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8061B -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68061B CN111268061B CN202010252405.XA CN202010252405A CN111268061B CN 111268061 B CN111268061 B CN 111268061B CN 202010252405 A CN202010252405 A CN 202010252405A CN 111268061 B CN111268061 B CN 1112680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ck
- ship structure
- half ship
- plate
- f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26 s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3/00—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00—Dry-docking of vessels or flying-boats
- B63C1/02—Floating docks
- B63C1/06—Arrangements of pumping or filling equipment for raising or lowering d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安装第一限位机构,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安装第二限位机构,通过绞车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依次拉入坞室内,启动第一坞壁、第二坞壁和后坞壁上的导向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推动至合拢位置,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固定在一起,先焊接水线以上的合拢缝,然后启动合拢装置,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和坞室内的水分隔开,将合拢处的水抽干,然后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和涂装作业,快速完成整船的合拢建造。本发明能够合理利用船坞资源,提高半船合拢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中,船舶建造周期是一个船厂建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与交船、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缩短船台或船坞周期。
但现有船坞建造船舶的方式单一,利用船坞上的龙门吊,将总段吊入船坞内,然后将各个总段拼接起来,再对船上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然后打开往船坞内注水,打开坞门,将船舶拉出船坞,再关上坞门,将船坞内的水排干,吊装下一个船的总段,整个建造过程占用船坞的时间较长,没有合理利用船坞资源。
如果将整船分为两个半船搭载建造能有效提高船坞利用率,目前两个半船在干船坞内合拢对接,需要将船坞内的水抽干,再进行合拢,然后再向船坞内注水,拖船出坞,延长了船坞的使用周期,使得船厂的经济效率得不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能够合理利用船坞资源,提高半船合拢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所述半船合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安装若干个第一限位机构,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安装若干个第二限位机构,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若干个第二限位机构一一对应,当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合拢时,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机构配合能够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固定在一起;
S2、向坞室内注水,使坞室内的水位和外界水位齐平,打开坞门,通过船坞本体两侧的绞车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依次拉入坞室内,关闭坞门;
S3、启动第一坞壁、第二坞壁和后坞壁上的导向机构,同时将坞室内的部分水排出,使导向机构接触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在绞车和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移动至合拢位置;
S4、利用液压拉紧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拉拢,然后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固定在一起,检查对水线以上合拢缝的间隙,对水线以上结构的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
S5、启动合拢装置,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和坞室内的水分隔开,将合拢处的水抽干,再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和涂装作业,完成两个半船的整船大合拢。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底座固设在第一半船结构的合拢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伸出第一半船结构且侧边上开设有缺口槽;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竖直固设在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所述限位柱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缺口槽的宽度,当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对接后,所述限位柱移动至缺口槽内。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第一坞壁、第二坞壁和后坞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盲孔,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个导向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一盲孔和若干个导向结构一一对应,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盲孔内,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第四液压油缸,所述第四液压油缸水平固设在第一盲孔的底部;
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盲孔内,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和第四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端部固连,另一端伸出第一盲孔且端部设有缺口;
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缺口内,所述转轴的轴向和坞底相垂直,所述滚轮的轮面超出第一滑块的端面。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合拢装置包括:
U型槽,所述U型槽设置在船坞本体内,所述U型槽包括开设在第一坞壁上的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二坞壁上的第二凹槽和开设在坞底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下端均与第三凹槽相连通;
底板,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竖直固设有若干个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端部与底板的下侧面固连;
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的左侧,所述第一移动板和底板密封连接;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竖直固设在底板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液压油缸;
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的右侧,所述第二移动板和底板密封连接;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竖直固设在底板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液压油缸;
两个密封机构,两个所述密封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当底板向上移动,并且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向移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两个所述密封机构能够将第以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与坞室内的水隔开,使两个密封机构和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之间形成隔舱;
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所述排水机构能够将隔舱内的水排出至坞室内。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两个第三封板,两个所述第三封板平行固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三封板和坞室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第三封板的上侧边固设有第三橡胶条;
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底板的上侧面上且位于两个第三封板之间,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和坞室的宽度方向一致;
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呈L型,所述第一封板外侧的一直角边固连在第一移动板靠近坞室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封板外侧的另一直角边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一封板和底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板内侧的两个直角边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封板内侧的两个直角边上固设有第一橡胶条,当第一封板向坞室内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位于第一封板水平直角边上的第一橡胶条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相接触;
第二封板,所述第二封板呈L型,所述第二封板外侧的一直角边固连在第二移动板靠近坞室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封板外侧的另一直角边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第二封板和底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板内侧的两个直角边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封板内侧的两个直角边上固设有第二橡胶条,当第二封板向坞室内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位于第二封板水平直角边上的第二橡胶条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相接触。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第三橡胶条横截面的下端设有下斜切口,两个所述第三橡胶条的下切斜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的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第三橡胶条的顶部到底板的距离大于第一橡胶条的顶部到底板的距离,所述第三橡胶条的顶部到底板的距离大于第二橡胶条的顶部到底板的距离。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排水机构包括:
电动水泵,所述电动水泵固设在第一移动板的顶部,所述电动水泵的吸水口通过管子与隔舱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电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子与坞室相连。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位于两个第一封板之间的两个第三封板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正对两个第二封板之间。
在上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中,所述坞底设有两个第二盲孔,两个所述第二盲孔分别位于第三凹槽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盲孔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盲孔的底部竖直固设有第五液压油缸,所述第五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滑块的下侧面固连,所述第二滑块的上侧面设有橡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从外界抽水到坞室内,使坞室内的水位和外界水位保持一致,打开坞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依次拉进坞室内,然后关上坞门,排出坞室内的部分水,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随着水位下降,启动导向机构和绞车,在导向机构和绞车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至合拢位置,然后利用液压拉紧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拉拢,通过若干个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固定在一起,检查对水线以上结构和外板的间隙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启动半船合拢装置,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和坞室内的水分隔开,然后将合拢处的水排干,最后焊接水线以下的合拢缝,并完成涂装工作,最终实现两个半船的合拢,省去了排水和注水的时间,缩短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在船坞内的合拢时间,提高了船坞的利用率;
2、当导向机构和绞车推动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至合拢位置后,利用液压拉紧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拉拢,第二半船结构上的限位柱移动至限位板的缺口槽内,避免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发生偏移,提高合拢的准确性;
3、当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都进入到坞室内,启动第一坞壁和第二坞壁上的第四液压油缸,使其伸长,推动第一滑块向第一盲孔外移动,第一滑块上的滚轮接触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外板,推动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移动至合拢位置,起到导向和位移作用,还能避免与船坞本体发生碰撞,同时启动后坞壁上的第四液压油缸使其伸长,使第一滑块上的滚轮接触第一半船结构的端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限定在指定位置,提高合拢的效率;
4、利用液压拉紧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拉拢后,启动第一液压油缸使其伸长,推动底板向上移动,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推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向移动,两个密封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与坞室内的水隔开,使两个密封机构和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之间形成隔舱,然后启动排水机构,将隔舱内的水排出至坞室内,便于人员进入隔舱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和涂装作业,加快半船合拢的速度,缩短船坞的使用周期;
5、当液压拉紧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拉拢后,启动第一液压油缸使其伸长,推动底板上的第三封板和第三橡胶条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移动板向坞室内移动,启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移动板向坞室内移动,使第一封板上和第二封板沿着滑槽相向移动,当第一封板插入到两个第三封板之间时,第一橡胶条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相接触,当第二封板插入到两个第三封板之间时,第二橡胶条的两侧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相接触,此时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和两个第三橡胶条同时接触半船结构的底部外板,起到封堵作用,将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与坞室内的水隔开,通过改变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位置,可以满足不同型宽船舶的封堵要求,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6、由于两个第三橡胶条横截面的下端设有下斜切口,所述第一橡胶条的两侧边和第三橡胶条的下斜切口相配合,当第一液压油缸推动底板向上移动时,两个第三封板上的第三橡胶条接触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外板,第一液压油缸继续伸长,两个第三橡胶条受压相向弯曲至紧贴第一橡胶条和第二橡胶条,使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和两个第三橡胶条同时对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外板产生压紧力,起到封堵作用,结构简单;
7、当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移动至指定位置,启动两个第二盲孔内的第五液压油缸使其伸长,推动第二滑块和橡胶块向上移动,两个橡胶块分别接触第一半船结构外板和第二半船结构外板,使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发生纵倾,提高半船合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当两个密封机构和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形成隔舱时,启动电动水泵,将隔舱内的水抽吸至坞室内,然后启动电加热丝,给隔舱进行加热,使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的合拢处保持干燥,提高焊接质量,同时启动送风机,向隔舱内输送新风,保证隔舱内空气流通,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船坞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半船结构和第二半船结构进入坞室内合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U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是图3中D-D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3中E-E处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2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1中J-J处的剖视图。
图中,1、船坞本体;11、第一坞壁;111、第一凹槽;12、第二坞壁;121第二凹槽;13、后坞壁;14、坞门;15、坞底;151、第三凹槽;16、坞室;2、底板;21、第一液压油缸;22、滑槽;23、隔舱;3、第一固定板;31、第一移动板;32、第二液压油缸;33、第一封板;331、第一橡胶条;332、电动水泵;4、第二固定板;41、第二移动板;42、第三液压油缸;43、第二封板;431、第二橡胶条;432、送风机;5、第三封板;51、第三橡胶条;511、上斜切口;52、加热盘管;6、第一盲孔;61、第一滑块;611、缺口;612、滚轮;62、第四液压油缸;7、第二盲孔;71、第五液压油缸;72、第二滑块;721、橡胶块;8、第一半船结构;81、限位板;811、底座;812、缺口槽;82、限位柱;83、挡杆;84、第二半船结构;85、液压拉紧器;9、轨道;91、绞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12所示,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所述半船合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半船结构8的合拢处安装若干个第一限位机构,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安装若干个第二限位机构,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若干个第二限位机构一一对应,当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合拢时,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机构配合能够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固定在一起。
S2、向坞室16内注水,使坞室16内的水位和外界水位齐平,打开坞门14,通过船坞本体1两侧的绞车91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依次拉入坞室16内,关闭坞门14。
S3、启动第一坞壁11、第二坞壁12和后坞壁13上的导向机构,同时将坞室16内的部分水排出,使导向机构接触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在导向机构和绞车91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移动至合拢位置。
S4、利用液压拉紧器85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拉拢,然后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固定在一起,检查对水线以上合拢缝的间隙,对水线以上结构的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
S5、启动合拢装置,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和坞室16内的水分隔开,将合拢处的水抽干,再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和涂装作业,完成两个半船合拢。
从外界抽水到坞室16内,使坞室16内的水位和外界水位保持一致,打开坞门14,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依次拉进坞室16内,然后关上坞门14,排出坞室16内的部分水,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随着水位下降,启动导向机构,在导向机构和绞车91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至合拢位置,然后利用液压拉紧器85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拉拢,通过若干个第一限位机构和若干个第二限位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固定在一起,检查对水线以上结构和外板的间隙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启动合拢装置,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和坞室16内的水分隔开,然后将合拢处的水排干,最后焊接水线以下的合拢缝,并完成涂装工作,最终实现两个半船的合拢,省去了排水和注水的时间,缩短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在船坞内的合拢时间,避免整船在船坞搭载合拢,极大地提高了船坞的利用率。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81,所述限位板81通过底座811固设在第一半船结构8的合拢处,所述限位板81的一侧伸出第一半船结构8且侧边上开设有缺口槽812。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82,所述限位柱82竖直固设在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所述限位柱82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缺口槽812的宽度,当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对接后,所述限位柱82移动至缺口槽812内。
当导向机构推动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至合拢位置后,利用液压拉紧器85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拉拢,第二半船结构84上的限位柱82移动至限位板81的缺口槽812内,避免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发生偏移,提高合拢的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81上通过铰接轴831铰接有挡杆83,所述铰接轴831的轴向和第一半船结构8的长度方向一致,当限位柱82移动至缺口槽812内时,所述挡杆83位于限位柱82的右侧,将挡杆83转动至水平,所述挡杆83能够将限位柱82固定在缺口槽812内,避免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缝发生偏移,影响两个半船正常合拢。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坞壁11、第二坞壁12和后坞壁13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盲孔6,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个导向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一盲孔6和若干个导向结构一一对应,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盲孔6内,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四液压油缸62、第一滑块61和滚轮612。
所述第四液压油缸62水平固设在第一盲孔6的底部。
所述第一滑块61滑动设置在第一盲孔6内,所述第一滑块61的一端和第四液压油缸62活塞杆的端部固连,另一端伸出第一盲孔6且端部设有缺口611。
所述缺口611内竖直转动设置有转轴613,所述滚轮612通过转轴613转动设置在缺口611内,所述转轴613的轴向和坞底15相垂直,所述滚轮612的轮面超伸出第一滑块61的端面。
当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都进入到坞室16内,启动第一坞壁11和第二坞壁12上的第四液压油缸62,使其伸长,推动第一滑块61向第一盲孔6外移动,第一滑块61上的滚轮612接触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外板,推动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移动至合拢位置,起到导向和移位作用,还能避免与船坞本体1发生碰撞,同时启动后坞壁13上的第四液压油缸62使其伸长,使第一滑块61上的滚轮612接触第一半船结构8,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被限定在指定位置,提高合拢的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合拢装置包括U型槽、底板2、第一移动板31、第一固定板3、第二移动板41、第二固定板4、两个密封机构和排水机构。
所述U型槽设置在船坞本体1内,所述U型槽包括开设在第一坞壁11上的第一凹槽111、开设在第二坞壁12上的第二凹槽121和开设在坞底15上的第三凹槽151,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下端均与第三凹槽151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11、第二凹槽121和第三凹槽151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所述第三凹槽151的底部竖直固设有若干个第一液压油缸21,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1活塞杆的端部与底板2的下侧面固连。
所述第一移动板31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2的左侧,所述第一移动板31和底板2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3竖直固设在底板2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移动板31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液压油缸32,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2油缸座铰接在第一固定板3上,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2活塞杆端铰接在第一移动板31上。
所述第二移动板41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2的右侧,所述第二移动板41和底板2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4竖直固设在底板2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板4和第二移动板41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液压油缸42,所述第三液压油缸42油缸座铰接在第二固定板4上,所述第三液压油缸42活塞杆端铰接在第二移动板41上。
两个所述密封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板2的前后两侧,当底板2向上移动,并且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向移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两个所述密封机构能够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外板区域的合拢处与坞室16内的水隔开,使两个密封机构和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外板区域之间形成隔舱23。
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板31上,所述排水机构能够将隔舱23内的水排出至坞室16内。
利用液压拉紧器85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拉拢后,启动第一液压油缸21使其伸长,推动底板2向上移动,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推动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向移动,两个密封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与坞室16内的水隔开,使两个密封机构和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之间形成隔舱23,然后启动排水机构,将隔舱23内的水排出至坞室16内,便于人员进入隔舱23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和涂装作业,加快半船合拢的速度,缩短船坞的使用周期。
优选地,位于坞室16左右两侧的船坞本体1上均设有轨道9,所述轨道9的长度方向和坞室16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轨道9上滑动设置有两个绞车91。
靠近后坞壁13的两个绞车91拖动第一半船结构8进入坞室16,当第一半船结构8到达指定位置后,另外两个绞车91拖动第二半船结构84进入坞室16,到达指定位置后,通过绞车91上的钢丝绳将第二半船结构84固定住,操作简单。
具体来说,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两个第三封板5、滑槽22、第一封板33和第二封板43。
两个所述第三封板5平行固设在底板2上,所述第三封板5和坞室16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第三封板5的上侧边固设有第三橡胶条51。
所述滑槽22开设在底板2的上侧面上且位于两个第三封板5之间,所述滑槽22的长度方向和坞室16的宽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封板33呈L型,所述第一封板33外侧的一直角边固连在第一移动板31靠近坞室16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封板33外侧的另一直角边滑动设置在滑槽22内,所述第一封板33和底板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板3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封板3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上固设有第一橡胶条331,当第一封板33向坞室16内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位于第一封板33水平直角边上的第一橡胶条33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51相接触。
所述第二封板43呈L型,所述第二封板43外侧的一直角边固连在第二移动板41靠近坞室16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封板43外侧的另一直角边滑动设置在滑槽22内,所述第二封板43和底板2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板4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封板4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上固设有第二橡胶条431,当第二封板43向坞室16内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位于第二封板43水平直角边上的第二橡胶条43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51相接触。
当液压拉紧器85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拉拢后,启动第一液压油缸21使其伸长,推动底板2上的第三封板5和第三橡胶条51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移动板31向坞室16中心移动,启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移动板41向坞室16中心移动,使第一封板33上和第二封板43沿着滑槽22相向移动,当第一封板33插入到两个第三封板5之间时,第一橡胶条33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51相接触,当第二封板43插入到两个第三封板5之间时,第二橡胶条431的两侧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51相接触,此时第一橡胶条331、第二橡胶条431和两个第三橡胶条51同时接触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底部,起到封堵作用,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与坞室16内的水隔开,通过改变第一封板33和第二封板43的位置,可以满足不同型宽船舶的封堵要求,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具体来说,所述第三橡胶条51横截面的下端设有下斜切口,两个所述第三橡胶条51的下切斜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条331和第二橡胶条431的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第三橡胶条5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大于第一橡胶条33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所述第三橡胶条5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大于第二橡胶条43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
由于两个第三橡胶条51横截面的下端设有斜切口,所述第一橡胶条331的两侧边和第三橡胶条51的斜切口相配合,当第一液压油缸21推动底板2向上移动时,两个第三封板5上的第三橡胶条51接触半船结构8的外板,第一液压油缸21继续伸长,两个第三橡胶条51受压相向弯曲至紧贴第一橡胶条331和第二橡胶条431,使第一橡胶条331、第二橡胶条431和两个第三橡胶条51同时对半船结构8的外板产生压紧力,起到封堵作用,结构简单。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三橡胶条51顶部的相背侧边设有上斜切口511,当第一液压油缸21推动底板2向上移动时,两个第三橡胶条51接触并挤压半船结构8的底部外板,由于上斜切口511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三橡胶条51的上端容易发生相向弯曲变形,两个第三橡胶条51充分挤压第一橡胶条331和第二橡胶条431的两侧,可以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来说,所述坞底15设有两个第二盲孔7,两个所述第二盲孔7分别位于第三凹槽15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盲孔7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72,所述第二盲孔7的底部竖直固设有第五液压油缸71,所述第五液压油缸71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滑块72的下侧面固连,所述第二滑块72的上侧面设有橡胶块721。
当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启动两个第二盲孔7内的第五液压油缸71使其伸长,推动第二滑块72和橡胶块721向上移动,两个橡胶块721分别接触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使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发生纵倾,提高半船合拢的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电动水泵332。
所述电动水泵332固设在第一移动板31的顶部,所述电动水泵332的吸水口通过管子与隔舱2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电动水泵332的出水口通过管子与坞室16相连。
启动电动水泵332,将隔舱23内的水抽吸至坞室16内,使隔舱23内保持干燥,便于工人进入隔舱23施工,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提高焊接质量。
具体来说,位于两个第一封板33之间的两个第三封板5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加热盘管52,所述加热盘管52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当电动水泵332将隔舱23内的水抽干后,由于两个加热盘管52均位于隔舱23内,启动电加热丝,使加热盘管52产生热量,对隔舱23进行烘干处理,使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保持干燥,提高焊接质量,此外,还能改善隔舱23内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移动板41的顶部固设有送风机432,所述送风机432正对两个第二封板43之间。
工人进入隔舱23前,需要启动送风机432,向隔舱23内输送新风,保证隔舱23内空气流通,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船合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半船结构(8)的合拢处安装若干个第一限位机构,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安装若干个第二限位机构,若干个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若干个第二限位结构一一对应,当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合拢时,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机构配合能够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固定在一起;
S2、向坞室(16)内注水,使坞室(16)内的水位和外界水位齐平,打开坞门(14),通过船坞本体(1)两侧的绞车(91)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依次拉入坞室(16)内,关闭坞门(14);
S3、启动第一坞壁(11)、第二坞壁(12)和后坞壁(13)上的导向机构,同时将坞室(16)内的部分水排出,使导向机构接触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在绞车(91)和导向机构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移动至合拢位置;
S4、利用液压拉紧器(85)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拉拢,然后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固定在一起,检查对水线以上合拢缝的间隙,对水线以上结构的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
S5、启动合拢装置,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和坞室(16)内的水分隔开,将合拢处的水抽干,再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对合拢缝进行焊接打磨和涂装作业,完成两个半船合拢;
上述所述合拢装置包括:
U型槽,所述U型槽设置在船坞本体(1)内,所述U型槽包括开设在第一坞壁(11)上的第一凹槽(111)、开设在第二坞壁(12)上的第二凹槽(121)和开设在坞底(15)上的第三凹槽(151),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21)的下端均与第三凹槽(151)相连通;
底板(2),所述第三凹槽(151)的底部竖直固设有若干个第一液压油缸(21),所述第一液压油缸(21)活塞杆的端部与底板(2)的下侧面固连;
第一移动板(31),所述第一移动板(31)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2)的左侧,所述第一移动板(31)和底板(2)密封连接;
第一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3)竖直固设在底板(2)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移动板(31)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液压油缸(32);
第二移动板(41),所述第二移动板(41)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2)的右侧,所述第二移动板(41)和底板(2)密封连接;
第二固定板(4),所述第二固定板(4)竖直固设在底板(2)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板(4)和第二移动板(41)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液压油缸(42);
两个密封机构,两个所述密封机构分别设置在底板(2)的前后两侧,当底板(2)向上移动,并且第一移动板(31)和第二移动板(41)相向移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两个所述密封机构能够将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与坞室(16)内的水隔开,使两个密封机构和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之间形成隔舱(23);
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第一移动板(31)上,所述排水机构能够将隔舱(23)内的水排出至坞室(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81),所述限位板(81)通过底座(811)固设在第一半船结构(8)的合拢处,所述限位板(81)的一侧伸出第一半船结构(8)且侧边上开设有缺口槽(812);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82),所述限位柱(82)竖直固设在第二半船结构(84)的合拢处,所述限位柱(82)横截面的尺寸小于缺口槽(812)的宽度,当第一半船结构(8)和第二半船结构(84)对接后,所述限位柱(82)移动至缺口槽(8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坞壁(11)、第二坞壁(12)和后坞壁(13)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盲孔(6),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个导向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一盲孔(6)和若干个导向结构一一对应,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盲孔(6)内,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第四液压油缸(62),所述第四液压油缸(62)水平固设在第一盲孔(6)的底部;
第一滑块(61),所述第一滑块(61)滑动设置在第一盲孔(6)内,所述第一滑块(61)的一端和第四液压油缸(62)活塞杆的端部固连,另一端伸出第一盲孔(6)且端部设有缺口(611);
滚轮(612),所述滚轮(612)通过转轴(613)转动设置在缺口(611)内,所述转轴(613)的轴向和坞底(15)相垂直,所述滚轮(612)的轮面超出第一滑块(61)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两个第三封板(5),两个所述第三封板(5)平行固设在底板(2)上,所述第三封板(5)和坞室(16)的横截面平行,所述第三封板(5)的上侧边固设有第三橡胶条(51);
滑槽(22),所述滑槽(22)开设在底板(2)的上侧面上且位于两个第三封板(5)之间,所述滑槽(22)的长度方向和坞室(16)的宽度方向一致;
第一封板(33),所述第一封板(33)呈L型,所述第一封板(33)外侧的一直角边固连在第一移动板(31)靠近坞室(16)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封板(33)外侧的另一直角边滑动设置在滑槽(22)内,所述第一封板(33)和底板(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板(3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封板(3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上固设有第一橡胶条(331),当第一封板(33)向坞室(16)内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位于第一封板(33)水平直角边上的第一橡胶条(33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51)相接触;
第二封板(43),所述第二封板(43)呈L型,所述第二封板(43)外侧的一直角边固连在第二移动板(41)靠近坞室(16)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封板(43)外侧的另一直角边滑动设置在滑槽(22)内,所述第二封板(43)和底板(2)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板(4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封板(43)内侧的两个直角边上固设有第二橡胶条(431),当第二封板(43)向坞室(16)内滑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位于第二封板(43)水平直角边上的第二橡胶条(43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第三橡胶条(5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橡胶条(51)横截面的下端设有下斜切口,两个所述第三橡胶条(51)的下切斜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条(331)和第二橡胶条(431)的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所述第三橡胶条(5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大于第一橡胶条(33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所述第三橡胶条(5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大于第二橡胶条(431)的顶部到底板(2)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
电动水泵(332),所述电动水泵(332)固设在第一移动板(31)的顶部,所述电动水泵(332)的吸水口通过管子与隔舱(23)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电动水泵(332)的出水口通过管子与坞室(1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第一封板(33)之间的两个第三封板(5)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加热盘管(52),所述加热盘管(52)内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板(41)的顶部固设有送风机(432),所述送风机(432)位于两个第二封板(43)之间的隔舱(2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坞底(15)设有两个第二盲孔(7),两个所述第二盲孔(7)分别位于第三凹槽(15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盲孔(7)内上下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72),所述第二盲孔(7)的底部竖直固设有第五液压油缸(71),所述第五液压油缸(71)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滑块(72)的下侧面固连,所述第二滑块(72)的上侧面设有橡胶块(7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52405.XA CN111268061B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52405.XA CN111268061B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8061A CN111268061A (zh) | 2020-06-12 |
CN111268061B true CN111268061B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099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52405.XA Active CN111268061B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680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0255B (zh) * | 2021-04-25 | 2022-05-24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半船合拢限位工装及基于该限位工装的半船合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32578A (ja) * | 1982-08-18 | 1984-02-2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船体の浮船渠への改造方法 |
CN1955066B (zh) * | 2005-10-25 | 2010-04-28 | 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分体建造坞内合拢的造船方法 |
CN102092458A (zh) * | 2009-12-09 | 2011-06-15 |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 | 超大型船舶坞内漂浮二次定位工艺 |
CN201685988U (zh) * | 2010-04-09 | 2010-12-29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1600吨起重船主船体水上合拢高度定位装置 |
CN101817393B (zh) * | 2010-04-09 | 2012-07-25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利用浮船坞造船的方法 |
CN101920766B (zh) * | 2010-05-14 | 2013-02-13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 |
CN106379487B (zh) * | 2016-09-07 | 2018-01-12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超长船体浮态制造方法 |
-
2020
- 2020-04-01 CN CN202010252405.XA patent/CN11126806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8061A (zh) | 2020-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68060B (zh) |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装置 | |
CN111268061B (zh) | 一种基于船坞的半船合拢方法 | |
CN113909721B (zh) |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焊接封板的装置 | |
CN110194586A (zh) | 一种用于汽车玻璃天窗板切割设备 | |
CN215919569U (zh) |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端部封板焊接的平台 | |
CN210343228U (zh) | 一种用于隧道光面爆破的钻孔装置 | |
CN205800534U (zh) | 多工位轮回数码打印机 | |
CN214816130U (zh) | 一种运梁小车架的拼接辅助装置 | |
CN203818320U (zh) | 面料架与主机架的自动对接装置 | |
CN210755764U (zh) | 用于船舶建造薄板双丝焊自动拼板焊接设备 | |
CN107583956A (zh) | 一种轧机辅助治具 | |
CN209780588U (zh) | 一种可拆装式竖直升降门 | |
CN200940337Y (zh) | 直流调速粉墙机 | |
CN106217634A (zh) | 一种轻质墙板用自动抽芯机 | |
CN108723671A (zh) | 一种新颖的建筑用焊接设备 | |
JP5352125B2 (ja) | 防水扉装置 | |
CN216027245U (zh) | 一种用于铝板折弯装置 | |
CN217229900U (zh) | 电梯对重块 | |
KR101864739B1 (ko) | 도크 | |
CN213387562U (zh) | 一种钢结构墙板高效吊装装置 | |
CN211052926U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自动翻转焊接装置 | |
CN214978933U (zh) | 一种板单元纵缝船位焊接系统 | |
CN102950589A (zh) | 一种串联式大型螺旋桨翻转机械手 | |
CN221564708U (zh) | 一种工装板横翻机构和横翻流水线 | |
CN215432328U (zh) | 一种板单元纵缝船位焊接的内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hipyard based semi ship closure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Pledgee: Shaoxing Bank Co.,Ltd. Zhoushan Branch Pledgor: YANGFAN GROU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330001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