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9791A - 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卒中救治平台 - Google Patents
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卒中救治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99791A CN111199791A CN201911389828.XA CN201911389828A CN111199791A CN 111199791 A CN111199791 A CN 111199791A CN 201911389828 A CN201911389828 A CN 201911389828A CN 111199791 A CN111199791 A CN 1111997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ergency
- stroke
- hospital
- module
- green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08000006011 Stroke Diseas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4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06010008190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490 cereb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721 medic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016403 Takifugu rubripes har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537 thrombo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2382 Ischaemic strok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46 anticoagul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07201 aph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6106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223 couns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2601 diabetes mellit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86 smoking ces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3516 strok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3658 Atrial Fibrill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3887 Dysarthr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928 Dyslipida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9468 Hemipleg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226 Hyperlipida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72 Hyper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7170 Lipid metabolism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389 Nerve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8589 Obes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307 Overweigh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20 antihypertens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34 blood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911 die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13 die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41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70 gener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907 haemorrhagic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8578 heart valve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8867 isch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59 moto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64 nerve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670 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824 obesit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081 physical ac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180 public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63 secondary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61 standard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及卒中救治平台。本发明通过构建卒中救治平台,以在院前建设了急性卒中救治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减少了卒中院内延误,赢得急性卒中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效率;并基于该卒中救治平台搭建了院前急救、院内诊疗、院后随访“三位一体”的脑卒中救治一张网,以规范并畅通卒中院前院内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切实降低卒中发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联网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和卒中救治平台。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脑卒中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而目前,中国仍存在着卒中患者知晓率低,社区医生卒中识别率低,120调度效率水平不足,医疗机构之间、120调度、HIS等系统信息孤岛,急救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以下缺陷:
1)卒中筛查阶段:医联体成员之间无法实现脑卒中筛查数据的共享,且对于卒中高危患者的筛查和持续追踪随访存在着信息遗漏,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
2)卒中急救阶段: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衔接方面远远不够,且院内急救本身也存在一定延迟,从而导致院内急性卒中救治延迟,效率偏低;
3)卒中救治质控阶段:由于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独立,无法实现卒中救治流程中所有医疗服务活动的质量管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以构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之间的通信链路,从而减少急性卒中院内外延误,提高卒中救治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包括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与所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相连的卒中救治平台,以及与所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和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相连的三个层级医疗机构各自对应的院前急救系统、院内绿色通道系统、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院前急救系统,其中,
所述院前急救系统用于获取院前急救患者的院前急救数据,且当所述院前急救数据中的初诊结果为急性卒中患者时,将所述院前急救数据通过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转发至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用于获取急诊患者的急诊数据,以及接收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转发来的院前急救数据,且当所述急诊数据中的分诊结果或所述院前急救数据中的初诊结果为所述急诊患者或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是急性卒中患者时,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
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用于接收并转发所述院前急救系统发送来的所述院前急救数据至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急救请求时,向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同时向预先获取到的所述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救治团队发送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基层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对应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时,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并向所述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以及当接收到上级医疗机构发起的向下康复转诊请求时,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下级医疗机构,并向所述下级医疗机构转发所述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转发的开启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并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或者,当对应的卒中救治团队判断出所述急诊患者或者所述院前急救患者超出救治范围时,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或者当所述急诊患者或者所述院前急救患者经过救治后,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医疗机构还包括对应于所述基层医疗机构并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相连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
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通过物联网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相连,用于持续性地采集筛查对象的筛查数据,并将所采集到的筛查数据发送至所述卒中救治平台;
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来的筛查数据,并录入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所述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所述筛查对象和/或所述基层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及当所述卒中救治平台根据所述院前急救数据或所述急诊数据识别出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或所述急诊患者为记录在所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时,直接向对应医疗机构内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开启绿色通道请求和对应的筛查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相连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和转诊/会诊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与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HIS相连,用于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
所述院前急救模块,与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前急救系统、HIS相连,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转发至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接收所述院前急救系统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将所述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与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相连,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急诊数据,或者将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所述绿色通道模块,与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相连,用于在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下,向所述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向预先获取到的所述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急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发送卒中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所述基层医疗机构或所述二级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时,根据所述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上转诊/远程会诊;以及当接收到三级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发送来的康复转诊请求时,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下康复转诊;
所述转诊/会诊模块用于在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或下级医疗机构,并向自动匹配到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或向自动匹配到的下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的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来筛查对象的筛查数据,并构建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所述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所述筛查对象或所述基层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相应地,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或所述急诊患者是否为记录在所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若是,从所述卒中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筛查数据并发送给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或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向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开启绿色通道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的质控模块,和/或,康复管理模块,和/或随访管理模块,
所述质控模块用于从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和/或所述急诊分诊模块,和/或所述绿色通道模块采集卒中急救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控指标,并根据所述质控指标对卒中急救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或,
所述康复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卒中患者康复阶段的康复数据,以对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所述康复数据和评估结果录入所述卒中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标记为卒中高危人群;和/或,
所述随访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卒中患者经诊治后的跟踪观察数据,并将所述跟踪观察数据录入所述卒中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卒中救治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相连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转诊/会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
所述院前急救模块,与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相连,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转发至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接收所述院前急救系统发送的院前急救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将所述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与所述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的急诊数据,或者将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所述绿色通道模块,与三个层级的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相连,用于在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下,向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向预先获取到的所述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急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发送卒中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所述基层医疗机构或所述二级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时,根据所述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上转诊/远程会诊;以及当接收到三级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发送来的康复转诊请求时,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下康复转诊;
所述转诊/会诊模块用于在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或下级医疗机构,并向自动匹配到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或向自动匹配到的下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进一步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的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医疗机构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的筛查数据,并构建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所述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所述筛查对象或所述基层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相应地,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或所述绿色通道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或所述急诊患者是否为记录在所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若是,从所述卒中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筛查数据并发送给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或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向所述医疗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启动绿色通道请求。
进一步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质控模块,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院前急救模块、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和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相连,
所述质控模块用于从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和/或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或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和/或所述卒中高危患者管理模块中相获取卒中急救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控指标,并根据所述质控指标对卒中急救方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与用户管理模块、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康复管理模块和随访管理模块相连的卒中专病数据库,
所述卒中专病数据库用于获取并存储卒中患者的病例数据,所述病例数据包括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病因。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其通过卒中救治平台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之间构建了一条的数据通信链路,使得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能够实现数据同步共享,即在院前建设了急性卒中救治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减少了卒中院内延误,赢得急性卒中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卒中救治平台,通过针对急性卒中患者的急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置对应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并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进而减少卒中院内延误,赢得急性卒中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卒中救治平台的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卒中救治平台的又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卒中救治平台的再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医疗大数据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的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5为反应患者基于图4中卒中救治网络体系自行到医疗机构或通过急救指挥系统呼救时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6为反映基于图4中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的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急救的时序流程图;
图7为反映基于图4中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的对急诊患者进行急救的时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本文中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是指从人群中筛查出极大可能发病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数据包括筛查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等,为后期医疗决策提供依据。具体地,可由基层医疗机构设置相应的卒中筛查站点定期持续性地进行筛查,即由基层医疗机构构建相应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来进行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且当该系统对筛查出高危人员时,可根据其特点进行全面治疗和干预、生活管理等,对中低危人员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进一步地,还可根据筛查数据构建相应的卒中高危人群数据库,同时将筛查出的卒中高危人员进行标记;且当被标记的卒中高危人员一旦发病,则卒中救治平台立即自动将该卒中高危人员所有相关的筛查数据发送给接诊医院;从而使得一旦已入库人员发生卒中,即可提前调取患者已有数据,启动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效率。当然二级医疗机构或三级医疗机构也可构建相应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来进行筛查,具体地,通过下乡义诊等方式来进行筛查。
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本文中的三级网络的卒中急救医联体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乡镇卫生所;二级医疗机构,如县级医院;以及三级医疗机构,如大三甲医院,且每个层级的医疗机构都设置有对应的院前急救系统、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院内绿色通道系统,以分别进行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分诊和院内急救。
院前急救:本文中的院前急救是指在下级医疗机构(包括)在接收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的急救通知后,外派救护车和随车急救人员在院外对急性卒中患者的急救。通常,患者发病后,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会通过拨打120或999等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呼救,接话员接通后记录主诉,如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发病症状、发病地点和病史等,然后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匹配相应的医疗机构(通常根据患者病情,按照就近原则为其匹配相应的基层医疗机构;当然,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也可就近为其匹配二级医疗机构或者直接匹配三级医疗机构),并向该医疗机构发送急救通知(携带主诉),该医疗机构的HIS系统接收到120调度通知后,制定院前急救措施并通知相应的人员和救护车(车上设置有施救设备等)和随车的院前急救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对患者实施的现场抢救,以及途中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的生命体征监测等医疗活动。
院前急救数据:本文中的院前急救数据包括从救护车和院前急救人员接到外派指令,到接上患者回到医疗机构途中监测到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院前急救人员实施相应医疗措施所产生的数据,如根据所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得到的初诊结果(如该患者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以及根据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的评估结果,如GCS评分、FAST评分和NIHSS评分等),或者院前急救人员达到患者所在地的时间等,以及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发病症状、发病地点和病史等。
院内急诊分诊:本文中的院内急诊分诊指在对自行到基层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或三级医疗机构的急诊科,或者由门诊转至急诊科的卒中患者,由急诊分诊人员在急诊分诊台进行分诊,即急诊分诊人员以《急诊病人分诊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卒中中心认证标准与各大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经验,根据急诊患者的主诉和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快速识别急性卒中病人。
急诊数据:本文中的急诊数据包括急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发病症状和病史等)、监测急诊患者得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得到的分诊结果,如该患者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以及根据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的评估结果,如GCS评分、FAST评分和NIHSS评分等。
院内绿色通道:本文中的院内绿色通道是指衔接院前急救/急诊分诊台与院内卒中救治团队的一种方式,即一旦识别出当前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为急性卒中患者,或者急诊分诊台当前识别出急性卒中患者时,可通过该绿色通道快速通知院内卒中救治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及卒中救治人员,从而启动卒中快速救治,即实现了院内救治的“无缝链接”,减少卒中院内延误,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其中,卒中救治团队是指医疗机构预先以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分诊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卒中中心认证标准与各大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经验,针对脑卒中患者创建的至少一个团队,其包括在院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并预先分配好每个成员的角色,如领导小组或者队长,以及值班人员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卒中救治平台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该卒中救治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与该用户管理模块相连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其中,该院前急救模块还与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相连,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与该绿色通道模块相连。
本实施例中,该用户管理模块与三个层级的各个医疗机构的HIS(HospitalInformation System,医院HIS)相连,用于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
由于卒中救治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如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分诊和院内急救等),且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医疗活动/医疗措施,例如院前急救环节需要院前急救人员利用救护车上的施救设备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施救,或采集院前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院内急诊分诊环节需要急诊分诊人员记录急诊患者的病症和病史等基本信息或主诉,并以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分诊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卒中中心认证标准与各大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经验,对收到/监测到的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诊;即不同环节的医务人员各自的角色不同,因此,需要为每个环节相应的医务人员分配一个相应的账号,并记录相应的角色,自然也根据相应的角色开放相应的操作权限,例如为院前急救人员开放院前急救板块,以便于院前急救人员录入院前急救数据;为急诊分诊人员开放急诊分诊板块,以便于急诊分诊人员录入急诊数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账号可以是医务人员通过各自对应用户终端登录链接至该卒中救治平台的注册/登录页面自行注册的,也可以是医疗机构统一注册后进行分发的,且每个注册账户根据角色的不同,开启不同的权限,例如院前急救人员当其登陆后,则其可操作院前急救相应的版块,急诊分诊人员登录后,则其可操作急诊分诊相应的版块。为便于区分,本文中将院前急救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称之为第一用户终端,急诊分诊人员对应的用户终端称之为第二用户终端,卒中急救团队中每位成员对应的用户终端称之为第三用户终端,具体地,该用户终端可以是医务人员随着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ipad等,也可以是其它能够登陆该卒中救治平台,并可供该医务人员录入相应数据的智能终端,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
当然,一个用户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充当不同的角色,例如前天被医疗机构分配为院前急救人员,今天被医疗机构分配为急诊分诊人员,那么该用户管理模块可自动根据用户的角色开启或关闭相应的权项,具体地,该用户管理模块可从医院HIS中获取该用户的角色分配情况,然后开放相应的权项,当然,也可以预先在注册/登录页面配置角色选择的功能选项,从而当用户登陆并选定角色后开放相应的权项,相应地,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用户管理模块向不同角色的用户展示不同的操作页面(或操作板块),例如,该用户管理模块根据用户登陆时设定的角色识别出该当前账号对应用户的角色的院前急救人员,则向其开放院前急救板块,具体地,可向其展示院前急救页面,该院前急救页面配置新建病例、历史病历、身份识别(通过调取用户终端上的相机或者微信等可扫码的应用来扫描身份证或医保卡等以自动进行身份识别)、通知(以查看已收到是各种通知及其状态)等功能选项,当用户选择新建病例后,则该用户管理模块向其推送相应的电子病例页面,其包括患者信息栏和医疗活动记录栏,其中,患者信息栏用于院前急救人员录入院前急救患者的基本信息、监测到生命体征数据(包括心电图、血压值和现场照片等)和分诊结果(如患者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以及GCS评分,和/或FAST评分,和/或NIHSS评分)等;医疗活动记录栏则用于该院前急救人员录入其自接收到外派指令到接收到该院前急救患者,再到将该院前急救患者送达至医院整个过程中的所有医疗活动相关数据,例如上车时间和地点(可配置相应的上传照片的功能选项),达到目的地(院前急救患者所在地)时间,血压监测时间,肘静脉置管时间,抽血时间等。
本实施例中,该院前急救模块与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HIS相连,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转发至相应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接收该院前急救系统发送的院前急救数据,并通过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将该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该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个层级的医疗机构的该院前急救系统包括医疗机构外派的救护车、施救设备,以及院前急救人员所携带的第一用户终端,而院前急救人员通过该车载施救设备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施救,并通过该第一用户终端接收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具体地,登录后可通过点击院前急救页面配置的通知功能选项查看所有接收到的通知),并向卒中救治平台的向院前急救模块申请创建相应的病例(具体地,可通过点击院前急救页面配置的新建病例功能选项),以记录该院前急救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病症和病史等),途中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初步的分诊结果(如该院前患者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以及应用FAST、NIHSS、GCS等电子化的量表进行病情评估的评估结果)和医疗活动(如监测血压、心电图等)等院前急救数据,然后将该院前急救数据提交至该卒中救治平台的院前急救模块(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配置的提交功能选项),然后由该院前急救模块将该院前急救数据发转至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使得院内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提前做好相应急救准备工作,从而赢得急救时间。
进一步地,由于该院前急救人员达到现场时,或者在回院途中,该院前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主诉、病症和监测数据等快速识别出该院前急救患者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若分诊结果为该院前急救患者是急诊卒中患者,则该院前急救人员在反馈院前急救数据的同时,还可通知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需要提前安排好的相关化验及检查,如血液化验和CT等,具体地,院前急救人员可通过在院前急救页面预先配置的急诊准备工作功能选项添加相关的化验及检查活动(采用下拉菜单选项或者手动录入的方式等),并将该分诊结果作为院前急救数据的一部分通过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反馈至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从而使得院前急救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便能够进行相应的化验和检查工作,进一步减少卒中院内延误,赢得了急性卒中的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救治效率。
本实施例中,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与绿色通道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相连,用于接收接诊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的急诊数据,或者将上述院前急救模块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接诊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反馈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每个医疗机构的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包括急诊分诊台,设置在急诊分诊台的施救设备,以及急诊分诊人员所携带的第二用户终端,其中,急诊分诊人员在急诊分诊台对自行来到急诊科的急诊患者或者门诊转到急诊科的急诊患者进行分诊(必要时,还可利用该施救设备对急诊患者进行施救),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登录该卒中救治平台(具体地,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用户管理模块可自动识别到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用户的角色为院内急诊分诊人员,并自动向其展示相应的板块,如院内急诊分诊页面),并向卒中救治平台的向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申请创建相应的病例(具体地,急诊分诊人员通过点击该院内急诊分诊页面配置的新建病例功能选项以创建新的病例),以记录该急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病症和病史等),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分诊结果(该分诊结果是急诊分诊人员以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分诊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卒中中心认证标准与各大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经验,对急诊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等急诊数据,然后将该急诊数据提交至该卒中救治平台的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配置的提交功能选项);且当该急诊分诊人员根据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快速识别出该急诊患者为急诊卒中患者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向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发送急诊数据的同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向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院内急诊分诊页面配置的绿色通道功能选项),而当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接收到该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当然,如果是达到急诊分诊台的是院前急救患者,由于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预先已将院前急救数据转发给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该院前急救数据中已有分诊结果,因此,急诊分诊人员无需对该院前急救患者再次进行分诊,而是预先(例如收到院前急救数据时,即发起该急救请求)通过该第二终端向院内急诊分诊模块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例如通知卒中急救团队提前安排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得院前急救患者达到医疗机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的急诊分诊台时,能够直接得到相应的救治。
本实施例中,该绿色通道模块与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相连,用于在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下,向接收患者的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该绿色通道模块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向预先从该绿色通道系统中获取到的该接诊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急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即卒中急救人员)发送卒中急救通知。
通常,卒中急救团队收到卒中急救通知后,会根据院前急救数据或急诊数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提前根据急救请求安排好相关准备工作,从而使得院前急救患者达到医疗机构或者使得急诊患者能够立即进行相应的医疗活动,因此,本实施例中,该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包括即将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施救或采集生命体征数据的急诊科、影像科和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内的相应设备,以及卒中急救团队中每位成员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绿色通道模块接收到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信号时,便从绿色通道系统或HIS系统中获取到卒中救治团队的基本信息,如每位成员的姓名、职位、所属科室、角色(如队长、值班人员、一般成员等)、对应第三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如电话号码等(例如,一旦该卒中救治团队中的任一成员登陆时,则该卒中救治平台即可根据该成员的账户信息从对应HIS系统中加载到该卒中救治团队的基本信息);并向卒中急救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的第三用户终端发送该急救通知;而当卒中急救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的第三用户终端接收到绿色通道模块发送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时,队长或值班人员根据该急救通知中的急救数据或院前急救数据进行分析,若判断出该急诊患者或院前急救患者的危险程度未超过本卒中救治团队的救治范围,则通过该第三用户终端向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则该绿色通道模块向卒中救治团队的所有成员发送相应的卒中急救通知(具体地,可通过极光方式或者微信方式或者短信方式或者飞信等应用发送至每位成员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或者直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语音或者QQ语音等呼叫每位成员),从而使得每位成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本实施例的该卒中救治平台通过针对急性卒中患者的急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设置对应的模块,如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并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链路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进而减少卒中院内延误,赢得急性卒中救治时间,从而提高了急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效率。
本实施例中,反馈交流患者的病情数据均是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客户端来,因此,APP服务器,即卒中救治平台的系统后台,可根据120调度通知中或者院前急救系统反馈的患者信息或者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反馈的患者信息,在卒中数据库中自动匹配是否为记录在案的卒中高危人员,若是,则将卒中数据库中该卒中高危人员对应的筛查数据(包括历史病例等)自动反馈给该院内绿色通道系统或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实施例二
通常,医生在问诊患者后,会判断患者的危险程度是否超出本医疗机构的救治范围,若超出,再通过医疗机构安排转诊,然而对于急性卒中患者,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卒中院内延误,赢得急性卒中救治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卒中救治平台,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各个模块,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转诊/会诊模块,其与用户管理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以及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急救站点系统相连。
本实施例中,由于接收患者的医疗机构内的卒中救治团队在接收到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发送的急救通知时,即可根据该急救通知中所携带的院前急救数据或急诊数据对院前急救患者或该急诊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若未超出救治范围,则通过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向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而当判断出超出救治范围时,则通过该第三用户终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反馈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以请求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或提供帮助进行会诊(具体地,该卒中急救人员在第三用户终端当前显示的页面点击“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功能选项,以触发转诊/会诊模块发送转诊/会诊请求),因此,本实施例中,该绿色通道模块还用于接收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并根据该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触发该转诊/会诊模块启动转诊/会诊;而相应地,该转诊/会诊模块在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并向所匹配到的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
进一步地,该转诊/会诊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上级医疗机构反馈的接受转诊请求的信号时,通知接诊医疗机构准备转诊,具体地,向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发送转诊通知,以安排救护车和随车人员将患者转送至上级医疗机构;或当接收到上级医疗机构反馈的会诊请求的信号时,立即开启会诊功能,具体地,可通过视频会议的模式进行会诊。
更进一步地,当卒中患者经过救治后,需要回到救治医疗机构的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时,该医疗机构中的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指定的成员)还可通过第三用户终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发起向下转诊的向下康复转诊请求(具体地,可通过在相应的页面配置的转诊功能选项发起转诊请求)以触发转诊/会诊模块发起向下转诊的请求(该转诊请求携带患者的相关所有数据,如院前急救数据或急诊数据等),则本实施例中,该转诊/会诊请求还用于在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从该急救站点系统中匹配到相应的下级医疗机构,并向所匹配到的下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下转诊请求;且当接收到下级医疗机构反馈的表示接收患者的信号时,向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发送转诊通知,以安排救护车和随车人员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疗机构。
当然,若当前所匹配到的上级医疗机构/下级医疗机构反馈的是表示不接收患者的信号时,该转诊/会诊模块还用于自动重新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诊/会诊模块来衔接上下级医疗机构,使得医疗水平具有局限性的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并迅速地将卒中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以对卒中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或者在上级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对卒中患者的有效治疗;同时,当上级医院完成对脑卒中患者的紧急溶栓、介入溶栓等救治,且待病情稳定后,也能够及时并迅速地向符合接诊条件的下级医疗机构转诊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从而将高质量的医疗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也缩短了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时间。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卒中救治平台,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各个模块,不同的是,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与用户管理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用于接收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来的筛查数据,并构建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筛查对象或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实施例中,该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包括卒中高危患者筛查站点,以及卒中高危患者筛查站点的筛查人员所携带的第四用户终端,其中,该卒中高危患者筛查站点是指所有具备卒中筛查设备的医疗机构,但基于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通常将位于基层的各个医疗机构,如各个区县或乡镇医院,以及各个社区的卫生站、康复中心等,设置为卒中高危患者筛查站点;而第四用户终端可以是卒中筛查站点的筛查人员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或ipad等,也可以是预先设置在卒中筛查站点的可供筛查人员录入筛查数据等的终端,如办公电脑。当然,本实施例中的该筛查数据也可以是患者下载手机APP注册后自评的。
通常,针对40岁以上人群,筛查人员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卒中风险筛查评估(每项1分):
①血压病史(≥140/90mmHg,1mmHg=0.133kPa)或正在服用降压药;②心房颤动和(或)心脏瓣膜疾病;③吸烟;④血脂异常;⑤糖尿病;⑥很少进行体育活动;⑦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⑧有卒中家族史。
其中,若卒中风险筛查评估结果≥3分的,则筛查人员将其定为高危人群,或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和(或)TIA病史者,依据个体危险程度不同,筛查人员选择相关合适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并将其进行生活方式和适宜性技术干预,如推荐戒烟包括戒烟咨询、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的等方法推荐。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筛查人员先通过第四用户终端登录该卒中救治平台,并申请建立新的卒中高危人员筛查建档(具体地,当筛查人员登录该卒中救治平台时,该卒中救治平台向其展示相应的卒中高危人员筛查页面,且当筛查人员点击该页面预先配置的新档案功能选项时,卒中救治平台的卒中高危患者管理模块创建新的病例档案,以供该筛查人员在所创建的病例中录入筛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卒中风险筛查评估结果,而当筛查人员根据筛查数据识别出当前筛查对象为卒中高危人员时,将其标记为卒中高危人员,并将其对应的筛查数据录入卒中数据库。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由于该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标记了卒中高危人员,因此,被标记为卒中高危人员的筛查对象一旦发病,那么该卒中救治平台即可立即发起绿色通道请求以提高救治效率,具体地,卒中救治平台中的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根据院前急救数据和急诊数据中的患者信息来识别该院前急救患者或急诊患者是否为记录在上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例如,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根据患者信息在该卒中数据库中进行对比,以判断该患者是否为标记在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员),若是,直接从卒中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筛查数据并发送给对应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或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并触发上述绿色通道模块直接向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开启绿色通道请求。
进一步地,众所周知,需要对经过救治后的卒中患者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如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并需要对其在医疗机构期间的各项医疗数据进行记录,如用药记录,因此,为了对高危患者在医疗机构期间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本实施例中,该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还用于对于该卒中高危患者在院期间的各方面数据(可从HIS和/或卒中救治平台中获取)进行标准化管理,例如患者用药记录(由相应的医生录入HIS和/或卒中救治平台)、用药提醒(由相应的医生录入HIS和/或卒中救治平台)、复诊提醒(由相应的医生录入HIS和/或卒中救治平台)、随访记录(由相应的医生录入HIS/或卒中救治平台)等。
其中,用药记录是由相应的医生或护士通过相应的用户终端将患者入院过程中所使用药物、时间、剂量和名称等进行电子化录入HIS和/或卒中救治平台以结构化保存,便于之后的分析和临床研究使用;具体地,该用户终端可以是医生或护士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或ipad等;
其中,用药提醒是既可以是患者根据医生制定的用药情况通过相应用户终端设定,并录入卒中救治平台的,也可以是医生通过相应用户终端选定所管理患者,并通过相应的用户终端设定,并录入卒中救治平台的,且当达到设定的时间时,该卒中救治平台根据设定向患者对应的用户终端发送用药提醒消息,如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用药名称等;具体地,该用户终端可以是医生/护士,或患者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或ipad等;
其中,复诊提醒是由医生通过相应的用户终端设置,并录入卒中救治平台的,且当达到设定的时间时,而卒中救治平台会向患者对应的用户终端会发送相应的复诊提醒消息,如复诊时间、复诊地点和复诊科室等;具体地,该用户终端可以是医生,或患者所携带的移动终端,如手机或ipad等;
其中,随访记录是预先由专业神内科医生结合最新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在该卒中救治平台中所设计的专业化电子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了BMI指数、血压、血糖、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用药情况、TIA病史、AIS病史等数据;当医生需要对出院后进行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时,可通过相应的用户终端在该卒中救治平台中选择相应的随访记录,并通过该卒中救治平台转发至被随访患者,由随访患者进行填写后,通过该卒中救治平台反馈至医生对应的用户终端,从而建立了出院后的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联系通道,能够快速完成定期随访,避免医生外出随访或者患者到医院,节约了医疗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卒中患者治疗后康复阶段全流程管理,本实施例的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
康复管理模块,与上述的用户管理模块、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和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相连,用于从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卒中患者康复阶段的康复数据,以对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将康复数据和评估结果录入所述卒中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标记为卒中高危人员;
随访管理模块,与上述的用户管理模块、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和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相连,用于从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卒中患者经诊治后的跟踪观察数据,并将跟踪观察数据录入卒中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中,该康复数据包括医生给出的用药指导数据、生活指导数据、运动指导数据,以及针对神经损伤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以及其他例如感觉、认知、失语、构音障碍等功能的评定等。由于有脑卒中病史的人群同样属于卒中高危人群,容易再发病,因此,该康复管理模块将该患者标记为卒中高危人员,以便于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进行管理。
本实施例中,随访数据包括了患者咨询数据,医德档案,以及对医务人员表扬批评信息、获奖情况、退还红包、投诉建议、锦旗表扬信管理、满意度统计等数据,以便于后续结合出院患者满意度随访,为医院绩效科做绩效考核提供正式全面可靠的参考数据。
实施例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卒中救治平台,本实施例的该卒中救治平台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或二或三中卒中救治平台的各个模块,不同的是,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质控模块,其与上述实施例一或二或三中的卒中救治平台和/或HIS相连,用于从卒中救治平台的各个模块中和/或HIS中获取卒中急救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控指标,并根据所获取的质控指标对卒中急救方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急救流程包括指从医疗机构接收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发送的急救通知,从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接收急诊患者开始,到卒中患者接受急救直至最后康复出院为止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如院前急救、急诊分诊、院内急救、康复治疗等。
本实施例中,该质控模块中预先存储有院前院内救治标准流程,例如当急诊患者到医疗机构进行急救,并被识别出为急性卒中患者时,应当在45S内启动与卒中救治团队的联系;而当该质控模块获取到相应环节的质控指标后,该质控模块根据该院前院外救治标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对卒中救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其中,该院前院内救治标准流程是由各个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医疗水平预先设计的,或者采用行业内的通用流程。其中,该质控指标包括:急救人员的角色、患者途径相关科室名称、急救时间节点、操作内容(部分)。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质控模块从该卒中救治平台的院前急救模块中获取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活动及相应的质控指标,如院前急救人员在救护车上打卡,或者点击第一用户终端上展示页面上预先配置的到达目的地(如救护车或者院前患者所在地等)的功能选项,具体地,当点击该功能选项后还可调取该第一用户终端上的定位应用如高德地图等,或者预设的定位模块获取其当前所在位置,并上传;或者调取相机扫描救护车上的可扫码来自动获取位置信息,当然,无论打卡还是点击功能选项,同时都会自动产生相应的时间节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该质控模块对卒中救治过程中的所有医疗服务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根据预存的院前院内急救流程对所记录的医疗服务活动进行评估和评价,从而为优化急救流程、建立长久有效的救治流程、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提供有力依据。
实施例五
参见图4,为本发明是一种卒中救治网络体系的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该卒中救治体系包括: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三个层级的多家医疗机构各自的HIS(图中未示出)、每个层级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图中未示出)、每个层级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每个层级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图中未示出),以及一卒中救治平台,其中,每个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院前急救系统均与该医疗机构的HIS相连,且该急救调度指挥系统、该院前急救系统、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和HIS均通过物联网与该卒中救治平台相连。
本实施例中,该院前急救系统用于获取院前急救患者的院前急救数据,且当该急救数据中的初诊结果为急性卒中患者时,将该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院前急诊分诊系统。
通常,医疗机构在接收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发送的急救通知(当然,也可以是该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向卒中救治指派发起急救请求,然后由该卒中救治平台根据该急救调度指挥系统指定的医疗机构,或根据患者病情和地点自行匹配医疗机构后,向该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发送急救通知)时,会根据该急救通知中所携带的院前急救患者的现场情况安排相应的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去往院前患者所在地,其中,该救护车上设置有相应的车载施救设备,当然随车的急救人员也可携带相应的施救设备,以及能够及时向医疗机构和卒中救治平台反馈现场情况的第一用户终端,因此,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院前急救系统包括上述的救护车、施救设备(包括车载施救设备和急救人员所携带的施救设备)以及院前急救人员所携带的第一用户终端,具体地,医疗机构I的院前急救人员通过该施救设备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施救,并通过该第一用户终端登录卒中救治平台,并向该卒中救治平台申请创建相应的病例(具体地,该卒中救治平台可自动识别到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用户的角色为院前急救人员,并自动向其展示相应的板块,如院前急救页面,从而使得其可通过点击院前急救页面配置的新建病例功能选项以创建新的院前病例),以记录该院前急救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主诉、病症和病史等),途中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初步的分诊结果和医疗活动等院前急救数据,并将该院前急救数据提交至该卒中救治平台(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配置的提交功能选项);当该院前急救人员达到现场时,或者在回医疗机构I途中,该院前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主诉、病症和监测数据等快速识别出该院前急救患者是否为急性卒中患者,若分诊结果为该院前急救患者是急性卒中患者时,该院前急救人员在发送院前急救信息的同时,通过该第一用户终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院前急救页面配置的绿色通道功能选项,当然,其所创建的病例也随之一起发送至该卒中救治平台,即该急救请求中携带了院前急救数据),参见图5和图6。
本实施例中,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用于获取急诊患者的急诊数据,以及接收院前急救系统通过该卒中救治平台转发来的院前急救数据,且当该急诊数据/所述院前急救数据中的分诊结果为急诊患者/院前急救患者是急性卒中患者时,向上述的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
通常,医疗机构会在急诊科设置一急诊分诊台和至少一个急诊分诊人员,该急诊分诊人员在该急诊分诊台对自行前来或者门诊转过来的急诊患者进行分诊(具体地,该急诊分诊以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分诊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卒中中心认证标准与各大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经验,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以快速识别急性卒中病人)。对于一些急诊患者,急诊分诊人员甚至可利用一些施救设备对其进行简单的施救;当然,还需要通过第二用户终端将急诊数据反馈至医疗机构和卒中救治平台。因此,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包括急诊分诊台,设置在急诊分诊台的施救设备,以及急诊分诊人员所携带的第二用户终端,其中,急诊分诊人员在急诊分诊台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并可通过施救设备对急诊患者进行施救,同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登录卒中救治平台,并向该卒中救治平台申请创建相应的病例(具体地,该卒中救治平台可自动识别到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用户的角色为院内急诊分诊人员,并自动向其展示相应的板块,如院内急诊分诊页面,从而使得其可通过点击该院内急诊分诊页面配置的新建病例功能选项以创建新的电子病例),以记录该急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主诉、病症和病史等),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分诊结果等急诊数据,然后将该急诊数据提交至该卒中救治平台(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配置的提交功能选项);当该急诊分诊人员根据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快速识别出该急诊患者为急诊卒中患者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发送急诊数据的同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院内急诊分诊页面配置的绿色通道功能选项),参见图5和图7。
本实施例中,该绿色通道系统用于接收卒中救治平台发送来的开启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并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或者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
为了缩短卒中患者的院内急救时间,预先在医疗机构I内建立一个卒中救治团队,一旦该卒中救治团队接收到卒中救治平台发送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该卒中救治团队接收到该急救请求后通过相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向卒中救治平台反馈相应的信号,参见图5和图6,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得卒中患者能够在达到医疗机构后及时得到救治,即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之间建立一条快速通道,因此,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包括相应科室(如对患者进行救治的急诊科,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影像科和检验科等科室内设置的相应设备),以及卒中救治团队(即相关科室内中准备救治该卒中患者的医务人员)中每位成员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具体地,该卒中救治团队中任何一个成员(例如队长或者值班人员)通过该第三用户终端接收到卒中救治平台推送来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可根据该急救请求中所携带的急诊患者对应的急诊数据或院前急救患者对应的院前急救数据分析出是否超出了该卒中救治团队的救治范围,若未超出,则提前做好一切急救准备工作(具体地,可通过该第三用户终端向医疗机构或相应的科室发送相应的准备通知;进一步地,还可向其它成员发送急救通知)等待患者的到来,即开启了绿色通道,并向卒中救治平台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从而使得患者达到医疗机构即可立即得到相应的救治;若超出,则向卒中救治平台发送发起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当然,发送会诊请求时,也会提前做好一切急救准备工作,进一步地,还可向其它成员发送急救通知)。
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平台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意一种卒中救治平台,该卒中救治平台用于接收并转发院前急救系统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至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接收到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向医疗机构对应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该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同时向预先获取到的该医疗机构内预设的卒中救治团队发送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该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时,根据HIS匹配到对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并向该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
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平台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一至四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卒中救治平台,具体地,可采用云服务器来实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与该用户管理模块相连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
其中,该用户管理模块还与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和各个医疗机构的HIS相连,用于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项管理。
由于卒中救治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如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分诊和院内急救,且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活动,并记录相应环节的各方面数据,因此,预先为每个环节相应的医务人员分配一个相应的账号,使其可通过该账号登录该卒中救治平台,并记录相应的角色,从而根据相应的角色开放相应的操作权限;具体地,该账号可以是医务人员通过各自对应用户终端(例如,院前急救人员通过第一用户终端,急诊分诊人员通过第二用户终端,卒中救治团队通过第三用户终端)登录链接至该卒中救治平台的注册/登录页面自行注册的,当然也可以是医疗机构统一注册后进行分发的,并且由于与医疗机构的HIS相连,因此,一旦用户通过对应的用户终端登录卒中救治平台,该用户管理模块便可根据该账户关联的用户信息,如姓名和/或对应的用户终端唯一标识(如电话号码或电脑IP)在该HIS中匹配到对应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所属科室,职位,及该用户在卒中急救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院前急救人员还是急诊分诊人员,还是卒中救治团队中的成员;相应地,当该用户管理模块一旦识别到用户的角色,则向其开放相应的权限,如当识别出当前账户对应用户的角色的院前急救人员,则向其展示/推送院前急救页面,当然,该用户管理模块也可直接向其推送主界面,且该主界面配置有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分诊和绿色通道等多个板块对应的功能选项,从而当该用户选中相应的功能选项时,则从主界面切换至相应板块的页面,且当用户管理模块识别出该用户所选功能选项与对应的角色不匹配时,向其提示无权限操作。
当然,一个用户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充当不同的角色,例如前天被医疗机构分配为院前急救人员,今天被医疗机构分配为急诊分诊人员,若直接从HIS系统中获取角色,比较繁琐,因此,为了操作简便,该用户管理模块也可在该注册/登录页面预先配置角色功能选项,使得用户在登录时即可点击该角色功能选项,从而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或者自行输入自己的角色。
其中,该院前急救模块还与各个医疗机构的HIS相连,用于接收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转发至相应的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接收该院前急救系统发送的院前急救数据,并通过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将该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医疗机构在接收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的急救通知时,会立即调度相应的救护车、施救设备和院前急救人员去往现场急救,传统的方式是逐一通知相关人员,且院前急救数据通常是救护车返回医院后同时转交给急诊科的接诊医生,这就使得院前急救的响应较慢,且院前急救数据无法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同步共享,因此,为了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数据同步共享,同时,也为了便于记录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患者的相关数据和院前急救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活动数据,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院前急救模块来接收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同时转发至相应的院前急救系统中的各个院前急救人员对应的第一用户终端(如手机,同时还可发送至救护车上的车载电脑),从而使得各个院前急救人员能够同时收到该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根据该院前急救调度通知中的规定(如集合时间、集合地点,以及出发时间等)作出相应的响应(如达到目的地时进行打卡,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活动,以及在相应的院前急救页面创建新的院前病例以录入相应的患者数据和医疗数据等等);而当院前急救人员根据院前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症等识别出该院前急救患者为急性卒中患者时,则通过该第一用户终端向该院前急救模块反馈所记录的院前急救数据,然后,由该院前急救模块将该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使得院内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提前做好相应急救准备工作,从而赢得急救时间。
进一步地,该院前急救模块还可用于接收该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发送的急救请求,然后将该急救请求转发至调度人员所指定的医疗机构的HIS,或者,根据该急救请求中所携带的院前急救患者的现场信息等,从预存的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中,自动匹配到一个医疗水平较好,且最近的医疗机构,并将急救请求转发至该医疗机构,即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不是直接向医疗机构发送急救请求,而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发送急救请求,从而使得该卒中救治平台成为数据中心。
其中,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的急诊数据,或者将院前急救模块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该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由于急诊分诊人员在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中的急诊分诊台对自行来到急诊科的急诊患者或者门诊转到急诊科的急诊患者进行分诊(必要时,还可利用该施救设备对急诊患者进行施救),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登录该卒中救治平台(具体地,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用户管理模块可自动识别到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用户的角色为院内急诊分诊人员,并自动向其展示相应的板块,如院内急诊分诊页面),并向卒中救治平台的向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申请创建相应的病例(具体地,急诊分诊人员通过点击该院内急诊分诊页面配置的新建病例功能选项以创建新的病例),以记录该急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病症和病史等),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分诊结果(该分诊结果是急诊分诊人员以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分诊指导原则》为基础,结合卒中中心认证标准与各大医院卒中中心管理经验,对急诊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等急诊数据,然后将该急诊数据提交至该卒中救治平台的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配置的提交功能选项);且当该急诊分诊人员根据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快速识别出该急诊患者为急诊卒中患者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向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发送急诊数据的同时,通过该第二用户终端向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具体地,可通过电子病例页面/院内急诊分诊页面配置的绿色通道功能选项),而当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接收到该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当然,如果是达到急诊分诊台的是院前急救患者,由于该院内急诊分诊模块预先已将院前急救数据转发给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该院前急救数据中已有分诊结果,因此,急诊分诊人员无需对该院前急救患者再次进行分诊,而是预先(例如收到院前急救数据时,即发起该急救请求)通过该第二终端向院内急诊分诊模块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例如通知卒中急救团队提前安排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得院前急救患者达到医疗机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的急诊分诊台时,能够直接得到相应的救治。
其中,该绿色通道模块还与HIS和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相连,用于在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下,向该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该绿色通道模块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向预先从该HIS中获取卒中急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即卒中急救人员)发送卒中急救通知。
通常,卒中急救团队收到卒中急救通知后,会根据院前急救数据或急诊数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提前根据急救请求安排好相关准备工作,从而使得院前急救患者达到医疗机构或者使得急诊患者能够立即进行相应的医疗活动,因此,本实施例中,该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包括即将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施救或采集生命体征数据的急诊科、影像科和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内的相应设备,以及卒中急救团队中每位成员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绿色通道模块接收到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信号时,便从HIS系统中获取到卒中救治团队的基本信息,如每位成员的姓名、职位、所属科室、角色(如队长、值班人员、一般成员等)、对应第三用户终端的标识信息,如电话号码等;并向卒中急救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的第三用户终端发送该急救通知;而当卒中急救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的第三用户终端接收到绿色通道模块发送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时,队长或值班人员根据该急救通知中的急诊数据或院前急救数据进行分析,若判断出该急诊患者或院前急救患者的危险程度未超过本卒中救治团队的救治范围,则通过该第三用户终端向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则该绿色通道模块向卒中救治团队的所有成员发送相应的卒中急救通知(具体地,可通过极光方式或者微信方式或者短信方式或者飞信等应用发送至每位成员对应的第三用户终端,或者直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语音或者QQ语音等呼叫每位成员),从而使得每位成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进一步地,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转诊/会诊模块,与对于医疗机构的HIS、用户管理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用于接收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并根据该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触发该转诊/会诊模块启动转诊/会诊;而相应地,该转诊/会诊模块在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并向所匹配到的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
当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根据急诊数据或院前急救数据判断出该急诊患者或院前急救患者的危险程度超过本卒中救治团队的救治范围,则通过该第三用户终端向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反馈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因此,当该绿色通道模块接收到第三用户终端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会诊请求时,触发转诊/会诊模块进行启动转诊/会诊;而转诊/会诊模块则在该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从医疗机构数据库(存储有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如名称、区域、等级和医疗水平等等)中自动匹配到该医疗机构对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并向其发送向上转诊请求/会诊请求;当接收到上级医疗机构反馈的接受转诊请求的信号时,通知接诊医疗机构准备转诊,具体地,向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发送转诊通知,以安排救护车和随车人员将患者转送至上级医疗机构;或当接收到上级医疗机构反馈的会诊请求的信号时,立即开启会诊功能,具体地,可通过视频会议的模式进行会诊。
更进一步地,当卒中患者经过接诊的医疗机构救治后,需要回到该医疗机构的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时,该医疗机构中的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指定的成员)还可通过第三用户终端向该卒中救治平台的绿色通道模块发起向下转诊的转诊请求(具体地,可通过在相应的页面配置的转诊功能选项发起转诊请求)以触发转诊/会诊模块发起向下转诊的请求(该转诊请求携带患者的相关所有数据,如院前急救数据或急诊数据等),则本实施例中,该转诊/会诊请求还用于在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从该HIS中匹配到相应的下级医疗机构,并向所匹配到的下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下转诊请求;且当接收到下级医疗机构反馈的表示接收患者的信号时,向卒中救治团队中的队长或值班人员发送转诊通知,以安排救护车和随车人员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疗机构。
当然,若当前所匹配到的上级医疗机构/下级医疗机构反馈的是表示不接收患者的信号时,该转诊/会诊模块还用于自动重新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图中未示出),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三中的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质控模块(图中未示出),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四中的质控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该卒中救治网络体系还包括与该卒中救治平台和HIS相连的卒中专病数据库,用于获取并存储卒中急救流程各个环节中的所有数据,如卒中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诊断病因、术后转归情况等,从而形成一个卒中数据中心,为大数据分析提供物质基础,且通过网络技术与医联体成员单位的HIS相连,从而实现共享资源,为后来的卒中相关科研项目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持。
当然,该卒中专病数据库可定期不间断地接收上述的卒中救治平台发送的数据,或者直接从各个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数据。
进一步地,该卒中专病数据库按照医院来分类存储卒中救治详情,从而使得登录该卒中专病数据库的用户可通过在输入“关键词”、“主题词”等相关信息,即可检索到符合查询条件的群体公共卫生事件资料。
进一步地,该卒中专病数据库按照区域和病因来分类存储,从而使得可根据所存储的数据分析出每个区域的脑卒中患者病因分型与分布情况,进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摸清区域内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救治率、溶栓时间窗内到院率、符合指征患者溶栓率、规范二级预防比例、脑卒中发病后一年和三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残障评分等。
当然,该卒中专病数据库可以作为上述卒中救治平台的一部分,也可单独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卒中救治平台来接收院前急救系统和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急救请求,并根据该急救请求向院内绿色通道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从而建设了卒中救治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卒中数据网,赢得急性卒中的救治时间,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院前急救系统来采集院前急救患者的院前急救数据,并将该院前急救数据(通过第一用户终端,如院前急救人员的手机或者车载电脑等用户终端)反馈至卒中救治平台(和HIS),再由该卒中救治平台直接反馈至院内的卒中急救团队,从而打通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与医院间的数据往来,使得让院内卒中救治团队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从而赢得急性卒中的救治时间,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来采集急诊患者的急诊数据,并将该急诊数据(通过第二用户终端,如急诊分诊人员的手机或者急诊分诊台的电脑等用户终端)反馈至卒中救治平台(和HIS),且当识别到急性卒中病人时,通过向该卒中救治平台发起起来绿色通道请求(具体地,通过电子页面的绿色通道功能选项),然后由该卒中救治平台向该院内的卒中急救团队发起启动绿色通道请求,从而一键快速建立了与卒中救治团队之间的联系,使得院内卒中救治团队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实现院内急诊分诊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病人未到,信息先到,从而赢得急性卒中的救治时间,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院内绿色通道系统,使得当接收到启动绿色通道的请求时,能够立即做出响应,并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工作,进一步赢得急性卒中的救治时间,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基于物联网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包括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相连的卒中救治平台,以及与所述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和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相连的三个层级医疗机构各自对应的院前急救系统、院内绿色通道系统、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院前急救系统,其中,
所述院前急救系统用于获取院前急救患者的院前急救数据,且当所述院前急救数据中的初诊结果为急性卒中患者时,将所述院前急救数据通过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转发至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用于获取急诊患者的急诊数据,以及接收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转发来的院前急救数据,且当所述急诊数据中的分诊结果或所述院前急救数据中的初诊结果为所述急诊患者或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是急性卒中患者时,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
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用于接收并转发所述院前急救系统发送来的所述院前急救数据至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急救请求时,向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同时向预先获取到的所述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救治团队发送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基层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对应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时,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并向所述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以及当接收到上级医疗机构发起的向下康复转诊请求时,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下级医疗机构,并向所述下级医疗机构转发所述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用于接收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转发的开启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并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反馈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或者,当对应的卒中救治团队判断出所述急诊患者或者所述院前急救患者超出救治范围时,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或者当所述急诊患者或者所述院前急救患者经过救治后,向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发起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于所述基层医疗机构并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相连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
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通过物联网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相连,用于持续性地采集筛查对象的筛查数据,并将所采集到的筛查数据发送至所述卒中救治平台;
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来的筛查数据,并录入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所述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所述筛查对象和/或所述基层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及当所述卒中救治平台根据所述院前急救数据或所述急诊数据识别出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或所述急诊患者为记录在所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时,直接向对应医疗机构内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开启绿色通道请求和对应的筛查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相连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和转诊/会诊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与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HIS相连,用于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
所述院前急救模块,与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前急救系统、HIS相连,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HIS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转发至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接收所述院前急救系统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将所述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与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相连,用于接收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急诊数据,或者将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所述绿色通道模块,与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和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相连,用于在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下,向所述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向预先获取到的所述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急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发送卒中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所述基层医疗机构或所述二级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时,根据所述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上转诊/远程会诊;以及当接收到三级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发送来的康复转诊请求时,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下康复转诊;
所述转诊/会诊模块用于在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或下级医疗机构,并向自动匹配到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或向自动匹配到的下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的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来筛查对象的筛查数据,并构建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所述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所述筛查对象或所述基层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相应地,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或所述急诊患者是否为记录在所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若是,从所述卒中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筛查数据并发送给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或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向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开启绿色通道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卒中救治平台还包括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的质控模块,和/或,康复管理模块,和/或随访管理模块,
所述质控模块用于从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和/或所述急诊分诊模块,和/或所述绿色通道模块采集卒中急救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控指标,并根据所述质控指标对卒中急救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或,
所述康复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卒中患者康复阶段的康复数据,以对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所述康复数据和评估结果录入所述卒中数据库进行存储,并标记为卒中高危人群;和/或,
所述随访管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医疗机构的HIS中获取卒中患者经诊治后的跟踪观察数据,并将所述跟踪观察数据录入所述卒中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6.一种卒中救治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管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相连的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和转诊/会诊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
所述院前急救模块,与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医疗机构发送来的院前急救调度通知,并转发至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系统;以及接收所述院前急救系统发送的院前急救数据,并通过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将所述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与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和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医疗机构的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的急诊数据,或者将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发送来的院前急救数据转发至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发送来的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请求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启动绿色通道;
所述绿色通道模块,与三个层级的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相连,用于在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的触发下,向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送启动绿色通道的急救通知,且当接收到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表示开启绿色通道的信号时,向预先获取到的所述医疗机构内预设卒中急救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发送卒中急救通知;或者当接收到所述基层医疗机构或所述二级医疗机构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反馈的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时,根据所述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上转诊/远程会诊;以及当接收到三级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发送来的康复转诊请求时,触发所述转诊/会诊模块启动向下康复转诊;
所述转诊/会诊模块用于在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的触发下,自动匹配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或下级医疗机构,并向自动匹配到上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上转诊请求或远程会诊请求,或向自动匹配到的下级医疗机构发送向下康复转诊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卒中救治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所述绿色通道模块相连的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医疗机构的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发送的筛查数据,并构建卒中数据库;然后根据所述筛查数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所述筛查对象或所述基层中高危人群筛查系统推送相应的干预措施;相应地,
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或所述绿色通道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院前急救患者或所述急诊患者是否为记录在所述卒中数据库中的卒中高危人群,若是,从所述卒中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筛查数据并发送给对应医疗机构的所述院内急诊分诊系统或所述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并触发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向所述医疗的院内绿色通道系统发起启动绿色通道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卒中救治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控模块,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所述院前急救模块、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和所述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相连,
所述质控模块用于从所述院前急救模块,和/或所述院内急诊分诊模块,和/或所述绿色通道模块,和/或所述卒中高危患者管理模块中相获取卒中急救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控指标,并根据所述质控指标对卒中急救方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卒中救治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用户管理模块、卒中高危人群管理模块、院前急救模块、院内急诊分诊模块、绿色通道模块、康复管理模块和随访管理模块相连的卒中专病数据库,
所述卒中专病数据库用于获取并存储卒中患者的病例数据,所述病例数据包括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病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89828.XA CN111199791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卒中救治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89828.XA CN111199791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卒中救治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99791A true CN111199791A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47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89828.XA Pending CN111199791A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卒中救治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99791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0417A (zh) * | 2020-07-24 | 2020-09-2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急诊呼救信息录入及智能分级诊疗的导医系统 |
CN111863213A (zh) * | 2020-06-23 | 2020-10-30 | 重庆同仁至诚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基层急救筛查的双向转诊系统、双向转诊服务平台、基层急救工作站 |
CN115512820A (zh) * | 2022-10-12 | 2022-12-23 | 心智医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云智医智慧医疗平台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5085A (zh) * | 2015-09-28 | 2016-03-16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一种医院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的方法 |
CN105989429A (zh) * | 2015-02-03 | 2016-10-05 | 刘玉香 | 一种急诊分诊系统 |
CN107103179A (zh) * | 2017-03-10 | 2017-08-29 | 重庆同仁至诚科技有限公司 | 胸痛急救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07480439A (zh) * | 2017-07-28 | 2017-12-15 | 杭州微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脑卒中急救系统和方法 |
CN107707606A (zh) * | 2017-07-21 | 2018-02-16 | 涓ユ不 | 脑卒中急救筛查监管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09637644A (zh) * | 2018-12-12 | 2019-04-16 | 曾鹏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脑卒中数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CN109657972A (zh) * | 2018-12-18 | 2019-04-19 | 韩玉庆 | 一种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
CN110534186A (zh) * | 2019-08-29 | 2019-12-03 | 重庆同仁至诚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医护表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11389828.XA patent/CN1111997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9429A (zh) * | 2015-02-03 | 2016-10-05 | 刘玉香 | 一种急诊分诊系统 |
CN105405085A (zh) * | 2015-09-28 | 2016-03-16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一种医院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连接的方法 |
CN107103179A (zh) * | 2017-03-10 | 2017-08-29 | 重庆同仁至诚科技有限公司 | 胸痛急救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07707606A (zh) * | 2017-07-21 | 2018-02-16 | 涓ユ不 | 脑卒中急救筛查监管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N107480439A (zh) * | 2017-07-28 | 2017-12-15 | 杭州微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脑卒中急救系统和方法 |
CN109637644A (zh) * | 2018-12-12 | 2019-04-16 | 曾鹏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脑卒中数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CN109657972A (zh) * | 2018-12-18 | 2019-04-19 | 韩玉庆 | 一种急性脑卒中急救流程的管理方法及平台 |
CN110534186A (zh) * | 2019-08-29 | 2019-12-03 | 重庆同仁至诚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医护表的医疗资源管理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楼敏 等: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卒中组织化管理", 《中国卒中杂志》 * |
蒋捷 等: "注重交通伤院前信息化三级救援体系的构建",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63213A (zh) * | 2020-06-23 | 2020-10-30 | 重庆同仁至诚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基层急救筛查的双向转诊系统、双向转诊服务平台、基层急救工作站 |
CN111710417A (zh) * | 2020-07-24 | 2020-09-2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急诊呼救信息录入及智能分级诊疗的导医系统 |
CN115512820A (zh) * | 2022-10-12 | 2022-12-23 | 心智医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云智医智慧医疗平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nantharaman et al. | Hospital and emergency ambulance link: using IT to enhance emergency pre-hospital care | |
CN107085817B (zh) | 医疗系统 | |
CN111199791A (zh) | 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卒中救治平台 | |
US10204704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ally retrieving medical information | |
JP6052875B2 (ja) | 救急医療管制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並びに携帯端末 | |
US2008024354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aggrega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case-of-emergency medical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 |
CN103605911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控制方法 | |
CN103353959A (zh) | 一种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移动终端、系统及方法 | |
CN104978470A (zh) | 移动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 |
CN106021939A (zh) | 移动监护初诊系统 | |
CN105701359A (zh) | 一种特种事故及其伤害医疗信息采集系统 | |
CN107103179A (zh) | 胸痛急救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
KR102479692B1 (ko) | 빅데이터 및 클라우드 시스템 기반 인공지능 응급의료 의사결정 및 응급환자 이송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 |
JP5770332B1 (ja) | 傷病者受入状況表示装置、救急医療情報システム、傷病者受入状況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KR102234025B1 (ko) | 전세계 통합 헬스케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 |
JP2013041479A (ja) | トリアージシステム | |
CN109767837A (zh) | 一种基于胸痛地图的院前急救方法 | |
US20070214011A1 (en) | Patient Discharge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JP2001344340A (ja) | 自動診察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その記憶媒体並びに緊急通信救助システム | |
CN109637644A (zh)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脑卒中数据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
Tchao et al. | On telemedicine implementations in Ghana | |
US20230352190A1 (en) | Personal medical record system and method related to noncontact screening treatment for large-scale infectious disease | |
CN114613480A (zh) | 一种基于门诊大数据分析的就医路线优化方法 | |
Thaijiam | A smart ambulance with information system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enhancing rescue efficiency | |
CN111863213A (zh) | 基于基层急救筛查的双向转诊系统、双向转诊服务平台、基层急救工作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