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5245A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5245A
CN110945245A CN201780093358.5A CN201780093358A CN110945245A CN 110945245 A CN110945245 A CN 110945245A CN 201780093358 A CN201780093358 A CN 201780093358A CN 110945245 A CN110945245 A CN 110945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cylindrical portion
scroll
cylindrical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33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5245B (zh
Inventor
福原功一
松井友寿
高村祐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45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5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6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04C2210/268R3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7Balance weight, counterweight

Abstract

涡旋压缩机具备滑块,滑块具有圆筒部和平衡配重部,平衡配重部具有砝码配重部、第1主配重部和第2主配重部,砝码配重部具有以滑块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1外周面,第1主配重部具有以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2外周面,第2主配重部具有:以滑块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3外周面,其位于比第2外周面更靠外周侧的位置;以及以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冷冻机或者空调机所使用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带平衡配重滑块的涡旋压缩机。在该涡旋压缩机中,摆动轴承与滑块部外周面的轴向上的旋转滑动范围的中央位置与带平衡配重滑块的重心的轴向位置大致一致。由此,作用于带平衡配重滑块的离心力的作用点、与在半径方向上支承该离心力的支承点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因此能够防止摆动轴承与滑块部外周面的不均匀接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81083号公报
为了使带平衡配重滑块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轴向位置与上述旋转滑动范围的中央位置一致,并且抑制该滑块的轴向尺寸或者径向尺寸的增加,需要使滑块的形状复杂化。因此,存在如下的课题:滑块的加工工序增加,与之相伴的滑块的加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能够防止摆动轴承与滑块的不均匀接触,并且减少滑块的加工工序。
本发明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摆动涡旋件,其相对于上述固定涡旋件摆动;主轴,其向上述摆动涡旋件传递旋转驱动力;偏心轴部,其设置于上述主轴的一端,相对于上述主轴的中心轴向偏心方向偏心;滑块,其形成有供上述偏心轴部能够滑动地插入的滑动槽;以及摆动轴承,其设置于上述摆动涡旋件,将上述滑块支承为能够旋转,上述滑块具有:圆筒部,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摆动轴承;以及平衡配重部,其设置于上述圆筒部的外周侧,在将上述偏心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偏心方向时,上述平衡配重部具有:砝码配重部,其设置于比上述滑块的旋转中心更靠上述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与上述圆筒部连接;第1主配重部,其设置于比上述滑块的旋转中心更靠上述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与上述圆筒部连接;以及第2主配重部,其设置于比上述滑块的旋转中心更靠上述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从上述第1主配重部的外周部向上述摆动涡旋件侧突出,上述砝码配重部具有以上述滑块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1外周面,上述第1主配重部具有以上述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2外周面,上述第2主配重部具有:以上述滑块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3外周面,其位于比上述第2外周面更靠外周侧的位置;以及以上述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在对平衡配重部的各圆筒面进行加工时所需的加工中心轴的数设为2个。因此,能够减少滑块的加工工序。另外,在第1主配重部设置有位于比第2主配重部的第3外周面更靠内周侧的第2外周面,因此能够使滑块与摆动轴承的旋转滑动范围的中央部的轴向位置与滑块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轴向位置一致。因此,能够防止摆动轴承与滑块的不均匀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提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具备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提的滑块30的涡旋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图5的VI-VI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的结构的仰视图。
图9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中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的周向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中,为了容易观察引出线,省略对剖面的阴影。涡旋压缩机100例如为冰箱、冷冻库、自动销售机、空调机、冷冻机或者供热水装置等所使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要素中的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涡旋压缩机100,例示出主轴7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纵置型的涡旋压缩机。另外,以下的说明的各结构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为设置成能够使用涡旋压缩机100的状态时的关系。
涡旋压缩机100吸入在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并进行压缩,设为高温高压的状态而排出。作为制冷剂,使用R410A制冷剂、R32制冷剂或者HFO-1234yf制冷剂等。
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100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构部20、对压缩机构部20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部21、以及收容压缩机构部20和电动机部21的密闭容器1。压缩机构部20配置在密闭容器1内的上部。电动机部21在密闭容器1内配置在压缩机构部20的下方。
密闭容器1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a、配置在主体部1a的上端的盖部1b、以及配置在主体部1a的下端的底部1c。在主体部1a与盖部1b之间、以及主体部1a与底部1c之间通过焊接等而相互气密地接合。
压缩机构部20具有:在安装于密闭容器1的框架2固定的固定涡旋件3、以及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摆动的摆动涡旋件4。固定涡旋件3具有:台板3a、设置于台板3a的一个面(在图1中为下表面)的漩涡状的搭接部3b。摆动涡旋件4具有:台板4a、以及设置于台板4a的一个面(在图1中为上表面)的漩涡状的搭接部4b。固定涡旋件3和摆动涡旋件4以各个搭接部3b和搭接部4b啮合的方式组合。在搭接部3b与搭接部4b之间形成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室。
在固定涡旋件3的台板3a的中心部,以贯通台板3a的方式形成将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压缩室排出的排出孔22。在排出孔22的出口侧设置有排出腔室23。在排出腔室23的排出口设置有簧片阀构造的排出阀24。
在摆动涡旋件4的台板4a中与形成有搭接部4b的面相反侧的面(在图1中为下表面)的中心部形成圆筒状的突起部4c。在突起部4c的内周侧设置有将后述的滑块30的圆筒部4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摆动轴承14。摆动轴承14的中心轴与主轴7的中心轴平行。
在摆动涡旋件4与框架2之间设置有欧氏环(Oldham ring)12。欧氏环12具有环部、形成于环部的上表面的一对欧氏键(Oldham key)以及形成于环部的下表面的一对欧氏键。上表面的欧氏键被插入到形成于摆动涡旋件4的键槽,能够在一个方向上滑动。下表面的欧氏键被插入到形成于框架2的键槽,能够在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滑动。通过该结构,摆动涡旋件4进行公转运动而不自转。
电动机部21具有: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的定子5、配置于定子5的内周侧的转子6、以及固定于转子6的主轴7。若对定子5通电,则转子6与主轴7一体地旋转。主轴7的上部被设置于框架2的主轴承部16支承为能够旋转。主轴7的下部被由滚珠轴承等构成的副轴承部17支承为能够旋转。该副轴承部17设置于在密闭容器1的下部固定的子框架18。
在主轴7的上端部设置有偏心轴部7a。偏心轴部7a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向规定的偏心方向偏心地配置。偏心轴部7a能够滑动地插入于后述的滑块30的滑动槽43。
在密闭容器1的底部设置有存积润滑油的油存积部8。在主轴7的下端设置有将油存积部8的润滑油吸上来的油泵9。在主轴7的内部沿着主轴7的中心轴方向形成油孔13。被油泵9从油存积部8吸上来的润滑油通过油孔13而向包含摆动轴承14在内的各滑动部供给。另外,在框架2连接有排油管道15,该排油管道15使框架2内的润滑油返回油存积部8。
在主轴7的上部设置有第1平衡器19a,该第1平衡器19a抵消由摆动涡旋件4的摆动所带来的不平衡。在转子6的下部设置有第2平衡器19b,该第2平衡器19b抵消由摆动涡旋件4的摆动所带来的不平衡。
另外,在密闭容器1设置有:从外部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吸入管10、以及将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管11。
这里,简单地对涡旋压缩机100的整体的动作进行说明。若对定子5通电,则转子6旋转。转子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主轴7、偏心轴部7a和滑块30而向摆动涡旋件4传递。被传递了旋转驱动力的摆动涡旋件4被欧氏环12限制自转,而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进行公转运动。
伴随着摆动涡旋件4的公转运动,从吸入管10吸入到密闭容器1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形成于框架2的未图示的吸入孔而被取入压缩室,在压缩室内被压缩。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排出孔22而排出到排出腔室23内。排出腔室23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推升排出阀24而排出到固定涡旋件3与密闭容器1之间的高压空间之后,从排出管11排出到涡旋压缩机100的外部。
接下来,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提的滑块30进行说明。这里说明的滑块30是具有该滑块30与摆动轴承14的旋转滑动范围的中央部的轴向位置与该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轴向位置一致的结构的带平衡配重滑块的一例。
图2是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提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具备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前提的滑块30的涡旋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在图4中,示意性地表示作用于滑块30的离心力的位置和油膜反作用力的作用位置。图2~图4的空心箭头A表示偏心轴部7a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的偏心方向、即摆动轴承14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的偏心方向。另外,图2~图4的空心箭头B表示作为与上述的偏心方向相反方向的反偏心方向。偏心方向和反偏心方向为与主轴7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这里,将与偏心方向和反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取为Y轴,将偏心方向侧设为+Y方向。另外,将与主轴7的中心轴平行的方向、即铅垂方向取为Z轴,将上侧设为+Z方向。
滑块30构成使摆动涡旋件4的公转半径沿着固定涡旋件3的搭接部3b的侧面形状可变的可变曲柄机构。滑块30具有:被摆动轴承1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圆筒部40、以及将作用于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的至少一部分抵消的平衡配重部50。该滑块30收纳在形成于框架2的凹部2a内。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与主轴7的中心轴一致。另外,圆筒部40与平衡配重部50的连接结构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在将圆筒部40与平衡配重部50作为分体部件而成型之后,将两者相互固定,由此将圆筒部40和平衡配重部50连接。圆筒部40与平衡配重部50例如能够使用热配或者压入等方法而固定。
圆筒部40具备外径Ds的圆筒面状的外周面。该外周面为相对于摆动轴承14滑动的滑动面。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设置于从滑块30的旋转中心O向偏心方向、即+Y方向分开了距离y3的位置。在圆筒部40的内周侧形成有具有长孔形状的剖面的滑动槽43。在滑动槽43中插入偏心轴部7a。插入到滑动槽43中的偏心轴部7a能够相对于滑动槽43在与旋转中心O垂直的规定的滑动方向上滑动。在本例中,偏心轴部7a与滑动槽43的滑动方向相对于偏心轴部7a的偏心方向倾斜。
平衡配重部50具备平板部51和突出部52。平板部51是被配置为围绕圆筒部40的外周部的厚度H2的大致圆盘形状部分,与圆筒部40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圆筒部40的上部被插入摆动轴承14。因此,圆筒部40与平板部51在Z轴方向上在相比于摆动轴承14的末端更远离摆动涡旋件4的位置、即比摆动轴承14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连接。突出部52是从平板部51向摆动涡旋件4侧、即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52配置于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另外,突出部52为了避免与摆动轴承14和突起部4c的干扰,而配置在从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分开了半径Rin的位置。
平衡配重部50为了将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抵消,而整体上相比于旋转中心O向反偏心方向侧偏心地设置。通过平衡配重部50的离心力将摆动涡旋件4的离心力的至少一部分抵消,由此减少作用于摆动涡旋件4的搭接部4b的半径方向的负载。因此,能够提高摆动涡旋件4的可靠性,并且减少摆动涡旋件4的搭接部4b与固定涡旋件3的搭接部3b之间的滑动损失。
这里,如图4的空心箭头E所示,在滑块30旋转时在摆动轴承14与滑块30的圆筒部40外周面之间产生的油膜反作用力的作用中心成为摆动轴承14的Z轴方向的中心。因此,若在Z轴方向上,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位置从摆动轴承14的中心位置错开,则为了使油膜反作用力的作用中心与离心力的作用中心一致而滑块30试图翻转。由此,在滑块30的圆筒部40与摆动轴承14之间产生不均匀接触。因此,需要以成为在Z轴方向上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位置与摆动轴承14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的形状的方式设计滑块30。
然而,在设计滑块30时,存在以下的限制。即,滑块30的圆筒部40与平衡配重部50必须在与摆动轴承14和突起部4c不干扰的部位连接。换言之,将圆筒部40和平衡配重部50连接的连接部配置在与摆动轴承14和突起部4c不干扰的部位。在为纵置型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情况下,将滑块30的圆筒部40和平衡配重部50连接的连接部配置在摆动轴承14的下方。该连接部由于支承平衡配重部50所产生的离心力,因此需要由强度方面具有某程度的厚壁形成。因此,作为滑块30整体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高度处于由于在上述的连接部产生的离心力而向下方下降的趋势。因此,要想使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位置与摆动轴承14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需要将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向上方提升的努力。
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的平衡配重部50具备: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的主配重部53、以及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偏心方向侧的砝码配重部5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主配重部53具备第1主配重部53a和第2主配重部53b。
砝码配重部54由平板部51中的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偏心方向侧的位置的部分构成。砝码配重部54配置于在Z轴方向上相比于摆动轴承14更远离摆动涡旋件4的位置、即相比于摆动轴承14的Z轴方向的中心位置更远离摆动涡旋件4的位置。砝码配重部54具有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半径R3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
第1主配重部53a由平板部51中的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的部分、和突出部52的下部部分构成。第1主配重部53a配置在相比于第2主配重部53b更远离摆动涡旋件4的位置。第1主配重部53a具有以从滑块30的旋转中心O向+Y方向分开了距离y2的位置为中心的、半径R2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这里,距离y2比距离y3小(y2<y3)。
第2主配重部53b由突出部52的上部部分构成。全高H的主配重部53中的从上端起高度H1的范围为第2主配重部53b。第2主配重部53b配置在比第1主配重部53a更靠摆动涡旋件4侧的位置。第2主配重部53b具有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半径R1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另外,第2主配重部53b具有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半径Rin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
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位于比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更靠外周侧的位置。由此,第2主配重部53b的每单位厚度的离心力(剖面积×图心距离)比第1主配重部53a的每单位厚度的离心力(剖面积×图心距离)大。因此,能够将在主配重部53产生的离心力的Z轴方向的作用中心向摆动涡旋件4侧即上方提升。因此,根据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能够在Z轴方向上使图4的涂黑的箭头F所示的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位置与图4的空心箭头E所示的油膜反作用力的作用中心大致一致。由此,能够防止在滑块30的圆筒部40与摆动轴承14之间产生不均匀接触。另外,抑制滑块30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的增加,因此能够使滑块30小型化。
然而,在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中,在利用磨削工序或者研磨工序对滑块30的各圆筒面进行加工时需要多个加工中心轴。例如,在对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和第2主配重部53b的内周面进行加工时,作为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的位置为加工中心轴。在对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进行加工时,从滑块30的旋转中心O向+Y方向分开了距离y2的位置为加工中心轴。在对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进行加工时,作为滑块30的旋转中心O的位置为加工中心轴。即,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的平衡配重部50具有至少3个加工中心轴。因此,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存在如下的课题,滑块30的加工工序增加,与之相伴,滑块30的加工成本和涡旋压缩机100的制造成本增加。
以下,对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块30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示出图5的VI-VI剖面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滑块30的位置为基准,将摆动涡旋件4侧的方向称为上方,将远离摆动涡旋件4的方向称为下方。如图5和图6所示,滑块30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摆动轴承14的圆筒部40、以及设置于圆筒部40的外周侧的平衡配重部50。圆筒部40与平衡配重部50是分体成型的分体部件,通过热配或者压入等而相互固定。
圆筒部40具有与图2~图4所示的圆筒部40相同的结构。平衡配重部50具有:砝码配重部54、以及具备第1主配重部53a和第2主配重部53b的主配重部53。平衡配重部50通过铸造或者锻造而形成。在圆筒部40的外周面41固定的平衡配重部50的内周面具有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圆筒面状的形状。
砝码配重部54设置于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偏心方向侧的位置,固定在圆筒部40的外周面41下部。砝码配重部54具有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直径D1即半径D1/2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1(第1外周面的一例)。
第1主配重部53a设置于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固定在圆筒部40的外周面41下部。第1主配重部53a具有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直径D1即半径D1/2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4由与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同轴并且相同半径形成。因此,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4构成与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连续的圆筒面。但是,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4的半径也可以与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的半径不同。
另外,第1主配重部53a在周向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半径R4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2(第2外周面的一例)。若在沿着滑块30的旋转中心O的方向上观察,外周面62形成为以通过旋转中心O且与偏心方向平行的直线为对称轴而呈线对称。本例的外周面62在沿着旋转中心O的方向上观察时,在以通过旋转中心O且与偏心方向平行的直线为中心的约90°的角度范围中形成为大致扇形状。另外,外周面62形成在从主配重部53的下端面53c起高度H3的范围内。外周面62位于比外周面64和后述的外周面63更靠内周侧的位置。因此,外周面62构成相对于外周面64和外周面63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第2主配重部53b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从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部向摆动涡旋件4侧突出而形成。第2主配重部53b具有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直径D1即半径D1/2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3(第3外周面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63以与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4和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双方同轴且相同的半径形成。因此,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63构成与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4和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双方连续的圆筒面。但是,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63的半径可以与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4的半径不同,也可以与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的半径不同。
另外,第2主配重部53b具有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半径Rin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65。第2主配重部53b的内周面65夹着突起部4c和摆动轴承14而与圆筒部40的外周面41对置。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具备:固定涡旋件3;摆动涡旋件4,其相对于固定涡旋件3摆动;主轴7,其向摆动涡旋件4传递旋转驱动力;偏心轴部7a,其设置于主轴7的一端,相对于主轴7的中心轴向偏心方向偏心;滑块30,其形成有供偏心轴部7a能够滑动地插入的滑动槽43;以及摆动轴承14,其设置于摆动涡旋件4,将滑块30支承为能够旋转。滑块30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摆动轴承14的圆筒部40、以及设置于圆筒部40的外周侧的平衡配重部50。在将偏心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偏心方向时,平衡配重部50具有:砝码配重部54,其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与圆筒部40连接;第1主配重部53a,其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与圆筒部40连接;以及第2主配重部53b,其设置在比滑块30的旋转中心O更靠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从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部向摆动涡旋件4侧突出。砝码配重部54具有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1。第1主配重部53a具有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2。第2主配重部53b具有:位于比外周面62靠外周侧的位置且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外周面63、以及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65。
在对砝码配重部54的外周面61和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63进行加工时,作为滑块30的旋转中心O的位置成为加工中心轴。另外,在对第1主配重部53a的外周面62和第2主配重部53b的内周面65进行加工时,作为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的位置成为加工中心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在对平衡配重部50的各圆筒面进行加工时所需的加工中心轴的数量设为2个。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滑块30的加工工序,与之相伴,能够减少滑块30的加工成本和涡旋压缩机100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第1主配重部53a设置有位于比第2主配重部53b的外周面63更靠内周侧的位置的外周面62,因此能够将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轴向位置向摆动涡旋件4侧提升。由此,能够使滑块30与摆动轴承14的旋转滑动范围的中央部的轴向位置与滑块30的离心力作用中心的轴向位置一致。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摆动轴承14与滑块30的不均匀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中,外周面63具有与外周面61的半径相同的半径D1/2。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同一工序对外周面63和外周面61进行加工,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滑块30的加工工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中,平衡配重部50在沿着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的方向上观察时,具有相对于圆筒部40偏心的圆形形状(例如,以滑块30的旋转中心O为中心的圆形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滑块30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滑块30相对于形成于框架2的凹部2a的收纳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中,作为在固定涡旋件3与摆动涡旋件4之间被压缩的流体,也可以使用R410A制冷剂、R32制冷剂或者HFO-1234yf制冷剂。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的结构的俯视图。这里,在与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垂直的平面中,将与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和与偏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滑动槽43的尺寸相对大的方向定义为长轴方向,将滑动槽43的尺寸相对小的方向定义为短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滑动槽43的尺寸L1比在与偏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滑动槽43的尺寸L2大,因此与偏心方向平行的图中左右方向为长轴方向,与偏心方向垂直的图中上下方向为短轴方向。另外,在与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垂直并且包含将圆筒部40和平衡配重部50连接的连接部的平面中,将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平衡配重部50的壁厚定义为径向壁厚。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滑块30中,平衡配重部50的短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3比平衡配重部50的长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1和T2大。因此,在将圆筒部40热配或者压入时,在短轴方向上,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大。另一方面,形成于圆筒部40的滑动槽43的形状接近在长轴方向上具有长径且在短轴方向上具有短径的椭圆形状。因此,即使圆筒部40从外周侧受到均匀的压力载荷,在圆筒部40也容易产生短轴方向的外径变得比长轴方向的外径小的变形。若在短轴方向上圆筒部40受到的压力载荷变大,则更容易产生上述的变形。因此,实施方式1的滑块30存在如下的课题:有时圆筒部40的正圆度降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块30中,位于比外周面61和外周面63更靠内周侧的位置的外周面62形成在180°以上的角度范围θ内。即,外周面62在周向上形成在第1主配重部53a的整体,进一步扩展到砝码配重部54的一部分而形成。由此,能够使平衡配重部50的短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3相对地小,因此能够使短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3接近长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1和T2。因此,能够使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在周向上接近均匀,因此能够防止圆筒部40的正圆度的降低。由此,能够在圆筒部40与摆动轴承14之间形成均匀的油膜,因此能够提高涡旋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中,外周面62在沿着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的方向上观察时,形成在180°以上的角度范围θ内。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平衡配重部50的短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3相对地小。由此,在将圆筒部40热配或者压入时,能够使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在周向上接近均匀,因此能够防止圆筒部40的正圆度的降低。
实施方式3.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的结构的仰视图。如图8所示,外周面62在一部分具有形成为与短轴方向垂直的平面部62a、62b。平面部62a、62b通过铸造或者锻造而形成。通过形成平面部62a、62b,平衡配重部50的短轴方向上的径向壁厚T3相比于图7所示的结构减少。径向壁厚T1、T2、T3满足T3≦T1且T3≦T2的关系。由此,能够减小在短轴方向上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圆筒部40的正圆度的降低。
图9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的滑块30中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的周向分布的图表。图9的横轴表示从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观察的角度[deg]。这里,将图8的反偏心方向的角度设为0°、将短轴方向下侧的角度设为90°、将偏心方向的角度设为180°。图9的纵轴表示压力载荷[MPa]。图表中的四边形的点表示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的压力载荷,圆形的点表示图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滑块30的压力载荷。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块30中,在短轴方向上圆筒部40受到的压力载荷比图2~图4所示的滑块30减小。由此,能够防止圆筒部40的正圆度的降低。由此,能够在圆筒部40与摆动轴承14之间形成均匀的油膜,因此能够提高涡旋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在图8所示的结构中,平面部62a、62b形成为与短轴方向垂直,但平面部62a、62b也可以形成为分别沿着滑动槽43的长径方向。由此,能够使圆筒部40从平衡配重部50受到的压力载荷在周向上更均匀化。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与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垂直的平面中,将与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和与偏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滑动槽43的尺寸相对大的方向设为长轴方向,将滑动槽43的尺寸相对小的方向设为短轴方向。在与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垂直并且包含将圆筒部40和平衡配重部50连接的连接部的平面中,将以圆筒部40的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上的平衡配重部50的壁厚设为径向壁厚。此时,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00中,短轴方向上的平衡配重部50的径向壁厚T3为长轴方向上的平衡配重部50的径向壁厚T1以下,并且为长轴方向上的平衡配重部50的径向壁厚T2以下。根据该结构,在将圆筒部40热配或者压入时,能够减小在短轴方向上圆筒部40受到的压力载荷,因此能够防止圆筒部40的正圆度的降低。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密闭容器;1a…主体部;1b…盖部;1c…底部;2…框架;2a…凹部;3…固定涡旋件;3a…台板;3b…搭接部;4…摆动涡旋件;4a…台板;4b…搭接部;4c…突起部;5…定子;6…转子;7…主轴;7a…偏心轴部;8…油存积部;9…油泵;10…吸入管;11…排出管;12…欧氏环;13…油孔;14…摆动轴承;15…排油管道;16…主轴承部;17…副轴承部;18…子框架;19a…第1平衡器;19b…第2平衡器;20…压缩机构部;21…电动机部;22…排出孔;23…排出腔室;24…排出阀;30…滑块;40…圆筒部;41…外周面;43…滑动槽;50…平衡配重部;51…平板部;52…突出部;53…主配重部;53a…第1主配重部;53b…第2主配重部;53c…下端面;54…砝码配重部;61、62、63、64…外周面;62a、62b…平面部;65…内周面;100…涡旋压缩机;C1…中心轴;O…旋转中心。

Claims (6)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具备:
固定涡旋件;
摆动涡旋件,其相对于所述固定涡旋件摆动;
主轴,其向所述摆动涡旋件传递旋转驱动力;
偏心轴部,其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一端,相对于所述主轴的中心轴向偏心方向偏心;
滑块,其形成有供所述偏心轴部能够滑动地插入的滑动槽;以及
摆动轴承,其设置于所述摆动涡旋件,将所述滑块支承为能够旋转,
所述滑块具有:
圆筒部,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摆动轴承;以及
平衡配重部,其设置于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侧,
在将所述偏心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偏心方向时,
所述平衡配重部具有:
砝码配重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滑块的旋转中心更靠所述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与所述圆筒部连接;
第1主配重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滑块的旋转中心更靠所述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与所述圆筒部连接;以及
第2主配重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滑块的旋转中心更靠所述反偏心方向侧的位置,从所述第1主配重部的外周部向所述摆动涡旋件侧突出,
所述砝码配重部具有以所述滑块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1外周面,
所述第1主配重部具有以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2外周面,
所述第2主配重部具有:
以所述滑块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第3外周面,其位于比所述第2外周面更靠外周侧的位置;以及
以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部分圆筒面状的内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3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1外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平衡配重部在沿着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具有相对于所述圆筒部偏心的圆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2外周面在沿着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观察时,形成在180°以上的角度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在与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中,将与所述偏心方向平行的方向和与所述偏心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所述滑动槽的尺寸相对大的方向设为长轴方向,将所述滑动槽的尺寸相对小的方向设为短轴方向,并且
在与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垂直并且包含将所述圆筒部和所述平衡配重部连接的连接部在内的平面中,在将以所述圆筒部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上的所述平衡配重部的壁厚设为径向壁厚时,
所述短轴方向上的所述平衡配重部的所述径向壁厚为所述长轴方向上的所述平衡配重部的所述径向壁厚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作为在所述固定涡旋件与所述摆动涡旋件之间被压缩的流体,使用R410A制冷剂、R32制冷剂或者HFO-1234yf制冷剂。
CN201780093358.5A 2017-08-04 2017-08-04 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110945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8369 WO2019026272A1 (ja) 2017-08-04 2017-08-04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5245A true CN110945245A (zh) 2020-03-31
CN110945245B CN110945245B (zh) 2021-09-14

Family

ID=6523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3358.5A Active CN110945245B (zh) 2017-08-04 2017-08-04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3488B2 (zh)
EP (1) EP3663583B1 (zh)
JP (1) JP6719676B2 (zh)
CN (1) CN110945245B (zh)
WO (1) WO201902627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3636A1 (zh) * 2020-04-07 2021-10-14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114183353A (zh) * 2021-12-17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支架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8526A1 (en) * 2018-02-28 2019-09-06 Hitachi-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Dynamic radial compliance in scroll compressors
CN211598997U (zh) * 2020-01-21 2020-09-29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压缩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6254U (zh) * 2009-12-28 2010-12-08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传动机构
FR2985557A1 (fr) * 2012-01-11 2013-07-12 Valeo Japan Co Ltd Excentrique balance comprenant une bague et un contrepoids bloques en rotation
CN204419581U (zh) * 2014-12-16 2015-06-24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平衡块
EP2913531A1 (en) * 2014-02-28 2015-09-0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alance weight
WO2015194000A1 (ja) * 2014-06-18 2015-12-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85783A1 (ja) * 2015-11-17 2017-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1083A (ja) 1997-04-04 1998-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3146326U (zh) * 2012-04-11 2013-08-21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JP6042530B2 (ja) * 2013-03-27 2016-12-14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685690B2 (ja) * 2015-10-20 2020-04-2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EP3415760B1 (en) * 2016-02-09 2021-09-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croll compressor
WO2017199435A1 (ja) 2016-05-20 2017-1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6254U (zh) * 2009-12-28 2010-12-08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的传动机构
FR2985557A1 (fr) * 2012-01-11 2013-07-12 Valeo Japan Co Ltd Excentrique balance comprenant une bague et un contrepoids bloques en rotation
EP2913531A1 (en) * 2014-02-28 2015-09-0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Scroll compressor with balance weight
WO2015194000A1 (ja) * 2014-06-18 2015-12-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419581U (zh) * 2014-12-16 2015-06-24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平衡块
WO2017085783A1 (ja) * 2015-11-17 2017-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3636A1 (zh) * 2020-04-07 2021-10-14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114183353A (zh) * 2021-12-17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支架组件及涡旋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400143A1 (en) 2020-12-24
EP3663583B1 (en) 2023-11-15
WO2019026272A1 (ja) 2019-02-07
JPWO2019026272A1 (ja) 2019-11-21
JP6719676B2 (ja) 2020-07-08
EP3663583A4 (en) 2020-08-05
EP3663583A1 (en) 2020-06-10
US11193488B2 (en) 2021-12-07
CN110945245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5245B (zh) 涡旋压缩机
JP665636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10001122B2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08603500B (zh) 涡旋压缩机
JP2017078361A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CN113330218B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5455763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642570B (zh) 涡旋压缩机
JP6444535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WO2017183615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745913B2 (ja) 圧縮機
EP3081814B1 (en) Scroll compressor
JP6463514B2 (ja) バランサー付スライダー及び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910544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78360A (ja)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CN108368847B (zh) 涡旋压缩机
JP7408011B2 (ja) 二段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7138807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WO2017158665A1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627557B2 (ja) 軸受ハウジング、および、回転機械
JP2013087678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3139078A (ja) 圧縮機
JP2018025150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