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8631B -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58631B CN111058631B CN202010132024.8A CN202010132024A CN111058631B CN 111058631 B CN111058631 B CN 111058631B CN 202010132024 A CN202010132024 A CN 202010132024A CN 111058631 B CN111058631 B CN 1110586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template
- pouring
- inclined roof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斜屋面的底模板及支撑架施工;B、斜屋面的钢筋绑扎;C、斜屋面的面模板布置安装;D、混凝土浇筑;E、混凝土养护。本发明提高浇捣混凝土施工效率,降低混凝土因滑落而造成不密实和内伤,克服了大坡度屋面混凝土浇注中的质量通病;良好的斜屋面混凝土成型质量为屋面工程的后续施工工序(防水、挂瓦)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克服了以往斜屋面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留下的渗漏隐患,保证了混凝土成型质量,避免了由于结构渗漏而返工修补所造成的工期延误及其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大部分民用建筑采用了斜屋面设计。斜屋面既能有效的抗渗防漏、隔热保温、顺畅排水,改善顶层居住环境;又增加了建筑使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增加美观效果,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这些建筑的屋顶普遍具有坡度陡、跨度大、模板支设要求高、倾斜操作面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特点。
现有的大坡度斜屋面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单面模板法,此方法比较常用但是混凝土的密实性难以控制,易出现麻面露筋的情况,导致屋面渗漏等质量通病 ;一种是整体双面模板法,由于板的厚度小 (一般仅为100mm),除去钢筋和保护层,中间间隙小于50mm,若钢筋绑扎存在误差,则振捣棒更难插入,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容易出现蜂窝、狗洞等质量问题,而且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解决大坡度屋面混凝土浇注中的质量通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斜屋面的底模板及支撑架施工
(1)底模板支撑系统搭设:采用满堂扣件式脚手架支撑系统,脚手架支撑系统搭设前先在楼层上预先放出梁边线及斜屋面屋脊及阴角线,脚手架支撑系统设置斜撑和剪刀撑,在脚手架支撑系统外侧安装底模板;
(2)底模板标高和角度调节:脚手架支撑系统搭架时按控制标高立好高点立杆、低点立杆及水平杆,在屋脊处模板下方放置屋脊模板角度和标高可调节装置,标高可调节装置为双层可调U型托,双层可调U型托一端采用轴销连接,用于调节内层U型托角度,另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丝杆,用于固定内层U型托;双层可调U型托的外层U型托的底部焊接顶丝丝杆,外层U型托内安装双钢管主龙骨,双钢管主龙骨支撑木枋次龙骨,通过调节顶丝丝杆的标高来控制屋脊标高,以此控制底模板的标高和角度;
B、斜屋面的钢筋绑扎
底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先绑扎梁钢筋,再绑扎板钢筋;
C、斜屋面的面模板布置安装
面模板为折叠式模板,面模板由固定模板、活动模板和销轴构成,活动模板与底模板的主龙骨采用T型对拉螺栓固定,可控制活动模板开口角度及收紧封闭;面模板两侧通过V型模板与底模板连接,V型模板与活动模板采用榫接连接,V型模板上设置有方形片状榫头,活动模板设置有相应的榫眼;面模板的固定模板与底模板间通过限位止水螺栓进行夹固、定位;面模板支设时采用纵向分段支模布置,纵向由下向上按折叠式面模板划分混凝土施工段,既第一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一固定模板段,第二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一活动模板段,第三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二固定模板段,第四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二活动模板段,以此类推;面模板的活动模板横向与斜屋面整体形成开口角度,便于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D、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配合比
斜屋面混凝土的粗骨料采用10~20mm碎卵石,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砂采用中砂,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混凝土的供料方法
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分为两种方式,高层住宅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吊,低层住宅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3)混凝土的浇注
斜屋面混凝土按划分好的开口部位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浇筑,第一混凝土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封闭第二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再倒回逆向浇筑第二混凝土施工段和第三混凝土施工段,第三混凝土施工段浇筑完成后,封闭第四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再逆向浇筑第四混凝土施工段和第五混凝土施工段,按此S形由下向上循序渐进推进浇筑至屋脊处收口,均匀下料;斜屋面的混凝土必须要连续浇注,不留置施工缝;同高度浇筑段浇筑完成后,方能浇筑后续浇筑段;相邻两浇筑段及上下分层段的间隙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插入式振捣器由上层活动模板开口处斜插入进行振捣;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E、混凝土养护
斜屋面面模板拆除后,用混凝土养护装置进行混凝土养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提高浇捣混凝土施工效率,降低混凝土因滑落而造成不密实和内伤,克服了大坡度屋面混凝土浇注中的质量通病;良好的斜屋面混凝土成型质量为屋面工程的后续施工工序(防水、挂瓦)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克服了以往斜屋面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留下的渗漏隐患,保证了混凝土成型质量,避免了由于结构渗漏而返工修补所造成的工期延误及其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模板安装及第一段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封闭及第二、三混凝土施工段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封闭及第四、五段混凝土施工段浇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封闭及第六混凝土施工段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混凝土施工段混凝土浇筑完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模板分段分块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图8是图7的Ⅰ放大图;
图9是图7的Ⅱ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模板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模板整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T形螺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V型模板连接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V型模板连接轴测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脚手架可调U型拖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层脚手架可调U型拖连接示意图;
图中:脚手架1;脚手架可调U型拖2;底模板3;面模板4;固定模板4-1;活动模板4-2;销轴4-3;T形螺栓5;第一混凝土施工段6;第二混凝土施工段7,第三混凝土施工段8;第四混凝土施工段9;第五混凝土施工段10;第六混凝土施工段11;第一混凝土浇筑平台12;第二和第三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3;第四和第五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4;第六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5;V型模板16;双钢管主龙骨17;木枋次龙骨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是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斜屋面的底模板及支撑架施工
(1)底模板和脚手架支撑系统搭设
采用满堂扣件式脚手架支撑系统(图1、图6所示),脚手架1搭设前先在楼层上预先放出梁边线及斜屋面屋脊及阴角线(整个斜屋面水平投影线),脚手架1的立管采用Ф48X3.0或Ф48X3.6的钢管,立管纵横间距1000-1200mm,具体间距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以上每隔1500mm均设置纵横拉杆一道;由于模板支撑系统要承受斜坡面传来的横向推力,因此脚手架1必须设置斜撑和剪刀撑,满堂架在靠近墙柱的地方采用环抱柱子的加固方法,以抵消混凝土浇注时不对称产生的推力;满堂架四周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脚手架组装后,在脚手架外侧安装底模板。
操作平台脚手架跟随混凝土浇筑进度同步分段搭设(图7所示),在浇筑每段混凝土前预埋纵横向钢筋头,脚手架横向水平杆与斜屋面预埋横向钢筋头焊接连接(图8所示),纵向水平杆与斜屋面预埋纵向钢筋头承插连接(图9所示),搭设出第一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2、第二和第三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3、第四和第五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4、第六段混凝土浇筑平台15,每段操作平台外侧均设置1.5m高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横杆需加密,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且满布安全密目网。施工中可视混凝土硬化情况,适时拆除上层面模板以利周转。
(2)底模板标高和角度调节(图1、图15、图16所示)
搭架时按控制标高立好高点立杆、低点立杆及水平杆,在屋脊处模板下方放置屋脊模板角度和标高可调节装置,标高可调节装置采用双层可调U型托2,双层可调U型托2的内层U型托和外层U型托都具有独立功能,双层可调U型托一端采用轴销连接,可实现转动功能,用于调节内层U型托角度,另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丝杆,用于固定内层U型托;外层U型托底部焊接顶丝丝杆,外层U型托内安装双钢管主龙骨17,双钢管主龙骨17支撑木枋次龙骨18,通过调节顶丝丝杆的标高来控制屋脊标高,以此控制底模板3的标高和角度;
B、斜屋面的钢筋绑扎
底模板3安装完成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先绑扎梁钢筋,再绑扎板钢筋;
C、斜屋面的面模板布置安装
面模板4(图10、图11所示)为折叠式模板,面模板4采用铝模板,面模板4由固定模板4-1、活动模板4-2和销轴4-3构成。活动模板4-2与底模板3的主龙骨采用T型对拉螺栓固定,可控制活动模板4-2的开口角度及收紧封闭;面模板4的两侧通过V型模板16(图13、图14所示)与底模板3连接,V型模板16与活动模板4-2采用榫接连接,V型模板16上设置有方形片状榫头,活动模板4-2设置有相应的榫眼。中间面模板形状为长方形,坡面阳角两侧的面模板形状为直角梯形,每块面模板长宽尺寸不宜大于1500mm。中间坡面的活动模板按照合适角度安装完成后,再安装斜屋面两侧阳角部分的V型模板16,防止混凝土浇筑过多时向外侧溢出。
面模板3支设时采用纵向分段支模布置,本实施例中安装三层面模板4,纵向由下向上按折叠式面模板划分混凝土施工段(图1所示),既第一混凝土施工段6为第一固定模板段,第二混凝土施工段7为第一活动模板段,第三混凝土施工段8为第二固定模板段,第四混凝土施工段9为第二活动模板段,第五混凝土施工段10为第三固定模板段,第六混凝土施工段11为第三活动模板段,以此类推;面模板4的活动模板4-2横向与斜屋面整体形成开口角度,便于混凝土浇筑及振捣,防止发生混凝土漏振现象;
D、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配合比
设计斜屋面混凝土配合比时对混凝土的抗裂、防渗、缓凝、低水化热及和易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混凝土优先采用优化配合比后的商品混凝土。针对斜屋面板厚较小,钢筋较密的特点,粗骨料采用10~20mm碎卵石,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混凝土振捣时不宜滑落,且易于浇筑密实。砂采用中砂,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混凝土的供料方法
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分为两种方式,高层住宅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溜管、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低层住宅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自泵车臂软管出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溜管、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3)混凝土的浇注
所有面模板4安装完成后开始由下向上分段浇筑混凝土,斜屋面混凝土按划分好的开口部位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浇筑,第一混凝土施工段6的混凝土从面模板4上部的活动模板4-2开口处注入,第一混凝土施工段6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振捣棒也从此位置处放入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由上层活动模板开口处斜插入进行振捣;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循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钢筋较密部位采用30型振捣棒。当浇筑过程中不能观察到封闭模内的饱满度时,可采用皮锤敲击模板听音探察,并在板底加振(附着式振捣器),使混凝土下淌充实。加料有困难时,应适当配备导料斗、导料槽等,使混凝土按序到位,防止各部位加料不均匀造成孔洞。
待第一混凝土施工段6浇筑并振捣密实后,封闭第二混凝土施工段7的活动模板4-2(图2所示),再利用T型对拉螺栓5收紧活动模板4-2,活动模板4-2依靠T型对拉螺栓5与底模板3的主龙骨固定,在活动模板4-2一端进行收紧操作,直至活动模板4-2与相邻固定模板4-1相平。再倒回逆向浇筑第二混凝土施工段7和第三混凝土施工段8。第三混凝土施工段8浇筑完成后,封闭第四混凝土施工段9的活动模板4-2,再逆向浇筑第四混凝土施工段9和第五混凝土施工段10(图3所示),最后封闭第六混凝土施工段11(图4所示)的活动模板4-2,浇筑第六混凝土施工段11,按此S形由下向上循序渐进推进浇筑至屋脊处收口(图5所示)。浇筑时均匀下料;斜屋面的混凝土必须要连续浇注,不留置施工缝;同高度浇筑段浇筑完成后,方能浇筑后续浇筑段;相邻两浇筑段及上下分层段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优选的将斜屋面划分为两个对称区域,按斜屋面两侧同时对称浇筑,各自按照S形由下向上循序浇筑至屋脊处,这样浇筑减少了混凝土对于底部支撑架的侧向压力,有利于支撑架整体稳定性;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由下至上分段平行进行,均匀下料,严禁在一处集中下料;待下段屋面板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可拆除上层面模板周转使用;斜屋面的混凝土必须要连续浇注,不留置施工缝;同高度浇筑段浇筑完成后,方能浇筑后续浇筑段;相邻两浇筑段及上下分层段的间隙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E、混凝土养护
斜屋面面模板拆除后,采用混凝土养护装置进行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装置采用全自动喷淋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装置的结构与公园内花草浇灌装置相同,混凝土养护装置可设定间隔时间自动喷淋,也可设定某个固定时间段自动喷淋,喷淋过程均为全自动开启和关闭,无需人工控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斜屋面的底模板及支撑架施工
(1)底模板支撑系统搭设:采用满堂扣件式脚手架支撑系统,脚手架支撑系统搭设前先在楼层上预先放出梁边线及斜屋面屋脊及阴角线,脚手架支撑系统设置斜撑和剪刀撑,在脚手架支撑系统外侧安装底模板;
(2)底模板标高和角度调节:脚手架支撑系统搭架时按控制标高立好高点立杆、低点立杆及水平杆,在屋脊处模板下方放置屋脊模板角度和标高可调节装置,标高可调节装置为双层可调U型托,双层可调U型托一端采用轴销连接,用于调节内层U型托角度,另一端设置有垂直调节丝杆,用于固定内层U型托;双层可调U型托的外层U型托的底部焊接顶丝丝杆,外层U型托内安装双钢管主龙骨,双钢管主龙骨支撑木枋次龙骨,通过调节顶丝丝杆的标高来控制屋脊标高,以此控制底模板的标高和角度;
B、斜屋面的钢筋绑扎
底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先绑扎梁钢筋,再绑扎板钢筋;
C、斜屋面的面模板布置安装
面模板为折叠式模板,面模板由固定模板、活动模板和销轴构成,活动模板与底模板的主龙骨采用T型对拉螺栓固定,可控制活动模板开口角度及收紧封闭;面模板的两侧通过V型模板与底模板连接,V型模板与活动模板采用榫接连接,V型模板上设置有方形片状榫头,活动模板设置有相应的榫眼;面模板的固定模板与底模板间通过限位止水螺栓进行夹固、定位;面模板支设时采用纵向分段支模布置,纵向由下向上按折叠式面模板划分混凝土施工段,既第一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一固定模板段,第二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一活动模板段,第三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二固定模板段,第四混凝土施工段为第二活动模板段,以此类推;面模板的活动模板横向与斜屋面整体形成开口角度,便于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D、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的配合比
斜屋面混凝土的粗骨料采用10~20mm碎卵石,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砂采用中砂,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石子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2)混凝土的供料方法
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分为两种方式,高层住宅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塔吊,低层住宅混凝土浇筑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3)混凝土的浇注
斜屋面混凝土按划分好的开口部位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浇筑,第一混凝土施工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封闭第二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再倒回逆向浇筑第二混凝土施工段和第三混凝土施工段,第三混凝土施工段浇筑完成后,封闭第四混凝土施工段的活动模板,再逆向浇筑第四混凝土施工段和第五混凝土施工段,按此S形由下向上循序渐进推进浇筑至屋脊处收口,均匀下料;斜屋面的混凝土必须要连续浇注,不留置施工缝;同高度浇筑段浇筑完成后,方能浇筑后续浇筑段;相邻两浇筑段及上下分层段的间隙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插入式振捣器由上层活动模板开口处斜插入进行振捣;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E、混凝土养护
斜屋面面模板拆除后,用混凝土养护装置进行混凝土养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32024.8A CN111058631B (zh) | 2020-02-29 | 2020-02-29 |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32024.8A CN111058631B (zh) | 2020-02-29 | 2020-02-29 |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58631A CN111058631A (zh) | 2020-04-24 |
CN111058631B true CN111058631B (zh) | 2022-03-11 |
Family
ID=70307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32024.8A Active CN111058631B (zh) | 2020-02-29 | 2020-02-29 |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586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63768A (zh) * | 2020-05-18 | 2020-09-15 | 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斜板、梁上部安装卸料舱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
CN112160594B (zh) * | 2020-09-23 | 2022-04-12 | 成都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利于多层异形钢结构建筑抵抗水平力的施工方法 |
CN113818566A (zh) * | 2021-10-09 | 2021-12-21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顶部堆土山形结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30786A1 (de) * | 1988-09-09 | 1990-03-15 | Ostermair Josef Dipl Ing Fh | Dach mit einer betondecke und darauf angeordneten dachsparren |
JPH06257214A (ja) * | 1993-03-09 | 1994-09-13 | Fujita Corp | 急勾配屋根を有する最上階のコンクリート打設方法 |
CN103452221A (zh) * | 2013-08-26 | 2013-12-18 | 叶长青 | 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CN204024043U (zh) * | 2014-05-05 | 2014-12-17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混凝土坡屋面安装结构 |
CN104674999A (zh) * | 2013-11-27 | 2015-06-03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坡屋面间隔支模与混凝土浇筑方法 |
CN106437142A (zh) * | 2016-11-10 | 2017-02-22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现浇坡屋面双层模板结构及坡屋面施工方法 |
CN110017020A (zh) * | 2019-04-22 | 2019-07-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
CN110761559A (zh) * | 2019-10-16 | 2020-02-07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模板固定方法 |
-
2020
- 2020-02-29 CN CN202010132024.8A patent/CN1110586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30786A1 (de) * | 1988-09-09 | 1990-03-15 | Ostermair Josef Dipl Ing Fh | Dach mit einer betondecke und darauf angeordneten dachsparren |
JPH06257214A (ja) * | 1993-03-09 | 1994-09-13 | Fujita Corp | 急勾配屋根を有する最上階のコンクリート打設方法 |
CN103452221A (zh) * | 2013-08-26 | 2013-12-18 | 叶长青 | 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CN104674999A (zh) * | 2013-11-27 | 2015-06-03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坡屋面间隔支模与混凝土浇筑方法 |
CN204024043U (zh) * | 2014-05-05 | 2014-12-17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混凝土坡屋面安装结构 |
CN106437142A (zh) * | 2016-11-10 | 2017-02-22 |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现浇坡屋面双层模板结构及坡屋面施工方法 |
CN110017020A (zh) * | 2019-04-22 | 2019-07-16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塔楼混凝土结构尖屋顶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
CN110761559A (zh) * | 2019-10-16 | 2020-02-07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模板固定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浅谈超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蔡成志;《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30(第10期);第2134-2135页 * |
超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工法;王芝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30(第11期);第5716-571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58631A (zh) | 2020-04-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58631B (zh) |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 |
CN109736353A (zh) | 复合式单侧支模深基坑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 |
CN108005387B (zh) | 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 | |
CN113152882A (zh) | 地下室外墙支模及热铺防水卷材的混合施工方法 | |
US8720160B1 (en) | Process for forming concrete walls and other vertically positioned shapes | |
CN104405062A (zh) | 整体带柱保温墙板和生产建筑工艺及相配套的设备 | |
CN108505645B (zh) | Cl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现场浇筑施工方法 | |
CN112411882A (zh) | 超高、超大空间斜筒柱的建造方法 | |
CN104912320A (zh) | 沉降缝两侧剪力墙的同步施工方法 | |
CN107401217A (zh) | 一种无梁空心楼板‑腔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及方法 | |
CN211037802U (zh) | 一种全钢支撑加固模板体系 | |
CN105804294B (zh) | 夯土基复合墙体、其施工中采用的模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042569B (zh) | 医院地下室有限空间内加建直线加速器机房施工方法 | |
US4131405A (en) |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tructural panels | |
CN109853803B (zh) | 装配整体式楼板及制作安装方法 | |
CN205617614U (zh) | 夯土基复合墙体及其施工中采用的模板装置 | |
CN113700037B (zh) | 逆作法地下超厚侧墙浇筑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1663770B (zh) | 一种现浇板后浇带快易组合定型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866842U (zh) | 一种框构式建筑脚手架 | |
CN113931350A (zh) | 复合轻质夹芯隔板墙施工方法 | |
CN105544832B (zh) | 一种贝壳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453235B (zh) | 换流站防火墙施工工艺 | |
CN109881699B (zh) | 装配式企口密勒型通用筏板基础混凝土胎模制作安装方法 | |
CN111648256A (zh) | 桥墩墩身加固施工方法 | |
CN115247508B (zh) | 一种污水处理站大型池体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