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1713B - 车辆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61713B CN110861713B CN201910575770.1A CN201910575770A CN110861713B CN 110861713 B CN110861713 B CN 110861713B CN 201910575770 A CN201910575770 A CN 201910575770A CN 110861713 B CN110861713 B CN 1108617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dash
- differential gear
- vehicle front
- electric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保护线束免受电动机的干涉的车辆前部结构。车辆前部结构具有:电动机(20),其被配置于与车厢前壁(26)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差速器齿轮(24),其被连结于电动机(20)上,且与电动机(20)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加强部件(36),其被设置于与电动机(20)相比靠车辆后方侧,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与差速器齿轮(2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配置;线束(38),其对电动机(20)和蓄电池(34)进行电连接,并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于差速器齿轮(24)与加强部件(36)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7-19701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车辆前部设有包含电动机的行驶装置且在车辆的地板下配置有蓄电池的结构。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蓄电池箱的外周部上设置有蓄电池加强件,且在该蓄电池加强件中在用于连接线束的接线部处设置有凸部。据此,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即使在正面碰撞时悬架构件向车辆后方侧移动了的情况下,通过悬架构件与凸部进行接触,从而避免或抑制接线部的损伤的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7-197018号公报记载的结构中,并未考虑到关于被设置于与悬架构件相比靠车辆上方侧的电动机与线束的干涉,从抑制在正面碰撞时电动机与线束的干涉的观点出发,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保护线束免受电动机的干涉的车辆前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具有:电动机,其被配置于与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差速器齿轮,其被连结于所述电动机上,且与所述电动机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加强部件,其在与所述电动机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被设置于所述车厢前壁的车辆前方侧的面上,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与所述差速器齿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配置;线束,其对所述电动机和蓄电池进行电连接,并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于所述差速器齿轮与所述加强部件之间。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在与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前方侧配置有电动机,且在该电动机上连结有差速器齿轮。而且,差速器齿轮与电动机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另外,在与电动机相比靠车辆后方侧设置有加强部件,且由该加强部件与车厢前壁构成闭合截面。此外,加强部件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与差速器齿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配置。如此,通过由加强部件和车厢前壁构成闭合截面,能够对车厢前壁进行加强。
另外,电动机和蓄电池通过线束而被电连接,线束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于差速器齿轮与加强部件之间。据此,在正面碰撞时电动机以及差速器齿轮向车辆后方侧移动了的情况下,差速器齿轮先于电动机而与车厢前壁进行接触,且车厢前壁侧的加强部件与电动机进行接触。其结果为,能够在电动机与车厢前壁之间确保空间。
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加强部件为,沿着所述车厢前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车厢前壁构成闭合截面的车厢前壁加强件。
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中,通过车厢前壁加强件能够提高车厢前壁的刚性。
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车厢前壁加强件至少在所述电动机的高度处突出至与所述线束相比靠车辆前方侧。
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在电动机的高度处,车厢前壁加强件突出至与线束相比靠车辆前方侧。据此,即使在正面碰撞时电动机向车辆后方侧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动机与线束发生干涉之前通过车厢前壁加强件来承受电动机。
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记载的车辆前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中,所述差速器齿轮和所述车厢前壁加强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设为相同的突出量。
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差速器齿轮的向车辆后方侧的突出量和车厢前壁加强件的向车辆前方侧的突出量被设为相同的突出量。据此,能够将正面碰撞时差速器齿轮与车厢前壁接触的时刻和车厢前壁加强件与电动机接触的时刻设为大致相同的时刻。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分散碰撞载荷。另外,能够抑制因差速器齿轮以及车厢前壁加强件的一方先接触而导致的电动机在俯视观察时的转动。另外,此处所称的“相同的突出量”,并不限定于差速器齿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与车厢前壁加强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长度严格一致的结构。而为广泛地包含如下结构的概念,即,在从差速器齿轮向车厢前壁传递碰撞载荷的时刻与从电动机向车厢前壁加强件传递的碰撞载荷的时刻并未大幅度偏离的范围内而两者的突出量稍有不同的结构。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前部结构,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保护线束免受电动机的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且为表示正面碰撞前的通常的状态的图。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且为表示正面碰撞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在适当图示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以及箭头标记RH分别表示座椅的前方向、上方向以及右方向。在下文中,在仅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设为表示座椅前后方向的前后、座椅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座椅前方向时的左右。
如图1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10的前部处设置有左右一对前侧梁12。前侧梁12分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被设为通过挤压成型或冲压加工等而被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的框架部件。
前侧梁12的前端部被连接于保险杠加强件14上。保险杠加强件14被构成为包含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保险杠主体部14A和从该保险杠主体部14A的两端部的后表面向车辆后方侧延伸的连接部14B。而且,在连接部14B上连接有前侧梁12的前端部。
在保险杠加强件14的车辆后方侧设置有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18。散热器18被配置于保险杠主体部14A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车辆后方侧,且被构成为能够在与未图示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前侧梁12的后端部被连接于连结部件16上。如图2所示,连结部件16被形成为,后端部与前端部相比宽度较大,且该连结部件16的后端部被接合于车厢前壁26上。因此,前侧梁12的后端部经由连结部件16而被连结于车厢前壁26上。
车厢前壁26将车辆前后方向作为壁厚度方向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该车厢前壁26而划分车辆后方侧的车厢内(客舱)和车辆前方侧的动力单元室。
在车厢前壁26中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上连接有下边梁28。下边梁28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闭合截面结构的框架部件,且在左右设置有一对。而且,这些下边梁28的前端部被连接于车厢前壁26上。
在左右的下边梁28之间配置有蓄电池单元30。蓄电池单元30被配置于车辆10的地板下,且被构成为包括成为外壳的蓄电池箱32和被搭载于蓄电池箱32的内部的蓄电池34。
此处,在车厢前壁26的前表面(车辆前方侧的面)上设置有作为加强部件的车厢前壁加强件36(以下,简称为“车厢前壁RF36”)。
车厢前壁RF36的在从车辆上方侧进行观察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向车辆前方侧呈凸状的大致帽型形状,且在该车厢前壁RF36与车厢前壁26之间构成闭合截面。另外,车厢前壁RF36被设置于,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相比稍稍向车辆左侧偏移了的位置。
另外,如图1所示,车厢前壁RF36沿着车厢前壁2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从车厢前壁26的上端部延伸至车厢前壁26的下端部。而且,在该车厢前壁26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未图示的前壁横梁。
如图2所示,在与车厢前壁26相比靠车辆前方侧配置有和变速箱连成一体的驱动桥19。驱动桥19被构成为主要包括有电动机20、减速机构22和差速器齿轮24。
电动机20为,通过被供给电力而进行驱动且使前轮以及后轮的至少一方进行旋转的驱动源。另外,电动机20通过被配置于与前侧梁12相比靠车辆下方侧的未图示的悬架构件而被支承。
在电动机20上连结有减速机构22。减速机构22具备反转齿轮和末端齿轮等多个齿轮,且在该减速机构22上连结有差速器齿轮24。即,差速器齿轮24经由减速机构22而被连结于电动机20上。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差速器齿轮24被设置于驱动桥19的后部侧。因此,差速器齿轮24与电动机20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差速器齿轮24被设置于,与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相比稍稍向车辆右侧偏移了的位置。因此,差速器齿轮24被配置于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相比靠车辆右侧,车厢前壁RF36被配置于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相比靠车辆左侧。即,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差速器齿轮24和车厢前壁RF3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配置。
另外,差速器齿轮24和车厢前壁RF36位于相同的高度处。即,差速器齿轮24以及车厢前壁RF36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成为,穿过差速器齿轮24的水平线与车厢前壁RF36相交的位置关系。
另外,差速器齿轮24和车厢前壁RF3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设为大致相同的突出量。即,差速器齿轮24的向车辆后方侧的突出量和车厢前壁RF36的向车辆前方侧的突出量被设为大致相同的突出量。另外,在此所称的“差速器齿轮24的向车辆后方侧的突出量”是指,将电动机20的后表面作为基准,从该电动机20的后表面至差速器齿轮24的后表面的突出量。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动机20的后表面和减速机构22的后表面是齐平的,因此差速器齿轮24相对于减速机构22的后表面而向车辆后方侧的突出量和差速器齿轮24相对于电动机20的后表面而向车辆后方侧的突出量为大致相同的突出量。另外,车厢前壁RF36的向车辆前方侧的突出量是指,从车厢前壁26的前表面起的突出量。
此处,在驱动桥19与车厢前壁26之间配置有线束38。线束38是为了将电动机20和蓄电池34电连接以供给电力而被构成的高电压用的线束,且沿着车厢前壁26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另外,线束38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于差速器齿轮24与车厢前壁RF36之间,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配置于车辆10中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
另外,线束38通过未图示的夹箍等安装部件而被固定于车厢前壁26上,从而抑制在行驶中与车厢前壁26或周边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况。而且,该线束38的直径被形成为,与车厢前壁RF3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高度相比较小。因此,车厢前壁RF36至少在电动机20的高度处突出至与线束38相比靠车辆前方侧。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中,由被设置于车厢前壁26的前表面上的车厢前壁RF36和车厢前壁26构成闭合截面。如此,通过由车厢前壁RF36和车厢前壁26构成闭合截面,能够对车厢前壁26进行加强。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车厢前壁RF36沿着车厢前壁26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因此与车厢前壁RF36被局部性地进行设置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提高车厢前壁26的刚性。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正面碰撞时车厢前壁26发生变形而向客舱进入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差速器齿轮24与电动机20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车厢前壁RF36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与差速器齿轮2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配置。而且,对电动机20和蓄电池34进行连结的线束38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于差速器齿轮24与车厢前壁RF36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在正面碰撞时线束38被电动机20和车厢前壁26夹住的情况。对于该作用,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碰撞前的通常的状态下,包括电动机20的驱动桥19相对于车厢前壁26隔开间隔而被配置于车辆前方侧。而且,线束38被配置于车厢前壁26与电动机20之间的空间中,且被构成为不与电动机20发生干涉。
从该状态开始,在车辆10发生了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如图3的箭头标记所示的那样,存在驱动桥19受到来自车辆前方侧的碰撞载荷而向车辆后方侧进行移动的情况。此时,由于差速器齿轮24与电动机20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因此,在驱动桥19的车辆右侧,差速器齿轮24先于电动机20而与车厢前壁26进行接触。
另一方面,在驱动桥19的车辆左侧,在电动机20与车厢前壁26接触之前,车厢前壁RF36与电动机20进行接触。据此,能够在俯视观察时在电动机20与车厢前壁26之间确保有空间,且在该空间内配置有线束38。据此,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保护线束38免受电动机20的干涉。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差速器齿轮24而形成线束38的配置空间。据此,与将其他的专用的部件安装在驱动桥19上而对线束38进行保护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机20的高度处车厢前壁RF36与线束38相比向车辆前方侧突出。据此,即使在正面碰撞时电动机20向车辆后方侧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动机20与线束38发生干涉之前而由车厢前壁RF36来承受电动机20。即,能够有效地抑制在正面碰撞时线束38被电动机20损坏的情况。
此外,通过差速器齿轮24和车厢前壁RF36位于相同的高度,在正面碰撞时差速器齿轮24与车厢前壁26接触的高度和电动机20与车厢前壁RF36接触的高度成为相同的高度。据此,能够抑制从电动机20向被配置于该高度处的线束38输入碰撞载荷的情况。即,与差速器齿轮24和车厢前壁RF36位于不同的高度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有效地对线束38进行保护。
另外,由于差速器齿轮24以及车厢前壁RF3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突出量为大致相同的突出量,因此在正面碰撞时差速器齿轮24与车厢前壁26接触的时刻和车厢前壁RF36与电动机20接触的时刻可以为大致相同的时刻。其结果为,能够有效地分散碰撞载荷。另外,考虑到在差速器齿轮24以及车厢前壁RF36的一方率先接触了的情况下驱动桥19在俯视观察时会进行转动的状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差速器齿轮24以及车厢前壁RF36在相同的时刻进行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包括电动机20的驱动桥19在俯视观察时的转动。
以上,虽然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显然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桥19的车辆右侧设置了差速器齿轮24,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驱动桥19的车辆左侧设置差速器齿轮2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车厢前壁RF36设置在与驱动桥19的车辆右侧对置的部位处,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确保差速器齿轮24与车厢前壁RF36之间的空间以对线束38进行保护。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车厢前壁RF36从车厢前壁26的上端部延伸至下端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从车厢前壁26的上端部至下端部的一部分区域设置加强部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加强部件位于电动机20的车辆后方侧,就能够在正面碰撞时通过加强部件来承受电动机20。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了一个车厢前壁RF36,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车厢前壁RF36。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与车厢前壁26构成闭合截面的车厢前壁RF36作为加强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车厢前壁26的前表面上设置开放截面的加强部件。另外,也可以将筒状的加强部件或实心的加强部件设置于车厢前壁26的前表面上。
符号说明
20 电动机
24 差速器齿轮
26 车厢前壁
34 蓄电池
36 车厢前壁加强件(加强部件)
38 线束。
Claims (5)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具有:
电动机,其被配置于与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前方侧;
差速器齿轮,其被连结于所述电动机上,且与所述电动机相比向车辆后方侧突出;
加强部件,其在与所述电动机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被设置于所述车厢前壁的车辆前方侧的面上,并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与所述差速器齿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被配置;
线束,其对所述电动机和蓄电池进行电连接,并且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观察时被配置于所述差速器齿轮与所述加强部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为,沿着所述车厢前壁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车厢前壁构成闭合截面的车厢前壁加强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线束的直径被形成为,小于所述车厢前壁加强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从所述电动机的后表面至所述差速器齿轮的后表面的突出量和所述车厢前壁加强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突出量被设为相同的突出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差速器齿轮被设置于,与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一方侧偏移了的位置,
所述加强部件被设置于,与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另一方侧偏移了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52065A JP7196455B2 (ja) | 2018-08-10 | 2018-08-10 | 車両前部構造 |
JP2018-152065 | 2018-08-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1713A CN110861713A (zh) | 2020-03-06 |
CN110861713B true CN110861713B (zh) | 2022-05-31 |
Family
ID=69621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5770.1A Active CN110861713B (zh) | 2018-08-10 | 2019-06-28 | 车辆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96455B2 (zh) |
CN (1) | CN11086171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21844B2 (ja) | 2019-10-24 | 2023-02-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2635A (zh) * | 2010-05-18 | 2013-01-23 | 铃木株式会社 | 高电压单元的保护结构 |
CN103189224A (zh) * | 2010-11-02 | 2013-07-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动车 |
CN103282241A (zh) * | 2011-02-23 | 2013-09-04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用的高电压电缆的布线结构 |
CN104602969A (zh) * | 2012-08-27 | 2015-05-0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 |
CN107215193A (zh) * | 2016-03-22 | 2017-09-29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车辆 |
JP2017197018A (ja) * | 2016-04-27 | 2017-11-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CN107813689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力设备单元及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96067A (ja) * | 1982-11-22 | 1984-06-02 | Nissan Motor Co Ltd | 車体構造 |
JP3322043B2 (ja) * | 1994-12-14 | 2002-09-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パワートレーンの配置構造 |
JP2007131237A (ja) * | 2005-11-11 | 2007-05-31 | Toyota Motor Corp | 高電圧ケーブルの保護構造 |
JP4807342B2 (ja) * | 2007-10-11 | 2011-11-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および該プロテクタのワイヤハーネスへの取付方法 |
WO2012063399A1 (ja) | 2010-11-12 | 2012-05-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ケーブル配設構造 |
JP5494499B2 (ja) | 2011-01-12 | 2014-05-1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JP5602646B2 (ja) | 2011-01-14 | 2014-10-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力制御装置の搭載構造 |
JP6012143B2 (ja) * | 2011-05-17 | 2016-10-2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の充放電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
US9205749B2 (en) * | 2012-05-08 | 2015-12-08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ic vehicle |
JP6609978B2 (ja) | 2015-04-27 | 2019-11-27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配線固定構造 |
JP2018016101A (ja) | 2016-07-25 | 2018-02-0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2018
- 2018-08-10 JP JP2018152065A patent/JP71964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5770.1A patent/CN1108617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92635A (zh) * | 2010-05-18 | 2013-01-23 | 铃木株式会社 | 高电压单元的保护结构 |
CN103189224A (zh) * | 2010-11-02 | 2013-07-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动车 |
CN103282241A (zh) * | 2011-02-23 | 2013-09-04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辆用的高电压电缆的布线结构 |
CN104602969A (zh) * | 2012-08-27 | 2015-05-06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辆的强电线束连接构造 |
CN107215193A (zh) * | 2016-03-22 | 2017-09-29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车辆 |
JP2017197018A (ja) * | 2016-04-27 | 2017-11-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CN107813689A (zh) * | 2016-09-13 | 2018-03-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力设备单元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026219A (ja) | 2020-02-20 |
CN110861713A (zh) | 2020-03-06 |
JP7196455B2 (ja) | 2022-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55756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9873457B2 (en) | Vehicle skeleton structure | |
CN110861480B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EP1852331B1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105246769A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109927791B (zh) | 前车身加强结构 | |
US8646832B2 (en) | Fro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US10414262B2 (en) | Power unit mount structure | |
CN112776895A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JP2017077762A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CN112109811B (zh) | 车身结构和包括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 |
CN110861713B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CN105564213A (zh) | 车辆结构 | |
KR102371242B1 (ko) |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 |
JP2008068826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JP2009298214A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CN216916042U (zh) | 车辆的前围板总成以及车辆 | |
JP2013023163A (ja) | バッテリ搭載車両の構造 | |
CN111976841B (zh) | 车辆前部构造 | |
JP2007253786A (ja) |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 |
JP7115326B2 (ja) | 車両前部構造 | |
CN112776899A (zh) | 车架结构 | |
KR102394581B1 (ko) |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 |
CN112141023A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JP5347613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