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1893B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1893B
CN111051893B CN201880058587.8A CN201880058587A CN111051893B CN 111051893 B CN111051893 B CN 111051893B CN 201880058587 A CN201880058587 A CN 201880058587A CN 111051893 B CN111051893 B CN 1110518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drawer
moving
opening
rear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8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1893A (zh
Inventor
山下太一郎
大草武德
坂入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51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1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277Special precautions to avoid contamination (e.g. enclosures, glove- boxes, sealed sample carriers, disposal of contaminated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5Loading or unloading the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82Transmission
    • G01N2035/0484Belt or cha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96Other details
    • G01N2035/0498Drawers used as storage or dispensing means for vessels or cuvet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将驱动机构设于比容器的底面靠下部,该驱动机构将载置废弃盒的容器沿与抽屉的开闭方向相同的前后方向移动,设置沿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和沿设于抽屉的容器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以使带齿传送带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式配置带齿滑轮,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以及带齿传送带并非互相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是并列设置。由此,容易进行积存有用过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的废弃盒的取出作业。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血液、尿等生物样品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是自动分析血液和其它生物样品并将结果输出的装置,在医院、医疗检查设施中是必须的装置。这些自动分析装置需要以更短的时间进行更多种类多用途的检查。
自动分析装置将作为用过的消耗品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投入设于预定的位置的废弃盒,且在积存一定量后取出而废弃到装置外,并将空的废弃盒重新安装到装置内的预定的位置。废弃盒的预定的位置不限于自动分析装置的前表面附近,也可以是背面附近,期望构成为,在更换废弃盒时,将废弃盒从前表面容易地取出,并且能够安装到预定的位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分析器(自动分析装置)构成为,“一种分析装置,其具备容纳分析装置的箱体和配置于上述箱体内的预定位置的容器,该分析装置具备:搬送机构,其与设于箱体的操作部的动作连动,将上述容器从预定位置搬送到容器取出位置;以及变速机构,其使上述操作部的动作量加速而向上述搬送机构传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2011/122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固定轨道固定于箱体,卷绕有搬送容器的传动带的一对滑轮的旋转枢轴固定于箱体,因此,容器的移动量比传动带的滑轮间距小,扩大容器的移动量是有限度的。而且,开口附近的带轮由于配置于比开口靠箱体内侧,因此构成为,为了在全开时将容器移动到比开口靠前方,需要相当于从前方的带轮位置到全开时的容器位置的距离的凸出的悬伸部。于是,由于在全闭时,悬伸部突出至比容器靠后方,因此后方的带轮配置于比悬伸部更靠后方。即,在比容器靠后方需要用于收纳悬伸部的死区,因此缩短抽屉的动作方向以及进深尺寸而实现小型化是有限度的。
另外,由于构成为将带轮以在垂直面内旋转的方式配置,因此设于比容器底面靠下部的驱动部需要带轮的直径以上的厚度,因此,驱动部的薄型化是有限度的。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驱动机构设于比容器的底面靠下部,该驱动机构将载置废弃盒的容器沿与抽屉的开闭方向相同的前后方向移动,设置沿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和沿设于抽屉的容器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以使带齿传送带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方式配置带齿滑轮,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以及带齿传送带以互相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的方式并列设置,从而做成减小驱动机构的厚度的结构,因此构造简单,且能够小型化。进一步地,将带齿滑轮和带齿传送带设于与抽屉一体沿前后方向开闭移动的中间移动部件,因此能够减小悬伸部,扩大容器的移动量,使其大于带齿传送带的滑轮间距。仅通过前后开闭抽屉,便能够经由前表面开口将废弃盒抽出到外部,因此,目的在于简单且可靠地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容易进行积存有用过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的废弃盒的取出作业,构造简单,能够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箱体,其容纳分析装置;容器,其配置于上述箱体内的预定位置;开口部,其设于上述箱体,用于将上述容器进出上述箱体的内外;操作部,其为了经由上述开口部进行上述容器的进出而被操作;搬送机构,其与上述操作部的动作连动,将上述容器从上述预定位置搬送到容器取出位置;以及变速机构,其使上述操作部的动作量比上述容器从上述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容器取出位置的量小,上述容器进出时的上述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和上述容器的移动方向相同,上述搬送机构设置有:第一轨道,其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箱体和上述操作部,且沿上述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二轨道,其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操作部和上述容器,且沿上述容器的移动方向延伸;传动带,其挂设于设于上述操作部的一对滑轮之间进行巡回;传递单元,其将上述操作部的动作传递到上述滑轮的旋转;以及连结部件,其与上述传动带的巡回连动,移动上述容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构造简单,能够小型化,仅通过前后开闭抽屉便能够经由前表面开口将废弃盒抽出到外部,以及安装到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进行积存有用过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的废弃盒的取出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立体图,表示抽出中途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得A-A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俯视图。
图6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侧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俯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立体图,表示抽出中途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B-B剖视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俯视图。
图12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局部俯视图,(a)表示减速开始状态,(b)表示减速中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图1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抽屉移动量与废弃盒的移动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14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抽屉移动量与废弃盒的移动量的比率即加速比的关系的图表。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侧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俯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图1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摆臂与第一凸轮槽的关系的概略图
图1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摆臂与第二凸轮槽的关系的概略图。
图18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废弃盒抽屉单元中将带齿传送带设于箱体的方式的简略侧视图。
图18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废弃盒抽屉单元中将带齿传送带设于抽屉的方式的简略侧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侧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包括试剂盘(以下有时称为试剂容器架)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自动分析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废弃盒移动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废弃盒移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A-A剖视图,图6A是废弃盒移动单元的俯视图,图6B是仰视图。图7是对废弃盒移动单元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图8是仰视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以图1及图2中所示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为基准。
在图1及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基本结构。
自动分析装置具有覆盖基板、各种流路等的大致长方体的箱体的外形。在箱体的上表面(以下,有时称为作业面)配置有分析样品所需的各种机构。作为机构,包括试剂保冷箱(以下有时称为试剂容器盒或筒)、试剂分注探针、样品搬送机构、样品分注探针、恒温箱、检测部以及各种探针清洗机构等。对于各机构,后面进行叙述。
圆筒形的试剂保冷箱容纳绕铅垂轴旋转自如地支撑的试剂盘2。试剂盘沿着外周壁的内侧,在圆周上保持多个试剂容器(以下,有时称为试剂盒、试剂瓶、或简称为瓶)。
试剂分注探针利用分注移液管从各个试剂瓶3吸引预定量的预定的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由后述的样品搬送单元搬送来的血液、尿等生物样品通过样品分注探针分取并供给至该反应容器。
容纳有混合了试剂和样品的反应液的反应容器由恒温箱管理在预定温度,促进预定的时间反应。反应完成的反应液由后述的检测部检测其物理特性。作为物理特性,可举出发光量、散射光量、透射光量、电流值、电压值等,但不限于此,可应有计测公知的物理特性的计测部。
另外,在自动分析装置1设有安全罩4,该安全罩4例如被支撑为能够朝向后方利用铰链开闭,且覆盖可动部分。安全罩4设有未图示的基于例如螺线管等的所谓联锁,构成为,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中,通过对螺线管通电而上锁,将安全罩4保持为关闭的状态。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停止中,通过解除对螺线管的通电而使安全罩4可以打开,因此操作者能够更换试剂瓶3。
对进行分析的样品的搬送路径进行说明。进行分析的样品5a利用带式运输机、架式处理机等样品搬送单元5在自动分析装置1内移动,被搬送到具备分注样品的分注移液管的样品分注单元6进行分注。
多个样品分注针头和反应容器以载置于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供给单元7(以下,有时称为针头架)的状态供给至自动分析装置1内。
反应容器被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搬送单元8从针头架7逐一把持后,上升,移动至恒温箱9(有时称为培养盘)。样品分注针头10被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搬送单元8从针头架7逐一把持后,上升,移动至样品分注针头缓冲区11。
能够进行这样的移动,因此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搬送单元8构成为能够沿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以及Z轴(上下方向)方向移动,作为其移动范围,构成为能够在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样品分注针头缓冲区11、反应溶液搅拌单元13、针头架7以及恒温箱9的一部分的上方的范围移动。
样品分注针头缓冲区11是暂时载置多个样品分注针头10的缓冲区,样品分注单元6移动到样品分注针头缓冲区11的上部,把持样品分注针头10中的任一个。
绕铅垂的中心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圆盘状的恒温箱9构成为将多个反应容器14卡定于外周附近的圆周上,通过旋转恒温箱9,能够将各反应容器14移动到预定位置。
样品分注单元6移动到样品的上部区域,将样品吸引到样品分注针头10的内部后,向恒温箱9上的反应容器14的上部区域移动,将样品从样品分注针头10内部排出到反应容器14内。此后,样品分注单元6移动到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上部区域,将样品分注针头10下落到孔的内部而废弃。
在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下部即预定的位置设置积存废弃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的废弃盒22。
自动分析装置1具备废弃盒抽屉单元24,该废弃盒抽屉单元24具备抽屉21,该抽屉21被支撑为能够经由设于前表面的前表面开口20从闭合位置到全开位置水平移动,且能够在闭合位置,将废弃盒22从作为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正下方的预定的位置抽出到比前表面开口20靠跟前的取出位置(废弃盒22’的位置),且能够从取出位置关闭到预定的位置。
在抽屉21的全开位置,将积存有废弃的用过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的废弃盒22从容器25取出,然后向容器25载置空的废弃盒22,之后,将抽屉21向后方推而关闭,由此能够将空的废弃盒22经由前表面开口20新供给至自动分析装置1的预定的位置。
在此,抽屉21的从闭合位置到全开位置的打开量例如为200mm~300mm左右,在抽屉21全开时,可以容易地进行载置的废弃盒22的取出及空的废弃盒22的安装。
接下来,对向反应容器14内的样品加入的试剂的搬送路径进行说明。
在圆筒状且将内侧设为空腔的试剂保冷箱内收纳有绕铅垂的中心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试剂盘2。试剂盘2形成有沿内侧空腔的外周壁以放射状保持多个试剂瓶3的狭槽,通过旋转试剂盘2,使各试剂瓶3移动至圆周上的预定位置。此外,在试剂瓶3的一部分也含含有大量用于搅拌的磁粒子的试剂。为了将试剂瓶3控制为恒定的温度,试剂保冷箱具有隔热功能。
在覆盖试剂保冷箱的上部的盖设有进行试剂瓶3的向试剂盘2的安装以及从试剂盘2的取出的试剂瓶装填口23。另外,在试剂瓶装填口23设有未图示的开闭式的试剂瓶装填口盖,还设有未图示的使用了螺线管等的联锁。与安全罩4同样地,构成为,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动作中锁定,为关闭的状态,在自动分析装置1的停止中,解除锁定,能够开闭。
试剂分注移液管15构成为能够以能够将试剂瓶3内的试剂吸引而移动到预定的位置的方式移动。首先,试剂分注移液管15向试剂盘2上的预定的种类的试剂的上部区域移动,吸引预定的量的试剂之后,向恒温箱9上的预定的反应容器14的上部区域移动,并将试剂排出到反应容器14内。
在试剂保冷箱的上部设有试剂的搅拌单元16。在该搅拌单元16设有能够绕铅垂轴旋转的磁粒子搅拌臂(也称为搅拌器)。该磁粒子搅拌臂向含有磁粒子且放入有应搅拌的试剂的试剂瓶3的上部区域移动,使设于磁粒子搅拌臂的下端的例如桨叶状或螺旋状的磁粒子搅拌单元下降到试剂内,通过使该磁粒子搅拌单元旋转,搅拌磁粒子溶液。为了使溶液内的磁粒子不会自然沉淀,磁粒子搅拌臂在即将分注试剂之前搅拌磁粒子。搅拌后,磁粒子搅拌臂上升到试剂瓶3的上部,然后向放入有清洗液的清洗单元17的上部区域移动,在下降到清洗液内后,使磁粒子搅拌单元旋转,除去附着于该搅拌单元的磁粒子。
自分注样品和预定的试剂经过预定的反应时间后,形成反应溶液。通过反应溶液吸嘴18从反应容器14吸引该反应溶液,进一步地供给至检测单元19。该检测单元19分析反应溶液。关于分析方法,能够通过任意的公知的任一方法。另外,也可以在将反应液保持于反应容器14内的状态下直接进行分析。
然后,进行了分析的反应溶液被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搬送单元8移动到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上部区域,将样品分注针头10废弃到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内。此外,也可以根据测定的种类,在多次测定中重复使用反应容器。在该情况下,在将分析结束了的反应容器内的反应液废弃后,用清洗水清洗反应容器。
装置的这些一系列动作由作为控制单元的主计算机200控制。
该自动分析装置通过组合或反复上述动作,能够对多个分析项目高效地分析多个样品。
实施例1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废弃盒抽屉单元24的立体图,图4是分解立体图,图5是A-A剖视图。图6A是废弃盒抽屉单元24的俯视图,图6B是仰视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具备驱动单元36,驱动单元36将载置废弃盒22的容器25与抽屉21的开闭动作连动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废弃盒22是上表面开放的大致长方体,例如是在内部粘贴有乙烯树脂的有底的纸筒构造。作为一例,废弃盒22是左右方向的宽度为150mm左右,前后方向的进深为120mm左右,高度为420mm左右的纵向较长的箱。
废弃盒抽屉单元24具备箱体33,该箱体33具备:前板28,其具备前表面开口20;上板27,其在与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对应的位置具备上表面开口26;右侧板29;左侧板30;底板31;以及后板32。废弃盒抽屉单元24的前表面设为构成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开闭的抽屉21的前表面的门体34,整体构成为一个模块。
就抽屉21而言,与门体34一体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撑的中间移动部件35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设于箱体33的底面31与废弃盒22的底面之间。即,中间移动部件35设于废弃盒抽屉单元24的底面附近。
在箱体33的底面31与容器25的底面之间设有驱动单元36,该驱动单元36与抽屉21的开闭动作连动,将废弃盒22沿前后方向移动比抽屉21的移动量大的距离,中间移动部件35形成驱动单元36的一部分。
构成为,前表面开口20具有可供与废弃盒22以及中间移动部件35一同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单元36穿过的尺寸,门体34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前端铅垂地设置,且在将抽屉21全闭时覆盖前表面开口20。
即,门体34和中间移动部件35是互相正交的结构。
废弃盒22是纵向较长的箱体,且在废弃盒22的更下侧设置有驱动单元36,因此,前表面开口20和门体34的形状也是纵向较长,例如横向宽度为180mm左右,高度为480mm左右。
如图2所示,门体34设于比自动分析装置1的作业面低的位置,因此,在操作者以立位对门体34进行开闭操作时,若在门体34的上端附近施加前后方向的力进行操作,则操作性良好。因此,就打开抽屉21时供手插入的把手37而言,优选设于门体34的比高度方向的中心靠上侧,更优选设于门体34的上边附近。在关闭抽屉21时,如果将门体34的上端附近向后方按压进行关闭,则易于操作。
另一方面,由于驱动单元36与箱体33的底板31相接地设置,因此,中间移动部件35固定安装于门体34的下端附近。
因此,如果在抽屉21的开闭时对门体34的上端附近施加前后方向的力,则由于以中间移动部件35与门体34的安装部为中心产生的力矩,门体34易于在前后方向上倾斜,难以得到刚性。因此,在中间移动部件35与门体34之间设置维持正交的位置关系的加强部件38,提高中间移动部件35和门体34的固定刚性,从而能够抑制开闭抽屉21时的门体34向前后方向的倾斜,提供抽屉21开闭动作稳定的自动分析装置1。特别是,通过将加强部件38沿门体34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能够进一步增加刚性,因此是优选的。
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附近设置绕左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左右一对第一支撑辊39。在底板31的前表面开口20附近设置绕左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左右一对第二支撑辊40。具备从箱体33的后板32附近朝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第一轨道41,第一支撑辊39沿第一轨道4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地支撑。
在中间移动部件35中的与第二支撑辊40对置的下表面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承接板42,中间移动部件35经由承接板42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载置于第二支撑辊40。换句话说,中间移动部件35经由第一支撑辊39和第二支撑辊40支撑为在全开位置与全闭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
门体34与中间移动部件35为一体,因此构成为,如果操作者将门体34沿前后方向移动,则中间移动部件35也一体地在全开位置与全闭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
门体34设有未图示的例如基于螺线管等的所谓联锁,且构成为,在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搬送单元8的动作中,通过对螺线管通电而上锁,将门体34保持为关闭的状态。
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侧面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一对第二轨道43、43。
容器25是将载置废弃盒22的上表面做成开口的有底的箱体,在俯视下,容器25的内周比废弃盒22外周大一圈,在废弃盒22的周围设置适度的间隙。构成为可以将废弃盒22从上方安装到容器25内,另外可以将废弃盒22从容器25向上方抽出。容器25上表面的开口的四边为越靠上方越开放的形状,为将废弃盒22安装到容器25内时的导向件。
容器25的右边与左边的间隔比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侧面的一对第二轨道43、4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容器25的右边和左边朝向比容器25的底面靠下方延伸,彼此朝向内侧面对面的左右两对第三支撑辊44前后并列设置,分别绕左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左右两对第三支撑辊44分别被支撑为沿左右一对第二轨道43、43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即容器25由于左右分别被两对第三支撑辊44支撑,因此难以倾斜,被支撑为稳定地沿中间移动部件3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
在容器25的底面的左右大致中央且前后大致中央,从下方贯穿设置有与后述的移动销45嵌合的移动销承接孔46。
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附近设置绕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旋转轴A47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第一带齿滑轮49,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前端附近设置绕沿上下方向设置的旋转轴B48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第二带齿滑轮50。
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沿前后方向配置,在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之间卷绕有环形的带齿传送带51。
带齿传送带51具有在打开抽屉21时从第一带齿滑轮49朝向第二带齿滑轮50向前方移动的一边、以及从第二带齿滑轮50朝向第一带齿滑轮49向后方移动的成为返回侧的另一边。
在带齿传送带51的周上的一边中的一处固定有移动部件52。例如,由移动部件52和传动带固定部件53夹着带齿传送带51利用螺钉紧固固定。
带齿传送带51中的固定有移动部件52的一边沿着以前后方向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滑动槽54设于滑动槽54的附近。
构成为,如果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而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沿一方向旋转,则固定于带齿传送带51的周上的移动部件52从第一带齿滑轮49的附近到第二带齿滑轮50附近与带齿传送带51的一边一起直线地移动自如。
相反地,如果将抽屉21向后方移动而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沿另一方向旋转,则固定于带齿传送带51的周上的移动部件52从第二带齿滑轮50的附近到第一带齿滑轮49的附近与带齿传送带51的一边一起直线地移动自如。
在移动部件52的一端向上设置有圆筒状的移动销45。
在移动部件52,前后配置有绕朝向左右方向的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两组第四支撑辊55。
在带齿传送带51的另一边抵接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张紧辊56,对带齿传送带51赋予适度的张力。
在中间移动部件35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54,移动销45从下方向上方贯通滑动槽54而沿前后方向移动。移动销45可在滑动槽54的从前端到后端的范围移动,全开时,移动销45与滑动槽54的前端抵接,从而滑动槽54的前端作为抽屉21的全开时的止动件发挥作用,在全闭时,移动销45与滑动槽54的后端抵接,从而滑动槽54的后端作为抽屉21的全闭时的止动件发挥作用。
即,移动部件52的前后方向移动量与滑动槽5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等。
在中间移动部件35,与移动部件52相邻地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轨道57,沿着第三轨道57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撑有第四支撑辊55,该第四支撑辊55设于移动部件52且沿左右方向设有旋转轴。即,移动部件52被支撑为沿中间移动部件3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
第四支撑辊55前后设有两个,因此构成为,移动部件52即使在沿前后方向移动时也难以倾斜,稳定地进行动作。
配置于左边侧的第一轨道41和沿箱体33的底板31的作为直线齿轮的齿条58朝向右侧设有齿面。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附近设有绕旋转轴C59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第一齿轮60,第一齿轮60与齿条58啮合旋转。第二齿轮61是直径大于第一齿轮60的齿轮,与第一齿轮60一体旋转。第三齿轮62是直径小于第二齿轮61且直径小于第一带齿滑轮49的齿轮,与第二齿轮61啮合,与第一带齿滑轮49一体地绕旋转轴A47旋转。
如果对门体34施加打开方向的力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则与中间移动部件35一起向前方移动,旋转轴A47、旋转轴B48也一同向前方移动。齿条58和第一齿轮60啮合,因此从上方观察,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61向右(顺时针)旋转。第三齿轮62与第二齿轮61啮合,因此从上方观察,第三齿轮62和第一带齿滑轮49向左(逆时针)旋转。进一步地,第三齿轮6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61,因此第三齿轮62相比第二齿轮61加速旋转。
第一带齿滑轮49向左旋转,因此设于带齿传送带51的一边的移动部件52向前方移动,设于移动部件52的移动销45沿着滑动槽54向前方移动。移动销45和设于容器25的移动销承接孔46嵌合,因此容器25向前方移动。
即,构成为,如果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则带齿传送带51与第一带齿滑轮49、第二带齿滑轮50一同向前方移动,同时进行旋转,因此,经由移动部件52、移动销45向前方加速地移动容器25。
如果向后方移动抽屉21,则带齿传送带51与第一带齿滑轮49、第二带齿滑轮50一同向后方移动,同时进行旋转,因此构成为经由移动部件52、移动销45向后方加速地移动容器25。
将第一带齿滑轮49、第二带齿滑轮50以及带齿传送带51设于与抽屉21一体地在前后方向上开闭的中间移动部件35,因此容器25的移动量,即废弃盒22的预定的位置与废弃盒22’的取出位置的距离等于设于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部件52的移动量,为抽屉21的移动量和滑动槽54的长度的和,因此,能够扩大容器25的移动量,因此是优选的。
设有绕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旋转轴D63旋转自如地轴支撑的第四齿轮64,第四齿轮64与齿条58啮合旋转。在旋转阻尼器65的旋转轴设于第五齿轮66,若固定旋转阻尼器65并使第五齿轮66旋转,则受到封入旋转阻尼器65的内部的例如高粘度的硅油引起的粘性阻力而产生阻力扭矩。
旋转阻尼器65经由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旋转阻尼器固定孔67被螺纹紧固固定。第五齿轮66与第四齿轮64啮合旋转,因此如果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则旋转轴D63向前方移动,齿条58和第四齿轮64啮合,因此,从上方观察,第四齿轮64向右旋转,第五齿轮66向左旋转,旋转阻尼器65产生粘性阻力扭矩。
如果将抽屉21向后方移动,则旋转轴D63向后方移动,齿条58和第四齿轮64啮合,因此,从上方观察,第四齿轮64向左旋转,第五齿轮66向右旋转,旋转阻尼器65产生粘性阻力扭矩。
即,构成为,在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时和向后方移动时,都产生旋转阻尼器65的粘性阻力。对于该详情,后面进行叙述。
参照图5的A-A剖视图,并且适当地参照图3、图4、图6A、图6B以及图7,对构成设于容器25的底面与箱体33的底板31之间的驱动单元36的轨道和辊的配置进行说明。
容器25的左右方向的内侧的宽度设为比安装的废弃盒22的宽度宽例如2~3mm左右,构成为废弃盒22能够从上方进出。
箱体33的左侧板30与右侧板29的内侧间隔比容器25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的宽度稍大,具有间隙地配置,该间隙用于容许容器25以及废弃盒22从预定的位置到取出位置沿前后方向移动时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误差。
为了减小箱体33的左右宽度,实现小型化,期望的是,将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支撑容器25的轨道和辊以向容器25的左右方向外侧不凸出的方式配置于容器25的内侧,以及容器25被支撑为在滑动时沿前后方向能够稳定地移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器25的左右侧面的内侧设置两对第三支撑辊44、44,且沿着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边设置与第三支撑辊44、44滑动的一对第二轨道43、43。
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边的内侧且下侧设置支撑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附近的左右一对第一支撑辊39、39,将与第一支撑辊39、39滑动的左右一对第一轨道41、41设于箱体33的底板31的上侧。
进一步地,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边内侧的下侧且靠前方设置左右一对承接板42、42,将经由承接板42、42的下表面支撑中间移动部件35的前部的左右一对第二支撑辊40、40设于箱体33的底板31的前端附近。
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设置移动销45和容器25的移动销承接孔46。
在左右一对第一轨道41、41的内侧,隔着移动销45在左右方向的一方设有第一带齿滑轮49、第二带齿滑轮50以及带齿传送带51,在左右方向的另一方设有第三轨道57和第四支撑辊55。
通过将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的旋转枢轴设为铅垂方向,从而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在水平面内旋转,因此,上下方向为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的厚度方向,为带齿传送带51的宽度与设于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用于防止传动带脱落的凸缘68厚度的合计,能够比第一带齿滑轮49、第二带齿滑轮50的直径小。即,虽然在水平面内需要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的凸缘68直径以上的尺寸,但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小,具有将驱动单元36薄型化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第三轨道57与第一轨道41之间,沿着第一轨道41将齿面朝向第三轨道57地设有齿条58。
与齿条58啮合的第一齿轮60、第二齿轮61、与第二齿轮61啮合的第三齿轮62也设于左右一对第一轨道41、41之间。
即,构成为将前后延伸的轨道、带齿传送带51并非互相上下重叠载置,而是左右并列设置,因此能够将驱动单元36薄型化,在上下的高度方向上小型化。
而且,通过在比容器25的左右两侧面靠内侧设置全部的轨道,能够防止箱体33的宽度扩大而小型化。
另外,沿着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滑动槽54配置移动销45和容器25的移动销承接孔46,因此在抽屉21及容器25前后移动时,对容器25在大致中央部施加前后方向的力,因此,容器25稳定地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行开闭动作。容器25稳定地进行开闭动作,因此能够将容器25左右侧面与箱体33左右侧面的间隙缩小到例如2~5mm左右,能够减小箱体33的宽度而小型化。
齿条58接近箱体33的后板32设置后端。进一步地,如果将第二齿轮61的旋转轴和第三齿轮62与第一带齿滑轮49的旋转轴沿着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边横向排列配置,则能够将第二齿轮61和第一带齿滑轮49的外周均接近后板32配置,第二齿轮61和与齿条58啮合的作为小齿轮的第一齿轮60一体旋转,第三齿轮62与第二齿轮61啮合旋转。进一步地,如果将第二带齿滑轮50的外周接近门体34地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前端附近,则能够扩大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的间隔,因此,能够扩大基于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部件52的移动距离,扩大容器25或载置于容器25的废弃盒2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距离,因此是优选的。
朝向下方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左右边的内侧的左右一对承接板42、42与旋转自如地固定于箱体33的底板31的左右一对第一支撑辊39、39相对,承接板42、4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为比抽屉21的全开位置与全闭位置之间的动作行程大,在开闭动作中,承接板42载置于第一支撑辊39、39。
在此,如图7的(a)所示,在抽屉21全闭的位置,第一支撑辊39位于承接板42的前端附近,如图7的(c)所示,在抽屉21全开的位置,第一支撑辊39位于承接板42的后端附近,如图7的(b)所示,在开闭动作的中途状态下,第一支撑辊39位于承接板42的前端与后端之间。
在此,将承接板42的前端侧设为以越朝向前方,上下方向的厚度越薄的方式倾斜的第一斜面93,将承接板42的后端侧设为以越朝向后方,上下方向的厚度越薄的方式倾斜的第二斜面94。然后,进一步地以如下方式配置:在抽屉21全开的位置,第一支撑辊39位于承接板42的第一斜面93的范围,在全闭的位置,第一支撑辊39位于承接板42的第二斜面94的范围。
如果从抽屉21打开的状态进行关闭动作,则在全闭位置的附近成为设于承接板42的前端的第一斜面93载置于第一支撑辊39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容器25及中间移动部件35的自重,第一支撑辊39从承接板42的第一斜面93受到朝向后方的分力,该分力为关闭抽屉21的方向的力。
即,抽屉21朝向全闭位置通过自重进行关闭的动作。进一步地,在全闭时,移动销45与滑动槽54的后端抵接,在该状态下,第一支撑辊39从承接板42的第一斜面93受到朝向后方的分力,因此受到将抽屉21进一步关闭的方向的力,因此,抽屉21在全闭位置稳定地保持位置。
如果进行抽屉21打开的动作,则在全开位置的附近成为设于承接板42的后端的第二斜面94载置于第一支撑辊39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容器25及中间移动部件35的自重,第一支撑辊39从承接板42的第二斜面94受到朝向前方的分力,该分力为将抽屉21进一步打开的方向的力。
即,抽屉21朝向全开位置通过自重进行打开动作。而且,在全开时,移动销45与滑动槽54的前端抵接,在该状态下,第一支撑辊39从承接板42的第二斜面94受到朝向前方的分力,因此受到将抽屉进一步打开的方向的力,因此,抽屉在全开位置稳定地保持位置。
第一斜面93或第二斜面94在被载置于第一支撑辊39的期间,受到容器25及中间移动部件35的自重产生的分力。因此,在从全开位置开始关闭抽屉21时,相当于自重产生的分力的关闭力增加,第一支撑辊39从第二斜面94离开后,关闭力减小,因此,能够在开始关闭时赋予轻微的咔哒感,操作性良好。
进一步地,从全闭位置开始打开抽屉21时,相当于自重形成的分力的打开力增加,第一支撑辊39从第一斜面93离开后,打开力减小,因此,能够在开始打开时赋予轻微的咔哒感,操作性良好。
换句话说,设置成,在承接板4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斜面,第一支撑辊39分别在抽屉21的全开时和全闭时位于斜面上,因此,具有全开时和全闭时的抽屉21在前后方向上稳定的效果。
说明进行抽屉21的开闭动作时的抽屉21的移动量和容器25的移动量。
如果将与齿条58啮合的第一齿轮60的节距圆直径设为D1,则当将抽屉21抽出L1=π×D1时,第一齿轮60转一圈,同时,第二齿轮61也转一圈。如果将第二齿轮61的齿数相对于第三齿轮62的齿数的比设为Z1(>1),则第三齿轮62转Z1圈。即,第一带齿滑轮49也转Z1圈。如果将第一带齿滑轮49的直径设为D2,则带齿传送带51外周的进给量为L2=Z1×D2×π。容器25的移动量L3为抽屉21的移动量L1与带齿传送带51外周的进给量L2的和,因此为L3=L1+L2。
在此,作为一例,如果将抽屉21的抽出量设为最大250mm,并将此时的容器25的移动量设为750mm,则该比率为1:3,如果L1:L3=1:3,则加速到三倍。在此,L3=L1+L2,因此只要以成为L1:L2=1:2的方式适当设定第一齿轮60、第二齿轮61、第三齿轮62以及第一带齿滑轮49的齿数即可。
使用图7及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抽屉21的打开动作和容器25的移动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7及图8中,在(a)中,抽屉21处于全闭状态,废弃盒22位于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正下方的预定的位置。在(c)中,抽屉21处于全开状态,废弃盒22位于比前表面开口20靠前方,且接近抽屉21的门体34的位置,能够取出投入有用过的消耗品的废弃盒22以及将空的废弃盒22载置于容器25。(b)是全开位置与全闭位置之间的开闭途中状态。
在(a)的全闭状态下,在左右的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二轨道43、43的中间移动部件35位于移动到最后方的位置,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位于与箱体33的后板32接近的位置。固定于带齿传送带51的一部分的移动部件52位于与第一带齿滑轮49接近的最后方位置。载置有废弃盒22的容器25位于最后方,该位置为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正下方的预定的位置。承接板42的第一斜面93载置于第二支撑辊40、40,通过对抽屉21施加关闭方向的分力,稳定地维持关闭状态。
(b)处于将抽屉21打开L1’的开闭中途状态,容器25以及载置于容器25的废弃盒22一边接近门体34,一边加速地移动,其移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抽屉21的移动量的3倍,因此,容器25的移动量为L3’=3×L1’。即,容器25以及载置于容器25的废弃盒22以抽屉21打开的三倍的速度向前方移动。
在第二支撑辊40载置承接板42的水平面,为不产生前后方向的分力的结构。
(c)是将抽屉21打开L1的全开状态,中间移动部件35位于移动到最前方的位置,移动部件52位于与第二带齿滑轮50接近的最前方位置。载置有废弃盒22的容器25位于打开了L3=3×L1的最前方,位于比前表面开口20靠前方,能够容易地进行废弃盒22的拆下及空的废弃盒22的安装。在第二支撑辊40、40载置承接板42的第二斜面94,对抽屉21施加打开方向的力,稳定地维持打开状态。
在即将达到全开状态前,第二支撑辊40载置承接板42的第二斜面94,因此之后产生打开方向的分力,抽屉21通过其自重进一步向打开方向移动,达到全开状态。
以上对打开动作进行了说明,在关闭时反过来以(c)(b)(a)的顺序动作,容器25与抽屉21的关闭动作连动地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在即将到达全闭状态前,第二支撑辊40载置承接板42的第一斜面93,因此之后产生关闭方向的分力,抽屉21通过其自重移动到全闭位置,进行所谓的吸入动作,因此可靠地关闭到全闭位置。能够提供抽屉21不会成为在全闭位置之前保持稍微打开的状态而是可靠地进行关闭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1。
另外,容器25和废弃盒22随着抽屉21的开闭动作加速到作为一例的三倍进行搬送,因此在全开时或全闭时急停止时产生大的冲击。因此,期望设置衰减单元来降低冲击。
作为衰减单元的一例,将抽屉21或容器25的一部分与根据压缩动作产生衰减的所谓液压阻尼器抵接,施加衰减力而减速。但是,存在如下问题:液压阻尼器如果压缩行程为例如20mm左右,则直到全开位置之前的20mm为止由于没有衰减而根据拉抽屉21的力继续加速,高速碰撞液压阻尼器,因此,无法充分减速。在此,如果液压阻尼器的衰减过大,则例如在抽屉21的一部分与液压阻尼器抵接后,在压缩了10mm的地方停止,因此,无法充分吸收冲击,产生大的冲击。反之,如果液压阻尼器的衰减小,则即使在压缩了20mm的时刻,以还未充分地减速的状态在全开位置冲击性地急停止。
或者,还具有以下方法:在旋转轴嵌合衬套,利用其它摩擦制动器单元在开闭动作中附加摩擦负荷而减速。但是如由所谓虎克定律所知,摩擦力与速度无关,而是具有固定的特性,因此,如果附加摩擦负荷,则开闭动作所需的力在从全开位置到全闭位置的范围同样地增加该恒定的摩擦力。如果附加这样的摩擦负荷,则在操作者施加与无摩擦负荷的情况相同的力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开闭速度。但是,在操作者进一步追加地施加相当于摩擦力的打开力的情况下,开闭速度不会降低,以与无摩擦负荷的情况相同的速度加速到全开位置而冲击性地急停止。
鉴于这样的动作,作为期望的衰减力的特性,期待具备如下的速度依赖性的阻力特性:如果抽屉21的开闭速度为低速,则产生小的阻力,抽屉21的开闭速度越大,产生越大的阻力。即,优选的是,如果操作者对抽屉21施加大的开闭力而以高速进行开闭,则阻力增加,阻碍抽屉21高速化,从而降低抽屉21的开闭速度。具有具备这样的速度依赖性的阻力特性的力是粘性阻力,通过遍及抽屉21的开闭动作的整个范围附加粘性阻力,能够降低抽屉21的开闭速度,降低全开时或全闭时的冲击。
旋转阻尼器65一般为如下结构:在内部封入例如高粘度的硅油等粘性流体,通过在旋转的轴部外周与固定的圆筒状的壳体内周之间产生的粘性流体的剪切力产生粘性阻力扭矩。在这样的结构的旋转阻尼器65中,虽然封入的粘性流体粘度越高,产生越大的粘性阻力扭矩,但剪切变形的速度有上限,如果施加超过该上限速度的剪切变形,则粘性流体分离成内周侧和外周侧而空转,其结果,有时以比剪切变形产生的预定的粘性阻力扭矩小的扭矩旋转。即,对于旋转阻尼器65而言,能够使用的旋转速度存在上限,如果操作者以超过旋转阻尼器65的旋转速度的上限的高速开闭抽屉21,则旋转阻尼器65不能产生预定的粘性阻力扭矩,其结果,阻力不足,抽屉21无法充分地减速,全开或全闭时的速度增加而冲击性地急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随着抽屉21的开闭动作,与齿条58啮合的第四齿轮64旋转,比第四齿轮64大的第五齿轮66减速旋转,使旋转阻尼器65的轴旋转,从而在开闭动作时赋予粘性衰减。旋转阻尼器65减速旋转,因此通过适当地选择第四齿轮64与第五齿轮66的减速比,构成为在开闭动作时不会超过旋转阻尼器65的旋转速度的上限,产生依赖于开闭速度的粘性阻力。如果操作者想要以高速开闭抽屉21,则产生大的粘性阻力,从而能够抑制操作者以高速开闭抽屉21的操作,降低抽屉21的开闭速度,降低全开或全闭时的冲击,能够提高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
为了将自动分析装置1小型化,期望缩短箱体33的前后尺寸。因此,使用图18A及图18B,对一边确保抽屉21及容器25的移动量,一边缩短箱体33的前后尺寸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8A是在将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设于箱体33的方式下打开抽屉21的状态。图18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在随着门体34的开闭动作移动的抽屉21设有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的方式的示意侧视图。用点划线表示关闭抽屉21时的容器25的位置。
如图18A所示,在将卷绕带齿传送带51的一对带齿滑轮49、50设于箱体的方式中,带齿滑轮49、50的可配置的最大的前后方向的间隔是将位于后方的第一带齿滑轮49的用于防止传动带脱落的凸缘68接近箱体33的后板32设置,且将位于前方的第二带齿滑轮50的凸缘68接近前表面开口20设置的情况,将此时的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的间隔设为L0。
卷绕于一对滑轮的带齿传送带51的直线部分的长度与滑轮彼此的轴间距离相等,在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设置有用于防止传动带脱落的直径大的凸缘68,因此,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距离L2处于使设于带齿传送带51的一端的移动部件52与凸缘68、68不干涉的范围内,且比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的轴间距离L0小,具有L2<L0的关系。容器25与带齿传送带51的外周一同移动,因此容器25的移动量L3与带齿传送带的移动量相等,为L2,具有L3=L2的关系。
在直到全开位置为止将抽屉21打开L1到时,第二带齿滑轮50位于比前表面开口20靠后方,移动部件52位于比第二带齿滑轮50更靠后方。另一方面,若设为在全开位置,载置有废弃盒22的容器25的容器后表面69位于比前表面开口20靠前方,则成为从移动部件52到容器后表面69向前方凸出距离L4的所谓悬伸的方式。
在此,如果将抽屉21关闭到全闭位置,则容器25与带齿传送带51一同向后方移动L2,用点划线表示此时的位置。虽然移动部件52移动到第一带齿滑轮49的正前方的位置,但容器25只能后退到比移动部件52靠前方距离L4,因此从容器25到后板32的距离L5的成为不能利用的所谓死区。
若容器25后退到最后时废弃盒22位于血液分析装置1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正下方,则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后方需要距离L5的空间,血液分析装置1的小型化存在限度,产生不能将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设于后板32附近的布局的限制。
由于无法使容器25的移动量L2比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的间隔L0更大,因此,如果缩小距离L5,则即使将抽屉21全开,也不能将容器后表面69移动到比前表面开口20靠前方,因此存在难以取出废弃盒22的问题。
在图18B中,设为使卷绕带齿传送带51的一对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与抽屉21一同前后移动。如果将本方式与图18A的方式比较,则带齿传送带51与第一带齿滑轮49和第二带齿滑轮50一同向前方移动抽屉量L1,因此容器移动量L3为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距离L2与抽屉量L1的和,具有L3=L1+L2的关系。
设于前方的第二带齿滑轮50能够与移动部件52一同移动到比前表面开口20靠前方。因此,能够将移动部件52与容器后表面69的悬伸的距离L4缩小抽屉量L1。在此,L3>L2,因此,如果增大抽屉21的移动量L1,则也能够使L3>L0,即,使容器25的移动量大于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如果与图18A的方式相同地将由点划线表示的关闭抽屉21时的第一带齿滑轮49的位置配置于后板32的正前方附近,则移动部件52也能够移动到与图18A的方式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容器25进一步向后方移动对悬伸的距离L4缩小的量。即,能够削减从容器25到后板32的距离L5的死区,适于血液分析装置1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减少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配置布局的限制。
换句话说,能够使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之间的距离L0比容器移动量L3小,因此将后板32向前方移动而将箱体33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由此适于血液分析装置1的小型化。
实施例2
接下来,根据图9~图17B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废弃盒抽屉单元的立体图,表示抽出中途状态。图10是分解立体图,图11是B-B剖视图。图12A是俯视图,图12B是仰视图。图13是表示全开附近的减速单元的结构的局部俯视图,(a)表示减速开始,(b)表示减速中,(c)表示全开状态。图14A是表示抽屉移动量与废弃盒的移动量的关系的图表,图14B是表示抽屉移动量与废弃盒的移动量的比率即加速比的关系的图表。图15是表示废弃盒抽屉动作的侧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图16是表示废弃盒抽屉动作的俯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图17A是表示摆臂与第二凸轮槽的关系的概略图,图17B是表示摆臂与第一凸轮槽的关系的概略图。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不设置旋转阻尼器65,取而代之地是在全开附近和全闭附近具备容器25的减速单元70,对于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省略说明。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构成为,如果将抽屉21移动250mm,则容器25均匀地加速到三倍速度,移动作为三倍的750mm。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因减速单元70而产生比三倍速度低速的区间,因此,为了将容器25的移动量设为抽屉21的移动量的三倍,必须使除了减速区间的容器25的速度比抽屉21的三倍更大。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例,设为加速到3.2倍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固定于带齿传送带51的一边的移动部件52所设置的移动销45与容器25的底面嵌合,容器25与移动销45的前后移动一体地前后移动。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设置绕移动销45转动自如的摆臂71,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上表面设置具备形成大致U字型的第一凸轮槽72的第一凸轮板73,在容器25的底面下侧设置具备形成大致U字型的第二凸轮槽74的第二凸轮板75,在全开附近和全闭附近设置减速单元70,该减速单元70将移动销45的前后移动动作经由第一凸轮槽72、摆臂71以及第二凸轮槽74减速而传递到容器25,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0或适当地参照图12A、图12B、图13、图17A以及图17B所示地,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上表面设有向上侧凸出的第一凸轮板73,在第一凸轮板7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凸轮槽72。在俯视视角下,在从右方观察时,第一凸轮槽72形成横长的大致U字型。将U字型的前后方向长度,即U字的宽度设为比滑动槽54大。在第一凸轮槽72的前端附近和后端附具备一对弯曲部77、77和第二直线部79,一对弯曲部77、77隔着以越靠近末端越接近左边的方式弯曲的前后对称的大致1/4圆弧形状部,进一步在末端具备朝向左方的第一直线部76、76,第二直线部79沿滑动槽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连接一对弯曲部77、77。作为整体,形成前后对称的大致U字型。
在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中的朝向U字的外侧的右边,在前后方向上对称地设置将第一凸轮板73局部切口而形成的一对缺口部78、78,在缺口部78、78,第一凸轮槽72与中间移动部件35的上表面成为齐平面。换句话说,在缺口部78、78,第一凸轮槽72向外部开放。
在容器25的下表面设有向下侧凸出的第二凸轮板75,在第二凸轮板75的下表面,与第一凸轮槽72对置地设有第二凸轮槽74。在俯视下,在从右方观察时,第二凸轮槽74形成大致U字型,U字型的前后方向长度(U字宽度)设置在容器25的前后方向长度的范围,第二凸轮槽74的前后方向的U字宽度比第一凸轮槽72的U字宽度小。
就第二凸轮槽74而言,比滑动槽54靠左侧的范围形成前后对称的第三直线部80、80,与抽屉21的开闭方向正交,是朝向左方的直线状。比滑动槽54靠右侧的范围是顺畅地连接U字槽的第三直线部80、80的中央弯曲部81,中央弯曲部81中的左右方向的槽宽度大于U字槽的第三直线部80、80。后述其形状的详情。
摆臂71以沿滑动槽5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的移动销45为旋转轴,绕移动销45在水平面内转动自如地轴支撑,并且设于比第一凸轮板73靠上方且比第二凸轮板75靠下方,即第一凸轮板73与第二凸轮板75之间。
摆臂71设有作为供移动销45贯通的孔的摆动中心82,且相对于移动销45在水平面内转动自如地轴支撑。
在摆臂71的一端,绕上下方向轴转动自如地轴支撑有向摆臂71的上表面侧凸出的第一导向辊83,且绕上下方向轴转动自如地轴支撑有与第一导向辊83同轴地向摆臂71的下表面侧凸的第二导向辊84。
在摆臂71的隔着摆动中心82的相反侧的另一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转动自如地轴支撑有向摆臂71的上表面侧凸出的第三导向辊85,且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转动自如地轴支撑有与第三导向辊85同轴地向摆臂71的下表面侧凸出的第四导向辊8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隔着摆动中心82位于对称的位置,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隔着摆动中心82位于对称的位置。另外,设定第一导向辊83、第二导向辊84、第三导向辊85以及第四导向辊86的直径全部相等。
第一凸轮槽72的弯曲部77、77及第一直线部76、76的宽度设为如下尺寸:与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的直径大致相等,且具有适度的间隙,能够使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在第一凸轮槽72内顺畅地滑动。构成为,如果设于移动部件52的移动销45沿滑动槽5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则摆臂71与移动销45一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沿设于第一凸轮板73的第一凸轮槽72移动。
第二凸轮槽74中的比滑动槽54靠左侧且朝向左方的直线状的U字槽的第三直线部80的宽度设为如下尺寸:与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的直径大致相等,且具有适度的间隙,能够使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在第三直线部80内顺畅地滑动,而且,构成为,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沿设于第二凸轮板75的第二凸轮槽74移动。
图12A及图12B表示抽屉21的开闭动作的中途状态,移动销45位于滑动槽54的大致中央,设于摆臂71的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与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相接。如果将连结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的线的方向称为摆臂71的方向,则摆臂71为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
即使抽屉21沿前后方向移动,移动销45沿着滑动槽5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于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均维持与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相接的状态,因此,摆臂71的方向不变,沿着滑动槽54与移动销45一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分别与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同轴配置,分别位于第二凸轮槽74的U字槽的两端的第三直线部80、80与中央弯曲部81的边界。从而,由于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一同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第二凸轮板75和容器25经由第二凸轮槽74的U字槽与移动销45一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使用图13,对在打开抽屉21时在全开位置的附近相对于门体34将容器25减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废弃盒抽屉单元24的局部俯视图。
图13的(a)表示以下状态:抽屉21位于全开位位置近前,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均与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相接,摆臂71朝向前后方向。在打开动作时,第二导向辊84先行向前方移动,在图13的(a)的位置位于第二直线部79与弯曲部77的边界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构成为移动销45移动抽屉21的移动量的3.2倍,因此,相对于抽屉21的打开动作,容器25加速到3.2倍向前方移动。
图13的(b)表示抽屉21从图13的(a)的位置沿打开方向移动了Z1的状态。移动销45的移动量X1是抽屉21的移动量Z1的3.2倍,X1=3.2×Z1。即,移动销45以抽屉21的3.2倍的速度移动。
此时,第二导向辊84从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移动到弯曲部77,因此摆臂71从前后方向摆动角度θ1。
第一导向辊83与第二导向辊84位于同心位置,因此第一导向辊83向第二凸轮槽74的U字形的第三直线部80的末端侧移动。从而,第一导向辊83与移动销45的前后方向的距离通过摆臂71的角度θ1的摆动而减少到乘以cosθ1得到的值。因此,如果将容器25的移动量设为Y1,则Y1<X1。即,容器25向前方的移动速度小于抽屉21的3.2倍,容器25减速。
图13的(c)表示抽屉21从图13的(b)的位置进一步沿打开方向移动了Z2的全开状态。移动销45与滑动槽54的前端抵接而成为止动件,因此抽屉21、容器25均停止全开位置的进一步向前方的移动。在图13的(c)中也是移动销45以抽屉21的移动量的3.2倍移动的结构,因此移动销45的移动量X2是抽屉21的移动量Z2的3.2倍,X2=3.2×Z2。由于第二导向辊84在第一凸轮槽72的弯曲部77的末端附近的第一直线部76移动,因此在全开位置的附近,第二导向辊84相对于抽屉21在前后方向上不移动,摆臂71从前后方向摆动角度θ2。第一导向辊83沿着第二凸轮槽74的U字形末端的第三直线部80的末端侧进一步移动,第一导向辊83与移动销45的前后方向的距离通过摆臂71的摆动减少到乘以cosθ2得到的值。如果将容器25的移动量设为Y2,则Y2<X2。作为θ2的一例,如果设为例如70゜左右,则由于cos70゜≈0.34,因此容器25的移动量相对于移动销45的移动量降低到约1/3,移动销45和容器25成为等速。
即,在全开位置附近,如果设为第一导向辊83位于第二凸轮槽74的U字形末端的第三直线部80,第二导向辊84位于第一凸轮槽72的弯曲部末端附近的朝向左方的第一直线部76,则向第一凸轮槽72的前方的移动量和向第二凸轮槽74的前方的移动量相等,因此,抽屉21和容器25彼此等速向前方移动至全开位置。
即,在如图13的(a)所示地摆臂71朝向前后方向沿着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移动时,容器25以抽屉21的3.2倍加速驱动,但是,通过如图13的(c)所示地在全开状态或在次之前使摆臂71摆动,从而容器25减速到与抽屉21等速。即,从图13的(a)所示的位置到图13的(c)为止的抽屉21的移动距离Z3是Z3=Z1+Z2,此时的容器25或废弃盒22的移动量Y3为Y3=Y1+Y2,在该Y3或Z3的范围内,容器25减速。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例,将Z3设为30mm~40mm左右。
换句话说,在打开抽屉21时,容器25从以抽屉21的3.2倍加速驱动的状态减速到等速驱动后,到达全开位置并停止。
在将抽屉21从全开位置向后方移动而开始关闭动作时,按照图13的(c)(b)(a)的顺序发挥作用,将容器25相对于抽屉21从等速驱动加速到3.2倍加速驱动后,相对于抽屉21以3.2倍的速度等速地向后方移动。
此外,以上对抽屉21的全开位置附近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抽屉21的全闭位置附近的作用从图13除了门体34在前后方向(图示左右方向)上形成对称的镜像。在关闭动作中到达全闭位置时的动作是图13的(a)(b)(c)的镜像的顺序,图13的(c)的镜像为全闭状态。伴随着抽屉21的关闭动作,容器25从加速到3.2倍速进行驱动的状态减速到等速驱动后,到达全闭位置并停止。
从全闭状态开始打开时,按照图13的(c)(b)(a)的镜像的顺序,容器25一边相对于抽屉21从等速加速到3.2倍速,一边进行打开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凸轮槽72和第二凸轮槽74从右侧观察形成U字形的方式,但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是作为左右对称形状,从左侧观察形成U字形的方式。
使用图14A及图14B对从抽屉21的全闭位置将门体34向前方抽出并将抽屉21移动到全开位置时的容器25的位移特性和速度特性进行说明。
图14A是表示抽屉21的移动量与废弃盒22或容器25的移动量的关系的图表,图14B是表示抽屉21的移动量与废弃盒22或容器25的移动量的比率即加速比的关系的图表。横轴表示抽屉21的移动量,左端表示全闭位置,右端表示全开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设定,如果从全闭位置到全开位置将抽屉21抽出250mm,则载置于容器25或容器25的废弃盒22向前方移动750mm。
在图14A中,横轴表示抽屉21的移动量或打开量,在全闭位置为0,在全开位置为250mm。纵轴表示容器25或废弃盒22的移动量,在全闭位置为0,在全开位置为750mm。
如根据图13所说明地,全开位置以及全闭位置的附近各自Z3的范围是容器25相对于抽屉21在等速与3.2倍速之间加速或减速的范围。在除此之外的范围中,容器25的移动量是相对于抽屉21的移动量成为3.2倍的恒定值的恒定速区间,因此图表为直线状,如果将抽屉21以恒定速度移动,则容器沿与抽屉21相同的方向以抽屉21的3.2倍速的恒定速度移动。
另一方面,在全闭位置附近的Z3的范围中,图表为向下侧凸出的曲线形状,在全开位置附近的Z3的范围中,图表为向上侧凸出的曲线形状。
在图14B中,纵轴表示容器25或废弃盒22相对于抽屉21的速度的比率,即加速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如果将抽屉21抽出250mm,则载置于容器25或容器25的废弃盒22向前方移动750mm,因此,平均的加速比为3。但是,由于全闭位置附近和全开位置附近的加速比小于平均的加速比,因此恒定速度范围中的加速比大于3。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例,为3.2。
另一方面,在从全闭位置开始打开时,是图13的(c)的前后对称(图示左右对称)的状态,抽屉21的速度和容器25的速度相等,因此加速比为1。然后,随着抽屉21打开,加速比増大,在打开Z3的位置成为与图13的(a)前后对称(图示左右对称)的状态,加速比为3.2,之后,容器25以恒定的加速比移动。
在从图13的(a)至到达(c)的全开位置附近的Z3范围中,容器25的加速比从3.2减小,在全开位置,抽屉21的速度和容器25的速度相等,因此加速比为1。
即,如图14B所述,就容器25相对于抽屉21的加速比而言,在全闭位置和全开位置,加速比是1,在Z3的范围中进行加减速,在Z3的范围以外的恒定速度范围中,加速比恒定为3.2。如果将抽屉21从全闭位置到全开位置以恒定速度打开,则容器25以按照图14B所示的加速比的速度特性进行打开动作。
不言而喻,在抽屉21的关闭动作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速比的特性在全开附近和全闭附近设为对称,因此容器25可逆地进行与打开动作时方向相反且相同的速度特性的关闭动作。
根据图15和图16对从全闭位置到全开位置的抽屉21的动作与容器25的移动量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5是废弃盒抽屉单元的侧视图,图16是俯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在图15的(a)和图16的(a)中,抽屉21位于全闭位置,容器25和废弃盒22位于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正下方的预定的位置。
如果将抽屉21的门体34打开L1’,则根据图14A所示的位移特性或图14B所示的加速比特性,容器在与抽屉21等速开始打开动作后进行加速,沿与抽屉21相同的方向移动L3’,到达图15的(b)或图16的(b)所示的开闭中途状态。
如果进一步地将抽屉打开到L1,则到达全开状态,容器25向前方加速移动后,减速到与抽屉21等速并移动L3,到达图15的(c)或图16的(c)所示的全开位置。
以上对从全闭状态到全开状态的打开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如果从图15的(c)或图16的(c)所示的全开状态将抽屉21向后方移动,则经过图15的(b)或图16的(b)所示的开闭中途状态到达图15的(a)或图16的(a)所示的全闭位置。即,为能够沿开闭两个方向可逆地移动的结构。
使用图17A及图17B对第一凸轮槽72和第二凸轮槽74的形状进行说明。图17A是表示摆臂71与第一凸轮槽72的关系的概略图,图17B是表示摆臂71与第二凸轮槽74的关系的概略图。在图17A及图17B中,摆臂71除了一部分图象省略外形线,简略地表现为作为摆臂71的转动中心的移动销45、设于摆臂71的一端的第一导向辊83和第三导向辊85及设于另一端的第二导向辊84和第四导向辊86的外形线、以及连结摆臂71的一端和另一端的假想直线。另外,随着移动销45、第一导向辊83、第二导向辊84、第三导向辊85以及第四导向辊86的移动,分别对对应的位置标记a~f的符号进行表示。
如以上使用图13所说明地,为如下结构:摆臂71绕作为转动中心的移动销45转动,配备于一端的第二导向辊84和配备于另一端的第四导向辊86沿着第一凸轮槽72移动,隔着摆臂71配备于一端的第一导向辊83和配备于另一端的第三导向辊85沿着第二凸轮槽74移动。
在图17A中,标记有符号a的位置与图13的(a)所示同样地为第二导向辊84a和第四导向辊86a均与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相接,摆臂71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
就从该位置到全开位置的容器25的移动量X3而言,如图13所示地为移动销45的移动量(X1+X2)与抽屉21的移动量(Z1+Z2)的差,因此,X3=(X1+X2)-(Z1+Z2)。
如果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则随着移动销45b向前方的移动,第二导向辊84b侵入第一凸轮槽72的弯曲部77,稍微向左方(图示上方)移动,摆臂71以移动销45b为中心转动,第四导向辊86b移动到比第二直线部79靠右方。如果进一步地移动销45经过45c、45d、45e,移动至到达45f的全开位置,则第二导向辊84经过84c、84d、84e,沿着弯曲部77移动到84f,另一方面,第四导向辊86经过86c、86d、86e,至86f,描绘从第二直线部79进一步向右方背离,直至到达抽屉21的全开位置为止沿着辊轨迹87的轨迹,摆臂71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至角度θ2。因此,期望以不阻碍第四导向辊86的沿着辊轨迹87的移动和与之相伴的摆臂71的转动的方式在第一凸轮槽72的第二直线部79的与弯曲部77的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的边设置将凸轮槽切口而成的缺口部78。或者,缺口部78、78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地形成为一体。
而且,第一凸轮槽72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对称的大致U字形,因此期望缺口部78也在前后方向上对称地设置一对。
在图17B中,标记有符号a的位置与图13的(a)所示同样地,是第一导向辊83a和第三导向辊85a分别和第二凸轮槽74的第三直线部80、80与中央弯曲部81的边界部分相接,且摆臂71朝向前后方向的状态。
就从该位置到全开位置的容器25的移动量X4而言,如图13所示,为移动销45的移动量(X1+X2)与容器25的移动量(Y1+Y2)的差,因此,X4=(X1+X2)-(Y1+Y2)。
以下,与图17A同样地,但是省略与符号b对应的位置,标记c~f的符号进行说明。如果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则随着移动销45c向前方的移动,第一导向辊83c侵入形成U字形的第二凸轮槽74中的设于前方的第三直线部80,并向左方(图示上方)移动,第三导向辊85c向右前方(图示左下方)移动。如果移动销45进一步地经过45d、45e,移动至到达45f的全开位置,则第一导向辊83经过83d、83e,沿着第三直线部80向左方(图示上方)移动到83f,第三导向辊85d、85e、85f在中央弯曲部81的内部沿着辊轨迹88移动,摆臂71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至角度θ2。在此,移动销45的向前方的驱动力从第一导向辊83经由第二凸轮槽74传递到容器25,因此期望中央弯曲部81设为相对于辊轨迹88在周围具有富裕地扩宽的形状,以使设于后方的第三导向辊85与第二凸轮槽74不相接。
另外,在关闭抽屉21时,设于摆臂71的后方侧的另一端的第三导向辊85沿着第三直线部80’向左方移动后,第一导向辊83在中央弯曲部81的内部沿着辊轨迹88’移动,因此,优选第二凸轮槽74设为在前后方向(图示左右)对称的形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打开抽屉21时,将加速移动的容器25在全开附近减速后成为全开状态,在关闭抽屉21时,将加速移动的容器25在全闭附近减速之后成为全闭状态,在除了全开全闭附近的中途区间,以比抽屉21增速的恒定速度移动容器25,因此,具有能够降低全开时和全闭时的容器受到的冲击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凸轮槽72和第二凸轮槽74是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大致U字形,且全开时和全闭时的减速的程度相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对称,也可以构成为,设为前后非对称的U字形,全开时和全闭时的减速的程度不同。
作为该一例,在打开抽屉21时,废弃盒22积存有废弃的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因此更希望增大全开时的减速,降低冲击,防止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的飞散,另一方面,在关闭抽屉时,由于供给空的废弃盒22,因此存在即使全闭时的冲击大,也没问题的情况。
实施例3
接下来,利用图19和图20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废弃盒抽屉单元24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表示废弃盒抽屉动作的侧视图,(a)表示全闭状态,(b)表示开闭中途状态,(c)表示全开状态。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具备旋转阻尼器65,且驱动单元36并非将容器25与抽屉21的开闭动作连动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是取而代之地具备相对于中间移动部件35将容器25电动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电动驱动单元36’。对于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附近具备:将在铅垂地设置的旋转轴孔89旋转驱动的马达轴朝向下方的作为驱动源的例如步进马达90;与马达轴一同旋转驱动的小齿轮91;以及与小齿轮91啮合而与第一带齿滑轮49一体旋转且齿数大于小齿轮91的第六齿轮92。
即,构成为,如果对步进马达90通电而马达轴旋转,则第一带齿滑轮49经由小齿轮91和第六齿轮92减速旋转,设于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部件52与带齿传送带51的一边一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设于移动部件52的移动销45沿着滑动槽5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容器25随着移动销4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使用图20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废弃盒22或容器25的抽屉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0的(a)的全闭状态下,抽屉21关闭,容器25位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后端附近且与步进马达90接近的位置。废弃盒22位于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2的正下方的预定的位置。
首先,如果操作者操作未图示的例如“废弃盒取出”操作按钮,则例如从微型计算机200产生驱动信号,使旋转步进马达90沿打开方向旋转驱动。
如果步进马达90沿打开方向旋转,则经由小齿轮91、第六齿轮92以及第一带齿滑轮49,带齿传送带51被驱动,设于带齿传送带51的一边的移动部件52向前方移动,移动销45沿着中间移动部件35的滑动槽54向前方移动。
步进马达90如果在驱动了预定的脉冲数后停止,则移动销45向前方移动L2,移动到滑动槽54的前端部而停止。在此,该L2是指带齿传送带51外周的进给量,例如是500mm左右。容器25和废弃盒22位于与门体34的后方接近的图20的(b)的容器取出准备位置。在该状态下,如果解除未图示的联锁,则成为操作者能够操作抽屉21的状态。
然后,如果操作者将抽屉21的门体34向前方抽出L1,则如图20的(c)所示,位于门体34的后方附近的容器取出准备位置的容器25或废弃盒22一同向前方被抽出。作为L1的一例,为250mm左右,废弃盒22被抽出到比前表面开口20靠前方而成为取出位置,可以容易地进行从容器25取出废弃盒22、向容器25安装空的废弃盒22。
若在将空的废弃盒22安装到容器25后关闭抽屉21,则成为图20的(b)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果操作者操作未图示的“废弃盒安装”操作按钮,则未图示的联锁发挥作用,然后,如果步进马达90沿关闭方向旋转驱动预定的脉冲数后停止,则移动销45向后方移动L2,容器25从取出准备位置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源,对使用步进马达9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步进马达90,也可以是所谓的伺服马达、直流马达,进一步地,也可以构成为,设置用于检测容器25的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的例如微型开关、光电开关,检测容器25的移动动作的完成并通知微型计算机200。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抽屉21的开闭动作时不是将容器25连动地加速驱动,因此在对抽屉21进行开闭动作时无需将容器25加速驱动的力,能够以更小的力开闭抽屉21,因此具有能够提供使用方便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另外,进一步地,通过在全开位置及全闭位置的附近将马达逐渐减速后停止,从而具有能够降低冲击,提供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将第一带齿滑轮49、第二带齿滑轮50以及带齿传送带51设于与抽屉21一体沿前后方向开闭的中间移动部件35,因此容器25的移动量,即预定的位置与取出位置之间的距离与设于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部件52的移动量相等,为抽屉21的移动量与设于抽屉21的带齿传送带51的外周的移动量的和,因此,具有能够扩大容器25的移动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将第一带齿滑轮49的旋转轴配置于中间移动部件的后边的附近,且将第二带齿滑轮50接近门体34地设于中间移动部件35的前端附近,因此具有以下效果:能够扩大第一带齿滑轮49与第二带齿滑轮50的间隔,进一步扩大基于带齿传送带51的移动部件52的移动距离,进一步扩大容器25或载置于容器25的废弃盒2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距离。
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将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撑抽屉21、容器25以及移动部件52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41、41、第二轨道43、43、第三轨道57、带齿传送带51不是互相上下重叠地载置,而是左右并列设置,因此,具有将驱动部薄型化,抑制上下的高度方向,能够将驱动单元36薄型化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中间移动部件35与门体34之间设置维持正交的位置关系的加强部件38,提高中间移动部件35与门体34的固定刚性,从而具有以下效果:抑制开闭抽屉21时的门体34向前后方向的倾斜变形,能够提供抽屉21开闭动作稳定的自动分析装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无论将抽屉21向前方移动时,还是向后方移动时,都使旋转阻尼器65减速旋转,产生具备速度依赖性的粘性阻力,因此,构成为在抽屉21的开闭动作时不会超过旋转阻尼器65的旋转速度的上限,产生依赖开闭速度的粘性阻力。如果操作者想要以高速开闭抽屉21,则阻力增加,能够抑制操作者以高速开闭抽屉21的操作,限制抽屉21的开闭速度,降低全开或全闭时的冲击,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自动分析装置1。
在本发明中,配置成,在承接板4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斜面93、94,第一支撑辊39在抽屉21的全闭时和全开时分别位于斜面93、94上,因此不追加特别的部件,通过由抽屉21的自重和斜面产生的分力在全开时产生打开力,在全闭使产生关闭力,由此具有使抽屉21在前后方向上稳定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说明的例子,不限于必须具备所说明的所有结构。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够对某实施方式的结构添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对于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符号说明
1—自动分析装置,2—试剂盘,3—试剂瓶,4—安全罩,5—样品搬送单元,6—样品分注单元,7—针头架(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供给单元),8—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搬送单元,9—恒温箱,10—样品分注针头,11—样品分注针头缓冲区,12—样品分注针头/反应容器废弃孔,13—反应溶液搅拌单元,14—反应容器,15—试剂分注移液管,15a—试剂分注位置,16—搅拌单元,16a—试剂搅拌位置,17—清洗单元,18—反应溶液吸嘴,19—检测单元,20—前表面开口,21—抽屉,22—废弃盒,23—试剂瓶装填口,24—废弃盒抽屉单元,25—容器,26—上表面开口,27—上板,28—前板,29—右侧板,30—左侧板,31—底板,32—后板,33—箱体,34—门体,35—中间移动部件,36—驱动单元,37—把手,38—加强部件,39—第一支撑辊,40—第二支撑辊,41—第一轨道,42—承接板,43—第二轨道,44—第三支撑辊,45—移动销,46—移动销承接孔,47—旋转轴A,48—旋转轴B,49—第一带齿滑轮,50—第二带齿滑轮,51—带齿传送带,52—移动部件,53—传动带固定部件,54—滑动槽,55—第四支撑辊,56—张紧辊,57—第三轨道,58—齿条,59—旋转轴C,60—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第三齿轮,63—旋转轴D,64—第四齿轮,65—旋转阻尼器,66—第五齿轮,67—旋转阻尼器固定孔,68—凸缘,69—容器后表面,70—减速单元,71—摆臂,72—第一凸轮槽,73—第一凸轮板,74—第二凸轮槽,75—第二凸轮板,76—第一直线部,77—弯曲部,78—缺口部,79—第二直线部,80—第三直线部,81—中央弯曲部,82—摆动中心,83—第一导向辊,84—第二导向辊,85—第三导向辊,86—第四导向辊,87—辊轨迹,88—辊轨迹,89—旋转轴孔,90—步进马达,91—小齿轮,92—第六齿轮,93—第一斜面,94—第二斜面,200—主计算机。

Claims (5)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其容纳分析装置;
容器,其配置于上述箱体内的预定位置;
开口部,其设于上述箱体,用于将上述容器进出上述箱体的内外;
操作部,其为了经由上述开口部进行上述容器的进出而被操作;
搬送机构,其与上述操作部的动作连动,将上述容器从上述预定位置搬送到容器取出位置;以及
变速机构,其使上述操作部的动作量比上述容器从上述预定位置移动到上述容器取出位置的量小,
上述容器进出时的上述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和上述容器的移动方向相同,
上述搬送机构设置有:
第一轨道,其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箱体和上述操作部,且沿上述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延伸;
第二轨道,其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操作部和上述容器,且沿上述容器的移动方向延伸;
中间移动部件,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二轨道设置于该中间移动部件;
传动带,其挂设于设于上述操作部的一对滑轮之间进行巡回;
传递单元,其将上述操作部的动作传递到上述滑轮的旋转;以及
连结部件,其与上述传动带的巡回连动,移动上述容器,
在上述连结部件的一端向上设置有移动销,
在上述容器的底面,从下方贯穿设置有与上述移动销嵌合的移动销承接孔,
在上述中间移动部件上设有沿上述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上述移动销从下方向上方贯通上述滑动槽而沿上述前后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滑轮铅垂地设置旋转轴,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一对上述第一轨道,其隔着上述旋转轴设于上述传动带的外侧;以及
一对上述第二轨道,其隔着上述第一轨道设于上述第一轨道的外侧,
上述第一轨道、上述第二轨道以及上述传动带不是互相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是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粘性阻力赋予单元,该粘性阻力赋予单元在上述操作部或上述容器的开闭动作的整个范围,赋予依赖于开闭动作速度的粘性阻力。
4.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其容纳分析装置;
容器,其配置于上述箱体内的预定位置;
开口部,其设于上述箱体,用于将上述容器进出上述箱体的内外;
操作部,其为了经由上述开口部进行上述容器的进出而被操作;
马达,其设于上述操作部;
第一搬送机构,其利用上述马达将上述容器从上述预定位置搬送到上述开口部的附近的容器取出准备位置;以及
第二搬送机构,其随着上述操作部的动作将上述容器从上述容器取出准备位置搬送到容器取出位置,
上述第一搬送机构具备第一轨道,该第一轨道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箱体和上述操作部,且沿上述操作部的移动方向延伸,
上述第二搬送机构设置有:
第二轨道,其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操作部和上述容器,且沿上述容器的移动方向延伸;
中间移动部件,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二轨道设置于该中间移动部件;
传动带,其挂设于设于上述操作部的一对滑轮之间进行巡回;
传递单元,其将上述马达的旋转动作传递到上述滑轮的旋转;以及
连结部件,其与上述传动带的巡回连动,移动上述容器,
在上述连结部件的一端向上设置有移动销,
在上述容器的底面,从下方贯穿设置有与上述移动销嵌合的移动销承接孔,
在上述中间移动部件上设有沿上述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上述移动销从下方向上方贯通上述滑动槽而沿上述前后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对滑轮铅垂地设置旋转轴,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一对上述第一轨道,其隔着上述旋转轴设于上述传动带的外侧;以及
一对上述第二轨道,其隔着上述第一轨道设于上述第一轨道的外侧,
上述第一轨道、上述第二轨道以及上述传动带不是互相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是并列设置。
CN201880058587.8A 2017-11-08 2018-08-22 自动分析装置 Active CN111051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5202 2017-11-08
JP2017215202A JP6946150B2 (ja) 2017-11-08 2017-11-08 自動分析装置
PCT/JP2018/031050 WO2019092949A1 (ja) 2017-11-08 2018-08-22 自動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1893A CN111051893A (zh) 2020-04-21
CN111051893B true CN111051893B (zh) 2023-12-29

Family

ID=66438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8587.8A Active CN111051893B (zh) 2017-11-08 2018-08-22 自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63422A1 (zh)
EP (1) EP3709027B1 (zh)
JP (1) JP6946150B2 (zh)
CN (1) CN111051893B (zh)
WO (1) WO20190929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1899A (zh) * 2019-08-06 2022-05-24 徕卡生物系统成像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导轨系统、无扬声器音频系统和电磁辐射屏蔽的数字病理装置壳体
JP7397988B2 (ja) * 2020-07-01 2023-12-1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搬送容器および搬送方法
CN112412376B (zh) * 2020-11-23 2023-03-31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地质勘探用岩心提取钻具
EP4343337A1 (en) 2021-05-20 2024-03-27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Container disposal unit,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disposing of used reaction container of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N116938051B (zh) * 2023-09-19 2023-12-19 山东乐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智能恒转速源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3367A (ja) * 1993-07-30 1995-02-14 Toray Ind Inc 自動分析装置
CN201707340U (zh) * 2010-04-29 2011-01-12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轨道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JP2011027663A (ja) * 2009-07-29 2011-02-10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1122562A1 (ja) * 2010-03-30 2011-10-06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203658378U (zh) * 2014-01-21 2014-06-18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吸样头连续装载及卸载机构
CN203825022U (zh) * 2013-12-16 2014-09-10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JP2015068701A (ja) * 2013-09-27 2015-04-13 東ソー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CN205374483U (zh) * 2016-02-24 2016-07-06 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设备
WO2017057178A1 (ja) * 2015-09-28 2017-04-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7072304A (ja) * 2015-10-07 2017-04-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26503A (en) * 1946-05-31 1950-10-17 Watson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oor
JPH09127127A (ja) * 1995-10-31 1997-05-16 Hitachi Ltd 使い捨てチップの回収装置
DE60029356T2 (de) * 2000-03-15 2007-02-15 Hitachi, Ltd. Automatischer analysator und für ihn genutzte teilenachschubvorrichtung
JP2002233424A (ja) * 2001-02-08 2002-08-20 Haimekku:Kk 昇降可能な着脱式引出し機構
KR20050072298A (ko) * 2004-01-06 2005-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JP2007046956A (ja) * 2005-08-08 2007-02-22 Juki Corp 分注装置
US9164115B2 (en) * 2012-03-16 2015-10-20 Trinity Biotech, primus Corporation High-speed, automated chromatographic analyzer for determination of nonglycated and glycated proteinaceous species in blood samples
EP3379254B1 (en) * 2017-03-20 2021-08-18 F. Hoffmann-La Roche AG Secondary solid waste container for solid waste of an analyz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3367A (ja) * 1993-07-30 1995-02-14 Toray Ind Inc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1027663A (ja) * 2009-07-29 2011-02-10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WO2011122562A1 (ja) * 2010-03-30 2011-10-06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201707340U (zh) * 2010-04-29 2011-01-12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轨道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JP2015068701A (ja) * 2013-09-27 2015-04-13 東ソー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CN203825022U (zh) * 2013-12-16 2014-09-10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03658378U (zh) * 2014-01-21 2014-06-18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吸样头连续装载及卸载机构
WO2017057178A1 (ja) * 2015-09-28 2017-04-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7072304A (ja) * 2015-10-07 2017-04-13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205374483U (zh) * 2016-02-24 2016-07-06 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自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46150B2 (ja) 2021-10-06
JP2019086418A (ja) 2019-06-06
CN111051893A (zh) 2020-04-21
EP3709027A1 (en) 2020-09-16
EP3709027A4 (en) 2021-08-25
US20210063422A1 (en) 2021-03-04
EP3709027B1 (en) 2024-01-17
WO2019092949A1 (ja) 201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1893B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11033262B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2472267B1 (en) Cuvette supplying device and specimen analyzer
JP5373560B2 (ja) 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検体分析装置
JP6581483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JP5850625B2 (ja) 分析装置及び位置確認方法
EP1857820A2 (en) Sample analyzer
EP3508858A1 (en) Sampl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ample measurement device
JP2013145211A (ja) 分析装置
JP6011156B2 (ja) 検査チップ
JP7157056B2 (ja) 試料分析装置
JP5378284B2 (ja) 容器供給装置及び試料分析装置
WO2014034764A1 (ja) 試薬容器および検査チップ
JP2014153104A (ja) 磁気分離撹拌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
JPH11183484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619928B2 (ja) 把持装置、搬送装置、及び分析装置
JP2017083269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7280222A (zh) 容器废弃单元、具备该单元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过的反应容器的废弃方法
JP702285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消耗品供給装置および消耗品供給方法
JP6685441B2 (ja) 検体測定方法
JP2014119424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8165722A (ja) 検体分析装置
JP2020186997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6033454A (ja) 検査チップ
JP2014048194A (ja) 検査チップおよび検査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