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1667A - 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1667A
CN110871667A CN201910811037.5A CN201910811037A CN110871667A CN 110871667 A CN110871667 A CN 110871667A CN 201910811037 A CN201910811037 A CN 201910811037A CN 110871667 A CN110871667 A CN 110871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rm
bearing
lever
bear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10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1667B (zh
Inventor
D·卡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filed Critical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871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1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1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1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5/00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adjustable for wear or play
    • F16C25/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25/0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self-adjus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64Details of hi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60H2001/3478Details of actuators acting on additional damper d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26/00Joining parts; Fastening; Assembling or mounting parts
    • F16C2226/50Positive connections
    • F16C2226/70Positive connections with complementary interlocking parts
    • F16C2226/74Positive connections with complementary interlocking parts with snap-fit, e.g. by 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部件和一种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件具有第一部段(12)和第二部段(14),所述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沿着中心轴线(M)上下相叠地并且基本上与所述中心轴线(M)同心地设置。所述第一部段(12)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M)延伸的钩部(18)。所述第二部段(14)还具有第一臂(20)和第二臂(24),其中,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4)突出于所述第二部段(14)。所述支承部件能够容纳在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34)中并且经由第一臂(20)和第二臂(24)相对于壳体壁(50)和第二支承部件无间隙地支承。

Description

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部件能够为了可转动地支承容纳在壳体中。
背景技术
支承部件例如能够用作为用于将枢转运动从操纵装置传递到空气排出器的可枢转地支承的活门、例如关闭或节流活门上的杠杆。支承装置能够具有作为第一支承部件的杠杆和作为第二支承部件的关闭或节流活门,它们相互连接并且可转动地支承在空气排出器壳体中。关闭或节流活门用于调节输入空气量,使得能够改变流出空气的量。
空气排出器用于使输出的空气偏转,所述输出的空气由空调设施或其它通气装置提供。空气排出器尤其用于车辆中,以便使新鲜空气、经调温的空气和/或经调节的空气进入车辆的乘客舱中。车辆例如能够是机动车,如汽车、卡车或公共汽车、火车、飞机或船舶。空气排出器例如能够设置在车辆仪表板或机动车的A柱、B柱或C柱的区域中或者车顶上。
关闭活门在已知的实施方案中可转动地支承在空气排出器的壳体的相对置的侧壁或一个侧壁上。关闭活门于是与杠杆连接,所述杠杆容纳在关闭活门的相应的容纳开口中。对于壳体、关闭活门和杠杆的制造公差引起:关闭活门以一定间隙支承。当关闭活门以一定间隙支承时,这引起发出噪声(“咔咔声”)。在交叉的情况下引起关闭活门的卡住。关闭活门和杠杆的组件通常由塑料构成并且在注塑工艺中制成。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知的是,预设窄的公差。这要求注塑模具的经常模具更改,以便能够在预设的公差内制成所述构件(关闭活门、杠杆)。
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关闭活门在空气排出器壳体的整个壳体宽度上支承在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之间。为了防止关闭活门的卡住和间隙,为此维持非常窄的制造公差并且需要频繁地更改模具。
然而,该措施是非常高成本和耗时的。
CN 206 870 823 U示出一种用于插到节流活门的转动轴线上的适配件,以便因此对于驱动马达或伺服马达提供转动角限制和/或机械止挡。
DE 10 2017 113 387 A1公开了一种空气排出器,所述空气排出器具有可转动地支承在其壳体中的、用于调节空气流的闭锁元件。呈齿轮段形式的传动元件同心地固定在闭锁元件的转动轴线上,所述传动元件能够由可移动地支承的盘片支架操纵并且又再使闭锁元件运动。
在CN 106 274 377 A和DE 10 2013 102 866 B3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空气排出器的紧凑的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定向和调节流出的空气流。
DE 201 18 274 U1公开了一种具有经由从动件连接的接片的空气喷嘴。在驱动器和盘片之间经由摩擦制动器产生摩擦力矩,所述摩擦力矩产生恒定的操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公差补偿的无间隙定向和支承的可转动地支承的支承部件,例如关闭活门,其中在允许的制造公差内,在任何时间都无间隙地确保支承部件的功能,防止阻塞并且不需要频繁更改模具。
上文提及的目的通过具有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的支承部件实现,所述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沿着中心轴线相叠地并且基本上与中心轴线同心地设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段具有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的钩部,
-所述第二部段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
-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突出于所述第二部段,并且
-所述第一臂和/或所述第二臂具有与所述臂的主方向正交地延伸的钩部。
所述支承部件例如能够插入第二支承部件、例如关闭活门中,插入相应的容纳部中并且经由所述钩部锁紧。所述支承部件能够经由所述第一臂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承部件、例如关闭活门上并且因此实现公差补偿,并且能够实现第二支承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无间隙的定向。
所述第二臂能够附加地支撑在壳体壁上并且同样用于两个支承部件的公差补偿的无间隙定向,这两个支承部件例如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的开口内。两个部件,即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经由第一臂无间隙地相对于彼此定向,所述第一臂弹性地设置在第二部段上。在此,能够相对于彼此补偿制造公差。所述钩部能够容纳在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中并且嵌接到开口中。第一弹性支承的臂压靠第二支承部件的一个部段,使得所述钩部始终在张力下保持在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中。由此提供公差补偿。附加地,第一支承部件经由第二臂支撑在壳体壁上进而提供附加的公差补偿,所述第二臂同样弹性地设置在第二部段上。第二支承部件、例如关闭活门因此能够无间隙地经由第一支承部件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中。
因此不需要频繁的工具更改,以与构件相协调。要维持的制造公差与至今为止所需的那样相比能够明显设计为更宽的。由此防止了组装的组件的间隙,并且防止了第二支承部件(关闭活门)的卡住。
所述第一臂能够相对于第二部段切向地延伸,并且第二臂能够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二部段。所述实施方案能够实现第一支承部件(例如杠杆)经由第一臂支撑在与第二支承部件(例如关闭活门)的连接区域中,使得没有元件向外突出并影响无间隙的支承。第二臂突出于连接区域进而例如能够支撑在壳体壁上。
在第二部段上,在与第一部段相对置的一侧上能够设置有径向突出的杠杆臂或齿轮,所述杠杆臂或齿轮具有用于与传动元件耦联的接口。第一支承部件例如能够是杠杆,所述杠杆可插入关闭活门的容纳开口中并且能够经由钩部锁紧在第一部段中。经由突出的杠杆臂,操纵运动的传递能够经由操纵轮借助于耦联杆传递到关闭活门上。所述接口用于容纳耦联杆的支承滚珠或者本身具有支承滚珠,所述支承滚珠容纳在耦联杆的相应的容纳开口中。经由耦联杆将操纵轮的转动运动传递到杠杆上。但是,第一支承部件也能够具有齿轮,所述齿轮经由另一齿轮、齿杆或齿带与另外的装置耦联。
第一臂和/或第二臂具有与臂的主方向正交地延伸的钩部。所述钩部从弹性地构造的臂起延伸并且压靠壳体壁的表面或者压靠第二支承部件的边缘。
在第一部段的过渡部中能够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于中心轴线延伸的壁。所述至少一个壁用于所述杠杆在关闭活门或支承部件的容纳部内的定向。优选设有两个壁,所述壁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和/或宽度。第二支承部件为此能够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不同的容纳深度和容纳宽度,使得分别仅能够将相应的壁容纳在所述开口中。由此能够确保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的无间隙的组装。
第一部段能够具有至少一个沿着中心轴线延伸的第一夹紧条状部。所述夹紧条状部用于扩宽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的横截面,使得第一部段进而支承部件能够以较大的夹紧作用容纳在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内。所述至少一个夹紧条状部为此从第二部段起具有距第一部段减小的间距。夹紧条状部能够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与第一部段的钩部相对置,进而在引入时和在插入的状态下增大对所述钩部的压力。由此辅助在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之间的连接。
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能够基本上柱形地或截锥形地构造。
上文提及的目的也通过一种支承装置实现,所述支承装置具有第一支承部件,如其在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并且具有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可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中,并且所述转动轴线与第一支承部件的中心轴线同心地伸展,其中
-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具有用于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基本上沿着转动轴线并且与转动轴线同心地延伸,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容纳在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中,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的钩部嵌接到容纳部的开口中,
-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部段的第一臂支撑在第二支承部件上,并且
-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部段的第二臂支撑在壳体壁上。
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第一支承部件例如能够是杠杆并且第二支承部件例如能够是关闭活门。杠杆的第一部段容纳在关闭活门的容纳部中并且经由所述钩部锁定,所述钩部嵌接到容纳部的开口中。弹性地支承在第二部段上的第一臂支撑在关闭活门的边缘上,使得实现公差补偿。同样弹性地设置在第二部段上的第二臂相对于壳体壁支撑,使得也在此提供公差补偿,并且由关闭活门和杠杆构成的整个装置无间隙地支承在壳体中。
第一支承部件(杠杆)的构成方案能够实现以较大的公差制造杠杆和关闭活门,因为所述杠杆补偿了第二支承部件(关闭活门)的制造公差以及其自身的制造公差。这经由弹性地设置在第二部段上的两个臂实现。
有利地,因此能够更快地进而更具成本效益地执行构件的制造。此外省去频繁的工具更改,这同样引起时间和成本节约。
壳体壁能够具有开口,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开口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中,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径向向内指向的凸起。径向向内指向的凸起用于将第二支承部件的支承部段定向和定心,该支承部段可转动地支承在开口内。
第二支承部件为此能够具有环形的支承部段,所述支承部段容纳在壳体壁的开口中,其中,环形的支承部段具有环绕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能够柱体形地或截锥形地构成。
截锥形地构造的支承面构成斜面,使得能够与向内指向的凸起共同作用地实现关闭活门的定心,进而能够实现由关闭活门和杠杆构成的复合结构。
环形的支承部段能够具有至少一个凹口,在所述凹口中容纳有从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之间的过渡部径向于转动轴线延伸的壁。所述至少一个凹口在关闭活门的边缘中形成上文已述的开口,所述开口设置用于将第一支承部段无错误地安装和固定在第二支承部段的容纳部中。优选设有两个这种凹口,所述凹口具有不同的插入深度和/或插入宽度,使得具有不同的高度和宽度的相对应地构造的壁能够分别仅插入所属的凹口中。这防止了杠杆在错误的定向下的插入,其中,所述钩部在关闭活门的容纳部内引起夹紧作用进而引起卡住。这可能会引起正确锁紧的假相,其中所述定向是错误的。精确的定向是必须的,以便使径向突出于第二部段的杠杆臂具有用于关闭活门面进而用于操纵功能和枢转位置的所需的定向。
具有相应的壁的凹口之一能够用于将扭矩从第一支承部件传递到第二支承部件上。
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能够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条状部,所述第二夹紧条状部沿着转动轴线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夹紧条状部将容纳部向内缩小。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紧条状部能够用作为相对于第一支承部件的至少一个第一夹紧条状部的配合件。但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夹紧条状部也能够替选于第一夹紧条状部设置并且将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在增大的夹紧作用下保持在容纳部内。为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夹紧条状部自开口起逐渐远离开口地缩小容纳部的容纳空间。
支承装置的部件(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壳体)能够以注塑法制造,并且因而可低成本和快速地生产。能够构成为杠杆的第二支承部件能够经由耦联杆与空气排出器的操纵轮连接,以调节关闭活门位置。操纵轮的转动引起耦联杆的移位,所述耦联杆经由在杠杆上的接口与关闭活门耦联。经由此将操纵轮的转动运动传递到杠杆上,所述杠杆引起关闭活门的相应的枢转。
附图说明
从要非限制性理解的实施例的下面的附图说明中得出其它优点、特征和设计方案可能性。
在附图中:
图1示出杠杆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示出图1的杠杆的另一示意性侧视图;
图3示出图1的杠杆的第一立体图;
图4示出图1的杠杆的另一立体图;
图5示出图1的杠杆的又一立体图;
图6示出关闭活门的示意图;
图7示出图6的关闭活门的局部的立体图;
图8示出由杠杆、关闭活门和壳体构成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9示出组件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
图10示出图8的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元件基本上彼此对应。此外放弃示出和描述对理解在此公开的技术教导不重要的组件。此外,只要元件本身和其功能已经描述或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对于所有已经引入和示出的元件不重复附图标记。
图1示出构成为杠杆10的第一支承部件的示意图。所述杠杆10用于将操纵运动传递到关闭活门30(第二支承部件)上。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是机动车中的空气排出器的组件。空气排出器还具有:带有在图8-10中示出的壳体壁50的壳体;用于使空气偏转的空气导流元件;和操纵轮,所述操纵轮设置用于调节关闭活门30的位置,进而用于调节输入和流出的空气的量。操纵轮经由未示出的耦联杆与杠杆10耦联。操纵轮的转动因此引起耦联杆的移位并且相应地引起杠杆10的杠杆臂16的移位。杠杆10与关闭活门30一起围绕转动轴线D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壁50的开口52中,使得杠杆臂16的移位引起关闭活门30围绕转动轴线D枢转。
杠杆10具有中心轴线M,第一部段12和第二部段14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延伸。第一部段12和第二部段14基本上构成为截锥体。第一部段12沿着中心轴线M具有钩部18。所述钩部18沿插入方向构成有斜面并且在相对置的侧上具有平坦侧面。经由钩部18,第一部段12能够锁紧在关闭活门30的容纳部34内。第二部段14具有第一弹性支承的臂20和第二弹性支承的臂24,在这些臂的端部上分别设有钩部22和26,这些钩部与臂20和24的纵轴线正交地延伸。
在从第二部段14到第一部段12的过渡部中设有两个壁15和19,这些壁从中心轴线M起径向延伸并且具有不同的高度和宽度。壁15和19用于将杠杆20无错误地定向和固定在关闭活门30的容纳部34中并且用于在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之间传递扭矩。所述壁19首要地用于扭矩传递,而所述壁15用于避免错误安装。
图2示出杠杆10的另一示意图。钩部18在第一部段12的平坦地构造的一侧上延伸。在该侧上,第一部段12非截锥形地构造。在相对置的侧上,第一部段12具有条状部13。所述条状部13设置用于提供过负载保护,从而不会引起杠杆10的损坏或脱离。
杠杆10经由容纳部34中的各两个相对置的挤压肋(参见图7)与关闭活门30接触,所述关闭活门与在杠杆10的第一部段12上的相应的配合面在非常短的长度(约1mm)上具有重叠部(每侧0.05mm)。相接触的各面在关闭活门30的杠杆10上以及在容纳部34(开口37)中是平坦和彼此平行的。
在图2中首次示出第二臂24,所述第二臂从第二部段14的中心轴线M起延伸出。所述钩部26定向为,使得该钩部在杠杆10插入容纳部34中的插入状态下在壳体壁50处贴靠在其外侧面54上。臂24的弹性的实施方案在此能够实现公差补偿。
与此相反,具有钩部22的与中心轴线M切向地设置在第二部段上的第一臂20引起在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之间的公差补偿。所述钩部22为此支撑在容纳部34(参见图7)的上端部的边缘36上。第一臂20因此提供在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之间的公差补偿。
图3示出杠杆10的第一立体图。其中示出两个壁15和19。所述壁具有不同的高度。所述壁15因此仅能够插入关闭活门30的相应的开口38、39(参见图7)中。附加地,壁15、16具有彼此不同的壁厚。开口38和39具有不同的宽度,使得杠杆10仅能够以相对于关闭活门30的一个定向插入容纳部34中。杠杆臂16的位置因此对应于关闭活门30的限定的位置。附加地,壁15和19用于在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之间传递扭矩。
为了弹性地支承第一臂20,第二部段14具有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允许第一臂20向下移位(例如参见图1)。
图4和5示出杠杆10的另外的立体图。中心轴线M也是用于杠杆10的转动轴线D。在第一部段12容纳在容纳部34中之后,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能够围绕转动轴线D在壳体壁50中的开口52内转动。该组装这样进行,使得首先将关闭活门30引入壳体中,并且随后从外部将杠杆10引入容纳部34中。在此,关闭活门30经由设置在靠置部44上的凸起45支撑在壳体壁50的内侧面56上,并且杠杆10经由钩部22支撑在壳体壁50的外侧面54上。
图6示出关闭活门30的示意图。关闭活门30具有由硬质塑料构成的壁32和软质部件31。软质部件31包围壁32。在图6中,仅示出关闭活门30的一个局部。软质部件31常规地环绕地包围板32。关闭活门30能够以双组分注塑法借助于注塑成型制造。为此,首先以第一塑料制成板32,并且随后将第二塑料引入塑料模具中,所述塑料模具构成软质部件31。
关闭活门30具有容纳部34,所述容纳部与转动轴线D同心地设置。容纳部34具有开口35。所述开口平行于转动轴线D延伸并且用于容纳第一部段12的钩部18。经由支承部段40,关闭活门30支承在壳体壁50的开口52中。支承部段40截锥形地构造。支承部段40具有支承面42,所述支承面带有倾斜地构造的、环绕的支承部段和柱形的、环绕的支承部段。所述支承面42与开口52中的凸起接触。开口52为此具有向内突出的凸起。所述凸起(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位于包围开口52的壁上。经由所述凸起,关闭活门30定心地支承。在壳体壁50的开口52中设有四个凸起。借助具有平坦的、彼此平行的贴靠面的所述凸起,不需要形状公差,以及能够实现借助于测量卡尺的简单的测量。省确脱模斜面对尺寸的唯一性的影响以及在测量时的不确定性。为了在没有脱模斜面的情况下产生所述面,将所述面构成为非常小的。
图7示出关闭活门3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支承部段40在支承面42的倾斜的支承部段上具有两个开口38和39,所述开口构成为用于容纳壁15和19。所述开口39具有较小的深度和较小的宽度并且用于容纳壁15。开口38具有较大的深度和较大的宽度并且用于容纳壁19。
倾斜的支承部段以边缘36终止。边缘36用作为用于第一弹性臂20的钩部22的贴靠面。钩部22支撑在边缘36上的在图7中示出的凸起上并且将杠杆20从容纳部34中压出。然而,经由贴靠在开口35的相应的壁上的钩部18的直的面,第一部段12保持在容纳部34内。经由弹性臂20引起的预应力对此提供公差补偿。
在支承部段40下方,关闭活门30具有带有较大直径的部段,该部段提供靠置部44。靠置部44与壳体壁50的内侧面56在安装状态下相对置。凸起45支撑在内侧面56上并且在组装状态下与钩部26基本上相对置。钩部26不直接相对置。然而,凸起45和钩部26沿径向方向相对置,使得钩部26上的压力通过凸起45抵消。由此防止,引起侧倾或卡住。此外,关于此能够设定在枢转关闭活门时的力矩。
图8示出组件100的立体图,所述组件由部件:杠杆10、关闭活门30和壳体壁50构成。壳体壁50是空气排出器的壳体的一部分。关闭活门30也仅部分地示出。因此,关闭活门30也仅部分地示出。因此,关闭活门30能够在相对置的端部上经由附加的支承部位可转动地支承在相对置的壳体壁上。相对置的支承件能够构成为浮动支承件,因为经由与杠杆10连接的一侧实现定向和进行公差补偿的支承。杠杆臂16在与部段14相对置的端部上具有开口17,所述开口设置用于容纳操纵装置的耦联杆的支承滚珠或支承销。因此,耦联杆的移位引起杠杆臂10的枢转,进而引起杠杆10围绕转动轴线D的旋转,所述转动轴线与中心轴线M同心地伸展。与此相应地,不仅杠杆10,而且还有关闭活门30以相应的方式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第二弹性臂24的钩部26压靠壁50的外侧面,使得提供公差补偿并且将杠杆10相对于壳体无间隙地支承。经由第一臂20和钩部22,杠杆10附加地与关闭活门30连接,使得对于在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之间的连接提供公差补偿。
图9示出组件100的示意性侧视图。在组装状态下,钩部18接合到开口35中,其中与斜面相对置的平坦的侧贴靠在开口35的相对应的壁上并且压靠所述壁。如果钩部18锁紧在容纳部35中,弹性臂20被预张紧。预张紧引起,弹性臂20致力于将杠杆10从容纳部34中压出。然而,这经由钩部18防止。由此提供公差补偿,并且杠杆10无间隙地相对于关闭活门30支承。附加地,杠杆10经由第二弹性臂24支撑在壳体壁50的外侧面54上并且引起附加的公差补偿。
图10示出组件100的示意剖视图并且示出钩部26和凸起45的相对置的布置。
在此描述的具有关闭活门30和杠杆10的组件允许在制造方面可简单实现的公差内的制造,使得能够省去频繁的工具调整。与此相应地,对于这样的部件和组件100的成本和制造时间减少。此外,经由弹性臂20和24实现公差补偿,使得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无间隙地支承,以及杠杆10和关闭活门30无间隙地相对于壳体支承。
附图标记列表:
10 杠杆
12 第一部段
13 条状部
14 第二部段
15 壁
16 杠杆臂
17 开口
18 钩部
19 壁
20 第一臂
22 钩部
24 第二臂
26 钩部
30 关闭活门
31 软质部件
32 壁
34 容纳部
35 开口
36 边缘
37 开口
38 开口
39 开口
40 支承部段
42 支承面
44 靠置部
45 凸起
50 壳体壁
52 开口
54 外侧面
56 内侧面
100 组件
D 转动轴线
M 中心轴线

Claims (9)

1.具有第一部段(12)和第二部段(14)的支承部件,所述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沿着中心轴线(M)相叠地并且基本上与中心轴线(M)同心地设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段(12)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M)延伸的钩部(18),
-所述第二部段(14)具有第一臂(20)和第二臂(24),
-所述第一臂(20)和所述第二臂(24)突出于所述第二部段(14),并且
-所述第一臂(20)和/或所述第二臂(24)具有与所述臂(20;24)的主方向正交地延伸的钩部(22;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所述第一臂(20)相对于第二部段(14)切向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臂(24)径向地突出于所述第二部段(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在所述第二部段(14)上在与所述第一部段(12)相对置的一侧上设置有径向突出的杠杆臂(16)或齿轮,所述杠杆臂或齿轮具有用于与传动元件耦联的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部段(12)与第二部段(14)的过渡部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于所述中心轴线(M)延伸的壁(15;19)。
5.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第一支承部件和具有第二支承部件,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D)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中,并且所述转动轴线(D)与第一支承部件的中心轴线(M)同心地伸展,其中
-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具有用于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12)的容纳部(34),所述容纳部基本上沿着转动轴线并且与转动轴线(D)同心地延伸,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12)容纳在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34)中,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12)的钩部(18)嵌接到所述容纳部(34)的开口(35)中,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部段(14)的第一臂(20)支撑在第二支承部件上,并且
-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二部段(14)的第二臂(24)支撑在壳体壁(5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壁(50)具有开口(52),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开口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开口(52)具有径向向内指向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件具有环形的支承部段(40),所述环形的支承部段容纳在壳体壁(50)的开口(52)中,其中,所述环形的支承部段(40)具有环绕的支承面(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环形的支承部段(40)具有至少一个凹口,在所述凹口中容纳有从第一支承部件的第一部段(12)和第二部段(14)之间的过渡部相对于转动轴线(D)径向延伸的壁(15;19)。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支承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容纳部(3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夹紧条状部,所述第二夹紧条状部沿着所述转动轴线(D)延伸并且将所述容纳部(34)向内缩小。
CN201910811037.5A 2018-09-04 2019-08-30 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 Active CN110871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1470.7A DE102018121470A1 (de) 2018-09-04 2018-09-04 Lagerkomponente und Lageranordnung mit einer Lagerkomponente
DE102018121470.7 2018-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1667A true CN110871667A (zh) 2020-03-10
CN110871667B CN110871667B (zh) 2023-03-10

Family

ID=6781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1037.5A Active CN110871667B (zh) 2018-09-04 2019-08-30 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26491B1 (zh)
CN (1) CN110871667B (zh)
DE (1) DE102018121470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0836A (en) * 1976-08-23 1979-08-22 Delanair Ltd Pivot valves
DE19741975A1 (de) * 1997-09-23 1999-03-25 Valeo Gmbh Klimasysteme Verteilerklappe für eine Heiz- oder Klimaanlage
CN1300255A (zh) * 1999-04-09 2001-06-20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风门安装结构及风门安装方法
JP2001182999A (ja) * 1999-12-22 2001-07-06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EP1471314A1 (de) * 2003-04-22 2004-10-27 Behr GmbH & Co. Vorrichtung zur Begrenzung eines axialen Spiels
US20120233927A1 (en) * 2009-12-04 2012-09-2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Hallstadt Connecting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 driving device to a hinged member of a motor vehicle and driv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02813687U (zh) * 2012-09-04 2013-03-20 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出风口曲柄装配结构
CN105980651A (zh) * 2014-02-14 2016-09-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将调节驱动装置无间隙地安装在机动车中的紧固方案
CN206374514U (zh) * 2016-12-19 2017-08-04 重庆众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拨动机构
WO2020200922A1 (de) * 2019-04-04 2020-10-08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Kopplungsanordnung zwischen einem luftleitelement und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und luftausströmer mit einer lamellen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8075A (en) * 1978-09-25 1980-06-17 Burroughs Corporation Zero clearance linear bearing apparatus
DE3818565A1 (de) * 1988-06-01 1989-12-07 Bosch Gmbh Robert Schwenkbares leitelement, insbesondere fuer eine zu einem kraftfahrzeug gehoerende anlage zur klimatisierung dessen fahrgastraumes
DE4020672A1 (de) * 1989-07-25 1991-02-21 Behr Gmbh & Co Einstellbares verbindungselement zur kopplung zweier synchron arbeitender teile
DE9109461U1 (zh) * 1991-07-31 1991-10-02 Behr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De
FR2710387B1 (fr) * 1993-09-22 1995-12-15 Behr France Assemblage de clapets perfectionné.
FR2773595B1 (fr) * 1998-01-09 2000-02-25 Rapid Sa Axe de liaison entre deux pieces
DE20118274U1 (de) * 2001-11-12 2002-01-31 Schneider Franz Kunststoffwerk Luftdüse für den Auslass eines Luftstromes aus einem Luftzuführschacht
DE102013202726A1 (de) * 2013-02-20 2014-08-21 Aktiebolaget Skf Eine Käfigkomponente und ein Nadellager
DE102013102866B3 (de) * 2013-03-20 2014-06-05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Luftausströmer
CN106274377B (zh) * 2016-08-10 2018-08-1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
CN206870823U (zh) * 2017-05-02 2018-01-12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风门轴与风门电机配合结构
DE102017113387A1 (de) * 2017-06-19 2018-12-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uftausströmer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0836A (en) * 1976-08-23 1979-08-22 Delanair Ltd Pivot valves
DE19741975A1 (de) * 1997-09-23 1999-03-25 Valeo Gmbh Klimasysteme Verteilerklappe für eine Heiz- oder Klimaanlage
CN1300255A (zh) * 1999-04-09 2001-06-20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风门安装结构及风门安装方法
JP2001182999A (ja) * 1999-12-22 2001-07-06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EP1471314A1 (de) * 2003-04-22 2004-10-27 Behr GmbH & Co. Vorrichtung zur Begrenzung eines axialen Spiels
US20120233927A1 (en) * 2009-12-04 2012-09-2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Hallstadt Connecting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a driving device to a hinged member of a motor vehicle and driv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02813687U (zh) * 2012-09-04 2013-03-20 慈溪市福尔达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出风口曲柄装配结构
CN105980651A (zh) * 2014-02-14 2016-09-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将调节驱动装置无间隙地安装在机动车中的紧固方案
CN206374514U (zh) * 2016-12-19 2017-08-04 重庆众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拨动机构
WO2020200922A1 (de) * 2019-04-04 2020-10-08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Kopplungsanordnung zwischen einem luftleitelement und einer antriebseinrichtung und luftausströmer mit einer lamellen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6491A1 (de) 2020-03-25
CN110871667B (zh) 2023-03-10
EP3626491B1 (de) 2020-11-25
DE102018121470A1 (de)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1262B1 (en) Device for locking a moveable part that is fitted onto a motor vehicle
US5893676A (en) Device for interlocking opposed racks
CN108349520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和用于制造转向柱的方法
CN102438857B (zh) 具有嵌入环的止动配件
CN110030248B (zh) 具有改进的预卡锁部的机动车部件紧固件
US10637190B2 (en) Cable end fitting and cable abutment and method of securement
US20190337554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6857708B2 (en) Wheel cover for a vehicle wheel
CN110871667B (zh) 支承部件和具有支承部件的支承装置
EP2918873B1 (en) Shift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11051633B (zh) 机动车锁
CN114135667A (zh) 驻车锁止器
US20170089458A1 (en) Retaining device, and pin to be placed in a retaining device of said type
CN113227593A (zh) 用于装配至车身的车辆内部部件
JP5252581B2 (ja) 特に自動車のドアキャッチとロックとの間で運動を伝達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3226813B (zh) 支承装置和包括这样的支承装置的空气排出器
EP2918872B1 (en) Shift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10696585A (zh) 运动组件
JP4509696B2 (ja) レバースイッチの取付構造
JP4215422B2 (ja) 2部材の結合構造
CN110382266B (zh) 子组件
CN114514159A (zh) 用于车辆方向盘的快速离合系统
CN106795725B (zh) 机动车门锁
CN110774868A (zh) 空气流出器
CN111059142B (zh) 轴承装置、球窝接头轴承和带有轴承装置和至少一个球窝接头轴承的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