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2663A - 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2663A
CN110852663A CN201910467794.5A CN201910467794A CN110852663A CN 110852663 A CN110852663 A CN 110852663A CN 201910467794 A CN201910467794 A CN 201910467794A CN 110852663 A CN110852663 A CN 110852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delivery
goods
delivery devic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77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本英基
梶山肇
市川明
金雄范
小林彻也
宫崎真理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52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2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50Depth or shape recove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货物投递系统包括:受理部件,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选择部件,基于受理部件所受理的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考虑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余空间,来选择投递货物的投递装置。

Description

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及存储程序(program)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例如,引用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货物集配系统,其将货物配送至配送目标,其中,显示用于经由国际互联网(Internet)来进行货物配送的费用估算的主页(home page)画面,将基于经由国际互联网而输入的至少委托者的住所和投送目标的住所而估算出的估算费用与配送交期中的至少任一者显示于主页画面,委托者基于估算费用与配送交期中的至少任一者来选择是否进行委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4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对于小规模社区(community)内的个人间等的货物配送,开始研究借助自走式投递装置进行的货物投递系统。所述货物投递系统例如有下述优点,即,无须将货物集中到集配中心,因此不需要货物的维持管理而可抑制运用成本,但在货物的容纳方面,受到投递装置的容量限制。因此,存在下述情况:在投递装置实际来收取货物的时间点,才知道无法容纳货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货物投递系统,其包括:受理部件,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选择部件,基于所述受理部件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考虑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余空间,来选择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是从所述货物的外形的拍摄图像获取的信息。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是通过从所述拍摄图像确定所述货物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而获得的、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的信息。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所述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是根据由设置于所述投递装置的拍摄部件所获得的所述空余空间的拍摄图像来掌握。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所述空余空间的大小是通过从所述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空余空间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来掌握。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所述选择部件选择具有能收容所述货物的空余空间的投递装置,来作为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所述选择部件进而基于所述货物的重量,来选择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所述选择部件根据所述货物的重量、与通过设置于投递装置的重量测量部件的测量而掌握的所述投递装置的可投递重量,来选择能收容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一种货物投递系统,其包括:受理部件,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通知部件,根据所述受理部件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当相对于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间而无法收容所述货物时,将表示在所述空间无法收容所述货物的状态的信息通知给所述委托人。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终端装置,其是由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来操作,且所述终端装置包括:推测部件,根据所述货物外形的拍摄图像,来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以及委托部件,委托能收容具有所推测的大小的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来进行投递。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终端装置,所述推测部件通过为了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而由所述委托人在所述拍摄图像中指示的基准点,来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终端装置,还包括:获取部件,获取跟所述货物的重量相关的信息,所述委托部件一并输出跟所述货物的重量相关的信息。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终端装置,跟所述货物的重量相关的信息包含所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及根据所述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中的至少任一者。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具有显示画面,在所述显示画面,显示根据所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具有显示画面,在所述显示画面,显示比较对象物的信息,所述比较对象物具有与根据所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等同的重量。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终端装置,具有显示画面,所述显示画面在委托了投递的所述货物无法收容在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的情况下,重叠显示所述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与所述货物的外形。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终端装置,所述显示画面进而显示从所述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超过的所述货物的长度。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基于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考虑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余空间,来选择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根据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当相对于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间而无法收容所述货物时,将表示在所述空间无法收容所述货物的状态的信息通知给所述委托人。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用于使由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来操作的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根据所述货物外形的拍摄图像,来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以及委托能收容具有所推测的大小的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来进行投递。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获取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货物的外形大小的获取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的掌握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的掌握变得更为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能够更切实地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与未考虑货物重量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与未考虑货物重量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货物的外形大小的推测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能够进行考虑到货物重量的投递委托。
根据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能够进行考虑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及根据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中的至少任一者的投递委托。
根据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委托人能够认识到所推测出的重量。
根据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委托人容易判断所推测出的重量是否正确。
根据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委托人容易直观地认识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与货物的外形的关系。
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委托人容易认识货物的外形相对于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超过多少。
根据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下述功能,即,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下述功能,即,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根据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能够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下述功能,即,与未获取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的情况相比,提高可容纳货物的投递装置来收取货物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投递装置的硬件(hardware)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递管理服务器(server)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对货物的外形大小进行推测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对货物的重量进行推测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对应于内容物的每个种类而定的密度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由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所拍摄的货物收容部的拍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将货物的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显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的一连串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委托人终端的货物外形推测部对货物的外形大小进行推测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委托人终端的货物重量推测部对货物的重量进行推测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货物投递系统
100:自走式投递装置
108: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
113:重量测量部
200:投递管理服务器
211: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
213:投递装置选择部
214:通知部
312:货物外形推测部
313:货物重量推测部
314: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的整体结构例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包括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及委托人终端300。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委托人终端300连接于网络(network)400。
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例如是在小规模社区等预定的范围内进行货物投递的自走式的装置。另外,图示的示例中,表示了一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但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台数并不限定于一个。附言之,货物投递系统1具有一个或多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是对货物的投递进行管理的计算机装置。作为投递管理服务器200,例如例示服务器装置、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所述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在从委托人终端300受理了货物的投递委托时,选择进行货物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作为终端装置的一例的委托人终端300是由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以下,有时简称作“委托人”)所操作的计算机装置。作为委托人终端300,例如例示智能电话(smartphone)或移动电话等移动信息终端、或者平板(tablet)PC等。委托人终端300从委托人受理货物的投递委托,并将所受理的投递委托发送至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另外,图示的示例中,表示了一个委托人终端300,但委托人终端300的台数并不限定于一个。附言之,在货物投递系统1中,可由一个或多个委托人分别操作各个委托人终端300来进行投递的委托。
网络400是用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委托人终端300中的信息通信的通信部件,例如包含国际互联网或公用线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而且,网络400包含基于有线通信的网络及基于无线通信的网络。
<自走式投递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101,通过程序(包含固件(firmware))的执行来控制装置整体;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102,存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System,BIOS)或固件等程序;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03,被用作程序的执行区域。
而且,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包括作为存储区域的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104,所述HDD104存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或应用(application)等各种程序、针对各种程序的输入数据、来自各种程序的输出数据等。
进而,自走式移动装置100包括:显示部105,显示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画面等;操作受理部106,通过触控面板(touch panel)等来受理委托人的操作;周围拍摄用摄像机107,拍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周围;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108,拍摄后述的货物收容部112;麦克风(microphone)109,探测外部的声音;以及扬声器(speaker)110,向外部输出声音。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设置于投递装置的拍摄部件的一例,使用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108。
而且,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包括:货物交接部111,用于从委托人收取货物,或者将货物交付给投送目标者;货物收容部112,收容从委托人收取的货物;以及重量测量部113,对收容于货物收容部112的货物重量进行测量。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重量测量部件的一例,使用重量测量部113。
进而,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包括自走机构114,所述自走机构114可驱动车轮(未图示)来自由行走。本实施方式中的自走机构114具有驱动车轮的马达(motor)、及控制车轮方向的转向机构。通过车轮的旋转,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前进或后退。而且,通过车轮的方向,切换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行进方向。
而且,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包括用于与外部通信的通信接口(通信IF)115。
前述的各部通过总线(bus)116而彼此连接,经由总线116来执行数据的交接。
<投递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结构>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包括:作为运算部件的CPU201;作为存储区域的ROM202,保存BIOS等程序;以及作为程序执行区域的RAM203。而且,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包括作为存储区域的HDD204,所述HDD204存储OS或应用等各种程序、针对各种程序的输入数据、来自各种程序的输出数据等。并且,CPU201例如通过将存储在HDD204等中的各种程序加载(load)至RAM203并予以执行,从而实现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各种功能。
进而,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包括:通信I/F205,用于进行与外部的通信;显示器(即,显示画面)等显示机构206;以及键盘(keyboard)或鼠标(mouse)、触控面板(touch panel)等输入设备(device)207。
另外,作为一例,委托人终端300的硬件结构也可使用与图3所示的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硬件结构为同样者。但是,在委托人终端300中,设有用于拍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摄像机(未图示)。
<货物投递系统的功能结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本实施方式中,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包括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211、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投递装置选择部213、通知部214及投递指示部215。委托人终端300包括投递委托受理部311、货物外形推测部312、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314及显示控制部315。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包括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发送部122、投递指示保存部123及移动控制部124。
首先,对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211根据委托人的投递委托,从委托人终端300获取跟货物的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跟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包含货物的收取目标、货物的投送目标、货物信息等。货物的收取目标例如为委托人的住所。而且,货物信息例如为货物的个数、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跟货物重量相关的信息、货物的种类等。若作进一步说明,则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例如为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货物的外形大小的信息等。而且,跟货物重量相关的信息例如为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货物重量的信息等。
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获取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信息。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信息包含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当前位置、跟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等。若作进一步说明,则跟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例如为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大小的信息、或可在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内收容的货物的重量的信息。
另外,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既可请求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发送信息,也可获取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自发性地发送来的信息。而且,在货物投递系统1中存在多个进行动作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情况下,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从多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分别获取信息。
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基于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211所获取的信息、及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所获取的信息,选择进行由委托人所委托的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此处,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基于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考虑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所具有的空余空间,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更具体而言,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对委托了投递的货物的外形大小、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进行比较,以判定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是否能收容货物。并且,投递装置选择部213选择具有能收容货物的空余空间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而且,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基于委托了投递的货物的外形大小与委托了投递的货物的重量,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更具体而言,投递装置选择部213根据委托了投递的货物的重量、与可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内收容的货物重量(即,可投递重量),选择在重量上可收容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此处,关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在尽管在重量上可收容货物但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情况下,若所述超过量处于预定范围内(例如数十毫米以内),则投递装置选择部213选择所述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作为进行投递的候选。在此情况下,如后所述,将跟所选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委托人终端300。
通知部214将已选择了投递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意旨通知给委托人终端300。而且,在选择了尽管在重量上可收容货物但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作为进行投递的候选的情况下,通知部214将跟所选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委托人终端300。此处所通知的信息例如为空余空间的图像、或空余空间的大小的信息、表示货物相对于空余空间超过了多少的信息等。若作进一步说明,则表示货物相对于空余空间超过了多少的信息,例如是指将货物的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图像、或者从空余空间超过的货物的长度信息等。本实施方式中,表示货物相对于空余空间超过了多少的信息是表示在空间内无法收容货物的状态的信息的一例。
投递指示部215对被决定为投递货物者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指示货物的投递。
并且,构成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各功能部是通过软件(software)与硬件资源的协动而实现。具体而言,例如在通过图3所示的硬件结构来实现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情况下,将存储于HDD204等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203中并由CPU201来执行,由此来实现图4所示的各功能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受理部件的一例,使用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211。作为选择部件的一例,使用投递装置选择部213。作为通知部件的一例,使用通知部214。
接下来,对委托人终端30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投递委托受理部311从委托人受理投递委托。此处,投递委托受理部311从委托人受理货物的收取目标、货物的投送目标、货物信息等,以作为跟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
此处,货物信息中的、货物的外形大小是根据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等的摄像机来拍摄货物所得的拍摄图像而推测。但是,在委托人掌握了货物大小的情况下,也可输入所掌握的值。
而且,货物信息中的、货物重量是根据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等的摄像机来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而推测。但是,在委托人掌握了货物重量的情况下,也可输入所掌握的值。
另外,拍摄图像除了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的摄像机来拍摄以外,也可利用其他装置来拍摄。
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根据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根据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外形大小的处理的详细将后述。
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根据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重量。此处,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根据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也推测货物的种类。根据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重量的处理的详细将后述。
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314将跟货物的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发送至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此处,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314发送货物的收取目标、货物的投送目标、货物的个数、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跟货物重量相关的信息等。更具体而言,跟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例如是拍摄货物的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由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所推测的货物的外形大小的信息等。而且,跟货物重量相关的信息例如是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由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所推测的货物的重量信息、货物的种类信息等。
附言之,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314委托投递管理服务器200通过可收容具有由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所推测的大小的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进行投递。
显示控制部315输出用于使设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显示画面的数据,并控制显示器的显示。此处,显示控制部315例如显示在推测货物外形时所用的画面、或在推测货物重量时所用的画面。而且,显示控制部315例如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尽管在重量上可收容货物但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情况下,重叠显示货物的外形与空余空间。
并且,构成委托人终端300的各功能部是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同样地,通过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协动而实现。具体而言,例如将存储于HDD等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中并由CPU来执行,由此来实现图4所示的各功能部。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推测部件的一例,使用货物外形推测部312。作为委托部件的一例,使用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314。作为获取部件的一例,使用货物重量推测部313。
接下来,对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获取跟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此处,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根据由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108所拍摄的货物收容部112的拍摄图像,来掌握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大小。而且,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根据由重量测量部113所测量的货物重量,来掌握在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内可收容的货物重量(即,可投递重量)。
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发送部122将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或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所获取的跟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发送至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此处,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发送部122既可根据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请求来发送信息,也可自发性地对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发送信息。例如,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发送部122在收容于货物收容部112的货物增加或减少的时机(timing),自发性地发送信息。
投递指示保存部123在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指示了货物的投递时,保存所指示的投递的信息。此处,如前所述,对货物的收取目标、货物的投送目标、货物信息等跟货物的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进行登记。
而且,在投递指示保存部123中保存有多个投递的信息的情况下,决定执行各个投递的顺序。例如,决定投递的顺序,以按照指示投递的顺序来执行投递。而且,例如也可根据货物投递的指示内容来调换顺序,以比其他货物的投递先执行。
移动控制部124控制自走机构113(参照图2),以控制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移动。例如控制自身装置的前进、后退、停止与行进方向。此处,移动控制部124基于保存在投递指示保存部123中的投递信息,来控制自身装置的移动。
更具体而言,移动控制部124依照保存于投递指示保存部123中的投递信息来控制自身装置,以依序进行货物的投递。此处,当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受理了货物的投递指示时,移动控制部124控制自身装置移动到进行了投递指示的货物的收取目标。而且,若在受理了货物的投递指示时,在货物收容部112中存在已收容的货物,则在已收容的货物的投递结束后、或已收容的货物的投递中途,控制自身装置移动到进行了投递指示的货物的收取目标。当到达货物的收取目标时,通过货物交接部111来进行货物的收取。继而,移动控制部124控制自身装置开始所收取的货物的投递,或者重新开始已中断的货物的投递。当到达货物的投送目标时,通过货物交接部111进行货物的交接。当货物的交接完成时,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将货物的投递已完成的意旨通知给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及委托人终端300。继而,移动控制部124控制自身装置移动到接下来要投递的货物的投送目标。
并且,构成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各功能部是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同样地,通过软件与硬件资源的协动而实现。具体而言,例如,在通过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来实现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情况下,将存储于HDD104等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103中并由CPU101来执行,由此来实现图4所示的各功能部。
<推测货物外形大小的处理的说明>
接下来,对下述处理进行说明,即,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根据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图5是用于说明推测货物外形大小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委托人例如启动下述应用(以下称作投递委托应用),此应用为已安装(install)于委托人终端300中的应用,用于委托投递。当投递委托应用启动时,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敦促委托人拍摄货物。更具体而言,将敦促拍摄货物的消息(message)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继而,当委托人利用摄像机来拍摄要投递的货物的外形时,货物外形推测部312获取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而且,将拍摄图像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
接下来,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敦促委托人在拍摄图像中指示成为测定基准的基准点,以便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更具体而言,将督促指示成为测定基准的基准点的消息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继而,委托人在拍摄图像中指示成为测定基准的基准点。
图5所示的示例中,委托人利用摄像机来拍摄要投递的货物11的外形,并将拍摄图像12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此处,委托人在拍摄图像12中,指示点A来作为用于测定货物11的宽度、纵深、高度的基准点。而且,委托人指示点B来作为用于测定货物11的宽度的基准点。进而,委托人指示点C来作为用于测定货物11的纵深的基准点。而且,委托人指示点D来作为用于测定货物11的高度的基准点。如上所述,通过委托人在拍摄图像12中指示基准点,从而货物外形推测部312受理基准点的指示。继而,货物外形推测部312确定货物11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以计算基准点间的距离。
更具体而言,货物外形推测部312通过计算点A与点B的距离,来计算货物11的宽度。例如,计算出货物11的宽度(图示的X的长度)为400mm。而且,货物外形推测部312通过计算点A与点C的距离,来计算货物11的纵深。例如,计算出货物11的纵深(图示的Y的长度)为280mm。进而,货物外形推测部312通过计算点A与点D的距离,来计算货物11的高度。例如,计算出货物11的高度(图示的Z的长度)为300mm。货物外形推测部312通过计算货物11的宽度、纵深、高度,从而推测三维立体的货物11的外形大小。
另外,作为从图像中识别空间位置以计算两点间距离的方法,例如只要使用苹果(Apple)公司的ARKit这一架构(framework)即可。
而且,也可不依靠委托人的指示,而由货物外形推测部312基于货物的形状等来确定基准点,并计算所确定的基准点间的距离。
进而,图5所示的示例中,对货物11为长方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货物11并非为长方体的情况下,也能计算基准点间的距离以推测货物11的外形大小。例如,在货物11为球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基准点间的距离来计算球的直径,从而推测货物11的外形大小。
<推测货物重量的处理的说明>
接下来,对下述处理进行说明,即,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根据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重量。图6是用于说明推测货物重量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货物重量推测部313例如在由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所进行的推测结束时,敦促委托人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更具体而言,将督促拍摄货物的内容物的消息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继而,当委托人利用摄像机来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时,货物重量推测部313获取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而且,将拍摄图像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图6所示的示例中,委托人利用摄像机来拍摄要投递的货物11的内容物,并将拍摄图像13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
此处,货物重量推测部313对内容物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以推测内容物的体积。更具体而言,货物重量推测部313在拍摄图像中,根据与箱的高度进行比较时的内容物的高度、或箱的底面的间隙大小等,来推测内容物的体积。图6所示的示例中,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推测内容物的体积为“4500cm3”。
另外,例如也可使用前述的ARKit之类的架构,从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中识别出三维空间内的空间位置,确定与箱的高度进行比较时的内容物的高度等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由此来推测内容物的体积。
进而,货物重量推测部313从拍摄图像中,对内容物的形状或花纹、绘制于内容物的文字等进行图像识别,由此来推测内容物的种类。例如,对作为每个种类的信息而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与通过图像识别而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由此来推测内容物的种类。而且,例如也可在用于判别内容物的程序(利用机械学习或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等方法而预先准备的程序)中输入内容物的图像,由此来推测内容物的种类。图6所示的示例中,在箱中堆放有六本书籍,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推测出内容物为六本书籍(其中的两本为辞典)。并且,将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种类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
此处,委托人在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种类错误的情况下,可修正种类。例如,当委托人在画面上选择内容物时,通过下拉菜单(pull down menu)来显示内容物的种类候选。委托人只要从显示的候选中选择实际的种类即可。而且,委托人也可直接输入“书籍”等表示种类的文字。
接下来,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根据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体积及内容物的种类,来推测内容物的重量。此处,对应于内容物的每个种类而预先规定有密度信息。图7是表示对应于内容物的每个种类而定的密度信息的一例的图。图7所示的示例中,对于书籍、衣服、水的密度,分别定为1g/cm3、0.1g/cm3、1g/cm3。由于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推测内容物为六本书籍,因此对密度采用“1g/cm3”。而且,货物重量推测部313如前所述,推测内容物的体积为“4500cm3”。因而,推测内容物的重量为“4.5kg”。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重量如图6所示,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
而且,还考虑到:即使显示内容物的重量值,仍无法直观地知晓表示有多重。因此,也可显示具有与内容物的重量为同等重量的比较对象物的信息。图6所示的示例中,作为具有与内容物的重量为同等重量的比较对象物的信息,显示有换算成装有水的塑料瓶(plastic bottle)的值。由于推测内容物的重量为4.5kg,因此换算为三瓶1.5升水的塑料瓶。
委托人确认重量的推测值或经换算的值,若与内容物的实际重量相差大,则只要输入所推测出的重量有误的意旨即可。当输入所推测出的重量有误的意旨时,例如进行下述处理,即,再次进行货物重量推测部313的推测处理,或者从委托人直接受理内容物的重量值。
另外,货物重量推测部313也可通过询问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等外部装置,来获取从拍摄图像所推测的内容物的种类信息,或者获取与内容物的种类对应的密度信息。而且,对于询问过一次的内容物的信息,也可在投递委托应用中予以登记,以供下次参照所述登记的信息。
<获取空余空间的信息的处理的说明>
接下来,对下述处理进行说明,即,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获取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信息。图8是表示由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108所拍摄的货物收容部112的拍摄图像的一例的图。
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对货物收容部112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以推测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大小。更具体而言,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在拍摄图像中,根据与货物收容部112的高度进行比较时的货物的高度、或货物收容部112的底面的间隙大小等,来推测空余空间的大小。
图8所示的示例中,表示了:在货物收容部112中收容有货物14及货物15,剩余的部分为空余空间16。此处,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例如根据货物14及货物15各自的高度与货物收容部112的高度之差、或货物14及货物15的宽度与货物收容部112的宽度之差,来推测空余空间16的大小。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以收敛在除货物14的宽度a1及货物15的宽度a2以外的剩余宽度a3内的限度,来收容货物。而且,例如,由于货物15之上空着,因此可重叠于货物15来收容其他货物。
另外,例如也可使用前述的ARKit之类的架构,从货物收容部112的拍摄图像中识别三维空间内的空间位置,确定与货物收容部112的高度进行比较时的货物15的高度等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由此来推测空余空间的大小。
而且,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根据由重量测量部113所测量出的货物重量,掌握在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内可收容的货物的重量。图8所示的示例中,重量测量部113测量货物14及货物15的重量。而且,可收容在货物收容部112内的货物重量的上限值(即,货物收容部112在空的状态下可收容的货物的最大重量)是预先规定的。因此,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通过从可收容的货物的上限值减去货物14及货物15的重量,来掌握在空余空间16内可收容的货物的重量。
继而,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发送部122将空余空间信息获取部121所掌握的空余空间16的大小的信息、在空余空间16内可收容的货物重量的信息发送至投递管理服务器200。
<判定是否可收容货物的处理的说明>
接下来,对下述处理进行说明,即,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对货物的外形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所具有的空余空间进行比较,以判定是否能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收容货物。
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基于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211所受理的货物的外形大小的信息,来掌握货物的外形大小。而且,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基于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所获取的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大小信息,来掌握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大小。并且,投递装置选择部213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能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收容货物。
更具体而言,投递装置选择部213例如对货物的底面及侧面与空余空间的底面及侧面进行比较。并且,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在空余空间的底面大于货物的底面,且空余空间的侧面大于货物的侧面的情况下,判定为可收容货物。
而且,例如在未对货物指定上下而也可将货物翻倒的情况下,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变更货物的朝向,在经变更的货物的朝向下,对货物的底面及侧面与空余空间的底面及侧面进行比较。在未对货物指定上下的情况下,不论如何变更货物的朝向皆可,因此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只要在经变更的任一货物的朝向下,空余空间的底面大于货物的底面,且空余空间的侧面大于货物的侧面,便判定为可收容货物。
进而,例如也可预先设定是否可在已有的货物之上的空间载放新的货物。例如,也可不论对哪种货物均进行共同的设定,或者对应于每个货物或货物的每个种类来改变设定。而且,也可根据新货物的重量或者已有货物的耐久性,来判断是否也可在货物之上载放新的货物。
<将货物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显示例>
接下来,对于将货物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显示,举具体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将货物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显示例的图。显示控制部315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尽管可在重量上收容货物但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情况下,将货物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显示。
图9所示的示例中,重叠显示有货物11的外形的图像17、与表示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的图像18。图像17例如是委托人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的摄像机来拍摄货物11所得的拍摄图像。而且,图像18例如是利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货物收容部拍摄用摄像机108来拍摄的拍摄图像。即,图像18表示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货物收容部112内可收容的货物的大小。并且,表示了:图像17的货物的外形从图像18的空余空间突出,货物外形的宽度从空余空间超出b1(图示例中为30mm)。而且,表示了:相对于货物而空余空间的高度存在余裕,可将货物的高度增加b2(图示例中为40mm)。
如上所述,通过将货物11的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显示,从而可将货物11相对于空余空间而在宽度/纵深/高度中的哪个方向上超过、空余空间相对于货物11而在宽度/纵深/高度方向上存在多少余裕通知给委托人。委托人只要在宽度方向上减小货物,或者在高度方向上加大货物,而重新包装内容物,从而变得可将货物收容于空余空间内,便可对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进行投递的指示。
另外,显示控制部315也可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获取将货物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图像并予以显示,还可基于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获取的空余空间的信息来重叠显示货物外形与空余空间。
而且,将货物11的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显示也可并非是将货物11的外形的拍摄图像与空余空间的拍摄图像予以重叠。例如,也可为将各拍摄图像简化而重叠者,只要能表示货物11的外形大小与空余空间大小的差异,则无论怎样重叠显示它们皆可。
<货物投递系统的一连串处理流程>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的一连串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的一连串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另外,以下,有时将处理的步骤记载为符号“S”。
首先,委托人终端300的投递委托受理部311从委托人受理投递委托(S101)。此处,委托人输入货物的收取目标、货物的投送目标、货物信息等跟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
而且,当委托人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等的摄像机来拍摄货物的外形时,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根据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S102)。
进而,当委托人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等的摄像机来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时,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根据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重量及种类(S103)。
另外,委托人在已掌握了货物的大小或重量、种类的情况下,也可输入这些信息。
接下来,委托人终端300的投递委托信息发送部314将跟货物的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发送至投递管理服务器200(S104)。继而,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委托信息获取部211从委托人终端300获取跟货物的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S105)。
接下来,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获取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信息(S106)。例如,自走式投递装置信息获取部212请求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发送信息,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获取信息。接下来,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基于跟货物的投递委托相关的信息、及跟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来判定是否存在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S107)。
在S107中,若存在具有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大小的空余空间,且货物收容部112可收容的货物重量比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重量大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则作出肯定判断(是)。另一方面,若不存在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则作出否定判断(否)。
若在S107中作出肯定判断(是),则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装置选择部213选择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S108)。此处,若存在多个具有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大小的空余空间,且货物收容部112可收容的货物重量比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重量大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则投递装置选择部213按照预定的基准,从多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选择一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此处的预定基准例如是:为位于最靠近委托人的场所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以及,为空余空间的大小最大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等。
接下来,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指示部215指示所选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投递货物(S109)。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基于所指示的投递信息,来进行货物的投递(S110)。并且,本处理流程结束。
若在S107中作出否定判断(否),则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装置选择部213判定是否存在尽管在重量上可收容货物但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S111)。
若在S111中作出否定判断(否),则本处理流程结束。此时,货物的投递委托未被受理,例如将无法受理货物投递的意旨从投递管理服务器200通知给委托人终端300。
另一方面,若在S111中作出肯定判断(是),则投递装置选择部213进而判定是否存在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超过量处于预定范围内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S112)。若在S112中作出否定判断(否),则与在S111中作出否定判断(否)的情况同样,本处理流程结束。另一方面,若在S112中作出肯定判断(是),则投递装置选择部213选择超过量处于预定范围内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作为进行投递的候选(S113)。此处,若存在多个超过量处于预定范围内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则投递装置选择部213依照预定的基准,从多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选择一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此处的预定基准例如是:为位于最靠近委托人的场所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为空余空间的大小最大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以及为超过量的大小最小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等。
接下来,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通知部214将跟所选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相关的信息通知给委托人终端300(S114)。委托人终端300基于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通知的信息,显示将货物的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图像,以作为尽管在重量上可收容货物但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时的显示(S115)。并且,本处理流程结束。例如,委托人只要重新包装内容物,并再次进行投递委托即可。
<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的处理流程>
接下来,对下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即,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根据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图11是表示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作为初始状态,设为下述状态:委托人在委托人终端300上启动投递委托应用,通过委托人终端300来受理投递委托。
首先,当委托人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的摄像机来拍摄要投递的货物外形时,货物外形推测部312获取拍摄货物外形所得的拍摄图像(S201)。此处,拍摄图像被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接下来,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敦促委托人在拍摄图像中指示成为测定基准的基准点(S202)。接下来,货物外形推测部312判定是否从委托人受理了基准点的指示(S203)。
若在S203中作出否定判断(否),则货物外形推测部312紧跟着进行S203的判定,并待机至受理基准点的指示为止。另外,也可跳转至S202,以再次敦促委托人指示基准点。
若在S203中作出肯定判断(是),则货物外形推测部312判定是否受理了推测货物外形大小所需的所有基准点的指示(S204)。例如,在货物为长方体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受理了用于测定货物宽度的基准点、用于测定货物纵深的基准点、用于测定货物高度的基准点的各指示。
若在S204中作出否定判断(否),则跳转至S202。
另一方面,若在S204中作出肯定判断(是),则货物外形推测部312确定货物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计算基准点间的距离(S205)。例如,货物外形推测部312计算货物的宽度、纵深、高度,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并且,本处理流程结束。
<推测货物重量的处理流程>
接下来,对下述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即,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根据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重量。图12是表示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重量推测部313推测货物重量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作为初始状态,设为下述状态:委托人在委托人终端300中启动投递委托应用,通过委托人终端300来受理投递委托。
首先,当委托人利用委托人终端300的摄像机来拍摄要投递的货物的内容物时,货物重量推测部313获取拍摄货物的内容物所得的拍摄图像(S301)。此处,拍摄图像被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接下来,货物重量推测部313对内容物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根据内容物的高度或者收容内容物的箱的底面的间隙等,来推测内容物的体积(S302)。
接下来,货物重量推测部313从内容物的拍摄图像中,对内容物的形状或花纹、绘制于内容物的文字等进行图像识别,由此来推测内容物的种类。(S303)。此处,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种类被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委托人可确认所显示的内容物的种类,若内容物的种类有误,则修正为正确的种类。
接下来,货物重量推测部313参照对应于内容物的每个种类而预先规定的密度信息,获取与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种类对应的密度值(S304)。接下来,货物重量推测部313基于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体积与所获取的密度值,来推测内容物的重量(S305)。此处,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重量被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
进而,货物重量推测部313算出具有与内容物的重量为同等重量的比较对象物的信息(S306)。例如,若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重量为4.5kg,则换算成三瓶1.5升水的塑料瓶。所述比较对象物的信息被显示于委托人终端300的显示器。委托人可确认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重量或比较对象物的信息,若所推测出的内容物的重量有误,则修正为正确的重量值。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货物投递系统1根据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或重量。并且,基于所推测出的货物的外形大小及重量、与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的信息,来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因而,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收取委托人的货物之前,判断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可否容纳货物。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是基于货物的外形大小及货物重量这两者来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但也可基于货物的外形大小及货物重量中的其中任一者来选择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例如,也可不考虑货物的重量,而是基于货物的外形大小来选择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此时,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不论在重量上是否能收容货物,当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时,均在委托人终端300上显示将货物的外形与空余空间重叠的图像。
同样,例如也可不考虑货物的外形大小,而是基于货物的重量来选择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在受理了投递委托时,考虑此时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来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但是,投递管理服务器200也可并非考虑受理投递委托时的空余空间,而是考虑将来的时间点的空余空间,来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更具体而言,例如,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将保存于投递指示保存部123的投递信息、与收容于货物收容部112的货物相关联地予以存储。并且,自走式投递装置100针对各个货物的每一个,掌握当投递完成时,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会如何增加。而且,自走式投递装置100基于投递的顺序、或各次投递中的货物收取目标、货物投送目标的信息等,针对各个货物的每一个来计算投递的开始时刻及结束时刻。如上所述,自走式投递装置100通过将投递与货物相关联地予以存储,或者计算投递的开始时刻及结束时刻,从而掌握货物收容部112的空余空间的时间变化。并且,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基于由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所掌握的空余空间的时间变化,不仅考虑当前时间点的空余空间,也考虑将来时间点的空余空间,来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若作进一步说明,则例如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在从委托人受理了投递委托时,对于一个或多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的、在货物收容部112中尚未收容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考虑所述时间点的空余空间。而且,对于正在投递一个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考虑所述一个货物投递结束的时间点的空余空间。并且,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基于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所考虑的空余空间,来选择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而且,例如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基于一个或多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中的空余空间的时间变化,针对每个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计算变得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时刻。并且,选择所计算出的时刻为最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作为进行投递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此处,也可针对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每一个,不仅计算变得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时刻,还计算货物的外形大小超过空余空间的超过量成为预定范围内的时刻。例如,在所计算出的时刻中的、超过量成为预定范围内的时刻为最早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来作为进行投递的候选。
另外,也可取代自走式投递装置100而由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或委托人终端300来算出自走式投递装置100的空余空间的时间变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利用自走式投递装置100、投递管理服务器200、委托人终端300的各装置来实现的功能部的处理,也可利用其他装置来实现。例如,也可通过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来实现委托人终端300的货物外形推测部312或货物重量推测部313,由投递管理服务器200根据货物外形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外形大小,或者根据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来推测货物的重量。而且,例如,也可通过委托人终端300来实现投递管理服务器200的投递装置选择部213,由委托人终端300来选择可收容受到投递委托的货物的自走式投递装置100。
而且,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程序当然可通过通信部件来提供,也可保存在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等记录介质中提供。
另外,以上对各种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将这些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彼此组合而构成。
而且,本公开并不受所述实施方式任何限定,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形态来实施。

Claims (20)

1.一种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理部件,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
选择部件,基于所述受理部件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考虑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余空间,来选择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是从所述货物的外形的拍摄图像获取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是通过从所述拍摄图像确定所述货物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而获得的、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递装置的所述空余空间是根据由设置于所述投递装置的拍摄部件所获得的所述空余空间的拍摄图像来掌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余空间的大小是通过从所述拍摄图像确定所述空余空间在三维空间上的坐标来掌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选择具有能收容所述货物的空余空间的投递装置,来作为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进而基于所述货物的重量,来选择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部件根据所述货物的重量、与通过设置于所述投递装置的重量测量部件的测量而掌握的所述投递装置的可投递重量,来选择能收容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9.一种货物投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理部件,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
通知部件,根据所述受理部件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当相对于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间而无法收容所述货物时,将表示在所述空间无法收容所述货物的状态的信息通知给所述委托人。
10.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来操作,且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推测部件,根据所述货物外形的拍摄图像,来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以及
委托部件,委托能收容具有所推测的大小的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来进行投递。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测部件通过为了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而由所述委托人在所述拍摄图像中指示的基准点,来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部件,获取跟所述货物的重量相关的信息,
所述委托部件一并输出跟所述货物的重量相关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跟所述货物的重量相关的信息包含所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及根据此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中的至少任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显示画面,
在所述显示画面,显示根据所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显示画面,
在所述显示画面,显示比较对象物的信息,所述比较对象物具有与根据所述货物的内容物的拍摄图像而推测出的重量等同的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显示画面,
所述显示画面在委托了投递的所述货物无法收容在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的情况下,重叠显示所述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与所述货物的外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画面进而显示从所述投递装置的空余空间超过的所述货物的长度。
18.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
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考虑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余空间,来选择投递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
19.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
根据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的委托,受理跟要投递的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以及
根据所受理的跟所述货物外形相关的信息,当相对于投递装置所具有的空间而无法收容所述货物时,将表示在所述空间无法收容所述货物的状态的信息通知给所述委托人。
20.一种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用于使由委托货物投递的委托人来操作的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
根据所述货物外形的拍摄图像,来推测所述货物的外形大小;以及
委托能收容具有所推测的大小的所述货物的投递装置来进行投递。
CN201910467794.5A 2018-08-20 2019-05-31 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08526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4195 2018-08-20
JP2018154195A JP2020030478A (ja) 2018-08-20 2018-08-20 荷物配達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2663A true CN110852663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52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7794.5A Pending CN110852663A (zh) 2018-08-20 2019-05-31 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57977A1 (zh)
JP (1) JP2020030478A (zh)
CN (1) CN11085266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4119B2 (ja) * 2019-03-18 2022-09-09 株式会社東芝 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15897B2 (ja) 2020-11-30 2024-0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輸送システム、輸送方法及び輸送プログラム
JP7343676B1 (ja) * 2022-10-19 2023-09-12 Kddi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4354A (ja) * 2001-03-22 2002-10-03 Canon Sales Co Inc 荷受車両決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3022327A (ja) * 2001-07-05 2003-01-24 Mazda Motor Corp 情報提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装置及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3206027A (ja) * 2002-01-15 2003-07-22 Mazda Motor Corp 物流支援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物流支援装置
JP2003206029A (ja) * 2002-01-15 2003-07-22 Mazda Motor Corp 物流支援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物流支援装置
JP2009211477A (ja) * 2008-03-05 2009-09-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向け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CN102523758A (zh) * 2010-08-31 2012-06-27 新日铁系统集成株式会社 增强现实提供系统、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装置、增强现实提供方法、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347111A (zh) * 2013-07-27 2013-10-09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尺寸和重量估测功能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
CN107563698A (zh) * 2017-09-07 2018-01-09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箱储存系统以及储物系统
CN108137233A (zh) * 2016-06-28 2018-06-08 新日铁住金系统集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1612A (ja) * 1992-12-28 1994-07-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物流支援システム
JP2002060023A (ja) * 2000-08-21 2002-02-26 Toshiba Corp 荷物受取り・配送システム、および荷物受取り・配送方法
JP6626380B2 (ja) * 2016-03-14 2019-12-25 Sbs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運送管理システム
JP6676559B2 (ja) * 2017-01-30 2020-04-0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管理装置、配送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17908A1 (en) * 2017-12-14 2019-06-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ggage transportation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4354A (ja) * 2001-03-22 2002-10-03 Canon Sales Co Inc 荷受車両決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3022327A (ja) * 2001-07-05 2003-01-24 Mazda Motor Corp 情報提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装置及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と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JP2003206027A (ja) * 2002-01-15 2003-07-22 Mazda Motor Corp 物流支援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物流支援装置
JP2003206029A (ja) * 2002-01-15 2003-07-22 Mazda Motor Corp 物流支援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物流支援装置
JP2009211477A (ja) * 2008-03-05 2009-09-1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向け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CN102523758A (zh) * 2010-08-31 2012-06-27 新日铁系统集成株式会社 增强现实提供系统、信息处理终端、信息处理装置、增强现实提供方法、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3347111A (zh) * 2013-07-27 2013-10-09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尺寸和重量估测功能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
CN108137233A (zh) * 2016-06-28 2018-06-08 新日铁住金系统集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7563698A (zh) * 2017-09-07 2018-01-09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箱储存系统以及储物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57977A1 (en) 2020-02-20
JP2020030478A (ja) 2020-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2663A (zh) 货物投递系统、终端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90303805A1 (en) Rideshare reservatio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stored medium
CN108621150B (zh) 配送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和配送机器人
JP2018205939A (ja) 配車システム
JP2019074926A5 (zh)
JP2018162122A (ja) 搬送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US20190073839A1 (en)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681868A (zh) 推荐配送方式的方法及系统
US954445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reading tags mounted on the device components for obtaining status of the device components
JP2016071595A (ja) 集荷管理装置、集荷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荷システム
JP5614116B2 (ja) 通信端末
CN110722548A (zh) 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1178231A1 (en) Coordinating trips by vehicles in an on-demand environment
CN113316501B (zh) 以危险度判断为基础的机器人移动控制方法及利用其的移动机器人装置
CN113034789B (zh) 服务器装置、控制装置、存储介质、移动店铺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方法
CN114168827A (zh) 指示船只进行停泊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782822B2 (en) Augmented touch-sensitive display system
US9790029B2 (en) Conveyor-using packing management system
JP7057468B1 (ja)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42891A (ja) 配送支援システム、配送支援方法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1138656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
JP6830459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549475B2 (ja) 電子機器
CN116997946A (zh) 配送管理装置、配送系统、配送管理方法及配送管理程序
CN212660265U (zh) 智能货箱及无人配送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