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208A -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208A
CN111052208A CN201780094119.1A CN201780094119A CN111052208A CN 111052208 A CN111052208 A CN 111052208A CN 201780094119 A CN201780094119 A CN 201780094119A CN 111052208 A CN111052208 A CN 111052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pport member
holding member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4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208B (zh
Inventor
岸本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52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2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5Assembl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在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形成多个显示元件而形成显示面板,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外缘而在上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设置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准备具有用于供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基板载置的表面的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载置上述基板,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接合上述保持部件,以比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使上述基板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平面型显示器的领域中,随着轻薄化的发展,作为显示元件的基材,开始普及使用极薄的玻璃板或膜状的基材的挠性显示面板。为了对挠性的显示面板、厚度极薄的显示面板赋予适于其用途的形状的保形性或机械强度等,例如将上述挠性的显示面板、厚度极薄的显示面板粘贴在具有适度刚性的支承体的表面而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使液晶显示面板等图像显示面板贴合于数字标牌所使用的窗玻璃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隔着弹性体等而相对于窗玻璃分离配置的图像显示面板由于辊从其一端向另一端滚动而伴随着弹性变形而被朝向窗玻璃按压。其结果,经由包含光固化性树脂的层而将图像显示面板和窗玻璃贴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7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以往显示面板使用包含通过光或热等而固化的树脂的粘接剂而粘贴于窗玻璃等支承体。使用例如在显示装置的制造中用于贴合偏光板或触摸面板的的粘接剂等,将显示面板和支承体牢固地粘合。但是,由于两者牢固地粘合,所以一旦粘合,就极其难以将粘贴于支承体上的显示面板从支承体取下。即便能够取下,粘接剂的碎片、显示面板或者支承体的碎屑也残留在各个粘贴面上,因此无法容易地再利用显示面板或支承体。因此,在仅显示面板以及支承体的任一者中产生了缺陷的情况下,也需要废弃或者更换双方。例如在支承体为窗玻璃的情况下,当窗玻璃破裂时,即便显示面板正常,也将显示面板与窗玻璃一起废弃,当在显示面板产生了瑕疵时,也将窗玻璃与显示面板一起废弃。特别是在支承体为汽车的前玻璃等的情况下,将粘贴于前玻璃的显示面板的修理委托给制造商等较为困难,因此即便可以修复,有时也需要更换显示面板以及昂贵的前玻璃双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将固定于支承部件而使用的显示面板从支承部件取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在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形成多个显示元件而形成显示面板,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外缘而在上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设置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准备具有用于供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基板载置的表面的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载置上述基板,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接合上述保持部件,以比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使上述基板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提供能够容易地将固定于支承部件而使用的显示面板从支承部件取下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内部构造以及阻挡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显示面板与保持部件的卡合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使显示面板紧贴于支承部件的工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弱粘接层以及强粘接层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图3的VII部的放大图。
图8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保持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8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保持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9A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9B是图9A的IXB-IXB线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图10的XII部的放大图。
图13是表示在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中,支承部件为汽车的前玻璃的例子的图。
图14A是表示支承部件的表面为二次曲面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4B是表示载置于二次曲面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组件的材质、形状、大小以及它们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等毕竟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并不被它们限定性地解释。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在具有挠性的基板2上形成多个显示元件3a而形成显示面板3,沿着显示面板3的外缘而在该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设置与显示面板3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4。图1示出在显示面板3的外缘的全部设置保持部件4的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准备具有用于供显示面板3的基板2载置的表面5a的支承部件5,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载置基板2,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接合保持部件4,以比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使基板2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另外,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或者基板2中的朝向显示元件3a的面的背面形成由粘接剂构成的弱粘接层6。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经由弱粘接层6而将基板2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
图2示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也就是显示装置1的俯视图,图3示出图2所示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首先对该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显示装置1具备:基板2,其具有挠性;显示面板3,其具备在基板2上以矩阵状排列的多个显示元件(像素)3a;支承部件5,其具备供显示面板3的基板2载置的表面5a;以及保持部件4,其以对显示面板3镶边的方式沿着显示面板3的外缘(图2中以虚线3b示出)设置并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保持显示面板3。保持部件4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在图2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遍及显示面板3的外缘的全部即沿着显示面板3的外缘遍及其外周的整周地设置,整体具有框状的形状。在具有框状形状的保持部件4的内侧露出显示面板3的多个显示元件3a。而且在保持部件4的内侧显示所希望的图像。保持部件4与显示面板3的外周部卡合,并且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接合。而且,显示面板3的基板2以比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
图2以及图3的显示装置1在显示面板3的基板2与支承部件5之间具备由粘接剂构成的弱粘接层6,基板2经由弱粘接层6而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弱粘接层6夹设于基板2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由此使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可靠地紧贴。因此,可防止显示装置1的使用中的显示面板3的浮起、气泡向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界面混入等。但是,也可以如后述的例子那样,不一定形成弱粘接层6。此外,附图标记30表示保护显示元件3a的密封膜。密封膜30的局部或者全部也可以是后述的第二阻挡膜38(参照图4)。
此外,“弱粘接”是指虽紧密地附着于覆盖体、但仅通过在剥离方向上施加力便可以不使覆盖体破损而且不使糊等残留于附着面地容易剥离的程度的附着。
弱粘接层6与基板2以及支承部件5的任一者或者双方的紧贴强度例如为0.02N/10mm以上且5.0N/10mm以下,优选为1.5N/10mm以上且2.0N/10mm以下。认为若可得到该范围的紧贴强度,则在显示装置1的使用中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剥离的可能性低。而且,认为在有意地将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剥离时,仅通过以适度的力拉动显示面板3和支承部件5,或在界面插入薄板而使空气进入,便能够容易地分离两者。
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显示面板3在显示图像的面(图2中正面所描绘的面)中具有矩形的形状。显示面板3在该矩形形状的两个长边以及两个短边的任一者中,均通过侧面、上表面3c(朝向支承部件5的面的背面)以及下表面3d(朝向支承部件5的面)与保持部件4抵接。而且,该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接合。在显示装置1中,保持部件4使用粘接剂8,以不容易剥离的粘合力与支承部件5接合。因此,对于显示面板3而言,向沿着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的任意方向以及向离开表面5a的方向的动作被保持部件4限制,并且固定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上的规定位置。此外,在图3(以及后述的图9B以及图10)中,为了容易观察,将各构成组件在显示面板3的厚度方向上适当地夸张描绘。因此,关于厚度,各构成组件未必相对于其他构成组件以正确的比率描绘。
另一方面,显示面板3本身并不与支承部件5牢固地接合,基板2通过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紧贴而仅与支承部件5紧贴。如前述那样,基板2以比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因此,通过适当地选择基板2和支承部件5的紧贴强度、以及保持部件4和支承部件5的粘合强度,从而能够在通常使用时将显示面板3保持在支承部件5上,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容易地将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取下。例如,在保持部件4为使用有机硅树脂等形成的弹性体的情况下,仅通过使保持部件4变形而将显示面板3从保持部件4取下,便能够将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取下。即便保持部件4为不容易变形的材料,也能够通过使比较廉价地准备的保持部件4塑性变形或者损坏,从而不对显示面板3、支承部件5给予较大的损伤地从支承部件5取下显示面板3。当在支承部件5以及显示面板3的任一者产生了瑕疵的情况下,能够再利用没有瑕疵的支承部件5或者显示面板3。
此外,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的“紧贴”是指受到维持两者的附着状态的作用并且未形成可成为剥离的起点那样的缝隙地使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紧密地贴合的状态。另外,“紧贴”是指为了使两者分离,无需任何化学作用而仅通过施加剥离方向的力便可将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的两者的剥离面没有残留对象方的碎屑那样的附着状态。作为维持两者的附着状态的作用,例如例示出基于弱粘接层6的粘接作用。在不具备弱粘接层6的情况下,维持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的附着状态的作用也可以由于如下原因而带来的:由于保持部件4和支承部件5的接合而施加的将显示面板3朝向支承部件5按压的力、因两者稍微带电而产生的静电作用、因两者临时接触或者接近而可产生的减压吸附作用或范德华力等。但是,带来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紧贴”的原因不限定于这些。
在显示装置1中,显示面板3并不与支承部件5接合,但如上所述那样与支承部件5紧贴。因此,可防止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局部的剥离。例如,在显示面板3为使用透光性材料而形成的透明有机EL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或者为透明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若在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存在剥离位置,则映入到人眼的图像会产生不均。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紧贴,因此能够使此种不均变少。
在图2以及图3的例子中,显示面板3的外缘部遍及显示面板3的外周的整周而插入到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内壁所设置的槽4d中。即,遍及整体具有框状形状的保持部件4的内壁的整周而设置槽4d。保持部件4在该框状的形状的所有的边中具有U字状的截面形状。保持部件4遍及该框状的形状的整周通过粘接剂8与支承部件5接合。
显示装置1具备配线9。配线9是为了将对显示面板3供给驱动信号的驱动器(未图示)与显示面板3连接而具备的。配线9在配线9的一端处与显示面板3接合。配线9的一端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与在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内侧露出的显示面板3的上表面3c上所设置的连接垫(未图示)连接。在图2的例子中,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沿着两个长边中的一个长边的部分连接。如图3所示那样,配线9在向显示装置1的侧面朝向的方向被引出的情况下,在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一边的上方(与朝向支承部件5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区域)穿过而被引出。此外,配线9也可以与图2的例子不同,在显示面板3的沿着两个短边中的一个短边的部分处与显示面板3连接。
作为配线9,可例示出柔性配线基板(FPC),上述柔性配线基板(FPC)具有由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树脂形成的挠性膜、和在该膜上由铜等导电体形成的配线图案。但是,配线9并不限定于FPC,可将任意的配线部件用于配线9。在图2以及图3(以及后述的图9A、图9B以及图10)中示出上述配线9,其为在与显示面板3所连接的一端相反的端部插入到连接器9a,由此与连接器9a嵌合的状态。这样配线9可经由连接器9a而连接,因此例如在将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取下时,能够容易地使未图示的驱动器与显示面板3分离。此外,配线9也可以在与显示面板3连接的一端具备连接器,显示面板3和配线9也可以通过连接器的嵌合而连接。在该情况下,在显示面板3破损时,能够将配线9再利用于其他显示面板。
回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首先,对显示面板3的形成加以说明。作为显示面板3,可例示有机EL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但是,显示面板3不限定于这些。图4放大示出用作显示面板3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构造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那样,显示面板3包括基板2、和形成在基板2上的多个显示元件3a。基板2是使用例如聚酰亚胺树脂而形成的树脂膜。在显示面板3为透明有机EL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基板2的材料使用例如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在形成有机EL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3的情况下,在使用聚酰亚胺树脂等并通过狭缝模具涂覆法等而形成的挠性基板2上形成有包括TFT 31或有机层34的有机EL显示元件(显示元件3a)。
此时,优选通过使用非透湿性的材料在基板2与显示元件3a(具体而言TFT 31)之间至少层叠两层的膜而形成第一阻挡膜37。作为非透湿性材料,例示出氮化硅以及氧化硅。在图4的例子中,通过在基板2上形成3层的膜(氧化硅膜37b以及氧化硅膜37b的上下两侧的各氮化硅膜37a)而形成第一阻挡膜37。氮化硅膜37a、氧化硅膜37b例如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或溅射法等形成。
其后,在第一阻挡膜37上形成多个有机EL显示元件(显示元件3a)。各显示元件3a具有:TFT(薄膜晶体管)31、与TFT31连接的第一电极33、由蒸镀在第一电极33上的有机材料形成并产生光的有机层34、以及形成在有机层34上的第二电极35。各显示元件3a被使用SiO2等形成的堤36分离。第一电极33以及堤36形成在覆盖TFT 31的平坦化膜32上。
TFT 31例如使用多晶硅等而形成,优选由铟、镓、锌的氧化物那样的透明非晶体氧化物半导体形成。另外,TFT 31还可以使用并五苯、铜酞菁、氟化酞菁等有机半导体材料而形成。第一电极33例如由I TO膜等具备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有机层34在图4中示出1层,但是实际上可形成为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的多层构造的层叠膜。空穴传输层例如由胺系材料形成,发光层例如使用如下材料而形成,该材料是通过在作为主体材料的Alq3、BAlq等中掺杂与发光色对应的掺杂剂而调制成的材料,电子传输层例如由Alq3等形成。有机层34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未图示的空穴注入层以及电子注入层。对于第二电极35,为了高效地进行电子注入,例如由Mg-Ag合金层、铝、或者碱金属、碱土金属那样的功函数小的金属形成,优选通过比光的波长足够薄地形成这些材料而形成为具有透明性。此外,图4所示的截面构造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构成显示面板3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构造或各构成组件的材料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构造或材料。构成有机EL显示元件的TFT 31、第一以及第二电极33、35、以及有机层34也能够通过包括公知方法的任意方法形成,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形成显示元件3a后,优选通过使用非透湿性的材料而在显示元件3a上层叠至少两层的膜来形成第二阻挡膜38。作为非透湿性材料,例示出氮化硅、氧化硅以及氮氧化硅。在图4的例子中,在显示元件3a上依次形成氮化硅膜38a、氧化硅膜38b,进一步形成有机膜38c,并再次形成氧化硅膜38b以及氮化硅膜38a。有机膜38c例如通过使用喷墨打印机来印刷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而形成。氮化硅膜37a、氧化硅膜37b例如通过PECVD法或溅射法等而形成。此外,在形成第二阻挡膜38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仅形成氮化硅膜38a以及有机膜38c。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基板2与显示元件3a之间以及显示元件3a上的任一者或者双方形成阻挡膜(第一阻挡膜37以及第二阻挡膜38)。
第一阻挡膜37以及第二阻挡膜38的水蒸气透过率例如为10-4g/m2/日以下。通过如此地设置第一以及第二阻挡膜37、38,从而保护容易随着与水分接触而劣化的有机层34,并且可严格防止穿过显示面板3中而到达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界面那样的水分的浸透。在显示装置1中,显示面板3和支承部件5(参照图3)经由弱粘接层6紧贴或者直接紧贴,但如果水分或气泡进入到各组件间的界面,则存在该界面处的紧贴力降低的现象。认为特别是在如后述的例子那样并不具备弱粘接层6的情况下,会由于少量的水分或气泡的侵入而使紧贴力降低。但是,通过设置第一阻挡膜37以及第二阻挡膜38可防止水分向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界面浸入。因此一旦设为紧贴状态便容易维持紧贴状态的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紧贴力。
在图4的例子中,第一阻挡膜37的氧化硅膜37b被两个氮化硅膜37a夹着。氮化硅对水分的阻挡性能极好,氧化硅比氮化硅更具有柔软性。因此,通过使第一阻挡膜37成为包括氮化硅膜37a和氧化硅膜38a的多层膜,从而能够获得阻挡性能高、并且不易产生裂缝等的阻挡膜。另外,可能在各个膜中的任意位置产生的针孔被其他膜堵塞,因此可获得更高的阻挡性能。但是,第一阻挡膜37也可以是单层膜。另外,第一阻挡膜37也可以是包括3层以外的多个层的多层膜,例如由一组氮化硅膜37a以及氧化硅膜37b构成。另外,第一阻挡膜37也可以使用除氮化硅以及氧化硅以外的材料而形成。
第二阻挡膜38的有机膜38c例如使用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而形成,并被两个氧化硅膜38b夹着。而且,在两个氧化硅膜38b各自的更外侧分别形成有氮化硅膜38a。第二电极35的正上方的氮化硅膜38a及其正上方的氧化硅膜38b的截面形状成为由于堤36与有机层34的高低差而具有凹凸的形状。附着于此种凹凸或显示元件3a表面的未图示的异物等可掩埋于具有柔软性的有机膜38c的内部。其结果,能够在有机膜38c上稳定地形成氮化硅膜38a等。另外,通过夹设氧化硅膜38b而能够提高氮化硅膜38a与有机膜38c之间的紧贴性。但是,氧化硅膜38b不一定是必要的,也可以仅形成氮化硅膜38a以及有机膜38c。另外,也可以不设置有有机膜38c或氧化硅膜38b。另外,还可以设置能够比氮化硅膜38a更快地成膜的氮氧化硅膜而取代氮化硅膜38a。第二阻挡膜38还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包含5层以外的多个层的多层膜。另外,第二阻挡膜38也可以使用氮化硅以及氧化硅以外的无机材料(例如氮氧化硅、氧化铝等)、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以外的有机材料(例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等)而形成。
第一阻挡膜37的厚度、以及不包括有机膜38c的情况下的第二阻挡膜38的厚度例如为500nm以上,优选为1μm以上且3μm以下。认为若第一阻挡膜37以及第二阻挡膜38具有此种厚度,则获得充分的对水分的阻挡性能,并且不易在各阻挡膜形成裂缝,另外对透光率的影响也少。氮化硅膜37a、38a的厚度例如为500nm以上且1.5μm以下,有机膜38c的厚度例如为10μm左右。有机膜38c与氮化硅膜38a之间的氧化硅膜38b的厚度例如为10nm以上且30nm以下。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显示面板3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包括:使用极薄的玻璃板等而形成的具有挠性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分离配置的具有挠性的第二基板、以及第一以及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例如,显示面板3具备: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TFT、与该TFT连接的像素电极、以及形成在像素电极上的第一取向膜。并且,各液晶显示元件具备:例如在与第一基板分离配置的第二基板中的朝向第一基板的面上依次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共用电极以及第二取向膜。液晶层由填充于第一以及第二取向膜之间的液晶材料构成。并且,在第一以及第二基板的朝向液晶层的面和背面分别具备偏振膜。此种液晶显示面板以使第一基板和支承部件5(参照图3)相对的方式载置在支承部件5上。此外,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中的显示面板3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构造。具备具有挠性的基板并优选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任意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可作为显示面板3而使用。另外,也可以在第一基板的朝向支承部件5的面具备具有边缘光并具有挠性的导光片而作为背光源单元。在形成有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3的情况下,构成液晶显示元件的各电极、取向膜以及偏振膜、以及液晶层可通过包括公知方法的任意方法而形成。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再次参照图1~图3,继续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在将保持部件4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外缘之前,优选准备例如由FPC构成的配线9,在显示面板3上连接配线9。具体而言,配线9的一端与使用导电性材料而设置于显示面板3的连接垫3e进行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例如,通过在将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夹设于配线9与显示面板3之间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加压以及加热,将配线9与显示面板3连接。若在将保持部件4设置于显示面板3之前,则能够容易地对配线9和显示面板3进行加压,能够不被保持部件4的耐热性限制地进行加热。
这样,优选在将配线9连接于显示面板3之后,在显示面板3的外缘设置与显示面板3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4。保持部件4优选遍及显示面板3的外缘的整周以框状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那样,准备成为保持部件4的框体,该框体在内壁具有槽4d。而且,在将基板2载置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前,将显示面板3的外缘部插入到槽4d中。成为保持部件4的框体优选形成为具有弹性以及挠性。保持部件4优选从显示面板3中的与连接有配线9的面的背面相对的位置与显示面板3卡合。即便配线9已经连接于显示面板3,也能够将显示面板3的外缘部插入到槽4d中。另外,若保持部件4具有弹性、挠性,则如图5A所示那样,在将显示面板3的外缘部插入到槽4d中时,能够通过使保持部件4变形而容易地将面板3的外缘部插入到槽4d中。而且也变得容易取下。此外,如图5A所示那样,也可以准备以下框体(保持部件4),其在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各边中,构成槽4d的相对的两个内壁并且在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内侧延伸的一对抵接部各自的长度W4U与W4L不同。在该情况下,如图5A所示,当将显示面板3的外缘部插入到槽4中时,使较短的抵接部比较长的抵接部更晚地贴在显示面板3上,由此能够更容易地将显示面板3的外缘部插入到槽4d中。
保持部件4也可以不一定遍及显示面板3的外周的整周而设置。例如,在显示面板3具有矩形或者正方形的形状的情况下,保持部件4也可以仅设置于相对的两边或者任意的两边,也可以仅设置于任意的三边或一边。
保持部件4由能够保持显示面板3的任意材料形成。例如,保持部件4的材料可例示出环氧树脂或通用塑料等合成树脂、天然橡胶等天然树脂以及橡胶海绵等。成为保持部件4的框体例如可通过对合成树脂或天然树脂进行成型加工来准备。另外,保持部件4优选使用透光性材料而形成。其理由是由于保持部件4不易被看见,特别是在支承部件5由透光性材料(例如玻璃、透明聚酰亚胺、PET、PEN等)形成、显示面板3为透明有机EL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1中不易产生由于保持部件4而产生的不透明部分。由于这些原因,特别优选保持部件4使用透明硅橡胶而形成。
接着,准备具有用于供显示面板3的基板2载置的表面5a的支承部件5,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载置基板2。也可以与基板2一起将保持部件4载置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接合保持部件4。而且,优选与该接合一起将显示面板3的基板2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基板2以比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进行紧贴。
保持部件4例如使用粘接剂8而接合于支承部件5。根据需要将保持部件4朝向支承部件5加压。另外,在需要的情况下,为了使粘接剂8固化而进行加热处理。粘接剂8可以涂覆在保持部件4的接合面以及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的任一者或者双方,也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在成型为框状片材的形式之后,放置于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之间。
支承部件5只要可适当地支承具有挠性的显示面板3,则对其形状或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于支承部件5中使用玻璃、金属以及合成树脂等任意的材料。支承部件5也可以通过利用任意方法加工这些材料来准备,也可以准备现有的物品作为支承部件5。即,支承部件5也可以是构成其他各种装置、设备、用具或者构造物的任意部件或者其一部分。例如,支承部件5也可以是住宅窗户、陈列橱窗或者展示柜等中所使用的玻璃板,也可以是各种设备的壳体、构成建筑物的内壁或外壁的部件。而且,支承部件5也可以如后述那样为汽车的前玻璃。
保持部件4和支承部件5的接合所使用的粘接剂8只要是可显示出能够使保持部件4稳定地与支承部件5接合的粘合强度的粘接剂,则没有特别限定。可将任意的环氧类粘接剂、丙烯酸系粘接剂用于粘接剂8。保持部件4优选使用透光性的粘接剂8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接合。在如前述那样使用透光性材料而形成保持部件4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透光性的粘接剂8。例如,可将被称为光学透明粘接剂(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或光学透明树脂(OCR:Optical Clear Resin)等的膜状或糊状的丙烯酸系、有机硅系或者聚氨酯系等任意的粘接剂用于粘接剂8。通过粘接剂8而得到的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粘合强度例如大于5.0N/10mm且为10N/10mm以下。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显示面板3的基板2经由弱粘接层6而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弱粘接层6例如可通过将使用粘接剂而形成的弱粘接片配置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或者基板2中的朝向显示元件3a的面的背面而形成。构成弱粘接层6的粘接剂可单独包含丙烯酸系、有机硅系或者聚氨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或者组合包含多种作为主成分。丙烯酸系的树脂的耐候性以及耐热性优异,而且透明性也优异。在显示面板3为透明有机EL显示面板或透明液晶显示面板,支承部件5为玻璃板等的情况下,在对显示装置1的透光性的影响少的方面而言,优选透明性高的弱粘接层6。有机硅系的树脂的耐候性以及透明性也优异,而且耐热性特别优异,不易黄变,因此优选作为弱粘接层6的材料。通过形成弱粘接层6,基板2经由弱粘接层6以比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
显示面板3的基板2优选未混入气泡等而紧贴于支承部件5。因此,如图5B所示那样,显示面板3在挠曲的状态下从其一端依次载置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上。此时,如图5B所示那样,保持部件4也需要挠曲。自可通过如此不易混入气泡的方法将显示面板3载置于支承部件5的方面考虑,优选以具有挠性的方式形成保持部件4。例如,通过以上的工序而完成显示装置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将基板2向支承部件5的表面5a载置时,将具有弱粘接层6的粘接力以上的粘接力的强粘接层设置于弱粘接层6与基板2之间、或者弱粘接层6与支承部件5之间。图6放大示出设置有强粘接层7的显示装置1的基板2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界面部的例子。在图6的例子中,除了弱粘接层6之外,于基板2与支承部件5之间还具备强粘接层7。强粘接层7具备于弱粘接层6与基板2之间,并与基板2紧贴。另一方面,弱粘接层6具备于强粘接层7与支承部件5之间,并与支承部件5紧贴。显示面板3经由弱粘接层6以及强粘接层7而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紧贴。强粘接层7经由基材7a而与弱粘接层6接合。强粘接层7也可以并不经由基材7a等而与弱粘接层6直接接合。强粘接层7与弱粘接层6以至少比弱粘接层6与支承部件5的紧贴力强的强度直接接合或者经由基材7a而接合。在图6的例子中,具备如此地与弱粘接层6接合的强粘接层7,因此能够在弱粘接层6可靠地附着于基板2、也就是附着于显示面板3的状态下将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取下。
此外,与图6的例子不同,也可以是强粘接层7通过具备于弱粘接层6与支承部件5之间而与支承部件5紧贴,弱粘接层6通过具备于强粘接层7与基板2之间而与基板2紧贴。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弱粘接层6可靠地附着于支承部件5的状态下将显示面板3从支承部件5取下。强粘接层7优选与显示面板3以及支承部件5中的故障率较低的一方紧贴。通过具备强粘接层7,可明确在显示面板3以及支承部件5的哪一个上残留弱粘接层6,因此有时可使显示面板3的更换时的作业性提高。
强粘接层7与基板2、或者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间的紧贴强度例如为2.5N/10mm以上且20N/10mm以下,优选为5.0N/10mm以上且20N/10mm以下。如图6的例子那样,强粘接层7与基板2紧贴时的弱粘接层6与支承部件5的紧贴强度如前述那样例如为0.02N/10mm以上且5.0N/10mm以下。其中,强粘接层7与基板2的紧贴强度比载置有该基板2的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与弱粘接层6的紧贴强度大,强粘接层7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的紧贴强度比载置在该支承部件5上的基板2与弱粘接层6的紧贴强度大。若获得此种紧贴强度,则能够在弱粘接层6可靠地附着于所希望的组件(显示面板3或者支承部件5)的状态下取下显示面板3。弱粘接层6设置在例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而形成的膜状的基材7a的第一面,并在基材7a的第一面的背面亦即第二面设置有强粘接层7。而且,还可以是弱粘接层6以及强粘接层7以包含基材7a的3层构造的两面粘接片的状态配置于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
图7示出图3中的VII部的放大图。以弱粘接层6与显示面板3以及支承部件5可靠地接触的方式决定保持部件4的各部的尺寸。例如,保持部件4中的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部分的厚度T41可基于弱粘接层6的厚度T6、并且还视需要适当考虑粘接剂8的厚度来设定,以防止显示面板3产生成为问题的弯曲等。例如,保持部件4的厚度T41为0.2×T6以上且1.0×T6以下。认为在厚度T41为此种厚度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不容易从弱粘接层6浮起,并且显示面板3被稳定地保持。另外,槽4d的宽度W4d为0.9×T3以上且1.0×T3以下。此外,T3为显示面板3的厚度。认为若槽4d的宽度为此种范围,则可有效地防止显示面板3从弱粘接层6的浮起,并且并不对显示面板3的周缘部施加过度的应力。
另外,保持部件4的各边的宽度W4例如为0.01×L3以上且0.2×L3以下,优选为0.02×L3以上且0.05×L3以下。此外,L3是保持部件4的各边的宽度W4的方向上的显示面板3的长度(宽度)。认为若保持部件4的各边具有此种宽度,则通过粘接剂8的粘合力将保持部件4以及显示面板3可靠地保持在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上,并且保持部件4在用户的视野中不容易显眼。另外,在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各边中,构成槽4d的相对的两个内壁并且与显示面板3抵接的一对抵接部各自的长度W4U以及W4L例如为3.0×T3以上且8.0×T3以下(图7中,并不意图以正确的比率示出长度W4U、W4L和显示面板3的厚度T3)。认为通过具有此种长度的抵接部,能够可靠地保持显示面板3。此外,如前述那样,长度W4U与长度W4L也可以不同。
在图2以及图3所示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具有:遍及显示面板3的外缘的整周而包围显示面板3的框状的形状。而且,由保持部件4、支承部件5和显示面板3围起的空间S(参照图3以及图7)形成于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在空间S的内部配置有弱粘接层6。空间S通过如下方式而成为气密空间:保持部件4与显示面板3气密性地抵接、并且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气密性地接合。在该情况下,认为不易引起水或空气向弱粘接层6与显示面板3以及支承部件5之间的界面浸透,不易引起它们之间的界面的剥离。
并且,通过将空间S的内部的空气向显示装置1的外部排出,能够使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更牢固地紧贴。保持部件4还可以具备用于将此种空间S的内部空气排出的单元。图8A以及图8B示出具备此种单元的保持部件4的例子。
图8A以及图8B示出整体为框状形状的保持部件4的任意一边的截面。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具备穿过保持部件4的框状形状的内侧以及外侧的贯通孔41a。通过贯通孔41a,形成用于排出空间S的空气的吸气口。贯通孔41a在保持部件4的上表面以及框状的保持部件4的内壁面具有开口,并具有L字状的截面形状。此外,贯通孔41a也可以在保持部件4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贯通保持部件。保持部件4还在贯通孔41a中的保持部件4的上表面附近具备防止由于贯通孔41a而引起的通气的闭塞部件44。
另外,在图8B所示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具备:在保持部件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有开口的贯通孔41b、和沿着保持部件4的下表面形成并与贯通孔41b相连的槽42。槽42以及贯通孔41b穿过保持部件4的内侧以及外侧,通过槽42以及贯通孔41b形成用于使空间S的空气排出的吸气口。保持部件4还在贯通孔41b中的保持部件4的上表面附近具备防止由于贯通孔41b以及槽42而引起的通气的闭塞部件4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准备保持部件4作为前述的框体时,将穿过保持部件4的框状形状的内侧以及外侧的贯通孔41a、或者贯通孔41b以及槽42形成于保持部件4。由此,也可以将穿过保持部件4的框状的形状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吸气口形成于保持部件4。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将保持部件4接合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之后,使用该吸气口从保持部件5的框状形状的内侧吸引气体。而且,还可以通过此种吸引而将基板2紧贴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由保持部件4围起的空间S成为减压状态甚至真空状态,基板2可更良好地紧贴于支承部件5。另外,可防止空间S的内部的空气或其中的水分进入到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界面。贯通孔41a、41b或槽42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例如在形成保持部件4时所使用的成型用模具中设置与贯通孔41a、41b或槽42对应的突起部;或者在形成保持部件4后利用钻头等进行切削加工等。另外,从框状的保持部件5的内侧吸引气体的操作例如可使用吸引泵等任意的吸引单元来进行。空气向吸引后的空间S的内部的流入可通过闭塞部件44来防止。
闭塞部件44例如是具有贯穿闭塞部件44的通气路44a的弹性体,并被压入到贯通孔41a、41b的内部。闭塞部件44例如可利用天然橡胶、丁二烯橡胶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等合成橡胶、或者硅橡胶等而形成。通气路44a由于闭塞部件44被压入到贯通孔41a、41b内而被周围的闭塞部件44的内壁压迫,在通常情况下闭塞。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可通过闭塞部件44来防止由于贯通孔41a、41b以及槽42所引起的通气。当排出空间S内部的空气时,针等较细的管材(未图示)推开周围的闭塞部件44的内壁并且被插入到通气路44a。然后,可使用未图示的泵等,经由插入到通气路44a的针等管材而排出空间S内部的空气。
此外,图8A以及图8B所示的闭塞部件44只不过是单纯的一个例子,闭塞部件44也可以具有与这些附图所示的例子不同的构造。例如,闭塞部件44也可以是准备成能够向贯通孔41a、41b的开口拆装的盖部件。另外,闭塞部件44也可以是止回阀,其配置在贯通孔41a、41b的内部,在被成为负压状态的空间S吸引时,通过与设置于贯通孔41a、41b的内壁的台阶部分抵接而闭塞贯通孔41a、41b。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9A以及图9B对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显示装置10进行说明。此外,在图9A、图9B以及后述的图10中,对与图2以及图3相同的构成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图9A以及图9B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在显示面板3的外周部中仅与显示面板3的上表面3c以及侧面抵接,并不与显示面板3的下表面3d抵接。即,保持部件4不具有槽4d(参照图3)。整体为框状形状的保持部件4在其各边中具有近似L字型的轮廓的截面形状,在朝向L字型的形状的内侧的两个面中与显示面板3的上表面3c以及侧面抵接。另一方面,基板2(显示面板3的下表面3d)和前述的图3的例子相同,经由弱粘接层6而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紧贴。
另外,保持部件4在与配线9相对的部分中具备凹部4a,上述凹部4a通过使其框状形状的轴向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而设置。而且,在该凹部4a收容有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连接部,配线9被从凹部4a向显示装置1的外部引出。即,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连接部被保持部件4覆盖,可通过保持部件4来保护该连接部免受外部的应力的影响。另外,有时通过将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连接部隐藏于保持部件4的内部,从而提高显示装置1的美观性。保持部件4在各边中并不具有夹设于支承部件5与显示面板3之间的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保持部件4从显示面板3的上表面3c的上方与显示面板3组合。因此,能够容易地将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连接部收容于凹部4a内。此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是通过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保护部件来覆盖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连接部。
图10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未形成弱粘接层6而制造出的显示装置10a。显示装置10a与图9A以及图9B所示的显示装置10相同,具备在各边中具有L字型的截面形状的保持部件4。因此,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也是保持部件4仅与显示面板3的上表面3c以及侧面抵接。而且,显示面板3的基板2在下表面3d的整个面中与支承部件5紧贴。也可以是显示面板3并不通过基于弱粘接层6(参照图9B)的粘接作用、而是如前述那样通过基于保持部件4的按压、静电作用、减压吸附作用等而紧贴于支承部件5。另外,在图10的例子中,在保持部件4中的与配线9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凹部4a,配线9与显示面板3的连接部收容于凹部4a。
图11示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通过图11所示的制造方法的例子,可制造例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的例子的显示装置10。因此,图11所示的保持部件4在其框状形状的各边中具有L字状的截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3连接配线9,保持部件4以覆盖显示面板3与配线9的连接部的方式设置于显示面板2的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即,在将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接合时,显示面板3与配线9的连接部收容于凹部4a(图9B)的内部,上述凹部4a形成在保持部件4和配线9相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与将显示面板3的基板2载置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大致同时,或者在将基板2载置于表面5a之后,将保持部件4设置于显示面板2的外缘。另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在与配线9相对的部分中并不与支承部件5抵接,因此粘接剂8并不遍及显示面板3的外缘的整周地设置,而是以具有不连续部分8a的方式涂覆或者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下方面与图1所示的例子不同:保持部件4在显示面板3中从连接有配线9的一面与显示面板3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4如前述那样在各边中具有L字型的截面形状,因此可从显示面板3中的与和配线9连接的面相对的位置与显示面板3卡合。因此,可高效地进行保持部件4与显示面板3的卡合、保持部件4与支承部件5的接合、以及显示面板3的基板2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的紧贴。此外,如前述的图10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不一定形成弱粘接层6。即,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也可以是如前述那样通过基于保持部件4的按压、静电作用、减压吸附作用等而紧贴。
图12示出图10中的XII部的放大图。在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10a中,通过将图12中的尺寸L1设定为适当的长度,能够将显示面板3朝向支承部件5按压。由此,能够使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紧贴。此外,尺寸L1是保持部件4中的从朝向支承部件5的面4b到与显示面板3的上表面3c抵接的抵接面4c的长度。此处,若以1hPa(Fa1)以上且1013hPa(Fa2)以下的压力按压显示面板3,则能够不对显示面板3给予过度的负荷地使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适当地紧贴。因此,在粘接剂8的厚度较薄为能够忽略的程度的情况下,通过使尺寸L1成为T3×E4/(Fa2×A3/A4+E4)mm以上且T3×E4/(Fa1×A3/A4+E4)mm以下的长度,从而能够通过保持部件4适当地按压显示面板3。此外,T3是显示面板3的厚度(单位:mm),E4是保持部件4的杨氏模量(单位:hPa),A3是显示面板3的面积(单位:m2)。另外,A4是在保持部件4以与显示面板3卡合的状态接合于支承部件5时,在保持部件4中伸长的部分的截面积(例如图10中的箭头C处的保持部件4的截面积)(单位:m2)。
保持部件4的各边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图3、图9B以及图10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可与显示面板3的周缘部卡合的任意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保持部件4在其各边中并未特别具备U字型、L字型等的适于与显示面板3卡合的截面形状。例如,在保持部件4为弹性体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与显示面板3卡合时使显示面板3的边缘陷入保持部件4的内壁而保持显示面板3。另外,也可以是保持部件4仅通过其内壁与显示面板3的边缘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显示面板3。
图13示出在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使用汽车的前玻璃作为支承部件5的例子。即,显示面板3通过保持部件4而保持在作为支承部件5的前玻璃的面向车厢的表面上。另外,图13的例子中的显示面板3是使用透光性材料形成的透明有机EL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3的图13上、右侧的区域中,显示元件3a(参照图2)的发光停止。因此,包括信号灯S1或各种道路标志S2等在内的隔着前玻璃的前方的景色映在显示面板3的右侧的区域。另一方面,在显示面板3的图13上、左侧的区域,通过驱动显示元件3a而显示基于导航系统的图像。此外,如图13的例子那样,显示面板3可以能够在其显示画面中局部地显示图像,也可以无法进行此种局部显示。另外,显示面板3可以保持于作为支承部件5的前玻璃的任意的位置。具有例如相当于前玻璃的整个宽度的横向宽度的显示面板3也可以在前玻璃的上缘部附近或下缘部附近遍及车宽方向的整体而被保持。另外,也可以是除了在图13中所示的显示面板3之外,还在前玻璃的副驾驶座位的前方的区域保持与图13的显示面板3不同的显示面板,其显示画面朝向副驾驶座位。
在图13的例子中,与前述的图2的例子相同,设置有具有四边的框状的保持部件4,但保持部件4也可以仅设置于显示面板3中相对的两边或者任意的两边,也可以仅设置于任意的三边或一边。例如,有时优选仅在与前玻璃的上缘邻接的边、与立柱P邻接的边设置保持部件4。这是由于认为这些边不易被车厢内部的人看到。
在图13的例子中,配线9在前玻璃的上缘处在车厢的顶棚部的内装与汽车的车顶之间延伸。配线9插入到在顶棚部的内装与汽车的车顶之间所配置的连接器9a。连接器9a与向显示面板3供给驱动信号的驱动器DR连结。通过设为此种配置,能够使配线9的配线长较短。另外,能够使车厢的内部的配线9的露出较少。在使用汽车的前玻璃作为支承部件5的情况下,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配置于车厢的顶棚部的作为驱动器发挥功能的电子部件连接配线9,其后也可以包括通过内装材料覆盖该驱动器。
此外,显示面板3并不局限于基于导航系统的图像,可以显示任意的图像。还可以于显示面板3显示例如电视图像、记录于DVD等任意介质的图像、以及通过与显示面板3连接的拍摄元件所拍摄到的图像等。
在如图13的例子那样支承部件5为汽车的前玻璃、显示面板3为透明有机EL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控制基于显示元件3a的发光,也能够从车厢的内部(例如驾驶座位等)隔着显示面板3而瞭望汽车的前方,也能够使任意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面板3。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前玻璃(支承部件5)以及显示面板3的任一者破损的情况下,能够不对未破损的显示面板3或者前玻璃给予较大的损伤地将显示面板3从前玻璃取下。因此,还能够继续使用未破损的显示面板3或者前玻璃。
在支承部件5为汽车的前玻璃的情况下,载置有显示面板3的支承部件5的表面5a可以如图14A所示那样为二次曲面。图14A示意性地示出显示面板3、以及具有作为二次曲面的表面5a的支承部件5。另外,图14B概略地示出将载置于作为二次曲面的表面5a的显示面板3和支承部件5以与显示面板3的厚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切断而得到的截面。在图14A中,支承部件5在X方向以及Y方向这两个方向上以使表面5a成为凹面的方式弯曲。另外,具有挠性的显示面板3也追随着支承部件5的弯曲形状而弯曲。但是,由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为二次曲面,所以推测为显示面板3无法以与支承部件5的弯曲形状相同的方式挠曲。在该情况下,在显示面板3中,可产生从支承部件5浮起的部分。
但是,通过设置弱粘接层6,从而如图14B所示那样,在显示面板3内的每个位置,弱粘接层6的厚度T6基于二次曲面的弯曲形状而变化,由此能够确保经由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之间的弱粘接层6的紧贴状态。对于弱粘接层6而言,在与显示面板3卡合的保持部件4接合于支承部件5时,由于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的弯曲形状的不同,所以在面向显示面板3的面内以不均匀的压力被加压。因此,弱粘接层6在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的间隔窄的部分中,可以比两者的间隔宽的部分更多地收缩。另外,对于构成弱粘接层6的弱粘接剂中的存在于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的间隔窄的部分的弱粘接剂而言,可以被挤出到两者的间隔宽的部分。其结果,弱粘接层6的厚度T6基于支承部件5的表面5a的二次曲面的弯曲形状而在显示面板3内的每个位置变化。通过如此地具备弱粘接层6,即便支承部件5的表面5a为二次曲面,也能够使显示面板3与支承部件5紧贴。
<总结>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在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形成多个显示元件而形成显示面板,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外缘而在上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设置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准备具有用于供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基板载置的表面的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载置上述基板,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接合上述保持部件,以比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使上述基板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构成,能够制造可容易地将固定于支承部件而使用的显示面板从支承部件取下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一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在上述基板与上述显示元件之间以及上述显示元件上的任一者或者双方,通过使用非透湿性的材料至少层叠两层的膜而形成阻挡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构成,能够提供到达显示面板与支承部件之间的界面那样的水分的浸透较少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或者上述基板中的朝向上述显示元件的面的背面形成由粘接剂构成的弱粘接层,经由上述弱粘接层而使上述基板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构成,能够提供显示面板与支承部件基本可靠地紧贴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三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将具有上述弱粘接层的粘接力以上的粘接力的强粘接层设置于上述弱粘接层与上述基板之间、或者上述弱粘接层与上述支承部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构成,可明确在显示面板以及支承部件的哪一个上残留弱粘接层,因此可使显示面板的更换时的作业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任一者的基础上,设置上述保持部件包括:准备成为上述保持部件且在内壁具有槽的框体,在将上述基板载置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之前将上述显示面板的外缘部插入到上述槽。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5的构成,能够将显示面板以组合于保持部件的状态载置于支承部件,因此能够使显示面板的操作变容易。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一方式~第四方式的任一者的基础上,还包括:在上述显示面板连接配线,上述保持部件以覆盖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配线的连接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构成,可通过保持部件保护配线与显示面板的连接部免受外部的应力的影响。另外,有时通过将该连接部隐藏于保持部件的内部而提高显示装置的美观性。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在上述第一方式~第六方式的任一者的基础上,遍及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外缘的整周以框状设置上述保持部件,并且将穿过上述保持部件中的框状形状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吸气口形成于上述保持部件,在将上述保持部件接合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之后,通过使用上述吸气口从上述保持部件中的框状形状的内侧吸引气体来使上述基板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构成,显示面板的基板可更良好地紧贴于支承部件。另外,能够防止保持部件内的空间内的空气或其中的水分进入到显示面板与支承部件之间的界面。
附图标记说明
1、10、10a:显示装置
2:基板
3:显示面板
37:第一阻挡膜
37a:氮化硅膜
37b:氧化硅膜
38:第二阻挡膜
38a:氮化硅膜
38b:氧化硅膜
38c:有机膜
3a:显示元件
4:保持部件
4d:槽
5:支承部件
5a:表面
6:弱粘接层
7:强粘接层
8:粘接剂
9:配线
9a:连接器
DR:驱动器

Claims (7)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在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形成多个显示元件而形成显示面板,
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外缘而在所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设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
准备具有用于供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基板载置的表面的支承部件,
在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载置所述基板,
在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接合所述保持部件,
以比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使所述基板紧贴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基板与所述显示元件之间以及所述显示元件上的任一者或者双方,通过使用非透湿性的材料至少层叠两层的膜而形成阻挡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或者所述基板中的朝向所述显示元件的面的背面形成由粘接剂构成的弱粘接层,
经由所述弱粘接层而使所述基板紧贴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具有所述弱粘接层的粘接力以上的粘接力的强粘接层设置于所述弱粘接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或者所述弱粘接层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保持部件包括:准备成为所述保持部件且在内壁具有槽的框体,在将所述基板载置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之前将所述显示面板的外缘部插入到所述槽。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显示面板连接配线,
所述保持部件以覆盖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配线的连接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遍及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外缘的整周以框状设置所述保持部件,并且将穿过所述保持部件中的框状形状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吸气口形成于所述保持部件,
在将所述保持部件接合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之后,通过使用所述吸气口从所述保持部件中的框状形状的内侧吸引气体来使所述基板紧贴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表面。
CN201780094119.1A 2017-09-07 2017-09-07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52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2305 WO2019049275A1 (ja) 2017-09-07 2017-09-07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208A true CN111052208A (zh) 2020-04-21
CN111052208B CN111052208B (zh) 2021-11-16

Family

ID=6206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411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052208B (zh) 2017-09-07 2017-09-07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658627B2 (zh)
JP (1) JP6317051B1 (zh)
CN (1) CN111052208B (zh)
WO (1) WO20190492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3915B1 (ja) * 2017-09-07 2018-04-18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972753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模组制备方法
CN107871453A (zh) * 2017-10-31 2018-04-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9450B (zh) * 2018-08-31 2021-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WO2020194722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KR102136507B1 (ko) * 2020-02-24 2020-07-21 이복순 접합유리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접합유리 제조방법
CN111951686A (zh) * 2020-08-26 2020-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贴附装置
CN115116343B (zh) * 2022-07-29 2023-04-25 珠海华萃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6144A (en) * 1991-06-21 1993-11-30 Gaeto Jr Paul A Interchangeable display system for indicia such as bumper stickers and the like
US20010042262A1 (en) * 1996-12-19 2001-11-22 Victor Chu Active labels for products
WO2004013885A2 (en) * 2002-08-01 2004-02-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5275053A (ja) * 2004-03-25 2005-10-0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再剥離型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7271894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harp Corp 表示パネルの保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8165132A (ja) * 2007-01-05 2008-07-1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66696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
CN201435183Y (zh) * 2009-06-30 2010-03-31 成都普兰斯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保护屏
CN102884878A (zh) * 2010-03-11 2013-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框架单元、安装基板单元和安装基板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3000587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745663A (zh) * 2014-01-20 2014-04-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易拆解显示装置
JP2014179278A (ja) * 2013-03-15 2014-09-25 Japan Display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5477A (ja) 1999-04-20 2000-11-02 Nec Shizuoka Ltd 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2002278466A (ja) 2001-03-15 2002-09-27 Minolta Co Ltd 表示装置
US20060125364A1 (en) * 2002-08-01 2006-06-15 Hikaru Taked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4126451A (ja) * 2002-10-07 2004-04-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725046B2 (ja) 2003-08-20 2011-07-13 東ソ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プラスチック基板および表示素子
WO2007086579A1 (ja) * 2006-01-30 2007-08-02 Kyocera Corporation 表示器保持部品、携帯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器保持部品の組み付け方法
KR101304901B1 (ko) * 2007-01-26 2013-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08197255A (ja) 2007-02-09 2008-08-28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液晶パネル
US7859831B2 (en) * 2007-06-27 2010-12-28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404951B (zh) * 2010-09-16 2014-12-1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WO2012128077A1 (ja) * 2011-03-18 2012-09-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041883B1 (ko) 2012-07-09 2019-1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브드 프레임 및 이를 갖는 커브드 표시장치
KR20160103083A (ko) 2013-12-24 2016-08-31 폴리에라 코퍼레이션 탈부착형 2차원 플렉서블 전자 기기용 지지 구조물
JP2015161818A (ja) * 2014-02-27 2015-09-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
JP6375564B2 (ja) 2014-11-26 2018-08-22 Agc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6206385A (ja) * 2015-04-22 2016-1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20170039022A (ko) * 2015-09-30 2017-04-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313915B1 (ja) * 2017-09-07 2018-04-18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6144A (en) * 1991-06-21 1993-11-30 Gaeto Jr Paul A Interchangeable display system for indicia such as bumper stickers and the like
US20010042262A1 (en) * 1996-12-19 2001-11-22 Victor Chu Active labels for products
WO2004013885A2 (en) * 2002-08-01 2004-02-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5275053A (ja) * 2004-03-25 2005-10-0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再剥離型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07271894A (ja) * 2006-03-31 2007-10-18 Sharp Corp 表示パネルの保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8165132A (ja) * 2007-01-05 2008-07-1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66696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
CN201435183Y (zh) * 2009-06-30 2010-03-31 成都普兰斯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保护屏
CN102884878A (zh) * 2010-03-11 2013-01-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框架单元、安装基板单元和安装基板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3000587A (zh) * 2011-09-16 2013-03-27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14179278A (ja) * 2013-03-15 2014-09-25 Japan Display Inc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3745663A (zh) * 2014-01-20 2014-04-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易拆解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58627B2 (en) 2020-05-19
US20200243806A1 (en) 2020-07-30
US11005084B2 (en) 2021-05-11
US10978681B2 (en) 2021-04-13
US20200243805A1 (en) 2020-07-30
JP6317051B1 (ja) 2018-04-25
US20190259976A1 (en) 2019-08-22
CN111052208B (zh) 2021-11-16
WO2019049275A1 (ja) 2019-03-14
JPWO2019049275A1 (ja) 2019-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208B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052209A (zh) 显示装置
US11016322B2 (en) Method for attaching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11465973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6354003B1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の取付方法
JP6534469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60781B2 (ja) 表示装置
JP6771070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80753B2 (ja) 表示パネルの取付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8813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の取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