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6498B -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6498B
CN111196498B CN202010027528.3A CN202010027528A CN111196498B CN 111196498 B CN111196498 B CN 111196498B CN 202010027528 A CN202010027528 A CN 202010027528A CN 111196498 B CN111196498 B CN 111196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plate
rack
p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75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6498A (zh
Inventor
朱磊豪
陈�胜
杜强
潘振华
唐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ienlin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ienlin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ienlin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ienlin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75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6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6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6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7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control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属于铜排余料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两个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的升降气缸能够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使得活动板上的吸盘将生产线上的铜排抓取,并将抓取的铜排放置到存储货位上,铜排的自动化抓取和缓存,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排余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背景技术
铜排是一种大电流导电产品,适用于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配电设备、母线槽等电器工程,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目前各铜排生产厂商在加工过程中剩余的尾料很难利用和存储。因此,发明一种铜排余料的升降库自动缓存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储存的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包括两个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抽气气缸,所述抽气气缸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光线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余料架,所述余料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存储货位,所述存储货位位于活动板的下方;
其缓存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通过连接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与齿条配合带动安装板移动,安装板带动活动板移动;
步骤二:直至活动板移动至生产线的上方,此时活动板上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生产线上的铜排,然后将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停止驱动;
步骤三:然后PLC控制器控制升降气缸启动,升降气缸通过推杆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直至活动板上的吸盘与生产线上的铜排接触,然后PLC控制器控制抽气气缸启动,抽气气缸通过连通管对吸盘进行抽气,使得吸盘将铜排吸附固定;
步骤四:接着PLC控制器控制升降气缸启动,升降气缸通过推杆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然后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安装板移动,直至活动板移动至余料架上存储货位的上方;
步骤五:存储货位上的压力传感器将自身的压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安装板带动活动板移动至没有放置铜排的存储货位上方,随后PLC控制器在激光测距传感器的数据反馈下,控制升降气缸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直至吸盘吸附的铜排移动至存储货位上的凹槽内,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抽气气缸解除吸盘的吸附,将吸盘上的铜排放入存储货位内。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两端均通过滑块与导轨活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连通管设置有两组,两组连通管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下表面两端,每组设置有多个尘等间距线性分布的连通管。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存储货位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与余料架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放置板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端通过伸缩杆与余料架的上表面连接。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的升降气缸通过推杆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时,活动板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将距离数据不间断的反馈给PLC控制器。
上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中,所述步骤五中铜排放入存储货位上时,会带动放置板向下移动,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受力,此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重力变化,并将重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
1、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的升降气缸能够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使得活动板上的吸盘将生产线上的铜排抓取,并将抓取的铜排放置到存储货位上,铜排的自动化抓取和缓存,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2、通过在活动板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使得本装置能够精确的抓取铜排,并将铜排准确的放到余料架上的存储货位内;
3、通过在存储货位上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上的缓冲弹簧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对铜排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放置板上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将放置板的压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使得本装置不会出现铜排重复缓存到同一个存储货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吸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存储货位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PLC控制器;3、支撑架;4、安装板;5、升降气缸;6、推杆;7、活动板;8、连通管;9、吸盘;10、抽气气缸;11、光线传感器;12、激光测距传感器;13、余料架;14、存储货位;15、导轨;16、凸板;17、齿条;18、伺服电机;19、传动齿轮;20、放置板;21、缓冲弹簧;22、压力传感器;23、伸缩杆;2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包括两个支撑板1,其中一个支撑板1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支撑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轨15,支撑架3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下表面两端均通过滑块与导轨15活动连接,安装板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5,升降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活动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8,连通管8设置有两组,两组连通管8分别位于活动板7的下表面两端,每组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连通管8,连通管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9,活动板7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抽气气缸10,抽气气缸10与连通管8相连通,抽气气缸10与吸盘9配合能够将铜排吸附固定在吸盘9上,活动板7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光线传感器1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12,光线传感器1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12对称分布,光线传感器11能够检测活动板7下方是否存在铜排以及铜排的规格,激光测距传感器12能够实时监测活动板7与下方物体的间距,两个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余料架13,余料架1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存储货位14,存储货位14位于活动板7的下方,多个存储货位14的设置使得余料架13能够放置不同规格的铜排;
支撑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板16,凸板16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齿条17,安装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8,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9,传动齿轮19与齿条17啮合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伺服电机18能够带动在支撑架3上来回安装板4移动;
存储货位14包括放置板20,放置板20的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21与余料架13的上表面连接,缓冲弹簧21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铜排受到损伤,放置板20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4,放置板2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22的底端通过伸缩杆23与余料架13的上表面连接,压力传感器22能够将凹槽24内有无铜排的压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
其缓存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PLC控制器2控制伺服电机18启动,伺服电机18通过连接轴带动传动齿轮19转动,传动齿轮19与齿条17配合带动安装板4移动,安装板4带动活动板7移动;
步骤二:直至活动板7移动至生产线的上方,此时活动板7上的光线传感器11检测到生产线上的铜排,然后将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控制伺服电机18停止驱动;
步骤三:然后PLC控制器2控制升降气缸5启动,升降气缸5通过推杆6带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活动板7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2将距离数据不间断的反馈给PLC控制器2,直至活动板7上的吸盘9与生产线上的铜排接触,然后PLC控制器2控制抽气气缸10启动,抽气气缸10通过连通管8对吸盘9进行抽气,使得吸盘9将铜排吸附固定;
步骤四:接着PLC控制器2控制升降气缸5启动,升降气缸5通过推杆6带动活动板7向上移动,然后PLC控制器2控制伺服电机18启动,伺服电机18带动安装板4移动,直至活动板7移动至余料架13上存储货位14的上方;
步骤五:存储货位14上的压力传感器22将自身的压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控制安装板4带动活动板7移动至没有放置铜排的存储货位14上方,随后PLC控制器2在激光测距传感器12的数据反馈下,控制升降气缸5带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直至吸盘9吸附的铜排移动至存储货位14上的凹槽24内,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控制抽气气缸10解除吸盘9的吸附,将吸盘9上的铜排放入存储货位14内,铜排放入存储货位14上时,会带动放置板20向下移动,使得缓冲弹簧21压缩受力,此时压力传感器22检测到重力变化,并将重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板(1),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5),所述升降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通管(8),所述连通管(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盘(9),所述活动板(7)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抽气气缸(10),所述抽气气缸(10)与连通管(8)相连通,所述活动板(7)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光线传感器(1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12),所述光线传感器(11)和激光测距传感器(12)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余料架(13),所述余料架(1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水平分布的存储货位(14),所述存储货位(14)位于活动板(7)的下方;
所述存储货位(14)包括放置板(20),所述放置板(20)的两端均通过缓冲弹簧(21)与余料架(13)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放置板(20)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4),所述放置板(20)的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2),所述压力传感器(22)的底端通过伸缩杆(23)与余料架(13)的上表面连接;
其缓存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通过PLC控制器(2)控制伺服电机(18)启动,伺服电机(18)通过连接轴带动传动齿轮(19)转动,传动齿轮(19)与齿条(17)配合带动安装板(4)移动,安装板(4)带动活动板(7)移动;
步骤二:直至活动板(7)移动至生产线的上方,此时活动板(7)上的光线传感器(11)检测到生产线上的铜排,然后将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控制伺服电机(18)停止驱动;
步骤三:然后PLC控制器(2)控制升降气缸(5)启动,升降气缸(5)通过推杆(6)带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直至活动板(7)上的吸盘(9)与生产线上的铜排接触,然后PLC控制器(2)控制抽气气缸(10)启动,抽气气缸(10)通过连通管(8)对吸盘(9)进行抽气,使得吸盘(9)将铜排吸附固定;
步骤四:接着PLC控制器(2)控制升降气缸(5)启动,升降气缸(5)通过推杆(6)带动活动板(7)向上移动,然后PLC控制器(2)控制伺服电机(18)启动,伺服电机(18)带动安装板(4)移动,直至活动板(7)移动至余料架(13)上存储货位(14)的上方;
步骤五:存储货位(14)上的压力传感器(22)将自身的压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控制安装板(4)带动活动板(7)移动至没有放置铜排的存储货位(14)上方,随后PLC控制器(2)在激光测距传感器(12)的数据反馈下,控制升降气缸(5)带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直至吸盘(9)吸附的铜排移动至存储货位(14)上的凹槽(24)内,然后通过PLC控制器(2)控制抽气气缸(10)解除吸盘(9)的吸附,将吸盘(9)上的铜排放入存储货位(1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两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导轨(15),所述安装板(4)的下表面两端均通过滑块与导轨(15)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板(16),所述凸板(16)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齿条(17),所述安装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9),所述传动齿轮(19)与齿条(17)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8)设置有两组,两组连通管(8)分别位于活动板(7)的下表面两端,每组设置有多个尘等间距线性分布的连通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升降气缸(5)通过推杆(6)带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时,活动板(7)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12)将距离数据不间断的反馈给PLC控制器(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铜排放入存储货位(14)上时,会带动放置板(20)向下移动,使得缓冲弹簧(21)压缩受力,此时压力传感器(22)检测到重力变化,并将重力数据反馈给PLC控制器(2)。
CN202010027528.3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Active CN111196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7528.3A CN111196498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7528.3A CN111196498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6498A CN111196498A (zh) 2020-05-26
CN111196498B true CN111196498B (zh) 2022-09-16

Family

ID=7074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7528.3A Active CN111196498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649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88186U (zh) * 2015-04-10 2015-08-26 青岛恒新建德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送料机的数控上料装置
CN108045821B (zh) * 2017-12-21 2023-07-21 江苏森蓝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铜排自动化平面仓库
CN207810710U (zh) * 2017-12-27 2018-09-04 安徽嘉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9230504B (zh) * 2018-08-07 2020-07-24 浙江煜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馒头自动包装装置
CN110406960A (zh) * 2019-08-12 2019-11-05 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取布机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6498A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2736B (zh) 激光切割板材废料分离及零件分选系统
CN211812169U (zh)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装置
CN106964962A (zh) 辅料压合装置
CN108957200A (zh) 一种老化测试设备
CN107309944A (zh) 一种废料自动分离装置
CN102975016A (zh) 伺服夹紧机构和设有机器人的鼠标组装系统
CN207616228U (zh) 一种自动夹取搬运装置
CN111196498B (zh) 一种铜排余料的余料架自动缓存方式
CN113484556B (zh) 高压电感检测系统及检测工艺
CN108247343B (zh) 一种拨盘电位器自动组装机
CN109860752A (zh) 一种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线及其方法
CN117352449A (zh) 一种igbt模块外框自动组装装置
CN202784837U (zh) 一种包片机的正、负极板自动输送装置
CN209086341U (zh) 一种老化测试设备
CN109332219B (zh) 全自动检测多料号变更装置
CN216229660U (zh) 一种冰箱内胆真空成型机自动换切边托盘装置
CN215997609U (zh) 高效率芯片测试设备
CN211362316U (zh) 一种立式玻璃快速上下片台
CN109860684B (zh) 一种立体仓库式智能分容和化成设备
CN113843491A (zh) 一种太阳能叠瓦组件用汇流焊接装置
CN2573205Y (zh) 胎面挤出生产线的胎面取出装置
CN208906390U (zh) 灯箱生产设备
CN111113058A (zh) 一种两库三线的铜排加工组合线体
CN216859245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高效打磨装置
CN219114061U (zh) 一种自动取卸料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