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9452A -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9452A
CN111129452A CN201911292763.7A CN201911292763A CN111129452A CN 111129452 A CN111129452 A CN 111129452A CN 201911292763 A CN201911292763 A CN 201911292763A CN 111129452 A CN111129452 A CN 111129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electrode material
conductive
electrode
conductiv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27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成
郝朏
王俊美
刘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y Team Enterpris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y Team Enterpris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y Team Enterprises Ltd filed Critical Key Team Enterprises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27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9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9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9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在保持电极材料较高的导电性能的同时,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在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本发明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负极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背景技术
在硅/碳复合体系中,极大多数的硅材料是作为活性物质提供高的容量,而碳材料用来缓解硅的体积效应,同时也作为分散基质减少纳米硅的团聚,维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提高整体复合材料的导电能力,并加快锂离子在复合材料中的传输速率。
现有硅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池电极时,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碳材料中的碳为硅材料提供的膨胀空间有限,锂离子反复脱嵌仍会使硅碳材料容易粉化破碎,硅材料之间以及硅材料与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导致材料的可逆容量急剧减小,循环性能迅速下降;并且硅是半导体材料,具有低的电导率,以硅基材料作为负极也降低了锂离子的传输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在保持电极材料较高的导电性能的同时,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在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
可选地,所述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包括: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第一预混物;将所述第一预混物焙烧,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第一预混物包括:将硅材料分散液加入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获得第一预混溶液;将所述第一预混溶液进行喷雾造粒,获得第一预混物。
可选地,所述硅材料的质量分数为70%~85%,所述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5%~20%,所述导电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15%。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预混物焙烧,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包括:将所述第一预混物在惰性气氛、700~900℃的条件下焙烧2~5h,得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包括:将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所述碳材料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二预混物;将所述第二预混物焙烧,获得电极材料。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所述碳材料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二预混物包括:将所述碳材料加入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混溶液;将所述第二预混溶液进行喷雾造粒,获得第二预混物。
可选地,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为7~25份,所述碳材料为80~93份。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二预混物焙烧,获得电极材料包括:将所述第二预混物在惰性气氛、300~600℃下焙烧1~3h,得到电极材料。
可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比咯烷酮、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千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可选地,所述导电材料为科琴黑、超导炭黑、乙炔黑、VGCF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为葡萄糖、蔗糖、淀粉、酚醛树脂、柠檬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于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从而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导电层能够提高锂的传输速度,同时能够给硅颗粒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减少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剥落,保证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接触,从而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进一步地,在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从而获得电极材料,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的碳材料能够充当缓冲基质来抑制和缓解硅脱嵌锂时的体积变化,进一步增强电极材料对硅材料的体积膨胀包容性。当电极材料应用于电池的电极时,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硅材料反复脱嵌锂时膨胀所产生的切应力和压应力会被硅材料外的导电材料和碳材料所吸收,硅材料体积膨胀不会引起电极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化,避免电极材料结构坍塌和电极材料剥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并且上述导电材料和碳材料可作为隔离层将硅材料与电池的电解液隔离,防止硅材料发生团聚现象,同时还避免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中的硅材料进行接触,从而降低电极材料中硅材料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膨胀的几率,使得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电极材料。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及电池,其有益效果与上述电极材料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制备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第一预混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电极材料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第二预混物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制备的电极材料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电池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与隔膜四个部分。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在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正极处于贫锂态,同时电子的补偿从外电路供给到碳负极,保证负极的电荷平衡。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正极处于富锂态。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的层间嵌入和脱出,一般只引起层间间距变化,而不破坏晶体结构。
在选用硅-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时,虽然硅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嵌锂比容量和较低的嵌、脱锂电位,使得硅材料具有高理论储锂容量,但是硅为半导体材料,具有低的电导率,以硅基材料作为负极也降低了锂离子的传输速率,且硅-碳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也较差。下文中的多个(种)指两个(种)或两个(种)以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上述硅材料为纳米硅粉,纳米硅粉的粒径为50~200nm;导电材料为科琴黑、超导炭黑、乙炔黑、VGCF((Vapor-grown Carbon Fiber,导电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材料的粒径为30~50nm。
步骤S200:在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上述碳材料为葡萄糖、蔗糖、淀粉、酚醛树脂、柠檬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根据上述提供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于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从而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导电层能够提高锂的传输速度,同时能够给硅颗粒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减少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剥落,保证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接触,从而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进一步地,在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从而获得电极材料,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的碳材料能够充当缓冲基质来抑制和缓解硅脱嵌锂时的体积变化,进一步增强电极材料对硅材料的体积膨胀包容性。当电极材料应用于电池的电极时,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硅材料反复脱嵌锂时膨胀所产生的切应力和压应力会被硅材料外的导电材料和碳材料所吸收,硅材料体积膨胀不会引起电极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化,避免电极材料结构坍塌和电极材料剥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并且上述导电材料和碳材料可作为隔离层将硅材料与电池的电解液隔离,防止硅材料发生团聚现象,同时还避免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中的硅材料进行接触,从而降低电极材料中硅材料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膨胀的几率,使得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
进一步地,参照图2,上述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具体包括:
步骤S101: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第一预混物。上述分散剂为聚乙烯比咯烷酮、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千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上述硅材料的质量分数为70%~85%,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5%~20%,导电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15%;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S102:将第一预混物焙烧,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焙烧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只要能够将分散剂碳化即可。
在上述制作步骤中,先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均匀,利用分散剂的高分子特性,使导电剂和分散剂结合,在焙烧过程中两者固化,并在焙烧后两者在硅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碳层。该碳层能够给硅颗粒提供一定的膨胀空间,减少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剥落。
上述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第一预混物的方式有多种。可选地,参照图3,上述步骤101具体包括:
步骤S1011:将硅材料分散液加入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获得第一预混溶液。上述硅材料、导电剂和分散剂采用湿法混合,利用分散剂提高导电剂的分散效果。
步骤S1012:将第一预混溶液进行喷雾造粒,获得第一预混物。具体造粒方式比较多,如常见的喷雾干燥法造粒,这种造粒方式不仅可以实现造粒,而且还能够起到干燥作用。
经上述制作步骤得到的第一预混物中的硅含量为50~80%,第一预混物中的硅含量较高,使得采用第一预混物制作得到的电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嵌锂比容量和较低的嵌、脱锂电位。当然,在上述过程中,也可将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加入硅材料分散液中。
为了保证硅材料与导电剂、分散剂的混合效果,可将硅材料分散液逐滴加入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中,使得硅材料、导电剂及分散剂的混合较充分。
需要说明的是:将硅材料分散液加入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的方式有多种,如在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中加入硅材料分散液后,搅拌1~5小时,并砂磨10~60分钟。具体地,将含有硅材料、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放入砂磨机中,砂磨机的运行时间为10~60分钟。当然,也可仅通过搅拌的方式硅材料分散液与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混合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硅材料分散液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将硅材料与分散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硅分散液。具体可通过超声搅拌或机械搅拌的方式将硅材料与分散溶剂混合均匀;超声搅拌或机械搅拌的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2~8小时。上述分散溶剂的选择有多种,如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异丙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将分散剂与分散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分散剂分散液。将分散剂与分散溶剂的混合均匀的方式可为机械搅拌或超声搅拌;分散溶剂为去离子水。
在将导电剂加入分散剂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同理,导电剂与分散剂分散液混合均匀的方式也为机械机械搅拌或超声搅拌,如在机械搅拌分散剂分散液的同时将导电剂加入其内,并持续进行机械搅拌0.5~5小时,使两者混合均匀。
当然,上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的制作方法也可为:
将导电剂与分散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导电剂分散液。分散溶剂的选择有多种,如去离子水。
将分散剂加入导电剂分散液中混合均匀,得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将分散剂加入导电剂分散液,可进一步提高对导电剂的分散效果。
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上述将第一预混物焙烧,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具体包括:
将第一预混物在惰性气氛、700~900℃的条件下焙烧2~5h,得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参照图4,在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具体包括:
步骤S201:将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碳材料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二预混物。上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碳材料的混合比例为:以重量份数计: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为7-25份,碳材料为80-93份。
步骤S202:将第二预混物焙烧,获得电极材料。采用上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碳材料的混合比例制作获得的电极材料中硅含量为45%~75%。
上述将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碳材料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二预混物的方式有多种。可选地,参照图5,上述步骤201具体包括:
步骤S2011:将碳材料加入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混溶液。
步骤S2012:将第二预混溶液进行喷雾造粒,获得第二预混物。同理,具体造粒方式比较多,如常见的喷雾干燥法造粒,这种造粒方式不仅可以实现造粒,而且还能够起到干燥作用。
上述将碳材料加入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碳材料可溶解在分散液中,使得碳材料与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混合较均匀。
具体地,将碳材料加入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的方式为:将碳材料加入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后,球磨3~13小时,从而实现碳材料与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均匀混合。当然,也可仅通过搅拌的方式碳材料与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混合均匀,但搅拌时间较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的制作方法为:将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分散在分散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该分散溶剂的选择有多种,如去离子水。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分散在分散溶剂中混合均匀的方式有多种,如将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分散在分散溶剂中,采用超声搅拌方式持续搅拌2~8小时。
进一步地,上述将第二预混物焙烧,获得电极材料具体包括:
将第二预混物在惰性气氛、300~600℃下焙烧1~3h,得到电极材料。
图6为根据上述制作方法得到的电极材料的电镜图,从图中可看出硅颗粒被导电材料和碳材料包覆,形成较均匀的球形,因此,导电材料和碳材料能够将硅材料与电池的电解液隔离开,防止硅材料发生团聚现象,同时还避免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中的硅材料进行接触,使得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中为上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一种电池,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极材料、电池与上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5g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加入15g粒径为50nm的科琴黑,搅拌分散2小时,得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
步骤S102:将80g粒径为80nm的纳米硅粉分散在200ml异丙醇中,进行超声搅拌2小时,得到纳米硅粉分散液。
步骤S103:将纳米硅粉分散液逐滴加入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中,滴加完成后搅拌1小时,随后再砂磨10分钟,得到第一预混物溶液。
步骤S104:在260℃温度条件下对第一预混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第一预混物颗粒。
步骤S105:在氮气气氛、700℃条件下,对第一预混物颗粒进行焙烧,持续焙烧2小时,得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步骤S201:取25份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颗粒,将其分散在475ml去离子水中,超声搅拌2小时后加入400ml葡萄糖溶液(含有80份葡萄糖),上述每份材料均为1g,球磨3小时,得到第二预混物溶液。
步骤S202:在260℃温度条件下对第二预混物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第二预混物颗粒。
步骤S203:在氮气气氛、300℃条件下,将第二预混物颗粒焙烧1小时,得到电极材料。
经实验检测,经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电极材料用于电池时,其首周放电比容量为1800mAh/g(毫安每克),电池循环50周的保持率可达到8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20g聚乙烯比咯烷酮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加入10g粒径为40nm的乙炔黑,搅拌分散0.5小时,得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
步骤S102:将70g粒径为200nm的纳米硅粉分散在1000ml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搅拌8小时,得到纳米硅粉分散液。
步骤S103:将纳米硅粉分散液逐滴加入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中,滴加完成后搅拌2小时,随后再砂磨30分钟,得到第一预混物溶液。
步骤S104:在260℃温度条件下对第一预混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第一预混物颗粒。
步骤S105:在氮气气氛、900℃条件下,对第一预混物颗粒进行焙烧,持续焙烧3.5小时,得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步骤S201:取7份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颗粒,将其分散在435ml去离子水中,超声搅拌5小时后加入400ml淀粉溶液(含有86份的淀粉),上述每份材料均为1g,球磨7小时,得到第二预混物溶液。
步骤S202:在260℃温度条件下对第二预混物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第二预混物颗粒。
步骤S203:在氮气气氛、600℃条件下,将第二预混物颗粒焙烧2小时,得到电极材料。
经实验检测,经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电极材料用于电池时,其首周放电比容量为1500mAh/g(毫安每克),电池循环50周的保持率可达到8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5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溶于300ml去离子水中,待溶解后加入10g粒径为30nm的VGCF,搅拌分散5小时,得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
步骤S102:将85g粒径为50nm的纳米硅粉分散在600ml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搅拌5小时,得到纳米硅粉分散液。
步骤S103:将纳米硅粉分散液逐滴加入到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中,滴加完成后搅拌5小时,随后再砂磨60分钟,得到第一预混物溶液。
步骤S104:在260℃温度条件下对第一预混物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第一预混物颗粒。
步骤S105:在氮气气氛、800℃条件下,对第一预混物颗粒进行焙烧,持续焙烧5小时,得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步骤S201:取15份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颗粒,将其分散在465ml去离子水中,超声搅拌8小时后加入400ml蔗糖溶液(含有93份蔗糖),上述每份材料均为1g,球磨12小时,得到第二预混物溶液。
步骤S202:在260℃温度条件下对第二预混物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第二预混物颗粒。
步骤S203:在氮气气氛、400℃条件下,将第二预混物颗粒焙烧3小时,得到电极材料。
经实验检测,经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电极材料用于电池时,其首周放电比容量为2100mAh/g(毫安每克),电池循环50周的保持率可达到8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在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硅材料表面包裹导电材料,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包括:
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第一预混物;
将所述第一预混物焙烧,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硅材料、分散剂和导电材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第一预混物包括:
将硅材料分散液加入含有导电剂和分散剂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获得第一预混溶液;
将所述第一预混溶液进行喷雾造粒,获得第一预混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材料的质量分数为70%~85%,所述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5%~20%,所述导电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预混物焙烧,获得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包括:
将所述第一预混物在惰性气氛、700~900℃的条件下焙烧2~5h,得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表面包裹碳材料,获得电极材料包括:
将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所述碳材料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二预混物;
将所述第二预混物焙烧,获得电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和所述碳材料混合在一起,得到第二预混物包括:
将所述碳材料加入含有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的分散液,并混合均匀,得到第二预混溶液;
将所述第二预混溶液进行喷雾造粒,获得第二预混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导电材料-硅复合材料为7~25份,所述碳材料为80~93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预混物焙烧,获得电极材料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混物在惰性气氛、300~600℃下焙烧1~3h,得到电极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比咯烷酮、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千段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科琴黑、超导炭黑、乙炔黑、VGCF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为葡萄糖、蔗糖、淀粉、酚醛树脂、柠檬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3.一种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为上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电极材料。
1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极材料。
CN201911292763.7A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Pending CN111129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2763.7A CN111129452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2763.7A CN111129452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9452A true CN111129452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2763.7A Pending CN111129452A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9452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305A (zh) * 2017-04-24 2017-08-22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0917A (zh) * 2018-04-04 2018-10-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Si@C@纤维状碳@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6305A (zh) * 2017-04-24 2017-08-22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0917A (zh) * 2018-04-04 2018-10-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Si@C@纤维状碳@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9872A1 (en)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wer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6784640B (zh)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
US10847789B2 (en)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battery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3633306B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KR20210092764A (ko) 규소-탄소 복합 애노드 재료
CN110061238B (zh) 水溶性自愈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9411713B (zh) 含硅基材料的机械共包覆方法、含硅基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12310359B (zh) 负极活性材料及二次电池
KR101006212B1 (ko) 비수 2차 전지용 음극, 비수 2차 전지, 비수 2차 전지용음극의 제조방법 및 비수 2차 전지를 사용한 전자기기
US11114666B2 (en) Modified graph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110085847B (zh) 锂离子电池锗/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705234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음극 활물질,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12820869B (zh) 负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0739455A (zh) 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3762335B (zh) 钛酸锂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1725500B (zh)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20230378444A1 (en) Silicon- carbon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KR20220083973A (ko) 석류 유사 구조 실리콘 기반 복합 재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응용
CN111540883A (zh) 一种负极片及储能装置
KR101950858B1 (ko) 음극 활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CN111129452A (zh) 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WO2022178748A1 (zh) 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5159527A (zh) 一种硬碳包覆硅纳米颗粒复合微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935786B (zh) 一种水系超级纳米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板的制备方法
CN110931754A (zh) 一种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及电化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