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1550A -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1550A
CN110881550A CN201911226566.5A CN201911226566A CN110881550A CN 110881550 A CN110881550 A CN 110881550A CN 201911226566 A CN201911226566 A CN 201911226566A CN 110881550 A CN110881550 A CN 110881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oringa
leaves
conten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6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小丽
张素中
曹颖男
徐娟娟
王有娣
陈彦嘉
张善添
郭晓玲
陈佳滢
毛嘉莹
付裕
张镖
陈钰颖
徐佳如
许智丽
薛日颖
黄琼慧
曾超盈
叶菲菲
陈盛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ua College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hua College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ua College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hua College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2265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1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1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蒸汽杀青处理;S2.将S1中辣木叶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液体流出,打散;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炒青时间5~15min;S4.炒青后进行焙茶处理,焙茶温度60~80℃,焙茶时间50~70min。本发明的辣木茶的制备方法通过蒸式杀青法,通过水蒸气将辣木叶中的结合型蒽醌水解,转化为无致泄作用的游离蒽醌,很好地解决了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较高,存在饮用腹泻风险的问题,制备得到的辣木茶结合型蒽醌含量为0.0016%,黄酮含量为2.68%;多糖含量为3.55%,能保证黄酮、多糖类化合物成分不过多的流失外,还能保持较低的结合型蒽醌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养生方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个快速生活节奏的社会里,通过一种休闲的品茶方式来达到一种养生的效果,也逐渐被大众所喜爱。辣木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低人体血糖血压、抗真菌及消炎等,辣木茶叶的制作不仅要求有一定功效,而且还要有适宜的口感。目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制茶法和微发酵制茶法,制备得到的辣木茶中不仅含有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有益效果的黄酮类、多糖类成分,还含有蒽醌。蒽醌中的蒽醌类具有止血、抗菌、排毒、泄下的作用。而植物药中存在的蒽醌衍生物多为羟基蒽醌,以及它们的甙(结合型蒽醌),而在辣木相关研究中发现,食用辣木嫩芽、辣木幼根会引起人体产生轻微腹泻的作用,考虑是否含有结合型蒽醌。因此在辣木茶制作中,考究如何降低辣木茶的结合型蒽醌含量。目前的辣木茶制备方法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还有待进一步降低,以增加辣木茶的饮用安全性,减少腹泻的发生。
CN103976092A公开了一种辣木茶的制作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采摘辣木鲜叶,或含有辣木花及辣木梗的辣木鲜叶;2)根据天气及气温,自然条件下将辣木鲜叶萎凋3~24小时,或用萎凋机萎凋3~6小时;3)揉捻2小时以上;4)根据天气及气温,自然条件下发酵2~15小时,或将发酵机温度调至20~50℃、湿度80~100,发酵3~6小时;5)200~300℃,恒温,杀青5~10分钟;6)60~120℃,恒温,提香10~15分钟;7)筛选纯叶;8)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存放1~2周后进行二次提香;9)包装。针对的是辣木叶辛辣口感,辣木鲜叶保存时间短,难以做到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及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有效延长辣木叶保存时间,保持辣木叶原有的营养成分,并有效去除辣木叶原有的辛辣口感,使辣木叶散发天然清香的难题。其对于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导致的腹泻问题并未有任何的提及,也没有给出解决该技术问题的任何技术启示。
因此,本领域期待开发一种新的辣木茶的制备方法,以降低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的含量,确保降低其导致腹泻的风险,提高辣木茶的可饮用性,同时提升辣木茶的饮用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较高,存在饮用腹泻风险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木茶。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蒸汽杀青处理;
S2.将S1中辣木叶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液体流出,打散;
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炒青时间5~15min;
S4.炒青后进行焙茶处理,焙茶温度60~80℃,焙茶时间50~70min。
本发明的辣木茶的制备方法采用蒸式杀青法,通过水蒸气将辣木叶中的结合型蒽醌水解,转化为无致泄作用的游离蒽醌,在尽可能多的保留总黄酮和多糖成分的情况下,很好地解决了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较高,存在饮用腹泻风险的问题。且蒸汽杀青成本较低,为日后的大批量生产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蒸式杀青法中,辣木叶结合型蒽醌水解成游离型蒽醌,所得辣木茶结合型蒽醌的含量为0.00096%,明显低于传统工艺制茶法和微发酵法制得的辣木茶,该法制出的辣木茶含量远低于致泄量20mg/g。传统工艺与蒸式杀青法制得辣木茶总多糖含量相差不大,蒸式杀青法略高,含量为3.53%。
蒸式杀青制茶法所得茶色泽油润、叶型匀整、香气高香,茶汤汤色明亮、滋味醇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对时间进行控制,时间短会造成仍有青味,时间长则过熟,失去了清香味。
揉捻过程需要揉至叶片呈深绿色,且有黏手感,下锅快速杀青5~15min至有刺手感,不粘手,随即焙茶处理。这样较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避免了过火导致产生焦味,微发酵制茶法中没有进行杀青步骤,导致了成茶青臭味重,而且不具有香气。
优选地,S3中炒青时间为10~15min。
优选地,S3中炒青时间为10min。
优选地,S4中焙茶温度70~80℃,焙茶时间60~70min。
优选地,S3中炒青时间为10min,S4中焙茶温度80℃,焙茶时间70min。
优选地,S3中炒青温度为100℃。
优选地,S3中所述蒸汽杀青处理为蒸制3.5min。
优选地,所述辣木叶为老叶。老叶茶是按照一般茶叶的分别标准,老辣木叶的厚度相对较厚。
在蒸式杀青制辣木茶过程中,嫩茶叶失去水分最多,产率只有27.50%,老叶茶可以达到48.70%。且老叶辣木茶的结合型蒽醌含量低,只有0.25%,而嫩叶茶为:0.33%,中等叶茶为:0.38%。
上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木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通过蒸式杀青法,通过水蒸气将辣木叶中的结合型蒽醌水解,转化为无致泄作用的游离蒽醌,很好地解决了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较高,存在饮用腹泻风险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辣木茶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得到的辣木茶结合型蒽醌含量为0.0016%,黄酮含量为2.68%,多糖含量为3.55%,能保证黄酮、多糖类化合物成分不过多的流失外,还能保持较低的结合型蒽醌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芦丁标准曲线。
图2 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标准曲线。
图3为葡萄糖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原料试剂为常规购买的原料试剂。
实施例1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将叶片从叶脉上分离,只留单片叶,置于带盖容器中,盖上盖子蒸3.5分钟;
S2.将S1中辣木叶取出后揉捻,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少量液体流出时,打散;
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置于约100℃炒锅内用手进行快速翻炒10min,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焦味,炒至不粘手;
S4.炒青后即可转移至干燥箱中进行焙茶处理,焙茶温70℃,焙茶时间60min。
实施例2~10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将叶片从叶脉上分离,只留单片叶,置于带盖容器中,盖上盖子蒸3.5分钟;
S2.将S1中辣木叶取出后揉捻,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少量液体流出时,打散;
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置于约100℃炒锅内用手进行快速翻炒,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焦味,炒至不粘手;
S4.炒青后即可转移至干燥箱中进行焙茶处理。
具体工艺条件见表1。
表1
序号 A炒青时间(min) B焙茶温度(℃) C焙茶时间(min)
实施例2 5 60 50
实施例3 5 70 60
实施例4 5 80 70
实施例5 10 60 60
实施例6 10 70 70
实施例7 10 80 50
实施例8 15 60 70
实施例9 15 70 50
实施例10 15 80 60
对比例1
传统工艺制茶法制辣木茶
辣木茶的加工工艺的基本流程:采摘→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
采摘:摘选辣木新鲜嫩叶,挑去包括发黄、受损的叶子。清洗:制茶前清洗干净叶子,甩干表面水分,摊开放置,沥干水分。晒青:平摊晾干,进行晒青,晒青的时间为2h,晒青后的叶片开始萎凋。晾青:将晒青过的茶叶转移至室内阴凉处,平铺摊开,使萎凋的叶片降温并且能重新吸收水分。碰青:在晾青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晾青时间2-3小时,根据叶片恢复水分情况而调整时间。碰青的操作就是翻动茶叶,使茶叶相互碰撞,而且增加叶片与空气的接触,在晾青过程中碰青3-4次平均一个小时碰一次,一次3-5分钟即可。
杀青:用电热套设置在约100℃,使用炒锅进行杀青,投入250g茶叶,迅速翻炒40-50次,持续2-3分钟,使叶片柔软萎蔫即取出揉捻。揉捻:将萎蔫的叶片放置在洁净台面上进行揉捻,直到有适量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立即抖松并重新入锅复炒。复炒温度略低于初炒温度(约80℃),时长约为10分钟,炒至不粘手即可。烘焙:使用真空干燥机在70℃下真空干燥1h。即得成品茶。
对比例2
微发酵制茶法制辣木茶
采摘新鲜嫩叶,挑去枝条只留叶片。随即揉捻,揉至叶片皱缩弯曲成条状后,加盖放置72小时,随后打散,将茶团分离,直接进行干燥。70℃真空干燥1小时。即可。
结果检测
一、茶品质检测
(1)评价标准的选择
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借助《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对茶叶进行评价。本项目通过对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各指标评价的方法如下:外形:考察干茶的形状、嫩度、色泽、匀整度和净度;汤色:主要考察茶汤的颜色、色度、清浊度、明暗度等;香气:香气的类型、浓度、纯度、持久性:端起茶杯,靠近鼻孔,使用鼻子嗅茶汤散发的嗅气,持续2-3秒;滋味:品茶茶汤的口感,使用茶匙取适量置于口中,用舌头使茶汤在口中循环打转,使茶汤与舌头各部位充分接触,感受味道;叶底:叶底的嫩度、色泽、明暗度和匀整度:将茶底置于白色盘子上,通过目测、手感的方法对茶底进行评审。
注意:从白瓷盘中选取待评样品5g,茶水比1:50,置于相同的白瓷杯中,注满沸水,计时4分钟,到计时点后将茶滤进另一组白瓷杯中,将茶底留在原杯中,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顺序逐项评审。
(2)评审方法的确定
1)评分的形式:
由20个评审人员分别独立评判完成,按照评分标准分为三个等级,给分范围为百分制,评分表上的分数是20个评审员最终的平均结果。
2)评分的方法:
根据《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的术语对上述各项进行评价。
3)评分标准:见表2;评分结果:见表3。
表2 茶叶感官评审标准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061
表3 茶叶感官评价评审结果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071
(备注:a=对比例1传统工艺制茶法,b=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c=对比例2微发酵制茶法)
二、总黄酮含量测定
1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经120℃干燥并至恒重的芦丁标准样品5mg,放入25mL烧杯中,用70%乙醇溶解后定容至25mL容量瓶后,摇匀,即可得浓度为0.2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0.2mg/mL芦丁标准溶液0mL,1mL,2mL,3mL,4mL,5mL,6mL置于25mL容量瓶中,先加水6mL,再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随机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4.3%氢氧化钠溶液10mL,最后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后,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试剂空白做参比)。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y=12.358x-0.0086(r=0.9986),结果如图1所示。
2.辣木茶总黄酮提取
分别取三种工艺所得的辣木茶辣木干叶(70℃真空干燥至恒重)1.50g,精密称定,置于圆底烧瓶中,按照物料比1:20的比例加入7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随即趁热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将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加7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样品溶液。
3总黄酮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样品溶液1ml置于25ml量瓶中,先加入6ml的蒸馏水,然后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随后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后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4mL,最后再用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后,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见表4。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081
V:提取液定容体积(ml)
M:样品质量(g)
C:待测液总黄酮含量(mg/ml)
D:供试液的稀释度
表4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项目 样品质量(g) 吸光度(A) 总黄酮含量(%)
对比例1传统工艺制茶法 1.50 0.190 2.68
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 1.51 0.156 2.22
对比例2微发酵制茶法 1.50 0.157 2.23
三、辣木结合型蒽醌含量的测定
1.绘制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
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量取1,8二羟基蒽醌10mg,置于50ml容量瓶内,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0.200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显色剂的制备
取0.5g醋酸镁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液溶解后,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0.5%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备用。
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移取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溶液0ml、0.1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至10ml量瓶中,水浴蒸干,分别加0.5%醋酸镁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于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得标准曲线为y=64.75x+0.004(r=0.9991),结果如图2所示。
四、辣木茶总蒽醌含量测定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各工艺所得辣木成茶(70℃真空干燥至恒重)10.00g,精密称定,加70%乙醇100mL浸泡15分钟,随即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抽滤,滤液定容至25mL,加8%HCL 25mL超声至溶解,加氯仿50mL,摇匀后,静置分层。取氯仿层,浓缩后定容至10mL,即得样品溶液。
总蒽醌含量测定
精密取2ml样品溶液至10ml容量瓶,水浴挥干,残渣加0.5%醋酸镁甲醇适量,溶解后定容至10mL,以测定吸光度,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总蒽醌含量。结果见表5。
表5 样品总蒽醌含量测定结果
项目 样品质量(g) 吸光度(A) 总蒽醌含量(%)
对比例1传统工艺制茶法 10.03 0.642 0.01971
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 10.02 0.515 0.01578
对比例2微发酵制茶法 10.05 0.562 0.01724
五、辣木茶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样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各工艺所得辣木成茶(70℃真空干燥至恒重)10g,精密称定,加70%乙醇100mL浸泡15分钟,随即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抽滤,滤液定容至25mL,加蒸馏水水25mL,超声相同时间,加50mL氯仿,摇匀后,静置分层,取氯仿层,浓缩后定容至10mL,即得样品溶液。
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精密取2mL样品溶液至10mL容量瓶,水浴挥干,残渣加0.5%醋酸镁甲醇适量,溶解后定容至10mL,以测定吸光度,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游离蒽醌含量。结果见表6。
表6 样品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项目 样品质量(g) 吸光度(A) 游离蒽醌含量(%)
对比例1传统工艺制茶法 10.01 0.588 0.01804
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 10.05 0.498 0.01482
对比例2微发酵制茶法 10.09 0.521 0.01597
辣木茶结合型蒽醌含量
辣木茶结合型蒽醌含量结果见表7。
结合型蒽醌含量=总蒽醌含量-游离蒽醌含量(公式2)
表7 样品结合型蒽醌含量
项目 结合型蒽醌含量(%)
对比例1传统工艺制茶法 0.00167
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 0.00096
对比例2微发酵制茶法 0.00127
由表7可得,蒸式杀青制茶法结合型蒽醌的含量最低,为0.00096%,生首乌最低致泻量为0.02%,0.00096%<<0.02%,故选择蒸式杀青制茶法为较优的制茶方法。
六、辣木茶多糖含量测定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葡萄糖标准品(105℃干燥至恒重)20mg,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得到0.20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精密吸取浓度为0.20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分别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并用蒸馏水定容,得到0.02mL、0.03mL、0.04mL、0.05mL、0.06mL、0.07mL、0.08mg/mL的标液。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8根比色管,准确吸取各浓度溶液2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每管加入5%苯酚溶液1mL,再沿着壁缓缓加入浓硫酸5mL,避光放置10min,沸水加热(用温控水浴锅)保温15min,之后用流水速冷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于490nm处测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同时以试剂空白(2mL蒸馏水+上述溶液配制)作参比。得标准曲线为y=64.75x+0.004(R2=0.9992),结果见图3。
2)多糖提取方法
准确称取辣木茶干样5g,用10倍量(50mL)的95%乙醇,80℃回流两小时,过滤取滤渣;加入20倍量的蒸馏水(100mL)在90℃水浴回流提取1小时,趁热抽滤;残渣及抽滤装置用热蒸馏水洗涤三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并于60-65℃旋转蒸发浓缩,蒸馏水定容至250mL,取1mL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定容至25mL获得多糖待测液,用于测定吸光度值。
3)多糖含量测定
准确样品溶液2ml置于25mL比色管,每管加入5%苯酚溶液1mL(取苯酚100g,加铝片0.1g和NaHCO3 0.05g,蒸馏收集182℃馏分,称取7.5g,加水150ml溶解,置棕色瓶内放冰箱内备用),再沿着壁缓缓加入浓硫酸5mL,避光放置10min,沸水加热保温15min,之后用流水速冷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于490nm处测定吸光值,同时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结果见表8。
多糖含量W%=100·C·D/m(公式3)
C:待测液总黄酮含量(mg/ml)
m:样品质量(g)
D:供试液的稀释度
表8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111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121
由表8可得,辣木茶总多糖含量高低顺序为:蒸式杀青制茶法>传统工艺制茶法>微发酵制茶法,传统工艺制茶法与蒸式杀青制茶法总多糖含量相差不大,但蒸式杀青制茶法总多糖含量最高,为3.53%。故选择蒸式杀青制茶法为较优的制茶方法
七、辣木茶多糖含量测定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了三种制茶方式的多糖、黄酮、结合型蒽醌含量,感官评价得分、以及多糖、黄酮、结合型蒽醌含量为评价标准,采用加权得分评价法,因为感官主要针对个人因素较多故感官评价得分权重为10%,多糖、黄酮为抗氧化主要成分,权重各为25%,结合型蒽醌会使人体致泄,是本次实验最主要的指标要求故权重为40%。评价结果见表9。
表9 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122
(备注:a=对比例1传统工艺制茶法,b=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c=对比例2微发酵制茶法)
结合型蒽醌含量是致泄的物质,含量高低是本发明效果的决定因素,评价结果显示蒸式杀青制茶法得分为92.7575,传统工艺制茶法得分为81.102,微发酵制茶法得分为76.5425,综合考虑,故蒸式杀青制茶法为较优制茶方法。
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以蒸式杀青制茶法制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总多糖含量、结合型蒽醌含量为评价标准的实施例2~10,最大值为100分,根据指标因素含量对人体的影响给予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黄酮、多糖为抗氧化主要成分,结合型蒽醌会使人体致泄。因此总黄酮含量评分(W1)与总多糖含量评分(W2)的加权系数分别为0.3,结合型蒽醌含量评分(W3)的加权系数为0.4,再进行加权求和。
综合评分值=(0.3W1/Wmax1+0.3W2/Wmax2+0.4Wmin3/W3)×100(公式4)
以蒸式杀青制茶法制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评分、总多糖含量评分、结合型蒽醌含量评分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较佳蒸式杀青制茶法制茶工艺。结果见表10。
表10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131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141
由以上直观分析表可知,三个实验因素的影响大小影响顺序为烘焙温度>烘焙时间>炒制时间,从表中筛选出较佳蒸式制茶法工艺条件是:A2B3C3,即炒制时间10min,烘焙温度80℃,烘焙时间70min。
蒸式杀青制茶法制作工艺验证试验
取当天采摘新鲜辣木嫩叶,平均分为3份,在最佳工艺条件A2B3C3条件下,制作出辣木茶叶。再测定其总黄酮、总多糖、结合型蒽醌含量,结果见表11。
表11 验证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302393360000142
由表11可知,三次平行试验得出的结果与正交试验中优选出来的结果差异不大,说明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的较优制茶工艺条件基本可行。较佳蒸式制茶法工艺条件是:A2B3C3,即炒制时间10min,烘焙温度80℃,烘焙时间70min。其平均总黄酮含量为2.5853%,平均总多糖平均含量为3.533%,平均结合型蒽醌含量为0.00163%。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蒸汽杀青处理;
S2.将S1中辣木叶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液体流出,打散;
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炒青时间5~15min;
S4.炒青后进行焙茶处理,焙茶温度60~80℃,焙茶时间50~7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炒青时间为10~15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炒青时间为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焙茶温度70~80℃,焙茶时间60~70mi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炒青时间为10min,S4中焙茶温度80℃,焙茶时间70min。
6.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炒青温度为100℃。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蒸汽杀青处理为蒸制3.5min。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木叶为老叶。
9.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木茶。
CN201911226566.5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Pending CN110881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6566.5A CN110881550A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6566.5A CN110881550A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550A true CN110881550A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0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6566.5A Pending CN110881550A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15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0986A (zh) * 2020-07-20 2020-09-18 兰州大学 一种淫羊藿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淫羊藿茶的泡制方法
CN112931666A (zh) * 2021-04-23 2021-06-11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袋泡茶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0644A (zh) * 2015-08-13 2015-11-04 刘祥义 一种辣木速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558178A (zh) * 2015-11-23 2016-05-11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辣木叶茶的加工方法
CN105851376A (zh) * 2016-04-25 2016-08-17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辣木叶茶酶解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225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湖北凤头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叶代用保健茶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0644A (zh) * 2015-08-13 2015-11-04 刘祥义 一种辣木速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558178A (zh) * 2015-11-23 2016-05-11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辣木叶茶的加工方法
CN105851376A (zh) * 2016-04-25 2016-08-17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辣木叶茶酶解蛋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225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湖北凤头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叶代用保健茶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新换等: "《陇中京帮炮制论》", 30 September 2018,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0986A (zh) * 2020-07-20 2020-09-18 兰州大学 一种淫羊藿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得到的淫羊藿茶的泡制方法
CN112931666A (zh) * 2021-04-23 2021-06-11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袋泡茶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5021B (zh) 一种低咖啡因红碎茶
CN102726554A (zh) 低咖啡碱绿茶制备方法、低咖啡碱绿茶及其茶制品
BRPI0609316A2 (pt) método de processamento de grãos de café verdes por uso de frutos de café tratados superficialmente
CN110881550A (zh) 一种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辣木茶
JP2020146017A (ja) 茶の製造方法及び茶葉
CN108771201B (zh) 一种清香松露酱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12469B1 (ko) 맹종죽순 전통약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0973308A (zh) 一种辣木饮品的制备方法
KR101222710B1 (ko) 다래나무 순을 이용한 녹차제조방법
CN103829361A (zh) 一种猕猴桃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8074A (zh) 一种柚子皮果干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72657B1 (ko) 디카페인 커피 제조 방법
CN114424792B (zh) 一种提高绿茶品质的加工工艺
KR101328105B1 (ko) 사탕수수추출 천연 설탕과 솔잎을 이용한 쓴맛과 풋 냄새가 제거된 감잎차 제조 방법
CN112106843A (zh) 一种用茶叶籽油加工茶叶的方法
CN110934207A (zh) 一种复方辣木茶
CN110024874A (zh) 一种机械化生产甘甜型绿茶的方法
CN109170025A (zh) 一种大红柑普洱茶的制备方法
CN113841765B (zh) 一种槐米桑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13412923B (zh) 苦槠子加工方法
CN108740079A (zh) 毛尖茶的加工方法
KR102102621B1 (ko) 뷰티르산을 이용한 커피 생두의 품질 평가 방법
CN112167378B (zh)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及其茶叶
CN107156270A (zh) 一种苦竹笋的辐照保藏方法
CN105767320A (zh) 一种青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19, Huamei Road, Longdong,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Xinhua College

Address before: 510520 No. 19, Huamei Road, Longdong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