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4691A -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4691A
CN110984691A CN201911394215.5A CN201911394215A CN110984691A CN 110984691 A CN110984691 A CN 110984691A CN 201911394215 A CN201911394215 A CN 201911394215A CN 110984691 A CN110984691 A CN 110984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secti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42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4691B (zh
Inventor
杨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s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s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s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s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42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846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84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4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4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4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04H17/20Post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向下超过800cm的深度沿立柱设计位置向下深挖出地基坑;b地基坑挖好后浇筑地基,地基内预埋两竖排钢筋,并向上构成钢筋网架;c在钢筋网架外侧围设四块面板并找平构成立柱最下方一节立柱段,立柱段内部置入一个内筒体并重复本步骤至所需围墙立柱高度;f浇筑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凝固前盖上顶盖,完成围墙立柱施工。本方法具有方便施工,能够减少施工开挖土方大小,提高施工效率且施工质量好,围墙立柱外形精度高,环保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围墙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围墙在建筑学上是指一种重直向的空间隔断结构,用来围合、分割或保护某一区域,一般都围着建筑体的墙。围墙一般由竖向间隔设置的立柱,以及连接在立柱之间的墙体或者栏杆所构成。
现有的围墙立柱,其结构一般为,包括整体呈竖向的长方体的柱体,柱体上端设置有四周向外突出的顶盖,柱体一般采用墙砖堆砌并在外表面粘贴瓷砖或型材造型得到。这种围墙立柱,存在施工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申请人曾申请过专利CN201821257640.0。该专利名称为围墙立柱面板件及其预制件及其围墙立柱,其方案公开了一种围墙立柱面板件,包括整体呈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体结构的立柱面板,立柱面板在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中,一个侧面为对外的造型面,另一个侧面为用于构成立柱壳体内腔的内腔面,造型面为整体平面或者为具有凹凸台阶的多个台阶面,内腔面上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自外凸设置有连接件。然后依靠四个围墙立柱面板件在周向上围成一个围墙立柱。这样具有施工简单,降低施工成本和建筑成本的优点。
但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立柱面板长度按照围墙高度预制,看似只需四块立柱面板即可围成一个立柱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立柱面板为水泥预制件,长度过长后其尺寸精度无法得到保证,进而使得在围成立柱的时候,立柱上下方向上的边缘常常会发生错位,很难实现精确对准合拢,需要现场磨削二次加工,反而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导致施工质量和围墙立柱精度无法得到保证。2、现有的立柱面板之间的连接构件和连接结构,其连接构件为斜向内凸出后外端再向所在立柱面板内腔面方向折向的金属件,通过预埋的方式预制固定在立柱面板上,施工时再通过扣件实现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同样存在对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但预埋的方式设置金属件,通常精度不会太高,故经常会因为连接件精度无法满足要求而导致无法实现立柱面板的精确连接,反而影响了施工进度且降低了施工质量。3、现有的立柱地基施工通常是采用地基下端向外扩展挖掘呈阶梯状并浇筑的结构,这样需要施工的土方面积较大,施工效率较低。4、现有围墙立柱施工会导致产生很多施工废渣无法处理,造成施工建筑垃圾堆积,影响环境,环保性能较差。
申请人还曾申请过专利CN201821258272.1的一种围墙立柱节段构件及其围墙立柱结构。该专利中采用中空的多段立柱段外壳沿高度方向拼接得到围墙立柱结构,但并没有公开每段立柱段外壳的具体结构方式和施工方式,在上下段外壳之间对接时,仍然很难实现高效率且能够保证精度的施工。同时也并没有解决上述第三第四两个缺陷。
故如何在建筑围墙以及围墙立柱施工时解决上述缺陷,使其既具有施工效率高又具有外形精度高的特点,并提高其环保方面性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施工,减少施工开挖土方大小,提高施工效率且施工质量好,围墙立柱外形精度高,环保性好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开挖地基坑,以向下超过800cm的深度沿立柱设计位置向下深挖出地基坑,地基坑上端地面处向四周扩展挖掘出一个沉槽,在地基坑底部设置一层碎石垫层;b地基坑挖好后浇筑地基,浇筑时地基内预埋两竖排钢筋,两竖排钢筋沿前后方向排列并左右间隔设置,两竖排钢筋上端露出地基并作为立柱内部钢筋网架的基础,地基在沉槽位置形成外扩的防沉降扩展部,地基上端面整平;c两竖排钢筋上横向焊接或捆绑若干横向钢筋构成钢筋网架;d在钢筋网架外侧的地基上表面围设四块面板构成立柱最下方一节立柱段,四块面板上端面找平,保持四块面板外侧边缘对齐并处于抵紧状态;在该节立柱段内部两排钢筋网架之间置入一个内筒体;e重复d步骤在每节立柱段上方对接设置下一节立柱段,每节立柱段内部设置内筒体和下方内筒体对接,直至所需围墙立柱高度;f在所有立柱段和内筒体之间围成的内腔中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结构,并将钢筋网架浇筑于其内;g在混凝土凝固前盖上顶盖,完成围墙立柱施工。
这样,本方法中依靠深挖地基坑的方式浇筑地基,这样和传统的地基下端向外扩展挖掘呈阶梯状的地基结构方式相比,采用深挖地基并在地基上端设置外扩的防沉降扩展部结构的方式,深挖地基至800cm以上能够很好地防止倾覆,再结合防沉降扩展部的结构能够很好地防止立柱沉降。故既保证了地基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强度和稳定性,又减少了地基所需开挖立方体积,降低对土地的挖掘破坏范围,而且还极大地简化了地基施工流程,缩短了地基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施时,对应300cm左右厚度(前后方向尺寸)、2m左右高度的围墙立柱,深坑地基具体深度优选为1m左右,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强度和防倾覆效果。防沉降扩展部宽度可为600cm左右,可提供足够的防沉降效果。
同时,本方法中,依靠逐节向上拼接面板的方式得到立柱体外部结构,再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制备立柱;避免了采用长面板导致上下错位难以对准的施工缺陷,既保证了施工顺畅高效,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立柱精度。内筒体和钢筋网架的结构,既节省了混凝土材料,又能够保证立柱在前后方向具有足够的抗倾覆强度。立柱内部混凝土和地基浇筑为一体,提高结构整体性和立柱整体强度。
实施时地基坑优选为直径和立柱水平截面矩形边长匹配的圆形,沉槽可以为地基坑水平截面圆大约两倍直径的圆槽,这样方便可以直接采用钻孔设备挖掘得到。
作为优化,g步骤中,盖上顶盖之前,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填入到内筒体内部。
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施工垃圾堆砌而影响环境,提高施工环保效果。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可以是包括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围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预制面板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浇筑模具露出的多余浆料以及飞边等废料,浇筑失败的废品,搅拌机清洗残渣等垃圾,施工垃圾包括施工是破碎丢弃的材料,挖出的多余土方以及一些包装袋等,均可粉碎后作为填料填入到内筒体内部,提高施工环保性能。
作为优化,所述内筒体为建筑垃圾材料制备。具体地说,内筒体可以是由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材料制备,具体制备方式为将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加入水泥和水搅拌为混凝土,再用模具制作得到。这样不仅仅内筒体内部可以填充建筑垃圾,内筒体自身也为建筑垃圾制备,进一步地消耗掉了建筑垃圾,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各个步骤的垃圾均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做到建筑垃圾零排放,随产能扩展能够处理更多无害建筑垃圾,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施工的环保性。
作为优化,内筒体水平截面为矩形。
这样方便浇筑制备脱模,同时浇筑于立柱内部后能够在前后和左右各个方向上均匀传递力。
作为优化,所述内筒体的前后两侧各自外凸形成有矩形的前后限位凸起,前后限位凸起和面板内腔面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小于内筒体厚度。
这样,在堆砌内筒体时能够依靠前后限位凸起对自身前后方向限位,以更好快速高效地完成内筒体的对接堆砌;同时可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过程中,不会因为内筒体在前后方向的错位而导致混凝土漏入到内筒体内部,影响浇筑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内筒体左右两侧各自外凸形成有矩形的左右连接凸起,左右连接凸起插入并浇筑固定到对应的钢筋网架内部,左右连接凸起和面板内腔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小于内筒体厚度。
这样,左右连接凸起不仅仅可以对内筒体左右方向进行限位,防止浇筑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漏入到内筒体内,同时还可以加强内筒体和钢筋网架之间的连接,提高立柱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连接凸起一前一后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插入到所述钢筋网架的空隙内并保证受力的平衡。
作为优化,所述面板外侧造型面的上端或下端位置具有一段整体外凸或者内凹的造型段。
这样外凸或者内凹的造型段的存在,能够容纳上下两节立柱段对接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对接误差,提高立柱整体外形精度。
作为优化,上述步骤中,依靠以下方法保持每节立柱段之间四块面板外侧边缘对齐后在浇筑时的抵紧状态;1)先获取以下结构的面板,所述面板外侧为造型面,内侧为内腔面,面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对接斜面,对接斜面和造型面夹角小于45°;面板两侧的对接斜面的上下两端端部位置各自开设有一个竖向的插接槽,插接槽连通对接斜面和面板上端或下端端面设置;2)同时获取以下结构的连接耳板,连接耳板整体呈L形;3)采用四块面板沿周向拼接得到矩形结构的立柱段,相邻两块面板中对接斜面外侧棱边相抵接贴合而使得两个对接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缝隙;同时左右相邻的面板的插接槽相接呈L形并插入一个连接耳板;4)再在每节立柱段中部外周套箍一个张紧绳套,在浇筑过程中依靠张紧绳套对面板均匀施力压紧并使其对接斜面外侧边缘保持抵紧。
这样,依靠面板的对接斜面的倾斜角度设置保证相邻面板之间外侧边缘位置能够完全贴合而不留缝隙,依靠连接耳板的设置保持每节立柱段相邻面板之间的连接,并能够进一步实现上下两节立柱段面板之间的对接,再依靠张紧绳套将四块面板中部箍紧,保证相邻面板之间外侧边缘抵紧贴合。这样采用了简单的方式,使得在浇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证相邻面板之间的对准,保证立柱的外形尺寸精度。
进一步地,连接耳板两侧相夹位置沿夹角中部位置向内延伸设置有一个紧固连接杆,紧固连接杆长度超出面板的对接斜面宽度,使得连接耳板的紧固连接杆通过夹角缝隙向内延伸进面板围成的内腔中。
这样,能够更好地依靠紧固连接杆将面板和浇筑的混凝土连接为一体,极大地提高制得立柱的整体性以及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为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耳板两侧中部相夹位置开设有插接口,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相连一端具有一个横向外凸的帽部,紧固连接杆插接于插接口并依靠帽部挂接在连接耳板上。
这样,连接耳板可以采用矩形板中部冲孔后折弯得到,紧固连接杆可以单独加工,更加方便二者的生产制造,同时使用时组合使用也非常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连接耳板上插接口外侧具有沉槽,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相连一端的帽部落入到沉槽内。
这样一是使得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的挂接配合更加可靠稳定,二是面板的插接槽空间有限,采用该结构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使得连接耳板可以更好地配合插入到插接槽内。
进一步地,紧固连接杆表面布置有若干凹凸结构或者穿孔结构。
这样,紧固连接杆浇筑到混凝土内后,可以更好地提高紧固连接杆和混凝土的握裹力,更好地提高面板和内部混凝土的连接整体性,面板不会脱落,提高立柱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紧固连接杆外端具有折向延伸的挂接部,并依靠挂接部挂接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架上。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连接耳板和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而且连接耳板依靠挂接部挂接在钢筋网架上,使得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能够更好地依靠连接耳板保持住每节立柱段角落处的左右和上下的四个面板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过多地因浇筑振捣导致立柱外形精度的变形,保证最后的施工质量。
上述方案可进一步做以下改进,所述连接耳板为具有弹性的金属型材件,且连接耳板两侧夹角略小于90度(小于直角1-5°),使得连接耳板插入到插接槽内后两侧连接耳板的内侧面和插接槽靠内一侧侧面相贴抵紧。这样连接耳板插入插接槽后能够依靠自身弹性形变对两侧的面板施加一个使其向内合拢的应力,当四周的面板均受到该应力时,该应力就能够更好地逼迫四周面板呈一个相互合拢的状态。更好地保证了面板周向上整体连接抵紧的强度,使得浇筑振捣时面板之间不易松动变形,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施工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方法具有方便施工,能够减少施工开挖土方大小,提高施工效率且施工质量好,围墙立柱外形精度高,环保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方法制得的围墙立柱侧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混凝土结构。
图2为图1中的围墙立柱的水平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单独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2中单独中心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单独中心筒的正视图。
图7为图2中单独连接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连接耳板取消紧固连接杆并展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单独紧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挖地基坑,以向下超过800cm的深度沿立柱设计位置向下深挖出地基坑,地基坑上端地面处向四周扩展挖掘出一个沉槽,在地基坑底部设置一层碎石垫层;b地基坑挖好后浇筑地基,浇筑时地基内预埋两竖排钢筋,两竖排钢筋沿前后方向排列并左右间隔设置,两竖排钢筋上端露出地基并作为立柱内部钢筋网架的基础,地基在沉槽位置形成外扩的防沉降扩展部,地基上端面整平;c两竖排钢筋上横向焊接或捆绑若干横向钢筋构成钢筋网架;d在钢筋网架外侧的地基上表面围设四块面板构成立柱最下方一节立柱段,四块面板上端面找平,保持四块面板外侧边缘对齐并处于抵紧状态;在该节立柱段内部两排钢筋网架之间置入一个内筒体;e重复d步骤在每节立柱段上方对接设置下一节立柱段,每节立柱段内部设置内筒体和下方内筒体对接,直至所需围墙立柱高度;f在所有立柱段和内筒体之间围成的内腔中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结构,并将钢筋网架浇筑于其内;g在混凝土凝固前盖上顶盖,完成围墙立柱施工。
这样,本方法中依靠深挖地基坑的方式浇筑地基,这样和传统的地基下端向外扩展挖掘呈阶梯状的地基结构方式相比,采用深挖地基并在地基上端设置外扩的防沉降扩展部结构的方式,深挖地基至800cm以上能够很好地防止倾覆,再结合防沉降扩展部的结构能够很好地防止立柱沉降。故既保证了地基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强度和稳定性,又减少了地基所需开挖立方体积,降低对土地的挖掘破坏范围,而且还极大地简化了地基施工流程,缩短了地基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施时,对应300cm左右厚度(前后方向尺寸)、2m左右高度的围墙立柱,深坑地基具体深度优选为1m左右,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强度和防倾覆效果。防沉降扩展部宽度可为600cm左右,可提供足够的防沉降效果。
同时,本方法中,依靠逐节向上拼接面板的方式得到立柱体外部结构,再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制备立柱;避免了采用长面板导致上下错位难以对准的施工缺陷,既保证了施工顺畅高效,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立柱精度。内筒体和钢筋网架的结构,既节省了混凝土材料,又能够保证立柱在前后方向具有足够的抗倾覆强度。立柱内部混凝土和地基浇筑为一体,提高结构整体性和立柱整体强度。
实施时地基坑优选为直径和立柱水平截面矩形边长匹配的圆形,沉槽可以为地基坑水平截面圆大约两倍直径的圆槽,这样方便可以直接采用钻孔设备挖掘得到。
实施时,g步骤中,盖上顶盖之前,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填入到内筒体内部。
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施工垃圾堆砌而影响环境,提高施工环保效果。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可以是包括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围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预制面板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浇筑模具露出的多余浆料以及飞边等废料,浇筑失败的废品,搅拌机清洗残渣等垃圾,施工垃圾包括施工是破碎丢弃的材料,挖出的多余土方以及一些包装袋等,均可粉碎后作为填料填入到内筒体内部,提高施工环保性能。
上述步骤中,依靠以下方法保持每节立柱段之间四块面板外侧边缘对齐后在浇筑时的抵紧状态;1)先获取以下结构的面板,所述面板外侧为造型面,内侧为内腔面,面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对接斜面,对接斜面和造型面夹角小于45°;面板两侧的对接斜面的上下两端端部位置各自开设有一个竖向的插接槽,插接槽连通对接斜面和面板上端或下端端面设置;2)同时获取以下结构的连接耳板,连接耳板整体呈L形;3)采用四块面板沿周向拼接得到矩形结构的立柱段,相邻两块面板中对接斜面外侧棱边相抵接贴合而使得两个对接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缝隙;同时左右相邻的面板的插接槽相接呈L形并插入一个连接耳板;4)再在每节立柱段中部外周套箍一个张紧绳套,在浇筑过程中依靠张紧绳套对面板均匀施力压紧并使其对接斜面外侧边缘保持抵紧。
这样,依靠面板的对接斜面的倾斜角度设置保证相邻面板之间外侧边缘位置能够完全贴合而不留缝隙,依靠连接耳板的设置保持每节立柱段相邻面板之间的连接,并能够进一步实现上下两节立柱段面板之间的对接,再依靠张紧绳套将四块面板中部箍紧,保证相邻面板之间外侧边缘抵紧贴合。这样采用了简单的方式,使得在浇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证相邻面板之间的对准,保证立柱的外形尺寸精度。
下面结合本方法施工得到的围墙立柱对本施工方法做进一步阐述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方法得到的围墙立柱,包括整体呈矩形柱体状的立柱体和立柱体上端的顶盖1,立柱体外部由多节中空的立柱段沿高度方向拼接得到,立柱体内部浇筑有混凝土结构5,其特点在于,每节立柱段由周向的四块面板2拼接得到,面板2外侧为造型面3,内侧为内腔面4,四块面板2围成的内腔中浇筑设置所述混凝土结构5,混凝土结构5包括间隔设置于内腔左右两侧的两排沿前后方向竖向布置的钢筋网架6。
这样将立柱体外部沿高度分隔为多节,每节由四块面板拼接得到,这样使得在围成立柱体的时候,立柱体上下方向上的边缘不易发生错位,更容易实现精确对准合拢,无需现场二次磨削加工,保证了施工的顺畅,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围墙立柱精度。浇筑于面板内部的包括钢筋网的混凝土结构,保证了立柱体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两排沿前后方向竖向布置的钢筋网架保证了得到的围墙能够具有更好的抗倾倒性能。
本方案中,所述钢筋网架6包括沿前中后竖向设置的三根竖向钢筋,以及若干横向连接在三根竖向钢筋之间的横向钢筋(参见图1-2)。
这样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的特点且能够提供足够的钢筋混凝土强度。
其中,所述混凝土结构整体沿立柱体下端向地下延伸超出800cm并形成深坑地基7,深坑地基7上端靠近地面位置具有一圈沿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的防沉降扩展部8。
这样,和传统的地基下端向外扩展挖掘呈阶梯状的地基结构方式相比,采用深挖地基并在地基上端设置外扩的防沉降扩展部结构的方式,深挖地基至800cm以上能够很好地防止倾覆,再结合防沉降扩展部的结构能够很好地防止立柱沉降。故既保证了地基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强度和稳定性,又减少了地基所需开挖立方体积,降低对土地的挖掘破坏范围,而且还极大地简化了地基施工流程,缩短了地基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实施时,对应300cm左右厚度(前后方向尺寸)、2m左右高度的围墙立柱,深坑地基具体深度优选为1m左右,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基础强度和防倾覆效果。防沉降扩展部宽度可为600cm左右,可提供足够的防沉降效果。
其中,竖向钢筋向下延伸至深坑地基7下端。
这样更好地保证地基和上方混凝土结构的一致性和整体强度。
其中,深坑地基下端铺设有一层碎石垫层9,深坑地基7浇筑于碎石垫层上。
这样,可以防止地基以及地基内部钢筋直接和土壤接触,更好地防止钢筋锈蚀。
其中,每节立柱段内部中心位置具有竖向设置的内筒体10(参见图5-6),每节内筒体10沿竖向对接堆砌,内筒体10和面板2之间为整体浇筑的混凝土结构。
这样,设置的内筒体为中空结构,其内部形成填充建筑垃圾的空间,可以在最后设置顶盖之前,将围墙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填充到中间筒体内部,避免施工垃圾堆砌而影响环境,提高施工环保效果。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可以是包括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围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垃圾。预制面板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浇筑模具露出的多余浆料以及飞边等废料,浇筑失败的废品,搅拌机清洗残渣等垃圾,施工垃圾包括施工是破碎丢弃的材料,挖出的多余土方以及一些包装袋等,均可粉碎后作为填料填入到内筒体内部,提高施工环保性能。
其中,所述内筒体10为建筑垃圾材料制备。具体地说,内筒体可以是由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材料制备,具体制备方式为将预制面板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加入水泥和水搅拌为混凝土,再用模具制作得到。这样不仅仅内筒体内部可以填充建筑垃圾,内筒体自身也为建筑垃圾制备,进一步地消耗掉了建筑垃圾,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各个步骤的垃圾均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做到建筑垃圾零排放,随产能扩展能够处理更多无害建筑垃圾,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施工的环保性。
其中,内筒体10水平截面为矩形。
这样方便浇筑制备脱模,同时浇筑于立柱内部后能够在前后和左右各个方向上均匀传递力。
其中,所述内筒体10的前后两侧各自外凸形成有矩形的前后限位凸起11,前后限位凸起11和面板内腔面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小于内筒体厚度。
这样,在堆砌内筒体时能够依靠前后限位凸起对自身前后方向限位,以更好快速高效地完成内筒体的对接堆砌;同时可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振捣过程中,不会因为内筒体在前后方向的错位而导致混凝土漏入到内筒体内部,影响浇筑的顺利进行。
其中,内筒体10左右两侧各自外凸形成有矩形的左右连接凸起12,左右连接凸起12插入并浇筑固定到对应的钢筋网架6内部,左右连接凸起和面板内腔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小于内筒体厚度。
这样,左右连接凸起不仅仅可以对内筒体左右方向进行限位,防止浇筑振捣混凝土时混凝土漏入到内筒体内,同时还可以加强内筒体和钢筋网架之间的连接,提高立柱整体强度。
其中,所述左右连接凸起12一前一后设置。这样可以更好地插入到所述钢筋网架的空隙内并保证受力的平衡。
其中,所述面板外侧造型面的上端或下端位置具有一段整体外凸或者内凹的造型段13。
这样外凸或者内凹的造型段的存在,能够容纳上下两节立柱段对接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对接误差,提高立柱整体外形精度。
其中,所述面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对接斜面14(参见图3-4),对接斜面14和造型面5夹角小于45°,相邻两块面板中对接斜面和造型面相交的外侧棱边相抵接贴合而使得两个对接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缝隙。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相邻面板之间外侧边缘位置抵紧贴合而不留缝隙,保证立柱整体外形精度。
其中,面板两侧的对接斜面14的上下两端端部位置各自开设有一个竖向的插接槽15,插接槽15连通对接斜面和面板上端或下端端面设置,左右相邻的面板的插接槽15相接呈L形,上下相邻的面板的插接槽15正对相接设置,每相邻两节立柱段的四个角落位置的插接槽内还插接设置有一个整体呈L形的连接耳板16,连接耳板16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分别插接在相邻的四个面板的插接槽内。
这样,面板在拼接时,可以依靠连接耳板实现左右和上下相邻的四个面板的拼接,进而使得单节立柱段的四个面板以及相邻立柱段之间能够更好地保持相对位置,实现连接,更好地保持整体连接的稳定性的整体结构强度。
实施时,连接耳板16两侧宽度为1-10cm(最优为2cm),厚度为1-5mm(最优为2mm),该尺寸可以较好地安装设置进立柱面板端面的插接槽内并起到所需的定位和加强连接作用。
其中,连接耳板16两侧宽度一致。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左右两块面板的连接强度一致。
其中,连接耳板16两侧相夹位置沿夹角中部位置向内延伸设置有一个紧固连接杆17(参见图7-9),紧固连接杆17长度超出面板的对接斜面宽度并向内延伸固定至混凝土结构中。
这样,浇筑混凝土结构时将紧固连接杆浇筑固定到其内,更好地保证了面板和混凝土结构的一体性和整体连接强度。
其中,紧固连接杆17和连接耳板16为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耳板16两侧中部相夹位置开设有插接口18,紧固连接杆17和连接耳板相连一端具有一个横向外凸的帽部19,紧固连接杆17插接于插接口18并依靠帽部19挂接在连接耳板上。
这样,连接耳板16可以采用矩形板中部冲孔后折弯得到,紧固连接杆可以单独加工,更加方便二者的生产制造,同时使用时组合使用也非常方便快捷。
其中,连接耳板16上插接口18外侧具有沉槽20,紧固连接杆17和连接耳板相连一端的帽部19落入到沉槽20内。
这样一是使得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的挂接配合更加可靠稳定,二是面板的插接槽空间有限,采用该结构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使得连接耳板可以更好地配合插入到插接槽内。
其中,紧固连接杆17表面布置有若干凹凸结构或者穿孔结构。
这样,紧固连接杆浇筑到混凝土内后,可以更好地提高紧固连接杆和混凝土的握裹力,更好地提高面板和内部混凝土的连接整体性,面板不会脱落,提高立柱整体强度。
其中,紧固连接杆17外端具有折向延伸的挂接部21,并依靠挂接部21挂接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架上。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连接耳板和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而且连接耳板依靠挂接部挂接在钢筋网架上,使得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能够更好地依靠连接耳板保持住每节立柱段角落处的左右和上下的四个面板的相对位置固定,不会过多地因浇筑振捣导致立柱外形精度的变形,保证最后的施工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耳板为具有弹性的金属型材件,且连接耳板两侧夹角略小于90度(小于直角1-5°),使得连接耳板插入到插接槽内后两侧连接耳板的内侧面和插接槽靠内一侧侧面相贴抵紧。这样连接耳板插入插接槽后能够依靠自身弹性形变对两侧的面板施加一个使其向内合拢的应力,当四周的面板均受到该应力时,该应力就能够更好地逼迫四周面板呈一个相互合拢的状态。更好地保证了面板周向上整体连接抵紧的强度,使得浇筑振捣时面板之间不易松动变形,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施工的质量。
上述面板的对接斜面的倾斜角度设置和对接斜面上的插接槽以及插接安装的连接耳板一起配合构成了面板的连接结构(也是拼接结构)。该连接结构既保证相邻面板之间外侧边缘位置抵紧贴合而不留缝隙,又依靠连接耳板使得每节立柱段角落处上下左右的四个面板能够连接为一体,同时使得连接耳板上的紧固连接杆刚好能够从左右两侧的对接斜面之间形成的缝隙向内延伸并挂接到钢筋网架上,使得浇筑时能够更好地保证面板之间相对位置固定,且在施工完毕后更好地保证内外结构之间的整体性,使得面板不会轻易脱落,提高了立柱整体结构强度。

Claims (10)

1.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开挖地基坑,以向下超过800cm的深度沿立柱设计位置向下深挖出地基坑,地基坑上端地面处向四周扩展挖掘出一个沉槽,在地基坑底部设置一层碎石垫层;b地基坑挖好后浇筑地基,浇筑时地基内预埋两竖排钢筋,两竖排钢筋沿前后方向排列并左右间隔设置,两竖排钢筋上端露出地基并作为立柱内部钢筋网架的基础,地基在沉槽位置形成外扩的防沉降扩展部,地基上端面整平;c两竖排钢筋上横向焊接或捆绑若干横向钢筋构成钢筋网架;d在钢筋网架外侧的地基上表面围设四块面板构成立柱最下方一节立柱段,四块面板上端面找平,保持四块面板外侧边缘对齐并处于抵紧状态;在该节立柱段内部两排钢筋网架之间置入一个内筒体;e重复d步骤在每节立柱段上方对接设置下一节立柱段,每节立柱段内部设置内筒体和下方内筒体对接,直至所需围墙立柱高度;f在所有立柱段和内筒体之间围成的内腔中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结构,并将钢筋网架浇筑于其内;g在混凝土凝固前盖上顶盖,完成围墙立柱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基坑为直径和立柱水平截面矩形边长匹配的圆形,沉槽为地基坑水平截面圆两倍直径的圆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g步骤中,盖上顶盖之前,将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粉碎后填入到内筒体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为无害建筑垃圾材料制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筒体水平截面为矩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的前后两侧各自外凸形成有矩形的前后限位凸起,前后限位凸起和面板内腔面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小于内筒体厚度;内筒体左右两侧各自外凸形成有矩形的左右连接凸起,左右连接凸起插入并浇筑固定到对应的钢筋网架内部,左右连接凸起和面板内腔之间留有间隙且间隙宽度小于内筒体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外侧造型面的上端或下端位置具有一段整体外凸或者内凹的造型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施工方法中依靠以下方法保持每节立柱段之间四块面板外侧边缘对齐后在浇筑时的抵紧状态;1)先获取以下结构的面板,所述面板外侧为造型面,内侧为内腔面,面板左右方向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对接斜面,对接斜面和造型面夹角小于45°;面板两侧的对接斜面的上下两端端部位置各自开设有一个竖向的插接槽,插接槽连通对接斜面和面板上端或下端端面设置;2)同时获取以下结构的连接耳板,连接耳板整体呈L形;3)采用四块面板沿周向拼接得到矩形结构的立柱段,相邻两块面板中对接斜面外侧棱边相抵接贴合而使得两个对接斜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缝隙;同时左右相邻的面板的插接槽相接呈L形并插入一个连接耳板;4)再在每节立柱段中部外周套箍一个张紧绳套,在浇筑过程中依靠张紧绳套对面板均匀施力压紧并使其对接斜面外侧边缘保持抵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耳板两侧相夹位置沿夹角中部位置向内延伸设置有一个紧固连接杆,紧固连接杆长度超出面板的对接斜面宽度,使得连接耳板的紧固连接杆通过夹角缝隙向内延伸进面板围成的内腔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围墙立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为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耳板两侧中部相夹位置开设有插接口,紧固连接杆和连接耳板相连一端具有一个横向外凸的帽部,紧固连接杆插接于插接口并依靠帽部挂接在连接耳板上;紧固连接杆表面布置有若干凹凸结构或者穿孔结构。
CN201911394215.5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984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4215.5A CN110984691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4215.5A CN110984691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4691A true CN110984691A (zh) 2020-04-10
CN110984691B CN110984691B (zh) 2021-09-28

Family

ID=7007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4215.5A Active CN110984691B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846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7158A (zh) * 2021-04-21 2021-07-02 成都大学 一种用于围墙底部的防刺猬挖穿结构
CN114474269A (zh) * 2022-02-24 2022-05-13 河北北方绿野居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能够联排成组的冷压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273A (zh) * 2006-11-15 2007-04-25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一种带挡板的掏挖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90417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嵌固于岩石地基中的风机基础
CN108532833A (zh) * 2018-05-15 2018-09-14 长江大学 一种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及其制备方法
CN208267366U (zh) * 2018-06-01 2018-12-21 谢查俊 一种用于密肋楼盖成型的快拆模壳结构
CN208792900U (zh) * 2018-08-06 2019-04-26 重庆长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围墙立柱节段构件及其围墙立柱结构
CN110409811A (zh) * 2019-08-16 2019-11-05 辰泰(广德)智能装配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柱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2273A (zh) * 2006-11-15 2007-04-25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一种带挡板的掏挖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3590417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嵌固于岩石地基中的风机基础
CN108532833A (zh) * 2018-05-15 2018-09-14 长江大学 一种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及其制备方法
CN208267366U (zh) * 2018-06-01 2018-12-21 谢查俊 一种用于密肋楼盖成型的快拆模壳结构
CN208792900U (zh) * 2018-08-06 2019-04-26 重庆长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围墙立柱节段构件及其围墙立柱结构
CN110409811A (zh) * 2019-08-16 2019-11-05 辰泰(广德)智能装配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柱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7158A (zh) * 2021-04-21 2021-07-02 成都大学 一种用于围墙底部的防刺猬挖穿结构
CN114474269A (zh) * 2022-02-24 2022-05-13 河北北方绿野居住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能够联排成组的冷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4691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0746B1 (ko) 개비온과 그 제조장치 및 시공방법
CN110984691B (zh) 一种围墙立柱施工方法
CN110984692B (zh) 一种利于施工的围墙立柱
CN110984693B (zh) 一种在浇筑时保持围墙立柱面板对齐的方法
CN211598036U (zh) 拼接浇筑式围墙立柱
JP4347846B2 (ja) 橋脚補強方法
KR101211469B1 (ko) 옹벽축조용 조립식 블록이 구비된 옹벽 구조체 및 그를 이용한 옹벽시공방법
CN107288153B (zh) 一种预制重力式挡墙
CN211549129U (zh) 一种立柱面板及立柱节段结构
CN211473674U (zh) 围墙立柱柱体内部结构
CN211549060U (zh) 连接耳板及面板连接结构
KR100462236B1 (ko) 구조물 외벽용 패널,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지하외벽조립구조 및 구조물지하외벽 시공공법
KR200410540Y1 (ko) 개비온과 그 제조장치
JP2005068710A (ja) 壁用型枠ブロックと壁構造並び地中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KR20220065461A (ko) 지하 연속벽체 겹이음을 위한 철근구조물, 이를 이용한 지하 연속벽체 및 지하 연속벽체 시공방법
KR101219451B1 (ko) 콘크리트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흙막이벽체 겸용 지중구조벽의 시공방법
KR101694681B1 (ko) 저류 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JP5851088B2 (ja) 場所打ち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用型枠と擁壁の構築工法
KR20040027840A (ko) 옹벽의 다양한 축조방법
CN218933200U (zh) 一种外墙回填挡板及后浇带浇筑模板
JP4351331B2 (ja) 層状地下構築物の構築方法
JP3677834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地下室構築用ユニットの接続部の構造
JPH01111923A (ja) コンクリート基礎の構築方法
KR200266585Y1 (ko) 구조물 외벽용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지하외벽조립구조
JPH07331871A (ja) コンクリート製基礎の構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