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5660A -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5660A
CN111235660A CN202010241830.9A CN202010241830A CN111235660A CN 111235660 A CN111235660 A CN 111235660A CN 202010241830 A CN202010241830 A CN 202010241830A CN 111235660 A CN111235660 A CN 111235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viral
copper
regenerated cellulose
cellulose fiber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18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5660B (zh
Inventor
徐佳威
吴国清
李振峰
陈达志
董晓宁
苏立超
张焕志
范梅欣
吴兴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ikerui Fiber Co ltd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Hebei Jigao Chemical Fib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Hebei Jigao Chemical Fib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183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35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35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5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5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2/0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viscose
    • D01F2/08Composition of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he ba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价铜化合物与载体混合,加入分散剂、稳定剂,调节pH,然后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2)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螯合剂采用双注射方式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然后进行纺丝,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本发明制备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包括多价态铜,能够长期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具有极强的抗病毒和抗菌效果。本发明的纤维还可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用于生产不同类型的抗病毒、抗菌纺织品。

Description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纤维和纺织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铜离子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棉、麻、竹子、树、灌木等)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悬垂性、易染色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再生纤维素纤维有较好的可纺性能,短纤维可以纯纺,也可以与其他纺织纤维混纺,织物柔软、光滑、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染色后色泽鲜艳、色牢度好。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能够起到抗菌抗病毒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银离子的抗菌能力强,常被添加到纤维中制备银离子纤维,获得具有抗菌效果的功能性纤维。但银离子价格昂贵,银离子抗菌纤维成本高,导致相应的纺织品价格较高;另一方面,银离子抗菌纤维若长期与人体皮肤接触,银离子会进入人体体内累积,危害人体健康。
铜是人体本身所含有的元素,人体含量中仅次于铁和锌,在微量元素中位居第三位,可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铜能刺激肌肤中胶原蛋白的再生长,铜离子纤维在与皮肤接触后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受损皮肤的愈合。铜也是细胞内部氧化过程的催化剂,对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目前的铜离子改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中,是采用将制得的初生纤维浸渍在含有铜离子的整理液中,再经水洗、烘干获得改性的铜离子改性的纤维。铜离子附着在纤维表面,结合并不牢固,经过多次水洗后铜离子会大量流失,纤维的抗菌、抗病毒性能会逐渐下降至丧失作用。
申请号为CN20161040006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离子改性壳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在壳聚糖纤维湿法纺丝工艺中,在水洗槽和烘箱之间增加一个后整理槽,整理液由醇、水和铜盐组成,将水洗后的壳聚糖纤维进入整理槽,并停留3s-30min后,再进行水洗,干燥后成为铜离子改性壳聚糖纤维。该技术铜离子与纤维无法共价结合,结合不牢固,多次水洗后铜离子流失,纤维失去抗菌效果。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解决了铜离子在纺丝胶液中难以分散均匀的问题,铜离子结合牢固,制备的纤维含有多态价铜,具有长久抗菌、抗病毒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价铜化合物与载体混合,加入分散剂、稳定剂,调节pH,然后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
(2)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螯合剂采用双注射方式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然后进行纺丝,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由于铜离子容易积聚,若直接将铜离子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铜离子则会积聚成团,很难制备获得分散均匀的纺丝胶液,无法纺丝生产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制备含铜离子的抗病毒浆料,再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螯合剂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如此能够实现铜离子快速均匀地分散在纺丝胶液中,获得含有铜离子的均匀的纺丝胶液,进行纺丝,从而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发明制备含铜离子的抗病毒浆料时,将一价铜化合物与载体混合,使一价铜化合物分散在载体上,解决了铜离子容易团聚的问题,加入的分散剂、稳定剂可以进一步保持溶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螯合剂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进行纺丝,螯合剂一方面能够与纤维素共价结合,另一方面能够与铜离子共价结合,如此能够获得铜离子结合力牢固、长期抗菌抗病毒效果极佳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价铜化合物选自纳米氧化亚铜、纳米氯化亚铜、纳米硫化亚铜、纳米氰化亚铜和纳米溴化亚铜中的至少一种。
一价铜化合物纳米粒子可以分离出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氧气反应后,产生活性氧,铜离子和活性氧这两种物质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繁殖,发挥抗病毒、抗菌的功效。
优选的,所述一价铜化合物为纳米氧化亚铜。
纳米氧化亚铜粒子可与化合物中的巯基、二硫键反应,生成相应的巯基铜化合物。而巯基、二硫键在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纳米氧化亚铜可干扰微生物的生化反应,进而干扰其生理活动,甚至诱导其凋亡。此外,纳米氧化亚铜还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可吸附于细菌细胞壁并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致使细菌死亡;或者破坏病毒的结构,致使病毒死亡。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载体选自碳纳米管、活性炭、二氧化钛和贝壳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采用的载体物质为多孔或管状结构,可作为铜离子的载体,解决铜离子在胶液中团聚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碳纳米管。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一价铜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99-70:30,
优选的,质量比为10:90-50:50。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6-14;
优选的,调节溶液的pH值至8-13。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采用碱液调节pH,所述碱液选自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氨水。
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将溶液的pH值调至碱性,一是一价铜化合物与碱可以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例如,纳米氧化亚铜与氨水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利于保持浆料的稳定性;二是可以避免破坏纺丝胶液体系的平衡,保证纺丝胶液的质量。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选自平平加、NNO、分散剂9320、木质素磺酸钠和聚乙二醇200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分散剂9320。
本发明中所述的研磨混合可以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研磨装置,能够保证溶液研磨后铜离子的粒径达到要求即可。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稳定剂选自膨润土、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颗粒的粒径≤1.0μm,
优选的,粒径≤0.5μm。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离子的含量为1%-30%,
优选的,铜离子的含量为5%-25%。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螯合剂选自尿素、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尿素。
本发明采用的螯合剂具有氨基,氨基能够与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反应,形成牢固的共价键,同时,螯合剂还能够与铜离子反应,结合力牢固。例如,尿素中的氨基可以与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反应,形成牢固的共价键,且尿素可以与铜离子反应,牢牢将铜离子固定在纤维内部。
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螯合剂采用双注射方式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然后经过挤出、凝固和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凝固过程采用酸浴,所述的酸浴可以为现有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凝固浴。
含有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的纺丝胶液挤出后经过酸浴时,胶液中的部分纳米氧化亚铜生成一价铜离子,一价铜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岐化反应生成二价铜离子和铜单质,造成纤维内部多价态铜的存在,如此,最终制备获得的纤维中含有多价态铜,大大提高抗菌、抗病毒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任意一种方案或者组合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包括多价态铜,所述多价态铜的含量为1-2000ppm;
优选的,所述多态价铜包括铜、一价铜离子和二价铜离子,如此,多价态铜能够起到更好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制备方法中,首先制备含铜离子的抗病毒浆料,再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螯合剂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如此能够实现铜离子快速均匀地分散在纺丝胶液中,获得含有铜离子的均匀的纺丝胶液,进行纺丝,从而制备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铜离子被牢牢固定在纤维内部,可以减少水洗造成的铜离子流失,使纤维拥有长久的抗病毒、抗菌性能。
2、本申请采用一价铜化合物作为抗病毒材料制备抗病毒浆料,一价铜化合物纳米粒子可以分离出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氧气反应后,产生活性氧,铜离子和活性氧这两种物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共同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繁殖,达到更好的抗病毒、抗菌的功效。
3、本发明的一价铜化合物在纺丝过程的酸浴中发生岐化反应生成二价铜离子和铜单质,造成纤维内部多价态铜的存在,如此,最终制备获得的纤维中含有多价态铜,大大提高抗菌、抗病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份纳米氧化亚铜与10份碳纳米管混合,加入1份分散剂9320和0.5份稳定剂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用78.5份氨水调节pH至12,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8.8%,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4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尿素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5%,尿素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3%,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398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3.42,大肠杆菌抑菌性AAA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份纳米氧化亚铜与13份碳纳米管混合,加入0.5份分散剂9320和0.2份稳定剂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用81.3份氨水调节pH至10,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4.4%,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4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尿素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2%,尿素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4%,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779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3.53,大肠杆菌抑菌性AAA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份纳米氧化亚铜与8份碳纳米管混合,加入1份分散剂9320和0.5份稳定剂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用70.5份氨水调节pH至12,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17.7%,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2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尿素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1%,尿素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5%,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1610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3.59,大肠杆菌抑菌性AAA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8份纳米氧化亚铜与10份碳纳米管混合,加入0.5份分散剂9320和0.2份稳定剂丙烯酸碱溶胀增稠剂,用81.3份氨水调节pH至13,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7.1%,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3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尿素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4%,尿素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5%,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254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3.36,大肠杆菌抑菌性AAA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份纳米氯化亚铜与10份活性炭混合,加入1份分散剂聚乙二醇200和0.5份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用78.5份氢氧化钾调节pH至11,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8.8%,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5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乙二胺四乙酸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5%,乙二胺四乙酸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3%,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193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为2.87,大肠杆菌抑菌性AAA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份纳米硫化亚铜与10份二氧化钛混合,加入1份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和0.5份稳定剂海藻酸钠,用78.5份氢氧化钾调节pH至9,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8.8%,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4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乙二胺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5%,乙二胺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3%,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201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为2.91,大肠杆菌抑菌性AA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0份纳米溴化亚铜与10份贝壳粉混合,加入1份分散剂平平加和0.5份稳定剂膨润土,用78.5份氢氧化镁调节pH至10,然后采用纳米高速研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含量为8.8%,浆料中颗粒的粒径0.4μm;
(2)采用双注射方式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乙二胺加入纤维素纺丝胶液中,其中铜离子抗病毒浆料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5%,乙二胺相对甲纤的加入量为0.03%,然后挤出、凝固、牵伸,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本实施例中,获得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多价态铜的含量164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为2.64,大肠杆菌抑菌性AA级。
对比例1
对照组:将粘度为900mPa·s、脱乙酰度为92.8%的壳聚糖,溶解在浓度为3.5%的稀醋酸溶液中,搅拌3h,经过滤、真空脱泡后配置成纺丝原液,纺丝原液中壳聚糖所占质量比例为3%。凝固浴的温度为20℃,凝固浴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3.5%,乙醇的浓度为45%。后整理采用浸渍和喷淋的组合方法,后整理时间为10s,整理液中硫酸铜、乙醇的浓度分别为1%、20%。
本对比例将对照组和各实施例获得的纤维的抗病毒和抗菌效果进行比较。
抗病毒效果的测定方法参照ISO 18184-2019纺织品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抗菌效果的测定方法参照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的测定。
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由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与浸渍喷淋方式制备的铜离子纤维相比,本申请制备的纤维的抗菌效果和抗病毒效果更好。
表1
抗菌效果 抗病毒活性值
对照组 AA级 2.31
实施例1 AAA级 3.42
实施例2 AAA级 3.53
实施例3 AAA级 3.59
实施例4 AAA级 3.36
实施例5 AAA级 2.87
实施例6 AA级 2.91
实施例7 AA级 2.64
对比例2
对照组:将粘度为900mPa·s、脱乙酰度为92.8%的壳聚糖,溶解在浓度为3.5%的稀醋酸溶液中,搅拌3h,经过滤、真空脱泡后配置成纺丝原液,纺丝原液中壳聚糖所占质量比例为3%。凝固浴的温度为20℃,凝固浴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3.5%,乙醇的浓度为45%。后整理采用浸渍和喷淋的组合方法,后整理时间为10s,整理液中硫酸铜、乙醇的浓度分别为1%、20%。
本对比例将对照组和各实施例获得的纤维经过多次水洗后,检测其长期抗病毒或抗菌效果的结果。织物试样的洗涤方法参照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结果如下表2中所示。由表2中结果可以看出,与浸渍喷淋方式制备的铜离子纤维相比,本申请制备的纤维经过多次水洗后,抗菌和抗病毒效果与初始效果基本无差异;而对比照组经过50次水洗后,抗菌和抗病毒效果迅速下降。
表2
50次水洗后,抗菌效果 50次水洗后抗病毒活性值
对照组 A级 1.76
实施例1 AAA级 3.39
实施例2 AAA级 3.52
实施例3 AAA级 3.55
实施例4 AAA级 3.31
实施例5 AAA级 2.80
实施例6 AA级 2.88
实施例7 AA级 2.61
试验例1
本试验例考察采用不同铜化合物制备抗病毒浆料对纤维的影响。
本试验例中,各试验组的铜化合物分别采用非一价铜化合物和不同的一价铜化合物制备抗病毒纤维,其他用料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各纤维的抗病毒效果具体如下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432803690000091
Figure BDA0002432803690000101
由表3结果中可以看出,添加了铜离子的纤维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其中,与硫酸铜相比,采用一价铜化合物的纤维的抗菌效果更好;而采用一价铜化合物制备的纤维中,采用纳米氧化亚铜、纳米氯化亚铜效果最好;同样的,采用一价铜化合物的纤维的抗病毒效果更好,其中,采用纳米氧化亚铜抗病毒效果最好。
对比例2
本试验例考察了采用不同载体制备抗病毒浆料对纤维的影响。
本试验例中,各试验组分别采用不同载体制备抗病毒纤维,其他用料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各纤维的多价态铜含量具体如下表4所示:
表4
载体 纤维多价态铜含量/ppm
组1 空白,未添加载体 113
组2 碳纳米管 398
组3 活性炭 327
组4 二氧化钛 305
组5 贝壳粉 276
由表4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碳纳米管、活性炭、二氧化钛和贝壳粉作为载体均对纳米氧化亚铜均有吸附作用,其中,采用碳纳米管吸附效果最好。
试验例3
本试验例考察采用不同螯合剂制备抗病毒浆料对纤维的影响。
本试验例中,各试验组分别采用不同螯合剂制备抗病毒纤维,其他用料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各纤维的多价态铜含量具体如下表5所示:
表5
螯合剂 纤维多价态铜含量/ppm
组1 空白,未添加螯合剂 73
组2 尿素 398
组3 乙二胺四乙酸 266
组4 乙二胺 312
由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尿素、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胺均对纳米氧化亚铜均有螯合作用,其中,采用尿素的螯合效果最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价铜化合物与载体混合,加入分散剂、稳定剂,调节pH,然后进行研磨混合,制备铜离子抗病毒浆料;
(2)将铜离子抗病毒浆料和螯合剂采用双注射方式加入到纤维素纺丝胶液中,然后进行纺丝,获得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一价铜化合物选自纳米氧化亚铜、纳米氯化亚铜、纳米硫化亚铜、纳米氰化亚铜和纳米溴化亚铜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一价铜化合物为纳米氧化亚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载体选自碳纳米管、活性炭、二氧化钛和贝壳粉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一价铜化合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99-70:30;
优选的,质量比为:10:90-50: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6-14;
优选的,调节溶液的pH值至8-13;
优选的,采用碱液调节pH,所述碱液选自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氨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选自平平加、NNO、分散剂9320、木质素磺酸钠和聚乙二醇200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分散剂93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颗粒的粒径≤1.0μm,
优选的,粒径≤0.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铜离子抗病毒浆料中铜离子的含量为1%-30%,
优选的,铜离子的含量为5%-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螯合剂选自尿素、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尿素。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包括多价态铜,所述多价态铜的含量为1-2000ppm,抗H1N1病毒活性值>3,大肠杆菌抑菌性AAA级;
优选的,所述多态价铜包括铜、一价铜离子和二价铜离子。
CN202010241830.9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Active CN111235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830.9A CN111235660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830.9A CN111235660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660A true CN111235660A (zh) 2020-06-05
CN111235660B CN111235660B (zh) 2022-10-21

Family

ID=70864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1830.9A Active CN111235660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566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940A (zh) * 2020-08-21 2020-12-1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抗病毒特性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6265A (zh) * 2020-11-12 2021-02-19 上海普榭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纺织品用抗微生物处理剂的方法
CN112626717A (zh) * 2020-10-20 2021-04-09 美洁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抗菌、抗病毒的一价铜-碳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93450A (zh) * 2021-05-27 2021-08-24 上海茂腾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保暖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518A (zh) * 2002-03-06 2003-09-17 青岛大学 一种含纳米粒子抗菌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851070A (zh) * 2006-05-16 2006-10-25 苏州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溶液
US20110065025A1 (en) * 2009-08-10 2011-03-17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Process of preparing pt/support or pt alloy/support catalyst, thus-prepared catalyst and fuel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939993A (zh) * 2012-11-13 2013-02-27 浙江大学 一种载铜贝壳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7242A (zh) * 2016-06-22 2016-08-24 天津中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铜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577751A (zh) * 2016-12-18 2017-04-26 中南大学 一种尿素低温还原热解制备载银活性炭的方法
CN108755111A (zh) * 2018-06-20 2018-11-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沉积银纳米颗粒制备性能稳定抗菌超疏水织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2518A (zh) * 2002-03-06 2003-09-17 青岛大学 一种含纳米粒子抗菌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851070A (zh) * 2006-05-16 2006-10-25 苏州大学 一种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溶液
US20110065025A1 (en) * 2009-08-10 2011-03-17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Process of preparing pt/support or pt alloy/support catalyst, thus-prepared catalyst and fuel cell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939993A (zh) * 2012-11-13 2013-02-27 浙江大学 一种载铜贝壳粉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7242A (zh) * 2016-06-22 2016-08-24 天津中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铜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577751A (zh) * 2016-12-18 2017-04-26 中南大学 一种尿素低温还原热解制备载银活性炭的方法
CN108755111A (zh) * 2018-06-20 2018-11-0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沉积银纳米颗粒制备性能稳定抗菌超疏水织物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季君晖: "新型塑料添加剂抗菌剂研究进展", 《2003年塑料助剂和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 *
曹子英: "《无机化学》", 31 May 2007,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郭宇杰 等: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 31 October 2016,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940A (zh) * 2020-08-21 2020-12-1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抗病毒特性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0940B (zh) * 2020-08-21 2022-01-1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抗病毒特性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6717A (zh) * 2020-10-20 2021-04-09 美洁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抗菌、抗病毒的一价铜-碳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76265A (zh) * 2020-11-12 2021-02-19 上海普榭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纺织品用抗微生物处理剂的方法
CN113293450A (zh) * 2021-05-27 2021-08-24 上海茂腾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保暖抗病毒纤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5660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5660B (zh) 一种抗病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纤维
CN103835124B (zh) 载银棉织物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933B (zh) 一种含铜抗菌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995499A (zh) 竹碳粘胶长丝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56272A (zh) 一种富含纳米铜的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4762B (zh) 一种带有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9542A (zh) 一种含纳米氯化银粒子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5A (zh) 一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8B (zh) 一种抗菌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2756846A1 (en) Antimicrobial cellulose material and process of its production
CN104606710B (zh) 一种高抗菌性藻酸盐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56279A (zh) 一种牛奶蛋白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7344A (zh) 一种抗菌除臭氨纶包覆纱
TW201437444A (zh) 具有天然抗菌、除臭及負離子功能竹纖維素纖維之製法
CN113136633A (zh) 一种长效抑菌阻燃双效莱赛尔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01711A (zh) 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3005B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抗菌面料制备方法
CN109281161A (zh) 一种多功能粘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137490A (zh) 一种棉纤维的抗菌改性方法
CN111996802B (zh) 一种光动力杀菌zif-8改性二醋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204205A (ja) 消臭性再生セルロース繊維、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繊維構造物
CN107964785B (zh) 一种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60036A (zh) 一种含大麦蛋白的多功能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
JPS6033761B2 (ja) カチオン交換活性炭及びその製造法
AU2021104823A4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bacterial cellulose-based antibacterial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30

Address after: 052160 Dongning Road, Gaocheng District,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No. 2

Applicant after: HEBEI AIKERUI FIB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78 Shifu East Road, Gaocheng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bei Jigao Chemical Fiber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OLING TEXTILE NEW MATERI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