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2433B -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2433B
CN111032433B CN201880051034.XA CN201880051034A CN111032433B CN 111032433 B CN111032433 B CN 111032433B CN 201880051034 A CN201880051034 A CN 201880051034A CN 111032433 B CN111032433 B CN 111032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ousing
posture
bracket
visual confi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0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2433A (zh
Inventor
野崎健司
岩城雅之
本田圭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l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32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2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2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2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8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involving special optical features, e.g. avoiding blind spots, e.g. convex mirrors; Side-by-side associations of rear-view and other mirrors
    • B60R1/083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 B60R1/086Anti-glare mirrors, e.g. "day-night" mirrors using a mirror angularly movable between a position of use and a non-glare position reflecting a dark field to the user, e.g. situated behind a transparent glass used as low-reflecting surface; Wedge-shaped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25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special mechanical means for correcting the field of view in relation to particular driving conditions, e.g. change of lane; scanning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0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2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 B60R1/23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 B60R1/26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to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2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 B60R2001/1215Mirror assembli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clocks with information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8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 B60R2300/8066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viewing arrangement for monitoring rearward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为了能够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即使将枢轴转矩提高到壳体等的质量变大的量,也能够防止把手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动作,本发明具备支柱(2)、安装机构、枢轴(20)、托架(3)、壳体(4)、把手(5)、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以及切换机构(7)。切换机构(7)具有固定卡合部(70)、弹性卡合部(71)以及弹性变形部(72)、以及抑制部(73)。其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即使将枢轴转矩提高到壳体(4)等的质量变大的量,也能够防止把手(5)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动作。

Description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设于车内来视觉确认车辆的后方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所示的装置。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室内镜具备支柱、枢轴、托架、镜壳体、镜主体、以及操作杆,在托架设有卡合凹部,在操作杆设有具有允许挠曲的长孔的上端卡合部,上端卡合部与卡合凹部弹性接触。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室内镜中,若相对于托架对操作杆进行转动操作,则操作杆的上端卡合部一边弹性变形一边相对于托架的卡合凹部转动,伴随于此,镜壳体相对于托架进行倾斜转动。由此,镜主体的朝向切换为适合于白天时间等使用的向上和适合于夜晚时间等使用的向下。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室内镜中,若使镜壳体与托架以及镜主体一起绕枢轴的中心倾斜转动,则能够调整为镜主体的镜面的角度与使用者(主要是驾驶员)的视野一致。即能够实现镜面的角度调整。
在专利文献2、3的车辆用内部镜系统中,具备支撑臂、箱体、显示装置、半透半反镜、操作杆部件、以及电源开关。在专利文献2、3的车辆用内部镜系统中,若对操作杆部件进行操作,则箱体的朝向变更为驾驶员观察显示装置的画面时的姿势、和驾驶员观察映在半透半反镜中的车辆后方时的姿势,另外,通过与操作杆部件的操作连动地操作电源开关,将显示装置切换为接通和断开。此外,在专利文献2、3的车辆用内部镜系统中,不能实现显示装置的画面以及半透半反镜面(以下称为“画面等”)的角度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74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447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2447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能够利用枢轴来实现镜面的角度调整的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室内镜中,存在将不能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的专利文献2、3的车辆用内部镜系统中的显示装置、半透半反镜以及电源开关安装于镜壳体来代替镜主体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利用专利文献1的由车辆用室内镜的枢轴以及托架等构成的镜面角度调整机构,能够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另一方面,在该情况下,由于显示装置、半透半反镜以及电源开关的质量比镜主体的质量大,因此镜壳体等的质量变大,存在镜壳体等因车辆的振动而相对于枢轴摆动、显示装置的画面以及半透半反镜面摆动的情况。因此,需要将枢轴转矩(托架保持于枢轴上的保持力)提高到镜壳体等的质量变大的量,以防止显示装置的画面以及半透半反镜面摆动。
在提高了枢轴转矩的情况下,枢轴转矩相对于操作杆的操作载荷变高,因此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存在操作杆动作的情况。即,若枢轴转矩变高,则使镜壳体等倾斜转动的力比操作杆的操作载荷大,因此存在操作杆因使镜壳体等倾斜转动的力而动作的情况。
若操作杆进行动作,则存在与操作杆部件的操作连动的电源开关被操作而显示装置的接通和断开被切换的情况。另外,若操作杆进行动作,则存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前的显示装置的画面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后变更为半透半反镜面、或者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前的半透半反镜面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后变更为显示装置的画面的情况。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室内镜中,仅上端卡合部与卡合凹部简单地弹性接触,操作杆的操作载荷简单地设定为预定值,并未设置将操作杆的操作载荷设定得较高的机构。因此,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室内镜中,若提高枢轴转矩,则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有操作杆动作不良。另外,专利文献2、3的车辆用内部镜系统不能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能够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另外,即使将枢轴转矩提高到壳体等的质量变大的量,也能够防止把手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柱,其一端经由安装机构安装于车体;枢轴,其设于支柱的另一端;托架,其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枢轴,壳体,其能够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旋转地安装于托架,把手,其安装于壳体,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操作地卡合于托架;后方视觉确认单元,其安装于壳体,对车辆的后方进行视觉确认;以及切换机构,其通过将把手从第一位置切换操作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切换操作至第一位置,从而壳体从第一姿势切换至第二姿势或者从第二姿势切换至第一姿势,切换机构具有:设于托架的固定卡合部;设于把手,与固定卡合部弹性卡合的弹性卡合部及对把手进行切换操作时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以及其抑制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的抑制部。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优选为,后方视觉确认单元具有:显示装置,其将由摄像装置拍摄到的车辆的后方的状况作为图像而显示在显示面上;开关,若壳体切换为第一姿势,则该开关使显示装置工作,若壳体切换为第二姿势,则该开关使显示装置停止;以及镜,其设于显示面的表面或者表面侧,在壳体处于第一姿势时使显示面的图像透过,在壳体处于第二姿势时使车辆的后方的状况作为反射像进行反射。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优选为,把手具有:主体部;抓握部,其设于主体部,用于进行把手的切换操作;轴部,其在与设有抓握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于主体部,能够旋转地安装于壳体;以及弹性卡合部及弹性变形部,其设于主体部。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优选为,抑制部设于把手、壳体、托架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把手的抑制部与壳体、托架中的至少任一方抵接,设于壳体、托架的抑制部与弹性变形部抵接。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能够实现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另外,即使将分枢轴转矩提高到壳体等的质量变大的量,也能够防止把手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实施方式1的局部剖切主视图(剖切后方视觉确认单元的一部分的图2中的I向视图)。
图2是表示使用状态的侧面图(图1中的II向视图)。
图3是表示使用状态的纵剖视图(图1中的III-III线剖视图)。图3(A)是把手被切换操作至第一位置而壳体被切换至第一姿势时(显示装置模式时)的纵剖视图。图3(B)是把手被切换操作至第二位置而壳体被切换至第二姿势时(镜模式时)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图4(A)是表示显示装置模式时的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镜模式时的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切换机构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显示装置模式时的切换机构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图5(B)是表示镜模式时的切换机构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和抑制部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图6(A)是局部正面说明图。图6(B)是图6(A)中的B-B线剖面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未实施本发明的情况的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的说明图。图7(A)是局部正面说明图。图7(B)是图7(A)中的B-B线剖面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实施方式2的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和抑制部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图8(A)是局部正面说明图。图8(B)是图8(A)中的B-B线剖面说明图。
图9是表示使用状态的车辆的俯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两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该说明书中,前、后、上、下、左、右是将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装配在车辆上时的前、后、上、下、左、右。
在附图中,符号“F”是“前”,“B”是“后”,“U”是上,“D”是“下”,“L”是“左”,“R”是“右”。另外,在附图中,由于是概略图,因此图示主要构件,省略主要构件以外的构件的图示,并省略影线的一部分。
(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说明)
图1~图6、图9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实施方式1。以下,对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的说明)
图中,符号1是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具备支柱2、安装机构、枢轴20、托架3、壳体4、把手5、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以及切换机构7。
(支柱2的说明)
如图2所示,支柱2是一端(前端)经由安装机构以能够脱落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在该例中安装于车辆V的前挡风玻璃22。支柱2在该例中呈圆柱形状或者大致圆柱形状,由金属制的部件构成。此外,支柱2除了前挡风玻璃22以外,也可以经由安装机构以能够脱落的方式安装于车辆V的顶板23(参照图9)。
(安装机构的说明)
安装机构具有:固定于前挡风玻璃22的作为固定部件的基座21;以及经由螺杆(未图示)以能够脱落的方式安装于基座21的作为安装部件的弹性部件(未图示)。支柱2的一端安装于弹性部件。由此,在对壳体4等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力时,弹性部件从基座21脱落,支柱2从基座21或者前挡风玻璃22(顶板23)脱落。图2中的符号24是覆盖支柱2的一端以及基座21等安装机构的罩。
(枢轴20的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枢轴20一体地设于支柱2的另一端(后端)。在该例中,枢轴20呈球形状或者大致球形状,与支柱2相同,由金属制的部件构成。
(托架3的说明)
如图1、图3~图6所示,托架3经由衬套8、压板80以及螺杆81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枢轴20。托架3在该例中从车辆V的后侧观察前侧的形状(以下称为“正面观察形状”)呈大致方形的板形状,由金属制的部件构成。
在托架3的大致中央部分,向前侧凹陷地设有球凹部30。在球凹部30的底部分设有透孔31。在托架3的球凹部30的下侧部分设有插通孔32。在托架3的上边的中央部,一体地设有卡定部33。在托架3的左右两侧边的上端部,分别一体地设有轴部34。在托架3的下边的右侧一体地设有开关触点35。
在该例中,衬套8呈中空状的球形状,由树脂制或者橡胶制的部件构成。在衬套8的前侧部分、后侧部分设有透孔82、开口部83。压板80在该例中正面观察形状呈大致六边形的板形状,由金属制的部件构成。在压板80的上边一体地设有卡定部(未图示)。在压板80的下端部设有螺纹孔84。
衬套8的内周面从外侧嵌合于枢轴20的外周面。托架3的球凹部30的内周面从外侧嵌合于衬套8的外周面。在衬套8的透孔82以及托架3的透孔31中插通有支柱2的另一端。托架3的卡定部33与压板80的卡定部以压板80覆盖衬套8的开口部83的状态相互卡定。在托架3的插通孔32中插通有螺杆81,而且在压板80的螺纹孔84中旋入有螺杆81。
由此,托架3经由衬套8、压板80以及螺杆81而以枢轴20的中心OP为中心(以下称为“以枢轴20为中心”)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枢轴20。枢轴20、托架3、衬套8、压板80以及螺杆81构成球接头,该球接头将壳体4、把手5、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以及切换机构7(以下称为“壳体4等”)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支柱2的另一端。
(壳体4的说明)
如图1~图4、图6所示,壳体4以能够绕轴部34的中心线(参照图1。以下称为“第一旋转中心线”)O1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托架3的轴部34。在该例中,壳体4呈中空状的长方体形状,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
壳体4的后侧部分开口,在开口缘部的整周嵌合固定有凸缘40。在壳体4的前侧部分的中央部分的上侧、下侧分别设有上透孔41、下透孔42。在壳体4的下侧部分的中央部设有切口43。在壳体4的前侧部分的内表面(后侧的面)且托架3的左右两侧部分的上侧、下侧分别一体地设有第一轴承部44、第二轴承部45。在凸缘40设有横宽的长方形的窗部46。在下透孔4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器面47和第二限位器面48。
在壳体4的左右的第一轴承部44,能够旋转地轴支承有托架3的左右的轴部34。由此,壳体4以能够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在第一姿势(图3(A)所示的姿势)与第二姿势(图3(B)所示的姿势)之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托架3。在壳体4的上透孔41中插通有支柱2的另一端。上透孔41的内侧面与支柱2的外侧面具有如下程度的尺寸:在壳体4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旋转、另外以枢轴20为中心旋转了时,不会相互抵接。
(把手5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把手5安装于壳体4,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图3(A)所示的位置)与第二位置(图3(B)所示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操作的方式卡合于托架3。把手5在该例中正面观察形状呈大致T字形的板形状,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
在把手5的主体部50的下部一体地设有抓握部51。在主体部50的左右两侧,在与设有抓握部51的方向交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分别一体地设有轴部52。把手5的左右的轴部52以能够绕把手5的轴部52的中心线(以下称为“第二旋转中心线”)O2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壳体4的左右的第二轴承部45。由此,把手5以能够绕第二旋转中心线O2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壳体4。
把手5的抓握部51插通在壳体4的下透孔42中。在抓握部51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器面53和第二限位器面54。把手5的第一限位器面53和壳体4的第一限位器面47是用于将把手5从第二位置侧切换到第一位置侧时相互抵接而使把手5位于第一位置的限位器。把手5的第二限位器面54和壳体4的第二限位器面48是用于将把手5从第一位置侧切换到第二位置侧时相互抵接而使把手5位于第二位置的限位器。
(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的说明)
如图1~图3、图9所示,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安装于壳体4,对车辆V的后方进行视觉确认。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具有显示装置60、开关61、以及镜62。
在该例中,显示装置60是液晶监视器,具有显示面63。显示装置60以显示面63面向壳体4的凸缘40的窗部46的状态安装于壳体4内。显示装置60将由摄像装置64拍摄的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作为图像显示在显示面63。摄像装置64设于车辆V的外侧且后侧的中央,对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进行拍摄。图9中的符号Z表示摄像装置64所拍摄的范围。显示装置60与摄像装置64经由信号线65以及图像处理装置(未图示)连接。由摄像装置64拍摄到的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经由信号线65以及图像处理装置而作为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
在显示装置60的下部设有调整显示面63的图像的色调、亮度等的调整部66。调整部66从壳体4的切口43向壳体4的下侧突出。
开关61与托架3的开关触点35对置地安装于显示装置60的前面的下侧。在开关61设有相对于开关触点35离开或碰触来进行工作的工作部67。若壳体4被切换为第一姿势,则工作部67处于从托架3的开关触点35离开的状态,开关61使显示装置60工作来使图像显示在显示面63。若壳体4被切换为第二姿势,则工作部67处于碰触到托架3的开关触点35的状态,开关61使显示装置60停止并使显示在显示面63上图像消失。
镜62以覆盖壳体4的凸缘40的窗部46的状态设于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的表面或者表面侧。镜62在壳体4处于第一姿势时使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的图像透过,并在壳体4处于第二姿势时使车辆V的后方状况作为反射像反射。镜62是所谓半透半反镜。
(切换机构7的说明)
如图1、图4~图6所示,切换机构7通过将把手5从第一位置切换操作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切换操作至第一位置,从而壳体4从第一姿势切换为第二姿势或者从第二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切换机构7具有固定卡合部70、弹性卡合部71及弹性变形部72、以及抑制部73。
固定卡合部70分别设于托架3的下边的左右两侧。固定卡合部70呈剖面凹形状,由谷部的凹部700、凹部700的后侧的面的第一限位器面701、以及凹部700的前侧的面的第二限位器面702构成。
弹性卡合部71以及弹性变形部72设于把手5的主体部50与左右的轴部52之间。弹性卡合部71呈剖面凸形状,由山部的凸部710、凸部710的后侧的面的第一限位器面711、以及凸部710的前侧的面的第二限位器面712构成。在把手5的主体部50与左右的轴部52之间,设有用于对凸部710赋予弹性的长孔713。此外,也可以代替长孔713而为长槽。
由此,弹性卡合部71的凸部710与固定卡合部70的凹部700弹性卡合。弹性卡合部71的凸部710与固定卡合部70的凹部700的弹性卡合部位(以下简称为“弹性卡合部位”)成为把手5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的支点S。在对把手5进行切换操作时,弹性变形部72如图6(A)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弹性变形。
固定卡合部70的第一限位器面701与弹性卡合部71的第一限位器面711是用于以弹性卡合部位为支点S将把手5从第二位置侧切换至第一位置侧时相互抵接而使把手5位于第一位置的限位器。固定卡合部70的第二限位器面702与弹性卡合部71的第二限位器面712是用于以弹性卡合部位为支点S将把手5从第一位置侧切换至第二位置侧时相互抵接而使把手5位于第二位置的限位器。
由固定卡合部70的第一限位器面701、第二限位器面702和弹性卡合部71的第一限位器面711、第二限位器面712构成的限位器是与由把手5的第一限位器面53、第二限位器面54和壳体4的第一限位器面47、第二限位器面48构成的限位器相同的限位器。因此,设有由固定卡合部70的第一限位器面701、第二限位器面702和弹性卡合部71的第一限位器面711、第二限位器面712构成的限位器、或者由把手5的第一限位器面53、第二限位器面54和壳体4的第一限位器面47、第二限位器面48构成的限位器中的至少任一方即可。此外,限位器也可以设于上述的部位以外。
抑制部73一体地设于把手5的弹性变形部72。抑制部73的侧面观察形状呈半圆形或者大致半圆形。抑制部73的圆弧面与壳体4的下侧部分的内表面(上侧的面)抵接。由此,抑制部73抑制弹性变形部72的弹性变形。
(实施方式1的作用的说明)
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的车内装配的说明)
如图2、图9所示,利用粘接剂或机械式的固定机构等将安装机构的基座21固定于作为车体的前挡风玻璃22(或者顶板23)。利用螺杆将安装有支柱2的一端的安装机构的弹性部件以能够脱落的方式安装于基座21。由此,支柱2的一端经由安装机构以能够脱落的方式安装于车体。这样,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装配于车内(车辆V的室内)。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相对于基座21位于车辆V的后侧。操作者(驾驶员)P相对于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位于车辆V的后侧。
(画面等角度调整的说明)
用手等把持壳体4的任意的部位,以枢轴20为中心使壳体4与操作者P的视野一致地旋转。于是,从壳体4开始,托架3、衬套8、压板80、螺杆81、把手5、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以及切换机构7(以下称为“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的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以及镜62的反射面的角度被调整为与操作者P的视野一致的状态。
(基于把手5的切换操作的壳体4的姿势切换的说明)
用指等抓住把手5的抓握部51,以弹性卡合部位为支点S将位于第二位置的把手5切换至第一位置。于是,如图3(A)、图4(A)、图5(A)所示,把手5的第一限位器面53与壳体4的第一限位器面47抵接,在切换机构7中,弹性卡合部71的第一限位器面711与固定卡合部70的第一限位器面701抵接,从而把手5位于第一位置。通过把手5的切换操作,位于第二姿势的壳体4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旋转并位于第一姿势。由此,壳体4等相对于球接头切换为第一姿势。
用指等抓住把手5的抓握部51,以弹性卡合部位为支点S将位于第一位置的把手5切换至第二位置。于是,如图3(B)、图4(B)、图5(B)所示,把手5的第二限位器面54与壳体4的第二限位器面48抵接,在切换机构7中,弹性卡合部71的第二限位器面712与固定卡合部70的第二限位器面702抵接,从而把手5位于第二位置。通过把手5的切换操作,位于第一姿势的壳体4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旋转并位于第二姿势。由此,壳体4等相对于球接头切换为第一姿势。
(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的图像的说明)
如图3(A)、图4(A)、图5(A)所示,在显示装置模式时、即把手5位于第一位置而壳体4位于第一姿势时,开关61的工作部67处于从托架3的开关触点35离开的状态。其结果,不会压入开关61的工作部67,从而显示装置60工作,由摄像装置64拍摄到的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作为图像显示在显示面63上。显示面63的图像透过镜62进入操作者P的视野中。操作者P通过视觉确认显示在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上的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的图像,能够把握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
(镜62的反射面的反射像的说明)
如图3(B)、图4(B)、图5(B)所示,在镜模式时,即、把手5位于第二位置而壳体4位于第二姿势时,开关61的工作部67处于碰触到托架3的开关触点35的状态。其结果,压入开关61的工作部67,从而显示装置60的工作停止,显示在显示面63上的图像消失。由此,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由镜62的反射面反射而作为反射像进入操作者P的视野中。操作者P通过视觉确认从镜62的反射面反射出的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的反射像,能够把握车辆V的后方的状况。
(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的力的作用的说明)
例如,如图4(A)所示,在把手5位于第一位置而壳体4位于第一姿势时,以壳体操作力F1使壳体4以枢轴20为中心从斜上侧向斜下侧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若壳体操作力F1产生的旋转转矩(F1×L1)比顺时针方向的枢轴转矩T1大,则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进行旋转。此外,L1是枢轴20的中心OP与壳体操作力输入点P1之间的距离。
另外,如图4(B)所示,在把手5位于第二位置而壳体4位于第二姿势时,以壳体操作力F1使壳体4以枢轴20为中心从斜下侧向斜上侧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若壳体操作力F1产生的旋转转矩(F1×L1)比逆时针方向的枢轴转矩T1大,则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进行旋转。
(把手5的切换操作时的力的作用的说明)
如图4(A)所示,以把手操作力F2并以弹性卡合部位为支点S将把手5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若把手操作力F2与把手操作长度L2的积(F2×L2)比把手转矩(把手操作载荷)F3与把手托架抵接面长度L3的积(F3×L3)大,则把手5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壳体4等从第二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此外,把手操作长度L2是把手操作力作用点P2与第二旋转中心线O2之间的距离。另外,把手托架抵接面长度L3是第二旋转中心线O2与支点S之间的距离。把手转矩F3与把手托架抵接面垂直,相对于把手操作力F2的朝向为相反朝向。
另外,如图4(B)所示,以把手操作力F2并以弹性卡合部位为支点S将把手5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若把手操作力F2与把手操作长度L2的积(F2×L2)比把手转矩(把手操作载荷)F3与把手托架抵接面长度L3的积(F3×L3)大,则把手5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壳体4等从第一姿势切换为第二姿势。
(枢轴转矩T1与把手转矩F3的相对关系的说明)
以下,对枢轴转矩T1与把手转矩F3的相对关系进行说明。如图4(A)所示,若壳体操作力F1作用于壳体操作力输入点P1,则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转矩T2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作用于托架3。旋转转矩T2是由壳体操作力F1作用的旋转转矩,等于F4×L4。L4是托架3的第一旋转中心线O1与输入点P1之间的距离。F4是壳体操作力F1的向托架3的输入成分,在输入点P1是相对于距离L2垂直作用的输入成分。输入点P1的壳体操作力F1和输入成分F4之间的角度θ1与线段SL1和线段SL2之间的角度相等,其中,线段SL1是连结输入点P1和枢轴20的中心OP的线段,线段SL2是连结输入点P1和第一旋转中心线O1的线段。此外,在图4(B),旋转转矩T2成为逆时针方向。
另外,如图4(A)所示,若把手操作力F2作用于把手操作力作用点P2,则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转矩T3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作用于托架3。旋转转矩T3是由把手操作力F2作用的旋转转矩,等于F5×L5。L5是托架3的第一旋转中心线O1与支点S之间的距离。F5是把手操作力F2的向托架3的输入成分。输入成分F5在支点S中相对于连结第一旋转中心线O1和支点S的线部SL3垂直,在与把手转矩F3之间具有角度θ2。此外,在图4(B)中,旋转转矩T3成为顺时针方向。
在此,如果枢轴转矩T1相对于把手转矩F3小于预定值,则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作用于托架3的旋转转矩T2比把手转矩F3小。其结果,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在使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旋转了时,把手5停止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预定的位置。
然而,如果枢轴转矩T1相对于把手转矩F3在预定值以上,则绕第一旋转中心线O1作用于托架3的旋转转矩T2比把手转矩F3大。其结果,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在使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旋转了时,有把手5相对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预定的位置成为自由状态而从预定的位置动作的情况。
这样,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在使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旋转了时,枢轴转矩T1和把手转矩F3具有决定把手5停止在预定的位置或者从预定的位置动作的相对关系。
(实施方式1的效果的说明)
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以及作用,以下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壳体4等经由托架3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支柱2的另一端的枢轴20,因此通过使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转动,能够与操作者P的视野一致地调整画面等的角度。
另外,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在切换机构7中,设有抑制对把手5进行切换操作时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72的弹性变形的抑制部73。因此,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通过切换机构7的抑制部73,从而弹性变形部72的弹性变形量(参照图6(A)中的双点划线)比图7(A)、图7(B)所示的未设抑制部73的切换机构7A的弹性变形部72A的弹性变形量(参照图7(A)中的双点划线)小。由此,与未设抑制部73的切换机构7A比较,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能够提高作为把手5的操作载荷的把手转矩F3。
这样,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即使代替镜主体而在壳体4安装质量较大的显示装置60、镜62以及开关61,将枢轴转矩T1提高到托架3以及壳体4等的质量变大的量,也能够防止把手5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动作。即,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时,在使托架3以及壳体4等以枢轴20为中心旋转了时,把手5相对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预定位置不动作。由此,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没有把手5动作引起的不良状况,即,与把手5的操作连动的开关61工作而显示装置60接通断开的不良状况,而且没有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前的显示装置60的画面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后变更为镜62面、或者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前的镜62面在画面等的角度调整后变更为显示装置60的画面的不良状况。
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具有显示装置60、开关61、以及镜62的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安装于壳体4。因此,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能够将支柱2、球接头(枢轴20、托架3等)、壳体4、把手5以及切换机构7兼用于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和防眩镜。
另外,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通过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对把手5进行切换操作,来将壳体4等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从而能够切换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的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和镜62面。因此,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通过利用把手5等的原有的技术,能够以把手5的原有的切换操作来切换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的显示装置60的显示面63和镜62面。
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把手5具有主体部50、抓握部51、轴部52、切换机构7的弹性卡合部71、弹性变形部72以及抑制部73,另一方面,托架3具有切换机构7的固定卡合部70。因此,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通过把手5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操作,就能够将壳体4等可靠地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
该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设于把手5的抑制部73与壳体4抵接,从而抑制设于把手5的弹性变形部72的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弹性变形部72的弹性变形。
(实施方式2的说明)
图8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的实施方式2。以下,对该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进行说明。图中,与图1~图7、图9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中,将抑制部73一体地设于把手5并与壳体4抵接。针对于此,该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中,将抑制部730一体地设于壳体4并与弹性变形部72抵接。
该实施方式2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1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1、2以外的例子的说明)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具有显示装置60、开关61、以及镜62。然而,作为后方视觉确认单元,本发明除了具有显示装置60、开关61、以及镜62的构件以外,例如也可以是通常的镜、防眩镜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抑制部73设于把手5并与壳体4抵接。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抑制部730设于壳体4并与把手5抵接。然而,本发明既可以将抑制部设于把手5、壳体4、托架3中的至少一个,并使设于把手5的抑制部与壳体4、托架3中的至少任一方抵接,也可以使设于壳体4、托架3的抑制部与弹性变形部抵接。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2。
符号的说明
1—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2—支柱,20—枢轴,21—基座(安装机构),22—前挡风玻璃,23—顶板,24—罩,3—托架,30—球凹部,31—透孔,32—插通孔,33—卡定部,34—轴部,35—开关触点,4—壳体,40—凸缘,41—上透孔,42—下透孔,43—切口,44—第一轴部,45—第二轴部,46—窗部,47—第一限位器面,48—第二限位器面,5—把手,50—主体部,51—抓握部,52—轴部,53—第一限位器面,54—第二限位器面,6—后方视觉确认单元,60—显示装置,61—开关,62—镜,63—显示面,64—摄像装置,65—信号线,66—调整部,67—工作部,7、7A—切换机构,70—固定卡合部,700—凹部,701—第一限位器面,702—第二限位器面,71—弹性卡合部,710—凸部,711—第一限位器面,712—第二限位器面,713—长孔,72、72A—弹性变形部,73、730—抑制部,8—衬套,80—压板,81—螺杆,82—透孔,83—开口部,84—螺纹孔,B—后,D—下,F—前,F1—壳体操作力,F2—把手操作力,F3—把手转矩(把手操作载荷),F4—输入成分(壳体操作力的托架输入成分),F5—输入成分(把手操作力的托架输入成分),L—左,L1—距离(枢轴中心与壳体操作力输入点间的距离),L2—把手操作长度,L3—把手托架抵接面长度,L4—距离(第一旋转中心线与输入点间的距离),L5—距离(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支点间的距离),OP—枢轴20的中心,O1—第一旋转中心线(轴部34的中心线),O2—第二旋转中心线(轴部52的中心线),P—操作者(驾驶员),P1—输入点(壳体操作力输入点),R—右,S—支点,SL1—线段(输入点与枢轴中心间的线段),SL2—线段(输入点与第一旋转中心线间的线段),SL3—线段(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支点间的线段),T1—枢轴转矩,T2—旋转转矩(壳体操作力产生的托架的旋转转矩),T3—旋转转矩(把手操作力产生的托架的旋转转矩),U—上,V—车辆,Z—范围,θ1—角度(输入点的壳体操作力与输入成分间的角度),θ2—角度(支点的把手操作力与输入成分间的角度)。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柱,其一端经由安装机构安装于车体;
枢轴,其设于上述支柱的另一端;
托架,其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上述枢轴,
壳体,其能够在第一姿势与第二姿势之间旋转地安装于上述托架,
把手,其安装于上述壳体,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操作地卡合于上述托架;
后方视觉确认单元,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对车辆的后方进行视觉确认;以及
切换机构,其通过将上述把手从上述第一位置切换操作至上述第二位置或者从上述第二位置切换操作至上述第一位置,从而使上述壳体从上述第一姿势切换至上述第二姿势或者从上述第二姿势切换至上述第一姿势,
上述切换机构具有:
设于上述托架的固定卡合部;
设于上述把手,与上述固定卡合部弹性卡合的弹性卡合部及对上述把手进行切换操作时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以及
抑制上述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的抑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方视觉确认单元具有:
显示装置,其将由摄像装置拍摄到的车辆的后方的状况作为图像而显示在显示面上;
开关,若上述壳体切换为上述第一姿势,则该开关使上述显示装置工作,若上述壳体切换为上述第二姿势,则该开关使上述显示装置停止;以及
镜,其设于上述显示面的表面或者表面侧,在上述壳体处于上述第一姿势时使上述显示面的图像透过,在上述壳体处于上述第二姿势时使车辆的后方的状况作为反射像进行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把手具有:
主体部;
抓握部,其设于上述主体部,用于进行上述把手的切换操作;
轴部,其在与设有上述抓握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设于上述主体部,能够旋转地安装于上述壳体;以及
上述弹性卡合部及上述弹性变形部,其设于上述主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抑制部设于上述把手、上述壳体、上述托架中的至少一个,
设于上述把手的上述抑制部与上述壳体、上述托架中的至少任一方抵接,
设于上述壳体、上述托架的上述抑制部与上述弹性变形部抵接。
CN201880051034.XA 2017-08-08 2018-08-08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Active CN1110324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3020A JP6919400B2 (ja) 2017-08-08 2017-08-08 車両用インナー後方視認装置
JP2017-153020 2017-08-08
PCT/JP2018/029749 WO2019031542A1 (ja) 2017-08-08 2018-08-08 車両用インナー後方視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2433A CN111032433A (zh) 2020-04-17
CN111032433B true CN111032433B (zh) 2023-01-13

Family

ID=65272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034.XA Active CN111032433B (zh) 2017-08-08 2018-08-08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0799B2 (zh)
EP (1) EP3666595B1 (zh)
JP (1) JP6919400B2 (zh)
CN (1) CN111032433B (zh)
WO (1) WO20190315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1553B1 (ko) * 2019-03-19 2024-01-0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인사이드 미러
CN115123079A (zh) * 2022-06-17 2022-09-30 杭州佳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内视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8712A1 (de) * 1980-09-30 1982-04-22 Toyota Jidosha Kogyo K.K., Toyota, Aichi "geraet zur optimalen winkeleinstellung von fahrzeugvorrichtungen"
JPH05338493A (ja) * 1992-06-12 1993-12-21 Ichikoh Ind Ltd 防眩ミラーの切換構造
JP2002187481A (ja) * 2000-12-21 2002-07-02 Ichikoh Ind Ltd ピボット軸受部構造
JP2003025913A (ja) * 2001-07-13 2003-01-29 Murakami Corp インナーミラー
JP2015221631A (ja) * 2014-05-23 2015-12-10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4480A (ja) * 2000-12-11 2002-06-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2187480A (ja) 2000-12-22 2002-07-02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JP2006103623A (ja) * 2004-10-08 2006-04-20 Ichikoh Ind Ltd 防眩タイプの車両用イン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CN103874605B (zh) * 2011-12-09 2016-11-0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影像显示后视镜及影像显示后视镜系统
JP6136114B2 (ja) 2012-05-23 2017-05-31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
JP5929509B2 (ja) 2012-05-23 2016-06-08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及びこの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
EP3056387B1 (en) * 2015-02-13 2018-04-25 Fico Mirrors S.A. Rear-view mirror assemblies and systems for motor vehicle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EP3368375B1 (en) * 2015-10-30 2020-03-04 Gentex Corporation Rearview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38712A1 (de) * 1980-09-30 1982-04-22 Toyota Jidosha Kogyo K.K., Toyota, Aichi "geraet zur optimalen winkeleinstellung von fahrzeugvorrichtungen"
JPH05338493A (ja) * 1992-06-12 1993-12-21 Ichikoh Ind Ltd 防眩ミラーの切換構造
JP2002187481A (ja) * 2000-12-21 2002-07-02 Ichikoh Ind Ltd ピボット軸受部構造
JP2003025913A (ja) * 2001-07-13 2003-01-29 Murakami Corp インナーミラー
JP2015221631A (ja) * 2014-05-23 2015-12-10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1542A1 (ja) 2019-02-14
JP2019031181A (ja) 2019-02-28
US10940799B2 (en) 2021-03-09
US20200247320A1 (en) 2020-08-06
EP3666595B1 (en) 2022-07-06
EP3666595A1 (en) 2020-06-17
JP6919400B2 (ja) 2021-08-18
EP3666595A4 (en) 2020-12-23
CN111032433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2433B (zh) 车辆用内部后方视觉确认装置
WO2013176166A1 (ja) 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及びこの車両用インナーミラー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
US200602033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WO2007034594A1 (ja) ディスプレイ開閉角度検出機構
US10632920B2 (en) Rearview mirror having tilting structure
JP2019077327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および車両用表示システム
JP2017165211A (ja) 電子ミラー
US20030165025A1 (en) Head-up display with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mirror
US6932484B2 (en) Rear view mirror assembly
EP2711266B1 (en) Steering Apparatus
JP2001094842A (ja) 車載カメラにおける室内映り込み防止方法
JP4459870B2 (ja) 回転体開閉角度検出装置
JP6837938B2 (ja) 車両用周辺表示装置
US10913394B2 (en) Vehicular rearview mirror device
WO2018159340A1 (ja) 後方視認用車載表示装置
WO2015186362A1 (ja) 電子ミラー装置
JP7023095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6870489B2 (ja) 車両用インナー後方視認装置
US5971550A (en) Automotive return rear view mirror
US11260795B2 (en) Display inside mirror of vehicle
JP7187866B2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CN210793444U (zh) 具有风镜的摩托车
US20230365074A1 (en) Vehicular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
JPS61202948A (ja) 偏角可能な車両用ミラ−
KR200181187Y1 (ko) 자동차용tv모니터선회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6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Meili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ICHIKOH INDUSTRIE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