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2369A - 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62369A CN111262369A CN201911198313.1A CN201911198313A CN111262369A CN 111262369 A CN111262369 A CN 111262369A CN 201911198313 A CN201911198313 A CN 201911198313A CN 111262369 A CN111262369 A CN 1112623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 groove
- width
- pressing portion
-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1 thickness Chemical compound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44 die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459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2 Polybutadi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49 buty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3 fluoro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9 isopr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CLNYHERYALISIR-UHFFFAOYSA-N nona-1,3-di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 CLNYHERYALISI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084 poly(chlorop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57 polybutadi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41 sensory perception of touc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48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使引线即使不使用诸如扎带那样的特殊零件也能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且在引线的粗细等规格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致动器通用,减少零件的种类。在该致动器中,与第一焊盘(151a)连接并从第一焊盘(151a)引出的第一引线及与第二焊盘(151b)连接并从第二焊盘(151b)引出的第二引线插入到形成于支承体(2)的外表面的槽(115),并由引线按压部(116)保持于槽(115)。另外,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单独插入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由第一引线按压部(116a)及第二引线按压部(116b)分别单独保持于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各种振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磁驱动机构产生振动的设备,提出了一种致动器,其通过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线圈及磁体的磁驱动机构,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振动(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致动器中,在壳体上配置有配线基板,构成磁驱动机构的线圈的端部与配线基板连接,从外部经由配线基板向线圈进行供电。例如,向线圈的供电有时使用引线,引线的一端锡焊在电路基板的锡焊部并与之电连接,其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由此进行供电。由此,驱动电流经由与锡焊部连接并引出的引线供应到线圈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7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致动器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引线杂乱,且为了使引线能够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以使引线的端部不断线,需要捆绑引线的扎带等零件,零件数量及装配工时也相应增加。另外,引线的粗细有时因使用致动器的用途或搭载的设备等而不同,需要将致动器按每个引线的粗细加工成形成与之相适的构造。因此,期望将致动器形状通用化,减少零件的种类,简化制造工序及装配工序。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使得引线即使不使用诸如扎带那样的特殊零件也能够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并且在引线的粗细等规格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致动器通用,减少零件的种类。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承体;可动体;连接体,其与可动体和支承体连接,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磁驱动机构,其具备线圈及在第一方向上与线圈对置的磁体,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支承体在其外侧面固定有配线基板,所述配线基板形成有与构成线圈的线圈线的一端部电连接的第一焊盘及与线圈线的另一端部电连接的第二焊盘,配线基板在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上具有引线连接部,用于电连接向该配线基板供电的引线的末端,外侧面在形成有引线连接部的位置附近形成有槽和引线按压部,连接到引线连接部的引线插入到所述槽中,所述引线按压部覆盖插入到槽中的引线,使其不从槽凸出。
在本发明的致动器中,在电连接有线圈线的端部并固定于支承体的外侧面的配线基板上形成有引线连接部,在配置有该引线连接部的位置附近的外侧面形成有插入并保持与引线连接部电连接的引线的槽和引线按压部。因此,使得引线即使不使用诸如扎带那样的特殊零件,也能够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引线的端部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槽由插入第一引线的第一引线用槽和插入第二引线的第二引线用槽构成,引线按压部由将第一引线保持于第一引线用槽的第一引线按压部和将第二引线保持于第二引线用槽的第二引线按压部构成,第一引线用槽及第二引线用槽分别由第一宽度槽和第二宽度槽构成,所述第一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的第二宽度,且所述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所述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第一引线按压部及第二引线按压部分别由使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保持于第一宽度槽的第一按压部和使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保持于第二宽度槽的第二按压部构成。
在本发明中,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单独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及第二引线用槽中,并由第一引线按压部及第二引线按压部分别单独保持于各槽中。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从支承体引出的部分被保持于各槽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不易受到支承体的振动等影响。因此,可以使引线能够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引线的端部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使用不同线径引线的情况下,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及第二引线用槽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宽度槽中,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及第二引线用槽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宽度槽中。而且,插入到第一宽度槽的线径大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由第一按压部分别保持于第一宽度槽中,插入到第二宽度槽的线径小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由第二按压部分别保持于第二宽度槽中。因此,即使在引线的粗细等规格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致动器通用,减少零件的种类。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一宽度槽及第二宽度槽形成为不同的深度,第一按压部及第二按压部在形成第一宽度槽及第二宽度槽的对置的壁面上以不同的高度形成,部分地覆盖第一宽度槽及第二宽度槽。
在本发明中,通过形成具有不同的槽宽度的第一宽度槽及第二宽度槽以及部分地覆盖各槽的第一按压部及第二按压部,从而使得插入的引线不易脱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二按压部以低于第一按压部且高于第一宽度槽的高度形成于壁面,在与面对第二宽度槽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将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引导到第一宽度槽的斜坡。
在本发明中,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被形成于第二按压部的斜坡引导,易于引导到第一宽度槽。另外,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被形成于第二按压部的斜坡引导,易于穿过第一宽度槽引导到第二宽度槽。因此,易于将线径不同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插入到各槽中,提高了各引线的安装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槽具备:第一槽,其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引出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第二槽,其与第一槽连通,使穿过了第一槽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向与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以及第三槽,其与第二槽连通,再次沿第二方向引导穿过了第二槽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
在本发明中,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通过第一槽沿第二方向引出后,通过第二槽向与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通过第三槽被再次沿第二方向引导。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形成于支承体的外表面的槽内形成有弯曲部,引出到支承体的外部。因此,即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被拉伸,该拉力也通过弯曲部被缓冲,拉力不易传递到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由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其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引线按压部由部分地覆盖第二槽的第一按压部、覆盖第三槽的第二按压部构成。
在本发明中,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通过第一按压部被保持于第二槽,通过第二按压部被保持于第三槽,引线不易从形成于支承体的外表面的各槽脱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三槽的槽宽度小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外径。
在本发明中,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压入第三槽并且保持于其中,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上的拉力通过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弯曲部被缓冲,并且通过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向第三槽的压入被牢固地保持于第三槽中,由此与该拉力抗衡。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不易受到拉力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形成第三槽的对置的壁面,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方向交替形成有突起。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第三槽的对置的壁面交替形成的突起,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第三槽中折曲的同时被引出。因此,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通过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弯曲部被缓冲,并且由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折曲,拉力不易传递。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其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三槽由第一宽度槽和第二宽度槽构成,所述第一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第二宽度,且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
在本发明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使用不同的线径的情况下,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插入到第三槽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宽度槽中,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插入到第三槽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宽度槽中,通过引线按压部保持于各槽中。因此,即使在使用线径不同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情况下,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也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其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二宽度槽以沿第一方向立起的立壁为起点从第一宽度槽沿第三方向分支,隔着立壁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宽度槽并排形成。
在本发明中,能够在第三槽中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具有不同的槽宽度的第一宽度槽及第二宽度槽。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形成于配线基板上的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和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从支承体引出的高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高度。
在本发明中,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部分的高度与形成于配线基板上的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形成高度不同。因此,由于该高度的差异,来自外部的拉力不易传递到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因此,减小了从外部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对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造成的影响。由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及第二焊盘的各连接部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其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致动器中,在电连接线圈线的端部且固定于支承体的外侧面的配线基板上形成有引线连接部,在配置有该引线连接部的位置附近的外侧面形成有插入并保持与引线连接部电连接的引线的槽和引线按压部。因此,即使不使用诸如扎带那样的特殊零件,也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引线的端部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XZ剖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配线基板及螺丝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致动器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将图2所示的磁驱动机构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将被图5所示的支架保持的零件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局部放大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支承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交叉的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是从第三侧面观察构成图1所示的致动器的支承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交叉的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致动器的XZ剖视图。
图11是将图9所示的致动器的第二罩部件及配线基板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将图10所示的磁驱动机构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将图10所示的磁驱动机构分解并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局部放大表示构成图9所示的致动器的支承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交叉的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5是从第三侧面侧以某个角度仰视构成图9所示的致动器的支承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交叉的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6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构成图9所示的致动器的支承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交叉的角部分的局部放大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致动器;2...支承体;3...可动体;6...磁驱动机构;7、71、72...线圈;8...磁体;9...粘弹性部件(连接体);10...定位销;11...罩;15...配线基板;16...第一罩部件;16a、16b、16e、16f、17e、17f、60e、60f、60g...贯通孔;16c、17c、155、638、681...孔;16g...圆柱形凸台(突出部);16h...突起部;16i、69...凹部;17...第二罩部件;17g...安装孔;17h...挂钩部(卡合部);18、19...螺丝;60、60A...支架;60c、60d、636、873、874...凸部;61、161、171...第一壁部;62、162、172...第二壁部;63、163、173...第三壁部;64、164、174...第四壁部;66、67...线圈保持孔;68...安装板;81...第一磁体;82...第二磁体;86...第一轭部;87...第二轭部;90...连接体;91...第一粘弹性部件;92...第二粘弹性部件;110...外表面侧;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3...第三侧面;114...第四侧面;115...槽;115a...第一引线用槽;115b...第二引线用槽;115c、115D...第一宽度槽;115d、115E...第二宽度槽;116...引线按压部;115A...第一槽;115B...第二槽;115C...第三槽;116a...第一引线按压部;116b...第二引线按压部;116c、116A...第一按压部;116d、116B...第二按压部;116e...斜坡;118...第一被抵接部;119...第二被抵接部;201...内壁面;202...立壁;203...突起;601...第一开口部;602...第二开口部;637...导槽;661、671...承接部;701...长边;702...短边;706...第一端部;707...第二端部;860...第一板部;861...第一连接板部;862...第二连接板部;870...第二板部;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互相交叉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进行说明。另外,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为互相正交的方向。另外,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标注X1,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标注X2,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标注Y1,在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标注Y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标注Z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标注Z2进行说明。
另外,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1具有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磁驱动机构6具有线圈7和磁体8。在该磁驱动机构6中可以采用:线圈7设置于支承体2(一侧部件)侧,磁体8设置于可动体3(另一侧部件)侧的方式;以及磁体8设置于支承体2(另一侧部件)侧,线圈7设置于可动体3(一侧部件)侧的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线圈7设置于支承体2侧,磁体8设置于可动体3侧的方式为中心进行说明。
(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致动器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1的XZ剖视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配线基板15及螺丝18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整体呈第二方向X的尺寸大于第三方向Y的尺寸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如图2所示,具有支承体2、被支承体2可移动地支承的可动体3、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磁驱动机构6使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振动。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支承体2具有罩11和支架60,在罩11的内侧配置有图2所示的可动体3及磁驱动机构6。罩11具有位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第一罩部件16和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第一罩部件16重叠的第二罩部件17,第一罩部件16及第二罩部件17呈四边形的平面形状。在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配置有呈四边形的平面形状的支架60,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及第二罩部件17的端部160、600、170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因此,罩11的外表面侧110由第一罩部件16的端部160、支架60的端部600及第二罩部件17的端部170构成。
(第一罩部件16的构成)
图4是将图1所示的致动器1分解并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及图4所示,在第一罩部件16上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开口的四边形凹部165。另外,在凹部165的底部形成有在第二方向X上排列的两个凹部166、167。在凹部165的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6a。即,在凹部165中,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及另一侧Y2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及另一侧Y2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6a。另外,在凹部166、167的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形成有贯通孔16b。
在第一罩部件16中,凹部165由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壁部16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壁部16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壁部16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壁部164包围。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壁部161及第二壁部162的宽度(第二方向X的尺寸)比第三壁部163及第四壁部164的宽度(第三方向Y的尺寸)宽。在第三壁部163的外表面形成有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的凹部168。
在第三壁部163,沿着第二方向X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多个凸板部163a以规定间隔形成。另外,在第一壁部161及第二壁部162,从外缘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凸板部161a、162a形成于第三方向Y的中央。
在第三壁部163及第四壁部164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开口的定位用孔16c。另外,在第一罩部件16的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6e,在另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6f。即,在第一罩部件16中,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6e,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6f。另外,在贯通孔16f的附近,在第一方向Z上高度达到第二罩部件17的圆柱形凸台16g被设置为突出部。
(第二罩部件17的构成)
如图2所示,第二罩部件17如下所述在第一方向Z上与第一罩部件16大致对称地形成。首先,在第二罩部件17上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开口的四边形的凹部175。另外,在凹部175的底部形成有在第二方向X上排列的两个凹部176、177。在第二罩部件17中,凹部175由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壁部17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壁部17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壁部17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壁部174包围。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壁部171及第二壁部172的宽度(第二方向X的尺寸)比第三壁部173及第四壁部174的宽度(第三方向Y的尺寸)宽。在第三壁部173的外表面形成有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的凹部178。
在第三壁部173及第四壁部174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开口的定位用孔17c。另外,在第二罩部件17的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7e,在另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7f。即,在第二罩部件17中,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7e,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17f。
另外,在第二罩部件17的贯通孔17f的附近形成有安装孔17g。当第二罩部件17经由支架60安装到第一罩部件16时,安装孔17g围绕形成于第一罩部件16的圆柱形凸台16g的各前端部周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圆柱形凸台16g在各前端部的周围和一对安装孔17g的内周之间具有规定间隙。
(磁驱动机构6的构成)
图5是图2所示的磁驱动机构6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将被图5所示的支架60保持的零件分解并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图5及图6所示,磁驱动机构6具有线圈7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7对置的磁体8。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7由以在第二方向X上排列的方式配置的两个线圈71、72构成,线圈7是长边701(有效部分)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长圆形状的空芯线圈。线圈7被保持于支架60和安装板68之间,设置于支承体2侧。
(支架60的构成)
如图2、图5及图6所示,支架60形成为两个线圈保持孔66、67在第二方向X上排列,线圈7配置在各线圈保持孔66、67中。线圈保持孔66、67是贯通孔,在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在线圈保持孔66、67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形成有承接部661、671。因此,当将线圈7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安装到线圈保持孔66、67中时,线圈7的短边702(无效部分)成为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被承接部661、671支承的状态。
支架60相对于形成有线圈保持孔66、67的部分,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第三方向Y的一侧Y1及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具备第一壁部61、第二壁部62、第三壁部63及第四壁部64。从第一方向Z观察时,第一壁部61及第二壁部62的宽度(第二方向X的尺寸)比第三壁部63及第四壁部64的宽度(第三方向Y的尺寸)宽。
在支架60上,在线圈保持孔66和第一壁部61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口部601,在线圈保持孔67和第二壁部62之间形成有第二开口部602。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在第一方向Z上贯通支架60。
在第一壁部6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形成有凹部61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形成有凹部612。凹部611、612形成于第一壁部61的第三方向Y的中央。在第二壁部62,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形成有凹部621,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形成有凹部622。凹部621、622形成于第二壁部62的第三方向Y的中央。在第三壁部63的外表面侧,沿着第二方向X而形成有多个凹部631,多个凹部63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凹陷。另外,在第三壁部63,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凸部632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
在第三壁部63及第四壁部64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形成有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的定位用凸部60c和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的定位用凸部60d。另外,如图6所示,在线圈保持孔66、67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周围形成有凹部69,其以比安装板68大一圈的面积凹陷安装板68的厚度量。在该凹部69的底面四角上,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形成有定位突起691。定位突起691彼此之间的形成间距与设置于安装板68的四角的孔681彼此的形成间距相同,通过将各突起691插入各孔681中,安装板68嵌入凹部69而固定。在该状态下,线圈7通过粘接剂等粘接到安装板68上,由此固定于支架60上。
在支架60的一对角位置形成有通孔60e,在另一对角位置形成有贯通孔60f。即,在支架60中,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60e,在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且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角部分及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且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角部分形成有贯通孔60f。
另外,在第三壁部63及第四壁部64的隔着第二方向X的轴线C的另一对角位置处偏靠贯通孔60f的轴线C形成有一对贯通孔60g。贯通孔60g具有使形成于第一罩部件16的一对突出部16g保持游隙贯通的直径。
在第三壁部63的外表面形成有沿着第二方向X延伸的凹部630,在凹部630的底面,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突出的三个定位用凸部636沿着第二方向X排列形成为梯形形状。另外,在第三壁部63形成有四个从线圈保持孔66、67延伸到第三壁部63的外表面(凹部630的底面)的导槽637。
(支承体2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架60沿第一方向Z重叠在第一罩部件16上,再将第二罩部件17沿第一方向Z重叠在支架60上,在该状态下,将螺丝18拧入第二罩部件17的贯通孔17e、支架60的贯通孔60e及第一罩部件16的贯通孔16e中,在第一方向Z上将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及第二罩部件17固定。其结果是,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及第二罩部件17在横跨第二方向X的轴线C的一对角位置,通过作为紧固部件的螺丝18将第一方向Z之间紧固,形成支承体2。
此时,形成在第一罩部件16上的圆柱形凸台16g贯通支架60的贯通孔60g,前端部从支架60突出,第二罩部件17重叠在支架60上,由此,前端部的周围被形成于第二罩部件17的安装孔17g的内周包围。第一罩部件16的凸板部163a嵌入支架60的凹部631,第一罩部件16的凸板部161a、162a嵌入支架60的凹部611、621。另外,支架60的凸部60c嵌入第一罩部件16的孔16c中。另外,支架60的凸部632嵌入第二罩部件17的凹部179,第二罩部件17的凸板部171a嵌入支架60的凹部612。另外,支架60的凸部60d嵌入第二罩部件17的孔17c中。这样,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及第二罩部件17以彼此定位的状态连接。另外,导槽637在支架60和第一罩部件16之间开口形成孔638。
此外,当将致动器1搭载于各种设备时,用于将致动器1固定到设备的框架上的未图示的螺丝被拧入第一罩部件16的贯通孔16f、支架60的贯通孔60f及第二罩部件17的贯通孔17f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拧入螺丝18及未图示的螺丝后,螺丝18及未图示的螺丝的头不从第二罩部件17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
(线圈7的端部的处理)
在这样构成的致动器1中,如图1及图2所示,用于支承体2的罩11在外表面侧110具有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侧面11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侧面11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侧面11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侧面114。在此,第三侧面113及第四侧面114的第二方向X的长度比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的第三方向Y的长度长。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线圈7的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的第一端部706及卷绕结束的第二端部707分别电连接的配线基板15固定到第三侧面1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支架60上形成有导槽637,所以在向支架60的线圈保持孔66、67中固定时,将卷绕开始的第一端部706及卷绕结束的第二端部707穿过导槽637引出到外侧,之后,将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及第二罩部件17沿第一方向Z重叠并连接。其结果是,第一端部706及第二端部707成为从孔638中引出的状态。
将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及第二罩部件17沿第一方向Z重叠并连接后,可以将配线基板15固定到凹部168、630、178。此时,通过将支架60的凸部636嵌入配线基板15的定位用孔155中,进行配线基板15的定位,之后,通过粘接剂等将配线基板15固定。因此,可以从外部经由配线基板15驱动线圈7。在此,因为在配线基板15上形成有将孔638设为开放状态的缺口150,所以使从孔638中引出的第一端部706及第二端部707穿过缺口150延伸到配线基板15的各焊盘151,且锡焊到焊盘151上。其结果是,两个线圈7串联电连接。此外,两个线圈7也可以并联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线基板15在其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形成有作为电连接引线的末端的引线连接部的焊盘151a、151b。在本实施方式中,串联连接的两个线圈7的一端部通过形成于配线基板15上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与一焊盘151a电连接,另一端部通过形成于配线基板15上的未图示的配线图案与另一焊盘151b电连接。一焊盘151a锡焊未图示的第一引线的端部,另一焊盘151b锡焊未图示的第二引线的端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是直径相同的引线,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是提供外部电源的供电用引线(以下,称为“引线”)。驱动电流经由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供给到串联连接的两个线圈7,产生驱动磁驱动机构6的磁通量。
配线基板15在其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形成有半圆形缺口152a、152b。这些半圆形缺口152a、152b在与焊盘151a、151b连接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时与它们的包覆部抵接。
(配线的处理)
图7是局部放大表示支承体2的第一侧面111和第三侧面113交叉的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是从第三侧面113观察该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致动器1能够使用外径不同的两个引线,例如AWG28、AWG32两种引线。此外,AWG28的外径比AWG32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配线基板15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形成有焊盘151a、焊盘151b,在形成有这些焊盘151a、151b的位置附近,在支承体2的第三外侧面113侧形成有插入并引导引线的多个槽。该槽在支架60(支承体2)的第三外侧面113侧形成有槽的一开口,在支架60(支承体2)的第一外侧面111侧形成有槽的另一开口。
在支承体2的外表面形成有槽115和引线按压部116,与第一焊盘151a连接并从第一焊盘151a引出的第一引线及与第二焊盘151b连接并从第二焊盘151b引出的第二引线插入该槽115中,该引线按压部116使插入到槽115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保持于槽115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槽115由第一引线用槽115a和第二引线用槽115b构成,上述第一引线用槽115a插入有第一引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Y2凹陷,上述第二引线用槽115b插入有第二引线,沿第二方向与第一引线用槽115a平行地延伸并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Y2凹陷。引线按压部116由使第一引线保持于第一引线用槽115a的第一引线按压部116a和使第二引线保持于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第二引线按压部116b构成。另外,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分别由第一宽度槽115c和第二宽度槽115d构成,上述第一宽度槽115c具有插入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的第一宽度,上述第二宽度槽115d具有插入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的第二宽度,且该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该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槽115、第一引线用槽115a、第二引线用槽115b、第一宽度槽115c及第二宽度槽115d形成与插入的引线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宽度的槽。即,在各槽中插入引线时,在从槽的表面接受阻力的同时插入。由此,即使对引线施加一定程度的外力,也不会马上脱落。此外,也可以将引线夹持于槽115、第一引线用槽115a、第二引线用槽115b、第一宽度槽115c及第二宽度槽115d,在按压的同时保持引线。
第一引线按压部116a由第一按压部116c和第二按压部116d构成,上述第一按压部116c使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保持于第一宽度槽115c中,向形成第一引线用槽115a的对置的壁面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上述第二按压部116d使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保持于第二宽度槽115d中,向形成第一引线用槽115a的对置的壁面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另外,第二引线按压部116b由第一按压部116c和第二按压部116d构成,上述第一按压部116c使第一外径的第二引线保持于第一宽度槽115c中,向形成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对置的壁面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突出,上述第二按压部116d使第二外径的第二引线保持于第二宽度槽115d中,向形成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对置的壁面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突出。
第一宽度槽115c及第二宽度槽115d在第三方向Y上形成不同的深度,相邻地形成为一个第一引线用槽115a或第二引线用槽115b。第一按压部116c及第二按压部116d在形成一个第一引线用槽115a或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对置的壁面沿第三方向Y以不同的高度形成,沿第三方向Y部分地覆盖第一宽度槽115c及第二宽度槽115d。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按压部116d以低于第一按压部116c即靠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且高于第一宽度槽115c即靠近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高度形成于形成第一引线用槽115a或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壁面。另外,第二按压部116d在与面对第二宽度槽115d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形成有斜坡116e,上述斜坡116e将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115a或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引导到第一宽度槽115c中。
这样,与焊盘151a连接并从焊盘151a引出的第一引线经由槽115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一宽度槽115c中。另外,与焊盘151b连接并从焊盘151b引出的第二引线经由槽115插入第二引线用槽115b及第二宽度槽115d中。而且,引线按压部116形成在槽115中,即使对引线施加外部的力,例如对引线施加抽出的力,也会由引线按压部116按压引线并保持引线,所以使得张力等不会作用到比引线按压部靠前端的引线本身,无用的力不会作用到(作为引线连接部的)焊盘151a、151b上,能够抑制断线、接触不良等。
(可动体3的构成)
如图2及图4~图6所示,可动体3具有第一轭部86和第二轭部87,上述第一轭部86具备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线圈7对置的第一板部860,上述第二轭部87具备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线圈7对置的第二板部870,磁体8保持于第一轭部86的第一板部86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及第二轭部87的第二板部87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中的至少一面,且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7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磁体8设置有第一磁体81和第二磁体82,上述第一磁体81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第一轭部86的第一板部86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上述第二磁体82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第二轭部87的第二板部870的与线圈7对置的面。在该状态下,第一磁体81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线圈7的长边701对置,第二磁体82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线圈7的长边701。第一磁体81及第二磁体82分别在厚度方向(第一方向Z)上被分极磁化,第一磁体81中与线圈7对置的面和第二磁体82中与线圈7对置的面磁化为不同的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81及第二磁体82分别由与两个线圈7(线圈71、72)的共四个长边701对置的两个磁体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轭部86具备第一连接板部861和第二连接板部862,上述第一连接板部861从第一板部860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到与第二轭部87重叠的位置,与第二轭部87连接,上述第二连接板部862相对于第一磁体81在与第一连接板部861相反的一侧从第一板部860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到与第二轭部87重叠的位置,与第二轭部87连接。第一连接板部861及第二连接板部862分别从第一板部860中在第二方向X上位于彼此相反侧的端部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折弯。因此,第一连接板部861相对于线圈7穿过第二方向X的一侧X1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第二连接板部862相对于线圈7穿过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此时,第一连接板部861相对于线圈7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穿过支架60的第一开口部601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第二连接板部862相对于线圈7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穿过支架60的第二开口部602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部861及第二连接板部862通过焊接与第二轭部87的端部连接。更具体地说,第一连接板部861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861a与第二轭部87的第二板部870的第一侧面871重叠,第一连接板部861和第二轭部87的第一侧面871被焊接。同样地,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与第二轭部87的第二板部870的第二侧面872重叠,第二连接板部862和第二轭部87的第二侧面872被焊接。
在第一连接板部861的端部861a及第一侧面871中的一方形成有嵌入焊接到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的凸部,在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端部862a及第二侧面872中的一方形成有嵌入焊接到形成于另一方的凹部的凸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第二板部870的凸部873嵌入焊接到形成于第一连接板部861的端部861a的凹部863,形成于第二板部870的凸部874嵌入焊接到形成于第二连接板部862的端部862a的凹部864。
(挡块的构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罩部件16的第一壁部161、支架60的第一壁部61及第二罩部件17的第一壁部171的内表面相对于用于可动体3的第一轭部86的第一连接板部861,在第二方向X的一侧X1,以构成连续的平面(第一被抵接部118)的状态对置。因此,第一连接板部861构成第一挡块,该第一挡块在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移动时与第一被抵接部118抵接,限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可动范围。
同样地,第一罩部件16的第二壁部162、支架60的第二壁部62及第二罩部件17的第二壁部172的内表面相对于第二连接板部862在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以构成平面(第二被抵接部119)的状态对置。因此,第二连接板部862构成第二挡块,该第二挡块在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移动时与第二被抵接部119抵接,限制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可动范围。
(连接体90及粘弹性部件9的构成)
如图2及图4所示,相对于支承体2及可动体3设置有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种的连接体9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体90是设置于支承体2和可动体3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位的粘弹性部件9,能够在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粘弹性是指兼备粘性和弹性双方的性质,是在凝胶状部件、塑料、橡胶等高分子物质中显著表现出的性质。因此,可以将各种凝胶状部件用作粘弹性部件9。另外,也可以将天然橡胶、二烯橡胶(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等)、非二烯橡胶(例如,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等各种橡胶材料及它们的改性材料用作粘弹性部件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体90,仅有粘弹性部件9与支承体2及可动体3双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弹性部件9,在可动体3的第一轭部86和支承体2的第一罩部件16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位配置有第一粘弹性部件91,在可动体3的第二轭部87和支承体2的第二罩部件17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位配置有第二粘弹性部件92。更具体地说,在第一轭部86的第一板部860和第一罩部件16的凹部166、167的底部之间配置有两个第一粘弹性部件91,在第二轭部87的第二板部870和第二罩部件17的凹部176、177的底部之间配置有两个第二粘弹性部件92。
在此,第一粘弹性部件91在第一轭部86的第一板部860和第一罩部件16的凹部166、167的底部之间配置成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第二粘弹性部件92在第二轭部87的第二板部870和第二罩部件17的凹部176、177的底部之间配置成在第一方向Z上被压缩的状态。第一粘弹性部件91粘接于与支承体2相接的面(第一罩部件16的凹部166、167的底部),且粘接于与可动体3相接的面(第一轭部86)。第二粘弹性部件92粘接于与支承体2相接的面(第二罩部件17的凹部176、177的底部),且粘接于与可动体3相接的面(第二轭部87)。
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弹性部件9(第一粘弹性部件91及第二粘弹性部件92)是针入度为10度~110度的硅系凝胶。针入度由JIS-K-2207、JIS-K-2220规定,意味着该值越小则越硬。粘弹性部件9具备取决于其伸缩方向的线性或非线性的伸缩特性。例如,粘弹性部件9在沿其厚度方向(轴方向)被按压而压缩变形时,具备非线性分量(弹簧系数)大于线性分量(弹簧系数)的伸缩特性。与此相对,在沿厚度方向(轴方向)被拉伸而伸长时,具备线性分量(弹簧系数)大于非线性分量(弹簧系数)的伸缩特性。另一方面,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粘弹性部件9沿与厚度方向(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剪切方向)变形的情况下,由于无论沿哪个方向移动,都是被拉伸而伸长的方向上的变形,因此具有线性分量(弹簧系数)大于非线性分量(弹簧系数)的变形特性。因此,在粘弹性部件9中,弹簧力根据运动方向是不变的。因此,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使用粘弹性部件9的剪切方向的弹簧要素,能够提高振动加速度相对于输入信号的再生性,所以能够实现具有细微差别的振动。
(基本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中,当经由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对线圈7施加交流电时,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振动,致动器1中的重心沿第二方向X变动。因此,用户可以感觉到第二方向X的振动。因此,致动器1通过可动体3沿第二方向X振动,可以用作给使用致动器1和安装了致动器1的设备等的人赋予触觉的振动器件。例如,致动器1可以装配到游戏机的操作部件、信息设备的操作面板、汽车的面板、手柄、座椅等中来使用。此时,如果调节施加于线圈7的交流波形,使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移动的加速度和可动体3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X2移动的加速度不同,则用户能够在第二方向X上感觉到具有方向性的振动。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中,在电连接线圈7的端部并且被固定到作为支承体的支架60的外侧面110的配线基板15上,形成有作为引线连接部的第一焊盘151a和第二焊盘151b,在配置有这些第一焊盘151a和第二焊盘151b的位置附近即与固定有配线基板15的第三外侧面113相邻的第一外侧面111,形成有插入并保持与第一焊盘151a、第二焊盘151b电连接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槽115和引线按压部116等。因此,即使不使用诸如扎带这样的特殊零件,也能够使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端部被拉伸而导致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断线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与第一焊盘151a连接并从第一焊盘151a引出的第一引线及与第二焊盘151b连接并从第二焊盘151b引出的第二引线插入到形成于支承体2的外表面的槽115中,通过引线按压部116保持于槽115中。因此,即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使支承体2产生振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被引线按压部116保持于槽115中的部分也因该振动而游动,应力不易因该振动而集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因此,即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使支承体2产生振动,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也不易产生断线等,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单独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中,通过第一引线按压部116a及第二引线按压部116b分别单独保持于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中。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从支承体2引出的部分被保持于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中,应力不易因支承体2的振动而集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因此,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不易产生断线,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使用不同的线径的情况下,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宽度槽115c中,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插入到第一引线用槽115a及第二引线用槽115b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宽度槽115d中。而且,插入到第一宽度槽115c中的线径大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通过第一按压部116c分别保持于第一宽度槽115c中,插入到第二宽度槽115d中的线径小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通过第二按压部116d分别保持于第二宽度槽115d中。因此,即使在使用线径不同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情况下,应力也不易因支承体2的振动而集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不易产生断线等,能够使引线承经得起自外部的拉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通过形成具有不同的槽宽度的第一宽度槽115c、第二宽度槽115d以及部分地覆盖这些第一宽度槽115c及第二宽度槽115d的第一按压部116c及第二按压部116d,插入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不易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被形成于第二按压部116d的斜坡116e引导,易于被引导到第一宽度槽115c中。另外,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被形成于第二按压部116d的斜坡116e引导,易于经由第一宽度槽115c引导到第二宽度槽115d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线径不同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插入到第一宽度槽115c及第二宽度槽115d中,提高了各引线的安装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从第一宽度槽115c引出,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从第二宽度槽115d引出。因此,形成于配线基板15上的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第三方向Y上的高度和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第三方向Y上从支承体2引出的高度设定为不同的高度。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游动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部分的高度与形成于配线基板15上的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形成高度不同。因此,由于该高度的差异,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在支承体2上产生的振动或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部分的晃动不易传递到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因此,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在支承体2中产生的振动或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对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造成的影响得以减小。由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更不会因支承体2的振动而产生断线,并且更不容易因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而断裂、脱落等。
(另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9~图16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致动器1A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等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另外,因为致动器1A的基本动作与上述的实施例是一样的,所以省略说明。
(整体构成)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致动器1的XZ剖视图。图11是将图9所示的第二罩部件17及配线基板15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A及第二罩部件17通过以下方式相互固定:在横跨第二方向X的轴线C(参照图9)的另一对角位置,圆柱形凸台16g的前端部周围被安装孔17g的内周围绕,并且在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设置有卡扣方式的固定部件。
卡扣方式的固定部件由设置于第一罩部件16及第二罩部件17中的一方的两侧面的突起部16h和设置于第一罩部件16及第二罩部件17中的另一方的两侧面的挂钩部17h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6h在第一罩部件16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的两端的侧面设置有一对,沿第三方向Y延伸并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突出。挂钩部17h在第二罩部件17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及另一侧X2的两端的侧面设置有一对,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呈U字状突出。挂钩部17h构成与突起部16h卡合的卡合部,通过与突起部16h卡合,利用挂钩部17h具有的弹性作用使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在第一方向Z上彼此靠近的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11的外表面侧110为平面,但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有突起部16h的第一罩部件16的外表面侧形成有凹部16i,挂钩部17h的外周围嵌合在该凹部16i中。另外,在挂钩部17h的U字状部内周形成有矩形的缺口17i,突起部16h嵌合在该缺口17i中。
在第四壁部174,沿着第二方向X形成有朝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凹陷的凹部174b。另外,在第一壁部171及第二壁部172的第三方向Y的中央,形成有上述的挂钩部17h。
(磁驱动机构6的构成)
图12是图10所示的磁驱动机构6的从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0及图12所示,磁驱动机构6具有线圈7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7对置的磁体8。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7由在第二方向X上排列配置的两个线圈71、72构成,线圈7为长边701(有效部分)沿第三方向Y延伸的长圆形状的空芯线圈。线圈7被线圈保持框708保持并固定在支架60A上,设置于支承体2侧。
在线圈保持框708上,在第二方向X上排列形成有两个线圈保持孔708a、708b,在线圈保持孔708a、708b中分别配置有线圈7。线圈保持孔708a、708b为贯通孔,在第三方向Y的两端部的线圈保持孔708a、708b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端部形成有承接部709、710。因此,当将线圈7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安装到线圈保持孔708a、708b中时,线圈7的短边702(无效部分)成为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被承接部709、710支承的状态。
(支架60A的构成)
如图10及图12所示,支架60A为板状,在支架60A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面上,线圈7(线圈71、72)将空芯部朝向第一方向Z,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的面通过粘接剂等固定。支架60A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另外,支架60A由金属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60A由非磁性的不锈钢板构成。支架60A的厚度例如为0.1mm。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架60A为板状,因此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边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弯曲,形成加强用的第一弯曲部603。更具体地说,支架60A的第三方向Y的两侧的端部构成加强用的第一弯曲部603,其以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折弯的状态沿第二方向X延伸。因此,支架60A在沿着第二方向X的方向上不易向第一方向Z弯曲。
支架60A在第二方向X上隔着线圈保持框708的位置形成有向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折起的作为板状接触部的第二弯曲部604。第二弯曲部604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的端部比线圈7靠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在第一弯曲部603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侧面粘贴有设为长方形的胶带605。在夹在一对第二弯曲部604之间的支架60A的面上,在第三方向Y的两端沿第二方向X各开设有三个安装孔606。另外,在线圈保持框708的与支架60A对置的面上,在第三方向Y的两端沿第二方向X各设置有三个突起711。线圈保持框708的这些突起711被插入到支架60A的安装孔606中,与所保持的线圈7一同安装于支架60A上。
在支架60A上,第一开口部601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二弯曲部604相邻地形成,第二开口部602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弯曲部604相邻地形成。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在第一方向Z上贯通支架60A。即,第二弯曲部604是将支架60A切起而形成的部分,因此,在支架60A上,切起两个第二弯曲部604的痕迹形成为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设置于在第二方向X的两侧夹着配置有两个线圈7的区域的位置,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处于靠近保持线圈7的线圈保持框708的位置。因此,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在该线圈保持框708侧的边缘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弯曲。第一开口部601及第二开口部602以大于第二弯曲部604的尺寸开口,用于稍后将描述的两个轭部的连接。
在支架60A的四个角上形成有贯通孔60f。在支架60A的隔着第二方向X的轴线C的另一对角位置的、贯通孔60f的靠轴线C一侧的位置形成有一对贯通孔60g。贯通孔60g具有贯通形成于第一罩部件16的一对突出部16g的直径。
(支承体2的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支架60A沿第一方向Z重叠于第一罩部件16上,再将第二罩部件17沿第一方向Z重叠于支架60A上,挂钩部17h利用其弹性越过突起部16h,突起部16h嵌合到挂钩部17h的缺口17i中,挂钩部17h与突起部16h卡合。其结果是,形成了支承体2。
此时,通过挂钩部17h具有的弹性,在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作用使彼此接近的力。因此,通过该力,构成支承体2的各零件被组装而不会发出嘎嘎声。另外,形成于第一罩部件16上的圆柱形凸台16g贯通支架60A的贯通孔60g,前端部从支架60A突出,前端部的周围被形成于第二罩部件17的安装孔17g的内周围绕。当在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产生间隙时,一对圆柱形凸台16g的各前端部的周围和一对安装孔17g的内周之间产生偏斜,一对圆柱形凸台16g的各前端部的周围与一对安装孔17g的内周抵接。这样,在支承体2的另一对角位置,一对圆柱形凸台16g的前端部的周围与一对安装孔17g抵接,由此,抑制了支承体2的另一对角位置上的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的移动,确保了第一罩部件16和第二罩部件17之间的固定强度。
另外,在挂钩部17h与突起部16h卡合时,第一罩部件16的凸板部164a嵌入到第二罩部件17的凹部174b。
(线圈7的端部的处理)
在这样构成的致动器1A中,如图9及图10所示,用于支承体2的罩11在外表面侧110具有位于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第一侧面111、位于第二方向X的另一侧X2的第二侧面112、位于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第三侧面113以及位于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的第四侧面114。在此,第三侧面113及第四侧面114的第二方向X的长度比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的第三方向Y的长度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三侧面113固定有配线基板15,构成线圈7的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的第一端部706及卷绕结束的第二端部707分别与配线基板15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罩部件16上形成有缺口163b,因此当将线圈7固定于线圈保持框708的线圈保持孔708a、708b中时,将卷绕开始的第一端部706及卷绕结束的第二端部707穿过缺口163b引出到外侧,之后,将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A及第二罩部件17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并连接。其结果是,第一端部706及第二端部707成为从孔638引出的状态。
可以在将第一罩部件16、支架60A及第二罩部件17在第一方向Z上重叠并连接之后,将配线基板15固定于凹部168、178。此时,通过将配线基板15的缺口150与第一罩部件16的缺口163b对准,进行配线基板15的定位,之后,通过粘接剂等将配线基板15固定。因此,可以经由配线基板15从外部驱动线圈7。在此,因为在配线基板15上形成有将孔638设为开放状态的缺口150,所以使从孔638引出的第一端部706及第二端部707穿过缺口150并延伸到配线基板15的各焊盘151,并锡焊到焊盘151上。其结果是,两个线圈7串联电连接。此外,两个线圈7也可以并联电连接。
在配线基板15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形成有作为引线连接部的焊盘151a、151b。串联连接的两个线圈7的一端部与一焊盘151a电连接,另一端部与另一焊盘151b电连接。一焊盘151a锡焊有未图示的第一引线的端部,另一焊盘151b锡焊有未图示的第二引线的端部。驱动电流经由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供给至串联连接的两个线圈7,产生驱动磁驱动机构6的磁通量。在配线基板15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部形成有半圆状缺口152a、152b,在引出与焊盘151a、151b连接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时,它们的包覆部与半圆状缺口152a、152b相抵接。
(配线的处理)
图14是局部放大表示该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是从第三侧面113侧以某角度仰视该角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6是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观察该角部分的局部放大仰视图。在支承体2的外表面形成有槽115和引线按压部116,与第一焊盘151a连接且从第一焊盘151a引出的第一引线及与第二焊盘151b连接且从第二焊盘151b引出的第二引线插入到该槽115中,上述引线按压部116使插入到槽115中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保持于槽115。
在本实施方式中,槽115具备:第一槽115A,其将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引出到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第二槽115B,其与第一槽115A连通,使穿过了第一槽115A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向与第二方向X交叉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弯曲;第三槽115C,其与第二槽115B连通,将经过了第二槽115B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再次引导至第二方向X的一侧X1。另外,引线按压部116由部分地覆盖第二槽115B的第一按压部116A和覆盖第三槽115C的第二按压部116B构成。
第一槽115A从配线基板15的半圆形缺口152a、152b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凹入且沿第二方向X延伸而形成,在第三方向Y的一侧Y1没有按压部,露出到支承体2的外表面。第二槽115B与从半圆形缺口152a、152b凹入的第一槽115A相邻地形成一体的空间,由第一按压部116A和第二按压部116B之间的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空间形成。第三槽115C由第三方向Y的一侧Y1被第二按压部116B堵住、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被支承体2的内壁面201围绕且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露出到支承体2的外表面即底面的空间形成,与相邻的第二槽115B形成一体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槽115C由第一宽度槽115D和第二宽度槽115E构成,上述第一宽度槽115D具有插入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第一宽度,上述第二宽度槽115E具有插入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第二宽度,且第二外径小于第一外径,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第二宽度槽115E以在第一方向Z上立起的立壁202为起点,从第一宽度槽115D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分支,隔着立壁202沿第二方向X与第一宽度槽115D并排形成。第一宽度槽115D的槽宽度设定为略小于粗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外径,第二宽度槽115E的槽宽度设定为略小于细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外径。另外,在形成第一宽度槽115D的对置的壁面,在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方向上交替形成有突起203。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形成第二宽度槽115E的对置的壁面,也在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方向上交替形成与突起203一样的突起。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中,在电连接线圈7的端部且固定于作为支承体的支架60A的外侧面110的配线基板15上,形成有作为引线连接部的第一焊盘151a和第二焊盘151b,在配置有这些第一焊盘151a和第二焊盘151b的位置附近,即与固定有配线基板15的第三外侧面113相邻的第一外侧面111,形成插入并保持与第一焊盘151a、第二焊盘151b电连接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槽115和引线按压部116等。因此,即使不使用诸如扎带那样的特殊零件,也能够使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端部被拉伸而使这些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断线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与第一焊盘151a连接并从第一焊盘151a引出的第一引线及与第二焊盘151b连接并从第二焊盘151b引出的第二引线插入到形成于支承体2的外表面的槽115中,通过引线按压部116保持于槽115中。因此,即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使支承体2产生振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通过引线按压部116保持于槽115中的部分因该振动而游动,应力不会因该振动而集中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因此,即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使支承体2产生振动,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也不易产生断线等,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通过第一槽115A引出到第二方向X的一侧X2后,通过第二槽115B向与第二方向X交叉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弯曲,通过第三槽115C再次被引导至第二方向X的一侧X2。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形成于支承体2的外表面的槽115内形成弯曲部,被引出到支承体2的外部。因此,即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被拉伸,该拉力也会通过弯曲部被缓冲,拉力不易传递到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由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能够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因支承体2的振动等被拉伸而断线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通过第一按压部116A保持于第二槽115B中,通过第二按压部116B保持于第三槽115C中。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不易从形成于支承体2的外表面的第一槽115A、第二槽115B及第三槽115C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第三槽115C的槽宽度形成为比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外径小。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压入第三槽115C并保持于其中,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通过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弯曲部被缓冲,并且通过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向第三槽115C的压入被紧紧地保持于第三槽115C中而与该拉力抗衡。因此,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不易受到拉力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通过在构成第三槽115C的第一宽度槽115D的对置的壁面交替形成的突起203,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第一宽度槽115D中折曲的同时被引出。因此,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通过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弯曲部被缓冲,并且拉力因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折曲而不易传递。因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能够使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被拉伸而导致引线断线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在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使用不同的线径的情况下,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插入到第三槽115C的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宽度槽115D中,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分别插入到第三槽115C的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宽度槽115E中,通过引线按压部116B及立壁202保持于第一宽度槽115D及第二宽度槽115E中。因此,即使在使用线径不同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情况下,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也能够使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经得起来自外部的拉力,避免因支承体2的振动等而导致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断线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第二宽度槽115E以在第一方向Z上立起的立壁202为起点,从第一宽度槽115D向第三方向Y的另一侧Y2分支,隔着立壁202在第二方向X上与第一宽度槽115D并排形成,因此,能够在第三槽115C中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具有不同的槽宽度的第一宽度槽115D及第二宽度槽115E。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A,线径大的第一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从第一宽度槽115D引出,线径小的第二外径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从第二宽度槽115E引出。因此,形成于配线基板15上的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第三方向Y上的高度和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在第三方向Y上从支承体2引出的高度设定为不同的高度。根据这样的构成,通过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而游动的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部分的高度与形成于配线基板15上的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形成高度不同。因此,由于该高度的差异,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在支承体2上产生的振动或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引出部分的晃动不易传递到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因此,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相对移动而在支承体2上产生的振动或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对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造成的影响减小。由此,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各端部的与第一焊盘151a及第二焊盘151b的各连接部更不会因支承体2的振动而产生断线,而且更不容易因施加于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的拉力而断裂或者脱落。
(实施方式及另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另一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磁体8(第一磁体81及第二磁体82),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例如相对于线圈7仅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配置有磁体8且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仅存在第二轭部87的方式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另一实施方式中,将硅系凝胶等凝胶状部件用作粘弹性部件9,但也可以将橡胶等用作粘弹性部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另一实施方式中,将粘弹性部件9用作连接体90,但也可以使用弹簧等弹性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另一实施方式中,线圈7及支架60设置于支承体2,磁体8及轭部设置于可动体3,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线圈7及支架60设置于可动体3而磁体8及轭部设置于支承体2的情况。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另一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仅沿第二方向X驱动可动体3的致动器1,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驱动可动体3的致动器1。
Claims (11)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承体;
可动体;
连接体,其与所述可动体和所述支承体连接,且具备弹性及粘弹性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磁驱动机构,其具备线圈及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对置的磁体,且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
所述支承体在其外侧面固定有配线基板,所述配线基板形成有与构成所述线圈的线圈线的一端部电连接的第一焊盘及与所述线圈线的另一端部电连接的第二焊盘,
所述配线基板在所述第一焊盘及所述第二焊盘上具有引线连接部,用于电连接向该配线基板供电的引线的末端,
所述外侧面在形成有所述引线连接部的位置附近形成有槽和引线按压部,连接到所述引线连接部的引线插入到所述槽中,所述引线按压部覆盖插入到所述槽中的所述引线,使该引线不从所述槽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由插入第一引线的第一引线用槽和插入第二引线的第二引线用槽构成,
所述引线按压部由将所述第一引线保持于所述第一引线用槽中的第一引线按压部和将所述第二引线保持于所述第二引线用槽中的第二引线按压部构成,
所述第一引线用槽及所述第二引线用槽分别由第一宽度槽和第二宽度槽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一外径的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二外径的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宽度,且所述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所述第一引线按压部及所述第二引线按压部分别由将所述第一外径的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保持于所述第一宽度槽中的第一按压部和将所述第二外径的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保持于所述第二宽度槽中的第二按压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宽度槽及所述第二宽度槽形成为不同的深度,所述第一按压部及所述第二按压部在形成所述第一宽度槽及所述第二宽度槽的对置的壁面上以不同的高度形成,且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宽度槽及所述第二宽度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按压部以低于所述第一按压部且高于所述第一宽度槽的高度形成于所述壁面,且在与面对所述第二宽度槽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二引线引导到所述第一宽度槽的斜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具备:第一槽,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引出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第二槽,其与所述第一槽连通,且使穿过了所述第一槽的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曲;以及第三槽,其与所述第二槽连通,且再次沿所述第二方向引导穿过了所述第二槽的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线按压部由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二槽的第一按压部和覆盖所述第三槽的第二按压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槽的槽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第三槽的对置的壁面,沿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的引出方向交替形成有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槽由第一宽度槽和第二宽度槽构成,所述第一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一外径的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宽度槽具有插入第二外径的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二宽度,且所述第二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宽度槽以沿所述第一方向立起的立壁为起点从所述第一宽度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分支,且隔着所述立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宽度槽并排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配线基板上的所述第一焊盘及所述第二焊盘的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引线及所述第二引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从所述支承体引出的高度被设定为不同的高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25264A JP7252744B2 (ja) | 2018-11-30 | 2018-11-30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18-225264 | 2018-11-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62369A true CN111262369A (zh) | 2020-06-09 |
CN111262369B CN111262369B (zh) | 2022-05-13 |
Family
ID=7090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98313.1A Active CN111262369B (zh) | 2018-11-30 | 2019-11-29 | 致动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52744B2 (zh) |
CN (1) | CN11126236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72162A (ja) * | 1991-06-21 | 1992-12-25 | Murata Mfg Co Ltd | 電子部品へのリード線の位置決め固定方法 |
JPH06265055A (ja) * | 1993-03-12 | 1994-09-20 | Sanden Corp | コンプレッサのリード線固定構造 |
TW201528628A (zh) * | 2014-01-14 | 2015-07-16 | Sheng-Hsin Liao | 壁插轉接裝置 |
CN207200546U (zh) * | 2017-08-21 | 2018-04-06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致动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45397B2 (ja) * | 1997-03-28 | 2005-05-1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ファンモータ |
JP6120539B2 (ja) | 2012-11-29 | 2017-04-26 |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 振動発生器 |
DE112017004000B4 (de) | 2016-08-09 | 2020-10-29 |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 Linearaktuator |
CN110476339B (zh) | 2017-03-30 | 2021-05-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致动器 |
-
2018
- 2018-11-30 JP JP2018225264A patent/JP725274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1-29 CN CN201911198313.1A patent/CN111262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72162A (ja) * | 1991-06-21 | 1992-12-25 | Murata Mfg Co Ltd | 電子部品へのリード線の位置決め固定方法 |
JPH06265055A (ja) * | 1993-03-12 | 1994-09-20 | Sanden Corp | コンプレッサのリード線固定構造 |
TW201528628A (zh) * | 2014-01-14 | 2015-07-16 | Sheng-Hsin Liao | 壁插轉接裝置 |
CN207200546U (zh) * | 2017-08-21 | 2018-04-06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致动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52744B2 (ja) | 2023-04-05 |
CN111262369B (zh) | 2022-05-13 |
JP2020089219A (ja) | 2020-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00200B (zh) | 致动器 | |
CN111355354B (zh) | 致动器 | |
CN110323911B (zh) | 致动器 | |
CN111277105B (zh) | 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的制造方法 | |
CN110800199B (zh) | 致动器 | |
JP6944288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020809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19013095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19013087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6858088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020810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262369B (zh) | 致动器 | |
JP6914121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1277103B (zh) | 致动器、致动器的制造方法及触觉器件 | |
JP7165014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199941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235488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 | |
CN111277102A (zh) | 致动器 | |
JP2021154244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