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32116B -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32116B
CN111232116B CN201911147706.XA CN201911147706A CN111232116B CN 111232116 B CN111232116 B CN 111232116B CN 201911147706 A CN201911147706 A CN 201911147706A CN 111232116 B CN111232116 B CN 111232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opening
saddle
vehicle
handl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77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32116A (zh
Inventor
西田洋一
菊池健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32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2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32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32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62J25/08Passengers hand-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7/00Luggage carriers
    • B62J7/02Luggage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thereof on cycles
    • B62J7/04Luggage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thereof on cycles arranged above or behind th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7/00Luggage carriers
    • B62J7/08Equipment for securing luggage on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能够将绳索等固定物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在固定于车架(10)的后部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中,扶手杆(50)具备:把手部(5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把手延长部(60),其从把手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扶手杆(50)具备由开口部(65)形成的挂物部(70),由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部(62)划分出开口部(65)。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固定于车架后部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中,公知一体地具备向一个方向突出的挂物部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72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扶手杆中,由于挂物部为向一个方向突出的突起状,因此容易将绳索等挂于挂物部,但在绳索等松弛的情况下,绳索等可能从挂物部脱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中,能够将绳索等固定物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被固定于车架10的后部,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的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50具备:把手部5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把手延长部60,其从所述把手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所述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所述把手延长部60与所述前侧固定部61,所述扶手杆50具备由开口部65形成的挂物部70,由所述把手延长部60、所述前侧固定部61及所述连结部62划分出所述开口部65。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俯视观察时,所述连结部62位于比所述把手延长部6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划分所述开口部65的下部的所述前侧固定部61被罩39从侧方覆盖。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前侧固定部61具备与所述把手延长部60及所述连结部62连接的基部61a,所述基部61a比所述开口部65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罩39的上部以上侧棱线部39b为界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基部61a沿着所述上侧棱线部39b前后延伸。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设置有将所述扶手杆50的后部安装于所述车架10的后侧固定部56,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连结部62以及所述后侧固定部56设置成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大致平行。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前侧固定部61及所述后侧固定部56从所述车架10向后方延伸,将所述前侧固定部61紧固于所述车架10的前侧紧固部61c被设置于所述前侧固定部61的前端部,将所述后侧固定部56紧固于所述车架10的后侧紧固部56a被设置于所述后侧固定部56的前端部。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把手延长部60、所述前侧固定部61及所述连结部62是形成为一体的铸件,所述把手部51是管材,与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后端接合。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开口部65在所述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绕所述开口部65的内周面65a一周的棱线部65b,所述内周面65a以随着从所述棱线部65b靠向所述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两外侧而所述开口部65的内径增大的方式倾斜。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把手延长部60具备:延伸部60a,其从所述把手部51向前方延伸;以及下方延伸部60b,其从所述延伸部60a向下方延伸,所述开口部65通过用所述下方延伸部60b及所述连结部62上下连结所述延伸部60a和所述前侧固定部61而形成。
发明效果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被固定于车架的后部,扶手杆具备:把手部,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把手延长部,其从把手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其与把手延长部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车架;以及连结部,其连结把手延长部与前侧固定部,扶手杆具备由开口部形成的挂物部,由把手延长部、前侧固定部及连结部划分出开口部。
根据该结构,挂物部由开口部形成,开口部由把手延长部、前侧固定部及连结把手延长部与前侧固定部的连结部划分出来并被封闭。因此,挂于挂物部的固定物不易从挂物部脱落,能够将固定物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俯视观察时,连结部位于比把手延长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结部相对于把手延长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因此容易将固定物勾挂于开口部。此外,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设置挂物部。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划分开口部的下部的前侧固定部被罩从侧方覆盖。
根据该结构,由于前侧固定部被罩覆盖而隐藏,因此扶手杆的美观性佳。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前侧固定部具备与把手延长部及连结部连接的基部,基部比开口部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基部承受固定物,能够抑制固定物的偏移。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罩的上部以上侧棱线部为界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基部沿着上侧棱线部前后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上侧棱线部承受固定物,能够抑制固定物的偏移,从而抑制固定物强烈地碰撞罩。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设置有将扶手杆的后部安装于车架的后侧固定部,把手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结部以及后侧固定部设置成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大致平行。
根据该结构,由于把手延长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结部、后侧固定部大致平行,因此扶手杆的美观性佳。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前侧固定部及后侧固定部从车架向后方延伸,将前侧固定部紧固于车架的前侧紧固部被设置于前侧固定部的前端部,将后侧固定部紧固于车架的后侧紧固部被设置于后侧固定部的前端部。
根据该结构,扶手杆通过前侧固定部及后侧固定部而相对于车架向后方延伸,因此能够在扶手杆的前方确保空间。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把手延长部、前侧固定部及连结部是形成为一体的铸件,把手部是管材,与把手延长部的后端接合。
根据该结构,能通过铸造容易地形成开口部。此外,与把手延长部的后端接合的把手部是管材,因此能够使扶手杆轻量化。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开口部在开口部的深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绕开口部的内周面一周的棱线部,内周面以随着从棱线部靠向开口部的深度方向的两外侧而开口部的内径增大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容易通过铸造形成开口部。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把手延长部具备:延伸部,其从把手部向前方延伸;以及下方延伸部,其从延伸部向下方延伸,开口部通过用下方延伸部及连结部上下连结延伸部和前侧固定部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增大开口部,容易将固定物固定于挂物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图2是自动二轮车的后部的左视图。
图3是从前方观察扶手杆的周边部的图。
图4是示出扶手杆相对于车架的安装状态的左视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扶手杆相对于车架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在扶手杆中左侧的前端部的左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0:车架;
39:后侧罩(罩);
39b:上侧棱线部;
50:扶手杆;
51:把手部;
56:后侧固定部;
56a:后侧紧固部;
60:把手延长部;
60a:延伸部;
60b:下方延伸部;
61:前侧固定部;
61a:基部;
61c:前侧紧固部;
62:连结部;
65:开口部;
65a:内周面;
65b:棱线部;
70:挂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这样的方向表述,如没有特别说明,则设为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中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二轮车的左视图。
机自动二轮车1是以下这样的车辆:在车架10支承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11,转向系统12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该转向系统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架10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3设置于车架10的后部。
机自动二轮车1是乘员以跨骑的方式就座于座椅14的鞍乘型车辆,座椅14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上方。
车架10具备前立管16、左右一对主车架17、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8、下框架19、左右一对底框架20以及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1。
详细而言,前立管16设置于车架10的前端,位于车宽的中央。
左右的主车架17从前立管16前高后低地向后方延伸。
左右的枢轴框架18从主车架17的后端向下方延伸。
下框架19在前立管16中从主车架17的下方位置以一根的方式向下方延伸,且位于车宽的中央。
左右的底框架20从下框架19的下端部左右分支并分别向后方延伸,且与枢轴框架18的下端部连接。
左右的座椅框架21从枢轴框架18的上部向后上方延伸。
转向系统12具备:左右一对前叉25,其借助轴支承于前立管16的转向轴(未图示)而被设置成转向自如;以及把手26,其安装于前叉25的上端部。前轮2轴支承于前叉25的下端部。
摆臂13的前端部轴支承于枢轴27,该枢轴27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枢轴框架18,摆臂13以枢轴27为中心上下摆动。后轮3轴支承于摆臂13的后端部。
发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发动机11配置在主车架17与底框架20之间、且下框架19与枢轴框架18之间,发动机11被支承于车架10。
发动机11具备:曲轴箱30,其支承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水平地延伸的曲轴(未图示);以及气缸部31,其从曲轴箱30的前部向上方延伸。气缸部31的气缸轴线31a相对于铅直方向前倾。
发动机11的进气装置(未图示)与气缸部31的后表面的进气口连接。
发动机11的排气装置具备:排气管32a,其与气缸部31的前表面的排气口连接;以及消音器32b,其与排气管32a的下游端连接。
排气管32a从上述排气口向下方延伸,通过发动机11的下方后向后方延伸。消音器32b配置在后轮3的外侧方。
曲轴箱30的后部是收容变速器的变速器箱部30b。发动机11的输出通过连接上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与后轮3的驱动链33而被传递到后轮3。
座椅14从下方支承于座椅框架21。座椅14一体地具备驾驶员就座的前座椅14a和同乘者就座的后座椅14b。
燃料箱35配置在前立管16与座椅14之间,在发动机11的上方支承于主车架17。
供驾驶员放脚的脚踏板36在枢轴框架18的下端部左右设置为一对。
供后座椅14b的同乘者把持的扶手杆50配置在比前座椅14a靠后方的位置。
机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架10及发动机11等车体的车体罩37。车体罩37具备:前罩38,其从前方及侧方覆盖前立管16及转向系统12的上部;后侧罩39(罩),其在座椅14的下方覆盖座椅框架21;尾罩40,其从上方覆盖座椅14的后方部分;以及底罩41,其从前方覆盖发动机11的下部。
此外,自动二轮车1具备:前挡泥板42,其从上方覆盖前轮2;后挡泥板43,其从上方覆盖后轮3;以及支架44。
图2是自动二轮车1的后部的左视图。图3是从前方观察扶手杆50的周边部的图。图4是示出扶手杆50相对于车架10的安装状态的左视图。图5是从上方观察扶手杆50相对于车架10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此处,在图3中,仅图示出自动二轮车1的左侧部分。
参照图2~图5,扶手杆50一体地具备: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把手部51;设置于左右的把手部51的前端的左右一对前端部52;以及设置于左右的把手部51的后端的行李架部53。
扶手杆50以车宽中央的位置为基准大致左右对称地设置。
扶手杆50固定于左右的座椅框架21。
把手部51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长的杆状部件。把手部51是内部中空的管。
把手部51以左右一对的方式配置在后座椅14b的外侧方,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把手部51以沿着后座椅14b的方式以前低后高的姿态配置。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把手部51从外侧与后座椅14b的侧面部重叠。
行李架部53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把手部51的后端。
行李架部53具备:左右一对杆状部54,其从把手部51的后端向后方延伸;板状部55,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杆状部54;以及左右一对后侧固定部56,其从板状部55的前端向前下方倾斜地延伸。
行李架部53在板状部55的左右中间部具备镂空孔53a。此外,行李架部53在镂空孔53a的左右具备上下贯通行李架部53的一对后部开口部53b。
行李架部53具备上下贯通板状部55的多个固定孔部53c。详细而言,固定孔部53c在左侧的后部开口部53b的前后设置有一对,在右侧的后部开口部53b的前后设置有一对。
在行李架部53的上表面能够搭载收纳箱(未图示)。该收纳箱通过贯插在固定孔部53c中的固定件(未图示)而紧固于行李架部53。
后侧固定部56是从板状部55的前缘的左右端部延伸到比把手部51的后端靠前下方处的臂状。左右的后侧固定部56配置在比左右的把手部51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在后侧固定部56的前端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后侧固定部56的后侧紧固部56a。紧固件57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在左右的后侧紧固部56a中,紧固件57将扶手杆50的后部紧固于座椅框架21。
图6是在扶手杆50中左侧的前端部52的左视图。由于左右的前端部52大致左右对称,因此此处参照左侧的前端部52进行说明。
参照图2~图6,前端部52具备:把手延长部60,其从把手部51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
把手延长部60具备:延伸部60a,其以沿着把手部51的轴向延长线的方式向前下方延伸;以及下方延伸部60b,其以比延伸部60a陡的前低后高的倾斜向前下方延伸。在延伸部60a的后表面部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凸部60c。
前侧固定部61具备:基部61a,其与把手延长部60的下方延伸部60b的下端连接;以及臂部61b,其从基部61a向前下方延伸。
基部61a从下方延伸部60b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基部61a与把手延长部60的延伸部60a大致平行地前后延伸。
臂部61b从基部61a的下表面向前下方延伸。在臂部61b的前端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贯通臂部61b的前侧紧固部61c。
在紧固件63从车宽方向外侧贯插在前侧紧固部61c中,紧固件63将扶手杆50的前部紧固于座椅框架21。前侧紧固部61c位于比下方延伸部60b的下端靠前方且下方的位置。
连结部62从前侧固定部61的基部61a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并与把手延长部60的延伸部60a的后部连接。连结部62在从把手延长部60的下方延伸部60b向后方离开的位置上,与下方延伸部60b大致平行地上下延伸。连结部62是外径比下方延伸部60b小的杆状部。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之间的连接通过连结部62而得以加强。
如图5所示,在俯视观察时,下方延伸部60b及连结部62以随着从延伸部60a靠向下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
即,下方延伸部60b及连结部62位于比把手延长部60的延伸部60a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前端部52具备在车宽方向上贯通前端部52的开口部65。由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的基部61a及连结部62划分出开口部65。
由于下方延伸部60b及连结部62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开口部65也以随着靠向下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在图5的俯视图中,开口部65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前端部52。
开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开口部65以后倾的姿态上下延伸。开口部65是在上下方向上比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矩形。
在前侧固定部61的臂部61b中位于开口部65的正下的部分设置有使臂部61b的外侧面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镂空部61d。
图7是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扶手杆50的前端部52的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部62通过铸造而形成为一体。
制造前端部52的铸造法例如是使用模具的重力铸造法。
前端部52由左右分割的一对模具铸造。图7中图示了铸造前端部52时的模具的分型线L。分型线L是将前端部52在车宽方向上分为两部分的线。即,前端部52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部52a通过一对模具中的一个而形成,前端部52的车宽方向的内侧部52b通过一对模具中的另一个而形成。
开口部65在铸造前端部52时形成。
参照图6及图7,开口部65在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绕开口部65的内周面65a一周的棱线部65b。
内周面65a以随着从棱线部65b靠向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两外侧而开口部65的内径增大的方式倾斜。即,在棱线部65b处,开口部65的内径最小。
分型线L具有开口部65的分型线L1和连结部62的后表面部的分型线L2。
详细而言,开口部65的分型线L1与棱线部65b一致。因此,当铸造时,能够容易地从模具拔出前端部52。
分型线L1与连结部62的后表面部的分型线L2位于大致同一平面上。因此,能够使模具的形状简单,能够容易地制作模具。
扶手杆50的行李架部53的杆状部54、板状部55及后侧固定部56通过铸造而形成为一体。制造行李架部53的铸造法例如是使用模具的重力铸造法。
把手部51例如是通过挤压成型法而形成的管材。
即,扶手杆50是在管状的把手部51的前端及后端结合通过铸造而制造出的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制造而成。
详细而言,前端部52在凸部60c(图6)与把手部51的前端嵌合的状态下利用绕把手部51的前端一周的焊道66而与把手部51接合。此外,行李架部53中,杆状部54的前端利用绕把手部51的后端一周的焊道67而与把手部51接合。
此处,扶手杆50为金属制成。把手部51作为一例,是铝合金制的管材。此外,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作为一例是铝合金的铸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杆50为金属制成,因此扶手杆50看上去有金属光泽,美观性佳。此外,由于使把手部51为管材,因此即使是使扶手杆50为金属制的结构,也能够使扶手杆50轻量化。而且,通过使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为铸件,能够提高强度或设计的自由度。
参照图4及图5,扶手杆50通过贯插于前侧固定部61的前侧紧固部61c中的紧固件63而将前部紧固于座椅框架21的外侧面部。此外,扶手杆50通过贯插于后侧固定部56的后侧紧固部56a中的紧固件57而将后部紧固于座椅框架21的外侧面部。
车架10具备:后部横梁2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的座椅框架21的后部;以及后端部横梁23,其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左右的座椅框架21的后端部。
紧固件63设置于后部横梁22的附近,紧固件57设置于后端部横梁23的附近。
参照图4,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前侧固定部61从设置于座椅框架21的紧固件63前低后高地向后方延伸。此外,后侧固定部56从设置于座椅框架21的紧固件57前低后高地向后方延伸。即,扶手杆50由于前侧固定部61及后侧固定部56从座椅框架21向后方延伸,因此扶手杆50相对于座椅14整体上向后方侧偏移。因此,能够确保扶手杆50前方的座椅14的空间宽大,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此外,如图4所示,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作为把手延长部60的一部分的下方延伸部60b、连结部62及后侧固定部56彼此大致平行地前低后高地延伸。即,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下方延伸部60b的轴线60d、连结部62的轴线62a、后侧固定部56的轴线56b大致平行。因此,扶手杆50看上去流畅,扶手杆50的美观性佳。
就座于后座椅14b的同乘者或推行自动二轮车1的驾驶员等主要通过把持把手部51来借助扶手杆50抓住车体。
扶手杆50的前端部52的开口部65是能够对固定物71(图4)进行固定的挂物部70。固定物71例如是绳索或钩等。为了固定载置于扶手杆50的行李架部53或后座椅14b的行李,固定物71被安装于扶手杆50。
开口部65是开口部65的周缘部的整周闭合的框状。如图4所示,作为固定物71的绳索例如通过使设置于绳索端部的环状部分通过开口部65而被安装于扶手杆50。由于开口部65是开口部65的周缘部的整周闭合的框状,因此固定物71不易从开口部65脱出。
如图2所示,划分开口部65的下部的前侧固定部61的基部61a的至少一部分被后侧罩39的上缘部从外侧方覆盖而被隐藏。因此,扶手杆50看上去清爽,美观性佳。另外,可以形成用后侧罩39覆盖到基部61a的上端的上方为止的部分的结构,用后侧罩39隐藏开口部65的下部。
如图7所示,在开口部65的内周面65a中在棱线部65b处交叉的两个面所成的角A为钝角。因此,能够防止开口部65的内周面65a强烈地与固定物71接触。
参照图5~图7,前侧固定部61的基部61a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61e比开口部65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此外,外端部61e比连结部62的下端及下方延伸部60b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因此,在开口部65的固定物71要向下方偏移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外端部61e承受固定物71,能够抑制固定物71的偏移。
此外,如图2所示,后侧罩39具备:罩侧面部39a,其从侧方覆盖座椅框架21;以及罩上表面部39c,其从罩侧面部39a的上缘的上侧棱线部39b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上方延伸。
在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基部61a位于上侧棱线部39b的上方,与上侧棱线部39b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由此,在固定物71将要从开口部65向下方偏移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罩上表面部39c及上侧棱线部39b承受固定物71。因此,能够抑制固定物71的偏移,能够抑制固定物71碰到罩侧面部39a。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的扶手杆50固定于车架10的后部,扶手杆50具备:把手部5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把手延长部60,其从把手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扶手杆50具备由开口部65形成的挂物部70,由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部62划分出开口部65。
根据该结构,挂物部70由开口部65形成,开口部65由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把手延长部60与前侧固定部61的连结部62划分而成并被封闭。因此,挂于挂物部70的固定物71难以从挂物部70脱落,能够将固定物71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70。
此外,在俯视观察时,连结部62位于比把手延长部6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连结部62相对于把手延长部60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因此容易在开口部65勾挂固定物71。此外,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设置挂物部70。
此外,划分开口部65的下部的前侧固定部61被后侧罩39从侧方覆盖。
根据该结构,由于前侧固定部61被后侧罩39覆盖而隐藏,因此扶手杆50的美观性佳。
此外,前侧固定部61具备与把手延长部60及连结部62连接的基部61a,基部61a比开口部65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基部61a承受固定物71,能够抑制固定物71的偏移。
此外,后侧罩39的上部以上侧棱线部39b为界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基部61a沿着上侧棱线部39b前后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用上侧棱线部39b承受固定物71,能够抑制固定物71的偏移,从而抑制固定物71强烈地碰撞后侧罩39。
而且,设置有将扶手杆50的后部安装于车架10的后侧固定部56,把手延长部60、连结部62以及后侧固定部56设置成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大致平行。
根据该结构,由于作为下方延伸部60b的一部分的把手延长部60、连结部62、以及后侧固定部56大致平行,因此扶手杆50的美观性佳。
此外,前侧固定部61及后侧固定部56从车架10向后方延伸,将前侧固定部61紧固于车架10的前侧紧固部61c被设置于前侧固定部61的前端部,将后侧固定部56紧固于车架10的后侧紧固部56a被设置于后侧固定部56的前端部。
根据该结构,扶手杆50通过前侧固定部61及后侧固定部56而相对于车架10向后方延伸,因此能够在扶手杆50的前方确保空间。
此外,把手延长部60、前侧固定部61及连结部62是形成为一体的铸件,把手部51是管材,与把手延长部60的后端接合。
根据该结构,能通过铸造容易地形成开口部65。此外,与把手延长部60的后端接合的把手部51是管材,因此能够使扶手杆50轻量化。
此外,开口部65在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绕开口部65的内周面65a一周的棱线部65b,内周面65a以随着从棱线部65b靠向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两外侧而开口部65的内径增大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容易通过铸造形成开口部65。
此外,把手延长部60具备:从把手部51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60a;和从延伸部60a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60b,开口部65通过用下方延伸部60b及连结部62上下连结延伸部60a与前侧固定部61而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增大开口部65,容易将固定物71固定于挂物部70。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把手延长部60的至少一部分(下方延伸部60b)与连结部62大致平行,开口部6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为矩形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把手延长部60从把手部51的前端向前下方直线状地延长并与基部61a连接,使开口部6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为三角形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扶手杆50通过结合单独形成的把手部51、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而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通过铸造等对把手部51、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进行一体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绳索等固定物良好地固定于挂物部。即,扶手杆50可以不使把手部51、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为分割式,而使把手部51、前端部52及行李架部53为一体成型。在该情况下,扶手杆50例如使用铝合金、铁系材料或树脂材料而一体成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鞍乘型车辆,举例说明了自动二轮车1,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型车辆、以及具备四轮以上的车轮的鞍乘型车辆。

Claims (9)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被固定于车架(10)的后部,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的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杆(50)具备:把手部(51),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是内部中空的管;前端部(52),其接合于所述把手部(51)的前端;以及行李架部(53),其设置于所述把手部(51)的后端,
所述前端部(52)具备:把手延长部(60),其从所述把手部(5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前侧固定部(61),其与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连接,并安装于所述车架(10);以及连结部(62),其连结所述把手延长部(60)与所述前侧固定部(61),
所述前端部(52)的所述把手延长部(60)、所述前侧固定部(61)以及所述连结部(62)通过铸造而形成为一体,
所述前端部(52)具备由该前端部(52)的铸造时形成的开口部(65)而形成的挂物部(70),
由所述把手延长部(60)、所述前侧固定部(61)及所述连结部(62)划分出所述开口部(65),
所述前侧固定部(61)具备与所述把手延长部(60)及所述连结部(62)连接的基部(61a)以及在车宽方向贯通的镂空部(61d),
所述基部(61a)划分所述开口部(65)的下部,所述基部(61a)比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下端以及所述连结部(62)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连结部(62)位于比所述把手延长部(60)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固定部(61)被罩(39)从侧方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39)的上部以上侧棱线部(39b)为界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基部(61a)沿着所述上侧棱线部(39b)前后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设置有将所述扶手杆(50)的后部安装于所述车架(10)的后侧固定部(56),
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连结部(62)以及所述后侧固定部(56)设置成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大致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固定部(61)及所述后侧固定部(56)从所述车架(10)向后方延伸,
将所述前侧固定部(61)紧固于所述车架(10)的前侧紧固部(61c)被设置于所述前侧固定部(61)的前端部,
将所述后侧固定部(56)紧固于所述车架(10)的后侧紧固部(56a)被设置于所述后侧固定部(56)的前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51)与所述把手延长部(60)的后端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65)在所述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绕所述开口部(65)的内周面(65a)一周的棱线部(65b),
所述内周面(65a)以随着从所述棱线部(65b)靠向所述开口部(65)的深度方向的两外侧而所述开口部(65)的内径增大的方式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延长部(60)具备:延伸部(60a),其从所述把手部(51)向前方延伸;以及下方延伸部(60b),其从所述延伸部(60a)向下方延伸,
所述开口部(65)通过用所述下方延伸部(60b)及所述连结部(62)上下连结所述延伸部(60a)和所述前侧固定部(61)而形成。
CN201911147706.XA 2018-11-28 2019-11-21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Active CN1112321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1961 2018-11-28
JP2018221961A JP6837464B2 (ja) 2018-11-28 2018-11-28 鞍乗り型車両のグラブレ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2116A CN111232116A (zh) 2020-06-05
CN111232116B true CN111232116B (zh) 2022-02-18

Family

ID=7077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7706.XA Active CN111232116B (zh) 2018-11-28 2019-11-21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2058B2 (zh)
JP (1) JP6837464B2 (zh)
CN (1) CN111232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4340B2 (ja) 2020-05-11 2022-07-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13200110B (zh) * 2021-04-28 2022-05-20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乘员扶手结构
WO2023285854A1 (en) * 2021-07-12 2023-01-19 Dingo Co., Ltd. Multi-purpose grab handle system for a motor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72486A (ja) 1984-09-18 1986-04-14 Toshiba Corp 文字放送受信装置
JPS6172486U (zh) * 1984-10-19 1986-05-16
KR100572121B1 (ko) * 2001-01-09 2006-04-18 혼다 기켄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자동 2륜차의 그래브 레일 부착 구조
JP4008375B2 (ja) * 2003-03-31 2007-11-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グラブレール
DE602004013153T2 (de) * 2003-07-01 2009-05-14 Yamaha Hatsudoki K.K., Iwata Motorrad
CN100374345C (zh) 2003-07-01 2008-03-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JP4391842B2 (ja) * 2004-02-05 2009-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荷台取付け構造
JP5835690B2 (ja) * 2011-09-29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941325B2 (ja) * 2012-03-30 2016-06-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5958936B2 (ja) * 2012-08-24 2016-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ヘルメットホルダ取付け構造
CN103802941A (zh) 2012-11-05 2014-05-21 聂绍彬 摩托车后货架的主框结构
JP6266408B2 (ja) * 2014-03-31 2018-01-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タンデムグリップ・ユニット
DE102015217211B4 (de) 2015-09-09 2022-05-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altegriff für ein Einspurfahrzeug
WO2019186945A1 (ja) * 2018-03-29 2019-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20001662A (ja) * 2018-07-02 2020-01-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2022043612A (ja) * 2020-09-04 2022-03-1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92058B2 (en) 2022-11-08
JP2020083123A (ja) 2020-06-04
BR102019021831A2 (pt) 2020-06-23
JP6837464B2 (ja) 2021-03-03
CN111232116A (zh) 2020-06-05
US20200164939A1 (en)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2116B (zh) 鞍乘型车辆的扶手杆
US8151925B2 (en) Two-wheeled vehicle
EP2669165B1 (en)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670868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EP2128007B1 (en) Motorcycle
JP696289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64997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546088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4720482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カバー
EP3628577B1 (en) Saddled vehicle
JP699769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2533820B (zh) 鞍乘型车辆
JP650143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442460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ルメットホルダ取付構造
WO2017018309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0962967B (zh) 跨骑型车辆
JP635117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EP4098529A1 (en) Straddled vehicle
EP3348464B1 (en) Muffler suppor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3639072B2 (ja) 自動2輪車の背もたれ支持構造
JPH0323428Y2 (zh)
EP1470995B1 (en) Load-carrying frame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JP585129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グラブレール取付構造
JP2015067248A (ja) 自動2輪車のリザーブタンク配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