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537B - 车体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537B
CN110949537B CN201910903817.2A CN201910903817A CN110949537B CN 110949537 B CN110949537 B CN 110949537B CN 201910903817 A CN201910903817 A CN 201910903817A CN 110949537 B CN110949537 B CN 110949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inclination angle
opening
interfac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38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537A (zh
Inventor
中西志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抑制从驾驶席观察时的车辆的外观设计性下降,并且抑制盖部件阻碍驾驶员的视野。车体前部结构具备:形成在前罩(12)的与接口装置(70)对应的位置处的接口用开口(12A);以及开闭接口用开口(12A)的盖部件(100),前罩(12)的上表面(12C)具有: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并且至少在后部具有第1倾斜角度(θ1)的前部上表面(124);以及位于前部上表面(124)的后方并经由朝向上方凸出的第1弯折线(126)而与前部上表面(124)连续的后侧上表面(128),后侧上表面(128)整体向前方呈下坡且具有小于第1倾斜角度(θ1)的第2倾斜角度(θ2),接口用开口(12A)配置于前罩(12)的前部上表面(124)。由此,盖部件(100)被后侧上表面(128)以及第1弯折线(126)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

Description

车体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括具有充电接口和/或供电接口的接口装置的车体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将电动马达用作驱动源的电动车中,设置有用于对给电动马达供电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部结构。作为电动车的充电部结构,公知有如下设置的充电部结构:在罩设置有充电用开口部,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口被配置在充电用开口部,盖部件对充电用开口部进行开闭,其中,所述罩对在前围板的前方隔出的前部空间的、朝向上方敞开的上端开口部进行开闭(参照专利文献1)。该充电部结构在应用于现有的车体的情况下,只要变更罩的设计即可,无需大幅变更包含保险杠的车体前部的设计,因此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车体设计的变更而应用于现有的车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2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车的充电部结构中,由于在罩设置有充电用开口部以及开闭该充电用开口部的盖部件,因此盖部件容易被驾驶员看到,有可能使从驾驶席观察时的车辆的外观设计性下降。并且,在驾驶员观察路面(前方)时,盖部件有可能阻碍视野。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背景,其课题在于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车体设计的变更将充电部应用于现有的车体,而且抑制从驾驶席观察时的车辆的外观设计性下降,并且抑制盖部件阻碍驾驶员的视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具备:车体开口3A,所述车体开口形成于车体4的前部,并向上方敞开;前罩12,所述前罩覆盖所述车体开口3A;接口装置70,所述接口装置设置于面对所述车体开口3A的位置,所述接口装置具有充电接口76和/或供电接口77;接口用开口12A,所述接口用开口形成在所述前罩12的与所述接口装置70对应的位置;以及盖部件100,所述盖部件开闭所述接口用开口12A,所述前罩12的上表面12C具有:前部上表面124,所述前部上表面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并且至少在后部具有第1倾斜角度θ1;以及后侧上表面128,所述后侧上表面位于所述前部上表面124的后方,并经由朝向上方凸出的弯折线126而与所述前部上表面124连续,所述后侧上表面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并具有比所述第1倾斜角度θ1小的第2倾斜角度θ2,所述接口用开口12A被配置于所述前罩12的所述前部上表面124。
根据该结构,由于接口装置设置在面对车体开口的位置,并在前罩形成有接口用开口,因此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车体设计的变更将接口装置应用于现有的车体。并且,由于在比弯折线靠前方的前部上表面配置盖部件,因此盖部件被后侧上表面以及弯折线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由此,提高了从驾驶席观察时的外观设计性。并且,在从驾驶席观察路面时,盖部件不易成为阻碍。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后侧上表面128具有:前侧的中间上表面130,所述中间上表面比所述前部上表面124的后部向前方朝上且具有第3倾斜角度θ3;以及后部上表面134,所述后部上表面位于所述中间上表面130的后方,所述后部上表面比所述中间上表面130向前方朝下并且向前方构成下坡,且具有比所述第2倾斜角度θ2大的第4倾斜角度θ4
根据该结构,配置在前部上表面的盖部件被中间上表面以及弯折线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并且,由于前罩具有由前部上表面、中间上表面以及后部上表面构成的这三个面,因此与具有倾斜角度不同的两个面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前罩的刚性。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盖部件100在关闭所述接口用开口12A的状态下位于比所述中间上表面130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比中间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配置盖部件,盖部件被中间上表面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因此提高了从驾驶席观察时的外观设计性,并且在从驾驶席观察路面时,盖部件不易成为阻碍。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间上表面130的所述第3倾斜角度θ3是向前方构成下坡的角度,所述前部上表面124的所述第1倾斜角度θ1以及所述后部上表面134的所述第4倾斜角度θ4比所述中间上表面130的所述第3倾斜角度θ3大。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前部上表面的前低后高的第1倾斜角度以及后部上表面的前低后高的第4倾斜角度同样比前低后高的中间上表面的第3倾斜角度大,盖部件被中间上表面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而且,由于前部上表面、中间上表面以及后部上表面均前低后高地倾斜,因此水不会积存在前罩的上表面。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前罩12具有配置在所述上表面12C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侧面12D,所述前罩12的所述前部上表面124与左右的所述侧面12D连续,所述前罩12的所述中间上表面130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外侧向后方弯曲,所述前罩12的所述后部上表面134经由所述中间上表面130与所述侧面12D连接。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中间上表面随着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向外侧而向后方弯曲,并配置在后部上表面与侧面之间,能够将与前部上表面以及后部上表面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的中间上表面协调地(不形成大的凹凸地)配置在前罩的上表面。因此,不会损害外观设计性。并且,由于弯折线平滑地趋向后方,因此前罩成为不易受到空气阻力的形状。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所述前罩12具有相互接合的外板120以及内板122,所述外板120与所述内板122在所述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12B处通过焊接而相互接合,所述外板120的所述接口用开口12A的所述周缘部被装饰件112覆盖。
根据该结构,由于外板与内板在接口用开口的周缘部处相互接合,因此即使在前罩形成有接口用开口,也能够确保前罩的刚性。并且,由于形成于外板的接口用开口的周缘部的焊接部被装饰件覆盖,因此不会损害外观设计性。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车体前部结构还具备:左右的前侧车架22,左右的所述前侧车架在所述车体4的前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前隔板26,所述前隔板与左右的所述前侧车架22的前部接合,所述前隔板包含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车架24;横架28,所述横架在所述前隔板26的后方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横架包含与左右的所述前侧车架22接合的左右的连接端部32;以及支承梁50,所述支承梁包含固定于所述上车架24的前部以及固定于所述横架28的后部,所述支承梁支承所述接口装置70,所述接口装置70被配置在所述上车架24的后方。
根据该结构,为了使充电或供电的作业性良好,能够将接口用开口配置在车体的前端侧,并且无需加长作为从前轮中心至前保险杠框架为止的长度的前悬长度而能够将接口装置设置于车体前部。并且,在发生前方碰撞时由上车架承受碰撞载荷,因此能够保护接口装置不受碰撞载荷影响。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车体设计的变更,将接口装置应用于现有的车体,而且能够抑制从驾驶席观察时的车辆的外观设计性下降,并且能够抑制盖部件阻碍驾驶员的视野。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电动汽车的前部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的前部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的前部骨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接口装置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3所示的接口装置的安装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前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前罩的立体图。
图8是图2中的VIII部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1:电动汽车;
2:车厢;
3:前部空间;
3A:车体开口;
4:车体;
12:前罩;
12A:接口用开口;
12B:凹陷部(周缘部);
12C:上表面;
12D:侧面;
22:前侧车架;
24:上车架;
26:前隔板;
28:横架;
32:连接端部;
50:支承梁;
70:接口装置;
76:充电接口;
77:供电接口;
100:盖部件;
120:外板;
122:内板;
124:前部上表面;
126:第1弯折线;
128:后侧上表面;
130:中间上表面;
132:第2弯折线;
134:后部上表面;
θ1:第1倾斜角度;
θ2:第2倾斜角度;
θ3:第3倾斜角度;
θ4:第4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体前部结构的电动汽车1具有:划分车厢2和配置在车厢2的前方的前部空间3等的车体4;左右的前轮5;以及左右的后轮(未图示)。车体4具有:左右的前柱7;以及设置在左右的前柱7之间并形成车厢2的前部的前挡风玻璃8。并且,车体4具有:在车厢2的前方前后延伸的左右的前挡泥板10;以及前罩12,其覆盖形成在左右的前挡泥板10之间的前部空间3的向上方敞开的车体开口3A。左右的前挡泥板10的前端通过前保险杠14连结,在前保险杠14的上方配置有具备前照灯16的前面板18。车体开口3A的前部由前面板18形成,车体开口3A的后部由划分车厢2与前部空间3的前围板20(隔板)形成。在前罩12形成有用于充电或供电的接口用开口12A。
如图3~图5所示,电动汽车1的车体前部结构具有以下部分作为车体骨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形成侧梁的前侧车架22;与左右的前侧车架22的前端接合、并包含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车架24的前隔板26;以及在前隔板26的后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作为车体部件的横架28。前隔板26在从正面观察时呈矩形框形状,上车架24构成矩形框的上侧边部分。
如图3所示,横架28具有:副车架30,该副车架30由左右两个纵梁30A、前部横梁30B以及后部横梁30C的组装体构成为俯视观察时呈矩形,左右两个纵梁30A沿前后方向延伸,前部横梁30B以及后部横梁30C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以便将左右的纵梁30A的前部以及后部彼此相互连接;以及将左右的纵梁30A与各自对应的左右的前侧车架22连接的左右的连接端部32。详细地说,横架28的各连接端部32包含内端以及外端,所述内端通过螺栓34固定于在左右对应侧的纵梁30A所设置的安装片30D,所述外端通过螺栓36固定于左右对应侧的前侧车架22。
在副车架30通过多个螺栓40以被左右的纵梁30A、前部横梁30B以及后部横梁30C包围的方式安装有电箱38,该电箱38容纳用于充电的电气设备。
上车架24和前部横梁30B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如图5所示,前部横梁30B位于比上车架24低的位置。在上车架24的下方配置有电气设备冷却用的散热器42(图2)。
如图2~图5所示,在上车架24与前部横梁30B之间安装有支承接口装置70的装置主部72的支承梁50。如图4中明确表示,支承梁50包含由冲压成型品构成的梁主部52以及左右的梁脚片54。
梁主部52具有:前倾的平面状的安装面56;从安装面56的外周缘朝向下方弯折的弯折肋片58;以及从弯折肋片58的下端朝向前方弯折的前部安装片62。在安装面56形成有通过压花加工而形成的突起肋56A。梁主部52具有供安装于安装面56的装置主部72通过的向后方敞开的缺口,在俯视观察时,梁主部52呈大致U字形(沟槽形状)。
弯折肋片58在左右两侧具有上下翻转的大致三角形状的扩张片部58A,左右的梁脚片54的上端与各扩张片部58A在重叠两张的状态下通过多个焊接点W1而焊接在一起。各梁脚片54从扩张片部58A向下倾斜地向后方延伸,各梁脚片54在下端(自由端)具有弯折形成的后部安装片64(图3、图5)。
如图3~图5所示,支承梁50通过螺栓66(其贯通在前部安装片62上形成的贯通孔)将前部固定于上车架24,并且通过螺栓68(其贯通在后部安装片64上形成的贯通孔)将后部固定于前部横梁30B。
如图5所示,接口装置70具有:与带线的多个电连接用连接器80连接的箱状的装置主部72;设置于装置主部72的外周的安装凸缘部74;以及设置于装置主部72的上部的100V/200V用的充电接口76以及供电接口7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装置主部72也可以具备充电接口76以及供电接口77中的一方。并且,充电接口76和供电接口77可以如图示例那样独立地形成,也可以形成兼用于充电以及供电的公共的接口。
接口装置70通过多个螺钉78将安装凸缘部74固定在安装面56上,并将装置主部72插入于支承梁50的缺口内。由此,装置主部72位于比安装面56靠下方的位置,与装置主部72连接的各电连接用连接器80也位于安装面56的下方。并且,在面对车体开口3A的位置设置有接口装置70。各电连接用连接器80的线82被从支承梁50的敞开的下方向后方取出而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在支承梁50的左右的梁脚片54的中间部分别焊接有呈L字形的左右的内侧安装片90以及左右的外侧安装片92。在各内侧安装片90焊接有螺母94,在支承梁50的前部安装片62也焊接有多个螺母96。
对盖部件10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02的后部借助安装于支承部件102的后部连结片104被螺栓106固定于焊接在内侧安装片90上的螺母94中。支承部件102的前部借助安装于支承部件102的前部连结片108被螺栓110固定于焊接在前部安装片62上的螺母96中。
支承部件102构成为向上方敞开的箱状,内置有充电接口76以及供电接口77,支承部件102构成接口装置70的一部分。在支承部件102的底部设置有形成罩板的底板114,该罩板除了充电接口76以及供电接口77以外从上方覆盖支承梁50的梁主部52以及接口装置70的安装凸缘部74。接口用开口12A形成在前罩12的与接口装置70对应的位置,支承部件102配置成使上端的开口缘部沿着接口用开口12A。
在前罩12的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12B(图6)。与前罩12嵌合的矩形框状的装饰件112以与前罩12的上表面12C共面的方式安装在该凹陷部12B内。
盖部件100具有开闭装饰件112的内侧的开口(相当于接口用开口12A)的板状的盖主部100A以及从盖主部100A的左右两侧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盖脚片100B。盖部件100以能够绕铰链轴116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支承部件102,铰链轴116设置于各盖脚片100B的自由端。
盖部件100通过以铰链轴116为中心转动而在闭盖位置与用假想线表示的开盖位置(还参照图1)之间转动移动,闭盖位置是如图5中实线所示那样盖主部100A关闭装饰件112的开口的位置,开盖位置是通过从闭盖位置向图5中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大致90度而立起并打开装饰件112的开口的位置。另外,在闭盖位置时,盖主部100A以与装饰件112大致共面的方式沿着前罩12配置。并且,在开盖位置时,盖主部100A的比盖脚片100B靠后侧的部分落入盖容纳空间102A内,盖容纳空间102A在支承部件102的后部形成为向下方凹陷。
根据上述结构的车体前部结构,接口装置70以及支承接口装置70的支承梁50配置在前隔板26的上车架24与比上车架24靠后方的横架28(详细地说,前部横梁30B)之间。即,接口装置70以及支承梁50配置在比前隔板26的上车架24靠后方的位置。因此,与为了使充电或供电的作业性良好而将接口用开口12A配置在车体4的前端侧、并且接口装置70以及支承梁50设置成比上车架24向前方探出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前悬长度,无需加长前悬长度就能够设置接口装置70。由此,电动汽车1的小型化设计的自由度增大。并且,与接口装置70以及支承梁50设置成比上车架24向前方探出的情况相比,接口装置70不易受到前方碰撞时的载荷,改善了前方碰撞时对接口装置70的保护性。而且,由于接口装置70设置于面对车体开口3A的位置,并在前罩12形成有接口用开口12A,因此能够通过最小限度的车体设计的变更将接口装置70应用于现有的车体4。
接着,对前罩12的结构和接口用开口12A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2以及图6所示,前罩12通过将配置在上侧的板形状的外板120与配置在下侧的框架形状的内板122相互接合而形成。外板120和内板122成为贝壳结构,该贝壳结构是通过对外板120的外缘部实施虚线所示的卷边加工H(折回弯曲加工)而使外板120和内板122在外缘部处彼此结合而形成的结构。
在外板120以及内板122均形成有构成接口用开口12A的相同尺寸、相同形状的贯通孔,两个板的贯通孔的周缘部(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在重叠两张的状态下通过多个焊接点W2而焊接在一起。接口用开口12A呈前缘比后缘窄的梯形,接口用开口12A在前罩12的前部形成于车宽方向的中央。
具体地说,前罩12以下述方式形成。首先,对外板120的外缘部实施凸缘加工而形成外缘凸缘。将内板122配置在外板120的外缘凸缘内,通过粘接剂内板122与外板120粘接起来。接下来,对外板120的外缘部实施卷边加工H,将外缘凸缘折返,通过外板120的主体板部和凸缘部夹持内板122。最后,在凸缘终端部实施基于防尘层(dustsealer)的涂覆。由此,外板120与内板122在外缘部相互接合。
并且,在将外板120和内板122两者重叠的状态下,对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实施电阻点焊。由此,外板120与内板122在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相互接合。由于在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残留焊接痕,因此将装饰件112安装于外板120的外表面来覆盖焊接痕。如上所述,由于在前罩12的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形成有凹陷部12B,因此装饰件112不会从前罩12的上表面12C大幅突出。
这样,由于外板120与内板122在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处相互接合,因此即使在前罩12形成有接口用开口12A,也能够确保前罩12的刚性。并且,由于形成于外板120的接口用开口12A的周缘部的焊接部被装饰件112覆盖,因此不会损害外观设计性。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前罩12具有上表面12C和配置在上表面12C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侧面12D。前罩12的上表面12C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在此,“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表示连结后端与前端的直线是下坡(下降坡度),并不表示从后端至前端的整个区域是下坡。
具体地说,前罩12的上表面12C具有: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并形成有接口用开口12A的前部上表面124;以及后侧上表面128,其位于前部上表面124的后方,经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朝向上方凸出的第1弯折线126(弯折棱线)与前部上表面124连续,并且整体上向前方形成下坡。前部上表面124是从第1弯折线126至前罩12的前端的区域的面,越靠前侧下坡坡度越大。即,前部上表面124的纵截面构成朝向上方凸出的弯曲形状,在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向前方形成了下坡。后侧上表面128是从第1弯折线126至前罩12的后端的区域的面,在后侧形成了比前侧大(陡)的下坡。即,后侧上表面128的纵截面构成朝向下方凸出的形状。
具体地说,后侧上表面128具有:前侧的中间上表面130,其经由第1弯折线126与前部上表面124连续,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以及后侧的后部上表面134,其位于中间上表面130的后方,经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朝向下方凸出的第2弯折线132(弯折谷线)与中间上表面130连续,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中间上表面130是从第1弯折线126至第2弯折线132的区域的面,形成大致固定的下坡。后部上表面134是从第2弯折线132至前罩12的后端的区域的面,形成大致固定的下坡。即,前部上表面124的纵截面也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向前方形成下坡,前罩12的上表面12C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
如图7所示,前部上表面124与左右的侧面12D连续。第1弯折线126以及第2弯折线132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左右外侧向后方弯曲,中间上表面130也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外侧向后方弯曲。中间上表面130在左右的端部沿着左右的侧面12D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后部上表面134经由中间上表面130而与左右的侧面12D连接。
如图8所示,前部上表面124的后部相对于水平线具有第1倾斜角度θ1。后侧上表面128整体相对于水平线具有比第1倾斜角度θ1小的第2倾斜角度θ2。如图2所示,车厢2设置于前罩12的后方。在此,设车厢2内的驾驶员看到前罩12的上缘时的视线与水平线形成的向前方呈下坡的倾斜角度为视线角度θs。另外,驾驶员的视线也可以以与标准成年男性相同的身高175cm的人体模型为基准。第2倾斜角度θ2被设定为比驾驶员的视线角度θs小的角度。因而,从驾驶席看得到后侧上表面128。另一方面,第1倾斜角度θ1与驾驶员的视线角度θs大致相同。因而,从驾驶席不易看到前部上表面124。
后侧上表面128中的中间上表面130比前部上表面124向前方朝上(朝向前上方)且具有第3倾斜角度θ3。即,第3倾斜角度θ3比第1倾斜角度θ1小,当然也比驾驶员的视线角度θs小。因而,从驾驶席能够看清中间上表面130。后侧上表面128中的后部上表面134比中间上表面130向前方朝下(朝向前下方)且具有第4倾斜角度θ4。第4倾斜角度θ4比第2倾斜角度θ2大,与驾驶员的视线角度θs大致相同。因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后部上表面13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罩12的上表面12C具有:在后部具有第1倾斜角度θ1的前部上表面124;以及具有比第1倾斜角度θ1小的第2倾斜角度θ2的后侧上表面128,接口用开口12A被配置于前部上表面124。即,在比第1弯折线126靠前方的前部上表面124配置有盖部件100。因此,盖部件100被后侧上表面128以及第1弯折线126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盖部件100。由此,提高了从驾驶席观察时的外观设计性。并且,在从驾驶席观察路面时,盖部件100不易成为阻碍。
并且,后侧上表面128具有:比前部上表面124向前方朝上(朝向前上方)且具有第3倾斜角度θ3的中间上表面130;以及后部上表面134,其比中间上表面130向前方朝下(朝向前下方)并且向前方形成下坡,且具有比第2倾斜角度θ2大的第4倾斜角度θ4。因此,配置在前部上表面124的盖部件100被中间上表面130以及第1弯折线126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盖部件100。并且,由于前罩12具有由前部上表面124、中间上表面130以及后部上表面134构成的三个面,因此与具有倾斜角度不同的两个面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前罩12的刚性。
如上所述,由于接口用开口12A被配置在前部上表面124,并且装饰件112以及盖主部100A不会从前罩12的上表面12C大幅突出,因此盖部件100在关闭接口用开口12A的状态下位于比中间上表面130靠下方的位置。由此,盖部件100被中间上表面130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因此提高了从驾驶席观察时的外观设计性,并且在从驾驶席观察路面时,盖部件100不易成为阻碍。
并且,中间上表面130的第3倾斜角度θ3是向前方形成下坡的角度,前部上表面124的第1倾斜角度θ1以及后部上表面134的第4倾斜角度θ4比中间上表面130的第3倾斜角度θ3大,因此,由此也使得盖部件100被中间上表面130遮挡而不易从驾驶席看到。而且,由于前部上表面124、中间上表面130以及后部上表面134全部前低后高地倾斜,因此水不会积存于前罩12的上表面12C。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罩12的中间上表面130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外侧向后方弯曲,前罩12的后部上表面134经由中间上表面130与侧面12D连接,因此能够将与前部上表面124以及后部上表面134不同的倾斜角度的中间上表面130协调地(不形成大的凹凸地)配置在前罩12的上表面12C。因此,不会损害外观设计性。并且,由于第1弯折线126以及第2弯折线132平滑地趋向后方,因此前罩12成为不易受到空气阻力的形状。
以上,结束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实施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作为车载用进行了电装部件的说明,但是也能够广泛地应用于铁道车辆或航空器等。
此外,各部件以及部位的具体的结构以及配置、数量、角度等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则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另一方面,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构成要素并非必须全部具备,能够适当地选择。

Claims (6)

1.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前部结构具备:
车体开口,所述车体开口形成于车体的前部,并向上方敞开;
前罩,所述前罩覆盖所述车体开口;
接口装置,所述接口装置设置于面对所述车体开口的位置,所述接口装置具有充电接口和/或供电接口;
接口用开口,所述接口用开口形成在所述前罩的与所述接口装置对应的位置;以及
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开闭所述接口用开口,
所述前罩的上表面具有:前部上表面,所述前部上表面整体向前方形成下坡,并且至少在后部具有第1倾斜角度;以及后侧上表面,所述后侧上表面位于所述前部上表面的后方,并经由朝向上方凸出的弯折线而与所述前部上表面连续,所述后侧上表面整体向前方构成下坡并具有比所述第1倾斜角度小的第2倾斜角度,
所述接口用开口被配置于所述前罩的所述前部上表面,
所述后侧上表面具有:前侧的中间上表面,所述中间上表面比所述前部上表面的后部朝向前上方且具有第3倾斜角度;以及后部上表面,所述后部上表面位于所述中间上表面的后方,所述后部上表面比所述中间上表面朝向前下方并且向前方形成下坡,且具有比所述第2倾斜角度大的第4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在关闭所述接口用开口的状态下位于比所述中间上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上表面的所述第3倾斜角度是向前方形成下坡的角度,
所述前部上表面的所述第1倾斜角度以及所述后部上表面的所述第4倾斜角度比所述中间上表面的所述第3倾斜角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具有配置在所述上表面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的侧面,
所述前罩的所述前部上表面与左右的所述侧面连续,
所述前罩的所述中间上表面从车宽方向的中央朝外侧向后方弯曲,
所述前罩的所述后部上表面经由所述中间上表面与所述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罩具有相互接合的外板以及内板,
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在所述接口用开口的周缘部处通过焊接而相互接合,
所述外板的所述接口用开口的所述周缘部被装饰件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前部结构还具备:
左右的前侧车架,左右的所述前侧车架在所述车体的前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前隔板,所述前隔板与左右的所述前侧车架的前部接合,所述前隔板包含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上车架;
横架,所述横架在所述前隔板的后方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横架包含与左右的所述前侧车架接合的左右的连接端部;以及
支承梁,所述支承梁包含固定于所述上车架的前部以及固定于所述横架的后部,所述支承梁支承所述接口装置,
所述接口装置被配置在所述上车架的后方。
CN201910903817.2A 2018-09-27 2019-09-24 车体前部结构 Active CN110949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1576 2018-09-27
JP2018181576A JP6725618B2 (ja) 2018-09-27 2018-09-27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537A CN110949537A (zh) 2020-04-03
CN110949537B true CN110949537B (zh) 2022-02-01

Family

ID=6997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3817.2A Active CN110949537B (zh) 2018-09-27 2019-09-24 车体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25618B2 (zh)
CN (1) CN11094953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626A (ja) * 1998-09-11 2000-03-28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2458908A (zh) * 2009-06-11 2012-05-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端口装置
CN103124648A (zh) * 2010-10-01 2013-05-2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端口用盖的配设结构
CN10384753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单元结构
JP2014121206A (ja) * 2012-12-18 2014-06-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動車の充電部構造
CN104640728A (zh) * 2012-09-19 2015-05-2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端口构造
CN107031436A (zh) * 2016-01-25 2017-08-1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发光部分的充电系统
CN108528261A (zh) * 2018-06-06 2018-09-14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5626A (ja) * 1998-09-11 2000-03-28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2458908A (zh) * 2009-06-11 2012-05-1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充电端口装置
CN103124648A (zh) * 2010-10-01 2013-05-29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端口用盖的配设结构
CN104640728A (zh) * 2012-09-19 2015-05-2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充电端口构造
CN10384753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单元结构
JP2014121206A (ja) * 2012-12-18 2014-06-3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動車の充電部構造
CN107031436A (zh) * 2016-01-25 2017-08-1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发光部分的充电系统
CN108528261A (zh) * 2018-06-06 2018-09-14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5618B2 (ja) 2020-07-22
CN110949537A (zh) 2020-04-03
JP2020050141A (ja)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9627B (zh) 车辆后部构造
EP2580105B1 (en) Vehicle battery pack housing structure
EP2712770B1 (en) Charging connector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for use in truck-type electric vehicle
EP2712748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use in truck-type electric vehicle
JP6786561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879323B2 (ja) 電池パックの搭載構造
US9669876B2 (en) Parting por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11104238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US9359016B2 (en) Cabin for work vehicles
JP675480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0189504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CN102343946A (zh) 前窗的支撑结构
JP2016032961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11459036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6848543B2 (ja) 電動車両の車体構造
JP7240434B2 (ja) 電動車両
CN110949537B (zh) 车体前部结构
KR101439145B1 (ko) 차량의 리어 패키지트레이 구조
JP6094364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9198752A1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9083705A (ja) 自動車のバウンドストッパ取付構造
CN115362100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JP5934168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0949538B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7201138B1 (ja) バッテリ取付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