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0752B - 悬架副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悬架副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0752B
CN110920752B CN201910844351.3A CN201910844351A CN110920752B CN 110920752 B CN110920752 B CN 110920752B CN 201910844351 A CN201910844351 A CN 201910844351A CN 110920752 B CN110920752 B CN 110920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frame
vehicle body
suspension subframe
extens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43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0752A (zh
Inventor
冈本拓之
田中正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920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0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0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5Mounting of sub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2Attaching arms to sprung part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Abstract

本发明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的同时,谋求有效发挥延伸架与悬架副车架各自的作用和抑制两框架的连接部分上的折断及断裂的并存。其中,一种悬架副车架结构,具有:悬架副车架(110),其配置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支撑悬架连杆;延伸架(130),配置为从该悬架副车架(110)的前端向车身前方延伸,且针对车身前后方向的荷载的刚性较该悬架副车架(110)低;叉件(150),其在两框架(110、130)靠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中,配置为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该叉件(150)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接合区域(Z)中,接合于两框架(110、130)。

Description

悬架副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副车架结构,属于汽车等车辆的车身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车身前部结构,已知设置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前部的左右一对的前方侧架,在该前方侧架的下方配置设置有用于支撑前轮的左右悬架连杆的悬架副车架(以下仅称“副车架”)。
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副车架与配置于前方侧架的下方的左右边部和沿车宽方向连结该左右边部的前端的前边部,在俯视图中形成向后方开放的U字形。该副车架在左右边部的后端部中,固定在前方侧架上。该副车架上安装有从上述的左右边部的前端部立起且连接在前方侧架的下侧面的塔构件。塔构件上安装有从该塔构件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沿前方延伸的一对延伸架。
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荷载分散传达至直接输入至前方侧架的主要传力路径和从延伸架经由塔构件至前方侧架的传力路径。像这样,通过设置经由延伸架的传力路径,能够分散冲击荷载。
上述的延伸架通过受到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荷载产生变形,可作为吸收该冲击荷载的冲击吸收构件发挥作用。而且,由于塔构件使该延伸架带来的冲击荷载的吸收确切地发挥作用,因此具有作为接收经由延伸架输入的冲击荷载的荷载接收部的作用。
该专利文献1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延伸架连接在塔构件的中间部。因此,为了在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荷载输入时抑制塔构件的弯曲变形,充分发挥延伸架的冲击吸收作用,需要强固塔构件。然而,由于容易发生由于强固塔构件所带来的车辆重量的增加,因此在谋求车辆重量的减少上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考虑形成从延伸架经由副车架的左右边部,从左右边部的后端部至前方侧架这样的传力路径来替代废除塔构件。该情况下,考虑将延伸架的后端部直接连结至前后方向刚性高的副车架的左右边部的前端部。以此,副车架作为接收从车身前方一侧向延伸架输入的冲击荷载的荷载接收部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延伸架带来的冲击吸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特开2015-588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将延伸架直接连结至悬架副车架的情况中,由延伸架的屈曲造成输入了弯曲方向的荷载时,在重视碰撞荷载吸收作用的延伸架和重视前后方向刚性的悬架副车架的连接部分上,容易发生折断和断裂。
因此,本发明的悬架副车架结构中,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的同时,以谋求有效发挥延伸架与悬架副车架各自的作用和抑制两框架的连接部分上的折断及断裂的并存为课题。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首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架副车架结构,其具有:
悬架副车架,其配置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支撑前轮的悬架构件;
延伸架,其配置为从该悬架副车架的前端向车身前方延伸,且针对车身前后方向的荷载的刚性较该悬架副车架低;
叉件,其在上述悬架副车架及上述延伸架靠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中,配置为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上述叉件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接合区域中,接合于上述延伸架和上述悬架副车架。
优选地,上述叉件具有:上侧面接合部,其在上述接合区域中,接合于上述延伸架的上侧面及上述悬架副车架的上侧面;下侧面接合部,其在上述接合区域中,接合于上述延伸架的下侧面及上述悬架副车架的下侧面。
优选地,上述接合区域由接合于上述延伸架的前侧接合区域和接合于上述悬架副车架的后侧接合区域构成;
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侧接合区域较上述后侧接合区域短。
优选地,用于在上述悬架副车架上支撑悬架构件的托架,其特征在于:其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区域上,安装在上述延伸架和上述悬架副车架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悬架副车架的车身前方连接有较悬架副车架刚性低的延伸架,因此从车身前方一侧输入的冲击荷载通过悬架副车架接收的同时,通过延伸架的变形能够实现有效的冲击吸收。
另外,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叉件由于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接合区域中接合于延伸架和悬架副车架,因此两框架的连接部通过叉件增强。因此,即使由于来自车身前方一侧的冲击荷载在输入时的延伸架的屈曲变形导致在延伸架和悬架副车架的连接部输入了弯曲方向的荷载的情况下,也会抑制连接部的折断及断裂。
另外,在本发明中,叉件在叉件的接合区域中,在延伸架及悬架副车架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上,分别在上侧面接合部和下侧面接合部上连续接合于两框架。即,叉件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接合,且衔入两框架的上侧面及下侧面。以此,由于两框架的连接部尤其能够提高上下方向的刚性,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连接部的折断及断裂。
另外,在本发明中,接合区域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尺寸由于与接合于悬架副车架一侧的前侧接合区域相比,接合于延伸架一侧的后侧接合区域较短,因此从车身前方一侧输入冲击荷载的时候,抑制延伸架的冲击吸收作用在前侧接合区域中受阻碍。
另一方面,接合区域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尺寸由于与接合于延伸架一侧的前侧接合区域相比,接合于悬架副车架一侧的后侧接合区域较长,针对悬架副车架的车身前后方向的荷载的刚性在后侧接合区域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以此,从车身前方一侧输入冲击荷载的时候,能够有效地促进延伸架的冲击吸收作用。
另外,在本发明中,用于在悬架副车架上支撑上述悬架连杆的托架由于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区域上安装在上述延伸架和上述悬架副车架上,因此两框架的连接部更加牢固地得到增强。以此,从车身前方一侧输入冲击荷载的时候,即使在延伸架和悬架副车架的连接部输入了弯曲方向的荷载的情况下,也会更加有效地发挥抑制连接部的折断和断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悬架副车架结构的车身前部的斜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悬架副车架结构的车身前部的侧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副车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4表示图3中的悬架副车架、延伸架及第2叉件的接合部的放大图;
图5表示图4中的(a)A-A截面图、(b)B-B截面图、(c)C-C截面图、及(d)D-D截面图;
图6表示将悬架副车架、延伸架、第2叉件及前侧托架的接合部的主要部分的进行放大的底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副车架结构。
参照图1~图3的同时,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悬架副车架结构的前部车身结构1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前部车身结构1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方侧架20、20;沿前围板(无图示)的前侧面配置且连结两前方侧架20、20之间的前围横梁30;配置于两前方侧架20、20的下方的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
该实施方式中,将车辆的驱动方式设为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FR)。在前方侧架20、20之间的发动机舱E上配置有具有立式发动机41、连结于其后部的变速器42的动力总成4(参照图3)。
各前方侧架20、20具有:从前围横梁30朝前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前侧直线部21、21;从前侧直线部21、21的后端部朝车身后方沿斜下方延伸的倾斜部22、22;从倾斜部22、22的下端部再向后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后侧直线部23、23。
各前方侧架20、20的前侧直线部21、21具有:位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内板24、24;位于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外板25、25,这些沿车身宽度方向接合构成。内板24、24形成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状,外板25、25形成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状的同时,分别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外板25、25与内板24、24在各自的上缘部之间及各自的下缘部之间互相接合。以此,前侧直线部21、21其框架本身,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各前方侧架20、20的倾斜部22、22形成向上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状。倾斜部22、22沿前围板(无图示)的形状配置,且使车身后方一侧变低,倾斜部22、22的上缘部接合于前围板。以此,在倾斜部22、22和前围板之间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前方侧架20、20的后侧直线部23、23在其后端部中,连接于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无图示的地板架的前端部。在该后侧直线部23、23及地板架上,接合有无图示的地板,且该地板的前端缘连结于前围板。后侧直线部23、23及地板架形成向上侧开放的截面帽形状,其与地板之间,形成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在各前方侧架20、20的前端,通过固定板51、51及安装板52、52连结有由吸收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荷载的筒状体等构成的主吸能盒53、53。左右一对的主吸能盒53、53的前端面上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54。
接下来,加上图1及图2并参照图3的同时,对上述的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进行说明。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具有:左右一对的悬架副车架110、110,其配置于前方侧架20的下方的同时支撑作为前轮用的悬架连杆的下控制臂60、60;左右一对的延伸架130、130,其接合于该悬架副车架110、110的前端并沿车身前方延伸;第1~第3叉件140、150、160,其连结左右的框架110、110、130、130之间。
从延伸架130、130的前端部分别有副吸能盒55、55沿前方延伸。在副吸能盒55、55靠前方部上,设置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副保险杠58。左右的副吸能盒55、55通过副保险杠58相互连结。
支撑于悬架副车架110、110的各下控制臂60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大致平行方向延伸的前侧臂部61;从前侧臂部61的车身宽度方向中间部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且后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后侧臂部62。下控制臂60作为整体,俯视图形成大致L字形状。
在下控制臂60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上,形成有连结在悬架副车架110的较前侧部分上的前侧连结部61a和连结在悬架副车架110的较后侧部分上的后侧连结部62a。前侧连结部61a设置于前侧臂部61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后侧连结部62a设置于后侧臂部62的后端部。
前侧臂部61的前侧连结部61a通过跨越安装于悬架副车架110的前端部和延伸架130的后端部的前侧托架63,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绕轴自如摇摆地支撑。另一方面,后侧臂部62的后侧连结部62a通过安装于悬架副车架110的后侧托架64,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绕轴自如摇摆地支撑。
如图4及图5所示,悬架副车架110有支撑下控制臂60的主体部111。在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的前端部112上,连接有延伸架130的后端部。而且,主体部111的后端部113通过后述的后侧车身安装部X3固定于前方侧架20上。
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是配置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长部。主体部111具有:上件构件114,其在下侧有开放的截面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下侧的下件构件115,其在上侧有开放的截面
Figure 925640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上件构件114的下缘部和下件构件115的上缘部如通过焊接相互接合。主体部111在上件构件114和下件构件115之间,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具体而言,上件构件114具有:上侧面部114a、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面部114b及内侧面部114c;下件构件115具有:下侧面部115a、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面部115b及内侧面部115c。上件构件114,下件构件115的外侧面部114b、115b、内侧面部114c、115c分别接合,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参照图5(d))。
通过上件构件114和下件构件115,在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的前端部112上,形成开口部116(参照图5(a))。
如图5(a)及图5(c)所示,延伸架130与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一样,通过在下侧有开放的截面
Figure 514885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的上侧的上件构件131和在上侧有开放的截面
Figure 294622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的下侧的下件构件132,在框架本身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具体而言,上件构件131具有:上侧面部131a、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面部131b及内侧面部131c;下件构件132具有:下侧面部132a、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面部132b及内侧面部132c。上件构件131、下件构件132的外侧面部131b、132b、内侧面部131c、132c分别接合,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参照图5(c))。
而且,形成延伸架130的后端部133,其与该后端部133靠前侧的部位相比外径较小。
通过在悬架副车架110中的主体部111的前端部112的开口部116(参照图5(a))上插入延伸架130的后端部133,两框架110、130相互连结。在该两框架110、130之间的连接部80上,如通过焊接等接合两框架110、130。以此,延伸架130和悬架副车架110沿车身前后方向连成一体(参照图5(a))。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延伸架130被设定为较悬架副车架110而言针对车身前后方向的输入荷载的刚性更低。以此,能够使沿车身前后方向连起来的延伸架130及悬架副车架110承担不同的作用。具体而言,能够将位于后侧的刚性较高的悬架副车架110作为荷载接收部发挥作用,使位于前侧的刚性较低的延伸架130发挥荷载吸收作用。
接下来,参照图3的同时,对设置在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的左右的悬架副车架110、110及延伸架130、130之间的第1~第3叉件140、150、160进行说明。
在左右一对的延伸架130、130中的前端部134、134上,安装有沿大致直线状延伸的框架状的第1叉件140,其沿车身宽度方向将该延伸架130、130的前端部134、134架桥。
右侧的悬架副车架110和延伸架130的连接部80及左侧的悬架副车架110和延伸架130的连接部通过第2叉件150相互连结。
第2叉件150具有:将左右的延伸架130、130之间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连结的前边部151;从该前边部151的左右两端部向车身后侧延伸的左右边部152、152;配置于左右边部152、152之间的增强框架153。增强框架153具有:将左右边部152、152的后端部之间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连结的横框架部154;将该横框架部154与前边部151之间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连结的纵框架部155。
如图5(b)所示,前边部151由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同时在下侧开放的截面
Figure 689831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的前边部上件构件156和堵塞前边部上件构件156的开放面的板状的下件构件159构成。下件构件159在车身前后方向中,有较前边部上件构件156宽的宽度,且较前边部上件构件156靠后方突出配置。另外,下件构件159配置于跨越延伸架130和悬架副车架110的车身前后方向区域。
前边部上件构件156具有:上侧面部156a、前侧面部156b、后面部156c。前边部上件构件156配置于下件构件159的上侧面159a的同时,前侧面部156b沿下件构件159的前端部159b配置。前侧面部156b及后面部156c的下端部通过接合于下件构件159的上侧面,在前边部上件构件156与下件构件159之间形成沿车身宽度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如图5(c)所示,前边部上件构件156的上侧面部156a在其车身宽度方向两缘部156d、156d中,接合于延伸架130、130的上侧面部131a、131a。
如图5(c)及图5(d)所示,下件构件159的车身宽度方向的两端部159c、159c接合于延伸架130、130的下侧面部132a、132a和悬架副车架110、110的主体部111、111的下侧面部115a、115a。
如图5(d)所示,左右边部152、152由在上述的前边部上件构件156上连成一体的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157和上述的下件构件159构成。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配置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其前端部中,与前边部上件构件156连起来。以此,前边部上件构件156和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157作为整体,在俯视图中形成在车身后方一侧开口的U字形(参照图3)。
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中,与车身宽度方向的外缘部157a相比,内缘部157b较低配置。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具有从外缘部157a向内缘部157b逐渐变低的斜面部157c。
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157的内缘部157b、157b接合于下件构件159的上侧面159a,外缘部157a、157a接合于悬架副车架110、110的主体部111、111的上侧面部114a、114a。
以此,通过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157、下件构件159、悬架副车架110、110的主体部111、111的内侧面部114c、115c,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
如图3所示,第2叉件150的左右边部152、152在俯视图中具有向车身前方一侧逐渐扩大的宽度。以此,在前边部151和左右边部152、152之间的转角部上,分别形成有圆弧状轮廓的增强部151A、151A。以此,由于针对来自悬架装置的下控制臂60的横力的刚性提高,因此会抑制向悬架副车架110及延伸架130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变形。
如上所述,第2叉件150具有:增强框架153,其通过连接第2叉件150的左右边部152、152的后端部之间的横框架部154与连接该横框架部154的中间部和前边部151的中间部的纵框架部155,形成大致T字形。
如图5(b)所示,横框架部154在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同时,形成在下侧开放的截面
Figure 504203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另一方面,纵框架部155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同时,形成在下侧开放的截面
Figure 264349DEST_PATH_IMAGE001
字形。
横框架部154具有上侧面部154a、车身前方的前侧面部154b、车身后方的后面部154c,后面部154c沿下件构件159的后端部159d配置。横框架部154的前侧面部154b及后面部154c接合于下件构件159的上侧面。以此,在横框架部154和下件构件159之间,形成沿车身宽度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而且,横框架部154的两侧部分别接合于左右边部152、152的斜面部157c、157c(参照图3、4)。
纵框架部155具有上侧面部155a、车身宽度方向的两侧面部155b、155b,两侧面部155b、155b的下端部接合于下件构件159,以此,在纵框架部155和下件构件159之间,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闭口截面。而且,纵框架部155的前端部155c接合于前边部151的后面部156c。
而且,关于针对悬架副车架110及延伸架130的第2叉件150的接合区域Z,之后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悬架副车架110、110的后端部113、113上,连结有沿车身宽度方向连接后端部113、113的第3叉件160。第3叉件160是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板构件,通过复数个螺栓161…161等,从下方固定在悬架副车架110、110的后端部113、113上。
而且,在上述的副车架结构100上,如图2所示,作为对前方侧架20、20的安装部,在左右分别挨个设置有前侧车身安装部X1、X1,中间车身安装部X2、X2,后侧车身安装部X3、X3的3个部分,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前侧车身安装部X1由设置在延伸架130的前端部134的连接构件71构成。具体而言,连接构件71,其下部72连接在延伸架130上,形成有从该连接部分沿上方延长的塔形形状。
而且连接构件71形成中空箱型形状,其车身宽度方向外侧部分的上侧面部73借助支架衬套74由紧固构件75对着前方侧架20的外板25的下侧面25a安装。
而且,在连接构件71的纵壁状的前侧面76上,通过安装板57连接有副吸能盒55。
中间车身安装部X2由动力总成支架托架(以下仅称“支架托架”)90构成。在支架托架90上,收纳有用于弾性支撑动力总成4(参照图3)的发动机支架(无图示)。支架托架90固定于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托架90通过铝压铸等的铸造整体成形。但是,支架托架90的材质不局限于铝。
在支架托架90上设置有在上方具有开口的收纳空间的中空形状的收纳部91。收纳部91形成如圆筒状。在收纳部91上收纳有连接在装备于动力总成4一侧的动力总成侧托架的支架支撑结构体。
支架托架90上设置有用于紧固于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上的复数个紧固部92、93、94。复数个紧固部92、93、94由设置在支架托架90的前缘部的前侧紧固部92、设置在支架托架90的后缘部的后侧紧固部93、在车身前后方向中设置在前侧紧固部92和后侧紧固部93之间的中间紧固部94构成。
具体而言,这些紧固部92、93、94由从支架托架90中的收纳部91的外周部91a的下端部向外侧延伸的复数个法兰部92a、93a、94a构成。这些法兰部92a、93a、94a上装备有螺栓插入孔(无图示),通过插入该螺栓插入孔的螺栓紧固在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上。
另一方面,在悬架副车架110上,在对应支架托架90的前侧紧固部92及后侧紧固部93的上述的螺栓插入孔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该支架托架90的螺栓紧固孔111a、111b(参照图4)。
第2叉件150的左右边部152上,在对应中间紧固部94的螺栓插入孔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架托架90的螺栓紧固孔152a。而且,中间紧固部94在车身前后方向中与横框架部154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紧固于左右边部152的后端部附近。以此来抑制支架托架90变位且向车身内侧倾倒(所谓“内倒”)。
插入至支架托架90的螺栓插入孔及悬架副车架110及左右边部152的螺栓紧固孔111a、111b、152a的螺栓92c、93c、94c,在设置在悬架副车架110及左右边部152的下侧面115a、159的无图示的焊接螺母上被拧紧。以此,支架托架90紧固在悬架副车架110上。
在支架托架90上,形成有从收纳部91的上壁面部91b的车身宽度方向外缘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且上方延伸出来的伸出部95。在伸出部95中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外端部95a上设置有柱状部95b,且向上方突出。该柱状部95b在前方侧架20中的前侧直线部21的后部上,通过螺栓95c安装在外板25的下侧面25a上,构成中间车身安装部X2。而且,中间车身安装部X2在不通过橡胶衬套等的衰减要素的情况下被刚性结合在前方侧架20上。
如图2及图3所示,后侧车身安装部X3设置在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的后端部113的侧方上。后侧车身安装部X3具有:配置于上侧的上侧板构件121、配置于下侧的下侧板构件122。
如图4所示,上侧板构件121及下侧板构件122分别具有:与悬架副车架110的车身宽度方向的外侧面114b、115b沿平行方向延伸的侧缘部121a、122a;向车身后方朝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倾斜方向延伸的前缘部121b、122b;连接侧缘部121a、122a和前缘部121b、122b的后端部的后缘部121c、122c,且作为整体在俯视图形成大致三角形形状。
上侧板构件121和下侧板构件122通过焊接设置于各自的后缘部121c、122c的法兰部(无图示)相互结合。
上侧板构件121的侧缘部121a通过如焊接接合于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中的后部的上侧面114a,下侧板构件122的侧缘部122a接合于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中的后部的下侧面115a。以此,后侧车身安装部X3接合于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上。
在后侧车身安装部X3的上侧板构件121及下侧板构件122上,在从悬架副车架110的主体部111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离开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把悬架副车架110紧固于前方侧架20的螺栓插入孔121e、122e。
在上侧板构件121和下侧板构件122之间,通过螺栓125插装固定于前方侧架20的套筒构件124(参照图1)。套筒构件124通过上侧板构件121及下侧板构件122连接在主体部111上。
另一方面,用于固定后侧车身安装部X3的托架26从下侧接合在前方侧架20的倾斜部22的后端部上。拧入螺栓125的焊接螺母(无图示)接合在托架26的上侧面上。
在后侧车身安装部X3上,从下侧插入至下侧板构件122的螺栓插入孔122e、套筒构件124的孔(无图示)、上侧板构件121的螺栓插入孔121e的螺栓125的顶端部被拧合在托架26的上述焊接螺母上。以此,悬架副车架110在后侧车身安装部X3中紧固固定于前方侧架20的下侧面上。
接下来,对来自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副车架结构体100的车身前方一侧的冲击荷载输入时的运转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从车身前方一侧向保险杠54输入的冲击荷载经由主吸能盒53、53及前方侧架20、20向车身后方一侧传达。另外,从车身前方一侧向副保险杠58输入的冲击荷载经由副吸能盒55、55、延伸架130、130及悬架副车架110、110的主体部111、111及后侧固定部X3、X3,传达至前方侧架20、20上。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向车身后方一侧的荷载传达向2个系统的传力路径进行分散。
另外,从车身前方一侧向保险杠54及副保险杠58输入较大的冲击荷载时,通过粉碎主吸能盒53、53及副吸能盒55、55,实现冲击吸收。即使通过该吸能盒53、53、55、55的粉碎变形也不被吸收的冲击荷载输入至前方侧架20、20及延伸架130、130的前端部,经由上述2个系统的传力路径向车身后方传达。
当从车身前方一侧输入更大的冲击荷载时,通过前方侧架20、20及延伸架130、130产生变形,吸收冲击荷载。此时,悬架副车架110、110由于通过上述的闭口截面结构作为荷载接收部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延伸架130、130的冲击吸收作用得到提高。
以下,主要参照图4的同时,就对于延伸架130及悬架副车架110而言的第2叉件150的接合区域Z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第2叉件150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接合区域Z中,跨越接合于延伸架130及悬架副车架110。
更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第2叉件150的前边部上件构件156的外缘部156d及左右边部上件构件157的外缘部157a作为上侧面接合部Z1(参照图5(c)及图5(d)),分别接合于延伸架130中的后端部133的上侧面部131a及悬架副车架110中的前端部112的上侧面部114a上。
另外,第2叉件150的下件构件159的两端部159c、159c作为下侧面接合部Z2(参照图5(c)及图5(d)),接合于延伸架130中的后端部133的下侧面部132a及悬架副车架110中的前端部112的下侧面部115a上。
以此,第2叉件150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接合区域Z中接合于两框架110、130上,并从车身宽度方向内侧衔入延伸架130和悬架副车架110的连接部80。因此,从车身前方一侧输入冲击荷载时,在作用不同的两框架110、130之间的连接部80中,尤其抑制向上下方向及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折断。
另外,接合区域Z具有:作为接合于延伸架130的前侧接合区域的延伸架侧接合区域81;作为接合于悬架副车架110的后侧接合区域的悬架副车架侧接合区域82。有关车身前后方向的尺寸,延伸架侧接合区域81与悬架副车架侧接合区域82相比较短。
像这样,通过回避超过需求形成较长的延伸架侧接合区域81,抑制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荷载输入时的延伸架130的变形受到第2叉件150阻碍。因此,使良好发挥延伸架130的冲击吸收作用变为可能。
另外,通过形成较长的悬架副车架侧接合区域82,谋求对于车身前后方向的荷载而言的悬架副车架110的强度及刚性的提高。因此,在输入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荷载时,能够良好发挥悬架副车架110作为荷载接收部的作用,以此,使延伸架130良好发挥冲击吸收作用变为可能。
如图6的底面图所示,支撑下控制臂60的上述的前侧托架63从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安装于延伸架130和悬架副车架110的连接部80上。前侧托架63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区域W上,跨越结合于延伸架130的下侧面部132a和悬架副车架110的下侧面部115a。
以此,延伸架130和悬架副车架110的连接部80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中,尤其由第2叉件150的左右边部152增强,在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中,由前侧托架63增强。因此,能够更加有效抑制两框架130、110之间的连接部80中的折断变形。
另外,在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的增强上,由于利用作为悬架相关构件的前侧托架63,在不增加增强专用零件的情况下实现增强效果的提高。
实用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悬架副车架结构,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加的同时,由于能够谋求有效发挥延伸架与悬架副车架各自的作用和抑制两框架的连接部分上的折断及断裂的并存,因此有可能适合被利用在车辆的车身的制造产业领域中。
编号说明
60、60 下控制臂(悬架构件)
63、63 前侧托架(托架)
81、81 延伸侧接合区域(前侧接合区域)
82、82 悬架副车架侧接合区域(后侧接合区域)
100 悬架副车架结构体
110、110 悬架副车架
114a、114a 悬架副车架的上侧面
115a、115a 悬架副车架的下侧面
130、130 延伸架
131a、131a 延伸架的上侧面
132a、132a 延伸架的下侧面
150 第2叉件(叉件)
Z、Z 接合区域
Z1、Z1 上侧面接合部
Z2、Z2 下侧面接合部

Claims (3)

1.一种悬架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配置且支撑前轮的悬架构件的悬架副车架;
从该悬架副车架的前端向车身前方延伸配置,且针对车身前后方向荷载的刚性较该悬架副车架低的延伸架;
在所述悬架副车架及所述延伸架靠车身宽度方向的内侧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配置的叉件;
其中,所述叉件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接合区域与所述延伸架和所述悬架副车架接合;
所述叉件具有:上侧面接合部,其在所述接合区域接合于所述延伸架的上侧面及所述悬架副车架的上侧面;以及
下侧面接合部,其在所述接合区域接合于所述延伸架的下侧面及所述悬架副车架的下侧面;
其中,所述叉件的前边部上件构件的外缘部及左右边部上件构件的外缘部作为上侧面接合部,分别接合于延伸架中的后端部的上侧面部及悬架副车架中的前端部的上侧面部上;
所述叉件的下件构件的两端部作为下侧面接合部,接合于延伸架中的后端部的下侧面部及悬架副车架中的前端部的下侧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区域由接合于所述延伸架的前侧接合区域和接合于所述悬架副车架的后侧接合区域构成;
所述前侧接合区域较所述后侧接合区域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用于在所述悬架副车架支撑所述悬架构件的托架在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的区域安装在所述延伸架和所述悬架副车架上。
CN201910844351.3A 2018-09-19 2019-09-06 悬架副车架结构 Active CN110920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5214A JP7139817B2 (ja) 2018-09-19 2018-09-19 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8-175214 2018-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0752A CN110920752A (zh) 2020-03-27
CN110920752B true CN110920752B (zh) 2022-04-12

Family

ID=6792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4351.3A Active CN110920752B (zh) 2018-09-19 2019-09-06 悬架副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7905B2 (zh)
EP (1) EP3626586B1 (zh)
JP (1) JP7139817B2 (zh)
CN (1) CN110920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3582A1 (ja) * 2018-02-20 2019-08-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6672387B2 (ja) * 2018-06-27 2020-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2621715B1 (ko) * 2019-02-01 2024-01-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격벽구조
KR20210012339A (ko) * 2019-07-24 2021-02-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방 차체 구조
US11247726B2 (en) * 2020-03-25 2022-02-15 Volvo Car Corporation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11548558B2 (en) * 2020-07-01 2023-01-1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8161A (ja) * 1997-06-06 1998-12-22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のジョイント部構造
JP2007002857A (ja) * 2005-06-21 2007-01-11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中空部材又は半中空部材の連結構造
JP2017077736A (ja) * 2014-03-07 2017-04-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17081255A (ja) * 2015-10-23 2017-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JP2018079837A (ja) * 2016-11-17 2018-05-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07450024U (zh) * 2017-11-27 2018-06-05 重庆同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车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5556B1 (en) * 1999-10-07 2002-08-20 Nissan Motor Co., Ltd. Subframe for suspension
GB0319491D0 (en) * 2003-08-20 2003-09-17 Ford Global Tech Llc Bonded structural joints
JP5151778B2 (ja) * 2008-07-30 2013-02-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
JP5987341B2 (ja) * 2012-02-17 2016-09-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の車体取付け構造
DE112013005135A5 (de) * 2012-10-24 2015-07-16 Ksm Castings Group Gmbh Modulares System für den Hinterrahmen eines Kraftfahrzeugs
JP5852556B2 (ja) * 2012-12-28 2016-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製造方法及び車両構造体
JP6052120B2 (ja) * 2013-09-20 2016-12-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ES2609932T3 (es) * 2014-02-03 2017-04-25 Autotech Engineering Deutschland GmbH Falso chasis para un automóvil, en particular falso chasis de eje delantero, y carrocería con un falso chasis de este tipo
JP6462785B1 (ja) * 2017-07-13 2019-01-30 株式会社Subaru 車体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8161A (ja) * 1997-06-06 1998-12-22 Isuzu Motors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のジョイント部構造
JP2007002857A (ja) * 2005-06-21 2007-01-11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中空部材又は半中空部材の連結構造
JP2017077736A (ja) * 2014-03-07 2017-04-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17081255A (ja) * 2015-10-23 2017-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
JP2018079837A (ja) * 2016-11-17 2018-05-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07450024U (zh) * 2017-11-27 2018-06-05 重庆同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车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44997A (ja) 2020-03-26
US10967905B2 (en) 2021-04-06
CN110920752A (zh) 2020-03-27
US20200086920A1 (en) 2020-03-19
EP3626586B1 (en) 2021-06-02
JP7139817B2 (ja) 2022-09-21
EP3626586A1 (en)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0752B (zh) 悬架副车架结构
CN108349539B (zh) 前副车架结构
CN108349537B (zh) 前副车架结构
JP5974475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US8585133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EP1642810B1 (en)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US7188893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710459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8075878A (ja) 車両下部構造
WO2015001973A1 (ja) 車体前部構造
EP2740651A1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tructure
JP5870680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12441125B (zh) 车身前部结构
JP6547782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200813748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4101013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の支持構造
JP506328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6076046A1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7063210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7139816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KR102660369B1 (ko) 차량의 전방 차체
KR100320867B1 (ko) 버스용 프론트 바디 보강 구조
KR20100023534A (ko) 미드십 엔진 후륜구동 차량의 전방 차체구조
KR20070039651A (ko) 자동차의 카울 패널
JPH011300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