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2554A -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2554A
CN111032554A CN201880050794.9A CN201880050794A CN111032554A CN 111032554 A CN111032554 A CN 111032554A CN 201880050794 A CN201880050794 A CN 201880050794A CN 111032554 A CN111032554 A CN 111032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drive
lever
friction body
rotor
swiv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0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2554B (zh
Inventor
科里纳·卡尔
勒内·霍尔茨
利奥波德·拉什巴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tur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ittur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tur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Wittur Hold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03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2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2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电梯制动装置(31)的辅助驱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能被贴抵到制动轨(17)上的摩擦体(10)、转动体、弹簧件(6)和至少一个电磁体(15)以及用于传递该转动体的转动运动至电梯制动装置(31)的传动部件(22,23),其中,该摩擦体(10)能相对于该转动体移动地且与之一起能绕位于该摩擦体(10)外的主轴(2)转动地被保持在该转动体上,其中,摩擦体(10)在弹簧件(6)卸压或压缩下能从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被置于其在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和反之,其中,至少一个电磁体(15)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将摩擦体(10)保持在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在其第二开关状态中放开摩擦体,从而摩擦体(10)在弹簧件(6)的作用影响下离开至少一个电磁体(15)运动至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能通过摩擦配合方式抵靠所述制动轨(17),其中,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在电磁体和该电磁体所吸合的部件之间存在气隙,其中,摩擦体(10)、转动体、主轴(2)和制动轨(17)彼此相对布置,从而摩擦体(10)使转动体在出现于其上的摩擦力作用下如此绕主轴(2)转动靠近该制动轨(17),即,摩擦体(10)自制动轨(17)又返回到其在转动体上的以下位置,该位置相较于距其动作位置更靠近其备用位置或者对应于其备用位置,并且此时该气隙被减小或消除,电磁体必须越过该气隙吸合摇杆的其对应的一端。

Description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新型的限速器用辅助驱动装置以及一种配备该辅助驱动装置的电梯和目前仅在说明书中提到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电梯限速器有以下功能,即,发现不允许的电梯轿厢行驶状态且随后启动制动装置或制动安全装置,其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被触发则强制执行电梯轿厢制动,这种制动通常招致制停。以下,对于如下实情总体采用术语“电梯制动装置”,其优选表示在轿厢和/或对重上的“制动安全装置”,但其广义上也能表示“制动装置”,除非另有所述。
早就采用了呈连续钢丝绳环形式的限速器。钢丝绳环在底坑区域并在井道头区域中分别被引导经过导向轮。钢丝绳环的一个回行段连接至轿厢,确切说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机构。其中一个导向轮一般被设计为速度相关的锁止件。正常行驶运行中,钢丝绳环的一个回行段被轿厢带动,速度没有高到致使其中一个导向轮锁死。在超速情况下,用于环绕状钢丝绳环的至少一个导向轮锁死。环绕状钢丝绳环的固定于轿厢上的回行段由此保持缩在轿厢后。在该回行段与轿厢之间出现相对运动。由此,所述回行段以为此所需的相对大的力操作电梯制动装置,这是因为利用该钢丝绳环回行段与轿厢之间的相对运动,而施加所述大的力并不需要特别大的驱动装置。
这样的限速器经受住考验,但招致相当高的结构成本。另外,环绕状钢丝绳环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希望有的,因此,它例如在用于玻璃电梯、即在玻璃井道中移动的电梯时不够美观。
作为前述类型的所述已知限速器的替代方式,也已提出如下限速器,其为了产生触发电梯制动装置所需的力而操纵其它形式的辅助驱动装置。
大多数此类辅助驱动装置与至少一个电磁体合作。它们的缺点是,它们须在被触发后人工复位,因为被电磁体吸合以将辅助驱动装置保持在备用位置的构件在被触发后与至少一个电磁体相距甚远,以致电磁体无法又单独越过所述气隙地吸合所提到的构件。为此,至少需要尺寸设定得很大的电磁体。这是不利的,因为制造和运行成本由此升高(耗电)。
构成出发点的现有技术
在EP 2 837 592中公开了已考虑所述问题的一个专利申请。
在此,作为在空间上和就壳体而言相对于电梯制动装置完全分开的辅助驱动装置,设有滑座,该滑座通过拉杆连接至该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杆。
该滑座配备有两个可转动的摩擦衬片座。两个摩擦衬片座均在其下端可转动安装。它刚好在其支承点上方通过弹簧被压向制动轨。一个杠杆作用在摩擦衬片座的对置端,该杠杆与在正常工作中被电磁体吸持的盘连接。因此,所述杠杆克服各自弹簧力将摩擦衬片座保持在其气隙位置中。一旦电磁体为了触发电梯制动装置被断电,则它放开所述盘。由此,弹簧能将摩擦衬片座压到制动轨上,使得摩擦衬片在制动轨与摩擦衬片座之间楔紧。此时出现的摩擦力使滑座开始移动并造成滑座相对于电梯制动装置的相对运动。在此相对运动过程中,滑座通过将其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的至少一个拉杆施加启动电梯制动装置所需的拉力。同时,在触发过程中摩擦衬片在摩擦衬片座和制动轨之间的楔紧作用不断增强,导致摩擦衬片座朝向其气隙位置被压离制动轨一段距离。由此,所述盘又被移近至电磁体,使它能不越过气隙地又被电磁体吸引,以便停用和重启轿厢或对重。
该辅助驱动装置是相当复杂的且有可能易出故障。尤其是需要特殊形成的活动的摩擦衬片座,其为摩擦衬片提供坡状配合面,摩擦衬片为了与制动轨楔紧而能支承在坡状配合面上。所出现的摩擦状况不仅取决于摩擦衬片和制动轨之间的接触状况,也取决于摩擦衬片与摩擦衬片座之间的接触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问题
与此相应,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最好电控的限速器的辅助驱动装置1,它在其以简单手段触发后保证了电梯安全装置和/或制动装置的很可靠操作,也无需人工修正通过单纯沿反向重启轿厢而又能可靠停用。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所述任务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辅助驱动装置1来完成。
与此相应,提出一种用于操作电梯制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1,该电梯制动装置与之最好完全单独且于是在空间实体上分开并用于控制电梯轿厢运动。在所述意义上,“完全单独”一般是指辅助驱动装置1仅通过一个或多个呈一个或多个杆、钢丝绳等形式的操作部件与电梯制动装置连接,该操作部件越过辅助驱动装置1与电梯制动装置之间距离地将由辅助驱动装置1所产生的操作力供应给电梯制动装置。电梯制动装置最好是指一种轿厢安全和制动装置,但或许也仅是指安全装置或仅是指制动装置。
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具备至少一个可摩擦贴靠在制动轨上的摩擦体以及转动体,该摩擦体可相对其移动地且与其一起绕设于摩擦体外的主轴转动地保持在其上。就是说,该转动体规定了摩擦体沿之运动的圆形运动轨迹,此时它与转动体一起转动,该转动体一般沿着原则上相同的圆形运动轨迹运动。但在此,摩擦体沿之运动的所述圆形运动轨迹的半径对于摩擦体不是恒定的。取而代之地,它是可变的,因为该摩擦体可相对平移移动地被保持在转动体上(或许附加地且与其相对于转动体的转动运作无关地),从而它能相对于转动体或在转动体上运动至不同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其距主轴的最短距离增大或减小。
不管怎样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组件被设计成该摩擦体在其接触到制动轨后通过在那里出现的摩擦力而连同转动体进一步挤入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存在着标志主轴和摩擦轨之间最短距离的线。理想地,摩擦体此时处于其触发最终位置,从而所述线处于其中心,至少基本上或摩擦体在轿厢行驶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的±25%。
此外,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具备由一个或多个单独弹簧构成的弹簧件和至少一个电磁体以及用于将转动体或摩擦体的转动运动传递至电梯制动装置的传动部件。
此时如此设计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即,摩擦体可在弹簧件卸压或压缩情况下从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被置入其在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和反之。此时所述至少一个电磁体如此布置和设定尺寸,即,它在其第一开关状态将摩擦体吸持在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中并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如此放开摩擦体,从而使该摩擦体在弹簧件作用影响下离开至少一个电磁体地运动到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中并且依靠摩擦配合抵靠在制动轨上。
不管怎样,辅助驱动装置的特点是,该摩擦体、该转动体、该主轴和在通过其凸缘、安装孔等预定地按规定安装辅助驱动装置时该制动轨如此彼此相对布置,即,在该制动轨上按规定摩擦时该摩擦体在其上出现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如此使转动体绕主轴转动接近制动轨,即,该摩擦体自制动轨又被回压至在转动体上的如下位置,相比于靠近其动作位置,该位置更理想地至少75%地更接近其备用位置。
于是,电磁体可以越过明显缩小的气隙地吸合并最终由此很高效地又将摩擦体吸至其备用位置,而电磁体尺寸不必设定为比单纯吸持就位所需大许多。
在此更显然优选的是甚至如此设计该结构,即,摩擦体又被压回至如下位置,该位置完全对应于其备用位置。
不管怎样,辅助驱动装置1被设计成是自动工作的。一旦触发,转动体随摩擦体的转动和摩擦体相对于转动体的所述运动在摩擦体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完全单独进行,此时辅助驱动装置1还是按规定启动电梯制动装置并且还是在轿厢由此停止之前。
本发明的其它设计可能方式
被证明很有利的是,该辅助驱动装置作为转动体具有转动杆或者该转动体包括转动杆,它在其一端区域内可转动地保持在主轴承上并在其另一端上装有该摩擦体。这种转动杆是用于强制转动体沿具有可变半径的圆形运动轨迹运动的特别简单的手段,它沿该圆形运动轨迹运动到在主轴与制动轨之间的总在缩小的最短间距的区域中。
理想地,摩擦体可相对于转动杆转动地铰接在转动杆上。通过这种方式,它能单独地总是精确取向,从而它以其接触面无歪斜地贴靠制动轨。
该转动杆适当地借助弹簧件的力或克服弹簧件的力可伸缩。还优选的是如此设计该转动杆和主轴,即,该转动杆借助并克服弹簧件的力地可相对于主轴承移动,由此位于主轴承和摩擦体之间的该转动杆的长度是可变的。
特别有利的是该主轴承为此包括可绕主轴承轴线HLA转动的轴承套,轴承套理想地完整围绕其整个周面地包围转动杆并且在转动杆纵轴线SSL的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通过这种方式,转动杆能以简单手段被很精确地引导。其最好在主轴承和摩擦衬片之间最短距离上起效的长度可以很简单地调节,做法是转动杆在当前合力作用下或多或少深入地移动穿过轴承套。
该转动杆适当地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至少在轴承套的且还尽可能是弹簧件的工作区域内,即便(不太优选)也可能是多边形横截面例如八角形横截面。此时尤其有利的是该转动杆具有比较细长的第一杆部和尽量一体地与之相接的不太细长的第二杆部。此时,第一杆部穿过至少一个弹簧件、理想地是一个或多个螺旋弹簧或者一个或多个盘簧。在它又从弹簧件伸出的地方,它穿过轴承套。这很简单地赋予弹簧件其效力,做法是弹簧件在一侧直接或通过设于其间的弹簧座支承在第一和第二杆部之间的阶梯部上并且在另一侧支承在轴承套,或许中间设有弹簧座。
已被证明尤其有利的是,该电磁体如此直接或间接地或者借助固定在转动杆上的底座安装在转动杆上,即,它可与之一起来回转动。
这种安装用于该电磁体与转动杆的当前转动状态无关地总是相对于转动杆最佳地定位。这简化了以下目的的达成,即,使用一个尽可能小的电磁体就够了,因为任何时候都不必越过明显的气隙进行吸合。
一个特别有利的、就此不仅在从属权利要求意义上、也单独地就并列权利要求而言要求保护的实施方式的特点是,用于将摩擦体保持在备用位置的电磁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至少一个与转动杆相接合的摇杆压迫转动杆,其中,与电磁体作用于摇杆的点或区域相比,所述转动杆与摇杆相接合的点或区域具有更小的相对于摇杆的支承孔或支座的有效杠杆臂。这样一来,通过杠杆作用定律得到电磁体所能施加的有效力的增大。即,反推出能使用只吸收较少电流的较小电磁体,此时它将摩擦衬片(在常规行驶运行中)保持在备用位置中。或是所用电磁体的尺寸不变但允许施加较大的吸持力,这使得在制停后轿厢自动再起动变得容易,做法是提供更高安全性以防止转动杆偶然又脱离电磁体的“吸持”。在此所涉及的并列权利要求情况下要求一种最好总是做到的带有辅助驱动装置的电梯限速器,其具有本段落的特征。
不管怎样都尤其有利的是,摇杆的纵轴线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转动杆的纵轴线SSL延伸。
理想地,所述至少一个摇杆借助其支承孔或支座可转动地铰接在拉杆上,拉杆本身可转动地铰接在主轴上,因此它可以跟随转动杆的运动,或者说因为相应的连接而必然强制随动。这导致了摇杆的铰接点和进而摇杆本身总是理想地定位,这将促成目标的达成。
此时理想的是,摇杆的纵轴线与转动杆的纵轴线包夹出最多25°、更好是最多15°的角度,由此保证了摇杆的铰接点不是设置在转动杆旁边,而是设于转动杆的上方或下方。
被证明特别有利的是,该转动体包括一个且最好或大多至少两个框件,框件可绕主轴转动地安装。它们此时如此连接至该转动杆,即,它们最好总是与转动杆一起转动,在这里,该转动杆容纳在所述至少两个框件之间。所述框件使得操作部件没必要直接安装在转动杆上,该操作部件直接与电梯制动装置建立连接并且将会妨碍该转动杆的所需的可移动性。该转动杆要完成的任务和与电梯制动装置直接机械连接的任务被如此脱离关联,即,每个部件可以专攻于尽量最佳地完成其特定部分任务。
为此,这两个框件最好通过呈杆状的连接件相互连接,其纵轴线平行于所述主轴延伸并且最好穿过该转动杆的长孔,其中,“长孔”是指任何保证所需的转动杆可移动性的且招致所需连接的开口。
特别有利的是如此设计辅助驱动装置,即,在按照规定地将辅助驱动装置安装在电梯或其轿厢上时,其摩擦体贴靠将导轨支承面相连的导轨表面,轿厢导向轮或对重导向轮和或许电梯制动装置的制动楔或制动辊按照规定贴靠在该支承面上。
为了实现上述解决方而特别有利的是,在这两个框件之间完全或部分容纳起到制动轨作用的导轨,最好包含多个部段,其在转动杆纵轴线方向上突出超过位于两者件的转动杆。所述设计使得摩擦体可以与导轨的如下表面磨擦配合变得相当简单,该表面将该导轨的与导向轮、制动楔等接触的两个支承面相连并基本垂直于它们取向,其中,该操作力还是能在最短距离上没有无效的“斜拉”地被传递至两侧抵靠在所述导轨支承面上的制动楔或制动辊。
在实现上述内容时,在框件的其间容纳所述导轨的末端上分别最好可转动地安装至少一个操作部件,它将由辅助驱动装置产生的操作力传递至电梯制动装置。
在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一个替代设计范围内规定,一个转动杆及其主轴、更好是两个转动杆及其主轴安装在可相对于轿厢和/或轿厢框最好在至少两个轨道上移动的滑座上。在滑座本身上安装有操作部件,用于将由这个或这些转动杆及其摩擦体产生的操作力传递至电梯制动装置。
通过所述滑座保证很精确的引导,其允许电梯制动装置的高度精确的操作。
在需要较高的操作力且因此两个或更多个转动杆并行工作、尤其是反向定位地作用于一个导轨上的两个对置接触面的情况下,滑座表现出其显著优势。转动杆在滑座上的共同支承于是保证了电梯制动装置的所有的制动楔或制动辊总是承受相同的操作力,并且这在由这一个辅助驱动装置甚至操作多个电梯制动装置时正合适。
理想地,该滑座上针对每个主轴如此装有支承箍,即,该主轴的一端被安装在滑座上,该主轴的另一端被安装在支承箍上。为此,通过简单的方式可以实现主要负责或甚至单独负责精确引导的主轴的稳定安装。
该滑座上针对每个转动杆优选装有止挡箍,其最好与滑座一起形成可供各自转动杆穿过的窗口。此时,该止挡箍形成止挡,其在辅助驱动装置被启动的情况下限定转动臂的转动角度,使得转动臂在到达止挡后使滑座运动。
也要求保护一种电梯装置,其具有电梯驱动机构、在轨道上被引导移动的轿厢、电梯制动装置和操作它的限速器以及用于启动限速器的电子行驶状态监测器。要求保护的电梯的特点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与限速器的电子行驶状态监测器一起形成。
也要求单独保护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在电梯限速器中作为与能量源无关的功率驱动机构以获得启动电梯制动装置所需要的操作力的用途。
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工作方式和设计可能方式来自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
附图列表
图1以从侧面看的中间纵截面图示出处于备用位置的辅助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1a剖切开地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因此能清楚看到转动杆。
图2以从前上方看的立体图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
图3示出紧接在启动之后的根据图1的实施例。
图3A示意性示出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摩擦体如何贴靠在用于轿厢或对重的导轨上。
图4示出在通过辅助驱动装置启动电梯制动装置结束时的根据图1的实施例。
图5以从前上方的立体图示出根据图4的实施例。
图6从上方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
图7从上方看地示出处于备用位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8从侧面看地示出紧接在其启动后的根据图7的实施例。
图9示出在触发过程中在转动杆到达上止挡的时刻的根据图7的实施例。
图10示出在滑座启动运动后的第二实施例。
图11以立体图示出图7。
图12示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13在竖向上从上方示出第二实施例。
图14以中心纵截面示出一个简化的(非优选)实施方式。
图15从前方看地示意性示出处于“分解”状态的图14的局部。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
基本概念
辅助驱动装置1被用于构成应用在电梯中的新型限速器。它在此是所谓的电梯限速器。如此提供它,即,它准备好安装到电梯的轿厢和/或对重上。
辅助驱动装置1根据需要(比如在发现必须上报给控制装置的不允许的轿厢行驶状态时)使最好完全单独地由其执行的电梯制动装置或电梯安全装置作出应对,其将轿厢制动或使其完全停止即制停。
辅助驱动装置1从轿厢动能中汲取为此所需的操作能量。辅助驱动装置1的至少一个摩擦体因为其接触制动轨而将其部分转化为摩擦力,该摩擦力作为操作力或触发力被用于电梯制动装置或电梯安全装置。但此时辅助驱动装置1是如此设计的,即,它只能施加电梯轿厢制动或制停所需的制动功率的一小部分,即,单独来看,不会凭借其自身固有的制动作用显著影响轿厢速度。
主轴
根据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具备主轴2,其最好固定于轿厢上地安装在轿厢上,就像结合图5能看到的那样。图5示出优选的、因为很省地且在玻璃电梯情况下基本让外部观看者看不到的安装,即,安装在轿厢被保持于其内的所谓轿厢框或“吊索”的两个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间隔的横梁Q之间的间隙内。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述横梁是两个上横梁。为了更容易理解而要指出的是,例如在图2中仅示出两个横梁之一,而朝向观察者的前横梁Q被拆下,以允许完全看到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
还值得注意的是,能在图2中清楚看到的限定主轴2的轴销一旦安装完成,则在其一侧锚固在一个横梁Q上并在另一侧锚固在另一横梁上。
框件
辅助驱动装置1还包括两个可绕主轴2转动地安装在主轴处或主轴上的框件3。每个框件3最好被设计成板或金属板状。即,它是如下构件,其具有两个主表面H和还另有副表面N。此时优选的是,两个主表面H就面积而言均至少是每个副表面N的15倍。
除了形成按照规定发挥作用而始终所需要的轴容纳部的孔外,形成框件3的板例如为了减轻重量还可以具有冲切窗口或类似结构。
两个框件3完全或至少基本相互平行地取向。在它们之间容纳稍后还将详述的转动杆4。框件3可以用于在它们之间支承稍后还将详述的转动杆4。一般,所述框件分配由转动杆4或其摩擦体10产生的操作力。至少一个、更好是两个框件3又将其操作力传递给电梯的至少一个制动装置和/或安全装置。为此,一般可转动地铰接在这个或这些框件3上地设有一个或多个操作部件22或23,随后还将对此详述。
转动杆
转动杆4最好以其一个最外端也可转动地安装在主轴2上。
在剖切开的图1a的中能最佳看到转动杆4的准确结构。
转动杆4最好设计成是一件式的并且最好具备柱形、方形或多边形的横截面,例如呈六角形或八角形。或者可以想到伸缩两件式设计结构。
在任何情况下,转动杆是长度可变的,或者说转动杆4的以下部段是长度可变的,其位于转动杆4在主轴2上的铰接点与被保持在转动杆4上的摩擦体10之间。即,在考虑这两个替代可选方案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概括地讲:转动杆4相对于主轴2是长度可变的并且从一个较长状态转变至一个较短状态和反之。
所述转动杆4的特点最好是,其在其纵轴线LS方向上的延伸尺寸是其垂直于其纵轴线的最大延伸尺寸的至少6倍,该纵轴线LS一般完全或至少基本与在主轴2和稍后还将详述的摩擦体10或其支承孔之间的直接连线或最短连线相同,该支承孔用于将摩擦体10转动安装在转动杆4上。
如人们结合图1a清楚看到地,转动杆4最好穿过本身可绕主轴转动地保持的轴承套5。转动杆4为此具备最好减小直径或减小横截面的第一杆部7,其可相对于轴承套移动地穿过该轴承套,由此该转动杆在上述意义上是长度可变的。
理想地,弹簧件被穿设到第一杆部7上,尤其当被设计成螺旋弹簧时。
第二杆部8最好与第一杆部7相接。第二杆部大多具备较大的直径或横截面。弹簧件在其一侧最好支承在轴承套上并在其另一侧最好支承在第一杆部7与第二杆部8之间的过渡部上,或许中间垫有在图1a中未被示出的弹簧座。
要注意的是,螺旋弹簧的使用因其简单而可靠的“穿引式”安装而在结构上是特别有利的。但理论上也可想到其它弹簧件6,比如盘簧组或多个螺旋弹簧。
在其背对螺旋弹簧或弹簧件6的末端,第二杆部8过渡至摩擦体侧的支座或支承孔24,摩擦体10大多借助相应的销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或支承孔上,该销穿过摩擦体10和转动杆。摩擦体10可以具备U形设计,在这里,U形腿朝向转动杆敞开。于是,转动杆插入摩擦体中。
最好,该摩擦体配设有特殊的摩擦衬片,比如呈就像应用在汽车行业中的例如无石棉的矿物摩擦衬片的形式,或者由有色金属或轴承金属构成。
如也结合图1a最佳看到地,杆部8有利地配备有长孔11,其功能稍后还将详述。
如人们结合图5但也结合图1看到地,两个框件3通过连接件12相连。该连接件最好是柱形或多边形的销,它在其纵轴线方向上是在所有其它方向上至少10倍长并且适当地被固定或者说铆定或螺纹固定在两个框件3上,从而其纵轴线13平行于主轴2延伸。连接件12穿过长孔11(或有间隙),从而转动杆4的可移动性或可压缩性和可延长性在由长孔限定的极限范围内不受妨碍。因此,通过长孔11连同连接件12和其本身与制动装置和/或安全装置连接的框件3来防止转动杆4在任何时刻处于不允许的位置,例如因为它从如图1所示的位置还继续“向下”掉落或“向下”转动。
如前文已经描述地,转动杆4由此如此与两个框件3相连,即,它们总是共同执行转动,可能因在长孔11和连接件12之间的一定间隙而出现的完全无关的小的不精确性忽略不计。
由框件3和转动杆4构成的至少三层的“夹层物”因此形成一种结实耐用的且以良好限定的方式转动的机构。
保持磁体和其对应的杠杆传动
此外,一般设置有磁夹头14,其大多固定联接至转动杆4并因此与它一起来回转动,再次参见图1a。磁夹头14上装有电磁体15(或多个电磁体,这没有分别重新说明),其通过例如在图1中说明性示出的供电线16被供电。
电磁体15能够克服弹簧件6弹力地将转动杆4固定在其较短状态中,就像图1所示的那样。
该位置将被称为备用位置。
摩擦体10在此位置中保持与制动轨17有一段距离,该制动轨可以是单独的制动轨,而本来就有的用于轿厢和/或对重的导轨一般同时用作制动轨。
如果人们与此相关地将视线投向图3和图3a,则人们能看到摩擦体10优选与导轨T形柄的背对T形横臂的端侧彼此配合。因此,它不必抵靠真正的制动楔或制动辊所抵靠的且轿厢导向轮也贴靠的其中一个表面25,再次见图3a。这种特殊支承有以下优点,摩擦体10与摩擦面合作,该摩擦面仅为此单独备用,因此有可能根本未受到其它功能件(如安全楔、制动辊、导向轮及其潜在磨损)的影响,它们会影响到在做出反应时在制动轨和辅助驱动装置1的摩擦体10之间出现的摩擦值。
不管怎样,特别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转动杆4具备大的、被完全置于弹簧件偏置作用下的长度可变性。因此缘故,在图3a中用参考字母P标示的双箭头的方向上的高达±7.5毫米的轿厢引导误差并无作用。
特别有利的是,电磁体15未直接作用于转动杆,而是通过增强保持力的杠杆结构。
为此,在此情况下设有拉杆18,拉杆本身可绕主轴2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在其背对主轴2的一端,拉杆18上设有支承孔19,摇杆20借此可转动地铰接在拉杆上。
摇杆20同时通过支承孔21可转动地被安装在转动杆4或其杆部8上。理想地,相比于靠近电磁体15的铰接点,支承孔21尽可能50%至150%更靠近支承孔19地定位。电磁体15的在此未详细示出的铰接点也可以是支承孔,与之相连的接片过渡至磁体拉杆。但取而代之,摇杆20上也可以装有扁平的板部26,其直接被电磁体15吸合,就像在此实施例中规定的那样。
总之重要的是如此定位该支承孔21,即,在支承孔21和支承孔19之间出现杠杆臂,其短于在下述点与支承孔21之间的杠杆臂,在所述点处,电磁体15的合力作用于摇杆20。根据出现的所述差异程度,电磁体保持力会成倍增多,比如加倍、三倍或类似倍数。
还要注意,在特别节约的结构情况下只设有一个拉杆18和一个摇杆20,两者随后布置在杆部8的两侧之一上。高级的且因此应该完全对称工作的结构可以取而代之地配备有两个拉杆18和两个摇杆20,在它们之间容纳杆部8,比如就像以下还将在第二实施例范围内详述的那样。
人们在详细观察图1、图3、图4提供的序列图像时容易看到辅助驱动装置1的主要工作方式,此时人们按所述顺序依次观看它们。
如之前已提到,电磁体15在如图1所示的情况下被通电。由此,摩擦体10被保持在其备用位置,做法是摇杆20被电磁体15吸向主轴2。由此,摇杆20绕支承孔19转动并因此通过支承孔21克服弹簧件6弹力地将转动杆4或其杆部8压至其较短位置。此时,由电磁体15施加的力相对于在此表示摇杆转动中心的支承孔19,作用在比弹簧件6更长的杠杆臂上,其力通过支承孔21被传导入摇杆20。
要注意的是,代替保持就位,也可以采用永磁体,其在无电流情况下将摩擦体10保持在其备用位置。为了触发,电磁体于是被通电,其磁场如此叠加于永磁体磁场,即,永磁体磁场被消除或者肯定被削弱到其不再能将摩擦体10保持在其备用位置的程度。这种掉转的优点在于,在常规运行中不需要永久通电,这明显节约能量。为此,必须容忍略微较高的结构成本,因为需要蓄电器,其在断电情况下也可靠地给电磁体供应电流脉冲,其导致触发。
当电磁体15通电结束时,比如因为电梯控制器发出相应指令,但或者因为出现完全断电(停电),电磁体15不再吸持摇杆20的朝向其的一端。不再固定的摇杆20自电磁体15抬起。摇杆由此在远离主轴2的方向上转动。
这导致出现如图3所示的情况。弹簧件6使转动杆4移入其较长位置,做法是它将杆部8压向制动轨17,而杆部7在相应方向上被拉动经过轴承套5一段距离。在此实施例中,摩擦体10通过这种方式摩擦接触制动轨17,因为它因转动臂4的延长而与之抵靠。
当人们想到该轿厢当前处于下行中即在图面中从纸页上边缘朝纸页下边缘运动时,人们于是可以容易想到在摩擦体10上因为与制动轨17的滑动摩擦而有反作用力作用,该反作用力与轿厢行驶方向相反地使摩擦体10运动,即在这里向上运动。
这导致了转动杆4和通过连接件12与之相连接的框件3被强制绕主轴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运动。因此,摩擦体10相对于轿厢与其行驶方向相反地、即在图面中向上运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它带动转动杆4并强制其绕主轴2转动运动,该摩擦体被安装在转动杆上。由此,在主轴2方向上对转动杆4施加压力,因为在摩擦体10或者说摩擦体侧的支承孔24与主轴2之间的线性间距因所述转动而缩短,转动轴线可以说转动到在制动轨17与主轴2之间的在其转动方向缩小的间距中。由此,转动轴线在制动轨17与主轴之间在其纵轴线LS方向上被“压缩”或平移移动。这导致了转动杆4克服弹簧件6的作用被压迫,由此又从其较长状态返回至其较短状态,因为杆部8又向主轴2运动,并且例如使杆部7又反向移动经过轴承套5。
如人们可以结合图3清楚看到地,这导致了用以将摇杆20活动铰接在杆部8上的支承孔21也又移向主轴2。因为摇杆20的一端通过支承孔19连接至拉杆18,故强迫摇杆20倾转运动(在此是逆时针方向),因此使其背对支承孔19的另一端又移向电磁体15或最好甚至完全贴靠电磁体。
通过这种方式,该气隙被缩小或消除,电磁体15必须越过该气隙地吸合摇杆20的其对应端。
当例如现在电梯轿厢被制停且辅助驱动装置1在停止后停留在图4所示的位置时,可以很简单地实现轿厢的再启动:
电磁体15又被通电。此时,电磁体的(少量)通电已足够,其最好没有或没有明显超过保持在备用位置、即将转动杆保持在其较短状态所需的通电。
现在,轿厢只需还沿与其之前运动相反的方向(此时向上)运动一段距离。由此,摩擦体10通过逆时针转动运动又被送回至图2所示的位置。但是并且在此未示出地,保持磁体15此时如之前那样将转动杆4固定在其较短状态,使得摩擦体10未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而是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
操作部件
上面已经简述了,优选且或许取而代之也直接在转动杆4、在这个或这些框件3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操作部件22、23。借助所述一个或多个操作部件,由辅助驱动装置1通过本发明的方式产生的操作力被传递至制动楔或安全楔或者制动辊或安全轮,其属于一般空间立体完全分开地且大多也就壳体而言与辅助驱动装置1分开地设计的轿厢安全装置和/或制动装置。所述分离有如下显著优点,系统的模块化是可行的。优选唯一一个、此外少量几个的辅助驱动装置1就足以可以提供触发装置用于具有不同功率能力的轿厢安全装置和/或制动装置的不同结构系列。
在这些图中能清楚看到,在这个或最好这些框件3上分别安装或铰接一个可转动的操作部件22。它在这里优选是拉杆,见图5。拉杆被铰接安装在各自框件3的尽量最远地背离主轴2的末端上。因此优选的是该末端已经搭覆针对导向轮或制动楔设定的导轨表面,导轨在此是制动轨17。
易于理解的是,当两个框件3执行其转动运动、在此是顺时针转动时,每个可转动的操作部件22被向上拉动。随后通过拉杆被拉向电梯制动装置或电梯安全装置的制动楔或制动辊。它们由此接触到该导轨的制动面并且一般被楔入制动体和导轨之间的楔形缝中,以便通过这种方式以大的力制动或制停电梯轿厢。这种楔入一般不用辅助驱动装置1协助而单独地通过自锁或自增强机构实现,其也为轿厢安全装置和/或制动装置所用。与此相应,辅助驱动装置1可设计成具有低的或比较小的功率能力。
其重要优点是,辅助驱动装置1因此可以非对称地设计,例如就仅设有唯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的意义上,其仅与唯一的制动轨或导轨摩擦配合合作。因为出现在辅助驱动装置1上的较小的摩擦力和尤其是小的横向力,故不需要总是在两个对置的制动轨或导轨上分别设置一个辅助驱动装置1,其横向力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且由此抵消。
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的值得一提的优点在于,辅助驱动装置1在相应设计情况下可能可选地有助于又触发电梯安全装置或电梯制动装置,而不需要人工重新设置。因为在轿厢例如从表示制停的图4位置起在其驱动机构操作下又开始向相反方向移动的时刻、即在实施例中被抬起的时刻,在摩擦体10上出现作为压力被传递至操作部件的向下的力,操作部件由此有助于使安全装置或制动装置的制动楔或制动辊又脱离其与导轨的楔紧并返回到其备用位置。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框件3上、最好在其背对导轨或制动轨17的一端安装有另一个可转动的操作部件23。所述另一个可转动的操作部件或许用于操作设于对置侧的且作用于对置导轨的轿厢制动装置或安全装置。因此,或许只需要唯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即可在超速情况下触发两个或更多个轿厢制动装置或轿厢安全装置。
第二实施例
图7-13示出第二实施例。
基本概念
第二实施例在工作方式和其相对运动的基本形式方面与第一实施例无区别,但区别在于在无附加可转动框件3情况下以其它形式安装转动杆4以及在功能上用滑座27代替框件3。
第二实施例的特点优选是总是一起采用一对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大多是这样的,一个辅助驱动装置1的制动体与该导轨的第一工作面合作,而第二辅助驱动装置1与同一导轨的正好与之对置的第二工作面合作。
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在此结构情况下也可以想到仅使用唯一一个驱动机构,其具有呈支承轮或滑动衬片形式的被动配合侧。于是,整个结构能可选地在水平方向上浮动支承,从而于是在使用仅一个驱动机构时也得到均匀的力作用。
以上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除非以下说明中另有所述。
主轴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本发明的辅助驱动装置1也具备主轴2。主轴最好位置固定地安装滑动座27上,滑座本身沿轨道30可相对移动地安装在轿厢上。
为了良好固定主轴2,滑座27最好配备有C形箍28,其容纳并固定主轴2的从滑座27突出的第二端。C形箍28最好是金属板弯曲件,其两个自由边腿被焊接、螺纹连接或铆固在滑座27上。主轴2的组成部分在此也最好包括轴承套5,主轴2的部段从轴承套两侧伸出。能在图12中清楚看到轴承套5。
在第二实施例中,轴承套5也最好被最好呈柱形的第一杆部7穿过,杆部可来回移动地保持在轴承套5内。
转动杆
如以上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转动杆4在第二实施例中也最好设计成由多个部段构成。在这里,转动杆4也按照上述意义是“长度可变的”并且能从较长状态转变至较短状态和反之。
在这里也是这样的,所述转动杆4的特点最好是它在其纵轴线LS上的延伸尺寸是其垂直于其纵轴线的最大延伸尺寸的至少5倍,纵轴线LS一般完全或至少基本上与主轴2和摩擦体10或其支承孔之间的直接连线相同,支承孔用于将摩擦体10转动安装在转动杆4上。
在此,该转动杆也可以被设计成与上述图1a所示的那样。
但转动杆4在此实施例中在侧向上基本上仅从轴承套5延伸经过在其参与下所形成的主轴2。
转动杆的前止挡
将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主要区别开的特征是转动杆的前止挡29。
前止挡29也能以C形箍的形式构成,其以与前述C形箍相似的方式安装在滑座27上。
前止挡29能可选地是用于转动杆4的侧向引导机构和/或构成用于按照上述方式与转动杆4相连的摩擦体10的后侧引导机构。
但优选地,前止挡29的主要功能是使根据本发明的转动杆4绕主轴2的转动运动具有上止挡并由此在碰到时限制转动运动。这种止挡于是造成转动杆的转动运动在转动杆抵靠前止挡29时结束,由此如之前一样出现在摩擦体10上的摩擦力使滑座27整体运动,在此实施例中是向上移动。随后还将对此详加介绍。
可选地,前止挡19还可以限制反转运动,转动杆4在电梯轿厢再次启动时从制停点起执行该反转运动。
保持磁体和其对应的杠杆传动
在第二实施例中也设有磁夹头14,其大多固定联接至转动杆4且因此与转动杆一起来回转动。在这里,磁夹头14上也装有一个电磁体15或多个电磁体,如上所述的那样。
在备用位置,摩擦体10与制动轨或起到制动轨作用的导轨间隔开地被保持。
但不同于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地,在第二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摩擦体10抵接在用作制动轨17的导轨的其中一个表面25上,真正的制动楔或制动辊也会接触该表面,轿厢的或对重的导向轮一般也抵靠其上。
在此实施例中也特别有利的是,该电磁体没有直接作用于该转动杆,而是通过杠杆结构,其增强保持力。
该杠杆结构的基本工作方式已经在上面与第一实施例相关地描述了,它在此重复。
但区别是,在此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并行的拉杆18,两者又可绕主轴2转动地安装在主轴上。在两个拉杆18之间容纳该转动杆4。两个拉杆18中的每一个又连接至自身的摇杆20。摇杆20也如此布置,在它们之间容纳该转动杆4。就像已经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两个摇杆20中的每一个如在那里描述的那样通过支承孔21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杆4或其第二杆部8上。上述内容在此也适用于定位该支承孔21。
拉杆18和摇杆20连同容纳在其间的转动杆4的双重设计保证了很高的精度,因为所述力被均匀承受。
工作方式
可以结合图7、图8、图9和图10来最佳理解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
图7示出如下状态,此时电磁体15被通电。摩擦体10由此被保持在其与制动轨17或导轨分隔开的备用位置中。因为摇杆20被电磁体吸引向主轴2,这如之前已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那样进行。
当电磁体通电中断时,电磁体15不再吸持摇杆20的朝向它的末端。转动杆4由此延长或者说通过弹簧件的力被移动且在弹簧件6的弹力作用下使摩擦体10接触制动轨17,就像之前已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且在图8中针对第二实施例所示出的那样。
如果人们想到轿厢目前处于下行运行中,即在图面中从纸页上边缘移动向纸页下边缘,则人们能容易理解在摩擦体10中因为与制动轨17的滑动摩擦而有摩擦力在作用,该摩擦力使摩擦体10与轿厢行驶方向相反地运动、即向上运动。在向上的路途中,转动杆4立即抵靠到前止挡29的上边缘,而同时滑座大多尚未或没有明显运动。转动杆4现在无法进一步顺时针运动。图9示出了瞬间照片。
但因为如之前那样因为与制动轨17滑动摩擦而有反作用力作用于摩擦体10,故摩擦体10继续被向上拉动。这导致了各自的摩擦体10现在使滑座27沿其轨道3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是向上移动到如图10所示的位置。即滑座相对于轿厢运动。由此,高度精确地通过操作部件22将操作力传递至仅示意所示的轿厢安全装置和/或制动装置,其由此被触发。
如人们可结合图7、图8、图9和10的对照清楚看到地,在第二实施例中该转动杆4的转动(在此是顺时针方向)也导致了转动杆4克服弹簧件6作用地被压缩并由此又从其在其触发后所处的较长状态返回至其较短状态,因为第二杆部8又向主轴2运动,并且例如第一杆部7又被移动穿过轴承套5。
这在此也导致了用以将各自摇杆20活动铰接在杆部8上的支承孔21又移向主轴2。由此,强迫摇杆做所述倾转运动,使得其背对支承孔19的另一端又移近向电磁体15或贴靠电磁体。
即,在这里也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小或消除该气隙,电磁体必须越过该气隙吸合摇杆的其对应端。
其它
具有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转动杆4的构型是尤其有利的。
但最终还要结合图14和图15指明的是,理论上也可以想到不带转动杆的简化构型,其布置和功能就像针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那样。
图14和15粗略示出摩擦体10例如可以配备有侧导向轨F,它借此可在原则上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框件3的缝S中被引导移动,在框件之间容纳摩擦体且它们又可绕主轴2转动。
图14示出了可以设有两个弹簧件6和两个电磁体15。如果它们放开摩擦体10,则它在图14中被弹簧件向左压到在此未示出的制动轨上。
于是进行针对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转动运动,它又克服弹簧件的力地将摩擦体压向电磁体15。
自然,这样简化的驱动机构也可以成对地安装在此外与第二实施例相对应的结构中。
也要求保护以下特征
用于操作电梯制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被贴抵到制动轨上的摩擦体、转动体、弹簧件和至少一个电磁体以及用于传递该转动体的转动运动至电梯制动装置的传动部件,其中,该摩擦体能相对于转动体移动地且与之一起能绕位于该摩擦体外的主轴转动地被保持在转动体上,其中,摩擦体在弹簧件卸压或压缩下能从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被置于其在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和反之,其中,至少一个电磁体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将摩擦体保持在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在其第二开关状态中放开摩擦体,从而摩擦体在弹簧件作用影响下离开至少一个电磁体运动至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能通过摩擦配合方式抵靠所述制动轨,其特征是,所述摩擦体、转动体、主轴和制动轨彼此相对布置,从而摩擦体使转动体在出现于其上的摩擦力作用下如此绕主轴转动靠近制动轨,即,摩擦体自制动轨又返回到其在转动体上的以下位置,该位置相较于距动作位置更靠近其备用位置或对应于其备用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 辅助驱动装置
2 主轴
3 框件
4 转动杆
5 轴承套
6 螺旋弹簧或弹簧件
7 第一杆部
8 第二杆部
9 第二柱形销部
10 摩擦体
11 长孔
12 连接件
13 连接件的纵轴线
14 磁夹头
15 电磁体或保持磁体
16 供电线
17 制动轨或导轨
18 拉杆
19 支承孔
20 摇杆
21 支承孔(在摇杆的中心区域内)
22 可转动的操作部件
23 另一个可转动的操作部件
24 摩擦体侧的支承孔
25 用于制动楔、制动辊和轿厢导向轮的接触面
26 用于借助电磁体磁吸合的扁平板部
27 滑座
28 C形箍
29 前止挡
30 轨道
31 电梯制动装置
Q 轿厢框或者说“吊索”的横梁
H 框件的主表面
N 框件的副表面
LS 转动杆的纵轴线
HLA 主轴承轴线
SSL 转动杆纵轴线
P 双箭头
F 导向轨
S 缝(用于引导导向轨)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操作电梯制动装置(31)的辅助驱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能贴抵到制动轨(17)上的摩擦体(10)、转动体、弹簧件(6)和至少一个电磁体(15)以及用于传递该转动体的转动运动至所述电梯制动装置(31)的传动部件(22,23),其中,该摩擦体(10)能相对于该转动体移动地且与之一起能绕位于该摩擦体(10)外的主轴(2)转动地被保持在该转动体上,
其中,该摩擦体(10)在该弹簧件(6)卸压或压缩下,能从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被置于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和反之,
其中,该至少一个电磁体(15)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将该摩擦体(10)保持在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且在其第二开关状态中放开该摩擦体,从而该摩擦体(10)在该弹簧件(6)的作用影响下离开所述至少一个电磁体(15)地运动至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且能通过摩擦配合方式抵靠所述制动轨(17),
其中,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在所述电磁体和该电磁体所吸合的部件之间存在气隙1
其特征是,
该摩擦体(10)、该转动体、该主轴(2)和该制动轨(17)如此彼此相对布置,即,该摩擦体(10)使该转动体在出现于其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如此绕该主轴(2)转动靠近该制动轨(17),即,该摩擦体(10)自该制动轨(17)又返回到其在转动体上的以下位置,该位置相较于距其动作位置更靠近其备用位置或者对应于其备用位置,并且此时该气隙被减小或消除,电磁体必须越过该气隙吸合摇杆的与其对应的一端2
1 原始公开内容见说明书第2页最后一段以及图3;
2 原始公开内容见说明书第38页第2段、第27页最后一段、第9页最后几行以及第2页最后一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转动体是转动杆(4)或者包括转动杆(4),该转动杆在其一端的区域内可转动地保持在该主轴(2)上并且在其另一端装载有该摩擦体(10),该摩擦体最好相对于该转动杆(4)可转动地铰接在该转动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转动杆(4)利用和克服弹簧件(6)的力地能伸缩,或者利用和克服弹簧件(6)的力地相对于该主轴(2)能如此移动,即,位于该主轴(2)和该摩擦体(10)之间的该转动杆(4)的长度因此而能够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主轴(2)包括能绕主轴承轴线(HLA)转动的轴承套(5),该轴承套围绕该转动杆(4)并且在转动杆纵轴线(SSL)的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就位。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转动杆(4)具有较细长的第一杆部(7)和不太细长的第二杆部(8),其中,所述第一杆部(7)穿过至少一个弹簧件(6)并在又从中伸出的地方穿过该轴承套(5),从而该弹簧件(6)在一侧最好支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杆部(7;8)之间的阶梯部上并且在另一侧支承在该轴承套(5)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电磁体(15)如此安装在该转动杆(4)上,即,该电磁体与该转动杆一起能来回转动。
7.最好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电磁体(15)在通电状态中通过至少一个与该转动杆(4)接合的摇杆(20)压到该转动杆(4)上,其中,相比于该电磁体(15)作用于该摇杆(20)的点或区域,该转动杆(4)与该摇杆(20)相接合的点或区域具有相对于该摇杆(20)的支承孔(19)或支座的更小的有效杠杆臂。
8.根据前一个权利要求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摇杆(20)的纵轴线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该转动杆(4)的纵轴线(SSL)延伸。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至少一个摇杆(20)借助该支承孔(19)或支座可转动地铰接在拉杆(18)上,该拉杆本身可转动地铰接在该主轴(2)上。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摇杆(20)的纵轴线与该转动杆(4)的纵轴线(SSL)包夹出最多25°、更好是最多15°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转动体包括一个、最好是至少两个框件(3),所述框件可绕该主轴(2)转动地安装并且如此与该转动杆(4)连接,即,它与该转动杆(4)一起转动,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框件(3)之间容纳该转动杆(4)。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辅助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框件(3)通过呈杆状的连接件(12)相互连接,该连接件的纵轴线(13)平行于所述主轴(2)延伸并且最好穿过该转动杆(4)的长孔(11)。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在所述两个框件(3)之间也完全或部分容纳导轨(17),该导轨最好具有如下部段,所述部段在该转动杆的纵轴线(SSL)方向上突出超过该转动杆(4)。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在该框件(3)的在其间容纳所述导轨(17)的两端上分别最好可转动地安装有至少一个操作部件(22),该操作部件将由该辅助驱动装置(1)产生的操作力传递至该电梯制动装置(31)。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辅助驱动装置(1)被设计成在该辅助驱动装置(1)按规定安装在电梯或其轿厢上时其摩擦体(10)贴靠导轨(17)表面,该表面将该导轨(17)的接触面(25)相连,轿厢导向轮或对重导向轮和或许所述电梯制动装置(31)的制动楔或制动辊按照规定抵靠所述接触面。
16.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一个转动杆(4)及其主轴(2)、更好是两个转动杆(4)及其主轴(2)安装在能相对于轿厢和/或轿厢框最好在至少两个轨道上移动的滑座(27)上,在该滑座上安装有用于将由所述转动杆(4)及其摩擦体(10)产生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电梯制动装置(31)的操作部件(22,23)。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滑座(27)上针对每个主轴(2)装载有支承箍(28),从而该主轴(2)的一端安装在该滑座(27)上,该主轴(2)的另一端安装在该支承箍(28)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辅助驱动装置(1),其特征是,该滑座(27)对于每个转动杆(4)具有前止挡(29),该前止挡最好与该滑座(27)一起形成供各自转动杆(4)穿过的窗口,其中,该前止挡(29)在辅助驱动装置(1)启用时限制该转动杆(4)的转动角度,从而该转动杆(4)在达到该前止挡(29)后使该滑座(27)运动。
19.一种电梯,具有电梯驱动机构、在导轨上导向移动的轿厢、电梯制动装置(31)和操作电梯制动装置的限速器以及用于启动限速器的电子行驶状态监测器,其特征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辅助驱动装置(1)与该电子行驶状态监测器一起形成该限速器。
CN201880050794.9A 2017-06-14 2018-06-14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Active CN111032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7103555.7 2017-06-14
DE202017103555.7U DE202017103555U1 (de) 2017-06-14 2017-06-14 Hilfsantrieb für eine Bremsfangvorrichtung
PCT/EP2018/065799 WO2018229183A1 (de) 2017-06-14 2018-06-14 Hilfsantrieb für eine bremsfang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2554A true CN111032554A (zh) 2020-04-17
CN111032554B CN111032554B (zh) 2021-07-13

Family

ID=5958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0794.9A Active CN111032554B (zh) 2017-06-14 2018-06-14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72898A1 (zh)
CN (1) CN111032554B (zh)
DE (1) DE202017103555U1 (zh)
RU (1) RU2759771C2 (zh)
WO (1) WO20182291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75945B1 (en) 2022-11-28 2024-05-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Frictionless safety brake actua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3108B1 (en) * 2017-11-09 2020-02-19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safety gear trigger
EP3670414B1 (en) * 2018-12-20 2023-06-14 KONE Corporation An elevator safety gear trigger and reset system
WO2022172364A1 (ja) * 2021-02-10 2022-08-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4148853B (zh) * 2021-12-07 2022-08-09 深圳市优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对讲功能的防坠式电梯结构及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10228A (en) * 1914-04-25 1915-04-22 James Pinkerton Kenney Improvements in Safety Devices for Supporting Pit Cages and like Elevators.
US4444293A (en) * 1981-08-03 1984-04-24 Card Corporation Safety arrester for mine-shaft conveyances using tubing guides
JPH04201964A (ja) * 1990-11-30 1992-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ープレス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動装置
US5648644A (en) * 1993-10-18 1997-07-15 Inventio Ag Brake regulating apparatus for an elevator car
CN1217290A (zh) * 1997-11-06 1999-05-2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安全制动器
CN2526306Y (zh) * 2002-03-28 2002-12-18 河北东方机械厂 用于电梯的安全设备
CN1491879A (zh) * 2002-09-23 2004-04-28 �����ذ¹ɷݹ�˾ 电梯的安全制动装置
CN1876546A (zh) * 2005-06-08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
CN1902117A (zh) * 2003-12-19 2007-01-24 奥蒂斯电梯公司 防止轿厢掉落的装置
CN1970420A (zh) * 2006-11-30 2007-05-30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CN101107190A (zh) * 2005-01-21 2008-01-16 维托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或安全钳
CN101200259A (zh) * 2006-12-05 2008-06-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保持和制动电梯设备中的电梯轿厢的制动装备和方法
CN103517864A (zh) * 2010-12-17 2014-01-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启动和复位防坠器的装置
EP2212230A4 (en) * 2007-10-18 2014-03-19 Kone Corp LIF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33596A1 (ru) * 1980-10-09 1982-06-07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по лифтам Механизм включени ловителей лифта
SU1255539A1 (ru) * 1985-02-04 1986-09-07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По Лифтам Всесоюзного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Объединения "Союзлифтмаш"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торможени кабины лифта
KR20140002760A (ko) * 2011-03-22 2014-01-08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컴파니 엘리베이터 제동 시스템
EP2837592A1 (en) 2013-08-13 2015-02-18 Aplicaciones Electromecanicas Gervall, S.A. Driving system for a lift safety gear
EP3153451A1 (de) * 2015-10-08 2017-04-12 Cobianchi Liftteile Ag Auslöseeinheit für eine bremsfang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410228A (en) * 1914-04-25 1915-04-22 James Pinkerton Kenney Improvements in Safety Devices for Supporting Pit Cages and like Elevators.
US4444293A (en) * 1981-08-03 1984-04-24 Card Corporation Safety arrester for mine-shaft conveyances using tubing guides
JPH04201964A (ja) * 1990-11-30 1992-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ープレス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動装置
US5648644A (en) * 1993-10-18 1997-07-15 Inventio Ag Brake regulating apparatus for an elevator car
CN1217290A (zh) * 1997-11-06 1999-05-2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安全制动器
CN2526306Y (zh) * 2002-03-28 2002-12-18 河北东方机械厂 用于电梯的安全设备
CN1491879A (zh) * 2002-09-23 2004-04-28 �����ذ¹ɷݹ�˾ 电梯的安全制动装置
CN1902117A (zh) * 2003-12-19 2007-01-24 奥蒂斯电梯公司 防止轿厢掉落的装置
CN101107190A (zh) * 2005-01-21 2008-01-16 维托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制动装置或安全钳
CN1876546A (zh) * 2005-06-08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
CN1970420A (zh) * 2006-11-30 2007-05-30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CN101200259A (zh) * 2006-12-05 2008-06-18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保持和制动电梯设备中的电梯轿厢的制动装备和方法
EP2212230A4 (en) * 2007-10-18 2014-03-19 Kone Corp LIFT
CN103517864A (zh) * 2010-12-17 2014-01-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启动和复位防坠器的装置
CN103517864B (zh) * 2010-12-17 2016-08-1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启动和复位防坠器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75945B1 (en) 2022-11-28 2024-05-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Frictionless safety brake actua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2554B (zh) 2021-07-13
WO2018229183A1 (de) 2018-12-20
RU2020100117A (ru) 2021-07-14
EP3672898A1 (de) 2020-07-01
RU2759771C2 (ru) 2021-11-17
RU2020100117A3 (zh) 2021-09-22
DE202017103555U1 (de) 2017-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2554B (zh) 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
KR102359145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안전 브레이크
KR102128638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의 운행 보디의 잠금 디바이스
US8991561B2 (en) Elevator braking equipment
US7299898B2 (en) Progressive safety device
CN113994118B (zh) 在所有工作情况下都可自动脱开的制动装置
KR20220116149A (ko) 엘리베이터 제동 장치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해제 유닛
MX2014003700A (es) Dispositivo de freno con actuacion electromecanica.
US9803708B2 (en) Brakin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CN105480890B (zh) 锁盘器及其制动方法
US20230076606A1 (en) Triggering unit for actuating an elevator braking device
US9862569B2 (en) Brake and an elevator
CN209797196U (zh) 一种滚轮式夹轨装置
KR100628002B1 (ko) 견인활차 엘리베이터용 홀딩브레이크
KR102022235B1 (ko) 엘리베이터 제동 장치
JP547144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JP2009035416A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205367565U (zh) 锁盘器
RU2816420C2 (ru) Тормоз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озврата в исход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во всех рабочих ситуациях
JP7360546B2 (ja) 非常止め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2013151346A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