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6465A -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6465A
CN111136465A CN202010153803.6A CN202010153803A CN111136465A CN 111136465 A CN111136465 A CN 111136465A CN 202010153803 A CN202010153803 A CN 202010153803A CN 111136465 A CN111136465 A CN 111136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clamp
accessory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38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6465B (zh
Inventor
关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Chuang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Chuang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Chuang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Chuang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538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6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6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6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6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 B23P21/006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the conveying means comprising a rotating tab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设有平台,平台的前端为配件上料机构,平台的后端为配件组装机构,组装机构设有转盘式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第一推模工位、通过顶压第一配件端部使之移动到模具内指定位置的第一顶压工位、将第二配件压入到第一配件上的第二压料工位、第二顶压工位、将第三配件压合到第二配件上的第三压料工位、第三顶压工位、第三卡箍工位和出料工位;配件上料机构设有第一配件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二配件的第二上料装置和第三配件的第三上料装置;第一上料装置将第一配件放入到第一推模工位的模具内;第二上料装置将第二配件放入到第二压料工位的模具内;第三上料装置将第三配件放入到第三压料工位的模具内。

Description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插板是气密阀中最常用的配件,主要用于当气密阀产生气密不通畅的时候,将插板拉出,对气密阀中空间清洁;该产品在生产时需要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目前,该类产品主要采用人工组装,效率低、人员成本投入大,而且,受人力因素影响较大,往往出现组装不到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设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前端为配件上料机构,所述平台的后端为配件组装机构,所述配件组装机构设有转盘式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按照加工顺序依次设有将推压模具使第一配件卡入到模具上的第一推模工位、通过顶压第一配件端部使之移动到模具内指定位置的第一顶压工位、将第二配件压入到第一配件上的第二压料工位、第二顶压工位、将第三配件压合到第二配件上的第三压料工位、第三顶压工位、第三卡箍工位和出料工位;
所述配件上料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配件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二配件的第二上料装置和第三配件的第三上料装置;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将第一配件放入到第一推模工位的模具内;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将第二配件放入到第二压料工位的模具内;所述第三上料装置将第三配件放入到第三压料工位的模具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模底板、模中板、模顶板和模盖板、且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贯穿连接;
所述模底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模中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模定孔;所述模中板的中部设有裂缝;
所述模顶板两侧的U形孔、且U形孔的孔距大于所述模定孔直径;所述模顶板的中部设有放置配件的放置位;所述放置位的前端设有顶压槽道;所述模顶板的底部向下的凸部嵌在所述裂缝内;所述凸部的前端设有孔槽;
所述模顶板的端部与所述模中板的内框端之间有调节间隙;所述模顶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模中板的长度;
模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孔槽内,所述模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内框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推模工位设有第一压料支架、第一压料气缸和第一压料推板;所述第一压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压料推板的一端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压料推板的另一端推动所述模具。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顶压工位设有第一顶压支架、第一顶压气缸、第一顶压推杆和第一顶压档位板;所述第一顶压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顶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顶压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顶压档位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顶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档位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顶压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推杆的另一端向所述模具中的顶压槽道延伸。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卡箍工位设有卡箍拾取装置和卡箍抬压装置;所述卡箍拾取装置将产品拾取放置到所述卡箍抬压装置上,并对所述卡箍抬压装置上的产品进行压合;所述卡箍拾取装置将压合好的产品放入到模具内流转到下个工位;
所述卡箍拾取装置设有卡箍支架、卡箍滑台模组、卡箍滑轨、卡箍连接板、卡箍支撑板、卡箍下压气缸、卡箍下压件和卡箍拾取组件;所述卡箍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卡箍滑台模组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架的顶部;所述卡箍滑轨安装在所述卡箍滑台的一侧面;所述卡箍连接板的一侧面在所述卡箍滑轨上水平滑动;所述卡箍支撑板的一侧面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上垂直滑动;所述卡箍拾取组件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撑板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卡箍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卡箍滑台模组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所述卡箍下压气缸安装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端部;所述卡箍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卡箍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卡箍下压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卡箍下压件的另一端向所述平台上延伸;
所述卡箍下压件设有卡箍下压连接板和卡箍下压电动推杆;所述卡箍下压连接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卡箍下压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卡箍下压连接板另一端,所述卡箍下压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垂直向下活动;
所述卡箍拾取组件设有卡箍气动夹爪和爪手;所述卡箍气动夹爪垂直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撑板上,所述爪手安装在所述卡箍气动夹爪的活动端。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箍抬压装置设有抬压支架、抬压放置座、抬压组件、抬压电推杆和抬压感应器;所述抬压电推杆带动所述抬压组件做张合运动;所述抬压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安装在所述抬压支架顶部的所述抬压放置座上活动设有所述抬压组件,所述抬压电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抬压支架的底部,所述抬压电推杆另一端与所述抬压组件连接;
所述抬压组件设有抬压板、抬压轴和抬压连接件;所述抬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抬压放置座顶部一侧面轴连,所述抬压连接件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抬压板固定连接;螺杆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抬压连接的一端左侧、抬压轴的中部、抬压连接件一端的右侧并与所述抬压放置座顶部一侧面轴连;所述抬压轴的侧表面与所述抬压电推杆活动端铰链。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工位设有出料支架;出料支架的顶部安装出料电推杆,所述出料电推杆的活动端推动出料底板在所述出料支架的顶部做水平运动;固定在所述出料底板上出料垂直气缸带动出料安装板做上下垂直运动;出料气动爪手垂直固定在所述出料安装板上,出料气动爪手的活动端抓取产品放入到所述出料支架上的成品收集桶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上料装置与第三上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上料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装置与第三上料装置的结构一致;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设有第一上料组件,将第一上料组件内第一配件落入到第一上料传送组件的始端,第一上料传送组件将第一配件传送到末端;第一上料拾取装置将第一配件拾取并放置到所述工作台的模具上;
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设有第一上料支架、推料结构和由多个存储第一配件的管体组合而成储存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第一上料传送组件的内侧;所述推料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上;所述储存器固定在所述推料结构上;
所述推料结构设有推料底板、推料推板、推料上气缸、推料下气缸和推料滑动组件;所述推料滑动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上;所述推料底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推料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滑动组件的端部与所述推料推板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料上气缸固定在所述推料底板上;所述推料上气缸的输出端与顶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料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的下表面,所述推料下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推料连接件使推料底板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上滑动;
所述顶料组件设有顶料板和顶柱;所述顶柱固定在所述顶料板上;所述推料推板上设有下落槽道,所述下落槽道内设有顶孔,所述顶柱与顶孔数量一致、且两者位置相对;通过所述顶柱插入或脱离所述顶孔,实现对第一配件从储存器下落的控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上料装置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停止装置、第二转料装置和第二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将第二配件传送至第二停止装置处,第二停止装置对第二配件进行压合;第二转料装置将第二配件拾取放置到第二传送带末端的临放位,第二拾取装置将第二配件拾取放入到工作台上的模具内;
所述第二停止装置设有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撑压水平气缸和撑压滑轨;所述撑压水平气缸带动撑压滑板在撑压滑轨上水平移动;所述撑压垂直气缸带动撑压件垂直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转料装置设有旋转电机、旋转板、转料气缸和吸嘴;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旋转板的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板的另一端安装转料气缸,转料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吸嘴。
所述第一上料拾取装置、卡箍拾取装置和第二拾取装置结构一致。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该组装机构使该类产品组装效率得到提升、人员成本投入降低,而且,不受人力因素影响,产品的合格率提到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工机构示意图;
图3为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上料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第二上料机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第一上料机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第一上料机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卡箍拾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顶压工位示意图;
图11为第三卡箍工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第三卡箍工位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出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成品示意图;
以上图例所示:模具A;第一配件C;第二配件D;第三配件E;第一上料装置1;第二上料装置2;第三上料装置3;组装机构4;第一上料组件11;第一上料传送组件12;第一上料拾取装置13; 第二停止装置21;第二转料装置22;第二拾取装置23;出料工位33、第一推模工位41;第二压料工位42;第三顶压工位43,第三卡箍工位44;第一上料支架111;推料下气缸112;推料底板113;推料滑动组件114;推料上气缸115;推料推板116;顶料板117;顶柱118;储存器119;下落槽道120;卡箍支架131;卡箍滑台模组132;卡箍滑轨133;卡箍连接板134;卡箍下压气缸135;卡箍下压电动推杆136;撑压水平气缸211;撑压滑板212;撑压垂直气缸213;撑压件214;模底板401;模中板402;模顶板403;模弹簧404;第一顶压气缸421;第一顶压推杆422;第一顶压档位板423;卡箍支架431;抬压支架432;抬压电推杆433;抬压板434;抬压连接件435;抬压轴436;出料支架441;出料电推杆442;出料垂直气缸443;出料气动爪手444;成品收集桶445;卡箍滑台模组4310;卡箍滑轨4311;卡箍连接板4312;卡箍下压气缸4313;卡箍支撑板4314;卡箍拾取组件4315;卡箍下压件43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14,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4,设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前端为配件上料机构,所述平台的后端为配件组装机构4,所述配件组装机构4设有转盘式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按照加工顺序依次设有将推压模具A使第一配件C卡入到模具A上的第一推模工位41、通过顶压第一配件C端部使之移动到模具A内指定位置的第一顶压工位、将第二配件D压入到第一配件C上的第二压料工位42、第二顶压工位、将第三配件E压合到第二配件D上的第三压料工位、第三顶压工位43、第三卡箍工位44和出料工位33;
所述配件上料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配件C的第一上料装置1、第二配件D的第二上料装置2和第三配件E的第三上料装置3;所述第一上料装置1将第一配件C放入到第一推模工位41的模具A内;所述第二上料装置2将第二配件D放入到第二压料工位42的模具A内;所述第三上料装置3将第三配件E放入到第三压料工位的模具A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A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模底板401、模中板402、模顶板403和模盖板、且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贯穿连接;
所述模底板40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模中板402的两侧分别设有模定孔;所述模中板402的中部设有裂缝;
所述模顶板403两侧的U形孔、且U形孔的孔距大于所述模定孔直径;所述模顶板403的中部设有放置配件的放置位;所述放置位的前端设有顶压槽道;所述模顶板403的底部向下的凸部嵌在所述裂缝内;所述凸部的前端设有孔槽;
所述模顶板403的端部与所述模中板402的内框端之间有调节间隙;所述模顶板403的长度小于所述模中板402的长度;
模弹簧40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孔槽内,所述模弹簧404另一端与所述内框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推模工位41设有第一压料支架、第一压料气缸和第一压料推板;所述第一压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压料推板的一端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压料推板的另一端推动所述模具A。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顶压工位设有第一顶压支架、第一顶压气缸421、第一顶压推杆422和第一顶压档位板423;所述第一顶压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顶压气缸421固定在所述第一顶压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顶压档位板423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顶压气缸4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档位板423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顶压推杆4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推杆422的另一端向所述模具A中的顶压槽道延伸。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卡箍工位44设有卡箍拾取装置和卡箍抬压装置;所述卡箍拾取装置将产品拾取放置到所述卡箍抬压装置上,并对所述卡箍抬压装置上的产品进行压合;所述卡箍拾取装置将压合好的产品放入到模具A内流转到下个工位;
所述卡箍拾取装置设有卡箍支架431、卡箍滑台模组4310、卡箍滑轨4311、卡箍连接板4312、卡箍支撑板4314、卡箍下压气缸4313、卡箍下压件4316和卡箍拾取组件4315;所述卡箍支架4311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卡箍滑台模组43101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架4311的顶部;所述卡箍滑轨4311安装在所述卡箍滑台的一侧面;所述卡箍连接板4312的一侧面在所述卡箍滑轨4311上水平滑动;所述卡箍支撑板4314的一侧面在所述卡箍连接板4312的另一侧面上垂直滑动;所述卡箍拾取组件4315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撑板4314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卡箍连接板4312的顶部与所述卡箍滑台模组4310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所述卡箍下压气缸4313安装在所述卡箍连接板4312的端部;所述卡箍下压气缸4313的输出端与所述卡箍支撑板4314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卡箍下压件4316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箍连接板4312的底部,所述卡箍下压件4316的另一端向所述平台上延伸;
所述卡箍下压件4316设有卡箍下压连接板和卡箍下压电动推杆136;所述卡箍下压连接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箍连接板4312的底部,所述卡箍下压电动推杆136安装在所述卡箍下压连接板另一端,所述卡箍下压电动推杆136的活动端垂直向下活动;
所述卡箍拾取组件4315设有卡箍气动夹爪和爪手;所述卡箍气动夹爪垂直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撑板4314上,所述爪手安装在所述卡箍气动夹爪的活动端。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箍抬压装置设有抬压支架432、抬压放置座、抬压组件、抬压电推杆433和抬压感应器;所述抬压电推杆433带动所述抬压组件做张合运动;所述抬压支架432固定在所述平台上,安装在所述抬压支架432顶部的所述抬压放置座上活动设有所述抬压组件,所述抬压电推杆433一端固定在所述抬压支架432的底部,所述抬压电推杆433另一端与所述抬压组件连接;
所述抬压组件设有抬压板434、抬压轴436和抬压连接件435;所述抬压连接件435一端与所述抬压放置座顶部一侧面轴连,所述抬压连接件435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抬压板434固定连接;螺杆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抬压连接的一端左侧、抬压轴436的中部、抬压连接件435一端的右侧并与所述抬压放置座顶部一侧面轴连;所述抬压轴436的侧表面与所述抬压电推杆433活动端铰链。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工位33设有出料支架441;出料支架441的顶部安装出料电推杆442,所述出料电推杆442的活动端推动出料底板在所述出料支架441的顶部做水平运动;固定在所述出料底板上出料垂直气缸443带动出料安装板做上下垂直运动;出料气动爪手444垂直固定在所述出料安装板上,出料气动爪手444的活动端抓取产品放入到所述出料支架441上的成品收集桶445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上料装置1与第三上料装置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上料装置2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装置1与第三上料装置3的结构一致;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1设有第一上料组件11,将第一上料组件11内第一配件C落入到第一上料传送组件12的始端,第一上料传送组件12将第一配件C传送到末端;第一上料拾取装置13将第一配件C拾取并放置到所述工作台的模具A上;
所述第一上料组件11设有第一上料支架111、推料结构和由多个存储第一配件C的管体组合而成储存器119;所述第一上料支架111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第一上料传送组件12的内侧;所述推料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111上;所述储存器119固定在所述推料结构上;
所述推料结构设有推料底板113、推料推板116、推料上气缸115、推料下气缸112和推料滑动组件114;所述推料滑动组件114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111上;所述推料底板113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推料滑动组件114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滑动组件114的端部与所述推料推板116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料上气缸115固定在所述推料底板113上;所述推料上气缸115的输出端与顶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料下气缸112固定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111的下表面,所述推料下气缸112的输出端通过推料连接件使推料底板113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114上滑动;
所述顶料组件设有顶料板117和顶柱118;所述顶柱118固定在所述顶料板117上;所述推料推板116上设有下落槽道120,所述下落槽道120内设有顶孔,所述顶柱118与顶孔数量一致、且两者位置相对;通过所述顶柱118插入或脱离所述顶孔,实现对第一配件C从储存器119下落的控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上料装置2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停止装置21、第二转料装置22和第二拾取装置23;第二传送带将第二配件D传送至第二停止装置21处,第二停止装置21对第二配件D进行压合;第二转料装置22将第二配件D拾取放置到第二传送带末端的临放位,第二拾取装置23将第二配件D拾取放入到工作台上的模具A内;
所述第二停止装置21设有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撑压水平气缸211和撑压滑轨;所述撑压水平气缸211带动撑压滑板212在撑压滑轨上水平移动;所述撑压垂直气缸213带动撑压件214垂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料装置22设有旋转电机、旋转板、转料气缸和吸嘴;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旋转板的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板的另一端安装转料气缸,转料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吸嘴。
所述第一上料拾取装置13、卡箍拾取装置和第二拾取装置23结构一致。
工作原理:
加工原理:
第一配件C由储存器119落入到第一上料传送组件12(传送轨道上)并传输至传送轨道的末端,同时,当装有第一配件C的模具A通过工作台的圆盘转动至第一推模工位41处时,第一压料气缸通过第一压料推板推动模中板402向工作台中心方向移动,当模中板402的中部与膜顶板的中部形成放置第一配件C的工位时,同时第一上料拾取装置13将第一配件C夹取放置到模具A内工位处,第一压料气缸恢复状态,因第一配件C卡住,弹簧无法恢复初始状态;
当装有第一配件C的模具A转动到第一顶压工位时,第一顶压气缸421带动第一顶压推杆422向模具A中的顶压槽道延伸并推动第一配件C的端部,使第一配件C能完全卡入到工位内,确保第一配件C不会弹出工位。
当装有第一配件C的模具A转动到第二上料装置2中的第二拾取装置23处时,第二拾取装置23将第二配件D插入到第一配件C指定位置,使第二配件D卡入到第一配件C的指定位置处;同理:当模具A转动到第三上料装置3中的第三拾取装置处时,第三拾取装置将第三配件E插入到第一配件C、第二配件D相应的指定位置处;使三者暂时连接固定形成产品。
当模具A转动到第三卡箍工位44处时,卡箍拾取装置将产品从模具A内拾取放入到卡箍抬压装置中抬压放置座内;同时抬压电推杆433工作带动抬压板434的端部向抬压放置座上下落,从而将产品卡在抬压放置座内,卡箍拾取装置中的卡箍拾取组件4315向前移动,当卡箍下压件4316到达抬压放置座处时,卡箍下压电动推杆136推动卡箍下压连接板对第三配件E下压,使第三配件E与第一、二配件卡合;卡箍拾取装置将产品拾取放置到模具A中。
当模具A转动出料工位33使,出料电推杆442带动出料气动爪手444移动至模具A的上方,出料垂直气缸443带动出料气动爪手444向下移动,出料气动爪手444将产品拾取并放置到成品收集桶445内。
上料原理:
推料下气缸112通过拉动推料底板113使之向第二上料装置2方向移动,推料底板113上的顶孔穿过顶料板117上的顶柱118向第一上料支架111方向移动;因顶料板117上的顶柱118插在推料推板116上的顶孔中,造成储存器119中的第一配件C被顶柱118阻挡无法下落,推料推板116上的下落槽道120下端的第一配件C完全倾倒落入到第一上料传送组件12(传输带)上并传送至第一上料拾取装置13处,第一上料拾取装置13将第一配件C放入到模具A内;
推料下气缸112再次工作,将推料推板116上的下落槽道120与储存器119的下端贴合;这时推料上气缸115拉动顶料板117向回拉伸,而顶料板117上的顶柱118从推料推板116上的顶孔中退出,下落槽道120的上端因没有顶柱118阻挡,储存器119上端的第一配件C再次落入到下落槽道120内;重复以上工序实现控制下料。
当第二模具A经第二传送带传输到第二停止装置21处,撑压水平气缸211将带动撑压滑板212在撑压滑轨上向第二模具A处移动、到达时撑压垂直气缸213带动撑压件214下移到第二模具A中的停位孔内,第二转料装置22将第二模具A中前一个第二配件D拾取并放置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临放位,第二拾取装置23将第二配件D拾取放入到工作台上的模具A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该组装机构使该类产品组装效率得到提升、人员成本投入降低,而且,不受人力因素影响,产品的合格率提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设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前端为配件上料机构,所述平台的后端为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件组装机构设有转盘式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按照加工顺序依次设有推压模具并使第一配件卡入到模具上的第一推模工位、通过顶压第一配件端部使之移动到模具内指定位置的第一顶压工位、将第二配件压入到第一配件上的第二压料工位、第二顶压工位、将第三配件压合到第二配件上的第三压料工位、第三顶压工位、第三卡箍工位和出料工位;
所述配件上料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配件的第一上料装置、第二配件的第二上料装置和第三配件的第三上料装置;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将第一配件放入到第一推模工位的模具内;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将第二配件放入到第二压料工位的模具内;所述第三上料装置将第三配件放入到第三压料工位的模具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模底板、模中板、模顶板和模盖板、且通过螺栓从上到下依次贯穿连接;
所述模底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模中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模定孔;所述模中板的中部设有裂缝;
所述模顶板的中部设有放置配件的放置位;所述放置位的前端设有顶压槽道;所述模顶板的底部向下的凸部嵌在所述裂缝内;所述凸部的前端设有孔槽;
所述模顶板的端部与所述模中板的内框端之间有调节间隙;
模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孔槽内,所述模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内框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模工位设有第一压料支架、第一压料气缸和第一压料推板;所述第一压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压料推板的一端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压料推板的另一端推动所述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压工位设有第一顶压支架、第一顶压气缸、第一顶压推杆和第一顶压档位板;所述第一顶压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顶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顶压支架的顶端;所述第一顶压档位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顶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档位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顶压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压推杆的另一端向所述模具中的顶压槽道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箍工位设有卡箍拾取装置和卡箍抬压装置;所述卡箍拾取装置将产品拾取放置到所述卡箍抬压装置上,并对所述卡箍抬压装置上的产品进行压合;所述卡箍拾取装置将压合好的产品放入到模具内流转到下个工位;
所述卡箍拾取装置设有卡箍支架、卡箍滑台模组、卡箍滑轨、卡箍连接板、卡箍支撑板、卡箍下压气缸、卡箍下压件和卡箍拾取组件;所述卡箍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卡箍滑台模组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架的顶部;所述卡箍滑轨安装在所述卡箍滑台的一侧面;所述卡箍连接板的一侧面在所述卡箍滑轨上水平滑动;所述卡箍支撑板的一侧面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另一侧面上垂直滑动;所述[CK1] 安装在所述卡箍支撑板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卡箍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卡箍滑台模组的活动端固定连接;
所述卡箍下压气缸安装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端部;所述卡箍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卡箍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卡箍下压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卡箍下压件的另一端向所述平台上延伸;
所述卡箍下压件设有卡箍下压连接板和卡箍下压电动推杆;所述卡箍下压连接板一端固定在所述卡箍连接板的底部,所述卡箍下压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卡箍下压连接板另一端,所述卡箍下压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垂直向下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抬压装置设有抬压支架、抬压放置座、抬压组件、抬压电推杆和抬压感应器;所述抬压电推杆带动所述抬压组件做张合运动;所述抬压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安装在所述抬压支架顶部的所述抬压放置座上活动设有所述抬压组件,所述抬压电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抬压支架的底部,所述抬压电推杆另一端与所述抬压组件连接;
所述抬压组件设有抬压板、抬压轴和抬压连接件;所述抬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抬压放置座顶部一侧面轴连,所述抬压连接件相对应另一端与所述抬压板固定连接;螺杆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抬压连接的一端左侧、抬压轴的中部、抬压连接件一端的右侧并与所述抬压放置座顶部一侧面轴连;所述抬压轴的侧表面与所述抬压电推杆活动端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工位设有出料支架;出料支架的顶部安装出料电推杆,所述出料电推杆的活动端推动出料底板在所述出料支架的顶部做水平运动;固定在所述出料底板上出料垂直气缸带动出料安装板做上下垂直运动;出料气动爪手垂直固定在所述出料安装板上,出料气动爪手的活动端抓取产品放入到所述出料支架上的成品收集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与第三上料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二上料装置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装置与第三上料装置的结构一致;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设有第一上料组件、将第一上料组件内第一配件落入到第一上料传送组件的始端,第一上料传送组件将第一配件传送到末端;第一上料拾取装置将第一配件拾取并放置到所述工作台的模具上;
所述第一上料组件设有第一上料支架、推料结构和由多个存储第一配件的管体组合而成储存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第一上料传送组件的内侧;所述推料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上;所述储存器固定在所述推料结构上;
所述推料结构设有推料底板、推料推板、推料上气缸、推料下气缸和推料滑动组件;所述[CK2] 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上;所述推料底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推料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料滑动组件的端部与所述推料推板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料上气缸固定在所述推料底板上;所述推料上气缸的输出端与顶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料下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的下表面,所述推料下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推料连接件使推料底板在所述推料滑动组件上滑动;
所述顶料组件设有顶料板和顶柱;所述顶柱固定在所述顶料板上;
所述推料推板上设有下落槽道,所述下落槽道内设有顶孔,所述顶柱与顶孔数量一致、且两者位置相对;通过所述顶柱插入或脱离所述顶孔,实现对第一配件从储存器下落的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停止装置、第二转料装置和第二拾取装置;第二传送带将第二配件传送至第二停止装置处,第二停止装置对第二配件进行压合;第二转料装置将第二配件拾取放置到第二传送带末端的临放位,第二拾取装置将第二配件拾取放入到工作台上的模具内;
所述第二停止装置设有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上的撑压水平气缸和撑压滑轨;所述撑压水平气缸带动撑压滑板在撑压滑轨上水平移动;撑压垂直气缸带动撑压件垂直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转料装置设有旋转电机、旋转板、转料气缸和吸嘴;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旋转板的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板的另一端安装转料气缸,转料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吸嘴。
CN202010153803.6A 2020-03-07 2020-03-07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Active CN111136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3803.6A CN111136465B (zh) 2020-03-07 2020-03-07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53803.6A CN111136465B (zh) 2020-03-07 2020-03-07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6465A true CN111136465A (zh) 2020-05-12
CN111136465B CN111136465B (zh) 2021-04-23

Family

ID=70528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3803.6A Active CN111136465B (zh) 2020-03-07 2020-03-07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646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4411A (ko) * 2010-05-11 2011-11-17 주식회사 금창 생산성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식스 웨이 다 차종 부품 제조 시스템
KR20120108642A (ko) * 2011-03-25 2012-10-05 (주) 한창엔프라 볼체크밸브 내장형 에이비에스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의 필터조립체 조립장치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CN104626043A (zh) * 2015-01-12 2015-05-20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阀芯自动插板装置
DE202014101987U1 (de) * 2014-04-28 2015-07-30 Kuka Systems Gmbh Bearbeitungsstation
CN109746677A (zh) * 2019-02-21 2019-05-14 广东正宝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插座组装检验一体机
CN208880093U (zh) * 2018-09-25 2019-05-21 苏州思驼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阀的端盖组装、测试装置
CN110625383A (zh) * 2019-08-28 2019-12-31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液压阀杆装配机
CN110757160A (zh) * 2019-11-28 2020-02-07 沈阳益川科技有限公司 棘轮组件自动组装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24411A (ko) * 2010-05-11 2011-11-17 주식회사 금창 생산성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식스 웨이 다 차종 부품 제조 시스템
KR20120108642A (ko) * 2011-03-25 2012-10-05 (주) 한창엔프라 볼체크밸브 내장형 에이비에스용 솔레노이드밸브의 필터조립체 조립장치 및 이의 조립방법
DE202014101987U1 (de) * 2014-04-28 2015-07-30 Kuka Systems Gmbh Bearbeitungsstation
CN104626043A (zh) * 2015-01-12 2015-05-20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阀芯自动插板装置
CN208880093U (zh) * 2018-09-25 2019-05-21 苏州思驼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阀的端盖组装、测试装置
CN109746677A (zh) * 2019-02-21 2019-05-14 广东正宝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插座组装检验一体机
CN110625383A (zh) * 2019-08-28 2019-12-31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液压阀杆装配机
CN110757160A (zh) * 2019-11-28 2020-02-07 沈阳益川科技有限公司 棘轮组件自动组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6465B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5625A (zh) 一种杆件装模设备
CN114131305B (zh) 卡扣组装机
CN109334025A (zh) 一种汽车顶衬自动组立生产线
CN112171265B (zh) 一种滑动开关滑盖装配设备及滑动开关装配系统
CN111136465B (zh) 气密阀配件组装机构
CN104619127A (zh) 插件机
CN210854328U (zh) 纸托供料装置
CN209954139U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215267992U (zh) 一种用于电机线圈骨架与接线片铆装的新型自动化装置
CN116214160A (zh) 一种全自动组装系统及组装方法
CN216425995U (zh) 数据线接头检测自动化上料定位系统
CN109494099A (zh) 一种漏电开关和漏电开关全自动组装方法
CN111056312A (zh) 用于汽车前挡玻璃合片前的自动上线系统
CN215508469U (zh) 电池极耳折弯装置
CN107263047B (zh) 汽车后门玻璃自动装配生产线
CN113148639B (zh) 料仓夹持装置及载板输出设备
CN109015523A (zh) 一种自动拔取塞子的机械手装置
CN112247507B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的滑动开关端子安装设备
CN211168889U (zh) 一种杆件装模设备
CN214622714U (zh) 测试装置
CN114426190A (zh) 触点摆放设备
CN107685993B (zh) 一种换轨多列出料装置
CN109720638B (zh) 一种线材自动捆扎机
CN113441925A (zh) 一种自动贴摄像头密封圈组装设备
CN109300721A (zh) 一种漏电开关自动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