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3908A - 把持部件 - Google Patents

把持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3908A
CN111263908A CN201880068800.3A CN201880068800A CN111263908A CN 111263908 A CN111263908 A CN 111263908A CN 201880068800 A CN201880068800 A CN 201880068800A CN 111263908 A CN111263908 A CN 111263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able
accessory
main bod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88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敬
寺本胜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63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把持不同的种类的光缆的把持部件。其具备:主体部,具有包含第1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1侧壁部,通过上述第1把持用突起把持收纳于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的第1缆线的外覆层;和配件,能够安装于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具有包含上述第2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2侧壁部,通过第2把持用突起把持外形比上述第1缆线小的第2缆线的外覆层。

Description

把持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持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使光纤的端面彼此对接来连接光纤的装置,例如公知有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是能够在光纤铺设现场容易地组装于光缆的末端的构造的光连接器。在组装前的光连接器的插芯,在工厂预先安设有内置纤维,并且内置纤维的端部配置于机械接续部。在组装作业现场,使把持部件把持光缆的外覆层,并且将从光缆引出的插入线缆的端部插入于机械接续部,在机械接续部使光纤彼此对接来连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用于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的把持部件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把持部件中,在一对侧壁部的相互对置的面形成有把持用突起,使把持用突起咬入至光缆的外覆层,从而在一对侧壁部之间把持固定光缆。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把持的部分(把持用突起的形成部分)的内壁设置台阶从而使得能够设置不同的种类(外形)的光缆的把持部件。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2948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67586号公报
在欲把持固定不同的种类的光缆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把持部件中,使把持用突起部咬入光缆的外覆层后的咬入量不同。其结果是,若咬入量较大,则将光缆放入至外覆层把持部件的作业可能变得困难,若咬入量较小,则光缆的把持固定可能变得不充分。另外,若如专利文献2那样设置台阶,则把持的部分的长度可能变长,或者对各光缆的把持力可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把持不同的种类的光缆的把持部件。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具有包含第1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1侧壁部,通过上述第1把持用突起把持收纳于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的第1缆线的外覆层;和配件,能够安装于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具有包含第2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2侧壁部,通过上述第2把持用突起把持外形比上述第1缆线小的第2缆线的外覆层。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通过后述的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变得明确。
根据本发明,能够可靠地把持不同的种类的光缆。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图2C是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的立体图。图2A是把持了第2缆线3B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B是取下了配件50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2C是把持了第1缆线3A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A是从上方观察把持部件30的主体部40的图。图3B是从后侧观察图3A的图。图3C是图3A的A-A剖视图。
图4A是从上方观察配件50的图。图4B是从后侧观察配件50的图。图4C是图4A的B-B剖视图。
图5A是从上方观察配件50安装时的把持部件30的图。图5B是从后侧观察将主体用盖44和配件盖54闭合后的状态的图。图5C是表示在将主体用盖44闭合时与配件盖54接触时的状态的图。
图6A~图6C是第2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的立体图。图6A是把持了第2缆线3B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取下了配件50′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6C是把持了第1缆线3A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后述的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的事项是显而易见的。
明确了一种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具有包含第1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1侧壁部,通过上述第1把持用突起把持收纳于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的第1缆线的外覆层;和配件,能够安装于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具有包含第2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2侧壁部,通过上述第2把持用突起把持外形比上述第1缆线小的第2缆线的外覆层。根据这样的把持部件,在未安装配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主体部把持第1缆线,在安装了配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配件把持第2缆线。因此,能够可靠地把持不同的种类(外形)的光缆。
优选:上述主体部具有第1盖,上述配件具有第2盖,若在安装了上述配件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盖闭合,则上述第1盖与上述第2盖接触,从而上述第2盖闭合。由此,通过将第1盖闭合,从而能够将第2盖自动地闭合。
优选:上述第1盖在内表面形成突出的接触部,上述第2盖在外表面形成倾斜面,若在安装了上述配件的状态下将上述第1盖闭合,则上述第1盖的上述接触部与上述第2盖的上述倾斜面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第2盖闭合。
优选:上述配件至少具有两个上述第2盖,在将上述配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时,在上述第2盖之间配置上述第1把持用突起。由此,能够将第2盖之间的第1把持用突起形成得较长。
优选:上述第1侧壁部具有在上述第1缆线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上述第1把持用突起,上述第2侧壁部具有在上述第2缆线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上述第2把持用突起,在将上述配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时,在上述第1把持用突起之间配置上述第2把持用突起。由此,能够确保第2侧壁部的壁厚。
优选:上述主体部具有第1对位部,上述配件具有第2对位部,在将上述配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时,通过上述第1对位部和上述第2对位部,进行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配件的对位。由此,能够防止配件的位置偏移。
优选:上述第1对位部是设置于上述第1侧壁部的槽部,上述第2对位部是设置于上述第2侧壁部的凸条部,在将上述配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后,上述凸条部进入至上述槽部。由此,能够简单地防止与配件的位置偏移。
优选:上述第1对位部是形成于立设有上述一对第1侧壁部的第1底壁部的孔,上述第2对位部是形成于立设有上述一对接述第2侧壁部的第2底壁部的凸部,在将上述配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时,上述凸部与上述孔嵌合。由此,能够简单地防止与配件的位置偏移。另外,若孔贯通第1底壁部,则容易取出第1缆线、配件(以及第2缆线)。
===第1实施方式===
<基本结构>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的立体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A所示定义各方向。即,将光缆3、光纤4的光轴方向(长边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光缆3从光连接器主体10延伸出来的一侧作为“后”,将相反侧作为“前”。另外,将介入部件19的插拔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从光连接器主体10拔出介入部件19的一侧(参照图1B)作为“下”,将相反侧作为“上”。另外,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将从后侧观察前侧时的右侧作为“右”,将左侧作为“左”。
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是通过机械接续法连接光纤的现场组装型光连接器,并且是组装于光缆的末端的光连接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00是比SC式光连接器小型并能够高密度装配的LC式光连接器。
光连接器100具备光连接器主体10、把持部件30以及光缆3。
光连接器主体10具有插芯(未图示)、机械接续部(未图示)、壳体12以及介入部件19。
插芯和机械接续部收纳于壳体12。这里,插芯是用于单芯光连接器的圆筒形状的插芯。内置纤维(未图示)的前侧的端部内插固定于插芯,并且端面与插芯一起被研磨。内置纤维的后侧的端面配置于机械接续部的调心槽。而且,在机械接续部将内置纤维与把持部件30所把持的光缆3的光纤4对接连接。另外,壳体12具有固定部13。
固定部13是用于固定把持部件30的部位,并且是设置于壳体12的后侧的部位。被固定部13的内表面包围的空间为用于收纳把持部件30的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在固定部13的后端面开口,并从该开口插入把持部件30。固定部13的内表面为使把持部件3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滑动面。
固定部13在左右的侧面具有卡止部13A。卡止部13A是用于卡止在把持部件30(主体部40)的侧壁部43形成的爪部45(后述)的部位。
介入部件19是使光连接器主体10的机械接续部(未图示)的缝隙开闭的部件。在光连接器主体10的下表面形成有插通孔(未图示),在该插通孔插通从介入部件19的上侧延伸出来的楔形部19A。在使光纤彼此(内置纤维与光纤4)对接的状态下,通过从光连接器主体10拆下介入部件19(拔出楔形部19A),从而机械接续部的缝隙闭合并将光纤固定。
把持部件30是把持光缆3的部件。把持部件30在把持光缆3的状态下插入于光连接器主体10的固定部13。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的结构在后文中叙述。
这里,光缆3假定引入缆线、室内缆线。引入缆线、室内缆线那样的光缆3是通过外覆层一并包覆光纤4和一对线状的抗张力体的剖面方形的光缆。在该情况下,外覆层比较硬,因此比较容易使把持部件30的把持用突起(后述)咬入至外覆层并把持光缆3。
其中,存在欲使把持部件30把持不同的种类(外形)的光缆3的要求。例如,存在欲使把持部件30把持剖面形状为3.1mm×2.0mm的光缆3(以下,作为第1缆线3A)、和剖面形状为2.0×1.6mm的光缆3(以下,作为第2缆线3B)的情况。若欲使适合于第1缆线3A的形状的把持部件30把持第2缆线3B,则把持用突起的咬入量变小,从而第2缆线3B的把持固定可能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若欲使适合于第2缆线3B的形状的把持部件30把持第1缆线3A,则把持用突起的咬入量变大,从而将第1缆线3A放入至把持部件30的作业可能变得困难。
也可以分别准备适合于第1缆线3A的形状的把持部件30、和适合于第2缆线3B的形状的把持部件30,但需要制作适合于各缆线的把持部件30,比较麻烦。另外,例如,若在把持光缆的部分的内壁设置与各缆线的外形对应的台阶,则把持的部分的长度可能变长,或者把持力可能降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将配件50装卸于把持部件30(主体部40),从而能够可靠地把持第1缆线3A和第2缆线3B。
<把持部件30的结构>
图2A~图2C是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的立体图。图2A是把持了第2缆线3B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B是取下了配件5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C是把持了第1缆线3A的状态的立体图。
另外,图3A是从上方观察把持部件30的主体部40的图。图3B是从后侧观察图3A的图。图3C是图3A的A-A剖视图。此外,图3A和图3B表示收纳于固定部13的状态(固定部13为剖面),在图3A中,主体部40的主体用盖44被透视示出(用双点划线表示)。另外,图3C表示主体用盖44打开后的状态(未收纳于固定部13的状态)的剖面。
另外,图4A是从上方观察配件50的图。图4B是从后侧观察配件50的图。图4C是图4A的B-B剖视图。此外,在图4A中配件盖54被透视示出(用双点划线表示)。
本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具备主体部40和配件50。
主体部40设置为适合于第1缆线3A的形状,并能够把持第1缆线3A。
主体部40具有把持部40A和插通部40B。
把持部40A是把持第1缆线3A的外覆层的部位。把持部40A具有底壁部42(相当于第1底壁部)、侧壁部43(相当于第1侧壁部)、以及主体用盖44(相当于第1盖)。
底壁部42是构成把持部40A的下部(底部)的部位,具有底突起421(相当于第1底突起)、和孔422(相当于第1对位部)。
底突起421从底壁部42向上方突出,并咬入至第1缆线3A的外覆层。本实施方式的底突起421是圆锥形状的突起,在底壁部42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
在两个底突起421之间设置有贯通底壁部42的矩形状的孔422。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后,配件50的底壁部52的下表面的凸部522插入于孔422。由此,能够防止配件50的位置偏移。此外,孔422也可以不贯通底壁部42。在该情况下,将配件50的凸部522设置为与该孔嵌合即可。其中,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孔422贯通底壁部42,则例如从外侧将棒状的部件插入于孔422,从而能够容易地取出第1缆线3A、配件50(以及第2缆线3B)。另外,孔42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矩形,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多边形、圆)。在该情况下,同样只要将配件50的凸部522设置为与孔对应(嵌合)的形状即可。
侧壁部43在底壁部42的左右两端立设有一对。一对侧壁部43分别具有主体突起431(相当于第1把持用突起)、槽部432(相当于第1对位部)、铰接部433以及盖固定部434。
主体突起431是从一对侧壁部43的对置的面(内表面)向内侧突出并沿着上下方向的突起(突条)。从上方观察,主体突起431以突出侧(内侧)尖锐的方式形成为剖面大致三角形。主体突起431的棱线与上下方向平行。若将第1缆线3A收纳于一对侧壁部43之间,则一对侧壁部43的主体突起431咬入至第1缆线3A的外覆层。在本实施方式的一对侧壁部43分别配置有3个主体突起431(中央突起431A和两个端突起431B)。一个侧壁部43的3个主体突起431配置为与另一个侧壁部43的主体突起431对置。
中央突起431A是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3个主体突起431中的中央的突起。
端突起431B在中央突起431A的前侧和后侧分别空开间隔而设置。如图3C所示,端突起431B与中央突起431A相比,高度较低。换言之,上下方向的长度(棱线的长度)较短。这是为了后述的配件50的盖(配件盖54)的配置。
槽部432在一对侧壁部43的对置的面在前侧的端突起431B与中央突起431A之间设置为槽状(凹状)。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配件50的凸条部533进入至槽部432。另外,如上述那样,配件50的凸部522插入于孔422。由此,进行主体部40与配件50的对位,从而能够防止配件50相对于主体部40的位置偏移。
铰接部433设置于右侧的侧壁部43的上部,并连结为能够开闭主体用盖44。
盖固定部434是用于在闭合主体用盖44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突起(所谓的“折返”),并以与主体用盖44的卡合部442卡合的方式设置于左侧的侧壁部43。
主体用盖44具有盖突起441(相当于第1盖突起)、卡合部442以及接触部443。
盖突起441设置于主体用盖44的内表面(将主体用盖44闭合后的下表面),在将主体用盖44闭合后咬入至第1缆线3A的外覆层。本实施方式的盖突起441是圆锥形状的突起,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有两个。此外,盖突起441设置于在安装配件50时不与配件盖54接触的位置(两个配件盖54之间)。
卡合部442在主体用盖44设置于与铰接部43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将主体用盖44闭合时,卡合部442与盖固定部434卡合而被固定。
接触部443是形成于主体用盖44的内表面的突出的部位,在安装了配件50的状态下,在将主体用盖44闭合时,接触部443与配件50的配件盖54的倾斜面542接触(后述)。
插通部40B是供把持部40A把持的光缆的光纤(第1缆线3A的第1光纤4A、第2缆线3B的第2光纤4B)插通的部位,设置于比把持部40A靠前侧的位置。
插通部40B具备爪部45。爪部45设置为从插通部40B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端面突出。若将把持部件30插入于光连接器主体10的固定部13,则如图3A所示,爪部45钩挂于固定部13的卡止部13A。由此,将把持部件30固定于固定部13(光连接器主体10)。
配件50是用于把持第2缆线3B的部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主体部40的把持部40A内装卸。配件50具备配件主体51和配件盖54(相当于第2盖)。
配件主体51具备底壁部52(相当于第2底壁部)、和侧壁部53(相当于第2侧壁部)。
底壁部52是构成配件主体51的下部(底部)的部位,具有底突起521、凸部522(第2对位部)以及凹部523。
底突起521从底壁部52向上方突出,并咬入至第2缆线3B的外覆层(参照图5B)。
凸部522插入于主体部40的孔422(与孔422嵌合)。由此,能够防止配件50的位置偏移。
凹部523是用于避免与主体部40的底突起421的干涉的孔。在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40设置有两个底突起421,因此如图4C所示,凹部523与底突起421对应地设置有两个。
侧壁部53在底壁部52的左右两端立设有一对。一对侧壁部53分别具有配件突起531(相当于第2把持用突起)、狭缝532、凸条部533(相当于第2对位部)以及铰接部534。
配件突起531是从一对侧壁部53的对置的面(内表面)向内侧突出并沿着上下方向的突起(突条)。配件突起531与主体突起431相同,在从上方观察时,以突出侧(内侧)尖锐的方式形成为剖面大致三角形。配件突起531的棱线与上下方向平行。若将第2缆线3B收纳于一对侧壁部53之间,则配件突起531咬入至第2缆线3B的外覆层。在本实施方式的一对侧壁部53分别配置有3个配件突起531(中央突起531A和两个端突起531B)。一个侧壁部53的3个配件突起531配置为与另一个侧壁部53的配件突起531对置。
中央突起531A是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3个配件突起531的中央的突起。
端突起531B在中央突起531A的前侧和后侧分别空开间隔来设置。如图4B和图4C所示,端突起531B与中央突起531A相比,高度较低。换言之,上下方向的长度(棱线的长度)较短。此外,配件突起531与主体突起431的配置的关系将在后文中叙述。
狭缝532是用于避免与主体部40的主体突起431(中央突起431A和端突起431B)的干涉的部位,形成于与主体突起431对应的位置。在配件50的安装时,主体突起431进入至狭缝532。由此,能够确保侧壁部53的壁厚。此外,也可以代替狭缝状的孔而是槽。
凸条部533从侧壁部53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而且,凸条部533在配件50的安装时与把持部40A的槽部432嵌合。由此,能够防止配件50的位置偏移。
铰接部534设置于右侧的侧壁部53的上端部,并连结为能够开闭配件盖54。
配件盖54是针对配件主体51的盖。此外,配件盖54在配件主体51的前侧和后侧分开设置有两个。这是为了避免与主体部40的中央突起431A的干涉,另外,是为了在前侧和后侧沿上下方向按压第2缆线3B,从而更可靠地把持(消除松动)。
配件盖54具有盖突起541和倾斜面542。
盖突起541设置于配件盖54的内表面(将配件盖54闭合后的下表面),在将配件盖54闭合时咬入至第2缆线3B的外覆层(参照图5B)。
倾斜面542形成于配件盖54的外表面。倾斜面542形成于与主体用盖44的接触部443接触的部位,成为通过与接触部443的接触而使配件盖54向闭合的方向移动那样的倾斜。
图5A是从上方观察配件50安装时的把持部件30的图。图5B是从后侧观察将主体用盖44和配件盖54闭合后的状态的图。图5C是表示在将主体用盖44闭合时与配件盖54接触时的状态的图。此外,图5A表示收纳于固定部13的状态(固定部13为剖面),主体用盖44和配件盖54未图示。
如图5A所示,主体突起431(中央突起431A和端突起431B)和配件突起531(中央突起531A和端突起531B)配置为前后方向的位置偏移。具体而言,在配件50,在与主体部40的主体突起4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狭缝532,若安装配件50,则主体突起431进入至狭缝532。
因此,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在主体突起431之间配置配件突起531。例如,如图5A所示,在主体部40的前侧的端突起431B与中央突起431A之间配置配件50的中央突起531A。由此能够确保配件50的侧壁部53、配件突起531的壁厚。另外,如图5A所示,主体突起431经由狭缝532向比配件50的一对侧壁部53靠内侧的位置突出,但配件突起531的前端位于比主体突起431的前端靠内侧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配件突起531把持第2缆线3B的外覆层。
另外,如上述那样,配件突起531的中央突起531A与端突起531B相比,上下方向的长度较长。如果在不将配件盖54在前后方向上分开而形成为一个盖的情况下,需要将配件50的中央突起531A形成为与端突起531B相同的长度。同样,也需要将主体部40的主体突起431的中央突起431A形成为与端突起431B相同的长度。在该情况下,在把持第1缆线3A、第2缆线3B时把持力有可能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件盖54在前后方向上分为两个来设置,因此能够将主体部40的中央突起431A、配件50的中央突起531A形成得较长,从而能够提高把持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配件盖54(盖突起541)在前后方向上分为两个来形成,因此能够在前后方向的不同的位置沿上下方向按压第2缆线B,从而能够没有松动地进行把持。
另外,如图5C所示,在安装了配件50的状态(主体用盖44和配件盖54一起打开的状态)下,若将主体用盖44闭合,则主体用盖44的接触部443与配件盖54的倾斜面542接触。而且,若进一步将主体用盖44闭合,则接触部443在倾斜面542上滑移,并且向下方按下配件盖54。这样,能够与闭合主体用盖44的动作联动地自动地闭合配件盖54。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主体用盖44的接触部443与配件盖54的倾斜面542接触,因此容易闭合配件盖54。
<小结>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把持部件30具备主体部40,上述主体部40具有包含主体突起431(第1把持用突起)的一对侧壁部43(第1侧壁部),通过主体突起431把持收纳于一对侧壁部43之间的第1缆线3A的外覆层。另外,把持部件30具备配件50,上述配件50能够安装于主体部40的一对侧壁部43之间,具有包含配件突起531(第2把持用突起)的一对侧壁部53(第2侧壁部),通过配件突起531把持外形比第1缆线3A小的第2缆线3B的外覆层。由此,能够由主体部40可靠地把持第1缆线3A,另外,若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则能够可靠地把持第2缆线3B。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0具有主体用盖44(第1盖),配件50具有配件盖54(第2盖)。而且,构成为:若在安装了配件50的状态下将主体用盖44闭合,则主体用盖44与配件盖54接触,从而配件盖54闭合。由此,能够通过将主体用盖44闭合而将配件盖54自动地闭合。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用盖44的突出的接触部443形成于内表面,配件盖54的倾斜面542形成于外表面。而且,构成为:若在安装了配件50的状态下将主体用盖44闭合,则主体用盖44的接触部443与配件盖54的倾斜面542接触。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配件盖54闭合。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配件5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两个配件盖54,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在两个配件盖54之间配置主体突起431(中央突起431A)。由此,能够加长中央突起431A的上下方向的长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0的侧壁部43具有在前后方向(第1缆线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的3个主体突起431,配件50的侧壁部53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3个配件突起531。而且,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在主体突起431之间配置配件突起531。由此,能够确保配件50的侧壁部53的壁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0具有主体部40侧的对位部(第1对位部),配件50具有配件50侧的对位部(第2对位部)。而且,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通过主体部40侧的对位部和配件50侧的对位部,进行主体部40与配件50的对位。由此,能够防止配件5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0侧的对位部是设置于侧壁部43的槽部432,配件50侧的对位部是设置于侧壁部53的凸条部533,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凸条部533进入至槽部432。由此,能够简单地防止配件50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40侧的对位部是设置于底壁部42(第1底壁部)的孔422,配件50侧的对位部是设置于底壁部52(第2底壁部)的凸部522,在将配件50安装于主体部40时,凸部522与孔422嵌合。由此,能够简单地防止配件50的位置偏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孔422贯通底壁部42,因此容易取下第1缆线3A、配件50(以及第2缆线3B)。
===第2实施方式===
图6A~图6C是第2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的立体图。图6A是把持了第2缆线3B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B是取下了配件50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6C是把持了第1缆线3A的状态的立体图。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把持部件30具备主体部40和配件50′。
配件50′是仅配件主体51的结构。即,第2实施方式的配件50′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不具备配件盖。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把持部件30的盖仅是主体用盖4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安装配件50′,也能够通过配件突起531把持第2缆线3B的外覆层。
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配件突起531的端突起531B为与中央突起531A同等程度的长度。同样,也可以使主体部40的端突起431B为与中央突起431A同等程度的长度。
===其他===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完成的,不应用于限定解释本发明。不言而喻,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能够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也包括其等价物。
附图标记说明
3…光缆;3A…第1缆线;3B…第2缆线;4…光纤;4A…第1光纤;4B…第2光纤;10…光连接器主体;12…壳体;13…固定部;13A…卡止部;19…介入部件;19A…楔形部;30…把持部件;40…主体部;40A…把持部;40B…插通部;42…底壁部;43…侧壁部;44…主体用盖;45…爪部;50…配件;51…配件主体;52…底壁部;53…侧壁部;54…配件盖;100…光连接器;421…底突起;422…孔;431…主体突起;431A…中央突起;431B…端突起;432…槽部;433…铰接部;434…盖固定部;441…盖突起;442…卡合部;443…接触部;521…底突起;522…凸部;523…凹部;531…配件突起;531A…中央突起;531B…端突起;532…狭缝;533…凸条部;534…铰接部;541…盖突起;542…倾斜面。

Claims (8)

1.一种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主体部,具有包含第1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1侧壁部,通过所述第1把持用突起把持收纳于所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的第1缆线的外覆层;和
配件,能够安装于所述一对第1侧壁部之间,具有包含第2把持用突起的一对第2侧壁部,通过所述第2把持用突起把持外形比所述第1缆线小的第2缆线的外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第1盖,
所述配件具有第2盖,
若在安装了所述配件的状态下将所述第1盖闭合,则所述第1盖与所述第2盖接触,从而所述第2盖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盖在内表面形成突出的接触部,
所述第2盖在外表面形成倾斜面,
若在安装了所述配件的状态下将所述第1盖闭合,则所述第1盖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2盖的所述倾斜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件至少具有两个所述第2盖,
在将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时,在所述第2盖之间配置所述第1把持用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侧壁部具有在所述第1缆线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第1把持用突起,
所述第2侧壁部具有在所述第2缆线的长边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第2把持用突起,
在将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时,在所述第1把持用突起之间配置所述第2把持用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第1对位部,
所述配件具有第2对位部,
在将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时,通过所述第1对位部和所述第2对位部,进行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配件的对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对位部是设置于所述第1侧壁部的槽部,
所述第2对位部是设置于所述第2侧壁部的凸条部,
在将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时,所述凸条部进入至所述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对位部是形成于立设有所述一对第1侧壁部的第1底壁部的孔,
所述第2对位部是形成于立设有所述一对第2侧壁部的第2底壁部的凸部,
在将所述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时,所述凸部与所述孔嵌合。
CN201880068800.3A 2017-11-02 2018-09-14 把持部件 Pending CN1112639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2839 2017-11-02
JP2017212839A JP6483785B1 (ja) 2017-11-02 2017-11-02 把持部材
PCT/JP2018/034097 WO2019087583A1 (ja) 2017-11-02 2018-09-14 把持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3908A true CN111263908A (zh) 2020-06-09

Family

ID=65718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8800.3A Pending CN111263908A (zh) 2017-11-02 2018-09-14 把持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83785B1 (zh)
CN (1) CN111263908A (zh)
WO (1) WO201908758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3006A (ja) * 2000-07-06 2002-01-23 Fujikura Ltd 光コネクタ組立工具
CN100396411C (zh) * 2002-08-26 2008-06-25 日新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自动切断器
CN101285917A (zh) * 2008-05-16 2008-10-15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接续子的夹头
CN100474020C (zh) * 2006-03-08 2009-04-01 株式会社藤仓 光连接器
JP2010091639A (ja) * 2008-10-03 2010-04-22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用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2209923A (zh) * 2008-11-10 2011-10-0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连接用线缆握持部件
CN202330774U (zh) * 2011-09-16 2012-07-11 吴娟 光纤现场组装机械连接器
JP2013213949A (ja) * 2012-04-02 2013-10-17 Fujikura Ltd フェルール、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50806B2 (ja) * 1996-05-21 2000-06-12 株式会社サンコーシヤ ケーブルクロージャ用グロメット
JP200719287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Ojima Shisaku Kenkyusho:Kk 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方法および接続装置
JP5238651B2 (ja) * 2009-09-11 2013-07-1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路変更部材、光接続方法
JP5598870B2 (ja) * 2012-05-07 2014-10-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把持部材、メカニカルスプライス、および光コネクタ
JP6162743B2 (ja) * 2015-04-20 2017-07-1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アタッチメント、光ファイバ接続器及び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3006A (ja) * 2000-07-06 2002-01-23 Fujikura Ltd 光コネクタ組立工具
CN100396411C (zh) * 2002-08-26 2008-06-25 日新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光纤自动切断器
CN100474020C (zh) * 2006-03-08 2009-04-01 株式会社藤仓 光连接器
CN101285917A (zh) * 2008-05-16 2008-10-15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纤接续子的夹头
JP2010091639A (ja) * 2008-10-03 2010-04-22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用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2209923A (zh) * 2008-11-10 2011-10-05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连接用线缆握持部件
CN202330774U (zh) * 2011-09-16 2012-07-11 吴娟 光纤现场组装机械连接器
JP2013213949A (ja) * 2012-04-02 2013-10-17 Fujikura Ltd フェルール、光ファイバ付きフェル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83785B1 (ja) 2019-03-13
JP2019086574A (ja) 2019-06-06
WO2019087583A1 (ja)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4948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optical cable
US8297850B2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optical connector
KR101422991B1 (ko) 광 커넥터
US7621676B2 (en) Optical connector
US8985876B2 (en) Ferrule holder
WO2019087584A1 (ja) 把持部材、及び、光コネクタ
JP419758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用コンセントおよびプラグを含む組立体
US20160266327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WO2016167325A1 (ja) ケーブル外被把持部材、光ファイバ接続ユニット、光ファイバ接続ユニットキット、及び外被把持部材取り外し工具
WO2017126395A1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4270255B2 (ja) 光ファイバー用コンセント
CN111263908A (zh) 把持部件
JP2006208738A (ja) 光コネクタ
JP7089485B2 (ja) 光コネクタ
JP4255803B2 (ja) 光コネクタ
JP2002333548A (ja) 光中継コネクタ装置及び光中継コネクタ
WO2020195520A1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クサビ抜去方法
JP2007192871A (ja) 光コネクタ
JP2010128456A (ja) 光コネクタ
CN111263907A (zh) 光连接器、把持部件、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1247468A (zh) 光连接器、把持部件以及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2019053158A (ja) コネクタ
JP2013064959A (ja) 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