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420B - 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420B
CN111164420B CN201880064113.4A CN201880064113A CN111164420B CN 111164420 B CN111164420 B CN 111164420B CN 201880064113 A CN201880064113 A CN 201880064113A CN 111164420 B CN111164420 B CN 111164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rate
correlation
signal
time
propag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41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4420A (zh
Inventor
辻谷浩一
新福修史
鸟山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eda Japan Wireless Co ltd
Nisshinbo Holdings Inc
Japan Rad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eda Japan Wireless Co ltd
Nisshinbo Holdings Inc
Japan Rad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da Japan Wireless Co ltd, Nisshinbo Holdings Inc, Japan Rad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Ueda Japan Wirele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4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4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36Detecting the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38Detecting the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by time filtering, e.g. using time g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2Analysing fluids
    • G01N29/024Analysing fluids by measuring propagation velocity or propagation time of acoustic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44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449Statistical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01N29/4409, e.g. averaging, smoothing and interpo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44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50Processing the detected response signal,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auto-correlation techniques or cross-correl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3Details of pulse systems
    • G01S7/526Receivers
    • G01S7/527Extracting wanted echo signals
    • G01S7/5273Extracting wanted echo signal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39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1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ing variable
    • G01N2291/011Velocity or travel tim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1Gases
    • G01N2291/0212Binary g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8Material parameters
    • G01N2291/02809Concentration of a compound, e.g. measured by a surface mass chan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4Wave modes and trajectories
    • G01N2291/044Internal reflections (echoes), e.g. on walls or de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10Number of transducers
    • G01N2291/102Number of transducers one emitter, one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超声波传播时间的测量精度。在作为计算单元的处理器(28)中,形成有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该单元确定根据作为直达波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作为直达波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以及作为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此外,处理器(28)中形成有确定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相关性处理单元(34)。相关性处理单元(34)具有根据相关性求得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且根据该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浓度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的传播时间测量单元的功能。

Description

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 播时间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以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尤其涉及确定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借助燃料电池提供的电力行走的燃料电池车辆方面,人们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发电。一般情况下,氢气作为燃料提供给燃料电池,而氧气由燃料电池从周围空气中吸入。燃料电池车辆设有储氢罐,并由储氢罐向燃料电池供应氢气。当储氢罐内的氢气量变少时,由服务站内设置的加氢装置向燃料电池车辆的储氢罐中加氢。
由于氢气为可燃气体,因此需要对燃料电池车辆及加氢装置进行氢气泄漏监测。因此,氢气浓度测量装置与燃料电池车辆和加氢装置一起得到广泛应用。氢气浓度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空气中的氢气浓度、当氢气浓度超出预定值时发出警报等功能。
下文所列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了特定气体的浓度测量装置。此两专利文献中描述的装置根据超声波在作为测量对象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超声波传播特性测量特定气体的浓度,也可用于氢气浓度的测量。此外,专利文献3和4中描述了通过针对超声波发射时接收到的多次反射回波确定相邻脉冲相关性而确定相邻脉冲时间间隔的技术,为本申请发明的关联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142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3-2236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5-3464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6-587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测量特定气体浓度的装置中,一般设有气体浓度测量空间。该浓度测量空间中设有用于超声波收发的超声波振子。根据超声波传播通过浓度测量空间的时间(传播时间)以及预先测量的传播距离,可以求得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在传播时间测量方法中,存在根据向浓度测量空间内发射后直接到达超声波接收振子的第一超声波与向浓度测量空间内发射后被超声波接收振子反射回超声波发射振子且被超声波发射振子再次发射至超声波接收振子的第二超声波的接收时间差异测量传播时间的方法。
然而,当第一超声波脉冲和第二超声波脉冲的时域波形为具有恒定振幅的波形等无特征时域波形时,将难以测量第一超声波脉冲和第二超声波脉冲的接收时间差异,从而可能降低浓度测量空间内超声波传播时间的测量精度以及气体浓度的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超声波传播时间的测量精度。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超声波的接收单元;以及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该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超声波输出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该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超声波之后接收的第二超声波输出的第二接收信号,求取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相关对象确定单元,该相关对象确定单元确定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相关性处理单元,该相关性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以及传播时间测量单元,该传播时间测量单元根据所述相关性求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并根据该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
优选地,所述相关对象确定单元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
优选地,包括浓度测量单元,该浓度测量单元根据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测量所述测量空间内的特定气体的浓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一种读入传播时间测量器的传播时间测量程序中,所述传播时间测量器包括:接收超声波的接收单元;以及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该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超声波输出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该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超声波之后接收的第二超声波输出的第二接收信号,求取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所述计算单元执行:确定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相关对象确定处理;确定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相关性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相关性求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且根据该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的传播时间测量处理。
优选地,所述相关对象确定处理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的处理,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的处理,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一种在传播时间测量器内执行的传播时间测量方法中,所述传播时间测量器包括:接收超声波的接收单元;以及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该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超声波输出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该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超声波之后接收的第二超声波输出的第二接收信号,求取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所述计算单元执行:确定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相关对象确定处理;确定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相关性处理;以及根据所述相关性求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且根据该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的传播时间测量处理。
优选地,所述相关对象确定处理包括: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的处理,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的处理,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超声波传播时间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2为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直达波信号和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的例示时域波形示意图。
图4为直达波信号的时域波形示意图。
图5为直达波信号、上包络线以及下包络线示意图。
图6为直达波信号、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第一下限变化率示意图。
图7为直达波信号和第一相关对象信号示意图。
图8所示为直达波信号与将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滑移时间ts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
图9所示为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滑移后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图10为发射电路生成的例示发射脉冲信号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的变形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12:电路板;14:测量电路;16:发射振子;18:接收振子;20:通气孔;22:连接器;24:反射面;26:温度传感器;28:处理器;30:收发控制单元;32: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4:相关性处理单元;36:浓度测量单元;38:发射电路;40:接收电路;42:存储单元;46:直达波信号;48: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50:上包络线;52:下包络线;54:第一上限变化率;56:第一下限变化率;58:第一相关对象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的示意图。该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包括具有气体浓度测量空间的壳体10,并根据超声波在壳体10内的气体中传播的传播速度测量气体浓度。壳体10上设有通气孔20,气体可经通气孔20在壳体10的内外流通。壳体10中的浓度测量空间的形状例如为长方体、圆柱形等。浓度测量空间并不一定在所有方向上由壳体10的侧壁包围,只要至少能够实现超声波的收发即可。
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电路板12。电路板12上安装有测量电路14、发射振子16、接收振子18以及连接器22。发射振子16根据测量电路14的操作发射超声波。接收振子18用于接收在壳体10内传播后的超声波。测量电路14根据直达波被接收振子18接收的时刻与一次来回延迟波在接收振子18上的接收时刻之间的差异,确定超声波从发射振子16至壳体10内侧的反射面24再至接收振子18的距离上传播时的传播时间。其中,直达波是指从发射振子16发射后在反射面24上发射后抵达接收振子18的超声波。此外,一次来回延迟波是指从发射振子16发射后被反射面24反射至接收振子18且随后依次被接收振子18、反射面24、发射振子16以及反射面24反射后再次抵达接收振子18的超声波。测量电路14根据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的传播时间和预先存储的传播距离,求取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测量电路14还根据自身配备的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确定壳体10内的温度,并进一步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温度测量值确定气体浓度。测量电路14还将气体浓度测量值输出至与连接器22连接的计算机、显示装置等外部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气体浓度测量装置的详细结构图。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包括壳体10、发射振子16、接收振子18、测量电路14以及连接器22。测量电路14包括发射电路38、接收电路40、温度传感器26、处理器28以及存储单元42。发射振子16、接收振子18以及连接器22与测量电路14连接。
作为计算单元的处理器28通过执行存于存储单元42内的程序或预先自动存储的程序,在内部构成收发控制单元30、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相关性处理单元34以及浓度测量单元36。这些构成单元除了由处理器28实现之外,还可分别由作为硬件的数字电路单独构成。
以下,对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实施的氢气浓度测量进行说明。发射电路38和发射振子16作为用于发射超声波的发射单元。发射电路38在收发控制单元30的控制下,向发射振子16输出发射脉冲信号。发射振子16将作为电信号的发射脉冲信号转换为超声波,并发射发射超声波脉冲。该发射超声波脉冲在壳体10的反射面24上发生反射后,抵达接收振子18。
抵达接收振子18的直达波的一部分经接收振子18、反射面24、发射振子16以及反射面24依次反射后,再次抵达接收振子18。抵达接收振子18的超声波除了所述直达波和一次来回延迟波之外,还有N次来回延迟波(N为2以上的整数)。N次来回延迟波为被接收振子18反射后在经反射面24、发射振子16以及反射面24反射回接收振子18这一来回路径上传播N次后被接收振子18接收的超声波。
接收振子18和接收电路40作为用于接收超声波的接收单元。接收振子18接收超声波后,将该接收超声波转换为作为电信号的接收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接收电路40。接收电路40在调节接收脉冲信号的电平后,将其输出至处理器28。随后,处理器28将表示所述接收信号的接收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42中。所述接收数据为将接收脉冲信号值与时间对应关联的数据。存储单元42中存储的接收数据在处理器28执行的处理当中,以合适方式读入处理器28。
接收信号中包含基于直达波的直达波信号,基于一次来回延迟波的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以及基于N次来回延迟波的N次来回延迟信号。以下,将对利用直达波信号和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确定超声波在从发射振子16至反射面24再至接收振子18的距离上传播时的传播时间的处理过程进行说明。
图3为直达波信号和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的例示时域波形图。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振幅。在图3示例中,直达波信号46的振幅大于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48的振幅,而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48迟于直达波信号46从接收电路40输出至处理器28。图4为不同横纵轴刻度下的直达波信号时域波形图。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虽与直达波信号的大小不同,时域波形与直达波信号的时域波形相同。
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求得连接直达波信号时域波形各峰点的上包络线的微分波形,以作为第一上限变化率。此外,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还求得连接直达波信号时域波形各谷点的下包络线的微分波形,以作为第一下限变化率。此外,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还根据第一上限变化率和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作为用于求取直达波信号与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的第一相关对象。然而,如下文所述,上述一系列处理对象为离散值。
图5所示为直达波信号46、上包络线50以及下包络线52。上包络线50为在峰点M(1),M(3),M(5)……M(2j-1)……之间插值后的时域波形。其中,j为整数。下包络线52为在谷点M(2),M(4),M(6)……M(2j)……之间插值后的时域波形。也就是说,峰点由在“M”右侧添加奇数的符号表示,而谷点由在“M”右侧添加偶数的符号表示。
其中,峰点M(2j-1)的振幅表示为y(2j-1),谷点M(2j)的振幅表示为y(2j)。此外,与峰点M(2j-1)对应的时刻表示为t(2j-1),与谷点M(2j)对应的时刻表示为t(2j)。
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根据D(2j-1)=y(2j-1)-y(2j-3)这一关系式,计算t(2j-1)时刻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值D(2j-1)。也就是说,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根据D(3)=y(3)-y(1),D(5)=y(5)-y(3),D(7)=y(7)-y(5)……,计算第一上限变化率的离散值。
此外,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根据D(2j)=y(2j)-y(2j-2)这一关系式,计算t(2j)时刻的第一下限变化率值D(2j)。也就是说,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根据D(2)=y(2)-y(0),D(4)=y(4)-y(2),D(6)=y(6)-y(4)……,计算第一下限变化率的离散值。
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还获取将在时间轴上离散排列的第一上限变化率离散值D(3),D(5),D(7)……和在时间轴上离散排列的第一下限变化率离散值D(2),D(4),D(6)……排列于同一时间轴上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也就是说,所获得的离散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的形式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D(2),D(3),D(4),D(5),D(6)……。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将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存储于存储单元42中。
图6示出了直达波信号46、第一上限变化率54以及第一下限变化率56。其中,所示的第一上限变化率54和第一下限变化率56为对离散值插值后获得的时域波形。图7所示为直达波信号46和第一相关对象信号58。其中,第一相关对象信号58为对离散值插值后获得的时域波形。
此外,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还通过对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实施与在直达波信号上实施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而获得离散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也就是说,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获得连接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时域波形各峰点的上包络线的微分波形,并将其作为第二上限变化率。此外,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还获得连接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时域波形各谷点的下包络线的微分波形,并将其作为第二下限变化率。另外,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还根据第二上限变化率和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作为用于求取直达波信号与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单元42中。
如此,相关对象确定单元32先通过求取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并通过求取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二下限变化率,然后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一下限变化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第一相关对象信号后将其存储于存储单元42中,并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第二下限变化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后将其存储于存储单元42中。
相关性处理单元34可读取存于存储单元42中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和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离散值。相关性处理单元34可通过对第一相关对象信号和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离散值进行插值处理而增加时间轴上的离散值。
相关性处理单元34可确定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滑移时间ts后获得的滑移后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滑移后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为将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朝时间轴负方向滑移时间ts后获得的信号。其中,相关性为衡量两个信号的时域波形的匹配程度的值。相关性为通过将最大绝对值作为1而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的值。两个信号的时域波形越匹配,则相关性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
相关性处理单元34具有作为传播时间测量单元的功能,以在逐渐调节滑移时间ts的同时求取相关性,并将相关性达到最大时的滑移时间ts除以2的值作为传播时间tp。传播时间tp为超声波在从发射振子16至反射面24再至接收振子18的距离上传播时的传播时间。
如上所述,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中形成有根据直达波被接收振子18接收的时刻与一次来回延迟波被接收振子18接收的时刻之间的差异,求取超声波在从发射振子16至反射面24再至接收振子18的距离上传播时的传播时间的传播时间测量器。
存储单元42中存有传播距离d0。传播距离d0为预先测得的超声波从发射振子16传播至壳体10的反射面24并从反射面24传播回接收振子18的距离。浓度测量单元36从存储单元42读取传播距离d0后,通过将传播距离d0除以传播时间tp而求得传播速度测量值vm(=d0/tp)。此外,浓度测量单元36还根据温度传感器26的测量值求取温度测量值Tm。浓度测量单元36根据下式(式1)计算氢气浓度p:
式1
Figure BDA0002433721780000111
其中,k为气体比热比,R为气体常数,Mh为氢气分子量,Ma为不含氢气时的空气分子量。当假设作为测量对象的空气仅由80%的氮气以及20%的氧气组成时,比热比k可以为1.4。此外,气体常数R为8.31,氢气分子量Mh为2.0,空气分子量Ma为28.8。如上所述,传播速度测量值vm和温度测量值Tm由浓度测量单元36求取。
由于式1右侧各值均已知,因此浓度测量单元36按照式1计算氢气浓度p。处理器28将按上述方式求得的氢气浓度p经连接器22输出至外部计算机。当气体浓度测量装置配备显示面板时,处理器28可在该显示面板上显示氢气浓度p。
在本实施方式的浓度测量装置中,求取连接直达波信号时域波形各峰点的上包络线的微分波形,以将其作为第一上限变化率,并求取连接直达波信号时域波形各谷点的下包络线的微分波形,以将其作为第一下限变化率。此外,还获得将第一上限变化率和第一下限变化率的离散值在时间轴上排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在本实施方式的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中,还按照同样的方式,求取连接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时域波形各峰点的上包络线的微分波形,以将其作为第二上限变化率,并求取连接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时域波形各谷点的下包络线的微分波形,以将其作为第二下限变化率。此外,还获得将第二上限变化率和第二下限变化率的离散值在时间轴上排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随后,在求得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第二相关对象信号滑移时间ts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后,将相关性达到最大时的滑移时间ts的一半作为传播时间tp。
通过上述处理方式,第一相关对象信号和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不与直达波和一次来回延迟波的振幅相关,而与包络线的时间变化率相关。如此,与求取振幅变化平缓的直达波信号与将振幅变化平缓的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滑移时间ts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做法相比,可以使滑移时间ts调节时的相关性峰更为尖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传播时间tp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气体浓度的测量精度。
另外,由于传播时间的测量基于接收振子18对直达波和一次来回延迟波的接收时间之间的差异,因此发射电路38、发射振子16、接收振子18、接收电路40等的延迟时间对测量值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其次,即使直达波和一次来回延迟波的波形在气体密度、温度等测量条件的作用下变形时,由于此类波形变形以同样的方式发生于直达波和一次来回延迟波中。因此波形变形对相关性的影响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测量条件变化导致的测量误差。
图8所示为直达波信号与将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滑移时间ts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其中,横轴表示滑移时间ts,纵轴表示相关性。图9所示为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滑移后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其中,横轴表示滑移时间ts,纵轴表示相关性。与图8所示相关性相比,图9所示相关性随滑移时间ts的峰值变化更大。从这些附图可容易理解地看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传播时间tp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气体浓度的测量精度。
虽然上文中描述了利用直达波信号与一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求取超声波在从发射振子16至反射面24再至接收振子18的距离上传播时的传播时间且根据该传播时间测量氢气浓度的处理方法,但也可利用直达波信号与N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求取等于上述传播时间N倍的时间(N倍传播时间),并根据该N倍传播时间测量氢气浓度。在该情形中,可通过将传播距离d0的N倍除以N倍传播时间的方式求得传播速度测量值vm,并利用该传播速度测量值vm测量氢气浓度。此外,也可利用N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与N-M次来回延迟波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求取等于上述传播时间的N-M倍的时间(N-M倍传播时间),并根据该N-M倍传播时间测量氢气浓度。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M为1以上的整数,而且满足N>M这一关系。在该情形中,可通过将传播距离d0的N-M倍除以N-M倍传播时间的方式求得传播速度测量值vm,并利用该传播速度测量值vm测量氢气浓度。
图10所示为发射电路38在收发控制单元30的控制下产生的例示发射脉冲信号。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振幅。所述发射脉冲信号为由成对的正负信号构成的差分信号。发射振子16发出的超声波脉冲为基于正信号减去负信号后去除直流成分后的残余部分的脉冲。从时刻t0开始,生成跨5个周期的方波正信号,从时刻t0起5个周期后的时刻t1,生成跨3个周期的相反位相方波正信号。在时刻t0至时刻t1的时间段内,负信号水平为0。此外,在时刻t1以后,生成跨3个周期的方波负信号。在时刻t1以后,负信号与正信号成极性相反的关系。通过这一发射脉冲信号,发射振子16可发射在第6周期位相反转且振幅变大的超声波。通过这一方式,可使得接收振子18接收包络线时间变化率较大的超声波,并使得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滑移后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峰更为尖锐,从而提高传播时间tp的测量精度,并进而提高气体浓度的测量精度。
虽然本文描述了5个周期的正相信号后接3个周期的反相信号的发射脉冲信号的情形,但是正相信号的周期数(重复次数)和反相信号的周期数可以为任意数。此外,反相信号的振幅既可与正相信号的振幅相同,也可与正相信号的振幅不同,也就是说,反相信号的振幅可不为正相信号振幅的两倍,而且可以为任意大小。另外,反相信号的频率可与正相信号频率不同。
此外,虽然上文中描述了发射振子16和接收振子18分别单独设置的结构,但是此两超声波振子也可作为同一部件。也就是说,还可以采用与发射电路38和接收电路40同时连接的同一超声波振子的结构,并使得该超声波振子同时进行超声波脉冲的发射和接收。
此外,虽然上文中描述了由发射振子16向壳体10的反射面24发射超声波并由接收振子18接收从壳体10的反射面24反射回的超声波的结构。在该结构之外,也可如图11所示,采用发射振子16与接收振子18相对设置的结构。在该情形中,发射振子16发出的超声波在壳体10内传播后被接收振子18直接接收,而且将发射振子16发射后直接到达接收振子18并被接收振子18接收的超声波作为直达波。将发射振子16发射后被接收振子18反射回发射振子16且随后再次被发射振子16反射至接收振子18并被接收振子接收的超声波作为一次来回延迟波,将发射振子16发射后在被接收振子18反射回发射振子16且随后被发射振子16反射回接收振子18这一来回路径上传播N次后被接收振子18接收的超声波作为N次来回延迟波。
虽然上文中描述了测量氢气浓度的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实施方式,但是该气体浓度测量装置还可测量其他气体的浓度。在该情形中,需要将式1中的比热比k、分子量等相应替换为测量对象气体的值。

Claims (4)

1.一种传播时间测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收单元,接收超声波;以及
一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超声波输出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超声波之后接收的第二超声波输出的第二接收信号,求取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一相关对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
一相关性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以及
一传播时间测量单元,根据所述相关值求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并根据所述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所述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
其中,所述相关对象确定单元用于:
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
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
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
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
2.一种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播时间测量器;以及
一浓度测量单元,所述浓度测量单元根据超声波在所述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测量所述测量空间内的特定气体的浓度。
3.一种传播时间测量器可读的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播时间测量器包括:
一接收单元,接收超声波;以及
一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超声波输出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超声波之后接收的第二超声波输出的第二接收信号,求取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
其中,所述传播时间测量程序使得所述计算单元执行:
确定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相关对象确定处理;
确定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相关性处理;以及
根据所述相关值求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且根据所述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的传播时间测量处理,
其中,所述相关对象确定处理包括:
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的处理,
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的处理,
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以及
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
4.一种在传播时间测量器中执行的传播时间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播时间测量器包括:
一接收单元,接收超声波;以及
一计算单元,根据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第一超声波输出的第一接收信号以及由所述接收单元基于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超声波之后接收的第二超声波输出的第二接收信号,求取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
其中,所述传播时间测量方法使得所述计算单元执行:
确定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一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一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以及根据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上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上限变化率和作为所述第二接收信号的下包络线变化率的第二下限变化率获得的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相关对象确定处理;
确定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将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在时间轴上移动后获得的信号之间的相关值的相关性处理;以及
根据所述相关值求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与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且根据所述时间差求得超声波在测量空间内的传播时间的传播时间测量处理,
其中,所述相关对象确定处理包括:
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峰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的处理,
通过求得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各谷值之间的差分而获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的处理,
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一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一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以及
通过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上限变化率和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离散的所述第二下限变化率按时间顺序排列而获得所述第二相关对象信号的处理。
CN201880064113.4A 2017-10-04 2018-09-28 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Active CN1111644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4408A JP6909697B2 (ja) 2017-10-04 2017-10-04 伝搬時間測定器、気体濃度測定装置、および伝搬時間測定プログラム
JP2017-194408 2017-10-04
PCT/JP2018/036246 WO2019069804A1 (ja) 2017-10-04 2018-09-28 伝搬時間測定器、気体濃度測定装置、伝搬時間測定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伝搬時間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420A CN111164420A (zh) 2020-05-15
CN111164420B true CN111164420B (zh) 2022-08-05

Family

ID=65994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4113.4A Active CN111164420B (zh) 2017-10-04 2018-09-28 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4397B2 (zh)
EP (1) EP3696540B1 (zh)
JP (1) JP6909697B2 (zh)
KR (1) KR102619158B1 (zh)
CN (1) CN111164420B (zh)
CA (1) CA3078380A1 (zh)
WO (1) WO20190698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2497B2 (ja) * 2017-10-04 2022-01-28 上田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伝搬時間測定装置、気体濃度測定装置および伝搬時間測定プログラム
JP2023072291A (ja) * 2021-11-12 2023-05-24 日清紡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気体濃度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34587A (en) * 1976-09-13 1978-03-31 Denriyoku Chuo Kenkyusho Method of measuring difference in time between soundddischarging signals
JPS60138422A (ja) 1983-12-27 1985-07-23 Toshiba Corp 流量測定装置
JPS60138423A (ja) * 1983-12-27 1985-07-23 Toshiba Corp 流量測定装置
US4787252A (en) 1987-09-30 1988-11-29 Panametrics, Inc. Differential correlation analyzer
US5060514A (en) 1989-11-30 1991-10-29 Puritan-Bennett Corporate Ultrasonic gas measuring device
JPH0658751A (ja) 1992-06-09 1994-03-04 Nkk Corp 超音波信号処理装置及び超音波厚み計
JPH05346421A (ja) 1992-06-15 1993-12-27 Hitachi Ltd 超音波伝搬時間差測定法及びその装置
EP0654666B1 (en) 1993-06-07 2001-11-07 Nkk Corporatio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for ultrasonic inspection apparatus
JP2000206099A (ja) * 1999-01-11 2000-07-28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ガス濃度センサ
JP2000249691A (ja) * 1999-03-03 2000-09-14 Ngk Spark Plug Co Ltd ガス濃度センサ
CA2403862C (en) 2001-01-22 2010-06-29 Teijin Limited Ultras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ow rate of gas
JP4536939B2 (ja) 2001-01-22 2010-09-01 帝人株式会社 超音波反射式ガス濃度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4135056B2 (ja) * 2001-02-15 2008-08-2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超音波流量計
JP3700000B2 (ja) * 2002-07-19 2005-09-28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気体濃度計測装置および気体濃度計測方法
CN1542447A (zh) * 2003-11-06 2004-11-03 南京师范大学 液固两相流浓度超声测试方法
JP2005337848A (ja) * 2004-05-26 2005-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音波測距装置
US7574894B2 (en) * 2006-04-25 2009-08-18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ASM output ultrasonic oxygen sensor
JP4928989B2 (ja) * 2007-03-07 2012-05-09 株式会社東芝 超音波診断装置および超音波診断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DE102009049067A1 (de) * 2009-10-12 2011-04-1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ten Ultraschall- Laufzeitdifferenzmessung
JP2012042449A (ja) * 2010-07-20 2012-03-01 Univ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超音波伝搬時間計測方法及び超音波伝搬時間計測装置
US8834376B2 (en) * 2012-02-28 2014-09-16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Health Dispersive ultrasound technology as a diagnostic device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EP2762921B1 (de) * 2013-01-30 2014-12-31 Sick Ag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Signallaufzeit
DE102013106544A1 (de) * 2013-06-24 2014-12-24 Sick Ag Ultraschallmessvorrichtung
GB201411701D0 (en) 2014-07-01 2014-08-13 Pcm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ultrasound flow prob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6540B1 (en) 2023-04-26
EP3696540A1 (en) 2020-08-19
US11054397B2 (en) 2021-07-06
WO2019069804A1 (ja) 2019-04-11
JP2019066421A (ja) 2019-04-25
KR20200066297A (ko) 2020-06-09
CN111164420A (zh) 2020-05-15
KR102619158B1 (ko) 2023-12-29
CA3078380A1 (en) 2019-04-11
JP6909697B2 (ja) 2021-07-28
US20200264136A1 (en) 2020-08-20
EP3696540A4 (en)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6371A (zh) 一种超声波液位测量方法和超声波液位测量装置
CN111164420B (zh) 传播时间测量器、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CN107407587B (zh) 使用辅助参考信号对之间的相关的液位测量
US20210003436A1 (en) Time-of-flight generating circuit and chip, flow meter and method of the same
JPH11218436A (ja) 超音波液位計測装置
CN202066962U (zh) 多功能超声波测量仪
JP2007187506A (ja) 超音波流量計
EP2182349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tarting instant of a periodically oscillating signal response
JP2011141236A (ja) 減衰材の肉厚算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WO2018117007A1 (ja) 気体濃度測定装置およびその校正方法
CN111164421B (zh) 超声波发射器、传播时间测量装置、气体浓度测量装置、传播时间测量程序及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US20220291026A1 (en) Propagation time measurement device
JP4904099B2 (ja) パルス状信号の伝搬時間測定装置及び超音波式流量測定装置
JP2003329502A (ja) 超音波流量計および超音波流量計の自己診断方法
WO2023085152A1 (ja) 気体濃度測定装置
JP2013195112A (ja) 音波センサ
WO2023085151A1 (ja) 気体濃度測定装置
CN211452527U (zh) 超声波液位计
JP2007064988A5 (zh)
JPH10300767A (ja) 超音波・圧力式波向・波高計測装置
RU30974U1 (ru) Ультразвук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уровня жидкости в резервуарах
KR20140085963A (ko) 초음파 신호 처리를 이용한 두께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JP2013219445A (ja) センサ受波感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