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316A - 缝制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缝制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8316A
CN111278316A CN201980005307.1A CN201980005307A CN111278316A CN 111278316 A CN111278316 A CN 111278316A CN 201980005307 A CN201980005307 A CN 201980005307A CN 111278316 A CN111278316 A CN 111278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hanger
mark
garment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53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ward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ward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ward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ward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78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6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6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 B65G47/4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bodily destination marks on either articles or load-carriers
    • B65G47/49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and distributing, e.g. automatically, to desired points according to bodily destination marks on either articles or load-carriers without bodily contact between article or load carrier and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e.g. the destination marks being electrically or electronically detec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短交货期内制造并交付定制的服装的缝制管理系统。为此,缝制管理系统(1)按照顾客的订购信息来缝制定制的服装,并将已做成的服装包装后配送给顾客,该缝制管理系统与一个订购信息对应地赋予一个制造标识,将根据订购信息裁剪出的布料按构成单品的每个部位来设为一个部件组,对各个部件组赋予与制造标识相对应的部件识别标识,将一个部件组装载于附加有管理标识的一个吊架(32),管理装置(10)基于管理信息管理吊架搬送装置(30)对吊架(32)的移动,使得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针对各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其中,该管理信息为将制造标识、吊架(32)的管理标识及装载于吊架(32)的部件组的部件识别标识进行对应而得到的信息。

Description

缝制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制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定制缝制服装的缝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如下一种系统(吊架系统):在制造服装的缝制作业流水线中,引入了吊架搬送装置,该吊架搬送装置一边将服装的构成部件装载于沿着轨道移动的吊架并使吊架移动一边高效地进行缝制作业。
但是,一般而言,吊架系统被利用于以流水作业方式缝制构成服装的各部件来做成服装的情况,吊架系统是以缝制各部件没有特殊个性的大量生产的服装的情况为前提。
但是,符合顾客的身材等的服装穿起来会更舒适,因此,优选的是测量缝制服装所需要的各部分的尺寸并基于该顾客的量体信息等进行缝制的定制服装。
但是,按定制来制造(缝制)服装包括根据顾客的量体裁剪与各个量体结果相应的布料等很多的工序,因此需要时间和劳力。
因此,例如在作为专利文献的日本特开2009-71903号公报中提出了如下一种系统:该系统具备用于输入订购服装的顾客的顾客订购数据并发送该顾客订购数据的订购用终端装置,以尽可能地使按定制进行的服装的制造(缝制)简单化,该系统从预先设定的多个纸样图案数据中检索适合于该顾客订购数据的特定纸样图案数据并选定该特定纸样图案数据,从而无需实际进行量体,就能够简单地订购服装。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按定制制造(缝制)服装的情况下,构成该服装的各部件为符合顾客的体形、喜好的有个性的部件。
因此,不容许与其他顾客所订购的服装的部件弄错,从而通过手工作业来逐件缝制,或者,即使使用如上所述的吊架系统,例如也只是将构成服装的所有构成部件装载于一个吊架,一边使该吊架在串行配置的缝制作业流水线上移动一边将各构成部位的部件按顺序缝好,从而做成了服装。
因此,即使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省去了量体的时间、劳力,也存在缝制作业的效率非常差、从顾客订购起直到服装做成为止需要长时间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定制西装等的情况下,由于容易产生褶皱,因此即使在缝制工厂等包装了一次,在配送到顾客手里之前,也需要再次压平等,此处也需要劳力和时间。
并且,如果是定制,则做成的服装的配送目的地是各个顾客,因此不能弄错配送目的地。因此,在出货、配送阶段,也需要如下的劳力和时间等:难以将服装从缝制工厂等直接配送给个人,从而在将服装暂时集中到集配站等后,重新确认配送单据并向各顾客配送。
因此,整体上,在定制的情况下,直到交付服装为止需要很多天。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交货期内制造并交付定制的服装的缝制管理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方案为一种缝制管理系统,获取来自顾客的订购信息,缝制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品的定制的服装,并将已做成的所述服装包装后配送给顾客,所述缝制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与一个所述订购信息对应地赋予一个制造标识,并且
关于按照所述订购信息裁剪出的布料,将构成所述单品的每个部位的部件设为一个部件组,针对各个所述部件组赋予与所述制造标识相对应的单独的部件识别标识,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具备吊架搬送装置,所述吊架搬送装置以在附加有能够单独识别的管理标识的一个吊架上装载有一个所述部件组的状态对所述吊架进行搬送,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管理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基于管理信息管理所述吊架搬送装置对所述吊架的移动,使得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针对各所述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其中,所述管理信息为将所述制造标识、所述吊架的所述管理标识以及装载于所述吊架的所述部件组的所述部件识别标识进行对应而得到的信息。
第二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中,
在所述缝制作业流水线上设置有临时放置部,所述临时放置部暂时保管所述部件组或缝制所述部件组而得到的缝制品,
所述管理装置根据所述吊架的所述管理标识以如下方式进行管理:在存在装载有需要调整所述缝制作业的作业时间的所述部件组或所述缝制品的所述吊架的情况下,将所述吊架暂时存放于所述临时放置部。
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
所述部件识别标识与所述制造标识、表示所述单品的种类的单品识别标识、表示所述部位的部位识别标识相对应。
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中,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将已做成的所述服装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规定时间并且维持规定的低湿度状态地进行包装。
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中,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标识检测装置,所述标识检测装置检测与已做成的所述服装相对应的所述制造标识、或者检测能够确定所述制造标识的特定标识,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单据输出装置,所述单据输出装置基于与由所述标识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制造标识或由所述特定标识确定的所述制造标识相对应的所述订购信息,输出表示所述服装的配送目的地的配送单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关于定制的服装,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针对各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因此能够实现在短交货期内制造并交付定制的服装的缝制管理系统。
另外,在缝制流水线上设置暂时保管部件组或缝制部件组而得到的缝制品的临时放置部,管理装置根据吊架的管理标识进行如下管理:在存在装载有需要调整缝制作业的作业时间的部件组或缝制品的吊架的情况下,将该吊架暂时存放于临时放置部,在设为像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即使是针对各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的情况,也能够调整作业时间来顺利地进行缝制作业。
另外,在对部件组附加有与制造标识、单品识别标识、部位识别标识相对应的部件识别标识的情况中,即使在针对各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的情况下,也能够明确部件组为哪件服装的部件组,从而能够可靠地避免弄错部件等。
另外,在具备将已做成的服装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规定时间并维持规定的低湿度状态地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将服装折叠,也能够仅通过将服装挂起来就恢复为没有褶皱等的状态,因此例如能够在缝制后以折叠得小的状态直接配送给顾客等,能够简单且迅速地交货,并能够在短交货期内顺利地交货。
并且,在由标识检测装置检测与已做成的服装相对应的制造标识或者检测能够确定该制造标识的特定标识、具备基于与所检测出的制造标识或由特定标识确定的制造标识相对应的订购信息输出表示服装的配送目的地的配送单据的单据输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针对一个服装当场获得适当的配送单据,省去搜索与服装对应的配送单据、确认服装与配送单据的对应的劳力和时间,从而能够将服装与正确的配送单据对应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流程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缝制管理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主要部分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存储部中存储的管理信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4A是示出流通于本实施方式的前身缝制流水线的前身组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4B是示出流通于本实施方式的后背缝制流水线的后背组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5A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管理系统的示意性的结构图。
图5B是示出以往的缝制管理系统的示意性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除了通常的缝制流水线之外还设置有优先进行缝制作业的超越专用流水线的情况下的一例的缝制作业流水线的示意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施加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下面的实施方式和图示例。
<<整体结构>>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制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流程的概念图,图2是示出缝制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主要部分框图。此外,下面还将本实施方式的“缝制管理系统”称为“本系统”。
缝制管理系统(本系统)1(参照图2)为如下的缝制管理系统:获取来自顾客的订购信息,缝制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品的定制的服装,将已做成的服装包装后配送给顾客。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制管理系统1具备管理装置10、标识读取装置20、吊架搬送装置30、包装装置40、单据输出装置50等。
此外,缝制管理系统1至少具备用于对缝制作业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10、标识读取装置20、吊架搬送装置30即可,可以不包括其它要素。另外,也可以包括此处示出的要素以外的要素。
在此,订购信息是指顾客的姓名、表示已做成的服装的配送目的地的住所(顾客的住所或者工作单位等期望的住所)、顾客的身高、肩宽等测量制造服装所需要的各部分的尺寸而得到的量体信息、顾客自己选择的布料的纤维种类、布料的颜色、花样、构成服装的单品的种类、单品的设计等信息。
优选的是,例如在接受顾客订购时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即裁缝师来进行量体。
量体等订购受理可以在店铺中进行,也可以在工作单位等顾客期望的场所进行。
进行一次量体而得到的信息被登记为顾客的默认信息,优选设为除非顾客因体形改变等而特别要求,否则在从第二次订购时起直接应用该信息。像这样,在通过量体而得到的信息被登记为默认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从第二次起能够经由因特网等简单地订购服装。
此外,不限定于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量体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使用3D测量装置等机械来自动地进行量体。
另外,例如在服装订购为缝制西装的情况下,单品种类是指构成西装的上衣(外套)、西裤、裙子、马甲等。
此外,服装订购不限定于如西装那样由多个单品构成的服装的情况,例如也考虑为只有女士礼服、连衣裙或外套的订购的情况等仅由一个单品构成服装的情况。
<<管理装置等的与缝制有关的结构>>
在本系统中,当顾客输入了定制服装的缝制的订购时,该订购信息被发送到规定的缝制工厂,并被对缝制工厂进行综合管理的管理装置10获取。
如图2所示,管理装置10为具备由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构成的控制部11、以及由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均未图示)构成的存储部12的计算机。
除此之外,管理装置10还具备与外部之间发送接收信息的通信部13、用于进行各种输入作业的操作部14等,各部通过总线15来连接。
在存储部12中保存有各种程序,通过控制部11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管理装置10的各种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存储部12中设置有管理信息存储区域121,在该管理信息存储区域121中存储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经由通信部13获取到的顾客的订购信息、后述的缝制管理信息(参照图3)、配送管理信息等。
在本系统1中,当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获取到订购信息时,由控制部11以与一个订购信息对应的方式发行并赋予一个制造编号(即,制造标识。在图3等中为“制造No”)。此外,制造标识只要是能够按订购信息进行区分即可,不限定于编号,例如也可以由字母、符号等构成。
此外,在存在关于同一顾客的多个订购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一个顾客订购了多个西装的情况、订购了西装和连衣裙的情况下等),可以在各个订购信息或对各订购信息赋予的制造编号中附加表示该多个订购信息为关于同一顾客的订购信息的关联信息等。
像这样,通过事先在关于同一顾客的多个订购信息或与各订购信息对应地赋予的制造编号中附加关联信息等,由此也能够进行如下布置等:在做完服装后向顾客配送服装时,统一配送至同一配送目的地。
另外,如图1所示,当由控制部11获取到订购信息时,按照该订购信息送出顾客所选择的布料,并进行与构成服装的单品相应的布料的裁剪。
关于布料,优选的是根据各布料的使用量来自动掌握库存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布料低于预先决定的量时,自动联络供应商,向缝制工厂适当地进货该布料。
由此,能够在没有多余的库存的同时迅速地接受订购。
在进行布料的裁剪时,例如根据订购信息中包含的顾客的量体信息等,电子式地构建与构成各单品的部件对应的“纸样”,通过投影仪将该纸样(称为“电子纸样”。)投影显示在布料上来进行裁剪作业。
此外,在生成纸样(电子纸样)时,优选的是,适当地自动进行图案校正,还考虑用于使布料的需要布量(每一件的布料使用量)为最小的对各部件的没有浪费的配置、布料的方向、花样对齐等来自动地制作标记数据。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不使用纸质纸样,而使用电子纸样来进行布料的裁剪,由此能够避免生成纸质纸样的浪费,并高效地进行布料的裁剪。特别是,在假定原则上为一件一件等较少数量的订购的定制服装缝制中,通过使用电子纸样,能够更灵活地进行应对。
此外,布料的裁剪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并不排除使用纸质纸样进行裁剪的情况。
当按照订购信息来裁剪布料时,对该裁剪出的布料进行部件的分组作业,该部件的分组作业为将构成与订购信息相应的服装的各单品中包括的各部位(例如,在单品为西装的情况下,为前身、贴边(日语:身返し)、后背、衣领、袖子)的部件设为一个部件组的作业。
部件的分组作业可以自动地进行,也可以是手工进行的作业。
当部件的分组作业完成时,对于各个部件组赋予作为与制造编号相对应的单独的部件识别标识的条形码No,并发行表现出该条形码No的条形码贴签35(参照图4A和图4B)。
条形码贴签35例如被印刷于纸、合成树脂等,粘贴于被分组为一个部件组的裁剪布料中的一个。此外,部件识别标识只要是将部件组与制造编号进行对应并能够区分各个部件组即可,不限定于条形码No。例如也可以为RFID等能够识别的各种标签。
条形码贴签35表现出由数字、符号等的组合形成的部件识别标识即条形码编号(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图3所示的条形码No),能够由标识读取装置20(例如条形码读取器)进行读取。由标识读取装置20读取出的部件识别标识的信息(即,条形码No)被控制部11获取。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部件识别标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条形码No)与作为制造标识的制造编号(“XXXXX1”等)、作为表示单品种类的单品识别标识的单品编码(例如在外套的情况下为“01”等)、作为表示部位的部位识别标识的部位编码(例如在前身的情况下为“001”等)进行对应,由它们的组合形成。
附加有条形码贴签35的部件组被装载于吊架32(参照图4A和图4B)来被进行缝制作业(参照图1所示的缝制作业流水线),该吊架32设置于缝制工厂内的吊架搬送装置30(参照图2)。
在图1中,以在所订购的服装为西装的情况下对作为单品的上衣(外套)进行缝制的情况为例,示意性地示出缝制工厂内的缝制作业流水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制工厂内的缝制作业流水线,并行地设置有缝制前身的前身缝制流水线61、缝制贴边的贴边缝制流水线62、缝制后背的后背缝制流水线63、缝制衣领的衣领缝制流水线64、缝制袖子的袖子缝制流水线65,还设置有将缝制后的前身与贴边缝合的前身及贴边缝制流水线66、在此基础上缝合缝制后的后背的前身、贴边及后背缝制流水线67、再在此基础上缝合缝制后的衣领的前身、贴边、后背及衣领缝制流水线68、最后缝合缝制后的袖子的前身、贴边、后背、衣领及袖子缝制流水线69。
图4A和图4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缝制工厂内的吊架搬送装置30的流通于缝制作业流水线的部件组的一例的概念图。
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吊架搬送装置30具备被卡定于搬送轨道31的多个吊架32。
在各吊架32设置有篮状的容纳部33,附加有条形码贴签35的部件组被容纳在该容纳部33内,随着吊架32的移动而沿着搬送轨道31移动。此外,吊架32、设置于吊架32的容纳部33的形状等不限定于图示例。
在各吊架32附加有能够各自单独识别的管理标识。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在各吊架32设置有作为管理标识的附加有RFID(在图4A和图4B等中为RFID No)的RFID标签34的情况,但是管理标识只要是能够单独地识别各吊架32的标识即可,不限定于附加有RFID的RFID标签34。
作为管理标识的附加有RFID的RFID标签34能够由标识读取装置20以非接触方式读取,由标识读取装置20读取出的RFID标签34的信息(即,RFID No)被控制部11获取。
例如,图4A是示出流通于本实施方式的前身缝制流水线的前身组(set)的一例的概念图。
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流通于前身缝制流水线61的前身组Sm为由部件Pma、Pmb、Pmc构成的部件组,在构成前身组Sm的部件Pma、Pmb、Pmc中的一个部件(在图4A中为部件Pma)附加有条形码贴签35。
在图4A中,示出附加有RFID No“*****25”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和附加有RFIDNo“*****37”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被卡定于搬送轨道31的例子。
在其中的附加有RFID No“*****25”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的容纳部33内容纳有前身组Sm,该前身组Sm为附加有条形码No“XXXXX101001”的条形码贴签35的部件组。即,可以获知附加有RFID No“*****25”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正在搬送的是制造编号为“XXXXX1”的外套“01”的前身“001”的部件组。
另外,在附加有RFID No“*****37”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的容纳部33内容纳有前身组Sm,该前身组Sm为附加有条形码No“XXXXX801001”的条形码贴签35的部件组。即,可以获知附加有RFID No“*****37”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正在搬送的是制造编号为“XXXXX8”的外套“01”的前身“001”的部件组。
同样地,例如,图4B是示出流通于本实施方式的后背缝制流水线的后背组的一例的概念图。
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流通于后背缝制流水线63的后背组Sb为由部件Pba、Pbb、Pbc构成的部件组,在构成后背组Sb的部件Pba、Pbb、Pbc中的一个部件(在图4A中为部件Pba)附加有条形码贴签35。
在图4B中,示出附加有RFID No“*****51”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和附加有RFIDNo“*****68”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被卡定于搬送轨道31的例子。
在其中的附加有RFID No“*****51”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的容纳部33内容纳有后背组Sb,该后背组Sb为附加有条形码No“XXXXX101003”的条形码贴签35的部件组。即,可以获知附加有RFID No“*****25”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正在搬送的是制造编号为“XXXXX1”的外套“01”的后背“003”的部件组。
另外,在附加有RFID No“*****68”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的容纳部33内容纳有后背组Sb,该后背组Sb为附加有条形码No“XXXXX801003”的条形码贴签35的部件组。即,可以获知附加有RFID No“*****68”的RFID标签34的吊架32正在搬送的是制造编号为“XXXXX8”的外套“01”的后背“003”的部件组。
这些信息通过信息读取部20读取RFID标签34来被控制部11获取,并作为缝制管理信息被存储到存储部12的管理信息存储区域121。
图3是示出管理信息存储区域121中存储的管理信息即缝制管理信息的一例的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缝制管理信息中,将作为制造标识的制造编号、作为吊架32的管理标识的RFID标签34的RFID No、作为部件组的部件识别标识的附加在部件上的条形码贴签35的条形码No等进行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缝制工厂内配置有多个信息读取装置20。
作为信息读取装置20,设置有读取RFID标签34的RFID No的读取装置(RFID读取器)、读取条形码贴签35的条形码No的读取装置(条形码读取器),但是信息读取装置20不限定于此,在使用RFID、条形码以外的识别标识的情况下,设置有具有与各识别标识相应的读取功能的信息读取装置20。
信息读取装置20如在需要读取RFID No的位置处配置RFID读取器、在需要读取条形码No的位置处配置条形码读取器那样根据需要适当地配置。
像这样,通过在缝制工厂内等的各处适当地配置信息读取装置20,由此例如通过信息读取装置20读取RFID标签34,能够在控制部11侧掌握构成哪个制造编号的服装的哪个单品的哪个部位的部件处于缝制作业流水线的哪里。
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基于这种缝制管理信息,管理吊架搬送装置30对吊架32的移动,使得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针对各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
<<缝制作业流水线的配置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缝制作业流水线中,为了缝制一个服装(构成服装组的单品),针对最终缝合的各部位的部件组(例如前身组Sm、后背组Sb等,参照图4A和图4B)大致同时地并行地开始缝制作业。
即,将构成一个服装(或者构成一个服装的单品)的前身的部件组(图4A中的前身组Sm)、贴边的部件组、后背的部件组(图4B中的后背组Sb)、衣领的部件组、袖子的部件组分别装载于附加有RFID标签34的吊架32上,使各吊架32分别大致同时地流通于缝制前身的前身缝制流水线61、缝制贴边的贴边缝制流水线62、缝制后背的后背缝制流水线63、缝制衣领的衣领缝制流水线64、缝制袖子的袖子缝制流水线65。
在此,由于各部件组的缝制所需要的时间、工时不同,因此产生如下情况:某个部件组或缝制该某个部件组得到的缝制品必须等待其它部件组或缝制该其它部件组得到的缝制品的到达以进入下一缝制作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上设置有堆放处(pool)(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来作为暂时保管部件组或缝制部件组得到的缝制品的临时放置部。而且,管理装置10根据作为吊架32的管理标识的RFID标签34以如下方式进行管理:在存在装载有需要调整缝制作业的作业时间的部件组或缝制品的吊架32的情况下,将该吊架32适当地暂时存放于临时放置部(即,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
图5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缝制管理系统的示意性的结构图,图5B是示出以往的缝制管理系统的示意性的结构图。
此外,在图5A和图5B中,带括号示出的数值为各缝制作业流水线中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的目标,例如,关于(3)与(2.5),象征着存在30分钟的时间差。此外,此处示出的数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需要的时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前身缝制流水线61中缝制前身所需要的时间与贴边缝制流水线62中缝制贴边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时,缝制前身花费的时间要长0.5。即,前身和贴边需要在各自缝制部件之后将两者在前身及贴边缝制流水线66中缝合,但是贴边在缝制完成后需要等待0.5、即例如30分钟左右直到前身缝制完成为止。像这样,在产生等待时间的缝制作业流水线的附近配置作为临时放置部的堆放处,来暂时保管较早做完的部件组或缝制部件组得到的缝制品。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贴边缝制流水线62的附近、或前身缝制流水线61与贴边缝制流水线62之间配置有第一堆放处71,该第一堆放处71用于事先暂时保管等待前身的缝制的贴边。
另外,后背必须是在将前身与贴边在前身及贴边缝制流水线66中缝合之后在前身、贴边及后背缝制流水线67中进一步与前身及贴边缝合,但是在设为在后背缝制流水线63中缝制后背所需要的时间为2、直到将前身与贴边缝合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为2.5+0.5+1即4的情况下,需要等待2、即例如2个小时左右。因此,在后背缝制流水线63的附近、或前身及贴边缝制流水线66与后背缝制流水线63之间配置有第二堆放处72,该第二堆放处72用于事先暂时保管等待前身与贴边的缝制的后背。
并且,由于衣领或袖子是在将前身、贴边以及后背缝合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缝合的,因此需要等待前身、贴边以及后背缝制完成。因此,在衣领缝制流水线64或袖子缝制流水线65的附近、或者将前身、贴边以及后背缝合的前身、贴边及后背缝制流水线67与衣领缝制流水线64或袖子缝制流水线65之间配置有第三堆放处73,该第三堆放处73用于暂时保管衣领或袖子。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等待其它部件等的缝合的每段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在其附近设置堆放处(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从而能够简单且顺利地进行等待时间的调整。
而且,虽然插入利用堆放处(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的时间调整,但是由于能够并行地缝合各部位,因此能够缩短整体上的缝制时间。
例如,在以往,如图5B所示,采用了将构成一个服装(或者构成一个服装的单品)的部件按顺序串行地缝合的方式。
在该情况下,缝好一个服装(或者构成一个服装的单品)所需要的时间为缝合各部件所需要的时间的简单累积,因此在图示例中为19.5。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同时并行地推进的部分,由于被并行地进行缝制作业,因此直到相同的服装(单品)缝制完成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为11,能够实现8.5的时间缩短。
此外,关于使哪个吊架32在哪个堆放处(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等待、使哪个吊架32在哪个定时从堆放处(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返回到缝制作业流水线等,通过读取各吊架32的RFID标签34,来由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适当地自动进行管理,从而顺利地控制吊架32的移动使得尽可能不产生损失。
<<缝制作业流水线发生异常时的应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缝制作业流水线内发生了延迟的情况、难以达成作为目标的规定的交货期那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管理装置10在未图示的监视器等中显示发生了延迟的缝制作业、其延迟时间、从缝制对象(装载有缝制对象的吊架32)进入某个缝制作业流水线起的经过时间、催促应对的警报等,来向缝制工厂内的作业者通知延迟的发生。
此外,管理装置10通过由标识读取装置20适当地读取吊架32的RFID标签34,从而能够随时掌握各吊架32进行到了哪个作业阶段等,由此能够掌握延迟的发生(发生延迟的场所、发生延迟的部件的种类等)。
作为发送警报的事件,考虑有各缝制作业流水线的工序的经过时间、滞留数量将要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或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等。
关于是否通过警报等进行通知,优选的是,将作为最终产品的服装的出货(自缝制工厂中出货)预定日期作为基准,来判断是否能够按预定出货。
另外,也可以设为根据生产预备时间来发送警报。
具体地说,对从交货期减去平均生产L/T(生产周期;lead time)而得到的预备时间进行管理,在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发送警报。
关于生产L/T,例如能够通过将各工序的最近几天的平均生产L/T的累积(例如,裁剪4.5h+缝制6.5h···=30h)乘以考虑各工序的拥挤情况(包含估计)而得到的固定的常数(例如1.3倍)来进行计算。
关于超过规定的经过时间地滞留于缝制作业流水线的缝制对象(装载有缝制对象的吊架32),可以在管理装置10的监视器等中显示应该优先缝制的意思的警报,通过上调在缝制作业流水线内的缝制位次,来优先进行缝制。另外,也可以将缝制对象(装载有缝制对象的吊架32)移动到其它的缝制作业流水线等,从而先进行缝制。
另外,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混合存在着交货期不同的产品的情况下,可以使交货期短的产品优先。
具体地说,也可以设为,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控制吊架搬送装置30对吊架32的移动,使得装载有交货期短的产品的部件的吊架32优先进入下一作业的缝制作业流水线,交货期长的产品不进入缝制作业流水线。
在根据作业的优先位次对某个吊架32的移动进行了限制、或者使某个吊架32的移动优先等将顺序重排的情况中,在存在为了与该某个吊架32汇合而在堆放处(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内等待的吊架32的情况下,从堆放处(第一堆放处71、第二堆放处72、第三堆放处73)返回到缝制作业流水线的定时也与该重排相应地被控制。
另外,如图6所示,在利用吊架搬送装置30来构成的缝制作业流水线中,除了设置有通常的缝制流水线(在图6中设为通常流水线60(在图1等中为各缝制流水线61~69))之外,也可以设置有超越专用流水线80。
在该情况下,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的在通常流水线60(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来表示流通。)与超越专用流水线80(在图6中,用虚线箭头来表示流通。)的分支点Dp的附近且比分支点Dp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信息读取装置20,该信息读取装置20读取附加于吊架32的RFID标签34。
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预先制定关于服装缝制的整体计划(也将其称为“生产计划”。),并按照该计划进行缝制管理。
例如,在发生了当初未预料的情形(例如,由于构成部件的布料被发现损坏等而需要重新缝制的情况等)从而如果维持当初的生产计划不变则无法完全应对的情况下,控制部11重新修改当初的生产计划本身。而且,控制部11确定装载有其它应该优先缝制的部件的吊架32(附加在该吊架32上的RFID标签34),并进行指定以将该吊架32在相应的位置处流通至超越专用流水线80。
当由控制部11指定的吊架32的RFID标签34被配置于规定位置处的信息读取装置20读取时,控制部11控制吊架搬送装置30对吊架32的移动,使得该吊架32离开通常流水线60而流通至用虚线箭头表示的超越专用流水线80。
已进入超越专用流水线80的吊架32所装载的部件组与流通于通常流水线60的吊架32所装载的部件组相比被优先缝制。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即使是在通常流水线60上滞留着多个吊架32的情况下,如果存在进入到了超越专用流水线80的吊架32,则也将优先缝制该吊架32所装载的部件组。由此,即使在存在因意外的情形而出现延迟的部件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延迟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并缩短服装整体上的缝制时间,能够高效地进行缝制作业。
此外,优选的是,进入超越专用流水线80的吊架32的信息、指示优先缝制该吊架32所装载的部件组的缝制指示等被显示于管理装置10的未图示的显示部(显示器)等,从而作业者等能够适当地检查作业状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于缝制阶段的部件(布配件)被发现损坏等而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重新准备替代的部件(布配件),但是在该情况下,要再次从裁剪开始重做。
具体地说,例如,根据与该部件相对应的部件识别标识即附加于部件的条形码贴签35的条形码No来确定制造编号,基于该制造编号取出布料,再次裁剪出需要的量。此时,其它的部件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上等待,当在布料裁剪后重新缝制时,该部件再次返回到吊架搬送装置30的规定的缝制作业流水线,当必要的缝制完成时,装载有其它等待着的以相同的制造编号对应起来的部件的吊架32也进行移动。然后,在通常的缝制作业流水线中汇合并进行缝合。
此外,在变更了装载该部件(布配件)的吊架32的情况下,以将变更后的吊架32的RFID标签34与作为最终产品的服装的制造编号进行对应的方式重新进行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吊架32的RFID标签34与作为最终产品的服装的制造编号进行了对应,因此在一部分吊架32(装载于吊架32的部件)发生了某些故障时,该信息也被与相同的制造编号相对应的吊架32共享,从而能够由控制部11进行管理、控制,并采取适当的应对。
此外,在图1中,作为缝制作业流水线,例示了缝制上衣的情况,但是例如如果是服装由多个单品的组构成的情况(例如,是由上衣及裤子等上下构成的西装的情况)等,则与上衣的缝制大致并行地,裤子的缝制作业也进行与上衣的情况大致同样的缝制作业。
而且,优选的是,成组的服装的各单品(例如上衣和裤子)大致相同时期地完成。
已做成的服装(构成服装的单品)被进行最后的熨烫、压平等最终加工工序(参照图1)。
并且,在服装由多个单品的组(例如上衣及裤子等)构成的情况下,进行将被分配相同的制造编号的单品之间分组的分组作业。该作业可以手动进行,也可以通过标识读取装置20读取各单品的制造编号,来自动将被分配相同的制造编号的单品之间分成组。
在设为一个组的服装上配置表示制造编号的标签、吊牌等。此外,在服装(构成服装的单品)上配置表示制造编号的标签、吊牌等的定时不限定于分组作业之后,也可以是在各单品完成的时间点在各个单品上配置标签、吊牌等。
最后进行检查作业,从而缝制作业完成。
<<包装装置的结构>>
接着,包装装置40将缝制作业完成而做成的服装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规定时间,并且维持规定的低湿度状态地进行包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装置40例如由未图示的立体烘干装置以及包装机构等构成,该立体烘干装置将已做成的服装以悬挂于衣架等的状态进行烘干,该包装机构在烘干后将服装放入气密性的包装袋(未图示)中来进行包装。
将使服装烘干时的立体烘干装置内的环境温度设为多少度、使服装烘干多少时间这样的“规定的烘干温度”和“规定的烘干时间”因构成服装的布料的材质等而受到影响。
另外,“规定的烘干温度”和“规定的烘干时间”也因投放到立体烘干装置内的服装的数量、搭挂服装的衣架之间的间隔等各种条件而受到影响。
例如,在将面布为羊毛且里布为涤纶的西装外套在立体烘干装置内烘干的情况下,如果烘干温度过高且烘干时间过长,则里布的涤纶有可能损坏,反过来,如果烘干温度过低且烘干时间过短,则无法充分地烘干,从而成为容易产生褶皱的状态。
因此,期望根据各布料的性质适当地设定“规定的烘干温度”和“规定的烘干时间”以使烘干后的“规定的低湿度状态”为对于各布料而言不容易产生褶皱的最佳的状态。
此外,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以及烘干后的低湿度状态的程度根据构成服装的布料的材质等而改变,例如在布料为棉和涤纶的混纺那样的情况下,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以及烘干后的低湿度状态的程度也根据各材料的配比等而不同。
因而,优选的是,还考虑构成各服装的布料中的各材料的配比等来适当地决定最佳的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以及烘干后的低湿度状态的程度。
此外,在图2中,示出包装装置40也由对缝制作业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10控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设为由其它的控制装置来对包装装置40进行管理、控制。
<<单据输出装置的结构>>
接着,通过标识检测装置20读取与已做成的服装(构成服装的单品)相对应的制造标识,来获取与该制造标识相对应的订购信息,从而单据输出装置50基于该订购信息输出表示服装的配送目的地的配送单据。标识检测装置20读取的对象可以为RFID标签等,也可以为更简单的条形码等。
此外,由标识检测装置20检测的标识不限定于制造标识,也可以为用于确定制造标识的特定标识。例如,构成缝制管理信息的部件识别标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条形码贴签35所示出的条形码No等)包含作为制造标识的制造编号。因此,通过标识检测装置20读取部件识别标识,也能够确定制造标识,从而能够获取与制造标识相对应的订购信息。
单据输出装置50根据该订购信息中包含的顾客的住所等信息,当场输出配送单据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像这样读取附加于已做成的服装的制造标识,从而当场输出配送单据,由此不会将已做成的服装与配送目的地弄错。
此外,单据输出装置50输出的不限定于配送单据。例如,在与一个制造编号相对应的单品有多个的情况下(例如,在服装由上衣及裤子等多个单品的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输出表示组内容等的文件、清单、交货单等。
此外,在图2中,示出单据输出装置50也由对缝制作业进行管理的管理装置10控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设为由在对配送作业进行管理的一侧设置的控制装置等其它的控制装置来对单据输出装置50进行管理、控制。
<<缝制管理系统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缝制管理系统中,首先,获取来自顾客的订购信息,关于一个订购信息赋予一个制造标识(制造编号)。
而且,关于构成所订购的服装的部件的集合即部件组,赋予包含制造标识(制造编号)的条形码No,并粘贴表示该条形码No的条形码贴签35。
进一步地,该部件组被装载于附加有RFID标签34的吊架32上,通过吊架搬送装置30来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上搬送该部件组。
对RFID标签34分配了能够识别各吊架的RFID No,当将部件组装载于吊架32时,粘贴于该部件组的条形码贴签35的条形码No被标识读取装置20(条形码读取器等)读取,检测出条形码No中包含的制造标识(制造编号)。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部11,控制部11根据该检测结果,来将吊架32的RFID标签34的RFID No与装载于该吊架32的部件组所对应的制造标识(制造编号)进行对应。吊架32的RFID No与制造标识(制造编号)进行对应的结果被存储到存储部12的管理信息存储区域121等中。
附加于吊架32的RFID标签34的RFID No被在缝制作业流水线的各部分处设置的标识读取装置20读取,读取结果被发送到控制部11。由此,管理装置10的控制部11能够掌握与哪个制造标识(制造编号)的服装对应的部件组存在于缝制作业流水线的哪里。
另外,附加于部件组的条形码贴签35的条形码No在进行缝制作业时被作业空间附近的标识读取装置20(条形码读取器等)读取,读取结果被发送到控制部11。在条形码No中包含有制造标识(制造编号),除此之外还包含有单品编码、部位编码等,控制部11通过获取条形码No,由此能够掌握是哪个制造标识(制造编号)的服装的哪个单品的哪个部位的部件组。
控制部11从这些RFID标签34的RFID No和条形码贴签35的条形码No获取如图3所示的缝制管理信息,并存储到存储部12的管理信息存储区域121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1通过获取这种缝制管理信息,从而能够对缝制作业流水线整体适当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构成各服装(构成服装的单品)的部件组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上适当地进行移动,从而不会弄错部件等地进行缝合并做成各服装(构成服装的单品)。
另外,通过存储有图3所示的缝制管理信息那样的对应,由此即使对各部件组同时并行地进行缝制作业,也能够适当地缝制关于一个服装(构成服装的单品)的部件组。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缝制作业。
进一步地,将已做成的服装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规定时间,并且维持规定的低湿度状态地进行包装。因此,即使折叠等也不产生褶皱等,从而能够以折叠得小的状态容纳到包装箱等中来以小体积进行配送。
而且,由于是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包装,因此仅通过拆开包装并事先挂到通常的衣架等上就能够恢复为没有褶皱的良好状态的服装。因此,能够将在进行缝制作业的工厂等内包装好的服装直接送到顾客处,而无需将包装拆开一次来重新压平等的劳力和时间。
另外,在服装做成后,仅通过标识读取装置读取附加于服装的RFID标签等识别标识,就能够当场输出配送单据等文件。
由此,已做成的服装与配送单据等文件一一对应,无需进行特别花费劳力和时间的作业,并能够防止弄错,从而能够将服装从进行缝制作业的工厂等中出货并配送到顾客的住址等适当的配送目的地。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缝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缝制作业流水线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能够以在进行缝制作业的工厂等内将服装包装好的状态直接将服装配送给顾客,因此能够省去无用的工序,从而能够在短交货期内实现从接受订购到递送给顾客。
此外,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这是不言而喻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利用于制造定制服装的缝制管理系统中。
附图标记说明
1:缝制管理系统;10:管理装置;11:控制部;12:存储部;20:标识读取装置;30:吊架搬送装置;32:吊架;34:条形码贴签;35:RFID标签;40:包装装置;50:单据输出装置。

Claims (5)

1.一种缝制管理系统,获取来自顾客的订购信息,缝制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品的定制的服装,并将已做成的所述服装包装后配送给顾客,所述缝制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与一个所述订购信息对应地赋予一个制造标识,并且
关于按照所述订购信息裁剪出的布料,将构成所述单品的每个部位的部件设为一个部件组,针对各个所述部件组赋予与所述制造标识相对应的单独的部件识别标识,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具备吊架搬送装置,所述吊架搬送装置以在附加有能够单独识别的管理标识的一个吊架上装载有一个所述部件组的状态对所述吊架进行搬送,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管理装置,所述管理装置基于管理信息管理所述吊架搬送装置对所述吊架的移动,使得在缝制作业流水线中针对各所述部件组同时并行地分别进行缝制作业,其中,所述管理信息为将所述制造标识、所述吊架的所述管理标识以及装载于所述吊架的所述部件组的所述部件识别标识进行对应而得到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缝制作业流水线上设置有临时放置部,所述临时放置部暂时保管所述部件组或缝制所述部件组而得到的缝制品,
所述管理装置根据所述吊架的所述管理标识以如下方式进行管理:在存在装载有需要调整所述缝制作业的作业时间的所述部件组或所述缝制品的所述吊架的情况下,将所述吊架暂时存放于所述临时放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识别标识与所述制造标识、表示所述单品的种类的单品识别标识、表示所述部位的部位识别标识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包装装置,所述包装装置将已做成的所述服装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规定时间并且维持规定的低湿度状态地进行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缝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标识检测装置,所述标识检测装置检测与已做成的所述服装相对应的所述制造标识、或者检测能够确定所述制造标识的特定标识,
所述缝制管理系统还具备单据输出装置,所述单据输出装置基于与由所述标识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所述制造标识或由所述特定标识确定的所述制造标识相对应的所述订购信息,输出表示所述服装的配送目的地的配送单据。
CN201980005307.1A 2018-07-24 2019-07-18 缝制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12783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8358 2018-07-24
JP2018138358A JP6626933B1 (ja) 2018-07-24 2018-07-24 縫製管理システム
PCT/JP2019/028303 WO2020022186A1 (ja) 2018-07-24 2019-07-18 縫製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316A true CN111278316A (zh) 2020-06-12

Family

ID=6910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5307.1A Pending CN111278316A (zh) 2018-07-24 2019-07-18 缝制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26933B1 (zh)
CN (1) CN111278316A (zh)
WO (1) WO20200221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0066A (zh) * 2021-03-30 2021-06-11 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定制化混流生产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554A (zh) * 2003-01-14 2006-02-22 约翰·S·渡边 服饰定做系统及方法
CN1781810A (zh) * 2004-11-30 2006-06-07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 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
US20100265065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Rfid system and rfid tag reading method
CN103870937A (zh) * 2014-03-28 2014-06-18 青岛凯妙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服装定制生产流程自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5512434A (zh) * 2016-01-13 2016-04-20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定制方法和系统
CN107103436A (zh) * 2017-06-02 2017-08-29 天津市胜美服饰有限公司 服装生产管理系统及生产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1724A (ja) * 1999-06-25 2001-01-16 Toray Ind Inc 衣料・服飾品の縫製システム
JP2005179792A (ja) * 2003-12-16 2005-07-07 Isao Endo 衣服の製造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の製造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衣服の製造方法
SE536035C2 (sv) * 2011-03-21 2013-04-09 Eton Ab Transportörs-arbetspla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8554A (zh) * 2003-01-14 2006-02-22 约翰·S·渡边 服饰定做系统及方法
CN1781810A (zh) * 2004-11-30 2006-06-07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 将服装包装在服装箱内直接运送至销售店的方法
US20100265065A1 (en) * 2009-04-15 2010-10-2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Rfid system and rfid tag reading method
CN103870937A (zh) * 2014-03-28 2014-06-18 青岛凯妙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服装定制生产流程自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5512434A (zh) * 2016-01-13 2016-04-20 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定制方法和系统
CN107103436A (zh) * 2017-06-02 2017-08-29 天津市胜美服饰有限公司 服装生产管理系统及生产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石美红: "RFID技术在西服生产订单跟踪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0066A (zh) * 2021-03-30 2021-06-11 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定制化混流生产系统
CN112950066B (zh) * 2021-03-30 2024-05-14 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定制化混流生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2186A1 (ja) 2020-01-30
JP6626933B1 (ja) 2019-12-25
JP2020015991A (ja)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46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of custom apparel
US10814516B1 (en) On demand apparel panel cutting
US9623578B1 (en) On demand apparel manufacturing
KR101452460B1 (ko) 물품 분류시스템
US10820649B2 (en) Organized assembly instruction printing and referencing
CN112950066B (zh) 定制化混流生产系统
EP0515910B1 (en) Production system for garments or other products
US9297110B2 (en) Method for sorting laundry items, in particular dirty laundry items
US9858606B1 (en) Integrated knitted textiles system and method
CN105980942B (zh) 作业工序管理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个别控制器和访问限制方法
CN111278316A (zh) 缝制管理系统
JP6117265B2 (ja) ユニフォームの仕分け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US10928792B2 (en) Parallel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21151917A (ja) 作業監視システム
US20140339297A1 (en) System for writing rfid tags
JP2020041257A (ja) 縫製管理システム
CN210382686U (zh) 一种西装定制生产系统
EP0440306B1 (en) Method of temporarily marking textile using chips, and chip for use in this method.
CN110817322A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物料输送控制方法及输送系统
CN113706273B (zh) 柔性制造的衣物裁片的容器分配系统及衣物裁片分拣方法
US20200265541A1 (en) Method and Plant for Parts Logistics
CN112904806A (zh) 基于rfid的布草洗涤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09040556A (ja) 支援システム
JP4007540B2 (ja) 仕分装置、仕分方法及び仕分プログラム
US20220305687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instructions for an automated textile cut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