规定的值以下(P≤P1)时,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换言之,压力闭阀控制部56当压力P超过规定的值(P1<P)时,要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这里,规定的值P1是能够稳定地进行利用前述的差压的供油的最低的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油温闭阀控制部51、气温闭阀控制部53、转速闭阀控制部55和压力闭阀控制部56的全部要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时,开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不到第1油温To1、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1气温Ta1以下、由转速传感器43测量出的转速N为规定的转速N1以上、并且由压力传感器44测量出的压力P为规定的压力以上P1时,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
此外,当油温开阀控制部52或气温开阀控制部54要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时,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为第2油温To2以上或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时,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各值To1、To2、Ta1、Ta2的定性的含义相同,但因为固定输出机和可变输出机的构造上的差异,各数值To1、To2、Ta1、Ta2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将第1油温To1设定为95℃,将第2油温设定为110℃,将第1气温Ta1设定为35℃,将第2气温Ta2设定为40℃。
图8是表示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果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开始运转(步骤S8-1),则首先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8-2)。在此状态下确保30秒的追加供油时间(步骤S8-3)。另外,在运转刚开始后,由于用于供油的差压较低,所以容易成为供油不足,但通过从运转开始起增加规定时间的供油量,能够消除供油不足。接着,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步骤S8-4)。在不满足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的条件的情况下,继续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步骤S8-4)。在满足了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开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关闭(步骤S8-5)。在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的状态下,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8-6)。在不满足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的条件的情况下,继续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8-6)。在满足了将追加供油阀34打开的条件的情况下,将闭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打开(步骤S8-7)。然后,为了防止振荡现象而待机180秒(步骤S8-8),再次回到步骤S8-4,判定是否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
上述追加供油阀34的闭条件(步骤S8-4)是前述那样的。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不到第1油温To1、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不到第1气温Ta1、由转速传感器43测量出的转速N为规定的转速N1以上、并且由压力传感器44测量出的压力P为规定的压力P1以上时,开状态的追加供油阀34被关闭。
上述追加供油阀34的开条件(步骤S5-6)是前述那样的。即,当由油温传感器41测量出的油温To为第2油温To2以上或由气温传感器42测量出的气温Ta为第2气温Ta2以上时,追加供油阀34被打开。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1,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优点以外,还有以下这样的优点。
(1)能够由变频器137大范围地调整马达130的转速N,能够由转速传感器43测量转速N。配管6a~6d将油箱12与主体供油口121c及追加供油口121d流体性地连接,配管5a将喷出口121b与油箱12流体性地连接。即,在上述结构中,成为油在压缩机主体100与油箱12之间循环的结构。特别是,在配管6a~6d中,利用油箱12内的压力与追加供油口121d的压力的差压使油流动,由此能够供油。通常,压缩机主体100其马达130的转速N被控制,以将喷出压(油箱12内的压力)保持为一定。但是,如果马达130的转速过于下降,则由压缩部120的压缩泄漏增加由此吸入侧的压力上升。随之,即使是喷出压为一定的情况,也有追加供油口121d的压力上升的情况。因此,有不能充分地确保追加供油口121d的压力与油箱12内的压力的差压而不能充分地供油的可能。如果在有可能没有被充分地供油的状态下再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不进行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则有油不足而给压缩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因而,通过转速闭阀控制部55,在马达130的转速N不到不能充分确保油箱12内的压力的规定的转速N1时,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继续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由此防止转子壳体内的油不足。
(2)由压力传感器44测量油箱12内的压力P,由压力闭阀控制部56判定压力P是否超过规定值P1(P1<P)。当油箱12内的压力P为该规定值P1以下时,如前述那样,有不能确保充分的供油量的可能。如果在有可能不能确保充分的供油量的状态下再将追加供油阀34关闭,不进行追加供油,则有油不足而给压缩带来不良影响的可能。因而,通过压力闭阀控制部56,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继续从追加供油口121d的追加供油,由此防止转子壳体121内的油不足。
通过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在该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各种各样变更而实施。例如,也可以各控制部51~56单独使追加供油阀34开闭。此外,压力闭阀控制部56也可以当由压力传感器44测量出的压力P作为上限值为规定的油箱12内的压力值P2以上时、在达到上限值P2的压力之前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根据追加供油阀34,如果一次侧的压力过高,则不能将追加供油阀34稳定地打开,不能适时地供油,有发生油不足的可能。因而,通过压力闭阀控制部56,在达到作为上限值的压力P2之前将追加供油阀34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继续最低限供油,抑制油不足。这里,作为上限值的P2只要设为追加供油阀34能够考虑机械性的规格等而稳定地打开的最高的压力就可以。
附图标记说明
1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2 封装件(package)
5a~5e 配管(排油线路)
6a~6d 配管(供油线路)
10 油分离回收器
11 分离器
12 油箱
13 离心分离部
21 保压止回阀
22 气体冷却器
23 干燥器
24 压力释放阀
25 消音器
31 油冷却器
32 油过滤器
33 三通阀
34 追加供油阀
41 油温传感器
42 气温传感器
43 转速传感器
44 压力传感器
50 控制装置
51 油温闭阀控制部
52 油温开阀控制部
53 气温闭阀控制部
54 气温开阀控制部
100 压缩机主体
110 吸气调整阀
110a 过滤器
120 压缩部
121 转子壳体
121a 吸入口
121b 喷出口
121c 主体供油口
121d 追加供油口
122 螺旋转子
122a 阳转子
123、124 轴部件
125、126 轴承
130 马达(电动机)
131 马达壳体
132 固定件
133 旋转件
134 轴部件
135、136 轴承
137 变频器(inverter)
140 齿轮壳体
141 连结齿轮
142 密封装置。

Claims (7)

1.一种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压缩机主体,具有螺旋转子、驱动前述螺旋转子的电动机、收容前述螺旋转子的转子壳体、设置于前述转子壳体的主体供油口、以及设置于前述转子壳体的追加供油口;
油箱,贮留油;
供油线路,从前述油箱向前述追加供油口输送油;
追加供油阀,容许或遮断前述供油线路内的油的流动;
油温传感器,用来测量前述油箱内的油温;以及
控制装置,具有当由前述油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油温变得比规定的第1油温低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油温闭阀控制部;
前述第1油温是比前述压缩机主体为额定状态时的油温高且比前述转子壳体内的水分冷凝温度高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来测量外部气体的温度的气温传感器,
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气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气温变得比规定的气温低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气温闭阀控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来测量外部气体的温度的气温传感器,
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气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气温变得比规定的气温低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气温闭阀控制部,
构成为,当前述油温闭阀控制部和前述气温闭阀控制部的两者满足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的条件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关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变频器,用来变更前述电动机的转速;
转速传感器,测量前述电动机的转速;
喷出口,设置于前述转子壳体,用来将含有油的压缩气体喷出;以及
排油线路,从前述喷出口向前述油箱输送油;
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转速传感器测量出的转速不到规定的转速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的转速开阀控制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来测量前述油箱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压力传感器测量出的压力为规定的压力以下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维持为打开的状态的压力开阀控制部。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控制装置还具有当由前述油温传感器测量出的油温变得比第2油温高时将前述追加供油阀打开的油温开阀控制部,
前述第2油温是比前述第1油温高且前述油劣化的温度。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油式螺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螺旋转子由阳转子和齿数比阳转子多的阴转子构成,
前述转子壳体具备收容前述阳转子的阳转子室和收容前述阴转子的阴转子室,
前述主体供油口向前述阴转子室的压缩空间开口,
前述追加供油口向比前述主体供油口开口的位置靠下游侧的前述阳转子室或前述阴转子室的压缩空间开口。
CN201880072491.7A 2017-11-09 2018-10-29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Active CN111295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6734 2017-11-09
JP2017216734A JP6843033B2 (ja) 2017-11-09 2017-11-09 給油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PCT/JP2018/040131 WO2019093181A1 (ja) 2017-11-09 2018-10-29 給油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5519A true CN111295519A (zh) 2020-06-16
CN111295519B CN111295519B (zh) 2022-04-15

Family

ID=6643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2491.7A Active CN111295519B (zh) 2017-11-09 2018-10-29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43033B2 (zh)
CN (1) CN111295519B (zh)
WO (1) WO20190931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618B (zh) * 2021-03-17 2023-12-11 日商神鋼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壓縮機以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7361B1 (nl) * 2019-06-12 2021-01-20 Atlas Copco Airpower Nv Compressorinstallatie en werkwijze voor het leveren van samengeperst gas
WO2020217156A1 (en) * 2019-04-24 2020-10-29 Atlas Copco Airpower, Naamloze Vennootschap Compressor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compressed gas
JP7190963B2 (ja) * 2019-05-23 2022-12-16 コベルコ・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JP7286869B2 (ja) 2020-02-25 2023-06-0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CN115123171B (zh) * 2022-06-22 2023-10-1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油壶组件、制动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249A (en) * 1973-11-26 1976-02-03 Hokuetsu Kogyo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of oil cooling type with appropriate oil discharge circuit
JPS55170491U (zh) * 1979-05-28 1980-12-06
JPH08500884A (ja) * 1993-03-17 1996-01-30 インガーソル ランド カンパニー 圧縮機潤滑系統を調整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65249A (zh) * 1996-05-14 1997-11-19 北越工业株式会社 油冷式螺旋压缩机
JPH10159764A (ja) * 1996-12-02 1998-06-16 Hitachi Ltd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00291561A (ja) * 1999-03-31 2000-10-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圧縮装置
JP2009013843A (ja) * 2007-07-03 2009-01-22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無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20130058822A1 (en) * 2010-03-08 2013-03-07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Screw Compressor
JP2014214740A (ja) * 2013-04-30 2014-11-17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249A (en) * 1973-11-26 1976-02-03 Hokuetsu Kogyo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of oil cooling type with appropriate oil discharge circuit
JPS55170491U (zh) * 1979-05-28 1980-12-06
JPH08500884A (ja) * 1993-03-17 1996-01-30 インガーソル ランド カンパニー 圧縮機潤滑系統を調整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165249A (zh) * 1996-05-14 1997-11-19 北越工业株式会社 油冷式螺旋压缩机
JPH10159764A (ja) * 1996-12-02 1998-06-16 Hitachi Ltd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00291561A (ja) * 1999-03-31 2000-10-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圧縮装置
JP2009013843A (ja) * 2007-07-03 2009-01-22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無給油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20130058822A1 (en) * 2010-03-08 2013-03-07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Screw Compressor
JP2014214740A (ja) * 2013-04-30 2014-11-17 北越工業株式会社 油冷式スクリュ圧縮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618B (zh) * 2021-03-17 2023-12-11 日商神鋼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壓縮機以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85971A (ja) 2019-06-06
CN111295519B (zh) 2022-04-15
JP6843033B2 (ja) 2021-03-17
WO2019093181A1 (ja)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5519B (zh) 供油式螺旋压缩机
JP6713439B2 (ja) 給油式空気圧縮機
US11415136B2 (en) Screw compressor
JP6272479B2 (ja) 気体圧縮機
US7165949B2 (en) Cavitation noise reduction system for a rotary screw vacuum pump
US200401126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ubricant flow control in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package
JP2011202817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081626B (zh) 冷冻装置
KR101728404B1 (ko) 다단 압축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11279082B (zh) 螺旋压缩机
CN216814660U (zh) 用于气悬浮压缩机的供气系统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13728163B (zh) 气体压缩机
SE512217C2 (sv) Tvåstegskompressor och förfarande för kylning av densamma
KR20230020522A (ko) 급유 기기 및 그의 이상 검출 방법
CN114198921A (zh) 用于控制冷媒循环系统的方法、装置及冷媒循环系统
JP2002115925A (ja) 油冷圧縮形冷凍機の運転方法
JP7150869B2 (ja) 給液式気体圧縮機
WO2022044863A1 (ja) 給油式空気圧縮機
WO2014106233A1 (en) Compressor control for reverse rotation failure
JP2599728B2 (ja) 油冷式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の給油装置
JP6454607B2 (ja) オイルフリー圧縮機
CN214887719U (zh) 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
EP3745049B1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N111895682B (zh) 采用单机双级混合式螺杆压缩机的风冷热泵系统
KR20220150393A (ko) 윤활유 회수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hengang Compressor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obe Steel,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