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6034A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6034A
CN111176034A CN202010011353.7A CN202010011353A CN111176034A CN 111176034 A CN111176034 A CN 111176034A CN 202010011353 A CN202010011353 A CN 202010011353A CN 111176034 A CN111176034 A CN 111176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s
electrode
thickness
shaped sub
arr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13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6034B (zh
Inventor
宋文华
颜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13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6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6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6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72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fringe field switching [FFS] where the common electrode is not pattern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改善显示装置在受力时出现黑色筹线的问题。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及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其中,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形子电极和边缘子电极;条形子电极包括主体部分和与主体部分相连的端部;边缘子电极与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连。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为板状电极。第一绝缘层包括与多个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多个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应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的厚度。上述阵列基板用于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边缘场开关技术)是当前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广视角显示中的主流显示技术,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横向电场驱动液晶分子偏转。相较于竖直方向电场驱动液晶分子发生偏转,采用横向电场驱动液晶分子偏转使得液晶显示屏的视角更大。
FFS中,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同位于阵列基板上。公共电极或像素电极上形成有狭缝,这使得公共电极或像素电极能够通过狭缝与另一电极之间形成垂直或大致垂直于狭缝的延伸方向的横向电场。而在狭缝的延伸方向的两个端部,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的横向电场平行或大致平行于狭缝的延伸方向,此区域液晶分子受两个方向电场的共同驱动,无法达到最大偏转角度,使得此区域的透过率下降,在显示画面呈现最亮显示状态下会出现Trace Mura(黑色畴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用于改善显示装置在受力时出现黑色筹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及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其中,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形子电极和边缘子电极;条形子电极包括主体部分和与主体部分相连的端部;边缘子电极与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连。多个第二电极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为板状电极。第一绝缘层包括与多个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多个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应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的厚度。
可选的,上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位于衬底基板与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中更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者之间。第二绝缘层包括与多个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相对应的第三部分和与多个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应的第四部分,第三部分的厚度大于第四部分的厚度。
可选的,上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与边缘子电极中的特定部分相对应的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部分的厚度。其中,特定部分为边缘子电极中与多个条形电极的端部相连的部分。
可选的,上述第五部分的厚度等于第二部分的厚度。
可选的,上述条形子电极包括两个主体部分,两个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不同。条形子电极还包括连接于两个主体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过渡部分呈尖角状。第一绝缘层还包括与所述条形子电极的过渡部分相对应的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部分的厚度。
可选的,上述第一绝缘层的第六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绝缘层的第二部分的厚度。
可选的,上述条形子电极的端部为条状,其延伸方向与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不同,且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于所述边缘子电极的斜率小于主体部分相对于边缘子电极的斜率。
可选的,上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2357252730000021
可选的,上述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且多个第二电极的边缘相互连通;或者,第一电极为公共电极,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且多个第一电极的边缘相互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和端部1212相连接,也即施加在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和端部1212的电压相同。由于形成电场的两电极之间的电压的压差越大电场场强越大,形成电场的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电场场强越大。而与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相对应的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小于与端部1212相对应的第二部分P2厚度D2,这使得主体部分1211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当触摸挤压显示面板的外力消除时,在主体部分1211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驱动该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的过程中,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对阻碍液晶分子偏转的作用减小,提高了液晶分子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的速度,从减小了Trace Mura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带来的影响。
基于上述阵列基板,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对向基板及液晶层。其中,向基板与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
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与上述阵列基板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公共电极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2为相关技术提供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叠加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叠加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阵列基板, 10-显示装置;
11-衬底基板, 12-第一电极;
121-条形子电极, 1211-主体部分;
1212-端部, 1213-过渡部分;
122-边缘子电极, 1221-特定部分;
13-第二电极, 14-第一绝缘层;
15-第二绝缘层, 2-液晶层;
3-对向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 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相关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形成有狭缝的公共电极(或像素电极)包括沿X方向设置的两个横向电极01(包括011和012)和沿Y方向或大致沿Y方向设置的多个纵向电极02,通常情况下,为改善色偏,一般将纵向电极02设计为双畴电极结构。在双畴电极结构中,两个方向的畴与液晶分子配向形成一个较小的夹角,这使得液晶分子能够形成相对于施加电场方向的预倾角,以提高液晶偏转的响应速度,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现象。
然而,在纵向电极02的两端及纵向电极02中两畴的交汇处,为避免由于电场方向发生突变,而使得该处的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减小影响此处的透过率,在纵向电极02的两端及两畴交界处设计拐角,如图1所示,这样减缓了拐角处(即狭缝的延伸方向的两个端部)的电场对液晶分子偏转角度的影响。但显示面板在受到外界压力的作用下,显示面板会发生形变,从而使显示面板内部的电极发生形变,这使得该区域的X方向电场与Y方向电场方向也发生变化,进而使液晶分子也发生不正常偏转,使显示屏现黑色畴线。同时在手指触摸滑动的外力作用下,受外力挤压,发生不正常偏转的液晶分子也会发生移动,将形成TraceMura的液晶分子推至像素中间,产生大量的黑色畴线。当外力消除时,液晶分子需要恢复到初始排列状态,但是受纵向电极02的两端及两畴交界处设计拐角与像素电极形成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电场的阻碍作用,液晶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较慢或无法恢复,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此,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1,该阵列基板1应用于FFS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1、多个第一电极12、多个第二电极13及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12和多个第二电极13之间的第一绝缘层14。其中,多个第一电极12设置于衬底基板11上,第一电极12包括多个条形子电极121和边缘子电极122;条形子电极121包括主体部分1211和与主体部分1211相连的端部1212;边缘子电极122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连。多个第二电极13设置于多个第一电极12靠近衬底基板11的一侧,第二电极13为板状电极。第一绝缘层14包括与多个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相对应的第一部分P1,和与多个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对应的第二部分P2,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小于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
其中,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也即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纵向电极02的两端的拐角部分。例如,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为条状,其延伸方向与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的延伸方向不同,且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对于下文将提及的边缘子电极122的斜率小于主体部分1211相对于边缘子电极122的斜率。
第一电极12上所施加的电压和第二电极13上所施加的电压不同,这使得第一电极12和第二电极13之间能够形成电场。第一电极12可以是一个整体,即第一电极12所包括的边缘子电极122和多个条形子电极121形成一体结构。第一绝缘层14可以为一层绝缘膜层,也可以由多层绝缘膜层叠加形成,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是指,多个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在第一绝缘层14上的正投影所在区域,沿衬底基板11靠近或远离第一电极12的方向的最大厚度或者平均厚度。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是指,多个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在第一绝缘层14上的正投影所在区域,沿衬底基板11靠近或远离第一电极12的方向的最大厚度或者平均厚度。
基于此,施加在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和端部1212的电压相同。由于形成电场的两电极之间的电压的压差越大电场场强越大,形成电场的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电场场强越大。而与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相对应的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小于与端部1212相对应的第二部分P2厚度D2,这使得主体部分1211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当触摸挤压显示面板的外力消除时,在主体部分1211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驱动该区域的液晶分子偏转的过程中,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对阻碍液晶分子偏转的作用减小了,提高了液晶分子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的速度,从减小了Trace Mura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带来的影响。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电极12可以是像素电极,也可以是公共电极。第一电极12为像素电极时,第二电极13为公共电极,或者,第一电极12为公共电极,第二电极13为像素电极,且多个第一电极12的边缘相互连通。其中,多个公共电极的边缘相互连通,使得施加在公共电极上的电压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绝缘层14的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的不同厚度,可通过HTM(Half Tone Mask,半色调掩膜版)工艺形成。即利用光栅的部分透光性,将光刻图案不完全曝光,通过控制光线透过的多少来形成所需要的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阵列基板1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15,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15位于衬底基板11与多个第二电极13之间。第二绝缘层15包括与多个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相对应的第三部分P3和与多个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对应的第四部分P4,第三部分P3的厚度D3大于第四部分P4的厚度D4。这里,第三部分P3的厚度D3和第四部分P4的厚度D4其所表达的意义与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和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所表达的意义一样,在此不做赘述。
这样一来,第二电极13中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对应的部分相对于第二电极13中与主体部分1211相对应的部分更靠近衬底基板11,也即进一步增大了,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和其对应的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与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和其对应的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的差值。这使得主体部分1211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进一步大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当触摸挤压显示面板的外力消除时,进一步减小了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对液晶分子偏转的阻碍作用,提高了液晶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的速度,从减小了Trace Mura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带来的影响。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一绝缘层14还包括与边缘子电极122中的特定部分1221相对应的第五部分P5,第五部分P5的厚度D5大于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其中,特定部分1221为边缘子电极122中与多个条形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连的部分。此处,特定部分1221也即为相邻两个条形子电极121之间所形成的狭缝的端部所对应边缘子电极122的部分。
基于此,特定部分1221与条形子电极121的主体部分1211的电压相同。而与主体部分1211相对应的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小于与特定部分1221相对应的第五部分P5厚度D5,这使得主体部分1211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沿X方向的电场强度大于特定部分1221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沿Y方向的电场强度。当触摸挤压显示面板的外力消除时,这使得特定部分1221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沿Y方向的电场强度对液晶分子偏转的阻碍作用减小了,提高了液晶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的速度,从减小了Trace Mura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带来的影响。
可选的,如图4所示,上述第五部分P5的厚度D5等于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这样,在制作第一绝缘层14时,可以将第五部分P5和第二部分P2做成同一部分,而不必对第五部分P5和第二部分P2进行区分,从而简化了工艺。
不仅如此,由于与第五部分P5对应的特定部分1221和与第二部分P2对应的条形电极121的端部1212相连,这使得特定部分1221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等于条形电极121的端部1212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从而使两者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驱动液晶分子偏转的角度一致,或大致一致,保证了显示面板中此区域所显示画面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条形子电极121包括两个主体部分1211,两个主体部分1211的延伸方向不同。条形子电极121还包括连接于两个主体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1213,过渡部分1213呈尖角状。第一绝缘层14还包括与条形子电极121的过渡部分1213相对应的第六部分P6,第六部分P6的厚度D6大于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
可选的,上述第一绝缘层14的第六部分P6的厚度D6小于或等于第一绝缘层14的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由于过渡部分1213和其对应的第二电极13的区域之间形成的电场在Y方向的分量,等于或小于端部1212和其对应的第二电极13得区域之间形成的电场在Y方向的分量。因此,这使得两者与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对降低阻碍液晶分子偏转的作用程度相同或大致相同,保证了显示面板中此区域所显示画面的一致性。
当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与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的差值等于
Figure BDA0002357252730000101
时,主体部分1211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明显大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这使得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对液晶分子偏转的阻碍作用减小了,提高了液晶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的速度,从减小了Trace Mura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带来的影响。
因此,示例性地,上述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与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的差值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2357252730000102
这使得主体部分1211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明显大于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强度。在触摸挤压显示面板的外力消除时,条形子电极121的端部1212和其对应第二电极13的区域所形成的电场沿Y方向的分量对液晶分子偏转的阻碍作用减小,提高了液晶恢复至初始排列状态的速度,从减小了Trace Mura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带来的影响。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部分P2的厚度D2与第一部分P1的厚度D1的差值,与第三部分P3的厚度D3与第四部分P4的厚度D4的差值之和,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2357252730000103
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和上述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相应的,对于通过变更其他层的厚度以相应改变端部1212和其对应的第二电极13之间的距离,或相应改变主体部分1211和其对应的第二电极13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两者之间的电场强度的其他实施例及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对端部1212和中间区域相对应的第一绝缘层14或第二绝缘层15进行HTM处理时,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交界处的坡度角α,或者第三部分P3和第四部分P4交界处的坡度角β,控制其范围在在40°~60°内,以防止第一电极12或第二电极13的膜厚在交界处的厚度较小出现断裂,避免出现显示不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1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1、对向基板3及液晶层2。其中,对向基板3与阵列基板1相对设置;液晶层2设置于阵列基板1和对向基板3之间。
上述显示装置10的有益效果与上述阵列基板1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还是图画的图像的任何装置。显示装置10可以是多种显示装置,多种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PortableAndroid Device,缩写为PAD)、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导航器、相机、MP4(全称为MPEG-4Part 14)视频播放器、摄像机、游戏控制台、平板显示器、计算机监视器、汽车显示器(例如,汽车的行车记录仪或倒车影像等)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条形子电极和边缘子电极;所述条形子电极包括主体部分和与所述主体部分相连的端部;所述边缘子电极与所述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连;
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板状电极;
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与所述多个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相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多个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所述至少一层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更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者之间;
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与所述多个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相对应的第三部分和与所述多个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应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与所述边缘子电极中的特定部分相对应的第五部分,所述第五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其中,所述特定部分为,所述边缘子电极中,与所述多个条形电极的端部相连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部分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子电极包括两个主体部分,所述两个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不同;
所述条形子电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两个主体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所述过渡部分呈尖角状;
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与所述条形子电极的过渡部分相对应的第六部分,所述第六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六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二部分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子电极的端部为条状,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条形子电极的主体部分的延伸方向不同,且所述条形子电极的端部相对于所述边缘子电极的斜率小于所述主体部分相对于所述边缘子电极的斜率。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
Figure FDA0002357252720000021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公共电极,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边缘相互连通;或者,
所述第一电极为公共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边缘相互连通。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对向基板;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CN202010011353.7A 2020-01-06 2020-01-06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176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1353.7A CN111176034B (zh) 2020-01-06 2020-01-06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1353.7A CN111176034B (zh) 2020-01-06 2020-01-06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034A true CN111176034A (zh) 2020-05-19
CN111176034B CN111176034B (zh) 2022-12-30

Family

ID=70649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1353.7A Active CN111176034B (zh) 2020-01-06 2020-01-06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60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705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用电极、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492A (zh) * 2003-12-24 2005-07-13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CN1881053A (zh) * 2005-06-17 2006-12-20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寻址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5709A (zh) * 2009-08-27 2011-03-3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fs型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29040A (zh) * 2012-02-02 2012-08-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51359A (zh) * 2013-03-14 2013-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54817A (zh) * 2013-08-2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558719A (zh) * 2013-11-12 2014-0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84161A (zh) * 2013-12-30 2014-08-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90429A (zh) * 2014-06-16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4302631U (zh) * 2014-12-23 2015-04-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765205A (zh) * 2014-12-30 2015-07-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70131598A1 (en) * 2015-06-16 2017-05-1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783893A (zh) * 2017-02-17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2017134138A (ja) * 2016-01-26 2017-08-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7290902A (zh) * 2017-06-23 2017-10-24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边缘电场液晶显示面板
CN208297894U (zh) * 2018-07-10 2018-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81758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71162A (zh) * 2018-06-22 2019-07-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7492A (zh) * 2003-12-24 2005-07-13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CN1881053A (zh) * 2005-06-17 2006-12-20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有源-矩阵寻址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5709A (zh) * 2009-08-27 2011-03-3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fs型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29040A (zh) * 2012-02-02 2012-08-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3151359A (zh) * 2013-03-14 2013-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54817A (zh) * 2013-08-2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558719A (zh) * 2013-11-12 2014-02-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84161A (zh) * 2013-12-30 2014-08-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90429A (zh) * 2014-06-16 2014-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4302631U (zh) * 2014-12-23 2015-04-2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765205A (zh) * 2014-12-30 2015-07-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70131598A1 (en) * 2015-06-16 2017-05-1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7134138A (ja) * 2016-01-26 2017-08-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8604033A (zh) * 2016-01-26 2018-09-28 索尼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783893A (zh) * 2017-02-17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290902A (zh) * 2017-06-23 2017-10-24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边缘电场液晶显示面板
CN109581758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71162A (zh) * 2018-06-22 2019-07-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208297894U (zh) * 2018-07-10 2018-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705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用电极、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034B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2907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with electrode having bent portion
US10459302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371214A1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80314115A1 (en)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140042716A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5974682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22274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406066B (zh) 液晶面板
US20070216838A1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2692769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8051963B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0848896A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CN111308800B (zh) 像素电极、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090846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pixel electrodes overlapping a slit between common electrodes
CN111176034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231624B2 (en) Pixel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9069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视角切换方法
CN108681160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JP2001235748A (ja) マルチドメイン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455378B2 (ja) Mva型液晶表示器
CN11213038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91797B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配向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
JP20080833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20169576A1 (en) Display panel
US2012002641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