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362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362A
CN111164362A CN201880061723.9A CN201880061723A CN111164362A CN 111164362 A CN111164362 A CN 111164362A CN 201880061723 A CN201880061723 A CN 201880061723A CN 111164362 A CN111164362 A CN 111164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cooling module
chamber
fan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17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祐庚
金京锡
朴正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164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25D11/02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wo or more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plug-i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3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to fix, clamp, or connect water pipes or evaporation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D2500/02Geometry pro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冰箱包括:本体,具有正面开放的储藏室,形成有冷却模块容置空间;门,开闭储藏室;以及冷却模块,容置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此外,冷却模块包括散热部、吸热部以及隔开散热部和吸热部的冷却模块挡板。散热部可以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对压缩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以及向冷凝器吹送外气的冷凝风扇,散热部以在冷却模块的左侧和右侧中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吸热部可以包括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以及将储藏室的冷气向蒸发器和储藏室循环的蒸发风扇,吸热部配置于散热部的旁边,从而具有容易地连接压缩机和蒸发器的优点,并且具有容易地实现修理等服务或组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对冷冻室或冷藏室等储藏室进行冷却的蒸发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使食品或药品、化妆品等被冷却物(以下,为了说明上的便利而称为食品)变冷或以低温状态保存,从而防止其腐坏、变质的装置。
冰箱包括用于储存食品的储藏室和用于冷却储藏室的冷冻循环装置。冷冻循环装置可以包括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以及蒸发器。
冰箱可以包括维持为零下的温度范围的冷冻室和维持为零上的温度范围的冷藏室,这样的冷冻室或冷藏室可以利用至少一个蒸发器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冰箱可以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的内部并形成有正面开放的空间的内壳,并可以还包括配置于内壳内部并将内壳的内部隔开为储藏室和热交换室的冷气吐出管道以及配置于热交换室的蒸发器和蒸发风扇。此外,这样的冰箱可以在内壳的外部形成有额外的机械室,在机械室可以配置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冷凝风扇,机械室内的压缩机可以利用制冷剂管与热交换室内的蒸发器相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由于蒸发器配置于冷气吐出管道和内壳内壁之间,存在有储藏室的容积按蒸发器的前后方向厚度尺寸减少,并且不易较大地增大冰箱容量的问题。
此外,存在有配置于内壳内部的蒸发器和配置于机械室内部的蒸发器之间的制冷剂管的长度比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的距离更长,并且蒸发器和压缩机的安装工序复杂的问题。
另外,最近的冰箱中可以包括用于冷却冷冻室的冷冻室蒸发器和用于冷却冷藏室的冷藏室蒸发器,在此情况下,存在有将两个蒸发器分别进行安装的作业复杂,将两个蒸发器分别与压缩机相连接的制冷剂管的长度较长,并且将两个蒸发器与压缩机进行连接的作业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地连接压缩机和蒸发器,并容易地实现修理等服务或组装的冰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冰箱的高度过高,并且能够使制冷剂管的长度最小化的冰箱。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冰箱可以包括:本体,具有正面开放的至少一个储藏室,形成有冷却模块容置空间;门,开闭储藏室;以及冷却模块,容置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冷却模块包括散热部、吸热部以及隔开散热部和吸热部的冷却模块挡板。散热部可以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对压缩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以及向冷凝器吹送外气的冷凝风扇。此外,散热部可以在冷却模块的左侧和右侧中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吸热部可以包括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以及将储藏室的冷气向蒸发器和储藏室循环的蒸发风扇。此外,吸热部可以配置于散热部的旁边。
本体可以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冷冻模块容置空间可以在本体挡板的后方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形成。
冷却模块的高度可以高于本体挡板的高度。
压缩机、蒸发器以及冷凝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朝向本体挡板。
蒸发器可以与本体挡板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隔开。本体挡板的后端和蒸发器之间的前后方向隔开距离可以小于本体挡板的前后方向长度。
蒸发器可以水平地横卧配置。
蒸发器可以包括:制冷剂管,制冷剂通过制冷剂管;以及至少一个导热片,与制冷剂管相结合,用于将冷气沿着水平方向引导。
蒸发器可以包括冷却冷冻室的冷冻室蒸发器和冷却冷藏室的冷藏室蒸发器。此外,冷却模块可以还包括隔开冷冻室蒸发器和冷藏室蒸发器的吸热部挡板。
冷冻室蒸发器的左右方向长度可以大于冷藏室蒸发器的左右方向长度。
冷藏室蒸发器可以位于冷冻室蒸发器和散热部之间。
吸热部可以还包括将外部与蒸发器进行隔热的吸热部隔热件。吸热部隔热件的厚度可以小于本体的隔热件的厚度。
在冷凝器的前方可以配置所述冷凝风扇,在冷凝风扇的前方可以配置压缩机,冷凝风扇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朝向冷凝器及压缩机。
冷却模块可以还包括冷却模块主体。
在冷却模块主体可以形成有使外气向所述散热部吸入的进气口和使通过所述散热部的空气吐出的出气口。
冷却模块主体可以包括包围散热部的后部主体和侧部主体。进气口可以包括形成于所述后部主体的后部进气口和形成于侧部主体的侧部进气口。出气口可以形成为在侧部主体中的侧部进气口的前方与侧部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隔开。
压缩机的高度可以为压缩机的水平方向长度的0.8倍以下。此外,冷凝器的水平方向长度可以大于冷凝器的上下方向长度。
冷凝风扇的水平方向长度可以比冷凝器的水平方向长度和压缩机的水平方向长度都大。
冷凝风扇可以包括在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左右进行配置的一对风扇单元。
冷却模块主体可以形成冷却模块的外观并容置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
冷却模块主体可以包括:下部主体及上部主体,沿着上下方向隔开;一对侧部主体,沿着左右方向隔开;后部主体,连接一对侧部主体的后方部;以及前部主体,连接一对侧部主体的前方部。
散热部和吸热部可以配置于一对侧部主体之间。
蒸发风扇可以是在底面和顶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有吸入口,并在顶面和底面以外形成有吐出口的离心风扇,离心风扇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为在蒸发器的上侧与所述蒸发器在上下方向上相重叠。
蒸发器可以包括冷却冷冻室的冷冻室蒸发器和冷却冷藏室的冷藏室蒸发器。此外,蒸发风扇可以包括:冷冻风扇,配置于冷冻室蒸发器的上侧;以及冷藏风扇,配置于冷藏室的上侧,并与冷冻风扇在水平方向上隔开。
本体可以包括上部出气口管道,上部出气口管道配置于冷藏室和冷冻室中位于上侧的储藏室的内部,并可以形成有吐出从吸热部吹送的冷气的多个上部吐出孔。
冷却模块可以在顶面形成有上部进气口,上部进气口将冷藏室和冷冻室中位于上侧的储藏室的冷气向吸热部吸入。
冰箱可以包括下部进气口管道,下部进气口管道配置于冷藏室和冷冻室中位于下侧的储藏室的内部。下部进气口管道可以在下部形成有吸入冷气的下部进气口,下部进气口管道将吸入到下部进气口的冷气向吸热部引导。
本体可以还包括下部出气口管道,下部出气口管道配置于所述冷藏室和冷冻室中位于下侧的储藏室的内部。下部出气口管道可以形成有吐出从吸热部吹送的冷气的多个下部吐出孔。
冷却模块可以还包括将冷冻风扇和冷藏风扇中的一个风扇的吐出口与下部出气口管道相连接的连接管道。
压缩机可以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往复电机,配置于内部空间,具有定子和移动件;缸筒,在内周面具有缸筒侧轴承面;活塞,在外周面具有活塞侧轴承面,以与移动件一同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连接于移动件,形成有向缸筒的内部吸入引导制冷剂的吸入流路;吸入阀,设置于活塞并开闭吸入流路;以及吐出阀,设置于缸筒并开闭缸筒和活塞之间形成的压缩空间,在缸筒可以贯穿形成有将气体向缸筒侧轴承面和活塞侧轴承面之间引导的轴承孔。压缩机的作为活塞的运动方向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与活塞的运动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
冷凝风扇及冷凝器各自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冷却模块容置空间的前后方向长度可以小于本体的前后方向长度。
在冷却模块可以形成有使外气向散热部吸入的进气口和使通过散热部的空气吐出的出气口。
冷却模块一例的出气口可以形成于冷却模块的背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一面。
冷却模块另一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可以形成于冷却模块的背面。
本体具有正面开放的至少一个储藏室,并形成有冷却模块容置空间。
一方式的冰箱包括:本体、门以及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散热部,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以及冷凝风扇;吸热部,包括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并配置于所述散热部的旁边;以及冷却模块挡板,隔开所述散热部和吸热部。
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往复电机,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具有定子和移动件;缸筒,在内周面具有缸筒侧轴承面;活塞,在外周面具有活塞侧轴承面,以与所述移动件一同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移动件,并形成有向所述缸筒的内部吸入引导制冷剂的吸入流路。
所述压缩机包括:吸入阀,设置于所述活塞并开闭所述吸入流路;以及吐出阀,设置于所述缸筒并开闭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的压缩空间,在所述缸筒贯穿形成有轴承孔,轴承孔将气体向所述缸筒侧轴承面和所述活塞侧轴承面之间引导。
所述压缩机的作为所述活塞的运动方向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与所述活塞的运动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
所述冷凝风扇及冷凝器各自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在所述冷却模块形成有使外气向所述散热部吸入的进气口和使通过所述散热部的空气吐出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冷却模块的背面和侧面中的至少一面。
所述本体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所述冷却模块容置空间的前后方向长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前后方向长度。
所述本体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所述冷却模块的高度高于所述本体挡板的高度。
在另一方式的冰箱的冷却模块可以形成有使外气向所述散热部吸入的进气口和使通过所述散热部的空气吐出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形成于所述冷却模块的背面。
所述本体可以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所述冷却模块容置空间的前后方向长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前后方向长度。
所述本体可以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所述冷却模块的高度高于所述本体挡板的高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能够容易地连接压缩机和蒸发器的优点,并且具有容易地实现修理等服务或组装的优点。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在用于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的后方配置冷却模块,因此在避免冰箱整体高度变得过高的情况下,能够使冷冻室和冷藏室各自的容积最大化,并且使冷却模块的噪音传递到冰箱的前方的情形最小化。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高度彼此不同,冷却模块也能够均与冷冻室及冷藏室靠近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冷气循环通道的长度最小化,并且能够更加迅速地冷却冷冻室和冷藏室。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使冷冻模块容置空间的高度最小化,从而能够使因冷冻模块而储藏室的容积减小的情形最小化。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能够使冷冻模块最大程度地紧凑化。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本体挡板能够使压缩机、冷凝风扇或蒸发风扇中至少一个的噪音传递到前方的情形最小化。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吸热部挡板能够防止彼此靠近地配置的冷冻室蒸发器和冷藏室蒸发器之间的冷气混合,能够以最优状态控制具有温度差的冷冻室和冷藏室各自的温度。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左右方向长度短的冷藏室蒸发器位于左右方向长度长的冷冻室蒸发器和散热部之间,能够使冷冻室蒸发器的一部分和冷藏室蒸发器分别最大程度地靠近冰箱中心进行布置,冷气能够向冷冻室及冷藏室整体均匀地供应。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能够将产生噪音的压缩机及冷凝风扇分别与冰箱的正面及冰箱的背面分别最大程度地隔开,能够使噪音通过冰箱的正面或冰箱的背面传递到外部的情形最小化。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外气在通过后部进气口和侧部进气口迅速地吸入到散热部后,可以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使冷凝器和压缩机进行散热的外气将通过侧部出气口向冰箱的侧部方向吐出,因此,能够使冰箱向墙面更靠近地配置。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压缩机的高度为压缩机的水平方向长度的0.8倍以下,并且冷凝器的水平方向宽度大于冷凝器的上下方向宽度,能够使散热部的最大高度最小化,并且使因散热部而冷却模块整体高度上升的情形最小化。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冷凝风扇包括左右进行配置的一对风扇单元,与冷凝风扇由一个大型风扇单元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冷凝风扇的整体高度,外气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进行散热,并且使散热部具有高的散热性能。
并且,具有如下优点:蒸发风扇由在蒸发器上侧以与蒸发器相重叠的方式配置且水平地横卧的离心风扇构成,因此,能够使吸热部的整体高度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冰箱的储藏室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冰箱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冷却模块从本体分离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5是放大示出图4所示的“D”部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却模块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图1所示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1所示的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却模块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冻室蒸发器及冷冻室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冻室蒸发器及冷冻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冰箱的储藏室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冰箱的背面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冷却模块从本体分离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冰箱可以包括本体1、门2以及冷却模块3。在本体1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储藏室。本体1的储藏室的正面可以开放。本体1可以包括本体挡板11。在本体1可以形成有由本体挡板11隔开的多个储藏室。
在本体1可以形成有冷冻室F和冷藏室R。本体挡板11可以配置于冷冻室F和冷藏室R之间,并且可以将冷冻室F和冷藏室R隔开为彼此独立的冷却空间。
如图1所示,本体挡板11的一例可以呈水平的方式配置。在此情况下,本体挡板11可以将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上下进行隔开,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的一个可以位于本体挡板11的上侧,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的另一个可以位于本体挡板11的下侧。
本体挡板11的另一例可以呈垂直的方式配置。在此情况下,本体挡板11可以将冷冻室F和冷藏室R左右进行隔开,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的一个可以位于本体挡板11的左侧,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的另一个可以位于本体挡板11的右侧。
以下,举出本体挡板11在本体1呈水平的方式形成,从而将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上下进行隔开的例进行说明。
本体1可以包括形成本体1的外观的外壳12。外壳12可以整体上呈六面体形状。本体1可以包括:冷冻室内壳13,在内部形成有冷冻室F;冷藏室内壳14,在内部形成有冷冻室R。冷冻室内壳13和冷藏室内壳14各自的正面可以开放,其各自可以呈具有上板、下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后板的六面体形状。
在冷冻室F位于冷藏室R的下方的情况下,冷冻室F的上板和冷藏室R的下板、冷冻室F的上板和冷藏室R的下板之间的隔热件19(参照图8至10)可以构成本体挡板11。
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体1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置冷却模块3的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不形成于本体1的正面和顶面以及底面,可以形成于本体1的上端1A和下端1B之间的高度。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具有其顶面和底面以及正面被阻挡的形状。
如图3所示,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在本体1的背面形成为向前方方向凹陷的形状。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在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至少一面和背面开放。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呈其背面和两侧面分别开放的形状。
当冷却模块3容置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时,如图2所示,冷却模块3的一部分可以向外部露出。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位于本体1的后方。当本体1以本体1的前后方向中心为基准隔开为前方部和后方部时,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位于后方部。
本体1可以包括:上侧对向面1C,位于冷却模块3的上侧,并与冷却模块3的顶面相向;下侧对向面1D,位于冷却模块3的下侧,并与冷却模块3的底面相向;前方侧对向面1E,位于冷却模块3的前方,并与冷却模块3的正面相向。
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呈大致直六面体形状。此外,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前后方向Y长度可以小于本体1的前后方向Y长度。
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左右方向X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上下方向Z长度及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前后方向Y长度。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前后方向Y长度可以大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上下方向Z长度。此外,冷冻模块容置空间S1可以在本体挡板11的后方沿着左右方向X较长地形成。
门2可以开闭储藏室的方式配置。门2可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在本体1,或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在本体1。门2可以包括多个门21、22,多个门21、22可以包括用于开闭冷冻室F的冷冻室门21和用于开闭冷藏室R的冷藏室门22。
冷却模块3可以利用制冷剂吸收储藏室中流动的空气的热量之后,将热量向外气进行释放,其可以是冷冻循环装置。冷却模块3可以包括用于吸收储藏室空气的热量的吸热部A(参照图7)和用于向外气释放热量的散热部B(参照图7)。
冷却模块3可以容置于本体1的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冷却模块3可以在安装于本体1的状态下与储藏室相连通,并可以吸收储藏室空气的热量。冷却模块3可以将这样的热量向从冷却模块3的外部吸入的外气释放。
冷却模块3可以配置于本体挡板11的后方,在此情况下,不仅可以使冷冻室和冷藏室各自的容积达到最大,还可以避免冰箱整体的高度过高。此外,能够使冷却模块3的噪音向冰箱的前方传递的情形最小化。
在冷却模块3配置于本体挡板11的后方的情况下,冷却模块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朝向本体挡板11。冷却模块3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位于本体挡板11的后方,其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朝向本体挡板11的背面。其中,本体挡板11的背面可以是在本体挡板11中位于冷却模块3的前方并与冷却模块3的正面相向的前方侧对向面1E。
另外,如图1所示,本体1可以还包括:下部出气口管道15、下部进气口管道16以及上部出气口管道17。
下部出气口管道15可以配置于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位于下侧的储藏室(以下,称为下部储藏室)的内部。在下部出气口管道15可以形成有用于将从吸热部A(参照图7)吹送的冷气向下部储藏室吐出的多个下部吐出孔15A。
下部出气口管道15可以配置为在形成下部储藏室的内壳的后板和下部储藏室的开放的正面中更靠近于后板。
下部进气口管道16可以配置于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位于下侧的储藏室(即,下部储藏室)的内部。下部进气口管道16可以在下部形成有用于吸入冷气的下部进气口16A。下部进气口管道16可以将从下部进气口16A吸入的冷气向吸热部A引导。下部进气口管道16可以配置为在形成下部储藏室的内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中更靠近于其中的一个侧板。下部进气口管道16可以配置为在形成下部储藏室的内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中更靠近于与吸热部A更靠近的侧板。
上部出气口管道17可以配置于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位于上侧的储藏室(以下,称为上部储藏室)的内部。上部出气口管道17可以形成有用于将从冷却模块3的吸热部A(参照图7)吹送的冷气向上部储藏室吐出的多个上部吐出孔17A。此外,上部出气口管道17可以配置为在形成上部储藏室的内壳的后板和上部储藏室的开放的正面中更靠近于后板。
下部进气口管道16可以吸入下部储藏室的冷气并将其向吸热部A引导,在吸热部A被冷却之后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下部出气口管道16向下部储藏室吐出。另外,从吸热部A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上部出气口管道17向上部储藏室吐出。
如上所述,如果冷却模块3位于本体挡板11的后方,则冷却模块3能够与下部储藏室和上部储藏室均最大程度地靠近,在与下部储藏室和上部储藏室分别靠近的位置上,能够分别对下部储藏室和上部储藏室迅速地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的冷却模块3可以包括用于压缩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31(参照图4)。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5是放大示出图4所示的“D”部的图。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31可以是活塞142在缸筒141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的往复式压缩机,并可以是活塞142和缸筒141之间流入的气体可以代替油等润滑剂的压缩机。
为此,在缸筒141的内周面可以形成有缸筒侧轴承面141a,在活塞142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活塞侧轴承面142a,在缸筒141可以形成有用于将气体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之间引导的轴承孔141b。
如上所述,引导到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的气体可以像油一样起到润滑作用。
如上所述的压缩机31无需用于向活塞142和缸筒141之间供油的供油装置,并且无需在压缩机31内部形成用于容置油的额外的空间。在压缩机31不包括供油装置的情况下,可以使结构简单,并可以使压缩机的整体尺寸最小化,从而实现小型化。
如上所述,无需供油装置的压缩机31能够提高散热部B尤其是压缩机31周边的空间利用率,并能够使冷却模块3变得紧凑。
以下,对压缩机31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压缩机31可以包括:壳体110、往复电机130、缸筒141以及活塞142。壳体110可以形成压缩机31的外观。壳体110可以具有内部空间。
在壳体110可以配置有用于将制冷剂向壳体110内部引导的吸入管112。吸入管112可以使其一端位于壳体110的内部空间的方式连接于壳体110。在壳体110可以配置有用于将被压缩的制冷剂向外部引导的吐出管113。吐出管113可以使其一端位于壳体110内部的方式连接于壳体110。
在壳体110的内部可以配置有用于支撑往复电机130及缸筒141的框架120。往复电机130可以配置于内部空间。往复电机130可以具有定子131和移动件132。定子131可以包括定片和与定片相结合的线圈,移动件132可以包括由定子131进行往复运动的磁体和用于固定磁体的磁体支架。
缸筒141可以在内部形成有能够使活塞142进行往复运动的空间。在缸筒141的内周面可以形成有缸筒侧轴承面141a。
活塞142可以与移动件132一同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连接于移动件132。在活塞142可以形成有用于将制冷剂向缸筒141的内部吸入引导的吸入流路E。在活塞142和缸筒141之间可以形成有对通过吸入流路E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空间S2。
活塞142可以包括与缸筒141一同形成压缩空间S2的一端,在一端可以形成有用于将吸入流路E的制冷剂向压缩空间S2引导的通孔。吸入流路E可以在活塞142内部沿着与活塞142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吸入流路E可以在活塞142的长度方向上较长地形成。
在活塞142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朝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的活塞侧轴承面142a。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可以彼此相向的方式形成,如果气体流入到其之间,则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可以起着气体轴承的作用。
压缩机31可以引导压缩空间S2中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之间流入。为此,在缸筒141可以贯穿形成有用于将压缩空间S2中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之间引导的轴承孔141b。
另外,压缩机31可以还包括:吸入阀143,设置于活塞142并用于开闭吸入流路E;吐出阀144,设置于缸筒141并用于开闭缸筒141和活塞142之间形成的压缩空间S2。
此外,压缩机31可以还包括:吐出盖146,形成有用于容置吐出阀144的空间;弹簧147,配置于吐出盖146内部,将吐出阀144沿着活塞142的方向施压。吐出管113可以与吐出盖146相连接,当吐出阀144开放时,流入到吐出盖146的气体制冷剂可以通过吐出管113向压缩机31外部引导。
并且,压缩机31可以还包括用于引导活塞142的共振运动的共振弹簧151、152,从而能够减少因活塞142的移动而导致振动及由此引起的噪音的发生。
在无需供油装置的压缩机31的一例中,压缩空间S2的气体可以直接流入到轴承孔141b并通过轴承孔141b之后,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之间流入。在此情况下,轴承孔141b可以形成为其一端朝向压缩空间S2且另一端朝向活塞侧轴承面142a。
在无需供油装置的压缩机31的另一例中,压缩空间S2中被压缩之后流动于吐出管113的气体或吐出盖146的气体可以依次地通过气体引导单元200和框架120上形成的气体通道120a之后向轴承孔141b引导,引导到轴承孔141b的气体可以在通过轴承孔141b之后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之间流入。
气体引导单元200可以包括用于将吐出管113或吐出盖146的气体向气体通道120a引导的气体管。气体管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吐出管113,另一端可以连接于气体通道120a。此外,轴承孔141b可以形成为其一端朝向气体通道120a,另一端朝向活塞侧轴承面142a。
在如上所述的压缩机31中,当往复电机130中接通电源时,移动件132相对于定子131进行往复运动。与移动件132相结合的活塞142在缸筒141的内部沿着直线进行往复运动,吸入管112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流路E吸入到压缩空间S2而在压缩空间S2进行压缩,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吐出管113吐出。
在如上所述的压缩机31进行驱动时,压缩空间S2中被压缩的气体制冷剂中的一部分能够在通过轴承孔141b之后向缸筒侧轴承面141a和活塞侧轴承面142a之间流入,能够使活塞142和缸筒141之间的摩擦力最小化。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却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却模块的内部的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1所示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0是沿着图1所示的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冷却模块3可以包括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压缩机31、冷凝器32、膨胀机构(未图示)以及蒸发器34。压缩机31可以对从蒸发器34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冷凝器32可以使压缩机3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与外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凝。膨胀机构用于对冷凝器32中被冷凝的制冷剂进行减压,其可以由LEV或EEV等电子膨胀阀构成或由毛细管构成。
冷却模块3可以还包括用于将外气向冷凝器32吹送的冷凝风扇35。压缩机31可以与冷凝器32靠近地布置,冷凝风扇35可以向冷凝器32及压缩机31吹送外气。本说明书的外气是在安装有冰箱的室内向散热部B吸入的冰箱外部的空气。
蒸发器34可以使由膨胀机构进行减压的制冷剂与在储藏室流动的冷气进行热交换而被蒸发。蒸发器34可以在冷却模块3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却模块3可以还包括用于使储藏室的冷气向蒸发器34和储藏室进行循环的蒸发风扇36。
压缩机31、冷凝器32以及冷凝风扇35可以构成向外气释放热量的散热部B。如图7所示,散热部B可以以在冷却模块3的左侧和右侧中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
蒸发器34和蒸发风扇36可以构成吸收储藏室空气的热量的吸热部A。如图7所示,吸热部A可以配置于散热部B的旁边。冰箱可以整体上呈六面体形状,散热部B和吸热部A可以左右进行配置。散热部B和吸热部A可以在左右方向X上隔开。
在本实施例的冰箱中,构成冷冻循环装置的压缩机31、冷凝器32、膨胀机构、蒸发器34可以均构成冷却模块3,用于引导制冷剂的制冷剂管可以仅配置于冷却模块3内。即,用于连接压缩机31和冷凝器32的制冷剂管、用于连接冷凝器32和膨胀机构的制冷剂管、用于连接膨胀机构和蒸发器34的制冷剂管、用于连接蒸发器34和压缩机31的制冷剂管可以均配置于冷却模块3的内部。
在如上所述的制冷剂管仅配置于冷却模块3的情况下,制冷剂管无需配置于本体1,尤其是无需配置于储藏室内部,在本体1无需用于使制冷剂管通过的制冷剂管贯通孔或制冷剂管引导件。
如果蒸发器配置于形成储藏室的内壳内部,并且制冷剂管贯穿内壳的情况下,本体1的制作工序可能会复杂且制冷剂管连接作业可能会复杂。
但是,如本发明所述,在蒸发器34位于形成储藏室的内壳的外部的情况下,在本体1无需设置制冷剂管贯通孔或制冷剂管引导件,本体1的制作及蒸发器34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如本发明所述,当压缩机31、冷凝器32、蒸发器34构成一个冷却模块3且彼此靠近地配置时,能够使引导制冷剂的制冷剂管的长度最小化,并能够减少冰箱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冰箱中,散热部B也可以位于吸热部A的前方。但是,在此情况下,作为散热部B的一部分的压缩机31可能会与冰箱的正面靠近,压缩机31优选尽可能远离冰箱的正面进行布置。
如图7所示,在散热部B位于吸热部A的旁边的情况下,构成散热部B的压缩机31可以最大程度远离冰箱的正面进行布置,能够使压缩机31中产生的噪音向本体1的前方传递的情形最小化。
即,散热部B优选布置为在本体1的正面和本体1的背面中更靠近于本体1的背面,为了使冷却模块3的尺寸,尤其是分别使冷却模块3的前后方向Y长度及冷却模块3的上下方向Z长度最小化,吸热部A优选位于散热部B的旁边。
如本实施例所示,在吸热部A位于散热部B的旁边的情况下,压缩机31、蒸发器34以及冷凝器32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朝向本体挡板11。此外,从本体挡板11的后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虚拟延长面可以与压缩机31、蒸发器34以及冷凝器32相遇,压缩机31、蒸发器34以及冷凝器32可以分别在水平方向上与本体挡板11相重叠。
冷却模块3可以构成为,使从储藏室流动的冷气向吸热部A流动,并使外气向散热部B流动,为此,可以包括用于隔开散热部B和吸热部A的冷却模块挡板40。
如图7所示,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将冷却模块3的内部隔开为容置散热部B的空间S3和容置吸热部A的空间S4。
冷却模块挡板40的一例可以由配置于散热部B和吸热部A之间的隔开板构成,从而将散热部B和吸热部A左右进行隔开。在此情况下,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在冷却模块3的内部沿着前后方向Y较长地配置。
冷却模块挡板40的另一例可以由配置于吸热部A的外部并包围吸热部A的蒸发器壳体构成,也可以隔开蒸发器壳体内部的散热部B和蒸发器壳体外部的吸热部A。在此情况下,在冷却模块挡板4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容置吸热部A的吸热部容置空间S4。此外,容置散热部B的散热部容置空间S3可以位于冷却模块挡板40的外部。
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形成为大致六面体形状,在其内部可以形成有吸热部容置空间S4。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呈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六面体形状,冷却模块挡板40的左右方向X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却模块挡板40的前后方向Y长度及冷却模块挡板40的上下方向Z长度。
在冷却模块挡板40形成为六面体形状的情况下,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包括上面开放的挡板壳体40A和覆盖挡板壳体40A的上面的挡板顶盖40B。
冷却模块3优选最大程度确保能够容置蒸发器34的空间,蒸发器34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长度优选超过本体1的左右方向X长度的1/2。其中,蒸发器34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长度在蒸发器34包括冷冻室蒸发器34C和冷藏室蒸发器34D且冷冻室蒸发器34C和冷藏室蒸发器34D在左右方向X上隔开的情况下,其可以是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左右方向长度L3、冷冻室蒸发器34C和冷藏室蒸发器34D之间的隔开距离L10以及冷藏室蒸发器34D的左右方向长度L4之和,这样的蒸发器34的左右方向X的整体长度(L3+L10+L4)只要能够充分地确保散热部B所占据的空间S3的左右方向X宽度,则优选在左右方向X上最大程度较长地形成。
另外,如图9所示,冷却模块3的高度H1可以高于本体挡板11的高度H2。
从本体1的底面到冷却模块3的底面的高度可以低于从本体1的底面到本体挡板11的底面的高度。此外,从本体1的底面到冷却模块3的顶面的高度可以高于从本体1的底面到本体挡板11的顶面的高度。
在此情况下,冷却模块3的上端和下端不与本体挡板11的背面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并且冷却模块3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一部分可以与本体挡板11的背面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
冷却模块3可以还包括冷却模块主体41。冷却模块主体41可以形成冷却模块3的外观,并可以容置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冷却模块主体41可以与吸热部A及散热部B一同容置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
冷却模块3在吸热部A及散热部B都安装于冷却模块主体41的状态下,其可以安装到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另一方面,冷却模块3在冷却模块主体41安装于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的状态下,吸热部A及散热部B可以安装到冷却模块主体41。这样的吸热部A、散热部B以及冷却模块主体41的组装体可以与本体1单独地制作后安装到本体1。
冷却模块主体41可以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下部主体45及上部主体46;在左右方向上隔开的一对侧部主体47、48;用于连接一对侧部主体47、48的后方部的后部主体49;用于连接一对侧部主体47、48的前方部的前部主体50。
散热部B和吸热部A可以在一对侧部主体47、48之间以左右隔开的方式进行配置。冷却模块3的整体高度H1可以由冷却模块主体41的高度决定。
冷却模块主体41的其外表面一部分可以形成储藏室。在此情况下,在冷冻室内壳13和冷藏室内壳1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有开口部,冷却模块主体41可以被配置为阻挡开口部。在此情况下,冷却模块主体41的外表面和冷冻室内壳13的内表面可以一同形成冷冻室F。此外,冷却模块主体41的外表面和冷藏室内壳14的内表面可以一同形成冷藏室R。
冷却模块主体41的上部一部分或下部一部分中的一个可以插入到冷藏室R并在冷藏室R内凸出地布置,其上部一部分或其下部一部分中的另一个可以插入到冷冻室F并在冷冻室F内凸出地布置。
另外,本体1也可以还包括用于覆盖冷却模块主体41中朝向冷藏室R凸出的部分或冷却模块主体41中朝向冷冻室F凸出的部分的额外的冷却模块盖(未图示)。在此情况下,冷却模块盖可以与冷冻室内壳13的内表面一同形成冷冻室F,并可以与冷藏室内壳14的内表面一同形成冷藏室R。
以下,对吸热部A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9及图10所示,蒸发器34可以与本体挡板11的后端1E在前后方向Y上隔开。
本体挡板11的后端1E可以是图3所示的前方侧对向面1E。本体挡板11的后端1E和蒸发器34之间的前后方向隔开距离L1可以小于本体挡板11的前后方向长度L2。
蒸发器34可以水平地横卧配置。蒸发器34可以包括:制冷剂管34A,制冷剂通过所述制冷剂管34A;至少一个导热片34B,与制冷剂管34A相结合,用于将冷气沿着水平方向引导。导热片34B可以在连接于制冷剂管34A的状态下垂直地进行配置。
导热片34B在垂直地竖放的状态下,可以将空气沿着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引导。在导热片34B将冷气沿着前后方向Y引导的情况下,导热片34B可以包括用于将冷气沿着前后方向Y引导的左侧引导面和右侧引导面。在导热片34B将冷气沿着左右方向X引导的情况下,导热片34B可以包括用于将冷气沿着左右方向X引导的前部引导面和后部引导面。
蒸发器34可以包括用于冷却冷冻室F的冷冻室蒸发器34C和用于冷却冷藏室R的冷藏室蒸发器34D。在此情况下,冷冻室蒸发器34C和冷藏室蒸发器34D分别可以包括制冷剂管34A和与制冷剂管34A相结合的至少一个导热片34B。
如图7所示,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左右方向X长度L3可以大于冷藏室蒸发器34D的左右方向X长度L4。
冷藏室蒸发器34D可以位于冷冻室蒸发器34C和散热部B之间。
冷却模块3可以还包括用于隔开冷冻室蒸发器34C和冷藏室蒸发器34D的吸热部挡板37。吸热部挡板37可以沿着前后方向Y较长地配置,如图7所示,其可以隔开容置有冷冻室蒸发器34C的第一蒸发器室S5和容置有冷藏室蒸发器34D的第二蒸发器室S6。吸热部挡板37可以将吸热部容置空间S4隔开为第一蒸发器室S5和第二蒸发器室S6。
冷冻室蒸发器34C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朝向吸热部挡板37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一面,冷藏室蒸发器34D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朝向吸热部挡板37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另一面。
吸热部挡板37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一面可以是用于引导第一蒸发器室S5的冷气的第一冷气引导面,吸热部挡板37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另一面可以是用于引导第二蒸发器室S6的冷气的第二冷气引导面。
吸热部挡板37可以与冷却模块挡板40一同引导冷气。吸热部挡板37可以在冷却模块挡板40内部沿着前后方向较长地配置,其可以将冷却模块挡板40的内部左右隔开为第一蒸发器室S5和第二蒸发器室S6。
吸热部挡板37可以在左右方向X上分别与冷冻室蒸发器34C和冷藏室蒸发器34D隔开。吸热部挡板37可以被配置为,第一蒸发器室S5的尺寸大于第二蒸发器室S6的尺寸。吸热部挡板37可以在冷却模块挡板40内部在左侧和右侧中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吸热部挡板37可以在冷却模块挡板40内部沿着散热部B的方向呈偏心的方式配置。
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包括一对侧部盖,一对侧部盖中的一个与吸热部挡板37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一对侧部盖中的另一个与吸热部挡板37之间的距离。
冷冻室蒸发器34C可以容置于第一蒸发器室S5和第二蒸发器室S6中的尺寸更大的蒸发器室,冷藏室蒸发器34D可以容置于第一蒸发器室S5和第二蒸发器室S6中的尺寸更小的蒸发器室。
吸热部A可以还包括冷冻排水盘34E(参照图10),所述冷冻排水盘34E配置于冷冻室蒸发器34C的下方,并用于接收从冷冻室蒸发器34C掉落的冷凝水。此外,可以还包括冷藏排水盘34F(参照图9),所述冷藏排水盘34F配置于冷藏室蒸发器34D的下方,并用于接收从冷藏室蒸发器34D掉落的冷凝水。
蒸发风扇36可以是在其底面和顶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有吸入口,并且在其顶面和底面以外形成有吐出口的离心风扇。这样的离心风扇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蒸发器的上侧与蒸发器在上下方向上相重叠的方式配置。
蒸发风扇36可以包括如图7及图10所示配置于冷冻室蒸发器34C的上侧的冷冻风扇36C和如图7及图9所示配置于冷藏室蒸发器34D的上侧且与冷冻风扇36C在水平方向上隔开的冷藏风扇36D。
冷冻风扇36C可以在第一蒸发器室S5与冷冻室蒸发器34C一同进行容置。由于在冷冻室蒸发器34C的下侧配置冷冻排水盘34E,冷冻风扇36C优选以冷冻室蒸发器34C为基准配置于冷冻排水盘34E的相反侧,并可以在冷冻室蒸发器34C的上侧水平地配置。
冷冻风扇36C可以配置为在前后方向Y上更靠近于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和前部主体50中的一个。考虑到下部出气口管道15或上部出气口管道17的前后方向Y的位置,冷冻风扇36C可以配置为更靠近于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
冷冻风扇36C的转轴可以是垂直中心轴,可以将位于其下方的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冷气向上侧方向吸入,并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吐出。
下部进气口管道16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蒸发器室S5相连通,配置于第一蒸发器室S5的冷冻风扇35C可以与下部出气口管道15直接连通或通过额外的连接管道38与下部出气口管道15相连通,下部储藏室的冷气可以依次地通过下部进气口管道16、第一蒸发器室S5以及下部出气口管道15之后再向下部储藏室吐出。
另外,冷藏风扇36D可以在第二蒸发器室S6与冷藏室蒸发器34D一同进行容置。
由于在冷藏室蒸发器34D的下侧配置冷藏排水盘34F,冷藏风扇36D优选以冷藏室蒸发器34D为基准配置于冷藏排水盘34F的相反侧,并可以在冷藏室蒸发器34D的上侧水平地配置。
冷藏风扇36D的转轴可以是垂直中心轴,可以将位于其下方的冷藏室蒸发器34D的冷气向上侧方向吸入,并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吐出。
冷藏风扇36D可以配置为在前后方向Y上更靠近于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和前部主体50中的一个。考虑到下部出气口管道15或上部出气口管道17的前后方向Y的位置,冷藏风扇36D可以配置为更靠近于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
冷却模块3可以在顶面形成有上部进气口46A。上部进气口46A可以将在冷冻室F和冷藏室R中位于上侧的储藏室(即,上部储藏室)的冷气向吸热部A吸入。上部进气口46A可以与第二蒸发器室S6相连通。
上部储藏室可以与上部进气口46A直接连通,上部储藏室的冷气可以通过上部进气口46A向吸热部A吸入。上部储藏室可以通过额外的上部进气口管道与上部进气口相连接,在此情况下,上部储藏室的冷气也可以通过上部进气口管道和上部进气口46A向吸热部A吸入。
上部出气口管道17的一端可以与配置于第二蒸发器室S6的冷藏风扇36D相连通,上部储藏室的冷气可以依次地通过冷却模块3的上部进气口46A、第二蒸发器室S6以及上部出气口管道17之后向上部储藏室吐出。
另外,冷却模块3可以还包括用于将在冷冻风扇36C和冷藏风扇36D中的一个风扇的吐出口与下部出气口管道15相连接的连接管道38。
连接管道38用于连接下部出气口管道15和向下部储藏室吹送冷气的蒸发风扇,被蒸发器34冷却的冷气可以依次地通过连接管道38和下部出气口管道15之后向下部储藏室吐出。
在冷藏室R位于冷冻室F的上侧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连接管道38可以被配置为连通冷冻风扇36C的吐出口和下部出气口管道15,在此情况下,连接管道38可以在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后方沿着上下方向Z较长地配置,从而将从冷冻风扇36C的吐出口吐出的冷气向下部出气口管道15的内部引导。
在冷却模块主体41可以形成有供下部出气口管道15的一部分或连接管道38的一部分贯穿的贯通孔。此外,在冷却模块挡板40可以形成有供下部出气口管道15的一部分或连接管道38的一部分贯穿的贯通孔。
另外,吸热部A可以包括用于将外部与蒸发器34进行隔热的吸热部隔热件39。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构建于冷却模块主体41的内表面。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构建于冷却模块挡板40。在冷却模块挡板40为六面体形状的情况下,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构建于冷却模块挡板4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面。
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构建于吸热部挡板37。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分别构建于吸热部挡板37中朝向冷冻室蒸发器34C的一面和吸热部挡板37中朝向冷藏室蒸发器34D的另一面。
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是相较于本体1的隔热件19具有更高的隔热性能的隔热件。吸热部隔热件39的厚度可以小于本体1的隔热件19的厚度。吸热部隔热件39可以由真空隔热件(Vacumm Insulation Panel,VIP)构成,本体1的隔热件19可以是聚氨酯等通常的隔热件。
在吸热部隔热件39为真空隔热件(Vacumm Insulation Panel,VIP)的情况下,能够使吸热部容置空间S4最大化,从而能够使蒸发器34尺寸最大化且使冷却模块3最大程度紧凑化。
以下,对散热部B进行详细的说明。
散热部B优选使其上下方向Y长度,即,使其高度较低地配置。压缩机31优选使散热部B的整体高度不高地进行设置。
压缩机31的作为活塞142(参照图4)的运动方向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与活塞142的运动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长度。
压缩机31可以向侧方横卧而沿着水平方向较长地配置。压缩机31可以沿着左右方向X较长地配置或沿着前后方向Y较长地配置。压缩机31并不限定于沿着左右方向X或前后方向Y较长地配置,其也可以沿着与左右方向X及前后方向Y分别倾斜的倾斜方向较长地配置。
在压缩机31沿着左右方向X较长地配置的情况下,活塞142可以沿着左右方向X进行往复运动。在压缩机31沿着前后方向X较长地配置的情况下,活塞142可以沿着前后方向Y进行往复运动。在压缩机31沿着倾斜方向较长地配置的情况下,活塞142可以沿着倾斜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在压缩机31向旁边横卧而水平地配置的情况下,如图7及图8所示,压缩机31的高度H3可以小于压缩机31的水平方向长度L5。
压缩机31的高度H3可以是压缩机31的水平方向长度L5的0.8倍以下。冷凝器32可以沿着压缩机31的长方向较长地配置。冷凝器32的长方向和压缩机31的长方向可以相同。即,参照图7及图8,冷凝器32的水平方向长度L7可以大于冷凝器32的上下方向长度L8。冷凝器32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在压缩机31的活塞142沿着左右方向X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冷凝器32的左右方向X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凝器32的上下方向Z长度及冷凝器32的前后方向Y长度。
在压缩机31的活塞142沿着前后方向Y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冷凝器32的前后方向Y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凝器32的上下方向Z长度及冷凝器32的左右方向X长度。
冷凝风扇35可以配置于冷凝器32和压缩机31之间。冷凝风扇35可以配置于冷凝器32的前方,压缩机31可以配置于冷凝风扇35的前方。
冷凝风扇35可以在前后方向Y上朝向冷凝器32及压缩机31。
冷凝风扇35可以沿着压缩机31的长方向较长地配置。冷凝风扇35的长方向和压缩机31的长方向可以相同。冷凝风扇35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方向的长度。
在压缩机31的活塞142沿着左右方向X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冷凝风扇35的左右方向X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凝风扇35的上下方向Z长度及冷凝风扇35的前后方向Y长度。
在压缩机31的活塞142沿着前后方向Y往复运动的情况下,冷凝风扇35的前后方向Y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凝风扇35的上下方向Z长度及冷凝器32的左右方向X长度。
另外,在冷却模块3可以形成有使外气向散热部B吸入的进气口42、43和使通过散热部B的空气吐出的出气口44。进气口42、43和出气口44可以形成于冷却模块主体41。
在冷却模块主体41可以形成有使外气向散热部B吸入的进气口42、43和使通过散热部B的空气向冷却模块3的外部吐出的出气口44。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和侧部主体47可以包围散热部B。
冷凝器32优选在通过散热部B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压缩机31之前的位置。冷凝器32优选布置为在进气口42、43和出气口44中更靠近于进气口42、43,压缩机31优选布置为在进气口42、43和出气口44中更靠近于出气口44。
进气口42、43可以包括形成于后部主体49的后部进气口42和形成于侧部主体47的侧部进气口43。此外,出气口44可以形成为在侧部主体47中的侧部进气口43前方与侧部进气口43在前后方向上隔开。
散热部B可以在冷却模块3的左侧和右侧中偏向一侧的方式布置,侧部进气口43和出气口44可以仅形成于一对侧部主体中与冷凝器32、冷凝风扇35以及压缩机31更靠近的一个侧部主体47。此外,后部进气口42可以仅形成于后部主体49中在前后方向Y上朝向冷凝器32的区域。
另外,参照图7,冷凝风扇35的水平方向长度L9可以大于冷凝器32的水平方向长度L7及压缩机31的水平方向长度L5。冷凝风扇35可以沿着左右方向X较长地配置,这样的冷凝风扇35的左右方向X长度可以分别大于冷凝器32的左右方向长度及压缩机31的左右方向长度。
冷凝风扇35可以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地配置的一对风扇单元35A、35B。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可以沿着压缩机31的长方向依次地配置。冷凝风扇35可以包括冷凝器32和压缩机31之间左右进行配置的一对风扇单元35A、35B。
风扇单元35A、35B可以包括:用于引导外气的护罩;设置于护罩的电机;设置于电机的转轴的风扇。风扇单元35A、35B的风扇可以是螺旋桨风扇。
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各自的左右方向X长度可以分别小于冷凝器32的左右方向长度及压缩机31的左右方向长度。但是,一对风扇单元35A、35B中的一个的左右方向长度和一对风扇单元35A、35B中另一个的左右方向长度之和可以分别大于冷凝器32的左右方向长度及压缩机31的左右方向长度。
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可以朝向冷凝器32的彼此不同的区域,外气在与冷凝器32进行热交换后,可以向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分散而被吸入,从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吹送的空气可以向热交换机31吹送。
在冷凝风扇35由一个大型风扇单元构成的情况下,其整体高度较高,另一方面,在如本实施例所述由一对风扇单元35A、35B构成的情况下,冷凝风扇35的上下方向长度,即,冷凝风扇35的高度可以较低,与一个大型风扇单元作为冷凝风扇35使用的情况相比,冷却模块3的高度可以更低并能够实现紧凑化。
如上所述,包括一对风扇单元35A、35B的冷凝风扇35可能会因差拍现象(beatphenomenon)而产生噪音。为了减小这样的噪音,多个风扇单元35A、35B优选按相同的转数进行驱动。
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可以构成为调节其各自的风量,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减小噪音,优选控制为在检测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各自的转数后变更其转数。
例如,在检测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各自的转数的结果,当第一风扇单元的转数和第二风扇单元的转数相同或其差异为设定值以内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扇单元和第二风扇单元,从而维持第一风扇单元和第二风扇单元各自的转数。另一方面,当第一风扇单元的转数和第二风扇单元的转数之差超出设定值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扇单元和第二风扇单元,从而调节第一风扇单元的转数和第二风扇单元的转数中的至少一个的转数,以使各自的转数相同或其差异达到设定值以内。
以下,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
为了说明上的便利,以冷冻室F为位于本体挡板11的下方的下部储藏室、冷藏室R为位于本体挡板11的上方的上部储藏室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冷却模块3可以在本体1的后方或侧方向冷却模块容置空间S1插入而进行容置,并可以在安装于本体1的状态下使用。当安装于本体1时,冷却模块3可以分别与下部出气口管道15、下部进气口管道16以及上部出气口管道17相连接,并可以在分别与下部出气口管道15、下部进气口管道16以及上部出气口管道17相连接的状态下运转。
在压缩机31进行驱动时,压缩机31可以压缩制冷剂,压缩机3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可以依次地通过冷凝器32、膨胀机构以及蒸发器34后向压缩机31回收。在如上所述的压缩机31的驱动时,制冷剂可以不向本体1流动,而仅在冷却模块3的内部流动。
在冷冻风扇36C进行驱动时,冷冻室F的冷气可以吸入到下部进气口管道16并通过下部进气口管道16,其可以从下部进气口管道16向第一蒸发器室S5吸入。
吸入到第一蒸发器室S5的冷气可以沿着冷冻室蒸发器34C在水平方向上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被通过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制冷剂夺去热量,并可以吸入到冷冻风扇36C进行吹送。
从冷冻风扇36C吹送的冷气可以通过连接管道38并向下部出气口管道15流动,其可以通过下部出气口管道15的多个下部吐出孔15A向冷冻室F吐出。
在冷藏风扇36D进行驱动时,冷藏室R的冷气可以吸入到上部进气口46C,从而向第二蒸发器室S6吸入。
吸入到第二蒸发器室S6的冷气可以沿着冷藏室蒸发器34D在水平方向上流动,并在此过程中被通过冷藏室蒸发器34D的制冷剂夺去热量,并可以吸入到冷藏风扇36D进行吹送。
从冷藏风扇36D吹送的冷气可以向上部出气口管道17流动,并可以通过上部出气口管道17的多个下部吐出孔17A向冷冻室F吐出。
即,在本实施例的冰箱中,形成于本体1的储藏室的冷气可以在移动到冷却模块3的第一蒸发器室S5及第二蒸发器室S6后再向储藏室吐出,制冷剂可以在冷却模块3的内部循环且对储藏室的冷气进行冷却。
另外,在冷凝风扇35进行驱动时,冰箱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后部进气口42和侧部进气口43吸入到冷却模块3的内部,并在通过冷凝器32的过程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散热,随后可以通过一对风扇单元35A、35B并向压缩机31吹送。吹送到压缩机31的外气可以使压缩机31进行散热后,通过出气口44并向本体1的侧方吐出。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冷却模块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冷冻室蒸发器及冷冻室的剖视图。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冷冻风扇36C’可以配置为在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和前部主体50中与前部主体50更靠近。
本实施例的冷却模块3可以从下部储藏室的上部向下部储藏室吐出冷气,考虑到被蒸发器冷却的冷气向重力方向掉落的特性,冷却模块3可以将冷气向下部储藏室直接吐出。在此情况下,冰箱无需如图1所示的下部出气口管道15,从冷却模块3吐出的冷气可以直接向下部储藏室吐出。
如本实施例所述,在冷却模块3将冷气向下部储藏室直接吐出的情况下,冷却模块3优选在其后端和前端中与前端更靠近的位置吐出冷气,为此,冷冻风扇36C’可以配置为在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和前部主体50中与前部主体50更靠近。
本实施例可以还包括用于将冷冻风扇36C’和下部储藏室相连通的额外的连接管道38’,连接管道38’可以被配置为将吐出到冷冻风扇36C’的吐出口的冷气向下部储藏室引导。连接管道38’可以在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前方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配置,并可以将从冷冻风扇36C’吐出的空气向下部储藏室的上部引导。
本实施例的除了冷冻风扇36C’和连接管道38’以外的其他结构元件及作用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因此,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冷冻室蒸发器及冷冻室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可以包括如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部出气口管道15和如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冷却模块主体41的后部主体49和前部主体50中与前部主体50更靠近地配置的冷冻风扇36C’,并可以还包括用于将冷冻风扇36C’和下部出气口管道15相连接的连接管道38”。
在本实施例中,从冷冻风扇36C’吹送的冷气可以通过连接管道38”并向下部出气口管道15流动,为此,连接管道38”可以呈至少弯折一次的形状。
冷冻风扇36C’和下部出气口管道15可以在上下方向Z上不相重叠的方式布置,连接管道38”可以将在上下方向Z上不相重叠的冷冻风扇36C’和下部出气口管道15相连通。作为一例,连接管道38”可以包括:第一管道38A,在冷冻室蒸发器34C的前方沿着上下方向Z较长地配置;第二管道38B,与第一管道38A相连通并沿着前后方向Y较长地配置,从而与下部出气口管道15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除了冷冻风扇36C’和连接管道38”以外的其他结构元件及作用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因此,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冷却模块3也可以包括被隔开的一对吸热部A,并且散热部B位于这样的一对吸热部A之间,冷却模块3的进气口42、43及出气口44也可以形成于冷却模块3的背面。
以上的说明仅是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多样的修改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中披露的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并非意在对其进行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不由这样的实施例受到限定。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并且应当解释为与之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容易地连接压缩机和蒸发器的优点,并且具有容易地实现修理等服务或组装的优点,因此具有显著的工业实用性。

Claims (20)

1.一种冰箱,其中,
包括:
本体,具有正面开放的至少一个储藏室,形成有冷却模块容置空间;
门,开闭所述储藏室;以及
冷却模块,容置于所述冷却模块容置空间,
所述冷却模块包括:
散热部,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对所述压缩机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冷凝器以及向所述冷凝器吹送外气的冷凝风扇,所述散热部以在所述冷却模块的左侧和右侧中偏向一侧的方式配置;
吸热部,包括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以及将所述储藏室的冷气向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储藏室循环的蒸发风扇,所述吸热部配置于所述散热部的旁边;以及
冷却模块挡板,隔开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吸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
所述冷冻模块容置空间在所述本体挡板的后方沿着左右方向较长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却模块的高度高于所述本体挡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冷凝器中的至少一种在前后方向上朝向所述本体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本体挡板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隔开,
所述本体挡板的后端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前后方向隔开距离小于所述本体挡板的前后方向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蒸发器水平地横卧配置,
所述蒸发器包括:
制冷剂管,制冷剂通过所述制冷剂管;以及
至少一个导热片,与所述制冷剂管相结合,用于将冷气沿着水平方向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隔开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本体挡板,
所述蒸发器包括冷却所述冷冻室的冷冻室蒸发器和冷却所述冷藏室的冷藏室蒸发器,
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隔开所述冷冻室蒸发器和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吸热部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左右方向长度大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左右方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藏室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和所述散热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吸热部还包括将外部与所述蒸发器进行隔热的吸热部隔热件,
所述吸热部隔热件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的隔热件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冷凝器的前方配置所述冷凝风扇,
在所述冷凝风扇的前方配置所述压缩机,
所述冷凝风扇在前后方向上朝向所述冷凝器及所述压缩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冷却模块主体,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形成有使外气向所述散热部吸入的进气口和使通过所述散热部的空气吐出的出气口,
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包括包围所述散热部的后部主体和侧部主体,
所述进气口包括形成于所述后部主体的后部进气口和形成于所述侧部主体的侧部进气口,
所述出气口形成为在所述侧部主体中的所述侧部进气口的前方与所述侧部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压缩机的高度为所述压缩机的水平方向长度的0.8倍以下,
所述冷凝器的水平方向长度大于所述冷凝器的上下方向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凝风扇的水平方向长度比所述冷凝器的水平方向长度和所述压缩机的水平方向长度都大,
所述冷凝风扇包括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左右进行配置的一对风扇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冷却模块主体,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形成所述冷却模块的外观并容置于所述冷却模块容置空间,
所述冷却模块主体包括:
下部主体及上部主体,沿着上下方向隔开;
一对侧部主体,沿着左右方向隔开;
后部主体,连接所述一对侧部主体的后方部;以及
前部主体,连接所述一对侧部主体的前方部,
所述散热部和所述吸热部配置于所述一对侧部主体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蒸发风扇是在底面和顶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有吸入口,并在顶面和底面以外形成有吐出口的离心风扇,
所述离心风扇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在所述蒸发器的上侧与所述蒸发器在上下方向上相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将冷冻室和冷藏室上下进行隔开的本体挡板,
所述蒸发器包括:
冷冻室蒸发器,冷却所述冷冻室;以及
冷藏室蒸发器,冷却所述冷藏室,
所述蒸发风扇包括:
冷冻风扇,配置于所述冷冻室蒸发器的上侧;以及
冷藏风扇,配置于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的上侧,并与所述冷冻风扇在水平方向上隔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上部出气口管道,所述上部出气口管道配置于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中位于上侧的储藏室的内部,并形成有吐出从所述吸热部吹送的冷气的多个上部吐出孔,
所述冷却模块在顶面形成有上部进气口,所述上部进气口将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中位于上侧的储藏室的冷气向所述吸热部吸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下部进气口管道,所述下部进气口管道配置于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中位于下侧的储藏室的内部,在所述下部进气口管道的下部形成有吸入冷气的下部进气口,所述下部进气口管道将吸入到所述下部进气口的冷气向所述吸热部引导。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本体还包括下部出气口管道,所述下部出气口管道配置于所述冷藏室和所述冷冻室中位于下侧的储藏室的内部,并形成有吐出从所述吸热部吹送的冷气的多个下部吐出孔,
所述冷却模块还包括将所述冷冻风扇和所述冷藏风扇中的一个风扇的吐出口与所述下部出气口管道相连接的连接管道。
CN201880061723.9A 2017-09-22 2018-09-19 冰箱 Pending CN1111643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22584 2017-09-22
KR1020170122584A KR102454399B1 (ko) 2017-09-22 2017-09-22 냉장고
PCT/KR2018/011075 WO2019059650A1 (ko) 2017-09-22 2018-09-19 냉장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362A true CN111164362A (zh) 2020-05-15

Family

ID=65810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1723.9A Pending CN111164362A (zh) 2017-09-22 2018-09-19 冰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0234B2 (zh)
EP (1) EP3686527A4 (zh)
KR (3) KR102454399B1 (zh)
CN (1) CN111164362A (zh)
AU (1) AU2018335932B2 (zh)
RU (1) RU2741527C1 (zh)
WO (1) WO20190596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15481A (ko) * 2019-08-02 2021-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11719484B2 (en) 2019-11-01 202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WO2022165577A1 (en) * 2021-02-04 2022-08-11 Nidec Global Appliance Brasil Ltda. Refrigeration cartridge
KR20230009092A (ko) * 2021-07-08 202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장고
KR20230009078A (ko) * 2021-07-08 2023-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장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61921B (de) * 1961-07-24 1964-01-30 Licentia Gmbh Gefrier- bzw. Tiefkuehlschrank
CN1197917A (zh) * 1997-04-25 1998-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冰箱
KR19990057131A (ko) * 1997-12-29 1999-07-15 윤종용 냉장고
JP2000314580A (ja) * 1999-04-28 2000-1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冷蔵庫
KR20030027367A (ko) * 2001-09-28 2003-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2550700Y (zh) * 2002-06-20 2003-05-14 广东三洋科龙冷柜有限公司 冰箱、冷柜的风道结构
US20060207276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Carrier Corporation Seal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cassette
CN101238338A (zh) * 2005-08-04 2008-08-06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US20130086936A1 (en) * 2009-12-31 2013-04-11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41847B (de) 1962-02-09 1967-06-08 Borg Warner Kaelteanlage
US3116615A (en) * 1962-11-21 1964-01-07 Gen Electric Household refrigerator including removable unitary refrigerating system
US3216217A (en) * 1964-07-29 1965-11-09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ES2115433B1 (es) 1994-03-29 1999-02-16 Guillen Ramon Torres Disposicion para refrigerar productos almacenados en el armario de una maquina expendedora.
KR19980014956U (ko) * 1996-09-04 1998-06-25 김광호 냉장고
US5809789A (en) * 1997-05-07 1998-09-22 Baker; Philip L. Refrigeration module
US6701739B2 (en) * 2002-06-12 2004-03-09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Modular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US6735976B2 (en) 2002-08-31 2004-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KR20070022047A (ko) * 2005-03-18 2007-02-23 캐리어 코포레이션 냉장 카세트를 위한 밀봉 시스템
DE102005021613A1 (de) * 2005-05-10 2006-11-23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JP2007249537A (ja) 2006-03-15 2007-09-27 Sanden Corp 自動販売機
DE102007029181A1 (de) 2007-06-25 2009-01-08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KR100919822B1 (ko) 2008-04-02 2009-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10167858A1 (en) 2008-05-23 2011-07-14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Cold appliance
EP2159524B1 (en) 2008-08-27 2010-12-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BRPI0804334A2 (pt) 2008-10-14 2010-07-13 Whirlpool Sa módulo de refrigeração para aparelho refrigerador de ventilação forçada e aparelho refrigerador
KR101625045B1 (ko) * 2008-11-26 2016-05-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578002B1 (ko) * 2008-12-10 2015-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RU2496063C2 (ru) 2009-04-17 2013-10-20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Холодильник с низ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ым отделением и холод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хранения
KR20110086413A (ko) * 2010-01-22 2011-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635647B1 (ko) 2010-03-25 2016-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5588785B2 (ja) 2010-08-20 2014-09-10 株式会社Afrex 食品保存庫
RU2447376C1 (ru) 2010-10-13 2012-04-10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и торговл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инпромторг Росс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хлаждения и замораживан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продуктов
US10018396B2 (en) * 2011-05-16 2018-07-10 Whirlpool Corporation Universal and flexible cooling module set (CMS) configuration and architecture
EP2530408B1 (en) * 2011-05-31 2019-07-03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KR101245263B1 (ko) 2011-06-20 2013-04-19 코리아콜드시스템(주) 냉각유닛 분리형 업소주방용 냉장고
US9417001B2 (en) 2012-05-18 2016-08-16 Whirlpool Corporation Top cooling module for a refrigerator
KR20140113076A (ko) * 2013-03-15 2014-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AU2014276244B2 (en) 2013-06-07 2016-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insulating box body, refrigerator, and device including heat insulating box body
US20150272345A1 (en) * 2014-03-31 2015-10-01 Frigoglass North America Ltd. Co. Cooling Cassette For a Refrigerated Merchandiser
KR20160005987A (ko) * 2014-07-08 2016-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821097B1 (ko) 2017-08-08 2018-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61921B (de) * 1961-07-24 1964-01-30 Licentia Gmbh Gefrier- bzw. Tiefkuehlschrank
CN1197917A (zh) * 1997-04-25 1998-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冰箱
KR19990057131A (ko) * 1997-12-29 1999-07-15 윤종용 냉장고
JP2000314580A (ja) * 1999-04-28 2000-11-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冷蔵庫
KR20030027367A (ko) * 2001-09-28 2003-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2550700Y (zh) * 2002-06-20 2003-05-14 广东三洋科龙冷柜有限公司 冰箱、冷柜的风道结构
US20060207276A1 (en) * 2005-03-18 2006-09-21 Carrier Corporation Seal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cassette
CN101238338A (zh) * 2005-08-04 2008-08-06 夏普株式会社 冰箱
US20130086936A1 (en) * 2009-12-31 2013-04-11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54399B1 (ko) 2022-10-14
KR20230151958A (ko) 2023-11-02
KR20190033881A (ko) 2019-04-01
WO2019059650A1 (ko) 2019-03-28
EP3686527A1 (en) 2020-07-29
KR102594045B1 (ko) 2023-10-25
RU2021100716A (ru) 2021-02-10
AU2018335932B2 (en) 2022-02-03
US20200284495A1 (en) 2020-09-10
RU2741527C1 (ru) 2021-01-26
RU2021100716A3 (zh) 2021-12-01
KR20220142978A (ko) 2022-10-24
EP3686527A4 (en) 2021-08-18
AU2018335932A1 (en) 2020-04-16
US11460234B2 (en)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4362A (zh) 冰箱
US20230272963A1 (en) Refrigerator
KR102321492B1 (ko) 냉장고
EP2431687B1 (en) Refrigerator
EP2174083B1 (en) Refrigerator
KR100506605B1 (ko) 냉장고
KR20160009533A (ko) 냉장고
US20180031301A1 (en) Refrigerator
KR20140113076A (ko) 냉장고
KR101635647B1 (ko) 냉장고
WO2023109807A1 (zh)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KR102485232B1 (ko) 냉장고
RU2773123C2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KR20180036669A (ko) 연통부가 구비되는 기계실을 포함하는 냉장고
KR20120135768A (ko) 연통부가 구비되는 기계실을 포함하는 냉장고
CN214276198U (zh) 冰箱
WO2021213196A1 (zh) 线性压缩机的散热组件
KR20050077605A (ko) 멀티형 냉장고
WO2020003852A1 (ja) 圧縮機用アキュムレータ、圧縮機用アキュムレータの製造方法、横置き形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6518477A (zh) 空调器
CN111121370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