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36C -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36C
CN1112236C CN99127172A CN99127172A CN1112236C CN 1112236 C CN1112236 C CN 1112236C CN 99127172 A CN99127172 A CN 99127172A CN 99127172 A CN99127172 A CN 99127172A CN 1112236 C CN1112236 C CN 111223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hase
pump
still
valve
phase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7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1590A (zh
Inventor
刘忠洲
贾志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99127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36C/zh
Publication of CN1301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1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粒子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分离膜构建膜反应器。液相或气相反应物分别在膜两侧。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和/或浓度差,可以将膜一侧的反应物,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地加入到膜另一侧反应物中,发生反应,生成纳米粒子。利用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和设备可以制得纳米级粒子,也可以用于合成微米或亚微米级粒子。

Description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属于纳米粒子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纳米粒子,通常是指粒径在纳米数量级的颗粒。纳米粒子在性能上有许多既不同于原子和分子、又不同于大块体相的行为,构成了物质的一种新状态,即介观态。处于介观状态的纳米粒子,具有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因而表面活性提高、熔点和热导率降低,具有一系列不寻常的热、电、磁、力学和光学等性能,在微电子、信息、宇航、国防、化工、冶金、生物、光学等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纳米粒子为基础的纳米科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
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很多,可分为气相沉积法和液相沉淀法两大类。气相沉积法又分为物理气相沉积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所得粒子纯度很高,但生产能力较低、能耗高,因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液相沉淀法又分为液相非反应沉淀法和液相反应沉淀法。反应沉淀法是指通过反应物之间的置换、水解、氧化、还原或热分解等化学反应,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粒子的方法。反应沉淀法有利于组分的精确控制,实现分子或原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可用于制备单组分或多组分化合物颗粒,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沉淀反应一般为离子间的飞速或快速反应,在反应器局部反应区内瞬时可形成很高过饱和度,依靠均相成核机理爆发成核。均相成核速率级数一般在4左右,即成核速率强烈依赖于过饱和度,过饱和度的微小变化将导致成核速率的巨大变化,并显著影响最终产品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成核和微观混合的快慢可用成核诱导时间和特征扩散时间来表征。
显然,利用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理想过程是大量均相成核前,反应物料之间能够达到分子尺度均匀的微观混合,即成核过程为动力学所控制,微观混合影响可不予考虑,此种情况下,容易制得粒度均匀的纳米粒子。然而,大多数沉淀反应成核诱导时间很短,其数量级一般在微秒至毫秒级,因此,过程多为微观混合所控制,难以制得均匀粒子。
为了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粒子,必须人为改变过程控制因素,将微观混合控制过程转化为动力学控制,其方法不外乎两种:
一是延长成核诱导时间。通过改变反应历程,将剧烈反应转化为温和可控反应,以适当降低体系过饱和度,有效延长成核诱导时间。主要方法有醇盐水解法、沉淀转化法、配合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均匀沉淀法等。以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Ni(OH)2为例。首先,向NiSO4溶液中加入Na2C2O4,使生成NiC2O4沉淀。然后,加入NaOH溶液和阻聚剂吐温-80,使其逐渐转化为Ni(OH)2沉淀。粒子为薄片形,平均粒径30nm左右(周根陶等,无机化学学报,1997,1:43~47)。采用配合沉淀法也可制得Ni(OH)2:向Ni(NO3)2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乙二胺,加热搅拌得到紫红色的镍的乙二胺配合物溶液,然后,加入计量的NaOH溶液,反应1hr后,得到3×16nm左右薄片状Ni(OH)2粒子(周根陶等,无机化学学报,1996,3:96~98)。采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纳米Al2O3;将Al(NO3)3和柠檬酸按一定配比溶于水中,加入适量分散剂,用浓HNO3调节溶液初始pH值在0.4左右,得无色溶液。经微孔过滤后,在70℃缓慢蒸发,得到透明溶胶,静置数日得透明凝胶,干燥焙烧得Al2O3,平均粒径14nm(陈忠等,无机盐工业,1997,4:10~12)。
二是缩短特征扩散时间。包括构建介观尺度微型反应器和强化混合两类方法。构建介观尺度微型反应器,即将一反应物预先在介观尺度上均匀分散,并使之保持稳定状态。然后,加入另一反应物进行反应。通过创造介观尺度反应环境,可降低反应物初始微团尺度,有效降低特征扩散时间。反应结束后,使反应产物仍保持均匀分散状态,阻止其凝聚生长,则可得到微小均匀的粒子。主要方法有反胶团法、介观孔腔内合成、喷雾热分解法等。例如,将NiCl2溶液加入732型苯乙烯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中,进行离子交换。洗去物理吸附的Ni2+离子后,加入NaOH溶液进行反应。最后将Ni(OH)2沉淀和树脂分离。得到的Ni(OH)2为针状,5×30nm左右(胡志国,化学通报,1999,3:49~50)。
强化混合即利用强制混合装置,如搅拌釜、静态混合器、旋转填充床等,强化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降低初始微团尺度,提高能量耗散速率及其分布均匀性,从而降低特征扩散时间。通常剧烈的湍动也只能将液体破碎成10~100μm的微团,进一步的混合必须通过微团间的分子扩散完成。例如,在标准搅拌釜中,加入Al(NO3)3溶液,然后迅速加入一定配比的(NH4)2CO3溶液,剧烈搅拌反应15分钟,最终pH在4.4~5之间,得到凝胶,经洗涤和冷冻干燥,得无定形Al2O3,平均粒径100nm左右(顾燕芳等,化工冶金,1993,1:14~21)。
通过延长成核诱导时间(如醇盐水解法、均匀沉淀法等)和构建介观尺度微型反应器(如反胶团法),虽然可制得分布均匀的纳米粒子,但是所需原材料较多,往往需要大量有机溶剂或助剂参与反应,成本高,工艺复杂,且易产生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合成方法的缺点,提出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所制备出的纳米粒子的粒度均匀,生产成本较低,环境污染小,实现纳米粒子的低成本和绿色合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原理是:膜表面均匀分布着大量微孔。其中,超滤膜孔径范围一般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微滤膜孔径范围在0.01~10μm之间。反应物在压力差或浓度差作用下透过膜时,尺度与膜孔径相当,因而有效降低了反应物初始微团尺度,从而降低了特征扩散时间。通过改变膜孔径、组件型式和操作条件(如内外压差、料液流速)等,可以方便地改变反应物初始微团尺度和能耗速率,控制微观混合状况和反应速度,制得粒径微小、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粒子。本发明还可以利用膜内外的电位差合成纳米粒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膜构建膜反应器。反应物(纯液体、溶液、悬浮液、乳浊液或气相)分别在膜两侧。利用膜内外的压力差和/或浓度差,可以将膜一侧的反应物,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地加入到膜另一侧反应物中,发生反应,生成纳米粒子。
本发明中利用膜内外压力差和/或浓度差,作为传质动力,将膜一侧的反应物,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地加入到膜另一侧反应物中,产生传质动力的方法包括:
一、利用液体输送泵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如图1、图2所示。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向釜1-2中加入液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见图1)。
或: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见图2)。
3.打开阀6-2,启动泵7-2,使釜1-2中液相反应物B在泵7-2的推压作用下,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经阀6-2、流量计3-2,回到釜1-2,并继续循环。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泵7-2,控制液相反应物A、B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液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液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液相反应物A中,发生反应。
二、利用高位液体容器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如图3所示。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向釜1-2中加入液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或: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图略)。
3.打开阀6-2,使釜1-2中液相反应物B经阀6-2、流量计3-2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调节釜1-2高度和液相反应物B的液位高度,控制液相反应物A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液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液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液相反应物A中,发生反应。
三、利用气源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如图4所示。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向釜1-2中加入液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图4)。
或: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图略)。
3.打开阀6-2,打开气阀10,打开气源9,使密闭釜1-2中液相反应物B在气压作用下,经阀6-2、流量计3-2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气阀10,控制液相反应物A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液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液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液相反应物A中,发生反应。
四、利用气源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气-液或气-液固反应体系,如图5所示。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气源9提供气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图5)。
或: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图略)。
3.打开气阀10,打开气源9,使气相反应物B在气压作用下,经气阀10、气体流量计11,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泵7-1、气阀10、气源9,控制液相反应物A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气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气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进入A中,发生反应。
本发明中采用的气源可以为气体钢瓶或气体输送设备(风机、压缩机等);膜可以是超滤膜、微滤膜或纳滤膜。超滤膜截留分子量在1000~100万道尔顿之间,微滤膜孔径在0.01~10μm之间。膜材料可以为无机膜、有机膜、无机/有机复合膜。膜组件型式可以为管式膜、中空纤维膜、平板膜、卷式膜。为了改善组件内流体流动状况,膜组件内可以设置湍流促进器和/或静态混合器、搅拌器。
本发明中反应物可以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单质、酸、碱、盐,有机物包括烃、烯、醇、酸、酮、醚、酯、有机酸盐、醇盐等;组成可以为单组分、双组分和多组分,存在形式可以为纯液体、溶液、悬浮液、乳浊液或气相,液相反应物浓度可以为未饱和、饱和或过饱和,浓度范围为10-6~10mol/L,最佳浓度范围为10-4~5mol/L,气相反应物浓度为0.1~100%。反应温度范围在1~110℃,最佳温度范围在1~50℃。
本发明的专用设备为:
一.利用液体输送泵在服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的设备。
釡1-1出口30有一与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的一侧出口34有一与泵7-1和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泵7-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的进36有一与泵7-2、釡1-2出口38连接的管线40-4;膜组件5一侧出口35有一与阀6-2、流量计3-2、釜1-2进口37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泵7-2之间管线40-上装有压力表4-4、膜组件5出口35和阀6-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见图1)。
或:釜1-1出口30有一与泵7-1、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的一侧出口34有一与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釜1-1进口3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的进口36有一与泵7-2、釜1-2出口38连接的管线40-4;膜组件5一侧出口35有一与阀6-2、流量计3-2、釜1-2进口37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泵7-2之间管线40-4上装有压力表4-4、膜组件5出口35和阀6-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见图2)。
二.利用高位液体容器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的设备。
釜1-1出口30有一与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有一与泵7-1、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泵7-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进口36有一与流量计3-2、阀6-2、釜1-2出口38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流量计3-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见图3)。
或;釜1-1出口30有一与泵7-1、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有一与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釜1-1进口3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进口36有一与流量计3-2、阀6-2、釜1-2出口38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流量计3-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
三.利用气源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的设备。
釜1-1出口30有一与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有一与泵7-1、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泵7-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进口36有一与流量计3-2、阀6-2、釜1-2出口38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流量计3-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釜1-2进口37有一与气阀10、气源9连接的管线40-4;釜1-2进口37和气阀10之间管线40-4上装有压力表4-4(见图4)  。
或:釜1-1出口30有一与泵7-1、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采用管线40-1连接;膜组件5一侧出口34、釜1-1进口31采用管线40-2连接;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釜1-1进口3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侧进口36和流量计3-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釜1-2进口37、气阀10、气源9之间采用管线40-4连接;釜1-2进口37和气阀10之间管线40-4上装有压力表4-4。
四.利用气源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气-液或气-液固反应体系的设备。
釜1-1出口30有一与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有一与泵7-1、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泵7-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进口36有一与流量计3-2、阀6-2、气阀10、气源9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流量计3-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见图5)。
或:釜1-1出口30有一与泵7-1、阀6-1、流量计3-1、膜组件5一侧进口33连接的管线40-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有一与釜1-1进口31连接的管线40-2;釜1-1内装有搅拌器2;流量计3-1和膜组件5一侧进口33之间管线40-1上装有压力表4-1,膜组件5一侧出口34和釜1-1进口31之间管线40-2上装有压力表4-2;膜组件5另一侧进口36有一与流量计3-2、阀6-2、气阀10、气源9连接的管线40-3;膜组件5一侧进口36和流量计3-2之间管线40-3上装有压力表4-3。
本发明工艺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工程放大,适于通过互溶液相、液-液、液-液固、气-液或气-液固反应合成纳米级(1~100nm)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粒子,如Ni(OH)2、TiO2、ZnO、CeO2、CrO、LaO、A12O3、SiO2、SnO2、ZnTiO3、BaTiO3、MgAl2O4、CaCO3、Cu、Ag等,也可以用于合成微米或亚微米级粒子,应用非常广泛。所制备出的纳米粒子粒度均匀,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本发明的设备之一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设备之一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设备之一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设备之一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设备之一示意图;
图6:纳米Ni(OH)2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7:纳米CaCO3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8:纳米A12O3.H2O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照片;
图9:纳米CaCO3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中标号:
1-1、1-2.釜 2.搅拌器 3-1、3-2.流量计 4-1、4-2、4-3、4-4.压力表
5.膜组件 6-1、6-2.阀 7-1、7-2.泵 8.膜 9.气源 10.气阀
30.釜1-1出口 31.釜1-1入口 33.膜组件一侧入口 34.膜组件一侧出口
35.膜组件另一侧出口 36.膜组件一侧入口 37.釜1-2入口 38.釜1-2出口
40-1、40-2、40-3、40-4.管线
实施例1:利用Ni(Ac)2和NaOH合成纳米Ni(OH)2粒子。
请参见图1。7-1、7-2均为蠕动泵,反应物分别为Ni(Ac)2和NaOH溶液,膜为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聚醚砜/圈形聚砜共混中空纤维超滤膜(膜内径1mm),膜面积49cm2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0.01mol/L的Ni(Ac)2 100ml,向釜1-2中加入0.01mol/L的NaOH溶液300ml。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Ni(Ac)2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3.打开阀6-2,启动泵7-2,使釜1-2中NaOH在泵7-2的推压作用下,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经阀6-2、流量计3-2,回到釜1-2,并继续循环。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泵7-2,控制中空纤维膜内镍盐料液流速为1.0m/s,膜内压力为-0.03MPa、膜外压力为0.01MPa,压差0.04MPa,使NaOH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Ni(Ac)2中,发生反应。
产品料液经超声波分散制样,采用Hitach 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产品粒度。
当NaOH加入量为200ml时,反应结束,制备的纳米Ni(OH)2粒子(放大10万倍)见图6,平均粒径6nm。
实施例2:利用CaCl2和碳酸钠合成纳米CaCO3粒子。
请参见图3。7-1为蠕动泵,反应物分别为CaCl2和碳酸钠溶液,膜为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聚醚砜/圈形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膜内径1mm),膜面积49cm2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CaCl2溶液100ml,浓度为0.01mol/L;向釜1-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200ml,浓度为0.025mol/L。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CaCl2溶液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3.打开阀6-2,使釜1-2中碳酸钠溶液经阀6-2、流量计3-2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调节釜1-2高度,控制中空纤维膜内钙盐料液流速为1.0m/s,保证膜组件5内碳酸钠溶液一侧压力比CaCl2侧压力高0.022MPa,使碳酸钠溶液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CaCl2中,发生反应。
产品粒度采用Hitach 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当碳酸钠溶液加入量为40ml时,反应结束,制备的纳米CaCO3粒子(放大4.8万倍)见图7,平均粒径40nm。
实施例3:利用AlCl3和碳酸钠溶液合成纳米Al2O3.H2O粒子。
请参见图4。7-1为蠕动泵,1-2为密闭釜,9为压缩空气钢瓶,反应物分别为AlCl3和碳酸钠溶液,膜为截留分子量为30000的聚砜/圈形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膜内径1mm),膜面积49cm2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AlCl3l00ml,浓度为0.01mol/L;向釜1-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200ml,浓度为0.025mol/L。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AlCl3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3.打开阀6-2,打开钢瓶9的气阀10,使密闭釜1-2中碳酸钠溶液在气压作用下,经阀6-2、流量计3-2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气阀10,控制中空纤维膜内铝盐料液流速为1.0m/s,保证膜组件5内碳酸钠溶液一侧压力比AlCl3侧压力高0.03MPa,使碳酸钠溶液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AlCl3中,发生反应。
当碳酸钠溶液加入量为40ml时,反应结束,制备的纳米Al2O3.H2O粒子(放大20万倍)见图8。若干微小粒子发生团聚,单个粒子平均粒径3~4nm。
实施例4:利用Ca(OH)2和CO2气体合成纳米CaCO3粒子。
请参见图5。7-1为蠕动泵,9为CO2钢瓶,液体反应物为Ca(OH)2,膜为孔径为1μm的聚乙烯微孔膜(膜内径2mm)。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Ca(OH)2溶悬浮液100ml,浓度为2%;CO2钢瓶中CO2浓度为98%。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Ca(OH)2溶液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3.打开钢瓶9的气阀10,使CO2气体经气阀10、流量计11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泵7-1、气阀10,控制中空纤维膜内Ca(OH)2料液流速为1.0m/s,保证膜组件5内CO2气体一侧压力比Ca(OH)2侧压力高0.05MPa,使CO2气体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Ca(OH)2中,发生反应。
采用pH计测定釜1-1中料液pH,确定反应终点。当pH=8时,反应结束。产品粒度采用Hitach 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制备的纳米CaCO3粒子(放大4.8万倍)见图9,平均粒径35nm。

Claims (7)

1.一种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一.利用液体输送泵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向釜(1-2)中加入液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或:打丌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
(3).打开阀(6-2),启动泵(7-2),使釜(1-2)中液相反应物B在泵(7-2)的推压作用下,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经阀(6-2)、流量计(3-2),回到釜(1-2),并继续循环;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泵(7-2),控制液相反应物A、B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液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液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液相反应物A中,发生反应;
二.利用高位液体容器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向釜(1-2)中加入液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或: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
(3).打丌阀(6-2),使釜(1-2)中液相反应物B经阀(6-2)、流量计(3-2)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调节釜(1-2)高度和液相反应物B的液位高度,控制液相反应物A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液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液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液相反应物A中,发生反应;
三.利用气源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液-液或液-液固反应体系: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向釜(1-2)中加入液相反应物B;
(2).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或:打丌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
(3).打开阀(6-2),打开气阀(10),打开气源(9),使密闭釜(1-2)中液相反应物B在气压作用下,经阀(6-2)、流量计(3-2)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阀(6-2)、泵(7-1)、气阀(10),控制液相反应物A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液相反应物B一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液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加入到液相反应物A中,发生反应;
四.利用气源在膜两侧形成压力差,用于气-液或气-液固反应体系:
(1).首先向釜(1-1)中加入液相反应物A,气源(9)提供气相反应物B;
(2).打丌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抽吸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经泵(7-1)回到釜(1-1),并继续循环;
或:打开阀(6-1),启动搅拌器(2),启动泵(7-1),使釜(1-1)中液相反应物A在泵(7-1)的推压作用下,经阀(6-1)、流量计(3-1),进入膜组件(5)中,流经膜(8)一侧,回到釜(1-1),经泵(7-1)继续循环;
(3).打开气阀(10),打开气源(9),使气相反应物B在气压作用下,经气阀(10)、气体流量计(11),进入膜组件(5)中膜(8)另一侧,通过调节阀(6-1)、泵(7-1)、气阀(10)、气源(9),控制液相反应物A流速,保证膜组件(5)内气相反应物B侧压力比液相反应物A侧压力高0~1MPa,使气相反应物B在膜内外压差作用下,通过膜微孔均匀微量进入A中,发生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反应物浓度范围为10-6~101mol/L,气相反应物浓度为0.1~100%,反应温度范围在1~1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反应物浓度范围为10-4~5mol/L,反应温度范围在1~5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物为无机物或有机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物为单质、酸、碱、盐;有机物为烃、烯、醇、酸、酮、醚、酯、有机酸盐、醇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组成为单组分、双组分或多组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反应物存在形式为纯液体、溶液、悬浮液、乳浊液。
CN99127172A 1999-12-29 1999-12-29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23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9127172A CN1112236C (zh) 1999-12-29 1999-12-29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9127172A CN1112236C (zh) 1999-12-29 1999-12-29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1590A CN1301590A (zh) 2001-07-04
CN1112236C true CN1112236C (zh) 2003-06-25

Family

ID=5284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71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236C (zh) 1999-12-29 1999-12-29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3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5784A1 (en) * 2001-04-19 2002-10-31 Hindustan Lever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CN100381205C (zh) * 2005-08-17 2008-04-16 江汉大学 膜反应法制备凝胶及纳米催化剂
CN102886228A (zh) * 2011-07-18 2013-01-23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膜进行无泡氢化的方法
CN103754919B (zh) * 2013-12-30 2015-04-22 广西大学 一种用于纳米碳酸钙生产的中空纤维膜反应器及设备
CN103785376B (zh) * 2014-01-24 2015-07-22 同济大学 Vib族含氧酸根与铅/镉离子染料废水高分子滤膜法联合处理技术
CN103880083B (zh) * 2014-03-27 2015-08-19 同济大学 一种制备新型钼酸镉纳/微晶体的方法
CN104689770A (zh) * 2015-02-26 2015-06-10 江汉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液相膜反应法
CN115286028B (zh) * 2022-05-12 2023-12-15 四川大学 一种不使用添加剂合成高分散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444A (zh) * 1998-02-20 1998-09-09 华南理工大学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444A (zh) * 1998-02-20 1998-09-09 华南理工大学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1590A (zh) 2001-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inatloo-Ajabshir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Pr 2 Ce 2 O 7 nanostructures via a facile procedure
CN104370289B (zh) 一种微通道制备粒径均一的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08117083B (zh) 一种连续可控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球形颗粒的方法
US10875783B2 (en)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preparing nano zinc oxide with membrane reactor
Charcosset et al. Coupling between membrane processes and crystallization operations
US804819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nanoparticles
Zhao et al.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hollow microspheres of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 in the presence of polymer and surfactant
CN103351016A (zh) 一种制备球粒状多孔碳酸钙颗粒的方法
CN1112236C (zh) 利用膜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的方法和设备
CN1232443C (zh) 一种超细的改性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US8979949B2 (en) Fine crystal particle production method
CN103754837A (zh) 利用多孔氧化铋为模板制备含铋纳米空心球的方法
CN106006703A (zh) 水热法制备纳米级片状氧化铈及镧铈羟基硫酸盐的方法
CN101117232A (zh) 气泡液膜法制备碳酸钙纳米粒子材料
CN101445260A (zh) 一种多层介孔氧化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u et al. Growth of aragonite CaCO3 whiskers in a microreactor with calcium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 as a control agent
Mao et al. The coprecipitation formation study of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with the assist of a gas/liquid mixed phase fluidic reactor
CN108726554A (zh) 一种高效制备颗粒均匀的纳米硫酸钡方法
CN102153129A (zh) 连续合成球形微纳米氧化亚铜粉末的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Pickering emulsions based on sustainable MIL-101 (Fe)/CNC hybrid nanoparticles for effectiv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queous dyes
Ding et al. Enhancing the active site accessibility of cobalt-silica catalysts for improved Fenton-like performance
CN110128851B (zh) 一种疏水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Facile precipitation microfluidic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and inorganic hollow microspheres for Photocatalysis
CN113861434B (zh) 一种新型镁基mof材料及mof材料的溶液加工方法
CN102267707A (zh) 一种沉淀法制备碳酸锂纳米颗粒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