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468B -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468B
CN111164468B CN201880064474.9A CN201880064474A CN111164468B CN 111164468 B CN111164468 B CN 111164468B CN 201880064474 A CN201880064474 A CN 201880064474A CN 111164468 B CN111164468 B CN 1111644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iae
ise
transmittanc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44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4468A (zh
Inventor
高城智孝
新毛胜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4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4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4Liquid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1Colour filter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16Coatings
    • H01L31/02161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162Coating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filtering or shielding light, e.g. multicolour filters for photo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04N23/12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with one sensor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滤光器(1a)具备光吸收层(10)。光吸收层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光。对滤光器(1a)而言,使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入射到该滤光器时,满足关于透射率的规定的条件。另外,对于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θ1°和θ2°(θ1<θ2),在规定的波长λ的变域中,由下述式(1)~(3)定义的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满足规定的条件。

Description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等滤光器的摄像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包含在玻璃板基板的至少单面具有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的树脂层的层积板。例如,该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在层积板的至少单面具有电介质多层膜。该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中,波长的值(Ya)与波长的值(Yb)之差的绝对值|Ya-Yb|小于15nm。波长的值(Ya)是在波长560~800nm的范围从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垂直方向测定时的透射率达到50%的波长的值。波长的值(Yb)是在波长560~800nm的范围相对于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垂直方向从30°的角度测定时的透射率达到50%的波长的值。这样,根据专利文献1,将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中的透射特性的角度依赖性调节为较小。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具备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基材、近红外线吸收层和电介质多层膜。近红外线吸收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和透明树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固态摄像装置,其具备该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和固态摄像元件。根据专利文献2,通过将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基材和近红外线吸收层进行层积,能够基本上排除电介质多层膜原本所具有的屏蔽波长因光的入射角度而位移的角度依赖性的影响。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测定了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中的入射角为0°时的透射率(T0)和入射角为30°时的透射率(T30)。
专利文献3和4中记载了一种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具备电介质基板、红外线反射层和红外线吸收层。红外线反射层由电介质多层膜形成。红外线吸收层含有红外线吸收色素。专利文献3和4中记载了一种具备该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摄像装置。专利文献3和4中记载了光的入射角度为0°、25°以及35°时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透射率光谱。
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一种具备吸收层和反射层并满足规定的条件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例如,该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中,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的波长600~725nm的光的透射率的积分值T0(600-725)与入射角3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的波长600~725nm的光的透射率的积分值T30(600-725)之差|T0(600-725)-T30(600-725)|为3%·nm以下。专利文献5中还记载了一种具备该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摄像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33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30628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30095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6359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61199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中,对于光的入射角度大于35°(例如40°)时的滤光器的特性未进行具体研究。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对于与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滤色器的特性的适应性未进行研究。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下述特性的滤光器,其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也容易适合于在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滤色器的特性,有利于防止由摄像装置生成的图像产生颜色不均。另外,本发明提供具备该滤光器的摄像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滤光器,该滤光器具备光吸收层,该光吸收层含有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光的光吸收剂,
使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入射到该滤光器时,满足下述的条件。
(i)波长7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3%以下。
(ii)波长715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1%以下。
(iii)波长11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7.5%以下。
(iv)波长700nm~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以下。
(v)波长500nm~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5%以上。
(vi)波长4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45%以下。
(vii)波长45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80%以上。
将入射角度为θ°时的波长λ下的该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表示为Tθ(λ),
将波长λ的变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表示为λ1[nm]和λ2[nm],
将波长λ设为作为0以上的整数的n的函数,并表示为λ(n)=(Δλ×n+λ1)[nm]时(其中,Δλ=1),
对于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θ1°和θ2°(θ1<θ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由下述式(1)~(3)定义的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满足下述表(I)、表(II)、表(III)以及表(IV)所示的条件。
[数1]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031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032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033
[表1]
表(I)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0~10 -14~14 -7~7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7 0~10 0~7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7 0~1 0~0.7
[表2]
表(II)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7 0~10 O~5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7 0~1 0~0.5
[表3]
表(III)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7 0~1 0~0.5
[表4]
表(IV)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7 0~1 0~0.5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
透镜系统;
摄像元件,其接收通过上述透镜系统的光;
滤色器,其配置于上述摄像元件的前方,具有R(红色)、G(绿色)以及B(蓝色)三种颜色的滤光片;和
上述的滤光器,其配置于上述滤色器的前方。
发明的效果
上述的滤光器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也能无损亮度而适当地屏蔽不必要的光线。除此以外,上述的滤光器具有以下特性:其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也容易适合于在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滤色器的特性,有利于防止由摄像装置生成的图像产生颜色不均。另外,在上述的摄像装置中,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生成的图像也难以产生颜色不均。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本发明的滤光器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1B是示出本发明的滤光器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图1C是示出本发明的滤光器的又一例的截面图。
图1D是示出本发明的滤光器的又一例的截面图。
图1E是示出本发明的滤光器的又一例的截面图。
图1F是示出本发明的滤光器的又一例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照相机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3A是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半成品的透射率光谱。
图3B是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另一半成品的透射率光谱。
图3C是参考例1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3D是参考例2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3E是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4A是示出实施例1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4B是示出实施例1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4C是示出实施例1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5A是参考例3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5B是实施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6A是示出实施例2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6B是示出实施例2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6C是示出实施例2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7A是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半成品的透射率光谱。
图7B是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8A是示出实施例3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8B是示出实施例3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8C是示出实施例3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9A是参考例4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9B是实施例4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10A是示出实施例4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10B是示出实施例4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10C是示出实施例4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11是实施例5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12A是示出实施例5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12B是示出实施例5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12C是示出实施例5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13A是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半成品的透射率光谱。
图13B是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14A是示出实施例6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14B是示出实施例6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14C是示出实施例6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15A是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半成品的透射率光谱。
图15B是参考例5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15C是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16A是示出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16B是示出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16C是示出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图17A是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红外线吸收性玻璃基板的透射率光谱。
图17B是参考例6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17C是参考例7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
图17D是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
图18A是示出比较例2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曲线图。
图18B是示出比较例2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的曲线图。
图18C是示出比较例2的滤光器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涉及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受这些示例的限定。
本发明人基于通过关于滤光器的下述研究所得到的新的见解,研究出本发明的滤光器。
在搭载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照相机模块或摄像装置中,配置有对可见光线以外的不必要光线进行屏蔽的滤光器。为了屏蔽不必要的光线,正在研究使用具备光吸收层的滤光器。如专利文献1~5中记载的滤光器那样,具备光吸收层的滤光器多数情况下进一步具备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
在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中,透射光线的波段和反射光线的波段由在反射膜的各层的表面和背面发生反射的光线的干涉而决定。光线能够从各种入射角度入射到滤光器。反射膜中的光程长根据光向滤光器的入射角度而变化。其结果,透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波段向短波长侧变化。因此,为了不使滤光器的透射率的特性因光的入射角度而大幅变动,认为通过光的吸收来确定所要屏蔽的光线的波段与所要透射的光线的波段的边界,使要被电介质多层膜反射的光线的波段与要透射的光线的波段分开。
在专利文献1和2中,对光的入射角度为0°和30°时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中的光的透射特性进行了评价。另外,在专利文献3和4中,对光的入射角度为0°、25°以及35°时的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透射率光谱进行了评价。近年来,在搭载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照相机模块中,要求实现更宽的视角并进一步降低高度。因此,在滤光器中,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例如,40°),也希望透射光线的波段和光量难以发生变化。
在具备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反射膜的滤光器中,若光的入射角度大,则在原本希望抑制反射而实现高透射率的光线的波段,光的反射率有时会局部增加。由此,在滤光器中会发生透射率局部减少的被称为波纹的不良情况。例如,即便是设计成在光的入射角度为0°~30°时不产生波纹的滤光器,若光的入射角度大至40°,也容易产生波纹。
目前,尚未确立综合地评价透射光线的波段与屏蔽光线的波段的边界因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动而位移、以及波纹的产生所导致的影响的指标。根据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技术,希望透射的可见光线的波段与希望反射或吸收的近红外线的波段的边界对于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动是稳定的。但是,从可见光线的波段与紫外线的波段的边界因入射角度的变动导致的位移以及波纹产生的方面出发,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技术具有改善的余地。
在设置于摄像装置中的图像传感器的各像素组装有RGB的滤色器,传感器的各像素所感测的光量与屏蔽不必要光线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与滤色器的光谱透射率之积有关。因此,滤光器优选具有与用于摄像装置的滤色器的特性适合的特性。
鉴于这种情况,本发明人对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也能无损亮度而适当地屏蔽不必要的光线、容易适合摄像装置中使用的滤色器的特性的滤光器进行了反复不断的研究。除此以外,本发明人对具有即使在光的入射角度更大的情况下也有利于防止由摄像装置生成的图像产生颜色不均的特性的滤光器进行了反复不断的研究。其结果,本发明人研究出了本发明的滤光器。
本说明书中,“光谱透射率”是特定波长的入射光入射到试样等物体时的透射率,“平均透射率”是规定的波长范围内的光谱透射率的平均值。另外,本说明书中,“透射率光谱”是将规定波长范围内的各波长下的光谱透射率按照波长的顺序排列得到的光谱。
本说明书中,“IR截止波长”是指,将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规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到滤光器时,在600nm以上的波长范围显示出50%的光谱透射率的波长。“UV截止波长”是指,将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规定的入射角度入射到滤光器时,在450nm以下的波长范围显示出50%的光谱透射率的波长。
如图1A所示,滤光器1a具备光吸收层10。光吸收层10含有光吸收剂,光吸收剂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光。对于滤光器1a而言,使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入射到滤光器1a时,满足下述的条件。
(i)波长7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3%以下。
(ii)波长715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1%以下。
(iii)波长11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7.5%以下。
(iv)波长700nm~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以下。
(v)波长500nm~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5%以上。
(vi)波长4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45%以下。
(vii)波长45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80%以上。
由于滤光器1a满足上述的(i)~(vii)的条件,因此即使组装到搭载有广角透镜的照相机模块或摄像装置中,也不会有损亮度而能够屏蔽不必要的光线。
将光的入射角度为θ°时的波长λ下的滤光器1a的光谱透射率表示为Tθ(λ)。将波长λ的变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表示为λ1[nm]和λ2[nm]。将波长λ设为作为0以上的整数的n的函数,并表示为λ(n)=(Δλ×n+λ1)[nm]。Δλ的值为正常数,本说明书中Δλ=1。即,λ(n)以1nm间隔确定。Δλ为1以外的正常数的情况下,基于λ(n)的光谱透射率Tθ(λ)可以通过线性插补求出。在滤光器1a中,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满足下述表(I)、表(II)、表(III)以及表(IV)所示的条件。对于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θ1°和θ2°(θ1<θ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由下述式(1)~(3)而定义。
[数2]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111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112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113
[表5]
表(I)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0~10 -14~14 -7~7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7 0~10 0~7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7 0~1 0~0.7
[表6]
表(II)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7 0~1 0~0.5
[表7]
表(III)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7 0~1 0~0.5
[表8]
表(IV)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7 O~10 0~5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O~0.7 0~1 0~0.5
入射到照相机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元件的中央的主光线的入射角度接近0°,入射到摄像元件的周边部的主光线的入射角度大。在搭载有光谱灵敏度曲线或透射率光谱的方式根据光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的滤光器的情况下,在显示或印刷由摄像装置生成的图像时,图像的色调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显示或印刷通过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时,应当为相同颜色的被摄体的颜色从中心部向周边部发生变化,可作为颜色不均被识别。与对应于光的入射角度从0°至40°的变化和光的入射角度从0°至30°的变化的图像区域相比,对应于光的入射角度从30°至40°的变化的图像区域窄,在该区域中颜色不均更容易被识别。因此,即使光向滤光器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如果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形状变化小,则也能防止由照相机生成的图像产生颜色不均。由于滤光器1a满足表(I)~表(IV)所示的条件,因此即使光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形状变化也小,通过使摄像装置具备这样的滤光器1a,能够有效地防止由摄像装置生成的图像产生颜色不均。需要说明的是,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对应于包括可见光线整个区域的波长范围。另一方面,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分别对应于透过搭载于彩色图像传感器的蓝色(Blue:B)的滤色器、绿色(Green:G)的滤色器以及红色(Red:R)的滤色器的光线的波长范围。在滤光器1a中,由于满足表(II)、表(III)以及表(IV)所示的条件,因此滤光器1a能够评价为容易适合在照相机中使用的滤色器的特性。
如式(1)所示,IEθ1/θ2 λ1~λ2通过在λ1nm~λ2nm的波长范围将选自0°和30°中的入射角度θ1°下的光谱透射率Tθ1(λ)减去选自30°和40°中的入射角度θ2°(θ1<θ2)下的光谱透射率Tθ2(λ)所得到的差进行积分而确定。因此,通过参照IEθ1/θ2 λ1~λ2,能够定量地评价入射角度从θ1°变化为θ2°时的λ1[nm]≤波长λ≤λ2[nm]的范围中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形状变化。
如式(2)所示,IAEθ1/θ2 λ1~λ2通过在λ1nm~λ2nm的波长范围将选自0°和30°中的入射角度θ1°下的光谱透射率Tθ1(λ)减去选自30°和40°中的入射角度θ2°(θ1<θ2)下的光谱透射率Tθ2(λ)所得到的差的绝对值进行积分而确定。在仅利用IEθ1/θ2 λ1~λ2的评价中,在λ1nm~λ2nm的波长范围,由Tθ1(λ)减去Tθ2(λ)所得到的差为负的波段中的积分值有可能被该差为正的其他波段中的积分值相抵,有时难以适当地特定滤光器的特性。但是,通过还参照IAEθ1/θ2 λ1~λ2,能够更适当地对滤光器1a进行评价。
式(3)如所示,ISEθ1/θ2 λ1~λ2通过在λ1nm~λ2nm的波长范围将选自0°和30°中的入射角度θ1°下的光谱透射率Tθ1(λ)减去选自30°和40°中的入射角度θ2°(θ1<θ2)下的光谱透射率Tθ2(λ)所得到的差的平方值进行积分而确定。如上所述,在仅利用IEθ1/θ2 λ1~λ2的评价中,有时难以适当地特定滤光器的特性。但是,通过还参照ISEθ1/θ2 λ1~λ2,能够更适当地对滤光器1a进行评价。
只要光吸收层10中含有的光吸收剂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光,滤光器1a满足上述的(i)~(vii)的条件、并且满足表(I)~(IV)所示的条件,就没有特别限制。光吸收剂例如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这种情况下,利用光吸收层10,在近红外线区域和与近红外线区域相邻的可见光区域的宽波段中能够吸收光。因此,即使滤光器1a不具备反射膜,也能发挥出所期望的特性。另外,即使在滤光器1a具备反射膜的情况下,也能将滤光器1a设计成被该反射膜所反射的光线的波段与所要透射的光线的波段充分分离。例如,能够将被反射膜所反射的光线的波段设定成比透射率伴随着波长增加而急剧减少的过渡区域的波段长100nm以上的波段。由此,即使光的入射角度大并且被反射膜所反射的光线的波段向短波长侧位移,也与被光吸收层10吸收的光线的波段重叠,滤光器1a的过渡区域中的透射率特性难以相对于光的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动。除此以外,利用光吸收层10,能够在紫外线区域的波段的宽范围吸收光。
在光吸收层10包含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情况下,该膦酸例如包含具有芳基的第一膦酸。在第一膦酸中芳基与磷原子键合。由此,在滤光器1a中容易容易满足上述条件。
第一膦酸所具有的芳基例如为苯基、苄基、甲苯基、硝基苯基、羟基苯基、苯基中的至少1个氢原子被卤原子所取代的卤化苯基、或者苄基的苯环中的至少1个氢原子被卤原子所取代的卤化苄基。
在光吸收层10包含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情况下,该膦酸优选进一步包含具有烷基的第二膦酸。在第二膦酸中,烷基与磷原子键合。
第二膦酸所具有的烷基例如为具有6个以下碳原子的烷基。该烷基可以具有直链和支链中的任一者。
在光吸收层10包含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情况下,光吸收层10优选进一步包含使光吸收剂分散的磷酸酯、和基体树脂。
光吸收层10中含有的磷酸酯只要能够适当地分散光吸收剂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包含下述式(c1)所示的磷酸二酯和下述式(c2)所示的磷酸单酯中的至少一者。在下述式(c1)和下述式(c2)中,R21、R22和R3分别为-(CH2CH2O)nR4所示的1价官能团,n为1~25的整数,R4表示碳原子数为6~25的烷基。R21、R22和R3为相互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官能团。
[化1]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151
磷酸酯没有特别限制,能够为例如Plysurf A208N:聚氧乙烯烷基(C12、C13)醚磷酸酯、Plysurf A208F:聚氧乙烯烷基(C8)醚磷酸酯、Plysurf A208B: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酯、Plysurf A219B:聚氧乙烯月桂基醚磷酸酯、Plysurf AL:聚氧乙烯苯乙烯化苯基醚磷酸酯、Plysurf A212C:聚氧乙烯十三烷基醚磷酸酯、或者Plysurf A215C:聚氧乙烯十三烷基醚磷酸酯。它们均为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的产品。另外,磷酸酯能够为NIKKOL DDP-2: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NIKKOL DDP-4: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或者NIKKOL DDP-6: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它们均为Nikkol Chemicals公司制造的产品。
光吸收层10中包含的基体树脂例如能够使光吸收剂分散,是能够进行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的树脂。此外,作为基体树脂,在由该树脂形成了0.1mm的树脂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树脂层对于波长350nm~900nm的光的透射率例如为80%以上、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的树脂,只要在滤光器1a中满足上述的(i)~(vii)的条件和表(I)~(IV)所示的条件就没有特别限制。光吸收层10中的膦酸的含量例如相对于基体树脂100质量份为3~180质量份。
光吸收层10中包含的基体树脂只要满足上述的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聚)烯烃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或者有机硅树脂。基体树脂也可以包含苯基等芳基,优选为包含苯基等芳基的有机硅树脂。若光吸收层10硬(rigid),则随着该光吸收层10的厚度增加,在滤光器1a的制造工序中容易因固化收缩而产生裂纹。若基体树脂为包含芳基的有机硅树脂,则光吸收层10容易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另外,若使用包含芳基的有机硅树脂,在含有上述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情况下光吸收剂难以发生聚集。此外,在光吸收层10的基体树脂为包含芳基的有机硅树脂的情况下,光吸收层10中包含的磷酸酯优选如式(c1)或式(c2)所示的磷酸酯那样具有氧基烷基等具有柔软性的直链有机官能团。这是因为,通过基于上述的膦酸、包含芳基的有机硅树脂、与具有氧基烷基等直链有机官能团的磷酸酯的组合的相互作用,光吸收剂难以发生聚集,并且能够给光吸收层带来良好的刚性和良好的柔软性。作为用作基体树脂的有机硅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KR-255、KR-300、KR-2621-1、KR-211、KR-311、KR-216、KR-212以及KR-251。它们均为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有机硅树脂。
如图1A所示,滤光器1a例如进一步具备透明电介质基板20。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一个主表面被光吸收层10覆盖。关于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特性,只要在滤光器1a中满足上述的(i)~(vii)的条件和表(II)所示的条件就没有特别限制。透明电介质基板20例如为在450nm~600nm具有高的平均透射率(例如为80%以上、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的电介质基板。
透明电介质基板20例如为玻璃制或树脂制。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为玻璃制的情况下,该玻璃例如为D263 T eco等硼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青板)、B270等白板玻璃、无碱玻璃、或者含有铜的磷酸盐玻璃或含有铜的氟磷酸盐玻璃等红外线吸收性玻璃。透明电介质基板20为含有铜的磷酸盐玻璃或含有铜的氟磷酸盐玻璃等红外线吸收性玻璃的情况下,通过透明电介质基板20具有的红外线吸收性能与光吸收层10具有的红外线吸收性能的组合,能够给滤光器1a带来所期望的红外线吸收性能。这样的红外线吸收性玻璃例如为SCHOTT公司制造的BG-60、BG-61、BG-62、BG-63、或者BG-67,为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造的500EXL,或者为HOYA公司制造的CM5000、CM500、C5000、或者C500S。另外,透明电介质基板20也可以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
透明电介质基板20也可以为氧化镁、蓝宝石、或者石英等具有透明性的结晶性的基板。例如,蓝宝石由于硬度高,因而难以受到损伤。因此,板状的蓝宝石有时作为耐擦伤性的保护材料(有时也称为保护滤光片或保护玻璃)配置于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话等便携终端中所具备的照相机模块或透镜的前面。通过在这种板状的蓝宝石上形成光吸收层10,能够在保护照相机模块和透镜的同时有效地截止波长650nm~1100nm的光。无需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摄像元件的周边或照相机模块的内部配置具备波长650nm~1100nm的红外线的屏蔽性的滤光器。因此,若在板状的蓝宝石上形成光吸收层10,则能够有助于照相机模块或摄像装置的高度降低。
透明电介质基板20为树脂制的情况下,该树脂例如为(聚)烯烃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或者有机硅树脂。
滤光器1a例如可以通过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一个主表面涂布用于形成光吸收层10的涂布液而形成涂膜,并使该涂膜干燥而制造。以光吸收层10包含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情况为例,对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和滤光器1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涂布液的制备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将乙酸铜一水合物等铜盐添加到四氢呋喃(THF)等规定的溶剂中并进行搅拌,得到铜盐的溶液。接下来,在该铜盐的溶液中加入式(c1)所示的磷酸二酯或式(c2)所示的磷酸单酯等磷酸酯化合物并进行搅拌,制备出A液。另外,将第一膦酸加入到THF等规定的溶剂中并进行搅拌,制备出B液。接下来,一边搅拌A液,一边向A液中加入B液并搅拌规定时间。接下来,向该溶液中加入甲苯等规定的溶剂并进行搅拌,得到C液。接下来,一边将C液加热,一边进行规定时间的脱溶剂处理,得到D液。由此,除去THF等溶剂和乙酸(沸点:约118℃)等通过铜盐的解离而产生的成分,由第一膦酸和铜离子生成光吸收剂。对C液进行加热的温度基于由铜盐解离的应被除去的成分的沸点而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脱溶剂处理中,为了得到C液而使用的甲苯(沸点:约110℃)等溶剂也会挥发。该溶剂优选在涂布液中以某种程度残留,因此从该方面出发,可以规定溶剂的添加量和脱溶剂处理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得到C液,也可以使用邻二甲苯(沸点:约144℃)来代替甲苯。这种情况下,由于邻二甲苯的沸点比甲苯的沸点高,因此,添加量可降至甲苯的添加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向D液中加入有机硅树脂等基体树脂并进行搅拌,可以制备涂布液。
将涂布液涂布到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涂膜。例如,通过模具涂布、旋转涂布、或者利用分配器的涂布将涂布液涂布到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涂膜。接下来,对该涂膜进行规定的加热处理而使涂膜固化。例如,将该涂膜在温度50℃~200℃的环境暴露规定时间。
在滤光器1a中,光吸收层10可以作为单一的层形成,也可以作为2个以上的层形成。在光吸收层10作为2个以上的层形成的情况下,光吸收层10例如具有含有由第一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第一层、和含有由第二膦酸和铜离子形成的光吸收剂的第二层。这种情况下,用于形成第一层的涂布液可以如上制备。另一方面,第二层使用与用于形成第一层的涂布液分开制备的涂布液来形成。用于形成第二层的涂布液例如可以如下制备。
将乙酸铜一水合物等铜盐添加到四氢呋喃(THF)等规定的溶剂中并进行搅拌,得到铜盐的溶液。接下来,在该铜盐的溶液中加入式(c1)所示的磷酸二酯或式(c2)所示的磷酸单酯等磷酸酯化合物并进行搅拌,制备出E液。另外,将第二膦酸加入到THF等规定的溶剂中并进行搅拌,制备出F液。接下来,一边搅拌E液,一边向E液中加入F液并搅拌规定时间。接下来,向该溶液中加入甲苯等规定的溶剂并进行搅拌,进而使溶剂挥发而得到G液。接下来,向G液中加入有机硅树脂等基体树脂并进行搅拌,得到用于形成第二层的涂布液。
涂布用于形成第一层的涂布液和用于形成第二层的涂布液而形成涂膜,对该涂膜进行规定的加热处理而使涂膜固化,由此可以形成第一层和第二层。例如,将该涂膜在温度50℃~200℃的环境暴露规定时间。形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制,第一层和第二层可以在不同的期间形成,也可以在同一期间形成。另外,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可以形成有保护层。保护层例如由SiO2的蒸镀膜形成。
<变形例>
从各种方面考虑,滤光器1a可以进行变更。例如,滤光器1a可以分别变更为图1B~图1F所示的滤光器1b~1f。除特别说明的情况外,滤光器1b~1f与滤光器1a同样地构成。对与滤光器1a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对应的滤光器1b~1f的构成要素附以相同符号,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只要技术上没有矛盾,则关于滤光器1a的说明也适用于滤光器1b~1f。
如图1B所示,在滤光器1b中,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两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光吸收层10。由此,通过2个光吸收层10而不是1个光吸收层10满足上述的(i)~(vii)的条件和表(II)所示的条件。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两个主表面上的光吸收层10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按照为了使滤光器1b获得所期望的光学特性而需要的光吸收层10的厚度均等或不均等地分配的方式,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两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光吸收层10。由此,在滤光器1b的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的各光吸收层10的厚度比滤光器1a的该厚度小。通过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两个主表面上形成光吸收层10,即使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薄的情况下,在滤光器1b中也能抑制翘曲。2个光吸收层10分别可以作为2个以上的层形成。
如图1C所示,在滤光器1c中,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两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光吸收层10。除此以外,滤光器1c具备防反射膜30。防反射膜30是以形成滤光器1c与空气的界面的方式形成的、用于降低可见光区域的光反射的膜。防反射膜30例如是由树脂、氧化物以及氟化物等电介质形成的膜。防反射膜30也可以是将折射率不同的两种以上的电介质层积而形成的多层膜。特别是,防反射膜30也可以是由SiO2等低折射率材料与TiO2或Ta2O5等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电介质多层膜。这种情况下,在滤光器1c与空气的界面的菲涅耳反射降低,能够增大滤光器1c的可见光区域的光量。防反射膜30可以形成于滤光器1c的两面,也可以形成于滤光器1c的单面。
如图1D所示,在滤光器1d中,在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两个主表面上形成有光吸收层10。除此以外,滤光器1d进一步具备反射膜40。反射膜40反射红外线和/或紫外线。反射膜40例如为通过蒸镀铝等金属而形成的膜、或者为由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层与由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层交替层积而成的电介质多层膜。作为高折射率材料,使用TiO2、ZrO2、Ta2O5、Nb2O5、ZnO以及In2O3等具有1.7~2.5的折射率的材料。作为低折射率材料,使用SiO2、Al2O3以及MgF2等具有1.2~1.6的折射率的材料。形成电介质多层膜的方法例如为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溅射法、或者真空蒸镀法。另外,也可以按照形成滤光器的两个主表面的方式形成这样的反射膜(省略图示)。若在滤光器的两个主表面形成有反射膜,则应力在滤光器的表里两面平衡,可获得滤光器难以翘曲的优点。
如图1E所示,滤光器1e仅由光吸收层10构成。滤光器1e例如可以通过将涂布液涂布到玻璃基板、树脂基板、金属基板(例如,钢基板或不锈钢基板)等规定的基板上而形成涂膜,使该涂膜固化后从基板上剥离来制造。滤光器1e也可以通过浇注法来制造。滤光器1e不具备透明电介质基板20,因而薄。因此,滤光器1e能够有助于摄像装置的高度降低。
如图1F所示,滤光器1f具备光吸收层10、和配置于其两面的一对防反射膜30。这种情况下,滤光器1f能够有助于摄像装置的高度降低,并且与滤光器1e相比能够增大可见光区域的光量。
滤光器1a~1f分别可以根据需要变更成与光吸收层10不同地具备红外线吸收层(省略图示)。红外线吸收层例如含有花青系、酞菁系、方酸内鎓盐系、二亚铵系以及偶氮系等的有机系的红外线吸收剂或由金属络合物构成的红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层例如含有选自这些红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红外线吸收剂。该有机系的红外线吸收剂的能够吸收的光的波长范围(吸收带)小,适于吸收特定范围的波长的光。
滤光器1a~1f分别可以根据需要变更成与光吸收层10不同地具备紫外线吸收层(省略图示)。紫外线吸收层例如含有二苯甲酮系、三嗪系、吲哚系、部花青系以及噁唑系等的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层例如含有选自这些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这些紫外线吸收剂也能包括例如吸收300nm~340nm附近的紫外线、发出波长比吸收的波长更长的光(荧光)、并作为荧光剂或荧光增白剂发挥功能的物质,通过紫外线吸收层,能够减少引起树脂等滤光器中使用的材料的劣化的紫外线入射。
可以使树脂制的透明电介质基板20预先含有上述的红外线吸收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形成具有吸收红外线和/或紫外线的特性的基板。这种情况下,树脂需要能够适当地溶解或分散红外线吸收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并且是透明的。作为这样的树脂,可示例出(聚)烯烃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以及有机硅树脂。
如图2所示,滤光器1a例如用于制造摄像装置100(照相机模块)。摄像装置100具备透镜系统2、摄像元件4、滤色器3和滤光器1a。摄像元件4接收通过透镜系统2的光。滤色器3配置于摄像元件4的前方,具有R(红色)、G(绿色)以及B(蓝色)三种颜色的滤光片。滤光器1a配置于滤色器3的前方。特别是,光吸收层10形成为与透明电介质基板20的靠近透镜系统2的面接触。如上所述,通过使透明电介质基板20使用蓝宝石等高硬度的材料,保护透镜系统2或摄像元件4的效果增大。例如,在滤色器3中R(红色)、G(绿色)以及B(蓝色)三种颜色的滤光片配置成矩阵状,在摄像元件4的各像素的正上方配置有R(红色)、G(绿色)以及B(蓝色)中的任一颜色的滤光片。摄像元件4接收通过了透镜系统2、滤光器1a以及滤色器3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摄像装置100基于关于由在摄像元件4中接收的光生成的电荷的信息来生成图像。需要说明的是,滤色器3和摄像元件4也可以一体化来构成彩色图像传感器。
在滤光器1a中,由于满足上述的(i)~(vii)的条件和表(II)所示的条件,因此具备这种滤光器1a的摄像装置100能够生成防止了颜色不均的图像。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透射率光谱测定>
使用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公司制造、产品名:V-670),测定使波长300nm~1200nm的光入射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滤光器、其半成品、或者参考例的层积体时的透射率光谱。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滤光器、一部分的半成品、和一部分的参考例的层积体,测定将入射光的入射角度设定为0°、30°以及40°时的透射率光谱。对于其他的半成品和其他的参考例的层积体,测定将入射光的入射角度设定为0°时的透射率光谱。
<实施例1>
如下制备涂布液IRA1。将乙酸铜一水合物1.1g与四氢呋喃(THF)60g混合并搅拌3小时,向所得到的液体中加入磷酸酯(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产品名:Plysurf A208F)2.3g并搅拌30分钟,得到A液。向苯基膦酸(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6g中加入THF10g并搅拌30分钟,得到B液。一边搅拌A液一边加入B液,在室温下搅拌1分钟。向该溶液中加入甲苯45g后,在室温下搅拌1分钟,得到C液。将C液装入烧瓶,一边用调整为120℃的油浴(东京理化器械公司制造、型号:OSB-2100)加热,一边利用旋转蒸发器(东京理化器械公司制造、型号:N-1110SF)进行25分钟脱溶剂处理,得到D液。将D液从烧瓶中取出,添加有机硅树脂(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产品名:KR-300)4.4g,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得到涂布液IRA1。
另外,如下制备涂布液IRA2。将乙酸铜一水合物2.25g与四氢呋喃(THF)120g混合并搅拌3小时,向所得到的液体中加入磷酸酯(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产品名:PlysurfA208F)1.8g并搅拌30分钟,得到E液。向丁基膦酸1.35g中加入THF20g并搅拌30分钟,得到F液。一边搅拌E液一边加入F液,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后,加入甲苯40g,之后在85℃的环境下用7.5小时使溶剂挥发,得到G液。向G液中加入有机硅树脂(信越化学工业公司制造、产品名:KR-300)8.8g并搅拌3小时,得到涂布液IRA2。
利用模涂机将涂布液IRA1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1。同样地,在透明玻璃基板的相反侧主表面也涂布涂布液IRA1,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而使涂膜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2。如此得到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半成品α。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的厚度合计为0.2mm。将0°的入射角度下的半成品α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3A。半成品α具有下述(α1)~(α6)的特性。
(α1):波长700~10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
(α2):波长1100~12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29.5%。
(α3):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8.0%。
(α4):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63.7%。
(α5):IR截止波长为632nm,UV截止波长为394nm,将IR截止波长与UV截止波长之差视为透射区域的半高全宽时,透射区域的半高全宽为238nm。
(α6):在波长600~800nm中光谱透射率为20%的波长为661n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半成品α的红外线吸收层ira11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1)。同样地,在半成品α的红外线吸收层ira1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2)。在保护层p1的表面,利用模涂机涂布涂布液IRA2,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21。另外,在保护层p2的表面也利用模涂机涂布涂布液IRA2,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22。如此得到半成品β。红外线吸收层ira2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22的厚度合计为50μm。将半成品β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3B。半成品β具有下述(β1)~(β6)的特性。
(β1):波长700~10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
(β2):波长1100~12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4.5%。
(β3):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6.9%。
(β4):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62.1%。
(β5):IR截止波长为631nm,UV截止波长为394nm,透射区域的半高全宽为237nm。
(β6):在波长600~800nm中光谱透射率为20%的波长为659n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半成品β的红外线吸收层ira2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3)。
如下制备涂布液UVA1。作为紫外线吸收性物质,使用可见光区域中的光的吸收少、且可溶于MEK(甲基乙基酮)的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性物质。将该紫外线吸收性物质溶解于作为溶剂的MEK中,同时添加固体成分的60重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搅拌2小时而得到涂布液UVA1。通过旋转涂布在保护层p3上涂布涂布液UVA1,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紫外线吸收层uva1。紫外线吸收层uva1的厚度为6μm。另外,利用涂布液UVA1通过旋转涂布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表面形成厚度6μm的紫外线吸收层,得到参考例1的层积体。将参考例1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3C。参考例1的层积体具有下述(r1)~(r3)的特性。
(r1):波长350~390nm下的透射率为0.5%以下。
(r2):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12.9%,410nm下的透射率为51.8%,420nm下的透射率为77.1%,450nm下的透射率为89.8%。
(r3):波长450~75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1.0%。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21上形成防反射膜ar1。另外,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紫外线吸收层uva1上形成防反射膜ar2。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具有同样的规格,是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实施例1的滤光器。在与防反射膜ar1的成膜相同的条件下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T eco)的单面形成防反射膜,得到参考例2的层积体。将参考例2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3D。参考例2的层积体具有下述(s1)~(s4)的特性。
(s1):光的入射角度为0°的情况下,波长350nm下的透射率为73.4%,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88.9%,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95.3%,波长400~700nm的平均透射率为95.3%,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95.7%。
(s2):光的入射角度为30°的情况下,波长350nm下的透射率为78.5%,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92.0%,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94.5%,波长400~700nm的平均透射率为94.3%,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94.6%。
(s3):光的入射角度为40°的情况下,波长350nm下的透射率为82.3%,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93.3%,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94.3%,波长400~700nm的平均透射率为94.0%,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94.1%。
(s4):无论光的入射角度如何,均不存在产生波长400~700nm下透射率局部降低的波纹的波段。
将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3E和表9。另外,实施例1的滤光器具有表10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4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4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4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11~14。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涂布液IRA1和涂布液IRA2。利用模涂机将涂布液IRA1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1。同样地,在透明玻璃基板的相反侧主表面也涂布涂布液IRA1,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2。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的厚度合计为0.2m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1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1)。同样地,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2)。利用模涂机在保护层p1的表面涂布涂布液IRA2,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21。另外,在保护层p2的表面也利用模涂机涂布涂布液IRA2,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22。红外线吸收层ira2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22的厚度合计为50μ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2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3)。如下制备包含红外线吸收色素和紫外线吸收色素的涂布液UVIRA1。红外线吸收色素是在波长680~780nm具有吸收峰、难以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的、花青系的有机色素与方酸内鎓盐系的有机色素的组合。紫外线吸收色素是难以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的、由二苯甲酮系的紫外线吸收性物质构成的色素。红外线吸收色素和紫外线吸收色素可溶于MEK。将红外线吸收色素和紫外线吸收色素加入到作为溶剂的MEK中,进一步加入作为基体材料的PVB,之后搅拌2小时而得到涂布液UVIRA1。涂布液UVIRA1中的红外线吸收色素的混配比和紫外线吸收色素的混配比按照参考例3的层积体显示出图5A所示的透射率光谱的方式来决定。关于参考例3的层积体,通过旋转涂布将涂布液UVIRA1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T eco)上后,将该涂膜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由此制作参考例3的层积体。在涂布液UVIRA1中,红外线吸收色素与PVB的固体成分的质量比(红外线吸收色素的质量:PVB的固体成分的质量)为约1:199。另外,紫外线吸收色素与PVB的固体成分的质量比(紫外线吸收色素的质量:PVB的固体成分的质量)为约40:60。参考例3的层积体具有下述特性(t1)~(t5)。
(t1):波长700nm下的透射率为8.7%,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13.6%,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66.2%。
(t2):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92.1%。
(t3):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11.8%,450nm下的透射率为85.3%,波长50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9.1%。
(t4):波长600nm~700nm下的IR截止波长为669nm,波长700nm~800nm下的IR截止波长为729nm,它们之差为60nm。在波长600nm~800nm中显示出最低透射率的波长(极大吸收波长)为705nm。
(t5):波长350nm~450nm下的UV截止波长为411nm。
通过旋转涂布将涂布液UVIRA1涂布到保护层p3上,将该涂膜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1。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1的厚度为7μ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21上形成防反射膜ar1。另外,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1上形成防反射膜ar2。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具有同样的规格,是将SiO2与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实施例2的滤光器。
将实施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5B和表15。另外,实施例2的滤光器具有表16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2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6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2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6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2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6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17~20。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涂布液IRA1和涂布液IRA2。利用模涂机将涂布液IRA1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1。同样地,在透明玻璃基板的相反侧主表面也涂布涂布液IRA1,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2。如此得到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半成品γ。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的厚度合计为0.2mm。将0°的入射角度下的半成品γ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7A。半成品γ具有下述(γ1)~(γ6)的特性。
(γ1):波长700~10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
(γ2):波长1100~12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25.9%。
(γ3):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7.5%。
(γ4):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60.9%。
(γ5):IR截止波长为629nm,UV截止波长为395nm,透射区域的半高全宽为234nm。
(γ6):在波长600~800nm中光谱透射率为20%的波长为657nm。
在半成品γ的红外线吸收层ira1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2)。通过旋转涂布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涂布液UVA1涂布到保护层p2上,将该涂膜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紫外线吸收层uva1。紫外线吸收层uva1的厚度为6μ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1上形成防反射膜ar1。另外,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紫外线吸收层uva1上形成防反射膜ar2。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具有同样的规格,是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实施例3的滤光器。
将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7B和表21。另外,实施例3的滤光器具有表22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8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8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8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3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23~26。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涂布液IRA1。利用模涂机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1。同样地,在透明玻璃基板的相反侧主表面也涂布涂布液IRA1,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2。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的厚度合计为0.2mm。
接着,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1上形成红外线反射膜irr1。在红外线反射膜irr1中,SiO2和TiO2交替层积了16层。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在与红外线反射膜irr1的形成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红外线反射膜,制作出参考例4的层积体。将参考例4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9A。参考例4的层积体具有下述特性(u1)~(u3)。
(u1):光的入射角度为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1.8%,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7.3%,波长450~7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4.8%,波长450~7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3.4%,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4.0%,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4.1%,IR截止波长为902nm,UV截止波长为410nm。
(u2):光的入射角度为3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1.8%,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67.8%,波长450~7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5.0%,波长450~7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3.8%,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2.1%,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5.3%,IR截止波长为863nm,UV截止波长为398nm。
(u3):光的入射角度为4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4.0%,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90.2%,波长450~7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4.1%,波长450~7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2.9%,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1.5%,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8.3%,IR截止波长为837nm,UV截止波长为391nm。
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2)。通过旋转涂布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涂布液UVA1涂布到保护层p2上,将该涂膜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紫外线吸收层uva1。紫外线吸收层uva1的厚度为6μm。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紫外线吸收层uva1上形成防反射膜ar2。防反射膜ar2是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2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实施例4的滤光器。
将实施例4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9B和表27。另外,实施例4的滤光器具有表28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4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0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4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0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4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0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4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29~32。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涂布液IRA1。利用模涂机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1。同样地,在透明玻璃基板的相反侧主表面也涂布涂布液IRA1,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2。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的厚度合计为0.2mm。
接着,与实施例4同样地,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1上形成红外线反射膜irr1。在红外线反射膜irr1中,SiO2和TiO2交替层积了16层。
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2)。在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下将实施例2中使用的涂布液UVIRA1涂布到保护层p2上,将该涂膜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1。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1的厚度为7μm。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1上形成防反射膜ar2。防反射膜ar2是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2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实施例5的滤光器。
将实施例5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1和表33。另外,实施例5的滤光器具有表34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5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2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5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2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5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2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5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35~38。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备涂布液IRA1和涂布液IRA2。利用模涂机涂布到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1。同样地,在透明玻璃基板的相反侧主表面也涂布涂布液IRA1,在与上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12。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的厚度合计为0.4m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1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1)。同样地,在红外线吸收层ira12上形成厚度500nm的SiO2的蒸镀膜(保护层p2)。利用模涂机将涂布液IRA2涂布到保护层p1的表面,利用烘箱进行85℃下3小时、接下来125℃下3小时、接下来150℃下1小时、接下来170℃下3小时的加热处理,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21。另外,在保护层p2的表面也利用模涂机涂布涂布液IRA2,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使涂膜固化而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22,得到半成品δ。将0°的入射角度下的半成品δ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3A。半成品δ具有下述特性(δ1)~(δ8)。
(δ1):波长700~11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
(δ2):波长700~10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
(δ3):波长1100~12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
(δ4):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2.2%。
(δ5):波长50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2.7%。
(δ6):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42.0%,波长450nm下的透射率为76.7%。
(δ7):IR截止波长为613nm,UV截止波长为404nm,透射区域的半高全宽为209nm。
(δ8):在波长600~800nm中光谱透射率为20%的波长为637n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21上形成防反射膜ar1。另外,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在红外线吸收层ira22上形成防反射膜ar2。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具有同样的规格,是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1和防反射膜ar2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实施例6的滤光器。
将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3B和表39。另外,实施例6的滤光器具有表40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4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4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4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6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41~44。
<比较例1>
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T eco)的一个主表面上,利用真空蒸镀装置交替层积24层SiO2和TiO2,形成红外线反射膜irr2,得到半成品ε。将半成品ε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5A。半成品ε具有下述特性(ε1)~(ε3)。
(ε1):光的入射角度为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0.5%以下,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3.1%,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4.1%,波长450~6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2.6%,波长700nm下的透射率为86.2%,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30.8%,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2.4%,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0.5%以下,IR截止波长为710nm,UV截止波长为410nm。
(ε2):光的入射角度为3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1.7%,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77.7%,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4.1%,波长450~6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3.0%,波长700nm下的透射率为8.2%,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2.2%,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1%,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1.2%,IR截止波长为680nm,UV截止波长为397nm。
(ε3):光的入射角度为4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13.1%,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90.5%,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2.1%,波长450~6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87.6%,波长700nm下的透射率为2.0%,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0.8%,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5.4%,IR截止波长为661nm,UV截止波长为386nm。
如下制备包含红外线吸收色素的涂布液IRA3。红外线吸收色素是可溶于MEK的花青系的有机色素与方酸内鎓盐系的有机色素的组合。将红外线吸收色素加入到作为溶剂的MEK中,进一步加入作为基体材料的PVB,之后搅拌2小时而得到涂布液IRA3。涂布液IRA3的固体成分中的基体材料的含量为99质量%。通过旋转涂布将涂布液IRA3涂布到半成品ε的透明玻璃基板的另一个主表面上后,将该涂膜在140℃下加热30分钟使其固化,形成红外线吸收层ira3。另外,在与红外线吸收层ira3的形成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形成红外线吸收层,得到参考例5的层积体。将0°的入射角度下的参考例5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5B。参考例5的层积体具有下述特性(v1)~(v4)。
(v1):波长700nm下的透射率为2.0%,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2.6%,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5.9%。
(v2):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91.1%。
(v3):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78.2%,450nm下的透射率为83.8%,波长50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6.9%。
(v4):波长600nm~700nm下的IR截止波长为637nm,波长700nm~800nm下的IR截止波长为800nm,这些IR截止波长之差为163nm,波长600~800nm下的极大吸收波长为706n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红外线吸收层ira3上形成防反射膜ar1,得到比较例1的滤光器。
将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5C和表45。另外,比较例1的滤光器具有表46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6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6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6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47~50。
<比较例2>
准备在0°的入射角度下显示出图17A所示的透射率光谱的红外线吸收性玻璃基板。该红外线吸收性玻璃基板具有下述特性(g1)~(g5)。
(g1):波长700~10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6.8%。
(g2):波长1100~12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38.5%。
(g3):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7.8%。
(g4):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88.5%。
(g5):IR截止波长为653nm。另外,对应于波长600~800nm下的透射率为20%的波长为738nm。
在具有210μm厚度的红外线吸收性玻璃基板的一个主表面,利用真空蒸镀装置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20层,形成红外线反射膜irr3,得到半成品ζ。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在与红外线反射膜irr3的形成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红外线反射膜,得到参考例6的层积体。将参考例6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7B。参考例6的层积体具有下述特性(w1)~(w3)。
(w1):光的入射角度为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0.5%以下,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0.5%以下,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5.2%,波长450~6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3.7%,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4.7%,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0.5%以下,IR截止波长为702nm,UV截止波长为411nm。
(w2):光的入射角度为3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1.7%,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77.7%,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4.1%,波长450~6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93.0%,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1%,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1.2%,IR截止波长为680nm,UV截止波长为397nm。
(w3):光的入射角度为40°的情况下,波长380nm下的透射率为13.1%,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90.5%,波长45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92.1%,波长450~600nm下的透射率的最低值为87.6%,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0.5%以下,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5.4%,IR截止波长为661nm,UV截止波长为386nm。
如下制备包含红外线吸收色素和紫外线吸收色素的涂布液UVIRA2。紫外线吸收色素是难以吸收可见光区域的光的、由二苯甲酮系的紫外线吸收性物质构成的色素。红外线吸收色素是花青系的有机色素与方酸内鎓盐系的有机色素的组合。红外线吸收色素和紫外线吸收色素可溶于MEK。将红外线吸收色素和紫外线吸收色素加入到作为溶剂的MEK中,进一步加入作为基体材料的PVB,之后搅拌2小时而得到涂布液UVIRA2。涂布液UVIRA2的固体成分中的PVB的含量为60质量%。将涂布液UVIRA2涂布到半成品ζ的另一个主表面上,将该涂膜加热使其固化,形成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2。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2的厚度为7μm。利用涂布液UVIRA2,在与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2的形成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透明玻璃基板(SCHOTT公司制造、产品名:D263 T eco)的一个主表面形成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得到参考例7的层积体。将0°的入射角度下的参考例7的层积体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7C。参考例7的层积体具有下述特性(p1)~(p5)。
(p1):波长700nm下的透射率为4.9%,波长715nm下的透射率为8.4%,波长700~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63.9%。
(p2):波长1100nm下的透射率为92.3%。
(p3):波长400nm下的透射率为12.6%,450nm下的透射率为84.4%,波长500~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8.7%。
(p4):波长600nm~700nm下的IR截止波长为664nm,波长700nm~800nm下的IR截止波长为731nm,它们之差为67nm。在波长600nm~800nm中显示出最低透射率的波长(极大吸收波长)为705nm。
(p5):波长350nm~450nm下的UV截止波长为411nm。
利用真空蒸镀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2上形成防反射膜ar1。防反射膜ar1是将SiO2和TiO2交替层积而成的膜,在防反射膜ar1中,层数为7层,总膜厚为约0.4μm。如此得到比较例2的滤光器。
将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示于图17D和表51。另外,比较例2的滤光器具有表52所示的特性。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8A。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8B。将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之差的平方值与波长的关系示于图18C。由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通过上述式(1)~(3)求出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求出。结果示于表53~56。
在实施例1~6的滤光器中,满足上述(i)~(vii)的条件。在实施例1~6的滤光器中,700nm以上的波长范围中的透射率足够低,表明实施例1~6的滤光器能够良好地屏蔽近红外线。实施例2的滤光器与实施例1的滤光器相比在700nm以上的波长范围显示出低透射率。在实施例2的滤光器中,由于含有红外线吸收色素,与实施例1的滤光器相比,可见光区域的透射率低2点左右。但是,认为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实施例3的滤光器仅具有红外线吸收层ira11和红外线吸收层ira12作为红外线吸收层,因此与实施例1和2的滤光器相比,在1100nm以上的波长范围中,显示出比700~1100nm的波长范围更高的透射率。但是,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对于波长1100nm以上的光的灵敏度低,因此认为实施例3的滤光器对于摄像装置来说具有适当的特性。在实施例6的滤光器中,与其他实施例的滤光器相比,波长400nm附近的透射率高,但为45%以下。
在实施例1~6的滤光器中,满足上述表(I)~(IV)所示的条件。特别是,实施例1~3和6的滤光器对于0°、30°、40°的入射角度的光谱透射率在各波长λ的变域中未发生变化。因此,在实施例1~3和6的滤光器中,IEθ1/θ2 λ1~λ2相对于表(I)~(IV)中记载的上限值足够小、并且相对于下限值足够大。除此以外,在实施例1~3和6的滤光器中,表(I)的IAEθ1/θ2 λ1~λ2和ISEθ1/θ2 λ1~λ2的值相对于表(I)~(IV)的上限值足够小。在实施例4和5的滤光器的红外线反射膜中,设定成透射40°的入射角度的光的波段与反射40°的入射角度的光的波段的边界在850nm附近。因此,在350nm~800nm的波长范围的长波长侧(600nm~800nm的波长范围),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下的实施例4和5的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实施例4和5的滤光器中,光的入射角度越大则波长400nm附近的透射率越高。该影响在实施例4和5的滤光器中表现于IE0/30 380~530、IE0/40 380~530、IAE0/30 380~530、IAE0/40 380~530、ISE0/30 380~530以及ISE0/40 380~530。实施例4和5的滤光器在30°的入射角度下的波长530nm附近的光谱透射率高于实施例4和5的滤光器在0°的入射角度和40°的入射角度下的波长530nm附近的光谱透射率。该影响表现于IE0/30 450~650、IE30/40 450~650、IAE0/30 450~650、IAE30/40 450~650、ISE0/30 450~650以及ISE30/40 450~650。但是,所有影响均是越满足表(I)~(IV)所示的条件则越小。因此认为,在将实施例1~6的滤光器组装到照相机模块中的情况下,即便使光线以入射角度0°~40°的范围入射到滤光器,所拍摄的图像的内部也不会产生颜色不均。
根据比较例1的滤光器,通过红外线吸收层ira3确定可见光区域的与近红外线区域相邻的区域和近红外线区域中的透射光的波段与屏蔽光的波段的边界。但是,红外线吸收层ira3的吸收频带窄,因此,随着光的入射角度变大,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受到红外线反射膜的反射频带向短波长侧位移的影响。另外,比较例1的滤光器的紫外线区域中的光吸收能力不足,比较例1的滤光器实质上仅通过红外线反射膜irr2屏蔽了紫外线区域的光。因此,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紫外线区域中强烈受到因光的入射角度而使反射频带向短波长侧位移的影响。因此,比较例1的滤光器虽然满足上述(i)~(vii)的条件,但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400nm附近的光谱透射率在0°的入射角度与30°的入射角度之间大幅变动。除此以外,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650nm附近的光谱透射率在0°的入射角度与40°的入射角度之间大幅变动。除此以外,比较例1的滤光器在450nm~650nm的范围的光谱透射率在0°的入射角度与40°的入射角度之间和30°的入射角度与40°的入射角度之间局部大幅变动。IAE30/40 350~800、ISE30/40 380~800、IAE30/40 380~530、ISE30/40 380~530、IE30/40 450~650、IAE30/40 450~650、IE30/40 530~750、IAE30/40 530~750以及ISE30/40 530~750不在表(I)~(IV)所示的范围。因此,在将比较例1的滤光器组装到摄像装置中的情况下,担忧在所得到的图像的狭窄范围内产生强烈的颜色不均。
在比较例2的滤光器中,在可见光区域的与近红外线区域相邻的区域和近红外线区域以及紫外线区域中,透射光的波段与屏蔽光的波段的边界由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2确定。但是,由于近红外线区域中的红外线·紫外线吸收层uvira2的吸收频带窄,因此在比较例2的滤光器中,IE30/40 350~800显示出大的值。另外,在入射角度40°下的比较例2的滤光器的透射率光谱中,在可见光区域确认到光谱透射率的局部变动(波纹)。因此,特别是,IE30/40 350~800、IAE30/40 350~800、IE30/40 380~530、IAE30/40 380~530、IE30/40 450~650、IAE30/40 450~650、IE30/40 530~750以及IAE30/40 530~750成为大的值。因此,在将比较例2的滤光器组装到摄像装置中的情况下,担忧在所得到的图像的狭窄范围内产生强烈的颜色不均。
[表9]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381
[表10]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382
[表11]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56 5.29 3.73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2.26 5.29 3.73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3 0.12 0.05
[表12]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2 1.48 1.45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72 1.48 1.45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1 0.03 0.02
[表13]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63 3.28 2.65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17 3.28 2.65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1 0.07 0.04
[表14]
IE<sub>0/30</sub><sup>530</sup>~<sup>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54 3.82 2.29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54 3.82 2.29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2 0.09 0.03
[表15]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01
[表16]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11
[表17]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69 5.36 3.67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2.10 5.36 3.67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3 0.12 0.05
[表18]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23 1.78 1.55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63 1.78 1.55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1 0.03 0.02
[表19]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92 3.67 2.75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28 3.67 2.75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2 0.09 0.04
[表20]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46 3.59 2.13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46 3.59 2.13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2 0.09 0.03
[表21]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31
[表22]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32
[表23]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45 5.10 3.65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2.27 5.10 3.65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3 0.12 0.05
[表24]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4 1.38 1.42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77 1.38 1.42
ISE<sub>0/30</sub><sup>380</sup>~5<sup>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1 0.03 0.02
[表25]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59 3.21 2.62
IAF<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23 3.21 2.62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1 0.07 0.04
[表26]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49 3.73 2.24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49 3.73 2.24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2 0.09 0.03
[表27]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51
[表28]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61
[表29]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4.42 0.01 4.43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6.78 6.30 4.69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44 0.38 0.09
[表30]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4.26 -2.38 1.87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4.33 3.07 2.13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40 0.31 0.04
[表31]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sub>/<sub>40</sub><sup>450~650</sup>
-2.20 1.37 3.57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3.35 2.71 3.57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7 0.05 0.07
[表32]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20 2.37 2.58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2.47 3.22 2.58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4 0.07 0.04
[表33]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81
[表34]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482
[表35]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3.97 0.41 4.38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6.21 5.73 4.58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37 0.32 0.09
[表36]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3.83 -1.85 1.97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3.93 2.76 2.17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33 0.25 0.05
[表37]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89 1.76 3.65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3.31 2.83 3.65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6 0.06 0.07
[表38]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18 2.25 2.43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2.31 2.96 2.43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4 0.07 0.04
[表39]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501
[表40]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511
[表41]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70 5.41 3.71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98 5.41 3.71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2 0.12 0.05
[表42]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35 2.11 1.76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63 2.11 1.76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1 0.04 0.02
[表43]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06 3.83 2.76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31 3.83 2.76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2 0.09 0.04
[表44]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35 3.31 1.96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1.35 3.31 1.96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2 0.09 0.03
[表45]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531
[表46]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532
[表47]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9.30 -4.65 4.65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7.10 32.43 22.35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6.08 12.83 5.22
[表48]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12.04 -13.72 -1.68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12.62 22.03 15.05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5.91 11.74 4.59
[表49]
IE<sub>0/30</sub><sup>450</sup>~<sup>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11 4.60 5.70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2.63 4.95 5.70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5 0.24 0.26
[表50]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2.28 9.12 6.85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3.85 9.33 6.85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12 1.01 0.61
[表51]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561
[表52]
Figure GDA0002436386680000562
[表53]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07 10.93 12.00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7.63 16.46 12.33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02 1.63 0.91
[表54]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3.95 1.75 5.70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4.66 7.26 6.02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93 0.81 0.45
[表55]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85 6.53 5.68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1.71 6.53 5.68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2 0.28 0.23
[表56]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sub>30/40</sub><sup>530~750</sup>
2.90 9.23 6.33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2.97 9.23 6.33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9 0.81 0.47

Claims (4)

1.一种滤光器,该滤光器具备光吸收层,该光吸收层含有吸收近红外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光的光吸收剂,
所述光吸收剂由膦酸和铜离子形成,
使波长300nm~1200nm的光以0°、30°以及40°的入射角度入射到该滤光器时,满足下述的条件,
(i)波长7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3%以下;
(ii)波长715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1%以下;
(iii)波长11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7.5%以下;
(iv)波长700nm~8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1%以下;
(v)波长500nm~600nm下的平均透射率为85%以上;
(vi)波长40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45%以下;
(vii)波长450nm下的光谱透射率为80%以上,
将入射角度为θ°时的波长λ下的该滤光器的光谱透射率表示为Tθ(λ),
将波长λ的变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表示为λ1和λ2,该λ1和λ2的单位为nm,
将波长λ设为作为0以上的整数的n的函数,并表示为λ(n)=(Δλ×n+λ1)[nm],其中,Δλ=1,
对于选自0°、30°以及40°中的2个入射角度θ1°和θ2°,其中θ1<θ2,在λ1=350和λ2=800的波长λ的变域、λ1=380和λ2=530的波长λ的变域、λ1=450和λ2=650的波长λ的变域、以及λ1=530和λ2=750的波长λ的变域的各个变域中,由下述式(1)~(3)定义的IEθ1/θ2 λ1~λ2、IAEθ1/θ2 λ1~λ2以及ISEθ1/θ2 λ1~λ2满足下述表(I)、表(II)、表(III)以及表(IV)所示的条件,
[数1]
Figure FDA0003294752780000021
Figure FDA0003294752780000022
Figure FDA0003294752780000023
[表1]
表(I)
IE<sub>0/30</sub><sup>350~800</sup> IE<sub>0/40</sub><sup>350~800</sup> IE<sub>30/40</sub><sup>350~800</sup> -10~10 -14~14 -7~7 IAE<sub>0/30</sub><sup>350~800</sup> IAE<sub>0/40</sub><sup>350~800</sup> IA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7 0~10 0~7 ISE<sub>0/30</sub><sup>350~800</sup> ISE<sub>0/40</sub><sup>350~800</sup> ISE<sub>30/40</sub><sup>350~800</sup> 0~0.7 0~1 0~0.7
[表2]
表(II)
IE<sub>0/30</sub><sup>380~530</sup> IE<sub>0/40</sub><sup>380~530</sup> IE<sub>30/40</sub><sup>380~53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380~530</sup> IAE<sub>0/40</sub><sup>380~530</sup> IA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380~530</sup> ISE<sub>0/40</sub><sup>380~530</sup> ISE<sub>30/40</sub><sup>380~530</sup> 0~0.7 0~1 0~0.5
[表3]
表(III)
IE<sub>0/30</sub><sup>450~650</sup> IE<sub>0/40</sub><sup>450~650</sup> IE<sub>30/40</sub><sup>450~65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450~650</sup> IAE<sub>0/40</sub><sup>450~650</sup> IA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450~650</sup> ISE<sub>0/40</sub><sup>450~650</sup> ISE<sub>30/40</sub><sup>450~650</sup> 0~0.7 0~1 0~0.5
[表4]
表(IV)
IE<sub>0/30</sub><sup>530~750</sup> IE<sub>0/40</sub><sup>530~750</sup> IE3<sub>0/40</sub><sup>530~750</sup> -7~7 -10~10 -5~5 IAE<sub>0/30</sub><sup>530~750</sup> IAE<sub>0/40</sub><sup>530~750</sup> IA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7 0~10 0~5 ISE<sub>0/30</sub><sup>530~750</sup> ISE<sub>0/40</sub><sup>530~750</sup> ISE<sub>30/40</sub><sup>530~750</sup> 0~0.7 0~1 0~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膦酸包含具有芳基的第一膦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器,其中,所述膦酸进一步包含具有烷基的第二膦酸。
4.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
透镜系统;
摄像元件,其接收通过所述透镜系统的光;
滤色器,其配置于所述摄像元件的前方,具有R(红色)、G(绿色)以及B(蓝色)三种颜色的滤光片;和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滤光器,其配置于所述滤色器的前方。
CN201880064474.9A 2017-10-03 2018-09-19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Active CN1111644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3905A JP6259155B1 (ja) 2017-10-03 2017-10-03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2017-193905 2017-10-03
PCT/JP2018/034696 WO2019069688A1 (ja) 2017-10-03 2018-09-19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468A CN111164468A (zh) 2020-05-15
CN111164468B true CN111164468B (zh) 2021-12-31

Family

ID=6094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4474.9A Active CN111164468B (zh) 2017-10-03 2018-09-19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0021B2 (zh)
JP (1) JP6259155B1 (zh)
KR (1) KR102458734B1 (zh)
CN (1) CN111164468B (zh)
TW (1) TWI754100B (zh)
WO (1) WO20190696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9155B1 (ja) * 2017-10-03 2018-01-1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73064B1 (ja) 2017-10-03 2018-01-3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3248A (en) 1976-06-10 1977-08-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quid propellant gun (recoilless regenerative piston)
US6531230B1 (en) * 1998-01-13 2003-03-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lor shifting film
JP2002071941A (ja) * 2000-08-25 2002-03-12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光学材料
EP1624324B1 (en) * 2004-08-04 2008-05-28 Agfa HealthCare NV Device provided with a near infrared absorbing dye filter
KR20100137229A (ko) * 2009-06-22 2010-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카메라용 복합형 적외선 차단 필터
CN102053341B (zh) * 2009-11-05 2012-10-0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近红外线取像透镜组
TW201200485A (en) * 2010-06-30 2012-01-01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Fluorophosphate near-infrared absorbing filter
JP5936299B2 (ja) 2010-11-08 2016-06-22 Jsr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固体撮像素子ならびに固体撮像装置
JP5741283B2 (ja) * 2010-12-10 2015-07-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光透過フィル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759924B2 (ja) * 2011-06-06 2015-08-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ccdセンサ、cmosセンサ、有機cmosセンサ、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
JP6003895B2 (ja) * 2011-09-21 2016-10-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
KR101723118B1 (ko) * 2012-07-27 2017-04-04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근적외선 흡수성 조성물, 이것을 사용한 근적외선 차단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233308B2 (ja) 2012-08-23 2017-11-22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CN104583820B (zh) 2012-08-29 2017-07-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JP2014048402A (ja) * 2012-08-30 2014-03-17 Kyocera Corp 光学フィルタ部材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317875B2 (ja) 2012-09-06 2018-04-2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撮像装置および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WO2014084167A1 (ja) * 2012-11-30 2014-06-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JP5777825B2 (ja) * 2012-12-05 2015-09-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異常斜め入射光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WO2014104370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KR101908469B1 (ko) * 2013-02-19 2018-10-16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근적외선 흡수성 조성물, 근적외선 차단 필터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카메라 모듈과 그 제조 방법
KR101527821B1 (ko) * 2013-04-04 2015-06-16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근적외선 커트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체 촬상 장치
JP2014203044A (ja) 2013-04-09 2014-10-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114235B2 (ja) 2013-07-03 2017-04-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遮光組成物、赤外線遮光層、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15012322A1 (ja) * 2013-07-24 2015-01-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固体撮像素子
KR101527822B1 (ko) 2013-09-06 2015-06-10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EP3070515B1 (en) * 2013-11-12 2018-08-08 Nikon-Essilor Co., Ltd. Functional dyed spectacle lens
CN105791640B (zh) * 2015-01-08 2020-07-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KR101913482B1 (ko) 2015-01-14 2018-10-30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근적외선 커트 필터 및 촬상 장치
KR101764084B1 (ko) * 2015-01-14 2017-08-01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근적외선 커트 필터 및 고체 촬상 장치
CN106104319B (zh) * 2015-02-18 2018-12-07 Agc株式会社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WO2016158818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キット、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
US10830931B2 (en) * 2015-07-09 2020-11-10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Infrared cut filter,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nfrared cut filter
JP6210180B2 (ja) * 2015-07-28 2017-10-11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及び光学フィルターを具備する環境光センサー
US10745541B2 (en) * 2015-09-24 2020-08-18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Composition for infrared-absorbing layers, infrared-cut filter,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6724329B2 (ja) * 2015-10-08 2020-07-15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撮像素子
JP6220107B1 (ja) * 2016-04-21 2017-10-2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吸収性組成物、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TWM525451U (zh) * 2016-05-04 2016-07-11 白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紅外線濾光片及影像感測器
JP6087464B1 (ja) 2016-06-30 2017-03-0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TWM548796U (zh) * 2017-06-27 2017-09-11 白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紅外線濾光片及影像感測器
JP6267823B1 (ja) * 2017-07-27 2018-01-2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情報端末
JP6273064B1 (ja) * 2017-10-03 2018-01-3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59155B1 (ja) * 2017-10-03 2018-01-1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73063B1 (ja) * 2017-10-03 2018-01-3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WO2019111638A1 (ja) * 2017-12-06 2019-06-1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US11531149B2 (en) * 2017-12-07 2022-12-20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filter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11753547B2 (en) * 2018-05-18 2023-09-12 Konica Minolta, Inc. Near-infrared absorbing composition, near-infrared absorbing film, and image sensor for solid-state imaging element
CN112789525B (zh) * 2018-10-05 2023-06-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和光吸收性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64094A (ko) 2020-06-05
CN111164468A (zh) 2020-05-15
TW201928413A (zh) 2019-07-16
JP2019066743A (ja) 2019-04-25
KR102458734B1 (ko) 2022-10-26
JP6259155B1 (ja) 2018-01-10
US20200333518A1 (en) 2020-10-22
TWI754100B (zh) 2022-02-01
US11640021B2 (en) 2023-05-02
WO2019069688A1 (ja) 2019-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6421B (zh) 红外线截止滤波器以及摄像光学系统
CN111433644B (zh)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1226146B (zh)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1164469B (zh)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1406227B (zh)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TWI787431B (zh) 濾光器及攝像裝置
CN111164468B (zh)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JP6966334B2 (ja)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955343B2 (ja)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JP6259156B1 (ja)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59157B1 (ja)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73062B1 (ja)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