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4994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94994A CN111094994A CN201880058582.5A CN201880058582A CN111094994A CN 111094994 A CN111094994 A CN 111094994A CN 201880058582 A CN201880058582 A CN 201880058582A CN 111094994 A CN111094994 A CN 1110949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gent
- storage area
- analysis device
- dispensing mechanism
- automatic analy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2—Reagent dispens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urin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346—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6—Chemiluminescence; Bioluminesce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自动分析装置,即使在小规模的结构中,也能够容易地实现动作中的追加试剂的投入、更换。因此,具备从容纳有试剂的试剂容器(113)中分注试剂的试剂分注机构(107)和保管试剂容器的通常试剂保管部(130)及追加试剂保管部(111)。通常试剂保管部(130)位于成为试剂分注机构(107)的可动区域(131)的一部分的通常可动区域(132)内,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位于试剂分注机构(107)的可动区域(131)中且除了通常可动区域(132)以外的区域内。试剂分注机构(107)在通常动作时进行通常可动区域(132)内的访问动作,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分析装置、免疫分析装置等自动分析装置中,在进行血清、尿等检体中含有的特定成分的分析时,通常在自动分析装置上自动实施以下三步。作为第一步,使从血清、尿等检体分取出的分析试样和与试样中的分析对象成分特异性结合的试剂通过在装置上的反应容器内混合而反应。作为第二步,在恒时机间的反应后,利用试剂的特性将与试样结合的试剂量变换成可检测的信号量。例如,在使用通过与试样反应而变色的试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光度的测量将与试样结合的试剂量变换成信号量。作为第三步,使用预先通过已知浓度试样的分析求出的浓度与信号量的关系,将得到的信号量变换成试样中的分析对象成分的浓度。
另外,在自动分析装置中,通常要求对多个检体并行地分析多个成分(项目)。例如,在为了肝炎病毒检查的筛选而使用免疫分析装置的情况下,要求对多个血清检体自动地并行实施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等多个项目的分析,由此可尽可能早期地实施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了实现这样的多个项目的自动分析,自动分析装置通常具备可保持多个反应容器的反应部和可保持多个项目的试剂容器的试剂保管部。在进行多个项目的分析时,可根据多个分析项目分别将合适的试剂从试剂容器分注到反应容器,由此高效地实施多个项目的分析。
作为上述这样的用于分析多个项目的自动分析装置,例如,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专利文献1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用于保持多个试剂容器的试剂盘、保持多个反应容器的反应部、以及用于将试剂从试剂容器分注至反应容器的试剂分注探针。在进行多个项目的分析时,根据多个分析项目调整试剂盘的旋转、试剂分注探针的移动,由此分别将合适的试剂从试剂容器分注至反应容器。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在试剂盘的上部具备用于将试剂在试剂盘内部与试剂盘外部之间移送的试剂容器移送机构。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在自动分析装置的前表面部具备试剂容器投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12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89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329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简易诊断、迅速诊断的用途中,要求比较小规模且廉价的自动分析装置。特别地,在这样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不容易在装置的动作中更换试剂容器。即,分析装置的动作中,试剂盘、试剂分注探针根据分析项目复杂地移动。因此,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操作人员直接访问试剂盘更换试剂容器是困难的。
于是,在需要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进行试剂的补充、追加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需要待机至分析装置的动作结束成为备用状态,或者中断分析将装置设定为备用状态。但是,该情况下,存在分析装置在备用状态与分析动作之间过渡、需要机构的重置动作、清洗动作等一定的准备时间的问题。另外,在中断分析的情况下,对于在装置上处于分析中的状态的试样,可能产生再次重新实施分析的必要性。
因此,考虑使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的自动分析装置。专利文献2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用于将试剂在试剂盘内部与试剂盘外部之间移送的试剂容器移送机构。试剂分注探针等可动部不直接访问试剂容器移送机构的试剂容器的设置位置。因此,操作人员即使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也可以在试剂容器移送机构的试剂容器设置位置设置追加的试剂容器。试剂容器移送机构根据试剂盘的动作预定判断可将追加的试剂容器移动至试剂盘内部的时机,并自动进行向试剂盘的试剂容器的搭载动作。另外,相反地,在具有欲从试剂盘内部取出的试剂容器的情况下,试剂容器移送机构也判断可移送的时机,自动进行排出动作。
另外,专利文献3的自动分析装置在前表面部具备试剂容器投入部。试剂分注探针等可动部不直接访问试剂容器投入部。因此,与专利文献2的结构同样地,操作人员即使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也能够设置试剂容器。另外,试剂容器移送机构可以在可移送的时机对试剂盘实施试剂容器的搭载动作或排出动作。
于是,若使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的结构,则即使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也可以更换试剂容器。但是,这些结构均需要用于移送试剂容器的试剂容器移送机构。试剂容器移送机构通常包括马达、移送路、用于移送的控制部等,因此导致装置的大型化、装置成本的增大。因此,尤其在小规模的自动分析装置不容易搭载这样的机构。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即使在小规模的结构中,也能够容易地实现动作中的追加试剂的投入、更换。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和新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将明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若简单说明本申请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例的概要,则如下。
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从容纳有试剂的试剂容器中分注试剂的分注机构和保管试剂容器的第一保管区域及第二保管区域。第一保管区域位于成为分注机构的可动区域的一部分的通常可动区域内,第二保管区域位于分注机构的可动区域中且除了通常可动区域的区域内。分注机构在通常动作时进行通常可动区域内的访问动作,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进行对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
发明效果
若简单说明通过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得到的效果,则即使在小规模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动作中的追加试剂的投入、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试剂容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装配于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罩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追加试剂保管部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追加试剂保管部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1A是表示装配于图10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罩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1B是图11A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4A是表示装配于图13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罩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防护部件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5B是表示防护部件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对图13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对图13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必要时,分割成多个部分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除非特别明示的情况,否则它们并非彼此无关,而是一方处于另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变形例、详情、补充说明等的关系。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言及要素的数量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原理上显而易见地限定为特定的数量的情况等,否则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量,也可以为特定的数量以上,也可以为以下。
进一步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该结构要素(包括要素步骤等)除非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原理上显而易见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否则未必是必须的。同样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言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非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原理上显而易见认为并非如此的情况等,否则包括实质上与其形状等近似或相似的替代。上述数值及范围也同样如此。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图中,对于同一部件,原则上标注同一符号,省略其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自动分析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及概略动作》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在此,作为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例,假定将分析对象设为抗原,使用与分析对象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发光标识物质进行发光分析的免疫分析装置。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101具备搬送检体架(简称为架)102的架搬送线路103、试剂保冷单元104、培养盘(反应盘)105、样品分注机构(试样分注机构)106、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消耗品搬送单元109以及检测部单元110。在此基础上,自动分析装置101还具备追加试剂保管部111。在说明书中,有时将以上的各结构要素称为单元。
架102收纳容纳血液、尿等生物体样品(简称为样品)的多个样品容器(试样容器)112,以收纳有样品容器112的状态在架搬送线路103上被搬送。在试剂保冷单元104收纳有多个试剂容器(分析试剂容器)113,多个试剂容器(分析试剂容器)113容纳有样品(也称为试样或检体)的分析所使用的各种试剂(分析试剂)。另外,保冷单元104内的试剂容器113通过冷冻机保冷。保冷单元104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试剂盘罩114覆盖。
培养盘105具有:配置用于使样品和试剂反应的多个反应容器115的反应容器配置部116;以及将反应容器115的温度调整为所需温度的温度调整机构。样品分注机构106具有旋转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通过这些驱动机构将样品从样品容器112中分注至收纳于培养盘105的反应容器115。同样地,试剂分注机构107也具有旋转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通过这些驱动机构将试剂从试剂容器113中分注至容纳于培养盘105的反应容器115。试剂搅拌机构108的驱动机构也同样。
检测部单元110具备光电倍增管、光源灯、分光器、光电二极管,具有调整它们的温度的功能,进行反应液的分析。搬送机构121是用于向检测部单元110搬送反应容器的机构,具备沿X轴及Z轴方向设置的轨道。消耗品搬送单元109具备收纳容器保持部118和搬送机构119。消耗品收纳容器117收纳多个反应容器115、分注玻片121等试样的分析使用的消耗品。搬送机构119保持消耗品收纳容器117上的反应容器115、分注玻片121并搬送至预定位置。
具体而言,搬送机构119具备沿X轴、Y轴、Z轴方向设置的轨道,经由该轨道将收纳于消耗品收纳容器117的反应容器115搬送至培养盘105或将分注玻片121搬送至玻片装配位置12。另外,将培养盘105上的使用过的反应容器115废弃至废弃孔120。进一步地,搬送机构119将消耗品收纳容器117上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115、分注玻片121分别搬送至培养盘105、玻片装配位置122。因此,搬送机构119具有抓取反应容器115、分注玻片121的臂构造。
追加试剂保管部(追加试剂保管区域)111保管所投入或更换的追加的试剂容器(分析试剂容器)123,即使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也可以访问。即,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用于分析的试剂容器113保管于试剂保冷单元104内的通常试剂保管部(通常试剂保管区域)130。通常试剂保管部130位于成为试剂分注机构107的可动区域131的一部分的通常可动区域132内。另一方面,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位于试剂分注机构107的可动区域131中的除了通常可动区域132外的区域内。
试剂分注机构107使用XY平面上的旋转运动在通常的分析动作时进行通常可动区域132内的访问动作,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动作。与试剂搅拌机构108的关系也同样,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位于试剂搅拌机构108的可动区域中的除了通常可动区域外的区域内。而且,追加的试剂容器123内的追加试剂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被试剂分注机构107及试剂搅拌机构108分注及搅拌。
在此,例如,在通常试剂保管部130与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之间可交换空气。即,可通过使被试剂保冷单元104进行了温度调整的空气在追加试剂保管部111内循环,除了试剂容器113内的试剂以外,还将追加的试剂容器123内的追加试剂保冷。但是,在追加试剂的保冷时,也可以在追加试剂保管部111设置与试剂保冷单元104的温度调整机构(例如冷冻机等)不同的温度调整机构(例如,珀尔帖元件等)。进一步地,也可以对追加试剂不进行保冷。另外,追加试剂保管部111只要可以保管至少一个以上的追加试剂即可。
说明书中,将自动分析装置101中的以上说明的架搬送线路103、试剂保冷单元104、培养盘105、样品分注机构106、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消耗品搬送单元109、检测部单元110、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等称为分析动作部。自动分析装置101除了这样的分析动作部,还具备控制自动分析装置101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124和操作部125。
控制部124例如由硬件基板构成,连接于计算机等控制装置126、硬盘等存储装置127。操作部125例如由作为显示器的显示部、鼠标、键盘等输入装置构成。在存储装置127存储有例如与各单元对应的温度范围。控制部124也可以由专用电路基板作为硬件构成,也可以由利用连接于自动分析装置101的计算机(例如,控制装置126)执行的软件构成。
在由硬件构成的情况下,例如,执行处理的多个运算器集成于配线基板上、或半导体芯片或封装体内。在由软件构成的情况下,在计算机搭载高速的通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过该CPU执行对所需的运算处理进行执行的程序。通过储存有该程序的存储介质可对既有的装置进行升级。另外,这些装置、电路、计算机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适当地发送、接收数据。
图2是表示图1的试剂容器的结构例的示意图。例如,在上述的进行发光分析的免疫分析装置中,标识化抗体试剂、生物素化抗体试剂、链霉亲和素结合磁性粒子试剂这三种试剂作为试剂盒在一个试剂容器113被成套化。也就是,试剂容器113主要由含有标识化抗体试剂的标识化抗体试剂容器201、含有生物素化抗体试剂的生物素化抗体试剂容器202、以及含有链霉亲和素结合磁性粒子试剂的链霉亲和素结合磁性粒子试剂容器203构成。
另外,在试剂容器113粘贴有表示容纳于内部的试剂的信息的试剂标签204。试剂标签204例如为条形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识别)等,含有对象分析项目、制造批次编号、试剂盒编号、可分析数、保管期限、装置设置后的使用期限、装置设置履历、校正后的校正有效期间、工厂出货时的校正数据等信息。试剂标签204的信息由读取部205读取。读取部205例如为条形码阅读器、RFID读写器等,除了保管于试剂保冷单元104的试剂容器113的试剂标签204,还读取保管于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追加的试剂容器123的试剂标签204。因此,依赖于试剂标签204的读取方式,读取部205例如分别设于试剂保冷单元104和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两处。
图3A是表示装配于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罩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立体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自动分析装置101装配有整体罩301和个别罩302。整体罩301例如为对试剂保冷单元104的手动作业(试剂容器113的投入作业等)的出入口,个别罩302为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手动作业(追加的试剂容器123的投入作业等)的出入口。
整体罩301和个别罩302优选分别具备不同的互锁机构。例如,整体罩301的互锁机构防止分析动作中的对自动分析装置101的手动作业,根据开闭使预定的安全功能(例如,装置的紧急停止等)工作。通过该机构,操作人员只要未使分析动作停止,就不能打开整体罩301。另一方面,个别罩302可在关闭整体罩301的状态下进行开闭。其结果,操作人员即使不使分析动作停止,也能够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手动作业。
作为个别罩302的互锁机构之一,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例如在个别罩302打开的状态下,即使在假设收到了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指示的情况下,也不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动作。另外,作为个别罩302的互锁机构的另一个,也可以与个别罩302的开放联动,或者作为开放个别罩302时的前准备,设置防护部件。
防护部件具备可以切换是否将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从其它区域遮蔽的机构(例如,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遮蔽板等),在遮蔽的状态下,物理上防止从该其它区域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动作。此时的访问动作不限于基于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等可动部件进行的物理上的访问动作,也包括其它意料外的访问动作。例如,可以列举随着可动部件的可动的有害物质的飞散等。
《追加试剂的投入及更换方法》
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时,操作人员首先经由操作部123通知装置该意旨。若装置收到通知,则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等可动部件被控制,以便不会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访问。同时,个别罩302的锁定解除,可自由开闭。该状态下,操作人员打开个别罩302,向追加试剂保管部111投入(或更换)追加的试剂容器123。此时,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优选构成为,在个别罩302打开的同时,设置上述的防护部件。试剂投入或更换后,操作人员关闭个别罩302。若关闭个别罩302,则防护部件也被去除。
然后,操作人员经由操作部123向装置通知试剂的投入或更换完成。若装置收到通知,则读取部205读取记载于追加的试剂容器123的试剂标签204的信息,并登录到装置。在此,投入完成或更换完成的通知无需必须实施,例如,也可以代替进行通知而是构成为,装置自动识别到个别罩302关闭,使读取部205动作。若追加试剂的信息被登录,则装置对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等可动部件发送预定的指示。与之相应地,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等可动部件可以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对追加试剂进行试剂容量核对、磁性粒子试剂的事先搅拌等伴随分析的前准备动作。
在此,将记载于追加的试剂容器123的试剂标签204的装置设置履历(即,是否有过设置于装置)、剩余可分析数等信息存储于存储装置127。例如,使用追加的试剂容器123进行所需的分析后,在该试剂容器123残存有试剂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利用装置的休止期间等手动作业将该试剂容器123转移到试剂保冷单元104,能够通过通常的分析动作再利用。此时,装置通过参照存储于存储装置127的信息,能够承继该试剂容器123的信息(例如,剩余可分析数)。
以上的说明中,在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之前,操作人员向装置通知该意旨,从而装置进行随着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的前准备。具体而言,该前准备为个别罩302的锁定解除、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等可动部件的可动区域限制等。但是,不限于这些,装置也可以不管操作人员的通知的有无,都基于自身具有的信息进行随着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的前准备。
例如,装置也可以在以下情况等进行随着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的前准备:(A)预测到保管于试剂保冷单元104内的试剂之一被完全消耗、(B)与登录于装置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未设置于试剂保冷单元104、(C)试剂的剩余量为固定值以下。在预测到试剂之一被完全消耗的情况是指例如试剂的剩余可分析数比操作人员指示的分析次数少的情况。
该情况下,装置将该意旨经由显示器等显示部通知给操作人员,从而促使试剂的补充等,而且,进行随着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的前准备。接到该情况后,操作人员将应补充的追加试剂向追加试剂保管部111投入。例如,在(A)、(C)的情况下,装置基于试剂标签204识别投入的追加试剂,在实际上试剂保冷单元104内的试剂被完全消耗的阶段对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发送预定的指示。由此,若试剂保冷单元104内的试剂被完全消耗,则能够立即转入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追加试剂。
另外,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构成为,操作人员也可以不事先通知装置而自由打开个别罩302,能够投入追加试剂。具体而言,在个别罩302设有互锁机构,但不设置锁定。若操作人员打开个别罩302,则通过互锁机构进行可动部件的可动区域限制、上述的防护部件的设置等。操作人员投入追加试剂后,若关闭个别罩302,则与之相应地,读取部205动作。
《自动分析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各种变形例)》
图4~图7分别是表示对图1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各种结构例的示意图。图4的自动分析装置401中,与图1的结构例不同,试剂搅拌机构108设于试剂保冷单元104上。与图1的情况同样地,试剂搅拌机构108具备含有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可动区域,但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不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访问动作。图5的自动分析装置501中,与图1的结构例不同,不设置试剂搅拌机构108。例如,在作为试剂不使用磁性粒子等的装置中,试剂搅拌机构108并非特别必要。
图6的自动分析装置601与图1的结构例不同,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与试剂保冷单元104被一体化。由此,可以将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保持为与试剂保冷单元104相同的温度。具体而言,试剂保冷单元104例如通过使用了热交换器等的空冷方式、使用了水冷夹套等的水冷方式,包括追加试剂保管部111进行温度调整。在追加试剂保管部111设有用于保持追加试剂的追加试剂保持部602。此外,如上所述,在试剂保冷单元104上可以设置试剂搅拌机构,也可以不设置试剂搅拌机构。
在图1及图4~图6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在XY平面上通过一个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因此,需要追加试剂保管部111配置于试剂分注机构107及试剂搅拌机构108的圆周轨道上。但是,作为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只要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旋转轴即可。作为一例,在图7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701中,试剂分注机构107、试剂搅拌机构108具有多个伴随着旋转运动的旋转轴。该情况下,相比仅具有一个旋转轴,可动区域扩大,因此,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配置场所不限于某特定的圆周轨道上。其结果,决定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配置场所时的自由度提高。
《实施方式1的主要的效果》
以上,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的方式,即使在小规模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动作中的追加试剂的投入、更换。其结果,在分析装置的动作中需要试剂的补充、追加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耗费时间地继续分析,能够更早期地实施基于分析结果的诊断、治疗。另外,无需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那样的试剂容器移送机构,通过可动部件的可动区域的调整和追加试剂的保管场所的改良,可进行追加试剂的投入、更换。其结果,不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装置成本的增大。
(实施方式2)
《追加试剂保管部的使用方法(应用例)》
图8及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追加试剂保管部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图。在实施方式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追加试剂保管部111保管有追加的试剂容器123。另一方面,该追加试剂保管部(追加试剂保管区域)111不限于追加的试剂容器123,也可以保管容纳有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检体)的样品容器(试样容器)112。
根据自动分析装置,有时存在在图1的样品分注机构(试样分注机构)106的可动区域和试剂分注机构107及试剂搅拌机构108的可动区域共通的区域。该情况下,若在该共通的区域配置追加试剂保管部111,则能够通过样品分注机构106从设置于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样品容器112中分注样品。另外,根据自动分析装置的不同,有时试剂分注机构107兼具样品分注机构。该情况下,能够通过试剂分注机构107从样品容器112中分注样品。
但是,就试剂容器113(或追加的试剂容器123)和图1所示的收纳样品容器112的架102而言,有时尺寸不同。因此,为了可以向追加试剂保管部111设置架102,例如,使用图8、图9所示的方式是有益的。
图8中使用了底部与试剂容器113为同一形状且可与架102结合的转接部件。如图8所示,转接部件802的底部与试剂容器113为同一构造,因此可适合于追加试剂保管部111的追加试剂保持部801。因此,通过将转接部件802装配于架102,能够经由转接部件802将该架102设置及固定于追加试剂保持部801。另一方面,在图9中,追加试剂保持部901的形状为可适合于试剂容器113和架102双方的形状。该情况下,可以不使用转接部件而将架102直接设置于追加试剂保管部111。
《实施方式2的主要的效果》
以上,通过使用实施方式2的方式,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的效果。而且,进一步地,由于在分析动作中进行样品的供给,因此例如,能够早期进行针对紧急检体的中断测定等。
(实施方式3)
《自动分析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实施方式3)》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10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001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不同,构成为,试剂分注机构1002、试剂搅拌机构1003并非通过XY平面上的旋转运动,而是通过直线运动进行对通常试剂保管部(通常试剂保管区域)1008及追加试剂保管部(追加试剂保管区域)1006的访问动作。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该自动分析装置1001具备与图1的情况同样的控制部124等。
图10中,试剂分注机构1002及试剂搅拌机构1003设置于沿X轴、Y轴、Z轴方向移动的轨道上。通过这些驱动机构,将试剂从试剂容器向容纳于培养盘105的反应容器分注试剂。试剂保冷单元1004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试剂盘罩1005覆盖。在该例中,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设置于试剂保冷单元1004内,保持为与保冷单元相同的温度。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试剂分注机构1002及试剂搅拌机构1003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不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的访问动作,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的访问动作。
此外,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也可以与图1的情况同样地配置于试剂保冷单元1004之外。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和试剂保冷单元1004通气将追加试剂保冷。另外,也可以使用与试剂保冷单元1004不同的温度调整机构(例如珀尔帖元件等)将追加试剂保冷,进一步地,也可以不保冷。在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设有用于保持追加的试剂容器的追加试剂保持部1007。在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可以追加至少一个试剂。
图11A是表示装配于图10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罩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11B是图11A的立体图。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优选在自动分析装置1001装配分别具有不同的互锁机构的整体罩1101和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用的个别罩1102。如上述地,由此可以不停止分析动作地投入或更换追加试剂。
追加试剂的投入及更换的方法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例如,也有时,通过操作人员使用操作部通知装置该意旨,只要存在可投入或更换的情况,自动分析装置1001就不管有无通知,都基于自身的信息成为可投入或更换的状态(例如,个别罩1102的锁定解除状态)。另外,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置与个别罩1102打开同时地,物理上遮蔽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与试剂保冷单元1004之间的防护部件出现的机构。
关于试剂信息,也优选追加试剂投入时登录的基于试剂标签204(图2)的试剂的装置设置履历、剩余可分析数等信息在将该试剂从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向通常试剂保管部1008转移时被承继。进一步地,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与实施方式2的情况同样的方法,能够将收纳有样品容器的架设置于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
《实施方式3的主要的效果》
以上,通过使用实施方式3的方式,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的效果。一般而言,相比实施方式1所示的进行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图10所示那样的进行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容易导致装置的大型化、装置成本的增大,因此,从该观点出发,有时图1等的结构例更有益。
(实施方式4)
《自动分析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实施方式3)》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201与实施方式3的情况不同,构成为,试剂分注机构1205、试剂搅拌机构1206通过XY平面上的直线运动与沿该平面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直线运动的组合进行对通常试剂保管部(通常试剂保管区域)1209及追加试剂保管部(追加试剂保管区域)1207的访问动作。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该自动分析装置1201也具备与图1的情况同样的控制部124等。
在图12中,追加的试剂容器1202和试剂保冷单元1203内的试剂容器1204配置于同一XY平面。试剂分注机构1205及试剂搅拌机构1206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不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207的访问动作,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经由驱动机构沿Z轴方向移动,进行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006的访问动作。另外,图12的自动分析装置1201具备试剂保冷单元1203、试剂容器1204、试剂分注机构1205、试剂搅拌机构1206、追加试剂保管部1207、追加试剂保持部1208以及追加的试剂容器1202,但实际上,除此之外,还具备未图示的与实施方式3的情况相同的各种机构。
在该例中,追加试剂保管部1207设置于试剂保冷单元1203的内部,被保持为与试剂保冷单元1203相同的温度。但是,如在实施方式3所述地,追加试剂保管部1207与试剂保冷单元1203的位置关系、温度调整的各种方式等可适当变更。另外,关于罩结构、试剂信息的承继、架的设置等,也与实施方式3的情况相同。此外,在追加试剂保管部1207可追加至少一个试剂。
《实施方式4的主要效果》
以上,通过使用实施方式4的方式,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5)
《自动分析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实施方式5)》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13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301具有两个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试剂分注机构以及试剂搅拌机构。在第一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11设有追加试剂保管部(追加试剂保管区域)1303。第一系统是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也可进行试剂的追加或更换的系统。另一方面,在第二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04设有通常试剂保管部(通常试剂保管区域)1302。第二系统是通常的分析工作用的系统,是不可进行通常的分析动作中的试剂的追加或更换的系统。
在第二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04的外周设置有收纳多个反应容器1305的培养盘(反应盘)1306。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均可追加至少一个试剂。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分别通过不同的温度调整机构保冷。但是,关于第一系统,也可以不保冷。第一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11内的试剂通过试剂分注机构1307及试剂搅拌机构1308分注及搅拌。另一方面,第二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04内的试剂通过试剂分注机构1309及试剂搅拌机构1310分注及搅拌。两个试剂分注机构1307、1309均可访问收纳于反应盘1306的反应容器1305。
第一系统(1311、1307、1308)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与第二系统(1304、1309、1310)并行动作,但即使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也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停止动作。该状态下,仅通过第二系统(1304、1309、1310)继续通常的分析动作。即,第二系统(1304、1309、1310)不管预定的指示的有无,均进行通常的分析动作。由此,能够构成继续通常的分析动作,并且第一系统的动作停止的状态,即使在通常的分析动作中,也可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303进行试剂的追加或更换。
此外,在图13的例中,第二系统的试剂分注机构1309及试剂搅拌机构1310的可动区域1312达不到第一系统,因此只要第一系统的动作为停止状态,就可对追加试剂保管部1303进行试剂的追加或更换。但是,根据自动分析装置,也可考虑第二系统的试剂分注机构1309及试剂搅拌机构1310的可动区域1312达到第一系统的情况。从该观点出发,追加试剂保管部1303需要配置于第一系统的试剂分注机构1307及试剂搅拌机构1308的可动区域1313内且除了第二系统的试剂分注机构1309及试剂搅拌机构1310的可动区域1312以外的区域。
图14A是表示装配于图13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罩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14B是图14A的立体图。在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的情况下,优选在自动分析装置1301装配分别具有不同的互锁机构的整体罩1401和追加试剂保管部1303用的个别罩1402。由此,能够不停止分析动作而对追加试剂进行投入或更换。
追加试剂的投入及更换的方法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例如,通过操作人员使用操作部通知装置该意旨,从而只要存在可投入或更换的情况,自动分析装置1301不管通知的有无都基于自身的信息成为可投入或更换的状态(例如,个别罩1402的锁定解除状态)。关于后者,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列举预测到保管于第二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04内的试剂之一被完全消耗的情况、未设置与登录于装置的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的情况等。
另外,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从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置与个别罩1402打开同时地,物理地遮蔽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之间的防护部件出现的机构。关于试剂信息,优选追加试剂投入时登录的基于试剂标签204(图2)的试剂的装置设置履历、剩余可分析数等信息在将该试剂从追加试剂保管部1303转移至通常试剂保管部1302时被承继。
图15A及图15B是表示防护部件的结构例的示意图。图15A中示出了将个别罩1402关闭的状态下的自动分析装置1301的平面结构例及其A-A’间的截面结构例。图15A中,在自动分析装置1301的隔着单元搭载面1502的下部设有板状的防护部件1501。该防护部件1501设置为位于个别罩1402的试剂保冷单元1304侧的边的下部。换言之,防护部件1501设于第一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11与第二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1304的边界线且隔着单元搭载面的下部。
在图15B示出了将个别罩1402打开的状态下的自动分析装置1301的平面结构例及其B-B’间的截面结构例。如图15B所示,若打开个别罩1402,则与之联动地,防护部件1501出现在隔着单元搭载面502的上部。其结果,在隔着单元搭载面502的上部中,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被防护部件1501物理上遮蔽。此外,在此使用了板状的防护部件1501,但例如,也可以使用呈扇子状开闭的防护部件等。
《自动分析装置整体的概略结构(各种变形例)》
图16及图17分别是表示对图13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了变形的各种结构例的示意图。在图16的自动分析装置1601中,与图13的结构例不同,试剂搅拌机构1308、1310与图4的情况同样地分别设置于试剂保冷单元1311、1304上。在图17的自动分析装置1701中,与图13的结构不同,与图5的情况同样地未设置试剂搅拌机构1308、1310。
《实施方式5的主要效果》
以上,通过使用实施方式5的方式,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的效果。而且,通过具有两个系统的试剂保冷单元、试剂分注机构及试剂搅拌机构,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通常的分析动作,除此之外,能够一边继续通常的分析动作,一边进行追加试剂的投入或更换。另外,追加试剂保管部1303并非用作实施方式1的情况的追加试剂专用区域,而使用作通常的分析动作用的区域,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空间。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者做成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前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例子,并不限定于必须具备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可以对某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可以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符号说明
101—自动分析装置,102—检体架,103—架搬送线路,104—试剂保冷单元,105—培养盘,106—试样分注机构,107—试剂分注机构,108—试剂搅拌机构,109—消耗品搬送单元,110—检测部单元,111—追加试剂保管部,112—样品容器,113—试剂容器,114—试剂盘罩,115—反应容器,116—反应容器配置部,117—消耗品收纳容器,118—收纳容器保持部,119—搬送机构,120—废弃孔,121—分注玻片,122—玻片装配位置,123—追加的试剂容器,130—通常试剂保管部,131—可动区域,132—通常可动区域,204—试剂标签,205—读取部,301—整体罩,302—个别罩,602—追加试剂保持部,801—追加试剂保持部,802—转接部件,901—追加试剂保持部,1002—试剂分注机构,1004—试剂保冷单元,1006—追加试剂保管部,1007—追加试剂保持部,1008—通常试剂保管部,1101—整体罩,1102—个别罩,1202—追加的试剂容器,1203—试剂保冷单元,1204—试剂容器,1205—试剂分注机构,1207—追加试剂保管部,1208—追加试剂保持部,1302—通常试剂保管部,1303—追加试剂保管部,1304—试剂保冷单元,1305—反应容器,1306—培养盘,1307—试剂分注机构,1309—试剂分注机构,1311—试剂保冷单元,1312—可动区域,1313—可动区域,1401—整体罩,1402—个别罩,1501—防护部件,1601—自动分析装置,1701—自动分析装置。
Claims (19)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分注机构,其从容纳有试剂的试剂容器中分注上述试剂;
第一保管区域,其位于成为上述分注机构的可动区域的一部分的通常可动区域内,且保管上述试剂容器;以及
第二保管区域,其位于上述分注机构的上述可动区域中除了上述通常可动区域以外的区域内,且保管上述试剂容器,
上述分注机构在通常动作时进行上述通常可动区域内的访问动作,并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进行对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整体罩,其防止对动作中的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手动作业,且根据开闭使预定的安全功能工作;以及
个别罩,其成为对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手动作业的出入口,且能够在将上述整体罩关闭的状态下进行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护部件,该防护部件包括能够切换是否将上述第二保管区域从其它区域遮蔽的机构,且用于在遮蔽的状态下物理上防止从该其它区域对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基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的信息,变更对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的有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的信息是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即:表示至少一个上述试剂的余量为恒定以下的信息;表示与登录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委托项目对应的上述试剂不能使用的信息;以及表示在上述第二保管区域设置有追加的上述试剂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基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的信息,变更对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的有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的信息为表示上述个别罩打开的状态的信息和表示解除了上述个别罩的锁定的状态的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基于自身的信息解除上述个别罩的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温度调整机构,该温度调整机构共通地控制上述第一保管区域和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温度调整机构,其控制上述第一保管区域的温度;以及
第二温度调整机构,其控制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试剂容器具备表示容纳于内部的试剂的信息的标签,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读取保管于上述第一保管区域及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上述试剂容器的上述标签的单个或多个读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试剂的信息为上述试剂容器有无设置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履历的信息和上述试剂容器的剩余可分析数的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注机构通过平面上的旋转运动进行对上述第一保管区域及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注机构具备多个伴随上述旋转运动的旋转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注机构通过平面上的直线运动进行对上述第一保管区域及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注机构通过平面上的直线运动与沿该平面的铅垂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组合进行对上述第一保管区域及上述第二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保管区域还能够保管试样容器,该试样容器容纳有成为分析对象的试样。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备两对上述第一保管区域与进行对上述第一保管区域的访问动作的上述分注机构的组合。
19.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分注机构及第二分注机构,其从在内部容纳有试剂的试剂容器中分注上述试剂;
第一保管区域,其位于成为上述第一分注机构的可动区域的第一可动区域内,且保管上述试剂容器;以及
第二保管区域,其位于成为上述第二分注机构的可动区域的第二可动区域内且除了上述第一可动区域以外的区域内,且保管上述试剂容器,
上述第二分注机构在通常动作时进行上述第二可动区域内的访问动作,并在收到预定的指示时停止该访问动作,
上述第一分注机构不管有无上述预定的指示,都进行上述第一可动区域内的访问动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75685 | 2017-09-13 | ||
JP2017175685 | 2017-09-13 | ||
PCT/JP2018/023577 WO2019053991A1 (ja) | 2017-09-13 | 2018-06-21 | 自動分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4994A true CN111094994A (zh) | 2020-05-01 |
CN111094994B CN111094994B (zh) | 2023-05-30 |
Family
ID=6572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58582.5A Active CN111094994B (zh) | 2017-09-13 | 2018-06-21 | 自动分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39943B2 (zh) |
EP (1) | EP3683581B1 (zh) |
JP (1) | JP6768163B2 (zh) |
CN (1) | CN111094994B (zh) |
WO (1) | WO20190539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83581B1 (en) | 2017-09-13 | 2024-01-24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
WO2020044781A1 (ja) * | 2018-08-28 | 2020-03-05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EP3875966B1 (en) * | 2018-10-31 | 2024-05-08 |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
BR112021019905A2 (pt) * | 2019-04-26 | 2022-02-15 | Hitachi High Tech Corp | Dispositivo analisador automático |
CN112858712B (zh) * | 2019-11-28 | 2024-04-05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试剂信息的导入方法、样本检测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WO2021255995A1 (ja) * | 2020-06-19 | 2021-12-23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 自動分析装置 |
CN112326649A (zh) * | 2020-11-17 | 2021-02-05 | 河北凯恩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免用尿常规检测试纸进行尿常规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
WO2023176094A1 (ja) * | 2022-03-17 | 2023-09-21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 自動分析装置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95893A1 (en) * | 1985-02-27 | 1986-10-01 | Fisher Scientific Company | Analysis system |
JP2005010115A (ja) * | 2003-06-23 | 2005-01-13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5037171A (ja) * | 2003-07-17 | 2005-02-10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EP1560028A2 (en) * | 2004-01-28 | 2005-08-03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zer |
JP2006337386A (ja) * | 2006-09-25 | 2006-12-14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8032688A (ja) * | 2006-06-30 | 2008-02-14 | Sysmex Corp | 試料分析装置 |
US20080095668A1 (en) * | 2006-10-10 | 2008-04-24 | Sysmex Corporation | Analyzer, reagent-containing assembly, and reagent suctioning method |
JP2008216173A (ja) * | 2007-03-07 | 2008-09-18 | Toshiba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8224384A (ja) * | 2007-03-12 | 2008-09-25 | Olympus Corp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CN101358987A (zh) * | 2007-07-31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
JP2011027663A (ja) * | 2009-07-29 | 2011-02-10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1158263A (ja) * | 2010-01-29 | 2011-08-18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1257427A (ja) * | 2011-08-23 | 2011-12-22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3174469A (ja) * | 2012-02-23 | 2013-09-05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3174536A (ja) * | 2012-02-27 | 2013-09-05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4134484A (ja) * | 2013-01-11 | 2014-07-24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952901A1 (en) * | 2013-01-29 | 2015-12-09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mated analyzer |
JP2016176777A (ja) * | 2015-03-19 | 2016-10-06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並びに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74055A (en) | 1985-06-26 | 1988-09-27 | Japan Tectro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sis apparatus |
JPS6366466A (ja) | 1986-09-08 | 1988-03-25 | Shimadzu Corp | デイスクリ−ト型自動分析装置 |
JPS63229371A (ja) | 1987-03-19 | 1988-09-26 | Nittec Co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539512B2 (ja) | 1989-07-17 | 1996-10-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複数項目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の分析装置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
JP2834200B2 (ja) * | 1989-08-02 | 1998-12-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体試料の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US6190617B1 (en) * | 1992-03-27 | 2001-02-20 | Abbott Laboratories | Sample container segment assembly |
JP2705471B2 (ja) | 1992-06-30 | 1998-01-28 |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 自動分析装置 |
US5357095A (en) | 1992-07-16 | 1994-10-18 | Schiapparelli Biosystems, Inc. | Reagent bottle identification and rea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chemical analyzer |
US5334349A (en) | 1992-07-16 | 1994-08-02 | Schiapparelli Biosystems, Inc. | Liquid transfer module for a chemical analyzer |
JP2826236B2 (ja) | 1992-09-04 | 1998-11-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料処理方法 |
JP2950698B2 (ja) | 1993-01-11 | 1999-09-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洗浄機能付き自動分析装置 |
US5897837A (en) * | 1997-02-06 | 1999-04-27 |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ensing device and Immunoass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4299403B2 (ja) * | 1999-06-01 | 2009-07-2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自動分析装置 |
US6825041B2 (en) * | 2001-03-16 | 2004-11-30 | Beckman Coulter,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immunochemistry analysis |
EP1656543B1 (en) * | 2003-07-18 | 2012-02-01 |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analyte detection |
KR101260400B1 (ko) | 2005-04-01 | 2013-05-09 | 미쓰비시 가가쿠 메디엔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생체샘플의 복합자동분석장치, 자동분석방법 및 반응 큐벳 |
US7998751B2 (en) * | 2005-04-26 | 2011-08-16 |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pirating and dispensing small liquid samples in an automated clinical analyzer |
US7628954B2 (en) | 2005-05-04 | 2009-12-08 | Abbott Laboratories, Inc. | Reagent and sample handl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
JP4416763B2 (ja) * | 2006-06-26 | 2010-02-17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JP5094222B2 (ja) * | 2007-06-15 | 2012-12-1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試料分析装置および試料分析方法 |
US8691149B2 (en) * | 2007-11-06 | 2014-04-08 | Abbott Laboratories |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loading immunoassay analyzer |
JP5286120B2 (ja) | 2009-03-18 | 2013-09-11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418493B1 (en) | 2009-04-09 | 2019-11-27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analyzer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
EP3096147B1 (en) | 2009-07-29 | 2023-12-20 |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zer |
JP5393535B2 (ja) * | 2010-02-26 | 2014-01-22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検体処理装置 |
DE102010043712B4 (de) | 2010-11-10 | 2021-03-18 |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s Wertes einer Röhrenspannung, Röntgeneinrichtung, Rechenprogramm und Datenträger |
EP2546655B1 (en) * | 2011-07-13 | 2019-12-04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Instrument and process for the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liquid samples |
JP5593291B2 (ja) | 2011-09-21 | 2014-09-17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JP5653471B2 (ja) * | 2013-04-01 | 2015-01-14 | 株式会社東芝 | 自動分析装置 |
US10656169B2 (en) | 2014-05-29 | 2020-05-19 |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arryover of reagents and samples in analytical testing |
JP6635661B2 (ja) | 2015-02-26 | 2020-01-29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希釈攪拌方法 |
JP6429753B2 (ja) * | 2015-09-07 | 2018-11-28 |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 |
JP6660861B2 (ja) | 2016-09-26 | 2020-03-11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CN110235000B (zh) | 2017-02-22 | 2023-11-24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 |
JP6830412B2 (ja) | 2017-06-14 | 2021-02-17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 試験キット、試験方法、分注装置 |
EP3683581B1 (en) | 2017-09-13 | 2024-01-24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
-
2018
- 2018-06-21 EP EP18855209.5A patent/EP368358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6-21 US US16/641,349 patent/US11639943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6-21 WO PCT/JP2018/023577 patent/WO2019053991A1/ja unknown
- 2018-06-21 CN CN201880058582.5A patent/CN11109499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6-21 JP JP2019541661A patent/JP676816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195893A1 (en) * | 1985-02-27 | 1986-10-01 | Fisher Scientific Company | Analysis system |
JP2005010115A (ja) * | 2003-06-23 | 2005-01-13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5037171A (ja) * | 2003-07-17 | 2005-02-10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EP1560028A2 (en) * | 2004-01-28 | 2005-08-03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analyzer |
JP2008032688A (ja) * | 2006-06-30 | 2008-02-14 | Sysmex Corp | 試料分析装置 |
JP2006337386A (ja) * | 2006-09-25 | 2006-12-14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US20080095668A1 (en) * | 2006-10-10 | 2008-04-24 | Sysmex Corporation | Analyzer, reagent-containing assembly, and reagent suctioning method |
JP2008216173A (ja) * | 2007-03-07 | 2008-09-18 | Toshiba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8224384A (ja) * | 2007-03-12 | 2008-09-25 | Olympus Corp |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
CN101358987A (zh) * | 2007-07-31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的使用方法 |
JP2011027663A (ja) * | 2009-07-29 | 2011-02-10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1158263A (ja) * | 2010-01-29 | 2011-08-18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1257427A (ja) * | 2011-08-23 | 2011-12-22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3174469A (ja) * | 2012-02-23 | 2013-09-05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3174536A (ja) * | 2012-02-27 | 2013-09-05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14134484A (ja) * | 2013-01-11 | 2014-07-24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952901A1 (en) * | 2013-01-29 | 2015-12-09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Automated analyzer |
JP2016176777A (ja) * | 2015-03-19 | 2016-10-06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方法並びに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83581B1 (en) | 2024-01-24 |
EP3683581A4 (en) | 2021-10-13 |
JP6768163B2 (ja) | 2020-10-14 |
JPWO2019053991A1 (ja) | 2020-08-27 |
US11639943B2 (en) | 2023-05-02 |
WO2019053991A1 (ja) | 2019-03-21 |
CN111094994B (zh) | 2023-05-30 |
US20200241029A1 (en) | 2020-07-30 |
EP3683581A1 (en) | 2020-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94994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EP2546655B1 (en) | Instrument and process for the automated processing of liquid samples | |
EP0549638B1 (en) | Assay or reaction apparatus | |
JP5930961B2 (ja) | 試薬の在庫品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 |
EP1248113B1 (en) | Automatic analyzer and rack transfer device | |
WO2010090138A1 (ja)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ラック搬送方法 | |
JP2011027663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4582157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ラック搬送方法 | |
JP6757450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4968368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ラック搬送方法 | |
JP2006276033A (ja) | 分析装置 | |
EP4170350A1 (en) |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 |
JP7053898B2 (ja) | 自動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検体の搬送方法 | |
CN116745624A (zh) | 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的控制方法 | |
WO2022137989A1 (ja)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試薬の保管方法 | |
WO2023112080A1 (ja) | 試薬保管庫、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 |
JP7062781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Davis et al. | Automated laboratory analyzers analyze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