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4158B - 提示装置以及提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示装置以及提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4158B
CN111094158B CN201880055720.4A CN201880055720A CN111094158B CN 111094158 B CN111094158 B CN 111094158B CN 201880055720 A CN201880055720 A CN 201880055720A CN 111094158 B CN111094158 B CN 111094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information
package
tim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7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4158A (zh
Inventor
西川由理
小泽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4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4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4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4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提示装置及提示方法:对于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邮件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2);从第1信息终端(2)接收表示各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时刻的拆封时刻信息;对于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兴趣度基于与各包裹对应的投递通知邮件的发送时刻和所述拆封时刻信息所示的拆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基于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第2信息终端(3)。

Description

提示装置以及提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决定投递车进行投递的多个包裹(货物)的投递顺序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技术:预先保持规定在运输车的巡回范围内处理的商品的可服务范围信息,在用户经由终端进行对商品的即日投递的请求时,如果所请求的商品是在巡回范围内处理的商品、且用户的所在地在巡回范围内,则于当日向用户投递所请求的商品(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有如下技术:在用户使用用户终端来利用出租车服务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终端的位置,将与所确定的位置有关的信息通知给出租车服务的提供者(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4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560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2的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时刻的浏览时刻信息,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所述浏览时刻信息所示的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所述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此外,该总括性的或者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方法、系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装置、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包括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等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公开,能够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从说明书及附图可知晓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进一步的优点及效果。上述优点和/或效果分别由若干个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提供,但无需为了获得一个或更多的相同的特征而提供所有的实施方式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提示系统的网络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提示系统的详细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提示系统的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服务器根据参与度设定投递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处理的具体的场景的图。
图6是表示显示于投递终端的表示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投递通知邮件(mail)的邮件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表示相对于投递通知邮件的用户的拆封(打开信)历史记录的拆封历史记录表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投递状况应用(APP:application)的通知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由投递状况应用所提供的投递追踪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由投递状况应用所提供的投递追踪画面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表示相对于投递状况应用中的消息的用户的拆封历史记录的拆封历史记录表、和表示投递状况应用中的用户的停留历史记录的停留历史记录表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网站(Website)的通知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采用通过网站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方式的情况下所使用的Web停留历史记录表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投递历史记录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例、和登记有与对象包裹有关的信息的包裹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决定向投递柜(箱)的收纳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向优质(premium)用户通知投递信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在向优质用户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时的服务器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使得遵守优质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图19的处理的具体例子的时间图。
图21是表示通知没能投递优质包裹这一意思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将包裹分类时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网站上的订单编号的输入画面G23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存储的投递预定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
近年来,网购(网络邮购)爆发式地得到普及,用户使用自己的信息终端访问销售商品的站点来订购商品,则该商品会被投递到用户的家中。在该网购中,用户通过进行指定投递日的输入,能够使得自己购买的商品(包裹)优先于其他包裹而被投递。
如此,网购中所使用的当前的物流系统存在如下问题:在用户希望优先给自己投递包裹的情况下,用户必须明确地输入投递的紧急性,用户的负担重。因此,在当前的物流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不能无需投递的紧急性的输入而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自动进行区分从而设定投递顺序。
另外,用户当中也存在尽管对包裹的兴趣非常高(非常关心包裹)但是因为对支付额外费用的反感所以不进行明示紧急性的输入的用户。然而,在以往的物流系统中,实际情况是,这种用户的包裹会被推后,并没有考虑这种用户的期望。因此,如果能推测潜在存在的用户对包裹的兴趣并反映于投递顺序,则能够构建在提高用户的顾客满意度方面有用的物流系统。
专利文献1让用户负责输入即日投递,因此不能解决上述的以往的物流系统的问题。专利文献2涉及出租车的车辆调度,除了技术领域与本公开不同,而且由于只要将一台出租车调度至用户的当前位置就够了,因此不可能产生设定出租车的车辆调度顺序这样的想法。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不会产生上述的当前的物流系统的问题。
在当前的物流系统中,当用户订购商品时,会给用户发送表示收到了订购这一意思的邮件、以及表示已将商品的投递安排给了运输公司这一意思的邮件等。考虑对商品(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会快速打开这些邮件。于是,本发明人获得了如下见解:只要使用这样的用户的行动历史记录,则没有用户的明确的输入也能够推定用户对包裹的兴趣的高低。
本公开是基于这种见解所做出的,提供如下的技术: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时刻的浏览时刻信息,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所述浏览时刻信息所示的拆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所述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根据本技术方案,基于与各包裹对应的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兴趣度,并基于兴趣度设定了投递顺序。也即是说,在本技术方案中,着眼于如下的用户行动来推定兴趣度,即、对被投递的包裹兴趣高的用户在通过第1信息终端接收到投递通知信息时会立刻浏览。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
所述时间差越短的包裹,将所述兴趣度计算得越高,
所述兴趣度越高的包裹,将所述投递顺序设定得越靠前。
根据本技术方案,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越短,将兴趣度计算得越高,并且,兴趣度越高的包裹,使投递顺序越靠前,因此能够更早地将兴趣度高的包裹投递给用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
所述时间差越短的包裹,将所述兴趣度计算得越高,
将所述多个包裹分别分类到与所述兴趣度的值对应的多个类中,
决定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以使得时间跨度根据所述类而不同,
将所述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发送给所述第1信息终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中指定的希望投递时间段,
设定所述包裹的所述投递顺序以使得能够在所述希望投递时间段配送所述包裹。
根据本技术方案,多个包裹分别被根据兴趣度分类到多个类中,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被决定为时间跨度根据类而不同,并发送到第1信息终端。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属于兴趣度越高的类的包裹,能够将构成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得越短。其结果,属于兴趣度高的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以更详细的分辨率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其结果是能够准时(时间正好)地收取包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
所述兴趣度越高的所述类,将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得越短。
根据本技术方案,兴趣度越高的类,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得越短,因此,属于兴趣度高的类的包裹的用户相比于属于兴趣度低的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以更详细的分辨率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其结果是能够准时地收取包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
对于属于第1类的所述包裹,在预定的第1时间段内决定所述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对于属于所述兴趣度比所述第1类高的第2类的所述包裹,在包含除所述第1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和所述第1时间段的第2时间段内决定所述投递时间段的候选。
根据本技术方案,属于第1类的包裹在第1时间段内决定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与此相对地,属于兴趣度比第1类高的第2类的包裹在包含除第1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的第2时间段内决定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因此,属于第2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从比第1时间段宽的时间范围的第2时间段中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其结果,例如属于第1类的包裹的用户只能在白天的时间段中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与此相对地,属于第2类的包裹的用户则还能够从夜晚或者凌晨的时间段中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由此,能够对兴趣度高的用户赋予高端(premium)感,能够有效地与兴趣度低的用户进行区分。
现状为,由于投递车由驾驶员驾驶,因此可投递的时间段例如限制在如9点到21点这样的驾驶员的工作时间段内,而今后由于AI技术的发展,预计自动驾驶的投递车会普及。在该情况下,作为可投递包裹的时间段,无需考虑驾驶员的工作时间段,预计能够实现24小时的包裹投递。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在特别是自动驾驶的投递车普及了的情况下有效地对兴趣度高的用户赋予高端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
当在所述多个包裹中存在多个以同一多户住宅(单元房)内、大楼内或者房屋建筑及附属场地内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某个特定的类的包裹的情况下,将属于所述特定的类的多个包裹中的、预定的上限个数的包裹分类到所述特定的类中,将其余的包裹分类到所述兴趣度比所述特定的类低的类中。
例如,假设有多个以同一多户住宅内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特定的类的包裹。而且,假设这些多个包裹中的一个包裹例如选择了9:00到9:30的时间段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另一个包裹例如选择了10:00到10:30的时间段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在该情况下,投递车需要在投递了一个包裹后,为了投递另一个包裹而返回到该多户住宅,有投递效率恶化之虞。
根据本技术方案,例如,在以同一多户住宅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特定的类的包裹有多个的情况下,预定的上限个数的包裹被分类到特定的类中,其余的包裹被分类到兴趣度比特定的类低的类中。其结果,例如,即使所述一个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选择在9:00到9:30的时间段,也能够使所述另一个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选择在包含所述一个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并且比所述一个包裹的期望时间段宽的时间段(例如,9:00~11:00)。其结果,能够抑制投递车在同一多户住宅的往返(离开后又返回来),提高投递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
当在所述多个包裹中存在多个以某个恒定半径以内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某个特定的类的包裹的情况下,将属于所述特定的类的多个包裹中的、预定的上限个数的包裹分类到所述特定的类中,将其余的包裹分类到所述兴趣度比所述特定的类低的类中。
假设有多个以某个恒定半径以内的区域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特定的类的包裹。而且,假设这些多个包裹中的一个包裹例如选择了9:00到9:30的时间段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另一个包裹例如选择了10:00到10:30的时间段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在该情况下,投递车需要在投递了一个包裹后,为了投递另一个包裹而返回到该区域,有投递效率恶化之虞。
根据本技术方案,在以某个恒定半径以内的区域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特定的类的包裹有多个的情况下,预定的上限个数的包裹被分类到特定的类中,其余的包裹被分类到兴趣度比特定的类低的类中。其结果,例如,即使所述一个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选择在9:00到9:30的时间段,也能够使所述另一个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选择在包含所述一个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并且比所述一个包裹的期望时间段宽的时间段(例如,9:00~11:00)。其结果,能够抑制投递车在同一区域的往返,提高投递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至少包含唯一确定所述包裹的标识符。
根据本技术方案,关于包裹的信息中包含有唯一确定包裹的标识符,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包裹与包裹被投递的用户所持的第1信息终端的关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还包含所述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所述包裹的当前位置和表示所述包裹的投递状况的信息。
根据本技术方案,关于包裹的信息中还包含有所述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所述包裹的当前位置和表示所述包裹的投递状况的信息,因此,能够使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有动力想去浏览投递通知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提示装置还具备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将唯一确定所述包裹的标识符与所述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相关联的投递预定时刻表,
所述第1信息终端构成为能够浏览关于对应的包裹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由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标识符的情况下,从所述投递预定时刻表中确定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将所确定的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发送给所述第1信息终端,
所述第1信息终端将发送来的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进行输出。
根据本技术方案,当由用户在第1信息终端输入了包裹的标识符时,将与该包裹对应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从提示装置发送到第1信息终端。因此,用户通过对第1信息终端进行输入包裹的标识符的操作,能够容易地确认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检测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由所述用户浏览的浏览时刻,
所述兴趣度基于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检测到的所述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
根据本技术方案,使用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用户使用第1信息终端浏览了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兴趣度。
本公开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多个用户的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对应的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投递通知信息在所述对应的第1信息终端中被浏览这一情况的浏览信息,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根据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浏览信息所计算出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率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根据本技术方案,基于根据与各包裹对应的浏览信息所计算出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率,计算对于各包裹的兴趣度,并基于兴趣度设定了投递顺序。例如,在要将某个包裹向用户投递的情况下,有时会如在用户请求了投递时有表示接收到了该请求的邮件、通知将所请求的包裹发送到了运输公司的邮件以及通知所请求的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邮件这样,有多个投递通知信息发送到第1信息终端。在该情况下,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浏览这些多个邮件的浏览率高,本技术方案着眼于此,推定了兴趣度。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
本公开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所述第1信息终端构成为能够浏览关于对应的包裹的信息,
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用户对于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的浏览历史记录,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根据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浏览历史记录所计算出的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的浏览时间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各自的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根据本技术方案,根据用户对于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浏览历史记录来计算用户对于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浏览时间,并基于该浏览时间计算兴趣度,基于兴趣度设定了投递顺序。也即是说,本技术方案着眼于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浏览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浏览时间长,推定了兴趣度。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
本公开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存储器针对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存储将表示所述各用户对于过去所投递的包裹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与表示所述各包裹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相关联的投递历史记录,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接收所述多个包裹各自的属性信息,
所述处理器,
基于每个用户的、所述投递历史记录所包含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与所述接收到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的相似度,推定表示所述各用户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
基于所述各兴趣度,设定所述各包裹的投递顺序;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根据本技术方案,使过去对用户投递的包裹的属性信息与用户对该包裹的兴趣度相关联的投递历史记录存储于存储器,基于每个用户的投递历史记录所包含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与接下来要投递的包裹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的相似度,推定了用户对接下来要投递的包裹的兴趣度。也即是说,本技术方案着眼于用户对于接下来要投递的包裹的兴趣度和与过去投递的包裹具有同样的属性信息的包裹的兴趣度相关,推定了兴趣度。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而自动地区分应该优先投递的包裹和并非如此的包裹来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所述兴趣度越高的包裹,将所述投递顺序设定得越靠前。
根据本技术方案,兴趣度越高的包裹,投递顺序越靠前,因此,能够将兴趣度高的包裹更早地投递给用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多个包裹包括以快递柜为投递位置的投递柜包裹,
所述收发器从管理所述快递柜的第3信息终端接收表示在所述快递柜中空闲的柜子的空闲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基于所述空闲信息判定为无法将所述投递柜包裹全部收纳于所述快递柜的情况下,按所述兴趣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设定投递柜包裹的向所述快递柜的收纳顺序,
所述收发器将表示所述收纳顺序的收纳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无法将全部包裹收纳于快递柜的情况下,按兴趣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设定了包裹的收纳顺序,因此,能够优先使兴趣度高的包裹收纳于快递柜。在此,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快速从快递柜取出包裹的可能性高。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充分确保柜数有限的快递柜的空柜数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收发器接收表示所述投递车从配送中心出发了这一情况的出发信息,
所述处理器,
在接收到所述出发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出发信息的接收时刻与所述各包裹的投递位置,计算所述各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
将所述兴趣度在阈值以上的用户确定为优质用户,
所述收发器向所述优质用户的所述第1信息终端发送投递预想时刻。
根据本技术方案,针对兴趣度在阈值以上的优质用户,在投递车为了将包裹送到用户处而从配送中心出发的情况下,通知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因此能够向优质用户提供热诚的服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的投递位置相对于所述投递车的当前位置而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对相应的优质用户的所述第1信息终端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
根据本技术方案,针对优质用户,在投递车进入到距离包裹的投递位置一定范围内时,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因此能够向优质用户提供更热诚的服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收发器接收表示所述投递车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及所述投递车的投递地域的道路交通信息,
所述处理器,
基于所述接收到的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道路交通信息、当前时刻和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的投递位置,计算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
在判定为所述计算出的投递预想时刻相比于已发送给所述优质用户的投递预想时刻有延迟的情况下,修正所述投递顺序,以使得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在所述已发送的投递预想时刻之前送达,
所述收发器将所述修正后的投递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根据本技术方案,即使由于遭遇堵车等而发生了无法在投递预想时刻投递包裹的状况,如果该包裹为优质包裹,则也能修正投递顺序以使得遵守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因此,能够向优质用户提供更热诚的服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2信息终端接收表示对于一个包裹没能投递这一情况的未投递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未投递信息的情况下,如果所述一个包裹的用户是所述兴趣度在阈值以上的优质用户,则生成用于向所述优质用户通知所述一个包裹没能投递这一情况的未投递通知信息,
所述收发器将所述未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所述优质用户的所述第1信息终端。
根据本技术方案,即使在没能将包裹投递给用户的情况下,如果是如在投递车到达时碰巧用户出门去了家附近、或者在投递车到达时虽然在家但是碰巧有事没能腾出手这样的情况,则只要进行没能对用户投递包裹这一意思的通知,也能在此后立刻向该用户投递包裹。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没能对用户投递包裹的情况下,如果该用户是优质用户,则发送未投递通知信息,因此能够快速向优质用户投递包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提取所述多个包裹中的、投递位置距离所述当前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包裹,对于提取到的包裹,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投递顺序。
根据本技术方案,针对投递位置相对于投递车的当前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包裹设定投递顺序,而针对投递位置相对于投递车的当前位置不在一定范围内的包裹不设定投递顺序,因此能够减轻设定投递顺序时的处理负荷。
(实施方式)
(网络构成)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提示系统10的网络构成的一例的图。提示系统10是向投递车4的驾驶员提示投递车4进行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系统。投递车4的驾驶员按照所提示的投递顺序来投递多个包裹。
提示系统10具备服务器1(提示装置的一例)、多个用户终端2_1、…、2_n(第1信息终端的一例)以及投递终端3(第2信息终端的一例,参照图2)。服务器1、用户终端2以及投递终端3经由网络NT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服务器1例如既可以是由运营购物网站的网购企业所管理的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向用户投递其在购物网站购买的商品的运输公司所管理的服务器。
作为网络NT,由包括互联网通信网、手机通信网以及公共电话网的网络构成。
服务器1例如由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的云服务器构成。构成服务器1的云服务器包括CPU或者FPGA等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用户终端2例如由智能手机、按键式手机或者平板终端等便携信息终端构成。但是这仅为一例,用户终端2也可以由固定式的信息终端构成。
在图1的例子中,关于用户终端2,如用户U1的用户终端2_1、…、用户Un的用户终端2_n这样表示了n台用户终端2(n为2以上的整数)。
投递终端3例如既可以由投递车4所搭载的计算机构成,也可以由搭乘投递车4的驾驶员所携带的便携信息终端构成。作为投递车4所搭载的计算机,例如既可以采用汽车导航系统,也可以采用除了汽车导航系统以外的投递车4原本所具备的计算机。作为驾驶员所携带的便携信息终端,能够采用智能手机、按键式手机或者平板终端。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提示系统10的详细构成的一例的框图。服务器1具备控制部11、通信部12(收发器的一例)以及存储器13。控制部11由CPU等处理器构成,执行使计算机作为本公开的提示装置而发挥功能的程序。该程序既可以通过经由网络下载来提供,也可以通过使计算机可读取的非瞬时性记录介质进行存储来提供。
通信部12例如由使服务器1与网络NT连接的通信电路构成,向用户终端2发送用于通知与包裹有关的信息的投递通知邮件,向投递终端3发送表示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
存储器13由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构成,存储使计算机作为提示装置而发挥功能的程序、后述的参与度(兴趣度的一例)以及设定包裹的投递顺序所需的表。
用户终端2具备控制部21、存储器22、操作部23、检测部24、通信部25以及显示部26。此外,在图2中,例示了与n(n为2以上的整数)位用户对应的n台用户终端2_1、…、2_n。用户U1拥有用户终端2_1、…、用户Un拥有用户终端2_n。
控制部21由CPU等处理器构成,负责用户终端2的整体控制。存储器2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构成,存储用于将与包裹有关的信息提示给用户的应用程序。
操作部23由输入装置、例如触摸面板或者键盘以及鼠标构成,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
检测部24例如由检测操作部23所受理到的用户的操作的电气电路构成。
通信部25例如由使用户终端2与网络NT连接的通信电路构成,在本公开中,通信部25向服务器1发送表示投递通知邮件已由用户拆封这一情况的数据等,接收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投递通知邮件。此外,在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中,“拆封”也可以表示“浏览”的意思。此外,也可以将用户终端检测显示于显示部的消息的概要的选择指示这一情况,设为用户终端检测到与消息的概要对应的消息已被拆封这一情况。
显示部26由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构成,将与包裹有关的信息显示给用户。
投递终端3具备控制部31、存储器32、操作部33、检测部34、通信部35、显示部36以及GPS传感器37。控制部31由CPU等处理器构成,负责投递终端3的整体控制。存储器3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构成,存储用于将投递顺序信息提示给驾驶员的应用程序。
操作部33由输入装置、例如触摸面板或者键盘构成,受理来自驾驶员的操作。
检测部34例如由检测操作部33所受理到的驾驶员的操作的电气电路构成。
通信部35例如由使投递终端3与网络NT连接的通信电路构成,在本公开中,通信部35从服务器1接收表示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向服务器1发送表示已从配送中心出发这一情况的出发信息,向服务器1发送GPS传感器37周期性地计算的投递终端3的位置信息。
显示部36由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构成,显示表示投递顺序的图像,将投递顺序提示给用户。此外,在投递终端3由汽车导航系统构成的情况下,显示部36由汽车导航系统的显示器构成。
GPS传感器37接收从多个GPS卫星发送的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计算投递终端3的当前位置。
(时序)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提示系统10的处理的概要的时序图。此外,在图3中,表示了采用基于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状况来计算参与度的方式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概要。但是这仅为一例。不论在采用后述的哪一个计算参与度的方式的情况下,都可以应用图3的时序。
图3的时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根据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状况求取用户对于包裹的参与度的阶段,由S31~S34的处理表示。第二个阶段是根据在第一个阶段获得的各包裹的参与度决定包裹的投递顺序的阶段,由S36~S39的处理表示。例如每当从投递终端3发送位置信息时,重复执行第二个阶段。
此外,在图3中,以一台投递车4投递多个包裹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在此成为所决定的投递顺序的设定对象的多个包裹是一台投递车4所装载的多个包裹。此外,服务器1对于成为管理对象的其他投递车4所装载的多个包裹,也应用图3的时序来设定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将投递通知邮件发送给成为相应的包裹的收件人的用户的用户终端2(S31)。在此,投递通知邮件例如既可以是当用户在购物网站购买了商品时向该用户发送的收据邮件,也可以是在完成了向该商品的运输公司的订单提交时向该用户发送的下单完成邮件,还可以是用于在投递车4为了将商品投递到用户家而从配送中心出发的定时(timing)将这一意思通知给用户的邮件。
虽然在图3中没有明示,但在S31的处理中,实际上是,成为对象的一台投递车4要投递的多个包裹PA1、PA2、…、PAn的多封投递通知邮件MA1、MA2、…、MAn被发送到多个用户终端2_1、2_2、…、2_n。也即是说,服务器1将包裹PA1的投递通知邮件MA1发送到用户终端2_1、将包裹PA2的投递通知邮件MA2发送到用户终端2_2、…、将包裹PAn的投递通知邮件MAn发送到用户终端2_n。
此外,服务器1在发送时刻ST1将投递通知邮件MA1发送到用户终端2_1、在发送时刻ST2将投递通知邮件MA2发送到用户终端2_2、…、在发送时刻STn将投递通知邮件MAn发送到用户终端2_n。
在S32中,用户终端检测到来自用户的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指示的输入,将投递通知邮件显示于显示部26,让用户浏览投递通知邮件。来自用户的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指示的输入例如也可以为选择显示于触摸屏的投递通知邮件。
虽然在图3中没有明示,但在S32的处理中是,用户终端2_1检测到来自用户U1的投递通知邮件MA1的拆封指示的输入,将投递通知邮件MA1显示于用户终端2_1的显示部,使用户U1浏览投递通知邮件MA1;用户终端2_2检测到来自用户U2的投递通知邮件MA2的拆封指示的输入,将投递通知邮件MA2显示于用户终端2_2的显示部,让用户U2浏览投递通知邮件MA2;……;用户终端2_n检测到来自用户Un的投递通知邮件MAn的拆封指示的输入,将投递通知邮件MAn显示于用户终端2_n的显示部,让用户Un浏览投递通知邮件MAn。
在S33中,用户终端2将表示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时刻的拆封时刻信息发送到服务器1。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时刻也可以是用户终端2从用户检测到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指示的输入的时刻。
虽然在图3中没有明示,但在S33的处理中,也可以为,用户终端2_1将表示用户终端2_1从用户U1检测到投递通知邮件MA1的拆封指示的输入的拆封时刻OT1的拆封时刻信息O1发送到服务器1;用户终端2_2将表示用户终端2_2从用户U2检测到投递通知邮件MA2的拆封指示的输入的拆封时刻OT2的拆封时刻信息O2发送到服务器1;……;用户终端2_n将表示用户终端2_n从用户Un检测到投递通知邮件MAn的拆封指示的输入的拆封时刻OTn的拆封时刻信息On发送到服务器1。
在S34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计算拆封时刻信息所示的拆封时刻与投递通知邮件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基于计算出的时间差来计算参与度。在此,对于成为对象的一台投递车4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参与度。也即是说,控制部11基于拆封时刻OT1与发送时刻ST1的时间差TD1计算参与度EN1;基于拆封时刻OT2与发送时刻ST2的时间差TD2计算参与度EN2;……;基于拆封时刻OTn与发送时刻STn的时间差TDn计算参与度ENn。计算出的各包裹的各参与度与事先对各包裹附加的订单编号相关联而登记于包裹数据库(图略)。此外,在包裹数据库中,除了参与度之外,与订单编号相关联地还登记有与被订购的所有包裹有关的发货人信息(例如,发货人的用户ID、姓名、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和表示包裹的投递目的地的投递目的地信息(例如,收件人的用户ID、姓名、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另外,在该包裹数据库中,对于决定了进行投递的投递车4的包裹,与该包裹的订单编号相关联地登记投递车4的识别信息。另外,在该包裹数据库中,对于决定了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的包裹,登记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
以上为第一个阶段。之后开始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例如以成为对象的一台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这一情况作为触发而开始。
在S35中,投递终端3使用通信部35向服务器1发送表示投递终端3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在此,投递终端3例如在从配送中心出发后则将位置信息周期性地发送给服务器1。
在S36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接收从投递终端3发送来的位置信息,检测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
在S37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提取投递车4要投递的包裹中的、投递目的地(投递位置)相对于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包裹。
在S38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对于在S37中提取到的包裹,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设定投递顺序。
在S39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将表示所设定的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投递终端3。
图4是表示服务器1根据参与度设定投递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对应于在图3中说明的第二个阶段。该流程图、即图4所示的处理例如以服务器1从投递终端3接收到表示投递车4已从配送中心出发这一情况的出发信息为触发而开始。而且,每当服务器1从投递终端3接收到位置信息时,服务器1就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
另外,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列入成为对象的投递车4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订单编号等的包裹列表设为事先制作好并存储于存储器13的列表。该包裹列表中除了包含订单编号之外,还包含包裹的发货人信息(例如,发货人的用户ID、姓名、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和表示包裹的投递目的地的投递目的地信息(例如,收件人的用户ID、姓名、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服务器1例如在投递车4即将从配送中心出发之前将该包裹列表发送给投递终端3,投递车4的驾驶员能够通过投递终端3浏览该包裹列表。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从投递终端3取得表示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S401)。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从记载于包裹列表的多个包裹中,提取收件人的住址相对于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而位于一定范围内的一个或者多个包裹(S402)。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取得所提取到的各包裹的参与度(S403)。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从通过在图3中说明的第一个阶段的S34计算出的各包裹参与度中取得所提取到的各包裹的参与度即可。或者也可以,在图3中省去计算参与度的S34的处理,而在S403中计算参与度。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在S402中提取到的包裹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从而设定对于所提取到的包裹的投递顺序(S404)。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表示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投递终端3(S405)。
此外,虽然设为每当服务器1从投递车4取得位置信息时服务器1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来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服务器1也可以在投递车4每移动一定距离时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也可以在投递车4每投递一个包裹时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还可以在每当投递车4离开当前所设定的图5中后述的一定范围D1时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处理的具体的场景的图。服务器1从投递终端3取得了表示投递期间的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为位置P1的位置信息。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以位置P1为中心,例如将预定半径的圆设定为一定范围D1。在此,作为预定半径,假设了800m(米)左右的半径,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采用如50m、100m、1km这样的值。另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由扇形图形表示了一定范围D1,而实际上是圆形。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从包裹列表中,提取收件人的住址位于一定范围D1内的包裹。在此,作为收件人的用户U1的家H1位于与位置P1相距500m的位置,作为收件人的用户U2的家H2位于与位置P1相距650m的位置,作为收件人的用户U3的家H3位于与位置P1相距450m的位置,因此,从包裹列表中提取出用户U1~U3的包裹。
在此,假设提取到的用户U1~U3的包裹的参与度分别为0.4、0.8和0.6。因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设定第1个是参与度最高的0.8的用户U2的包裹、第2个是参与度第二高的0.6的用户U3的包裹、第3个是参与度为0.4的用户U1的包裹的投递顺序,将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投递终端3。然后,投递车4的驾驶员通过投递终端3确认发送来的投递顺序信息所示的投递顺序,并按照该投递顺序来投递包裹。
图6是表示显示于投递终端3的表示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画面G6的一例的图。投递顺序画面G6中示出从包裹列表中提取到的位于一定范围D1内的包裹的投递顺序。该投递顺序画面G6具有地图区域R61和顺序区域R62。地图区域R61内显示有包括投递车4的位置P1在内的一定范围的地图图像,在该地图图像上,用标记M1、M2、M3标记出了应该投递的包裹的投递位置。在此,由于包裹的投递顺序为标记M1、M2、M3的次序,因此在标记M1、M2、M3各自的附近显示有表示投递顺序的数字“1”、“2”、“3”。
在顺序区域R62内,显示有“请按以下顺序配送”这一消息,在该消息的下侧,从上到下依次显示有与投递顺序“1”、“2”、“3”各自的包裹对应的包裹栏R621、R622、R623。包裹栏R621中显示有表示投递顺序的数字“1”、作为收件人的用户的姓名“宅急太郎”和包裹的订单编号“11-22-333”。其他的包裹栏R622、R623也显示有与包裹栏R621相同的内容。另外,包裹栏R621、R622、R623由朝下的箭头标记Y1、Y2连接。
如此,在顺序区域R62内,按包裹的投递顺序显示有包裹栏R621~R623,因此,驾驶员能够快速地确认应该以什么次序投递包裹。另外,在地图区域R61内,使用标记M1~M3在地图图像上标记出了包裹的投递位置,因此,驾驶员能够快速地确认应该以怎样的路线去往包裹的投递位置进行投递。另外,标记M1~M3由表示投递顺序的数字“1”~“3”与包裹栏R621~R623相关联,因此,驾驶员能够快速地在地图图像上确认包裹的收件人以及投递位置。
接着,对参与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公开中,使用下述的四个方法来计算参与度。
(参与度的第一个计算方法)
第一个计算方法是如在图3中说明的那样基于投递通知邮件的发送时刻与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参与度的方法。此外,投递通知邮件是投递通知信息的一例,拆封时刻是浏览时刻的一例。
图7是表示投递通知邮件的邮件画面G7的一例的图。在邮件画面G7中,表示了在运输公司“ABC运输”接受了用户“宅急太郎”的包裹的订单时被发送并显示于用户终端2的投递通知邮件的画面。邮件画面G7中包含件头栏R71和正文栏R72。件头栏R71中包含投递通知邮件的发件人“ABC运输”、投递通知邮件的收件人“宅急太郎”及邮件地址、主题“您的快递已到达本处”、和投递通知邮件被发送的日期时刻“2017年10月16日15:36”。
正文栏R72中显示有表示运输公司代为保管了用户的包裹这一意思的消息“您的快递已到达本处”、表示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消息“预计明日(2017年10月17日)18~20时送达。”、包裹的订单编号“11-22-333”、包裹的托运人“Pana.com”、和包裹的内容“厨房用纸4卷”。
此外,投递通知邮件不限于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之前发送,也可以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之后发送给用户终端2。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之后发送到用户终端的投递通知邮件的正文栏R72中也可以记载包裹的当前位置,还可以包含表示包裹的投递状况的信息。包裹的当前位置基于投递车4的GPS传感器37检测到的位置信息来决定即可。包裹的投递状况包括包裹被装入投递车4的状况、包裹被装入投递车4并已从配送中心出发的状况、以及投递顺序在前一个的包裹的投递完成的状况等。
由于这样在投递通知邮件中包含有投递预定日期、以及被投递的包裹的内容等信息,因此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会快速地将投递通知邮件打开。
图8是示出表示相对于投递通知邮件的用户的拆封历史记录的拆封历史记录表T1的一例的图。拆封历史记录表T1存储于服务器1的存储器13。
拆封历史记录表T1是在一条记录中登记一封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历史记录的数据库,具备“用户ID”、“订单编号”、“邮件发送时刻”以及“邮件拆封时刻”这些字段(field,域)。
在“用户ID”字段中,登记有接收到相对于相应的包裹的投递通知邮件的用户终端2的用户(包裹的收件人)的用户ID(识别信息)。在“订单编号”字段中,登记有与投递通知邮件对应的包裹的订单编号。在“邮件发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投递通知邮件从服务器1发送到用户终端2的日期时刻。在“邮件拆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用户使用用户终端2打开了投递通知邮件的日期时刻。
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基于登记于拆封历史记录表T1的邮件发送时刻与邮件拆封时刻的时间差来计算参与度。
在此,服务器1使用式(1)计算参与度即可。
Figure BDA0002393449200000241
在式(1)中,N为针对某个包裹所发送的投递通知邮件的总数,ti为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投递通知邮件的发送时刻与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时刻的时间差,即ti={(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时刻)-(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投递通知邮件的发送时刻)},T为半减期。半减期T为常数,采用如T=6(小时)×60(分)×60(秒)=21600这样的值。在式(1)中,ti为(1/2)的指数,因此,ti越小,即用户越快地打开投递通知邮件,则参与度越高。
此外,在投递通知邮件未被拆封的情况下,ti→∞,因此成为
Figure BDA0002393449200000251
考虑到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由于焦急等待其包裹的到达,所以也很关心投递通知邮件,也会频繁地确认有没有收到投递通知邮件。因此,估计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会在用户终端2收到投递通知邮件时快速地拆封。由此,所述时间差成为在衡量用户对于包裹的兴趣高低方面有用的指标。于是,在第一个计算方法中,基于所述时间差计算参与度。在此,服务器1也可以取代式(1)而直接采用时间差的值作为参与度,还可以计算将时间差标准化以使得参与度的最大值成为1而得到的值作为参与度。
此外,在本例中,采用了投递通知邮件作为投递通知信息,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采用在SNS上发送的消息作为投递通知信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基于用户浏览在SNS上发送的消息的浏览时刻与该在SNS上发送的消息的发送时刻的时间差来计算参与度。
(参与度的第二个计算方法)
第二个计算方法是基于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率来计算参与度的方法。一般而言,在购物网站上购买某个商品的情况下,购买了该商品时表示接受了商品的购买这一意思的收据邮件、将完成了向该商品的运输公司的订单提交这一情况通知给用户的下单完成邮件、以及用于在投递车4为了将商品投递到用户住处而从配送中心出发的定时将这一意思通知给用户的邮件等多封邮件会发送到用户终端2。
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倾向于频繁地确认有没有收到投递通知邮件,因此将针对包裹发送的投递通知邮件拆封的比例也高。于是,在第二个计算方法中,将在购买了商品时所发送的这些邮件列为投递通知邮件,基于该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率来计算参与度。
在图8的拆封历史记录表T1中,表示了针对作为用户ID为“U001234”的用户购买的商品的订单编号为“11-22-333”的包裹而发送到用户终端2的三封投递通知邮件。在该情况下,从上起的两封投递通知邮件由于“邮件拆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日期时刻,因此这两封投递通知邮件是被用户拆封的邮件。另一方面,从上起的第三封投递通知邮件由于“邮件拆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N/A”,因此其未被拆封。
由此,该情况下的订单编号为“11-22-333”的包裹的拆封率是2/3=0.66。也即是说,拆封率用将针对某一包裹发送的投递通知邮件的总数除以被拆封的投递通知邮件的总数得到的值来定义。
在本例中,投递通知邮件为投递通知信息的一例,投递通知邮件的拆封率为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率的一例。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此,投递通知信息也可以采用在SNS上发送的消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基于用户浏览在SNS上发送的消息的浏览次数与该在SNS上发送的消息的总数来计算参与度。
(参与度的第三个计算方法)
近年来,由运输公司等,提供了使用将各用户的包裹的投递状况随时通知给各用户的应用软件(以下,记作“投递状况应用”。)的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第三个计算方法基于用户对于该投递状况应用的浏览历史记录来计算参与度。
图9是表示投递状况应用的通知画面G91、G92的图。通知画面G91例如是当用户在用户终端2中启动了投递状况应用时所显示的画面。在通知画面G91中,一览显示出由投递状况通知服务向用户通知的消息的概要。在此,显示有两个消息显示栏R911、R912。显示于消息显示栏R911的消息的概要包含表示运输公司代为保管了用户下单的商品的包裹这一情况的消息的标题“您的快递已到达本处”、消息的发送日期时刻“2017/10/1615:36”和包裹的订单编号“11-22-333”。显示于消息显示栏R912的消息的概要包含与运输公司的营业时间有关的消息的标题。
在消息显示栏R911中,由于与消息的概要对应的消息没有被用户打开,因此显示有“未读”按钮B911。当“未读”按钮B911被用户选择时,通知消息内容的通知画面G92会显示于用户终端2。
在通知画面G92中,包含件头栏R921和正文栏R922。件头栏R921中显示有消息的标题和消息的发送时刻。在正文栏R922中,显示有用户名“宅急太郎”、表示运输公司代为保管了用户的包裹这一情况的消息“您的快递已到达本处。”和表示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消息“预计2017年10月17日18~20时送达。”。另外,正文栏R922中显示有包裹的订单编号“11-22-333”、包裹的托运人“Pana.com”和包裹的内容“厨房用纸4卷”。
图10是表示由投递状况应用所提供的投递追踪画面G10的一例的图。投递追踪画面指的是用于将投递中的包裹的当前位置告诉用户的图像。在投递追踪画面G10中,在地图图像上显示有配送中的包裹的当前的位置P1。在此,表示了住在北大阪地域的用户收取从福冈地域发送的包裹的场景。该包裹在由远距离投递用的投递车4从位于福冈地域的配送中心C1投递到位于北大阪地域的配送中心C2之后,由负责北大阪地域的地域投递用的投递车4投递到位于北大阪地域的用户家中。远距离投递用的投递车4当前位于比广岛和福冈的中间稍稍靠近广岛的高速道路上的位置P1,因此在位置P1表示包裹的位置的标记M10显示于表示西日本的广大地区的地图图像上。如此,在投递追踪画面G10中,实时地显示正在由远距离投递用的投递车4投递的包裹的当前位置。此外,用户例如能够从投递状况应用的菜单画面(图略)中选择从而显示该投递追踪画面G10。
图11是表示由投递状况应用所提供的另一投递追踪画面G11的一例的图。在此,表示了相应的包裹由从北大阪地域的配送中心C2出发的地域投递用的投递车4向用户家投递的场景。在投递追踪画面G11中,在包括用户家在内的地域的地图图像上显示有表示投递车4的当前的位置P1的标记M111、和表示用户的家的位置的标记M112。另外,在投递追踪画面G11中,显示有表示包裹会在几分钟后投递到用户家的消息“预计大约10分钟后送达。”。如此,在投递追踪画面G11中,实时地显示由地域投递用的投递车4投递的包裹的当前位置。
在投递追踪画面G10、G11中实时显示包裹的当前位置,因此认为,在焦急等待包裹的投递的用户浏览投递追踪画面G10、G11的时间会增长。
于是,在第三个计算方法中,基于浏览投递状况应用的时间(停留时间)来计算参与度。
图12是示出表示相对于投递状况应用中的消息的用户的拆封历史记录的拆封历史记录表T2、和表示投递状况应用中的用户的停留历史记录的停留历史记录表T3的一例的图。在此,拆封历史记录表T2及停留历史记录表T3由服务器1基于从用户终端2适当发送的对于投递状况应用的浏览历史记录来制作。从用户终端2发送的浏览历史记录中包含消息的拆封时刻、和投递状况应用所提供的各画面的浏览开始时刻及浏览结束时刻。
拆封历史记录表T2及停留历史记录表T3存储于服务器1的存储器13。
拆封历史记录表T2是在一条记录中登记一个消息的拆封历史记录的数据库,具有“用户ID”、“订单编号”、“通知发送时刻”以及“通知拆封时刻”这些字段。在“用户ID”字段中,登记有接收到相对于相应的包裹的消息的用户终端2的用户(包裹的收件人)的用户ID。在“订单编号”字段中,登记有与消息对应的包裹的订单编号。在“通知发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消息被通知到用户终端2的日期时刻。在“通知拆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用户打开消息的日期时刻。作为打开消息的日期时刻,采用“未读”按钮B911被用户选择的时刻。此外,在用户没有拆封的消息的“通知拆封时刻”字段中登记有表示未拆封的“N/A”。
停留历史记录表T3是对一条记录分配了用户所浏览的投递状况应用的一个画面的数据库,具有“用户ID”、“画面类别”、“访问时刻”、“离开时刻”以及“订单编号”这些字段。
在该停留历史记录表T3中,每当用户浏览投递状况应用内的一个画面时,制作一条记录。因此,即使在相同的用户对相同的画面进行多次浏览的情况下,也对多次浏览制作一条记录。
“画面类别”登记有投递状况应用的画面的类别。作为画面的类别,有表示在图9中说明的通知画面G91、G92的“通知”以及表示在图10和图11中说明的投递追踪画面G10、G11的“投递追踪”等。在“访问时刻”字段中,登记有用户访问相应的画面的日期时刻、即用户使用户终端2显示相应的画面的日期时刻。在“离开时刻”字段中,登记有用户离开相应的画面的日期时刻。作为离开的日期时刻,例如相当于用户输入了使画面从相应的画面变换为另一画面的操作的日期时刻或者输入了使投递状况应用停止的操作的日期时刻。
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参照拆封历史记录表T2及停留历史记录表T3,使用式(2)计算参与度。
Figure BDA0002393449200000291
式(2)中的N为针对某个包裹所发送的消息的总数,ti为打开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日期时刻与离开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时刻的时间差,即ti={(离开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时刻)-(打开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日期时刻)},T为半减期。半减期T为常数,采用如T=6(小时)×60(分)×60(秒)=21600这样的值。如果消息未被确认,则与式(1)同样地,ti成为无限大。此外,ti={(离开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时刻)-(打开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时刻)}也可以为ti={(用户从相对于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概要的画面离开的时刻)-(用户访问相对于关于该某个包裹的第i个消息的概要的画面的时刻)}。
在第2项中,τ表示为了查看某个包裹的投递状况而将投递状况应用打开的时间的总和,C是用于将√τ的大小舍入到稍微超过0~1的程度的值的常数。τ带有根号是为了将τ的大小舍入到稍微超过0~1的程度的值。第2项的min是选择(1/C)·√τ与1中较小一方的值的运算符。系数α、β为0<α<1、0<β<1且α+β=1的常数。由此,参与度被标准化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值。
如此,式(2)具有参与度随着ti减小而增大、且随着τ增大而增大的关系。
此外,在重视从发送了消息到用户将该消息拆封为止的早晚、即重视第1项的情况下,系数α比系数β大。另外,在重视投递状况应用中的用户的停留时间、即重视第2项的情况下,系数β比系数α大。
在第三个计算方法中,参与度利用式(2)来计算,但这仅为一例,只要是与ti具有负相关、且与τ具有正相关的运算式,可以采用任意运算式。另外,在式(2)中,为了考虑用户对于消息的确认的快慢而设置有第1项,但是该第1项也可以省去。在该情况下,考虑投递状况应用的停留时间来计算参与度。
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参照拆封历史记录表T2,按针对某个包裹所发送的每个消息,计算通知发送日期时刻与通知确认日期时刻的时间差作为式(2)的ti即可。另外,服务器1从停留历史记录表T3中提取对于成为对象的一个用户的某一包裹的记录,对于提取到的记录的各记录计算访问时刻与离开时刻的时间差,并计算各时间差的合计值作为式(2)的τ即可。
例如,在图12的例子中,作为用户ID为“U001234”的用户的画面类别,登记有通知画面和投递追踪画面的记录,因此,计算出通知画面的记录中的访问时刻与离开时刻的时间差、和投递追踪画面的记录中的访问时刻与离开时刻的时间差的合计值作为式(2)的τ。此外,也可以按每个画面类别附加权重。例如,假设关于通知画面的权重为β1、关于投递追踪画面的权重为β2,则式(2)的第2项通过将以β1为系数的min(1/C√τ,1)的值与以β2为系数的min(1/C√τ,1)的值相加来算出即可。其中,β1+β2=β。
考虑到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由于在焦急等待包裹的到达,因此会频繁启动投递状况应用,如果有关于兴趣高的包裹的消息,则会快速地使通知画面显示从而打开该消息。另外,考虑到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会在该包裹从配送中心出发后浏览投递追踪画面来追踪包裹的当前位置,因此投递追踪画面的浏览时间增长。
在第三个计算方法中,在投递状况应用中发送给用户的消息的拆封越早的包裹,将参与度计算得越高,并且,投递状况应用的停留时间越长的包裹,将参与度设定得越高,因此,能够计算准确反映出用户对包裹的兴趣的参与度。
此外,投递状况通知服务也可以由网站代替投递状况应用来提供。图13是表示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网站的通知画面G131、G132的一例的图。通知画面G131是在访问网站的首页画面后执行使用用户ID及密码等的预定的认证处理并同意访问的情况下所显示的画面,实质的记载内容与通知画面G91相同。
即,在通知画面G131中,设置有记载为“通知一览”的将消息的概要进行一览显示的栏,该将消息的概要进行一览显示的栏中显示有消息显示栏R1311、R1312。消息显示栏R1311、R1312的显示内容分别与通知画面G91的消息显示栏R911、R912相同。
但是在通知画面G131中,在记载为“通知一览”的栏的上侧设置有记载为“寄包裹”的按钮B1311、和记载为“收包裹”的按钮B1312。按钮B1311是由希望发送包裹的用户选择的按钮。当用户选择按钮B1311时,显示委托发送包裹的委托表单,用户通过对该委托表单输入所需的信息,能够委托发送包裹。按钮B1312是由希望收取包裹的用户选择的按钮。按钮B1312例如是在由于没在家等原因没有收到包裹的用户希望收取包裹的情况下选择的按钮。
当用户选择显示于消息显示栏R1311的“未读”按钮B1311时,通知画面G132显示于用户终端2。该通知画面G132的实质的显示内容也与通知画面G92相同。
通知画面G132中包含件头栏R1321以及正文栏R1322,而实质的显示内容与通知画面G92的件头栏R921、正文栏R922相同。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投递追踪画面G10、G11也可以由该网站显示。
图14是表示采用通过网站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方式的情况下所使用的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4的一例的图。
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4存储于服务器1的存储器13。在此,如果发布该网站的Web服务器由与服务器1不同的其他Web服务器构成,那么服务器1通过与Web服务器通信,取得登记于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4的各种数据即可。
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4是对一条记录分配了用户浏览的网站的一个画面的数据库,具有“用户ID”、“网站类别”、“访问时刻”、“离开时刻”以及“订单编号”这些字段。此外,除了“画面类别”变成了“网站类别”之外,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4的数据结构与停留历史记录表T3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在图14的例子中,在“我的主页首页”的记录中,“订单编号”字段中没有登记数据。这是因为“我的主页首页”并非通知关于各个包裹的信息的画面,而是通知关于投递状况通知服务整体的信息的画面。
在使用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4的情况下,服务器1使用式(3)计算参与度即可。
Figure BDA0002393449200000321
在此,式(3)除了省去了系数β以外,与式(2)的第2项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服务器1在Web停留历史记录表中将访问时刻与离开时刻的时间差代入式(3)的τ来计算参与度即可。
(第四个计算方法)
参与度的第四个计算方法是如下方法:基于过去对用户投递的包裹的投递历史记录,推定本次投递的包裹(以下,记作“对象包裹”。)的参与度,并基于推定出的参与度(推定参与度),计算对象包裹的最终的参与度(以下,记作“最终参与度”。)。
图15是表示投递历史记录表T5的数据结构的一例、和登记有与对象包裹有关的信息的包裹表T6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此外,投递历史记录表T5存储于服务器1的存储器13。另外,包裹表T6由服务器1基于在用户在购物网站购买了商品的情况下从用户终端2发送到服务器1的数据来生成。或者,在服务器1由与运营购物网站的服务器不同的其他服务器构成的情况下,包裹表T6由服务器1基于从运营购物网站的服务器作为用户购买的商品的投递委托所发送的数据来生成。
投递历史记录表T5是在一条记录中登记一条投递历史记录的数据库,具有“订单编号”、“发货人”、“内容”、“外形尺寸/重量”以及“参与度”这些字段。
“订单编号”与图8等中所示的“订单编号”相同。“发货人”字段中登记有包裹的发货人的名称。“内容”字段中登记有包裹的内容。包裹的内容中包含包裹的种类名、包裹的商品名以及包裹的个数等信息。“外形尺寸/重量”字段中登记有包裹的尺寸以及重量。所谓包裹的尺寸,例如采用捆包包裹的箱子的高度、宽度以及深度的各自的尺寸。“参与度”字段中登记有针对相应的包裹计算出的最终参与度。
包裹表T6的数据结构与投递历史记录表T5的数据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在此,服务器1根据登记于投递历史记录表T5的各种数据计算对象包裹的最终参与度并将其登记到包裹表T6的“参与度”字段。
在此,在投递历史记录表T5及包裹表T6中,将与“发货人”、“内容”以及“外形尺寸/重量”有关的数据总称而记作表示包裹的属性的“属性信息”。
最终参与度的计算的详情如下所述。首先,服务器1求取对象包裹的当前的参与度。在此,服务器1使用上述的第一个计算方法~第三个计算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来计算当前的参与度即可。
接着,服务器1从投递历史记录表T5中提取与对象包裹的用户为同一用户的一个以上的投递历史记录,分别求取提取到的各投递历史记录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以下,记作“历史记录特征量”。),并且,求取对象包裹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以下,记作“对象特征量”。)。然后,服务器1根据各历史记录特征量与对象特征量的相似度来计算对象包裹的推定参与度。
在此,推定参与度基于如下考虑:用户对于对象包裹的兴趣的高低相对于用户对于过去所投递的相似的包裹的兴趣的高低会表现类似的趋势。因此,服务器1分别计算对象特征量与各历史记录特征量的相似度,以使计算出的相似度越高的投递历史记录则其权重系数越高的方式设定各投递历史记录的权重系数,并使用所设定的权重系数来将各投递历史记录的参与度加权平均,由此计算对象包裹的推定参与度即可。
推定参与度的数式例如如式(4)所示。
推定参与度=(1/N)·Σ(γi·Ei)(4)
在式(4)中,N为相应的用户的投递历史记录的总数,γi为第i个投递历史记录的参与度的权重系数,Ei为第i个投递历史记录的参与度。
此外,对象特征量与第i个历史记录特征量的相似度例如如下计算。例如,由于“发货人”以及“内容”分别为文本信息,因此两成分的相似度分别采用文本相似度。另外,由于“外形尺寸/重量”由高度、宽度、深度、重量这四个成分组成的向量表示,因此“外形尺寸/重量”的相似度采用向量相似度。服务器1计算“发货人”的文本相似度、“内容”的文本相似度与“外形尺寸/重量”的向量相似度之和作为对象特征量与第i个历史记录特征量的相似度即可。而且,服务器1通过将对象特征量与第i个历史记录特征量的相似度标准化以使其取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值来计算权重系数γi即可。
作为文本相似度,例如能够采用莱文斯坦距离(Levenshtein distance,编辑距离)或者哈罗温克勒距离(Jaro-Winkler distance)等距离,作为向量相似度,能够采用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或者余弦距离(Cosine distance)等距离。再者,文本相似度也可以使用将文本信息进行词素解析并将由词素解析获得的各单词利用以word2vec为代表的单词的向量转换方法向量化的向量相似度来计算。
如此,在计算出推定参与度时,服务器1使用式(5)计算对象包裹的最终参与度。
最终参与度=α×推定参与度+β×当前的参与度(5)
在式(5)中,系数α、β分别为0<α<1、0<β<1、且α+β=1。
如此,根据第四个计算方法,由于将过去用户对于投递的包裹的参与度考虑在内来计算对象包裹的参与度,因此能够计算准确反映出用户对包裹的兴趣的参与度。
此外,在投递历史记录表T5中,设为在“参与度”字段中登记有最终参与度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登记推定参与度,还可以为登记当前的参与度(用第一个计算方法~第三个计算方法中的任一个计算出的参与度)。在该情况下,推定参与度通过将登记于投递历史记录表T5的参与度(推定参与度或者当前的参与度)代入式(4)的Ei来计算。
(向快递柜的收纳顺序的决定)
对于多户住宅,设置有临时存放没能收取包裹的居民的包裹的快递柜。关于该快递柜,由于能够收纳的包裹是有限的,因此根据快递柜的收纳状况,有时无法收纳投递车4没能投递的全部包裹。于是,在本公开中,在无法将成为快递柜的收纳对象的全部包裹收纳于投递柜的情况下,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决定包裹的收纳顺序,并按照该收纳顺序将包裹收纳于快递柜。
图16是表示决定向投递柜的收纳顺序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例如当在投递车4向某个多户住宅投递包裹时出现了由于用户不在家而没能投递的包裹的情况下执行。详细而言是以如下情况为触发而执行:由投递车4的驾驶员对投递终端3输入表示有没能投递的包裹的未投递指示,且服务器1接收到该未投递指示。此外,假设该未投递指示中至少包含没能投递的包裹的订单编号。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根据从投递终端3发送来的某一个多户住宅中的包裹的未投递指示,制作表示针对配置在该一个多户住宅的快递柜而成为收纳候选的包裹的包裹列表(S1601)。该包裹列表中至少包含成为收纳候选的包裹的订单编号。另外,该包裹列表中记载的包裹成为投递柜包裹的一例。
接着,服务器1通过向管理快递柜的管理装置(第3信息终端的一例)询问快递柜中的空柜数量m(m是1以上的整数),取得空柜数量(S1602)。在此,管理快递柜的管理装置既可以由设置在快递柜内的计算机构成,也可以由网络NT上所配置的服务器构成。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判定空柜数量m是否少于收纳候选的包裹数量(S1603)。在空柜数量m少于收纳候选的包裹数量时(S1603:是),服务器1计算该包裹列表中记载的各包裹的参与度(S1604)。在此,使用上述的第一个~第四个计算方法中的任一个来计算参与度即可。或者,如果已经计算出参与度并登记于包裹数据库,则也可以从包裹数据库取得相符的包裹的参与度。
另一方面,在空柜数量m在收纳候选的包裹数量以上时(S1603:否),由于能够将收纳候选的包裹全部收纳于快递柜,因此结束处理。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也可以向投递终端3发送将收纳候选的包裹全部投递于快递柜的指示。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包裹列表中记载的各包裹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生成表示向快递柜的收纳顺序的收纳顺序信息(S1605)。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按收纳顺序从高到低的顺序,提取收纳候选的包裹中的、与空柜数量对应的m个包裹,并将用于使得将所提取到的包裹收纳于快递柜的收纳指示发送给投递终端3(S1606)。驾驶员将由该收纳指示所指示的m个包裹收纳于快递柜。在此,虽然说明了将收纳指示发送给投递终端3,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为将收纳顺序信息发送给投递终端3。在该情况下,驾驶员将收纳顺序信息所示的包裹中的靠前的n个包裹收纳于快递柜即可。
如此,在本公开中,由于参与度高的包裹被优先收纳于快递柜,因此能够优先使参与度高的包裹收纳于快递柜。在此,对包裹的兴趣高的用户快速从快递柜取出包裹的可能性高。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充分确保柜数有限的快递柜的空柜数量。
(事先向参与度高的包裹的用户进行通知)
在本公开中,服务器1也可以针对参与度在阈值以上的包裹的用户(以下,称为优质用户),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时向用户终端2通知包含投递预想时刻的投递信息。作为阈值,例如能够采用向对包裹的兴趣一般的用户的参与度增加预定的余裕(margin)所得到的值,例如能够采用如0.6、0.7、0.8、0.9这样的值。
图17是表示向优质用户通知投递信息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例如以投递车4结束装货为触发而开始。在此,出发信息例如在向投递车4装货结束时根据驾驶员的指示而发送。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生成记载有与投递车4接下来要投递的全部包裹有关的信息(例如,订单编号以及投递位置)的包裹列表(S1701)。在此,服务器1预先向上述的包裹数据库(图略)登记对相应的投递车4分配了要投递哪个包裹的信息,通过从该包裹数据库提取分配给相应的投递车4的包裹,生成包裹列表即可。或者,如果出发信息中包含有应该要投递的包裹的信息,则服务器1也可以根据该出发信息所包含的包裹的信息生成包裹列表。
接着,服务器1计算对于包裹列表中所登记的全部包裹的各包裹的参与度(S1702)。在此,服务器1使用上述的第一个~第四个计算方法中的任一个来计算各包裹的参与度即可。或者,如果已经在包裹数据库中登记有对各包裹计算出的参与度,则从包裹数据库取得相符的包裹的参与度即可。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判定包裹列表内是否有参与度在阈值以上的包裹(以下,记作“优质包裹”。)(S1703)。如果有优质包裹(S1703:是),则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基于当前的交通状况来计算优质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S1704)。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优质包裹(S1703:否),则结束处理。
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通过利用网络取得相应的投递车4负责的地域的VICS(注册商标)(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车辆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道路交通信息的一例)来取得当前的交通状况即可。而且,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VICS(注册商标)信息、包裹列表中所登记的全部包裹的投递位置、和当前时刻用于预定的路径检索算法,根据地图信息检索在投递各包裹方面最优的投递路径,并使用检索到的投递路径计算各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即可。在此,作为路径检索算法,例如能够采用如A*算法或者狄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这样的算法。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对优质包裹的各包裹,分别生成包含投递预想时刻以及投递车4的配送中心的出发时刻等的投递信息,并向优质用户的用户终端2发送(S1705)。
如此,本公开针对作为参与度在阈值以上的包裹的用户的优质用户,在向投递车4装货结束时,发送包含出发时刻以及投递预想时刻的投递信息,因此能够向优质用户提供热诚的服务。
(事先给优质用户打电话)
在本公开中,服务器1也可以向优质用户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图18是表示在向优质用户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时的服务器1的处理的一例的图。此外,假设该流程图会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后每当从投递车4取得位置信息时反复执行。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从投递终端3取得表示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S1801)。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从记载有与投递车4应该要投递的全部包裹有关的信息的包裹列表中,提取收件人的住址相对于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而位于一定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包裹(S1802)。在此,一定范围指的是在图5中所说明的一定范围D1。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计算提取出的各包裹的参与度(S1803)。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上述的第一个~第四个计算方法中的任一个来计算相应的各包裹的参与度即可。或者,如果已经在包裹数据库中登记有对各包裹计算出的参与度,则从包裹数据库取得相符的包裹的参与度即可。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在S1802中提取出的包裹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从而设定对于相应的各包裹的联系顺序(S1804)。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在所设定的联系顺序中参与度在阈值以上的前k(k是1以上的整数)个包裹的用户分别设定为优质用户,并给k位优质用户的用户终端2打电话,向优质用户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S1805)。
在此,打电话既可以由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话接线员来执行,也可以由真人的电话接线员来执行。另外,关于打电话的顺序,既可以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也可以为k名电话接线员同时进行。另外,在此虽然设为打电话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向优质用户的用户终端2发送包含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消息的电子邮件。
如此,在本公开中,针对优质用户,在投递车进入与投递位置相距的一定范围内时,进行马上给其投递包裹这一意思的通知,因此,能够向优质用户提供更热诚的服务。
(对于优质包裹的时间遵守)
在本公开中,也可以为,服务器1在检测到优质包裹的投递时刻会超过事先通知了的投递预想时刻的情况下,使优质包裹的投递顺序提前,从而遵守投递预想时刻。
图19是表示使得遵守优质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例如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后周期性地反复执行。此外,假设在该流程图开始前,已经执行了图17的处理,向优质用户通知了投递预想时刻。作为图19的流程图的执行周期,例如假定为5分钟左右,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采用除了5分钟以外的值。另外,假设在该流程图开始前已事先制作了记载有与投递车4应该要投递的包裹中的、参与度在阈值以上的优质包裹有关的信息的优质包裹列表。优质包裹列表中至少记载有优质包裹的订单编号。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从优质包裹列表中选择一个优质包裹(S1901)。在此,选择优质包裹的顺序例如既可以是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也可以是从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到投递目的地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可以采用任意的顺序。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基于当前的交通状况,计算优质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S1902)。在此,投递预想时刻的计算方法与S1704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判定在S1902中计算出的投递预想时刻是否超过已传达投递时刻(S1903)。在此,已传达投递时刻是指已经向优质用户通知了的投递预想时刻,是指在图17的S1704中计算出的投递预想时刻。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在判定为投递预想时刻超过已传达预想时刻的情况下(S1903:是),使相应的优质包裹的投递顺序提前一位(S1904),并使处理回到S190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投递预想时刻不超过已传达预想时刻的情况下(S1903:否),使处理前进至S1905。
即,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优质包裹的投递顺序逐位提前,直到投递预想时刻不超过已传达投递时刻为止。此外,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在前一个包裹是非优质包裹时直接使优质包裹的顺序提前一位,在前一个包裹也是优质包裹时使两个优质包裹都提前一位。
在S1905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判定是否已选择了全部优质包裹,在有尚未选择的优质包裹时(S1905:否),使处理回到S1901,选择下一个成为处理对象的优质包裹。另一方面,在已选择了全部优质包裹时(S1905:是),服务器1的控制部11结束处理。
图20是表示图19的处理的具体例子的时间图。在图20中,上一层表示原投递顺序,中间一层表示由于堵车而要晚点到达A家的情况,下一层表示修正后的投递顺序。
原投递顺序例如既可以是在投递车4从配送中心出发时所设定的投递顺序,也可以是在上一次实施了图19的流程图时所设定的投递顺序。
在图20的例子中,原投递顺序设定为使投递车4于19时45分从配送中心出发并按A家、B家、C家以及D家的次序投递包裹。另外,在原投递顺序中,A家、B家、C家以及D家的各家的投递预想时刻是20时00分、20时10分、20时20分以及20时30分。此外,A家、B家、C家以及D家分别是用户UA、UB、UC以及UD的家,是包裹的投递位置。用户UC是作为参与度在阈值以上的包裹的用户的优质用户,被投递优质包裹。已经对用户UC传达了投递预想时刻为20时20分。也即是说,20时20分是用户UC的已传达投递时刻。
如图20的中间一层所示,在前往A家的途中出现堵车,投递车4遇到了堵车。随着该堵车的发生,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在通过图19的处理再次计算A~D家的各家的投递预想时刻时,会变为20时05分、20时15分、20时25分和20时35分,C家的投递预想时刻超过了作为用户UC的已传达投递时刻的20时20分(最终期限)。
于是,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户UC的优质包裹的投递顺序提前一位。即,设定为使得在向A家的包裹的投递与向B家的包裹的投递之间进行用户UC的优质包裹的投递,并再次计算A~D家的投递预想时刻。这样,如下一层所示,计算出A家、C家、B家、D家的各家的投递预想时刻为20时05分、20时15分、20时25分、20时35分,C家的投递预想时刻“20时15分”不超过作为最终期限的20时20分。由此,可知针对优质包裹已经通知的已传达投递时刻得以遵守。
如此,根据本公开,即使由于遭遇堵车等而发生了无法在已传达投递时刻投递包裹的状况,如果该包裹为优质包裹,则也能修正投递顺序以使得遵守包裹的已传达投递时刻。因此,能够向优质用户提供更热诚的服务。
(对优质用户快速进行没能投递这一意思的通知)
在本公开中,也可以为,服务器1在没能投递优质包裹的情况下,快速将这一意思通知给优质用户。图21是表示通知没能投递优质包裹这一意思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以从投递终端3发送来未投递信息这一情况为触发而执行。在此,未投递信息是在虽然抵达了包裹的投递目的地但是没能将该包裹交给用户的情况下由驾驶员的指示从投递终端3向服务器1发送的信息,例如包含有相应的包裹的订单编号。此外,关于未投递信息,既可以针对没能投递的一个包裹发送一个未投递信息,也可以针对没能投递的多个包裹发送一个未投递信息。
首先,服务器1的控制部11计算未投递信息所示的包裹、即没能投递的包裹的参与度(S1501)。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上述的第一个~第四个计算方法中的任一个来计算参与度即可。另外,如果已经在包裹数据库中登记有对相应的包裹计算出的参与度,则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从包裹数据库中取得相应的包裹的参与度。
接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判定相应的包裹的参与度是否超过了阈值、即相应的包裹是否是优质包裹(S1502)。如果是优质包裹(S1502:是),则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给相应的包裹的收件人、即相应的包裹的优质用户打电话,进行没能投递包裹这一意思的通知(未投递通知信息的一例)。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优质包裹(S1502:否),即如果是非优质包裹,则不向该用户进行没能投递包裹这一意思的通知,处理结束。在此,打电话既可以由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话接线员来进行,也可以由真人的电话接线员来进行。
在此,虽然设为给优质用户打电话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生成表示包裹未能投递这一意思的消息(未投递通知信息的一例)并向相应的优质用户的用户终端2发送。
通过电话或者消息而认识到包裹未能投递的情况的优质用户能够立刻与电话接线员或者投递车4的驾驶员取得联系等而采取用于收取包裹的措施。例如,如果是在投递时碰巧出门去了家附近、或者在投递时虽然在家但是碰巧有事没能腾出手这样的情况,优质用户通过将现在在家或者马上就回家所以希望立刻将包裹送去这一意思告诉电话接线员或者投递车4的驾驶员,能够立刻收取包裹。另外,这样能够使投递车4的包裹的剩余量减少,能够提高投递效率。
(将包裹分类)
在本公开中,也可以为,将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分类到与参与度的值对应的类中,决定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以使得时间跨度根据类而不同,并让用户从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中选择所希望的希望投递时间段。
以下,作为多个类,设为按参与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而有优质类、次优质类以及一般类这三个类来进行说明。但是这仅为一例,多个类也可以由四个以上的类构成,还可以由两个类构成。
图22是表示将包裹分类时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例如至少以一天为单位来实施。在S2201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登记于包裹数据库(图略)的尚未决定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包裹进行分类。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基于针对各包裹计算出的参与度,将各包裹分类到优质类、次优质类以及一般类中。例如,将登记于包裹数据库的全部包裹中的参与度排在前不足Z1%的包裹分类到优质类中,将前大于等于Z1%且不足Z2(>Z1)%位的包裹分类到次优质类中,将其余的包裹分类到一般类中。在此,作为Z1%,例如采用1%~3%左右的值,作为Z2%,例如采用10%左右的值。
在S2202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对于各包裹决定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在此,将属于优质类的包裹的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为第1时间跨度,将属于次优质类的包裹的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为比第1时间跨度长的第2时间跨度,将属于一般类的包裹的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为比第2时间跨度长的第3时间跨度。在此,第1时间跨度例如为30分钟,第2时间跨度例如为1小时,第3时间跨度例如为2小时。具有第1时间跨度的投递时间段的例子为从9:00到9:30,具有第2时间跨度的投递时间段的例子为从9:00到10:00,具有第3时间跨度的投递时间段的例子为从9:00到11:00。
由此,属于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以30分钟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属于次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以1小时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属于一般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以2小时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
此外,投递时间段的候选指的是,要收取包裹的用户能够选择为希望投递时间段的时间段的候选。在本公开中,对于优质类,将投递车4的一天的工作时间段用第1时间跨度分隔时的一个区划成为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对于次优质类,将工作时间段用第2时间跨度分隔时的一个区划成为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对于一般类,将工作时间段用第3时间跨度分隔时的一个区划成为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作为工作时间段,例如如从9点到21点这样采用投递车4的一天内的营业时间段。
在S2203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向要收取在S2201中进行了分类的各包裹的各用户的用户终端2发送投递时间段的候选。
在S2211中,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使用通信部25接收从服务器1发送来的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并显示于显示部36。由此,向各用户提示多个与参与度相应的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例子为9:00~9:30、9:30~10:00、……20:30~21:00。
在S2212中,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取得由用户使用操作部23从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中选择出的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在该情况下,各用户的用户终端2的显示部36中例如显示能从投递车4的一天的工作时间段中以与类相应的时间跨度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的用户界面。用户通过向该用户界面输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的操作,使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取得希望投递时间段即可。此外,该用户界面也可以构成为还能选择希望投递日期。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除了取得希望投递时间段以外还取得希望投递日期。
在S2213中,用户终端2的通信部25将在S2212中所取得的希望投递时间段发送给服务器1。在该情况下,如果也取得了希望投递日期,则也发送希望投递日期。
在S2204中,服务器1的通信部12接收从用户终端2发送来的希望投递时间段。
在S2205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参照包裹数据库,进行当天各投递车4要负责投递的包裹的分配。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各包裹的收件人的住址进行分配即可。在该情况下,如果有被指定了希望投递日期的包裹,则也将其考虑在内来进行当天的向各投递车4的包裹的分配即可。此外,对于没有指定希望投递日期的包裹,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以使指定了希望投递日期的包裹优先、且尽量使投递日期提早的方式进行当天的向各投递车4的包裹的分配即可。
在S2206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决定对于分配给各投递车4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在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通过解最优化问题以使得对于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能够在希望投递时间段进行相应的包裹的投递,由此决定各包裹的投递顺序即可。例如,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在要在希望投递时间段内投递包裹这一限制下,通过使用各包裹的收件人的住址根据地图信息检索使投递成本最小那样的投递路径来决定各包裹的投递预定时刻,决定投递顺序即可。
在S2207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将表示在S2206中按各投递车4所决定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相应的投递终端3。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在投递车4开始进行当天的投递时向投递终端3发送即可。
接收到投递顺序信息的投递终端3使显示部36显示该投递顺序信息所示的投递顺序,并按照该投递顺序引导驾驶员即可。
如此,在本公开中,属于参与度越高的类的包裹,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被设定得越短,因此,属于参与度高的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以更详细的分辨率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其结果是能够准时地收取包裹。
此外,在将包裹分类的技术方案中,能够采用下述的变形例。
在上述说明中,设为投递车4的工作时间段不论是哪个类都是一定的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根据类而不同的工作时间段。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参与度越高的类,则采用越长的工作时间段。
例如也可以为,对于一般类,采用通常的营业时间段(例如,从9点到21点)作为工作时间段;对于次优质类,采用包含通常的营业时间段并且比通常的营业时间段长的次优质时间段(例如,从5点到24点)作为工作时间段;对于优质类,采用包含次优质时间段并且比次优质时间段长的优质时间段(例如,从0点到24点)。通常的时间段相当于第1时间段的一例,次优质时间段以及优质时间段相当于第2时间段的一例。在此,根据类采用了三个工作时间段,但如果类为两类则采用与两个类对应的两个工作时间段,如果类为四类以上则采用与四个以上的类对应的四个以上的工作时间段即可。
由此,属于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从优质时间段中以30分钟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属于次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从次优质时间段中以1小时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属于一般类的包裹的用户能够从通常的营业时间段中以2小时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
如此,在该变形例中,属于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以及属于次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相比于属于一般类属于包裹的用户,工作投递时间段设定得较长,因此能够对属于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以及属于次优质类的包裹的用户赋予高端感,能够有效地与属于一般类的包裹的用户区分。
由于AI技术的发展,预计今后通过自动驾驶来投递包裹的投递车4会普及,在该情况下,预计会摆脱以往的营业时间段的束缚,实现24小时的包裹投递。因此,本变形例在投递车4被自动驾驶的形式得到普及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对参与度高的包裹的用户赋予高端感。
另外,在上述的将包裹分类的技术方案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的变形例。例如,在某一投递车4要投递的多个包裹中,包含有多个以同一多户住宅内、大楼内或者房屋建筑及附属场地内为配送目的地的属于优质类的包裹的情况下,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将这些多个包裹中的1个(上限个数的一例)包裹分类为属于优质类的包裹,将其余的包裹降级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中。以下,将同一多户住宅、大楼以及房屋建筑及附属场地统称记作同一建筑物。
如上所述,优质类的用户能够以30分钟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因此,例如也可能会发生在同一建筑物内存在两位优质类的用户,一位用户例如将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选择为“9:00-9:30”的时间段,另一位用户例如将包裹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选择为“10:00-10:30”的时间段。在该情况下,投递车4需要在“9:00-9:30”的时间段向一位用户投递包裹后,为了在“10:00-10:30”的时间段投递另一位用户的包裹而再次返回到同一建筑物,有投递效率恶化之虞。
在该变形例中,同一建筑物内的属于优质类的包裹被限制为1个,因此,例如一位用户的包裹被分到优质类中,另一位用户的包裹被降级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中。即,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将另一位用户的包裹从优质类变更为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在此,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的用户只能够以1小时或者2小时为最小幅度来选择希望投递时间段。因此,如被降级的另一位用户例如选择“9:00-10:00”或者“9:00-11:00”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这样,能够使其选择与一位用户的希望投递时间段重复的时间段作为希望投递时间段的可能性提高。其结果,投递车4能够一次性投递一位用户的包裹和另一位用户的包裹,能够使投递效率提高。
在上述说明中,设被维持为优质类包裹的包裹为1个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另外,设优质类的包裹为降级对象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使次优质类的包裹也成为降级对象。例如也可以为,将同一建筑物内的属于优质类的包裹限制为1个,将其余的优质类的包裹降级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中,并且,将同一建筑物内的属于次优质类的包裹限制为1个,将其余的次优质类的包裹降级到一般类中。
此外,在采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由于原本应该是优质类的包裹被降级,因此可能会导致使被降级的包裹的用户感觉不公平。另外,熟悉了该结构的用户可能会常态地访问投递状况应用或者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网站等来采取提高自己的包裹的参与度的措施,也会引起在同一建筑物内总是该用户的包裹被分类为优质包裹这一情形。
于是,在本公开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也可以,将本次被降级的包裹的用户的下次被投递的包裹分类为优质包裹,将本次被分类为优质包裹的一位用户的下次被投递的包裹分类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中。具体而言,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将与被降了级的包裹的用户有关的信息作为降级历史记录预先保持于存储器13。而且,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在基于该降级历史记录、在同一建筑物内居住着多位优质包裹的用户的情况下,通过轮流(轮换制)来决定他们多位用户中的分类为优质包裹的用户的1位用户即可。例如也可以为,在本次的投递中,在将用户PU1的优质包裹PP1、用户PU2的优质包裹PP2中的优质包裹PP1维持为优质类的包裹,并将优质包裹PP2降级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的情况下,则在下次的投递中,将用户PU1的优质包裹PP3、用户PU2的优质包裹PP4中的优质包裹PP4维持为优质类的包裹,并将优质包裹PP3降级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由此,能够消除被降了级的包裹的用户的不公平感,并且,能够避免在同一建筑物内总是特定的用户的包裹被分类为优质包裹的情形。
另外,为了降低被降了级的包裹的用户的不公平感,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使用通信部12,向该用户的用户终端2发送表示虽然本次所投递的包裹被降了级但是下次所投递的包裹有可能会被当作优质包裹处理这一意思的消息。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将以同一建筑物内作为投递目的地的包裹设为了降级的应用对象,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以某个恒定半径以内的区域作为投递目的地的包裹设为降级的应用对象。作为恒定半径,例如能够采用如10m、20m、30m这样的值。在存在多个以这样的小区域内作为投递目的地的优质包裹的情况下,与以同一建筑物内作为投递目的地的情况同样地有投递效率恶化之虞。于是,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在存在多个以某个恒定半径以内的区域作为投递目的地的优质类的包裹的情况下,将一个包裹分类到优质类中,将其余的包裹分类到次优质类或者一般类中。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使存储器13保持包含与被降了级的包裹的用户有关的信息的降级历史记录,使用该降级历史记录,通过轮流(轮换制)来决定以同一区域之内为投递目的地的多个包裹中的分类到优质类的一个包裹。
(订单编号的输入)
在图13中说明的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网站也可以具备如下功能:在从用户处受理到包裹的投递委托后,由用户输入了包裹的订单编号的情况下,将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提示给用户。
图23是表示提供投递状况通知服务的网站上的订单编号的输入画面G23的一例的图。
该输入画面G23例如通过在图13所示的通知画面G131中由用户输入选择图略的向输入画面G23转移的按钮的操作而显示于用户终端2的显示部26。
输入画面G23中具备订单编号的输入栏R231和QR码(注册商标)的输入栏R232。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23,在输入栏R231输入在进行包裹的投递委托时所发行的包裹的订单编号。这样,用户终端2的通信部25将被输入的订单编号发送给服务器1。
如果在进行包裹的投递委托时发行了QR码,则用户使该QR码显示于输入栏R232的框内从而使用户终端2所具备的摄像头进行拍摄。这样,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11将QR码转换为订单编号,并使用通信部25发送给服务器1。
图24是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3存储的投递预定表T24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投递预定表T24是通过从上述的包裹数据库提取与各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时刻有关的信息来预先制作而存储于存储器13的表。
具体而言,投递预定表T24具有“订单编号”、“用户ID”、“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这些字段。“订单编号”是用于唯一确定包裹数据库中登记的包裹的标识符,例如在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受理到包裹的投递委托时被发行。“用户ID”是收取包裹的用户的标识符。“投递预定日期”表示包裹被投递给用户的预定日期,由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决定。“投递预定时刻”是包裹被投递给用户的预定时刻,由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决定。
服务器1的控制部11在通过通信部12接收到从用户终端2发送来的订单编号时,从投递预定表T24中取得登记有相应的包裹的订单编号的记录,并读取该记录中所存储的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而且,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使用通信部12将读取到的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发送给发送了订单编号的用户终端2。
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在通信部25接收到发送来的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时,使显示部26显示包含该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的网页。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例如使显示部26显示如图13的右侧所示的通知画面G132即可。
此外,用户终端2的控制部21也可以在用户输入了订单编号从而浏览了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的情况下,将浏览时刻与用户ID相关联而发送给服务器1。由此,服务器1的控制部11能够检测用户浏览了投递预定日期以及投递预定时刻的浏览时刻。
而且,服务器1的控制部11也可以计算在包裹被订购时发送给用户终端2的投递通知邮件的发送时刻与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并使用上述的式(1)或者式(2)来计算参与度。
此外,在采用该方式的情况下,将在参与度的第一个计算方法中说明的发送投递通知邮件的方式、与在图13中说明的通过提供投递通知服务的网站将包裹的状况提供给用户的方式组合即可。
另外,图23的输入画面G23虽然应用在图13所示的提供投递通知服务的网站的例子中,但这仅为一例,也可以应用于图9所示的投递状况应用的例子。
本公开能够采用下述的变形例。
(1)虽然在上述说明中没有明确记述,但本公开也包含对一个用户投递多个包裹的技术方案。在该情况下,服务器1针对一个用户,对各包裹的每一个分别计算参与度,决定投递顺序即可。
(2)在上述说明中,从包裹列表中提取相对于投递车4的当前位置而在一定范围D1内的包裹,并基于参与度设定了提取到的包裹的投递顺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基于参与度计算包裹列表中记载的全部包裹的投递顺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特定的处理部所执行的处理也可以由另外的处理部执行。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处理的顺序仅为一例。也可以变更多个处理的顺序,还可以并行执行多个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等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执行适合于该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取并执行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另外,控制部等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具体而言,控制部等构成要素也可以由电路或者集成电路来实现。这些电路既可以作为整体构成一个电路,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电路。另外,这些电路分别既可以是通用的电路,也可以是专用的电路。
除此之外,对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或者在不脱离本公开主旨的范围内通过对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进行任意组合而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无需让用户明确地输入包裹的投递的紧急性,就能够设定适当的投递顺序,因此对于网购的物流系统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服务器;2用户终端;3投递终端;4投递车;10提示系统;11、21、31控制部;12、25、35通信部;13、22、32存储器;D1一定范围;NT网络;T1拆封历史记录表;T2拆封历史记录表;T3停留历史记录表;T4 Web停留历史记录表;T5投递历史记录表;T6包裹表。

Claims (26)

1.一种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时刻的浏览时刻信息,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所述浏览时刻信息所示的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
所述时间差越短的包裹,将所述兴趣度计算得越高;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所述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
所述兴趣度越高的包裹,将所述投递顺序设定得越靠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
将所述多个包裹分别分类到与所述兴趣度的值对应的多个类中,
决定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以使得时间跨度根据所述类而不同,
将所述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发送给所述第1信息终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所述用户从所述多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中指定的希望投递时间段,
设定所述包裹的所述投递顺序以使得能够在所述希望投递时间段配送所述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所述兴趣度越高的所述类,将一个投递时间段的候选的时间跨度设定得越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对于属于第1类的所述包裹,在预定的第1时间段内决定所述投递时间段的候选,对于属于所述兴趣度比所述第1类高的第2类的所述包裹,在第2时间段内决定所述投递时间段的候选,所述第2时间段包含除所述第1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和所述第1时间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当在所述多个包裹中存在多个以同一多户住宅内、大楼内或者房屋建筑及附属场地内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某个特定的类的包裹的情况下,将属于所述特定的类的多个包裹中的、预定的上限个数的包裹分类到所述特定的类中,将其余的包裹分类到所述兴趣度比所述特定的类低的类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当在所述多个包裹中存在多个以某个恒定半径以内为配送目的地、且属于某个特定的类的包裹的情况下,将属于所述特定的类的多个包裹中的、预定的上限个数的包裹分类到所述特定的类中,将其余的包裹分类到所述兴趣度比所述特定的类低的类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至少包含唯一确定所述包裹的标识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还包含所述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所述包裹的当前位置和表示所述包裹的投递状况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提示装置还具备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将唯一确定所述包裹的标识符与所述包裹的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相关联的投递预定时刻表,
所述第1信息终端构成为能够浏览关于对应的包裹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由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标识符的情况下,从所述投递预定时刻表中确定与所述标识符对应的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将所确定的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发送给所述第1信息终端,
所述第1信息终端将发送来的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进行输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检测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或者所述投递预定日期时刻的由所述用户浏览的浏览时刻,
所述兴趣度基于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检测到的所述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所述兴趣度越高的包裹,将所述投递顺序设定得越靠前。
13.一种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多个用户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对应的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投递通知信息在所述对应的第1信息终端中被浏览这一情况的浏览信息,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根据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浏览信息所计算出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率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14.一种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所述第1信息终端构成为能够浏览关于对应的包裹的信息,
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用户对于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的浏览历史记录,
所述处理器,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根据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浏览历史记录所计算出的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的浏览时间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各自的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15.一种提示装置,其具备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是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装置,
所述存储器针对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存储将表示所述各用户对于过去所投递的包裹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与表示所述各包裹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相关联的投递历史记录,
所述收发器,
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接收所述多个包裹各自的属性信息,
所述处理器,
基于每个用户的、所述投递历史记录所包含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与所述接收到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的相似度,推定表示所述各用户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
基于所述各兴趣度,设定所述各包裹的投递顺序;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4、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多个包裹包括以快递柜为投递位置的投递柜包裹,
所述收发器从管理所述快递柜的第3信息终端接收表示在所述快递柜中空闲的柜子的空闲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基于所述空闲信息判定为无法将所述投递柜包裹全部收纳于所述快递柜的情况下,按所述兴趣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设定投递柜包裹的向所述快递柜的收纳顺序,
所述收发器将表示所述收纳顺序的收纳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4、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接收表示所述投递车从配送中心出发了这一情况的出发信息,
所述处理器,
在接收到所述出发信息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出发信息的接收时刻与所述各包裹的投递位置,计算所述各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
将所述兴趣度在阈值以上的用户确定为优质用户,
所述收发器向所述优质用户的所述第1信息终端发送投递预想时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的投递位置相对于所述投递车的当前位置而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对相应的优质用户的所述第1信息终端进行包裹马上送达这一意思的通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接收表示所述投递车的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及所述投递车的投递地域的道路交通信息,
所述处理器,
基于所述接收到的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道路交通信息、当前时刻和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的投递位置,计算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的投递预想时刻;
在判定为所述计算出的投递预想时刻相比于已发送给所述优质用户的投递预想时刻有延迟的情况下,修正所述投递顺序,以使得所述优质用户的包裹在所述已发送的投递预想时刻之前送达,
所述收发器将所述修正后的投递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4、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2信息终端接收表示对于一个包裹没能投递这一情况的未投递信息,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未投递信息的情况下,如果所述一个包裹的用户是所述兴趣度在阈值以上的优质用户,则生成用于向所述优质用户通知所述一个包裹没能投递这一情况的未投递通知信息,
所述收发器将所述未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所述优质用户的所述第1信息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4、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示装置,
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当前位置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提取所述多个包裹中的、投递位置距离所述当前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包裹,对于提取到的包裹,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投递顺序。
22.一种提示方法,是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的提示装置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方法,包括:
所述收发器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时刻的浏览时刻信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投递通知信息的发送时刻和所述浏览时刻信息所示的浏览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
所述时间差越短的包裹,将所述兴趣度计算得越高;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所述投递顺序;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23.一种提示方法,是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的提示装置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方法,包括:
所述收发器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多个用户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将用于通知关于包裹的信息的投递通知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用户的第1信息终端;
从对应的第1信息终端接收表示所述投递通知信息在所述对应的第1信息终端中被浏览这一情况的浏览信息;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根据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浏览信息所计算出的投递通知信息的浏览率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24.一种提示方法,是具备处理器和收发器的提示装置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方法,包括:
所述收发器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所述第1信息终端构成为能够浏览关于对应的包裹的信息;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接收相对于关于所述包裹的信息的用户的浏览历史记录;
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计算表示用户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所述兴趣度基于根据与所述各包裹对应的所述浏览历史记录所计算出的浏览时间来计算;
基于所述兴趣度,设定所述多个包裹各自的投递顺序;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25.一种提示方法,是具备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的提示装置提示投递车要投递的多个包裹的投递顺序的提示方法,包括:
所述存储器针对被投递所述多个包裹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存储将表示所述各用户对于过去所投递的包裹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与表示所述各包裹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相关联的投递历史记录;
所述收发器经由预定的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和第2信息终端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1信息终端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终端,所述第2信息终端是所述投递车的信息终端;
接收所述多个包裹各自的属性信息;
基于每个用户的、所述投递历史记录所包含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与所述接收到的属性信息的特征量的相似度,推定表示所述各用户对于所述多个包裹的各包裹的兴趣高低的兴趣度;
基于所述各兴趣度,设定所述各包裹的投递顺序;
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所述第2信息终端。
26.一种提示装置,包括:
收发器,其以i=1~n反复进行:在第i发送时刻将第i包裹的第i信息发送给第i用户的第i终端,从所述第i终端接收表示所述第i信息在第i浏览时刻被浏览这一情况的第i浏览时刻信息;以及
处理器,其以i=1~n反复进行:基于第i时间差计算所述第i包裹的第i兴趣度,所述第i时间差是所述第i浏览时刻与所述第i发送时刻之差,
所述i为自然数,所述n为2以上的自然数,
与第p包裹对应的第p时间差比与第q包裹对应的第q时间差小,第p兴趣度比第q兴趣度大,投递顺序表示所述第p包裹的投递比所述第q包裹的投递早,所述p为自然数,所述q为自然数,1≤p、q≤n且p≠q,
所述处理器以i=1~n反复进行基于所述第i兴趣度决定所述第i包裹所属的类,与所述包裹p所属的类对应的第1时间跨度比与所述包裹q所属的类对应的第2时间跨度小,
所述处理器决定所述第p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所述第p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分别具有所述第1时间跨度,
所述处理器决定所述第q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所述第q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分别具有所述第2时间跨度,
所述收发器将所述第p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发送到第p终端,将所述第q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发送到第q终端,
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p终端取得从所述第p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中选择出的第p期间,从所述第q终端取得从所述第q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中选择出的第q期间,
在第r包裹的配送目的地与所述第p包裹的配送目的地为同一大楼、且基于第r兴趣度所决定的所述第r包裹所属的类与所述第1时间跨度对应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r包裹所属的类由与所述第1时间跨度对应的类变更为所述第2时间跨度所对应的类,所述r为自然数,1≤r≤n、r≠p且r≠q,
所述处理器决定所述第r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所述第r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各自具有所述第2时间跨度,
所述收发器将所述第r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发送给第r终端,
所述收发器从所述第r终端取得从所述第r包裹的多个候选投递期间中选择出的第r期间,
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p期间、所述第q期间和所述第r期间,决定表示投递第1包裹~第n包裹的顺序的投递顺序,
所述收发器将表示所述投递顺序的投递顺序信息发送给装载所述第1包裹~所述第n包裹的投递车的终端。
CN201880055720.4A 2018-01-11 2018-12-14 提示装置以及提示方法 Active CN111094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2837 2018-01-11
JP2018-002837 2018-01-11
JP2018201492 2018-10-26
JP2018-201492 2018-10-26
PCT/JP2018/046009 WO2019138776A1 (ja) 2018-01-11 2018-12-14 提示装置及び提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4158A CN111094158A (zh) 2020-05-01
CN111094158B true CN111094158B (zh) 2021-12-21

Family

ID=67218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720.4A Active CN111094158B (zh) 2018-01-11 2018-12-14 提示装置以及提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1320B2 (zh)
JP (1) JP7254032B2 (zh)
CN (1) CN111094158B (zh)
WO (1) WO20191387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3851B2 (ja) * 2019-04-09 2022-11-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配達システム
JPWO2022259607A1 (zh) * 2021-06-10 2022-12-15
US20220396192A1 (en) * 2021-06-15 2022-12-15 Bell And Howell, Llc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708438B (zh) * 2021-08-06 2023-09-08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包裹配送机器人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6078A (ja) * 2000-08-09 2002-02-20 Csk Corp サービス利用者探知システム、サービス利用者探知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6124099A (ja) * 2004-10-28 2006-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即日配達
JP2009020608A (ja) * 2007-07-10 2009-01-29 Fujitsu Ltd 配達支援システム、配達支援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1132031A (ja) * 2009-12-25 2011-07-07 Panasonic Corp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荷物の配達通知方法
US20110258134A1 (en) * 2010-04-16 2011-10-20 Klass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daptive processing and delivery of food catering orders
US9021395B2 (en) * 2011-10-19 2015-04-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isplay contro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JP5650090B2 (ja) * 2011-10-20 2015-0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物流設計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76295B2 (ja) * 2012-01-04 2016-03-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情報配信サーバおよび情報配信方法
CN103198118B (zh) * 2013-04-01 2017-06-16 清华大学 一种商品网页回溯方法及系统
US11321660B2 (en) * 2013-12-16 2022-05-03 Rakuten Group, Inc. Visit management system, program, and visit management method
CN104835052A (zh) * 2014-02-11 2015-08-12 潘林星 一种提高网络广告投递精准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96129A (zh) * 2014-05-15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WO2015198415A1 (ja) * 2014-06-25 2015-12-30 楽天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117740A1 (en) * 2014-10-27 2016-04-28 Facebook, Inc. Remarketing products to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users
US20180357591A1 (en) * 2015-03-19 2018-12-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Location directed offers
CN106156970A (zh) * 2015-04-17 2016-11-23 上海通路快建网络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货品关注度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KR20160146254A (ko) * 2015-06-12 2016-12-21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무인 택배함을 이용한 관심상품 선행 배송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그 방법, 그리고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US20170147976A1 (en) * 2015-11-23 2017-05-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of coordinating a delivery by a selected delivery agent to a delivery recipi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51320B2 (en) 2023-05-16
CN111094158A (zh) 2020-05-01
US20200193362A1 (en) 2020-06-18
JP7254032B2 (ja) 2023-04-07
WO2019138776A1 (ja) 2019-07-18
JPWO2019138776A1 (ja)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4158B (zh) 提示装置以及提示方法
US117980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smart containers
US111448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erving space in carrier vehicles to provide on demand delivery services
JP6655939B2 (ja) 輸送サービス予約方法、輸送サービス予約装置、及び輸送サービス予約プログラム
US9275346B2 (en) Flight cach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JP6823907B2 (ja) 輸送サービス予約方法、輸送サービス予約装置、及び輸送サービス予約プログラム
US2012017344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elivery flexi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KR102240997B1 (ko) 배송 서비스 시스템
JP2014059770A (ja) 配達物配送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配達物情報管理サーバ
KR20140023013A (ko) 택배서비스 운용방법 및 택배시스템
US20210027241A1 (en)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programmatic interactions fo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US2024000536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smart containers
CN113706241A (zh) 一种线上购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1195297A (ja) 配送管理システム、配送管理方法、
KR20140114804A (ko) 택배서비스 운용방법 및 택배시스템
KR20200055347A (ko) 실시간 배송 중개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8186107A (ja) 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情報配信装置、仕事依頼方法
CN110222860A (zh) 一种生成订单的配送库房列表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6617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机器可读介质
Hillebrand et al. Technology and change in postal services-impacts on consumers
RU2683188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связывания грузоотправителя и грузоперевозчика
KR102262840B1 (ko) 코드 송장을 사용하는 방문 택배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839313A (zh) 目标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垃圾代收系统、介质、设备
CN112556706A (zh)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和机器可读介质
CN112005262A (zh)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信息提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