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9983A - 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19983A CN110919983A CN201911339996.8A CN201911339996A CN110919983A CN 110919983 A CN110919983 A CN 110919983A CN 201911339996 A CN201911339996 A CN 201911339996A CN 110919983 A CN110919983 A CN 1109199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core
- die
- module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B22D17/2218—Cooling or heating equipment for 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模仁;第一模组,用于加热所述模仁和注入物料;第二模组,用于冷却所述模仁;移送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之间移送所述模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同一模组先后进行加热与冷却,本发明的模具将加热流程与冷却流程分开作业,节省了能源,更加环保,也减少了温度变化所需的等待时间;通过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同时工作还提高了作业效率;模具本身避免了频繁变温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塑料或金属等物料的成型步骤中,常采用成型模具进行制造。现有的成型模具需要先对模具进行加热,在达到特定温度时才可向模具注入熔融的物料,而后需要进行冷却降温,以使物料成型。
在每次加工流程中,成型模具经历先升温后降温的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而且升温和降温过程所需时间较长,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成型模具在反复升温降温后,模具的寿命受到影响,易造成产品不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将加热与冷却流程分开作业的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模具,包括:模仁;
第一模组,用于加热所述模仁和注入物料;
第二模组,用于冷却所述模仁;
移送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之间移送所述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模仁固定设置在所述移送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模仁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紧固机构;
所述紧固机构用于在移送所述模仁的过程中紧固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栓和第一弹性件;
四个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母模仁分别设置在所述公模仁的四个角,所述母模仁和四个所述螺栓的头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压块,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抵压所述压块,所述压块用于抵压所述母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压块,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抵压所述压块,所述压块用于抵压所述母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组还包括顶出机构;
所述锁付机构包括滑块、第三弹性件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驱动杆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抵碰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滑块进行复位,所述滑块用于锁付所述公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板、第一顶出杆和第二顶出杆;
所述第一顶出杆和所述第二顶出杆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顶出杆用于顶升所述母模仁,所述第二顶出杆用于顶出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移送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连接板用于承载所述模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模仁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本发明提出的模具,通过第一模组加热模仁并注入物料,通过第二模组冷却模仁使物料成型,通过移送机构使模仁在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之间移动模仁。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同一模组先后进行加热与冷却,本发明的模具将加热流程与冷却流程分开作业,节省了能源,更加环保,也减少了温度变化所需的等待时间;通过第一模组及第二模组同时工作还提高了作业效率;模具本身避免了频繁变温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模具中模仁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模仁中母模仁被顶升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模仁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模具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模具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模具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100,包括模仁10。模具100还包括第一模组20,用于加热模仁10和注入物料;第二模组30,用于冷却模仁10;移送机构40,用于在第一模组20和第二模组30之间移送模仁10。
使用时,模仁10先在第一模组20内完成加热与注入物料的步骤,随后由移送机构40将模仁10送入第二模组30进行冷却。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模具100用于注塑成型物料200,模具100还包括注塑机构50和机械手60。
在一实施方式中,模仁10固定设置在移送机构40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模仁10共有两个。两个模仁10分别设于移送机构40的两侧。
每个模仁10均包括母模仁11、公模仁12、紧固机构13和顶料机构14。母模仁11设于公模仁12的上方,注塑机构50向模仁10注入物料200。
具体地,注塑机构50通过母模仁11向位于母模仁11与公模仁12之间的型腔注入熔融的物料200,物料200在公模仁12和母模仁11之间成型。
紧固机构13包括螺栓131和第一弹性件132。四个螺栓131穿过母模仁11且分别设置在公模仁12的四个角,母模仁11和四个螺栓131的头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件132。第一弹性件132向母模仁11施力以使母模仁11紧固在公模仁12。
紧固机构13用于在移送模仁10的过程中紧固母模仁11和公模仁12。取料过程中,母模仁11与公模仁12分离以取出物料200,取料后紧固机构13还用于推动母模仁11复位。
顶料机构14用于在母模仁11与公模仁12分离后顶升物料200,以使物料200和公模仁12分离,便于取料。
如图5所示,顶料机构14包括固定板141、顶针142、顶料弹性件143和回位销144。固定板141设于公模仁12的下方,每个回位销144的一端固定连接公模仁12的下表面,另一端活动穿设于固定板141。顶料弹性件143套设于回位销144上,两端分别抵接固定板141和公模仁12。七个顶针142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41,另一端活动穿设于公模仁12,顶针142移动可顶起成型后的物料200。
第一模组20包括抵压机构21、加热上模22与加热下模23。加热上模22可拆卸地设于加热下模23上方,加热上模22和加热下模23之间有一加热空间24,加热空间24用于容置至少一模仁10。加热上模22和加热下模23内设有若干加热件25,加热件25对加热上模22和加热下模23进行加热,从而将热量传导至加热空间24内的模仁10。
如图7所示,两组抵压机构21设于加热上模22内。抵压机构21包括第二弹性件211和压块212。第二弹性件211用于向压块212施力,以使压块212抵压下方的母模仁11。当物料200成型后对第一模组20进行开模的时候,由于第二弹性件211的作用,压块212一直抵压着母模仁11,使得母模仁11一直与公模仁12闭合,从而避免了模仁在开模的过程被第一模组20的加热上模22带动,实现顺利开模而母模仁11和公模仁12留在了第一模组20的加热下模23内。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抵压机构21可省略,或由其它压持结构代替。
第二模组30包括锁附机构31、顶出机构32、冷却上模33与冷却下模34。冷却上模33可拆卸地设于冷却下模34上方,冷却上模33和冷却下模34之间有一冷却空间35,冷却空间35用于容置至少一模仁10。冷却上模33和冷却下模34内设有若干冷却流道36。冷却流道36用于流通冷却介质,以对冷却冷却空间35内的模仁10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空间24和冷却空间35均只能容置一模仁10。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加热空间24和冷却空间35也可分别同时容置多组模仁10。
锁附机构31用于在冷却完毕的取料过程中锁附公模仁12,以实现公模仁12与母模仁11的分离。
如图8所示,锁附机构31共有两个,每个锁附机构31均包括滑块311、第三弹性件312和驱动杆313。
两个滑块311和两个第三弹性件312分别设于冷却空间35两侧的冷却下模34处。驱动杆313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3131,滑块311上设有第二斜面3111,第二斜面3111与第一斜面3131相抵接。每个驱动杆313一端的第一斜面3131抵接滑块311的第二斜面3111,另一端连接顶出机构32。
顶出机构32在顶出过程中带动驱动杆313上移,由于第一斜面3131和第二斜面3111相抵接,驱动杆313在上移的过程中,带动滑块311向冷却空间35方向平移,滑块311由此插入公模仁12对应的插孔,则公模仁12被锁附。当取料完成后,驱动杆313回位,滑块311受第三弹性件312的推力沿远离冷却空间35的方向平移,公模仁12被解锁。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锁附机构31可省略,或被其它卡锁结构代替。
请同时参阅图6、图8和图9,顶出机构32包括顶板321、第一顶杆322、第二顶杆323、导向杆324和顶出弹性件325。顶板321设于冷却下模34下方,顶板321上连有四个第一顶杆322、四个第二顶杆323和四个导向杆324。第一顶杆322相对于顶板321的高度大于第二顶杆323相对于顶板321的高度。
其中,第一顶杆322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板321,另一端活动穿设于冷却下模34和公模仁12(冷却下模34与公模仁12有对应的通孔),第一顶杆322用于竖直移动以抵接并顶升母模仁11,以实现母模仁11和公模仁12的开启,从而可以从公模仁12中取料。第二顶杆323一端固定连接顶板321,另一端活动穿设于冷却下模34,第二顶杆323用于竖直移动以抵接并顶升固定板141,固定板141带动顶针142顶出物料200。导向杆324一端连接冷却下模34,另一端连接顶板321,导向杆324用于导向顶板321的移动方向。四个顶出弹性件325分别套设于四个导向杆324上。顶出弹性件325的两端分别抵接顶板321和冷却下模34,用于在顶出完成后,推动顶板321带动第一顶杆322和第二顶杆323回位。
顶出机构32与顶料机构14配合以完成顶出物料。具体地,顶出机构32的第二顶杆323移动以抵接固定板141,推动固定板141移动以使顶针142顶升物料200。取料后,第二顶杆323回位,顶料弹性件143推动固定板141带动顶针142回位。回位销144用于导正回位方向。
顶出机构32在一次完整顶升过程中,顶板321带动相连的第一顶杆322、第二顶杆323及驱动杆313上移的过程中,驱动杆313由于相对高度最高,而优先带动滑块311锁附公模仁12;随后,第一顶杆322抵接并顶升母模仁11;之后,相对高度最低的第二顶杆323最晚抵接并顶升固定板141以顶出物料200。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顶料机构14可省略,物料200直接由第二顶杆323顶升即可。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顶出机构32可被其它能够分离母模仁11和公模仁12及顶升物料200的结构代替,例如:一种吸附机构先后吸附母模仁11和物料200。
特殊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栓131和第一弹性件132数量为四个,顶针142数量为七个,顶料弹性件143和回位销144数量为两个,第二弹性件211和压块212数量为两个,滑块311、第三弹性件312和驱动杆313数量为两个,第一顶杆322、第二顶杆323、导向杆324和顶出弹性件325数量为四个。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以上元件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依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数量即可。
特殊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32、第二弹性件211、第三弹性件312、顶料弹性件143和顶出弹性件325均为弹簧。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可选用其它合适的弹性结构,例如:弹性气囊。
移送机构40包括旋转轴41、连接板42和隔热板43。
旋转轴41设于第一模组20和第二模组30之间,旋转轴41与连接板42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板42的两端分别连有一个隔热板43,两个隔热板43外侧各连接一组模仁10的公模仁12。隔热板43用于防止两模仁10直接连接连接板42,从而导致处于加热的模仁10和处于冷却的模仁10由于连接板42传导热量导致的能量损失。旋转轴41可升降与旋转,旋转轴41升起后,旋转以带动两组模仁10一同旋转并交换位置,随后再下降,由此完成两组模仁10的移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模仁10数量为两组,分别连接连接板42的两端,通过旋转可以方便的移送。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模仁10可为其它数量,多个模仁10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移送;例如:传送带将第一模组20内的模仁10传送入第二模组30或机械夹爪抓取第一模组20内的模仁10送入第二模组30。
可以理解,为了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能量的散失,第一模组20和第二模组30的外侧还贴合有保温片,用以节省能量。
注塑机构50设于加热上模22内,用于通过母模仁11向模仁10内进行注塑。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模具100不仅可用于注塑作业,还可以完成其它注入物料200的工业流程,例如:金属成型。
机械手60设于第二模组30外,用于模仁10释出物料200后,取出物料200。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机械手60可省略,或被其它取料机构代替,例如:吸盘吸附物料200。
在本实施例模具100的实际使用流程中,加热上模22和加热下模23合模,通过加热件25加热第一模组20,注塑机构50向加热空间24内的一组模仁10进行注塑;注塑完成后,加热上模22和加热下模23分离,冷却上模33和冷却下模34分离;移送机构40的旋转轴41旋转以交换两组模仁10的位置;完成注塑的模仁10在第二模组30内进行冷却,冷却完毕后,由顶出机构32配合顶料机构14依次顶升母模仁11和物料200;机械手60随后取出物料200,顶出机构32回位,一次完整注塑流程结束。随后移送机构40再次带动两组模仁10交换位置,进行下一次加热注塑和冷却成型。
可以理解,两组模仁10分别同时在第一模组20内加热注塑和第二模组30内冷却,第一模组20和第二模组30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节省了加工时间。
本发明提出的模具100,通过第一模组20加热模仁10并注入物料200,通过第二模组30冷却模仁10使物料成型,通过移送机构40使模仁在第一模组20和第二模组30之间移动模仁10。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同一模组先后进行加热与冷却,本发明的模具100将加热流程与冷却流程分开作业,节省了能源,更加环保,也减少了温度变化所需的等待时间;通过第一模组20及第二模组30同时工作还提高了作业效率;模具100本身避免了频繁变温对模具100寿命的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它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包括:模仁;
第一模组,用于加热所述模仁和注入物料;
第二模组,用于冷却所述模仁;
移送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和所述第二模组之间移送所述模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模仁固定设置在所述移送机构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模仁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紧固机构;
所述紧固机构用于在移送所述模仁的过程中紧固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螺栓和第一弹性件;
四个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母模仁分别设置在所述公模仁的四个角,所述母模仁和四个所述螺栓的头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压块,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抵压所述压块,所述压块用于抵压所述母模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第二模组包括有锁附机构,所述锁附机构用于脱模时锁附所述公模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第二模组还包括顶出机构;
所述锁付机构包括滑块、第三弹性件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顶出机构上,所述驱动杆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用于抵碰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滑块进行复位,所述滑块用于锁付所述公模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板、第一顶出杆和第二顶出杆;
所述第一顶出杆和所述第二顶出杆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顶出杆用于顶升所述母模仁,所述第二顶出杆用于顶出工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移送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连接板用于承载所述模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中,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模仁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9996.8A CN110919983A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9996.8A CN110919983A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19983A true CN110919983A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6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9996.8A Pending CN110919983A (zh) | 2019-12-23 | 2019-12-23 | 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1998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2061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东莞市潜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中板的模块化压铸方法及其压铸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1151A (zh) * | 2010-10-18 | 2011-04-06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 |
CN201800201U (zh) * | 2010-09-29 | 2011-04-20 |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强脱模模具 |
CN104859105A (zh) * | 2015-04-03 | 2015-08-26 | 华南理工大学 | 冷热双工位旋转式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及成型方法 |
-
2019
- 2019-12-23 CN CN201911339996.8A patent/CN1109199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800201U (zh) * | 2010-09-29 | 2011-04-20 |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 一种强脱模模具 |
CN102001151A (zh) * | 2010-10-18 | 2011-04-06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位注塑成型产品生产方法及其注塑模具 |
CN104859105A (zh) * | 2015-04-03 | 2015-08-26 | 华南理工大学 | 冷热双工位旋转式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及成型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12061A (zh) * | 2021-11-15 | 2022-02-08 | 东莞市潜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中板的模块化压铸方法及其压铸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19983A (zh) | 模具 | |
CN212384300U (zh) | 挤压成型用的模具及成型设备 | |
CN211709874U (zh) | 一种双炮台旋转叠模注塑系统 | |
CN113246418A (zh) | 一种二次注塑短冷却快速生产方法 | |
CN117140840A (zh) | 一种圆盘型开合模注塑机 | |
CN206357577U (zh) | 一种复印机的把手注塑模具双斜侧下抽芯机构 | |
CN113997484B (zh) | 全自动鞋底发泡成型生产工艺 | |
CN215791527U (zh) | 单油缸驱动双杠杆式自动脱模机构及滤板把手注塑模具 | |
CN212792928U (zh) | 一种脱料稳定的压铸模具 | |
CN213006189U (zh) | 一种新型的发泡成型机 | |
CN114131846A (zh) | 一种注塑组合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 |
CN219405157U (zh) | 一种多材料承载托盘成型模具 | |
CN108422600B (zh) | 模具交换方法及其系统 | |
CN209426107U (zh) | 一种具有弹射顶出脱模机构的模具 | |
CN221365654U (zh) | 一种球通模具 | |
CN215849351U (zh) | 一种模具顶针强制复位结构 | |
CN221622911U (zh) | 注塑模具斜直顶多层嵌套机构 | |
CN217704246U (zh) | 一种卧式模压成型模具 | |
CN214773817U (zh) | 一种双滑块模具 | |
CN219683889U (zh) | 轧辊加工坯件成型模具 | |
CN219543893U (zh) | 一种用于制备显示器卡扣的模具结构 | |
CN216912100U (zh) | 一种粉末冶金注射成型齿条模具 | |
CN211994000U (zh) | 双穿梭开启式橡胶球销硫化模具 | |
CN219006764U (zh) | 一种密封圈加工模具 | |
CN218593565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抽芯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